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6期EI收录论文(20篇)(论文文献综述)
杜文刚[1](2020)在《基于光纤感测的采动覆岩变形演化特征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下开采活动引起的地层运移破坏是典型的“黑箱”问题,工程现场难以掌握完整覆岩结构特征。覆岩垂直分带划分、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覆岩关键层位置判别、超前支承压力监测等依旧是采矿工程领域主要研究问题,是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保障。因此,推动采动岩体变形监测技术发展在采矿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无论工程现场岩体变形监测或实验室模型试验研究,研究采动引起的岩体变形演化规律的重点落在科学准确地获取岩体内部各种变形参量信息。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采动岩体结构变形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采动岩体变形监测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光纤传感技术科学有效地获取采动覆岩内部变形信息及应力演化规律成为该领域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此,通过理论分析、等强度梁标定试验、ANSYS数值模拟、岩样试件单轴压缩试验、大倾角煤层开采物理相似模型试验、浅埋厚煤层开采相似模型试验、FLAC数值计算、研究矿区矿压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对光纤感测基础理论及岩体变形监测应用两部分内容展开研究。针对以往研究中对光纤与采动覆岩在不同开采阶段耦合作用关系分析不足的问题,提出传感光纤与采动岩体的耦合关系量化指标“光纤-岩体耦合系数”,分别探讨在纵向覆岩层位高度及横向工作面推进位置两个维度变量时空演化过程对耦合系数的影响,通过耦合系数对定义的工作面来压判别参量“平均应变增量”进行修正;通过耦合系数对采动引起的覆岩垂直分带区进行合理划分。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首次通过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数据判别上覆岩层中关键层位置分布,判别结果与通过传统经典关键层理论计算位置一致性较好。论文主要创新点包括:(1)提出采动岩体与分布式光纤的耦合性量化指标:岩体-光纤耦合系数,对光纤-岩体耦合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探讨不同垂直分带区对应耦合系数分布特征,基于此提出与光纤接触的五种不同垂直分带区岩体结构。分析了光纤-岩体耦合作用关系及界面力学行为,以此判断光纤与岩体的接触关系。(2)提出平均应变增量(ASI)统计分析方法,并通过光纤-岩体耦合系数进行修正,反应顶板运动剧烈程度用以表征工作面来压位置与来压强度。通过统计学t假设检验法对顶板岩体活动是否为应变增量突变的本质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分析。(3)建立光纤感测应变曲线形态、裂隙带发育高度与关键层活动的内在联系实现光纤感测表征覆岩垂直分带特征;基于分析目前主要关键层判别方法、关键层失稳破断方式及光纤传感识别关键层内在机理,提出光纤感测采动覆岩关键层判定参量(CSI),并通过试验监测数据及传统判定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建立基于光纤传感技术感测的采动上覆岩层移动变形及结构演化表征体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结合光纤传感测温、测湿等相关技术,将采矿引起的地层移动变形“黑箱问题”透明化,为实现矿井智能化开采提供相关数据信息,对于推动光纤传感技术在矿业工程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秋硕[2](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认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陈战旗[3](2020)在《云南元江镍矿1号尾矿坝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浸润线是影响尾矿坝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浸润线的位置受降雨和区域地下水径流的影响,然而,对尾矿坝浸润线位置的确定以及降雨条件下尾矿坝浸润线的变化,一直是工程界与学术界的重要难题,本文以云南元江镍矿1号尾矿坝为例,利用GMS软件建立尾矿库的区域地下水流模型,在考虑区域地下水径流、降雨入渗、库区汇水面积的基础上,模拟尾矿坝的地下水浸润线,与尾矿坝的实测浸润线进行拟合,并对特大暴雨工况下尾矿坝的浸润线进行模拟预测,然后对尾矿坝不同高程的浸润线进行数值模拟。在GMS三维数值模拟浸润线的基础上,利用极限平衡法对尾矿坝在不同高程浸润线下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浸润线的高程对尾矿坝的稳定性系数大小的关系,浸润线高程每增高1m,稳定性系数(FS)降低0.010~0.035,下降的百分数为0.76%~2.27%。在考虑渗流和不考虑渗流作用下对尾矿坝的物理力学参数与尾矿坝的稳定性系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分别得到敏感性排序,渗流作用下为:内摩擦角>天然容重>粘聚力,在非渗流作用下为:内摩擦角>粘聚力>天然容重。在不考虑渗流作用和考虑渗流作用下,垂直地震加速度与水平地震加速度与尾矿坝稳定性系数的敏感性排序为:水平地震加速度>垂直地震加速度。利用GTS NX软件分别对尾矿坝现状堆积(1741.70m)和最终堆积(1746m)条件下建立三维模型,然后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尾矿坝分别在考虑天然应力状态和流-固耦合状态下进行模拟计算,分别得到尾矿坝的位移量分布云图、应力应变分布云图等。
马国涛[4](2019)在《四川峨眉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大型高速岩质滑坡。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高速岩质滑坡通常包含了不同变形破坏机理,尤其是高速运动过程中的冲弹、撞击、碎裂、摩擦、剪切等变形行为极其复杂。某些滑坡破坏后形成的堆积体后期稳定性较差,易复活形成新的高速滑动破坏。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往往是由大型地震活动或短时间极端降雨等自然因素触发,而由人类工程活动直接诱发的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屈指可数,且这类滑坡毁灭性极强。由于该类型滑坡较为罕见,因此针对不合理工程诱发的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及成灾机理的研究成果偏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九里镇兴阳村的玄武岩露天采矿区斜坡,由于长期高频持续的人工爆破开挖对山体强烈扰动,在2011年和2015年分别发生了两次大型灾难性高速岩质滑坡,严重威胁了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11年约300多万方山体突然发生大规模滑动及破坏,堵塞前缘河流形成堰塞坝及堰塞湖。除此之外,高速滑坡后缘形成的临空面又牵引斜坡上部约200多万方岩体发生强烈变形。2015年雨季强降雨后,总共约600多万方强烈变形山体突然发生剧烈复活形成高速滑动再次堵塞河流。根据初步调查分析,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与传统的地震滑坡及降雨型诱发滑坡不同,是完全由于人工爆破振动、开挖采矿触发的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加之具有特殊的软硬岩夹层斜坡坡体结构,该滑坡在形成机理、失稳模式、运动过程等方面具有与普通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具有不同的鲜明独特性,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以四川省峨眉山市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为例,开展以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研究。基于滑坡地质结构、强度参数、诱发因素等进行高速岩质滑坡机理分析,以滑坡启动前(Pre-failure)的变形损伤、滑坡变形失稳(Failure)模式、滑坡启动后(Post-failure)的运动全过程为主线,通过野外勘查和试验、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数值模拟、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手段开展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研究,以丰富、完善并深化大型高速岩质滑坡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并对高速岩质滑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抓口寺滑坡所在斜坡为典型缓倾顺层坡体结构,主要包含二叠系峨眉山组致密玄武岩和凝灰岩软弱夹层,反复高频工程爆破振动大大降低了岩体完整性。在地形地貌、岩性组合等多因素控制下,发生了两次大型滑动,两次滑动的失稳模式完全不同。2011年由于上下双矿场人工爆破的直接作用在研究区诱发了第一期高速岩质滑坡,其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牵引式渐进性失稳变形,牵引动力源主要在滑坡前缘部位,失稳模式为“蠕滑-拉裂-剪断”,起主要阻滑作用的是滑带后端锁固段。停止人工爆破开挖后,滑坡自然演变,后期叠加降雨,在2015年又发生第二期高速岩质滑坡,总方量为600万方。其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推移式失稳变形破坏,其动力源主要以后部推移为主,失稳模式为“滑移-拉裂-顺层剪出”。对滑坡复活滑动起阻挡作用的是“复合阻滑体”,即由前端锁固及首期滑坡堆积体尾部阻滑体组成。(2)抓口寺高速滑坡变形破坏影响因素包括:爆破振动与工程开挖扰动、水力驱动作用、以及特殊地形地貌和坡体结构,其中人工爆破是主控因素。滑坡成灾模式主要包括了五个阶段:自然斜坡演化阶段,局部人工爆破及矿山开挖变形破坏阶段,首次高速滑坡碎屑流阶段(2011年滑坡),首次滑坡后缘拉裂变形体蠕滑变形阶段,滑坡复活滑移阶段(2015年滑坡)。(3)通过野外调查人工爆破对滑坡变形损伤特征,基于Finite Difference Model(FDM)动态数值模拟技术,运用爆炸应力波作用机理、裂隙动态断裂力学以及岩体累积损伤理论,通过动力学模型对岩质顺层斜坡在爆破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岩石动态断裂机理、顺倾软弱夹层内部损伤规律、坡体结构动态响应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计算分析了坡体最大主应力及断裂能,提出岩体节理裂纹动态扩展及下伏软弱夹层的爆破振动累积损伤。提出软弱夹层损伤因子D,从损伤动力学角度分析由爆破诱发岩质滑坡的内部裂隙变形模式,提出多爆点矿场触发滑坡的内在机制,总结爆破动荷载作用下高速顺层岩质滑坡的变形损伤及启动机理。(4)通过编写物质点(Material Point Method,MPM)数值模拟计算代码,综合分析大型高速岩质滑坡的全过程多场变化情况,针对滑坡两次剧烈滑动,从启动、堆积、复活、再次堆积的超大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速度、位移等矢量变化,分别揭示了2011年和2015年高速滑坡全过程运动机制和成灾机理。(5)通过机器学习理论,实现颗粒流软件二次开发。首次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修正PFC3D数值模拟中所需的微观参数,建立岩石宏观参数与微观参数之间连接的优化预测模型,准确模拟了滑坡运动过程中岩质滑坡及碎屑流堆积的三维空间分布、内部粘结断裂、速度分区特征等情况,进一步分析了高速岩质滑坡运动全过程成灾机理。
