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滚筒流化工艺生产大颗粒尿素技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温翔宇[1](2020)在《高地隙变量配混施肥装置仿真优化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田间管理作业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在高杆作物田间管理环节装备缺乏、功能单一,传统的作业装备存在地隙较低,难以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进地作业,制约了田间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短板之一。采用高地隙作业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针对高杆作物中后期的追肥问题,设计了与高地隙底盘配套的精量配混施肥装置,该装置采用侧深施肥的策略,将氮磷钾三种肥料按需求实时配比后,排施至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中,提高肥料利用率;为适配宽幅、高效的作业需求,同时避免肥箱过长造成高地隙底盘重心不稳,采用气力集排式施肥方案。本文对集排式施肥装置关键部件进行设计,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等方法和手段,研究关键部件作业质量影响规律,最后集成关键部件对精量配混施肥装置进行整机试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颗粒肥料离散元仿真摩擦因数标定方法研究应用离散元法分析离散物料与农机执行机构的交互作用,可以取得试验研究无法得到的颗粒运动信息,目前对于颗粒物料的参数标定方法多多采用单一方法来标定多个接触参数,导致仿真与试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针对上述问题,对分体圆筒法、倾斜法、抽板法和斜面法4种颗粒特性测试方法进行Plackett-Burman多因素显着性筛选试验,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测试方法影响测量结果的显着因素与因素显着程度。根据分体圆简法、倾斜法和斜面法的方差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基于颗粒物料整体特性的摩擦因数标定方法,将仿真试验与真实试验相结合,依次标定出尿素颗粒与PVC材料间静摩擦因数为0.41,颗粒间静摩擦因数为0.36,颗粒间滚动摩擦因数为0.15。将所标定的摩擦因数采用无底圆筒法进行验证试验,休止角仿真试验结果为30.57o,真实试验结果为31.74o,相对误差为3.69%,不同含水率下的实际试验休止角与所标定摩擦因数下的仿真休止角相对误差均不大于4.59%,仿真试验结果与真实试验结果无显着差异,验证了所标定摩擦因数的准确性。(2)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颗粒肥料悬浮速度测定为提供气力施肥装置的设计参考依据,以大颗粒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3种颗粒状化肥为试验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和离散元法耦合的方法对物料悬浮速度进行数值模拟,采用Lagrangian模型进行气固两相流耦合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大颗粒尿素悬浮速度7.21-12.97m/s,磷酸二铵悬浮速度7.68-12.48m/s,硫酸钾悬浮速度11.09-18.15m/s。通过台架试验测定大颗粒尿素悬浮速度6.68-12.48m/s,磷酸二铵悬浮速度7.22-11.96m/s,硫酸钾悬浮速度9.46-17.81m/s,相对误差分别为5.3%、5.1%、7.2%。在颗粒肥料体积分数1%、3.5%、6%、8.5%时,分别测定肥料颗粒群的悬浮速度,结果表明,颗粒群悬浮速度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在不同的颗粒肥料体积分数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值近似为常数,其原因为颗粒球形度对悬浮速度的影响,标定得大颗粒尿素悬浮速度修正系数0.90,磷酸二铵悬浮速度修正系数0.96,硫酸钾悬浮速度修正系数0.84。基于流固耦合的颗粒悬浮速度仿真有较高的准确度,验证了基于EDEM-Fluent气固两相流耦合仿真测定物料悬浮速度方法的可行性。(3)基于离散元法的气力变量配比施肥装置设计为提高肥料利用率,设计变量配比施肥装置,实现氮磷钾3种肥料按需实时配比排施,基于离散元法,分析施肥管倾角对大颗粒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输送能力的影响,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施肥管倾角大于50o时,肥料在施肥管中的输送效率满足最大施肥量条件下排肥器的排肥速率,根据经典文丘里管设计方法对风送输肥管进行设计,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和离散元法耦合的方法,研究输送气速对施肥量误差的影响,试验发现随着输送气速的增加,排施在目标区域的肥料质量逐渐增加,实际总施肥量与目标总施肥量之间的误差逐渐减小,同时大颗粒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施肥误差均逐渐减小,但当输送气速大于30m/s时,硫酸钾施肥误差逐渐增大,并且总施肥量误差降低效果并不显着,因此,输送气速30m/s为最经济风速。