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三盛公蓄滞洪区考察研究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多勇,张耀宗,张建香,杨蕤[1](2021)在《“宁蒙新悬河”研究现状与尚待解决的问题》文中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黄河上游宁蒙河段淤积形成新悬河,"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文章通过对宁蒙新悬河问题、黄河主河道在宁蒙河段的变迁等问题的研究现状梳理,综述了相关学者运用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水文学、区域经济学的方法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进展取得的成果及研究不足。文章提出组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家队伍,运用交叉学科的优势,研究历史时期黄河河道变迁的规律,黄河灌溉、渠道管理的措施;对宁蒙新悬河抬高情况进行实地测量,定量研究高含沙洪水情况,分析新悬河的成因,探索疏导措施;评价政府主导的沿黄经济带的规划,进行沿黄河民众生计调查,总结探索黄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法,以期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借鉴。
王月英,王月庭[2](2021)在《浅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凌汛期分洪对黄河两岸发挥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通过对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在凌汛期利用三大干渠分洪的阐述,分析凌汛水既能减轻下游防凌防汛压力,也对黄河两岸生态环境改善发挥重要作用。
张伟兵[3](2020)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防洪减灾研究发展历程与成就回顾》文中提出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除沙漠和极端干旱区、高寒山区等人类极难生存的地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4/5以上的耕地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总体上呈现频次高、范围广、种类多、损失大的特点。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江河洪水灾害频发重发,
王保庆,李希腾[4](2020)在《话说黄河:黄河流域的三个维度》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章在系统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经济情况、水系治理三个维度对黄河流域进行阐述,使读者对黄河流域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为学者研究黄河流域相关问题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田以堂[5](2019)在《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成就辉煌》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逐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水旱灾害防御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体系,有力防范应对了多次特大洪涝和干旱灾害,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从保障江河安澜、保障生命安全和保障供水安全3个方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旱灾害防御成效,从防御理念、工程防御手段和非工程防御措施3个方面回顾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发展历程,在分析当前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工作任务。
夏热帕提·阿不来提,刘高焕,刘庆生,黄翀,管续栋[6](2017)在《近30年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道湿地演变规律与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河道湿地是流域生态系统中,位于水陆交错地带,关联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桥梁和纽带,对蓄水滞洪、净化水质和水土保持,以下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1986、1996、2000、2006和2015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湿地进行湿地解译提取,并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法、转移矩阵法和质心位置变化法对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段河道湿地演变规律以及驱动力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6-2015年,黄河上游河道湿地面积从17.3万hm2逐渐减少到12.2万hm2,减少了29.0%。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主要发生在河流、裸滩、草本湿地与耕地的相互转化上。过去30年嫩滩湿地的变化幅度远大于老滩湿地,嫩滩湿地面积从1986年的15.46万hm2减少到2015年的10.41万hm2,减少了32.7%,嫩滩湿地演变规律为天生湿地型之间的相互演变,即河流-裸滩-沼泽湿地。而老滩湿地面积基本处在稳定状态,面积范围在1.842.28万hm2之间,具有天然湿地-人工湿地与天然湿地-农业用地的演变规律特征。水渠湿地、坑塘湿地和森林湿地质心位置变化较为突出,由单一类型动态度分析可知,研究区自然湿地萎缩、城镇化加速、河流水面面积减少加快。以上分析结果与研究区气温、水利水电工程、灌溉用水、凌汛期冰情以及城镇化程度均有关,与降雨量无明确关系。
