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露醇的不良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吴松,陈小鑫,钱水清,李强[1](2022)在《甘油果糖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并发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甘油果糖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并发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并发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给予降血糖水平等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甘油果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联合奥拉西坦静脉滴注。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脑血肿、脑水肿体水积、神经功能恢复[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FBG、2 h 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水肿、脑血肿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水肿、脑血肿体积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血糖水平的基础上,甘油果糖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糖尿病并发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王平[2](2021)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老龄患者给予甘露醇的应用剂量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观察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老龄患者给予甘露醇的应用剂量不同对治疗效果、神经功能、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纳入研究对象,均为收治于我院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老龄患者,共10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给予125mL甘露醇静脉滴注,大剂量组给予250mL甘露醇静脉滴注,甘露醇使用浓度相同,均为20%,8~12h/次,治疗半个月。结果 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予以判定,两组对比(P>0.05)。治疗后对两组ESS评分予以评定,两组对比(P>0.05)。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肾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两组各种不良反应对比(P<0.05)。结论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老龄患者给予大剂量和小剂量甘露醇的应用对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的差异无明显影响,但大剂量易引发不良反应。
刘霞,马金玉[3](2021)在《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的剂量与不良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的效果,分析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该院接受脑水肿治疗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20%甘露醇250 ml脱水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20%甘露醇125 ml脱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脑血肿体积变化、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吞咽障碍筛查量表(Burk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NIHSS评分、Burke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效果显着,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
毛雄彩[4](2021)在《甘露醇联合毛果芸香碱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甘露醇联合毛果芸香碱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上饶市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比组给予毛果芸香碱治疗,研究组给予甘露醇联合毛果芸香碱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眼内压、视力、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阻力指数(RI)、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并比较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眼内压低于本组治疗前,视力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眼内压低于对比组,而视力高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EDV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而视网膜中央动脉RI、PSV均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EDV高于对比组,而视网膜中央动脉RI、PSV均低于对比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比组的82.4%(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毛果芸香碱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内压,提高视力,改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吴爱兰[5](2021)在《应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应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20年6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均采用甘露醇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甘露醇使用时间为(6.81±0.45)d,短于对照组(8.34±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77,P<0.05);治疗组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4.00%、2.00%,低于对照组的20.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7.111,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NIHSS及Barthel评分分别为(12.47±6.45)分、(78.35±6.73)分,对照组分别为(17.21±6.42)分、(68.23±6.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3、7.47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5)。结论应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患者后,还需要配合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临床使用价值高。
