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宁波大学学报总目录(科技版)

2001年宁波大学学报总目录(科技版)

一、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袁耀辉[1](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崔维明[2](2018)在《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文中提出经济责任审计是以我国政体和国体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我国独创的审计方式。经济责任审计会针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履职情况做出审计评价。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能够促进发展观的科学落实、政绩观的正确树立,还能够促进领导干部带着审计的思维规划部署经济工作、提升依法执政能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近年来,随着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村级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发突出。村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在保护村集体经济、缓解官民争执焦点、预防干部贪腐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能够更好地实行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课题。正文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特性、程序、内容进行阐述,自然而然引出对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案例研究。同时本文从现实工作中的审计方法、审计评价、审计结果应用的三个实例出发,对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深入剖析,揭露相对应的问题,指明现实原因,并根据研究总结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法。

张玄[3](2017)在《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由于受到西方文学观念和理论方法的影响,笔记体小说被长期忽略,大量作品被排除在小说研究之外。而在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中,又缺乏对笔记体小说文体、理论方面的探索。在笔记体小说的发展中,学界普遍认为,明代笔记体小说的发展成就,前不及唐、宋,后不如清代,是一个“成就不高”、“地位尴尬”的发展阶段。事实上,明代笔记体小说不但总结了唐、宋笔记体小说发展成果,还对清代笔记体小说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过渡意义。而在明代笔记体小说的发展中,中前期显得较为沉寂,随着思想文化和政治经济的转变,晚明时期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局面。晚明笔记体小说在作品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观念、文体、内容等方面也发生了改变,而发达的出版业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晚明笔记体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明代笔记体小说发展的最高成就,是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发展阶段,也为我们了解明代笔记体小说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视角。本论文分为上、下两编,文体与文献研究并行。下编为《晚明笔记体小说知见传本叙录》,对现存的晚明笔记体小说作品进行大量搜集、整理工作,发掘新作品、新材料。《叙录》分为作家、着录、版本、内容四个部分。考证作家生平事迹,介绍作品着录情况。标注版本,尽可能的搜罗每部作品的所有版本,详细着录版本信息,并加以研究。内容方面,辑录作品序跋,前人题识。在较为扎实的文献基础上,展开上编文体理论的研究。首先,明确笔记体小说的概念和研究范围,梳理并思考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客观、合理的研究方法。其次,考索晚明笔记体小说观念,解决什么是笔记体小说以及笔记体小说有何文体特点,进而对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分类、成书、编撰者等基本问题进行归纳研究,揭示其内在特点。在此基础之上,对晚明笔记体小说在传播中出现的禁毁、评点、插图、增补与摘录等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凸显其独特价值。晚明笔记体小说在文体方面,既有继承,也存在一定新变,对于这些新的文体特点,本文将采取宏观分析结合个案研究的方式,力图完整的呈现出其在叙事、语言、体制等方面的特点。最后,总结晚明笔记体小说的价值及其在笔记体小说史中的过渡意义,并客观的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和缺陷。本论文在避免“以西例律我国小说”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研究贴近文献,从晚明笔记体小说文献中来探索其发展的内在理路,对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探讨。既有从小说史的宏观角度对晚明笔记体小说进行观照,也有从具体作品出发,来做“以小见大”式的研究。籍此,来管窥明代笔记体小说的发展演变及其独特价值。

王娟[4](2014)在《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商品的工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桥梁施工中追求短时、高效、高质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人们对施工的环保要求也有所提高。近几年来,随着桥梁设计技术的进步和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桥墩结构向着轻型、高强和快速施工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桥梁的上部结构大部分都可以进行预制,也有相关的规范和国家标准,并且其生产规模已初步形成产业化;而下部结构,如桥墩等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应用范围也很小。在城市当中建设高架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比较落后,施工周期较长,造成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在我国城市高架桥建设中,上部结构多采用预制结构,下部结构仍多采用现场浇注的方法,这种在城市市区大规模现场施工的建桥方式,给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如何对装配式桥墩进行设计及其设计指标的确定和对装配式桥墩进行评定变得尤为重要,也更具有工程意义和社会效益。论文针对环形截面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墩展开研究,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1)对国内、外主要试验研究成果及理论研究成果展开叙述,了解装配式桥墩技术特征、国内外在理论与试验研究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2)根据试验原型建立环形截面节段拼装桥墩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并对其进行拟静力分析,检验试验结果与模型结果的一致性。然后在装配式桥墩中引入耗能钢筋,研究其对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接着对模型进行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判定其应力、挠度等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根据文献调研确定影响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参数,对其中的预应力度、耗能钢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进行参数分析。通过改变某个参数,其他参数不变的方法对各个参数进行研究,得到不同参数情况下的水平力-位移曲线、耗能、等效刚度、粘滞阻尼比等曲线,分析各个参数对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4)通过抗震性能研究得出满足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和经济性的合理参数,并提出提高抗震性能的方法。通过本文对装配式桥墩的研究,验证该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并论证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的正确性,得出合理的设计参数,达到抗震性能和经济性的最优设计,为以后该类型桥墩设计提供参考。