李佳佳[5](2019)在《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复合灰浆是指以石灰为基料,糯米、桐油、蛋清、糖、猪血等有机材料作为添加物,复合而成的有机-无机复合灰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胶凝材料。本工作对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记载情况、工艺保存情况、有机物使用、应用历史和应用原因等内容进行研究,旨在对中国古代传统复合灰浆进行深入认知。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对发表时间截至2018年的传统复合灰浆研究与应用的相关论文进行收集整理,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份、作者、机构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国内国外传统复合灰浆的研究状况,明确了使用有机添加物的传统复合灰浆是中国古代灰浆的重要特点。传统复合灰浆的古文献整理和研究。通过“中国基本古籍库”数据库,对记载了复合灰浆的古代文献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搜集,对记载内容进行分析释读。首次较全面地整理了糯米灰浆、桐油灰浆、蛋清灰浆、糖水灰浆、血料灰浆以及复配灰浆的出现时间、建筑类型和评价,明确北宋时期的文献中最先出现了复合灰浆的记载。现存灰浆工艺调查。通过对浙江省内代表性的传统石灰生产土窑和石灰浆生产作坊的调研,记录石灰的烧制、消化和陈化过程的全部工序,采访相关工人以及老泥工,初步摸清了传统灰浆工艺的遗存现状。古代建筑遗址实地调查及取样分析。以四处古代建筑遗址为例进行了考察调研和灰浆取样,将本实验室在过去几年中159处遗迹的378个古代灰浆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根据调研情况和检测结果,提出建设传统复合灰浆数据库的设想,并进行了设计和初步测试。检测结果汇总统计分析。将化学分析法检出的含有有机物的96处古建筑和遗址的219个灰浆样本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对现存古建筑中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并与文献记载情况进行对比,首次对中国古代复合灰浆的应用年代、地区和建筑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历史研究。根据传统复合灰浆古文献记载、有机物检测结果、以及其他考古发现和研究,首次梳理了中国古代有机元机复合灰浆的应用发展历史,明确了复合灰浆的出现时间(油脂、蛋白质:不晚于战国时期;淀粉:不晚于东汉;糖:不晚于五代;血:不晚于元末),认为宋代和明代是复合灰浆发展史上的两次高峰,并在清代因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和新材料冲击等原因而衰弱。探讨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原因。本研究表明,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发明与使用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相关,农林业的发展为复合灰浆的发明和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糯米、蛋清、糖、猪血、桐油等材料自身具备的粘性、防水性等容易认知的特性,为其成为灰浆添加物的试验材料增加了合理性。现代研究也表明,有机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灰浆的粘结性能,拓展灰浆的应用范围。其次,传统复合灰浆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发展以及厚葬文化、等级性等建筑思想相一致,并且是实现建筑的装饰功能和体现艺术审美的重要材料。此外,古代其它技术工艺中同类有机物的使用可能对复合灰浆的使用与发展产生影响。最后,传统复合灰浆符合中国传统自然观中的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实用理念和调和的思想,并在使用中被赋予了“忠”、“孝”等社会意义,这些文化思想也促进了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与发展。
周浩[6](2018)在《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挠力河流域位于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三江平原的腹地,具有重要的粮食生产地位和湿地生态保育功能。近年来,该流域水田面积持续扩张,水田化系数已由2000年的16.89%增至2015年的37.28%,变化极其剧烈。水田的扩张导致了下垫面条件发生改变并促使产汇流机制发生变化,使得该流域的植被截留、陆面蒸发、土壤入渗等水循环环节发生了明显变化。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已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与匹配”的态势,且土地与水存在明显的错位情形。开展该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问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范式推广意义。本文遵循“理论机制-过程模拟-策略应对”的研究思路,围绕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综合应对的重大实践需求。由于耕地信息提取的准确与否及其精度直接关系到流域水循环过程、农田需水情势研究的准确性和精度,基于灰色理论提出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提取出挠力河流域有效耕地空间分布信息,研究基础性的耕地利用格局问题;其次考虑到挠力河流域水文变量及参数数据资料较为匮乏的特点和遥感及GIS信息技术在获取偏僻区域的信息以及直接和间接的常规手段难以测量得到的水文数据上独特的优势,通过改进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DTVGM),构建基于遥感驱动式的分布式水文模型(Remote sensing 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RSDTVGM),从逐日尺度上模拟研究区的水文循环过程;将水土资源平衡细分为3个层次,通过逐级增加限制因素来探讨气候、作物和土壤3个层次的水土资源平衡态势及其耕地利用下的水土资源平衡效应,其中气候水分平衡反映区域水分盈亏一般状况,作物水分平衡反映作物的理论水分收支关系,而土壤水分平衡表征农田实际水分收支关系,更具有农田灌溉指导意义;最后围绕水土资源平衡的综合应对,通过加入人工状态来研究该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农田精准灌溉管理等方面实现挠力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综合应对。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提出了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即:在排除面积较大的特殊地块(如大片林地、建设项目用地)前提下,在一定非耕地斑块面积区间范围内,对一定面积区间间隔的非耕地斑块进行面积统计和若干次累加处理,数据将表现出显着的指数回归特征。通过对非耕地信息变化规律的“灰色”规律挖掘,预测出不同区间范围下的灰色预测精度。进而提取挠力河流域2000、2005、2010和2015年有效耕地的空间分布信息。同时对有效耕地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间挠力河流域水田化过程极其强烈,水田化系数由2000年的10.23%增至2015年的23.39%,逐渐进入水田化的中期阶段,而旱地面积则持续下降;4个研究时点耕地在空间分布上,流域旱地分布的标准差椭圆的主轴均沿东北偏北-西南偏南方向分布,在空间上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和离散型,旱地主要分布区域的水田化现象较为剧烈。水田空间分布整体顺时针收缩,分布趋于集中化,且其分布重心缓慢向西南方向移动,水田整体偏移特征恰好与三江平原水田“北移东扩”的整体特征相反,未来需根据挠力河流域的地区特点的差异性制定差别化的耕地管理策略。(2)挠力河流域的降雨特征差异较三江平原地区更为突出,流域夏季的降雨量逐渐下降,其周边的建三江垦区地区的降雨量缓慢波动上升,挠力河流域的水分供应条件逐渐变差,而这种变化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地表潜在蒸散量和地表的植被要素条件上,该流域的水资源供应情势逐渐变差。同时人工下垫面要素条件的改变,将会改变挠力河流域的地表覆被信息、沟渠信息等,对水循环规律造成了强烈的人工影响。(3)水土资源平衡研究实质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时空匹配问题。由于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互动耦合关系,需将水土资源平衡纳入复杂系统来开展研究。本文构建的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RSDTVGM,能够对挠力河流域地表径流、壤中流、潜在蒸散量和实际蒸散量进行逐日尺度的反演。同时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挠力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拟结果显示,挠力河流域境内径流分布差异较大,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径流量偏低,挠力河干流沿岸和内外七星河地区地表径流量偏高。(4)对于气候水分平衡,挠力河流域常年处于“负”的气候水分盈亏态势,西部以及东北部的饶河县盈亏绝对值显着大于中部和南部地区,且整体呈现由西向南递减的趋势。同时夏季的盈亏高值区恰为冬季低值区。