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托妮·莫里森笔下的黑人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吴冬兰[1](2020)在《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声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2019),着名非裔美国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以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为描写对象,着重刻画黑人女性寻求解脱、发现自我以及在摆脱精神奴役上所做的努力。她一生共创作了11部长篇小说,其中对处于社会边缘的黑人女性的关注和描绘,在美国文学史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女性声音。本文试运用苏珊·兰瑟等人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对托妮·莫里森的11部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声音及其权威进行阐释和研究,探究黑人女性在白人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下,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形成一种无法遏制的力量的。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共分为三章:绪论首先介绍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重要分支,是将经典叙事学对文本的重视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对社会历史语境的关注结合起来,在当代的叙事学中发展势头强劲。其次,对托妮·莫里森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旨在阐明本文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第一章对“声音”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阐发。首先对“女性声音”这一叙述学上的概念追根溯源。“声音”一词最早见于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话语》,经由詹姆斯·费伦等人的发展,苏珊·兰瑟正式提出“女性声音”。其次,阐释苏珊·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中对“声音”的分类,苏珊·兰瑟大致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作者型叙述声音、个人型叙述声音以及集体型叙述声音。最后,对托妮·莫里森11部小说中的“女性声音”进行了简要的概括。第二章分析了托妮·莫里森小说中女性发声的具体策略。结合具体的文本,对托妮·莫里森小说中运用的发声策略进行分析。其中运用了如“聚焦”、“‘反常的’省叙”、“含混性”“自由间接引语”等表现手法,从女性的叙述方式、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及隐晦的女性语言三个方面,探究莫里森是如何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社会中发出不受排斥的女性声音的。第三章探究女性声音的权威是如何在作者与读者的共谋中形成的。首先运用女性主义叙述学代表人物罗宾·沃霍尔的“抗拒的读者”理论对文本以及阅读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话语权威在相互作用中的形成。其次,探究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托妮·莫里森小说文本的阅读阐释。最后,对托妮·莫里森的独特叙事模式的建构进行总结,并分析由此而掀起的第三次黑人文学的高潮。结语部分综述了托妮·莫里森小说中女性声音对女性主义叙事学发展的贡献以及为黑人文学的发展、黑人女性地位的提高所做的努力,并为中国本土叙事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借鉴。
刘真[2](2020)在《《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中的身份认同主题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托妮·莫里森和汤亭亭作为美国文坛享有盛誉的少数族裔女作家,两人都有着特殊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人格。她们在文学审美表达中,主要以美国社会少数族裔女性为小说创作的主人公,阐释她们面临的严峻的“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以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和汤亭亭的《女勇士》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身份认同理论,对两位作家及其两部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身份意识进行比较研究。本文拟从以下方面展开论述和研究:绪论部分是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进而对本论题研究的学术背景进行简要阐释。第一章以身份认同理论为依托,对莫里森和汤亭亭的社会文化背景、身份意识的形成和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第二章则展示了两部作品中主要女性形象的现实生存遭遇和文化困境,分析她们面对“身份认同”问题时的不同表现,进一步挖掘作家寄予这些典型文学形象的性格,文化人格中的审美内涵和社会文化批判意义。第三章从艺术审美、社会文化等角度,进一步阐释两部作品中身份认同的主题内涵及其审美价值、社会和文化意义。本文认为,莫里森和汤亭亭因拥有“双重身份”而深切感受到,在以白人为主的主流文化社会中少数族裔女性面临的身份困境,她们以一种特殊的边缘性体验,把自己的身份认同意识积淀为文化人格和审美情愫,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小说艺术表现了少数族裔女性在美国社会的迷茫、痛苦、挣扎与追寻,再现了非裔和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悲剧性的生存境况;展示了因双重身份所遭受的种族和文化的压迫,在身份认同的困境和危机之中,寻求身份重构的可能性和现实选择。