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西南山区田塍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葳[1](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马国君[2](2017)在《我国粮食作物地域性差异的生态价值探微——以清代方志“谷之属”所涉农作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疆域辽阔,粮食作物地域性差异大。就清代方志记载言,西北、华北等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带,农作物以耐旱、耐寒的麦类、粟类等为主,南方温暖湿润,农作物以稻类为主,同时,由于区域内地貌、小气候等因素,诸多粮食作物与之并存,如北方的沙米,南方的芋头、粉葛等。多种粮食作物的地域性结构差异,体现了历史上我国各区域居民在粮食作物经营上对其属性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其因地制宜培育,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耕作技术。研究其间规律,对当前深化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内涵,推动生态建设和粮食安全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王兴平,吴明[3](2009)在《田塍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浙江庆元县利用地理优势,广泛种植田塍豆,通过选用良种、合理布局、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加强管理等技术措施,提高了田塍豆的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吴早贵[4](2005)在《浙江省旱粮生产情况及发展措施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旱粮是浙江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3,产量约占粮食总产的15。近年来粮食生产形势急剧变化,旱粮生产也随之而变。阐述了浙江省旱粮生产的现状与特点,分析了最近一轮粮食生产调减中旱粮的变化与发展趋势,认为旱粮具有稳粮、增效双重作用。并立足浙江实际,对旱粮生产的发展措施进行了探讨。
林日长,林昌庭,林敏莉,何齐钱,周贤东[5](2004)在《景宁县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路永,钟明星[6](2002)在《浙西南山区绿豆高产栽培技术》文中指出
王存美,林昌庭,赵华仙,刘波[7](2001)在《浙西南山区田塍豆高产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
周吉忠,马剑平,吴齐忠,林昌庭,夏建美[8](2001)在《景宁县2001年田塍豆高产栽培技术初报》文中认为
陈孟华,夏建红,吴光兄,林昌庭,叶君勇[9](2001)在《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文中提出小豆是传统的农作物,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特殊的药用功能,是食品加工、医药等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市场上较为畅销,而且价格看好。要使小豆获得高产高效,在栽培上必须掌握“选用良种,合理间作,适当密植,加强肥水管理”等技术环节,才能使小豆获得较佳的种植效果。
廖必长,陈叶平,季日鹤[10](2001)在《覆膜栽培对中稻再生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试验结果表明 ,应用覆膜栽培技术 ,可使山区烂湖田的中稻 再生稻生育进程明显加快 ,头季稻、再生稻的成熟期分别提早 3~ 5d ,2d ;能显着提高有产穗数 ,从而提高产量 ,同时结合采用旱育秧培育壮秧 ,增产效果最好 ,是提高浙西南山区烂糊田的中稻 再生稻产量的有效途径
二、浙西南山区田塍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西南山区田塍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我国粮食作物地域性差异的生态价值探微——以清代方志“谷之属”所涉农作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代我国粮食作物概况 |
(1) 粟类: |
(二) 麦类: |
(三) 稻类: |
(四) 菽类: |
(五) 其他: |
二、清代我国粮食作物多元分布的原因探微 |
三、粮食作物地域性差异对当代生态安全的启示 |
四、结论与推演 |
(一) 加强有涉农业典籍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服务, 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服务。 |
(二) 加强历史时期各区域主粮差异研究, 以确保我们能够做到因地制宜。 |
(三) 加强历史时期农业技术的研究, 真正推动我国农业发展。 |
(四) 深化对粮食多元化的理解。 |
(3)田塍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选用良种, 合理布局 |
2 适时播种, 培育壮苗 |
3 适时移栽, 合理密植 |
4 合理施肥, 加强管理 |
(5)景宁县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县大豆生产的现状 |
2 我县大豆分布状况及耕作制度 |
2.1 春大豆 |
2.2 夏大豆 |
2.3 秋大豆 |
3 我县发展大豆生产的潜力 |
3.1 大力发展田塍豆 |
3.2 积极扩种春大豆 |
3.3 努力抓好“四园”套种大豆 |
3.4 积极发展秋大豆 |
4 加快发展大豆生产的几点建议 |
4.1 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
4.2 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
4.3 积极抓好大豆的加工和流通 |
(10)覆膜栽培对中稻再生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 小 结 |
四、浙西南山区田塍豆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2]我国粮食作物地域性差异的生态价值探微——以清代方志“谷之属”所涉农作物为例[J]. 马国君.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6)
- [3]田塍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王兴平,吴明. 上海农业科技, 2009(03)
- [4]浙江省旱粮生产情况及发展措施探讨[J]. 吴早贵. 浙江农业科学, 2005(05)
- [5]景宁县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林日长,林昌庭,林敏莉,何齐钱,周贤东.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S2)
- [6]浙西南山区绿豆高产栽培技术[J]. 王路永,钟明星.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S2)
- [7]浙西南山区田塍豆高产栽培技术[J]. 王存美,林昌庭,赵华仙,刘波.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S2)
- [8]景宁县2001年田塍豆高产栽培技术初报[J]. 周吉忠,马剑平,吴齐忠,林昌庭,夏建美.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S2)
- [9]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报[J]. 陈孟华,夏建红,吴光兄,林昌庭,叶君勇.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S2)
- [10]覆膜栽培对中稻再生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J]. 廖必长,陈叶平,季日鹤. 耕作与栽培, 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