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的检测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路瑶[1](2021)在《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拆除施工监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
郑博[2](2021)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腹板沿管道开裂分析及防治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跨径的增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箱梁结构不断趋于宽箱、薄壁,在挂篮悬臂施工阶段大多出现与腹板下弯预应力束管道线形拟合程度较高的斜裂缝,裂缝最深处可达预应力波纹管附近。梁体的开裂加速了钢筋的氧化锈蚀与膨胀,增大了桥梁结构的挠度,对其使用性与耐久性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目前,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箱梁腹板沿管道开裂的研究不够清晰全面,无法为后续桥梁的施工提供有效借鉴。论文将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箱梁腹板沿下弯预应力束管道斜裂缝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方面分析了腹板沿下弯预应力束管道开裂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平陆运河特大桥箱梁局部有限元模型,对施工阶段腹板沿管道开裂的理论影响因素敏感性进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⑴采用弹性力学二维平面问题求解方法,推导了集中荷载作用引起的横向拉应力计算公式,确定了纵向下弯预应力束大吨位预压应力在腹板锚固区的应力扩散效应。并从理论方面分析了下弯预应力束管道偏位、箱梁空间效应与横向应力效应、腹板厚度、沿下弯预应力束管道混凝土强度等级及箍筋配束情况对腹板沿管道斜裂缝的影响机理。⑵建立了1/8跨处的7#特征节段局部有限元模型,模拟箱梁悬臂施工状态,研究了腹板下弯预应力束张拉引起的横向拉应力对沿管道混凝土主拉应力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腹板沿管道斜裂缝的各理论敏感因素影响规律,发现腹板下弯束预压应力、竖向预压应力及腹板厚度对腹板混凝土主拉应力的影响较大。⑶建立了0#~3#节段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腹板下弯预应力束管道偏差位置及偏差方向对管道偏差区域附近混凝土主拉应力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腹板下弯预应力束管道施工定位时的最不利耦合工况;建立了0#~6#节段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竖向预应力筋分别采用立即张拉、整体张拉及滞后张拉工序时,腹板竖向正应力沿梁段分布规律。建议腹板竖向预应力筋采用分段张拉,且滞后张拉梁段数越少越好。⑷针对论文分析的腹板在施工阶段出现沿管道斜裂缝影响因素,结合平陆运河特大桥从设计与施工两方面提出了腹板在施工阶段沿管道开裂的防治措施建议。
罗辉[3](2021)在《在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开裂过程仿真分析》文中提出使用热电偶实测数据和衰减规律分析方法以及统计气象资料估计桥梁温度分布方法局限于定性分析,使梁桥界面受力点正应力与实际情况不符,可能会导致开裂仿真结果不精准。文章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在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开裂过程仿真分析方法,在平面坐标系中分析箱梁桥应力状态,确定竖向预应力和温度荷载是影响在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开裂的主要因素,并使用Ansys软件对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构建实体仿真模型,充分考虑恒载荷和预应力,模拟三种不同温度模式,并结合顶板四个角温度分布情况,组合成三种工况,分析主拉应力等值线图,真实反映开裂方向。由实验结果可知,使用该仿真方法获得的受力点顶面、底面正应力的研究结果更加精准。
陈同庆[4](2020)在《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的预应力刚构连续梁桥开裂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十几年是道路桥梁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桥梁的建设水平也大大的提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更是凭借着其优越的跨越性,适应性,结构合理性,建造快速,应力强度高等显着的优势在众多桥型中脱颖而出。但是无论何种桥型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都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近年来,已经发现了不少大跨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出现,跨中挠度过大,箱体裂缝急剧增加,普遍开裂等病害。病害的频频出现使得桥梁服役不再安全,将缩大桥的安全运营时间和使用寿命,因此急需我们研究其裂缝的扩展规律。本文以现役东营黄河大桥为工程实例,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全桥的杆系模型,对大跨预应力箱梁桥的最典型病害裂缝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箱梁纵向、竖向预应力和温度效应,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主拉应力的影响。从而分析得出预应力箱梁中最常见的裂缝类型之一——腹板斜裂缝的主要成因。本文还单独选择黄河大桥实际产生箱梁裂缝最多的跨中一段作为重点分析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主桥跨中桥段的实体模型,对典型病害梁段的细部应力分布特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其局部裂缝扩展规律进行详细讨论,从而验证了裂缝形成以及其扩展规律与应力过大、边界条件、加载规律、钢筋分布都密切相关。同时运用已建成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收集了近半年的应变、温度、以及车辆荷载信息。结合桥梁实际勘测的开裂情况,采用Matlab对桥梁的健康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获得了桥梁温度、应变与其裂缝扩展规律之间的联系。最后我们着重对混凝土刚构连续桥梁最典型的病害(挠度过大)与箱梁开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详细研究了箱梁顶板、腹板、底板等不同位置的纵向预应力钢束以及不同年限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对跨中挠度的影响程度。同时对影响桥梁长期功能退化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了加固措施。
