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基复合肥技术研究与实践(上)

尿基复合肥技术研究与实践(上)

一、尿基复肥工艺的研究与实践(上)(论文文献综述)

刘心明[1](2022)在《浅谈复合肥生产、贮存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而在此过程中相关的农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而作为农副作物的肥料的使用,尤其是复合肥的综合有效利用为农副作物的增产起到了巨大作用。通过对复合肥的整体使用能够进一步的满足当前农业生产整体发展需求,但是在复合肥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有关的质量问题,所以在整体开展上考虑影响其实际质量的各种因素,综合解决当前在生产、贮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最大程度的让其可以满足实际发展需求,全面的为农业发展贡献一定力量。

王艳语,侯翠红,许秀成,王好斌[2](2019)在《肥料助剂的分类及发展现状》文中研究表明肥料助剂作为肥料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改变肥料的理化性状、提高肥料利用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肥料助剂的分类及主要功能,阐述我国肥料助剂的发展现状及主要发展趋势,以及郑州大学在肥料助剂领域所做的一些研究与实践。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助剂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助力于肥料行业的转型升级。肥料助剂行业也将迈上新的台阶,借助"一带一路"的春风,走向国际。

贾可[3](2021)在《复合肥区域配方优化及其肥料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采用大量宏观农户调查与多年、多点不同区域主栽作物田间肥料效应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基于2004-2006年和2014-2016年两个时间段共计3602个农户施肥状况的调查,研究我国农户复合肥施用现状与变化,并结合宏观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复合肥行业的发展方向。通过2001-2006年和2008-2014年两个时间段的293个田间肥料试验,对不同工艺复合肥进行农业效果评价;通过2002-2006年和2012-2016年两个时间段,共计761个田间肥料试验,分析研究肥料在主栽作物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农学效率年际变化规律;基于肥料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进而优化企业复合肥配方和配套科学施肥技术、提出减量施肥建议,分析研究中、微量营养元素在主栽作物上的产量效应,指导复合肥生产中的中微量元素添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大量的农户施肥调查,明确我国主要作物施肥氮、磷、钾复合化率平均为69.5%、92.1%、84.3%。农户习惯施肥现状为: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施肥N:P2O5:K2O平均为1:0.36:0.30,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氮、磷、钾施肥养分投入比例平均为 1:0.75:1.07。通过宏观统计数据分析发现,1997-2016年我国复合肥施用量由798.1万吨增长至2207.1万吨,年均增长70.4万吨,但近年来复合肥施用量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08年以后,增长率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6年的1.4%。2、由于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理化性质差异,其产量效应也不同。2008-2014年:不同复合肥处理和混配肥在东北春玉米上差异不显着;冬小麦上硝氨、氢钾、高塔复合肥及混配肥处理显着高于团粒复合肥处理;在夏玉米上硝氨、高塔和氢钾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三者显着高于混配、团粒、缓释复合肥处理;在东北水稻上缓释肥处理显着低于其他复合肥处理,其他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在华南水稻上混配、高塔、团粒工艺处理的水稻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复合肥处理;在叶菜类蔬菜上,高塔复合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增产率高于30%的频度为88.4%;在果菜类蔬菜上,硝氨复合肥处理增产率高于30%的试验频度为86.1%,高于其他肥料。