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细毛羊近亲繁殖遗传效应的某些因素》项目获奖(论文文献综述)
张继攀[1](2018)在《大足黑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杂交F1代遗传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山羊生产是草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很多地方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替代的农民增收产业。随着羊业科技的迅速发展,以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和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为手段的分子育种技术为山羊群体遗传改良提供了机遇,但由于长期不重视山羊表型测定和性状的收集分析工作,导致我国山羊品种选育无法落到实处,良种登记、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等基础工作无法系统开展。并且,目前对畜禽的特征性体型外貌和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理研究多基于单基因研究、单性状选择或候选基因验证为主,由于忽视了生物性状的系统性,往往导致效果差、研究片面并缺乏原创性。构建参考家系(Reference family,RF)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课题组以内蒙古绒山羊(Inner Mongolia cashmere goat,IMCG)和大足黑山羊(Dazu black goat,DBG)两个国家级地方山羊品种构建山羊参考家系。2015年从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引进IMCG母羊20只,与分布在重庆的5只DBG公羊有计划地开展杂交,生产大足黑山羊与内蒙古绒山羊杂交一代(F1)。本研究对F1代和IMCG、DBG进行较全面和持续性能测定和分析,为后续分子研究积累数据和探清研究道路。相关结果如下:1.体型外貌。亲本DBG毛色全黑、皮肤白色;IMCG毛色全白、皮肤粉红色;F1代毛色多样,主要为白色和棕黄色,比例为59.0%和41.0%,肤色为白色和粉红色,比例为28.2%和71.8%。DBG和IMCG有颌下髯比率均为90%左右,但F1代只有约70%。DBG均为短额毛型,IMCG均为长额毛型,F1代长额毛和短额毛比例约为1:1;F1代副乳头发生率为36.4%,高于DBG的30%和IMCG的12.5%。F1代有着比DBG、IMCG更丰富的体型外貌。2.繁殖性能。IMCG的平均妊娠期为150.00 d,显着高于DBG的149.12 d和F1代的148.33 d(P<0.05),DBG和F1代差异不显着(P>0.05)。DBG母羊多产双羔和三羔、平均产羔数为2.36只,IMCG以产单羔为主、平均产羔数为1.16只,F1代多产双羔、平均为1.83只,三者之间差异均极显着(P<0.01)。DBG的窝重最大为5.33 kg、F1代次之为4.29 kg、IMCG最小为3.07 kg。IMCG所产羔重最大为2.65 kg、F1代次之为2.34 kg、DBG最小为2.29 kg。F1代的繁殖性能介于DBG和IMCG之间。3.哺乳期生长性能。在哺乳期,F1代的体重高于DBG羔羊,F1代体重生长速度更快,两者的体重生长曲线差异极显着(P<0.01)。F1代在哺乳期,体尺绝对值大小为胸围>体长>体高,体尺生长速度大小胸围≈体长>体高。哺乳期体尺对体重的相互关系,直接影响途径中,胸围>>体长>体高。间接影响途径中,胸围>>体长>体高。F1代和DBG体尺差异中,胸围差异最明显、体长次之、体高最小,因此导致F1代哺乳期体重生长比DBG高的主要体尺因子是胸围。F1代在哺乳期的生长速度快于DBG。4.羊绒性状。IMCG、DBG和F1代羊绒平均自然长度分别为4.84 cm、4.02 cm和2.84 cm,平均羊绒细度为15.76μm、15.92μm和16.27μm。IMCG羊绒伸直长度和伸直率均最大,F1代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均最小、伸直率居中,三个种群之间差异均极显着(P<0.01)。IMCG除功以外的羊绒强度指标均与DBG和F1代有极显着差异(P<0.01),表明IMCG羊绒卷曲性好易伸长、DBG和F1代卷曲少、弹性好。F1代的羊绒品质介于DBG和IMCG之间。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和建议:1.山羊性能测定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对IMCG、DBG亲代和F1代进行了性能测定,积累了大量表型数据,可为今后相关基础研究提供支撑。2.大足黑山羊与内蒙古绒山羊杂交的F1代有多样化的体型外貌,F1代生长发育速度高于DBG,繁殖性能和羊绒品质基本介于两亲本之间。3.在研究中也探索了性能测定指标和实施方法、应用于山羊生长发育的滑动平均模型等分析统计方法。今后需进一步规范、细化山羊性能测定指标、方法和规范,通过借助先进的数据化的测定手段,建立表型数据库。
刘斌[2](2016)在《山羊绒候选基因筛选及低密度芯片设计》文中指出内蒙古绒山羊的山羊绒一直备受人们的喜欢。但是,我国的羊绒市场在流通交易的过程中,不分等级,不按质论价,造成了养殖户一味追求产绒量而使羊绒品质不断下降的现状。同时,全基因组选择技术能有效的缩短了世代的间隔,进而提高遗传进展,因此成为育种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但是基因芯片对于山羊本身的价值来说比较昂贵,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选择和基因渗透的方法,结合山羊的全基因组高密度芯片数据,也利用了绒山羊次级毛囊的转录组数据,定位影响山羊绒生长和品质的候选基因或者标记信号。一方面可以为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信号设计低密度芯片,达到降低基因组选择在育种中的成本,也实现了绒山羊经济性状的早期育种,提高羊绒品质的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Illumina GoatSNP60 BeadChip (60K)山羊全基因SNP芯片,并结合RR-BLUP模型本实验室开发出一套可以用于筛选和经济性状相关候选标记位点的方法。2.本研究对120个绒山羊的产绒量性状进行全基因选择分析,筛选出323个关键SNP位点,这些位点可以用于产绒量低密度芯片的设计。3.本研究对120个绒山羊的绒细度性状进行全基因选择分析,筛选出293个关键SNP位点,这些位点与其它位点相比估计的育种值更加准确,可以用于绒细度低密度芯片的设计。4.通过进一步对三个山羊群体(北山羊,绒山羊、北山羊和绒山羊的杂交山羊)进行基因型数据和绒山羊次级毛囊的转录组数据,得到了166个和绒性状和绒发育有关的候选基因,也富集到10个KEGG通路,这些通路在绒生长发育过程都起着重要作用。
韦信键[3](2013)在《大黄鱼不同家系生长、抗逆性状比较及遗传分析》文中认为以2011年秋季构建的32个大黄鱼家系为实验材料,比较不同家系1月龄及6月龄幼鱼生长情况,1月龄幼鱼耐高温、耐低盐及耐干露胁迫能力,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并分析了22个微卫星位点的在1个F1家系150个个体基因型分布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1、大黄鱼不同家系幼鱼的高温、低盐和干露胁迫耐受性差异显着,对1℃?h-1急性升温胁迫处理,耐热性范围为16.9066.46℃?h,平均为45.67℃?h;从盐度25.0直接放入盐度3.0进行急性胁迫平均存活时间为1.274.95 h,平均为2.74 h;从水温22.0℃中捞出在气温22.0℃条件下放置5 min再放回原培育水体后平均存活率介于484%之间,平均为34%;3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76±0.16、0.39±0.39和0.72±0.48。以5.0%的选择率筛选出1个耐高温家系和3个不耐高温家系、2个耐低盐家系和3个不耐低盐家系、3个耐干露家系和3个不耐干露家系,可以作为进一步选育和遗传研究的有用材料。2、大黄鱼不同家系生长速度也存在显着差异,且1月龄和6月龄家系平均生长速度排序略有不同。1月龄以家系f505生长最快,6月龄以家系f215生长最快;1月龄大黄鱼的全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67±0.18、0.79±0.10,6月龄全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1±0.31和0.40±0.32。3、利用动物模型估计大黄鱼各个家系抗逆性状和生长性状的育种值,比较了基于育种值和表型值两种方法的选择结果,结果显示:对于高温、低盐、耐干露及生长性状,依据育种值对家系或个体进行选择,其效率要高于依据表型值的选择效率。4、以一个20月龄大黄鱼全同胞F1家系为实验材料,分析了22个微卫星位点在该家系中的基因型分布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LYC0077位点与体质量、体长和体高均呈显着相关(P<0.05),其中等位基因A(165 bp)与生长性状表型值有显着的正相关作用,可以作为选育快长基因的分子标记;LYC0015和LYC0243与体高呈显着相关(P<0.05),对体长、体质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LYC0015位点的等位基因C(110bp)和LYC0243位点的等位基因A(160 bp)对生长有一定的正效应。对LYC0015、LYC0077和LYC0243进行不同基因型个体表型值的多重比较,找到3种对生长性状有利的基因型,分别为BC、AA和AB。同时,以体质量性状为参照,对3个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进行比较,找到一个最优基因型组合(BC/AA/AB)。KPC43、LYC0124、LYC0134、LYC0212及LYC0446位点基因型分布严重偏离孟德尔定律,暗示其可能与适应性基因相连锁,其中LYC0446位点附近可能存在隐性纯合致死基因。
