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15届国际焊接与切割博览会在德国埃森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姚之洁[1](2020)在《包豪斯在美国的展览研究 ——以哈佛大学和MoMA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1919年包豪斯建立起,展览就成为包豪斯反思、传播和探讨新理念的工具与平台。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第一次把包豪斯带出国门是1922年参加印度加尔各答展览,随后在1923年魏玛举办了首次综合性的包豪斯大展,不仅在思想观念上对当时的艺术与设计造成了震动,也对当时魏玛包豪斯的继续发展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之后,包豪斯教员和学生陆续以个人或小范围参展的形式出现在美国,直到1930年第一次较为完整的包豪斯主题展在哈佛大学举办。随之带来的影响远超于展览本身,诸多包豪斯人陆续以此为契机首次到达美国,这也为后来包豪斯向美国的大迁移提供了准备条件。这个展览不仅让包豪斯在美国发声,同时也促使了包豪斯在美国的传播和教育的扩散,以及相关产品的收藏。1938年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包豪斯1919—1928”展览,成为另一个包豪斯在美国的重要展览。这个展览展示的是美国对于现代主义的认知,并且促进包豪斯的大众传播,使之成为美国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起点。本论文以这样的历史脉络为主线,串联整理和阐释了包豪斯在美国举办的展览,尤其着重对1930年包豪斯在哈佛大学的展览和1938年包豪斯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 MA)的“包豪斯1919—1928”展进行了研究分析。论文分别从展览背景、展览内容,展陈方式、策展人立场与动机、展览后期效应等方面进行展开。
赖世贤[2](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提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曹福然[3](2019)在《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全面革新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工业化进程在世界城市范围内经历广泛的结构性调整,由此在衰退的城市中出现大量的工业遗产,成为亟待城市管理者解决的重要难题。从本质上看,城市中的工业遗产问题源于工业的衰退,而工业的衰退则由城市发展的动态性与工业化的自我革命性所导致。二战后,英国面临严峻而普遍的城市衰退问题,同时大量工业建筑、构件及元素被弃置不管,严重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随着城市管理理念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大众审美的改变,英国开启依托工业遗产的城市复兴运动,并在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两者间产生较好的互益效应。通过研习英国大量第一手资料及调研典型案例地,立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对工业遗产的解读,以彼得·霍尔“城市发展阶段”、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及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为理论支撑,论文首先关联研究英国城市的发展与工业遗产的转型,耦合英国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并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工具,研究英国城市与工业遗产的利益相关性。最后通过类型学框架图,本文将英国可供开发的工业遗产分为三类并举例说明。首先,论文分析英国工业遗产对城市复兴的促进与发展。通过研究工业考古对城市工业社区福祉的提升、工业遗产档案对城市工业历史阐释的丰富、工业遗产文化教育对城市工业文化核心的传承、工业遗产景观对城市环境布局的优化、工业遗产博物馆对城市形象维度的延展、工业遗产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论证以工业文化为导向对复兴策略的优化、以工业精神为导向对复兴内涵的充实、以怀旧情怀为特色对复兴效度的增强。其次,论文分析英国城市复兴对工业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通过研究城市文化对工业遗产保护关键点的强化、城市工业社区对工业遗产保护力度的夯实、城市文化地标对工业遗产传承精髓的塑造、城市文化空间对工业遗产传承平台的搭建、城市文化区对工业文化物质化发展的增强、城市创意产业对工业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推进,论证城市复兴对工业遗产保护的促进作用、城市复兴对工业遗产传承的推动作用、城市复兴对工业文化发展的优化作用。再次,论文实证研究互益效应在英国世界遗产铁桥峡谷地区的作用。通过论述该区发展历程与工业化进程,厘清该区三大利益相关者的作用与定位,研究该区十座工业遗产博物馆对地区经济复苏的促进、地区核心工业遗产景观对地区文化构建的推动,论证地区工业遗产对其复兴运动的促进;研究地区复兴对工业社区福祉的提升、地区复兴对工业文脉的传承,论证铁桥峡谷地区复兴对工业遗产的推动。最后,论文分析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对中国的启示。当前我国部分工业城市已经或即将进入去工业化后的衰退阶段,正在或将要面临与英国类似的各类城市问题,因此英国的经验与教训能够对我国产生一定的价值。基于此,论文结合相关文件、数据及案例,分析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的两大现状、三大问题、三点原因、五点潜力、五大价值,并提出十一点提升策略,由此实现论文对中国的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并完成针对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从理论到实践的综合研究。
