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果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品种简述

开心果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品种简述

一、开心果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品种简述(论文文献综述)

覃腾[1](2021)在《广西隆安县4个引进板栗品种开花特性和授粉配置研究》文中提出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我国及广西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板栗雌雄异花同株,雌雄花期相遇或不遇,常常导致产量低,严重影响果农种植和管理板栗的积极性。本研究以广西隆安县引进的板栗主栽品种‘双季板栗’、‘处暑红’、‘九家种’和‘封开2号’为研究对象,开展开花习性、花粉特性、授粉配置效应等研究,探讨和评价4个品种互为授粉树的可能性,为广西板栗丰产栽培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个引进板栗品种物候期存在差异,各品种芽萌动、展叶、现雄、现雌、开花、谢花的先后顺序是‘封开2号’、‘双季板栗’和‘九家种’、‘处暑红’。2.4个引进板栗品种雌雄开花类型有雌先型、雌雄同放型,品种间或品种内雌雄相遇或不相遇。‘九家种’和‘处暑红’为雌先型,品种内雌雄开放期不相遇;‘封开2号’和‘双季板栗’是雌雄同放型,品种内雌雄开放期相遇;‘双季板栗’的雄花开放期与其他3个品种雌花开放相遇3 d~4 d,‘封开2号’雄花开放期与其他3个品种的雌花开放期相遇3 d~8 d,‘处暑红’、‘九家种’雄花开放期比其他2个品种雌花开放期晚,品种间雌雄不相遇。3.板栗混合花枝率由高到低为‘双季板栗’(77.8%)>‘处暑红’(72.2%)>‘九家种’(69.4%)>‘封开2号’(47.2%)。‘双季板栗’、‘处暑红’、‘九家种’和‘封开2号’雌花序的平均数量分别是1.7个/枝、1.3个/枝、1.2个/枝和0.8个/枝。‘处暑红’、‘双季板栗’和‘九家种’表现出丰产的生物学基础。4.各品种花粉粒正常,花粉萌发率为‘封开2号’(15.49%)>‘九家种’(11.77%)>‘双季板栗’(7.02%)>‘处暑红’(3.77%),各品种花粉萌发率均比较低,但每雄花序花粉量均达两百万粒以上,弥补了萌发率的不足。在固体培养基0.05 g/L H3BO3、0.01 g/L Zn SO4和0.05 g/L Ca Cl2上,4个品种花粉均有较高的萌发率。5.各授粉组合果实成熟期、果苞大小、座苞率、空苞率、结实率和出籽率有明显花粉直感效应。用‘双季板栗’花粉授粉,4个品种板栗空苞率少,结实率和出籽率高,与自然授粉差异不明显,亲和性好;‘封开2号’作授粉树,板栗空苞率多,结实率和出籽率低,与自然授粉差异极显着,亲和性较差。6.花粉直感效应影响果实品质,不同品种板栗受父本影响程度不同。坚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维生素C和粗蛋白存在一定花粉直感效应,含水量、脂肪含量影响不大。不同授粉处理对坚果N、P、K、Ca、Mg、Cu、Mn、Zn矿质元素含量有不同程度影响,也存在花粉直感现象。7.对授粉效应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发现,主成分总得分和隶属度较大为‘双季板栗’授粉组合,其结实和果实品质表现良好;主成分总得分和隶属度小为‘封开2号’授粉组合,其结实和果实品质表现较差。综上结果,‘双季板栗’、‘封开2号’不需配置授粉树,‘处暑红’、‘九家种’需要配置授粉树,‘双季板栗’是其他3个品种最佳授粉树。

吴忠红[2](2021)在《基于RNA-seq技术解析NO延缓葡萄果梗采后褐变的作用机理》文中认为葡萄果梗褐变是造成鲜食葡萄果穗品质下降的第二大重要问题,也是鲜食葡萄贮藏新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改善葡萄采后果梗褐变问题,本文以新疆主栽品种“Thompson Seedless”无核白葡萄为研究试材,通过NO熏蒸技术筛选适宜浓度后,采用RNA-seq技术探索了果梗褐变相关的主要代谢途径、通路及其基因,根据NO响应差异和基因功能验证并确定候选基因,以苯丙烷代谢途径为重点,探讨葡萄果梗褐变发生规律及其调控机制,旨在为NO在葡萄采后贮藏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验数据。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并优化了NO熏蒸浓度。NO气体熏蒸处理具有延缓葡萄果梗褐变、维持葡萄果粒品质的生理作用,但NO浓度低于300μL·L-1发挥作用有限,400μL·L-1~600μL·L-1时抑制果梗褐变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900μL·L-1时反而有伤害作用。分析贮藏效果发现,NO可有效降低葡萄失重率、落粒率、腐烂率,减缓葡萄果粒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的下降,其中500μL·L-1NO熏蒸浓度显着减缓了葡萄果梗电导率的增加,抑制了叶绿素降解和花青素的积累,尤其延缓了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降解速度,降低了果梗黄化速度,但对黄酮类含量影响不显着;该浓度的NO处理不仅减少了果梗表面裂纹数量和开裂强度,而且有益于内部细胞排列紧密、骨架完整的形态的保持,从而减轻了局部组织的凹陷程度;减缓了木质部中的无机物的消耗,从而延缓了细胞结构的破坏。组织染色分析发现,NO维持了果梗表皮细胞的体积,减缓了细胞壁增厚和木栓化,抑制了表皮棕色物质的积累。(2)RNA-seq测序表明,贮藏期间的葡萄果梗mRNA的转录变化明显,且NO处理对其影响作用显着。不同贮藏阶段的葡萄果梗共表达基因有12869个,在采收10 d时,上调基因数占总差异基因的72.35%,下调基因数占总差异基因的27.65%。与采收时相比,贮藏10 d时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合计有759个,而共有差异基因62个,靠前的32个基因qPCR表达验证显示,有20个基因表达特性突出,其中PAL1,PAL3-5,PPO1-3,POD1,POD4-7和转录因子WRKY53,ERF003,MYB39表达量明显高于PAL2,POD2-3和转录因子b HLH96,ERF095。而NO处理均对上述基因有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尤其在冷藏5 d~25 d和货架前两天的作用较为明显。(3)GO、KEGG和蛋白富集表明,苯丙烷代谢途径与葡萄果梗褐变进程关系紧密,主要涉及PAL、PPO和POD家族基因。RNA-seq数据表明,有365个DEGs参与了50个代谢途径,主要分布在代谢过程,占总DEGs的81.10%(296个),而且被DEGs富集的主要途径有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占比为11.82%(35个);其次为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占比为9.80%(29个);紧随其后的还有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黄酮类合成途径;富集到前2条的DEGs占代谢类总条目的21.62%(42条),成为主要富集方向。另外,排名前三的通路依次为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KO00940)、苯丙氨酸代谢途径(KO00360)和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KO00941)。结合基因功能选则与果梗褐变相关的苯丙烷代谢途径为转录分析重点,候选基因有9个,即VvPPO1-3,VvPAL1-3和VvPOD1-3。(4)相关性分析表明,果梗褐变指数和PPO活性变化与理化品质、候选基因变化特点紧密相关,且不同基因表达特性差异显着。其中褐变指数与酚类含量、POD、VvPAL1和VvPOD3存在显着相关,与失水率、PPO、VvPPO1和VvPOD1存在极显着相关。同时,PPO与VvPOD1呈显着相关,与VvPPO1呈极显着相关。比较发现,普通采后果梗中VvPPO1表达显着高于VvPPO2(7.05倍)和VvPPO3(5.56倍)。VvPAL2显着高于VvPAL1(5.12倍)和VvPAL3(2.13倍)。VvPOD3显着高于VvPOD1(4.35倍)和VvPOD2(21.81倍)。因此,葡萄果梗中VvPPO1、VvPAL2和VvPOD3可能是其家族基因中表达量较高的基因。(5)转录调控研究表明,NO熏蒸处理诱导苯丙烷代谢的调控作用显着。主要体现在500μL·L-1NO延缓了葡萄果梗中水分损失、减少了酚类物质积累、抑制了PPO和PAL活性、诱导了POD活性增加;下调了基因VvPPO1、VvPAL2和VvPAL3的表达,上调了VvPOD3的表达;VvPPO1-3表达谱表明,VvPPO1是一个重要基因,NO处理对VvPPO1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1),但对VvPPO2和VvPPO3作用不显着。结果表明,VvPPO1在果梗褐变产生和控制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能是VvPPO家族中与果梗褐变有关的关键基因。(6)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亚细胞定位观察表明,VvPPO1具有酪氨酸结构域,在叶绿体上行驶功能。VvPPO1全长为2010bp,包含2007 bp ORF,编码668个氨基酸残基,分子式为C3346H5215N909O987S23,原子总数为10480,分子量为74.71KDa,理论p I为6.64,具有跨膜特性,没有信号肽,半衰期为30 h,定位于叶绿体中;与Vitis vinifera“Shine Muscat”(BAO79387.1)亲缘关系较近,相似度大于99%;序列提交至Genbank数据库,获得基因登录号为MN164611。