张凯[4](2013)在《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分子系谱构建及中国对虾分子标志家系放流效果评估》文中提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南美白对虾,是我国对虾养殖产业的主要养殖品种,原产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凡纳滨对虾的选择育种工作已经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展开。基于庞大的养殖规模,亲虾需求量较大。若采用养殖的对虾作为亲本,会产生严重的近亲繁殖,导致重要性状的衰退,需要从不同的公司引进更多的群体来扩大亲本数量。但是从国外引进亲虾的系谱不清,造成亲缘关系未知,因此急需对引进群体进行详细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析。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沿海及朝鲜半岛西海岸,是我国重要海水养殖虾类。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以及管理不善等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对虾野生资源量萎缩严重。渔业增殖放流可以有效恢复渔业资源,现已应用在多个水产经济物种中。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受限于回捕渔获中增殖放流与野生个体数量的精确估算,现有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一直未能对中国对虾放流回捕率作出理想的评估。利用携带特定微卫星分子指纹图谱的中国对虾家系,作为“内标”按照一定比例掺入到放流群体中,在回捕渔获中,通过特定“内标”家系个体识别及家系溯源从而准确推算放流回捕率,实现对放流回捕率的精确计算。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分子亲缘关系计算及系谱重建;2)分子标志家系对中国对虾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在胶州湾及渤海湾(汉沽)的试点。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利用7对微卫星引物评估7个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共192尾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结果表明,7对引物共获得的等位基因109个,分别从4~21个不等,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7~14.6;各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318~0.949,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36~0.95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93~0.952,说明各位点在7个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内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49个群体位点中的37出现了不同程度的Hardy-Weinberg平衡偏离。对7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进行检测,得到近交系数Fis在5个多态位点均为正值,两两群体间的固定指数Fst值在0.0225~0.1510之间。Fst显着性检验表明,各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不显着。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大部分遗传变异(88.7%)来自于群体内,来自于群体间个体内的遗传变异(11.3%)较小。群体间遗传相似性系数、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表明,UA1和UA2亲缘关系最近。7个引进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中度的遗传分化,适合作为大规模家系育种的基础群体。在增殖放流回捕的中国对虾渔获中,胶州湾海域共回捕2507尾,渤海湾(汉沽)海域共回捕3232尾。利用实验室已经开发的两组中国对虾荧光标记微卫星四重PCR反应体系(按照最佳退火温度,分别命名为高温组和低温组),检测回捕个体基因型,结合Cervus3.0软件和父母本基因型信息,对回捕个体进行分子识别。首先利用低温组四重PCR反应体系对胶州湾回捕个体进行分型,确定回捕“内标”个体,再利用高温组四重PCR反应体系对回捕“内标”个体进行确认。最终在胶州湾2507尾回捕样品中,检测到来自于4个家系的8尾个体。渤海湾(汉沽)海域的回捕个体采用相似的方法,但先用高温组四重PCR反应体系检测,再利用低温组进行确认。最终,在渤海湾3232尾回捕样品中,检测到来自于3个家系的4尾个体。结合两地2012年度的中国对虾放流数量,推算胶州湾2507尾回捕样品中,增殖放流个体数量为2400尾,野生个体数量为107尾;推算渤海湾(汉沽)3232尾回捕样品中,增殖放流个体数量为3137尾,野生个体数量为95尾。结合两地2012年度中国对虾资源量数据,对两地中国对虾回捕率进行了估算。胶州湾及渤海湾(汉沽)试点证实了利用分子标志家系结合亲子溯源用来进行中国对虾放流效果评估是可行的。
刘永新[5](2009)在《牙鲆选育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认为牙鲆是我国海产名贵经济鱼类,其人工养殖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发展成为北方和福建沿海的重要养殖对象。但是所养殖的牙鲆无品种可言,繁殖亲本主要来自海捕野生鱼或经过数代养殖的野生鱼,没有经过人工选育,其子代生长速度较慢,抗病力差,适应集约化养殖能力较弱。因此,开展其遗传改良研究,培育生长速度快等经济性状良好的牙鲆优良家系对于保护牙鲆自然资源和满足当前养殖业的迫切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牙鲆选育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求导约束极大似然法(DRFEML)对不同动物模型估计的体重、体长、体高、体型等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差异进行了比较;利用动物模型BLUP方法估计不同日龄体重、体长、体高的单性状育种值和综合育种值,并对不同家系进行比较;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牙鲆雌核发育家系,及其与体重、体长、体高的相关性;根据牙鲆生长激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直接测序法对牙鲆生长激素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检测,并对其进行与体重、体长、体高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固定效应分析结果中,家系年份对不同日龄体重、体长、体高、体型具有极显着影响(P<0.01);生殖方式对180日龄生长性状,240日龄体长、体型,360日龄体重、体长、体型有显着影响(P<0.05),对240日龄体重、体高,360日龄体高无显着影响(P>0.05)。比较了4种动物模型估计不同日龄体重、体长、体高、体型遗传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模型Ⅳ适合估计体重、体长、体高,模型Ⅲ适合估计体型的遗传参数。(2) 180日龄体重、体长、体高、体型的遗传力分别为0.35、0.30、0.35、0.25。