随着耕地内部结构的剧烈变化,旱地和水田的气候水分盈亏绝对值逐年下降,旱地和水田的平均水分亏缺量均表现出逐渐下降的情形,在水田急剧扩张、旱地面积持续下降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挠力河流域的气候水分盈亏条件表现趋好特征:2000年,挠力河流域水田的气候水分亏缺量达到649.63 mm,至2015年,流域水田的平均水分亏缺量降低了 75.60 mm,变为574.03 mm,下降幅度达到11.64%。旱地的气候水分亏缺量则由2000年的659.57 mm降至2015年的573.71 mm。近年来,挠力河流域整体表现出“暖湿化”的气候变化特征,在自然气候要素变化条件下,挠力河流域初始层次的水分亏缺态势向良性发展。(5)作物水分平衡方面,中稻、春小麦和春玉米水分盈亏特征差异较大,其中中稻大部分处于轻度水分亏缺的状态,春小麦的盈亏状态最好,15年间大部分面积处于正常水分亏缺状态;而对于春玉米而言,由于其对水分需求大,同时旱作物中的春玉米是最主要的作物类型,2000年轻度缺水区占到总面积的94.43%,其余年份的轻度干旱面积占比依次为17.65%、31.24%和24.08%。挠力河流域水田以水稻种植为主,中稻的水分盈亏评价结果对应着水田水分盈亏状态,水田的急速扩张,使得其对应的水分盈亏评价结果发生强烈变化。轻度干旱区面积急剧增加,由2005年的2826 km2增至2015年的5473 km2。由于水田的持续性扩张和旱地的收缩作用,挠力河流域无旱区面积波动幅度较大。对于旱地而言,2000年流域旱地中的春小麦和春玉米的相对面积比例依次为20.77%和79.23%,其对应着约有2746.69 km2的旱地处于无旱的状态,9023.19 km2处于轻度干旱,2015年旱地的无旱区面积达到6985.21 km2,轻度干旱区面积为2247.96 km2。(6)土壤水分平衡方面,对于3大作物而言,2000年的水分亏缺态势较2005、2010和2015年更为严峻,对于中稻而言,缺水是该流域土壤水分平衡的最主要特征,同时不同年际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特征,而对于春玉米而言,水分亏缺也是挠力河流域春玉米的多年期农田土壤水分平衡的特征,但部分地区的春玉米处于水分盈余的状态。春玉米表现出土壤水分亏缺的特点,其亏水量逐年减少。对于耕地的土壤水分平衡而言,2000年平衡态势极其严峻,以重度和严重缺水为主,2005、2010和2015年则以轻度和中度缺水为主。研究期初,挠力河流域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平均水平处于-1194.63~277.44 mm范围内,其中缺水的高值区多位于挠力河干流沿岸地区和内外七星河腹地,该地区为挠力河流域水田化扩张的核心区域。而至2015年,耕地高水分亏缺地区的面积也迅速增加,高水分亏缺地区更为集中,且分布范围更广。(7)对于流域的水土资源平衡,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处于灌溉缺水的状态,其中富锦市缺水量达到2.71 X 108 m3,对应的水田平衡量为556.76 km2,是挠力河流域灌溉情势最为严峻的县域,宝清县的相对缺水情势良好,水田平衡量为584.68 km2,对于旱地而言,各县域的灌溉保障程度与水田基本一致,即宝清县、饶河县、七台河市和双鸭山市辖区处于开发盈余状态,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的现有供水条件不能满足其耕地的用水需求。(8)为保障挠力河流域的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应从科学调整作物结构布局、实施农田精准灌溉管理、实施区域间的调水工程和合理开采地下水4个方面来开展,其中农田精准灌溉管理可采用智能体模型(Agent)原理构建的空间优化配置模型(AgentLA)实现灌溉图层完整和灌溉需求程度高的双层目标下管理分区。针对挠力河流域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当地政府应在水土资源平衡评价的基础上,科学调整耕地作物结构布局(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同时实施区域间的调水工程,以保证跨区域的水资源分配,并且采取合理的精准灌溉管理措施,在保证作物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减少农业用水的损耗,同时根据地下水分布情况,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本研究对开展挠力河流域乃至三江平原地区的现代农业试验区农业结构调整、农田精准灌溉管理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均具有重要价值,丰富和完善了水土资源平衡研究,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刘晓鹤[7](2018)在《从主述位理论分析汉英翻译主语选择策略的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报告基于自身所译的中科院热物理所年报的汉英翻译实践,从韩礼德功能语言学中主述位理论的视角,采用对比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汉英翻译过程中主语的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报告中翻译材料的文本属于科技类文本,该年报共包含10部分,合计29,945字,主要介绍了研究所在2012年全年所取得的一系列科研学术成果。年报在词汇表达、语法结构、行文风格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为本翻译报告的研究与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文本案例。翻译过程中主语转换问题至关重要。恰当的主语转换不仅可使译文忠实于原文,而且逻辑清晰、信息流畅,最终实现原文与译文在深层次上的等值。本文作者基于自身的翻译实践发现,韩礼德的主述位理论能够为译者在此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汉英翻译中主语的选择不仅要在形式上作为句子的起点,更要在内容上发挥着信息起点的作用;其次,对任何一个句子而言,主语的选择不仅影响着句子的内部组织架构,更统筹这语句间信息流的连贯与推进。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具体案例译文的对比分析,探讨主述位理论在汉英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中英翻译难以实现深层等值的原因之一在于译者常常把汉语句子中的话题、评述结构与英语中的主语、主谓结构等同起来,却未考虑各自的表达习惯及文章的语篇意义。为此,报告在遵从韩礼德主述位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如下翻译策略:(1)若中文的话题评述结构与英文的主谓结构重合,译者可遵从原文主述结构,将中文的话题主语用作英文句子的主谓主语;(2)若中文的话题评述结构有别于英文的主谓结构,译者则需查明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在尊重目的语表达习惯的前提下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武鹏飞[8](2017)在《煤岩复合体水压致裂裂纹扩展规律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煤层气(CBM)是一种低碳、清洁、高效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已成为当今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我国的许多煤层气藏资源地质赋存条件复杂,特别是“较软弱”煤层中的CBM较难开发。在软弱本煤层压裂工艺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压裂井钻进塌孔、井筒后期维护困难、压裂形成的裂纹短宽、成缝困难等诸多难题,国际上现有的压裂技术不能高效的开发我国该类特殊地质条件下的CBM资源。因此,迫切需要提出适合我国该类特殊煤层气藏资源高效、经济的开采理论及技术。本文针对“软弱煤—硬覆岩(砂质泥岩)”类煤层气藏储层之间不同的水压致裂特性,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围绕沁水煤田东北部15#煤体及其覆岩(砂质泥岩)在不同层理方位各向异性破裂特性、裂纹扩展形态特征、裂面形貌特征、煤岩及其复合体二维及三维压裂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煤体及砂质泥岩在不同层理方位各向异性断裂力学及其裂纹扩展形态特征试验研究。通过单轴压缩、巴西劈裂、SCB—I型断裂三个试验,进行了煤及砂质泥岩不同层理方位力学试验研究,并针对不同层理方位断裂的裂纹扩展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煤及砂质泥岩在不同层理方位各向异性力学参数及裂纹扩展形态特征具有显着差异。在脆性度(BRIT-T)较高的垂直层理方位造缝有利于裂纹的传播、扩展;在Griffith裂尖能量释放率理想条件下,在垂直层理方位,裂纹从砂质泥岩越界扩展至煤体时释放的能量可在煤体内生成10.6925.53倍当量长度或条数的裂纹,有利于裂纹在煤体内传播扩展及多裂缝结构形成;致裂相同规格SCB试件,裂纹在煤体内垂直正交层理方位扩展增加的有效长度为平行层理方位的1.36倍;受割理、天然裂隙等弱面结构影响,煤体内I型裂纹在垂直正交层理方位的最大偏转角可达30°,而在层理影响下,I型裂纹沿层理方位扩展的最大偏转角通常在10°范围内。(2)板状煤岩复合体水力压裂试验研究。为了能直观观察裂纹在煤岩复合体界面处的扩展形态特征,设计进行了板状煤岩复合体压裂试验。研究发现:在砂质泥岩中压裂向煤层垂直层理方位越界造缝,其裂纹扩展过程中形成的“贯穿”型、“偏移/转向”型、“分叉”型裂纹均有利于裂纹向煤体传播,可在煤体垂直层理方位沟通多层层理弱面,生成多裂纹结构,效果明显优于在本煤层中压裂造缝;在本煤层造缝时,垂直层理方位压裂效果明显优于平行层理方位,其裂纹可沟通多层层理弱面,并局部多伴随次生裂缝,扩展过程中出现的“分叉”型裂纹,有利于裂纹网状结构的生成,但在煤岩界面处出现的“T”型、“偏移/转向”型裂纹导致能量损耗大,不利于裂纹的传播扩展。(3)三维大尺寸煤岩复合体水力压裂试验研究。与板状煤岩复合体压裂形成互补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静态超声反演的裂纹三维空间形态较板状试件更加复杂,水力裂缝在煤体平行层理方位的最大开度为1.292mm,在煤体垂直层理方位的最大开度为0.952mm,在砂质泥岩垂直层理方位的最大开度为0.816mm。(4)煤与砂质泥岩复合体二维水力裂纹越界扩展形态数值模拟研究。用运相场法模型,针对裂纹在煤与砂质泥岩复合体中不同路径起裂扩展形态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裂纹在本煤层中扩展形态单一,不易越过界面扩展;裂纹从砂质泥岩中起裂扩展至煤岩界面较近距离条件下,受裂尖集中应力影响,煤岩界面及煤体开始损伤,裂纹容易沿该损伤区域扩展,形成多裂纹结构;另外,裂纹在转向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明显较高,形成的损伤区域范围明显较宽;煤体内部两条以上裂纹扩展过程中,在相互影响作用下,裂纹可出现多级次分叉、融合,有利于形成多裂纹结构。
