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田玉的古文献记载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可非[1](2020)在《精美的国家一级文物——透雕双龙白玉璧》文中研究表明在河北博物院"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览第一展厅中,陈列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透雕双龙白玉璧"。这块玉璧是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刘胜墓的棺椁之中发现的。它通长25.9、璧外径13.4、内径4.2、厚0.6厘米,用和田白玉制成,玉质晶莹润泽,光辉华美。两面琢刻谷纹,纹饰精巧;边缘处有一周凸起的棱;璧的上端
熊浚[2](2020)在《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文中指出社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典籍,如《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都有许多有关社日的记载。“社祭”作为一种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礼俗,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之久。“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在中国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至今仍然沿用“社”的名称,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今日之中国,传统的社节早已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全面萎缩,只有极少数地区保存着这种古老文化的遗留。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的春社,就是社节以活态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存续的一个节日。传统社节是一种怎样的节日文化?其运作方式和文化表征是怎样的?她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恩施土家族人在现代生活中仍能保存甚至激活这种古老的节俗?他们的春社习俗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社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俗呢?这些问题,就是笔者作为一个从小在“春社”节俗中长大的土家族人,同时又是正在学习民俗学的博士生,以局内和局外两种眼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和田野调研后,所要作出的答卷。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创新点。论文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从社神社主、社祭形式、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史的追溯和研判,决定将研究重点放在厘清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习俗的主要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春社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提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三个村落中春社节俗的调查,重构“社祭”节俗的演变形态,再现古老社节的当代形态,对社节的仪式过程、象征符号、社会功能、核心价值和女性文化等作出深描与阐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二章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民俗传统三个方面阐述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源流。首先对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了简要分析。其次对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来源展开辨析。从“社”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来源,考察移民迁徙过程的影响,理解春社习俗是以简化的汉族社祭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交融产生的独特习俗为内容,由此可以确认汉文化的“社祭”是春社的源头,土家族的春社习俗是支流。第三章在源流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式,分别以恩施地区的金龙坝、楸木园、双堰塘这三个古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村落传说对春社习俗的差异性展开具体的描述与分析。金龙坝保留了较原始的以山神、土地龙神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楸木园有保存完好的社神象征,形成了以社主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双堰塘村地处城乡结合处,形成了以娱人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春社习俗的防疫与巫术心理揭示出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与亲情伦理智慧。