240日龄体重、体长、体高、体型的遗传力分别为0.30、0.32、0.39、0.25。360日龄体重、体长、体高、体型的遗传力分别为0.13、0.29、0.37、0.30。不同日龄体重与体长、体重与体高、体重与体型存在较强的正向遗传相关,其遗传相关范围分别为0.80-0.96、0.89-0.97、0.76-0.89;体长与体高、体长与体型存在很强的正向遗传相关,其遗传相关范围分别为0.88-0.94、0.95-0.99;体高与体型存在较强的负向遗传相关,其遗传相关范围为-0.69--0.76。(3)对于180、240日龄体重、体长、体高和360日龄体长、体高,家系根据单性状育种值和综合育种值进行遗传评定的结果基本相同;对于360日龄体重,家系根据单性状育种值和综合育种值进行遗传评定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四种遗传评定方法的秩相关分析结果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体重、体长、体高在不同日龄的遗传和表型趋势均呈上升趋势。(4)对不同日龄生长性状育种值选择和表型值选择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生长性状依据育种值选择与依据表型值选择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在360日龄,两种选择方法之间的差异达到最小,依据育种值选留的家系和个体比依据表型值选留的家系和个体分别提高:体重,93.92%和28.97%;体长,465.22%和124.49%;体高,176.00%和157.80%;育种值选择效率明显高于表型值选择效率。(5)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有8个微卫星座位与体重、体长、体高显着相关,poli6TUF、poli30TUF、poli116TUF、poli145TUF与体重、体长显着相关(P<0.05);poli107TUF、poli108TUF、poli123TUF与体长显着相关(P<0.05);poli9-8TUF与体重、体长、体高显着相关(P<0.05)。对同一标记不同基因型间进行多重比较,找到与性状相关的基因型。(6)以牙鲆雌核发育家系为材料,根据牙鲆生长激素基因序列设计了14对引物,其中6对引物扩增可用,共扩增出总长1736bp的序列。采用直接测序法对牙鲆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区和启动子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检测(SNPs)。在所测序的1736bp的序列中共检测到10个SNPs,并进行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2067T/-del和C477T两个位点对体重、体长、体高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P<0.05),其它SNP位点对生长性状的影响不显着(P>0.05)。
白玉妍[6](2009)在《应用微卫星DNA标记进行蓝狐(Alopex lagopus)亲权鉴定和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蓝狐(Alopex lagopus)是我国重要的毛皮经济动物,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为进一步了解中国蓝狐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推动蓝狐养殖遗传管理工作的开展,本研究利用15个微卫星标记对5个蓝狐养殖群体的288个个体进行DNA多态性测定和统计分析。计算了等位基因频率、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奈氏标准遗传距离,采用NJ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并对大兴安岭地区养殖的6窝蓝狐进行了单亲亲权鉴定。结果表明:1.本文从20个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出的15个微卫星位点多态信息含量较高,杂合性好,均呈现高度多态性和稳定的扩增效果,可以作为蓝狐遗传学研究的可靠的遗传标记。2.5个地区蓝狐养殖群体在15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00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量为5~11个,平均每个位点6.67个,基因频率分布在0~1之间。说明蓝狐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还比较丰富。3.5个蓝狐养殖群体中锦州地区蓝狐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亦为最高,其次依此为伊春地区、大兴安岭地区、大连地区和哈尔滨地区。但是多态信息含量、群体杂合度及有效等位基因数反映多态性并不完全一致。4.由Nei氏(1972)标准遗传距离绘制出5个地区蓝狐养殖群体NJ聚类关系图。NJ聚类关系图可以看出5个地区的群体全部聚为一支,大连地区和大兴安岭地区先聚在一起,再和哈尔滨地区聚为一支,进而和锦州地区聚为一支,最终和伊春地区的养殖群体合为一支。5.本文用15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了单亲亲权鉴定,找出了4个系谱吊牌丢失后裔的母本,对其余有明确系谱记录的6窝蓝狐的子代中有2只子代记录错误。亲子鉴定的排除概率和亲权指数较高,累积排除概率达0.999996,结果可靠。
吴云良[7](2008)在《东北虎种质资源及其与几种猫科动物分子系统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为大型猫科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以及俄罗斯和朝鲜。目前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极少,约12-16只,是我国一级濒危保护动物。因此,对东北虎种质资源进行研究,评估其遗传多样性的现状,并据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保护利用东北虎资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分类地位上,东北虎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虎种中的一个虎亚种,而对其是否应归为豹属,一度有些争议。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技术,对圈养东北虎繁育群体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分析,评价其种质资源多样性,为更有效的保护利用东北虎资源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所研究东北虎群体的亲缘关系作了初步分析与推断。本研究还测定了东北虎、波斯猫、非洲狮及金钱豹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部分序列(570 bp),并进行了序列比较和系统分类地位分析,为探讨东北虎及几种猫科动物的群体遗传多态性以及在猫科动物中的分子系统关系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5对微卫星引物扩增东北虎基因组DNA,15个微卫星位点均处于高度多态,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140;等位基因数3-7个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53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3664,表明东北虎群体所提供的多态信息含量较为丰富;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504,显示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选择潜力。2、欧氏距离聚类结果显示,扬州茱萸湾动物园6窝东北虎中,A、B、C来自同一父亲虎;D来自第二个父亲虎;E、F来自第三个父亲虎。来自南京珍珠泉动物园G窝东北虎,在5.25水平上与扬州的E、F聚在一起。3、线粒体DNA Cytb部分序列共发现138个变异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24.86%,其中单一多态位点18个,简约信息位点118个,有2个位点插入/缺失。核苷酸位点有5种类型的变异,转换占85.5%,颠换占6.52%,转换和颠换之比为13.11,转换与颠换在同一位置占6.52%,插入/缺失占0.73%,转换与插入/缺失在同一位置占0.73%。共检测到22种单倍型,均为各群体所特有,无共享单倍型。群体内单倍型多样度差异不大,从0.7636到1.000;单倍型变异度总体为0.9571±0.017,总体上单倍型多样度丰富。4、东北虎、金钱豹、非洲狮、波斯猫核苷酸分歧度(Dxy)为0.05286%-0.14261%,核苷酸净遗传距离(Da)为0.02456%-0.12955%,kimura双参数距离变异0.056-0.164,总体均显示波斯猫与其他三种猫科动物的遗传距离较远;Fst值显示东北虎与金钱豹的亲缘系数最近。5、对22种单倍型构建NJ、ME及UPGMA分子系统发生树,支持将虎、豹、狮归于豹属的观点。