胡春宏[7](2016)在《黄河水沙变化与治理方略研究》文中提出"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本文在黄河治理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几十年来黄河水沙变化及河道冲淤演变特征,针对黄河水沙大幅减少、河道淤积萎缩、"二级悬河"加剧、滩区发展与治河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明确了新水沙条件下黄河治理的总体思路,提出了黄河治理方略"调控水沙关系、改造下游河道",以及相应采取的治理措施"建设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塑造与维持黄河基本的输水输沙通道、中游降低潼关高程、下游改造河道、河口相对稳定流路"。论文试图为黄河综合治理、长治久安提供科技支撑。
陈启文[8](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研究表明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黄蕊[9](2013)在《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与法律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人类面临环境、资源与人口三大问题的挑战,而“水问题”则处其中最为严峻的位置。黄河作为我国第二大河,流域大部分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严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矛盾进一步凸现,对水质、水量、水环境等领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利用,如何健全行政和法律体系建设,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管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和法学基本理论,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建设相统一的思想,解析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律管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问题、水权问题、水价问题、生态补偿问题与法律管理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管理机构地位权限不明,管理体系成多龙治水局面,管理方式简单粗放,节水机制不明,配套法规不健全。流域管理中,立法是基础,机构设置是保证,合理规划是前提,经济与科技手段是支撑,利益方参与是要求。黄河流域应以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统一管理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控系统,赋予流域管理机构高度自主权和行政管理权,形成流域管理委员会为主体,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综合管理体制。(2)水权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需要,黄河初始水权分配不仅要明确到省区,而且要明确到各用水户,水权分配要考虑政府预留水量,分配方案的执行和监控要到位。黄河流域水权置换中,水权界定要明确,要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运作模式,建立第三方补偿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强监督管理。(3)黄河流域水价标准偏低,水费不能全面按时征收。城市水价改革中,应建立科学水价核算体系和完备的水费征收机制。农业水价改革中,应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实行最高限价下的差别定价,稳步推进市场化,规范农村水费计收,积极发挥用水者协会作用,探索建立对国有水管工程补贴、群管工程补贴、农业用水户补贴的“三补贴机制”。黄河流域水价改革有必要,但要走出涨价依赖误区,提价为节水误区和亏损应提价误区。(4)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重点问题是:确定流域生态补偿领域时,向国家和省级层面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加大补偿力度;合理确定生态补偿的支付主体与受偿主体;建立生态保护成本标准、发展机会成本标准和生态服务价值标准三种补偿标准;保障补偿资金足额按时到位;加强区域间横向补偿;完善生态补偿资金使用与补偿方义务履行情况的监督。(5)建议制定《黄河法》,明确四大问题:实行流域管理为主,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管理体制;流域特点和资源状况不同,水土保持重点不同;水资源市场化,水量与水质并重、开发与节约并举;明确侵害法定权利、不执行法定义务的赔偿与惩罚措施。黄河流域执法要探索建立权责明确、运行协调、相互配合的执法新机制,加大执法装备投入,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强化执法监督。黄河流域管理监督方面,要改进权力机关监督,健全行政监督,完善司法监督,加强社会监督。
丁磊[10](2012)在《黄河内蒙古段河道变迁和干流水量损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黄河内蒙古段河道变迁的分析研究,另一部分为黄河石嘴山至头道拐河段河道水量损失的研究,两部分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提供有力证据证实河道水量损失的趋势是逐年升高的。在研究方法中本论文共采用了四种理论方法和两种实验方法,其中理论方法为渗流公式法、水量平衡法、湿地水均衡法和日流量演进法,实验方法为水文剖面法和遥感解译法。其中利用遥感解译技术分析河道变化趋势及河道水面冬夏两季水宽的不同是本文与其他论文研究方法不同的一个创新点。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内蒙古段河道逐年抬高趋势明显,主要原因为上游来沙量增大与来水量减小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河段都在淤泥,其中三湖河口至头道拐河段河床抬高较为明显。在河道水量损失的研究中,利用四种方法重点对5-10月份即内蒙古地区的灌溉期间黄河河道水量损失进行了计算,四种方法计算出的结果相差不大,其中水量平衡方法在计算多年平均河道损失水量时计算结果最为准确,对于近24年平均、近5年平均和2010年现状年三个时间中尺度来说,本文拟推荐利用日流量演进法来推求河道的损失水量。最后得出黄河石嘴山至头道拐河段近24年平均河道5-10月份损失水量为12.2亿立方米,损失流量为76.89m3/s,其中5-6月份全河段损失流量为85.05m3/s,7-10月份全河段损失流量为72.84m3/s。