朱晨桥[3](2020)在《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文中指出柑橘是世界最重要的果树作物和贸易农产品之一,但柑橘的童期长、种子多胚性、植株高大、基因组高度杂合等生物学特点,限制了其基因功能和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山金柑(Fortunella hindsii)属于芸香科(Rutaceae)、金柑属,具有完整柑果结构、童期极短、植株矮化等突出特点,本课题组在2009年的资源调查中发现了具有单胚特点的山金柑株系,是目前最有潜力成为柑橘“模式”实验材料的种质。本研究围绕进一步开发和科学利用单胚山金柑,即个体小、童期短、杂交容易(单胚)、纯合度高的实验材料,开展了相关研究;创建了单胚山金柑纯和自交系,评价了单胚山金柑的主要农艺性状,以单胚山金柑作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实验、创建了遗传群体;利用纯系材料测序、组装了山金柑基因组,并基于转录组和基因组分析,对山金柑生活史基因共表达模式和早花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基于核SSR、叶绿体扩增序列和全基因组SNP,对金柑属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种群动态等分析,解析了金柑属系统发育地位和种群分化历史,提出了栽培金柑起源的新观点。主要研究结果简述如下:1. 山金柑纯系创建、栽培评价和杂交群体创制扩繁了单胚山金柑自交第二代(S2)118个株系、自交第三代(S3)28个株系,利用n SSR分子标记筛选了一系列纯合度>90%的高纯合材料;其中,单株S3y-45杂合度低至0.62%。评价了单胚山金柑的重要农艺性状,发现~70%的实生苗可在当年成花(童期约8个月),单胚性状稳定(单胚率>90%),植株极矮化(一年生实生苗平均株高15.29cm);以嫁接苗首次坐果数作为评价标准,在自交系中筛选了一系列单胚优系材料,其中‘S2f-179’第一年(首次)平均坐果数最高,达到了5.90个。构建了单胚山金柑PN02(F.hindsii)×滑皮金柑(F.crassifolia)种间杂交群体,获得了包含222个杂种子代的F1群体;基于F1群体中的单胚单株,繁育了F2群体,目前获得了包含713个单株的F2群体。2. 山金柑基因组测序、基因共表达模式分析及早花机理初探以纯系材料‘S3y-45’作为材料,使用Pacbio、Illumina和10X genomics平台测序、组装了山金柑基因组1.0,组装大小373.6 Mb,contig-N50=2.21 Mb,scaffold-N50=5.16 Mb。注释到了32,257个蛋白编码基因,其中的12,360个基因在9个柑橘亚科植物基因组中具有直系同源基因,986个是山金柑特有基因。基于低拷贝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相比于枳(Poncirus),山金柑与柑橘属主要栽培种质,如柚(C.grandis)、枸橼(C.medica)、橙(C.sinensis)等有较近的系统发育关系,与橘(C.reticulata)最近,两者约分化于5.32百万年前。对山金柑生活史13个不同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进行了WGCNA分析,鉴定了27个共表达模块;对比山金柑与柚和柠檬的86个成花发育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31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的18个涉及成花诱导阶段。对山金柑SPL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发现了19个Fh SPLs;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山金柑比甜橙多了2个SPL3/4/5(内源成花诱导途径关键基因)同源拷贝:Fh SPL7/9;进一步的定量表达实验,验证了Fh SPL7/9在成熟叶片、茎、腋芽分生组织中上调表达,并与光周期成花诱导关键基因SOC1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与抑制成花发育的mi R156a表达负相关(r=-0.91)。3. 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利用46个核SSR和5个叶绿体位点对38份金柑属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金柑属植物核遗传多样性较高(Na=4.34;Ne=2.27;Ho,He,u He=0.49),叶绿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Hd=0.693;Pi=0.00073;Nh=13)。结合Nei氏遗传距离聚类和叶绿体系统发育树,证明了金柑属独立的种系起源。PCo A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表明,金柑属内包含两大种群:栽培金柑(罗浮、罗纹和金弹)和山金柑。对15份栽培金柑种质和15份野生山金柑进行了基于基因组SNP的群体遗传学分析。PCA和群体结构分析都验证了金柑属内“栽培金柑—山金柑”两大种群的遗传结构;在栽培金柑内,显示了清晰的“罗浮(F.margarita)—金弹(F.crassifolia)”遗传结构;所有罗纹(F.japonica)材料都显示了罗浮和金弹混合的遗传背景,表明罗纹可能起源于罗浮和金弹的杂交或回交;但这三个栽培种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均大于0.25,证明它们都应有“种”(species)的地位。栽培金柑种群的基因组SNP多样性水平(Pi=0.12,Theta=0.10)显着低于山金柑种群(Pi=0.23,Theta=0.26),两个种群的Tajima’s D、Fu&Li’s D*、Fu&Li’s F*值均显着背离0,拒绝中性进化检验,说明它们的进化过程中都经历了定向选择。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栽培金柑种群的连锁不平衡强度高,连锁不平衡衰减速度慢,衰减距离更长,说明栽培金柑种群经历的选择强度更高,暗示其经历了人工选择。种群动态分析发现,栽培金柑祖先和山金柑祖先分别在距今70-120万年前和30-60万年前各经历了一次与第四纪冰期相关的种群缩减,而后,栽培金柑在距今1-2万年前又经历了一次急速的种群扩张。以上结果暗示了金柑属在与橘分支分化后至第四纪冰河期开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种群分化,栽培金柑的祖先种群的地理分布更北,栽培金柑经历的急速种群扩张很可能与人类的选择和驯化有关。

田月月[4](2020)在《黄金芽茶树叶色响应光质的生理特性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黄金芽是近年来选育成功的光照敏感型黄化茶树品种,叶片呈色主要受光照调控,可全年发生黄色变异。显着的“四黄”(鲜叶、干茶、汤色、叶底均为黄色)特征提高了黄金芽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黄金芽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发生叶片灼伤,影响叶片呈色及茶叶品质。目前,针对黄金芽叶片呈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强对色素代谢途径的调控上,光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从光质影响和光受体感知角度探究黄金芽叶片呈色的机制,旨在了解黄金芽叶片黄化的光调控机制,为茶树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采取合理的光调控措施发挥黄金芽优异品种特性、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前期通过采用不同色泽的遮阳网和不同波段的LED灯处理黄金芽,研究了光质对叶片呈色、灼伤和光合生理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转录组测序方法从分子水平探究了不同光谱对黄金芽叶片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筛选到与光调控叶色变化密切相关的光系统组分蛋白、光合色素代谢关键酶和光受体基因,同时,选择克隆了重要的光受体基因—光敏色素基因,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在不同光质处理下的叶片表达模式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黄金芽具有高度光照敏感性,夏秋季不遮光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低,叶色黄化,但同时茶树光合能力和抗逆能力较弱,易造成叶片灼伤。黄金芽苗期管理以日光合有效辐射为216630μmol·m-2·s-1(70%遮光率处理)对茶树生长最有利;成龄后则以日光合有效辐射为324990μmol·m-2·s-1(55%遮光率处理)最佳,能保证黄金芽叶色黄化,充分发挥品种特色。蓝色遮阳网较黑色遮阳网对黄金芽叶色返绿效果更明显。2、白光处理的黄金芽叶色最黄,蓝光次之。红光处理的黄金芽叶色返绿明显,叶绿素含量显着增加。与白光相比,紫外光处理的黄金芽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Fv/Fm和ΦPSII明显降低,而NPQ值升高,表现为明显的光抑制。红光下黄金芽叶片的NPQ也显着高于白光,在保护光系统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此外,推测白光与红蓝光谱存在较大区别的黄绿光波段能够有效的促进黄金芽叶色黄化。3、与白光相比,紫外光处理的黄金芽叶片中参与光合系统和光合色素合成途径的基因显着下调,从而抑制黄金芽的光合与生长。大量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和苯丙烷代谢途径的差异基因(如IAA、POD、HCT和CAD)显着下调,抑制植物体内促生长激素的信号转导和类黄酮、木质素等次生代谢物的产生。PHY在紫外光照射的黄金芽叶片中显着下调表达。推测紫外光能够通过抑制黄金芽PHY参与的光信号转导,降低次生代谢物含量,减弱抗性,造成叶片灼伤。4、红光对叶绿素含量积累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调了Chlase等参与叶绿素降解基因的表达,同时上调了参与叶绿素合成的POR和CHLH以及捕光色素蛋白基因LHCA和LHCB的表达,增强了捕获光合色素尤其是叶绿素的能力。红光下可诱导PHY的高表达。推测黄金芽可通过PHY感受并传递红光信号,调控下游叶绿素合成及光合系统基因的表达,促进叶色转绿。5、推测黄绿光能够下调黄金芽叶片中POR和HSP70表达,抑制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发育,从而诱导叶色黄化。黄绿光促进黄金芽叶色黄化的过程中,光敏色素可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6、成功克隆得到5条CsPHY基因ORF序列,其长度分别为3384、4038、3018、3294和3045 bp,编码1127、1345、1005、1097和1014个氨基酸。CsPHY家族具有6个相同保守结构域,对茶树感受并传递光信号具有重要作用。CsPHY均为酸性不稳定蛋白,亮氨酸占比最高,均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CsPHYA1和CsPHYB2定位于叶绿体,CsPHYA2和CsPHYB1定位于线粒体,CsPHYE可能定位于细胞质基质。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CsPHY主要结构元件。CsPHY磷酸化主要以丝氨酸形式存在。CsPHYA1、CsPHYA2和CsPHYB1、CsPHYB2分别与猕猴桃PHYA和PHYB亲缘关系较近,CsPHYE与开心果PHYE亲缘关系较近。此外,CsPHY与拟南芥AtPHY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预测CsPHY具有与AtPHY相似的感受并传递光信号的功能,调节下游光诱导基因的表达。CsPHYA和CsPHYB2的表达量在红光照射后明显增加,其中表达丰度更高的CsPHYB2对植物响应红光、促进叶绿素积累的作用更明显。