袁红伟,李守中,郑怀舟,方舟易[5](2009)在《外来种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及对策》文中指出互花米草是出于保滩护岸的目的被引入中国的,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滨海湿地重要的植被,对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目前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介绍了互花米草的基本特征和在中国的引种扩散过程;从生物学条件、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角度分析其在中国的扩散原因;探讨互花米草在中国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评价其对滨海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总体等方面的影响;综诉当前控制措施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相应的对策。提出对互花米草生态功能的评价要因时因地进行,关于其生态效益、控制措施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

陈应华[6](2009)在《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文中提出为了修复大亚湾海域的生态环境和增殖渔业资源,2002年12月-2004年8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大亚湾大辣甲岛南面6.8km2海域内,分两期投放了1829个钢筋混凝土礁体,总空方为60178m3。本文根据投礁前(2002年11月)和投礁后(2004年7月、2005年8月、2006年11月)对大辣甲南人工鱼礁海域综合调查的结果,首次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人工鱼礁的综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投礁后,礁区内海水的COD、DIN和PO43--P含量均比投礁前高,COD比投礁前增加了73-149%,DIN比投礁前增加了172-224%,PO43--比投礁前增加了14-129%,悬浮物含量降低。采样站点各项指标均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投放人工鱼礁可以调节海水水质。N/P比上升幅度明显(投礁前为16.29,投礁后介于39.63-116.17之间),且显着大于Redfield比,浮游植物生长受P限制突出。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仍在继续,但由于受到磷限制,总体上还处于潜在性富营养化阶段。2)礁区表层沉积物为粘土质粉砂和砂质粉砂。投礁后,礁区内表层沉积物的pH值和Hg含量降低,有机质、Cu、Pb、Zn、Cd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增加,并高于对照点。2004年7月,有一站位的铅含量超过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超标0.78倍);2006年11月,有机质(超标率50%)和一个站位的铅(超标0.52倍)含量略超过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Cu、Pb、Zn、Cd、Hg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极轻微。3)浮游植物种类和密度组成均以硅藻为主。投礁后,礁区内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逐年递增,但增幅不大(441.05×104-711.1×104 cell/m3),礁区内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与同期对照点差异不大。优势种全为硅藻,优势种组成变化明显,群落结构年际变化大。礁区内的叶绿素a含量以投礁前最高,初级生产力以2004年7月最高,表层略高于底层。4)投礁后,礁区内浮游动物的种类和生物量逐年递增,密度明显高于投礁前,礁区内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高于同期对照点,浮游动物优势种更替频繁,群落结构不稳定。2005年8月,礁区内浮游动物的密度(1260.2 ind./m3)超过了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密度的历史较高水平(1013.4 ind./m3),但生物量较低(154.2 mg/m3),低于历史较高水平(472.8 mg/m3),浮游动物小型化现象严重。5)投礁后,礁区内鱼类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比投礁前多,且多于同期对照点,2006年11月鲷科鱼类鱼卵占60.89%,人工鱼礁对仔稚鱼的庇护效果明显。6)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为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环节动物,以热带、亚热带暖水种和近岸广布种为主。投礁2-3年后,礁区内底栖生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比投礁前有了大幅增加,并高于同期对照点,人工鱼礁对底栖动物的增殖效果较明显。7)投礁后,礁区内虾拖网渔获种类比投礁前增加了64-91%,资源密度比投礁前增加了12.13-21.22倍;流刺网渔获种类比投礁前增加了13.33-46.67%,渔获率比投礁前增加了36.96-70.80倍。礁区内的渔获种类、资源密度和渔获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点。主要优势种的资源密度和渔获率明显增加,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明显。8)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保持良好,随着投礁时间的推移,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9)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03亿元,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99.69万元/km2-a。投资回收期为2年。30年寿命期内产生的净效益为1.90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5.6。

何梦涛[7](2016)在《MOOC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改革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日渐普及,MOOC以其大众化、开放性等特点,成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为受教育者学习提供了最新最有效的教育资源,对当前的教育体系产生较大的影响,体育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亦不例外。因此,研究MOOC对当前体育教育的影响,探索其相互结合的契合度,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策略,对于推动MOOC教育以及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相关内容:第一部分,首先根据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参考意见,最终让学生都能从课程中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出既热爱体育锻炼又有坚实的体育理论知识的体育全能,并为以后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其次对MOOC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介绍MOOC的起源与发展,MOOC课程的学习特点、MOOC学习者以及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MOOC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最后对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阐述,本文采用了文献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从MOOC的背景出发,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进行探究。第二部分,从我国体育教育目标、体育教育内容、体育教育方法、体育教育评价四个方面出发,对我国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阐述了我国体育教育当前仍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从MOOC课程的特点出发,分析我国体育教育与MOOC发展的契合性。具体表现为网络化学习,打破时空界限;个性化学习,满足学员差异;共享性学习,达到资源合理配置;趣味性学习,激发学习热情等方面。