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形分解作用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唐渊[1](2021)在《鲜水河断裂带变形机制和地震滑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文中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部极其重要的大型左行走滑断裂带,它不仅控制着高原物质向东挤出,而且是我国强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断裂带之一。2008年Ms8.0级汶川地震发生后,鲜水河断裂带库伦应力值明显增加,特别在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Ms7.0级地震后,鲜水河断裂带库伦应力急剧增加、极有可能是下一次发生大地震的断裂。因此,它已成为人们尤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特别是鲜水河断裂带的变形机制和物理化学性质,是认识断裂带地震发生机制的关键,也是目前国际公认解决2021年《Science》公布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是否存在有助于预报的地震先兆?”的基础和关键。鲜水河断裂带在走向上以八美惠远寺为界可划分为北段和南段。北段又可进一步划分为炉霍断裂、道孚断裂、乾宁断裂等3条几何形态比较单一的次级断层。鲜水河断裂南段的几何形态和内部结构则比较复杂,呈四条右阶雁列式分支——雅拉河断裂、色拉哈断裂、木格措南断裂和折多塘断裂。本论文以鲜水河断裂带不同段的断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分析,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同位素年代学等多种测试方法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和年代进行分析测定,系统开展鲜水河断裂带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等方面的研究,认识断裂带的流变学特征、变形行为,探讨断裂带的变形行为、滑移机制及其断裂带的构造演化。获得的主要创新性认识如下:(1)通过断裂带内部结构、断层岩类型、物质组成和变形特征等方面研究,厘定出鲜水河断裂带北段不同段落之间的变形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炉霍断裂段,发育厚度可达15~20米的黑色含碳质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含有约30%粘土矿物。强面理化,具有碎基交织结构,发育似“S-C’”组构。扫描电镜下,粘土矿物定向排列,局部发生弯曲或褶曲,发育卡片屋型和层状孔隙,广泛存在压溶作用,断裂段经历了相对缓慢变形的蠕滑过程。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揭示出断层泥中存在碳质石墨化。石墨作为相对稳定的矿物,可作为古地震发生的证据,表明其发生过地震快速滑动。因此,炉霍断裂在经历长期的蠕滑过程中存在粘滑行为。断层带中大量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粘土矿物的存在使断层变弱易产生滑动;碳质石墨化的存在,说明断裂地震滑动存在热增压滑移机制。道孚断裂段,发育于碳酸盐岩地区的断裂具有多核结构特征。沿主滑移面发育厚约2mm的断层泥。显微构造分析揭示出,滑移面附近的灰岩碎屑被截切去顶的现象,表明断层活动方式为粘滑。纳米级球形颗粒和港湾状片晶在滑移面上的发现是本次论文工作的亮点之一,它们的存在与地震滑动和强烈摩擦弱化有关。摩擦加热和碳酸盐岩的热分解作用在断裂滑移机制中占重要的地位,热增压作用是断裂滑移的主要弱化机制。(2)鲜水河断裂带南段断裂带结构组成、断裂作用过程和变形行为更为复杂。沿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出露折多山花岗岩体及宽度不等的韧性剪切带,局部还发育强烈的深熔作用形成的淡色脉体。不同于北段相对单一的断裂几何学特征和相对脆性的变形特征。发育于八美附近的强劈理化黑色断层角砾岩和折多塘断裂北西端的断层泥,变形表现为压溶作用,表明经历了蠕滑变形过程。方解石或石英细脉发育,表明流体作用的广泛存在。普遍可见碳质物质呈细脉状发育,碳质物质的来源可能与岩石的原岩或附近的围岩有关。局部碳质石墨化的程度较高,揭示出该段发生过快速滑移。糜棱岩带宽约数百米至两公里不等。显微构造分析揭示出,韧性剪切带中发育“S-C”组构、长石“σ型”残斑、石英多晶条带、“云母鱼”等变形特征。石英和长石的动态重结晶机制揭示花岗质糜棱岩形成于450℃~600℃温度条件下。折多山岩体腹地处13个AFT样品的年龄范围在2.2~9.2Ma之间,可计算折多山岩体的主体隆升速率大约为0.36~1.5mm/a。结合前人的热年代学数据,反映出从北端到腹地再到南端,岩体抬升年龄具有变年轻的趋势;推测可能是由于鲜水河断裂带从北往南水平运动速率逐渐减小、垂直运动速率逐渐增大导致的。(3)在全面总结前人的年代学资料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成果建立了鲜水河断裂带渐新世以来三个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I:ca.32~24Ma,鲜水河断裂带左行走滑作用开启和初始阶段,变形集中在地壳深部,表现为一定规模的岩浆作用和深熔作用;II:ca.20~13Ma,鲜水河断裂带左行走滑作用的峰期变形期,变形遍布在整个地壳层次,表现为强烈的左行韧性剪切变形和大规模的岩浆作用;III:ca.10~现今,变形集中在上地壳,表现为块体旋转和强烈隆升,地震活动性加强。鲜水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和地震活动性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以来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挤出的陆内变形过程的约束。
杨霞[2](2021)在《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及真菌群落作用机制》文中认为沙柳沙障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防沙治沙措施之一,在防风固沙、改良水土、促进植被恢复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然而,随着铺设年限的增加沙柳沙障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破损现象,从根本上影响其防风固沙效益的发挥。本文针对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中的腐朽程度,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材料结构和性能表征手段,结合化学计量分析等方法,明晰降解过程中障体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确定其与周际土壤环境间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真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探讨沙柳沙障真菌群落分布格局的微环境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沙柳沙障真菌群落的生态功能进行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随铺设年限的增加,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由外向内逐层腐朽,导管及薄壁细胞等组织均发生破碎和变形,导致细胞组织溃缩瓦解。铺设5a后,沙柳沙障的质量损失率、基本密度、含水率和体积干缩率等物理参数均有45%以下的损失,以抗弯强度为主的力学性质则有63%左右的损失;铺设年限达到7a时,抗弯强度降幅为77%,其中5a、7a是衡量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的重要时间拐点;不同坡位处降解程度由大至小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沙柳沙障水分流失、化学成分的损失、化学基团的变化及内部解剖构造的变化导致其结构和性能的改变,力学强度因此受到影响,性能发生严重退化。(2)沙柳沙障在降解过程中结构和性能的改变引起了周际土壤水分和土壤p H降低,障体降解程度越严重,障体含水率越高,其周际土壤含水率越低;降解过程中沙柳沙障周际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变化特征对沙丘坡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坡位间差异较小;沙柳沙障周际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与障体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有关。(3)不同铺设年限沙埋部沙柳沙障共注释到真菌6门21纲54目110科177属438个OTUs的物种信息,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真菌群落优势门,子囊菌门的物种丰度大于担子菌门;真菌物种数量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规律与障体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显着相关,其分布受到沙障障体微环境中众多因子的综合影响,木质素、基本密度和体积干缩率是影响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4)不同坡位处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物种数量(OTUs)与群落丰富度的变化规律一致,由大到小均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随铺设年限的增加,沙埋部沙柳沙障真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指数与真菌群落数量整体呈增加的趋势;不同坡位处障体真菌优势菌群均为子囊菌门与担子菌门;铺设1a的沙柳沙障不同坡位处真菌群落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障体体积干缩率和土壤p H,铺设3a的沙柳沙障不同坡位处真菌群落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土壤p H和障体基本密度,铺设5a的沙柳沙障不同坡位处真菌群落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障体木质素、纤维素和抗弯强度。(5)不同铺设年限的沙埋部沙柳沙障真菌群落包括病理营养型、腐生营养型和共生营养型三大类营养模式。病理-腐生型、病理-腐生-共生型、腐生-共生型、病理-共生型四种混合营养模式,其中共包括12个单一生态功能群和33个混合生态功能群;沙丘坡位的改变对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的生态功能存在一定影响;不同铺设年限沙柳沙障真菌生态功能差异性较大,坡位变化对沙柳沙障真菌群落生态功能影响较小。