吴启芳[5](2020)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的开心果黄曲霉毒素B1污染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心果是世界四大树坚果之一,在我国年产量仅次于板栗和核桃,位居第三。开心果果仁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受收获前、中、后期不良天气、运输、加工和储藏环境的影响,极易发霉变质。霉菌的新陈代谢活动会产生包含真菌毒素在内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畜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黄曲霉毒素是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强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一类,包括十多种衍生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分布最广泛,且致癌性和致畸性最大。开心果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检测多年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然而在实际产业分析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针对早期研究中存在的目标物荧光强度弱、特征信号获取难和检测限高等问题开展试验,探究了溶液中AFB1、霉菌次级代谢产物(曲酸(Kojic Acid,KA)和曲酸衍生物(Kojic Acid Derivative,KAD))的荧光特性及其信号增敏方法;分析了开心果及低浓度毒素污染样品在激光照射下荧光光谱曲线的异同,以及优选了模式识别算法;提出了多路复用荧光光谱检测方法,并对比了单、双和三探头检测模式的预测效果;设计了动态LIFS平台,并评价了该系统检测多品种样品的适用性。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LIFS技术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开心果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为推进荧光光谱技术在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探究了溶液中AFB1、KA和KAD的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特性,并确定了最优激发波长。结果表明:KA在紫外-可见光区域没有出现明显的吸收峰,AFB1主要特征吸收峰的位置随溶剂极性的减小而出现蓝移,在水、甲醇和乙腈中的位置分别位于364、360和356 nm,KAD的吸收峰在378 nm处。高浓度KAD的存在会影响AFB1特征吸收峰的鉴别,使毒素主峰的位置出现红移。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AFB1与KAD的荧光峰存在差异,其中AFB1在234、265和365 nm三个波长激发下的荧光峰的位置均处于430 nm,最优激发波长为365nm。KAD仅在375 nm激发下出现一个荧光峰,位于493 nm,受234和265 nm紫外光(Ultraviolet,UV)激发无荧光响应。另外,与KAD相比,AFB1的荧光信号强度更容易受到溶剂类型的影响,其在80%甲醇中的信号强度远高于KAD。综上,采用深UV光源激发高浓度甲醇中的AFB1,可以降低或者消除KAD荧光信号的干扰。(2)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子包合技术的AFB1荧光信号增敏方法,并阐释了其作用机理。本文共选择三种环糊精(Cyclodextrin,C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α-、β-和γ-CD均可以显着提高AFB1的荧光强度,但是对KAD信号强度的作用不明显。其中β-CD的增敏效果最佳,对AFB1的倍增值为7.96。溶液中的KAD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β-CD对AFB1的荧光增强作用,但是其对AFB1的倍增值仍然高达4.68,是KAD的3.76倍。甲醇浓度对AFB1-β-CD荧光强度的影响不显着,但是高浓度的乙腈会降低其信号强度。α-、β-和γ-CD的疏水空腔可以与AFB1形成1:1的包合物,其中AFB1-β-CD的稳定性最高,该体系的包合常数log K值为2.49。分子模拟结果表明β-CD与AFB1的亲和力最高,结合基团是AFB1分子中的呋喃环。(3)构建了LIFS系统,研究污染AFB1开心果的荧光光谱,并确定了最优识别模型。将360 nm的激光作为激发光源,搭建静态LIFS系统,检测污染5、10、20和50 ppb水平AFB1的两个品种(“早熟”和“克尔曼”)的开心果样品。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未污染组(样品表面不添加乙腈溶剂和AFB1溶液)样品在400~800 nm区间的平均荧光信号强度均略高于污染组样品。基于不同波段建立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模型,发现400~610 nm对正确识别污染样品的贡献率更大。与逻辑回归分类(Logistic Regression Classification,LRC)模型相比,结合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预处理方法建立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的判别正确率更高,其中“早熟”和“克尔曼”单一品种模型的识别率分别≥92.3%和≥93.8%,混合品种模型的识别率≥98.4%,且三组模型均无假阴性误判。(4)提出了一种多路复用光纤LIFS检测方法,并确定了最优检测模式。为采集“克尔曼”开心果样品受激后不同出射方向的荧光信号,设计了一套多路复用光纤LIFS检测装置。结果显示:不同检测模式获得的荧光强度大小顺序为:三探头>双探头>单探头,且三探头检测模式下对照组(样品表面只添加乙腈溶剂)与污染组样品平均光谱强度的差异最大。整体上,基于390~660 nm波段二阶微分光谱数据建立的SVM模型的性能最优,其中三探头模式对低浓度AFB1(5 ppb)污染样品的判别正确率最高(97.1%),其次为双探头模式(91.2%),单探头模式最低(88.2%)。单、双和三探头检测模式获取的荧光光谱数据与AFB1污染水平的相关性较高,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MLR)模型的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值分别是6.7、5.7和4.4 ppb,且三探头模式的定量检测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最低。(5)设计了一套动态LIFS检测系统,评价了其对不同品种AFB1污染开心果的适用性。开心果颗粒在直振器的作用下进行受控的线性运动,依次通过三探头检测单元,依靠光电开关自动完成光谱采集。本文分别采集了污染AFB1的“早熟”与“克尔曼”开心果的荧光光谱,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显示,单一品种和混合品种对照组、未污染组与污染组样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分离趋势。LDA模型可以较好地区分单一品种污染组样品,判别正确率≥91.2%,然而混合品种模型的性能略有下降(≥85.1%)。基于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对174~1100 nm的波长进行筛选,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模型对单一品种和混合品种样品中AFB1污染浓度的预测精度最高,RMSEP值均<10.0 ppb,且优选的变量数<70。主成分光谱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428、520和741 nm三个波长与AFB1污染情况的相关性最高。