莫里森主张非裔女性以传承民族文化来抵御白人种族主义和文化殖民对黑人肉体和心灵的双重冲击,只有坚持黑人的文化传统和身份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汤亭亭主张汲取中美文化精华,努力寻求一条多元化的融合发展之路。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和汤亭亭的《女勇士》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对美国社会少数族裔女性处境的关注,对白人强权文化和种族主义的反思和批判;还在于对少数族裔女性摆脱悲剧之路的探索,对全新文化身份建构的设想。两位作家对少数族裔女性身份认同的思考与探索,表现出高度的社会、民族责任感,对于促进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聪聪[3](2020)在《《牛津非洲思想百科全书》“人物类”专题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发展,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深入。目前,虽然学术界对非洲的研究范围在不断延伸,但是大部分都与非洲经济、政治有关,关于非洲思想的研究仍然有所欠缺,而非洲的思想文化对于中非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类文本也相当具有翻译价值。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了《牛津非洲思想百科全书》(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African Thought)中的四个人物类词条作为翻译材料,通过翻译该材料,笔者旨在进一步传播非洲的思想文化,同时探索出历史信息类文本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为历史信息类文本的研究尽绵薄之力。笔者所选取的文本属于历史信息类文本,相较于其他文本而言,此类文本需要严谨的考证。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的语言准确客观、通顺流畅,笔者反复将译文进行修改和润色。本文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根据历史信息类文本严谨、客观的语言风格,本文遵循忠实、通顺的翻译原则,主要介绍了历史信息类文本的特征和背景;详述了翻译过程;探讨了案例分析;总结了翻译实践的收获与启示。笔者分别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出发,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举出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出适合历史信息类文本的翻译技巧。笔者主要采取词性转换、增词、文化补偿等方法来处理重难点词汇的翻译,运用意译法、反说正译法、拆译法、调整语序法的翻译策略来处理结构复杂的长难句。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认识到:在历史信息类文本的翻译中,译者必须熟知相关历史背景信息和各类历史文化语境,并用严谨的态度来考证历史事件;译者还必须要精通两种语言,不断提高驾驭英汉两种语言的能力;此外,针对不同的翻译难点,译者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忠实流畅。
张银霞[4](2019)在《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叙事中的地理空间是一种包含了主观情感体验的构成要素,它与社会的深层权力结构和政治生态有着密切关联。非裔美国文学呈现出突出的地理书写现象,不同时期的作品有着符合各自时代特点的地理景观。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文学世界中充满了对美国南部的想象与书写,这种书写与早期非裔文学中逃离南方的地理叙事不同,南方被象征性地塑造为美国黑人文化的贮留地并对黑人群体的身份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莫里森的南部地理空间书写修正和补充了白人文学对南方地理空间的想象性呈现,集中展现了作家对黑人群体的历史遭遇及其当代困境的思考。莫里森早期小说滋养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历史文化环境,作品将南方地理空间和黑人青年的身体实践与种族身份建构联系起来,造成一种深刻的文化“体验”。《秀拉》中匹斯家三代女性通过个人身体实践打破了界域化空间梅德林的深层权力结构,从不同层面完成了女性的主体性建构。《所罗门之歌》中生活于北方都市的黑人青年由于阶级的变化致使其种族身份和价值观失落,后通过深入南方腹地获得民族文化认同。南方乡村保留了非洲和美洲“在场”的诸多痕迹,虽然闭塞而落后,但完整而鲜活的非裔美国传统文化使该地绽放出勃勃生机。它被象征性地塑造为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为此后的南方地理空间叙事定下基调。“历史三部曲”主要以记忆为手段再现了美国内战前后和南部重建时期非裔美国人获得自由及建立家园的种种努力。《宠儿》中人物对南部种植园“甜蜜之家”的记忆重访确证了他们曾经的奴隶身份,鬼魂则打通了生死界限,将过去带入现在,持续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林间空地”仪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黑人的群体性创伤,但真正的自由之路依旧漫长。叙事揭示出,只有直面奴隶制的伤痛记忆,黑人群体才能够获得某种解放。《天堂》展示了非裔美国人建立家园的渴望及其在南部的种种乌托邦实验。黑文是一个位于西南腹地的封闭黑人村镇,它维持了短暂的前现社会模式;其后继者鲁比卷入了现代化进程,突出的肤色政治和代际转换造成了城镇传统的瓦解;女修道院则提供了一个种族平等融合的政治样板,它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作家关于黑人理想家园的政治设想。