李运浦[5](2020)在《预应力连续箱梁早期腹板裂缝分析及防治措施》文中提出进入198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大跨度桥梁的主要桥型之一。这些桥梁逐渐投入使用、承受负荷、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不同性质的开裂问题较为普遍,以腹板斜裂缝最为明显。本文以红水河大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设计、施工及运营期间内常见的突出病害和影响因素,将红水河大桥箱梁悬臂浇筑施工期腹板裂缝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主要针对腹板裂缝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红水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空间模型来模拟实际桥梁结构,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验算该桥在正常使用极限应力状态、承载能力极限应力状态及施工阶段应力状态的受力状况,讨论主梁腹板开裂原因。(2)总结红水河特大桥早期0#-5#块腹板开裂的原因,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进行模拟分析与实桥验证。通过控制实桥施工质量控制如优化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加入钢纤维混凝土、分层对称浇筑、水化热保温、振捣控制等措施;(3)通过对比分析Midas/fea仿真模拟计算0#块水化热保温前后各测点的应力及温度变化情况,制定保温方案减少水化热作用;通过实桥建模对比分析加载龄期3d、7d、30d对收缩徐变的影响,相对湿度40%、70%、90%对早期收缩徐变的影响,制定相应的养护措施防治早期收缩裂缝。(4)通过0#-5#块以及后续块段施工的开裂结果对比,验证了红水河大桥的裂缝防治措施,有效避免了后续块段的开裂问题,也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施工过程中的腹板开裂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尹智昆[6](2020)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可靠度分析及剩余寿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长期运营过程中,不仅要承受车辆荷载、车辆冲击力、人群荷载、风荷载等外力的作用,还会受到周遭环境以及化学物质的侵蚀,桥梁的材料性能会随着时间不断下降。桥梁结构构件会随着桥梁运营期的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损伤的不断累积最终将会影响桥梁的正常运营甚至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对既有桥梁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可靠度分析与剩余寿命预测,给出桥梁在其设计基准期内的可靠度水平,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加固措施,这不仅能降低桥梁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可靠度及剩余寿命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桥梁自重、车辆荷载、构件几何尺寸以及材料性能等影响桥梁可靠度因素的时变模型,比对了几组材料性能的时变概率模型,提出了各自的适用环境,同时考虑了桥梁检测数据与时变概率模型的预测值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下,对材料性能统计参数的修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荷载概率模型和抗力概率模型。结合某工程实例,依照本文建立的概率模型得到了该桥恒载、车辆荷载以及正截面弯曲抗力的时变统计参数,对其进行了抗弯可靠度的分析及剩余寿命的预测,揭示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可靠度的时变规律,能够为提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可靠度并延长其剩余使用寿命以及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可靠度评估方法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和创新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可靠指标计算方法JC法的基本原理,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计算可靠指标的程序。(2)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模型的桥梁恒载以及车辆荷载概率模型。建立了混凝土强度、钢筋截面积、钢筋屈服强度、预应力筋截面积和预应力筋屈服强度五个因素的概率模型,研究分析了其统计参数的时变规律。本文还考虑了桥梁检测数据与时变概率模型的预测值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下,对材料性能统计参数进行相应修正,从而使抗力衰减模型能更准确的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正截面弯曲抗力的时变概率模型。(3)以某在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工程实例,对其抗弯可靠度进行评估并预测其剩余寿命。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基于时变可靠度理论计算得到了主桥各项时变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根据本文建立的恒载、车辆荷载概率模型以及不同阶段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正截面弯曲抗力的概率模型得到了恒载、活载以及综合抗力的时变统计参数,通过Matlab编制的可靠指标计算程序得到了桥梁结构构件正截面抗弯可靠指标的时变规律,与目标可靠指标进行对比预测了桥梁的剩余寿命。