黄瑜[4](2018)在《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面对中国城市/建筑的超速发展、建设量的突飞猛增以及文化类建筑的激长,中国当代建筑直面现实并积极应对,以实用的务实态度回归建筑基本问题,材料的表现成为学科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在纷呈多样的建筑实践探索中,存在材料观念以及评判标准的困惑与迷思。因此,建立与材料相关的历史研究,构建系统化的材料策略是指导当代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对此有所助益。本文以“材料策略”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建筑”为研究范围。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象出发,对现代建筑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追溯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材料观念的演变历程,解析材料策略脉络,总结其中的规律以及主线。然后回到中国,研究传统建筑的材料观念并从中得到启发,回顾中国现代建筑探索。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构建系统化的材料策略。以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材料策略的实施过程与方法,最后从材料发展趋势上展望未来。本研究试图搭建现代建筑材料策略相关的历史知识体系,拨开现代建筑材料现象的迷雾,寻找适于当下指导实践的材料策略。论文分成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提出主题(主要对应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从当代中国建筑面对的挑战、回归建筑基本问题的学科研究以及实际项目中遇到的材料实践出发,分析材料研究的背景。综合西方现代建筑历史,界定“现代建筑”的研究范围,“材料策略”为研究对象以及指导“选材”为研究目的,制定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历史研究与解析(主要对应第二、三、四章)第二、三章以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历史为研究核心,探究策略背后的观念演变,并据此解析材料策略的脉络。材料观念的演变沿着“线”性的历史轴进行追溯,基于历史研究梳理材料策略的脉络,分别从两个核心议题、三个策略因素以及两条实施主线以“点”带面进行解析。第四章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材料观念,从“选材”入手并总结其中的因素与建筑理念。回顾中国现代建筑探索之路,解读中国建筑材料实践概况。第三部分是构建策略(主要对应第五、六章)第五章依托历史研究与解析的成果,制定当代建筑材料策略的有效准则。综合材料策略的三个内在因素与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从适于此时、因应此地和情景交融三个视角构建材料策略,并以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举证。第六章以三个分别位处乡镇、老城与新城的文化建筑设计为例,从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材料策略的实施与方法,最后从材料实施反推并关注材料未来发展趋势。结论总结了论文成果——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的核心内容与创新点,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宋凌琦[5](2018)在《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文中认为虽然20世纪初表现主义建筑如流星转瞬即逝,但却具有极大能量及意义。表现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短暂却意义深远。表现主义建筑,在作为普遍思潮的短暂时间内它曾是社会政治和文化转型的隐喻,同时也是对新技术和材料的严肃思考;它曾引起过激烈的辩论,也曾被给予过深切的热望。考虑到它曾作为含义含混的标签赋予过不同的人和作品,那么特定意义上的“表现主义建筑”是何时出现的?表现主义建筑的思想根源又是什么?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语言是以何种秩序显现,其形式语言的特点又是什么?要理清这些纷乱的线索,真正进入,必须回到它的现场。因此,这项研究将通过概念的厘清,结合历史和时间节点,以表现主义的核心群体肖像的描绘与典型作品为基本分析对象,探讨幻想、观念甚至对道德秩序的直觉,被转译成建筑语汇的途径。本文首先对表现主义建筑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团体和人物进行了脉络梳理,范畴划分;在此基础上,从知觉、情感以及意志的角度出发对表现主义建筑进行了探讨,认为作为感官的身体以及情感和意志三者的实验性、经验性和超验性并存形成了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第三章着眼于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向形式思考的转换,指出表现主义建筑基本形式思考的传统与现代性来源,着重论述了感官认知中的视知觉与运动、抽象形式语言的来源与发展、基于形式与功能(美与善)思考框架中的建筑形态学的机械性与有机性、表现主义建筑对哥特式与现代性的反思等;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思考如何落实为具体的建筑及材料语言,特别关注了空间这一建筑语言概念的诞生、表现主义从感官到灵魂的色彩理念、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美学批判等;文章随之探讨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并将之归结为以崇高与粗蛮为代表的现代性对以优美与精致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以来美学思想的超越,并且其特有的神秘性与象征性一方面显示了对中世纪传统的继承和对启蒙的反思,另一方面作为其实证性和科学性的反面又凸显了表现主义建筑思潮内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此外,虽然作为现代主义建筑主流思想的落选者有其内在原因,但其衰落更直接地表现为审美政治化、审美经济性以及民族心理选择的结果,这一点在最后一章——第六章中进行了探讨。