二、黄河三盛公蓄滞洪区考察研究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三盛公蓄滞洪区考察研究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2)浅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凌汛期分洪对黄河两岸发挥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及周边区域基本情况 |
2 工程凌汛期分洪的背景 |
2.1 河道及凌汛情况 |
2.2 把握形势科学决策 |
3 三盛公水利枢纽启动凌期分洪方案 |
3.1 凌汛期分洪原则 |
3.2 凌汛期分洪措施 |
3.3 科学分洪惠及黄河两岸 |
4 凌汛期分洪产生的效益 |
4.1 乌梁素海水环境稳定向好 |
4.2 库布齐沙漠水生态建设带来绿色奇迹 |
4.3 乌兰布和沙漠分洪区生机盎然 |
5 充分利用凌汛期分洪的建议 |
5.1 建大型控制性蓄水工程 |
5.2 兴建科泊尔分洪区 |
6 结束语 |
(4)话说黄河:黄河流域的三个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 |
2. 黄河流域的经济情况 |
3. 黄河水系的利用治理 |
(5)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成就辉煌(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旱灾害防御成效显着 |
1.1 保障了江河安澜 |
1.2 保障了生命安全 |
1.3 保障了供水安全 |
2 水旱灾害防御事业不断发展 |
2.1 防御理念与时俱进 |
2.1.1 加强工程建设 |
2.1.2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
2.1.3 防汛抗旱“两个转变” |
2.1.4 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
2.2 工程防御手段日益完善 |
2.2.1 防洪工程体系 |
2.2.2 抗旱工程体系 |
2.3 非工程措施日益健全 |
2.3.1 完善的组织体系 |
2.3.2 健全的法规制度 |
2.3.3 高效的工作机制 |
2.3.4 监测预报预警能力逐步提升 |
2.3.5 防汛抗旱队伍建设与物资储备 |
2.3.6 洪水风险管理 |
3 水旱灾害防御站在新的起点再出发 |
(6)近30年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道湿地演变规律与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况 |
3 研究数据与方法 |
3.1 湿地景观类型分类体系 |
3.2 数据源 |
3.3 湿地类型方向变化指标选取 |
3.4 湿地类型空间变化指标选取 |
3.5 湿地类型变化速度分析 |
4 分析与结果 |
4.1 湿地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
4.2 湿地类型变化方向分析 |
4.3 过去30年单一湿地类型动态度 |
5 驱动力分析 |
5.1 自然因素 |
5.1.1 气候 |
5.1.2 凌汛期冰面变化 |
5.2 人为因素 |
5.2.1 水利工程兴建 |
5.2.2 城镇化 |
5.2.3 灌溉用水量 |
6 结论 |
(7)黄河水沙变化与治理方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黄河水沙锐减与变化趋势分析 |
1.1 黄河来水来沙量锐减 |
1.2 黄河水沙变化趋势分析 |
2 黄河河道冲淤演变现状与存在问题 |
2.1 上游宁蒙河段河道淤积萎缩 |
2.2 中游潼关高程居高不下 |
2.3 下游河道淤积萎缩与“二级悬河”加剧 |
2.4 黄河口流路摆动改道频繁 |
3 新水沙条件下黄河治理方略探讨 |
3.1 加快建设完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 |
3.2 塑造与维持黄河基本的输水输沙通道 |
3.3 中游降低潼关高程 |
3.4 下游改造河道 |
3.5 黄河口相对稳定流路 |
4 结论 |
(9)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与法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世界水资源态势 |
1.1.2 黄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
1.1.3 流域行政管理需要加强 |
1.1.4 流域法律管理需要加强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水权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水价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
1.2.5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
2.1 黄河流域分区概况 |
2.1.1 上游 |
2.1.2 中游 |
2.1.3 下游 |
2.2 黄河干流主要水利工程 |
2.3 黄河流域水资源概述 |
2.3.1 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况 |
2.3.2 黄河流域水资源质量综述 |
2.3.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 |
2.4 黄河流域用水特点与趋势 |
2.4.1 黄河流域用水特点 |
2.4.2 黄河流域用水趋势 |
2.5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问题 |
3.1 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类型 |
3.2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
3.3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不足 |
3.4 国外流域管理体制概况 |
3.4.1 澳大利亚 |
3.4.2 美国 |
3.4.3 英国 |
3.4.4 日本 |
3.5 国外流域管理经验的借鉴 |
第四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水权问题 |