结果表明,在桥梁运营初期,桥梁的抗弯可靠指标仅受混凝土强度和荷载效应的变化影响,可靠指标波动较小;当钢筋发生腐蚀后,可靠指标开始大幅下降,且随着桥梁运营时间的增长,可靠指标呈加速下降的趋势。由于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对腐蚀更为敏感,其力学性能随着锈蚀率的增加而大幅下降。通过分析表明,预应力筋的锈蚀率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可靠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黄梦涛[7](2020)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挠度变化对梁体损伤的敏感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由于结构刚度大、动力稳定性好、行车平顺舒适、承载能力强、跨越能力突出等优点,在桥梁建设中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野外环境影响、长期超载等原因导致我国不少桥梁都出现了结构开裂和混凝土老化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桥梁外形结构的美观,更会影响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严重时危害运营安全。为了研究桥梁混凝土老化和开裂后的挠度变化规律,探究挠度对梁体损伤的敏感性,掌握桥梁的健康状况。以官厅湖特大桥主桥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竣工资料进行必要的修正。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无损状态下自重、移动荷载和温度荷载分别作用对连续梁挠度的影响。然后,研究由于混凝土老化等原因导致的全桥整体刚度损伤,从抗弯、抗剪、抗扭三方面分别分析挠度对不同损伤因素的敏感程度。最后,针对梁体开裂导致的结构局部损伤,模拟单个断面损伤和多个断面不同损伤工况,分析连续梁挠度的变化规律,探究挠度对不同梁体损伤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因老化等原因发生整体损伤时,挠度对抗弯刚度降低敏感性较大,损伤程度越大,挠度变化越明显,而对抗剪、抗扭刚度降低敏感性则较小。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因箱梁开裂发生局部损伤时,自重作用下发生损伤断面位置在挠度分布曲线中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尖角,而且损伤会对相邻两跨挠度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对远处其他各跨则影响比较小。在汽车移动荷载作用下,挠度变化曲线中在损伤位置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尖角,尤其是跨中位置发生损伤时尖角更突出。由此可知,通过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梁体挠度分布及变化规律,可间接了解梁体的损伤状况,可为桥梁检测、维修加固及运营状态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肖宏[8](2020)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长期性能及拼宽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交通量的增长以及桥梁结构设计、施工等多方面的原因,连续梁桥在运营使用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其中较为显着的两个方面包括:大跨箱梁桥跨中位置的长期挠度远超设计值以及由于交通量迅猛增长而不得不面临的横向拓宽改造。本文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带有横向预应力钢束的大悬臂箱梁桥新旧箱梁横向拼接困难的实际情况,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拼接方式。针对该拼接方式建立了新旧结构的梁格法模型和实体有限元模型;2、利用有限元模型,对拼宽结构在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梯度、汽车荷载、收缩及徐变等作用下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描述了拼宽后拼接段在几种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而分析旧桥结构应力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为后续的设计提供指导。针对拼宽后旧桥结构进行安全检算,并对拼接段进行承载能力计算。通过拼接段的应力分析发现:温度梯度和收缩、徐变对拼宽结构影响较大,支点位置处应同时警惕新旧桥基础沉降差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针对局部车辆荷载带来的拼接段横向应力应予以重视;3、在受力状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新旧箱梁桥刚性连接拼接段受力影响因素的参数化分析并提出改善拼接段受力的措施。参数化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新旧桥基础不均匀沉降差值、拼接等待时间、拼接段厚度以及拼接段材料等几个方面。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基础沉降差可以有效减小支点位置处的横向应力值,延长拼接等待时间、在现浇段材料中适量增加粉煤灰均能减小收缩及徐变应力对拼接段的影响,减小拼接段厚度虽能减小新旧桥基础沉降差带来的影响,却也减小了拼宽结构的刚度,应审慎取值;4、研究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长期挠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实际调研资料和有限元建模,分析主梁混凝土超方、预应力损失、汽车活载效应对于结构长期挠度的影响,并给出不同影响因素对于桥梁长期挠度的综合影响分析;5、结合部分工程案例和实际桥梁设计经验,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入手,多角度提出预防和控制大跨径连续梁桥长期下挠的对策和措施。