第四部分,在研究其结合可能性的基础上,从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培养顶尖团队,制作MOOC特色课程;加强质量监控,丰富MOOC课程资源;借鉴MOOC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探索盈利模式,实现MOOC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陆利丽[8](2014)在《中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型给女性的劳动力供给带来了显着的变化,其中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持续下降是最直观的表现。不过,就女性劳动力的供给而言,劳动力参与选择只是个体劳动力供给决策的第一步,之后还有劳动力供给时间决策和非市场劳动供给的决策,而女性劳动力供给行为的特殊性在于她们的劳动力供给决策是在市场劳动、非市场劳动和闲暇之间进行选择。我国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而较少同时关注女性劳动力参与选择、劳动力供给时间和非市场劳动。即使在研究女性参与变化时,也是主要通过估计个体劳动力参与方程来探讨某个或者某几个微观因素变化对女性参与概率的影响,很少探讨这些因素(教育、年龄、家庭收入、家庭结构)对转型期的女性参与率变化的综合影响,更没有论及各项因素的解释力度到底有多大的问题?而且,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止于至2000年左右我国女性劳动力供给变化情况,2002年后的女性劳动供给变化如何有待进一步探究。事实上,2002年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而这必然会对女性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从劳动力参与选择、劳动力供给时间和非市场劳动三个视角更全面系统地展开对已婚女性的劳动力供给变化研究。观察期也延长至2009年(1988-2009年)。同时,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持续下降,另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是家庭间收入差距的持续上升。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在家庭中收入份额的变化,必然会对家庭收入以及家庭间收入差距造成影响。于是本文在对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变化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已婚女性就业对家庭间收入差距及其变化的影响。在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变化研究方面,本文从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着手,基于中国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数据(UHS1988-2009),利用时间序列OLS回归分析估计了已婚女性总量劳动力参与率变化的周期效应和长期发展趋势,发现已婚女性总量劳动力参与率存在显着的顺周期性效应,且出现了每年大概0.4个百分点的长期下降趋势。显着的周期效应意味着女性仍然处在家庭中二级劳动力的状态,而顺周期则表明她们在面临严峻就业形势时,劳动力参与的“悲观工人效应”强于“附加工人效应”。每年0.4个百分点的长期下降趋势意味着已婚女性的劳动力供给行为可能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从已婚女性个体劳动力参与选择出发,利用1988-2009UHS夫妻配对样本,分阶段(1988-1992、1993-1997、1998-2002、2003-2009)估计的已婚女性的劳动力参与方程显示,已婚女性的参与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教育对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的积极影响在不断下降;与父母同住的积极效应总体上也在下降,但家中孩子对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的消极影响却在不断上升;配偶的工资性收入以及家庭的非劳动收入的消极作用总体上在逐渐变弱。随后采用拓展O-B分解结果显示,参与行为的变化解释了1988-2009年已婚女性参与率下降的80.41%。进一步的单变量的O-B分解结果显示,教育积极效应的下降和家中孩子消极效应的上升分别解释了1988-2009年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21.64%和13.71%。相比前几个阶段,2002年后已婚女性的参与意愿总体上在上升,劳动力参与行为的变化只解释了第三(2002年前)至第四(2002年后)阶段已婚女性参与率下降的56.66%。单因素分解结果显示,年龄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解释了2002年后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80.78%。在已婚女性劳动供给时间研究方面,由于低教育水平、低年龄段、低收入组的已婚女性构成了劳动力市场退出者的主要群体,但一旦就业,她们的劳动时间又会比其他群体多,因而只关注参与问题,无法全面理解已婚女性的劳动力供给行为。本文利用2002-2006UHS夫妻配对样本,采用Heckman两阶段和Tobit模型估计得到的已婚女性劳动时间结构方程显示:已婚女性劳动供给时间决定行为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教育对已婚女性劳动时间的负向作用也在减弱;家中孩子对她们的劳动时间的负向作用不仅很显着,而且也在不断增强;计算得到的劳动供给时间弹性显示,总体上自身的工资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这表明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时间的补偿性工资弹性为正,但补偿性工资弹性在逐年减弱。分组计算的弹性值显示,随着市场工资率的提高,学历低、丈夫收入低的已婚女性的劳动供给时间增加幅度更大;随着丈夫收入的提高,她们的劳动供给时间减少的幅度却最小。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家庭内部非市场劳动的分配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1991-2009)夫妻配对样本,分析家庭在一般性家务劳动和照料性劳动上的分配机制。结果显示,比较优势决定着夫妻在一般性家务劳动上的分担比例,且这种决定机制在逐年增强。但在照料性劳动分配上,已婚女性更多是以一位母亲的家庭责任意识来承担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意味着已婚女性要承担更多的一般性家务劳动。另一方面,随着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母亲在孩子教育上的重要性被大家普遍接受后,进一步强化了家中孩子对她们劳动力供给的负向作用。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在家庭中收入份额的变化,必然会对家庭收入以及家庭间收入差距造成影响。因此本文还利用1988-2009UHS数据进一步考察了这个问题。基于按收入来源的变异系数分解和方差分解方法的研究发现,已婚女性参与率的下降加剧了中国城镇家庭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本文的研究隐含着要从收入支持政策、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和与女性劳动力供给相关的家庭政策出发,形成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另一方面,在政策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已婚女性与其他家庭成员(主要是丈夫)之间存在劳动力供给行为的交互影响以及政策对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多方位影响。

张荣波[9](2014)在《五代十国政权交际述论》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五代十国历史研究的成果逐渐丰富,研究领域趋于细化,但仍留有空白。在传统研究侧重历史沿革、典章制度、社会文化之外,探究五代十国多个政权间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于五代-宋的统一走向有何贡献,这样的选题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学者视野。五代十国如此多的政权,彼此之间是怎样互动的?它们的关系靠什么样的方式来建立和维系?这样的方式对于政权存废起到了什么作用,又对历史大势有何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在公元907年-960年这一时间范围之内,由唐王朝分化而来、先后或同时存在的有十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越、楚、吴、南唐、前蜀、后蜀、荆南、闽、南汉、北汉,它们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王朝”甚至“藩镇”,如果要用一个合适的称呼统一对它们进行指称,最合适的概念恐怕就是“政权”。54年中,这些政权之间产生了频繁的互动式交流和交往,本文称之为“交际”(非“外交”)。交际及其过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对每个政权的存在和发展,以及时代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五代战争频仍,但交际就只能是“军事斗争”的附属吗?