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作总部 北京 100823[6](2002)在《第15届国际焊接与切割博览会在德国埃森举行》文中提出似乎来得太突然,仿佛一夜之间,我们已迈过新世纪的门槛,纵观世界范围内的焊接工业,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是再准确不过的词汇了,世界焊接界的每一次技术革命之后带给焊接界的是无尽的活力和企业新鲜的变化。 众所周知,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焊接博览会,公推在德国埃森举办的“国际焊接博览会”了。它是世界范围内焊接界的盛大的节日和聚会,也堪称世界焊接领域的“奥林匹克”大会。 为了使广大读者对这次焊博会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本刊编者特邀亲临本届大会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考察团成员中的几位嘉宾,撰写观展感想。以他们亲历之所见、所思、所想,使您认知世界焊接技术发展潮流,真切感触与国外同行的差距,领略世界焊接技术与发展的至高点,让您的视线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纵身于时代的前沿。
武晶[7](2017)在《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传统文献学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外国建筑史在中国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建筑教育方面,将近代美术院校建筑教育模式纳入建筑教育研究之中,疏理总结了自癸卯学制建立至今的外国建筑史教育发展历程。分析阐述了外国建筑史课程在不同时期的教育特点:1902-1949年在巴黎美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包豪斯等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下的自主发展模式;1949-1976年统一的、以苏联莫斯科艺术学院为范本的教学模式;1976年至今多元共生、灵活多样的跨越式教育模式。且对近代不同时期、不同建筑系(科、组)的外国建筑史教学进行详析,总结比较了其各自的教学特色与相关异同。学术研究方面,对自美学开始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历程进行重点归纳总结:最初(1902-1926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以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且深受中国新史学主义的影响。其后,以建筑为主要对象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在1927-1949年期间,其研究明显受到西方建筑研究思想的影响;在1949-1976年期间,其研究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方法论;1976年之后,外国建筑史研究呈井喷式增长。在海量的研究成果中,最突出的成就是进行外国建筑史研究体系框架的建设。基于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成果,结合外国建筑史关键人物的口述访谈,本文提出外国建筑史研究中人文综合素质、建筑设计实践、哲学思想三级层面的研究内容及要求,并对目前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现状给出个人的思考。
裴峻[8](2017)在《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使得知识领域呈现从分解走向综合的发展趋势,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了博物馆建筑设计领域,将其视为"复杂系统",并以此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特征。基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架构,融合哲学、博物馆学、建筑学、工程学等学科知识,对博物馆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展开研究,提出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集成技术"的概念并构建其理论框架。通过对"博物馆设计"这一复杂系统中各环节技术特点的全面解析,集成建筑、结构、设备、展陈等相关专业的技术要点,提出"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的模式方法。论文的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对象并提出研究目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深入分析,探寻博物馆设计的发展趋势,结合研究方法的确立和相关概念的界定提出论文研究的框架和结构。第二章"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集成及其单元解析",将技术哲学和集成论引入建筑学,明确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的内涵,进而提出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的理论架构。以基础的"单元解析"为切入点,在复杂的系统中,表述"单元"的真实意义的内涵以及关联条件。第三到五章分别是"空间集成模式一:单元集成"、"空间集成模式二:交互集成,,以及"空间集成模式三:程序集成"。通过研究"单元集成"在"建筑"、"结构"、"设备"、"展陈"等几个大的单元集成模块的关联性之后进一步推进"交互集成"及"程序集成"的研究。以空间作为集成界面,通过对不同的设计案例的分析,研究大系统中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内各种质参量与象参量之间的关联方式,提出博物馆空间集成的三种模式及其相应的技术方法。第六章"结论",对现阶段阐述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论文的创新点,同时也提出本课题研究所带来的契机,为未来的持续研究指出可能的方向。