3、随着复合肥的广泛施用以及施肥养分投入量的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和施肥的农学效率也发生改变。在东北春玉米上,14年土壤地力产量年均增加6.1%,施肥的农学效率由2003年的15.5 kg·kg-1下降至2016年的8.1 kg·kg-1;在华北冬小麦上,14年土壤地力产量年均增加1.6%,施肥农学效率由2002年的9.0kg·kg-1下降至2016年的6.5kg·kg-1,冬小麦高产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氮>磷>钾;在华北夏玉米上,14年土壤地力产量年均增加2.9%,施肥农学效率总体上呈先增后减趋势,2002年9.4 kg·kg-1,2010最高为13.1 kg·kg-1,之后逐年下降至2016年的11.1 kg·kg-1;在华南水稻上,2002-2016年土壤供肥能力相对稳定,土壤地力产量无明显变化,2004-2016年农学效率呈下降趋势,但幅度较小,2007年后施肥农学效率稳定在10kg·kg-1左右。4、随着土壤供肥能力和施肥农学效率的改变,作物施肥的产量效应也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复合肥配方的优化与调整。基于肥料效应函数计算出2002-2006年和2012-2016年两个时间段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和华南早稻最高产量时氮(N)、磷(P2O5)、钾(K2O)平均用量;在此基础上,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根据16组田间试验结果优化的2006年春玉米复合肥配方N-P205-K20为18-14-14,2016年为28-8-10;根据24组田间试验结果,提出2006年冬小麦区域优化配方N-P2O5-K20为18-18-6,2016年优化配方为18-20-4;根据18组田间试验结果将夏玉米2005复合肥配方N-P2O5-K2O优化为22-8-12,2016年为24-6-10;将华南早稻复合肥配方N-P2O5-K2O 优化为 20-10-14。中微量元素的产量效应影响到复合肥配方中的这些元素的合理添加。东北春玉米基肥加150kg·hm-2七水硫酸锌镁和30kg·hm-2七水硫酸锌均无显着增产作用;华北夏玉米基肥加30kg·hm-2七水硫酸锌明显增产作用而加30kg·hm-2硼砂无显着增产作用;华北冬小麦基肥加30kg·hm-2七水硫酸锌有明显增产作用;在华南水稻上基肥增施75kg·hm-2氧化钙无明显的增产作用。5、以作物施肥产量效应研究结果和复合肥配方优化为基础,通过大量田间试验制定出主栽作物的减量施肥方案。在春玉米上;减量施肥处理基肥施用复合肥525kg·hm-2,追施尿素150kg·hm-2,较3种习惯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投入量4.0%-17.2%、增加产量0.1%-10.0%,实现了节肥增效的目的。在冬小麦上,两种减量施肥方案:将小麦基肥由习惯施肥750kg·hm-2减量为600kg·hm-2,或习惯施肥基础上减少追肥用量25%,小麦产量与习惯施肥相比差异均不显着,节肥效果明显。在夏玉米上,复合肥作追肥的施肥方式中,由习惯施肥量的750kg·hm-2减量20%的施肥量,玉米产量无显着变化,节肥增效效果显着;在复合肥基施450kg·hm-2,追施尿素300kg·hm-2基础上,将基肥减量20%同时追肥减量50%的方式,较习惯施肥节肥40.5%,没有造成减产;种肥同播复合肥750kg·hm-2基础上,施肥量减量20%和减量30%,玉米产量分别增加3.8%和15.1%。在华南水稻上,在基施复合肥375kg.hm-2或450kg·hm-2基础上,将基肥复合肥减少用量20%或46.0%,未造成水稻减产;在追施尿素225kg·hm-2基础上,追肥减量25%,也能够增加水稻收益。在当前蔬菜习惯施肥量的基础上,蔬菜基施复合肥用量从375kg·hm-2(番茄)或600kg·hm-2(生菜)和750kg·hm-2(辣椒)基础上,减量20%未造成蔬菜减产,增加净收入4.7%-12.3%;在习惯施肥600kg·hm-2基础上,减量20%结合有机肥375kg·hm-2,能够保证小白菜产量。6、最后,土壤供肥能力还影响着作物施肥方式的调整。春玉米一次性施肥和夏玉米种肥同播与分次施肥的产量差异不显着;春玉米一次性施肥时配合适量种肥显着增加玉米产量;冬小麦上一次性施肥显着减产。水稻直播田建议施肥方式是:复合肥375kg·hm-2(基肥),两叶一心期追施尿素150kg·hm-2,后期追施尿素共150kg·hm-2。