朱良玉[3](2020)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青藏高原与华南地块,巽他地块和印度地块的交汇部位,有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红河断裂,实皆断裂等大型走滑断层系统,是印-亚碰撞,高原扩展,缅甸微板块俯冲,菲律宾板块俯冲,苏门答腊板块俯冲等多种构造作用共同交汇的部位。中生代以来随特提斯洋的开合演化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变形历史。复杂的继承性构造交织于现今多种动力学过程,使人们对该研究区的现今地壳变形模式至今未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从整体上理解和认识该区域现今地壳变形机理。本论文首先利用现今长期三维地壳变形资料(GPS水平和精密水准垂直运动速度场),总结该区域的应变分配特征。然后,采用不同参考框架的GPS形变场估算了各自的旋转中心。依据估计的旋转中心和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模型各边界对现今地壳变形的贡献。然后,对局部区域典型地壳变形特征(川西贡嘎山隆升,滇中相对于川西与滇南的下沉以及滇南近东西方向拉张),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其变形机理。最后,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和本文研究工作基础上,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地壳变形的联合模型。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几项研究内容:1.利用已公开发表的长期水平与垂直变形场,分析总结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长期变形主要特征,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确定现今长期地壳变形特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可能的形成机制。2.根据公开发表的不同参考框架的速度场,估算青藏高原东南缘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旋转的旋转中心,并评估旋转效应对观测速度场的贡献。3.采用研究区公开发表的高分辨率地震波速度结构,计算研究区重力势能(GPE),并估算重力势能所产生的应变率,讨论重力作用在该区域地壳变形中的影响。4.以川西贡嘎山快速隆升为例,利用斜向挤压数值模型分析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大型走滑断层系统,断层走向转折处高地形的隆升机制,讨论河流下切,中下地壳流对造山过程的影响。5.结合深部成像资料和地球化学资料确定滇中地区峨眉山地幔柱改造所产生岩石圈内高速体的位置和物理参数,利用三维热力学数值模拟技术讨论壳内高速体、岩石圈内高速体对地形演化,地表断层演化,重力场演化和深部流场的影响。6.利用深部成像资料和二维热力学数值技术,模拟缅甸板片自发俯冲过程所产生岩石圈受力状态与深部地幔回旋流,分析滇南地区现今地壳水平伸展过程的控制机制,讨论SKS波观测结果与深部地幔回旋流和岩石圈变形的关系。7.结合研究区震源机制解分布特征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缅甸板块俯冲的现今状态及其动力学表现,并探讨其对滇西南地区地壳变形的影响。8.利用数值模拟结果与地质相关资料讨论了巽他地块双向俯冲过程与现今滇南地区地壳变形之间的关系。并推测红河断裂中新世极性翻转的可能机制。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获得的结论与认识可归纳如下:1.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层的大型右旋剪切带与旋转变形——实皆断裂与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系统通过对现今水平应变场的分析和本文的相关数值模拟工作,发现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应变场主要受控于南部的实皆断裂与北部的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层系统。分属南北的两个大型走滑断层系统在东西长600km南北宽700km的范围内,与该区域复杂的先存构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应变特征。主要依据如下:(1)从区域主应变率的方向来看,整个区域的主张应变率以红河断裂西北尾端为核心做顺时针旋转,而主挤压应变率与剪切应变率主要集中于两大走滑断层系统附近及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区域。这一特征意味着该区域的运动学模式应该是以主干断层的边界运动为主,而各活动地块则承受来自南侧与北侧大型走滑断层运动在宽度达600km范围内所产生的巨大力矩而旋转变形。这一认识与在南汀河断裂——程海断裂——理塘断裂围陷的区域内发育的正断层和拉张型震源机制解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从断层滑动速率来讲,研究区域内虽然存在红河断裂,丽江-小金河断裂,金沙江断裂和澜沧江断裂等古老的缝合带,但他们现今的滑动速率都在5mm/a以下。这不仅难以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相比,更难以与鲜水河断裂,小江断裂和实皆断层相比。因此,在现今的构造作用力驱动下,该区域的主控断层应该是东西两大型走滑断层系统。从地质滑动速率来看,在这些地区百万年尺度的滑动速率也同样不超过5mm/a。(3)从长期垂直变形场和地形分布上看,快速隆升区域主要集中于走滑断层转折区域。如位于鲜水河与安宁河断裂交汇部位的贡嘎山地区,安宁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交汇的螺髻山以及则木河断裂与小江断裂交汇的轿子山。整个川西地区承受着来自青藏高原的挤出作用,具有较高的隆升速率。但是隆升速率从川西块体北侧的鲜水河断裂向南则隆升速率逐渐降低,而在滇西南的程海断裂则转换为以下沉为主。而滇中地块,正处于两大断层系统的直接交汇部位,其相对于滇南与川西则处于下沉区域。这一现象也被整个区域广泛分布的新近纪-第四系盆地沉积证实。(4)从块体旋转的角度来看,利用相对于华南地块的GPS速度场能够获得与地质旋转结果一致的旋转中心,旋转中心位于(96.10°E,27.4°N)附近。依据旋转中心获得的角速度分布来看,研究区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旋转角速度在2度/百万年,且内圈快于外圈。这一认识与利用古地磁和地质方法获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5)旋转数值模拟测试结果表明,来自内圈的边界条件对整个区域地壳变形的贡献可达50%,其中切向旋转贡献占比40%而径向边界作用占比10%,总的来看旋转分量占比达70%。在两条大型走滑断层系统之间,主要以非均匀旋转的方式吸收两者的差异运动。(6)通过对贡嘎山地区隆升机理的数值测试发现:挤压隆升与三维非均匀剥蚀是近9Ma以来,贡嘎山快速隆升的原动力。而南部的螺髻山与轿子山由于存在西南方向的拉张作用而无法快速累积地形。现今残留的高地形可能与该地区非均匀剥蚀对残余地形的改造所致。这意味着,在龙门山-锦屏山以北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挤出作用依然是最主要的控制作用,贡嘎的快速隆升就是最好的证据。(7)从峨眉山玄武岩区域壳内高速体的数值模拟结果来看:峨眉山玄武岩改造后产生的高速异常体,对现今地壳变形动力学来讲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现今观测的近似圆形的壳内高速体直接证实了滇中地块在新生代并没有承受巨大的挤压,拉伸等大规模内部变形。如果发生大规模变形其岩石圈内的环形异常体则很难留存。但如果只是发生整体旋转变形和挤压变形,将能很好解释快速滑动的边界断层和深部近似圆形的高速体,以及相对于较慢的隆升。2.重力驱动的浅层地形流动除远场的俯冲作用外,也有学者认为现今观测的GPS变形可以通过地形所产生的重力梯度来解释。基于上述考虑。本论文计算了本研究区内重力势能梯度所产生差应力,结合区域粘性结构,估计了重力势能所产生的应变率。研究结果表明重力驱动作用在丽江-小金河断裂附近具有较大的影响,且其所产生的差应力方向与观测的拉张应变率方向一致。从1500米地形等高线与莫霍面40公里等深线的弯曲程度,可以看出,青藏高原深部物质并没有大规模溢出青藏高原,而地形则如流水般受到重力作用而从高原向四周扩展。这一重力驱动过程是否有中下地壳流参与,本论文的模型中并不确定。3.缅甸自发俯冲过程与岩石圈拉张作用从俯冲的角度来讲,上覆板片是产生高山(南美安第斯俯冲带)还是产生弧后盆地(日本海),最直接的原因是上覆板片所承受是挤压还是拉张,而最关键的控制因素是海沟前进还是后撤。而对于缅甸弧,从东向西弯曲了近150km,这充分说明缅甸板片的俯冲过程持续存在并产生海沟后撤现象,这必然在上覆板片的滇南地区产生拉伸作用。通过本文的数值工作,不难发现,如果俯冲板片与浅部发生断裂,则无法产生现今观测的震源机制解方向与地壳应变状态。基于已公开发表的缅甸微板块深部板片形态,可以推测整个滇南地区,即实皆断裂尾端,北纬26.5度以南地区,缅甸弧后撤而对该地区的岩石产生东西方向的拉伸作用。而北纬26.5度以北地区,由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向北推挤,其产生的是“海沟”前进状态,会对以北的岩石圈产生挤压作用。这种对上覆岩石圈的挤压与拉张过程的转换与印度-缅甸俯冲板片的撕裂有关。4.深部地幔中的回旋流与地幔各向异性自发俯冲板片由于自重而向地幔深部运动时,必然对地幔产生扰动。前人研究表明,俯冲板片边缘会产生回旋流,回旋流的大小与形态与板片的分布形态直接相关,海沟后撤有利于产生平行于海沟方向的地幔各向异性,而海沟前进会产生垂直于海沟方向的地幔各向异性。但对于缅甸俯冲来讲,由于其缺乏主动俯冲所需的推挤作用,并不能算传统意义上的海沟前进与后撤。基于本文的数值模拟结果,虽然海沟发生后撤,但依然能够在板片前端产生垂直于海沟方向的回旋流。这一回旋流与该区域大量存在的地幔各向异性—SKS波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北纬26.5度以北的区域,地幔各向异性变为南北方向,而这与该区域主动俯冲产生海沟前进的效果类似,产生垂直于碰撞缝合带的地幔各向异性。5.来自远场的驱动作用——巽他地块的双向俯冲过程与红河断裂除青藏高原的挤压作用、印度板片的北推作用以及缅甸板片的俯冲作用外,该区域是否受到苏门答腊俯冲,菲律宾俯冲的影响?本论文也对此进行了探讨。通过公开发表的深部速度结构发现,在1000km深部内,苏门答腊板片只在海沟附近存在,大部分板片已经快速穿透660km相变面,沉入更深的地幔中。其所产生的海沟后撤已经导致安达曼海,南中国海形成。但从现今的GPS速度结果上看,苏门答腊俯冲对巽他地块产生的是挤压作用。本文依据从缅甸到菲律宾的P波速度结构剖面建立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现今缅甸俯冲对巽他地块产生拉张而菲律宾俯冲对巽他地块产生挤压,两侧相向而产生向西的运动。但菲律宾俯冲减弱后,对巽他地块也产生拉张作用,巽他地块则无法产生西向运动。这说明巽他地块的运动方式与两侧的双向俯冲过程密切相关。基于此,可以推测红河断裂现今运动减弱与巽他地块所承受的挤压边界作用相关。