蔡子健[9](2020)在《多因素作用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开裂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是实际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桥型,然而该类桥型在服役过程中存在较为普遍的开裂问题。预应力箱梁桥的裂缝不仅会导致钢筋锈蚀从而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严重时可能削弱结构的刚度,影响结构的安全。本文以某三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和Midas分别建立预应力箱梁桥的三维和杆系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其考虑预应力损失的动力特性及多种荷载同时作用下的开裂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利用Abaqus和Midas分别建立预应力箱梁桥的三维及杆系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预应力变化对箱梁桥动力特性的影响,重点关注其对频率和固有振型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比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研究了杆系模型的平截面假设对预应力箱梁结构动力特性结果的影响。(2)考虑影响箱梁开裂的三种因素(即外荷载、温度变化及预应力损失),利用正交性试验设计的思想,对箱梁开裂特性数值模拟研究需考虑的工况进行了工况组合设计。(3)利用Abaqus和Midas建立的预应力箱梁三维及杆系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正交性试验设计得到的25种荷载工况,分析了三种因素同时作用下预应力箱梁结构的开裂特性,并对各因素对箱梁开裂的影响进行了单独分析。(4)根据前文所得到的箱梁开裂特性,针对性提出箱梁桥的裂缝控制和修补措施。
梁道宇[10](2020)在《单箱多室连续梁桥损伤模拟及体外预应力加固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凭借着自身的众多优点和施工技术的完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运营期间也有大量桥梁出现了众多问题,例如:梁体下挠、梁体开裂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这些病害会随着实践的推移而发展,所以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通过有效的处理和加固,能有效的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在众多加固方法中,体外预应力加固是一种积极主动而且有效的加固方法,能提高结构承载能力、改善跨中下挠状态和增大主梁压应力储备,并且体外预应力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技术也比较完善。以某城市单箱多室连续箱梁为工程背景,针对依托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结构的总体分析,并对结构下挠及开裂的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损伤计算模型、加固后的模型并进行了验算。对加固方案进行优化比选,最后通过静动载试验验证加固方案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原桥实际开裂状态进行描述,利用Midas Civil软件分析预应力损失、结构超重、刚度折减、混凝凝土收缩徐变、汽车荷载对原桥的开裂和下挠的影响;(2)对原桥的损伤状态进行模拟,利用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依托工程的几个损伤状态进行模拟,建立损伤模型并对损伤模型进行验算分析;(3)依据损伤模型对每个损伤状态下的结构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优化,经过对比分析几种加固方案下的加固效果得出最终的加固方案,最后建立加固后的模型。(4)针对依托工程进行前后静动载试验,静载试验对加固前后挠度和应力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动载试验通过对比加固前后基频、阻尼比、冲击系数的变化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加固效果评价。
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的检测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的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腹板沿管道开裂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C箱梁桥腹板开裂研究现状 |
1.2.2 PC箱梁桥腹板开裂对策研究现状 |
1.3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腹板非线性分析基本理论 |
2.1 工程背景 |
2.1.1 背景桥介绍 |
2.1.2 设计标准 |
2.1.3 材料参数 |
2.2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 |
2.2.1 钢筋的本构模型 |
2.2.2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 |
2.3 腹板沿管道斜裂缝有限元分析 |
2.3.1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
2.3.2 有限元分析的迭代收敛标准 |
2.3.3 有限元ANSYS分析建模关键技术 |
2.4 混凝土的破坏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腹板沿管道开裂分析 |
3.1 腹板下弯预应力束预压应力效应分析 |
3.1.1 腹板在弹性工作阶段应力状态分析 |
3.1.2 腹板下弯预应力束预压应力对主拉应力的影响机理 |
3.1.3 腹板下弯预应力束预压应力扩散效应研究 |
3.2 施工阶段腹板沿管道开裂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腹板下弯预应力束张拉引起的等效径向力敏感性研究 |
3.2.2 箱梁空间效应与横向应力效应敏感性研究 |
3.2.3 腹板厚度敏感性研究 |
3.2.4 下弯预应力束管道附近混凝土强度等级敏感性研究 |
3.2.5 腹板锚固区箍筋配束情况敏感性研究 |
3.3 施工阶段腹板沿管道开裂有限元分析 |
3.3.1 施工阶段腹板沿下弯预应力束管道应力分布规律 |
3.3.2 基于ANSYS的腹板沿管道开裂理论敏感因素研究 |
3.4 腹板开裂的理论敏感因素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下弯预应力束管道偏位和竖预应力筋张拉工序影响分析 |