20世纪末,全球化现象和民族主义勃兴的背后是经济繁荣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宽松,这造成了政治及文化的多元化面貌,文学创作题材进一步得到拓展。莫里森对该现象的关注散见于她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超越南方”的文学叙事。《柏油娃娃》着重强调了流动的地域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主人公经历了文化身份的错位、重建,南方小镇也无法改变她“局外人”的命运,最终远赴欧洲,走向身份漫游。《恩惠》出版于奥巴马就职前,小说回溯了美州被殖民时期弗吉尼亚的种族景观并展现了种族主义生产过程。白人移民从欧洲“弃儿”摇身一变成为美洲“主人”,印第安人则成为“本土的背井离乡者”,非洲黑人奴隶被“他者化”。与此相应的法律同时产生,造成了美洲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问题。两部小说依旧涉及到南方地域,同时延续了《所罗门之歌》确立的关于南方想象的基调,但叙事显然超越了对地域本身的执着而趋向更宏大的时代命题。与南方乡村相对的是北方都市,它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莫里森小说中关于都市的引入体现了作家对都市黑人命运的关注。美国黑人的两次移民潮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进入北方城市的黑人面临着价值观的断裂,《爵士乐》再现了这一历史境遇。一方面,以黑人布鲁斯为灵魂的爵士乐融合了突出的时代精神,被塑造成充满情欲面貌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黑人群体的南方经验又赋予了这种艺术形式以严肃而忧伤的美学特质,都市黑人通过它来弥合上述断裂。《家》以战争和种族迫害为题材展现了 20世纪50年代黑人的命运。受到战争创伤和种族迫害的主人公通过南归实现了创伤疗治和自我重塑。南部乡村再次被塑造为当代黑人获得文化救赎的乌托邦。无论是《爵士乐》中对南方乡村的记忆与回望,还是《家》中的返乡,都体现出黑人面对现代社会困境时的一种姿态——回到象征性的南方以获得救赎。可以说,这种地域构想是作家对现代性反思后的选择,也是对早期创作的某种回归。莫里森关于南方的想象性塑造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诉求,它始终与黑人群体的境遇密切相关。虚构的南方一方面用于安放他们在美洲南部的历史,使他们在被压抑的“在场”中获得某种历史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南方被象征性地塑造为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他们处理当下困境和未来获得多种政治可能性的文化基础。
曾丽梅[5](2019)在《托妮·莫里森小说与《奥德赛》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着名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于20世纪末登上文坛,以自己的创作对美国非裔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虽然出身贫寒家庭,但莫里森接受了正规传统的西方经典教育,并将之自觉运用到了创作中,作为西方文学两大源头之一的古希腊文学,更是她的灵感源泉。荷马史诗以其宏大壮阔的叙事结构、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注着称于世,其中的《奥德赛》更是以其丰富多元的主题意向、意蕴深厚的人物关系对后世的西方文学影响深远。本文比较分析莫里森的两部小说《秀拉》和《所罗门之歌》与英雄史诗《奥德赛》之间的文本互动关系,通过具体文本的比较和分析,反映出莫里森小说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论文除去引言和结语部分,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追寻”主题的角度比较两个文本。奥德修斯克服艰难险阻完成了归家的伟大壮举,承担起他对应的伦理身份,成为伊萨卡王者和家庭的大家长。这是一场追寻故乡和自我的旅程,莫里森笔下的黑皮肤主人公在充满歧视和压迫的社会中追寻自我的旅程,与此如出一辙。《秀拉》中的秀拉以自己独树一帜的反叛精神反抗世俗加给女性的价值观,她通过友谊与爱情去追寻那个像红杉树一样高大的自我。《所罗门之歌》中的奶娃通过一场寻找物质宝藏的经历,得知了家族的历史,知道了祖父真正的姓名之后,又重新获得了飞翔的神秘力量。秀拉和奶娃虽然性别、经历不同,但面临的是同样艰难的追寻过程。第二部分分析史诗与两部小说中的爱情、婚姻关系与模式。奥德修斯与妻子佩涅罗佩的美好爱情为后世读者所赞颂,他们与其子特勒马科斯组成的三口之家已具完整的家庭模式。莫里森的小说中,完整的家庭却没有孕育出像特勒马科斯一样优秀的后代,他们或平庸无能,或自私懦弱。有的家庭的完整结构被打破,父亲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甚至出现了缺少男性的纯女性之家。其原因在于黑人男性在种族压迫中难以承担家庭的责任,出于绝望逃避的心态,他们会抛弃自己的妻儿,而被抛弃的女性们则在痛苦绝望中无奈地扮演多重角色。第三部分分析追寻主人公在追寻过程中的引路人。奥德修斯在魔女基尔克的指引下进入冥界,见到了死去的同伴、战友、亲人和先知泰瑞西阿斯,他们向奥德修斯指明了正确的回乡道路。《所罗门之歌》中有着魔女气质的老妇人瑟丝向奶娃指明了派拉特的藏宝地,姑姑派拉特也像真正的“Pilot”一样指引着奶娃的灵魂,来自大自然的滋养也使奶娃弥补了先天的不足,获得了灵魂的轻盈。莫里森强调建立友谊的重要性,秀拉和奈尔曾经是亲密的朋友,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一度成为二人反抗压迫的坚强力量。奶娃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吉他也从正反两个方面促使奶娃从幼稚走向成熟。莫里森将《奥德赛》的主题引入到黑人小说创作中,这种熟知的思想主题的文化暗示性能唤起读者的深层记忆和感悟,建立起经典与新创文本的桥梁。统观莫里森所有作品,她不仅融合了希腊神话,还将基督教《圣经》、其他民族神话、音乐、民间传说以及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等等熔为有机的整体,讲述现代非裔美国人的梦想和现实、当下与历史的关系。她认为她的小说“是通向历史和预言的出发点”,这也正是本论文比较研究莫里森小说与《奥德赛》,并试图回溯神话传说、反思总结人类文化的原因。