滕腾[9](2017)在《煤层气开采中的热—湿—流—固耦合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煤层气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但储层环境复杂,导致煤层气开采效率低下。煤层气开采是多物理场耦合作用的过程,随着开采工作的深入和特殊工艺的发掘,温度场、湿度场、渗流场和变形场等之间的交叉耦合作用越来越明显,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煤层气开采中的多场耦合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背景与工程意义。本文针对煤层气储层的结构特征和气体的储存与运移特点,综合运用试验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科学方法,深入探讨了煤层气在运移和开采过程中的热-湿-流-固多场耦合机理。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和结论:(1)原煤的渗透率随气压指数增大,随围压指数减小,但随温度的演化呈现不同趋势。针对平顶山矿、长治矿和金佳矿的原煤试样,开展了围压、气压和温度耦合下的气体渗透行为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渗透率随气压的增大呈指数增大趋势。低围压下,指数增长形式明显;高围压下,增长形式趋于线性。渗透率随围压的增大呈指数减小趋势。当围压较低时,煤样渗透率对围压变化非常敏感,渗透率随着围压的增大迅速减小,随后趋于稳定。原煤的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大多呈减小趋势,但也有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2)分别建立热开裂、热挥发、热吸附和热膨胀等物理过程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从本质上揭示了热-湿耦合下渗透率演化的微观机理。基质热开裂促进基质中微孔的增生,增大基质渗透率,同时导致基质整体膨胀,降低裂隙渗透率。建立裂隙水膜的挥发模型,阐明水分挥发直接作用于裂隙网络,从而增大裂隙渗透率的物理机制。气体热解吸导致基质收缩,增大双渗透率。煤的热膨胀抑制基质-裂隙双渗透率。(3)提出一种新型双孔渗透率模型,理论上将渗透率随温度的演化形式分为三大类;定义热刺激指标KT,可有效评价温度对渗透率的刺激效果。理论推导了包含热-湿-流-固耦合效应的基质-裂隙双孔渗透率模型,统一描述了大量渗透率试验结果,并对渗透率演化的类型进行归纳和评价。发现煤体渗透率随温度的演化可分为热膨胀主导的下降型、热挥发主导的上升型和两者依次主导的’U’字过渡型。对于下降型和上升型,又可根据次要影响因素进一步细化为线性型、上凸型和下凹型。提出了评价温度对煤体渗透率刺激效果的热刺激指标KT。当K尽>0时,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KT<0时,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发现水分流失对煤层气运移的促进和抑制双重作用规律,揭示了水锁导致气体非达西运移的基本原理。基于裂隙水膜渗透率模型和含启动压力梯度的非达西渗流规律,建立了潮湿储层中气体开采的湿-流-固全耦合模型,重点分析了气体开采中的水锁现象和各种耦合机制。潮湿煤层中的气体生产随抽采距离依次进行,只有当某一抽采距离处的实际气体压力梯度大于启动压力梯度时,才能形成气流。水分流失会引发诸多耦合效应,一方面改善煤体裂隙结构,增大渗透率,促进生产;另一方面增强煤体吸附能力,抑制煤层气解吸,阻碍生产。综合结果显示水分流失对渗透率的改善起主导作用。(5)发现热开裂、热解吸和热挥发对双孔渗透率的协调和促进作用是煤层气注热增产的本质驱动力。建立了适用于煤层气注热开采的热-湿-流-固全耦合数值模型,研究多场之间的耦合机制,结果表明煤层气注热开采能够有效促进气体生产。对于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温度升高造成的气体解吸加快和基质热开裂引发的孔隙增生起促进作用,热膨胀则起抑制作用。对于裂隙孔隙度和渗透率,残余水分的热挥发和基质中气体解吸的反作用起促进作用。热开裂对煤层气生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双渗透率的协调上。
田俊峰[10](2016)在《冻融环境下阳曲公路隧道高含水率黄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季节性冻土区广泛分布,受湿载-冻-融作用的影响敏感,冻融作用常诱发浅埋、超浅埋高含水率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各类病害。以山西阳曲1号黄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不同含水率黄土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和稳定性进行了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价值。主要工作如下:(1)对研究区不同含水率黄土开展物理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含水率小于冻融损伤门槛含水率(8%)时,冻融循环对黄土工程性质影响甚微。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土中水溶解了土颗粒之间的胶结物质,使得土颗粒之间较强的联结状态逐渐变弱甚至破坏,进而使得土样颗粒级配、孔隙比等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当含水率超过冻融损伤门槛含水率值时,冻融循环作用使得土样的孔隙比、液限、塑限、干密度等物理性质改变较大,土样内部出现明显损伤,改变了土样吸收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的能力,使得土样物理特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基于黄土水敏势、扰动势、构度的概念,提出冻融势及冻融构度的概念,研究了水热耦合作用对土样弹性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等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原状、重塑土样的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冻融循环作用使得这种降低的趋势更加明显。与冻融循环对黄土物理特性影响的结果一致,当含水率保持不变时,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冻融循环对土样的损伤作用有着较大的影响。。当含水率增加时,冻融作用对土强度的损伤作用加强,当含水率增至饱和时,可以认为冻融作用对土样强度的损伤作用最强。含水率的增加使得土样在受到压力作用时密实阶段延长,冻融循环使得土样峰值强度降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土样水敏势降低、扰动势降低、冻融势增加、冻融构度降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样水敏势增加、扰动势降低、冻融势降低、冻融构度降低。(3)对含水率和冻融循环作用对黄土损伤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冻融循环和含水率变化对土样的损伤主要由温度以土中自由水为媒介,使得土中水产生冻胀融沉和水分迁移来实现。当温度降低至0℃以下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土中自由水发生体积增加约9%的原位冻结,土中电场平衡发生改变,且受到温度梯度的影响,土中自由水除发生体积膨胀冻结外,还向冻结锋面迁移。当外界温度升高到0℃以上并持续一段时间,土中水会发生与冻结时反向的迁移。体积膨胀和水分迁移均会对土颗粒的联结和排列产生影响,造成土颗粒的联结损伤或破坏,颗粒排列发生变化,物理特性发生改变,力学性能产生劣化。当多次冻融循环发生时,土颗粒会反复如此造成损伤。(4)运用CT技术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不同含水率的土样进行了表观损伤特性,CT数的影响规律分析。可以看出冻融循环前5次,土样的CT数变化幅度最大,冻融620次,CT数继续降低,但变化幅度相对减小。冻融21次后,CT数继续降低,但降低的幅度继续减小,趋于最小值。冻融30次后,CT数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基本上无变化,认为冻融循环30次后对CT数无影响。(5)提出了电阻率差的概念,用于表征冻融循环作用对同一含水率土样电阻率值的影响,其值某一含水率土样冻融循环后土样的电阻率与未冻融时电阻率的差值。经过对冻融循环次数对土样电阻率差的关系的实验研究,得出电阻率差与含水率呈幂指数关系,其不均匀系数和不均匀修正系数与冻融循环次数呈对数函数关系。(6)考虑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运用宏观唯象损伤力学和非平衡统计的概念和方法,以弹性模量为损伤变量,得到了冻融循环、受荷共同作用的损伤本构关系和强度破坏准则,对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损伤本构模型的正确性。(7)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阳曲1号隧道ZK93+890断面在冻融环境下不同含水状态隧道围岩的应力、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得出阳曲1号隧道围岩安全系数与含水率、冻融循环次数的拟合关系,并对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完成了黄土隧道围岩因温度和含水率变化对隧道安全稳定的预测。结果表明,当黄土隧道围岩含水率小于18%,应加强监测,随时处理不利因素。当含水率达到20%时,应加强防冻措施,防止冻融作用对围岩黄土的劣化。当含水率为22%时,围岩初始安全因素均在临界点附近,经历多次冻融循环后,安全系数降至1以下,应同时采用排水与防冻措施。当含水率为35%时,围岩未经历冻融循环时安全系数在1以下,围岩处于为危险状态,需立即采取排水措施,待含水率明显下降后,再采取防冻措施施工,才能保证安全施工。为现场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6期EI收录论文(20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6期EI收录论文(20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光纤感测的采动覆岩变形演化特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采动覆岩结构演化及分带理论研究现状 |
1.2.2 采动覆岩破坏及矿压规律研究现状 |
1.2.3 关键层理论及判别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岩体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 |
1.2.5 光纤传感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采动上覆岩体运移规律及光纤感测理论基础 |
2.1 采动覆岩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
2.1.1 不同开采阶段采动岩体结构演化特征 |
2.1.2 采动岩体垂直分带理论及光纤感测机制 |
2.2 采动覆岩关键层光纤感测判定理论基础 |
2.2.1 现有关键层判别方法 |
2.2.2 关键层失稳破坏方式 |
2.2.3 光纤感测关键层判别机理 |
2.3 本文研究地质条件采动岩体活动及矿压规律 |
