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殊途不同归奥妙何在?(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1)在《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朝鲜文人积极接受中国诗歌的影响,跨越语言的障碍洞悉中国诗歌的奥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为朝鲜汉诗史留下了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汉诗发展达到成熟的李氏朝鲜中后期,本文的研究对象安东金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安东金氏家族以其独特性屹立于朝鲜文坛,虽诗学中国,却并不拘泥蹈袭,并在实际汉诗创作中体现出了自己的个性色彩。本文选取了安东金氏家族中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三代人即金尚宪、金寿恒、金昌协为例,以期通过他们的汉诗创作管中窥豹,探求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风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在研读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厘清李氏朝鲜中期的社会境况与文学思潮。在充分了解当时社会文学背景的基础上认识安东金氏家族,解读其在李氏朝鲜中期的独特社会地位。与此同时,从文学家族概念出发引出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创作,展开对安东金氏家族汉诗创作独特性的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第二章以金尚宪(1570—1652)的忠贞节义为侧重点展开论述。知人论世,对金尚宪的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进行梳理,对其创作的一千八百余首汉诗进行分析解读。从悲壮的命运感及坚定的节义精神、游仙世界、悼亡与追思等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重在揭示其人其诗突出的忠贞节义精神。第三章以金寿恒(1629—1689)的自由纯真为着眼点展开论述。爬梳其生平经历,重点解析其流放灵岩期间所作“和陶诗”。通过诗人仕途失意时期的诗作,洞察其创作心态,从而深入其内心世界,辨析其特点。第四章以金昌协(1651—1708)的自然本真主张为着眼点展开讨论。通过梳理其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洞察其汉诗创作的文心所在。同时从其汉诗的体裁选择与表现技巧两个角度,探究其崇尚本真的诗学思想对其汉诗创作的深刻影响。最后总结全文,安东金氏家族的生活状态为汉诗人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以及强有力的保障,金氏三代汉诗人先后绽放各自独具的个性光彩,继承并发展了金氏家族文学传统,共同谱写出专属安东金氏家族的灿烂汉诗画卷。
于子强[2](2020)在《苏轼“易史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宋时期,易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传统史学也在此时取得了辉煌成就。自汉代以来就已形成的易学与史学间的“不解之缘”,亦逐渐走向深入,涌现出了众多兼通易、史的名家,而苏轼就是其代表人物。在继承家学与蜀地学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苏轼对易学与史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在“以史证易”方面,他以《左传》为尊,力求有资于治道,并以此阐明“性”“情”之别,试图开辟出《易》学的新局面;在“以易解史”方面,他从“忧患”、“通变”、“天人”等易学传统命题出发,形成了“见盛观衰”、“知时而变”、“理势自然”等一系列具有蜀学特色的历史观。由此,一种“易中有史,史中有易”的“易史互动”思想在东坡庞大的理论体系中建构起来。同时,作为“文人之气”浓厚的一代文豪,苏轼的文学品格与其在易史互动上的思考间也存在着联动,对“易史互动”的一系列探索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其文学审美和艺术追求。苏轼在“易史互动”领域内理论创获,是审视、研究其思想的一个重要视角,也充分体现出了“天水一朝”思想学术有别于前代的独到之处。
秦洁[3](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肖驰[4](2020)在《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一明(1734-1821)是清代乾嘉年间西北地区着名的龙门派道士,道教易学和内丹学大家。刘一明将易学研究与内丹学理论相结合,他对易学象、数、理均深研其几并从“性学仙道”的角度做出深刻系统的阐释,形成独具特色的道教易学思想。刘一明的道教易学思想实是以易学观念丛来建构和表达的,以内丹学之超越性追求为核心旨趣的形上学思想。此文将刘一明的道教易学思想置于易学与道教思想的交融发展史以及道教气论和性命论思想的发展脉络下来考察其理论特质和意义,并探究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在会通儒道思想方面所起的作用。此论文由导论、正文两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进行了阐释。正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考察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第二章针对目前研究所忽略的刘一明相关道教易学着述的文献问题进行新的考辨,展示刘一明道教易学文献的真实面貌,并考察刘一明学《易》治《易》的心路历程,厘清他关于易学性质和易学象数理各要素之内在联系的基本看法,以及他治《易》的基本旨趣。第三章重点考察仍未引起学界关注的刘一明道教易学着述《三易注略》,以此为主要文献,从先天一气论、气化阴阳观和气化五行观三个方面来探讨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气本论和气化论的特色。刘一明通过对河图洛书象数结构特征的阐释,来说明五行之气“生化克成”的运动情态以及“绾合错综”之“顺逆”运动机制,为五行气化的宇宙图景提供了新的诠释理路。他又通过“河图中一”的概念来阐发“先天真一之气”作为一种“无限开展之气本体”的实质,并藉由《易传》的“神”概念来对此气本体所内具的创造性动能进行说明。他还通过先天易学的研究提出“先天阴阳观”,用以说明“先天真一之气”所具有的阴阳两种样相之迭转相生的规则,更通过“一神两化”之易学命题的诠释,对先天真一之气与后天阴阳二气的体用关系作出新的说明。第四章考察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性命论,重点分析刘一明藉由易学思维模式对气论与心性论之融摄问题所提出的新诠释理路,并对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在会通儒道性命论思想方面所提出的新观念进行深入探讨。