第四章主要从春社习俗的具体形态来讨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文化内涵问题。主要体现在承载原始生命观、包含多神信仰、崇尚女性价值等三方面。拦社习俗体现出恩施地区土家族丧葬礼俗的豁达乐观、圆融新生的原始生命观。多神信仰是土家族群原有信仰在儒、道、释三种宗教影响下而产生的独特民族信仰。社饭习俗是一场充分体现恩施地区土家族女性价值与地位的展演,拦社习俗也展现出女性在土家族群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女性氏族社会的历史遗风。第五章讨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春社习俗作为体现土家族人独特文化内涵的一项民俗事项,具有补偿与治癒功能、认同与整合功能,以及传承与教化功能。这些文化功能在现代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辨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及结语,总结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源流、习俗、个案、特征和功能问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来思考春社习俗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春社习俗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它更是土家族丧葬文化、性别文化的实际载体,它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成功演绎了亡者由人变神的具体过程,同时揭示了土家女性主体在性别文化和婚姻关系之间所处的地位与意义。本文通过全面解读当代恩施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特质,认识到当代春社习俗所蕴含的土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真与自我的日渐沦丧。思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把握春社习俗的现代传承规律,使春社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富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智慧。
王珂莉[3](2019)在《基于现代审美意识下的蓝田玉雕传承创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文化的多元性融合构成人们审美意识的改变,以玉雕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工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蓝田传统玉雕工艺在迎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现代审美意识的严峻考验。本文立足蓝田玉雕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对蓝田玉雕的地缘文化环境、历史文化环境以及蓝田玉雕行业的分析,研究蓝田玉雕在现在审美意识的影响下如何走出一条产业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
许瑜虹[4](2018)在《魏晋南北朝玉器与玉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纷乱、政权更迭,大一统帝国文化崩解。有人认为这一时期玉事凋零、无玉可谈。然笔者认为,玉器数量的增多或减少、工艺的停滞或创新、玉文化的继承或转变,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并非能一言以蔽之。玉器与玉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和反映,是思想文化的折射和印证。因此,要将玉器与玉文化放在中国文化变革之路中考察。首先,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及传世玉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此间出土玉器做一次“文物大普查”,进行量化统计分析,以求能先从中获得较全面的了解和新的认识。再从中国文化变革的角度,研究探析魏晋南北朝玉器的自然特性、制玉手工业发展与工艺技术、艺术内涵、功能类型等、理解玉器与玉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承与嬗变。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思考中国思想文化的整体脉动对玉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而展望中国玉器与玉文化的研究之道。
张雄[5](2017)在《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用漆历史悠久,漆器髹饰技艺也在不断的用漆过程中丰富发展,并呈现出繁华的局面。廊坊漆器髹饰技艺承自京城一脉,并形成百宝嵌、雕漆、雕填戗金、金漆镶嵌、脱胎漆器等五大漆器髹饰主要类型。本文以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廊坊五大漆器髹饰技艺为研究对象。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源流进行考证,指出其源自北京漆器髹饰技艺;同时也讲到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兴起与发展。第二章主要讲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类型及工艺,论述廊坊各类型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产生及工艺流程。第三章重点论述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特点。主要包括宫廷色彩浓厚、产生时间短、发展速度快、漆器类型齐全且规模较大等。第四章探讨廊坊漆器髹饰技艺面临的种种问题:如原料问题、工艺问题、场地问题、从业者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提出树立精品意识、重视工匠精神、改善操作环境、提高从业者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等对策。