石元亮,王玲莉,刘世彬,聂鸿光[4](2008)在《中国化学肥料发展及其对农业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中国化学肥料生产、应用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由于化肥施用所引起的土壤养分平衡的变化;着重对稳定型肥料、复合肥和包膜肥三项新型肥料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翔实的综述;基于我国化肥产业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化肥存在着品种结构不合理、投入量低、化肥资源配置不合理、养分投入比例不平衡、新型高效肥料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我国肥料发展的趋势。

赵萌[5](2007)在《高浓度味精废水和剩余污泥的资源化研究》文中指出哈尔滨菊花味精厂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谷氨酸、和味精的同时综合生产纤维饲料,蛋白粉,胚芽等。据统计,每生产1吨味精,要排放15~20吨高浓度味精废水,处理味精废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氨氮剩余污泥,这些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污泥若不加处理处置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味精废水COD高达30000~40000、总氮可达1200mg/L以上、TOC高于8000mg/L,硫酸盐为15~55mg/L、pH值偏低,仅为3左右。哈尔滨菊花味精生产废水中的玉米清洗、净化废水和发酵液经提取谷氨酸后废母液或者离子交换尾液两部分高浓度有机含氮废水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经过两相厌氧处理后有大量氨氮产生,不仅给后续处理增加了负担,而且未能实现资源化利用,并且产生的剩余污泥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哈尔滨菊花味精厂的喷浆造粒制复混肥技术改造的关键工艺在于把味精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主要包括原料的清洗、浸泡、净化废水和发酵液经提取谷氨酸后废母液或者离子交换尾液两部分)混合后,经四效蒸发器,利用蒸气进行蒸发浓缩、调制(添加N、P、K等营养物质)后与污水厂排放的高氨氮剩余污泥一并送入喷浆造粒机造粒,干燥后制成有机复混肥。该有机-无机复混肥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有机物质含量高,重金属含量极低,并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正式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复混肥约10万吨,菊花味精厂地处双城市,周边地区皆为农业产区,即可消化此种复混肥产品,现在复混肥售价在650元左右,扣除污水处理费用,每年可盈利200万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约为810万,所以五年内即可收回全部投资,效益十分可观。文中对于哈尔滨菊花味精厂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其剩余污泥进行浓缩后喷浆造粒制复混肥的资源化方法属无害化处理方法,无二次污染,不仅可以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有机-无机复混肥产品,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为农田、城市园林、绿化提供有机肥料,同时也为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找到了一条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合理出路,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本文主要进行了哈尔滨菊花味精厂的喷浆造粒制复混肥的工艺改造设计工作,包括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设备计算和选型和优化等等,并且确定了相应的运行技术参数,而且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肯定了此种复混肥产品的经济价值,评估了此种工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社会效益,为同行业的高浓度含氮有机废物的资源化处理建立示范工程。本文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解决味精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引人清洁生产,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排污审计、筛选,并实施污染防治措施,消除和减少味精生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企业边际内部费用和企业边际外部费用。从而达到防治工业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双重目标,推动我国味精工业走向新的台阶。

段洪[6](2007)在《贵阳市磷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生态学、环境经济学、企业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对贵阳市磷化工产业环境、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贵阳市磷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及实施措施、对策。贵阳市作为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磷化工产业是其支柱性产业,对环境资源有强烈的依存性,研究贵阳市磷化工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从循环经济和磷化企业生态化关系角度出发,说明循环经济的建立促进磷化企业生态化的发展的兴起,磷化企业生态化的发展的兴起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论方面主要从循环经济产生的社会背景、循环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证说明;在实证方面,主要就贵阳市磷化企业生态化的发展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特别是本文就贵阳磷化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思考,为提升贵阳市依托磷资源优势,加强磷化资源的开发整体规划,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升产品深度加工,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主要论证说明了贵阳市磷化企业发展战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贵阳市磷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对贵阳市磷化企业的经营现状、技术条件等进行实地调研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贵阳市磷化企业存在的问题及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磷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有的工业基础,但是如果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性磷化企业。生态性磷化企业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企业全新的发展目标和模式,是将循环经济落实到磷化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中,它促进了企业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经济行为等一系列方面的变化和创新,必将为企业赢得发展竞争优势。本文最后以贵阳市磷化工示范基地为区域研究对象,着重分析说明了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建立生态企业应该具各什么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而提出具体的操作建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总结出八个方面的经验,为磷化企业生态化发展提供参考。

窦京平[7](2006)在《基于灰色系统的复混肥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企业的生存力。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我国也越来越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之下,企业要很好的生存下去就必须正确识别自身的竞争地位、正确地评价企业的竞争力,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在充分分析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和评述;同时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 Theory以下简称GST)引入到企业竞争力评价之中,本文应用的主要是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以下简称GRA)。由于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众多而复杂,其评价系统具有明显的信息不完全的特征,因此企业竞争力评价系统可以认为是一个灰色系统。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GRA)理论,建立起一个三层的灰色评价模型,该模型由七大类二十项指标组成。通过灰色关联系数以及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最终对企业的竞争力做出比较分析。本文应用该模型对复合肥行业四个分属不同地区、具有不同工艺、不同发展模式的的业内领先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对比,结果基本符合实际。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本文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上,用加权平均合成法取代了传统的算术平均合成法,以充分考虑各评价指标在重要性程度上的差异。这样的调整使得本文的评价结果更趋向合理、更准确也更具实际参考价值。