恐怕难以妄加定谳;十国各有自己的社会治理需求,但交际是有效的“社会管制”手段吗?显然也不准确。所以,对于“交际”的研究,需要在“事件史”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的定位,这一定位也与进一步拓展乃至重新发现对五代十国历史的观察视角密切相关。交际的基本目的是“求同存异”。陈寅恪先生说过,在五代十国雏形已现的唐末,中原和南方各个地区“已截然划为二不同之区域,非仅政治军事不能统一,即社会文化亦完全成为互不关涉之集团”,五代十国各个政权,.正是有这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一相同点是大家都是军事割据,不同点是社会文化风貌千差万别一一才有了彼此交往的基础。无论五代还是十国,交际的第一义应当是追求和维护政权的“生存”,第二义才是客观推进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所以它们所面对的形势,以及形势的不断整合(交际本身也是整合过程中的力量),也十分重要。在此之前,恰好有两个典型例子,为我们了解五代十国政权交际发生的时代背景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一个是幽州燕国的建立和灭亡,从唐景福二年(893年)五月到后梁乾化四年(914年)正月;一个是前蜀建立之前王建成为蜀王和取得蜀地控制权的过程,从唐光启二年(885年)四月到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八月。这两个案例,比较充分地展现了唐末五代政权在谋求立足过程中参与权力争斗的面貌,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一个政权存在的交际渊源、内外交际实践,和分析“交际”因素在其中产生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五代、十国政权交际的“前史”。通过这一背景梳理可以发现,五代十国政权间的交际与互动是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问题提出的。那么,接下来应该思考和辨析问题就是:政权交际对于五代-宋的历史发展趋势有何贡献和作用?所以,依照时间顺序梳理五代十国政权交际的史实,即针对“事”——交际事件的背景、进程、结果、影响等加以综合性考察和评论,就成为本文的首要任务。交际的发生,不仅包括在“五代”之间、“十国”之间,也包括“五代”与“十国”之间。五代,应当每个政权述明其交际之重心或主要矛盾,如后梁重心为与李克用之争夺,后唐后晋多用力于巩固政权,而后周则因郭威柴荣之谋划,所虑者甚远;十国,需要归类和划分其交际策略的阶段性,如比较显着的南汉、南唐;五代与十国,双方政权之间角色、地位的确立和转换,以及其关系的辐射效应、具体影响则是重点,如中原各朝与吴/南唐的关系。这样的重心、阶段和重点,都会反映到政权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并投射出相应的政治、社会变化。在对这一过程的叙述中,本文尝试提出和部分解决一个问题——交际是被哪些历史因子推动的、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就五代政权来看,彼此之间有“各务争胜”的基本诉求,但也有对南方诸国进行“经略”、“羁縻”的现实需求。而且,鉴于身处中原代表“天朝上国”的当权者心态,使他们不能像个别十国政权那样关上大门,或偏安一隅、或局促一时,而是很多时候需要主动和别人发生联系,比如新皇帝即位时的“宣谕各镇”、频繁的封册官爵等。但是,同时面对北方逐渐强大的契丹,和横亘在江淮之间的吴-南唐,使得中原政权倍感压力,在交际上也颇多拘谨,能够制定出很好的交际策略并顺利执行的主政者并不多见,从而影响了五代整体的交际局面。就十国政权来看,虽然本文倾向于将之与五代政权同等对待,但在具体分疏上,还是略有差别的。应该说,十国政权的价值取向,并非追求“独立”或“统一”那么简单(或曰宏大),而是在局面上更加复杂一些。十国史书中,如《吴越备史》、《蜀祷杌》、《南唐书》等,对于遣使贡奉中朝之事并不讳言,而且大书特书;对于其他政权的交好,也是逢事必记,这一点可以看出它们对待交际的心态比较重视。它们在交际方面的努力,姑且可以视为如何更好地处理政权的“内部稳定”和“外部稳定”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无论是前后蜀的“将蜀中之事关在门内”,还是南汉的梯航万里远事“中国”,都是稳定自我的立身策略,当然,这些策略是有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必须根据政权之间交际行为的共同或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和分析,并对政权彼此之间的交际活动展开具体论述。除“事”之外,交际中的“人”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就是交往中的使节,和流动频繁的人才。使节(或使者),是交际事实发生、发展的维系者和直接参与者,他们的个人风貌和活动情况所展现的群体魅力和历史作用,对于理解政权间的交际内容和实质,是不可或缺的;而人才则是能够直接增强或削弱一个政权实力的重要因子,他们在五代时期流动频繁,追寻好他们的动向,实际上就是很好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络。本文对这两个群体进行相关认识和分析,也试图展示五代十国政权交际的一个重要侧面——交际(历史)怎样影响人、人又怎样影响交际(历史)?在交际附着的文化层面上,还有一些零碎但并非不重要的角落,如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外部交往与内部政治的互动影响,为质、婚媾、间谍等现象,也是值得探讨的,它们构成了五代十国政权交际时而热闹时而冷清的协奏。五代十国号称“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这段历史究竟该如何把握和认识?从“向前看”的角度,笔者认为应该把它更多地放在“宋初”而不是“唐末”。自唐末兴起的藩镇(方镇)势力,影响历史不可谓不深远。但就“藩镇与中央集权”此消彼长这一角度来说,割据政权存在的整个过程也可以说是削藩而一统的过程,而五代十国都不同程度地对此作出贡献,并留下许多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又直接或间接地启迪了北宋统治者。针对这一过程,笔者也试图在叙述当中加入一种思考,即:在个别历史事件之外的综合叙事如何进行,亦即如何理出54年中隐藏的历史发展脉络。如果将交际作为观察五代十国历史的一条线索,我们会发现,通过这条线可以开拓出那个时代的两个主题——“战争”与“政权更迭”之外的第三个象限,那就是政权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由此延伸开去,更会发现这种互动是一直存在的、不断变化的,而且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因此可以说,交际在五代十国政权之间织出了一张时代变化之网。通观五代十国历史,交际的功能和作用至少但不完全包括:一,切实加强了政权间的联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二,促进了各个政权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三,在彼此往来之中,让当权者对分裂混战的局面产生厌恶心理和规避行为,并能达成共识;四,在稳固彼此统治的基础上,推动割据势力的整合;五,逐渐积累了历史统一的力量。总之,五代十国政权间的交际,在“唐宋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宋初”统一历史进程的正面意义功不可没。

秦军荣[10](2014)在《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文中认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特指中国高等教育中以汉语文学(用汉语作表意代码的文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专门教育,主要生存于中文系或文学院,不包括大学语文或文学鉴赏等公共素质教育。文学学科知识是现代民族国家文化形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而文学教育则为民族文化的塑型和延续提供了首要的方式和途径。20世纪初,随着现代性工程在中国的展开,汉语文学教育已然由古典时代的核心地位下降为一种专门教育,并在学科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学科知识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性体制。目前,该学科的教育在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中遭遇了学科性的危机:学科知识边界模糊、社会功能泛化、就业适应性缩减,等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梳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进程,系统分析其现代性体制在当下遭遇的问题以及内含的各种隐忧,并提出对应之策。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重在解析与本选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汉语文学教育、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学科体制等,阐述研究价值,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文学教育的功能是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化的内在根据。