刘一明通过对“胎中面目图”、“黍珠图”等由“无极图”改造而来之《易》图的阐发,提出作为生命本体和心性本体的“真灵之性”的概念,又以“太极之中”的概念来说明真灵之性就是“性命合一之体”,“心神”是真灵之性主宰生命活动的功能。他通过对“天地之心”的诠释而将理学仁体的概念与“真灵之性”的概念融合起来,又藉由“乾坤简易”来阐发王学的“良知良能”,从而将良知良能与真灵之性相融摄。他又融合了道教“混元”的概念和易学“乾元”的概念而提出“混元体”之生命整体观,更利用河图五行的动态模型来统摄道教的五元和儒家的五德概念,提出了融通儒道思想的生命整体观。他还通过对“穷理尽性至命”、“取坎填离,进阳退阴”的阐释来论述内丹学性命合一的工夫论进路和修炼法理,并力图将道教性命双修与儒家内圣修持之工夫论统一起来。第五章对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特质、意义和不足做出归纳总结。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主旨是“丹道即易道,圣道即仙道”,他基于这一主旨进行理论建构时所采用的方法论之特色是“以图卦理数易,释先天真一气”。刘一明的道教易学思想,从多个向度为本源论与本体论的融合提供了更具理论解释力和逻辑自洽性的新的致思路径,推动了道教气本论和气化论在清代的进一步发展。他以先天真一之气来阐发并统摄心性、性命、精气神等概念范畴,形成了一套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性命论,为返性还元的心性修炼与精气神转化之修炼的阐发和统一提供了新理路,推动了道教性命论的发展。他通过易学研究和诠释提出沟通融合儒道性命论思想的新观念和思路,进一步推动了儒道思想之会通。刘一明在诠释相关易学问题时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情况,他通过易学观念来阐发的气论也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池舒文[5](2019)在《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文中指出《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范畴”一词做出两种解释,一种是哲学性或理论性的解释,即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另一种则是通俗的解释,即范畴指“类型、范围”,这两者之间虽不能说在意义上毫无联系,但它们之间似乎仍有不小差别。一方面“范畴”作为各学科必须依赖的基础性概念,显然被要求作为一个体系而存在,即各学科均要为自己准备一整套“范畴”用以构筑一个严谨详实的能够反映人对客观事物本质认识的理论体系,但另一方面“范畴”在日常用语中却给人一种“事事皆范畴,处处见范畴”的感觉。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语言使用中“范畴”似为所有“语词”背后的意义支撑,每个“语词”自身被看成是“表达”,而它所表达的东西就是其背后的“范畴”意义,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范畴”概念本身有不同寻常之处。首先,它是西方思想和学术源头的核心概念,在古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位居显要;其次,“范畴”在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概念,它是自带一个体系的存在者,其中包含了着名的十大范畴;再次,“范畴”概念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得到广泛的使用,广泛存在于不同哲学家的不同哲学体系,结果是“范畴”概念在获得极其丰富的意义内涵的同时,其本身内在的涵义亦被不断“泛化”,它的使用早已突破了哲学的领域而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现代的语境中更是几乎被等同于“类别”;最重要的是,“范畴”概念始终与我们的认知息息相关,它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亦即它并非仅仅相关于世界上某些事物、某些种类、某些方面的认知,而是相关于世界上所有事物、所有种类、所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有鉴于此,本论文力图完成涉及范畴的两项紧密相关的研究任务,第一项任务涉及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它作为主体内容将覆盖本文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第二项任务是该理论性比较研究对范畴化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它作为必要延伸将在本文第五部分加以展开。在第一项任务中,我们追寻“范畴”所经历的体系演变,我们把范畴论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分别选取一个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认识论中的范畴体系加以研究,具体而言,即选取亚里士多德的经验论范畴体系、康德的先验论范畴体系和胡塞尔的本质论范畴体系这三大范畴体系进行理论比较研究。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范畴体系尽管可以说互相之间是异质性的,但它们同样都专注于描述我们的全部基本认知范式,并且同样都把这些认知范式命名为“范畴”,因此在对于基础认知意义的追寻方面完全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在具体论证上,本文一方面把着力点放在各体系本身内在的系统纯粹性和自洽性及其对于基础认知所具有的独特维度,另一方面也注重对于不同范畴体系进行横向比较,在揭示不同范畴体系之间的异质性和各自具备的系统自洽性的同时,亦着重挖掘范畴论本身一以贯之的精神脉络以及范畴体系演变进化的历史连贯性。接着,本文进一步深入考察范畴概念本身的演变规律,揭示其演变所围绕的三大主轴即逻辑主轴、区域主轴及意义主轴,前两大主轴为显性主轴,后一个主轴为隐性主轴;从以上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考察中,我们提炼出了其不变的概念内核即“认知意义之底层”或者说“认知的可能性本身”。正是以此范畴概念本身的不变内核为基础,我们转而进入本文的第二项任务即“范畴化”过程的研究,因为“范畴化”就其根本而言就是根植于基础领域的“认知可能性之本身”的意识操作,它是在整个经验认知过程之中进行的(针对认知可能性的)现实化和(针对认知对象的)客体化的意识行为。原本按照胡塞尔的划分,整个经验认知过程一共为三个对象性建构阶段即接受性对象的建构阶段、知性对象性的建构阶段以及普遍对象性的建构阶段,而根据我们的对于范畴化的定义则可以把它们解释为三个阶段的范畴化。在针对经验认知过程的范畴化实践性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发现了三大范畴体系所辖的诸范畴在主导不同阶段的范畴化方面存在着天然的互补性和一致性,即第一认知阶段的范畴化其实是由康德的现象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图型化(还有范畴的特型化作为必要补充),第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正是由胡塞尔的逻辑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逻辑化,而第三认知阶段的范畴化则是由亚里士多德的类型性诸范畴主导进行的范畴类型化,这些不同阶段的范畴化构成了基础认知领域的一整个经验认知构架。除了以上基础领域,我们的经验认知其实还有更加显性、突出的领域,这就是心理认知领域和语言认知领域,只要我们稍稍扩展一下“范畴化”的意义辖域,它就必然要涉及这两个领域,但是即便如此,在这两个领域中所谓的范畴化亦仍然是基础领域的范畴化的外化表现,在心理领域直接表现为“直观化显象”而在语言领域则直接表现为“系统化表达”。