白倩[6](2019)在《中国黄连木性别表现分子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是荒山绿化、用材、观赏树种,因其果实含油率40%以上,现成为北方重点发展的生物能源树种。但其为雌雄异株且缺乏良种,造成人力、地力的浪费及产量的低而不稳。项目组发现了罕见的雌雄同株资源,为探究其生物学特性、起源及花发育机制,本研究利用雌雄同株与雌雄异株材料,探究了不同性别类型黄连木表型特征、不同性别表现的部位DNA分子标记、性别稳定性、花芽分化与花器发育过程,并取性别分化关键期的各性别花芽进行了 RNA转录组及Small RNA测序,初步筛选出影响性别决定的关键基因后,对候选基因进行了功能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在河南、河北共发现99株雌雄同株黄连木,两地均包括雌雄同株不同枝、雌雄同株同枝、雌雄同花序和雌雄同花类型。对其中23株展开详细调查,发现河北雌雄同株比例占当地黄连木的15%,两性花小花外观与雄花相似,但其花序显着大于雄花序而小花数量差异不显着,故小花间距较大。花序、小花器官等变异情况多样,如花药数有1-6枚等。雌雄同株的开花散粉物候期变化较大,进一步授粉试验证明雌雄配子体均可育,两性花可自花授粉。2.用24对已在黄连木属植物中进行性别鉴定的引物及针对特异条带设计的16对特异引物,对雌株、雄株、雌雄同株上雌、雄、两性部位的DNA进行扩增,发现差异条带为不同植株或群体间的多态性结果,与性别无关。同一棵雌雄同株不同性别部位的扩增带均完全一致。3.雌雄同株不同性别部位采集接穗嫁接后的性别表现与接穗性别不完全一致;雌雄同株大树上单枝性别可在一年内转变,说明特异性别并非起源于稳定的芽变。4.石蜡切片结果发现各性别类型在花发育早期均存在花原基两性期,第一年分化出雌性器官优先(雄蕊原基退化成第二轮被片,形成雌花)或雄性器官优先(雌蕊原基逐渐消失)两种类型,第二年雄性器官优先型可发育成雄花(无雌蕊原基)或两性花(再次形成雌蕊原基)。内部发育过程可通过外部形态特征及物候期初步判断。5.性别间差异基因种类相似,但表达模式有异,花器最终表型可能是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造成。促雌及促雄基因间互相抑制,两性花第一年促雄基因高表达,而第二年大部分促雌促雄基因均不同程度地上调;两性花第二年性别分化关键期有大量响应光和冷的基因富集,说明两性花形成与春化有关,HSP、MADS、AP2家族等基因在性别分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在两次性别分化关键期,各性别类型的Small RNA测序中共鉴定到的已知miRNA成熟体385个,前体735个,预测到novel miRNA成熟体86个,前体109个;筛选出23个在性别中差异表达的miRNA;与转录组进行关联分析,发现了较多调控花发育的重要miRNA及通路。7.获得PcHSP70-1及PcHSP90基因全长并进行序列分析和功能验证,过表达PcHSP70-1可上调花发育相关基因,促进拟南芥抽薹并使花期提前,在干旱条件也可多抽薹。本研究排除了雌雄同株黄连木起源于芽变的假设,推测是环境持续作用造成的基因标签影响了性别决定。最终性别随着环境变化基因标签发生变化,表现为基因型不变,性别却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令博[7](2016)在《开心果采后射频杀虫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心果(Pistacia vera L.)与核桃、巴旦杏和榛子并称世界四大树坚果(tree nut)。其果仁富含油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与植物化学成分,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与药理作用。近年来,我国开心果消费量逐年增加,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属特种珍贵坚果。然而,采后虫害侵染造成的储藏品质损失与精深加工不足形成的产品低端单一问题,已严重阻碍我国坚果产业的发展。如何控制采后开心果虫害,保证储藏品质,提高精深加工水平,丰富产品种类,是我国坚果加工业发展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以国内外开心果主要消费品种科曼为研究对象,利用射频加热技术进行采后开心果仓储害虫的杀灭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射频杀虫处理后的开心果样品进行综合加工利用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为:(1)利用终端开路同轴探头技术,测量了不同含水量与含盐量开心果仁的介电特性,计算特定频率下电磁波的穿透深度。(2)研究了开心果的射频杀虫单批次处理工艺,优化了射频加热的最佳极板间距、冷却方法与加热均匀性,明确了射频杀虫对开心果储藏稳定性的影响。(3)采用射频杀虫连续化处理方式,开展了射频加热均匀性、害虫死亡率、加热效率、处理量等工业放大研究。(4)用液压冷榨法获得未烘焙、传统烘焙、微波烘焙三种开心果油,针对上述开心果油进行了理化特性、香气成分与氧化稳定性研究。(5)以未烘焙与烘焙开心果仁经冷榨出油后的半脱脂粉为原料,用石油醚浸提获得全脱脂样品。测定并分析了半脱脂与全脱脂两种开心果粉的营养成分、功能特性、生物活性及微观结构。(6)用静态称重法测定了全脂、半脱脂、全脱脂三种开心果粉的解吸吸附平衡含水量,确定了最佳等温线模型,计算了样品的单层水含量与等量吸着热。主要结论如下:(1)开心果仁的介电特性随频率升高而减小,其中高含水量样品(>15%)在低频(<100 MHz)范围内,介电损耗的减小幅度更为显着。果仁损耗因子随含盐量增加而显着增大,但介电常数无显着改变。射频波段果仁损耗因子显着小于害虫,电磁波对开心果与害虫具有潜在的选择性加热效应。27 MHz射频杀虫时,开心果最大堆叠厚度可达24 cm,915 MHz微波杀虫时仅为4-6 cm,射频加热更适于进行大规模工业化杀虫处理。(2)利用27.12 MHz 6 kW中试规模射频加热系统对1.8 kg带壳与2.0 kg脱壳开心果进行杀虫单批次处理,分别仅需5.5和5.6 min即可使中心温度达到55°C。射频杀虫时,两种开心果辅以热风表面加热、往复运动、混合搅拌等措施可以改善加热均匀性。射频杀虫处理对开心果品质与储藏稳定性无显着影响。射频杀虫连续化处理中,射频加热的均匀性优于单批次杀虫处理的加热均匀性,可快速有效杀灭常见仓储害虫印度谷螟。当杀虫处理量为264.3 kg/h时,系统的平均加热效率为70%。(3)与未烘焙开心果仁冷榨油相比,适度烘焙处理,开心果油的过氧化值略有增加,叶绿素含量小幅降低,色泽相对变暗,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显着增强。未烘焙开心果冷榨油在结晶过程中的热相变峰值温度分别为-47.15和-19.85°C,融化过程中分别为-13.11和3.11°C,烘焙处理后油脂的热相变温度、融化和结晶曲线未发生明显变化。烘焙能促使开心果冷榨油中吡嗪类物质的形成,其中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3,5-二乙基-2-甲基吡嗪等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对烘焙油样风味特征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开心果冷榨油对光氧化与自动氧化均有较强敏感性,采用不透光容器包装并添加0.01%(w/w)的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或0.02%的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或0.07%的迷迭香提取物(RME),在室温条件下储藏其良好品质可至少保持4个月。(4)全脱脂处理后,开心果粉的黄色与绿色值较全脂和半脱脂粉显着减小。烘焙与未烘焙开心果脱脂粉的宏量营养素含量无显着差异,但烘焙开心果脱脂粉的色泽整体偏暗、氨基酸含量有所降低。烘焙处理对开心果粉的功能特性无显着影响,但脱脂处理后其吸水/油力、乳化能力、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均显着高于全脂粉,其中全脱脂粉性能最高。烘焙开心果半脱脂粉的多酚和黄酮类含量最高,分别为792 mg GAE/100 g粉(d.b.)和280.30 mg RE/100 g粉(d.b.)。同时具有最强的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力和铁氰化钾还原力分别为78.12和130.51μmol Trolox/g粉(d.b.)。开心果脱脂粉中淀粉颗粒为表面光滑的椭圆球状,直径介于5-15μm。开心果半脱脂粉的蛋白质与淀粉颗粒集中分布于表面光滑的连续结构中,而在全脱脂粉中蛋白质与淀粉颗粒分散且表面呈多孔状。(5)按BET分类法,开心果全脂粉、半脱脂粉、全脱脂粉的解吸吸附等温线属第二类,曲线呈S形。根据IUPAC分类,三种开心果粉的解吸吸附滞后现象为H3型。相同温度与水活度下,全脱脂粉的解吸吸附平衡含水量最高、半脱脂粉次之、全脂粉最低。统计分析表明:Smith模型为全脂粉等温线数据的最佳模型,Halsey模型为半脱脂粉和全脱脂粉的最佳模型。15-35°C时开心果全脂、半脱脂、全脱脂粉的单分子层水含量分别为2.433-3.404,3.784-4.823和4.987-6.687 g/100 g(d.b.)。25°C平衡含水量2-40%(d.b.)范围内,开心果全脂、半脱脂、全脱脂粉的等量吸着热分别为74.67-44.76,99.44-44.75和133.28-44.80 kJ/mol。其中,在低含水量范围内,均表现为等量解吸热大于吸附热。

曾斌,高启明,田嘉,李疆[8](2014)在《新疆扁桃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s基因型的分析鉴定》文中认为【目的】利用特异性PCR扩增、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新疆扁桃品种的S-Rnases基因型,对新疆扁桃授粉品种配置、人工授粉、遗传改良以及栽培利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方法】以新疆24个栽培扁桃品种的叶片为试材,选用目前蔷薇科通用的引物组合对扁桃叶片基因组DNA进行自交不亲和S-RNases基因特异性PCR扩增,克隆测序结果比对分析,综合进行S-Rnases基因型的鉴定。【结果】利用引物组合AmyC5R+AS1Ⅱ对24个新疆栽培扁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S-Rnases基因特异性PCR,共扩增出32条清晰可辨的片段,克隆测序后,通过DNAMAN多重序列比对,发现共包括11个核苷酸序列,大小分别为1 688 bp(Sn1)、1 404 bp(S19)、1 330 bp(S61)、1 222 bp(S24)、1 141 bp(S25)、1 087 bp(S17)、979 bp(S10)、785 bp(S63)、777 bp(S6)、690 bp(S50)、602 bp(S15)。【结论】鉴定出了新疆扁桃品种的10个S-Rnases基因型,分别为阿买提(S15S17S63)、红宝石(S15S17)、莎舟(S15S17)、鹰嘴(S10S24)、矮丰(Sn1S25)、扁石头(Sn1S25)、桃扁桃(S6Sn1)、开心果(S6S61)、双果(S63Sn1)、纸皮(S50S61)。