对气力变量配比施肥装置进行样机试制,并进行田间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一肥料施肥量误差控制在5.33%以内,总施肥量误差不超过4.66%,3种肥料混合均匀度均大于94.4%。(4)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的设计与试验基于静电感应原理,设计了固体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由于肥料颗粒与空气、排肥管管壁以及自身之间的摩擦、碰撞,使肥料颗粒携带了电荷,在肥料颗粒下落的过程中,环形电极被其感应出了微弱的等量异号电荷,最后由电流放大电路输出与之相对应的感应电流。以大颗粒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感应电流与颗粒肥料质量流量的标定研究,并进行了三种肥料检测精度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三种肥料的平均测量误差分别为3.9%,5.1%,5.9%,误差的标准差分别为5.21,7.98,11.29。统计分析显示,三种肥料的测量误差符合正态分布,其数学期望分别为3.74%,4.93%,5.22%。本文研究的固体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可以满足固体颗粒肥料质量流量实时检测的需求,并为变量施肥闭环控制的研究提供参考。(5)气力集排式配混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为满足玉米生长中后期的追肥需求,设计一种与高地隙底盘配套使用的精量配混施肥机。采用气力集排式施肥方案,设计抛送式混肥器将变量配比施肥装置排出的氮磷钾3种肥料通过电机驱动叶片旋转进行混合,并输送至内部被设计成锥形结构的肥料分配器。通过计算机流体动力学和离散元耦合法对分配器排肥口倾角、分配器上端波纹管的结构和布置方式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当排肥口倾角为45o时,其综合性能最优;肥料分配器上端需布置一段长度至少为570mm的垂直波纹管,从而避免了肥料颗粒流因压力差的作用而粘附在管壁上。2019年6月,对该机进行了田间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该机的施肥量误差为2%,总施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2%,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3%,施肥装置可满足高杆作物中耕时期的追肥需求。
朱志锋,王子浩,焦卫平,曲宝龙,刘晓波[2](2019)在《强力混合机在聚氨酯包膜尿素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一种强力混合机生产聚氨酯包膜尿素的工艺,主要包括工艺流程、主要技术指标优化、产品质量和成本等。与传统的滚筒、流化床聚氨酯包膜尿素生产工艺相比,强力混合机包膜工艺具有成本低、包膜效果好等优势,其产品的养分释放曲线呈"S"型,更符合作物的养分需求。
赵隆颢,马存彪[3](2017)在《论大颗粒尿素生产制备及发展前景》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先是介绍了大颗粒尿素的产品特性,将大颗粒尿素的相对优势进一步体现了出来,然后对荷兰海德鲁雾化流化床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探究了大颗粒尿素防结块技术,最后对大颗粒尿素在尿素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大颗粒尿素在当前阶段的国内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荆云峰[4](2017)在《大颗粒尿素装置扩产改造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尿素市场持续低迷,日趋成熟的生产工艺使生产系统控潜能力越来越小,通过对装置的扩产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刘峰[5](2016)在《生物炭颗粒肥挤出滚圆成型装备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传统肥料存在着适应面窄,肥料颗粒特性不能满足特定需求,施用后对土壤有污染等问题,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新型肥料。生物炭施入土地后可吸附养分提高肥力,实现作物增产的效果,近些年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农业中。本文旨在研究新型生物炭颗粒肥的成型条件、挤出滚圆成型装置和造粒工艺优化,为新型生物炭颗粒肥的制作工艺和设备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粉体物料及粘结剂的特性测试。