马再兴[8](2004)在《甘肃省畜禽良种场肉羊生产管理模式与配套技术推广研究》文中认为肉羊生产是甘肃省的优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羊肉以其纤维细嫩、脂肪少、味美多汁、营养价值丰富、容易消化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通过对甘肃省畜禽良种场肉羊的羊舍建设、饲养管理体系、配套饲草料生产体系、繁殖技术的应用体系等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建立适合甘肃省景泰县发展肉羊的最佳的配套生产发展模式,目的在于不断提高肉羊生产水平,促进肉羊生产的效益,有效地缓解甘肃省肉羊品种改良的供种矛盾,满足甘肃省羔羊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实施该肉羊生产模式,同时带动羔羊产业的大力发展,减少饲草料消耗和冬春草场的压力,促进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维持草畜生态平衡。该模式可在甘肃省类似地区得到推广。配套体系的主要内容有:(1)建立适应项目区肉羊集约化生产的新型羊舍。(2)建立配套饲草料生产体系。(3)建立繁殖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体系。在项目实施地景泰县以及靖远县养羊数量较大的乡建立10处人工授精点,向广大农户的母羊提供配种服务。(4)饲养管理体系。推广体系主要包括:龙头单位——甘肃省畜禽良种场原种肉羊场,采用企业管理动作方式,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实行场长负责制,场长在职权范围内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推广模式主要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从良种提供、技术服务、资金服务、饲料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养殖合作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来确保项目的运作及企业与农户的利益。
唐凡[9](2004)在《大白、长白、杜洛克猪选育及杂交利用》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湖南正虹种猪场大白、长白、杜洛克三个纯种猪群为研究对象,根据大群性能测定资料(1394头)、繁殖记录(4746窝)、生长肥育试验(170头)和屠宰测定记录(68头),运用GBS软件分别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单性状动物BLUP和表型指数法对1999年至2003年间综合育种值和单性状EBV指数进行遗传评定,并分析了历年选育对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体型外貌的影响,还研究了ESR、FSHβ亚基基因对产仔数的关系以及H-FABP基因对杜长大猪肉质性状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 1.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计算综合指数的结果 1.1 父系指数的遗传趋势为大白猪99.10、99.15、101.39、104.57、108.70;长白猪98.02、99.14、102.41、103.33、106.96;杜洛克猪99.20、96.81、101.7、103.74、103.89; 1.2 母系指数的遗传趋势为:大白猪101.20、101.88、103.41、103.78、103.51、104.62;长白猪99.09、107.04、105.27、108.61、107.86、107.52。 2.运用单性状动物模型BLUP计算单项EBV值的遗传趋势为 2.1 达100kg日龄:1999-2003年大白、长白、杜洛克后备猪达100kg日龄分别减少了19.53、15.70和19.80天,EBV值分别减少2.95、2.58和2.23天; 2.2 背膘厚:1999-2003年大白、长白、杜洛克后备猪背膘厚分别减少0.46、0.55、0.59mm,EBV值分别下降0.12、0.15和0.13mm; 2.3 窝平产仔数:1997-2002年大白、长白母猪头胎产仔数分别提高0.19头、0.54头,经产产仔数提高0.35头、1.05头,EBV值分别提高0.03和0.05头。 3.肥育与杂交效果 3.1 肥育性状:大白、长白、杜洛克、长大、大长、杜长大2001-2003年间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9.6%、25.6%、31.8%、33.5%、11.8%,料肉比呈显着下降趋势。 3.2 胴体及肉质性状:2001-2003年屠宰的育肥猪瘦肉率,大白、长白、杜洛克、长大、大长、杜长大分别提高1.70、4.80、3.70、4.0、2.60、8.6个百分点,膘厚分别降低0.6、4.1、3.3、6.0、10.0和8.8mm。肉色有一定改善,熟肉率稍有下降。 4.体型外貌的变化和改善较为显着,尤其是大白猪及杜洛克猪的肢蹄结实度、腿臀丰满度、整齐度均有明显提高。长白猪克服了原丹系长白头粗腮大的弱点、肢蹄结实度及腿臀丰满度也有一定提高。 5.云夕尺、声几57了刀亚基因、H-FABP基因的影响 5.1 ESR基因效应对大白猪、长白猪产仔数影响不明显; 5.2厂SH刀基因对大白猪的产仔效应明显,BB型总产仔数为10.42头,分别高于AA型、AB型07头和0.42头。 6.H-FAB尸基因从Ze功哆态位点的肌内脂肪含量的模型效应极为显着(P蒸0.01);dd型对肌内脂肪沉积有极显着效应(P毛0.01)。
吴继法[10](2002)在《微卫星DNA在凉山半细毛羊亲子鉴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以凉山半细毛羊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分布在基因组第1、第2、第3、第9条染色体上的36个微卫星标记,在实验过程中将36个位点分成17个位点、10个位点、9个位点共3组进行多重PCR,计算了凉山半细毛羊晶系群体在这36个微卫星标记座位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并作了卡方检验,微卫星的多态信息含量、群体杂合度、每个位点亲子关系排除概率、多个位点联合排除概率也进行了分析;利用这36个微卫星位点,建立了H1G4003家系的实验系谱,同时建立了7只公羊的半同胞家系。 实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36个微卫星标记在所检测的群体中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每个微卫星标记平均检测到8.8个等位基因,各个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三组微卫星标记的平均杂合度为0.66297、0.72615、0.7416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8412、0.46407、0.55636,亲子鉴定的排除概率为0.99999999、0.9999999、0.999999,9个位点亲子关系排除概率比已发表的稍微高一点。通过实验系谱与系谱纪录的比较,绝大部分的系谱纪录是正确的,其中98年的系谱纪录全部正确,说明了用所选的三套微卫星标记进行亲子鉴定结果比较可靠。在本实验中,还用亲子鉴定的排除方法建立了7只公羊的半同胞家系,纠正了系谱记录中出现的错误,为对凉山半细毛羊这个晶系群体进行一些生产性状的准确QTL估计分析提供了科学资料。
二、《影响细毛羊近亲繁殖遗传效应的某些因素》项目获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细毛羊近亲繁殖遗传效应的某些因素》项目获奖(论文提纲范文)
(1)大足黑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杂交F1代遗传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畜禽参考家系 |
1.1.1 参考家系及其构建意义 |
1.1.2 建系类型和要点 |
1.1.3 基因定位和畜禽遗传图谱 |
1.2 山羊性状研究进展 |
1.2.1 山羊体型外貌 |
1.2.2 山羊生长发育 |
1.2.3 山羊繁殖性能 |
1.2.4 山羊生产性能—以羊绒为例 |
1.3 本研究涉及的山羊品种(遗传资源) |
1.3.1 大足黑山羊 |
1.3.2 内蒙古绒山羊 |
第2章 引言 |
2.1 目的和意义 |
2.2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试剂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羊只的饲养管理和繁育 |