王银宽[6](2019)在《王船山《周易大象解》“君子之道”发微》文中研究说明“天人合德”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命题,其中蕴含着深邃而充满生命力的思想,是历代易学研习者经久不衰的探究对象。而这一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则是《大象传》,里面“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解卦方式是“天人合德”最为全面、细致的呈现。历代易学家对《大象传》都有别开生面的诠释,而对其中的思想阐发最多、最为系统的,要数明末思想家王船山的《周易大象解》。船山认为《大象传》与占蓍无关,纯粹为学《易》之理,是体悟“尽人事以和天德”的重要门径,更是君子崇德广业、安生立命的终极准则。“尽人事以和天德”,正是本文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周易大象解》为文本依据,以“君子之道”为考察对象,就“君子之道”的问题由来、具体内涵的讨论为基础,进一步来探究“君子之道”的形上依据,以及“君子和于易道”的方法,从而为人们在如何来“崇德广业”寻找一个根本依据。文中所赋予“君子”的内涵,具有很鲜明的指向,即易道的体悟者、延续者、实践者、与承传者。“君子之道”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君子如何来领悟广大而精微的易道,如何把易道落实于人事之中,让自身的言行都能和顺于易道。论文的正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明清易代的时代背景以及船山研易的三个阶段,目的在于理解船山所面对的时代问题,以及他的易学特征。第二章主要从“一阴一阳”的易道交替变化规律入手,探讨了“君子之道”的问题由来,以及船山对《大象传》的诠释特色,并一进步对《周易大象解》的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王弼和程颐的易学、佛老思想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个纵向的对比研究,以便更好把握《周易大象解》的思想特征。第三章结合船山的其他着作,探讨了君子能够体悟易道,并且延续易道的形上依据,并结合船山对《大象传》的具体诠释,就“乾坤两卦为修己治人之纲”的思想进行了具体的讨论,最后着重讨论了本文核心的问题,也是船山理解《大象传》意蕴的心要所在,即“君子和于易道”的四种方法。第四章则是讨论君子学易的重要功用,即在“崇德广业”上的具体实践,分别从“反身修德”、“经纶治世”、“化成天下”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论述。
胡飞林[7](2019)在《司马迁易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史记》记载《周易》的作者与成书过程,并说“言《易》者本于杨何之家”,是从杨何的学术贡献和《周易》官方地位的确立的角度来考量的,班固所说“要言《易》本之于田何”,是从整个汉朝易学发展史和学派宗属的角度来考量的,两者并不矛盾。《史记》与《周易》的关系既不同于后世的“以史证《易》”派,也不同于近代以来的把《周易》作为社会史的影子或材料来研究的路子,司马迁有正宗的《易》学传授渊源,又精通《周易》,明确自己的着史目标之一“正《易传》”,即参与修订、整理杨何一派《易传》。司马迁对《周易》及易学的看法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首先,司马迁认为《周易》是阐发幽明之术的占卜书,不是通人达才很难参透其中的精深奥妙之处;其次,司马迁认为《易》是“长于变”的变化之书,变化观是《周易》的核心思想;再次,司马迁认为“《易》基乾坤”,乾坤代表天地阴阳、男女夫妇,《周易》的理论基石或者核心观念是透过乾坤两卦展现出来的,乾坤又具有易简的特性,乾易坤简,礼乐精神和简政之法皆可以易简为哲学根基;最后,“《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这是司马迁整部史书的核心指导思想,《周易》作为一部哲学书,《春秋》作为一部史书,二者近似于道与器的关系,哲学思想(道)隐含在历史事实(器)之中,司马迁认为空言理论不如用具体的事例表达的深切着明。通过这四个方面,基本可以了解司马迁的易学观念。同时,司马迁以甄明《易》义为己任,《易传》成为司马迁史学思想的理论基石和依据。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着史目标,继承、发挥了《易传》天人合一思想及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整体思维方式,其“通古今之变”的政治诉求,正是继承、发挥了《易传》“穷、变、通、久”和“承敝易变”的变革理路。其“同归殊途、一致百虑”的学术旨归更是对《易传》精神的直接承袭。总的来说,司马迁是以易学的理论建构和思维方式认识人类历史,洞察兴衰、评论史实,化用《周易》天人、古今、通变的哲学思想来观察人类历史,并将其作为一种思考理路写进《史记》,他的易学思想和他的史学思想浑然一体,开创了易学与史学交相融合的先河,易学也成为了他着作《史记》的思想源泉和理论依据,对后世史学的观察和写作影响深远,这对史学理论和史学思想史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反过来看,这也是对义理《易》学的深刻阐发与运用,为《周易》的诠释开创了一个新方法、新路径。
常威[8](2018)在《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阳明心学的产生不仅掀起了明代思想界的惊涛骇浪,而且对当时的文学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乃至后世以及域外近代文学仍受其沾溉,明代散文亦从中获益匪浅。不过,阳明心学视阈下的散文研究较大程度上仍夹杂于文学的整体畛域而未完全独立,更为系统与细化的研究尚待深入。而整体而细化的阳明学与明代散文耦合研究,不仅有助于呈现二者耦合的基本体貌,直观阐发阳明学介入了明代散文发展的哪些方面,并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而且通过研索融摄阳明学与其他哲学(如理学、关学、政治哲学)学者的文学创作,从中抽绎体现不同哲学思想的散文理论以作比照,这与直接抉发阳明学派的文学思想或泛泛而谈由阳明学而滋生的情欲、自然等理论学说相较,显然更易发露阳明学影响明代散文的方面与程度,且使二者的关联更为紧密,而避免浮泛其上或似是而非。本文整体上从散文理论、思潮、流派、要素及文学思想入手,不仅关注明代散文发展进程中出现诸现象原因、发展进路及嬗变规律的阳明学质素,而且期望对阳明学影响明代散文思想形成与流迁的具体情形作出说明,以期在总结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拓展既有研究领域、视阈,推进既有方面的研究程度,推动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绪论主要交代选题缘起与本论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并基于对研究现状及不足的勾稽,明确研究范畴以及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阳明学与明代文学耦合的内在理路。