4.1 腹板纵向下弯预应力束管道偏位影响分析 |
4.1.1 单一长度范围内管道向板外的横向偏差影响研究 |
4.1.2 管道向板内的横向偏差开裂研究 |
4.1.3 偏差区域位置对腹板沿管道开裂影响规律 |
4.1.4 管道最不利偏差工况组合研究 |
4.2 竖向预应力筋张拉工序影响分析 |
4.2.1 分段立即张拉对腹板应力影响规律 |
4.2.2 整体张拉对腹板应力影响规律 |
4.2.3 滞后张拉对腹板应力影响规律 |
4.2.4 三种竖向预应力筋张拉工序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施工阶段腹板沿管道斜裂缝防治措施研究 |
5.1 设计方面的防治措施建议 |
5.1.1 优化箱梁应力计算模式 |
5.1.2 增大沿管道箍筋配筋率 |
5.1.3 增大锚垫板尺寸 |
5.2 施工方面的防治措施建议 |
5.2.1 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品质 |
5.2.2 严格控制梁段混凝土施工质量 |
5.2.3 严格控制下弯预应力束管道的施工线形 |
5.2.4 保证预应力管道灌浆质量 |
5.2.5 竖向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 |
5.3 腹板已有沿管道斜裂缝修补措施建议 |
5.3.1 面处理法 |
5.3.2 涂膜法 |
5.3.3 压浆法 |
5.3.4 粘贴加固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在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开裂过程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在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开裂因素 |
1.1 竖向预应力 |
1.2 温度荷载 |
2 建立仿真模型 |
3 工况仿真 |
4 仿真实验 |
4.1 工程概况 |
4.2 受力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 结语 |
(4)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的预应力刚构连续梁桥开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开裂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预应力连续箱梁桥裂缝成因分析 |
2.1 某刚构连续梁桥基本概况及检测系统 |
2.1.1 东营大桥的基本情况介绍 |
2.1.2 东营大桥的健康监测系统 |
2.2 混凝土桥梁裂缝的主要类型 |
2.2.1 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
2.2.2 荷载引起的裂缝 |
2.2.3 工程原材料引起的裂缝问题 |
2.2.4 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
2.3 箱型截面梁桥裂缝的主要形式 |
2.3.1 顶板裂缝 |
2.3.2 腹板裂缝 |
2.3.3 底板裂缝 |
2.4 预应力桥梁常见裂缝的成因分析 |
2.4.1 预应力连续箱梁腹板裂缝成因分析 |
2.4.2 预应力连续箱梁底板纵向裂缝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连续桥空间有限元模拟与参数分析 |
3.1 腹板斜裂缝分析 |
3.1.1 裂缝现状 |
3.1.2 腹板斜裂缝理论分析 |
3.2 有限元建模方法 |
3.3 模型尺寸 |
3.3.1 设计标准 |
3.3.2 桥梁结构 |
3.4 空间有限元整体建模过程 |
3.4.1 模型主要参数 |
3.4.2 模型简介 |
3.5 各影响因素对腹板主拉应力的影响分析 |
3.5.1 纵向预应力对腹板主拉应力的影响 |
3.5.2 竖向预应力对腹板主拉应力的影响 |
3.5.3 温度效应对腹板主拉应力的影响 |
3.5.4 参考不同设计规范对计算腹板主拉应力的影响 |
3.5.5 收缩徐变对腹板主拉应力的影响 |
3.6 腹板斜裂缝的成因总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某在役预应力刚构连续梁桥跨中裂缝成因分析 |
4.1 现场检测的局部裂缝现状和抗裂要求 |
4.1.1 现役桥梁裂缝分布情况 |
4.1.2 桥梁裂缝特征 |
4.1.3 混凝土规范中对裂缝的有关验算规定 |
4.1.4 对预应力混凝土抗裂验算的规定 |
4.2 箱梁局部有限元分析 |
4.3 ABAQUS相关理论介绍 |
4.3.1 ABAQUS的混凝土本构关系 |
4.3.2 ABAQUS混凝土损伤理论 |
4.3.3 ABAQUS钢筋的本构关系 |
4.4 构件尺寸以及有限元建模 |
4.4.1 构件尺寸 |
4.4.2 模型单元 |
4.4.3 网格划分 |
4.4.4 接触关系 |
4.4.5 边界条件 |
4.5 FEM荷载模拟下应力分布与裂缝扩展 |
4.5.1 边界条件良好整体挠度下的应力分析 |
4.5.2 边界条件良好跨中挠度下的应力分析 |
4.5.3 一侧支座脱空的跨中挠度应力分析 |
4.5.4 底板约束失效的跨中挠度应力分析 |
4.5.5 预应力和表面压应力作用下的应力分析 |
4.6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温度-应变裂缝分析 |
4.6.1 传感器类型及其参数 |
4.6.2 光纤传感器原理 |
4.6.3 传感器的测点布置 |
4.6.4 温度与应变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挠度与桥梁裂缝的相关性分析 |
5.1 国内外部分主梁挠度过大的病害实例 |
5.2 东营黄河大桥主桥挠度的相关性分析 |
5.2.1 纵向预应力与主桥挠度的相关性分析 |
5.2.2 收缩徐变与主桥挠度的相关性分析 |
5.3 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挠度与裂缝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考虑桥梁长期功能退化的影响分析与加固 |
6.1 现役混凝土桥梁寿命折减的主要因素 |
6.1.1 荷载的因素 |
6.1.2 运营环境的因素 |
6.1.3 建筑材料的因素 |
6.1.4 实例分析 |
6.2 考虑长期性能退化的影响分析 |
6.2.1 考虑箱梁支座失效对桥梁寿命的影响 |
6.2.2 考虑钢筋锈蚀对桥梁寿命的影响 |
6.2.3 考虑冻融损伤对桥梁寿命的影响 |
6.3 影响桥梁功能退化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6.3.1 交通运输量的敏感分析 |
6.3.2 车辆超载的敏感分析 |
6.3.3 设计参数的敏感分析 |
6.4 桥梁工程混凝土裂缝的防控措施 |
6.4.1 干缩裂缝的防治对策 |
6.4.2 荷载裂缝预防措施 |
6.4.3 原材料的控制 |