对比缅甸俯冲与菲律宾俯冲带的开始时间,可以发现在西侧的缅甸俯冲更为古老,在27-28Ma以来基本以自发俯冲为主,而东侧菲律宾俯冲在40-20Ma间先以原南海俯冲为主俯冲了近700km,20Ma以后以现今南海俯冲近700km,总共发生了近1400公里的位移。而在35-17Ma,红河断裂发生了大规模左旋走滑,滑动量级在500-1000km之间,这与目前平卧于菲律宾俯冲带下方的板片长度基本吻合。因此,红河断裂35-17Ma的大规模左旋走滑位移可能被原南海的快速俯冲而吸收,而主要控制作用来自于巽他地块两侧的俯冲过程。安达曼—苏门答腊俯冲过程所产生的海沟后撤主要在11Ma开始活动,其活动时间小于红河断裂发生大规模运动的时间。因此,控制中新世红河断裂大规模滑动、极性变化的主要力源可能来自于菲律宾俯冲过程的翻转。6.普遍存在的壳幔解耦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区地壳层受控于实皆断裂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统的大型右旋剪切带。地表层受控于重力所产生的地形流动。岩石圈层受控于俯冲板片所产生的挤压与拉张作用以及远场的俯冲过程。深部的地幔层则受控于深部板片所产生的回旋流。从浅部到深部,其所承受的作用力并不相同。地表GPS观测与深部SKS,PMS等观测无论方向是否一致,其所承受的作用力不同必然导致地壳和地幔处于不同的应变状态。因此,基于本文的分析认为,本研究区从浅部到深部由于作用力的巨大差异,壳幔解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汪琪[4](2020)在《4种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研究》文中认为大型水生植物在水环境生态系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显着的初级生产功能以及环境生态功能,是水环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因子,其生长和衰亡对水体环境的质量及演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大型水生植物进入衰亡期后,其植物残体对湖泊的生态循环以及氮、磷等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对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水环境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可为预防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造成水体环境恶化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选取自然生长条件下进入衰亡状态的植物,模拟室外自然状态,采用室内微宇宙分解培养法与分解袋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进行长达300d的持续监测,旨在全面揭示其腐烂分解过程。通过对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率及Olson衰减指数模型拟合得到的衰减速率对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进行分析,发现4种大型水生植物的腐烂分解过程均呈阶段性变化,即在实验初期腐烂分解速率快,质量快速损失;快速分解期后分解速率下降;在300d的实验结束时4种大型水生植物质量损失率为荇菜82.3%,菱92.2%,粉绿狐尾藻65.0%,喜早莲子草81.2%;1-300d腐烂分解实验全过程Olson衰减指数拟合得到的衰减速率结果为菱>荇菜>喜早莲子草>粉绿狐尾藻。不同大型水生植物的分解速率存在着显着的种间差异。结合对植物残体的组织特征进行分析,植物组织成份与其分解速率有着显着的相关关系,氮磷含量较高的荇菜及菱分解速率高于氮磷含量较低的喜旱莲子草及粉绿狐尾藻;通过对分解过程中植物残体氮磷积累系数分析,腐烂分解全过程中植物残体的氮磷积累系数始终小于100%,意味着本研究所选取的4种大型水生植物在腐烂分解过程中植物体内氮、磷均发生净释放,其在水体环境中起到的作用是营养物质的“源”而不是“汇”。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中植物组织内氮磷损失,并释放大量有机物质,从而对水体环境造成显着的影响,主要包括水体溶解氧含量快速下降,在快速分解期时甚至达到厌氧状态,pH快速下降,水体氮、磷含量升高等。同时发现,分解速率较快的荇菜及菱在实验初期对水体环境影响较大,但分解速率相对较慢且分解周期较长的喜旱莲子草及粉绿狐尾藻在实验中后期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对4种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水环境中溶解性有机质的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分析发现,本研究所选取的4种大型水生植物在腐烂分解过程中释放的溶解性有机质具有分子量相对较大,腐殖化程度较高,疏水性组分所占比例大等特点;通过对三维荧光光谱的分析,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中释放的溶解性有机质主要分为两大类:类腐殖质区类腐殖酸和类微生物代谢副产物区类色氨酸,荇菜和菱在腐烂分解前期释放的溶解性有机质以易被微生物降解的组分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难降解有机质释放量增多;喜旱莲子草和粉绿狐尾藻腐烂分解过程中释放的溶解性有机质则主要以难降解的类腐殖质为主。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种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中不同时期(快速分解期、腐烂分解中期及腐烂分解末期)水体环境中的微生物结构进行分析,在腐烂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对有机物及氮循环起作用的变形菌门及拟杆菌门物种在4种大型水生植物分解全过程均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结合对4种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中植物组织成份、水体环境、溶解性有机质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的综合分析发现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植物组织氮磷及有机质释放引起的,另一方面受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过程的影响。图32表7参162
张新璐[5](2020)在《盐渍土中刺槐根际AMF群落特征及其提高刺槐耐盐性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土壤盐渍化作为世界环境难题之一,严重制约着农林业的发展。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是盐碱地的造林树种之一,其耐盐性机制的研究对盐碱地的改良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刺槐耐盐性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生理、生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方面,其耐盐性机制仍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于我国北方四个盐渍化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和磴口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平罗市以及甘肃省敦煌市)的刺槐林中采集了刺槐细根及其根际土,测定了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根系AMF侵染率和根际土中的孢子、菌丝密度,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研究了盐碱地刺槐根际AMF的群落组成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工模拟盐胁迫设计盆栽试验,探究了盐渍土中的优势菌种根内根生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在刺槐枯叶分解中的作用,阐明了添加枯叶和接种AMF对盐胁迫下刺槐生长状况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最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从分子水平揭示了AMF提高刺槐耐盐性的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盐渍土中刺槐根际AMF群落组成及影响因子盐渍土中刺槐根际的AMF优势种为R.intraradices;AMF特性随采样地点的变化而变化,该变化主要与生境特征和地理距离有关;生境特征对刺槐根和根际土中AMF群落的影响程度相似,而地理距离则对根中AMF群落组成影响较大;根中AMF侵染率与根中R.intraradices丰度显着相关,根际土中AMF的孢子密度、菌丝密度与根际土中Sclerocystis sinuosa的丰度密切相关。2. 盐胁迫下AMF对刺槐枯叶分解作用的影响盐胁迫降低了枯叶的分解及养分释放速率,接种AMF提高了盐胁迫下枯叶中钾和有机碳的释放,细根和菌丝的进入加速了枯叶的分解和养分释放;孔径、AMF和盐胁迫均对枯叶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有显着影响,盐胁迫显着提高了枯叶中真菌的群落多样性,AMF显着提高了细菌和真菌的群落多样性,细菌和真菌的群落多样性随着AMF菌丝和刺槐细根的进入而显着提高。冗余度分析发现当分解盒中有细根存在时细菌、真菌群落与全钾的累积呈显着正相关,而仅有菌丝时细菌、真菌群落与全氮、全磷以及含碳化合物的累积呈显着正相关。3. 盐胁迫下添加枯叶和接种AMF对刺槐生长状况的影响盐胁迫显着降低了刺槐的生长状况、光合荧光参数以及K+的含量;枯叶和AMF均显着提高了刺槐的生长状况、净光合速率、最大荧光效率以及K+含量,降低了叶片中Na+含量;盐胁迫下同时添加枯叶和接种AMF显着提高了刺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最大荧光效率。相关分析发现刺槐的生长状况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总碳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硝态氮、速效磷、可溶性总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由此可知,盐胁迫下枯叶和AMF是通过改善盐胁迫下刺槐的光合能力、K+/Na+比以及土壤养分状况来提高刺槐的耐盐性。4. 