李鹏[9](2014)在《开心果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制备、构效关系和抑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心果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脂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功能性营养食物,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在调节体内血压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ACE可以通过把血管紧张素Ⅰ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和失活缓激肽使血压升高;本课题以开心果果仁制备ACE抑制剂并研究其构效关系和抑制机理,做了以下工作:1.不同蛋白酶水解开心果,得到的水解液通过体外ACE抑制效果和体内降血压效果的比较表明,胰蛋白酶水解液与胃胰蛋白酶先后水解的水解液效果最好。两种水解方法的结果显示ACE抑制活性的IC50都为0.8mg/mL,降血压活性为灌胃4h之后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了22mmHg和16mmHg。选择胰蛋白酶水解的方法用响应面实验进行水解条件的优化。2.开心果水解液中ACE抑制肽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酶解液通过3kDa超滤膜、葡聚糖凝胶和RP-HPLC三步分离纯化后经过MALDI-TOF/TOF鉴定得到6条多肽序列,分别是WPF、 GNPR、 VFPR、 GEPF、 VPEGLNSWPF和KAKP,其中IC50值最低为7.23μM。3.对得到的多肽进行碳末端氨基酸和中间位置氨基酸的调换来研究ACE抑制肽的构效关系,氨基酸位置调换之后多肽的抑制活性有1.5到74倍的增加或者190倍的降低。同时通过计算生物学利用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多肽对于ACE的抑制机理。

程芳[10](2013)在《十种常见食品过敏原基因复合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不同玉米品种代谢组学差异分析》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围绕用复合PCR方法检测食品中常见过敏原基因和不同玉米品种之间种子代谢物差异分析两方面展开。第一部分是建立了食品中常见过敏原基因的复合PCR检测方法。此项研究结果为高通量和高准确度地检测这些常见食品过敏原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对日常实验室分析,食品行业过敏原控制和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都有很大的帮助。第二部分是测定和比较来自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多种非转基因玉米和转基因玉米的种子代谢物。这项研究结果为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评估开拓了新的技术平台并为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1.食品中十种常见过敏原的复合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榛子,开心果,燕麦,芝麻,花生,腰果,大麦,小麦,大豆,美洲山核桃是常见的过敏原食品。食物过敏反应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因此研发快速有效的过敏原食物检测方法非常重要。目前市场上商业化的检测手段主要包括基于过敏蛋白检测的ELISA试剂盒,但是这些试剂盒存在着低通量和高基质干扰的缺点。本论文的这项研究是通过检测过敏原基因,采用多重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的方法,一次可以检测所有十种过敏原食物。通过复合PCR条件的优化,每种过敏原食物在单独PCR体系下的检测灵敏度能达到2拷贝单基因组,在复合PCR体系下检测灵敏度达到20拷贝单基因组。在混合食物样品的检测中,该复合PCR方法能有效检测到含量在10%,5%,2%,1%,0.5%,0.1%,0.05%,0.01%和0.005%等不同范围的过敏原。这项复合PCR方法还被用来验证购自市场上的20种含有或者可能含有以上十种过敏原食物的商业化产品,确定了该方法的实际可行性和检测实用性,为多重过敏原的检测和标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2.不同玉米品种之间的代谢物差异分析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压力和玉米消费结构变化使得玉米产量供不应求的局面愈演愈烈。因此,增加玉米产量,改良玉米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玉米需求是玉米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转基因农作物的危害性还存在争议,公众对于转基因农作物是否会造成健康安全和环境破坏等问题还存在着疑惑,因此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估成为科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本论文中,通过选取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4种非转基因玉米,3种转基因玉米(转植酸酶玉米、转BT玉米,转高赖氨酸玉米)以及他们的野生受体,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这些玉米的种子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一共测得232种代谢物。14种非转基因玉米可以根据代谢物主成份分析(PCA)进行分类,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品种可以根据代谢物区分。对比转植酸酶玉米与其非转基因受体种子代谢物的差异,发现除了预期产生的甲基化磷酸,肌醇-1-磷酸上升和植酸下降的变化之外,没有其他明显的代谢物差异产生。转BT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对比,8种与生物合成有关的氨基酸含量上升。转高赖氨酸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代谢物对比,赖氨酸升高,吲哚乙酸,腺苷,山梨醇和2-氨基己二酸下降。这项研究为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估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并有助于揭示转入的基因是否会引起明显的代谢物改变。

二、开心果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品种简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心果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品种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隆安县4个引进板栗品种开花特性和授粉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板栗花芽分化研究
    1.2 板栗开花结果研究
        1.2.1 板栗开花习性
        1.2.2 板栗结果习性
    1.3 板栗授粉特性研究
    1.4 花粉活力研究
    1.5 授粉品种配置研究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方法
        2.5.1 开花习性调查
        2.5.2 花粉特性研究
        2.5.3 授粉配置及其对结实和果实品质影响研究
        2.5.4 数据统计及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引进板栗品种开花习性
        3.1.1 开花物候
        3.1.2 开花习性
        3.1.3 结果枝类型
        3.1.4 花序差异性分析
    3.2 引进板栗品种花粉特性研究
        3.2.1 花粉粒数量及大小差异性分析
        3.2.2 花粉离体萌发研究
    3.3 授粉配置对引进板栗品种结实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3.3.1 授粉处理对果实成熟期影响
        3.3.2 授粉处理对板栗结实影响
        3.3.3 授粉处理对板栗果实外在品质影响
        3.3.4 授粉处理对板栗内在品质影响
        3.3.5 授粉效应主成分分析
        3.3.6 授粉效应隶属函数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生长物候与开花习性
        4.2.2 开花性状和花粉情况
        4.2.3 花粉活力情况
        4.2.4 授粉对引进板栗品种的影响
    4.3 展望
    4.4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基于RNA-seq技术解析NO延缓葡萄果梗采后褐变的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葡萄保鲜研究现状
    1.2 葡萄果梗保鲜研究现状
        1.2.1 测量果梗褐变的方法研究
        1.2.2 SO_2对葡萄采后贮运期间果梗褐变的影响研究
        1.2.3 冷藏包装技术
        1.2.4 SO_2替代技术
        1.2.5 分子调控技术
    1.3 NO在果蔬保鲜领域的应用现状
        1.3.1 NO保鲜应用特点
        1.3.2 NO延缓果蔬呼吸作用的研究
        1.3.3 NO对果蔬的保绿防褐调节
        1.3.4 NO对果蔬衰老进程的调控
    1.4 RNA-seq技术在果蔬采后领域的应用
        1.4.1 RNA-seq技术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
        1.4.2 RNA-seq技术在葡萄保鲜方面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NO延缓葡萄果梗褐变的熏蒸浓度筛选与优化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处理
        2.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 数据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NO熏蒸浓度广谱筛选
        2.4.2 NO熏蒸浓度实效性优化
        2.4.3 NO对葡萄采后果梗褐变指数的影响
        2.4.4 NO对葡萄采后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2.4.5 NO对葡萄采后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2.4.6 NO对葡萄采后贮藏期间硬度的影响
        2.4.7 NO对葡萄采后失重率的影响
        2.4.8 NO对葡萄采后落粒率的影响
        2.4.9 NO对葡萄采后腐烂率的影响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适宜NO浓度对葡萄果梗色泽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处理
        3.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3.3 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果穗失重率变化
        3.4.2 果梗电导率变化
        3.4.3 叶绿素含量变化
        3.4.4 花青素含量变化
        3.4.5 类黄酮含量变化
        3.4.6 果梗表皮微观结构变化
        3.4.7 果梗组织内部微观结构变化
        3.4.8 果梗细胞组织特性变化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NA-seq技术分析葡萄果梗褐变相关途径及其NO响应
    4.1 样品处理与取样
        4.1.1 实验材料
        4.1.2 样品处理
        4.1.3 测序样品与要求
    4.2 分析方法
        4.2.1 RNA-seq测序流程
        4.2.2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4.2.3 RNA-seq数据与分析
        4.2.4 褐变相关候选差异基因验证
    4.3 数据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贮藏阶段果梗测序样品的质量
        4.4.2 不同贮藏阶段果梗RNA-Seq文库质量
        4.4.3 不同果梗样品集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分析
        4.4.4 差异基因维恩图分析
        4.4.5 褐变相关差异基因筛选与表达验证
        4.4.6 差异基因GO富集、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4.4.7 苯丙烷代谢途径参与果梗褐变代谢的差异基因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O调控葡萄果梗褐变相关苯丙烷代谢的转录研究
    5.1 材料、试剂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5.2 实验方法
        5.2.1 样品处理
        5.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5.3 数据统计分析
    5.4 结果和分析
        5.4.1 NO处理对鲜食葡萄果梗品质的影响
        5.4.2 NO 处理对果梗褐变的影响
        5.4.3 NO处理对褐变过程中总酚与含水的影响
        5.4.4 NO处理对褐变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5.4.5 RNA提取与qPCR扩增
        5.4.6 qPCR扩增过程分析
        5.4.7 NO处理对褐变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影响
        5.4.8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葡萄果梗VvPPO1 基因的克隆、序列特性与亚细胞定位分析
    6.1 材料、试剂与仪器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试剂
        6.1.3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6.2 实验方法
        6.2.1 RNA 的分离和cDNA 的合成
        6.2.2 VvPPO1 全长cDNA的分子克隆
        6.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6.2.4 植物荧光表达载体的构建
        6.2.5 农杆菌侵染烟草叶片表皮细胞实验步骤
        6.2.6 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
    6.3 转基因烟草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6.4 结果和分析
        6.4.1 VvPPO1 基因的分离与分子克隆
        6.4.2 VvPPO1 生物信息学分析
        6.4.3 VvPPO1 c DNA全长克隆与进化树构建
        6.4.4 氨基酸疏水性与三维结构
        6.4.5 多序列比对分析
        6.4.6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与PCR检测
        6.4.7 VvPPO1 亚细胞定位分析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排序)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表

