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家金矿田断裂构造与矿化特征的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承训,霍庆龙,唐占信,范潇,汤磊,许亚青,袁月蕾[1](2021)在《胶西北断裂构造蚀变分带及其铲式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胶东是全球最大的与中生代花岗岩有关的热液交代蚀变金矿集中区,其成矿与断裂及蚀变作用有关。以焦家断裂和招平断裂为典型,开展构造变形蚀变岩剖面实测和地质填图,研究控矿断裂铲式分布的地质特征。研究发现:(1)断裂蚀变带的宽度不是以往认为的几十米,而是达到几百米,或超过千米,蚀变的规模和强度控制了成矿作用;(2)断裂产状上陡下缓,浅部-200 m以上倾角在70°左右,深部-400 m以下倾角20°到30°,形成铲式断裂;(3)铲式断裂显示上盘下滑的运动特征,应力应变特征表明成矿作用发生于应力松弛阶段;(4)断裂的倾向控制矿化带的侧伏方向,焦家断裂带倾向北西而其中矿体向南西侧伏;招平断裂倾向南东则矿体为北东向侧伏。
张亮亮[2](2021)在《胶西北焦家式金矿关键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焦家式金矿在胶东地区已探明金矿资源储量4000余吨,占山东省金矿资源储量72%,约为全国金矿资源储量29%,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胶东地区的主要成矿带勘查深度已达到2000米甚至3000米,多家科研院所和地勘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深部金矿勘查,显示焦家断裂带、招平断裂带的超深部仍具有较大成矿可能。然而,随着隐伏矿埋藏深度的增加、地质环境不清,不能获得直接的找矿信息,对勘查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选择2处焦家式金矿床为典型矿床,梳理矿床的地球化学勘查标志,研究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在此基础上展开深部预测。焦家式金矿受区域性构造的控制,空间上与玲珑花岗岩、郭家岭花岗岩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特征,矿体主要受断层泥以下黄铁绢英岩化蚀变的控制,具有界面成矿的特征。矿体在玲珑花岗岩中从地表到地下5km连续成矿,从浅部到深部,矿床蚀变类型、流体特征基本相同,于单个矿体而言,从浅部到深部矿体有差异性。焦家断裂带控制的矿体主要赋存于主断面下盘,断裂带发育在花岗岩中时,上盘发育钾长石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下盘发育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和钾化花岗岩,蚀变类型在主断面两侧呈现对称分布特征,但主裂面两侧在岩性特征、结构构造、蚀变强度、化学成分等方面差异明显,表现出非镜像对称特征。一般下盘花岗岩的构造破碎程度比上盘花岗岩更严重;断裂带上盘黄铁矿含量低、一般无矿化显示,下盘黄铁矿含量高,出现金矿化;断裂带上盘的中生代花岗岩中韧性变形不发育,以脆性破裂为主,下盘发育明显的韧性变形;断裂带上下盘不同蚀变带的成矿元素Au,矿化剂元素S,成矿伴生元素Ag、Pb、Zn,微量元素Ba、Sr以及主量元素Na2O、Mg O含量具有差异性,指示焦家断裂带主断裂面两盘经历了不同的成矿作用过程,下盘花岗岩的热液蚀变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更为密切。依据焦家断裂带不同蚀变带元素的非镜像对称性特征,可利用上、下盘花岗岩和构造蚀变带的地球化学标志识别矿体或者不同蚀变带的位置。以多维异常体系理论为指导,查明了胶西北矿集区焦家深部金矿床、大尹格庄金矿床蚀变岩中元素分布特征、富集贫化规律和元素迁移规律,最终确定赋矿地质体,通过蚀变带-矿物-元素等不同尺度变化特征研究,明确赋矿地质体的地球化学标志,梳理总结了典型金矿床的矿致异常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胶西北地区金矿深部找矿地球化学勘查模型。该模型中,地球化学勘查指标高度集中为矿化剂元素S、常量元素Na2O以及成矿元素Au等少数几个元素。矿化剂元素S含量是衡量构造蚀变带等地质体赋矿性的典型标志;Na2O负异常指示热液作用强度和影响范围;Au等成矿元素指示构造蚀变带等地质体的成矿物质条件。开展了招平断裂带3000米深钻岩心资料进行垂向蚀变分带与元素异常分带对比研究,利用元素异常特性标定招平断裂带北段的栾家河断裂、破头青断裂和九曲蒋家断裂在深部的位置及规模,并分析断裂性质、控矿特征及其深部成矿潜力。通过对招平带深孔ZK3401开展钻孔岩石测量,分析表征蚀变带的Au、Ag、Cu、Pb、Sb、S、Bi、Na2O等12种元素的协同异常特征,得出栾家河断裂大约在-600米,倾角为80°;破头青断裂破碎蚀变规模、程度较大,集中在-1700米至-2100米;九曲蒋家断裂发育在-2800米左右,破碎蚀变程度较低,Au、Ag高值区一般对应Na20的负异常值区,元素协同表明破头青断裂影响范围1700米-2100米的矿化区间。显示栾家河断裂东南侧深部-1700至-2500米范围内还有斜长1.6km(按倾角30°估算)的找矿空间,目标为相对浅部的破头青断裂。
崔中良,刘祥云,周家喜[3](2021)在《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断裂构造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为定量探讨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内断裂构造分形特征与中-大型铅锌矿床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利用分形几何学方法对川滇黔全区和分区断裂构造体系开展了系统分形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黔全区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539 5,其中(近) SN向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239 3,NE向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3870,NW向断裂构造分维值为1.069 9,(近) EW向断裂构造分维值为0.601 5,说明区域NE向断裂构造带和(近) SN向断裂构造带与铅锌矿床的成矿关系最大;分区中(近) SN向断裂分维值0.300 0~1.683 4,NE向断裂分维值0.475 5~1.652 8,NW向断裂分维值0.575 5~1.525 4,表明同一方向的断裂构造在不同分区与成矿的密切程度具有一定差异性;发育中型或大型铅锌矿床的分区或地区应满足两个条件:即本身分维值较高,利于成矿流体流通、渗透,邻区分维值较低,利于阻挡、封闭成矿流体;在边长为74.687 km的正方形分区中,分维值<1.22、1.22~1.38、1.38~1.60、1.60~1.83的分区发育中型及以上规模铅锌矿床的概率分别为0、20%、33%、70%,发育强度亦呈现递增趋势。综上,在边长为74.687 km的正方形分区中,断裂的分维值与中-大型铅锌矿床的发育具有较强的耦合关系。