盐胁迫下AMF对刺槐根系转录水平的影响测序共获得531509730条序列和51310个unigenes,对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聚类分析发现刺槐根系主要通过过氧化氢代谢等过程以及黄酮、类黄酮合成等通路应答盐胁迫,通过调节ERF和WRKY等转录因子调控刺槐根系对盐胁迫的适应性;接种AMF后鉴定到的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了生物调节、刺激应答、转运等过程和氧化磷酸化、蛋白质加工等信号通路,通过上调刺槐的养分转运蛋白基因、抗氧化酶基因等的表达水平提高刺槐的耐盐性。本研究调查了盐渍土中刺槐根际AMF的群落组成及影响因素,通过接种盐渍土中的优势菌种R.intraradices从营养机制和分子机制两方面探究了盐胁迫下AMF对刺槐耐盐性的影响,以期为盐渍土的利用和生态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滕臻[6](2019)在《生态恢复对城市湖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动态和微生物功能及组成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作为水陆交界的过渡性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城市化的发展,农业围垦、水体污染等导致了城市湖滨湿地生态环境的退化,影响了土壤养分循环及其分布特征,引起土壤生态功能发生改变。在湖滨湿地的退化和生态恢复过程中,微生物对由自然和人为干扰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十分敏感,并通过群落代谢特征和结构组成的变化以响应土壤环境。本文以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的城市湖滨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Biolog-EcoPlate和16S rRNA测序技术,综合分析了生态恢复对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碳蓄积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微生物功能代谢特征以及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的影响,为揭示植被-土壤-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提供试验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垦殖花圃地(FL)、森林湿地(PL)、荒草滩地(GL)和芦苇滩地(RL)四种不同的生态恢复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热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在土层之间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均随着土层的加深呈现下降趋势。而土壤易氧化碳在土层之间变化规律与其他活性碳组分不同步,尤其在植被生长季,易氧化碳含量在不同土层和不同恢复类型之间分布相对平均。土壤有机碳与各活性有机碳组分之间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或0.05)。(2)土壤碳储量在不同恢复类型中均主要分布在表层(0-10 cm),且表层土壤碳储量的变化趋势为:植被休眠季FL>PL>GL>RL,植被生长季FL>GL>PL>RL。此外,FL、GL和RL类型土壤碳储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下降,而PL类型土壤碳储量则随着土层加深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此外,以GL类型为基准参考,PL、RL和FL在植被休眠季和生长季的0-20 cm 土层中的碳库管理指数均高于GL,大致呈现出随着土层的下降而降低的趋势。与对照GL类型相比,PL、RL和FL恢复类型提高了土壤质量。(3)不同生态恢复类型、不同土层之间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单一碳源的利用程度存在差异。表层0-10 cm 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整体代谢活性季节性差异不明显,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值在植被休眠季和生长季均表现为RL最高,GL最低;而表层与下层10-20 cm 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值差异显着,在FL类型下层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性最强,而在RL(休眠季)或GL(生长季)土壤中的微生物整体代谢活性最低。此外,不同恢复模式之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季节之间,且在10-20 cm 土层中四种生态恢复类型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主成分分析可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类型为碳水类/糖类和羧酸类。(4)表层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结构组成在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恢复类型之间存在差异。植被休眠季,GL类型的各多样性指数均最低;生长季,RL类型的各多样性指数均最低,FL类型最高。在门水平上,植被休眠季和生长季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均为四种恢复类型土壤细菌中的三大主要门类,而生长季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高于放线菌门。在属水平上,四种恢复类型之间的差异凸显——在前20个相对丰度最高的属中,休眠季仅有Gp1、Gp7和Ktedonobacter的相对丰度在四种类型之间差异不显着,其他 17 个属均差异显着;生长季除了Latescibacteriageneraincertae sedis差异不显着,其他18个属和Others均差异显着(P<0.05)。在门水平上,抚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绿菌门(Chlorobi)同时受到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季节及其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而WS3(Latescibacteria)受到模式和季节交互作用的影响显着,但二者单独作用不显着。在属水平上,Gp4和Gp7同时受到模式、季节及其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5)生态恢复诱导了土壤环境因子的改变,从而影响土壤活性碳循环、微生物碳源利用以及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土壤环境因子中溶解性有机氮、硝态氮、全氮和镁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及各活性碳组分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或0.01)。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和结构特征在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中差异显着;主导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和组成多样性也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一方面土壤铵态氮含量影响了微生物碳源代谢水平,其中与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达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另一方面,铵态氮含量也影响了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在两季中均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细菌相对丰度呈显着正相关,而与TM7(Saccharibacteria)相对丰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
付琦[7](2019)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凋落叶对氮沉降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以NH4NO3为外施氮源,设置对照(CK:0 g Nm-2a-1)、低氮(LN:2.5 g Nm-2a-1)、中氮(MN:5 g Nm-2a-1)和高氮(HN:7.5 g Nm-2a-1)等4种处理,每个处理包含3个重复(n=3)。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采用网袋法,收集分析2年模拟氮沉降下凋落物质量损失、有机物和主要元素释放速率,旨在探求北方森林凋落物分解对N沉降的响应及土壤动物对北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凋落叶的总失重率在两年内为27.8%,并且其干重残留率在非生长季下降快,融冻作用对凋落物分解作用较强,在生长季后期凋落叶分解速度减缓。混叶凋落物叶的总失重率为35.73%,其分解快于兴安落叶松凋落叶。氮沉降显着提高了兴安落叶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且随施氮浓度升高其促进作用越强。不同浓度氮处理下的凋落物分解系数显示:kHN(0.219)>kMN(0.210)>kLN(0.207)>kCK(0.166)。CK(环境背景)兴安落叶松分解50%需要4.18 a,而LN、MN和HN处理可以分别缩短0.83 a、0.88 a和1.01 a;对应分解95%所需时间为18.05 a,而LN、MN和HN处理可以分别缩短3.58 a、3.78 a和4.37 a。LN和MN处理显着提高了混叶凋落物分解速率,而HN处理对其分解产生抑制作用。不同浓度氮处理下的凋落物分解系数显示:kMN(0.236)>kLN(0.190)>kCK(0.187)>kHN(0.170)。CK(环境背景)兴安落叶松叶凋落物分解50%需要3.71a,而LN和MN处理可以分别缩短0.06 a和0.77 a,HN处理延迟分解0.37 a;CK(环境背景)分解95%所需时间为16.02 a,而LN和MN处理可以分别缩短0.25 a和3.33 a,HN处理延迟分解1.60 a。施氮显着促进了兴安落叶松凋落叶部分有机物(粗脂肪、纤维素)的释放,对木质素有促进释放的趋势,但作用不显着。三种有机物的释放模式均为直接释放,表明施氮并没有改变凋落物中有机物的释放模式,而只改变了释放速率。自然状态下兴安落叶松凋落叶中主要元素C、N和P元素的养分释放模式分别为直接释放、富集-释放和淋溶-富集-释放模式。施氮对不同类型凋落叶元素释放的作用不同,氮沉降促进兴安落叶松叶凋落物的C元素释放,而对N和P元素的释放起抑制作用,并降低了凋落叶的C/N。施氮促进了混叶凋落物的C和N元素释放,LN和MN处理促进P元素释放,而HN处理抑制P元素释放。土壤动物一定程度上有促进兴安落叶松林凋落物叶分解的作用,其中土壤动物对针叶凋落叶分解的贡献率为5.04%,对混叶凋落叶分解的贡献率为14.52%,整体来说土壤动物对混叶分解的影响大于针叶凋落物,而两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作用均表现为前期效果明显,后期逐渐减弱。土壤动物对不同类型凋落物叶的养分释放作用大体相同,都表现为促进凋落物体内C、N元素的释放,而抑制P的释放。