3.2.2 体型外貌鉴定 |
3.2.3 繁殖性状 |
3.2.4 生长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3.2.5 羊绒采集和检测 |
3.3 统计方法 |
3.3.1 繁殖性能 |
3.3.2 生长性能 |
3.3.3 羊绒品质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体型外貌的差异 |
4.2 繁殖性状的差异 |
4.2.1 妊娠期的差异 |
4.2.2 产羔数的差异 |
4.2.3 窝重的差异 |
4.2.4 羔重的差异 |
4.2.5 所产羔羊性别组成的差异 |
4.3 生长性状的差异 |
4.3.1 体重生长的差异 |
4.3.2 体高生长的差异 |
4.3.3 体长生长的差异 |
4.3.4 胸围生长的差异 |
4.3.5 体尺指数比较 |
4.3.6 相关和通径分析 |
4.4 羊绒性状的差异 |
4.4.1 羊绒长度的差异 |
4.4.2 羊绒强度的差异 |
4.4.3 羊绒卷曲弹性的差异 |
4.4.4 羊绒细度的差异 |
第5章 讨论 |
5.1 体型外貌 |
5.2 繁殖性状 |
5.3 生长性状 |
5.3.1 滑动平均模型在动物生长中的应用 |
5.3.2 哺乳期生长比较 |
5.3.3 体重和体尺的关系 |
5.4 羊绒性状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F1代体型外貌 |
附录2 窝重的方差分析表 |
附录3 不同种群、产羔数和羔羊性别的羔重描述性统计表 |
附录4 不同产羔数的羔重比较 |
附录5 不同性别的羔重t检验 |
附录6 本试验中的母羊及其羔羊 |
附录7 大足黑山羊 |
附录8 内蒙古绒山羊母羊和F1代羔羊 |
附录9 F_1代山羊 |
附录10 人工辅助交配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山羊绒候选基因筛选及低密度芯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 |
1.1.1 根据性状来选育品种 |
1.1.2 根据分子标记来选育品种 |
1.1.3 基因组选择育种 |
1.2 SNP标记与动物分子育种 |
1.2.1 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1.2.2 SNP标记 |
1.2.3 SNP的特点 |
1.3 基因组选择技术 |
1.3.1 基因组选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1.3.2 基因组育种值的计算方法 |
1.3.3 基因组选择的影响因素 |
1.3.4 高密度芯片的优缺点 |
1.3.5 低密度芯片的基因组选择 |
1.3.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第一部分 全基因组选择在绒山羊育种中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基因型数据的质控 |
2.1.3 性状表型记录的测定 |
2.1.4 基因组预测的统计方法 |
2.1.5 低密度芯片位点的筛选 |
2.1.6 基因组估计的评价指标 |
2.1.7 KASP的SNP引物 |
2.1.8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关键SNP位点的选择 |
2.2.2 关键SNP的杂合度检验 |
2.2.3 关键SNPs位点对估计育种值准确性的影响 |
2.2.4 随机选取的SNP位点和关键SNP位点的准确性比较 |
2.2.5 群体结构分析 |
2.2.6 SNP的染色体分布情况 |
2.2.7 部分SNP的验证 |
3 第二部分 全基因组研究揭示山羊品种间杂交引起羊绒质量改变的现象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及数据来源 |
3.2.2 原始数据过滤 |
3.2.3 羊绒细度的测定 |
3.2.4 群体结构分析及固定指数计算(F_(ST)) |
3.2.5 候选基因的筛选 |
3.2.6 RNA-Seq文库构建和RNA-Seq分析 |
3.2.7 候选基因的共表达网络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表型测定结果 |
3.3.2 主成分分析和候选SNP位点选择结果 |
3.3.3 候选基因的选择 |
3.3.4 候选基因的功能性富集分析 |
3.3.5 候选基因的共表达网络分析 |
3.3.6 CSN2基因的分析 |
3.3.7 不同方法找到SNP的整合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大黄鱼不同家系生长、抗逆性状比较及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水产动物抗逆性评价和选择育种 |
1.1.1 水产动物抗逆性研究 |
1.1.2 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
1.1.3 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 |
1.1.4 遗传参数、育种值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
1.2 微卫星标记及其应用 |
1.2.1 微卫星概述 |
1.2.2 微卫星开发及评价方法 |
1.2.3 微卫星标记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背景 |
1.3.1 大黄鱼资源及养殖现状 |
1.3.2 大黄鱼种质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
1.3.3 大黄鱼遗传育种基础研究进展 |
1.3.4 本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不同大黄鱼家系抗逆性状比较及遗传参数估计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1月龄大黄鱼对高温、低盐和干露胁迫耐受性测试的总体结果 |
2.2.2 不同家系鱼苗对高温、低盐和干露胁迫耐受性的比较 |
2.2.3 1月龄大黄鱼3个抗逆性状遗传力估计 |
2.3 讨论 |
2.3.1 关于高温、低盐、干露耐受性评价及其相关性 |
2.3.2 遗传参数在大黄鱼育种中的应用 |
第3章 大黄鱼家系早期阶段生长性状比较及遗传参数估计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长性状表型参数 |
3.2.2 不同生长时期家系全长及体质量的差异分析及多重比较 |
3.2.3 生长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力 |
3.2.4 性状之间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 |
3.3 讨论 |
3.3.1 大黄鱼家系构建及生长性能比较 |
3.3.2 大黄鱼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比较 |
第4章 基于表型值和育种值的大黄鱼生长及抗逆性状相关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大黄鱼抗逆和生长性状育种值的估计 |
4.2.2 大黄鱼逆境胁迫耐受性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 |
4.3 讨论 |
4.3.1 动物模型BLUP法在大黄鱼家系选育中的应用 |
4.3.2 基于育种值和表型值的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5章 大黄鱼微卫星标记在F1家系中的分离方式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性状的表型值分布 |
5.2.2 微卫星位点基因型及其分布情况 |
5.2.3 标记-性状相关分析与多重比较 |
5.2.4 最优基因型组合筛选 |
5.3 讨论 |
第6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分子系谱构建及中国对虾分子标志家系放流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概况及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
1.1 凡纳滨对虾的生物学概况 |
1.1.1 凡纳滨对虾分类、生长与繁殖习性及经济价值 |
1.1.2 凡纳滨对虾的养殖现状 |
1.2 凡纳滨对虾遗传学研究状况 |
1.2.1 形态学标记 |
1.2.2 核型分析 |
1.2.3 等位酶标记 |
1.2.4 DNA 分子标记 |
第二节 中国对虾生物学概况及遗传学研究现状 |
2.1 中国对虾生物学概况 |
2.1.1 中国对虾分类及自然分布 |
2.1.2 中国对虾生长习性 |
2.2 中国对虾遗传学研究状况 |
2.2.1 细胞遗传学 |
2.2.2 分子遗传学 |
第三节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特点及应用 |