检测了生物炭粉及膨润土等主要粉体的流动性、喷流性、含水率等特性和粘结剂的粘度特性。在低浓度混合粘结剂中,木质素磺酸钠:可溶性淀粉=1:2配比下粘度效果最好;在高浓度混合粘结剂中,阿拉伯树胶粉:海藻酸钠=1:1配比下粘度效果最好;最后确定后续试验采用粘结剂的配比为海藻酸钠:可溶性淀粉:木质素磺酸钠=1:6:3。2)生物炭颗粒肥挤出成型条件试验研究。以挤出成型装置为主要试验平台,分析影响试验的因素及水平并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最优方案为生物炭粉与膨润土的比例为1:4、下压速率为60mm/min、粘结剂的浓度为8%、粘结剂所占整体物料的百分比为40%,为后续的生物炭颗粒肥成型试验提供准确的指导。探究了挤出孔径和滚圆对生物炭颗粒肥特性的影响,得出增大孔径和滚圆对颗粒特性均有促进作用。3)挤出滚圆机的设计优化及制作。确定挤出滚圆造粒方式,并对选定方案进行成粒机理与运动分析,设计并试制了一种挤压滚圆一体机,主要包括挤出系统、切割机构、滚圆出料系统和电气系统等部分,生产能力为5 Kg/h,螺杆直径为55mm,长径比为4,根据更换不同孔径的孔板可生产15mm粒径的颗粒,可实现物料的挤出、自主剪切和滚圆出料。4)生物炭颗粒肥造粒工艺研究与试验。利用挤出滚圆造粒机进行生物炭颗粒肥成型试验,分别从单因素和正交造粒试验探索和优化生物炭颗粒肥成型工艺。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最终得出最优方案为膨润土与生物炭的比例为2.2:1、挤出转速为8RPM、粘结剂的浓度为8%、粘结剂占总体粉料的30%。5)生物炭颗粒肥特性对比检测。根据正交试验最优方案进行造粒,把制得的生物炭颗粒肥与2种市场上使用其他造粒方式制得的生物炭基肥从多个方面进行颗粒特性对比。检测得知,3种颗粒肥的生物炭含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的总和基本一致,使用挤出滚圆法制得的生物炭颗粒致密度较高,在含水率、颗粒抗压强度、圆度和粒度分布等指标上整体性能较好,在养分释放性能上属于中间水平,在吸湿性能上表现欠佳,在后期可考虑相应的后处理工艺进行改善。
崔文科[6](2012)在《大颗粒尿素技术与工艺流程比较》文中提出阐述了大颗粒尿素的特点及当今世界上生产大颗粒尿素的主要造粒工艺,对海德鲁、东洋工程公司造粒工艺与双转鼓流化工艺大颗粒尿素技术进行了比较,对大颗粒尿素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崔文科,韩喜民,陈新潮,茹国杰[7](2012)在《双滚筒流化床造粒技术在我公司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双滚筒流化床大颗粒尿素技术的工艺特点和优势,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
崔文科,韩喜民,王小宁[8](2012)在《大颗粒尿素技术与工艺流程比较》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大颗粒尿素的特点及当今世界上生产大颗粒尿素的主要造粒工艺,对海德鲁、东洋工程公司造粒工艺与双转鼓流化工艺大颗粒尿素技术进行了比较,对大颗粒尿素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尚俊法,王国耀,卫格平,邓洪亮[9](2011)在《双滚筒流化床大颗粒尿素装置建设总结》文中研究指明0前言山西永济中农化工公司的尿素造粒塔塔径为Φ9000mm,已不能适应生产,导致尿素成品下料温度高、粉尘含量大、粒度偏小等问题;同时,由于造粒塔塔顶的放空气中粉尘含量超标,造成了环境污染及尿素浪费。为此,决定新建1套100kt/a双滚筒流化床大颗粒尿素装置,以达到
尚俊法,王国耀,卫格平,邓洪亮[10](2011)在《10×104t/a双滚筒流化床大颗粒尿素生产总结》文中提出简要介绍10×104t/a双滚筒流化床大颗粒尿素装置的建设、生产运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加以解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双滚筒流化工艺生产大颗粒尿素技术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滚筒流化工艺生产大颗粒尿素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地隙变量配混施肥装置仿真优化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中耕追肥机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颗粒肥料离散元仿真摩擦因数标定方法研究 |
2.1 颗粒肥料与施肥管物性参数 |
2.2 颗粒肥料休止角测定方法 |
2.3 基于EDEM软件颗粒肥料Plackett-Burman多因素显着性筛选试验 |
2.3.1 建立仿真模型 |
2.3.2 Plackett-Burman多因素显着性筛选试验设计 |
2.4 肥料颗粒摩擦因数标定 |
2.4.1 尿素颗粒与PVC间静摩擦因数标定 |
2.4.2 尿素颗粒间静摩擦因数标定 |
2.4.3 颗粒间滚动摩擦因数标定 |
2.4.4 颗粒与PVC材料间滚动摩擦因数标定 |
2.4.5 不同含水率下标定结果验证试验 |
2.5 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摩擦因数标定 |
2.5.1 磷酸二铵摩擦因数标定 |