因此,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以文学教育三大功能(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审美意识的升华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的实现状况为内在线索,从学术研究与专业教育的互动关系、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性教学制度建立等层面梳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历史,以厘清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的构建过程,大致包括四个时期:雏形期(1904年至“五四”前),汉语文学专业教育中新型知识内容、传授方式的出现;发展期(“五四”至1953年),英美大学体制的影响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现代性工程;探索期(1953至1978年),政党意识形态对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知识生产、传播方式的规训;成型期(1978年至今),学科知识科层化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现代性体制。第三章,主要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以及文学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等方面调查、分析以学科知识科层化为主要特征的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现代性体制内含的两大隐忧以及面临的两大困境,重点考察文学教育功能的失调现象。第四章,立足于文学教育的三大功能,重新定位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社会学功能、知识学结构和教育学方法,从而设计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发展的对应之策。在教育学方法方面,提出在语言的游戏与想象中完成审美意识的提升、在语言文本的理解与解释中完成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等三大策略。结语部分,对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未来进行展望。通过将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历史进行知识考古,从历史的纵深面和现实的辐射面上揭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发展的科学内涵,科学探寻、揭橥其发展规律,认真探求其发展路径,对增强汉语文学专业教育性质、历史定位、社会文化价值的认识,丰富大文学科教育理论,推进汉语文学专业的改造实践、提高其社会竞争力都将具有积极意义。

二、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理论
    2.1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2.2 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性
    2.3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
    2.4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3 案例背景介绍
    3.1 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况
    3.2 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历程
    3.3 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3.3.1 审计工作的创新
        3.3.2 审计工作的要点
4 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4.1 H村领导干部潘某经济责任审计的案例—审计方法的应用
        4.1.1 案例概况
        4.1.2 审计方法的应用
        4.1.3 审计实施情况
        4.1.4 审计结果
    4.2 Y村领导干部徐某经济责任审计的案例—审计评价的应用
        4.2.1 案例概况
        4.2.2 审计实施情况
        4.2.3 审计评价的应用
        4.2.4 审计结果
    4.3 Z村领导干部郑某经济责任审计的案例—审计结果运用的应用
        4.3.1 案例概况
        4.3.2 审计实施情况
        4.3.3 审计结果运用的应用
        4.3.4 审计结果
5 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5.1 审计人员综合能力不足
    5.2 审计评价不健全
    5.3 审计责任界定划分困难
    5.4 审计结果运用机制不完善
        5.4.1 缺少社会的监督和部门的协作
        5.4.2 审计结果和干部任用分离
        5.4.3 审计结果后续整改无法保证
6 对策和建议
    6.1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6.2 健全审计评价的指标
    6.3 简化审计责任的界定
    6.4 完善审计结果的运用机制
        6.4.1 完善社会监督和部门协作机制,提高审计结果运用效率
        6.4.2 采用审计新模式,减少“审用分离”现象的发生
        6.4.3 利用审计结果,建立整改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Abstract

(3)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界定
    二、已有研究成果之梳理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上编 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
    第一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文体观念考索
        第一节 创作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以晚明笔记体小说序跋为研究对象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序跋概观及其整理
        二、晚明笔记体小说序跋的分类及其特点
        三、创作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
        第二节、接受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以晚明笔记体小说的着录为研究对象
        一、官修目录对于笔记体小说的着录——以《文渊阁书目》和《内阁藏书目录》为中心
        二、史志目录对于笔记体小说的着录——以《国史经籍志》为中心
        三、私家目录对于笔记体小说的着录——以《晁氏宝文堂书目》、《百川书志》、《澹生堂藏书目》、《脉望馆书目》为中心
        四、接受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
        第三节、传播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以晚明笔记体小说出版为研究对象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出版概况
        二、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出版特点
        三、传播者视域下的笔记体小说观念
    第二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分类
        第一节 晚明笔记体小说分类及其特点
        一、传承与创新的交融
        二、中国笔记体小说史中的昙花一现
        第二节 从分类来看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发展
        第三节 晚明笔记体小说分类的意义
    第三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成书
        第一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创作方式: 自撰和杂抄
        一、自撰类笔记体小说的创作概况及其特点
        二、杂抄类笔记体小说的创作概况及其特点
        第二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成书方式: 集腋为裘和集中写作
        一、集腋为裘式成书的概况及其特点
        二、集中写作式成书的概况及其特点
        第三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命名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命名方式
        二、晚明笔记体小说命名的特点
        三、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命名与文体意识