6.4.4 完善裂缝处理技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预应力连续箱梁早期腹板裂缝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1.2.1 预应力连续箱梁腹板裂缝防治方法 |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二章 腹板斜裂缝的形成机理分析 |
2.1 裂缝的形成机理 |
2.2 裂缝的基本概念 |
2.2.1 荷载裂缝的形成机理 |
2.2.2 非荷载作用引发裂缝 |
2.3 裂缝的分类 |
2.3.1 顶板裂缝 |
2.3.2 底板裂缝 |
2.3.3 腹板裂缝 |
2.3.4 横隔板裂缝 |
2.4 裂缝常见的防治措施 |
2.4.1 设计防治措施 |
2.4.2 施工阶段措施 |
2.4.3 运营阶段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实例整体分析 |
3.1 概述 |
3.1.1 病害统计 |
3.1.2 分析思路 |
3.2 施工工况及计算荷载 |
3.2.1 工程概况 |
3.3 整体模型分析有限元理论 |
3.3.1 数值分析模型 |
3.3.2 空间梁单元 |
3.4 红水河特大桥有限元模型 |
3.4.1 主要材料 |
3.4.2 模型计算荷载 |
3.4.3 正常使用极限应力状态 |
3.4.4 短期效应组合应力验算 |
3.4.5 长期效应组合应力验算 |
3.4.6 施工阶段腹板应力验算 |
3.4.7 有限元受力分析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应力连续箱梁腹板裂缝控制措施研究 |
4.1 裂缝控制措施研究 |
4.2 预应力连续箱梁腹板早期裂缝成因探讨 |
4.2.1 水化热效应 |
4.2.2 混凝土收缩变形 |
4.2.3 施工质量分析 |
4.3 实桥控制措施 |
4.3.1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措施 |
4.3.2 混凝土水化热控制措施 |
4.3.3 收缩徐变控制措施 |
4.4 裂缝控制措施结果 |
4.4.1 混凝土强度 |
4.4.2 箱梁裂缝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可靠度分析及剩余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结构可靠度研究 |
1.3.2 公路桥梁时变可靠度研究 |
1.3.3 基于时变可靠度理论的剩余寿命预测 |
1.3.4 文献评述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2 结构可靠度的基本理论 |
2.1 结构可靠度与功能函数 |
2.2 结构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 |
2.3 结构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
2.3.1 一次二阶矩法 |
2.3.2 JC法 |
2.3.3 高阶高次矩法 |
2.3.4 响应面法 |
2.3.5 蒙特卡罗法 |
2.4 运用Matlab编制时变可靠度计算程序 |
2.5 公路桥梁的目标可靠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可靠度的影响因素 |
3.1 荷载作用 |
3.2 环境作用 |
3.2.1 混凝土性能的退化 |
3.2.2 普通钢筋的锈蚀 |
3.2.3 预应力钢筋的锈蚀 |
3.3 人为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荷载模型及抗力模型 |
4.1 荷载及荷载效应 |
4.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恒载概率模型 |
4.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车辆荷载概率模型 |
4.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结构构件抗力的影响因素 |
4.2.1 计算模式的不确定性 |
4.2.2 几何参数的不确定性 |
4.2.3 材料性能的不确定性 |
4.2.4 材料性能统计参数的修正 |
4.2.5 正截面弯曲抗力概率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括 |
5.2 有限元建模 |
5.3 荷载效应统计参数 |
5.3.1 恒载效应统计参数 |
5.3.2 车辆荷载效应统计参数 |
5.4 综合抗力统计参数 |
5.4.1 计算模式和几何参数的统计参数 |
5.4.2 材料性能的统计参数 |
5.4.3 综合抗力的统计参数 |
5.5 可靠指标的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挠度变化对梁体损伤的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官厅湖特大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 工程概况 |
2.2 建立MIDAS有限元分析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无损状态下挠度分析 |
3.1 结构在自重作用下的挠度分布情况 |
3.2 移动荷载作用梁体挠度变化情况 |
3.2.1 移动荷载施加方式 |
3.2.2 单车道过车和双车道过车连续梁挠度变化 |
3.3 温度荷载作用的挠度变化情况 |
3.3.1 结构的温度效应 |
3.3.2 桥梁整体升、降温对连续梁挠度的影响 |
3.3.3 温度梯度对连续梁挠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挠度对整体损伤的敏感性分析 |
4.1 混凝土老化的成因及危害 |
4.2 抗弯刚度降低对连续梁挠度影响分析 |
4.3 抗剪刚度降低对连续梁挠度影响分析 |
4.4 抗扭刚度降低对连续梁挠度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挠度对局部损伤的敏感性分析 |
5.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裂缝成因及危害 |
5.2 单个断面损伤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挠度的影响 |
5.2.1 结构在自重作用下单个断面损伤对连续梁挠度的影响 |
5.2.2 移动荷载作用下单个断面损伤对连续梁挠度的影响 |
5.2.3 温度荷载作用下单个断面损伤对连续梁挠度的影响 |
5.3 多个断面损伤对连续梁挠度的影响 |
5.3.1 结构在自重作用下多个断面损伤对连续梁挠度的影响 |
5.3.2 移动荷载作用下多个断面损伤对连续梁挠度的影响 |
5.3.3 温度荷载作用下多个断面损伤对连续梁挠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长期性能及拼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拓宽技术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针对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横向拼接研究 |