2.5.2 硫酸钾摩擦因数标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颗粒肥料悬浮速度测定试验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肥料颗粒悬浮速度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 |
3.2.1 理论计算 |
3.2.2 数值模拟 |
3.3 肥料颗粒悬浮速度测定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离散元法的气力变量配比施肥装置仿真优化与试验 |
4.1 气力变量配比施肥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
4.2 关键部件结构设计 |
4.2.1 肥箱容积的确定 |
4.2.2 风送输肥管设计 |
4.3 基于EDEM软件的肥料混合仿真试验 |
4.3.1 试验材料物性参数 |
4.3.2 试验模型建立 |
4.3.3 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 |
4.4 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气力施肥仿真试验 |
4.4.1 仿真模型建立 |
4.4.2 不同输送气速仿真试验结果 |
4.5 排肥器标定与田间试验 |
4.5.1 肥料在不同排肥轴转速下的排肥量测定 |
4.5.2 田间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的设计与试验 |
5.1 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传感器的设计 |
5.2 颗粒肥料质量流量与对应的感应电流值标定 |
5.2.1 搭建排肥试验台 |
5.2.2 标定试验 |
5.3 试验及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气力集排式配混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 |
6.1 气力集排式配混施肥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 |
6.2 肥料分配器的设计 |
6.2.1 肥料分配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6.2.2 肥料分配器结构参数 |
6.2.3 肥料分配器气固耦合仿真 |
6.2.3.1 肥料分配器排肥口倾角耦合仿真结果 |
6.2.3.2 90o弯曲施肥管中颗粒运动规律 |
6.3 抛送式混肥器的设计 |
6.3.1 抛送式混肥器结构参数 |
6.3.2 抛送式混肥器颗粒运动仿真 |
6.3.3 抛送式混肥器流场仿真 |
6.4 田间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1. 导师简介 |
2.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强力混合机在聚氨酯包膜尿素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聚氨酯包膜尿素制备工艺 |
1.1 流化床包膜工艺 |
1.2 转鼓包膜工艺 |
1.3 转鼓流化床包膜工艺 |
1.4 强力混合机包膜工艺 |
2 强力混合机生产聚氨酯包膜尿素 |
2.1 强力混合机原理 |
2.2 包膜工艺流程 |
2.3 主要工艺技术指标 |
2.4 主要工艺技术指标优化 |
2.4.1 不同包膜温度对聚氨酯包膜尿素养分释放周期的影响 |
2.4.2 不同包膜反应时间对聚氨酯包膜尿素养分释放周期的影响 |
2.4.3 不同包膜率对聚氨酯包膜尿素养分释放周期的影响 |
2.5 不同工艺包膜率、尿素养分释放率及成本对比 |
2.5.1 不同工艺聚氨酯包膜尿素累积养分释放率 |
2.5.2 生产成本核算 |
3 总结与展望 |
(3)论大颗粒尿素生产制备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大颗粒尿素概述 |
1.1 大颗粒尿素概念 |
1.2 大颗粒尿素产品特性 |
2 大颗粒尿素生产制备工艺 |
2.1 生产原料选择 |
2.2 生产工艺方案选择 |
2.3 雾化流化床生产制备工艺流程 |
2.4 雾化流化床生产制备工艺特点 |
3 大颗粒尿素防结块技术 |
4 大颗粒尿素发展前景 |
(4)大颗粒尿素装置扩产改造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改造前大颗粒装置主要设备配置情况 |
2 改造方案 |
2.1 计算依据 |
2.2 改造内容 |
2.3 改造后工艺流程 |
2.4 改造后运行效果 |
2.4.1 改造后的产量 |
2.4.2 改造后运行效果 |
3 改造效益 |
3.1 改造投资 |
3.2 改造效益 |
5 结束语 |
(5)生物炭颗粒肥挤出滚圆成型装备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物炭对作物生长影响及炭基肥制备的研究现状 |
1.2.2 粉体造粒工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粉体物料及粘结剂的特性测试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生物炭与膨润土特性分析 |
2.3.2 高、低混合粘结剂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生物炭颗粒肥挤出成型条件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挤出成型条件试验 |