        四、晚明笔记体小说命名与成书方式
        第四节、晚明笔记体小说材料的来源
        一、读书
        二、见闻
        三、藏书
        四、稗贩
    第四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编撰者研究
        第一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编撰者的来源及其特点
        第二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编撰者的编撰动因
        一、广见闻、资考证、益教化、供谈助
        二、居家无聊时的消遣
        三、补史之不足
        四、文献的保存和流传
        第三节、影响编撰者创作的因素
        一、环境
        二、个人经历
        三、学问、出身
        四、职业
        第四节、藏书家与晚明笔记体小说
        一、藏书家与笔记体小说关系之概述
        二、晚明藏书家的编撰活动
        三、藏书家对笔记体小说发展的贡献
        余论
        第五节、“博学之风”与晚明笔记体小说
        一、明代“博学之风”源流论
        二、“博学之风”影响下的晚明笔记体小说
        三、“博学之风”与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时代特征
    第五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传播研究
        第一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禁毁研究
        第二节、晚明笔记体小说评点研究
        第三节、晚明笔记体小说插图研究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插图的类型
        二、晚明笔记体小说插图的形式和内容
        三、晚明笔记体小说插图的特点
        余论
        第四节、晚明笔记体小说的增补与摘录
    第六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文体特性
        第一节、晚明笔记体小说文体的自觉与多元化
        一、文体认知的自觉
        二、理论的自觉
        三、文体的多元化
        第二节、清真隽永: 独树一帜的小品体语言风格
        第三节、叙事的张力: 传承创新的《续耳谈》
        第四节、晚明笔记体小说体制的新变
        一、晚明笔记体小说的丛编与类编
        二、辑稗为史: 《名山藏广记》的纪传体体例
    第七章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价值和地位
        第一节、钩沉历史: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文献价值
        第二节、考镜源流: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理论价值
        第三节、传承开拓: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文体价值
        第四节、承前启后: 晚明笔记体小说的过渡意义
    结语
下编晚明笔记体小说知见传本叙录
    凡例
    志怪
    杂事
    杂录
    谐谑
    小品
    说丛
    说汇
    存目
附录: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晚明笔记体小说订补
参考文献
樱桃河忆往(代后记)
读博期间发表成果

(4)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装配式桥墩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外的发展概况
        1.3.2 国内的发展概况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
    2.1 装配式桥墩技术简介
    2.2 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3 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理论研究
        2.3.1 解析法
        2.3.2 集中塑性铰法
        2.3.3 纤维模型法
        2.3.4 实体单元法
    2.4 本文研究方案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式桥墩有限元模型与受力分析
    3.1 试验原型
    3.2 模型的建立
        3.2.1 混凝土
        3.2.2 普通钢筋
        3.2.3 预应力钢绞线
        3.2.4 接缝
        3.2.5 荷载和边界条件
        3.2.6 网格划分
        3.2.7 盖梁上钢板
    3.3 模型验证
    3.4 引入耗能钢筋
        3.4.1 加耗能钢筋装配式桥墩力学分析
        3.4.2 耗能钢筋对装配式桥墩性能的影响
    3.5 装配式桥墩受力分析
        3.5.1 荷载工况
        3.5.2 工况一
        3.5.3 工况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影响参数分析
    4.1 参数设计
    4.2 模型建立
    4.3 结果处理
        4.3.1 水平力-位移滞回曲线
        4.3.2 滞回耗能
        4.3.3 粘滞阻尼比
        4.3.4 等效刚度
    4.4 参数分析
        4.4.1 ED配筋率的影响
        4.4.2 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影响
        4.4.3 预应力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提高方法
    5.1 抗震性能提高方法
        5.1.1 合理参数
        5.1.2 构造措施
        5.1.3 其他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外来种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互花米草基本特征
2 互花米草的引种和扩散
    2.1 引种和扩散过程
    2.2 互花米草的扩散因素
        2.2.1 生物学条件
        2.2.2 自然因素
        2.2.3 人为因素
3 互花米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评价
    3.1 对环境的影响
    3.2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3 对生态系统总体影响
4 对策
    4.1 加强对互花米草的合理综合利用
    4.2 科学地控制和发展互花米草
    4.3 进一步研究互花米草的生理生态功能
5 结论

(6)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人工鱼礁建设背景
        1.1.1 近海环境污染严重
        1.1.2 生境退化
        1.1.3 过度捕捞
        1.1.4 传统作业渔场面积萎缩
        1.1.5 全球气候变化
    1.2 人工鱼礁介绍
        1.2.1 相关术语
        1.2.2 人工鱼礁材料
        1.2.3 人工鱼礁功能
    1.3 人工鱼礁建设概况
        1.3.1 亚洲建设概况
        1.3.2 美国建设概况
        1.3.3 欧洲建设概况
        1.3.4 澳大利亚建设概况
    1.4 人工鱼礁研究进展
        1.4.1 礁区选址
        1.4.2 水动力研究
        1.4.3 礁体设计与布局
        1.4.4 环境效应研究
        1.4.5 群落补充与演替
        1.4.6 鱼类行为观察
        1.4.7 集鱼效果研究
        1.4.8 效益分析
        1.4.9 人工鱼礁管理
    1.5 研究区域概况
        1.5.1 大亚湾海域概况
        1.5.2 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概况
    1.6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海洋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2.1 海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1.4 小结
    2.2 沉积环境调查与评价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2.2.4 小结
第三章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3.1.2 叶绿素a测定
        3.1.3 初级生产力估算
    3.2 结果
        3.2.1 叶绿素a含量及分布
        3.2.2 初级生产力及分布
    3.3 讨论
        3.3.1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3.3.2 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