潘波[6](2021)在《万古霉素谷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及临床药师干预效果的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临床使用万古霉素谷浓度达标率及院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2)分析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的相关影响因素及谷浓度与临床疗效、安全性的关系;(3)对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患者通过临床药师干预后,综合评价临床干预疗效;(4)为临床优化万古霉素用药提供参考,以期为万古霉素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等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20年10月之间使用万古霉素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患者的临床资料,查阅相关文献中记录有关的影响因素,统计患者万古霉素谷浓度、年龄、性别、肌酐、入院病区、是否联用甘露醇和使用辅助机械通气等数据资料。根据相关标准予以排除,最终入选病历为112例。根据指南推荐谷浓度(10~20 mg/L)为达标浓度,谷浓度(<10 mg/L或>20 mg/L)为不达标浓度,将万古霉素谷浓度监测结果分为3组,A组:谷浓度过低(<10 mg/L);B组:达标组(10~20 mg/L);C组:谷浓度过高(>20 mg/L);再根据性别、年龄、肾功能、白蛋白、甘露醇、入院病区、机械通气等潜在影响因素分为不同亚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分别比较组间差异,找出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谷浓度与临床有效率和安全性的关系;纳入研究的112例患者中,比较临床药师干预组(26例)和非干预组(26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并分析26例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患者经临床药师参干预和调整用药后继续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后万古霉素达标率和临床疗效。结果:(1)5550例患者使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患者112例,监测率为2.02%,万古霉素谷浓度达标患者27例,达标率为24.11%;本研究使用万古霉素患者药敏结果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2)患者年龄、肾功能、甘露醇使用、重症患者是引起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因素,肾功能、使用甘露醇是引起万古霉素不达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年龄≥65岁、肾功能减退、重症患者人群中万古霉素谷浓度更容易达目标谷浓度,且引起谷浓度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肾功能正常组、普通患者;而联合使用甘露醇降低会万古霉素谷浓度;(3)112例患者中万古霉素谷浓度<10 mg/L、10~20 mg/L、>20 mg/L与治疗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谷浓度10~20 mg/L治疗有效率(81.48%)高于<10 mg/L(72.89%)治疗有效率(P>0.05);万古霉素治疗前后SCr和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谷浓度>20 mg/L肾毒性发生率高于谷浓度≤20 mg/L(42.31%VS 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2例血药浓度监测患者中,经临床药师干预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非干预组组,(84.61%VS 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6例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患者经临床药师参干预调整剂量后继续使用万古霉素,干预后达标率提高到46.15%;干预后平均谷浓度高于干预前谷浓度(14.38±16.03mg/L VS 16.68±10.14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4,P>0.05);干预后有效率高于干预前(84.61%VS 7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WBC计数、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较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改善,且WBC、N%、CRP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探讨影响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各个因素中,年龄、肾功能、甘露醇使用、重症患者等是引起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因素;肾功能、甘露醇使用是引起万古霉素不达标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本次研究中性别、血浆白蛋白<30 g/L、机械通气未表现影响万古霉素谷浓度;万古霉素不同谷浓度患者与临床有效率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达标谷浓度治疗有效率高于低谷浓度;谷浓度过高可能会增加肾毒性发生率。临床药师干预组有效率高于非干预组;26例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患者经临床药师参干预后达标率提高到46.15%;干预后平均谷浓度高于干预前谷浓度,干预后有效率高于干预前,各项炎症指标接近正常值。万古霉素属特殊级抗菌药物,在参与临床用药中,药学专业人员应充分发挥临床药师作用,加强临床干预,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周腾祥[7](2021)在《活血通脉汤对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活血通脉汤对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肿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相关炎症指标、患侧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旨在为优化临床骨折术后治疗及康复方案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新思路。