郑海波[8](2018)在《高压下加热处理对鸡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凝胶类肉制品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广为流行的肉制品,以乳化肠为代表的凝胶类肉制品是我国肉制品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肉制品的凝胶性能关系到产品的外观、保水性以及质地等品质特性。为了提高肉制品的品质,人们广泛使用一些辅料和添加剂,如食盐、磷酸盐、谷氨酰胺转氨酶、淀粉、蛋白粉等来提高产品的凝胶性能,然而这些成分的添加或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或会降低产品的营养品质。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来提升产品品质。自上世纪90年代人们首次将超高压技术商业化应用以来,该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超高压技术不仅仅具有冷杀菌的特殊优势,而且超高压还能对肉制品的凝胶性能产生提升作用。近年来,人们试图寻找一种能将高压的杀菌作用和质构调整作用能优化合并的处理方式。研究表明,相比冷静压,热静压具有更佳的杀菌作用。但目前对热静压的质地调整作用尚存在分歧,本研究的主要目是探讨热静压对肉制品凝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首先比较了不同高压和加热的结合方式对鸡肉糜凝胶的品质的影响,在发现热静压(高压下加热)具有比冷静压(先高压后加热)处理更好的凝胶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压下加热后低盐鸡肉糜的凝胶品质,发现高压与加热之间存在协同及拮抗作用,且肌纤维断裂并非一定导致凝胶品质升高。为了了解不同高压处理导致凝胶品质差异的原因,揭示高压和加热在凝胶过程中的作用,测定了鸡肉糜在高压下加热的过程中的凝胶品质及蛋白质变性情况,发现肌肉蛋白的热变性受到高压的干扰并会影响凝胶的品质。为进一步分析高压对蛋白变性的影响,将分离制得的肌原纤维蛋白和肌球蛋白分别进行高压加热处理,测定了肌肉蛋白在高压下的生化变化及物理品质变化,初步探明了高压对蛋白的热变性存在抑制作用及对凝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为高压协同热处理技术在凝胶类肉制品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高压/加热结合处理对鸡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本章研究了高压和加热不同的组合方式(先高压后加热,高压同时加热,先加热后高压)对鸡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具体参数是:压力0.1、200 MPa,温度20、75℃,时间5、30 min。本部分主要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鸡肉糜的外观、保水性、质地、水分分布和凝胶微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先加热后高压处理所得的凝胶品质与常压下加热处理的效果基本一致,因此对于经过热处理的肉制品而言,高压处理对凝胶品质的提升能力有限。-先高压后加热和高压同时加热均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后者比前者更有助于提高鸡肉糜的凝胶性能。先加热后高压处理和常压下加热处理的鸡肉肠表面粗糙且凹凸不平,蒸煮损失高,凝胶强度较低;先高压后加热处理的鸡肉肠的切面平整,而且蒸煮损失低,凝胶强度最高;高压同时加热的鸡肉肠表面非常平整而且质地紧实,蒸煮损失低,但凝胶强度略低于先高压后加热处理的鸡肉肠。从微结构来看,先加热后高压和常压下加热处理后的香肠内仍有大量的肌原纤维片段存在,而另外两种方式都不见肌原纤维存在,说明高压破坏了肌原纤维结构,促进了蛋白凝胶网络的形成,使得不易流动的水的比例升高,也因此提高了产品的保水性。总体而言,高压同时加热处理具有良好的促进肉糜凝胶的加工特性。2.高压下加热处理对低盐鸡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在前一章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研究了高压下加热处理的加工特性,主要考察压力水平对含有不同食盐添加量的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压力水平取0.1、200、400 MPa,食盐添加量为0、1、2%。研究发现,压力水平对鸡肉糜的凝胶品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食盐对高压下鸡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有限。高压200 MPa时,鸡肉肠横切面平整,保水性好,凝胶强度高,而经过400 MPa下加热处理,鸡肉肠的切面非常松散,保水性差,凝胶强度低。对于常压加工的产品,食盐含量则非常明显的影响了产品的品质,但是对于高压加工的产品,食盐虽然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凝胶品质,但是影响有限,而且压力越高越不明显。通过对品质特性的比较,可以认为高压能显着的影响低盐凝胶制品的品质,是鸡肉肠品质的绝对主导因素;减少食盐对常压加工的鸡肉肠有显着的负面作用,但在高压下所起的作用明显降低。无论200 MPa还是400 MPa,高压下加热处理后,肌原纤维都被分解,并形成了凝胶网络,但是凝胶质量差异显着。显然,肌纤维的分解并不一定能提高凝胶品质,还与高压对蛋白热变性凝胶的影响有关。3.高压和加热在鸡肉糜凝胶过程中的作用及演变本章研究了高压下加热处理在鸡肉糜凝胶过程中的作用,特别分析了高压和温度的效应演变关系。首先调查了鸡肉肠在高压下加热过程中,中心温度的变化情况,发现压力越高,鸡肉肠的中心温度上升越快。然后,根据温度上升的特点,选择0、3、6、9、12、18、24、30 min作为高压下加热的时长,并测定相关指标。研究发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鸡肉糜从外向内逐渐变性凝胶,凝胶强度逐渐升高,离心损失逐步下降,凝胶网络也逐步形成。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蛋白凝胶的形成主要因素是温度。高压虽然不能决定凝胶的形成,但是能显着影响凝胶的效果。高压200 MPa对凝胶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高压400 MPa则强烈抑制凝胶的形成。高压(400 MPa)对凝胶形成的抑制作用与蛋白变性时的相互交联受到高压的干扰破坏有关。高压对肌原纤维的分解作用十分迅速,主要发生在热变性温度以下,高压对蛋白热变性行为的干扰表现在热变性温度以上。总之,两种效应都与凝胶品质有关,导致高压对肉糜的热凝胶化过程产生了显着的影响。4.高压下加热对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及凝胶的影响本章研究了高压下加热处理对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及凝胶的作用。该研究以先高压后加热和常压下加热作为对照,处理参数为:压力0.1、200、400MPa,温度20、75℃,时间30 min。研究发现,加热促使肌原纤维蛋白分子间的作用力从以离子键为主转变为以疏水键为主,同时发现先高压后加热处理能形成更多的共价键,而高压下加热处理则保留了更多的弱相互作用力。高压下加热处理后,肌球蛋白的重链、轻链和肌动蛋白的溶解度较高,表面疏水性较低,二级结构的转变低,这些或与肌球蛋白的变性程度较低和凝胶强度低有关。研究还发现,高压下加热处理后的肉糜凝胶网络更加均匀,而其它两种方式则更容易形成聚集体。高压下加热提高了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保水性,但是降低了凝胶强度。总体而言,高压下加热对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转变及变性起到了较大的抑制作用,但并未妨碍蛋白凝胶网络的形成。5.高压对热诱导肌球蛋白形成凝胶的抑制作用为了探明高压在热作用条件下对肌肉蛋白凝胶的作用机理,本章研究了肌球蛋白凝胶在不同温度和压力的组合下的凝胶特性,综合分析压力和温度的相互作用效应。处理条件为:压力0.1、200、400 MPa,温度20、35、50、65℃,时间30 min。在变性温度以内(<50℃),肌球蛋白发生部分变性,表面疏水性增高,α-螺旋含量下降,但是其溶解性、浊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变性温度以上(>50℃),常压加热最先促使肌球蛋白变性,溶解度、浊度、表面疏水性、二级结构均明显变化。常压加热还使得肌球蛋白完全变性,凝胶网状结构形成,a-螺旋进一步下降。然而,对于高压下加热处理而言,发生这些明显变化需要将温度升高到50℃以上。总体而言,高压延缓了蛋白的热变性,抑制了蛋白质结构的变化,这种干扰作用在400 MPa时严重破坏了凝胶的形成,而200MPa时对凝胶网络的形成无明显破坏作用。综上所述,高温是形成凝胶的主要推动力,高压对凝胶的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高压下加热处理时,存在高压对肌原纤维的分解破坏作用(<变性温度内)和对蛋白结构受热转变的抑制作用(>变性温度),后者对凝胶效果的影响随着压力水平上升而增强。200 MPa下加热处理促进了凝胶形成,400 MPa下加热处理阻碍了凝胶形成。
索书田,钟增球,周汉文,张利,游振东[9](2012)在《大别-苏鲁区超高压(UHP)变质岩的多阶段构造折返过程》文中研究指明追溯和重塑超高压变质岩由100多千米地幔深度折返至上地壳及地表的过程,对理解会聚板块边缘及大陆碰撞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是极为重要的.主要依据构造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可利用的地质年代学资料,结合区域多期变形分析,大别-苏鲁区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过程至少可分解出4个大的阶段.块状榴辉岩记录了三叠纪(约250~230Ma)大陆壳岩石的深俯冲/碰撞作用.超高压变质岩早期迅速折返发生于超高压峰期变质作用(P>3.1~4.0GPa,T≈800±50℃)之后,处于地幔深度和柯石英稳定域,相当于区域D2变形期阶段.分别与区域变形期D3、D4和D5对应的折返过程,以及后成合晶、冠状体等卸载不平衡结构发育和减压部分熔融作用2个中间性构造热事件,均发生在地壳层次.网络状剪切带在折返过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均有发育,标志着在超高压变质带内的变质和变形分解作用曾重复进行.着重指出,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主要是由大陆壳的深俯冲/碰撞和伸展作用控制的构造过程,且受到俯冲带内、带外诸多因素的约束,其中水流体就起关键作用.