姜月红[6](2019)在《女性意识与叙述声音:莫里森小说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着名的非裔女作家,也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历史上,黑人女性在“种族”、“性别”与“白人文化”共同作用下,被“遗忘”“失声”,成为“他者”的“他者”。“声音”是女性身份的象征,对边缘群体来说,尤其重要。为了重建黑人女性主体身份,莫里森通过独特的叙事策略,以黑人女性为视角,通过赋予她们“声音”,让其能言说自我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表达其女性意识。本文援引苏珊·S·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声音”理论,结合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与叙事学相关理论,从叙述“声音”的视角研究莫里森的作品,围绕“作者型”声音、“个人型”声音及“集体型”声音三种声音模式来分析作家的独特的女性意识,并且进一步挖掘“声音”叙事语境及意义。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作家托妮·莫里森及文学创作成就。其次,梳理莫里森小说研究现状及阐述本选题的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最后,梳理并廓清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理论术语:话语,声音与视角,叙述者与作者,作者声音与叙述者声音,女性主义批评“声音”与叙事学“声音”及苏珊·S·兰瑟的“声音”理论的特质及其在莫里森小说研究具体运用的过程中的变化。正文内容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从“作者型”声音展开论述并结合具体作品作相关阐释。分别从“外露”的作者声音,“隐蔽”的作者声音及“缺失”的作者声音展开分析,从而探析这一叙述策略下隐藏的作家意图。第二章,从“个人”型声音展开论述并结合相关作品作具体阐述。分别从“公开”的个人声音,“隐秘”的个人声音及“模糊”的个人声音来传达作家的女性意识。第三章,从“集体”型声音展开论述并结合具体作品中人物话语作具体阐述。从“轮言”形式、“共言”形式及“单言”形式三种形式下集体女性声音来探究作家的女性意识。第四章,探讨“声音”叙事背景及意义。叙事背景从社会文化语境及作家本人阅历两方面论述,从“主体”身份的重塑,“身体”美学的建构及“话语”权威的树立三方面探讨其叙事意义表现。结语部分总结莫里森小说中体现黑人女性意识所具有的多重内涵:历史的书写与民族情感的抒发,艺术的审美与文学的政治融合。
林云霞[7](2019)在《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身体美学》文中研究指明托妮·莫里森是杰出的当代作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美国非裔作家之一。她的创作以非裔美国人的生活为题材,表达了对黑人种族生存的冷静而又深刻的思考。通过对黑人身体形象的塑造,莫里森勾画出一条黑人自救之路。这条道路引导黑人摆脱了自卑心态,开始重建黑人之美和社区之美。本论文运用身体美学的理论,对托尼·莫里森小说中黑人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的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对托尼·莫里森在作品中呈现的黑人之“丑”进行了剖析。在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中,黑人的审美观受到了主流的白人文化的影响,因而他们认为黑色是丑的,自己也是丑的。这种审美观的变化使黑人陷入极度的自卑中,给黑人种族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托尼·莫里森深入他们心理深处进行探索,发现其自卑的根源是文化殖民。其次,论文写到了黑人对自身之美的探索。文化的迷失造成了黑人精神的堕落,黑人在道德上表现出拜金主义、责任感缺失等特征;在生活中被孤独感、无力感围绕。在这种情况下,莫里森引导黑人踏上寻根之路,在对历史的追溯中探索黑人之美,从祖先奋斗的历史里汲取自强不息,同心协力的精神力量。对于黑人女性来讲,黑人之美具有更深层的含义,因为她们不仅肩负着反抗种族歧视的历史任务,也肩负着摆脱男权欺压的使命。出于对黑人女性的关怀,莫里森引导黑人女性通过探索自己的身体去发现她们自身的美。莫里森认为,两性关系中客体向主体的转变和对自我生命价值的重视就是黑人女性应该追求的美。再次,论文写到了黑人之美的重建。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和谐的亲子关系、两性关系和同性关系的重建之描写呈现出黑人的精神之美。对生命尊严的坚守、对情感沟通的重视和对女性情谊的珍视都成为黑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最后论文对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社区——“黑人大写的身体”之美进行了探讨。黑人社区的美在于它是一个充满爱的集体。因为有爱,社区成为黑人身心的疗养院,精神的栖息地。黑人社区的美建立在黑人个体的自爱和自信上,只有黑人彻底摆脱自轻自卑,获得身心的自由,社区才能成为一股守护黑人权益、发扬黑人文化的强大力量。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创作中将对种族、女性的关怀和对身体形象的塑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因此本文从身体的角度入手,运用身体美学的理论对她的作品进行分析,展现了她对黑人命运的思考。
