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1](2021)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录》文中研究指明
本刊编辑部[2](2020)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年总目录》文中研究指明
孟娜[3](2020)在《湖南省“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是“双一流”高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双一流”高校管理和完善“双一流”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的客观要求。“双一流”高校档案作为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之一,应真正实现其管理的作用和价值。但是,我国“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以湖南省“双一流”高校为例,从主体、客体和制度这三个维度来对其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研的数据,得出湖南省“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取得的基本具备相关设施基础、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队伍合理、档案开发、利用模式完善等成果和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机构不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各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力度不够、档案信息化程度低方面来分析制约湖南省“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的原因。为完善湖南省“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本文从提升档案信息化程度和健全管理制度两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陈凌[4](2020)在《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开展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历史和文化的民族,不但不能得到发展,而且可能酿成悲剧。当然,体育人也不能失去自己的灵魂——体育历史和文化。体育历史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体育人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入的自信源泉。作为体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的体育史,在当前的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中逐渐被边缘化,一些学校甚至在培养计划中取消了体育史课程的设置。湖南省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教育的改革与沿海地区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体育史课程开设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为了促进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发展,对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开设体育史课程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湖南省15所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的开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开设的体育史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现状、教学评价、师资情况等内容的分析,从社会环境、课程目标、教材、教师、学生等几个方面探究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开展的对策,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的发展提供借鉴。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目标单一,部分高校体育专业受各种原因的限制,无法正常开设体育史课程,体育史课程的开率不高。建议政府和学校适当投入经费,丰富教学平台,创造更多的多媒体资源,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史课程开课率,实现体育史课程应有的价值。2.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学时数少、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教师需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建议完善教学评价内容及方式;合理安排课时。3.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部分学校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均未参与体育史教学培训。此外,年轻体育史教师的科研水平函待提升。建议湖南省各高校体育专业应当提高体育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4.课后体育史教师的主动性不够。教师在课后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便于学生理解枯燥的历史知识点,鼓励学生参与体育史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对体育史的思考。建议体育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后同样注重师生的交流和互动,对教学策略及时做出调整。
张琬涓[5](2019)在《湖南新升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升本科高校也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要对接社会发展需求,但不少新升本科高校仍做的不够。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湖南省,有近一半的本科高校为新升本科高校,它们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对接社会需求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专业建设的特色不强、力度不够,人才培养与社会要求存在较明显的脱节等。因此,研究湖南省新升本科高校的专业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高校专业建设如何对接社会需求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外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及对接社会需求方面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本文重点对湖南新升本科高校的专业建设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它们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的专业调整特点、在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的得与失以及使专业布局适应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的改革过程,并以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和怀化学院的专业建设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剖析,揭示了湖南新升本科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专业建设路径选择得与失,为今后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研究认为,我省新升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1)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以满足社会需求;2)加强优势学科群建设支撑本科特色专业;3)以校企校地合作的方式共同构建专业建设体系;4)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习基地等专业基础条件建设。
李梦萍[6](2019)在《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研究着眼于秘书学学科归属,研究视角不够全面、系统,且缺乏针对性。本文以秘书学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以定位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剖析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内涵、现状及原因,并据此提出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解决措施。首先,以定位理论为基础,阐明秘书学本科专业找准自身定位的重要意义,并说明定位过程需遵循五项原则,定位内涵包括自我定位、学校及政府定位、社会定位三个维度。其次,从现有秘书学本科专业入手,以大量基础数据探析学科发展环境特征及发展现状,得出当前秘书学本科专业在自我定位上存在专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忽略外部宏观发展环境、人才培养方向缺乏细化的问题,在学校及政府定位中存在专业发展潜力被忽视、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在社会定位上缺乏行业内共同认可的权威评价机制。再次,结合实际调查与案例思考专业定位影响因素,分析出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内部主要受专业负责人领导力及师资队伍情况影响,外部主要受政策因素与市场因素影响。最后,分别从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预设、定位策略及定位路径层面,提出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措施。