於悦,杨尧辉[6](2016)在《落入人间的彩虹——拉长石》文中研究表明相传在距今2000多年前,楚国有一位名叫卞和的人在山中采到一块被矿石包着的宝石,他便拿"玉璞"去献给楚厉王。昏君不识宝玉,让玉匠看,玉匠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便以欺君之罪砍断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卞和又将此璞献给继位的楚武王,不想,他又受到同样的酷刑,被砍去右脚。到公元前689年,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无脚走不了路,急得抱着玉璞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泪
麻赛萍[7](2012)在《汉代灯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灯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广泛使用的器具。中国古代的灯具肇始于何时尚无定论,从考古发现情况看,可能早到新石器时代。灯具是人类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产物,它的产生除了是当时的物质形态改变外,还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和技术。灯具的制作、使用、废弃过程,除了是一件物体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物质反应外,大都凝聚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成为人们观念形态的反映,深深地烙印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一言以蔽之,灯具即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形态,又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反映。本文以史学界断代的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为时间范畴,以全国范围为地理范围,对汉代灯具展开分析、研究。第一章绪论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汉代灯具成果,并对本文将要开展的汉代灯具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路径、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梳理。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采用考古类型学方法,通过比较和分类的手段,借用图表等形式,以国内目前出土的汉代灯具作为对象,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期、分区研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汉代灯具的时空框架。这一框架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对汉代物质文化的总体认识,有助于了解汉代灯具在中国灯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灯具的类型研究和时空框架的建立,有助于了解灯具发展的源流和兴衰变化过程,可为传世灯具或新出土灯具提供断代、辨伪和研究的依据。本文第四章采用统计、对比的方法,总结、解析灯具数量、材质、高度、灯盘尺寸、结构,以定量的方式来探讨汉代灯具的使用规律、使用场所,并阐释其原因或动力。通过考古出土组合分析、器物铭文、古代文献、画像砖、画像石等资料梳理,探讨灯具的使用者、使用方式、流通模式等问题,复原灯具在汉代社会日常生活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揭示汉代灯具的社会化、商品化特征,解读灯具在汉代人们的信仰、祭祀等方面的象征意义。通过对汉代灯具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内涵的剖析,有助于明晰汉代灯具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角色及其重要性,更有助于加强对汉代人们生活方式的了解。本文第五章对汉代灯具的四大价值进行研究。本章采用考古学和文献学资料,从灯具的造型设计、生产技术水平、社会管理体系等角度出发,探讨汉代灯具的艺术、科技、社会人文价值和学术价值。在完成关于灯具探讨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从完善文物学研究的角度,探讨了文物四大价值之间的关系。
王晓毅[8](2011)在《陶寺考古:技术的实证解析》文中研究指明襄汾陶寺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一处重要遗址。其位于汾河下游临汾盆地东部塔尔山山前丘陵地带,整个遗址背山面水,地势较高,水源充足,且在古代气候湿润,植被繁茂,黄土易于挖穴构屋,冬暖夏凉,十分利于原始先人定居生活,是理想的聚居之地。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通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这里发现了王级大墓、面积达280万平方米的史前古城、具有天文观象功能的大型夯土台基、具有柱网结构的宫殿台基等重要遗迹。此外,还发现早期铜器、彩绘陶器、玉钺、玉璧、玉璜、玉兽面等具有礼器性质的玉器,彩绘漆木器、石磬等重要遗物。