指出明代程朱理学实已沦为科举之学,士人学子大多汲汲于功名利禄,士习、学风日下。是故,王阳明高树“忘己之学”之帜,并力倡“天下未有学而不能行者”,以疗救为学沉疴。在追名逐利之风的熏染下,学者之心自然早己不复得古人之正,士风隳败、才德不称成为当时难以治愈的一大顽疾,于是阳明又倡“致良知”以补正人心。鉴于“天下之事,其在今日,鲜不伪者也,而文为甚”的情形,正文自然成为正心的题中之意。而此弊在激动时人“正文体”观鹊起的同时,也触发了阳明学“修辞立诚”观的突显,并推助“文如其人”向“文即其人”观的演进。第二章主要论述阳明学“心即理”主张下的“正心”所倡言的“师古人之心”本质上暗合了散文载道传统。明中叶后,华而无实的文风渐滋日盛,时人每有“文佞”之议,寓含了对文、道、人疏离的深刻体认。在此情形下,同样以复兴儒道为职志的阳明心学承担起救弊之责,而“师古人之心”的倡言及师心即师天、师道的互转,比“师古人之文”无疑在学道取资上更加勘进一步,其要求道熔铸于心而自然发露。这样,具道于心而自然发抒之文便如同三代之文,不论诉诸何种内容,以何种形式表现,必然叠合而充溢着道的气息,“莫非道之用也”。第三章主要论述:明代散文有一股“以复古为解放”的洪流。面对台阁末流流弊,七子派之复古已含蕴着革文弊近习、纠偏帖括与格调美的标举等解放的因子,但形式摹拟的注重又不免沦处于另一种守旧。阳明虽未明言复古,但未尝不复古,他已彰显鲜明的复古人之心倾向,可谓词章之真能复古者。这影响于文章,特重其蓄存的古人之心,力戒“在词语上驰骋”,不可伪为,也衍生了反虚文比拟、尚质、兼采通变与法出自然等文论话语。受心学派影响,部分七子派成员李梦阳、徐祯卿、王九思、郑善夫等发生了复古思想的转化,而鉴于七子派复古重情求真的的后期转变,契合了心学派的文学思想主张,因此也发生了心学派投身七子派的情形,黄省曾“不复古文,安复古道”的宣言直接表露了对七子派倡复古文的肯定与依归。第四章探讨明代散文流派蜂起与迭变的心学诱因,认为阳明心“学贵自得”下滋生的明代学人偏胜、矫激的性格特质成为明代散文流派迭变频仍的一个重要成因。要之,主导某一流派的筚路蓝缕者的心态与性格虽无法决定其文学主张的具体指向与内容,但却与他们文学思想的表述方式有莫大关联。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一流派或激进、或持平、或调和、或创新的面向以及程度,进而影响着它的后续演进。第五章主要论述明代诗文“载道派”与“缘情派”以阳明学为节点的分野固然是一种大势所趋,不过明代诗文的理、情向度并非呈现一种交互递嬗的局面,实际上则是一种交织、延迟又递嬗的情形。明代的诗文之辨,虽然大都将主情的诗与主理的文相对立,但是前七子所主张的“诗主情”则饱含儒道内涵。而因为阳明学本质重儒道的倾向,兼之唐宋派继承阳明学时的儒道侧重,所以重情但更重道的阳明心学并没有即刻导致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转轨。至于阳明后学因背离阳明心学的“致”而过分强调“良知”,因而有跳脱理道的拘囿而有对个人情欲的强调,而这一转变也滋生了晚明文学重情说的蜂起,但是此期学人看似对理道的背离未尝不是对世俗儒家伦理的回归。第六章主要论述知觉、感应中寓含的直觉思维为阳明心学与公安派小品文间的热烈互动提供了无限可能。其影响所及,一在于不避俚俗的口语化语言。二在于行文不遵法度,一任思虑流淌而不加理性约束。三则表现为对事物的不加择选的瞬间捕捉,所以公安派小品文创作瞩目的焦点常常落于耳濡目染的日常生活、自然风物上。还需提及,阳明学的“求乐”倡言所导致的对自适人生的追求也为时人追求文章自适提供了思想保障,而这种人之自适在文章中折射的求适趋向,又反哺于时人追求人生自适意识的生成。换言之,浓郁而强烈的自适追求使得时人将文纳入他们构建自适人生的体系,并酝酿了他们“以文求适”观的生成。第七章论述王阳明“知行合一”所瞩目的知行和会触发了其对名副其实的强调,而名实相副中对“实”的瞩目也必然要求他在文道关系的梳理中坚守“文以载道”的传统,从而在对孔子删述六经的论述中,确立了六经作为文章创作的最高典范,并明确了六经作为文以载道的生成来源以及归宿的思想倾向,由此也体现出浓郁的政治事功色彩。而“四句教”所透显的不着点尘、不为杂念所染的修行策略,则促推了他对光风霁月为文境界的称许。此外,“德业之外无事功”的德本之论以及“心外无物”的宏大境界也成就了其“醇而肆”的文风。第八章论述融汇关学、程朱、阳明学的关学大儒冯从吾亦不乏圆融又颇具启发意义的文学理论建构。他的理学、文学并不相碍但以理为本的文学倾向、将主静但又标举动亦是静的理学主张融渗于文章写作法门,明显烙刻了程朱理学的印记,但又体现出一己独有的特色,其文须自得妙悟的思想则和阳明学派的“学贵自得”思想与文学主张多有契合,而由注重躬行实践带来的对文人之行的重视则更多地是其实学思想浸润的结果。第九章主要论述由于深厚的阳明学修养,“平生志伊尹”的政治期许,以及因地域因缘从而对江西欧、曾、王等古文大家及其重文主张的追慕,兼之丰富的文学实践以及深刻的文章体悟,李绂的文学观融摄于心学、政治与文学之间。李绂在阳明学扫清成圣障碍及尤重躬行有得的思想支撑下,打通了道统与治统的隔阂,并由此建构了“文——道——治”的话语体系,实现了文道与治道的融合。其“立言须兼德与功求之”的思想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李绂在文论上的事功倾向。其“诗文,心之所发见”的立论则带上了鲜明的心学色彩。受阳明学考据传统及清初考证学的影响,李绂多以考据入文章。心学家的李绂在文章体认与创作上,反突破了理学与心学范囿,每站在文学本位思考文章内容、体式、技巧诸方面的问题。
周鹏[9](2018)在《从“通玄”到“复性”-唐宋老学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宋老学是一个不可割断的整体,其所以看似不同者,时移世异,体“道”的方法发生了变化。唐人的“通玄”与宋人的“复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宜过分轩轾。本书前半部分介绍唐朝老学,後半部分介绍宋朝老学,各取八家着作,以做具体而微的解剖。唐朝老学选有王玄览、成玄英、李荣、唐玄宗、吕洞宾、王真、陆希声、杜光庭,宋朝老学选有陈景元、无名道人、吕惠卿、王安石、苏辙、赵佶、李嘉谋、林希逸。通过对十六家老学着作的个案分析,以期为唐宋老学从“通玄”到“复性”的思想历史理出一幅清晰的图谱,对唐宋老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做出准确的判定,并对唐宋老学留给今人的思想财富做出合理的展望。