张武[8](2019)在《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均已发展成一门显学,总体呈现如下特征:各族裔分支文学研究日益兴盛,整体性研究明显不足。死亡叙事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文艺批评界涌现出来的学术新词,包含故事死亡和话语死亡两个意义层次。死亡叙事不仅在美国少数族裔书写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而且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整体性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本文着重关注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依次剖析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华裔作家伍慧明、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印第安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以及拉美裔作家朱诺·迪亚斯小说作品中的死亡文本,旨在揭示死亡在少数族裔小说情节建构和主题表达中的叙事功用。莫里森小说中的死亡叙事对凸显爱之主题发挥着重要作用。爱是莫里森小说创作重点关切的文本主题之一。爱之主题在莫里森小说中同死亡叙事关系密切。《所罗门之歌》以罗伯特·史密斯的自杀事件为引,展开了一场关涉爱的政治协商,即在处置黑白种族积怨与冲突时,黑人族群究竟应当坚守民族主义“小”爱,还是应当超越族裔疆界推崇人类主义“大”爱?《宠儿》则探讨了蓄奴制语境下母爱的扭曲和变异,其中爱之主题表达主要借助贯穿全书的弑婴情节和鬼魂书写得以完成。死亡叙事在伍慧明小说中同文化记忆交织在一起,映射出新一代美国华裔急切脱离自我族裔文化属性、主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身份欲望”。《骨》紧紧围绕安娜跳楼自杀事件展开故事叙述,《向我来》则在小说文本中穿插了多个主要人物的死亡细节。透过充斥小说文本的死亡文化符码,伍慧明对故国传统文化的犀利批判和对美利坚民族身份的强烈认同赫然入目。罗斯的小说创作在1986年之后更多关切和思索老年问题。与之相对应,生的眷恋和死的焦虑成为罗斯这一时期小说作品的核心主题。罗斯的作品往往能够超越表面的族裔经验书写,传递出关乎整个人类的普遍性哲学思考。《人性的污秽》和《凡人》明显削弱了主人公的族裔身份属性,集中表达了后工业时代人类个体到达人生尽头时产生的生命焦虑。前者重重死亡谜团的背后隐含着令人窒息的老年危机,而后者透过极富画面感的死亡场景烘托出人类何以与死亡和解的心路历程。阿莱克西作为一名美国印第安裔作家对于本族群生存现状的关切和前途命运的抒写通过一系列设计巧妙的死亡隐喻展开。《蓝调》和《杀手》分别聚焦保留地和大都会中印第安青年的生存状态,但无论是《蓝调》里的斯波坎保留地,还是《杀手》中的西雅图大都会,统统在阿莱克西的笔下幻化成为印第安人的死亡空间。《飞逸》和《日记》中,阿莱克西明显表露出超越族裔囿限、实现个体救赎的后现代派族裔思想,积极探讨了印第安人最终摆脱生存(死亡)困境的可能性途径。迪亚斯小说中的情爱故事堪称“死亡”之恋,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之花尚未充分绽放,就已经注定枯萎。《沉溺》和《失去》常常被学界视为“包装”成短篇小说集的长篇小说序列,作品中的每个“单一”故事几乎都涉及男女关系,但在多米尼加传统文化特有的男性气质影响下,三位男性人物(叙述者尤尼尔、哥哥拉法、父亲拉蒙)始终不曾拥有真正的爱情。患病后不治身亡的关键角色拉法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迪亚斯对于多米尼加男性气质的否定性批判。长篇小说《一生》以多米尼加裔青年奥斯卡的情爱史为主线,把遭遇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小人物的命运浮沉置于多米尼加民族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加以审视。奥斯卡短暂的一生始终没有摆脱笼罩卡布莱尔家族的魔咒,最终命丧黄泉。卡布莱尔家族的诅咒源自欧洲殖民入侵,形成于特鲁希略独裁时代,俨然是整个多米尼加民族不堪回首的命运缩影。小说中,正是由于这永生摆脱不掉的民族魔咒,号称非典型“多米尼加仔”的主人公奥斯卡自幼渴望的爱情之花从来没有真正盛开过。从某种意义上讲,奥斯卡的死亡除了引领着小说的叙事主线,还昭示了多米尼加裔美国人的身份困境和生存苦难。总体而言,美国少数族裔作家作为一个整体均通过死亡叙事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自我族群生命经验的关注,此乃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作品中死亡叙事的普遍共性。不过,每位少数族裔作家作为独立创作个体也都同时拥有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就死亡叙事而言,一千名少数族裔作家就会有一千种死亡叙事策略,一千个少数族裔小说人物就会有一千种死亡方式。简言之,故事死亡层面,死亡个个不同;话语死亡层面,构思各具特色。死亡叙事策略的差异恰恰反衬出创作者各自的族群差异、个性差异、性别差异和叙述差异。这也是每一位美国少数族裔作家都具有独特艺术魅力,每一部美国少数族裔小说都充满文本悬念的奥妙所在。
郑凯文[9](2018)在《重复与变奏:莫里森关于黑人身份建构的再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黑人文学与黑人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期的黑奴被掠夺了话语和文字,只能用歌声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并将文化以音乐的形式保存起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非裔美国作家开始书写他们的文字时,黑人音乐的因素便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作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在创作内容和创作手法上都受到黑人音乐的深刻影响,创作主题也始终离不开黑人民族自身的建构问题。以非洲祖先的文化传统为根基,既要维护黑人民族内部两性的和谐,又要实现黑人民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的和谐,这是她为民族指出的方向。同时,莫里森的创作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将新的社会问题融入其中,使作品始终保持活力,宛如一首世纪长歌,不断吟唱。本文立足于黑人音乐的特点——重复与变奏,分析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小说的创作历程中如何把握她所关注的黑人身份建构的问题。论文以黑人音乐中的灵歌、布鲁斯、爵士乐为三大主框,在分析三种音乐特色的基础上,比较莫里森的小说书写和其他几位代表性作家的不同,梳理莫里森在黑人民族自身建构上不变的思想,同时指出莫里森对自身及他人创作上的变奏式超越。本文认为莫里森的创作始终受到黑人音乐的影响,她通过对三种黑人音乐形式的理解,指出文化、性别、种族在黑人身份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在不断的耕耘中,莫里森始终对前辈作家和自身创作有着再思考。