高积勤[8](2006)在《中原大化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是河南省最大的化肥生产和全国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基地,是全国三十个大型化肥生产基地之一。公司以天然气为原料,不断延伸产品链条,已由单一产品结构发展成为多品种并举的产品结构。由于我国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安全环保要求愈来愈高,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我国能源供应形势越来越严峻,公司原料供应缺乏保障等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公司面临着生存的威胁和发展的瓶颈,需要重新审视原有的发展路径和规划新的发展战略。 本文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分析工具,对中原大化集团公司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自然资源状况等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条件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中原大化集团公司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和河南省“十一五”规划所提供的信息,充分利用中部崛起的优惠政策和河南省煤炭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开发和利用替代性原料,拓宽原料路线,变气头企业为气煤双头企业,以化解生存危机,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发挥大型装置的规模经济和联合优势,实现优化调整产品及产业结构,继续巩固公司现有化肥和三聚氰胺工两大“基地”的地位。在此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当以“稳定天然气化工、加快发展煤化工、开拓精细化工”为发展方向,以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为近期的奋斗目标,最终把公司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能与国际市场同类大公司相竞争和抗衡的“大公司、大集团、大基地”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与此相适应,本文还提出了具体的业务层战略和职能型战略,即:竞争战略、产品多元化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企业信息化等构成的整体战略框架。

王长山[9](2004)在《尿基复肥工艺的研究与实践(上)》文中认为介绍尿基复合肥熔盐团粒、喷浆造粒、尿液联产三项工艺节能降耗及实现无返料、无干燥、无污染特点、界定范围和不同规模装置投入产出比。强调我国加入WTO后 ,应加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尿基复肥工艺实施力度保住国产复肥市场占有量 ,并力促尿基复肥工艺跨出国门 ,走向国际市场。

刘勇[10](2003)在《尿基复合肥包涂造粒过程工业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尿素是我国目前用量最大的化肥,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现代农业要求从单一品种的化肥向复合肥发展。世界肥料发展史表明,复合肥的发展已成为化肥工业的重要内容,以至复合肥的生产技术及其占化肥总量的比例已能反映一个国家化肥工业发达程度和科学施肥的水平,而尿基复合肥作为高浓度的化肥,具有相当的优势,在发展高浓度复合肥的大趋势下,国内外纷纷投入力量,加强对尿基复合肥生产工艺、规模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流化造粒工艺。 本文是在小试实验完成磷酸一铵——尿素体系尿基复合肥开发的基础上,利用TEC日产2000吨尿素大颗粒造粒装置,做适当改造,进行尿基复合肥工业化放大试验。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闭路循环主要是考察造粒方式由间歇式改为连续式生产后,造粒机的热量平衡、包裹后产品的外观情况、床层的流态化状况,对获得的产品粒子进行分析,以取得晶种包裹厚度、粒径分布、物性变化等数据。第二阶段开路循环连续性生产试验,针对第一阶试验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修改控制参数,改进工艺流程,对造粒机生产的尿基复合肥粒子进行筛分等后序处理,以获得具有良好粒径分布的成品粒子,氮、磷两种养分比例的控制,同时未长大的小颗粒和连续外加的晶种一起返回造粒机循环造粒,从而使试验得以实现工业化连续性生产。 试验表明以磷酸一铵为晶种进行尿基复合肥的工业化生产是可行的;造粒过程最适宜的流化床温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选用孔径为2.5mm的压力式喷嘴;流化气速控制在3m/s左右;筛网孔径选择在3mm(下层)~5mm(上层)左右;采用长窄流化床,喷嘴按正三角形分布;晶种粒径分布尽量窄;晶四川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种粉尘含量尽可能少,以利于循环洗涤液的处理;按不同的物料配比,可获得要求的养分比。

二、尿基复肥工艺的研究与实践(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尿基复肥工艺的研究与实践(上)(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复合肥生产、贮存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肥料的选购
    (1)依据土壤特性选购肥料
    (2)依据所种作物品种选购肥料
    (3)依据施肥方式选购肥料
2.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保护
    (1)改进设备内部的结构
        ①对干燥机的内部结构进行整改
        ②筛分机的合理控制
        ③对破碎工段防止结疤的情况尤为重要
        ④造粒工段的管理
3.优化生产配方
4.对生产环节的控制和技术参数的精确调节
    ①对于硝基复合肥生产过程分析:
    ②对尿基复合肥生产过程关键环节的控制:
5.肥料的贮存
    (1)固体化肥
    (2)液体肥料
6.肥料的混合
    (1)宜混合
    (2)忌混合
7.总结

(2)肥料助剂的分类及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肥料助剂的分类及主要功效
    1.1 传统型肥料助剂
    1.2 功能性肥料助剂
    1.3 调节型肥料助剂
2 肥料助剂的发展现状
    2.1 中微量元素日益受到重视
    2.2 增效改性助剂蓬勃发展
    2.3 土壤调理剂产品需求增长
    2.4 生物刺激素产品异军突起
    2.5 纳米增效技术的研发
3 肥料助剂的发展展望