张曙光[10](2017)在《大学的“成人”品格》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无疑就是人的养成。但因学生的心智年龄发展的不同,其在不同的阶段的发展就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大学之前,我们注重对学生的照料与养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向学之心、注重帮助学生在精神与人格上谋求独立、注重知识的掌握和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但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的心智发展已经成熟,他们需要的是对原理性内容的掌握并将其综合运用,大学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从事高深性、精神性的学术研究发展人的智识和培植与他人共处世界的德性形成来彰显大学的“成人”品格。自工业革命以来,大学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开设适应市场的专业,专业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随着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专业教育逐渐占据大学教育的主导地位,而对人的养成方面的教育逐渐被忽略。具体表现为:大学过分注重市场的需要,脱离了人的价值;大学学科的分离、专业的细化,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人的整体发展;大学过于重视专业教育,将目的外化,偏离了人自身发展的目的;当前绩效主义的评价机制脱离自由教育,使人不能成为人。大学身处这样一个娱乐化、消费主义的社会中,外受制于市场崇拜与技术发展的影响,内受制于专业主义、职业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威胁,大学逐步脱离其最初的使命,成为职业训练所。而人是有自我意识的,是发展着的我,是不断超越的我,天然地拥有着美与自由,再加上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地掌握单方面知识或技能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大学教育不仅注重学生“才”的发展与提高,更应注重其“人”的发展,大学更应需要“成人”品格。通过对中西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无论是西方大学的以培养自由人为目的的自由教育还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成人之道”,它们都将人的养成当成最重要的目的,注重智识与德性的发展,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自由人或圣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的“成人”品格就是让学生相信自己拥有着无限的向上发展的潜力,无论是在智识上还是在德性上,都有着无限可能性,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为此,大学除了延续使人成为人的理念外,还应将这种理念落实到实处,也即大学应如何“成人”呢?大学的“成人”具体就体现大学的职能上,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内容走向发展人的智识;科研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发展其思维能力;社会服务上应“成人”于社会之中;文化传承创新上应“成人”于文明之中;这四种职能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相互融合在一起,只有它们共同发挥作用才得使大学“成人”得以可能。有了原理上的可能,在具体的管理上,大学应为学生“成人”创造或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大学应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独特性,认识到自由与科学是大学的核心概念,为此大学管理需要坚持学术自由和以人为中心的原则,需要有办学理念明确并认为人才是大学主体的观念的校长,需要大学有优良的校风、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人性化的校园建设环境以及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课外活动环境,这些都是大学“成人”所必不可缺的。大学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学要想自身价值得以最大化,就要始终牢记自身的使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并要做好,什么是不该做或不应做,大学只有以“成人”为本,才能立定大学之根。
二、殊途不同归奥妙何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殊途不同归奥妙何在?(论文提纲范文)
(1)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意义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意义 |
特别说明 |
第一章 李氏朝鲜中期安东金氏家族 |
第一节 李氏朝鲜概况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第三节 安东金氏家族 |
第二章 金尚宪(1570—1652) |
第一节 金尚宪其人 |
一 生平轨迹 |
二 师承交游 |
第二节 金尚宪与其汉诗 |
一 悲壮的命运感与坚定的节义精神 |
二 金清阴诗中的游仙世界 |
三 悼亡与追思 |
小结 |
第三章 金寿恒(1629—1689) |
第一节 金寿恒其人 |
第二节 金寿恒与其“和陶诗” |
一 探寻流放之路 |
二 孤独之地的感怀 |
三 灵岩风光与归返本真 |
四 训诫与期望 |
小结 |
第四章 金昌协(1651—1708) |
第一节 金昌协其人 |
一 生平轨迹 |
二 师承交游 |
第二节 金昌协与其汉诗 |
一 金农岩汉诗的题材选择 |
二 金农岩诗中的表现技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金尚宪年表 |
附录二 金寿恒年表 |
附录三 金昌协年表 |
附录四 金尚宪《清阴集》汉诗整理 |
附录五 金寿恒《文谷集》汉诗整理 |
附录六 金昌协《农岩集》汉诗整理 |
致谢 |
(2)苏轼“易史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轼“易史互动”思想的背景 |
一、两汉以来“易史互动”的发展 |
二、宋初以来“易史互动”的成果 |
三、蜀地文化与苏氏家学中的“易史互动”因素 |
小结 |
第二章 以史证《易》——苏轼“易史互动”思想的基础 |
一、“左氏为尊” |
二、“有裨时政” |
三、“畅明性情” |
小结 |
第三章 以《易》解史——苏轼“易史互动”思想的升华 |
一、从“忧患”到“见盛观衰” |
二、从“通变”到“知时而变” |
三、从“天人”到“理势自然” |
小结 |
第四章 “文入易史”——苏轼“易史互动”思想的补充 |
一、苏轼“易史互动”思想中的文学因素 |
二、苏轼文学品格与“易学互动”的共通之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
一、虞氏易例概述 |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
一、生平与易着 |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
二、六艺与易教 |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
余论 |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本文研究进路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太极观”与“阴阳五行观”的思想渊源 |