赖继年[9](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樊可[10](2007)在《多元视角下的体育建筑研究》文中提出体育建筑及其设计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知识、专业特性鲜明、外延十分广泛的研究课题。它所涉及的城市、经济、技术、美学等因素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使得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体育建筑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倾向。发展到今天,经过不断的积累和优化,体育建筑创作的观念和意识已经非常丰富,体现出多元化的明显特征。本文即是在这一前提下对体育建筑及其分析评价的研究。本文从理论探讨与实例分析的双重角度,对体育建筑进行了跨学科的系统研究,明确了体育建筑及相关领域的一系列基础概念。分析评价体系的构建更为设计师、投资人以及公众认识与理解体育建筑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促使人们更理性地思考体育建筑本身。本文内容分由八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述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安排等。第二章对西方和中国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上的体育建筑发展历程作出了简略的回顾。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社会背景的角度进行分析,简要地阐述了体育建筑形态的产生、演变以及原因,力图从形式的角度建立体育建筑历史的基本框架。第三章是城市与环境视角下的体育建筑研究。以城市设计的要素系统为基础,通过对体育建筑与城市发展、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空间环境、以及城市景观之间相互关系与作用的分析,从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方面,系统分析城市概念下的体育建筑发展状况。第四章阐述了体育建筑技术发展的现实状况,并指出符合当代技术发展的体育建筑技术观应具备时代性、双重性、适宜性三个方面的属性。综合的技术观念应理性看待技术的正反两方面作用,以发展的、可持续的、以及人文的观念去对待体育建筑技术。第五章从形态建构的角度,对当代体育建筑形式创作的基本倾向进行了类型分析,即侧重结构构思的表现类型、侧重材料运用的表现类型、侧重生态理念的表现类型和侧重地域文化等几种形式。第六章从体育经济的角度,指出体育建筑应当即是高水平的专业比赛训练场所,又是兼具商业活力的公共设施。在设计思维上,主要表现在内容多元化、注重赛后利用、运用临时设施、以及重视经营者的参与等方面。第七章在完成了体育建筑的各相关因素研究之后,通过对体育建筑分析评价体系的研究,指出了体育建筑设计是由价值取向、分析和操作技术所组成的设计探寻的过程,明确了当代体育建筑分析和评价的目标、主体、评价基础和体系构成。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了门纳,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成果和研究价值,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对今后研究的意向及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二、第15届国际焊接与切割博览会在德国埃森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15届国际焊接与切割博览会在德国埃森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包豪斯在美国的展览研究 ——以哈佛大学和MoMA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从“自述”到“他述”——1919 年至 1930 年的包豪斯展览 |
一、包豪斯早期在德国的展览:1923 年魏玛包豪斯大展 |
二、包豪斯早期在德国以外的展览 |
(一)1922 年包豪斯的印度加尔各答展 |
(二) 1929—1930 年汉斯·迈耶策划的包豪斯巡展 |
(三)1930 年法国装饰艺术沙龙展德国展区 |
第三章 哈佛大学的“包豪斯作品展” |
一、1930 年包豪斯在哈佛大学的展览 |
(一)关于展览 |
(二)哈佛当代艺术学会 |
二、2019 年包豪斯在哈佛大学的展览 |
第四章 哈佛大学与包豪斯在美国的传播 |
一、哈佛大学在美国设计文化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哈德纳特与哈佛大学和包豪斯 |
三、格罗皮乌斯在哈佛大学 |
四、包豪斯哈佛大学展后的包豪斯教员与学生 |
五、包豪斯思想从哈佛大学影响到美国全国 |
六、哈佛大学的包豪斯档案馆和大学美术馆 |
第五章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 MA)与包豪斯的渊源 |
一、MoMA与现代主义的渊源 |
二、1932 年“现代建筑国际展” |
三、1933 年“物品:1900 和今天”展 |
四、1934 年“机器艺术”展 |
五、两位重要代表人物:阿尔弗莱德·巴尔和菲利普·约翰逊 |
(一)设计的搭档:阿尔弗莱德·巴尔和菲利普·约翰逊 |
(二)阿尔弗莱德·巴尔 |
(三)菲利普·约翰逊 |
第六章 Mo MA1938 年“包豪斯1919—1928”展策划研究 |
一、“包豪斯1919—1928”展的背景 |
二、“包豪斯1919—1928”展策展人的想法 |
(一)阿尔弗莱德·巴尔作为展览发起人 |
(二)格罗皮乌斯作为策展人 |
(三)对于“包豪斯 1919—1928 ”展不同的声音 |
三、“包豪斯:1919—1928”展策划过程 |
四、展示方式的探讨与包豪斯思想的传达 |
五、展示内容解析 |
第七章 “包豪斯1919—1928”展传播及其对美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