王颖[4](2020)在《山东焦家金矿区深部开采涌(突)水水源识别与涌(突)水强度预测研究》文中认为金矿深部资源具有成为全国黄金产业龙头的巨大潜力,胶东金矿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位于胶东西北部的焦家金矿区作为典型的“焦家式”金矿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水文地质研究。由于金矿主要沿焦家主断裂下盘分布,采场裂隙发育,围岩不稳。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围岩应力不断增大,空间结构被破坏,围岩应力场和地下水流场时空分布更加复杂,矿井水组成成分复杂,来源不明,严重影响金矿的进一步开采。因此,进行矿井涌(突)水水源识别、涌水量预测及涌(突)水强度分区综合评价,不仅能为现场的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够为避免突水事故的发生提供可应用的成果。本论文以焦家金矿区浅部转深部开采为研究背景,基于同位素测试、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建立了 PCA(主成分分析法)-EWM(熵权法)-HCA(聚类分析法)涌(突)水水源识别模型。基于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软件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研究地下水流场、涌水量和水化学变化规律特征。基于FLAC3D软件建立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研究金矿开采过程中围岩运移、应力场变化、塑性区破坏和断层面滑动特征规律。结合上述分析,利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融合含水层富水性、构造复杂程度、渗透性、水动力条件、含水层厚度和水压6个影响因子,对研究区涌(突)水强度进行定量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同位素测试、水化学特征示踪分析等方法,得出矿井深部开采的主要涌(突)水水源为断层下盘构造裂隙水,其次是断层上盘构造裂隙水,而基岩风化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水很难进入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水与断层上、下盘构造裂隙含水层的水力联系更加密切,海水入渗补给增强。(2)通过地形地层、水文地质资料等建立了地下水数值模型,得出矿井排水为主要的排泄方式,在矿区已出现明显的降落漏斗,地下水处于负均衡状态。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涌水量增加,同一水平随着开采的进行涌水量最终趋于稳定。裂隙含水层地下水的大体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断层对地下水的流动有一定的阻隔作用。(3)通过岩体力学性质等建立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得到采场中间位置垂向位移大而两边位移小,断层上盘位移明显大于下盘,一般在开采一个新水平的初期,断层剪切方向的位移量最大。在采场的前后方形成应力集中区,靠近断层的一端压应力小于远离断层的一端。塑性破坏区沿断层下盘呈条带状分布。根据覆岩破坏、裂隙发展与应力变化特征,将采场上覆岩层分为四个区域,即矿压破碎带,裂隙扩展带,裂隙扰动带和原岩应力区。(4)选取含水层富水性、构造复杂程度、渗透性、水动力条件、含水层厚度和水压6个影响因子进行多源信息融合,然后根据涌(突)水强度指数分区阈值将研究区划分为强涌(突)水区、中等涌(突)水区和弱涌(突)水区三个区域。涌(突)水强度指数整体呈自东向西逐渐增大的趋势,在研究区的中西部的涌(突)水强度最大。开采-700 m~-900 m水平时,采场持续处于强涌(突)水区。
尹业长[5](2020)在《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文中研究说明胶西北金矿集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北段西侧和郯庐断裂带东侧,是一个主要由前寒武纪基底岩系和超高压变质岩块组成,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且剧烈的内生热液金矿集区。它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区内产出三个超千吨的世界级金矿田(三山岛金矿田、焦家金矿田和玲珑金矿田),包含超大型、大型金矿床十余处,中、小型金矿床近百处。前人的研究表明,胶西北金矿集区内绝大多数金矿床的成矿时代都在120±10 Ma以内。如此大规模、短时期、高强度的金矿化是在怎样的成矿作用下形成的,一直是学者们努力探寻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在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和区域地球化学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以胶西北金矿集区典型金矿床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地质、地球化学方法探讨了金矿集区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及成矿作用,从而建立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模型。胶西北金矿集区的金成矿作用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联系紧密。区域地球物理资料解译成果显示金矿床的主要围岩为玲珑序列花岗岩和郭家岭序列花岗闪长岩;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表明,玲珑超单元和郭家岭超单元的金元素浓集系数明显高于其他地质单元,指示出它们是有利的成矿地质单元;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认为玲珑序列花岗岩和郭家岭序列花岗闪长岩与金成矿密切相关,玲珑序列花岗岩的形成过程为金矿化提供了热源,郭家岭序列花岗闪长岩是直接矿源岩系,并且对金矿的富集和定位起主导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过程,选取并采集新立、焦家和大尹格庄金矿岩(矿)石及岩心样品,利用地质学、地球化学方法进行实验分析与成果解释。金矿物微区分析表明金矿物颗粒的暗化主要是由Al、Si、O、Fe和S组成的杂质或包裹体引起的;碲(铋)金络合物在金的迁移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玲珑序列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I-S过渡型花岗岩,由来自上地幔或上地幔与下地壳间的花岗岩浆重熔胶东岩群变质岩所形成的交代再生岩浆和同熔型岩浆结晶分异而形成;3个金矿床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稀土元素研究显示,各个金矿床不同岩石类型的岩心样品都具有相似的配分型式,都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故推测它们具有同源性-胶西北金矿集区的金矿床具有同一成矿来源;此外,尝试使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不同金矿床多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得良好的分类效果,体现出了各种元素的特性以及各矿床之间的关系。围岩蚀变研究显示了不同蚀变过程中元素的带入带出情况,并分析了元素富集与亏损的原因,例如Zr和Hf的丢失可能和锆石的分解有关。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胶西北金矿集区流体包裹体具有中-低盐度,低密度的特点,主成矿温度为219.7387.7℃,成矿压力为32160Mpa。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由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而成,硫同位素和铅同位素指示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混合源特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成矿物质来源、容矿构造、成矿时代以及成矿地质作用四个方面总结胶西北金矿集区金矿床的成矿机理,构建出成矿模型:在中生代早白垩世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下,地幔隆起引发拆沉作用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壳幔岩浆混合带,地壳深部的金矿源层在这里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含金花岗质岩浆,构造应力体制由挤压到伸展的转换进一步产生大规模、高强度的岩浆活动事件,含金花岗质岩浆在结晶分异过程中分离出含金热液,这些热液沿着断裂构造裂隙向上迁移,在一定的构造部位和物理化学条件下通过充填和交代的方式形成胶西北金矿集区内众多金矿床。