本文在结构上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四部分。绪论主要阐明了黑人文学与音乐的关系,并在现有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第一章论述灵歌的精髓与莫里森笔下黑人身份建构中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分析莫里森笔下的“林地空间”与黑人灵歌的关系,指出黑人身份的建构离不开其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团结;第二章论述布鲁斯对于莫里森的隐喻意义及莫里森书写中所强调的男女和谐思想。布鲁斯的独奏总是给人忧郁的感觉,暗指单一的性别很难实现人的健康发展,黑人身份的建构需要两性的共同合作。莫里森通过小说中男女性别的“独奏”来指出两性和谐的重要性;第三章论述莫里森对爵士乐音乐精神的借鉴以及所指出的种族和解的重要性。爵士乐虽然是黑人音乐的代表,但它融合了多种文化因素在其中,就好比一部真正优秀的黑人小说绝不是单单只有黑人形象,通过莫里森与其他作家的对比,可以发现莫里森在创作中力主白人在黑人身份建构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四章论述黑人音乐的特点与莫里森小说的关系,用“重复与变奏”来描述莫里森小说创作历程的“变与不变”;结语部分从黑人身份建构的角度对文章进行总括。
吴朝辉[10](2018)在《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异托邦》文中研究说明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不仅是享有盛誉的非裔美国女作家,而且是资深的教授、评论家,至今仍然活跃在世界文坛上。在莫里森笔下,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命运及精神世界成为她表达的主题,凸显的是她对性别、种族与文化的理解。她继承了美国文学和非裔美国文学的空间叙事传统,空间成为莫里森小说创作的重要策略。家、社区等空间均成为她描写的对象,本文关注莫里森笔下的异托邦空间,种植园、墓地、教堂、船舶等从不同的侧面再现了非裔美国人及其女性在美国社会上的他者生存。虽然涉及种植园的作品只有《宠儿》和《恩惠》两部,但这一异托邦空间是莫里森笔下很重要的空间书写,这一空间最直接地关系到非裔美国人生存中最黑暗的部分,他们被剥夺去人性,变为与动物无异的生命或是与货物等值的财产。墓地这一异托邦空间出现在莫里森的多部作品中,非裔美国人的生死与墓地之间的关系表明,非裔美国人生之不平等,死也无足轻重的地位。墓地既映射种族的不平等,同时也蕴含了非裔文化的传承。教堂作为非裔美国人精神的庇护所,这一神圣空间依然是权力的运作场。非裔美国人自非洲来到美洲大陆开始,就注定是一个离散的民族,他们不断迁徙,在不同的空间中游走。连接不同空间的流动空间,诸如汽车、火车和船舶就成为了记录和反映非裔美国人他者生存的重要场所。莫里森通过不同异托邦空间的书写,从多个角度再现非裔美国人及其女性的生存之旅,表达了她作为非裔女性作家对非裔美国人及其女性生存的关怀。
二、托妮·莫里森笔下的黑人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托妮·莫里森笔下的黑人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声音” |
第一节 “女性声音”的提出 |
一、经典叙事学中的语态理论 |
二、从“语态”到“声音” |
第二节 “女性声音”的双重建构 |
一、“女性声音”的双重性 |
二、托妮·莫里森小说的双重性 |
第三节 “女性声音”的三种模式 |
一、苏珊·兰瑟对“女性声音”的分类 |
二、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声音” |
第二章 莫里森小说中的发声策略 |
第一节 对男权中心的解构 |
一、独特的女性视角 |
二、碎片化与省叙 |
三、隐喻与魔幻 |
第二节 女性声音的展现 |
一、以男性声音为衬托 |
二、女性声音的直接表达 |
三、女性声音的传递 |
第三节 独特的女性语言 |
一、保持“手中之鸟”的活力 |
二、语言的节奏性和音乐性 |
三、语言的时态和含混 |
第三章 女性声音权威的生成 |
第一节 女性权威的相关阐释 |
一、权威的双重性 |
二、叙事形式与读者阅读 |
第二节 女性权威的形成过程 |
一、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关系 |
二、小说文本的阅读阐释 |
第三节 女性权威形成的表现 |
一、叙事模式的颠覆 |
二、女性权威的最终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中的身份认同主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两位作家及作品比较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莫里森与汤亭亭的身份认同意识辨析 |
第一节 身份认同理论与文学审美表达 |
一、身份认同理论简介 |
二、身份认同理论的内涵与要义 |
三、身份认同理论的文学审美表达 |
第二节 莫里森的身份认同意识 |
一、莫里森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体验 |
二、莫里森的社会感受和文化反思 |
三、莫里森的身份认同意识:对强权文化、身份迷失的反思 |
第三节 汤亭亭的身份认同意识 |
一、汤亭亭的生活阅历和文化体验 |
二、汤亭亭的社会感受和文化反思 |
三、汤亭亭的身份认同意识:华裔与美国人的双重体验与种族情结 |
第四节 莫里森与汤亭亭身份认同意识比较 |
一、美国社会的少数族裔:生而有之的双重身份 |
二、文化交融与冲突中的困惑:身份缺失与文化焦虑 |
三、非裔与华裔作家:不同的现实思考和文化自觉 |
第二章 《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身份认同主题与女性形象塑造 |
第一节 《最蓝的眼睛》身份认同主题的艺术呈现 |
一、宝琳和佩科拉:迷惘的心灵和迷失的自我 |
二、克劳迪亚姐妹:可贵的自信和执着的坚守 |
三、典型化的形象体系:身份认同意识的多维表现 |
第二节 《女勇士》身份认同主题的艺术呈现 |
一、母亲英兰:身份坚守与文化自信 |
二、无名姑姑与月兰:无所适从与身份丧失 |
三、“我”:迷茫、矛盾与身份追寻 |
四、两代华裔女性及母女关系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
第三节 《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身份认同主题比较分析 |
一、美国社会少数族裔的处境:身份困境与身份追寻 |
