“十九世纪第一部小说”——论诺桑格修道院

“十九世纪第一部小说”——论诺桑格修道院

一、“十九世纪的第一部小说”——试论《诺桑觉寺》(论文文献综述)

史舒扬[1](2020)在《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家创作意识的发展》文中指出在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中,英国以丰厚的成果、卓越的思想位居前列,创造了众多经典文学篇目。十九世纪是英国小说发展的时代,除男性作家外,女性作家也逐渐形成文学创作群体,在英国文坛拥有了立足之地。无论是十九世纪初期的简·奥斯丁,还是中期以后逐渐涌现的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勃朗特姐妹、乔治·爱略特、玛丽·雪莱、玛丽·伊丽莎白·布雷登等小说家,她们均以丰富的人文底蕴、细致的情感描写、多种艺术手法,创作了接近时代精神的主题小说。以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家创作意识的发展为主线,探究这一时代的女性小说家特有的经典文学品质。

连艳果[2](2020)在《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文中认为作为北美知名汉学家,魏爱莲(Ellen B.Widmer)集中探索中国古典小说与女性书写史,尤其是于明清时期女性与小说之关系着力颇多,其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学界均有较大影响。魏爱莲指出,明清时期女性作家的出现,其外在因由是商业出版的兴起与繁荣,而从主体角度看则是女性自我实现诉求的高涨与审美追求的提高。传记写作及其自我指涉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女性参与小说创作活动。此外,男性支持女性教育与小说出版所形成的“涓滴效应”,男性对女性经验、形象的挪用(“腹语术”)与女性文人对男性文人创作风格的借鉴(“女扮男装”),“想象性的社群”所建构的文学网络,均在不同程度上促使女性深度参与小说写作。魏爱莲强调,明清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男性作家笔下“成功女性”,这是男性权力话语的折射,亦有女性自我书写的“政治女性”,则系女性希冀实现自我价值的表征。这些女性形象既成为传统文人道德伦理审判的对象,更是女性读者眼中的“第二自我”,可被视为女性诉求的显现。魏爱莲对明清时期女性的小说接受也不乏关注。她认为,女性的小说阅读之所以成为可能,与女性作为隐含读者的身份、闺秀读者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小说文本(如《红楼梦》)的推动均有关联。同时,女性与小说批评活动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成为小说批评的主体,即评点人,而且这一时期小说批评中的女性视角也渐次展开。此外,商业出版的兴起也使女性的读者角色愈发受到重视,而印刷媒介的繁荣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女性阅读走向普及与深入。魏爱莲关于女性与明清小说之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其显着特色。她极为注重返回历史语境,集中体现在结合历时梳理与共时分析、广泛运用“历史的小说化”、合理运用历史想象;作为异域之眼,她还使用比较研究法,既注重开展不同类别中国古典小说之间的比对,又适时进行中西跨文明比较;“互文性分析”在其研究中相当常见,她既讨论小说与诗歌之间的互文关系,还探索同一小说内部及不同小说之间人物、意象的互文性。总而言之,魏爱莲开展的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研究,有其显着的理论价值与创新性,但又偶有文本选择欠妥与理解偏差。

占志燕[3](2020)在《简·奥斯丁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奥斯丁的六部小说都是以描写乡村里的日常生活为主,看似简单琐碎没有意义,实则蕴含着浓厚的深意。一方面安静祥和的日常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奥斯丁在小说中描绘的人与自然安静和谐的画面吸引着人们不断对其小说进行阅读;另一方面奥斯丁在日常中透露出的历史文学深度使她的小说更具研究价值。因此奥斯丁小说中的日常研究成为热门也是在情理之中。本文试图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奥斯丁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世界,探究在那简单的日常背后蕴含着怎样深厚的意义。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追溯英国小说日常生活叙事的传统,奥斯丁正是在这一传统和自身环境的影响下选择日常题材进行创作;其次重点选取日常交往、情感和思维三个方面对奥斯丁笔下的日常生活进行全面分析,在日常中突出其深意;最后以多维视角看待奥斯丁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意义。通过对奥斯丁笔下日常生活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帮助读者从多维角度看待奥斯丁的日常创作,也就更能理解她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李金希[4](2020)在《斯坦纳阐释学理论指导下的传记《简·奥斯汀的文学人生》(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源文本取自《麦克米伦的文学生活》一系列丛书中传记《简·奥斯汀的文学生活》,属于文学传记的范畴。众所周知,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为着名的女性小说家之一。她的一生共有七部作品,多数描写一些乡绅地主或小资产阶级家庭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生活。其作品充分体现出其女性独特的观察力,其文字功底也极其深厚,文字活泼风趣,描写细致入微。传记《简·奥斯汀的文学生活》一书的作者简·弗格斯(Jan Fergus)是美国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的一位英文教授。源文本主要讲述了简·奥斯汀在十八、十九世纪社会环境下,作为女性作家在写作、发表和出版等方面的遭遇。通过叙述简·奥斯汀本人的文学生活,侧面反映了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不公平待遇。该报告基于译者对本书第一部分“1775年至1817年间女性作家的处境”的翻译内容,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报告正文主要由翻译任务介绍、翻译理论基础、翻译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和实践总结五个部分组成。该翻译实践报告基于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斯坦纳将理解和解释作为阐释学和翻译的结合点,把阐释学引入翻译研究领域,将阐释学翻译分为四步—“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在整个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将阐释学的四个步骤作为英汉翻译实践中的理论指导,同时从词汇、句法和段落三个层面分析这些步骤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由于中西方文化语言上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翻译方法来协助完成。其中,在“侵入和吸收”阶段运用的翻译技巧如词义的延伸、省略、增译等,以及“补偿”阶段运用到的归化翻译策略等,译者在反复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翻译技巧和经验,也从中领悟到作一名合格译员不仅需要大量翻译理论基础,同时要有大量文化背景等知识储备。