方法:本课题选取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因胫骨平台骨折在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并符合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课题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行手术治疗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治疗加口服“依托考昔片,1片qd,地奥司明片,1片bid”疗程7天;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脉汤”,早晚各1次,疗程7天。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观察患侧肿胀疼痛情况、炎症指标以及膝关节活动度;观察指标为肿胀情况、VAS疼痛评分、炎症指标(白细胞、白细胞介素-6、血清CRP)、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该研究课题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比较两组差异。结果:1、本试验共纳入患者60例,最终实际完成病例58例,其中对照组29例,试验组29例。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侧、手术耗时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肿胀情况、VAS疼痛评分、炎症指标及膝关节主动活动度组间对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3、两组治疗后第5天和第7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肿胀情况、VAS疼痛评分、炎症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后试验组对改善术后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4、两组治疗后第5天和第7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较前提高,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后试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对照组显着。结论:活血通脉汤对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的患者,能有效的缓解患处出现的疼痛,促进患处肿胀的消肿,以便于患者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康复,且对瘀血所产生的炎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率,同时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推广。
张美兰[8](2021)在《口服2.5%甘露醇超声造影在大肠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正常人口服2.5%甘露醇大肠超声造影检查(Bowel Contrast Ultrasonography,BCUS)大肠显像良好所需时间、造影剂用量及大肠超声声像图特点;评估BCUS在大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健康体检且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的健康志愿者(正常组)以及289例临床疑诊胃肠道疾病行口服2.5%甘露醇大肠超声造影检查患者(疑似病变组)行BCUS检查。记录正常组BCUS图像特点,最佳显像时间(造影剂开始服用时间到直肠充盈良好时间间隔)、造影剂总用量、BCUS显像情况及检查中有无不良反应。分析病变组大肠常规超声检查(Conventional Transadominal Ultrasonography,CTUS)、BCUS、肠镜、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病理检查结果及BCUS显像情况及检查中有无不良反应,以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为标准,将疑似病变组分为大肠占位组、大肠炎性组、大肠阴性组。比较经腹常规超声和BCUS检查大肠疾病的阳性率及定位准确性;比较BCUS和肠镜检查大肠占位性病变的阳性率的差异;比较BCUS与磁共振检出大肠炎性病变的阳性率的差异。结果:1.正常组40例BCUS检查大肠最佳显像时间29min-54min,平均约45±6.6 min。口服造影剂用量约1500ml-2200ml,平均1985±205.6ml。BCUS显像成功率为100%,无不良反应发生,BCUS声像图特点:正常肠壁厚度<4mm,肠壁五层结构清晰,结肠袋与结肠带为大肠特征。实时动态可观察到肠蠕动。2.可疑病变组289例BCUS显像成功率为100%。289人中有4人出现轻度呕吐(1.3%)、11人出现轻微腹胀(3.8%),6人出现轻微腹泻(2.1%),余无明显不良反应。BCUS大肠疾病声像图有其各自特征:受累肠壁呈节段性增厚是大肠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最典型的特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表现为肠黏膜层连续中断,壁上可见深达肌层的点片状固定强回声。大肠息肉常表现为肠腔内带蒂稍高回声结节在肠腔内随水流来回摆动。大肠癌分隆起型、溃疡型及浸润型。阑尾粘液瘤表现为右下腹与盲肠相连的无回声团块。淋巴瘤表现肠壁局限性增厚呈极低回声,肠壁上可见丰富且杂乱的血流信号。3.可疑病变组289例中最终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大肠病变257例,大肠阴性组32例,CTUS、BCUS分别检出大肠病变124例、213例,采用Mc Nemar检验,二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S定位准确、定位不准确的分别为89例、35例,BCUS定位准确、定位不准确分别为185例、28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病变257例,其中占位组63例,大肠炎症组194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BCUS及肠镜检出大肠占位性病变分别为57例、62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综合诊断为标准,BCUS及磁共振检出大肠炎性病变分别为156例、167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口服2.5%甘露醇可对全大肠进行良好超声显像,正常人口服造影剂平均用量约1985ml、平均最佳显像时间约45min。2.BCUS检查大肠疾病的阳性率及定位准确性优于CTUS,检查大肠占位性病变的阳性率与肠镜相当,检查大肠炎性病变的阳性率可与磁共振媲美。BCUS为早期发现病变、判断病变性质、临床治疗及疾病随访提供可靠的依据,特别适用于无肠镜和MR设备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刘佳[9](2020)在《活血行气利水法对跟骨骨折术前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活血行气利水法对跟骨骨折术前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江西省中医院骨伤科住院的跟骨骨折患者。本试验共46例,其中,治疗组1例因出现药物过敏而退出本次研究,1例因治疗过程中服用其他具有消肿作用药物而中途退出,实际完成22例。