韩振玉[6](2020)在《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文中认为胶西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金矿资源丰富,探明资源储量约占整个胶东地区的90%以上。金矿床类型以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和石英脉型(玲珑式)为主,矿床受中生代岩浆岩和NE—NNE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多数矿床分布于岩体边缘、NE—NNE向主干断裂带内及其下盘次级断裂中,主要成矿带由三山岛金矿带、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组成。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主矿体资源量的枯竭,寻找接替资源和深部找矿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深部找矿工作中,受经济成本的制约,以钻探为主的传统找矿方法难以再有突破;而以三维地质建模和三维成矿预测为代表的深部找矿新技术开始应用到找矿工作中。三维成矿预测是在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规律的基础上,依托地质勘查数据、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等综合多元找矿信息的不断完善,针对金矿集中区深部隐伏矿体开展找矿研究,这一技术的应用将极大的促进金矿集中区深部金矿资源的“定位”“定量”和“定概率”的找矿预测研究和评价。本次研究选取了焦家金矿带和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为重点区域,在焦家带的南延部位通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激电测量剖面测量,对焦家带南延位置实施了验证,将焦家金矿带进一步向南延伸约3km;在招远-平度金矿带中南段通过开展1:5万重力测量和1:5万磁法测量,根据地质解译成果,在大尹格庄-夏甸金矿田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和构造叠加晕研究,推断了招远-平度金矿带在第四系覆盖区下的南延部位。在焦家成矿带上勘查深度最深的纱岭矿区、招贤矿区以及招远-平度成矿带中南段大尹格庄、夏甸等矿区采集了钻孔内样品,开展了黄铁矿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包裹体成分分析、包裹体测温、多手段同位素分析研究。通过流体包裹体、S和He-Ar同位素、载金矿物黄铁矿研究,认为研究区金矿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类型是H2O-CO2混合流体,含少量CH4,是一种中温、中盐度、低密度流体,成矿晚期盐度降低,成矿环境为还原环境;成矿过程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主成矿期有地幔流体的参与,晚期有较多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过程与岩浆期后巨大规模和深度的热液交代蚀变有关,是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型金矿床。在分析了矿体赋存规律、侧伏规律等因素对金矿化富集控制作用的基础上,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方法”开展三维建模,应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深部矿体开展定位、定量、定概率一体化的三维预测,建立了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地质模型。本次三维建模实现了胶西北金矿集中区的三维可视化,是传统的二维找矿向三维找矿预测的新突破。利用三维预测模型,圈定了6处找矿靶区,在焦家金成矿带深部的两处靶区实现了“定位”“定量”预测,证明了焦家带深部巨大的找矿潜力,利用本次研究布设的钻孔共圈定矿体27个,新增资源量x吨,达到特大型金矿规模。焦家成矿带和大尹格庄-夏甸地区三维成矿预测的成功应用,为整个胶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研究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法。
田杰鹏[7](2020)在《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文中认为栖蓬福矿集区是胶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金铜钼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华北和扬子克拉通陆陆碰撞以及太平洋板块向华北克拉通的俯冲作用为本区的成岩成矿提供动力环境。本文采用矿床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方法,对区内马家窑金矿、杜家崖金矿、香夼铜铅锌矿等典型矿床和侵入岩体进行研究,获得了成岩成矿年龄,分析控矿因素,总结成矿规律,进行成矿预测。获得如下认识:研究区内金多金属矿矿床类型主要为中低温热液脉型、斑岩-矽卡岩型以及层间滑脱拆离带型。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度、中-低盐度,低密度,且富含CO2的还原性质的热液体系,根据流体包裹体的温压条件综合分析认为金矿床成矿深度集中于3.5~8km。石英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以岩浆流体为主;中低温热液脉型和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床,初始流体为岩浆流体,后期有大气水的混入。原位硫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幔源岩浆特征;而中低温热液脉型和层间滑脱拆离带型矿床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铅同位素结果表明,中低温热液脉型和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具有壳幔混源的属性;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铅的来源以上地壳和造山带为主。氦氩同位素结果显示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地幔流体参与成矿比例最高,其次为斑岩型多金属矿床,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最低。采用黄铁矿等硫化物Rb-Sr同位素定年法、碳酸盐矿物Sm-Nd同位素定年法,首次精确获得马家窑金矿、大柳行金矿、杨家夼金矿和香夼铜铅锌矿的成矿年龄,分别为 123.4±2.9Ma、117.6±0.1Ma、123.5±8.1Ma和 125.8±3.8Ma。本区内燕山期发育晚侏罗世(160~145Ma)、早白垩世早期(130~126Ma)、早白垩世晚期(118~ll0Ma)三期岩浆活动,并伴随三期大规模成矿事件。其中金矿主要集中于早白垩世早期(123.5~117.6Ma)成矿。有色多金属矿床成矿可划分为三期:晚侏罗世的矽卡岩型钨钼矿(邢家山钨钼矿,158Ma);早白垩世早期的斑岩型铅锌矿(香夼铜铅锌矿,125.8Ma);早白垩世晚期的中低温热液脉型铜矿(王家庄铜矿,116.1Ma)。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结果表明,自ll0Ma以来,研究区内中生代岩体剥蚀深度约3.27~3.52km,剥蚀深度远小于矿床的成矿深度,说明研究区内矿床形成之后得到较好保存,目前区内矿床开采深度普遍较浅,深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