1.3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长期性能 |
1.3.1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长期下挠病害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拼宽箱梁分析方法及理论 |
2.1 梁格法建模方法 |
2.1.1 梁格分析基本原理 |
2.1.2 梁格构件截面特性 |
2.1.3 梁格划分原则 |
2.2 采用midas FEA的实体有限元建模方法 |
2.2.1 有限元单元及网格划分 |
2.2.2 钢筋单元 |
2.2.3 施工阶段分析 |
2.3 采用刚接形式的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拼宽分析模型 |
2.3.1 工程概况 |
2.3.2 拟采用的横向刚接拼接形式 |
2.3.3 梁格分析模型 |
2.3.4 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 |
2.3.5 模型合理性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旧箱梁刚性拼接有限元分析 |
3.1 新旧基础不均匀沉降 |
3.1.1 沉降计算说明 |
3.1.2 结构横向应力分析 |
3.1.3 结构纵向应力分析 |
3.2 温度梯度对拼宽结构的影响 |
3.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2.2 温度梯度作用下的箱梁纵向应力分析 |
3.2.3 温度梯度作用下的箱梁横向应力分析 |
3.3 .汽车荷载对拼宽结构的影响 |
3.3.1 车道荷载对拼宽结构的影响 |
3.3.2 车辆荷载对拼宽结构的影响 |
3.4 混凝土收缩及徐变效应分析 |
3.4.1 收缩及徐变纵向应力分析 |
3.4.2 收缩及徐变横向应力分析 |
3.5 拼宽后结构受力状态 |
3.5.1 拼宽后旧桥安全性检算 |
3.5.2 拼接段承载能力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拼宽结构拼接段应力分析 |
4.1 跨中截面(6#截面)拼接段应力分析 |
4.2 中跨四分点截面(7#截面)拼接段应力分析 |
4.3 中支点截面(8#截面)拼接段应力分析 |
4.4 第三跨跨中截面(9#截面)拼接段应力分析 |
4.5 边支点截面(10#截面)拼接段应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拼接段受力状态影响因素及受力改善措施 |
5.1 拼接等待时间 |
5.2 后浇段材料选择 |
5.2.1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徐变应力的影响 |
5.2.2 适用于后浇段的新材料 |
5.3 后浇段施工顺序 |
5.4 新旧桥基础沉降差 |
5.4.1 有限元模拟 |
5.4.2 减少新旧桥基础不均匀沉降措施 |
5.5 拼接段厚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长期挠度成因分析 |
6.1 工程背景介绍 |
6.1.1 工程概况 |
6.1.2 施工阶段模拟 |
6.2 主梁混凝土超方 |
6.2.1 现场调查情况 |
6.2.2 恒载超方对桥梁挠度影响研究 |
6.3 钢束预应力损失 |
6.3.1 预应力管道摩阻损失 |
6.3.2 预应力钢束传力锚固后的损失 |
6.4 汽车荷载作用 |
6.4.1 活载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总挠度的影响 |
6.4.2 频遇值与准永久值的确定 |
6.4.3 基于实际调查的车辆荷载效应研究 |
6.5 连续梁桥跨中下挠综合影响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连续箱梁长期挠度控制对策 |
7.1 设计阶段 |
7.1.1 合理控制预应力 |
7.1.2 降低结构自重集度 |
7.1.3 适当提升高跨比 |
7.2 施工阶段 |
7.2.1 主梁混凝土超方控制 |
7.2.2 预应力张拉龄期控制 |
7.2.3 预应力孔道灌浆质量控制 |
7.2.4 悬臂节段间接缝形式 |
7.2.5 临时斜拉索辅助合龙控制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多因素作用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开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箱梁桥发展概况 |
1.1.2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发展趋势 |
1.2 箱梁桥开裂问题概况 |
1.2.1 裂缝的基本概念 |
1.2.2 箱梁桥主要裂缝形态 |
1.2.3 箱梁桥裂缝成因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预应力对箱梁桥动力特性影响研究 |
2.1 预应力对桥梁动力特性影响研究概况 |
2.1.1 预应力对桥梁动力特性影响研究介绍 |
2.1.2 预应力对桥梁动力特性影响研究现状 |
2.2 建立箱梁桥预应力损失对桥梁动力特性影响的模型 |
2.3 预应力对箱梁桥动力特性影响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2.3.1 Midas动力特性计算结果 |
2.3.2 Abaqus动力特性计算结果 |
2.3.3 两种模型动力特性计算结果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正交性与均匀性试验设计 |
3.1 正交性与均匀性试验设计介绍 |
3.1.1 正交性试验设计原理 |
3.1.2 正交表设计与结果分析介绍 |
3.2 本文正交性数值模拟试验设计 |
3.2.1 试验概况 |
3.2.2 本文正交性试验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因素作用下箱梁桥开裂机理研究 |
4.1 研究对象及其有限元模型 |
4.2 Abaqus计算结果分析 |
4.2.1 预应力箱梁桥关键截面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4.3 箱梁关键截面开裂特性分析 |
4.3.1 工况21 下的箱梁关键截面开裂分析 |
4.3.2 工况22 下的箱梁关键截面开裂分析 |
4.3.3 典型工况下的腹板应力分析 |
4.4 Abaqus计算各因素对箱梁应力影响分析 |
4.4.1 外荷载对箱梁应力状态影响分析 |
4.4.2 预应力损失对箱梁应力状态影响分析 |
4.4.3 温度对箱梁应力状态影响分析 |
4.5 Midas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4.5.1 建立模型及设计工况 |
4.5.2 外荷载对箱梁应力状态影响分析 |
4.5.3 预应力损失对箱梁应力状态影响分析 |
4.6 预应力对箱梁桥静挠度影响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应力箱梁桥开裂控制措施 |