3.1 微卫星定义及分类 |
3.2 微卫星 DNA 序列的特点 |
3.3 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
3.3.1 微卫星标记的开发方法 |
3.3.1.1 从已公布的数据库中查找微卫星 DNA |
3.3.1.2 近缘物种比对筛选得到微卫星 DNA |
3.3.1.3 从基因组中筛选得到微卫星 DNA |
3.3.2 微卫星标记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
3.3.2.1 遗传多样性研究 |
3.3.2.2 遗传结构分析和亲权鉴定研究 |
3.3.2.3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3.2.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 |
第四节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个体识别及家系溯源在中国对虾放流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
4.1 中国对虾放流增殖情况 |
4.2 放流回捕率的计算 |
4.3 微卫星标记用于回捕率计算 |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主要试剂 |
1.3 实验主要仪器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4.1 聚丙烯酰胺凝胶 |
1.4.2 组织裂解液 |
1.4.3 5×TBE 电泳缓冲液 |
1.4.4 6×加样缓冲液 |
2 实验方法 |
2.1 基因组 DNA 提取 |
2.2 DNA 完整性检测与浓度测定 |
2.3 微卫星反应体系 |
2.3.1 微卫星引物 |
2.3.2 PCR 反应体系 |
2.4 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PCR 反应产物 |
2.5 ABI 3130 基因分析仪进行精确的微卫星分型 |
2.6 数据统计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3.2 PCR 反应体系的构建及 ABI 3130 基因分析仪的基因分型 |
3.3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分析 |
3.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遗传分化分析 |
3.3.3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遗传多样性 |
4.2 哈迪-温伯格平衡的偏离 |
4.3 遗传分化和近交 |
4.4 小结 |
第三章 分子标志家系在中国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中国对虾荧光标记微卫星四重 PCR 反应体系和微卫星分型 |
1.2.2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微卫星分型结果 |
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微卫星位点排除概率分析 |
2.4 个体识别 |
2.4.1 渤海湾海域 |
2.4.2 胶州湾海域 |
2.5 单亲模拟识别分析 |
2.6 放流效果评估 |
3 讨论 |
3.1 微卫星位点的选择 |
3.2 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 |
3.3 单亲亲权鉴定技术体系对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5)牙鲆选育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水产动物常规选育技术研究进展 |
1.2.1 选择育种 |
1.2.2 杂交育种 |
1.2.3 生物技术育种 |
1.3 水产动物分子遗传学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1.3.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1.3.2 随机扩增多态DNA |
1.3.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1.3.4 微卫星DNA |
1.3.5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 |
1.3.6 单链构象多态性 |
1.3.7 单核苷酸多态性 |
1.4 遗传参数估计和遗传评定方法 |
1.4.1 遗传参数估计方法 |
1.4.2 遗传评定方法 |
1.4.3 遗传分析模型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实验一 使用不同模型估计牙鲆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亲鱼 |
2.1.2 两性生殖家系 |
2.1.3 雌核发育家系 |
2.1.4 家系培育 |
2.2 实验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采集 |
2.2.3 统计模型 |
2.2.4 固定效应 |
2.2.5 方差组分估计 |
2.2.6 模型比较标准 |
2.2.7 参数估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长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
3.1.1 180 日龄生长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
3.1.2 240 日龄生长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
3.1.3 360 日龄生长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
3.2 生长性状不同模型的方差组分比较 |
3.2.1 180 日龄生长性状不同模型的方差组分比较 |
3.2.2 240 日龄生长性状不同模型的方差组分比较 |
3.2.3 360 日龄生长性状不同模型的方差组分比较 |
3.3 生长性状不同模型的比较 |
3.3.1 180 日龄生长性状不同模型比较 |
3.3.2 240 日龄生长性状不同模型比较 |
3.3.3 360 日龄生长性状不同模型比较 |
3.4 遗传参数估计 |
3.4.1 180 日龄生长性状遗传参数 |
3.4.2 240 日龄生长性状遗传参数 |
3.4.3 360 日龄生长性状遗传参数 |
4 讨论 |
4.1 非遗传因素分析 |
4.1.1 家系年份 |
4.1.2 生殖方式 |
4.2 不同模型检测结果的比较 |
4.2.1 体重 |
4.2.2 体长和体高 |
4.2.3 体型 |
4.3 遗传参数估计 |
4.3.1 遗传力 |
4.3.2 全同胞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 |
实验二 使用动物模型BLUP 方法进行牙鲆不同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评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数据分析 |
2.2.1 单性状动物模型 |
2.2.2 综合育种值 |
2.2.3 秩相关计算 |
2.2.4 表型趋势和遗传趋势估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长性状不同家系比较 |
3.1.1 180 日龄生长性状不同家系比较 |
3.1.2 240 龄生长性状不同家系比较 |
3.1.3 360 龄生长性状不同家系比较 |
3.2 生长性状不同评定方法的相关分析 |
3.3 生长性状表型值选择和育种值选择的比较 |
3.3.1 不同家系比较 |
3.3.2 不同个体比较 |
3.4 生长性状的表型趋势和遗传趋势 |
4 讨论 |
4.1 生长性状育种值的比较 |
4.2 生长性状评定方法的比较 |
4.3 生长性状表型值选择和育种值选择的比较 |
4.4 生长性状的表型趋势和遗传趋势 |
实验三 牙鲆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 |
2.1.2 主要试剂及配置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本个体DNA 提取 |
2.2.2 引物设计 |
2.2.3 反应程序 |
2.2.4 产物检测 |
2.3 生长性状测量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2.4.1 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及多态信息含量 |
2.4.2 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性状分布 |
3.2 电泳结果 |
3.3 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 |