2.3.1 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活动及应力分布规律 |
2.3.2 浅埋特厚煤层开采顶板来压与裂隙带发育规律 |
2.4 本章小节 |
3 光纤传感变形测试理论及与相似岩体耦合性分析 |
3.1 光纤传感监测基础原理及关键参数 |
3.1.1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 |
3.1.2 影响测量效果的技术参数 |
3.1.3 岩体变形光纤感测应用关键技术 |
3.2 基于光纤频移变化度的覆岩变形表征 |
3.3 采动岩体与光纤耦合关系及受力分析 |
3.3.1 岩体-光纤界面力学行为 |
3.3.2 耦合变形过程光纤受力理论分析 |
3.3.3 岩体-光纤耦合性定量化分析 |
3.3.4 采动岩体变形演化光纤感测阶段特性与垂直分带 |
3.4 顶板来压过程应变增量表征及统计检验 |
3.5 基于光纤感测的采动岩体关键层判定 |
3.6 光纤感测结构体应力状态分析 |
3.6.1 梁结构弯曲变形理论 |
3.6.2 试验传感器布置方式 |
3.6.4 分布式光纤感测应力状态分析 |
3.6.5 光纤感测应力ANSYS模拟分析 |
3.6.6 FBG感测应力状态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光纤感测的大倾角煤层覆岩活动规律模型试验研究 |
4.1 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结构特征分析 |
4.1.1 顶板空间结构特征 |
4.1.2 顶板倾向力学模型 |
4.2 顶板变形特征光纤感测模型试验 |
4.2.1 地质资料及模型概况 |
4.2.2 模型铺装过程及主要测试系统 |
4.2.3 大倾角煤层开采采场围岩运移特征 |
4.2.4 大倾角煤层开采采场围岩应力演化规律 |
4.3 顶板变形光纤感测试验结果分析 |
4.4 顶板活动规律内在机理分析 |
4.4.1 顶板微观变形光纤传感响应 |
4.4.2 顶板宏观离层检测 |
4.4.3 基于ASI分析的顶板倾向来压表征 |
4.4.4 光纤感测顶板非对称变形规律 |
4.5 基于耦合性分析的顶板倾向垂直分带划分 |
4.6 本章小结 |
5 光纤感测的浅埋煤层工作面来压与覆岩分带表征试验研究 |
5.1 浅埋煤层开采的一般性规律 |
5.1.1 浅埋煤层关键层分类及特征 |
5.1.2 浅埋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 |
5.2 研究矿区地质条件及工程背景 |
5.2.1 顶板岩性参数 |
5.2.2 顶板关键层判别 |
5.3 相似模型建立与光纤传感系统布置 |
5.3.1 物理相似模型概况 |
5.3.2 模型监测系统 |
5.4 浅埋特厚煤层开采覆岩运移特征 |
5.6 覆岩变形与来压过程光纤传感监测分析 |
5.6.1 模型内部温度变化 |
5.6.2 关键层变形与来压过程FBG监测分析 |
5.6.3 基于FBG检测的超前支承压力分布 |
5.6.4 基于BOTDA检测的超前支承压力分布 |
5.6.5 采动覆岩变形BOTDA监测结果分析 |
5.7 基于光纤-岩体耦合性分析的顶板来压与覆岩垂直分带表征 |
5.7.1 浅埋煤层开采光纤-岩体耦合关系模型 |
5.7.2 基于耦合系数修正的顶板来压特征ASI分析 |
5.7.3 基于BOTDA感测的覆岩垂直分带表征 |
5.8 本章小结 |
6 本文研究矿区矿压监测数据综合对比分析 |
6.1 引言 |
6.2 大柳塔矿52304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案 |
6.3 大柳塔矿52304工作面矿压观测结果 |
6.4 枣泉煤矿 120210 工作面矿压观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获取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项目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
3.《天道溯原》之影响 |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同文馆总教习 |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
2.丁韪良作品分析 |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
三、其他方面问题 |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
三、关于太平天国 |
四、关于晚清改革 |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
一、关于中国寓言 |
二、关于民间传说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3)云南元江镍矿1号尾矿坝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尾矿坝的稳定性研究 |
1.2.2 尾矿坝稳定性评价方法 |
1.2.3 尾矿坝浸润线确定方法研究 |
1.2.4 应力场-渗流场耦合作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新认识 |
第二章 尾矿库工程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自然地理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3 尾矿库库区地质条件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质构造 |
2.3.3 新构造运动 |
2.4 工程地质条件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下水含水层及其特征 |
2.5.2 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 |
第三章 尾矿坝岩土体参数 |
3.1 堆积尾矿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
3.1.1 现场原位测试试验 |
3.1.2 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研究 |
3.2 尾矿的沉积规律 |
3.2.1 干滩面沉积规律 |
3.2.2 垂直沉积规律 |
第四章 尾矿库地下水渗流数值模拟 |
4.1 GMS软件的介绍 |
4.2 研究区模型的建立 |
4.2.1 模型分层及边界的确定 |
4.2.2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4.2.3 模型网格的建立 |
4.2.4 模型校正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4.1 全年平均降雨量 |
4.4.2 全年特大降雨量 |
第五章 尾矿坝稳定性计算与研究 |
5.1 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分析与确定 |
5.2 尾矿坝的稳定性分析与计算 |
5.2.1 Bishop条分法 |
5.2.2 瑞典条分法 |
5.3 极限平衡法计算实例 |
5.3.1 稳定性计算方法 |
5.3.2 稳定性计算参数的选取 |
5.3.3 计算剖面选择与确定 |
5.3.4 稳定性计算 |
5.4 尾矿坝稳定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5.4.1 浸润线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 |
5.4.2 物理力学性质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 |
5.4.3 地震加速度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 |
第六章 尾矿坝渗流场应力场耦合分析 |
6.1 渗流-应力场的间接耦合 |
6.1.1 渗流场对应力场的影响 |
6.1.2 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 |
6.2 渗流-应力场的直接耦合 |
6.3 尾矿坝流-固耦合建模计算与研究 |
6.3.1 FLAC3D软件的介绍 |
6.3.2 本构模型选择 |
6.3.3 模型计算参数 |
6.3.4 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6.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4.1 天然应力状态下模拟结果分析 |
6.4.2 渗流应力耦合下计算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从事项目目录 |
(4)四川峨眉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关于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 |
1.2.2 关于高速滑坡变形破坏模式及运动学机理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抓口寺高速滑坡赋存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气象 |
2.1.3 区域地质 |
2.1.4 区域构造特点 |
2.2 抓口寺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震及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特征 |
2.3 小结 |
第3章 抓口寺高速滑坡发育特征及失稳模式 |
3.1 抓口寺原始斜坡基本特征 |
3.1.1 抓口寺原始坡体结构特点 |
3.1.2 矿业工程开挖及人工爆破概况 |
3.2 2011年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发育特点 |
3.2.1 滑坡基本特征 |
3.2.2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3.2.3 滑坡失稳模式 |
3.3 2015年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发育特点 |
3.3.1 滑坡基本特征 |
3.3.2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3.3.3 滑坡失稳模式 |
3.4 滑坡变形破坏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斜坡坡体结构 |
3.4.2 特殊地形地貌 |
3.4.3 新构造活动影响 |
3.4.4 爆破振动及工程扰动 |
3.4.5 水力驱动作用 |
3.5 抓口寺滑坡成灾模式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人工爆破对抓口寺岩质斜坡变形损伤及启动机理 |
4.1 人工爆破作用机理 |
4.1.1 爆炸应力波 |
4.1.2 爆破等效弹性边界理论 |
4.2 人工爆破下岩质斜坡变形损伤及破坏 |
4.3 基于AUTODYN的爆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
4.3.1 动态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3.2 顺层岩质边坡爆破数值模型建立 |
4.3.3 强度本构模型及破坏准则 |
4.3.4 动态数值参数取值 |
4.4 爆炸动荷载下岩质斜坡的动力响应及变形损伤结果 |
4.4.1 软弱夹层对爆破应力波传播影响 |