高帮飞[10](2008)在《山东招平金矿带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文中认为招平断裂带是胶东矿集区重要的赋矿断裂带之一。NNE-NE向招平断裂带主要沿玲珑花岗岩体与太古代胶东群斜长角闪岩接触面发育,矿体主要产于下盘的玲珑花岗岩中,围岩蚀变以钾长石化、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黏土化等为特征,矿石类型包括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前人研究认为断裂带大规模金成矿作用时间为早白垩世(135~100Ma),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元性,构造-蚀变-矿化具有时空分带性。然而大量野外证据表明断裂带构造-蚀变-矿化分布并非呈简单的线性变化,构造与蚀变(矿化)存在强烈的相互制约。本文运用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思想,以构造-蚀变-矿化网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观测的第一手资料,借助年代学、构造地质学、蚀变岩地球化学、流体地质学和数理统计等多学科方法,力图从多重尺度来阐明断裂带构造-流体耦合及其对构造-蚀变-矿化网络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区域挤压向伸展的构造体制转换是断裂带成矿作用发生动力学背景,成矿期区域主压应力为NNE-NE向,招平断裂带以张剪活动为主。显微观测、超显微位错构造、动态重结晶颗粒分维值估算显示,断裂带变形变质条件以低绿片岩相为主(280~400°C),局部达到高绿片岩相(400~500°C)。共轭节理和石英位错密度统计发现,断裂带古差应力值变化较大,为39.8~180MPa。蚀变岩矿化元素多元统计分析揭示,壳源岩浆热液和幔源流体共同参与了断裂带流体-岩石反应;质量平衡计算表明,绢英岩化过程中矿质大量富集,Au可能部分来源于胶东群变质岩。Ar-Ar年代学、显微构造、断层泥粒度分布分形特征、流体包裹体组成和蚀变岩质量平衡计算等系统研究认为,断裂带早白垩世(135~100Ma)Au成矿以120Ma±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二者在区域构造应力方位、岩浆活动、流体-热来源、变形温度、应变强度和蚀变矿化特征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野外调查、显微观测、SEM和CL等分析表明,断裂带构造-蚀变-矿化网络具有分形特征,其自相似性体现在不同尺度存在多个强-弱层的共生组合。强层和弱层分别控制了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化)体的产出。持续的构造-流体耦合作用(断裂作用、反应弱化-强化、水力破裂等相互作用)致使强-弱层转换或生成新的组合,导致矿化作用叠加和蚀变岩型与石英脉型矿石的密切共生。主成矿期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认为,招平断裂带由NNE向NE转换地段是构造引张部位,有利流体汇聚与Au成矿。
二、变形分解作用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形分解作用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鲜水河断裂带变形机制和地震滑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3 鲜水河断裂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 |
2.4 鲜水河断裂带的历史地震 |
3 鲜水河断裂带北段变形特征与滑移机制 |
3.1 前言 |
3.2 炉霍断裂的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 |
3.3 碳酸盐岩中地震断裂带内部结构与主滑移带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变形特征 |
4.1 前言 |
4.2 断裂带组合与物质组成 |
4.3 断层岩特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鲜水河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与地震活动 |
5.1 折多山脉的隆升时代 |
5.2 鲜水河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
5.3 鲜水河断裂带构造演化过程中的动力学背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样品实验分析数据 |
个人简历 |
(2)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及真菌群落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沙柳沙障的研究现状 |
1.2.2 沙柳沙障腐朽成因及腐朽因子研究现状 |
1.2.3 沙柳沙障的腐朽过程研究现状 |
1.2.4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真菌群落变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条件 |
2.1.5 土壤与植被条件 |
2.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2.1 不同铺设年限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与障体周际土壤样品采集 |
2.2.2 不同坡位处铺设的沙柳沙障障体及障体周际土壤样品采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宏观、微观构造变化观察 |
2.3.2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测定 |
2.3.3 化学组分分析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5 X射线结晶衍射测量 |
2.3.6 土壤化学性质指标测定 |
2.3.7 样品DNA提取及PCR扩增 |
2.3.8 Illumina Miseq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 沙柳沙障障体降解特性 |
3.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构造变化情况 |
3.1.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宏观构造变化情况 |
3.1.2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
3.1.3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
3.1.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
3.2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物理力学性质变化 |
3.2.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
3.2.2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
3.3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及化学结构变化 |
3.3.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
3.3.2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结构的变化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4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周际土壤水分养分动态变化特征 |
4.1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
4.1.1 不同铺设年限水分的变化规律 |
4.1.2 不同坡位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
4.2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特征 |
4.2.1 不同铺设年限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 |
4.2.2 不同坡位处土壤养分分布规律 |
4.3 沙柳沙障降解过程中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
4.3.1 不同年限土壤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
4.3.2 不同坡位处土壤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5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年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5.1 真菌ITS测序下机数据分析及OTU注释结果 |
5.2 真菌各分类学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2.1 真菌OTU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2.2 真菌门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2.3 真菌纲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2.4 真菌目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2.5 真菌科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2.6 真菌属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5.3 真菌群落层级聚类分析 |
5.4 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时间分异特征 |
5.5 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时间分异特征 |
5.6 沙柳沙障真菌群落年际变化差异物种(Biomarker)分析 |
5.7 影响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分布年际变化的驱动因子 |
5.7.1 环境因子对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属水平优势菌群的影响 |
5.7.2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8 讨论与小结 |
5.8.1 讨论 |
5.8.2 小结 |
6 不同坡位处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分布特征 |
6.1 真菌ITS测序下机数据分析及OTU注释结果 |
6.2 真菌各分类学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6.2.1 真菌OTU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6.2.2 真菌门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6.2.3 真菌纲、目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6.2.4 真菌科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6.2.5 真菌属水平物种组成分析 |
6.3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对沙丘坡位的响应 |
6.4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对沙丘坡位的响应 |
6.5 不同坡位处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差异物种分析 |
6.6 影响不同坡位处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的环境因子 |
6.7 讨论与小结 |
6.7.1 讨论 |
6.7.2 小结 |
7 沙柳沙障沙埋部真菌群落生态功能分析 |
7.1 不同年限沙柳沙障真菌营养型和功能群组成特征 |
7.2 不同年限不同坡位处铺设的沙柳沙障真菌营养型和功能群组成特征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案 |
第2章 区域现今三维地壳运动 |
2.1 长期水平速度场与应变分析 |
2.2 长期垂直速度场与分析 |
2.3 三维长期变形场特征 |
第3章 东构造结旋转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变形的影响 |
3.1 研究背景 |
3.2 旋转中心与旋转特征 |
3.3 旋转数值模拟 |
3.4 小结 |
第4章 重力作用对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变形的影响 |
4.1 研究背景 |
4.2 重力位能的估算 |
4.3 三维粘度结构与重力所产生的应变率 |
4.4 小结 |
第5章 川西贡嘎山异常隆升机理 |
5.1 研究背景 |
5.2 斜向挤压中的地形与断层演化 |
5.2.1 模型采用的方法 |
5.2.2 模拟结果 |
5.2.3 小结与讨论 |
5.3 走向转折中的地形与断层演化 |
5.3.1 模型设计 |
5.3.2 模拟结果 |
5.3.3 小结与讨论 |
5.4 中下地壳流的影响 |
5.5 河流下切作用对岩石圈变形的影响 |
5.6 讨论与结论 |
第6章 峨眉山玄武岩对滇中地壳变形的影响 |
6.1 研究背景 |
6.1.1 滇中地区的构造演化 |
6.1.2 峨眉山玄武岩位置与深部结构 |
6.2 研究方法 |
6.3 模拟结果 |
6.3.1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三维流场的影响 |
6.3.2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地形及深部界面的影响 |
6.3.3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地表断层演化的影响 |
6.3.4 峨眉山玄武岩核对地表重力观测的影响 |
6.4 认识与讨论 |
6.4.1 峨眉山玄武岩与现今重力长期变化 |
6.4.2 峨眉山玄武岩对现今地壳变形的影响 |
第7章 滇南地壳水平运动机理数值模拟 |
7.1 滇南地区地壳运动特征与SKS分裂结果 |
7.2 缅甸俯冲板片残留所产生的拖拽作用数值模拟 |
7.2.1 研究现状 |
7.2.2 数值模型 |
7.2.3 模拟结果 |
7.3 缅甸俯冲现今是否活动数值模拟 |
7.4 双向俯冲作用及红河断裂性质翻转 |
7.5 讨论与结论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4种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环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2 大型水生植物残体的腐烂分解作用 |
1.2.1 大型水生植物残体腐烂分解作用机理 |
1.2.2 大型水生植物残体分解模型 |
1.2.3 大型水生植物残体腐烂分解的研究方法 |
1.2.4 大型水生植物残体腐烂分解的影响因素 |
1.3 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中溶解性有机质的研究 |
1.4 微生物在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中的作用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特色及创新 |
1.5.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3.1 植物指标测定及分析方法 |
2.3.2 水体理化指标测定及分析方法 |
2.3.3 溶解性有机质及溶解性有机碳测定及分析方法 |
2.3.4 微生物的测定及分析方法 |
3. 大型水生植物组成成份与分解动力学 |
3.1 植物组织分解过程中形态的变化 |
3.2 植物组织分解速率 |
3.3 植物组织初始物质成分 |
3.4 植物组织分解过程中氮、磷含量的变化 |