王偲瑞,杨立强,成浩,李大鹏,单伟,袁建江[8](2020)在《基底构造对矿床定位的控制机制:焦家金矿带构造应力转移模拟》文中指出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具有群聚产出的空间分布规律,这种空间产出规律与断裂带的渗透性结构有关。通过应力转移模拟,计算库伦破裂应力(CFS)的变化值,获取断裂带渗透性结构可以为成矿流体通量及其中金属沉淀成矿概率提供半定量约束。胶西北焦家金矿田是我国第一个千吨级金矿田,其内金矿化严格受NE-NNE向的焦家断裂带构造控制,而其深部隐伏的近EW向基底构造带对成矿的贡献尚不明确。为此,我们根据地球物理资料解译的基底构造带空间形态,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基底构造带对理想模型和焦家断裂带内库伦破裂应力变化的影响,探讨基底构造对矿床定位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EW向基底构造带对区域库伦破裂应力的变化有明显影响,模拟结果图像可视作该深度上NE-NNE向浅表断层和EW向基底构造带分别引起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之和。成矿深度上某一点因基底构造带活动引起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的值与基底构造带埋深与成矿深度间距的平方呈反比。当基底构造带和浅表断层运动方向指向同一象限时,基底构造带和浅表断层交汇部位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值相对减小;而基底构造带和浅表断层运动方向指向不同一象限时,基底构造带和浅表断层交汇部位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值相对增大。焦家金矿带内基底构造带在成矿期发生右行为主的走滑活动,滑动侧伏角不大于30°,滑动位移量略大于浅表的焦家断裂带。基底构造带在成矿期的再活动导致在其与浅表断裂交汇部位形成构造节点(如新城、焦家),引起该处断层破裂的传播受到阻滞,库伦破裂应力增大,而岩石破碎,有利于高渗透性的裂隙-网脉系统的发育和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产出;在远离焦家主断裂带的前孙家、洼孙家等部位,浅表断裂引起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不明显,而基底构造带引起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占主导,发育高渗透性裂隙-网脉系统的发育和中-小型金矿床(点)的产出。基底构造带的空间展布及其埋深与成矿深度的间距可作为评估区域成矿潜力的重要因素,EW向基底构造带与NE-NNE向浅表断层的交汇部位是重点靶区,且基底构造埋深与成矿深度的间距越小则发育金矿床的概率和规模越大。
王偲瑞[9](2020)在《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文中提出胶东不仅是我国最大的黄金产地也是全球金成矿作用研究的热点,胶西北地区赋存了胶东金成矿省约80%的黄金资源储量,其内金矿床的形成严格受控于断裂系统的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过程,且具有明显的时空群聚特征,但对群聚机理的研究极其薄弱。为此,论文针对金矿床群聚机理这一科学问题,运用多学科方法技术,系统开展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研究,获得以下认识:1、通过系统的区域-矿床尺度调查和综合分析,识别了胶西北控矿断裂带结构,厘定了控矿断裂带格架及其演化历史,查明了控矿断裂带形成和演化与胶东地区晚中生代的伸展作用和构造应力体制转换有关。玲珑花岗岩于约166~149Ma侵位,之后沿拆离断层发生快速剥露和冷却,约130Ma拆离断层脆-韧性转换带内发生早期金成矿作用,约120Ma的主期金成矿事件发育于拆离断层脆-韧性构造转换带之上脆性变形和热液蚀变叠加部位。区域断裂带控制了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产出,次级断裂带控制了中型-小型金矿床的产出,各金矿床具有相似的矿化特征,受到相同的构造体制控制,大规模金成矿作用受控于区域构造体制由挤压转换为伸展的过程。2、在厘清控矿断裂带格架及其运动学性质的基础上,建立断裂带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构造应力转移模拟,查明了断裂带构造活动引起高渗透率的区域分布在断裂带特定的部位,导致了金矿床空间群聚分布的规律。焦家金矿床内存在28个库伦破裂应力增大的区域,且已知金矿床与库伦破裂应力增大区域的空间分布有着高度一致性,金矿床储量(Q)与库伦破裂应力(ΔCFS)存在满足线性关系:Q=4.526×ΔCFS-83.27。该金矿床深部隐伏的近EW向基底构造带在成矿期发生了右行为主的走滑活动,导致在远离焦家主断裂的部位库伦破裂应力增大,发育小型金矿床(点)。3、胶西北金矿床内发育主断裂下盘的蚀变岩型金矿体和远离主断裂的石英脉型金矿体。通过构造线框对金矿体形态进行数字化模拟分析,查明两种金矿体不同的几何学特征:蚀变岩型金矿体具有更高的U/V值,最高可达17.54198,成矿流体运移具管道流的特征;石英脉型金矿体具较低的W值,最低为0.718787,围岩渗透性更差。同一矿床内矿体具有从Ⅰ号蚀变岩型矿体主导的包含扁长状矿体到Ⅲ号石英脉矿体更加扁平状矿体的演化趋势。结合金品位地质统计学半变异函数和控矿构造分析,指出寺庄金矿床内Ⅰ号矿体群整体向SW 200°侧伏,Ⅲ号矿体群和高品位富矿柱向NE 48°侧伏;不同矿体间成矿流体的输运方式和方位都发生了转变,焦家断裂带成矿早阶段左行逆断活动形成了 SW侧伏的Ⅰ号矿体群;成矿晚阶段断裂带的右行正断活动,形成Ⅲ号矿体群,并在Ⅰ号矿体内导致矿化叠加形成NE侧伏的富矿柱。4、通过显微图像孔隙(颗粒)与裂隙图像识别与宏观网脉密度统计分析,获取了焦家断裂带下盘的断裂带不同部位的渗透率和微孔隙度参数。揭示蚀变岩金型矿体、石英脉型金矿体分别具有高渗透率(1×10-16m2~4×10-16m2)、高微孔隙度(46%~69%)和高渗透率(2×10-16m2~4.2×10-15m2)、低微孔隙度(19%~21%)的特征。不同矿化类型渗透率和微孔隙度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矿体中流体输运方式的不同,蚀变岩型矿体中流体以管道流的形式高效率的输运。5、综合剖析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过程,指出玲珑花岗岩侵位后未冷却至围岩温度前,韧性构造活动和温度梯度差驱动了流体定向运移,在拆离断层脆-韧性转换带内发育早期约130Ma的金矿化;而约120Ma发生的大规模金成矿事件,成矿流体输运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带脆性活动引起的流体势差。三山岛、焦家和招平断裂带为成矿流体运移提供了通道,断裂带构造活动提供了驱动力,在主断裂带下盘的破碎带内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形成蚀变岩型矿体,在远离主断裂的下盘高角度张性裂隙中热液充填形成石英脉型矿体。