4.1 水权与水权管理的概念 |
4.1.1 水权的概念与分类 |
4.1.2 水权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
4.2 黄河流域加强水权管理的必要性 |
4.2.1 水权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4.2.2 水权管理是促进灌区节水的需要 |
4.2.3 水权管理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需要 |
4.3 初始水权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
4.4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影响因素及分配现状 |
4.4.1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影响因素 |
4.4.2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现状 |
4.5 水权置换的概念与意义 |
4.6 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4.6.1 水权界定存在法律缺失 |
4.6.2 水权交易机制不明 |
4.6.3 水权转让监管机制不明 |
4.7 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改进 |
4.8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典范——宁夏段水权分配 |
4.8.1 宁夏水资源概况 |
4.8.2 宁夏水资源利用要求 |
4.8.3 宁夏初始水权分配 |
4.8.4 宁夏初始水权分配取得的成效 |
4.8.5 宁夏初始水权分配应完善之处 |
4.9 黄河流域水权置换的尝试——陕北水权置换 |
4.9.1 陕北水权置换问题的提出 |
4.9.2 陕北水资源需求预测 |
4.9.3 陕北水权置换的第一步——引汉济渭 |
4.9.4 陕北水权置换的第二步——黄河水入陕北 |
4.9.5 陕北水权置换中的重点问题 |
第五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水价问题 |
5.1 黄河流域水价改革历程 |
5.2 水价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双刃剑作用 |
5.2.1 合理水价的积极作用 |
5.2.2 不合理水价的消极作用 |
5.3 黄河流域水价原则 |
5.4 水价运行机制与黄河流域水价制定依据 |
5.4.1 水价运行机制 |
5.4.2 黄河流域水价制定依据 |
5.5 黄河流域城市水价与国际水价比较 |
5.5.1 水价结构比较 |
5.5.2 城市用水价格比较 |
5.6 黄河流域城市水价存在的问题 |
5.7 黄河流域城市水价的完善 |
5.8 黄河流域城市水价改革尝试——河南南阳阶梯水价 |
5.8.1 河南省城市水价现状 |
5.8.2 南阳为试点实行阶梯水价 |
5.8.3 南阳阶梯水价评价 |
5.9 黄河流域农业水价制度与国外农业水价制度比较 |
5.9.1 美国农业水价制度 |
5.9.2 法国农业水价制度 |
5.9.3 英国农业水价制度 |
5.9.4 加拿大农业水价制度 |
5.9.5 其他国家水价制度 |
5.9.6 黄河流域农业水价制度 |
5.10 黄河流域农业水价存在的问题 |
5.11 黄河流域农业水价的完善 |
5.12 农业水价管理与改革尝试——宝鸡峡引渭灌区 |
5.12.1 灌区概况 |
5.12.2 灌区水价调整情况 |
5.12.3 灌区农民水费负担情况 |
5.12.4 灌区水价计收方式改革 |
5.12.5 宝鸡峡灌区水价改革取得的成效 |
5.12.6 宝鸡峡灌区水价存在的问题 |
5.12.7 宝鸡峡灌区农业水价的改进 |
5.12.8 探索农业水价实行三补贴制度 |
5.13 黄河流域水价改革应走出的误区 |
第六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 |
6.1 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 |
6.2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地位重要 |
6.3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特点 |
6.4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障碍 |
6.5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尝试——河南省生态补偿 |
6.5.1 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 |
6.5.2 黄河流域河南省生态补偿取得的效果 |
6.5.3 黄河流域河南省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6.5.4 黄河流域河南生态生态补偿应改进之处 |
6.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生态补偿 |
6.6.1 背景(南水北调工程) |
6.6.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的提出 |
6.6.3 生态补偿研究区——陕南概况 |
6.6.4 陕南地区水源地现状考察 |
6.6.5 陕南地区水源地生态补偿建立的紧迫性 |
6.6.6 陕南地区生态补偿应明确的重点问题 |
6.6.7 陕南水源地生态补偿所需资金情况 |
6.6.8 陕南地区生态补偿存在的不足 |
6.6.9 陕南地区生态补偿应改进之处 |
第七章 黄河流域法律管理问题 |
7.1 黄河流域立法问题 |
7.1.1 流域立法的内涵及地位 |
7.1.2 我国流域立法的发展历程 |
7.1.3 我国流域立法现状 |
7.1.4 黄河流域立法成效 |
7.1.5 黄河流域立法的主要问题 |
7.2 黄河流域执法问题 |
7.2.1 黄河流域环境问题的特点 |
7.2.2 黄河流域执法的特殊性 |
7.2.3 黄河流域执法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
7.2.4 黄河流域执法的障碍 |
7.3 黄河流域管理监督问题 |
7.3.1 监督的内涵 |
7.3.2 黄河流域管理监督的不足 |
第八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和法律管理的体系构建 |
8.1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 |
8.1.1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目标 |