3.5 分解速率与植物组织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3.6 小结 |
4. 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对水质的影响 |
4.1 植物组织分解过程对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2 植物组织分解过程对水体溶解氧、pH、电导率的影响 |
4.2.1 水环境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 |
4.2.2 水环境中pH及电导率变化 |
4.3 植物组织分解过程对水体氮的影响 |
4.4 植物组织分解过程对水体磷的影响 |
4.5 小结 |
5. 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对水体有机质的影响 |
5.1 植物组织分解过程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5.1.1 紫外-可见吸收曲线 |
5.1.2 溶解性有机质紫外吸收参数特征 |
5.2 植物组织分解过程水体溶解性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5.2.1 溶解性有机质荧光组分特征 |
5.2.2 溶解性有机质荧光参数特征 |
5.3 小结 |
6. 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
6.1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6.2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盐渍土中刺槐根际AMF群落特征及其提高刺槐耐盐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盐渍化的现状及危害 |
1.1.1 土壤盐渍化现状 |
1.1.2 土壤盐渍化对植物的影响 |
1.2 AMF的研究现状 |
1.2.1 AMF的分类 |
1.2.2 AMF群落结构及其研究方法 |
1.2.3 AMF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
1.3 AMF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
1.3.1 促进植物生长 |
1.3.2 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
1.3.3 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
1.3.4 提高植物的渗透调节能力 |
1.4 AMF对枯落物的分解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4.1 AMF对枯落物的分解作用 |
1.4.2 AMF与枯落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盐渍土中刺槐根际AMF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子 |
2.1 样品采集及测定 |
2.1.1 采样地点概况 |
2.1.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1.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1.4 AMF侵染率及根际土中的孢子和菌丝密度的测定 |
2.1.5 DNA提取、巢式PCR和 Miseq测序 |
2.1.6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理化性质 |
2.2.2 AMF的鉴定 |
2.2.3 AMF群落与地理距离的关系 |
2.2.4 AMF群落与生境特征的关系 |
2.2.5 AMF侵染率、孢子密度和菌丝密度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盐胁迫下AMF对刺槐枯叶分解作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菌种 |
3.1.3 供试基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菌丝密度的测定 |
3.2.3 分解量的测定 |
3.2.4 养分的测定 |
3.2.5 含碳化合物的测定 |
3.2.6 细菌和真菌的群落测序 |
3.2.7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处理下枯叶的分解情况 |
3.3.2 不同处理对分解盒内枯叶养分及含碳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
3.3.3 不同孔径分解盒内枯叶养分及含碳化合物的释放规律 |
3.3.4 分解盒内的菌丝密度 |
3.3.5 不同处理下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 |
3.3.6 不同处理下细菌和真菌的OTUs分布 |
3.3.7 不同处理下细菌和真菌的群落多样性 |
3.3.8 不同处理对细菌、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3.3.9 各分解指标与细菌、真菌群落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盐胁迫下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 |
3.4.2 不同处理下枯落物中的微生物群落 |
3.5 小结 |
第四章 盐胁迫下枯落物及AMF对刺槐幼苗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光合指标的测定 |
4.2.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4.2.4 株高、地径和生物量的测定 |
4.2.5 根系AMF侵染率的测定 |
4.2.6 植物养分的测定 |
4.2.7 土壤养分的测定 |
4.2.8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4.2.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枯叶与盐胁迫对刺槐幼苗根系AMF侵染率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对刺槐生长状况的影响 |
4.3.3 不同处理对刺槐幼苗光合指标的影响 |
4.3.4 不同处理对刺槐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4.3.5 不同处理对刺槐根系及叶片元素含量的影响 |
4.3.6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7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3.8 侵染率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4.3.9 刺槐幼苗生长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4.3.10 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枯落物对刺槐幼苗生长和根系侵染状况的影响 |
4.4.2 枯落物对刺槐幼苗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
4.4.3 枯落物对刺槐幼苗养分含量的影响 |
4.4.4 土壤中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盐胁迫下AMF对刺槐幼苗转根系转录水平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设计 |
5.2.1 刺槐幼苗的处理 |
5.2.2 刺槐幼苗根系转录组的测定与分析 |
5.2.3 刺槐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转录组测序整体结果 |
5.3.2 转录组的功能注释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3.3 盐胁迫下刺槐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 |
5.3.4 盐胁迫下刺槐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分析 |
5.3.5 盐胁迫下刺槐幼苗根系转录因子分析 |
5.3.6 盐胁迫下AMF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5.3.7 刺槐幼苗的生长状况、养分含量及其对转录组数据的验证 |
5.4 讨论 |
5.4.1 刺槐根系应答盐胁迫的机制 |
5.4.2 AMF提高刺槐根系对盐胁迫的应答机制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6.2 主要结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生态恢复对城市湖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动态和微生物功能及组成多样性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湿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1.1 国外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
1.1.2 国内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
1.2 湿地土壤碳储量及活性有机碳组分研究进展 |
1.2.1 土壤碳储量及碳库管理指数 |
1.2.2 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 |
1.2.3 生态恢复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
1.3 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1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
1.3.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 |
1.3.3 生态恢复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3.2 实验设计 |
3.2.1 样地选取 |
3.2.2 样地设置 |
3.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3.1 样地调查与样品采集 |
3.3.2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测定及碳储量计算 |
3.3.3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测定 |
3.3.4 土壤微生物功能代谢指标测定 |
3.3.5 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及纯度定量检测 |
3.3.6 16S rRNA的V3-V4区段PCR扩增及浓度检测 |
3.3.7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分析 |
3.4 数据处理 |
3.5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不同生态恢复类型土壤养分及有机碳活性组分动态变化 |
4.1 不同恢复类型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的影响 |
4.1.1 土壤理化指标及其分布特征 |
4.1.2 土壤全量养分及其分布特征 |
4.1.3 土壤有效养分及其变化特征 |
4.1.4 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变化特征 |
4.2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其分配比例的动态变化 |
4.2.1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
4.2.2 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
4.2.3 土壤热水溶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
4.2.4 土壤易氧化碳的动态变化 |
4.2.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 |
4.3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碳储量及碳库管理指数动态变化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生态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碳源利用的动态变化 |
5.1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动力学特征 |
5.1.1 植被休眠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动力学特征 |
5.1.2 植被生长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动力学特征 |
5.2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变化 |
5.2.1 植被休眠季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变化 |
5.2.2 植被生长季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变化 |
5.3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变化特征 |
5.3.1 植被休眠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变化特征 |
5.3.2 植被生长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变化特征 |
5.4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群的主成分分析 |
5.5 讨论 |
第六章 不同生态恢复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
6.1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 |
6.1.1 植被休眠季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 |
6.1.2 植被生长季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 |
6.2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变化特征 |
6.2.1 植被休眠季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变化特征 |
6.2.2 植被生长季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变化特征 |
6.3 不同恢复类型、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细菌组成的影响 |
6.3.1 不同恢复类型、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细菌门水平相对丰度的影响 |
6.3.2 不同恢复类型、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的影响 |
6.4 讨论 |
第七章 生态恢复对城市湖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动态及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综合分析 |
7.1 土壤理化性质与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关系 |
7.2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碳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
7.3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之间的关系 |