4.4.2 爆破作用下斜坡主应力云图 |
4.4.3 软弱夹层累积损伤分析 |
4.5 爆破致裂-滑坡启动机理 |
4.6 小结 |
第5章 2011年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 |
5.1 2011年抓口寺滑坡运动过程 |
5.2 MPM计算原理及模拟验证 |
5.2.1 MPM算法 |
5.2.2 数值计算流程 |
5.2.3 本构模型设定 |
5.2.4 基于MPM模拟计算验证 |
5.3 基于MPM的2011年高速滑坡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
5.3.1 滑坡计算模型 |
5.3.2 计算参数取值及模拟设置 |
5.3.3 MPM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 |
5.4 计算结果分析 |
5.4.1 速度场分析 |
5.4.2 位移场分析 |
5.4.3 应变场分析 |
5.5 2011年滑坡成灾机理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2015年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 |
6.1 2015年抓口寺高速滑坡运动过程 |
6.1.1 滑坡运移路径 |
6.1.2 运动堆积特征 |
6.2 高速滑坡MPM运动过程多场分析 |
6.2.1 速度场分析 |
6.2.2 位移场分析 |
6.2.3 应变场分析 |
6.3 高速滑坡运动堆积的PFC3D三维数值模拟 |
6.3.1 基于PSO-BPANNs的PBM颗粒流模拟计算框架 |
6.3.2 三维颗粒流数值模型建立 |
6.3.3 模型细观计算参数取值 |
6.3.4 三维模拟结果分析 |
6.4 2015年高速滑坡成灾机理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5)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传统灰浆的定义 |
1.1.1 石灰 |
1.1.2 骨料 |
1.1.3 添加剂——夹杂物和添加物 |
1.2 传统复合灰浆的定义与组成 |
1.2.1 石灰——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基料 |
1.2.2 有机材料——中国传统复合灰浆中的添加物 |
1.2.3 古建筑营造中复合灰浆的配比与用途 |
1.3 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早期应用 |
1.4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本章参考文献 |
2 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1 文献计量学 |
2.1.1 文献计量学简介 |
2.1.2 本次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2.1.3 文献分析检索规则 |
2.2 国内传统复合灰浆研究现状分析——基于中国知网CNK1数据库 |
2.2.1 文献类型及年份分析 |
2.2.2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
2.2.3 文章被引用次数分析 |
2.3 国际传统灰浆研究现状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 |
2.3.1 文献年份分析 |
2.3.2 论文收录情况及期刊分析 |
2.3.3 发文作者及机构分析 |
2.3.4 文章被引用次数和影响因子分析 |
2.4 传统复合灰浆的研究内容分析 |
2.4.1 有机添加物的检测方法 |
2.4.2 有机添加物的作用和机理 |
2.4.3 改性复合灰浆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
2.5 国内外传统复合灰浆研究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3 传统复合灰浆的古文献记载研究 |
3.1 糯米灰浆 |
3.1.1 糯米灰浆在城墙及炮台建造中的应用 |
3.1.2 糯米灰浆在墓葬建造中的应用 |
3.1.3 糯米灰浆在水利工程建造中的应用 |
3.2 桐油灰浆 |
3.2.1 桐油灰浆在造船中的应用 |
3.2.2 桐油灰浆在墓葬建造中的应用 |
3.2.3 桐油灰浆在涂抹墙面方面的作用 |
3.2.4 桐油灰浆在水利建筑中的作用 |
3.3 蛋清灰浆 |
3.4 糖水灰浆 |
3.5 血料灰浆 |
3.6 植物汁类灰浆 |
3.6.1 树汁的应用 |
3.6.2 藤汁的应用 |
3.7 两种及以上有机物复配灰浆 |
3.7.1 糯米桐油复配灰浆 |
3.7.2 糯米与汁类的复配灰浆 |
3.8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4 传统灰浆工艺调研 |
4.1 传统石灰烧制的文献记载 |
4.2 传统石灰烧制工艺调研 |
4.2.1 浙江省石灰资源概况 |
4.2.2 传统石灰烧制工艺的现场调研 |
4.2.3 石灰烧制工人访谈 |
4.3 传统石灰消化与陈化工艺调研 |
4.3.1 传统石灰消化和陈化技术 |
4.3.2 传统石灰消化及陈化过程的现场调研 |
4.3.3 工人访谈 |
4.4 现存民居灰浆制作工艺调研 |
4.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5 古代建筑及遗址实地调查及取样分析 |
5.1 古代建筑及遗址实地调查取样 |
5.1.1 浙江衢州明代城墙 |
5.1.2 浙江温州古城墙遗址 |
5.1.3 浙江浦江龙德寺塔 |
5.1.4 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群 |
5.2 灰浆样本的有机物分析 |
5.2.1 古建筑灰浆样本来源及类型 |
5.2.2 检测方法和步骤 |
5.2.3 检测结果 |
5.3 传统复合灰浆数据库的建立研究 |
5.3.1 数据库设计目的 |
5.3.2 数据库收录内容 |
5.3.3 数据库展示内容和检索平台设计 |
5.3.4 数据库平台初步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6 有机物检测结果的汇总分析 |
6.1 年代分布 |
6.1.1 淀粉 |
6.1.2 油脂 |
6.1.3 蛋白质 |
6.1.4 糖类 |
6.1.5 血 |
6.1.6 含有两种及以上有机物的样本 |
6.2 地域分布 |
6.2.1 淀粉 |
6.2.2 油脂 |
6.2.3 蛋白质 |
6.2.4 糖类 |
6.2.5 血 |
6.2.6 含有两种及以上有机物的灰浆样本 |
6.3 建筑类型分析 |
6.3.1 检出各类有机物的建筑类型统计 |
6.3.2 民间建筑 |
6.3.3 长城、城墙 |
6.3.4 塔 |
6.3.5 官方建筑 |
6.3.6 墓葬 |
6.3.7 寺观建筑 |
6.3.8 水利工程 |
6.3.9 船 |
6.3.10 其它 |
6.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7 传统复合灰桨的应用历史研究 |
7.1 传统复合灰浆的出现 |
7.1.1 文字记载之前的灰浆样本检测结果分析 |
7.1.2 各类有机添加物的最早应用 |
7.2 第一个发展高峰——宋代 |
7.2.1 宋代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
7.2.2 宋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
7.2.3 宋代传统复合灰浆发展情况 |
7.3 第二个发展高峰——明代 |
7.3.1 明代传统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
7.3.2 明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
7.3.3 明代传统复合灰桨的发展情况 |
7.4 传统复合灰桨的衰落 |
7.4.1 清代灰浆样本检测结果 |
7.4.2 清代复合灰浆的文献分析 |
7.4.3 衰落原因分析 |
7.4.4 衰弱情况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8 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原因探究 |
8.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8.1.1 木构架的主体地位 |
8.1.2 农、林、渔、牧业物产丰富 |
8.1.3 中国的火山分布及喷发记录 |
8.2 有机添加物的性能与作用 |
8.3 古代建筑的发展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
8.3.1 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
8.3.2 建筑类型对传统灰浆应用的影响 |
8.3.3 建筑装饰艺术中传统复合灰浆的应用 |
8.4 其他工艺中有机物的应用 |
8.4.1 传统彩绘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4.2 造船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4.3 造纸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4.4 其他工艺中有机材料的应用 |
8.5 传统复合灰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
8.5.1 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实用理念 |
8.5.2 调和思想 |
8.5.3 传统复合灰浆衍生的忠、孝等社会文化意义 |
8.6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附录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6)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三江平原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情势—研究的紧迫性 |
1.1.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平衡研究的必要性 |
1.1.3 水土资源平衡研究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 |
1.1.4 挠力河流域水土综合利用特点及区域研究的示范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耕地利用 |
1.4.2 水土资源平衡 |
1.4.3 缺资料区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 |
1.4.4 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 |
1.4.5 动态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构想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点 |
第2章 水土资源平衡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框架 |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1 流域水循环理论 |
2.1.2 耕地利用及水土资源平衡 |