        3.3.3 人工鱼礁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4.2.2 优势种
        4.2.3 生态类型
        4.2.4 密度分布
        4.2.5 主要门类的平均密度
        4.2.6 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
    4.3 讨论
        4.3.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4.3.2 人工鱼礁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4.3.3 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
        4.3.4 与其它人工鱼礁区的比较
    4.4 小结
第五章 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5.2.2 优势种
        5.2.3 生态类型
        5.2.4 密度分布
        5.2.5 生物量分布
        5.2.6 主要类群的丰度
        5.2.7 种类多样性及均匀度
    5.3 讨论
        5.3.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5.3.2 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鱼类浮游生物生态学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6.1.2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种类组成
        6.2.2 种类分布
        6.2.3 优势种
        6.2.4 生态类型
        6.2.5 数量分布
    6.3 讨论
        6.3.1 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6.3.2 与历史资料的比较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7.1.2 数据处理
    7.2 结果
        7.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7.2.2 优势种
        7.2.3 生态类型
        7.2.4 栖息密度分布
        7.2.5 生物量分布
        7.2.6 主要类群的栖息密度及生物量
        7.2.7 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
    7.3 讨论
        7.3.1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因子
        7.3.2 与历史资料的比较分析
        7.3.3 与其它人工鱼礁区的对比分析
        7.3.4 人工鱼礁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7.4 小结
第八章 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8.1 底拖网渔获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8.1.1 材料与方法
        8.1.2 结果
        8.1.3 讨论
        8.1.4 小结
    8.2 流刺网渔获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8.2.1 材料与方法
        8.2.2 结果
        8.2.3 讨论
        8.2.4 小结
第九章 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9.1 人工鱼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9.1.1 指标体系构建
        9.1.2 评价方法与标准
        9.1.3 结果
        9.1.4 讨论
        9.1.5 小结
    9.2 人工鱼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9.2.1 生态服务功能
        9.2.2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9.2.3 结果
        9.2.4 讨论
        9.2.5 小结
主要结论
创新点
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科学问题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MOOC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我国当前体育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1 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2.1.1 我国体育教育目标改革现状
        2.1.2 我国体育教育内容改革现状
        2.1.3 我国体育教育方法改革现状
        2.1.4 我国体育教育评价改革现状
    2.2 我国体育教育当前仍存在的问题
        2.2.1 体育教育目标忽视了终身体育的思想
        2.2.2 体育教师内容陈旧
        2.2.3 体育教育方法单一
        2.2.4 体育教育评价片面
3 MOOC特点与我国体育教育的契合性分析
    3.1 网络化学习,打破时空界限
    3.2 个性化学习,满足学员差异
    3.3 共享性学习,资源合理配置
    3.4 趣味性学习,激发学习热情
4 MOOC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实施策略
    4.1 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4.2 培养顶尖团队,制作MOOC特色课程
    4.3 加强质量监控,丰富MOOC课程资源
    4.4 借鉴MOOC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4.5 探索盈利模式,实现MOOC可持续发展
5 总结
6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中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插图
表格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1.5 相关概念界定
2. 女性劳动力供给文献综述:理论和经验研究
    2.1 劳动力供给理论发展
    2.2 国外关于女性劳动力供给的经验研究
    2.3 国内关于女性劳动力供给的研究
    2.4 女性非市场劳动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经济转型期的女性劳动力供给变化及理论分析
    3.1 我国城镇女性就业制度变迁
    3.2 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城镇女性劳动力供给变化
    3.3 理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变化的趋势和周期性效应
    4.1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4.2 计量方法
    4.3 趋势和周期性效应估计
    4.4 本章小结
5. 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特征和行为效应
    5.1 劳动力参与方程的计量模型
    5.2 劳动力市场参与者与退出者的特征差异
    5.3 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方程的估计及其阶段性特征
    5.4 已婚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变化的分解
    5.5 本章小结
6. 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时间的替代和收入效应
    6.1 Heckman两阶段和Tobit模型
    6.2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6.3 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时间方程及其弹性估计
    6.4 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时间弹性分组估计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城镇家庭内部劳动分配
    7.1 理论分析框架
    7.2 计量模型的设定
    7.3 数据和实证分析结果
    7.4 本章小结
8. 已婚女性就业对家庭间收入差距及其变化影响
    8.1 已婚女性就业对家庭间收入差距影响的逻辑分析
    8.2 按收入来源分解方法以及反事实状态构造
    8.3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8.4 单个时点上妻子就业与家庭间收入差距关系的静态分析