(一)太极为道气的观念 |
(二)乾坤坎离释阴阳变化的理路 |
(三)中土为主宰的五行观 |
二、河洛之学与先后天易学的理论渊源 |
(一)河洛之学的思想渊源 |
(二)先后天易学的思想渊源 |
第二节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时代背景 |
一、清代全真道融合理学的思想倾向 |
二、清代道教易学融通儒道性命论的理论取向 |
第二章 刘一明道教易学着述考辨和治《易》的思想历程 |
第一节 刘一明相关道教易学着述考辨 |
一、《周易阐真》考辨 |
二、《参同直指》、《悟真直指》、《象言破疑》考辨 |
第二节 刘一明学《易》治《易》的思想历程 |
一、刘一明学《易》的心路经历 |
二、刘一明治《易》的思想历程 |
(一)《西游原旨》 |
(二)《三易注略》、《周易阐真》、《孔易阐真》 |
(三)《参同直指》、《悟真直指》 |
(四)《象言破疑》 |
第三章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气论 |
第一节 河洛之学的气化五行观 |
一、“河图中五”的五行生化观 |
(一)河图无言,象数藏道 |
(二)天地之数,归为中五 |
二、“洛书参伍”的五行逆克观 |
(一)克化成功,错数逆运 |
(二)河洛合一,参伍错综 |
第二节 河洛之学的气本论 |
一、“河图中一”的先天一气论 |
(一)河图中一,先天一气 |
(二)一气本象,不落动静 |
二、“四象五行”的体用观 |
(一)四象中土,五行一气 |
(二)神行四象,生物不测 |
第三节 先后天易学的气化阴阳观 |
一、先天阴阳之迭转逆生观 |
(一)图卦合一,阴阳同理 |
(二)太极一气,阴阳流转 |
(三)先天阴阳,未生逆推 |
二、先后天阴阳之神化观 |
第四章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性命论 |
第一节 心性本体论 |
一、真灵之性和太极之中 |
(一)无极之气,真灵之性 |
(二)太极之中,黄庭之神 |
二、天地之心和良知良能 |
(一)天地之心,阴阳合仁 |
(二)乾坤简易,良知良能 |
第二节 生命整体论 |
一、混元乾健之生命整体观 |
二、河图五行之生命整体观 |
第三节 性命修炼观 |
一、“穷理尽性至命”的工夫进路 |
二、“取坎填离,进阳退阴”的修炼之术 |
第五章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特色?意义和不足 |
第一节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
一、“丹道即易道,圣道即仙道”的思想主旨 |
二、“以图卦理数易,释先天真一气”的方法论特色 |
第二节 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意义和不足 |
一、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一)对道教气本论和气化论的发展 |
(二)对道教性命论的发展 |
(三)对儒道会通的促进 |
二、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古代文献 |
学术专着 |
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 |
致谢 |
(5)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一节 范畴论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二节 范畴化的国内外研究 |
第三章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一部分 范畴论的经验始发 |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的十大范畴 |
第一节 范畴划分与语词分类 |
第二节 范畴划分与存在分类 |
第三节 范畴体系与含义系统 |
第二章 范畴划分的纯粹性与完备性 |
第一节 范畴划分的纯粹性 |
第二节 范畴划分的完备性 |
第三章 范畴在语义阐释上的综合应用 |
第二部分 范畴论的先验转身 |
第一章 知识的经验之始与先验之源 |
第二章 知识的客观普遍性与客观必然性 |
第三章 范畴的客观实在性与客观有效性 |
第一节 范畴的客观实在性 |
第二节 范畴的客观有效性 |
第四章 康德范畴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
第一节 范畴知识产生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
第二节 范畴部门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
第五章 康德范畴体系与亚里士多德范畴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两个体系在纯粹性上的对比 |
第二节 两个体系在完备性上的对比 |
第三部分 范畴论的本质蜕变 |
第一章 本质(Wesen) |
第一节 本质(Wesen)与观念(Idée) |
第二节 本质(Wesen)与实体(ousia) |
第三节 本质(Wesen)与意义(Sinn,Bedeutung) |
第二章 概念(Begriff) |
第一节 概念(Begriff)、意义(Sinn)与对象(Gegenst?nd) |
第二节 概念(Begriff)与范畴(Kategorie) |
第三章 胡塞尔范畴体系的划分 |
第一节 范畴与区域 |
第二节 逻辑范畴的分类 |
第三节 区域范畴与逻辑范畴 |
第四章 范畴与直观 |
第一节 范畴感知和感性感知 |
第二节 范畴直观和普遍直观 |
第三节 个别直观与本质直观 |
第四节 诸本质直观的对象 |
第五节 诸本质直观行为及其代现 |
第五章 胡塞尔范畴体系再论 |
第一节 范畴的本质、意义、概念、名称 |
第二节 胡塞尔直观学说的理论跨越 |
第三节 接受性的直观和自发性的直观 |
第六章 三大范畴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三大范畴体系在纯粹性上的对比 |
第二节 三大范畴体系在完备性上的对比 |
第四部分 范畴概念本身的系统演变 |
第一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逻辑化主轴 |
第一节 范畴与逻辑的“隔空初遇” |
第二节 范畴与逻辑的“通畅合流” |
第三节 范畴与逻辑的“扩张合一” |
第二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区域化主轴 |
第一节 “范畴的区域化”和“区域的范畴化” |
第二节 范畴、逻辑与区域的“三位一体” |
第三章 范畴概念本身演变的隐性主轴 |
第五部分 范畴化问题的实践性认知研究 |
第一章 不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
第一节 第一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
第二节 第二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
第三节 第三认知阶段的范畴化 |
第二章 三个认知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
第一节 第一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
第二节 第二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