3.4 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微卫星标记的遗传特性 |
4.2 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 |
实验四 牙鲆生长激素基因SNP 发现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 |
2.1.2 主要试剂及配置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本个体DNA 提取 |
2.2.2 引物设计 |
2.2.3 反应程序 |
2.2.4 产物检测 |
2.2.5 产物测序 |
2.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长激素基因SNP 发现 |
3.2 生长激素基因SNP 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4 讨论 |
4.1 SNP 检测 |
4.2 SNP 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应用微卫星DNA标记进行蓝狐(Alopex lagopus)亲权鉴定和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或引言) |
1.2 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
1.2.1 动物遗传多样性的涵义 |
1.2.2 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
1.2.3 动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4 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统计方法 |
1.2.5 微卫星标记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 亲权鉴定 |
1.3.1 亲权鉴定的内容及意义 |
1.3.2 亲权鉴定的方法 |
1.3.3 微卫星 DNA 亲权鉴定上的应用 |
1.4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
1.4.1 蓝狐养殖概况 |
1.4.2 养殖群体的遗传管理 |
1.4.3 种群管理问题的实验室解决方案 |
1.4.4 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5 将微卫星分子标记引入到蓝狐养殖群体的遗传管理中的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2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中国蓝狐的遗传多样性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样品的采集 |
2.1.2 主要仪器、试剂及溶液配制 |
2.1.3 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检测 |
2.1.4 微卫星 DNA 多态检测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与检测结果 |
2.2.2 PCR 扩增结果 |
2.2.3 扩增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结果 |
2.2.4 荧光 PCR 扩增产物 ABI3100 Genetic Anslyzer 检测结果 |
2.2.5 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分析 |
2.2.6 各个地区蓝狐养殖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
2.2.7 H-W 平衡检验 |
2.2.8 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分化 |
2.3 讨论 |
2.3.1 狐属动物微卫星 |
2.3.2 关于微卫星实验条件 |
2.3.3 遗传多样性评价 |
2.3.4 各地区养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
2.3.5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 |
2.3.6 固定指数与基因流 |
2.4 总结及展望 |
2.5 本章小结 |
3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中国蓝狐及其子代的亲缘关系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主要仪器、试剂及溶液配置 |
3.1.3 亲缘关系分析 |
3.2 结果 |
3.2.1 微卫星座位多态性分析 |
3.2.2 系谱修正 |
3.2.3 亲权鉴定 |
3.3 讨论 |
3.3.1 试验部分 |
3.3.2 亲缘关系的确立 |
3.3.3 问题与展望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东北虎种质资源及其与几种猫科动物分子系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虎的简介 |
1.1 虎的分类 |
1.2 虎的分布与数量 |
1.3 虎的形态 |
1.4 虎的保护 |
1.5 我国圈养东北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猫科动物中研究 |
2.1 微卫星标记 |
2.1.1 微卫星结构及其多态性分析原理 |
2.1.2 微卫星位点的获得方法 |
2.1.3 微卫星标记的优点 |
2.2 微卫星在濒危动物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
2.2.1 亲子鉴定及交配系统研究 |
2.2.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2.2.3 辅助种群调查 |
2.2.4 种群动态和物种进化历史揭示 |
2.2.5 近缘物种及杂交个体鉴别 |
2.3 微卫星在猫科动物中的研究 |
2.3.1 筛选微卫星引物 |
2.3.2 亲子鉴定及交配系统研究 |
2.3.3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2.3.4 个体鉴别 |
3 线粒体标记及其在猫科动物中研究 |
3.1 线粒体标记 |
3.1.1 动物线粒体DNA 的结构 |
3.1.2 动物线粒体DNA 多态性原因及种类 |
3.1.3 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征 |
3.2 猫科动物线粒体DNA 研究现状 |
3.2.1 系统进化和分类地位研究 |
3.2.2 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
3.2.3 物种识别研究 |
3.3 猫科动物线粒体DNA 研究前景 |
第二章 微卫星技术分析东北虎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引物 |
1.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1.4 主要试剂 |
1.1.5 主要溶液的配制 |
1.2 试验方法 |
1.2.1 基因组DNA 提取 |
1.2.2 PCR 扩增 |
1.2.3 电泳及结果记录 |
1.3 统计方法 |
1.3.1 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
1.3.2 群体间遗传关系 |
1.4 统计分析(软件应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 提取结果和PCR 扩增产物检测 |
2.2 微卫星引物在东北虎中的PCR 扩增结果 |
2.3 东北虎群体遗传变异 |
2.4 东北虎个体间亲缘关系 |
3 讨论 |
3.1 近缘物种微卫星引物的适用性 |
3.2 东北虎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
3.3 东北虎个体间亲缘关系 |
第三章 线粒体标记分析东北虎遗传资源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样品采集 |
1.1.2 引物 |
1.1.3 主要实验仪器 |
1.1.4 菌株与质粒 |
1.1.5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2 试验方法 |
1.2.1 基因组DNA 提取 |
1.2.2 PCR 扩增 |
1.2.3 PCR 产物的回收纯化 |
1.2.4 克隆测序 |
1.3 统计方法及软件应用 |
1.3.1 核苷酸序列多态性分析 |
1.3.2 单倍型间的系统进化分析 |
1.3.3 单倍型间的网络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R 扩增、克隆、测序结果 |
2.1.1 DNA 提取及PCR 扩增结果检测 |