这些遗迹与遗物的发现,结合文献记载等,学界一般将其与唐尧部族相联系,陶寺遗址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尧都平阳”本文以技术史研究为目的,通过陶寺遗址考古发掘、陶寺遗址石制品调查、中条山矿冶遗址田野调查、吕梁山岢岚、宁武等地窑洞式居住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新获取一批适合技术史研究的考古材料,包括石制品、夯土、居址白灰面、陶窑内窑汗以及烧流的陶片等,尤为重要的是,在陶寺遗址新获得一件铜制品——铜环,在中条山发现早于商代的采矿遗址并获得了一批早期采矿遗物——亚腰石锤、石阡等。在尽可能全面收集以往数据的基础上,用新的实验方法、新的实验仪器对新获取的考古材料进行实验室分析。通过这些实验,得到一批新的实验数据,再与以往的结论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在石器制造技术研究中,设计了一组模拟实验。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2008年陶寺遗址石制品调查的成果,先对当时人类可能采用的工具套以及操作链进行推测,再制造出相应的工具套,用这些工具按照推测的操作链在陶寺遗址采集的同类原料上进行模拟实验,详细记录了整个过程中石制品及副产品的变化,通过与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石制品进行对比分析,尝试对当时石器制作技术及生产模式进行复原研究。在制陶技术研究中,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陶寺遗址采集的91块陶片进行化学元素成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认为其制作各类陶器所用的塑性原料应是取自本地的红黏土。通过对已经发表陶器的痕迹分析,对当时陶器的成型工艺、修整工艺、装饰工艺等做了复原研究。通过对陶窑形制分析及窑内遗物烧成温度测试,还原了当时陶器的烧造环境。在治玉技术研究中,通过系列样本的科学分析,得知当时人随葬的玉、石器中仅有十分之一是透闪石真玉,来源可能是新疆等地,其他都是来自附近山中的大理石、蛇纹石之类的美石。通过对晋南地区陶寺、清凉寺、下靳三处墓地出土随葬玉石器表面痕迹的观察,推测当时的开料是以片切割为主,钻孔有实心钻与空心钻两种,而且玉器磨光之后极少使用其他装饰技法。在冶金技术研究中,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四件铜器金属成分的分析,发现了史前最早的砷青铜合金。通过对齿轮形器及铜铃形态及痕迹的观察,结合夏县东下冯出土石范、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陶范的情况,对史前范铸工艺做了复原研究。在建筑技术研究中,通过对陶寺遗址出土各类建筑遗迹的分析,讨论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及建筑水平。陶寺先民对建筑史的贡献主要有白灰、石膏等建筑装饰材料的应用;水井的发明;陶板作为建材的使用;版筑技术应用于城墙、宫殿等大型夯土建筑当中。通过对当时石器、陶器、玉器、冶金及建筑技术的研究,总结出当时的几项重要的技术成就以及审曲面孰、利用则止的技术观。建立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当时社会的生产组织状况也做了一些探讨,分析由于掌握这些技术而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变革,通过技术的发展情况来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并建立其因果关系的逻辑链条。通过对陶寺遗址古人技术发展状况的总结,分析出技术进步带来了深入的社会分工、贸易和产品交流的常态化,从而导致社会更加复杂化;技术进步使文字、天文历法、铜礼器、乐器、玉器等文明因素产生并推广,从而导致文明起源;技术进步使军队、城等国家机器和保卫设施产生,并产生了凌驾于一切的“王”,从而导致国家起源。
张德纯[9](2009)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与蔬菜品种资源保护》文中认为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开展两年来,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的实施,标志着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已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管理轨道,这将对蔬菜品种资源保护、蔬菜产业发展、蔬菜品质升级、农民增收和促进特色蔬菜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孙莹,郑常青[10](2007)在《再论和氏璧石质问题》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和氏璧故事的历史考究以及历代对和氏璧的石质问题的研究整理,并对现代拉长石与和氏璧的物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和氏璧的石质是拉长石的结论。
二、蓝田玉的古文献记载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田玉的古文献记载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学方法 |
(二) 人类学方法 |
(三) 性别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春社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
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
三、文化影响 |
第二节 历史源流 |
一、史前时代 |
二、商周至两汉时期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唐宋时期 |
四、元明清时期 |
第三节 民俗传统 |
一、物质民俗 |
二、社会民俗 |
三、精神民俗 |
第二章 恩施地区社文化的源流 |
第一节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来源辨析 |