5.1 控制荷载产生的裂缝 |
5.1.1 底板裂缝 |
5.1.2 腹板局部裂缝 |
5.2 控制预应力损失产生的裂缝 |
5.3 控制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 |
5.4 桥梁开裂维修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单箱多室连续梁桥损伤模拟及体外预应力加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既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开裂调研 |
1.2.1 对国内既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开裂情况调研 |
1.2.2 既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研究开裂研究现状 |
1.3 体外预应力技术国内外的发展 |
1.4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优点以及存在的缺陷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单箱多室连续箱梁桥开裂及下挠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2.1 工程背景 |
2.1.1 桥梁概况 |
2.1.2 桥梁主要病害及特征 |
2.1.3 研究对象选取 |
2.2 原桥结构计算 |
2.2.1 原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2 控制截面的选择 |
2.2.3 原桥的承载能力评定 |
2.3 纵向预应力损失对桥梁开裂及下挠的影响 |
2.4 结构超重对桥梁开裂及下挠的影响 |
2.5 主梁刚度折减对桥梁开裂及下挠的影响 |
2.6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梁开裂及下挠的影响 |
2.7 汽车荷载对桥梁开裂及下挠的影响 |
2.8 综合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3 单箱多室连续梁桥损伤模拟过程分析 |
3.1 原桥损伤模拟过程 |
3.1.1 确定桥梁损伤程度及损伤模拟跨选取 |
3.1.2 有限元模拟损伤程度 |
3.2 损伤模型建立及损伤模型分析 |
3.2.1 损伤模型建立 |
3.2.2 损伤模型确定 |
3.3 损伤模型的承载能力、应力计算分析 |
3.3.1 损伤计算模型主梁结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分析 |
3.3.2 损伤计算模型主梁的应力计算与验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单箱多室连续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优化分析 |
4.1 体外预应力加固计算理论 |
4.1.1 桥梁加固设计计算基本假设 |
4.1.2 体外束极限应力计算 |
4.1.3 体外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 |
4.1.4 体外加固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计算 |
4.1.5 体外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
4.1.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截面抗裂性计算 |
4.1.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截面应力计算 |
4.2 体外预应力加固优化方案 |
4.2.1 体外预应力加固优化方案 |
4.3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效果分析 |
4.3.1 A型标准跨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分析 |
4.3.2 B型标准跨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分析 |
4.4 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5 依托工程体外预应力加固前后试验分析 |
5.1 静载试验 |
5.1.1 静载试验方案 |
5.1.2 静载试验加固前后挠度分析 |
5.1.3 静载试验加固前后应力分析 |
5.2 动载试验 |
5.2.1 动载试验方案 |
5.2.2 动载试验加固前后基频分析 |
5.2.3 动载试验加固前后阻尼比分析 |
5.2.4 动载试验加固前后冲击系数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裂缝的检测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拆除施工监控关键技术研究[D]. 徐路瑶. 山东交通学院, 2021
- [2]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腹板沿管道开裂分析及防治措施[D]. 郑博. 广西大学, 2021(12)
- [3]在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开裂过程仿真分析[J]. 罗辉. 西部交通科技, 2021(01)
- [4]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的预应力刚构连续梁桥开裂机理研究[D]. 陈同庆. 济南大学, 2020(01)
- [5]预应力连续箱梁早期腹板裂缝分析及防治措施[D]. 李运浦. 广西大学, 2020(02)
- [6]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可靠度分析及剩余寿命研究[D]. 尹智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7]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挠度变化对梁体损伤的敏感性分析[D]. 黄梦涛.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3)
- [8]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长期性能及拼宽技术研究[D]. 肖宏. 东南大学, 2020(01)
- [9]多因素作用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桥开裂机理研究[D]. 蔡子健.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单箱多室连续梁桥损伤模拟及体外预应力加固试验研究[D]. 梁道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