对照组1例因出现药疹而退出本次研究,1例因中途转院退出,实际完成20例患者。最终符合试验标准的病例为4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年龄分布在18-60岁之间。在常规一般治疗的基础之上:所有跟骨骨折病人均给予常规处理及对症治疗,包括伤肢制动、抬高患肢、冰敷等。治疗组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外加口服中药活血止痛汤合五苓散加减,分早晚两次服用,所服用中药均为我院中药房统一煎制;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一日一次。两组疗程均为9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每天9时(北京时间)观察患肢足跟皮肤肿胀程度一次,并对比上一次观察情况,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记录踝-跟-踝处周长与健侧的差值及出现皱纹征的时间。(用皮尺经过外踝下缘、跟骨结节、内踝下缘绕一周,测其长度)。了解患肢的疼痛情况并进行评分。临床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最后对试验中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在性别、年龄、肿胀程度、骨折分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健患测踝跟踝周长差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天以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天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9天之后,治疗组周长差值为1.718±0.210,对照组周长差值为2.024±0.331,经t检验,更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3.在VAS评分方面两组进行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使用甘露醇患者评分为1.749±0.165,使用活血行气利水法的治疗组患者评分为1.516±0.249,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皱纹征出现时间方面,治疗组患者皮肤褶皱出现时间为5.773±0.685,对照组为7.400±0.883,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活血行气利水法代表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组内进行比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入院进行治疗之后,在健患测踝跟踝周长差、VAS评分及皱纹征出现时间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活血行气利水法代表的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采用轶和检验,得p=0.016(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说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行气利水法结合甘露醇能够有效的加快跟骨骨折术前消肿,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
刘丹蕾[10](2020)在《比较结肠镜检查前正常饮食与低纤维饮食对肠道清洁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3位。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及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重要方法。良好的肠道准备可提高回肠末端插管率及腺瘤检出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ADR)。而当肠道清洁度欠佳,粪便遮盖病变部位可导致漏诊甚至检查中断。良好的肠道清洁度是保证结肠镜检查精确性和安全性的必要条件,而检查前的饮食准备为影响肠道准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指南推荐检查前一天低纤维饮食以达到良好的肠道清洁度。但有研究表明,低纤维饮食可造成患者能量摄入减少,严重者可出现乏力、头晕甚至低血糖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依从性。也有研究指出患者正常饮食的肠道清洁度与流质饮食相比无显着差异。因此,我们推测在结肠镜检查前正常饮食患者的肠道准备质量并不劣于低纤维饮食者,而正常饮食可减少患者在饮食限制中引起的不良反应,并提高结肠镜检查依从性和舒适度。【目的】本研究拟探讨结肠镜检查前正常饮食对患者肠道清洁度的影响,以期为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饮食准备方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非劣效性研究临床研究,将纳入2019年3月到7月在我院行结肠镜检查患者(18-75岁)400例,随机分成正常饮食组及低纤维饮食组。正常饮食组在结肠镜检查前一天正常饮食,低纤维饮食组在结肠镜检查前一天低纤维饮食(纤维素<10g/d)。两组患者均于检查前一天晚上20:00服用2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PEG),检查当天早上5:00服用1L PEG;所有患者均在末次服用PEG后4-6h内完成结肠镜检查。记录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评分、祛泡率评分、饮食准备满意度、息肉检出率(Polyp detection rate,PDR)、AD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本研究最终收集到357例患者资料,正常饮食组175例,低纤维饮食组182例,其中男性174例,女性183例,中位数年龄为49(40,57)岁。在符合方案集分析中,两组间的肠道准备充分率、祛泡率评分、饮食准备满意度、PDR及AD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饮食组患者的饥饿发生率较低纤维组低(P<0.05),两组间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余不良反应症状均无差异(P>0.05)。在意向性分析中,结果与符合方案集分析一致。将入组患者进行年龄、就诊状态(住院和门诊)及性别分层分析,两组间的肠道准备充分率、祛泡率评分、饮食准备满意度、PDR及AD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符合方案集分析中,青年患者、住院患者、老年患者正常饮食组饥饿发生率低于低纤维饮食组(P<0.05);在意向性分析中,门诊患者及女性患者正常饮食组饥饿发生率低于低纤维饮食组(P<0.05)。对患者饥饿发生进行原因分析,在符合方案集分析和意向性分析中,单因素和多因素结果均提示低纤维饮食是患者饥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两组间息肉数量、大小及部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肠镜检查前正常饮食可达到良好的肠道准备质量和较高的ADR,且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可推荐作为肠镜检查前饮食准备的常规方案。