一、社的来源及演变 |
二、社神与神主 |
第二节 汉文化影响以前的土地信仰 |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社”信仰 |
一、过渡——唐代的官社与私社 |
二、承继——汉文化对社祭的影响 |
第三章 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机制 |
第一节 土家族春社习俗 |
一、春社起源传说 |
二、“社饭”:春社的饮食习俗 |
三、“拦社”:春社的祭祀习俗 |
第二节 三个村落的春社民俗志 |
一、金龙坝春社:以土地龙神为中心 |
二、南河春社:以社主为中心 |
三、双堰塘春社:以娱人为中心 |
第三节 土家族春社的形成机制 |
一、防疫机制:社饭隐喻的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 |
二、巫术心理机制:拦社隐喻的亲情伦理智慧 |
第四章 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融入丧葬礼俗的生命观 |
一、豁达的生命观 |
二、圆融的生命观 |
三、新生的生命观 |
小结 |
第二节 佛道并重的多神信仰 |
一、道(巫)教信仰 |
二、儒家信仰 |
三、佛教信仰 |
小结 |
第三节 崇尚女性价值 |
一、血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二、姻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三、妯娌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小结 |
第五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 |
第一节 补偿与治疗功能 |
一、拦社——心理治疗 |
二、社饭—生理治疗 |
第二节 认同与整合功能 |
一、家族的凝聚力 |
二、姻族的互助关系 |
第三节 传承与教化功能 |
一、礼俗制度的传承功能 |
二、民族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
第六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承现状 |
一、传承内容 |
二、传承方式 |
第二节 保护策略 |
一、生活型保护 |
二、制度型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楸木园陈家院子布局图 |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及亲属关系个案 |
一、村落代表性访谈人员名单 |
二、亲属关系图 |
附录三 村落采访记录节选 |
一、白果坝乡金龙坝采访记录选编 |
二、芭蕉乡楸木园采访记录选编 |
三、龙凤坝镇双堰塘采访记录选编 |
四、其他乡镇采访记录选编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现代审美意识下的蓝田玉雕传承创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蓝田玉雕追根溯源 |
(一) 地缘文化环境 |
(二) 历史文化环境 |
二、蓝田玉雕产业发展现状 |
(一) 玉料对蓝田玉雕行业的影响 |
(二) 无序竞争、轻工艺、缺乏创新技术人才 |
(三) 其他玉雕行业对蓝田玉雕工艺的冲击 |
三、现代审美意识对蓝田玉雕发展的影响 |
四、蓝田玉雕传承创新路径分析 |
(一) 挖掘文化内涵、提高创新观念 |
(二) 与现代审美相契合 |
(三) 提高从业者文化艺术修养 |
五、结论 |
(4)魏晋南北朝玉器与玉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基于研究现状 |
1.1.2 基于新的发现和方向 |
1.2 研究现状 |
1.2.1 玉器与玉文化研究着述 |
1.2.2 魏晋南北朝玉器研究着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本文探讨玉的范畴 |
1.3.2 本文探讨时间范围 |
1.3.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出土及传世玉器统计 |
2.1 墓葬出土玉器统计情况 |
2.1.1 关于统计材料的几点说明 |
2.1.2 出土玉器的墓葬情况 |
2.2 各地区出土玉器变化情况 |
2.2.1 北方地区 |
2.2.2 南方地区 |
2.3 传世玉器统计情况 |
2.3.1 传世玉器统计 |
2.3.2 蹀躞带与胡汉文化 |
第三章 玉器自然特性及文化象征 |
3.1 玉器的玉质特征 |
3.1.1 玉色与品种 |
3.1.2 玉的替代品 |
3.2 玉的文化象征 |
3.2.1 比德于玉 |
3.2.2 以玉比貌 |
3.2.3 华贵奢靡的讽喻 |
3.3 社会动乱下的玉料来源 |
3.3.1 中原地区 |
3.3.2 周边诸国及海外交流 |
第四章 制玉工艺与手工业发展 |
4.1 玉作与手工业发展 |
4.1.1 三国时期 |
4.1.2 西晋时期 |
4.1.3 东晋以后 |
4.2 制玉工艺与方法 |
4.2.1 制玉工艺和方法的创新 |
4.2.2 瓜棱形珠饰的设计理念 |
第五章 玉器功能与文化因素 |
5.1 出土玉器功能类型划分 |
5.1.1 出土玉器类型统计情况 |
5.1.2 出土玉器类型数量变化特征 |
5.2 礼玉类 |
5.2.1 墓葬出土礼玉情况 |
5.2.2 玉璧用途及刘弘墓出土玉璧研究 |
5.3 丧葬玉类 |
5.3.1 墓葬出土丧葬玉情况 |
5.3.2 玉猪 |
5.4 饰玉类 |
5.4.1 配饰类用玉情况 |
5.4.2 魏晋南北朝出土云形玉珩样式研究 |
5.5 日用、陈设玉器 |
5.5.1 日用类玉器 |
5.5.2 陈设及其他类玉器 |
第六章 文化变革下用玉思想发展 |
6.1 继承与延续:吉祥文化玉器观 |
6.2 衰落与摒弃:传统儒家用玉思想 |
6.3 杂糅与创新:社会风尚下的用玉新观 |
6.4 交流与互补:用玉思想的差异与整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魏晋南北朝出土及传世玉器统计表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漆艺研究史回顾 |