7.4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关系 |
7.4.1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 |
7.4.2 不同恢复类型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凋落叶对氮沉降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模拟氮沉降对森林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2 森林凋落物分解综述 |
1.3.3 土壤动物研究综述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样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技术路线 |
2.2.2 样地设置与氮素添加 |
2.2.3 样品放置、采集及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品化学分析 |
2.3.2 数据处理 |
第3章 兴安落叶松林凋落叶分解对氮沉降的响应 |
3.1 兴安落叶松凋落叶分解速率对氮沉降的响应 |
3.1.1 凋落物叶初始元素及部分物质含量 |
3.1.2 外源氮施加下落叶松林凋落叶质量残留率 |
3.2 氮沉降对落叶松凋叶主要养分元素释放和有机物的影响 |
3.2.1 氮沉降下凋落叶碳含量的动态变化 |
3.2.2 氮沉降下凋落叶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2.3 氮沉降下凋落叶碳氮比的动态变化 |
3.2.4 氮沉降下凋落叶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
3.2.5 氮沉降下凋落叶木质素的含量动态变化 |
3.2.6 氮沉降下凋落叶纤维素的动态变化含量 |
3.2.7 氮沉降下凋落叶粗脂肪的动态变化含量 |
3.3 氮沉降对兴安落叶松林混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3.4 氮沉降对兴安落叶松林混叶凋落物养分释放的影响 |
3.4.1 氮沉降下混叶凋落物碳含量的动态变化 |
3.4.2 氮沉降下混叶凋落物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4.3 氮沉降下混叶凋落物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
3.5 讨论 |
3.5.1 兴安落叶松林凋落叶分解状况与分析 |
3.5.2 氮沉降对兴安落叶松林凋落叶元素释放的影响 |
3.5.3 兴安落叶松林凋落叶有机物分解对氮沉降的响应 |
第4章 土壤动物对兴安落叶松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
4.1 土壤动物对不同类型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
4.1.1 土壤动物对不同类型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4.1.2 土壤动物对不同类型凋落叶养分释放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贡献 |
4.2.2 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释放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高压下加热处理对鸡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高压食品加工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1高压加工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
1.2 高压加工装置的构成与发展 |
1.3 高压加工食品的突破与发展 |
1.4 高压加工技术的优劣势分析 |
1.5 高压技术在肉品工业中的应用 |
2 高压处理的相关原理及控制条件 |
2.1 高压/加热处理的相关物理学原理 |
2.2 高压处理的主要控制条件及影响 |
2.3 高压处理过程中压力-温度的变化 |
2.4 高压处理过程中的压-温效力变化 |
2.5 高压处理肉及肉制品的几种类型 |
3 高压对肌肉组织及嫩度的影响 |
3.1 肌肉的组织结构及肉质嫩度 |
3.2 高压对肌内酶酶活的影响 |
3.3 高压对肌纤维结构的影响 |
3.4 高压对结缔组织的影响 |
4 高压对肌肉蛋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4.1 高压对肌肉蛋白的影响 |
4.2 高压影响蛋白的相关机制 |
5 高压处理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 |
5.1 高压对持水性和质构的影响 |
5.2 高压对肉色的影响 |
5.3 高压对风味的影响 |
6 高压/加热对凝胶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6.1 肌肉蛋白的胶凝特性 |
6.2 加热对肌肉蛋白凝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6.3 高压对肌肉蛋白凝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6.4 高压加热对肌肉蛋白凝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7 研究的意义、内容 |
7.1 研究的意义 |
7.2 研究的内容 |
8 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压/加热结合处理对鸡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鸡肉肠的外观形态分析 |
2.2 鸡肉肠的质构特性分析 |
2.3 鸡肉肠的保水特性分析 |
2.4 鸡肉肠的水分分布分析 |
2.5 鸡肉肠的超微结构分析 |
3 讨论 |
3.1 高压/加热的结合方式对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
3.2 高压/加热的作用效果与蛋白状态的关系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压下加热处理对低盐鸡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鸡肉肠的外观形态及感官分析 |
2.2 鸡肉肠的质构特性分析 |
2.3 鸡肉肠的保水特性分析 |
2.4 鸡肉肠的水分分布分析 |
2.5 鸡肉肠的超微结构分析 |
3 讨论 |
3.1 食盐对鸡肉肠凝胶品质的影响 |
3.2 高压对鸡肉肠凝胶品质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高压和加热在鸡肉糜凝胶过程中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压加热过程中鸡肉肠压力和中心温度的变化 |
2.2 高压加热过程中鸡肉肠凝胶品质的变化 |
2.3 高压加热过程中鸡肉肠变性程度的变化 |
2.4 高压加热过程中鸡肉肠的超微结构变化 |
3 讨论 |
3.1 高压在鸡肉肠高压加热处理过程中的作用 |
3.2 不同蛋白组分对压力和温度的反应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压下加热对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及凝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的化学作用力 |
2.2 高压加热处理后可溶性肌原纤维蛋白的电泳分析 |
2.3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的表面疏水性 |
2.4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的二级结构 |
2.5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的变性程度 |
2.6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原纤维凝胶的超微结构 |
2.7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原纤维凝胶的品质特性 |
3 讨论 |
3.1 蛋白体系组成对高压凝胶效果的影响 |
3.2 高压加热对肌原纤维蛋白变性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高压对热诱导肌球蛋白形成凝胶的抑制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球蛋白的溶解度 |
2.2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球蛋白的浊度 |
2.3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 |
2.4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球蛋白的凝胶电泳 |
2.5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球蛋白的变性程度 |
2.6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球蛋白的二级结构 |
2.7 高压加热处理后肌球蛋白凝胶的超微结构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
(9)大别-苏鲁区超高压(UHP)变质岩的多阶段构造折返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和造山带结构 |
2 块状榴辉岩——大陆深俯冲终端产物 |
3 多阶段折返过程 |
3.1 面理化榴辉岩——从100多千米地幔深处折返至壳幔边界层 |
3.2 后成合晶及冠状体——中间性构造 (1) |
3.3 韧性陡立构造带——于深部地壳层次的折返 |
3.4 面理化含榴花岗岩——中间性构造 (2) |
3.5 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型构造——中地壳韧性伸展薄化作用 |
3.6 盆岭构造——造山期后构造揭顶作用 |
4 讨论 |
4.1 关于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模式 |
4.2 关于变形和变质分解作用的意义 |
4.3 关于水流体及其作用 |
5 结论 |
(10)山东招平金矿带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成矿区带的矿床形成分布规律研究是矿床学发展趋势 |
1.1.2 构造-流体耦合分析已成为成矿动力学研究重要方向 |
1.1.3 胶东矿集区金矿床研究和找矿预测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
1.1.4 招平断裂带金矿床形成与分布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1.2.2 变形特征及变形环境 |
1.2.3 流体-热来源及演化 |
1.2.4 构造-蚀变分带机理 |
1.2.5 差异构造-流体成矿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工作量 |
1.3.1 论文结构 |
1.3.2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构造-岩浆演化与动力学体制转换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1.1 D_1变形期(245~180Ma) |
2.1.2 D_2变形期(180~135Ma) |
2.1.3 D_3变形期(135~100Ma) |
2.1.4 D_4变形期(100~90Ma) |
2.1.5 D_5变形期(85~65Ma) |
2.2 区域岩浆活动 |
2.2.1 晚三叠世岩浆活动(225~205Ma) |
2.2.2 晚侏罗世岩浆活动(160~150Ma) |
2.2.3 早白垩世岩浆活动(135~105Ma) |
2.3 区域构造体制转换 |
2.3.1 早白垩世挤压向伸展转换 |
2.3.2 转换时限 |
2.3.3 构造体制转换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
3 断裂带构造特征与变形环境 |
3.1 几何特征 |
3.1.1 剖面分带特征 |
3.1.2 构造分带与糜棱岩化带的关系 |
3.2 成矿期运动学特征 |
3.3 断裂岩特征及变形环境 |
3.3.1 断裂岩分类和命名 |
3.3.2 显微构造特征 |
3.3.3 变形环境 |
4 断裂带蚀变-矿化网络与流体-岩石化学反应 |
4.1 蚀变-矿化网络结构 |
4.1.1 蚀变作用类型 |
4.1.2 典型矿床蚀变-矿化特征 |
4.1.3 蚀变矿化空间分布的制约因素 |
4.2 蚀变-矿化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
4.2.1 蚀变-矿化年代学 |
4.2.2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
4.2.3 蚀变矿化岩石地球化学 |
4.3 流体-岩石化学反应 |
4.3.1 典型蚀变过程中的质量迁移 |
4.3.2 断裂带不同部位流体-岩石反应差异 |
5 构造-流体耦合与金成矿动力学 |
5.1 断裂带流体输运 |
5.1.1 输运通道 |
5.1.2 输运方式 |
5.1.3 输运过程中流体性质变化 |
5.2 断裂带差异构造-流体活动与金成矿过程 |
5.2.1 NNE 和 NE 向断裂构造-流体作用 |
5.2.2 构造应力场模拟 |
5.2.3 断裂带金成矿过程 |
5.3 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制 |
5.3.1 脆-韧性变形转换与金成矿作用 |
5.3.2 断层泥形成演化及其构造和成矿意义 |
5.3.3 构造-蚀变-矿化分带机理 |
5.3.4 构造-蚀变-矿化网络分形生长 |
5.4 构造-流体耦合动力学及其意义 |
5.4.1 成矿意义 |
5.4.2 找矿意义 |
6 结论及存在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说明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四、变形分解作用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鲜水河断裂带变形机制和地震滑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D]. 唐渊.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沙柳沙障沙埋部障体降解过程及真菌群落作用机制[D]. 杨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形变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 朱良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4]4种大型水生植物腐烂分解过程研究[D]. 汪琪.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5]盐渍土中刺槐根际AMF群落特征及其提高刺槐耐盐性机制的研究[D]. 张新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生态恢复对城市湖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动态和微生物功能及组成多样性的影响机制[D]. 滕臻.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7]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凋落叶对氮沉降的响应[D]. 付琦. 黑龙江大学, 2019
- [8]高压下加热处理对鸡肉糜凝胶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郑海波.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9]大别-苏鲁区超高压(UHP)变质岩的多阶段构造折返过程[J]. 索书田,钟增球,周汉文,张利,游振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01)
- [10]山东招平金矿带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动力学[D]. 高帮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