张筌豇[10](2020)在《四川石棉地区碲成矿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提出世界首例碲独立矿床—大水沟碲矿床打破了碲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的传统认识。Te在某些条件下,不仅能形成伴生矿床,还能形成大型甚至是超大型独立碲矿床。大水沟碲矿床从偶然发现至今,一直受到众多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并展开多角度研究。先后对其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及矿床成因等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相应的研究成果。但在大水沟碲矿床之外的邻区还有没有可能存在类似碲矿床?值得我们深入展开碲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尤其是区域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型研究。目前,在大水沟碲矿床之外的邻区,类似碲矿床找矿方面的研究尚未开展,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碲矿的地球化学找矿理论与方法。本文在碲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碲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大水沟碲矿区及整个石棉地区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各时代地层与侵入岩碲及其共生元素的演化规律、划分出石棉地区地球化学子区,以及解析了元素与断裂构造关系。从众多碲共生元素中遴选出碲矿的水系沉积物找矿指示元素,运用指示元素比值提取出碲矿异常信息,同时建立碲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模式。通过碲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特征,建立碲矿的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型。由此形成了一套碲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理论,为类似大水沟碲矿床的找矿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认识:(1)石棉地区处于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带上。区域地质背景较为复杂,既有深部岩浆的多期次侵入活动,也有区域性深大断裂的继承性活动,断裂构造广泛发育。热事件与变质事件作用强烈,地层均发生有不同程度的变质。在地球物理学特征上,石棉地区处于主要环状剩余重力正异常区内部,航空磁测正负异常过渡区域,线性构造与环形构造发育,具有极好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2)石棉地区主要富集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亲铁元素Co、Cr、Cu、Ni、Fe。Te、Bi成矿元素的整体含量不高,Te为背景-强分异型元素,Bi为低背景-极强分异型元素。Te在二叠系、志留系通化岩组、奥陶系大河边组、震旦系及二叠纪-三叠纪侵入岩中有较好的局部富集和成矿潜力。将石棉地区划分为4个地球化学子区,各子区具有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足富—七龙洞地球化学子区是石棉地区寻找碲矿的最主要区域,具有潜在的碲矿找矿前景。(3)大水沟碲矿床处,水系沉积物Te、Bi、Au、Ag的含量均不高,Te、Bi、Au大致呈低缓正异常,Ag大致呈低缓的负异常。在通化岩组一段变基性火山岩地层中,Bi-Te含量较高,有可能为碲矿床的矿源层。事实上,大水沟碲矿床并没有产在Te-Bi较高背景值的地球化学区域,而是产于背景值或低背景值的地球化学区域,大面积Te、Bi含量趋于背景或低背景,局部富集成矿,并且Te、Bi主成矿元素均存在较明显的后期叠加富集。也就是说,碲矿床的形成是在后期发生成矿作用Te-Bi富集而成的。(4)水系沉积物As、Sb、Hg组合能指示断裂构造的空间位置。Co、Cr、Ni、Fe2O3组合反映断裂构造提供的成矿流体热液运移通道,是成矿流体沉淀富集的有利场所与部位。主成矿元素Te、Bi、Au、Ag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5)碲矿石、矿物(磁黄铁矿、黄铁矿)铅同位素组成主要为异常铅,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征,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硫同位素的δ34S值大多为较小的正值,变化范围小,具有明显的岩浆硫同位素组成的特征,硫来源于深部,主要属于幔源硫,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同位素显示碲与硫、碳等矿化剂可能同源,均来自于深部。(6)从水系沉积物元素中遴选出主成矿元素(Te、Bi)、伴生元素(Ag、Au)及中高温热液元素(Cd、Cu、Pb、Sn、W、Zn)作为大水沟式碲矿的指示元素,石棉地区的碲矿更趋向形成于中偏高温的热液环境。累乘元素比值(w(Te×Bi)/w(Pb×Zn))可初步判断碲矿异常强弱信息。以累加元素比值(w(Te+Bi)/w(Au+Ag))作为碲矿化异常的直接指示信息,能有效地凸显Te、Bi矿致异常,提取碲矿化异常信息,为碲矿的找矿预测提供新的地球化学理论方法与技术手段。(7)根据石棉地区及碲矿区碲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碲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模式等地、物、化综合信息,建立碲矿的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型,筛选出了大水沟、七龙洞东北、庙坪、七龙洞、江官山及江官山西北最具潜力的碲找矿靶区,部分靶区发现有碲矿体与矿化。
二、焦家金矿田断裂构造与矿化特征的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焦家金矿田断裂构造与矿化特征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胶西北断裂构造蚀变分带及其铲式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区域地质构造和背景 |
2 区域蚀变矿化带的铲式断裂构造特征 |
2.1 焦家断裂带的蚀变分带和构造地质特征 |
2.1.1 焦家断裂的蚀变分带特征 |
2.1.2 焦家断裂带的地质特征和空间展布形态 |
2.2 招平断裂带的蚀变分带和构造地质特征 |
2.2.1 招平断裂带的构造变形岩相和蚀变分带特征特征 |
2.2.2 招平断裂带的地质特征和空间展布形态 |
3 结 论 |
(2)胶西北焦家式金矿关键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2.2 焦家式金矿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胶西北焦家式金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
2.1 焦家式金矿基本特征 |
2.1.1 焦家式金矿产出于胶北隆起区 |
2.1.2 焦家式金矿吨位大、品位稳定 |
2.1.3 焦家式金矿的矿石特征 |
2.1.4 焦家式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多源性 |
2.1.5 焦家式金矿成因具有特殊性 |
2.2 焦家式金矿成矿规律 |
2.2.1 区域金矿床矿化结构受地球化学场控制 |
2.2.2 中生代岩浆岩对金矿床的约束 |
2.2.3 胶西北地区构造体系对金矿的控制 |
2.2.4 蚀变岩分带对矿体控制规律 |
2.2.5 焦家式金矿具界面成矿规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焦家式金矿典型矿床矿体特征 |