(3)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课题的提出
    2.前人研究进展
        2.1 模式植物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
        2.1.1 模式植物拟南芥开发与应用历史
        2.1.2 水稻、番茄和杨树模式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2.1.3 前人在柑橘基因功能研究中使用的实验材料与研究进展
        2.1.4 山金柑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开发和应用进展
        2.2 果树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2.2.1 温带果树
        2.2.2 亚热带果树
        2.2.3 热带果树
        2.3 真柑橘果树系统发育与金柑属起源研究进展
        2.3.1 真柑橘果树分类与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2.3.2 中国柑橘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2.3.3 金柑的栽培与传播历史
    3.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单胚山金柑纯系和杂交群体的构建及栽培评价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单胚山金柑纯系的构建
        2.2 单胚山金柑农艺性状评价指标
        2.3 单胚山金柑×滑皮金柑F1群体和F2群体的构建
        2.4 DNA提取、分子标记初步估计纯合度与杂种鉴定
        2.5 山金柑基因组特点检测
    3.结果与分析
        3.1 单胚山金柑纯系的构建
        3.2 单胚山金柑农艺性状评价
        3.3 单胚山金柑自交优系的选择
        3.4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1的构建与表型的初步调查
        3.5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2的繁育
    4.讨论
        4.1 山金柑纯系材料的进一步科学利用
        4.2 “模式柑橘”“模式栽培”的继续探索
        4.3 单胚山金柑PN02×滑皮金柑F1、F2群体的未来应用
第三章 山金柑全基因组测序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植物材料与核酸提取方法
        2.2 基因组测序与组装流程
        2.3 基因组与转录组分析方法
        2.4 山金柑成花基因表达分析、SPL基因家族分析和实时定量荧光PCR实验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山金柑基因组测序
        3.1.1 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3.1.2 基因组注释
        3.1.3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3.1.4 同源基因分析
        3.1.5 系统发育分析
        3.2 山金柑生活史转录组测序与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3.2.1 山金柑生活史转录组测序
        3.2.2 山金柑生活史基因共表达模式分析
        3.2.3 山金柑成花机理比较转录组分析
        3.3 山金柑SPL基因家族分析
        3.3.1 山金柑SPL基因鉴定
        3.3.2 山金柑SPL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3.3.3 山金柑SPL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4.讨论
        4.1 山金柑基因组的进一步优化
        4.2 山金柑在柑橘植物树体发育研究中的未来应用
        4.3 山金柑作为柑橘生殖发育研究的模式材料及山金柑早花机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四章 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与DNA提取方法
        2.2 核SSR分子标记实验与分析方法
        2.3 叶绿体序列测序实验与分析方法
        2.4 重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核SSR的金柑属植物遗传评价
        3.1.1 基于核SSR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2 基于核SSR数据的主坐标分析
        3.1.3 基于核SSR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
        3.1.4 基于核SSR数据的群体结构分析
        3.2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金柑属植物遗传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分析
        3.2.1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2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3.3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栽培金柑与山金柑群体遗传学分析
        3.3.1 栽培金柑与野生山金柑系统发育与主成分分析
        3.3.2 栽培金柑与野生山金柑群体结构分析
        3.3.3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4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3.3.5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连锁不平衡分析
        3.3.6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基因组高分化区检测
        3.3.7 栽培金柑种群与野生山金柑种群动态分析
        3.3.8 基于本研究结果和前人报道的栽培金柑起源假说
    4.讨论
        4.1 栽培金柑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的思考
        4.2 金柑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发育与起源争议问题的新观点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附表
附录Ⅱ:附图
附录Ⅲ:补充数据
附录Ⅳ:科研产出
致谢