(3)复合肥区域配方优化及其肥料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内外复合肥发展历史与现状
        1.1.1 复合肥定义与分类
        1.1.2 世界复合肥发展历史与现状
        1.1.3 中国复合肥发展历史与现状
        1.1.4 中国复合肥企业和流通发展历史与现状
    1.2 我国复合肥工艺与产品
        1.2.1 团粒法工艺与产品
        1.2.2 高塔法工艺与产品
        1.2.3 硫酸氢钾法工艺与产品
        1.2.4 硝酸氨化法工艺与产品
    1.3 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与农业评价
        1.3.1 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1.3.2 不同工艺复合肥产品的农业评价
    1.4 施肥的产量效应研究与复合肥合理施用
        1.4.1 施肥的产量效应
        1.4.2 复合肥的合理施用
        1.4.3 复合肥与减量施肥
    1.5 复合肥配方研究
        1.5.1 复合肥农艺配方的确定
        1.5.2 复合肥生产配方的确定
        1.5.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复合肥配方
    1.6 中微量元素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主要研究内容
        1.8.1 施肥复合化率及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1.8.2 不同工艺复合肥的农学评价
        1.8.3 肥料在东北春玉米上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1.8.4 肥料在华北冬小麦上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1.8.5 肥料在华北夏玉米上产量效应及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1.8.6 肥料在华南水稻上产量效应及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1.8.7 复合肥配施中微量元素在主要粮食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1.8.8 复合肥在蔬菜上科学施用与减量施肥技术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施肥复合化率及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农户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2.2.2 宏观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农户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2.3.2 农户施肥复合化率现状
        2.3.3 农户施肥养分投入量现状与变化分析
        2.3.4 宏观复合肥消费现状与变化分析
    2.4 小结
    2.5 讨论
第三章 不同工艺复合肥的农学评价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进口复合肥与国产复合肥比较
        3.2.2 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理化性质比较
        3.2.3 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比较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进口复合肥与国产复合肥产品理化性质比较
        3.3.2 进口复合肥与国产复合肥在叶菜上产量效应比较
        3.3.3 不同国产工艺复合肥理化性质比较
        3.3.4 不同工艺国产复合肥在作物上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比较
    3.4 小结
    3.5 讨论
第四章 肥料在东北春玉米上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2.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4.2.3 应用肥料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春玉米复合肥配方及优化施肥技术
        4.2.4 减量施肥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4.2.5 东北春玉米一次性施肥的肥效试验
        4.2.6 春玉米一次性施肥科学方法试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4.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
        4.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春玉米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4.3.4 减量施肥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4.3.5 东北春玉米一次性施肥产量效应
        4.3.6 东北春玉米一次性施肥的科学方法
    4.4 小结
    4.5 讨论
第五章 肥料在华北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5.2.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5.2.3 应用肥料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冬小麦复合肥配方及优化施肥技术
        5.2.4 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5.2.5 冬小麦土壤供氮磷钾能力研究
        5.2.6 冬小麦氮肥前移一次性施肥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5.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
        5.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冬小麦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5.3.4 减量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5.3.5 冬小麦土壤供肥能力研究
        5.3.6 氮肥前移一次性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5.4 小结
    5.5 讨论
第六章 肥料在华北夏玉米上产量效应及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6.2.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6.2.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夏玉米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6.2.4 减量施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6.2.5 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6.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6.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夏玉米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6.3.4 减量施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6.3.5 不同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6.4 小结
    6.5 讨论
第七章 肥料在华南水稻上的产量效应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施肥对华南水稻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7.2.2 氮磷钾在早稻上的产量效应试验
        7.2.3 应用肥料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早稻复合肥配方及优化施肥技术
        7.2.4 减量施肥对华南水稻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7.2.5 直播水稻复合肥科学施用技术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农学效率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7.3.2 不同时段氮磷钾在华南早稻上的产量效应与变化
        7.3.3 应用施肥产量效应田间校验法制定华南早稻复合肥配方并优化施肥
        7.3.4 减量施肥对华南水稻产量的影响与减肥增效技术
        7.3.5 直播水稻复合肥施用技术
    7.4 小结
    7.5 讨论
第八章 复合肥配施中微量元素在主要粮食作物上的产量效应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镁、锌在东北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8.2.2 锌、硼在华北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8.2.3 锌在华北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
        8.2.4 钙在华南水稻上的产量效应
    8.3 结果与分析
        8.3.1 镁、锌在东北春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8.3.2 锌、硼在华北夏玉米上的产量效应
        8.3.3 锌在华北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
        8.3.4 钙在华南水稻上的产量效应
    8.4 小结
    8.5 讨论
第九章 复合肥在蔬菜上科学施用与减量施肥技术
    9.1 前言
    9.2 材料与方法
        9.2.1 复合肥作水冲追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9.2.2 复合肥作基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9.2.3 复合肥与有机肥配施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9.3 结果与分析
        9.3.1 复合肥作水冲追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9.3.2 复合肥作基肥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9.3.3 复合肥与有机肥配施时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9.4 结论
    9.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4)中国化学肥料发展及其对农业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化学肥料生产应用发展历程
    1.1 化肥工业发展历程
        1.1.1 氮肥工业的发展
        1.1.2 磷肥工业的发展
        1.1.3 钾肥进口与工业发展
        (1) 氯化钾。
        (2) 硫酸钾。
        (3) 硝酸钾。
        1.1.4 复混肥料
    1.2 中国化肥农用发展状况
    1.3 中国农田土壤养分平衡的变化趋势
        1.3.1 氮素平衡状况
        1.3.2 磷的亏缺与盈余阶段
        1.3.3 钾的变化
2 中国新型肥料技术的研究进展
    2.1 稳定性肥料的研究进展
    2.2 复合肥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2.3 包膜肥料的研究进展
3 中国化肥产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产量、类型、构成
    3.2 存在问题
        3.2.1 品种结构不合理
        3.2.2 化肥投入数量偏低
        3.2.3 化肥资源配置不合理, 养分投入比例不平衡
        3.2.4 新型高效肥料发展缓慢, 不适应高效农业发展的新需求
4 化肥需求与发展趋势
    4.1 改造原料路线, 适应国内资源特点
    4.2 加快技术进步, 开发与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4.3 调整企业布局和企业结构, 促进产业发展
    4.4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竞争力
    4.5 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肥料适用性
        4.5.1 继续适度提高高浓度化肥产品的产量
        4.5.2 加快复混肥料的巩固提高与推广
        4.5.3 加强环境治理, 实现清洁文明生产
        4.5.4 大力发展控释/缓释肥料和功能性肥料等新型肥料