吴桐[7](2019)在《郭嵩焘的基督教观》文中研究表明郭嵩焘在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之中,受经世思想影响,开始向西方学习,探寻救国道路。他在这一过程中接触与认识基督教,并形成其基督教观。郭嵩焘的出访经历成为其基督教观形成的关键节点。在出访之前郭嵩焘因教案问题以及对西学的追寻而与基督教接触,对基督教有了初步的认识。出访期间,郭嵩焘为进一步探索西学而深入地了解基督教,形成对基督教的基本认识。对比出访前后郭嵩焘对基督教认识的变化,可见随着对基督教了解的深入,他对于基督教的态度也更为客观与理性,对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愈加透彻。郭嵩焘的基督教观,突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束缚,肯定西方文明的先进性,为学习西方扫除思想壁垒,从而推动其洋务观的形成。此外,同时代及后续官僚士大夫们对基督教的认识主要聚焦在教案上,而郭嵩焘的基督教观则在此基础上,开始更多地关注基督教与西学以及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体现出郭嵩焘对基督教的认识远超时人,凸显其思想的先进性。但同时郭嵩焘也难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始终站在儒家士大夫的立场上认识基督教,体现出其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因此,从郭嵩焘的基督教观中可以看到其思想在传统与近代之间徘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李铁绳[8](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认为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周雨城[9](2019)在《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才是生产的第一资源。对于以创意为特征的文化产业而言,人才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人才已成为深化文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同国际上文化产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创新规模、效果、动力和资源供给特别是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方面,仍是短板。因此,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变革显得尤为迫切。一系列的国家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促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热门”乃至“显学”。文章阐述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与转型趋势,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与问题检视,对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构建了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全文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的现状如何”以及“如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三个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文章从培养院校、院系归属、学位授予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工作室制、项目引导式和协议式,并对其进行了反思。随着文化新业态层出不穷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迫在眉睫,文章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供给侧改革、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高端价值链跃升三方面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源。其次,为了深入了解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文章从政策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人才培训及激励等方面,运用问卷调查,并对高校学生和教师、文化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详细分析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厘清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性因素、观念性障碍和产业发展水平限制三方面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了阐述。再次,文章从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政策保障及资金支持、校企合作等方面,对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得出了相应的启示。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从一开始就成为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的相关学者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由于不同国家在教育政策、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在剖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现状和困境、吸取国外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C-GUE”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模型,从政府、高校、企业等人才培养的主体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政府应在制度、观念、政策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高校应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内涵建设,企业(用人单位)应从激励、投资、培训、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成长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数量分析与质性分析并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其涉及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制度体系、产学研合作等要素,只有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才能“摸清病痛,对症下药”。本文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通过走访高校学生和教师、文化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深入了解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情况,为本文的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二)构建了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政府、高校、企业虽然是三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同维度的影响。通过高校、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主体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形成创新合力,促进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各要素发挥作用,提升自身效率,通过机制性互动资源共享进行价值创造。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创新打破人、财、物、信息、组织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更强调合作主体间的协作、共享及目标关系。文章通过构建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模型,分析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特征和保障措施,促使人才链与政策链、产业链的三链融合。