文莉秋[5](2019)在《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诺桑觉寺》的哥特元素》文中认为《诺桑觉寺》是简·奥斯汀一部具有哥特情怀的小说,是女性哥特小说的典范,小说受哥特风格主宰,同时对哥特小说脱离现实的特点进行了温和的反讽。该文简要介绍了哥特和女性哥特小说,并从小说内容着手,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作品的哥特元素。使我们对奥斯汀的伟大和她对女性哥特这一文学体裁所做出的贡献有了新的认识。

刘访[6](2018)在《客观剖析《诺桑觉寺》反映的英国社会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英国现代小说中,简·奥斯汀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在她的笔下,不仅对当时的文化、观念、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文学层面的阐释,也包含着对当时的英国社会现状的描述。本文就尝试以其作品《诺桑觉寺》为例,对作品中所反映的英国社会现状进行客观的剖析。

王建文[7](2017)在《探寻《诺桑觉寺》影视疗愈力量的哲学表述》文中研究指明《诺桑觉寺》是英国有着"女莎士比亚"之称的着名女性作家简·奥斯汀最早完成的一部试炼作品。因此,这部小说与她另五部作品相较有着截然不同的创作笔法、创作视野、创作思路、创作风格。小说试图以踵继与反噬其所处时代的哥特风格开辟出一条专属于简·奥斯汀式风格的文学道路。电影《诺桑觉寺》以完全忠实于原着的理念将原着中的文学文本形诸于映像表面的疗愈力量,哲学抽象的疗愈力量等一一进行了建构与表述。

钟文婷[8](2015)在《论英国绘画与小说中的乡村景观(1780-1900)》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英国绘画与小说中的乡村景观为切入点,分析英国画家庚斯博罗、斯塔布斯、康斯太布尔与作家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哈代等人的作品,以绘画和小说中的乡村景观为两条相互印证的线索,构建当时英国社会的整体风貌,试图解释“乡村神话”在该时段绘画与小说作品中表征的变化及其表现出的矛盾性,并揭示“乡村”作为一个社会符号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权利关系与意识形态。第一章叙述了英国乡村的现实状况和绘画、小说中对于乡村景观的呈现,揭示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第二章,探讨了绘画与小说中乡村呈现出共有的伊甸园般和谐与欢快的景象,指出田园传统和阶级趣味对于乡村主题创作的影响。第三章揭露了乡村景观的阴暗面,通过分析产生这些原因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涵,揭示出绘画与小说构建的“乡村神话”背后意欲掩盖的真相。第四章指出,绘画和小说中对于乡村景观的表征和而不同,乡村景观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英国民族国家的形象,因此其表述必然受到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挟制。将此时英国绘画和小说中的乡村景观并置、比照研究,有利于为还原一个更为完整、真实的英国乡村景观提供参照。

黄峥峥[9](2015)在《从女性亲友对凯瑟琳的影响透视简·奥斯汀的女性教育观》文中提出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一生创作了六部知名小说,她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学创作对英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小说《诺桑觉寺》是作家最早写成却又最迟出版的小说。与其他作品的主题一脉相承,这部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凯瑟琳成长和婚恋的故事。文学界大多围绕该作品中的哥特小说要素或是男主人公的引导作用进行研究,然而,女性在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其身边女性亲友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可学界在这方面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将从作家女性视阈下