(5)高浓度味精废水和剩余污泥的资源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方向
    1.2 味精生产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危害
    1.3 低浓度有机废水污泥产生及危害
    1.4 高浓度味精废水的处理处置现状
    1.5 污泥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现状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哈尔滨菊花味精厂污泥性质及成分分析
    2.1 哈尔滨菊花味精厂废水处理工艺介绍
        2.1.1 废水性质分析
        2.1.2 废水处理工艺改造介绍
    2.2 污泥主要成分及性质分析
    2.3 哈尔滨菊花味精厂污泥资源化处理介绍
        2.3.1 方案选择
        2.3.2 有机-无机复混肥喷浆造粒生产工艺可行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污泥浓缩池运行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污泥浓缩池中氮的转化和迁移及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3.1.1 污泥浓缩池的运行情况
        3.1.2 温度的影响
        3.1.3 污泥浓度
        3.1.4 污泥浓缩池中总氮减少量与VSS的关系
        3.1.5 污泥浓缩池中总氮减少问题分析
    3.2 本章小结
第4章 污泥制复混肥工艺设计及技术改造
    4.1 喷浆造粒干燥机的改造设计
        4.1.1 概述
        4.1.2 喷浆造粒干燥机的设计
        4.1.3 喷浆造粒干燥机计算
        4.1.4 设备使用情况及改造效果
    4.2 尾气处理工艺设计及改造
        4.2.1 治理造粒系统尾气中残渣方法的选择
        4.2.2 治理喷浆造粒干燥尾气的组式旋风分离器设计
        4.2.3 治理热风炉剩余废气的组式旋风式废气分离器设计
        4.2.4 .实际尾气工艺改造效果试验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混肥产品主要有效成分试验分析
    5.1 试验项目
        5.1.1 产品有效成份指标标准
        5.1.2 每日试验分析项目
    5.2 试验结果分析
        5.2.1 试验结果
        5.2.2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经济技术分析
    6.1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应用价值
        6.1.1 复混肥产品品质分析
        6.1.2 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市场分析
    6.2 投资估算
        6.2.1 固定投资分析
        6.2.2 运行成本分析
        6.2.3 运行中其它因素影响的分析
        6.2.4 可行性评价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贵阳市磷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总体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理论依据
        1.3.1 循环经济的提出
        1.3.2 战略的基本概述
第二章 贵阳市磷化产业的环境分析
    2.1 外部环境分析
        2.1.1 宏观环境分析
        2.1.2 行业竞争力量结构分析
        2.1.3 贵阳市磷化产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2.2 内部条件分析
        2.2.1 贵阳市磷化产业背景及现状
        2.2.2 贵阳市磷化产业的素质和能力分析
        2.2.3 贵阳市磷化产业的资源分析
        2.2.4 贵阳市磷化产业的产业链分析
        2.2.5 贵阳市磷化产业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第三章 贵阳市磷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3.1 发展战略依据和战略思想
    3.2 战略目标的确定
        3.2.1 战略使命
        3.2.2 战略目标
    3.3 战略制定的原则
    3.4 贵阳市磷化产业战略SWOT分析
        3.4.1 SWOT分析法的内涵
        3.4.2 贵阳市磷化工企业SWOT分析
    3.5 贵阳市磷化产业战略选择
        3.5.1 基地建设,企业重组,促进循环经济战略环节互补
        3.5.2 工艺再造,技术创新,实现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3.5.3 组建战略联盟,实现资源性保护性竞争
第四章 贵阳市磷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措施与对策
    4.1 建立磷化工生态示范基地
    4.2 推进生态管理,培育生态文化
    4.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地发展
    4.4 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依靠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
    4.5 科学规划磷化产业的发展
    4.6 保护资源、合理开采,治理环境
    4.7 加强废弃物的再循环、再利用,提高副产物的经济效益
    4.8 环境保护与建设
结论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7)基于灰色系统的复混肥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复混肥企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分析
        1.1.1 化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1.1.2 中国高浓度复混肥行业的发展现状