3.3.2 模具孔径对生物炭颗粒肥特性影响 |
3.3.3 滚圆对生物炭颗粒肥特性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挤出滚圆造粒机设计与参数优化 |
4.1 引言 |
4.2 总体设计 |
4.2.1 整体方案及工作原理 |
4.2.2 挤出滚圆成粒机理与运动分析 |
4.2.3 主要技术参数确定 |
4.3 挤出系统的设计及优化 |
4.3.1 螺杆与机筒等挤出部件的设计 |
4.3.2 挤出物料剪切机构的设计 |
4.3.3 挤出电机与其他标准件的选型 |
4.4 滚圆系统的设计及优化 |
4.4.1 滚圆方案的确定 |
4.4.2 滚圆盘、基座及螺旋导槽的设计 |
4.4.3 电机的选择与滚圆轴的设计 |
4.5 挤出滚圆机加工制作 |
4.6 本章小结 |
5 生物炭颗粒肥造粒工艺研究与试验 |
5.1 引言 |
5.2 生物炭颗粒肥挤出滚圆造粒工艺分析 |
5.3 材料与方法 |
5.3.1 试验材料 |
5.3.2 试验设备 |
5.3.3 试验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造粒单因素试验 |
5.4.2 造粒正交试验 |
5.4.3 生物炭基肥颗粒特性对比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颗粒尿素技术与工艺流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大颗粒尿素造粒工艺 |
2.1 海德鲁公司雾化流化床造粒工艺 |
2.1.1 工艺流程简述 |
2.1.2 工艺特点 |
2.2 东洋工程公司喷射流化床造粒工艺 |
2.2.1 工艺流程简述 |
2.2.2 工艺特点 |
2.3 双转鼓流化工艺大颗粒尿素技术 |
2.3.1 双转鼓流化工艺流程 |
2.3.2 所需的原料、辅助材料及技术规格 |
2.3.3 双转鼓流化工艺特点 |
3 结语 |
(7)双滚筒流化床造粒技术在我公司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由来 |
2 工艺流程 |
3 大颗粒造粒工艺技术比较 |
4 注意事项 |
5 工艺指标及要求 |
5.1 温 度 |
5.2 压 力 |
5.3 电 流 |
5.4 成品规格 |
6 存在问题及经验 |
(8)大颗粒尿素技术与工艺流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概述 |
1 大颗粒尿素造粒工艺 |
1.1 海德鲁公司雾化流化床造粒工艺 |
1.1.1 工艺流程简述 |
1.1.2 工艺特点 |
1.2 东洋工程公司喷射流化床造粒工艺 |
1.2.1 工艺流程简述 |
1.2.2 工艺特点 |
1.3 双转鼓流化工艺大颗粒尿素技术 |
1.3.1 双转鼓流化工艺流程 |
1.3.2 所需的原料、辅助材料及技术规格 |
1.3.3 双转鼓流化工艺特点 |
2 结束语 |
(9)双滚筒流化床大颗粒尿素装置建设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工程建设情况 |
2 试生产情况 |
(1) 试生产出现的问题: |
(2) 原因分析: |
(3) 处理措施: |
(4) 效果: |
3 经验 |
4 教训 |
5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5.1 产量未达到设计 |
5.2 产品粉末含量高 |
6 结语 |
(10)10×104t/a双滚筒流化床大颗粒尿素生产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工程建设情况 |
3 生产运行情况 |
3.1 在生产中出现最多的问题 |
3.2 原因分析 |
3.3 采取的改进措施 |
4 存在问题及拟解决的办法 |
(1) 产量未达到设计要求 |
(2) 产品粉末含量高 |
5 结论 |
四、双滚筒流化工艺生产大颗粒尿素技术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地隙变量配混施肥装置仿真优化与试验研究[D]. 温翔宇. 吉林大学, 2020(01)
- [2]强力混合机在聚氨酯包膜尿素生产中的应用[J]. 朱志锋,王子浩,焦卫平,曲宝龙,刘晓波. 磷肥与复肥, 2019(10)
- [3]论大颗粒尿素生产制备及发展前景[J]. 赵隆颢,马存彪. 化工管理, 2017(13)
- [4]大颗粒尿素装置扩产改造总结[J]. 荆云峰. 氮肥技术, 2017(02)
- [5]生物炭颗粒肥挤出滚圆成型装备与试验研究[D]. 刘峰.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6]大颗粒尿素技术与工艺流程比较[J]. 崔文科.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2(06)
- [7]双滚筒流化床造粒技术在我公司的应用[J]. 崔文科,韩喜民,陈新潮,茹国杰. 化工设计通讯, 2012(02)
- [8]大颗粒尿素技术与工艺流程比较[J]. 崔文科,韩喜民,王小宁. 河南化工, 2012(07)
- [9]双滚筒流化床大颗粒尿素装置建设总结[J]. 尚俊法,王国耀,卫格平,邓洪亮. 小氮肥, 2011(09)
- [10]10×104t/a双滚筒流化床大颗粒尿素生产总结[J]. 尚俊法,王国耀,卫格平,邓洪亮. 氮肥技术,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