3.1 焦家巨型金矿床 |
3.1.1 主要矿体特征 |
3.1.2 矿石成分和金矿物特征的变化 |
3.2 大尹格庄金矿床 |
3.2.1 主要矿体特征 |
3.2.2 金矿物特征变化 |
3.3 矿体从浅部到深部差异 |
3.3.1 矿体品位、厚度差异 |
3.3.2 矿石类型差异 |
3.3.3 矿化蚀变差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焦家式金矿蚀变分带非镜像对称特征 |
4.1 蚀变分带展示宏观对称性 |
4.1.1 蚀变带类型 |
4.1.2 蚀变岩分带岩性特征 |
4.1.3 蚀变岩带对矿体控制特征 |
4.2 主断裂面上下盘蚀变非镜像对称特性 |
4.3 矿源岩与金矿成矿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矿要素地球化学勘查标志 |
5.1 焦家试验区矿致异常模式 |
5.1.1 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
5.1.2 主要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 |
5.1.3 焦家试验区矿致异常模式 |
5.2 大尹格庄试验区矿致异常模式 |
5.2.1 地球化学勘查指标 |
5.2.2 主要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 |
5.2.3 大尹格庄试验区矿致异常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3000 米深钻的成矿预测示范 |
6.1 示范区成矿深度与找矿空间 |
6.2 示范区地质背景 |
6.3 3000 米钻探验证发现深部矿体 |
6.4 钻孔岩石测量识别出更大规模蚀变矿化带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断裂构造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分形方法 |
3 研究区构造整体分形分析 |
4 研究区构造分区分形分析 |
4.1 分区整体分形分析 |
4.2 分区不同方向断裂构造分形分析 |
4.2.1 不同方向断裂构造分形计算结果 |
4.2.2 基于分区分维值的成矿贡献分析 |
5 断裂分维值定量指示成矿潜力探讨 |
5.1 断裂分维值与中-大型矿床分布的关系 |
5.2 分维值对成矿潜力刻画的探讨 |
6 结论 |
(4)山东焦家金矿区深部开采涌(突)水水源识别与涌(突)水强度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胶东地区金矿开采面临的水文地质研究方面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质概况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2.4 充水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涌(突)水水源识别与验证 |
3.1 同位素示踪分析 |
3.2 水化学特征示踪分析 |
3.3 PCA-EWM-HCA判别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焦家矿区地下水流场特征、涌水量预测及溶质运移规律 |
4.1 模型理论建立与步骤 |
4.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3 建立数值模型 |
4.4 模型检验与涌水量预测 |
4.5 溶质运移 |
4.6 本章小结 |
5 采动围岩运动力学响应机制 |
5.1 力学建模 |
5.2 三维模型建立 |
5.3 结果分析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涌(突)水强度综合评价 |
6.1 影响因子 |
6.2 涌(突)水强度分区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地质背景 |
1.2.2 胶西北金矿集区金矿床时空分布规律与成矿物质来源 |
1.2.3 胶西北金矿集区金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 |
1.2.4 国内外其它典型金矿集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实物工作量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实物工作量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胶西北金矿集区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
2.3.1 三山岛金矿 |
2.3.2 新立金矿 |
2.3.3 焦家金矿 |
2.3.4 望儿山金矿 |
2.3.5 玲珑金矿 |
2.3.6 大尹格庄金矿 |
第3章 胶西北金矿集区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
3.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3.1.1 物性参数特征 |
3.1.2 区域重力场特征 |
3.1.3 区域磁场特征 |
3.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3.2.1 金元素含量特征 |
3.2.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4章 金矿床成矿时代及控矿因素 |
4.1 金矿床成矿时代 |
4.2 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 |
4.3 构造对金矿化的控制 |
第5章 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特征 |
5.1 金矿物微区地球化学特征 |
5.1.1 金矿物特征 |
5.1.2 金矿物原位微区元素含量特征 |
5.1.3 微区微量元素对金成矿作用的指示 |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4 典型金矿床与元素对应分析 |
5.3 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围岩蚀变类型 |
5.3.2 蚀变过程元素带入带出分析 |
5.4 流体包裹体特征 |
5.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5.4.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与成分特征 |
5.5 同位素特征 |
5.5.1 氢-氧同位素 |
5.5.2 硫同位素 |
5.5.3 碳-氧同位素 |
5.5.4 其它同位素 |
第6章 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 |
6.1 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机理 |
6.2 中生代岩石圈减薄与金成矿作用 |
6.3 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模型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矿产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球物理特征 |
2.3 地球化学特征 |
2.4 矿产特征 |
2.5 研究区重点矿床特征 |
3 物探化探异常特征 |
3.1 重力测量 |
3.2 磁法测量 |
3.3 电法测量 |
3.4 地球化学测量 |
4 成矿作用研究 |
4.1 地球化学采样及测试 |
4.2 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
4.3 成矿流体来源 |
5 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研究 |