8.1.2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
8.1.3 黄河流域管理体制的重心是水资源配置 |
8.1.4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构想 |
8.2 黄河流域水权的完善 |
8.2.1 水权制度改革的趋势 |
8.2.2 水权制度改革的影响因素 |
8.2.3 黄河流域水权制度设计框架 |
8.3 黄河流域水价的完善 |
8.3.1 合理水价的特点 |
8.3.2 利益相关方的关系 |
8.3.3 黄河流域水价利益相关方改革方案 |
8.4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完善 |
8.4.1 发展民生水利与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关系 |
8.4.2 流域生态补偿的经验 |
8.4.3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指导思想 |
8.4.4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原则 |
8.4.5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总体框架 |
8.4.6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重点工作 |
8.5 黄河流域法律管理的完善 |
8.5.1 黄河流域立法的完善 |
8.5.2 黄河流域执法的完善 |
8.5.3 黄河流域管理监督的完善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黄河内蒙古段河道变迁和干流水量损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河道变迁研究进展 |
1.3.2 河道水量损失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
2 黄河内蒙古河段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黄河流域 |
2.1.2 黄河内蒙古河段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3 区域河流水系概况 |
2.4 黄河内蒙段水文站概况 |
2.5 黄河内蒙段应急滞洪区概况 |
2.6 黄河内蒙段取水工程概况 |
2.7 黄河内蒙段水库概况 |
2.8 黄河内蒙段用水概况 |
3. 黄河内蒙段河道形态变迁分析 |
3.1 河道形态现状分析 |
3.1.1 河道现状 |
3.1.2 河道形态特征 |
3.1.3 河道泥沙特性 |
3.2 河道的遥感影像提取 |
3.2.1 陆地卫星简介 |
3.2.2 黄河内蒙段河道提取 |
3.3 黄河内蒙段河道变迁概况 |
3.4 主河槽宽度变化定量分析 |
3.5 河道摆动定量分析 |
3.6 河道弯度定量分析 |
3.6.1 黄河内蒙河段河道弯曲分析 |
3.6.2 黄河内蒙河段主要河弯 |
3.7 关键控制断面的过水断面变化分析 |
4 黄河内蒙段河道变迁因素及变迁趋势预测 |
4.1 河道变迁因素分析 |
4.1.1 主要变化河段影响因子分析 |
4.1.2 典型河段河道形态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
4.2 河道形态演变趋势预测 |
5. 河道降水量与水面蒸发量 |
5.1 河道水面蒸发量 |
5.1.1 河道形心点蒸发皿蒸发量估算 |
5.1.2 黄河干流内蒙段河道各河段E601蒸发量分析 |
5.1.3 河道平均水面宽度的计算 |
5.1.4 河道水面蒸发量计算结果 |
5.2 河道降水补给量 |
5.2.1 河道形心点降水量的计算 |
5.2.2 河道降水补给量的年内分配 |
5.2.3 河道降水补给量的年际变化 |
6. 区间取水与入流 |
6.1 工农业取水量 |
6.2 区间入黄水量计算 |
6.2.1 北部区间入黄水量 |
6.2.2 南部区间入黄水量 |
7 基于水量平衡法的河道损失水量的计算 |
7.1 水量平衡计算方法 |
7.2 河道槽蓄水变化量 |
7.3 水量平衡分析 |
8 基于侧向渗流法的河道损失水量的计算 |
8.1 计算方法 |
8.3 河道渗漏量的计算 |
9 基于湿地水均衡法的河道损失水量的计算 |
9.1 计算方法 |
9.2 湿地耗水量计算 |
9.3 外边界地下水流出量 |
10 基于流量演进法的河道损失水量计算 |
10.1 实测流量分析 |
10.2 河道流量传播时间分析 |
10.3 计算流量传播的方法 |
10.4 水量传播时间统计分析 |
10.5 流量演进法推断河道损失水量 |
10.6 单位河长损失量 |
11 结论和建议 |
11.1 结论 |
11.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黄河三盛公蓄滞洪区考察研究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宁蒙新悬河”研究现状与尚待解决的问题[J]. 张多勇,张耀宗,张建香,杨蕤.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21(02)
- [2]浅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凌汛期分洪对黄河两岸发挥的作用[J]. 王月英,王月庭. 内蒙古水利, 2021(10)
- [3]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防洪减灾研究发展历程与成就回顾[J]. 张伟兵. 社会史研究, 2020(01)
- [4]话说黄河:黄河流域的三个维度[J]. 王保庆,李希腾. 焦作大学学报, 2020(03)
- [5]我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成就辉煌[J]. 田以堂. 中国防汛抗旱, 2019(10)
- [6]近30年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道湿地演变规律与驱动力分析[J]. 夏热帕提·阿不来提,刘高焕,刘庆生,黄翀,管续栋.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8)
- [7]黄河水沙变化与治理方略研究[J]. 胡春宏. 水力发电学报, 2016(10)
- [8]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9]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与法律管理研究[D]. 黄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 [10]黄河内蒙古段河道变迁和干流水量损失研究[D]. 丁磊.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