2.1.2 扩增产物的克隆结果 |
2.1.3 测序结果 |
2.2 四种猫科动物mtDNA Cytb 区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态性 |
2.2.1 mtDNA 区部分序列的序列长度与碱基组成 |
2.2.2 序列的核苷酸多态位点变异 |
2.2.3 序列的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变异类型 |
2.2.4 四种猫科动物mtDNA Cytb 单倍型 |
2.3 四种猫科动物mtDNA Cytb 部分序列的遗传结构 |
2.3.1 四种猫科动物内单倍型多样度 |
2.3.2 四种猫科动物内核苷酸多样度 |
2.3.3 四种猫科动物间核苷酸多态性 |
2.3.4 四种猫科动物群体历史动态分析 |
2.3.5 四种猫科动物群体间遗传距离 |
2.3.6 分子方差分析 |
2.4 mtDNA Cytb 单倍型的分子系统树 |
2.5 四种猫科动物Cytb 序列单倍型网络图 |
3 讨论 |
3.1 四种猫科动物mtDNA Cytb 区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态性 |
3.2 四种猫科动物内mtDNA Cytb 遗传多样性 |
3.3 四种猫科动物间mtDNA Cytb 遗传多样性 |
3.4 猫科动物系统进化探讨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甘肃省畜禽良种场肉羊生产管理模式与配套技术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发展肉羊产业的现实意义 |
1.1.1 优质羊肉是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良好膳食品种 |
1.1.2 发展肉羊产业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
1.1.3 合理发展肉羊产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
1.2 采用良好的生产模式专业化养羊是肉羊生产的良好途径 |
1.2.1 专业化肉羊生产已成为畜牧经济的新增长点 |
1.2.2 专业化肉羊生产有利于提高肉羊生产力水平 |
1.2.3 专业化肉羊生产有利于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
1.3 开展专业化肉羊生产管理模式与配套技术推广研究的目的 |
2 肉羊生产现状 |
2.1 世界肉羊生产现状 |
2.1.1 肉羊增长势头强劲 |
2.1.2 大力发展肥羔生产 |
2.1.3 采用先进的综合配套技术集约化养羊 |
2.2 国内肉羊生产现状 |
2.2.1 生产概况 |
2.2.2 主要品种 |
2.2.3 生产水平 |
2.2.4 发展趋势 |
2.2.5 科研工作 |
2.3 甘肃省肉羊生产现状 |
3 我国肉羊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缺乏宏观调控和长远规划 |
3.2 缺乏专门化肉羊品种 |
3.3 规模化、产业化的肉羊生产体系尚未建立 |
3.4 科研投入不足,饲养技术滞后 |
4 甘肃省畜禽良种场原种肉羊场生产模式建设的基础条件 |
4.1 区位与自然资源 |
4.2 经济和社会环境 |
4.3 政策优势 |
5 甘肃省畜禽良种场肉羊场生产模式 |
5.1 总体规划与建设思路 |
5.1.1 总体规划 |
5.1.2 建设思路 |
5.2 建设内容与规模 |
5.2.1 基础设施建设 |
5.2.2 良种引进与合理种群结构 |
5.2.3 配套饲草料基地建设 |
5.2.4 人工授精站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
5.3 技术模式 |
5.3.1 种羊引进与纯种繁殖技术 |
5.3.2 杂交改良技术 |
5.3.3 胚胎移植技术 |
5.3.4 人工授精技术 |
5.3.5 饲养管理技术 |
5.4 管理运作模式 |
5.4.1 采用“公司+农户”的联合生产方式 |
5.4.2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
5.4.3 实行双轨承包责任制 |
5.4.4 授精站点为技术支撑点 |
6 原种肉羊场模式的评价 |
6.1 经济效益 |
6.2 社会和生态效益 |
6.3 技术效果 |
6.4 现阶段模式不完善之处 |
7 原种肉羊场模式的推广 |
7.1 模式的基本内涵 |
7.2 模式推广的关键措施 |
8 讨论和建议 |
8.1 建议 |
8.1.1 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加大宏观调控 |
8.1.2 建立和健全肉羊良种繁育及杂交利用体系 |
8.1.3 加强肉羊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及其推广利用 |
8.1.4 建议尽快建立全省绵、山羊品种协会 |
8.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本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9)大白、长白、杜洛克猪选育及杂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育种素材 |
2 育种目标 |
3 选育原则及核心群组成 |
4 选育程序 |
结果与分析 |
1 母猪繁殖性能分析 |
2 后备猪生长发育性能分析 |
3 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质性状分析 |
4 遗传趋势分析 |
5 ESR、FSHβ不同基因型与产仔数关系 |
6 H-FABP基因对杜长大猪肉质性状的影响 |
讨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微卫星DNA在凉山半细毛羊亲子鉴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1. 前言 |
1.1 亲子鉴定的内容 |
1.2 亲子鉴定在畜牧生产中的意义 |
1.3 亲子鉴定的方法及现状 |
1.3.1 表型标记 |
1.3.2 系谱记录 |
1.3.3 生理生化水平 |
1.3.4 DNA水平 |
1.3.4.1 DNA指纹技术 |
1.3.4.2 DNA序列分析 |
1.3.4.3 微卫星DNA的多态性 |
1.3.4.4 单核苷酸多态性 |
1.4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群体 |
2.1.2 仪器设备.耗材 |
2.1.3 试剂.酶及反应体系 |
2.2 试验方法 |
2.2.1 DNA提取 |
2.2.2 微卫星位点的选择及引物的合成 |
2.2.3 PCR程序 |
2.2.4 PCR-产物的检测方法 |
2.2.5 标记基因型分析 |
2.3 数据的处理 |
2.3.1 数据处理步骤 |
2.3.2 亲子鉴定涉及的三个统计量 |
2.3.3 排除概率的计算 |
3. 结果 |
3.1 选取的微卫星位点 |
3.2 系谱记录的纠正 |
4. 讨论 |
4.1 多重PCR体系的构建 |
4.2 微卫星DNA位点的选取 |
4.3 系谱记录的纠正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四、《影响细毛羊近亲繁殖遗传效应的某些因素》项目获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足黑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杂交F1代遗传特征分析[D]. 张继攀. 西南大学, 2018(01)
- [2]山羊绒候选基因筛选及低密度芯片设计[D]. 刘斌.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3]大黄鱼不同家系生长、抗逆性状比较及遗传分析[D]. 韦信键. 集美大学, 2013(08)
- [4]凡纳滨对虾引进群体分子系谱构建及中国对虾分子标志家系放流效果评估[D]. 张凯.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5]牙鲆选育家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D]. 刘永新.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6]应用微卫星DNA标记进行蓝狐(Alopex lagopus)亲权鉴定和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D]. 白玉妍.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7]东北虎种质资源及其与几种猫科动物分子系统关系研究[D]. 吴云良. 扬州大学, 2008(02)
- [8]甘肃省畜禽良种场肉羊生产管理模式与配套技术推广研究[D]. 马再兴. 甘肃农业大学, 2004(09)
- [9]大白、长白、杜洛克猪选育及杂交利用[D]. 唐凡. 湖南农业大学, 2004(04)
- [10]微卫星DNA在凉山半细毛羊亲子鉴定中的应用[D]. 吴继法. 四川农业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