5.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
5.2 成矿规律研究 |
6 三维立体建模及成矿预测 |
6.1 建模思路与技术路线 |
6.2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6.3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6.4 找矿模型的建立 |
6.5 成矿预测 |
6.6 钻探验证与资源量估算 |
7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基础地质 |
1.2.2 物化探工作 |
1.2.3 矿产勘查工作 |
1.2.4 以往科研工作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区域岩浆活动 |
1.3.2 矿床地质特征 |
1.3.3 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来源 |
1.3.4 成矿时代 |
1.3.5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后变化保存及成矿预测 |
1.4 技术路线 |
1.4.1 资料系统收集 |
1.4.2 野外地质观测 |
1.4.3 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 |
1.4.4 岩石地球化学测试 |
1.4.5 流体包裹体研究 |
1.4.6 H-O-S-Pb-He-Ar同位素测试 |
1.4.7 年代学测试 |
1.4.8 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
1.4.9 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
1.5 论文结构与完成工作量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完成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新太古界地层 |
2.1.2 古元古界地层 |
2.1.3 新元古界地层 |
2.1.4 中生界地层 |
2.1.5 新生界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韧性剪切带 |
2.2.3 脆性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3.1 中新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古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矿产概况 |
3.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3.1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3.1.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
3.1.2 区域磁场特征 |
3.1.3 重磁异常与矿化的关系 |
3.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4. 矿床地质特征 |
4.1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4.1.1 马家窑金矿 |
4.1.2 西陡崖金矿 |
4.1.3 大柳行金矿 |
4.1.4 笏山金矿 |
4.1.5 王家庄铜矿 |
4.2 层间滑脱拆离带型矿床 |
4.2.1 杜家崖金矿 |
4.3 斑岩-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
4.3.1 邢家山钨钼矿 |
4.3.2 香夼铜铅锌矿 |
5. 区域成矿作用 |
5.1 成矿流体特征及物质来源 |
5.1.1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1.2 H-O同位素组成 |
5.1.3 原位S同位素 |
5.1.4 Pb同位素 |
5.1.5 He-Ar同位素 |
5.2 成矿时代研究 |
5.2.1 Rb-Sr同位素年代学 |
5.2.2 Sm-Nd同位素年代学 |
5.2.3 Re-Os同位素年代学 |
5.2.4 讨论 |
5.3 区域控矿因素 |
5.3.1 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与成矿 |
5.3.2 中生代花岗岩与成矿 |
5.3.3 构造与成矿 |
5.3.4 围岩蚀变与成矿 |
5.4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
5.4.1 基底构造演化与成矿 |
5.4.2 上叠构造演化与成矿 |
5.5 成矿后变化与保存 |
5.5.1 实验方法 |
5.5.2 热年代学结果 |
5.5.3 磷灰石热史模拟分析 |
5.6 成矿预测 |
5.6.1 成矿远景区的圈定 |
5.6.2 最小预测区的圈定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8)基底构造对矿床定位的控制机制:焦家金矿带构造应力转移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基底构造带 |
1.3 金矿床构造特点 |
2 应力转移模拟 |
2.1 库伦破裂准则和数据模拟方法 |
2.2 理想模型中基底构造的影响 |
2.3 焦家断裂带应力转移模拟 |
3 讨论 |
4 结论 |
(9)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构造-流体成矿学研究现状 |
1.1.1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 |
1.1.2 成矿流体动力学研究趋势 |
1.2 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1 胶西北控矿构造体制 |
1.2.2 胶西北金成矿作用 |
1.2.3 胶西北金成矿动力学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与矿床地质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区域成矿背景 |
2.1.2 金成矿年代学 |
2.2 控矿构造体制 |
2.2.1 玲珑变质核杂岩 |
2.2.2 玲珑变质核杂岩形成剥露历史 |
2.3 控矿断裂带结构构造 |
2.3.1 主控矿NE-NNE向构造 |
2.3.2 E-W向基底构造 |
2.3.3 NW-NNW向构造 |
2.4 金矿床地质 |
2.4.1 三山岛金矿床 |
2.4.2 三山岛金矿床 |
2.4.3 寺庄金矿床 |
2.4.4 夏甸金矿床 |
2.4.5 大尹格庄金矿床 |
2.5 金矿化样式 |
2.5.1 矿化样式 |
2.5.2 蚀变-矿化空间结构 |
2.6 控矿构造解析 |
2.6.1 成矿前韧性剪切活动 |
2.6.2 成矿前韧-脆性剪切活动 |
2.6.3 成矿期压剪性构造活动 |
2.6.4 成矿期张剪性构造活动 |
2.6.5 成矿后剪性活动 |
2.7 小结 |
3 区域库伦破裂应力变化与金矿床空间群聚机理 |
3.1 断裂带活动与高渗透率区域 |
3.1.1 高渗透率区域和金矿床空间分布 |
3.1.2 岩石破碎和库伦破裂应力 |
3.2 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
3.2.1 焦家断裂带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
3.2.2 寺庄金矿床构造应力转移模拟 |
3.2.3 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3.3.1 基底构造带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 |
3.3.2 胶西北金矿床空间群聚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成矿流体输运与金矿化几何学结构 |