2.1.3 流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 |
2.2 相关概念 |
2.2.1 蒸腾、蒸散和蒸发 |
2.2.2 陆面潜在蒸散量 |
2.2.3 陆面实际蒸散量 |
2.3 研究框架 |
2.3.1 有效耕地信息的提取 |
2.3.2 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的构建 |
2.3.3 水分平衡评价及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 |
2.3.4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及应对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流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行政隶属 |
3.1.2 地形地貌条件 |
3.1.3 气候及水文状况 |
3.1.4 土壤条件 |
3.1.5 社会经济条件 |
3.2 背景数据库建立 |
3.2.1 MODIS数据源 |
3.2.2 气象数据源 |
3.2.3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源 |
3.2.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挠力河流域耕地信息提取及耕地格局 |
4.1 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 |
4.1.1 灰色系统理论 |
4.1.2 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 |
4.2 挠力河流域有效耕地提取 |
4.2.1 有效耕地提取思路 |
4.2.2 有效耕地提取数值过程 |
4.3 挠力河流域耕地格局研究 |
4.3.1 测度模型及处理方法 |
4.3.2 耕地格局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影响关键参数计量 |
5.1 降雨量变化特征 |
5.1.1 数据空间插值 |
5.1.2 研究方法 |
5.1.3 变化特征分析 |
5.2 常年地表蒸散特征 |
5.2.1 估算方法 |
5.2.2 地表蒸散结果分析 |
5.3 地表植被要素条件 |
5.3.1 叶面积指数 |
5.3.2 植被覆盖度 |
5.3.3 根系深度 |
5.4 挠力河流域下垫面条件 |
5.4.1 水利工程条件 |
5.4.2 历史土地利用状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挠力河流域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构建 |
6.1 需求分析与模型构建思路 |
6.2 DTVGM模型原理及其改进 |
6.2.1 模型原理 |
6.2.2 DTVGM的改进 |
6.3 模型水循环过程 |
6.3.1 植被截留过程 |
6.3.2 融雪模型 |
6.4 蒸散发模型 |
6.4.1 产流模型 |
6.4.2 汇流模型 |
6.5 模型能量传输过程 |
6.5.1 净辐射计算模型 |
6.5.2 日升/日落时间计算 |
6.5.3 日均太阳温度 |
6.5.4 瞬时大气温度 |
6.6 其它循环过程 |
6.6.1 土壤水分参数 |
6.6.2 植被覆盖率计算 |
6.7 模型的开发 |
6.7.1 植被截留蒸发函数 |
6.7.2 地表有效降雨量函数 |
6.7.3 地表实际蒸散发函数 |
6.7.4 土壤水模拟函数 |
6.7.5 产流计算函数 |
6.8 流域水文信息数据库 |
6.9 模型参数 |
6.9.1 基础数据源项 |
6.9.2 反演过程项 |
6.10 参数验证 |
6.11 本章小结 |
第7章 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 |
7.1 耕地利用下气候水分平衡效应 |
7.1.1 研究思路 |
7.1.2 研究方法 |
7.1.3 潜在蒸散量时空格局 |
7.1.4 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 |
7.1.5 气候水分盈亏变化格局 |
7.1.6 耕地利用下气候水分平衡效应 |
7.2 耕地利用下作物水分平衡效应 |
7.2.1 研究思路 |
7.2.2 研究方法 |
7.2.3 作物需水量分析 |
7.2.4 有效降雨量 |
7.2.5 作物水分盈亏评价 |
7.2.6 耕地利用下作物水分平衡效应 |
7.3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及其变化效应 |
7.3.1 研究方法 |
7.3.2 农田土壤水分胁迫蒸散量 |
7.3.3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耕地利用下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综合应对 |
8.1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 |
8.1.1 水土资源平衡计算模型 |
8.1.2 水土资源平衡研究路线 |
8.2 挠力河流域农田精准灌溉管理 |
8.2.1 需求分析与思路 |
8.2.2 利用AgentLA辅助进行农田灌溉管理分区 |
8.2.3 灌溉管理分区结果 |
8.3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利用的适应对策 |
8.3.1 科学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
8.3.2 实施区域间调水工程 |
8.3.3 实施农田精准灌溉管理 |
8.3.4 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 |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7)从主述位理论分析汉英翻译主语选择策略的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Ⅰ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materials |
1.1 Project description |
1.2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lation materials |
Ⅱ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paration stage |
2.2 Comprehension and reproduction stage |
2.3 Proofreading stage |
Ⅲ The importance of theme selection& reasons for the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
3.1 Theme-Rheme theory as a theoretical guide |
3.2 Reasons for the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
3.2.1 Internal difference: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 V.S.Topic-prominent language |
3.2.2 Differences in habits of expression |
3.3 Subject theme and Topical theme |
Ⅳ Case analysis on C-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me-Rheme theory |
4.1 Strategy1:Following the original thematic structure |
4.2 Strategy2:Changing the original thematic structure by selecting a proper subject in English |
4.2.1 Situation1:for the internal difference in the thematic struc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
4.2.2 Situation2:f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habits of expres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
Ⅴ Summary and translation experience sharing |
5.1 Summary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C-E thematic selection |
5.2 Translation experience sharing |
Works Cited |
Appendix Ⅰ Translated text |
Appendix Ⅱ Translation certificate |
(8)煤岩复合体水压致裂裂纹扩展规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煤层气开发研究背景意义 |
1.1.2 在“软煤—砂质泥岩”煤系地层压裂形成缝网结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煤层气开发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煤层气开采现状 |
1.2.2 煤岩体各向异性破裂机制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水压致裂理论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水压致裂试验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水压致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煤岩层水压致裂亟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煤岩各向异性I型断裂力学特性及裂纹形态特征试验研究 |
2.1 煤岩压缩破裂各向异性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1 试验样品、装置及方法 |
2.1.2 试验参数结果及分析 |
2.1.3 单轴压缩破坏裂纹形态特征分析 |
2.2 煤岩拉伸破裂各向异性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2.1 试验样品、装置及方法 |
2.2.2 试验参数结果及分析 |
2.2.3 拉伸破坏裂纹形态特征分析 |
2.3 水力裂缝在煤岩不同层理方位开度分析 |
2.4 煤岩裂纹能量释放率对裂纹越界扩展影响分析 |
2.5 煤岩I型断裂韧度各向异性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5.1 试验样品、装置及方法 |
2.5.2 试验参数结果及分析 |
2.5.3 I型断裂裂纹扩展形态特征分析 |
2.5.4 I型断裂面形貌特征分析 |
2.5.5 I型断裂裂纹扩展角度偏转规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板状煤岩复合体水压致裂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