        1.1.3 中国复混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1.2.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2.2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 本文主要运用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章 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及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
    2.1 企业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2.1.1 什么是企业竞争力
        2.1.2 企业竞争力层次透视
        2.1.3 企业一般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联系与区别
    2.2 企业竞争力评价
    2.3 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2.3.1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要求企业更加关注竞争力的评价与培育
        2.3.2 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意义
        2.3.3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目的和用途
    2.4 国内外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现状介绍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
        2.4.2 《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竞争力评价方法简介
    2.5 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3.2 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
    3.3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具体指标选取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划分
        3.3.2 具体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内涵描述
第四章 灰色系统理论介绍
    4.1 灰色系统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4.1.1 什么是灰色系统理论(GST)?
        4.1.2 GST 的主要研究内容
        4.1.3 灰色关联分析介绍
    4.2 灰色系统理论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4.3 灰色系统理论与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结合
        4.3.1 企业竞争力评价系统具有灰色系统特点
        4.3.2 灰色分析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数理统计方法的不足
第五章 企业竞争力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的建立
    5.1 确定评价体系的参考数列
    5.2 指标值的初值化处理
        5.2.1 构造指标模式序列
        5.2.2 对指标模式系列进行初值化
        5.2.3 确定各指标极性选取制高点值并进行初值化
    5.3 计算关联系数
    5.4 计算关联度
        5.4.1 不考虑权重的单层次关联度
        5.4.2 考虑权重的多层次关联度计算
        5.4.3 企业竞争力大小最终排序
第六章 复合肥行业主流生产企业竞争力评价比较
    6.1 评价对象的选择
        6.1.1 评价对象选择所依据的原则
        6.1.2 被评价企业简要背景介绍
    6.2 对四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
        6.2.1 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
        6.2.2 构建各评价企业的比较数据系列及参考数列
        6.2.3 各评价企业指标数据的初值化处理
        6.2.4 对指标数据进行差值化处理并建立差值数列
    6.3 计算各指标的关联系数
    6.4 计算各层次关联度并排序
    6.5 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6.5.1 对计算结果的总体分析
        6.5.2 对7 项竞争力指标单项排名的分析
    6.6 中阿化肥竞争力优劣势比较分析
    6.7 中国磷复肥行业竞争力现状简要分析
    6.8 中阿化肥公司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6.8.1 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以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6.8.2 加快企业结构调整
        6.8.3 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延长公司产业链
        6.8.4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对公司盈利的贡献水平
        6.8.5 进一步加强资本运做,促进公司快速发展
        6.8.6 继续强化人力资源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原大化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引言
第一章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 发展历程
    1.2 产品及产品结构情况
    1.3 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1.4 组织结构
    1.5 财务状况
        1.5.5.1 资产负债表
        1.5.2 损益表
        1.5.3 主要财务指标
        1.5.4 财务运行状况分析
    1.6 企业文化
第二章 环境分析
    2.1 外部环境
        2.1.1 宏观环境