(三)提出了基于多元主体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新路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更需要政府、企业、文化产业协会及不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以往的研究大多数基于单一视角,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公共治理视角,从政府、高校、企业等三大人才培养主体入手,分析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现状和困境,借鉴国外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经验,采取现实视野与历史视野交叉分析,探索出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臧玉[10](2019)在《《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文中指出自中国第一份戏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诞生至今,大量戏剧类期刊相继涌现,它们以各自的风采记录了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曲折历程。本文所研究的《剧本》期刊便是其中的开拓者和领先者。论文全面梳理了2000年至2010年的《剧本》期刊及相关资料,采用整体观照和具体现象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的“专栏”展开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论题的来源与创新点、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等。第一章,对《剧本》期刊进行概述,主要从期刊创刊缘起、历史沿革与当下发展三方面入手进行梳理整合。第二章,对《剧本》专栏设置概况进行研究,依托基本构成与风貌、专栏的编排特色与专栏的价值观念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三章则立足刊载剧作品的专栏,对《剧本》专栏中从“话剧剧本”专栏到“戏曲”专栏以及不同刊载戏剧作品专栏,对其中的种类与分布、选材与导向和立意与追求深入分析。第四章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刊载剧作家的专栏,对其中“剧作家研究”、“剧作家写真”和专题研讨会三部分专栏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与第二、三章研究内容相辅相成,第五章则立足于刊载戏剧评论的专栏,从“新作感觉·剧评”到“每月剧论”,对不同专栏反映出的独白与对话、群策与反思和兼容与抵牾进行分析与解读。第六章论述了《剧本》专栏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前者是从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两方面,具体探讨其与当下同类戏剧期刊以及戏剧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当下戏剧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后者则从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入手,着重对期刊专栏进行宏观的审视与考察,以全面探讨其客观严肃的办刊态度和通俗而不媚俗的刊物品格。总的来说,2000年至2010年间的《剧本》期刊专栏以其丰富可观的数量、全面详实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理论研究在同类型戏剧期刊中自成一格、独树一帜。而且,期刊生存的外部环境与期刊自身的发展状态异于其他各个时期,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3)湖南省“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文献调研结果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湖南省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的调查情况 |
2.1 管理主体层面 |
2.1.1 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数量 |
2.1.2 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基本结构 |
2.1.3 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 |
2.2 管理客体层面 |
2.2.1 档案信息化管理软硬件设施情况 |
2.2.2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
2.2.3 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情况 |
2.2.4 档案信息化范围 |
2.3 管理制度层面 |
2.3.1 法律法规的学习及宣传情况 |
2.3.2 规章制度的制订及执行情况 |
第3章 湖南省“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湖南省“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取得的成果 |
3.1.1 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队伍基本合理 |
3.1.2 基本具备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设施基础 |
3.1.3 档案开发利用模式较完善 |
3.1.4 档案安全保密机制基本健全 |
3.2 湖南省“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备不健全 |
3.2.2 专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机构不完善 |
3.2.3 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较落后 |
3.2.4 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
3.3 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 |
3.3.2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指导力度不够 |
3.3.3 档案信息化程度低 |
第4章 湖南省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优化策略 |
4.1 提高档案信息化程度 |
4.1.1 健全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 |
4.1.2 成立专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机构 |
4.1.3 推进以信息系统为主的管理模式 |
4.1.4 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监督和指导 |
4.2 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
4.2.1 完善归档和电子设备维护运用制度 |
4.2.2 完善档案的鉴定与销毁制度 |
4.2.3 完善档案的利用制度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湖南省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访谈简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4)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开展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专家访谈法 |
1.3.4 数理统计法 |
1.3.5 逻辑分析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湖南省普通高校 |
2.1.2 体育专业 |
2.1.3 体育史课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课程理论 |
2.3 体育史课程的地位与价值 |
2.3.1 体育史课程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
2.3.2 体育史课程是实现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
2.3.3 体育史课程是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 |
2.3.4 体育史课程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存在重要价值 |
2.4 小结 |
第三章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开展现状 |
3.1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开课率情况分析 |
3.1.1 当前开设体育史课程的普通高校 |
3.1.2 当前没有开设体育史课程的普通高校 |
3.2 教学大纲现状分析 |
3.2.1 体育史课程教学大纲执行现状 |
3.2.2 体育史课程教学目标 |
3.2.3 体育史课程开设学时 |
3.3 教材与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
3.3.1 体育史课程现行教材 |
3.3.2 体育史课程教学重点分析 |
3.4 教学现状分析 |
3.4.1 学生对体育史课程认知情况 |
3.4.2 学生对体育史课程喜欢程度 |
3.4.3 学生参与体育史课程目的 |
3.4.4 学生对体育史课程教学内容满意度 |
3.4.5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满意度 |
3.4.6 体育史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情况分析 |
3.5 教学评价分析 |
3.5.1 体育史课成绩评价方式分析 |
3.5.2 体育史课成绩评价内容分析 |
3.6 师资情况分析 |
3.6.1 体育史课程教师年龄结构分析 |
3.6.2 体育史课程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分析 |
3.6.3 体育史课程教师继续教育情况分析 |
3.6.4 体育史课程教师科研情况分析 |
第四章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开展困境及影响因素 |
4.1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开展困境 |
4.1.1 学校对体育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
4.1.2 体育史课程师资匮乏 |
4.1.3 课程目标单一 |
4.1.4 教材内容多、学时少 |