3.1 试件制备、试验装置及方法 |
3.1.1 板状煤岩复合体试件制备 |
3.1.2 压裂试验装置及方法 |
3.2 覆岩层压裂水力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
3.2.1 从覆岩层压裂水力裂纹平行煤体层理方位扩展特征 |
3.2.2 从覆岩中压裂水力裂纹垂直煤体层理方位扩展特征 |
3.3 本煤层压裂水力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
3.3.1 本煤层压裂水力裂纹(平行层理方位)扩展特征 |
3.3.2 本煤层压裂水力裂纹(垂直层理方位)扩展特征 |
3.4 煤岩复合体水力裂纹形态特征综合比较分析 |
3.5 煤岩复合体水力裂纹压力-时间曲线综合分析 |
3.6 压裂井孔壁围岩任意点处应力分布 |
3.7 煤岩界面裂纹起裂、转向扩展理论分析 |
3.7.1 煤岩界面力学模型 |
3.7.2 裂纹穿越煤岩界面破坏形式 |
3.7.3 最大切向应力理论下煤岩界面裂纹转向扩展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尺寸三维煤岩体水压致裂试验研究 |
4.1 试件制备、试验装置及方法 |
4.1.1 大尺寸煤岩立方体试件制备 |
4.1.2 压裂试验装置及方法 |
4.2 三维大尺寸煤体水力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
4.2.1 水力裂纹在煤体平行层理方位扩展特征 |
4.2.2 水力裂纹在煤体垂直层理方位扩展特征 |
4.3 三维大尺寸砂质泥岩体水力裂纹扩展试验研究 |
4.3.1 水力裂纹在砂质泥岩体垂直层理方位扩展特征 |
4.3.2 水力裂纹在砂质泥岩体平行层理方位扩展特征 |
4.4 三维大尺寸煤岩复合体水压致裂试验研究 |
4.4.1 水力裂纹从覆岩中起裂越界扩展特征 |
4.4.2 水力裂纹从本煤层中垂直层理起裂扩展特征 |
4.5 三维煤岩体水力裂面形貌特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岩复合体水力压裂裂纹扩展形态相场模拟研究 |
5.1 相场数学模型原理 |
5.2 二维水力压裂相场模型 |
5.3 裂纹在煤岩复合体中的二维裂纹扩展形态相场模拟 |
5.3.1 裂纹在本煤层中起裂扩展形态模拟 |
5.3.2 裂纹在砂质泥岩中起裂越界扩展形态模拟 |
5.3.3 双裂纹在煤体中扩展相互影响下的裂纹形态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主要结论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
(9)煤层气开采中的热—湿—流—固耦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温度-压力耦合下原煤渗透行为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背景(Background of experimental test) |
2.3 试验过程及综合结果 ( Experimental testing process and comprehensive results) |
2.4 不同气压下渗透率随温度的演化规律 |
2.5 不同围压下渗透率随温度的演化规律 |
2.6 室温下渗透率随气压的演化规律 |
2.7 室温下渗透率随围压的演化规律 |
2.8 本章小结 |
3 原煤渗透率演化的微观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煤基质的热膨胀特性 |
3.3 温-湿环境下的煤体吸附特性 |
3.4 裂隙中残余水分的挥发特性 |
3.5 煤基质的热开裂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4 煤层双孔渗透率模型及其理论应用 |
4.1 引言 |
4.2 修正的表征单元体积 |
4.3 基质渗透率模型 |
4.4 裂隙渗透率模型 |
4.5 渗透率演化规律理论分析 |
4.6 模型的试验验证 |
4.7 渗透率模型理论应用 |
4.8 本章小结 |
5 潮湿煤层中气体开采的湿-流-固耦合作用机制 |
5.1 引言 |
5.2 渗透率模型确认 |
5.3 多场耦合数学模型 |
5.4 多场耦合关系与求解 |
5.5 现场数据对比验证 |
5.6 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煤层气注热开采的热-湿-流-固耦合作用机制 |
6.1 引言 |
6.2 煤层气注热开采控制方程 |
6.3 交叉耦合关系 |
6.4 模型验证 |
6.5 煤层气注热开采数值模拟 |
6.6 计算结果与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冻融环境下阳曲公路隧道高含水率黄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2 冻融环境下黄土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
1.2.3 冻融环境下黄土的本构关系研究 |
1.2.4 黄土隧道的稳定性研究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2 冻融环境作用下阳曲黄土的物理特性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条件的确定 |
2.1.1 冻结温度、融化温度、冻融循环次数的确定 |
2.1.2 实验含水率的确定 |
2.2 试样制备及实验设备 |
2.2.1 试样制备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案设计及步骤 |
2.3.1 方案设计 |
2.3.2 实验步骤 |
2.4 阳曲黄土天然状态下物理特性实验分析 |
2.4.1 粒度分析 |
2.4.2 扫描电镜分析 |
2.4.3 矿物成份分析 |
2.4.4 土粒相对密度实验分析结果 |
2.5 冻融循环对黄土物理特性的实验研究 |
2.5.1 冻融循环对土样水分迁移规律及土中水散失的影响 |
2.5.2 冻融循环对阳曲黄土的塑性特性变化研究 |
2.6 冻融循环对不同含水状态黄土物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
2.6.1 冻融环境下不同含水状态土样孔隙比变化规律 |
2.6.2 冻融循环对不同含水率黄土干密度的影响 |
2.7 冻融环境作用下阳曲黄土损伤机理分析及冻融损伤门槛含水率定义 |
2.7.1 冻融环境作用下阳曲黄土损伤机理分析 |
2.7.2 冻融损伤门槛含水率的定义 |
2.8 本章小结 |
3 冻融环境作用下阳曲黄土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设备及方案 |
3.2 冻融环境作用下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 |
3.3 冻融作用下含水率变化对黄土三轴压缩强度的影响研究 |
3.4 冻融环境下含水率变化对黄土直剪强度特征指标的影响研究 |
3.4.1 冻融环境下含水率变化对黄土直剪强度的影响结果分析 |
3.4.2 冻融环境作用下含水率变化对黄土剪切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分析 |
3.5 冻融环境作用下含水率变化对冻融势、冻融构度的影响研究 |
3.5.1 冻融势、冻融构度的提出 |
3.5.2 冻融环境作用下含水率变化对冻融势及冻融构度的影响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冻融环境下阳曲黄土损伤结构特性分析 |
4.1 CT扫描技术原理 |
4.2 CT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冻融循环次数对黄土细观损伤的CT扫描实验 |
4.3.2 基于CT损伤检测的黄土损伤变量分析 |
4.4 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 |
4.5 电阻率实验设备及方案 |
4.5.1 电阻率实验设备 |
4.5.2 考虑冻融循环次数、含水率的非饱和土电阻率模型建立 |
4.5.3 实验方案 |
4.6 电阻率实验结果 |
4.6.1 冻融环境下含水率变化对电阻率的影响 |
4.6.2 冻融环境下含水率变化对电阻率差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考虑含水率变化的冻融循环、受荷损伤力学分析 |
5.1 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 |
5.2 荷载作用下黄土损伤演化方程 |
5.2.1 损伤演化规律 |
5.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2.3 受荷黄土损伤演化方程 |
5.2.4 冻融循环下的总损伤 |
5.3 模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阳曲黄土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及数值模拟 |
6.1 阳曲隧道概况及ZK93+890 断面情况 |
6.1.1 阳曲隧道概况 |
6.1.2 ZK93+890 断面情况 |
6.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6.1.4 研究内容 |
6.2 计算内容及结果分析 |
6.2.1 研究方法简介 |
6.2.2 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 |
6.2.3 各研究工况的数值模拟 |
6.2.4 开挖分析 |
6.2.5 冻融变化对支护结构稳定性影响 |
6.2.6 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 |
6.3 含水率变化对黄土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6期EI收录论文(20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纤感测的采动覆岩变形演化特征试验研究[D]. 杜文刚. 西安科技大学, 2020
- [2]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云南元江镍矿1号尾矿坝稳定性研究[D]. 陈战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4]四川峨眉抓口寺高速岩质滑坡成灾机理[D]. 马国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5]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的认识研究[D]. 李佳佳. 浙江大学, 2019(03)
- [6]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D]. 周浩. 东北大学, 2018(02)
- [7]从主述位理论分析汉英翻译主语选择策略的实践报告[D]. 刘晓鹤.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8]煤岩复合体水压致裂裂纹扩展规律试验研究[D]. 武鹏飞. 太原理工大学, 2017(10)
- [9]煤层气开采中的热—湿—流—固耦合机理研究[D]. 滕腾.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1)
- [10]冻融环境下阳曲公路隧道高含水率黄土物理力学特性及应用研究[D]. 田俊峰. 西安科技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