连恩萍[10](2014)在《简·奥斯汀小说的讽刺艺术及成因》文中提出简·奥斯汀的小说以年轻男女的婚恋为题材,精湛的讽刺艺术是简·奥斯汀小说的一大特色。本文拟以简·奥斯汀的六部小说为例,分析简·奥斯汀讽刺艺术形成的原因。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通过文本分析,从简·奥斯汀小说的故事情节、被讽刺的人物形象以及具有讽刺特色的小说语言来分析作品中的讽刺现象。第二章通过梳理英国文学讽刺传统的发展历程,纵向分析文学传统对简·奥斯汀造成的影响,以菲尔丁为代表,通过对比发现简·奥斯汀小说讽刺艺术的特色及形成的原因。第三章结合英国社会历史背景,从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变革两个方面探索简·奥斯汀小说讽刺艺术形成的客观原因。第四章从女性作家身份出发,结合她与其他女性作家的对比,挖掘讽刺艺术形成的主观原因。第五章讨论了简·奥斯汀生活的家庭环境以及作家自身的性格对作品讽刺艺术形成的影响。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总结了简·奥斯汀小说讽刺艺术的魅力。

二、“十九世纪的第一部小说”——试论《诺桑觉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九世纪的第一部小说”——试论《诺桑觉寺》(论文提纲范文)

(1)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家创作意识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2 魏爱莲其人、其学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内研究现状
        0.3.2 国外研究现状
    0.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1章 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创作
    1.1 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作家
        1.1.1 “商刻”与女性小说作者的出现
        1.1.2 自我实现与女性弹词小说创作
        1.1.3 审美追求与女性章回小说写作
    1.2 传记与女性小说书写
        1.2.1 女性传记作为“虚构文学”之“先声”
        1.2.2 自我指涉与女性诉求
    1.3 “文学网络”与女性小说创作
        1.3.1 “涓滴效应”与女性文学创作
        1.3.2 小说写作中的男女互动
        1.3.3 “想象性”社群与女性文学网
第2章 魏爱莲论明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2.1 女性形象的形塑
        2.1.1 男性作家笔下“成功女性”
        2.1.2 女性自我书写中的“政治女性”
    2.2 女性形象的审美效应
        2.2.1 文人对女性形象的伦理评判
        2.2.2 女性读者眼中的“第二自我”
第3章 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的接受
    3.1 女性小说阅读何以可能
        3.1.1 女性作为隐含读者
        3.1.2 闺秀读者“读写能力”的提升
        3.1.3 《红楼梦》扩大女性读者群
    3.2 女性批评与性别阅读
        3.2.1 女性评点家的出现
        3.2.2 小说批评中的女性视角
    3.3 商业出版、媒体变革与女性的小说接受
        3.3.1 商业出版及对女性读者的重视
        3.3.2 印刷媒介繁荣与女性阅读的转变
第4章 魏爱莲探索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之研究方法
    4.1 返回历史语境
        4.1.1 共时与历时视角相结合
        4.1.2 小说化的历史
        4.1.3 历史想象
    4.2 比较研究
        4.2.1 小说内部的文体比较
        4.2.2 中西跨文明语境比较
    4.3 互文性的分析
        4.3.1 体裁互文
        4.3.2 人物形象互文
        4.3.3 意象互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简·奥斯丁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二)日常生活叙事概论
一、日常生活叙事的书写传统
    (一)英国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传统
        1.日常生活的传奇书写
        2.日常生活的现实书写
        3.女性笔下的日常生活
    (二)奥斯丁对日常生活叙事传统的坚守
        1.熟悉的家庭环境
        2.女性特有的优势
        3.社会规约
二、奥斯丁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世界
    (一)日常交往的书写
        1.种种闲谈
        2.思想冲突
        3.游戏
    (二)日常人伦情感的呈现
        1.不足的亲情
        2.幸与不幸的爱情
        3.复杂的友情
    (三)日常思维
        1.常识经验指导下的日常思维
        2.习俗规约指导下的日常思维
三、多维视域下奥斯丁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
    (一)日常叙事的历史维度
        1.社会结构发生改变
        2.出现职业分层的现象
        3.殖民化的加深
    (二)日常叙事的伦理维度
        1.向往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
        2.先进的女性伦理意识
        3.流露出对生态伦理的关怀
    (三)日常叙事的文学维度
        1.肯定日常生活的文学叙述价值
        2.推动英国小说日常写实传统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斯坦纳阐释学理论指导下的传记《简·奥斯汀的文学人生》(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Project Description
    1.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3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1.4 Report Overview
Chapter2 Theoretical Basis of Translation
    2.1 Hermeneutics
    2.2 George Steiner’s Hermeneutic Motion
        2.2.1 Trust
        2.2.2 Intrusion
        2.2.3 Incorporation
        2.2.4 Compensation
Chapter3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3.2 During Translation
    3.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4 Case Analysis
    4.1 Trust in Translation
    4.2 Intrusion and Incorporation in Translation
        4.2.1 Intrusion and Incorporation at Lexical Level
        4.2.2 Intrusion and Incorpor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4.2.3 Intrusion and Incorporation at Textual Level
    4.3 Compensation in Translation
        4.3.1 Compensation of Meaning
        4.3.2 Compensation of Culture
Chapter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5)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诺桑觉寺》的哥特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1 作者及作品简介
2 哥特与女性哥特小说介绍
3 对《诺桑觉寺》中女性哥特元素的分析
    1)哥特式场景构建
    2)通过环境描写渲染神秘悬疑气氛
    3)爱情纠纷的主题
    4)女性欲望与家庭传统之间的冲突
    5)阅读哥特小说带来的场景幻想
4 总结