二 归纳与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 学术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一章 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源流 |
第一节 北京漆器髹饰技艺落户廊坊考 |
一 北京漆器髹饰技艺的外流 |
二 从南汉磨玉厂到南汉工艺品厂 |
第二节 集体企业的改造与个体企业的兴起 |
一 集体企业的改造 |
二 个体户的兴起 |
第二章 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主要类型及工艺 |
第一节 廊坊百宝嵌漆器髹饰技艺 |
一 百宝嵌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 |
二 廊坊百宝嵌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 |
三 廊坊百宝嵌漆器髹饰技艺的工艺 |
第二节 廊坊雕漆髹饰技艺 |
一 雕漆髹饰技艺的产生 |
二 廊坊雕漆髹饰技艺的产生 |
三 廊坊雕漆髹饰技艺的工艺 |
第三节 廊坊雕填戗金漆器髹饰技艺 |
一 雕填戗金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 |
二 廊坊雕填戗金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 |
三 廊坊雕填戗金漆器髹饰技艺的工艺 |
第四节 廊坊金漆镶嵌髹饰技艺 |
一 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的产生 |
二 廊坊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的产生 |
三 廊坊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的工艺 |
第五节 廊坊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
一 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 |
二 廊坊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产生 |
三 廊坊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工艺 |
第三章 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特点 |
第一节 宫廷风格浓厚 |
一 造型仿古 |
二 色彩典雅 |
三 技艺高超 |
第二节 时间短发展快 |
一 产生时间短 |
二 发展速度快 |
第三节 品种较全规模较大 |
一 品种较全 |
二 规模较大 |
第四节 题材丰富 |
一 动物纹饰 |
二 植物纹饰 |
三 叙事画纹饰 |
四 神话类纹饰 |
第四章 廊坊漆器髹饰技艺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廊坊漆器髹饰技艺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原料问题 |
二 工艺问题 |
三 场地问题 |
四 从业者问题 |
第二节 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的保护对策 |
一 树立精品意识 选择好的原料 |
二 重视“工匠精神” |
三 开拓高端市场 |
四 提高从业者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 |
结语 |
附录一:中国古代漆器主要生产和出土地区示意图 |
附录二:田野调查采访手稿图 |
附录三:清宫造办处雍正、乾隆时期漆器工匠一览表 |
附录四:廊坊市漆艺传承群体基本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汉代灯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汉代灯具的发现与研究史 |
一、收集与着录 |
二、综合研究 |
三、类型分析 |
四、设计与美学研究 |
五、科技、功能及使用方式研究 |
六、文化内涵研究 |
第二节 研究课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注释 |
第二章 汉代灯具的分类 |
第一节 分类原则的确定 |
第二节 陶瓷灯具的分类 |
一、陶豆形灯 |
二、陶浅盘(碗)形灯 |
三、陶多枝灯 |
第三节 青铜灯具的分类 |
一、青铜豆形灯 |
二、青铜浅盘形灯 |
三、青铜耳杯形灯 |
四、青铜卮形灯 |
五、青铜釭形灯 |
六、青铜多枝灯 |
七、青铜动物形灯 |
第四节 铁质灯具的分类 |
一、铁质豆形灯 |
二、铁质浅盘(碗)形灯 |
三、铁质多枝灯 |
第五节 玉石灯具的分类 |
第六节 木质灯具的分类 |
第七节 总结 |
注释 |
第三章 汉代灯具的时空特征 |
第一节 陶瓷灯具的分期与区域特征 |
一、陶豆形灯的分期及区域特征 |
二、陶浅盘(碗)形灯的区域与时间特征 |
三、陶多枝灯的地域特征与分期 |
四、小结 |
第二节 青铜灯具的演变与区域特征 |
一、青铜豆形灯的演变与区域特征 |
二、青铜浅盘形灯的演变与区域特征 |
三、青铜耳杯形灯的时间与区域特征 |
四、青铜卮形灯的时间与区域特征 |
五、青铜釭形灯的时间与区域特征 |
六、青铜连枝灯的时间与区域特征 |
七、青铜动物形灯的时间与区域特征 |
八、小结 |
第三节 铁质灯具的时间与区域特征 |
一、铁质豆形灯的时间与区域特征 |
二、铁质浅盘(碗)形灯的时间与区域特征 |
三、铁质多枝灯的时间与区域特征 |
四、小结 |
第四节 玉石、木质灯具的时间与空间特征 |
第五节 总结 |
一、灯具与地域的关系 |
二、灯具的形态与数量的演变 |
三、灯具与使用者的关系 |
注释 |
第四章 汉代灯具的社会文化内涵 |
第一节 影响灯具使用的基本元素 |
一、灯具的基本结构 |
二、灯具的附加结构 |
第二节 汉代灯具的使用场所 |
一、作为日常照明的灯具 |
二、作为祭祀用品的灯具 |
三、作为象征意义的灯具与灯烛的象征意义 |
四、小结 |
第三节 汉代灯具的社会化、商品化 |
一、灯具与汉代生活方式、习俗 |
二、青铜灯具的使用、流通及其商品化 |
第四节 总结 |
注释 |
第五章 汉代灯具的价值 |
第一节 汉代灯具的艺术价值 |
一、造型选材 |
二、灯具体现的美学思想 |
三、小结 |