二、甘露醇的不良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露醇的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甘油果糖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并发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脑水肿、脑血肿体积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SSS评分比较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2)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老龄患者给予甘露醇的应用剂量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本研究中治疗效果的判定结果 |
2.2 本研究中ESS评分的评判结果 |
2.3 本研究中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 |
3 讨论 |
(3)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的剂量与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
2.2 两组脑血肿体积变化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NIHSS、Burke评分比较 |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3.1 脑水肿的病因及目前治疗方法 |
3.2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的效果分析 |
3.3 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的不良反应分析 |
3.4 总结 |
(4)甘露醇联合毛果芸香碱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GQOLI-74评分 |
2.2 眼内压、视力 |
2.3 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
2.4 临床疗效 |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 |
3 讨论 |
(5)应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时间、外渗及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及Barthel评分结果比较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
3 讨论 |
(6)万古霉素谷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及临床药师干预效果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词 |
第一章 前言 |
1 革兰氏阳性菌概述 |
2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 |
3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 |
4 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 |
5 万古霉素谷浓度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1.2 研究对象筛选 |
1.2 研究软件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收集 |
2.2 分组分析 |
2.3 临床疗效评价 |
2.3.1 观察指标 |
2.3.2 疗效评价标准 |
2.4 安全性评估 |
2.5 临床药师干预方式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革兰阳性菌构成及耐药情况 |
1.1.1 革兰阳性菌构成情况 |
1.1.2 革兰阳性菌耐药情况 |
1.2 万古霉素特殊使用人群及谷浓度监测情况 |
1.3 万古霉素不同给药方案中谷溶度分布情况 |
2 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2.1 患者性别对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分析 |
2.2 患者年龄对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分析 |
2.3 肾功能对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分析 |
2.4 患者白蛋白对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分析 |
2.5 患者是否联用甘露醇对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分析 |
2.6 住院病区对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分析 |
2.7 患者是否使用机械通气对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达标的影响分析 |
3 多因素回归分析 |
4 谷溶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
5 谷浓度与安全性的关系 |
6 临床药师干预效果的评价 |
6.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 |
6.2 26 例万古霉素不达标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和谷溶度达标情况 |
6.3 26 例干预后炎症指标变化变化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1 本研究的一般临床特征 |
2 年龄和肾功能与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关系 |
3 白蛋白与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关系 |
4 甘露醇与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关系 |
5 重症患者与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关系 |
6 机械通气与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关系 |
7 万古霉素谷浓度与临床疗效、安全性的关系 |
8 药师干预在临床用药中的价值 |
9 其他疾病因素对血药浓度的影响 |
9.1 血液病患者与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关系 |
9.2 烧伤患者与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关系 |
10 本研究的特色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1 撰写论文 |
2 获奖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活血通脉汤对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1.8 脱落、剔除病例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肿胀情况 |
3.2 疼痛感 |
3.3 炎症指标 |
3.4 膝关节主动活动度 |
3.5 安全性指标 |
4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
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3 临床疗效比较 |
3.1 患肢肿胀情况比较 |
3.2 患肢疼痛感比较 |
3.3 炎症指标 |