4.1.5 学生对体育史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 |
4.1.6 学生参与体育史课程学习途径单一,学习效果不明显 |
4.2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的影响因素 |
4.2.1 教材支撑体育史课程的教学 |
4.2.2 学习途径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史学习的兴趣 |
4.2.3 体育史教师推动体育史课程的发展 |
4.2.4 社会经济影响体育史课程的地位 |
4.2.5 课程改革促进体育史课程的发展 |
第五章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发展对策 |
5.1 推动课程多元化发展 |
5.1.1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课程目标多元化 |
5.1.2 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策略多元化 |
5.2 提高对体育史课程的重视程度 |
5.2.1 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提高开课率 |
5.2.2 进一步加强体育史课程的建设 |
5.3 优化体育史课程结构 |
5.3.1 提早开课,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
5.3.2 合理安排课时,提高学习效果 |
5.4 加强体育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
5.4.1 培养体育史专业人才,提高教学水平 |
5.4.2 引进高水平体育史课程教师 |
5.5 完善考核评价方法 |
5.5.1 构建多元化的考评标准 |
5.5.2 完善教学评价内容及方式 |
5.6 加强教材建设 |
5.6.1 加强教材内容创新 |
5.6.2 加强立体化教材建设 |
5.7 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促进教学的变革 |
5.7.1 依托科技,创新教学模式 |
5.7.2 新媒体推广,教育平台多样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开展困境与对策研究》学生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开展困境与对策研究》教师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开展困境与对策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开展困境与对策研究》访谈专家名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5)湖南新升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有关新升本科高校的定位研究 |
1.3.2 有关新升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研究 |
1.3.3 有关新升本科高校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研究 |
1.3.4 有关国外高等院校的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与讨论 |
2.1.1 新升本科高校 |
2.1.2 专业建设 |
2.1.3 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
2.1.4 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
2.1.5 路径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群与专业分工化理论 |
2.2.2 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 |
第三章 湖南省新升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 湖南省新升本科高校发展现状 |
3.1.1 湖南省新升本科高校的分布及社会声誉 |
3.1.2 新升本科高校专业设置情况 |
3.1.3 湖南省新升本科高校专业建设与发展历程 |
3.2 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
3.2.2 新设置的一些本科专业基础条件欠缺 |
3.2.3 专业特色不鲜明 |
3.2.4 专业与产业结构契合度低 |
3.2.5 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
3.3 专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学科建设不能较好支撑专业建设 |
3.3.2 没有较好形成符合本科发展的结构要素要求 |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专业建设案例分析与启示 |
4.1 国外高校专业建设案例分析 |
4.1.1 德国实用性专业建设 |
4.1.2 英国的三明治课程培养模式 |
4.1.3 美国的个人专业模式 |
4.1.4 启示 |
4.2 新升本科高校专业改革案例 |
4.2.1 衡阳师范学院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的专业改革案例 |
4.2.2 湖南理工学院建设特色专业的改革案例 |
4.2.3 怀化学院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紧密对接的改革案例 |
4.2.4 小结 |
第五章 湖南省新升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路径 |
5.1 新升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路径 |
5.1.1 路径一: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以满足社会需求 |
5.1.2 路径二:加强优势学科群建设支撑本科特色专业 |
5.1.3 路径三:以校企校地合作的方式共同构建专业建设体系 |
5.1.4 路径四: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习基地等专业基础条件建设 |
5.2 湖南新升本科高校专业建设路径的实施 |
5.2.1 外部管理层面 |
5.2.2 内部管理层面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湖南省新升本科高校专业设置情况 |
(6)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定位理论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概述 |
第一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功用 |
第二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原则 |
第三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内涵 |
小结 |
第二章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开设秘书学本科专业院校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二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学科现状与问题 |
第三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问题剖析 |
小结 |
第三章 影响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影响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内部主要因素 |
第二节 影响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的外部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四章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预设、策略及路径探析 |
第一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预设 |
第二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策略 |
第三节 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路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索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7)郭嵩焘的基督教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时代、思潮与郭嵩焘 |
第一节 郭嵩焘之生平简介 |
第二节 内忧外患与西风东渐对郭嵩焘的影响 |
一、郭嵩焘与晚清社会的内忧外患 |
二、西方基督教在华的传播与西学东渐 |
第三节 经世思潮与郭嵩焘 |
一、经世思潮的复兴 |
二、经世思潮对郭嵩焘的影响 |
第二章 郭嵩焘与基督教的早期接触 |
第一节 郭嵩焘与基督教的初逢 |
一、因教案而关注基督教 |
二、从探索西学中接触基督教 |
三、与传教士的往来中了解基督教 |
第二节 早期郭嵩焘对基督教的认识 |
一、政治视野下对基督教的认识 |
二、宗教文化视野下对基督教的认知 |
第三章 出访期间郭嵩焘对基督教的进一步探访 |
第一节 海外觅“教”:郭嵩焘出访期间与基督教的接触 |
一、出访途中对基督教世界的初探 |
二、抵达西方后对基督教的探索 |
三、归国途中与基督教的接触 |
第二节 出访期间郭嵩焘的基督教观 |
一、政治视野下的基督教观 |
二、文化视野下的基督教观 |
第四章 郭嵩焘基督教观的演变与特点 |
第一节 出访前后郭嵩焘基督教观的变化 |
一、政治视角下对基督教与政治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 |
二、文化视角下的基督教观:从西学载体到西方文明之源 |
第二节 与同期及后续官僚士大夫比较:郭嵩焘基督教观的特点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问题提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检定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