第二节 汉代灯具的科技价值 |
一、灯具的技术信息 |
二、灯具的生产者 |
三、小结 |
第三节 汉代灯具的社会人文价值 |
一、从灯具看当时的社会管理体系 |
二、灯具所体现汉代思想的复杂化 |
三、小结 |
第四节 汉代灯具的学术价值 |
一、灯具作为专学的可能性 |
第五节 文物价值关系论 |
第六节 总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汉代灯具考古资料概览 |
附录二:汉代灯具基本信息统计表 |
后记 |
(8)陶寺考古:技术的实证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陶寺遗址 |
1.1 自然地理环境 |
1.2 发现与研究 |
1.3 文化特征与年代 |
2 相关概念 |
2.1 陶寺考古 |
2.2 技术、工艺 |
2.3 实证、解析 |
3 研究现状 |
3.1 石器技术研究 |
3.2 制陶技术研究 |
3.3 治玉技术研究 |
3.4 冶金技术研究 |
3.5 建筑技术研究 |
4 研究方法 |
4.1 田野考古 |
4.2 模拟实验 |
4.3 实验室检测分析 |
4.4 现代工艺调查 |
4.5 软件应用 |
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石器技术解析 |
1.1 原料采办 |
1.1.1 原料类型 |
1.1.2 原料质量 |
1.1.3 产地 |
1.1.4 原始形态 |
1.1.5 可获得性和丰富程度 |
1.1.6 采办策略 |
1.2 石器制造模拟实验 |
1.2.1 工具套 |
1.2.2 选择石料 |
1.2.3 加工流程 |
1.3 石器使用技术 |
1.3.1 装柄技术 |
1.3.2 劳作对象与使用方式 |
1.4 技术特点 |
第二章 制陶技术解析 |
2.1 原料选择 |
2.1.1 黏土 |
2.1.2 羼和料 |
2.2 成型工艺 |
2.2.1 手制 |
2.2.2 模制 |
2.2.3 轮制 |
2.3 修整工艺 |
2.3.1 修抹 |
2.3.2 拍打 |
2.3.3 慢轮修整 |
2.4 装饰工艺 |
2.4.1 施加纹样 |
2.4.2 磨光 |
2.4.3 绘彩 |
2.5 烧造工艺 |
2.5.1 阴凉陶坯 |
2.5.2 陶窑构造 |
2.5.3 烧成温度 |
2.5.4 窑内气氛 |
2.6 技术特点 |
第三章 治玉技术解析 |
3.1 原料选择 |
3.1.1 原料分析 |
3.1.2 原料来源 |
3.2 开料技术 |
3.2.1 线切割 |
3.2.2 片切割 |
3.3 钻孔技术 |
3.3.1 实心钻 |
3.3.2 空心钻 |
3.4 装饰工艺 |
3.4.1 刻纹 |
3.4.2 镂空 |
3.4.3 镶嵌 |
3.4.4 "V"形缺口 |
3.4.5 对开 |
3.5 技术特点 |
第四章 冶金技术解析 |
4.1 冶金实物的发现 |
4.1.1 铃型铜器 |
4.1.2 齿轮型铜器 |
4.1.3 铜环 |
4.1.4 铜片 |
4.2 矿物原料 |
4.2.1 元素分析 |
4.2.2 铜矿资源 |
4.2.3 矿料来源 |
4.3 铸造技术 |
4.3.1 单面范铸造 |
4.3.2 复合范铸造 |
4.4 技术特点 |
第五章 建筑技术解析 |
5.1 建筑材料 |
5.1.1 白灰面 |
5.1.2 陶板 |
5.2 居室建筑技术 |
5.2.1 窑洞式 |
5.2.2 半地穴式 |
5.2.3 地面式 |
5.3 大型建筑的建筑技术 |
5.3.1 柱网结构 |
5.3.2 无柱网结构 |
5.4 城墙建筑技术 |
5.4.1 基槽夯筑 |
5.4.2 无基槽夯筑 |
5.5 技术特点 |
第六章 陶寺先民取得的技术成就 |
6.1 釉 |
6.2 冶金术 |
6.3 水井 |
6.4 观象台 |
6.5 城 |
第七章 陶寺先民的技术观 |
7.1 "审曲面埶"的设计观 |
7.2 "利用则止"的成器观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农产品地理标志与蔬菜品种资源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的兴起 |
2“农产品地理标志”对蔬菜品种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
3 获取“标志”的蔬菜产品的5个特定 |
3.1 特定的品种 |
3.2 特定的品质 |
3.3 特定的地理环境 |
3.4 特定的人文历史 |
3.5 特定的生产方式 |
4 对可获“标志”的蔬菜品种和产品的界定 |
5 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开展的方向 |
(10)再论和氏璧石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和氏璧的由来 |
2 和氏璧的质地构成 |
2.1 产地之论 |
2.2 和氏璧的石质之争 |
2.2.1 拉长石 |
2.2.2 绿松石 |
2.2.3 其他观点 |
3 再论和氏璧石质问题 |
3.1 拉长石 |
3.2 对比研究 |
4 结 论 |
四、蓝田玉的古文献记载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美的国家一级文物——透雕双龙白玉璧[J]. 刘可非. 东方收藏, 2020(11)
- [2]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D]. 熊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基于现代审美意识下的蓝田玉雕传承创新路径研究[J]. 王珂莉. 艺术品鉴, 2019(15)
- [4]魏晋南北朝玉器与玉文化研究[D]. 许瑜虹. 山西大学, 2018(04)
- [5]廊坊漆器髹饰技艺研究[D]. 张雄.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3)
- [6]落入人间的彩虹——拉长石[J]. 於悦,杨尧辉. 中老年保健, 2016(06)
- [7]汉代灯具研究[D]. 麻赛萍. 复旦大学, 2012(03)
- [8]陶寺考古:技术的实证解析[D]. 王晓毅. 山西大学, 2011(05)
- [9]农产品地理标志与蔬菜品种资源保护[J]. 张德纯. 中国蔬菜, 2009(23)
- [10]再论和氏璧石质问题[J]. 孙莹,郑常青. 吉林地质,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