3.4 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比较 |
3.5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Ⅴ型的选择 |
2 现代医学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肿胀的认识 |
3 现代医学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肿胀的治疗 |
3.1 药物治疗 |
3.2 非药物治疗 |
4 现代医学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疼痛的认识 |
5 现代医学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疼痛的治疗 |
6 现代医学中炎症指标与骨折术后肿痛的相关性 |
7 祖国医学对骨折术后肿痛的认识 |
8 祖国医学对骨折术后肿痛的治则 |
8.1 内治法 |
8.2 外治法 |
8.3 针灸治疗 |
8.4 手法治疗 |
8.5 练功疗法 |
9 活血通脉汤的组方分析 |
10 活血通脉汤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11 试验结果分析 |
11.1 临床观察指标分析 |
11.2 实验室指标分析 |
12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西医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肿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口服2.5%甘露醇超声造影在大肠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1.1.2 分组 |
1.2 仪器 |
1.3 方法 |
1.3.1 检查前准备 |
1.3.2 CTUS检查 |
1.3.3 BCUS检查 |
1.3.4 肠镜检查 |
1.3.5 磁共振检查 |
1.3.6 各种检查时间隔 |
1.3.7 以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为标准 |
1.3.8 统计学处理 |
二、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正常组口服造影剂情况及BCUS声像特点 |
2.2.1 正常组口服造影剂情况 |
2.2.2 正常组BCUS声像图 |
2.3 病变组口服造影剂情况及大肠病变BCUS图像特点 |
2.3.1 病变组口服2.5%甘露醇BCUS情况 |
2.3.2 大肠病变BCUS图像特点 |
2.4 BCUS对大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
2.4.1 常规超声及BCUS检出大肠疾病的阳性率及定位准确率比较 |
2.4.2 BCUS及肠镜检出大肠占位性病变阳性率比较 |
2.4.3 BCUS及磁共振检出大肠炎性病变的阳性率比较 |
三、讨论 |
3.1 口服造影剂大肠超声显像技术 |
3.1.1 口服造影剂的选择 |
3.1.2 口服2.5%甘露醇大肠超声造影显像情况及不良反应 |
3.1.3 口服2.5%甘露醇大肠超声造影最佳显像时间及所需剂量 |
3.2 常规超声及BCUS检查大肠疾病的阳性率及定位准确率比较 |
3.3 BCUS与肠镜检出大肠占位性病变阳性率比较 |
3.4 BCUS与磁共振检出大肠炎性病变的阳性率比较 |
3.5 BCUS局限性 |
3.6 不足与改进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肠道超声学检查在大肠占位性疾病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活血行气利水法对跟骨骨折术前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及处理方式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研究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临床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 |
2.5 统计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临床资料分析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效果对比 |
3.3 临床疗效评定 |
讨论与分析 |
1.骨折早期肿胀的发病机理 |
1.1 现代医学 |
1.2 中医学 |
2.早期肿胀后常见并发症 |
3.中西医疗法在跟骨骨折术前肿胀中的运用 |
3.1 西医治疗 |
3.2 中医治疗 |
4.方药解析 |
5.现代药理学研究 |
6.结果与分析 |
7.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10)比较结肠镜检查前正常饮食与低纤维饮食对肠道清洁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研究设计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4、观察指标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基本资料 |
2、观察指标结果 |
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4、年龄分层分析 |
5、就诊状态(住院及门诊)分层分析 |
6、性别分层分析 |
7、患者饥饿发生原因分析 |
8、患者息肉数量、大小及部位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甘露醇的不良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甘油果糖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并发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的影响[J]. 吴松,陈小鑫,钱水清,李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2(03)
- [2]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老龄患者给予甘露醇的应用剂量观察[J]. 王平. 智慧健康, 2021(33)
- [3]甘露醇治疗脑水肿的剂量与不良反应分析[J]. 刘霞,马金玉.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05)
- [4]甘露醇联合毛果芸香碱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J]. 毛雄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24)
- [5]应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 吴爱兰. 系统医学, 2021(16)
- [6]万古霉素谷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及临床药师干预效果的评价[D]. 潘波. 宜春学院, 2021(08)
- [7]活血通脉汤对Schatzker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腾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口服2.5%甘露醇超声造影在大肠疾病中的应用研究[D]. 张美兰.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9]活血行气利水法对跟骨骨折术前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10]比较结肠镜检查前正常饮食与低纤维饮食对肠道清洁度的影响[D]. 刘丹蕾.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