(4)黄金芽茶树叶色响应光质的生理特性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黄金芽茶树品种研究进展
        1.1.1 黄金芽主要品种特性
        1.1.2 光照对黄金芽叶色黄化的调控
    1.2 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1 光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2.2 光质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1.2.3 光质对植物色素含量及叶片呈色影响
    1.3 光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1.3.1 光敏色素
        1.3.2 隐花色素
        1.3.3 向光素
        1.3.4 UVR8 受体
    1.4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4.1 转录组学基本概述
        1.4.2 茶树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意义
    1.6 研究方案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田间遮光材料
        2.1.3 室内LED光源材料
    2.2 试验处理
        2.2.1 田间不同遮光处理
        2.2.2 室内不同LED光质处理
    2.3 试验方法
        2.3.1 气候条件测定
        2.3.2 茶树叶色性状测定
        2.3.3 茶树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2.3.4 茶树生长状况测定
        2.3.5 茶叶生化成分测定
        2.3.6 RNA提取与检测
        2.3.7 cDNA文库构建与转录组测序
        2.3.8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2.3.9 基因功能注释与分析
        2.3.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2.3.11 cDNA合成
        2.3.12 PCR扩增
        2.3.13 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
        2.3.14 载体连接
        2.3.15 大肠杆菌感受态转化和菌液PCR验证
        2.3.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遮光条件对黄金芽茶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不同遮光条件对茶园小气候的影响
        3.1.2 不同遮光条件对茶树叶色的表型影响
        3.1.3 不同遮光条件对茶树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3.1.4 不同遮光条件对黄金芽茶树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1.5 不同遮光条件对黄金芽茶树生长状况的影响
        3.1.6 不同遮光条件对茶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LED光质对黄金芽茶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2.1 不同光质的光谱分析
        3.2.2 不同光质处理对茶苗叶色表型的影响
        3.2.3 不同光质处理对茶苗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3.2.4 不同光质处理对茶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2.5 不同光质处理对茶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3.3 紫外光与白光处理的黄金芽叶片转录组分析
        3.3.1 转录组测序质量检测
        3.3.2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3.3.3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3.3.4 差异表达基因KEGG功能分析
        3.3.5 光合色素代谢途径中的差异基因筛选
        3.3.6 光合作用途径中的差异基因筛选
        3.3.7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差异基因筛选
        3.3.8 苯丙烷合成途径中的差异基因筛选
        3.3.9 光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光受体基因筛选
        3.3.10 差异基因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3.4 红蓝光处理的黄金芽叶片转录组分析
        3.4.1 转录组测序质量检测
        3.4.2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3.4.3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3.4.4 差异表达基因KEGG功能分析
        3.4.5 光合色素代谢途径中的差异基因的筛选
        3.4.6 光合作用途径中的差异基因筛选
        3.4.7 光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光受体基因筛选
        3.4.8 差异基因的荧光定量PCR验证
    3.5 红蓝光与白光处理的黄金芽叶片转录组分析
        3.5.1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3.5.2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3.5.3 差异表达基因KEGG功能分析
        3.5.4 叶色形成的关键差异基因筛选
        3.5.5 蛋白互作网络
    3.6 光敏色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3.6.1 RNA提取与检测
        3.6.2 基因的克隆
        3.6.3 生物信息学分析
        3.6.4 不同光质下的CsPHY表达模式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遮光方式下黄金芽叶片生理特性
    4.2 不同光质处理下黄金芽叶片生理特性
    4.3 紫外光诱导黄金芽叶片灼伤的机制
    4.4 红光促进黄金芽叶色返绿的机制
    4.5 黄绿光促进黄金芽叶色黄化的推测
    4.6 光敏色素基因功能预测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的开心果黄曲霉毒素B1污染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词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开心果概况
    1.2 黄曲霉毒素及其污染问题
    1.3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
        1.3.1 传统化学检测方法
        1.3.2 荧光光谱及成像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仪器、材料和方法
    2.1 引言
    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2.1 Evolution22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2.2 F-7000 荧光分光光度计
        2.2.3 Ava Spec-2048光纤光谱仪
        2.2.4 MW-GX-360紫外固体激光器
    2.3 软件介绍
        2.3.1 分子模拟软件
        2.3.2 AvaSoft软件
        2.3.3 SolidWorks软件
        2.3.4 数据处理分析软件
    2.4 实验材料
    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5.1 光谱预处理方法
        2.5.2 样品集划分方法
        2.5.3 建模分析方法
        2.5.4 模型评价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曲霉毒素的荧光特性及其信号增敏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与试剂
        3.2.2 溶液稀释与样品制备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和讨论
        3.3.1 AFB_1与KAD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2 HRP与 H_2O_2氧化物的转化效率分析
        3.3.3 KA与 KAD对 AFB_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3.3.4 AFB_1和KAD的荧光光谱特性
        3.3.5 溶剂类型对AFB_1和KAD荧光信号强度的影响
        3.3.6 CD对 AFB_1和KAD荧光信号强度的影响
        3.3.7 溶剂类型对AFB_1-CD荧光信号的影响
        3.3.8 AFB_1-CD、AFB_1-KAD-CD和 KAD-CD包合物的稳定性
        3.3.9 分子模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开心果AFB_1污染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识别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2.2 静态LIFS检测系统
        4.2.3 荧光光谱数据统计分析
        4.2.4 试验流程简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荧光光谱分析
        4.3.2 PCA结果分析
        4.3.3 LDA结果分析
        4.3.4 LRC和 SVM结果分析
        4.3.5 特征波长的鉴定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开心果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多路复用检测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开心果和样品制备
        5.2.2 多路复用光纤LIFS系统
        5.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荧光光谱分析
        5.3.2 PCA分析
        5.3.3 判别分析
        5.3.4 回归分析
        5.3.5 特征波长的鉴定
        5.3.6 与前人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态LIFS检测系统搭建及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开心果和样品制备
        6.2.2 动态LIFS检测系统
        6.2.3 多元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荧光光谱分析
        6.3.2 主成分的优选和分析
        6.3.3 判别分析
        6.3.4 回归分析
        6.3.5 特征波段鉴定及识别分析
        6.3.6 与前人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后期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中国黄连木性别表现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性别的特征及研究进展
        1.2.1 性别表现及其特征
        1.2.2 黄连木属中雌雄同株的发现及利用
    1.3 动植物界的性别决定理论
        1.3.1 遗传性别决定机制
        1.3.2 环境性别决定机制
        1.3.3 表观遗传学
    1.4 黄连木属植物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
        1.4.1 表型水平的性别差异
        1.4.2 染色体核型水平的性别差异
        1.4.3 生理水平的性别差异
        1.4.4 分子水平的性别差异
    1.5 关于黄连木属雌雄同株植株起源的探讨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1.7.1 不同性别表型特征研究
        1.7.2 雌雄配子体育性
        1.7.3 雌雄同株起源及性别稳定性研究
        1.7.4 性别分化过程研究
        1.7.5 筛选影响中国黄连木性别决定的差异基因
        1.7.6 差异(候选)基因的功能验证
    1.8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植物材料
        2.2.2 主要菌株和载体
        2.2.3 试验仪器设备
        2.2.4 试验试剂和培养基
    2.3 试验方法
        2.3.1 各性别类型特征
        2.3.2 雌雄配子体育性
        2.3.3 各性别类型DNA分子标记
        2.3.4 性别稳定性研究
        2.3.5 雌雄同株各性别类型接穗嫁接观察
        2.3.6 花发育进程的内外形态观测
        2.3.7 RNA测序样品的选择与制备
        2.3.8 转录组及Small RNA数据分析
        2.3.9 荧光定量PCR验证表达趋势
        2.3.10 性别分化过程中SOD、脯氨酸,及基因表达变化
        2.3.11 PcHSP70-1及PcHSP90基因全长克隆
        2.3.12 PcHSP70-1及PcHSP90生物信息学分析
        2.3.13 表达载体构建
        2.3.14 拟南芥转化
        2.3.15 亚细胞定位
        2.3.16 拟南芥的表型观察和胁迫处理
        2.3.17 生理指标的测定
        2.3.18 荧光定量PCR
3 结果与分析
    3.1 雌雄同株黄连木表型特征
        3.1.1 各性别类型特征
        3.1.2 雌雄配子体育性
    3.2 雌雄同株黄连木的起源鉴定
        3.2.1 不同性别类型的DNA分子标记
        3.2.2 性别稳定性研究
        3.2.3 嫁接树的性别表现
    3.3 中国黄连木花芽性别分化过程
        3.3.1 雌花、雄花、两性花的差异分化过程
        3.3.2 雌、雄、两性花着生枝的物候期
        3.3.3 花发育中的特殊现象
    3.4 黄连木性别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调控网络
        3.4.1 各性别类型的转录组总体概况
        3.4.2 性别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
        3.4.3 各性别类型的代表性表达模式
        3.4.4 各性别类型基因调控网络中的核心基因
        3.4.5 性别分化相关的关键基因及其调控模式
    3.5 黄连木性别分化关键期小RNA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3.5.1 小RNA数据总体概况
        3.5.2 小RNA分类注释及家族分析
        3.5.3 性别分化关键期小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3.5.4 miRNA与转录组的关联分析
    3.6 中国黄连木HSP家族基因功能验证
        3.6.1 黄连木性别分化过程中生理及基因表达变化
        3.6.2 PcHSP70及PcHSP90基因全长的获得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3.6.3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
        3.6.4 PcHSP70及PcHSP90基因亚细胞定位分析
        3.6.5 PcHSP70及PcHSP90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及抗性鉴定
4 讨论
    4.1 雌雄同株资源的变异特征及其价值
    4.2 雌雄同株的起源
        4.2.1 DNA层面的结果
        4.2.2 性别表现稳定性情况
        4.2.3 花发育过程中的性别分化
    4.3 黄连木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预测
        4.3.1 各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情况
        4.3.2 其他数据的验证
        4.3.3 黄连木花器官性别分化的可能机制
    4.4 中国黄连木Hsp家族在花发育中的作用
        4.4.1 黄连木的Hsps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多个过程
        4.4.2 PcHSP70-1促进拟南芥生长和开花的可能机制
        4.4.3 转基因拟南芥抗旱的可能机制
    4.5 中国黄连木性别表现与环境的关系
    4.6 总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中国黄连木的性别表现
        5.1.2 性别分化分子机制
        5.1.3 全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5.3.1 雌雄同株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5.3.2 研究的不足
        5.3.3 黄连木性别决定机制研究的开展方向
        5.3.4 黄连木栽培技术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开心果采后射频杀虫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开心果概述
        1.1.1 开心果的生物学特性
        1.1.2 开心果的种植与贸易概况
        1.1.3 开心果的营养价值
        1.1.4 开心果的加工现状与前景
    1.2 射频波加热技术概述
        1.2.1 射频加热简介
        1.2.2 介电特性
        1.2.3 穿透深度与能量密度
        1.2.4 介电加热技术的特点
        1.2.5 射频加热系统简介
    1.3 农产品采后杀虫技术的相关研究
        1.3.1 传统杀虫技术
        1.3.2 新型杀虫技术
    1.4 坚果综合加工与储藏研究进展
        1.4.1 坚果油脂
        1.4.2 坚果脱脂粉
        1.4.3 坚果产品的储藏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开心果果仁的介电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频率与果仁介电特性的关系
        2.3.2 特定频率下果仁介电特性与水分和温度的关系
        2.3.3 盐分对果仁介电特性的影响
        2.3.4 特定频率下果仁与害虫介电损耗的对比
        2.3.5 特定频率下电磁波在果仁中的穿透深度
    2.4 小结
第三章 开心果采后射频杀虫处理与储藏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射频杀虫的极板间距和加热速率
        3.3.2 射频杀虫的升温曲线与冷却方法
        3.3.3 射频杀虫的加热均匀性
        3.3.4 射频杀虫后样品的品质与储藏稳定性
    3.4 小结
第四章 开心果采后射频杀虫连续化处理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连续化处理的加热均匀性
        4.3.2 连续化处理的害虫死亡率
        4.3.3 连续化处理的加热效率与处理量
    4.4 可行性分析
        4.4.1 经济性
        4.4.2 装备的可行性
        4.4.3 政策法规的要求性
    4.5 小结
第五章 开心果冷榨油的理化性质、香气成分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开心果冷榨油的理化特性
        5.3.2 开心果冷榨油的香气成分
        5.3.3 开心果冷榨油的氧化稳定性
    5.4 小结
第六章 开心果脱脂粉的营养成分、功能特性与生物活性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试验方法
        6.2.4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脱脂粉的宏量营养素含量与色泽
        6.3.2 脱脂粉的微量营养素组成与含量
        6.3.3 脱脂粉的氨基酸组成与含量
        6.3.4 脱脂粉的功能特性
        6.3.5 脱脂粉的生物活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
        6.3.6 脱脂粉的微观结构
    6.4 小结
第七章 开心果脱脂粉的解吸吸附等温线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材料与试剂
        7.2.2 仪器与设备
        7.2.3 试验方法
        7.2.4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脱脂粉的平衡含水量与等温线
        7.3.2 脱脂粉解吸吸附等温线与滞后现象的对比
        7.3.3 脱脂粉解吸吸附等温线的模型拟合
        7.3.4 脱脂粉的单分子层水含量
        7.3.5 脱脂粉的等量吸着热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主要试验设备和检测设备
符号表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8)新疆扁桃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s基因型的分析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叶片DNA的提取
        1.2.2 S-Rnases基因扩增特异引物的筛选
        (1) 供试引物
        (2) PCR反应条件
        (3) PCR产物检测
        1.2.3 S-Rnases基因的克隆测序
    1.3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引物组合PCR扩增效果的评价标准
    2.2 引物组合Pa F+PaR对参试扁桃品种的扩增效果
    2.3 引物组合Pru C2+Pru C4R对参试扁桃品种的扩增效果
    2.4 引物组合Amy C5R+AS1Ⅱ对参试扁桃品种的扩增效果
    2.5 不同引物组合对参试扁桃品种扩增效果的综合评价
    2.6 扁桃品种S-Rnases基因序列分析
    2.7 扁桃品种S-RNases基因型鉴定
3 讨论
    3.1 扁桃S-RNases基因扩增特异引物的选择
    3.2 扁桃S-RNases基因扩增后PCR条带的数量
    3.3 新疆扁桃S-RNases基因的命名和S-RNases基因型的确定
    3.4 S-RNases等位基因PCR扩增法鉴定品种基因型
4 结论