二、美国社会少数族裔的选择:身份认同追寻的个性化表现 |
第三章 《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身份认同主题的意义探析 |
第一节 身份认同困境下的生存悲剧及其审美内涵 |
一、《最蓝的眼睛》中非裔女性的生存悲剧 |
二、《女勇士》中华裔女性的生存悲剧 |
三、身份重建:非裔、华裔女性生存悲剧的审美内涵 |
第二节 身份认同主题对社会和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
一、《最蓝的眼睛》对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
二、《女勇士》对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的审视与反思 |
三、反思之意义:少数族裔女性身份认同的选择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牛津非洲思想百科全书》“人物类”专题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2 译中的难点与问题 |
2.2.1 专有名词的翻译 |
2.2.2 长难句的翻译 |
2.3 译后审校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重难点词汇的翻译策略 |
3.1.1 根据语境灵活选词 |
3.1.2 活用汉语四字格 |
3.1.3 词义引申 |
3.1.4 词性转换 |
3.1.5 增补词语 |
3.1.6 文化补偿 |
3.2 长难句的翻译策略 |
3.2.1 调整语序 |
3.2.2 拆译 |
3.2.3 意译 |
3.2.4 反说正译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经验与收获 |
4.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少数族裔家园困境与莫里森小说中的地理现象 |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阐述 |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 |
第一章 体验南方:身体实践与种族身份构想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建构:《秀拉》中的身体实践 |
一、界域化空间:梅德林“底部” |
二、女性身体实践与主体性建构 |
三、解域化身体实践的意义 |
第二节 塑造南方与文化身份认同:论《所罗门之歌》 |
一、先天不足:种族身份与价值观的断裂 |
二、沙理玛:非洲和美洲的共生体 |
三、黑人文化英雄再造 |
小结 |
第二章 回忆南方:历史记忆与政治理想 |
第一节 《宠儿》中的记忆政治 |
一、回忆“甜蜜之家”与奴隶身份确证 |
二、124号鬼魅与奴隶制遗产 |
三、“林间空地”仪式与黑人的自由之路 |
第二节 南方乌托邦实验:《天堂》中的政治实践 |
一、黑文的创立及其前现代乌托邦形态 |
二、鲁比:现代化进程中的黑人城镇 |
三、女修道院:种族融合的政治样板 |
小结 |
第三章 超越南方:全球化时代流散群体的伦理关怀 |
第一节 《柏油娃娃》中流动的地域与身份 |
一、加勒比海骑士岛与文化身份的错位 |
二、纽约与黑人文化身份重塑 |
三、埃罗和“局外人” |
四、巴黎及其它与身份漫游 |
第二节 《恩惠》:殖民时期的种族景观及种族主义生产 |
一、从“弃儿”到“主人”:欧洲白人移民的身份转变 |
二、“本土的背井离乡者”:印第安人主体性的失落 |
三、非洲黑人奴隶的“他者化” |
小结 |
第四章 回归南方:现代性视野下的地域构想 |
第一节 《爵士乐》:音乐、小说形式与政治 |
一、爵士乐与小说形式 |
二、移民潮、北方都市和爵士乐 |
三、南方经验与爵士乐 |
第二节 危机与救赎:论《家》的反现代性叙事 |
一、战争与人性的失落 |
二、人体医学实验、“斗狗”:种族迫害与伦理 |
三、南归:塑造乌托邦和文化救赎 |
小结 |
结语 |
一、作为虚构和象征的南方 |
二、南方与非裔美国人的家园 |
三、保守退避抑或野心勃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位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托妮·莫里森小说与《奥德赛》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对象与问题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理想自我与故乡的追寻 |
第一节 追寻女性自我 |
第二节 追寻真正的姓名 |
第三节 艰难的追寻之旅 |
第二章 爱情关系和家庭模式 |
第一节 不同的家庭关系 |
第二节 纯女性之家 |
第三节 被抛下的人 |
第三章 灵魂引路人 |
第一节 魔女的引导 |
第二节 朋友之爱 |
第三节 自然万物的滋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女性意识与叙述声音:莫里森小说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作家及作品简介 |
二、莫里森小说研究现状梳理 |
三、“声音”理论相关概念阐析 |
第一章 作者型叙述声音 |
第一节 “外露”的叙述者声音 |
一、叙述者“话语”干预 |
二、叙述者“故事”干预 |
第二节 “隐蔽”的叙述者声音 |
一、“象征”修辞的叙述声音 |
二、对比修辞的叙述声音 |
第三节 “缺失”的叙述者声音 |
一、事件表述的叙述声音 |
二、背景表述的叙述声音 |
第二章 个人型叙述声音 |
第一节 “隐秘型”的个人声音 |
一、“无处言说”的个人声音 |
二、“无法言说”的个人声音 |
第二节 “模糊”的个人声音 |
一、“情感认知”上的个人声音 |
二、“身份认同”上的个人声音 |
第三节 “公开”的个人声音 |
一、“自我认同”的个人声音 |
二、“反抗男权”的个人声音 |
第三章 集体型叙述声音 |
第一节 “轮言”形式下女性集体声音 |
一、轮言形式下“两性关系”的叙述声音 |
二、轮言形式下“主奴辩证”的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单言”形式下的女性集体声音 |
一、单言形式下的女性身体苏醒的叙述声音 |
二、单言形式下的灵魂与肉体结合的叙述声音 |
第三节 “共言”形式下女性集体声音 |
一、作者型叙述者与人物叙述者共言 |
二、故事内人物与人物叙述者共言 |
第四章 莫里森小说的女性叙事成因及意义 |
第一节 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 |
一、美国黑人政治运动的影响 |