第三节 第三阶段的范畴化与直观化 |
第四节 三大范畴体系的理念变更与直观化 |
第三章 基础领域、心理领域和语言领域的范畴化 |
第一节 基础领域的范畴化和心理领域的直观化 |
第二节 基础领域的范畴化和语言领域的符号化 |
第六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王船山《周易大象解》“君子之道”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研究情况综述 |
二、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海徙山移”时代下的船山易学 |
一、明清之际的时代背景 |
二、船山易学概要 |
(一)船山治易历程 |
(二)船山易学特征 |
第二章 《周易大象解》的思想溯源 |
一、“君子”、“天象”与“道” |
(一)“易道”与“君子”关系的问题由来 |
(二)《大象传》的特色 |
(三)《周易大象解》的诠释特色 |
二、向先秦儒家“君子之学”的回归 |
(一)《周易大象解》与《论语》中“君子之学”的一贯性 |
(二)《周易大象解》与思孟学派的“内圣外王之道” |
三、对义理派易学和佛老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
(一)对张载的推尊与对佛老的批判 |
(二)对王弼、程颐易学的继承与修正 |
第三章 《周易大象解》中“君子之道”的义理构建 |
一、天人观视域下的“君子之道” |
(一)道器之辩:“君子之道”的形上依据 |
(二)继善成性:船山易学的“人性论”与“工夫论” |
(三)“乾坤之性”与“修己治人”的贯通 |
二、君子合于“易道”的方法 |
(一)精察审慎以通变 |
(二)反诸诚之通复 |
(三)随时以处中 |
(四)下学而上达 |
第四章 《周易大象解》中“君子之道”的实践维度 |
一、君子刚健以反身修德 |
(一)正心养性 |
(二)诚实无妄 |
(三)矜惜细行 |
(四)守贞笃志 |
二、君子笃厚以经纶治世 |
(一)明庶政——相济之道 |
(二)谨刑罚——敬慎之道 |
三、君子贞正以化成天下 |
(一)德教之敦——风教的内涵 |
(二)观民设教——风教的施行 |
(三)慎祭祀——风教的升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司马迁易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目的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司马迁“正《易传》”探析 |
一 要言《易》者本于杨何之家 |
二 “正《易传》”含义探析 |
第二章 司马迁的易学观 |
一 《易》为阐发幽明之术 |
二 《易》长于变 |
三 《易》基乾坤 |
四 《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 |
第三章 “究天人之际”的着史目标 |
一 究天人之际 |
二 推天道以明人事 |
第四章 “通古今之变”的政治诉求 |
一 汤武革命,顺天应人 |
二 “穷变通久”的古今观 |
第五章 同归殊途、一致百虑的学术旨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代文章学的思想传统 |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三、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阳明学与明代文学之耦合——正学、正心到正文的自然递嬗 |
第一节 儒学式微与阳明学的正学倾向 |
一、“举业盛而圣学亡” |
二、学风、士习的嬗变与“忘己之学”的解阐 |
三、“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
第二节 人心不古与阳明学“正心”的理想悬设 |
一、德性的缺位与“正人心”的擎举 |
二、致良知的“正心”指向与达成路径 |
第三节 文章趋伪与心学派“修辞立诚”观的突显 |
一、“今天下事鲜不伪者,而文为甚” |
二、“正文体”观的鹊起与“正人心”的互动 |
三、修辞立诚:从心正(实)到文正(实) |
四、“文者,人之象也”与“文如其人”到“文即其人”的演进 |
第二章 阳明心学与散文载道传统的进境 |
第一节 “文佞论”的提出与明代“文以载道”观的审视 |
第二节 殊途同归——阳明心学复兴儒道的终极旨趣 |
一、反动其外,承继其中 |
二、心学、理学异同之比较 |
三、佛、道的纠缠与儒道的持守 |
第三节 “师古人之心”与散文载道传统的进境 |
一、阳明学与“师古人之心”的衍生 |
二、师心即师天与文、道叠合进境 |
第三章 阳明心学与明代散文复古进路 |
第一节 守旧与解放: 七子派复古的内在矛盾 |
一、台阁体的救赎与形式模拟的固守 |
二、摆落拘缠,自出机杼: 革文弊近习、纠偏帖括与格调美的标举 |
三、创造者必敏于模仿: 为七子派拟仿一辩 |
第二节 复圣人之心: 阳明心学的复古向度及特质 |
一、王阳明: 词章之真能复古者 |
二、反虚文比拟、尚质、兼采通变与法出自然: 复圣人之心与文论建构 |
第三节 心学派与七子派复古之交互影响 |
一、李梦阳、徐祯卿、王九思、郑善夫、屠隆: 心学派对七子派复古之影响 |
二、“不复古文,安复古道”: 七子派复古影响心学派的面向及程度 |
第四章 阳明学与明代散文流派的迭变 |
第一节 明代散文流派蜂起与迭变探因 |
第二节 偏胜、矫激: 明代散文流派迭变的性格诱因 |
第三节 明人心态(胜心)、性格(矫激)与文学流派嬗变的思考 |
第五章 阳明学与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流转 |
第一节 明代诗文辨体与前七子“诗主情”说的理道倾向 |
一、七子派诗文辨体与明代诗文主情说的前奏 |
二、国家与社会: 七子派主情说的价值归趋 |
第二节 阳明学与明代诗文理、情递嬗的延宕 |
一、王阳明: 道德行为中的情感认同 |
二、阳明后学: 道德的失语与情感的独语 |
三、天理、人情的分合与阳明及其后学的正解与误解 |
第三节 阳明后学重情说的文学投影及其理道向度 |
一、重情说的文学投影及小品文的扬情抑理 |
二、并非反动: 世俗儒家伦理的转向 |
第四节 理情递嬗与明人奇正、雅俗观的转换 |
第六章 阳明心学的直觉思维与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趋向 |
第一节 知觉与感应: 阳明心学的直觉思维内涵与表现 |
第二节 信笔扫抹,不经思维: 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倾向 |
一、独抒性灵与“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 |
二、口语、无法、瞬间捕捉与尚趣——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表征 |
第三节 从人之自适、文之自适到以文求适 |
一、心学渊源——“乐是心之本体” |
二、自适人生的期许与以文求适观的生成 |
第七章 王阳明文章学思想的心学映像 |
第一节 “知行合一”与文以载道的来路与归途 |
一、“知行合一”与名副其实的拓衍 |
二、名实相副与文以载道的来路与归途 |
三、名实相副与文以载道的政治事功倾向 |
第二节 “四句教”与光风霁月的文境论 |
一、尘沙之喻与“四句教”的解读 |
二、“四句教”与光风霁月的文境 |
第三节 阳明心学与醇而肆的文风 |
一、“德业之外无事功”与文风之“醇” |
二、“心外无物”与文风之“肆” |
第八章 心学、理学、关学的交会: 冯从吾文学观的融摄维度 |
第一节 “做圣人易、做文人难” |
第二节 “作文害道”之辨与文质之辩 |