4.1 矿体几何学结构 |
4.1.1 矿体几何学参数 |
4.1.2 寺庄金矿床矿体特征 |
4.1.3 寺庄金矿床几何学结构 |
4.2 矿体和富矿柱侧伏规律 |
4.2.1 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 |
4.2.2 半变异函数图像和金品位分布 |
4.3 讨论 |
4.3.1 矿体自仿射结构和流体输运 |
4.3.2 侧伏规律和控矿断层运动学 |
4.4 本章小结 |
5 断裂带渗透性结构与金矿化类型 |
5.1 断裂带空间结构 |
5.1.1 控矿构造地质特征 |
5.1.2 控矿构造动力学分析 |
5.1.3 构造应力场分析 |
5.2 断裂带渗透性模型 |
5.2.1 矿石构造和显微特征 |
5.2.2 网脉渗透率和微孔隙度 |
5.2.3 矿化类型和流体输运方式 |
5.3 本章小结 |
6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 |
6.1 物质-能量输运动力学 |
6.1.1 流体密度变化 |
6.1.2 流体超压 |
6.1.3 围岩渗透率 |
6.1.4 流体输运和水岩反应过程 |
6.2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作用 |
6.2.1 控矿构造演化与成矿动力学 |
6.2.2 断裂带成矿作用 |
6.3 勘查模型和找矿方向 |
6.3.1 构造应力转移与靶区预测 |
6.3.2 多元信息勘查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1.1 胶西北金成矿系统控矿构造时空结构 |
7.1.2 控矿断裂带运动学控制金矿体产出状态 |
7.1.3 断裂带渗透性结构控制矿化类型和强度 |
7.1.4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与金矿床群聚机理 |
7.2 存在问题和工作展望 |
7.2.1 玲珑变质核杂岩四维演化模型 |
7.2.2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模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四川石棉地区碲成矿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碲成矿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研究区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变质岩 |
2.3 构造 |
2.4 地球物理与遥感地质特征 |
2.4.1 地球物理场特征 |
2.4.2 遥感地质特征 |
2.5 大水沟碲矿床地质特征 |
2.5.1 大水沟碲矿区地层 |
2.5.2 大水沟碲矿区构造 |
2.5.3 矿体特征 |
2.5.4 矿物和矿石特征 |
2.5.5 围岩蚀变 |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与分析 |
3.1 样品的采集 |
3.2 样品的处理 |
3.3 样品的分析测试 |
第4章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 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4.2 石棉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元素的富集规律 |
4.2.2 元素地球化学分类 |
4.2.3 三大构造岩片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4 主要地层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5 侵入岩分布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6 元素地球化学分区 |
4.3 碲矿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元素的富集规律 |
4.3.2 地层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3 元素地球化学分类 |
4.4 元素与断裂构造关系解析 |
4.5 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4.5.1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5.3 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章 碲矿指示元素与异常信息 |
5.1 碲矿指示元素 |
5.1.1 元素的相关性 |
5.1.2 碲矿床的矿床类型 |
5.1.3 碲矿指示元素 |
5.2 碲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模式 |
5.2.1 矿床特征 |
5.2.2 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
5.2.3 成矿模式 |
5.3 碲矿异常分析 |
5.3.1 指示元素组合异常分析 |
5.3.2 碲矿异常强弱信息初判 |
5.3.3 碲矿异常信息提取 |
第6章 碲矿地球化学模型与找矿预测 |
6.1 碲矿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型 |
6.1.1 模型的建立 |
6.1.2 碲矿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型 |
6.2 找矿预测 |
6.2.1 碲异常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 |
6.2.2 碲矿找矿靶区与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焦家金矿田断裂构造与矿化特征的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胶西北断裂构造蚀变分带及其铲式分布特征[J]. 吕承训,霍庆龙,唐占信,范潇,汤磊,许亚青,袁月蕾. 现代地质, 2021(05)
- [2]胶西北焦家式金矿关键控矿要素及其地球化学勘查标志[D]. 张亮亮.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断裂构造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崔中良,刘祥云,周家喜. 世界地质, 2021(01)
- [4]山东焦家金矿区深部开采涌(突)水水源识别与涌(突)水强度预测研究[D]. 王颖.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5]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D]. 尹业长. 吉林大学, 2020(01)
- [6]山东省胶西北地区深部金矿资源评价与三维成矿预测[D]. 韩振玉.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7]胶东栖蓬福矿集区中生代金多金属矿区域成矿作用[D]. 田杰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8]基底构造对矿床定位的控制机制:焦家金矿带构造应力转移模拟[J]. 王偲瑞,杨立强,成浩,李大鹏,单伟,袁建江. 岩石学报, 2020(05)
- [9]胶西北金矿床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D]. 王偲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10]四川石棉地区碲成矿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型研究[D]. 张筌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