    8.5 家庭就业形式变化对家庭间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
    8.6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政策设计时的三个注意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五代十国政权交际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本文立意及创新点
第一章 引论:唐末藩镇兴替与五代十国交际
    第一节 从“幽州事件”看五代政权交际
        一 五代幽州的特殊性
        二 “幽州事件”始末
        三 分析与总结
    第二节 王建据蜀与十国交际
        一 王建据蜀始末及其交际
        二 分析与总结
    第三节 五代十国交际形势简述
        一 “五代”与“十国”
        二 五代十国交际形势
第二章 五代政权交际
    第一节 后梁后唐
        一 后梁:从梁王到梁亡的交际
        二 后唐:交攻并重
    第二节 后晋后汉
        一 后晋:尴尬与无奈
        二 后汉:左右支绌
    第三节 后周:交际新局面
第三章 十国政权交际
    第一节 前后蜀
        一 前蜀:天下大乱蜀粗安
        二 后蜀:另一个前蜀
    第二节 吴和南唐
        一 杨吴的交际地位
        二 南唐的交际阶段
    第三节 吴越
    第四节 楚闽
        一 楚
        二 闽
    第五节 荆南南汉北汉
        一 荆南
        二 南汉
        三 北汉
第四章 五代十国政权交际中的人——使节与人才
    第一节 五代十国使节考论
        一 五代十国使节考
        二 使节初步分析
    第二节 交际与人才流动
        一 将士流动基本情况
        二 分析与认识
第五章 五代十国政权交际文化诸层面
    第一节 交际礼仪
        一 礼制
        二 礼仪
    第二节 外“交”与内“政”的互动
        一 内政对交际的影响
        二 交际对内政的影响
        三 交际与经济生活
    第三节 交际与交通
    第四节 交际中的特殊行为
        一、为质
        二、婚媾
        三、间谍
结语
附录:五代十国政权交际史料编年(907-960年)
参考文献
    一 古籍文献
    二 近人着作
    三 相关论文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解析
    二、研究价值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进程(上)
    第一节 文学教育的功能
        一、“文学教育”释义
        二、“文学”释义
        三、“文学教育”的复合型功能
    第二节 中国前学科时代的文学教育
        一、古典人文教育
        二、古典人文教育的知识学整一性
        三、文学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四、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古典学特征
    第三节 学科化文学教育在西方的出现
        一、艺术自律:英语文学教育学科化的理论基石
        二、“文学”在英语中的含义
        三、英语文学教育学科化的开端
    第四节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化之雏形期
        一、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二、《钦定高等学堂章程》中关乎文学教育之课程的设置
        三、《奏定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中国文学”课程的出现
        四、《奏定大学堂章程》与“中国文学门”的设置
        五、《大学规程》之“文学门”与“国文学类”
        六、京师大学堂与“中国文学门”
        七、雏形期汉语文学专业化教育的合法化依据
第二章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进程(下)
    第五节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化之发展期
        一、分类教育与文学教育的专门化趋向
        二、学科知识的系统化设置
        三、选科制、学分制与学位体系初步形成
        四、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功能指向
    第六节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化之探索期
        一、苏联模式与汉语文学教育的专业性建制
        二、“三统一”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体制化趋向
        三、文学教育功能的萎缩与扭曲
    第七节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化之成型期
        一、审美文化与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身份的现代确认
        二、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现代性体制的定型
第三章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现代性体制之隐忧及当下困境
    第一节 隐忧之一:学科知识边界模糊
        一、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未完成性
        二、汉语文学专业教育教学机构组成方式带来的困惑
    第二节 隐忧之二:社会功能泛化
        一、当下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的空泛性
        二、当下汉语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内涵的知识化、理论化倾向
    第三节 困境之表现:就业适应性缩减
        一、文学大类专业与其他本科专业大类就业率趋势之比较
        二、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市场渐趋缩小的原因
第四章 汉语文学专业教育学科体制发展对策设计
    第一节 社会学功能的定位
        一、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精神之用
        二、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工具之用
    第二节 知识学结构的修缮
        一、课程设置要兼顾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二、关于文学阐释方法的思考
    第三节 教育学方法的设计
        一、在语言的游戏与想像中完成审美意识的提升
        二、在语言文本的理解与解释中完成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
        三、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结语: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未来展望
    一、徘徊在学科性与跨学科性之间
    二、文学教育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三年以来的科研成果统计
后记

四、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2]宁波市某区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 崔维明. 宁波大学, 2018(02)
  • [3]晚明笔记体小说研究[D]. 张玄.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4]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分析[D]. 王娟. 沈阳建筑大学, 2014(05)
  • [5]外来种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价及对策[J]. 袁红伟,李守中,郑怀舟,方舟易. 海洋通报, 2009(06)
  • [6]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D]. 陈应华. 暨南大学, 2009(09)
  • [7]MOOC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改革问题研究[D]. 何梦涛. 成都体育学院, 2016(03)
  • [8]中国城镇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 陆利丽. 浙江大学, 2014(05)
  • [9]五代十国政权交际述论[D]. 张荣波. 山东大学, 2014(11)
  • [10]汉语文学专业教育的学科体制化研究[D]. 秦军荣.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2001年宁波大学学报总目录(科技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