第三节 “学贵自得”与文需自得妙悟 |
第四节 动亦是静与为文法门 |
第五节 躬行践履与以文观人 |
第九章 心学、政治、文学的张力与融摄——李绂文学观的维度建构 |
第一节 心学统摄下的道统、治统与文道、治道的融合 |
第二节 政治本位: 从“有德者必有言”到“立言须兼德与功求之” |
第三节 心学本位: 诗文,心之所发见 |
第四节 心学传统与时代熏染: 考据入文章 |
第五节 理学观念的突围与文学本位的坚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从“通玄”到“复性”-唐宋老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唐朝老学史 |
唐朝老学总论 |
一、唐朝兴起的历史因缘 |
二、唐朝学术的佛道影响 |
三、唐朝老学的发展脉络 |
四、唐朝老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 |
第一章、王玄览与成玄英 |
第一节、《玄珠录》里的老子学 |
第二节、成玄英的《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 |
第二章、李荣与李隆基 |
第一节、李荣的《道德真经注》 |
第二节、李隆基的《御注道德真经》 |
第三章、吕洞宾与王真 |
第一节、吕洞宾的先天老学 |
第二节、王真的《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
第四章、陆希声与杜光庭 |
第一节、陆希声的《道德真经传》 |
第二节、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 |
下编、宋朝老学史 |
宋朝老学总论 |
一、宋朝的政道关系 |
二、宋朝思想的复性追求 |
三、宋朝老学的发展历程 |
四、宋朝的老学与道教 |
第一章、陈景元与无名道人 |
第一节、陈景元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
第二节、无名道人的《道德真经全解》 |
第二章、吕惠卿与王安石 |
第一节、吕惠卿的《道德真经传》 |
第二节、王安石的《老子注》 |
第三章、苏辙与赵佶 |
第一节、苏辙的《道德真经注》 |
第二节、赵佶的《御解道德真经》 |
第四章、李嘉谋与林希逸 |
第一节、李嘉谋的《道德真经义解》 |
第二节、林希逸的《老子鬳斋口义》 |
结语、唐宋老学与中国思想史 |
参考文献 |
後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大学的“成人”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大学“成人”的内涵诠释 |
第一节 大学“成人”的提出及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大学“成人”的内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大学“成人”的已有研究及本文研究视角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成人”的迷失 |
第一节 偏向成“才”的大学教育 |
一、成才教育的意涵及理论基础 |
二、大学成才教育的提出及合理性 |
第二节 成才教育的背后:专业教育造就技艺人 |
一、成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
二、专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
三、过度的专业教育,忽略了人的整全发展 |
第三节 超越成“才”教育,“成人”之整全 |
一、大学“成人”与教育的“五大公理” |
二、大学“成人”的现实需求 |
三、超越成“才”教育,走向大学的“成人” |
第三章 大学“成人”的理念——基于历史的考察 |
第一节 西方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回顾 |
一、以培养自由人为目的的古典自由教育 |
二、自由教育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渊源 |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成人”理念 |
二、“成人”理念在现当代大学中的艰难前行 |
第三节 回归大学“成人”的自由教育 |
一、自由是“成人”的出发点与保障 |
二、自由教育:大学的一颗童心 |
三、塑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大学“成人”课程 |
第四章 大学“成人”的原理:基于大学职能的探究 |
第一节 教学何以“成人” |
一、偏离教师本职的教学 |
二、何为卓越的教学 |
三、卓越教学的“成人”路径 |
第二节 科研如何“成人” |
一、科学研究的之能确立及演变 |
二、大学应开展何种科研 |
三、科研的“成人”体现 |
小结 |
第三节 社会服务:“成人”于社会之中 |
一、“威斯康星理念”与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 |
二、社会服务的“成人”体现 |
第四节 文化传承:“成人”于文明之中 |
一、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溯源及确立 |
二、文化育人的功能 |
三、大学文化“成人”的途径 |
第五章 大学“成人”的管理 |
第一节 大学的独特性与大学管理 |
一、大学的独特性 |
二、自由与科学:大学的一体两翼 |
第二节 以“成人”为中心的大学管理原则 |
一、“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
二、优先的原则 |
三、学术自由的原则 |
第三节 大学管理如何走向“成人”——基于“神性”管理的探究 |
一、大学校长的清晰、明确、好的办学理念 |
二、建设优良的校风 |
三、大学环境的培育 |
结语:以“成人”为本,,立定大学之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殊途不同归奥妙何在?(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D]. 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苏轼“易史互动”研究[D]. 于子强. 青岛大学, 2020(02)
- [3]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4]刘一明道教易学思想研究[D]. 肖驰. 南京大学, 2020(04)
- [5]三大范畴体系的理论性比较研究及其对范畴化的实践性认知研究的启示[D]. 池舒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王船山《周易大象解》“君子之道”发微[D]. 王银宽.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司马迁易学思想研究[D]. 胡飞林. 山东大学, 2019(09)
- [8]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D]. 常威. 南京大学, 2018(01)
- [9]从“通玄”到“复性”-唐宋老学史研究[D]. 周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大学的“成人”品格[D]. 张曙光.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