二、欧洲女权主义运动的推动 |
三、黑人女性文学的市场需求 |
第二节 作家本人的阅历 |
一、黑人家庭的影响 |
二、文化教育的影响 |
三、作家本人的文艺观 |
第三节 莫里森小说“声音”叙事的意义 |
一、重塑黑人女性的“主体”身份 |
二、建构黑人女性的“身体”美学 |
三、树立黑人女性的“话语”权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身体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依据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3、论文的理论视域 |
4、选题意义及价值 |
第1章 剖析黑人之“丑” |
1.1 作品对黑人之“丑”的呈现 |
1.2 作家对黑人之“丑”的探源 |
第2章 黑人探索自我之美 |
2.1 寻根访祖:身体的痊愈与精神的“飞翔” |
2.2 身体漫游:身体的漫游与对自我意识的坚守 |
第3章 重建黑人之美 |
3.1 守护生命的尊严 |
3.2 缔造情感的纽带 |
3.3 珍视女性情谊 |
第4章 大写的身体——黑人社区之美 |
4.1 用爱治愈创伤 |
4.2 用爱建立和谐社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美国少数族裔文学 |
第二节 研究视角:死亡叙事 |
第三节 研究框架: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 |
第二章 莫里森小说中的爱与死亡 |
第一节 《所罗门之歌》中的死亡叙事与爱的政治协商 |
第二节 《宠儿》中的死亡叙事与爱的历史再现 |
第三章 伍慧明小说中的死亡记忆 |
第一节 安娜之死:《骨》对故国传统文化的犀利批判 |
第二节 死亡和弦:《向我来》中美利坚民族身份的强烈认同 |
第四章 罗斯小说中的死亡焦虑 |
第一节 老年危机:《人性的污秽》中的死亡秘密 |
第二节 克服恐惧:《凡人》中的死亡练习 |
第五章 阿莱克西小说中的死亡隐喻 |
第一节 死亡困境:阿莱克西早期小说中的出走主题 |
第二节 摆脱死亡:阿莱克西少年小说中的超族裔书写与个体救赎主题 |
第六章 迪亚斯小说中的死亡之恋 |
第一节 拉法之死:《沉溺》与《失去》中多米尼加男性气质的否定性批判 |
第二节 奥斯卡之死:《一生》中家族诅咒引发的历史沉思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9)重复与变奏:莫里森关于黑人身份建构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黑人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
(二)莫里森的创作以及研究现状 |
(三)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一、灵歌的呼唤——黑人民族自身的合奏 |
(一)灵歌的呼唤 |
(二)莫里森笔下的“林地空间” |
(三)莫里森笔下黑人社区的互惠 |
二、布鲁斯的忧郁——单一性别的“独奏” |
(一)布鲁斯的忧郁 |
(二)非裔美国作家笔下的“独奏” |
(三)莫里森的布鲁斯实验 |
(四)莫里森笔下的两性关系 |
三、爵士乐的合奏——黑人与白人的合奏 |
(一)爵士乐的合奏 |
(二)非裔美国作家笔下的种族关系 |
(三)从他者叙述到心理独白 |
(四)莫里森笔下白人在黑人身份建构中的作用 |
四、莫里森的独特贡献——重复与变奏 |
(一)重复 |
(二)变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异托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托尼·莫里森的创作及影响 |
(二)托尼·莫里森研究综述 |
1.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空间问题的研究综述 |
2.托尼·莫里森作品中他者主题的研究综述 |
(三)异托邦理论探究 |
1.乌托邦与异托邦 |
2.异质六要素 |
3.他者的显现 |
一、种植园:非裔美国人被物化的异托邦空间 |
(一)种植园中的“了望塔” |
(二)身体即囚室 |
1.动物般沉默的黑奴 |
2.女奴身体的伤痕 |
3.灵与肉的分离 |
二、墓地:非裔美国人亡灵寻求安息的异托邦空间 |
(一)孩童的安葬之所 |
(二)长者的安息之所 |
(三)在墓地的构建中回归 |
三、教堂:非裔美国人精神得以栖息的异托邦空间 |
(一)灵魂的庇护所 |
(二)替罪羊女修道院 |
四、交通工具:记录非裔美国人漂泊的异托邦空间 |
(一)贩运奴隶的船舶 |
(二)充斥着种族暴力的火车 |
(三)逃亡的汽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论文成果 |
致谢 |
四、托妮·莫里森笔下的黑人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声音”研究[D]. 吴冬兰.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最蓝的眼睛》与《女勇士》中的身份认同主题比较研究[D]. 刘真.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3]《牛津非洲思想百科全书》“人物类”专题翻译实践报告[D]. 李聪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D]. 张银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托妮·莫里森小说与《奥德赛》的比较研究[D]. 曾丽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女性意识与叙述声音:莫里森小说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D]. 姜月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7]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身体美学[D]. 林云霞. 南昌大学, 2019(02)
- [8]美国少数族裔小说中的死亡叙事研究[D]. 张武. 厦门大学, 2019(08)
- [9]重复与变奏:莫里森关于黑人身份建构的再思考[D]. 郑凯文.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 [10]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异托邦[D]. 吴朝辉. 云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