(6)客观剖析《诺桑觉寺》反映的英国社会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一、简·奥斯汀及作品《诺桑觉寺》简介
二、《诺桑觉寺》反映的英国社会现状分析
三、《诺桑觉寺》所揭示的社会现状产生的诸多原因
四、《诺桑觉寺》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状的时代启示

(7)探寻《诺桑觉寺》影视疗愈力量的哲学表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文本映像表述
    (一) 角色演绎
    (二) 架构演绎
    (三) 叙事演绎
二、哲学抽象疗愈力量映像表述
    (一) 自我指涉
    (二) 观众代入
    (三) 抽象与表象和具象之间互文
三、女性主义疗愈力量映像表述
    (一) 女性意识觉醒疗愈表述
    (二) 爱情浪漫主义疗愈表述
    (三) 女性主义疗愈表述
结语

(8)论英国绘画与小说中的乡村景观(1780-19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动机
    二、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英国乡村历史与绘画、文学传统
    第一节 风景画建构的“乡村神话”与历史现实
    第二节 作家的乡村情结:从奥斯汀到哈代小说
第二章 伊甸园:作为审美对象的乡村
    第一节 田园梦——来自旧时代的怀念
    第二节 阶级趣味与市场需求
第三章 失乐园:被隐蔽的乡村
    第一节 劳动是一种美德
    第二节 激进主义带来的恐慌
第四章 乡村: 作为意识形态的风景
    第一节 社会化的乡村风景
    第二节 两种想象一个共同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从女性亲友对凯瑟琳的影响透视简·奥斯汀的女性教育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女主人公凯瑟琳
二、女性亲友的影响
    ( 一) 莫兰太太
    ( 二) 艾伦太太
    ( 三) 伊莎贝拉
    ( 四) 埃莉诺
三、作家的女性教育观

(10)简·奥斯汀小说的讽刺艺术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简·奥斯汀小说中的讽刺现象
    第一节 故事情节
    第二节 人物
    第三节 语言
    小结
第二章 简·奥斯汀与英国文学传统
    第一节 英国文学的讽刺传统
    第二节 作为菲尔丁小说的“女性化”代表
    小结
第三章 简·奥斯汀小说讽刺艺术形成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社会发展状态
    第二节 对社会风俗的观察与调侃
    小结
第四章 女性作家身份与讽刺艺术的形成
    第一节 18世纪英国女性小说家的创作
    第二节 与众不同的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
    小结
第五章 个人趣味与讽刺艺术的形成
    第一节 家庭的影响
    第二节 作家个人的性格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十九世纪的第一部小说”——试论《诺桑觉寺》(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家创作意识的发展[J]. 史舒扬. 黑河学刊, 2020(06)
  • [2]魏爱莲论女性与明清小说关系[D]. 连艳果. 湘潭大学, 2020(02)
  • [3]简·奥斯丁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D]. 占志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4]斯坦纳阐释学理论指导下的传记《简·奥斯汀的文学人生》(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李金希.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诺桑觉寺》的哥特元素[J]. 文莉秋. 海外英语, 2019(19)
  • [6]客观剖析《诺桑觉寺》反映的英国社会现状[J]. 刘访. 现代交际, 2018(01)
  • [7]探寻《诺桑觉寺》影视疗愈力量的哲学表述[J]. 王建文. 电影评介, 2017(23)
  • [8]论英国绘画与小说中的乡村景观(1780-1900)[D]. 钟文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9]从女性亲友对凯瑟琳的影响透视简·奥斯汀的女性教育观[J]. 黄峥峥.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14)
  • [10]简·奥斯汀小说的讽刺艺术及成因[D]. 连恩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十九世纪第一部小说”——论诺桑格修道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