(9)开心果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制备、构效关系和抑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开心果研究概况
        1.1.1 开心果简介
        1.1.2 开心果的研究概况
    1.2 目前生物活性肽的一些研究进展
        1.2.1 生物活性多肽的概念及功能分类
        1.2.2 生物活性多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降血压肽的研究概况
        1.3.1 高血压疾病日益严重
        1.3.2 人体内血压的调节机制
        1.3.3 国内外关于降血压多肽研究的概况
    1.4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1 开心果酶解液的体内、体外降血压活性研究和酶解条件的优化
        1.5.2 开心果降血压肽的制备、分离纯化和鉴定
        1.5.3 降血压肽的构效关系和抑制机理的研究
第2章 开心果水解液的降血压活性研究和水解条件的优化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分析方法
        2.3.1 ACE抑制率体外测定方法
        2.3.2 水解开心果蛋白酶的选择
        2.3.3 酶解条件的优化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水解开心果蛋白酶的选择
        2.4.2 胰蛋白酶水解条件的优化
        2.4.3 最优化水解条件下水解4 h和12 h酶解液的IC_(50)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开心果中降血压多肽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3.1 前言
    3.2 材料及仪器
        3.2.1 主要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研究方法
        3.3.1 开心果粉末胰蛋白酶水解液的制备
        3.3.2 超滤膜根据分子量分离开心果降血压多肽
        3.3.3 Sephadex G-15串联Sephadex G-10分离纯化开心果胰蛋白酶水解液
        3.3.4 RP-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开心果降血压多肽
        3.3.5 多肽序列的鉴定及活性检测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超滤分离开心果胰蛋白酶水解液
        3.4.2 Sephadex G-15串联Sephadex G-10分离纯化开心果胰蛋白酶水解液
        3.4.3 RP-HPLC制备开心果降血压多肽
        3.4.4 鉴定多肽序列及ACE抑制活性检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降血压肽的构效关系和抑制机理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研究方法
        4.3.1 对多肽进行氨基酸位置的调换及活性研究
        4.3.2 多肽合成及ACE抑制活性的检测
        4.3.3 降血压多肽抑制机理的探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多肽结构对ACE抑制活性的影响
        4.4.2 分子模拟和降血压多肽抑制机理的探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10)十种常见食品过敏原基因复合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不同玉米品种代谢组学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复合 PCR 技术在转基因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引言
        1.1 普通复合 PCR
        1.2 基因芯片-复合 PCR
        1.3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复合 PCR(DHPLC-M-PCR)
        1.4 通用引物复合 PCR(UP-M-PCR)
        1.5 MassCode 复合 PCR
        1.6 复合 PCR 在转基因检测中的前景展望
    2 代谢组学在植物科学中的应用
        2.1 代谢组学的定义
        2.2 代谢组学的发展现状和进展
        2.3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平台
        2.3.1 代谢组学的样品处理技术
        2.3.2 代谢组学的仪器分析技术
        2.4 代谢组学在植物中的应用
        2.5 代谢组学前景和展望
第二章 十种常见食品过敏原基因复合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引言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植物基因组 DNA 的提取
        2.2 十种过敏原食物常见过敏原基因查找
        2.3 复合 PCR 引物设计以及特异性鉴定
        2.3.1 复合 PCR 引物设计
        2.3.2 十种过敏原食物引物特异性鉴定
        2.3.3 十种过敏原食物基因引物扩增产物测序结果比对
        2.4 十种过敏原检测复合 PCR 体系的建立以及条件优化
        2.5 十种过敏原食物检测灵敏度分析
        2.5.1 单独过敏原食物体系和多重过敏原食物体系检测灵敏度分析
        2.5.2 过敏原食物混合样本检测灵敏度分析
        2.6 商业化过敏原食品检测
        2.7 优化体系结果通过三家实验室认证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3.1 十种过敏原基因引物特异性验证结果
        3.2 十种过敏原基因扩增产物测序结果验证
        3.3 十重过敏原基因复合体系的建立
        3.4 十种过敏原食物检测灵敏度分析结果
        3.4.1 单独体系灵敏度分析
        3.4.2 复合体系灵敏度分析
        3.4.3 混合样品的灵敏度分析
        3.5 商业化样品的检测
        3.6 过敏原检测十重复合体系三家实验室认证结果
    4 本章讨论和小结
第三章 不同玉米品种之间代谢物差异分析
    引言
    1 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
        2.1.1 玉米的种植
        2.1.2 玉米的收获和研磨
        2.2 样品处理
        2.2.1 称量
        2.2.2 代谢物提取
        2.2.3 衍生
        2.3 代谢物测定的仪器方法
        2.3.1 UHPLC 测定
        2.3.2 GC‐MS 测定
        2.4 数据处理
        2.4.1 数据提取
        2.4.2 化合物鉴定
        2.4.3 统计学计算和分析
        2.4.3.1 T‐检验
        2.4.3.2 主成分分析
        2.4.3.3 Z 得分(Z‐score)
        2.4.3.4 箱线图(box‐plot)
        2.4.3.5 热图(Heat map)
        2.4.3.6 关联性分析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1 实验数据的质量控制
        3.2 玉米种子的代谢物分析
        3.3 Z-Score—转基因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代谢物的差异分析
        3.4 主成分分析-PCA
        3.4.1 野生型玉米品系分析
        3.4.2 具有亲缘关系的品系代谢物分析
        3.4.3 转基因玉米及其受体的 PCA 分析
        3.5 箱型图分析(Box-plot)
        3.6 热点图分析(Heat map)
        3.7 关联性分析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
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致谢

四、开心果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品种简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隆安县4个引进板栗品种开花特性和授粉配置研究[D]. 覃腾. 广西大学, 2021
  • [2]基于RNA-seq技术解析NO延缓葡萄果梗采后褐变的作用机理[D]. 吴忠红. 石河子大学, 2021
  • [3]柑橘模式材料的开发与金柑属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D]. 朱晨桥.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黄金芽茶树叶色响应光质的生理特性及机制研究[D]. 田月月.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5]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的开心果黄曲霉毒素B1污染检测方法研究[D]. 吴启芳. 浙江大学, 2020(01)
  • [6]中国黄连木性别表现分子机制的研究[D]. 白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7]开心果采后射频杀虫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D]. 令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8]新疆扁桃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s基因型的分析鉴定[J]. 曾斌,高启明,田嘉,李疆. 新疆农业科学, 2014(08)
  • [9]开心果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制备、构效关系和抑制机理研究[D]. 李鹏.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10]十种常见食品过敏原基因复合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不同玉米品种代谢组学差异分析[D]. 程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开心果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品种简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