        2.1.2 行业环境
    2.2 内部环境
        2.2.1 技术素质
        2.2.2 管理素质
        2.2.3 人员素质
        2.2.4 无形资产
        2.2.5 生产能力
        2.2.6 各产品盈利能力
        2.2.7 各产品投资组合分析
第三章 战略制定和实施
    3.1 制定战略
        3.1.1 企业愿景
        3.1.2 企业的使命
        3.1.3 发展战略
        3.1.4 战略目标
        3.1.5 战略规划
    3.2 竞争战略
        3.2.1 利用规模经济争取低成本优势
        3.2.2 实施目标集中战略
        3.2.3 实施产品差别化战略
    3.3 多元化战略
        3.3.1 发展煤化工
        3.3.2 发展精细化工
    3.4 职能型战略
        3.4.1 业务流程再造
        3.4.2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3.4.3 完善薪酬体系
        3.4.4 推进信息化建设
        3.4.5 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第四章 构建中原大化公司战略的评价与控制体系
    4.1 确定评价内容
    4.2 建立评价标准
    4.3 衡量实际业绩
    4.4 比较实际业绩与标准
    4.5 战略评价和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尿基复合肥包涂造粒过程工业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复合肥造粒法
        1.1.1 干法掺合法
        1.1.2 团粒造粒法
        1.1.3 借助起化学反应的物质进行干料造粒法
        1.1.4 挤压造粒法
        1.1.5 熔料造粒法
        1.1.6 料浆造粒法
    1.2 喷嘴的特性
        1.2.1 压力式喷嘴
        1.2.2 气流式喷嘴
    1.3 流化床造粒机理
    1.4 工业流化床造粒工艺的进展
        1.4.1 TEC流化床造粒工艺
        1.4.2 Hydro-Agyi流化床造粒工艺
        1.4.3 K-T流化床造粒工艺
    1.5 尿基复合肥生产技术的发展
        1.5.1 国外尿基复合肥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1.5.2 国内尿基复合肥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第二章 小试实验
    2.1 小试简介
        2.1.1 小试工艺流程简介
        2.1.2 主要设备、仪表规格与型号
    2.2 实验过程及方法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2.3.1 流化床床温对造粒过程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2.3.2 流化气速对造粒过程的影响
        2.3.3 进料晶种外形对产品颗粒外形的影响
    2.4 实验结论
第三章 工业化试验流程和设备
    3.1 流程简介
    3.2 主要设备简介
        3.2.1 造粒机
        3.2.2 斗提机
        3.2.3 产品振动筛
        3.2.4 产品冷却器
        3.2.5 晶种活化料斗
        3.2.6 粉尘洗涤器
第四章 工业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试验的目的
    4.2 第一阶段闭路循环工业化试验
        4.2.1 工艺流程框图
        4.2.2 试验前的准备
        4.2.3 试验过程
        4.2.4 试验结果及讨论
        4.2.5 闭路循环试验小结
    4.3 第二阶段开路循环工业化试验
        4.3.1 开路循环试验方案
        4.3.2 试验工艺流程
        4.3.3 试验开车过程
        4.3.4 试验结果及讨论
        4.3.5 开路循环试验小结
第五章 主要工艺参数的核算
    5.1 造粒机流化气速的核定
        5.1.1 临界流化气速的确定
        5.1.2 带出速度的确定
        5.1.3 流化床稳定性
    5.2 造粒机床层温度的核定
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评价
    6.1 投资估算
        6.1.1 工业化装置设备名称、型号、价格表
        6.1.2 公用工程消耗成本表
    6.2 经济效益评价
结论
符号说明
参考资料
答谢词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
声明

四、尿基复肥工艺的研究与实践(上)(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复合肥生产、贮存过程的质量保证措施[J]. 刘心明. 当代化工研究, 2022(02)
  • [2]肥料助剂的分类及发展现状[J]. 王艳语,侯翠红,许秀成,王好斌. 磷肥与复肥, 2019(01)
  • [3]复合肥区域配方优化及其肥料效应研究[D]. 贾可.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4]中国化学肥料发展及其对农业的作用[J]. 石元亮,王玲莉,刘世彬,聂鸿光. 土壤学报, 2008(05)
  • [5]高浓度味精废水和剩余污泥的资源化研究[D]. 赵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 [6]贵阳市磷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段洪. 贵州大学, 2007(05)
  • [7]基于灰色系统的复混肥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 窦京平. 天津大学, 2006(06)
  • [8]中原大化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高积勤. 郑州大学, 2006(12)
  • [9]尿基复肥工艺的研究与实践(上)[J]. 王长山. 化工设计通讯, 2004(04)
  • [10]尿基复合肥包涂造粒过程工业性试验研究[D]. 刘勇. 四川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尿基复合肥技术研究与实践(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