一、启蒙到专业 |
二、探索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
二、教师培训制度 |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
一、综合化 |
二、开放化 |
三、高端化 |
四、一体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
一、师范专业设置 |
二、师范专业认证 |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释义 |
一、文化产业 |
二、文化产业管理 |
三、人才培养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三、人力资源相关理论 |
第三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转型趋势 |
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演进 |
一、文化产业管理与其他人文社会领域的关系 |
二、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归属:从多学科介入到最终确立 |
三、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现状 |
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反思 |
一、三种模式:工作室制、项目引导式与协议式 |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源 |
一、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供给侧改革 |
三、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
第四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调查及问题检视 |
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 |
三、问卷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检视 |
一、政府人才政策和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 |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不匹配 |
三、企业人才培训与激励的相关措施匮乏 |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
一、制度性局限 |
二、观念性障碍 |
三、发展水平限制 |
第五章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理念 |
一、美国:人文与科学并重 |
二、德国:双元制与能力本位 |
三、英国:聚焦应用能力培养 |
四、日本:产官学一体化模式 |
五、澳大利亚:创意产业驱动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特征 |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
二、全面丰富的文化产业创新课程体系 |
三、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与产学研一体化 |
四、人才培养投资方案与财政政策保障 |
第三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经验借鉴 |
一、贯穿“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
二、注重文化产业管理创新创业实践 |
三、加大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 |
四、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优化创新育人环境 |
五、构建政府—高校—产业三螺旋协同机制 |
第六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
第一节 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
一、C-GUE人才培养机制模型构建 |
二、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主要特征 |
三、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第二节 政府层面: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
一、建章立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 |
二、观念引导:树立科学人才观念导向 |
三、统筹规划:合理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
四、综合协调:多种手段加强协调监管 |
第三节 高校层面: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 |
一、模式更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二、师资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
三、教材建设:健全教材质量评价体系 |
四、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
第四节 企业层面: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成长与评价机制 |
一、激励管理:建立全方位人才激励机制 |
二、利益共享:构建风险共担的投资机制 |
三、人才考核:健全人力资源的考核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剧本》期刊概述 |
第一节 创刊缘起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当下发展 |
第二章 《剧本》专栏设置概况 |
第一节 基本构成与风貌 |
第二节 专栏的编排特色 |
一、获奖剧作的品牌化塑造 |
二、新视野下的图文搭配 |
第三节 专栏的价值观念 |
一、宏观层面 |
二、微观层面 |
小结 |
第三章 立足剧作品:从“话剧剧本”专栏到“戏曲”专栏 |
第一节 种类与分布 |
一、博涉内外,广纳古今 |
二、海纳百川,万类竞妍 |
第二节 选材与导向 |
一、旧瓶装新酒:旧史新说 |
二、关注大事件:与时代同行 |
第三节 立意与追求 |
一、自成一格:新颖性 |
二、见微知着:思辨性 |
三、与时俱进,紧扣主旋律 |
小结 |
第四章 聚焦剧作家:从“剧作家研究”专栏到“剧作家写真”专栏 |
第一节 剧作家研究 |
第二节 剧作家写真 |
第三节 专题研讨会 |
小结 |
第五章 重视戏剧评论:从“新作感觉·剧评”专栏到“每月剧论”专栏 |
第一节 独白与对话 |
第二节 群策与反思 |
第三节 兼容与抵牾 |
小结 |
第六章 《剧本》专栏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历史价值 |
一、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 |
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 |
第二节 现实意义 |
一、指导意义:客观严肃的办刊态度 |
二、借鉴意义:通俗而不媚俗的专业期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剧本》期刊开设专栏类目汇总(2000-2010) |
附录二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的专栏汇总(2000-2010) |
附录三 :《剧本》期刊剧评与剧论专栏汇总(2000-2010) |
附录四 :《剧本》期刊剧作家研究专栏汇总(2000-2010) |
附录五 :《剧本》期刊刊载的戏剧作品汇总(2000-2010) |
附录六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专栏内话剧作品汇总(2000-2010) |
附录七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专栏内戏曲作品汇总(2000-2010) |
致谢 |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四、《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录[J]. 本刊编辑部.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1(06)
- [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年总目录[J]. 本刊编辑部.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0(06)
- [3]湖南省“双一流”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D]. 孟娜. 湘潭大学, 2020(02)
- [4]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史课程开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 陈凌.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4)
- [5]湖南新升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路径研究[D]. 张琬涓.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6]秘书学本科专业定位研究[D]. 李梦萍. 暨南大学, 2019(02)
- [7]郭嵩焘的基督教观[D]. 吴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9]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D]. 周雨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10]《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D]. 臧玉.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论文; 体育管理论文; 大学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