一、“包豪斯1919—1928”展媒体传播与评价 |
(一)媒体的策划与发布 |
(二)媒体后效应与评论 |
二、“包豪斯1919—1928”展后的巡展 |
三、“包豪斯 1919—1928 ”展对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现代设计的影响 |
(一)巡回展览的结果与回应及其对美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影响 |
(二)包豪斯对于美国20 世纪30 年代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 |
(三)包豪斯展览与其社会立场的传播与反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外城市复兴研究现状述评 |
三、国内外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关联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重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重难点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的界定 |
一、工业遗产及其特点、类型、价值 |
二、城市复兴及其目标、原则、策略 |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语境中的工业遗产 |
一、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工业遗产的推崇 |
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地位及其对工业遗产的强调 |
三、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对工业遗产的重视 |
第三节 核心理论 |
一、彼得·霍尔的“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二、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
三、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 |
第四节 英国可供开发工业遗产类别 |
一、工业生产类遗产 |
二、工业交通类遗产 |
三、工业社会类遗产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城市的复兴、工业遗产的转型及两者利益相关性 |
第一节 城市的衰落与复兴 |
一、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形成 |
二、去工业化进程的开启 |
三、后现代城市的提出 |
第二节 城市复兴的演进 |
一、物质与社会复兴时期(1950s-1970s) |
二、企业复兴时期(1980s) |
三、邻区更新时期(1990s-2010) |
四、紧缩时代的复兴(2010至今) |
第三节 工业遗产的转型:适应性再利用 |
一、工业考古在城市中的渐进开展 |
二、工业遗产景观在城市中的提出与保护 |
三、工业遗产档案在城市中的存留与价值 |
四、工业遗产博物馆在城市中的有效建立 |
五、工业遗产旅游在城市中的勃兴 |
六、工业遗产文化教育在城市中的倡议与发展 |
第四节 城市复兴关联工业遗产的利益相关者及互动关系 |
一、工业遗产主导的两对互动关系 |
二、地方政府主导的两对互动关系 |
三、空间环境主导的两对互动关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工业遗产助力城市复兴的推进发展 |
第一节 工业文化为导向对复兴策略的优化 |
一、工业考古提升城市工业社区的福祉 |
二、工业遗产档案丰富城市工业历史的阐释 |
第二节 工业精神为核心对复兴内涵的充实 |
一、工业遗产文化教育传承城市工业文化的核心 |
二、工业遗产景观优化城市环境的布局 |
第三节 怀旧情怀为特色对复兴效度的增强 |
一、工业遗产博物馆延展城市形象的维度 |
二、工业遗产旅游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城市复兴促进工业遗产的传承保护 |
第一节 城市复兴促进工业遗产保护 |
一、城市文化强化工业遗产保护的关键点 |
二、城市工业社区夯实工业遗产保护的力度 |
第二节 城市复兴推动工业遗产传承 |
一、城市文化地标塑造工业遗产传承的精髓 |
二、城市文化空间搭建工业遗产传承的平台 |
第三节 城市复兴优化工业文化发展 |
一、城市文化区增强工业文化的物质化发展 |
二、城市创意产业推进工业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桥峡谷地区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的互益效应作用 |
第一节 铁桥峡谷的辉煌与衰退 |
一、塞文河对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 |
二、达尔比家族的工业技术创新与工业精神 |
三、铁桥峡谷——英国首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型 |
四、铁桥峡谷的衰退 |
第二节 铁桥峡谷区域复兴关联工业遗产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
一、社区与志愿者的重要贡献 |
二、铁桥峡谷博物馆信托基金的重要作用 |
三、铁桥国际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重要影响 |
第三节 铁桥峡谷工业遗产对地区复兴的推动 |
一、十座工业遗产博物馆促进地区经济的复苏 |
二、核心工业遗产景观推动地区文化的构建 |
第四节 铁桥峡谷地区复兴对工业遗产的反哺 |
一、地区复兴提升工业社区的福祉 |
二、地区复兴传承地区的工业文脉 |
第五节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的进程与现状 |
一、学术研究起步较晚 |
二、实践案例发展有限 |
第二节 现存的问题及原因 |
一、认知理念相对落后 |
二、城市创意产业与工业文化结合有限 |
三、城市优势与工业遗产开发失焦 |
四、工业化进程迅猛 |
五、农业文化的影响 |
六、发展路径不同 |
第三节 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的互益潜力 |
一、潜在资源丰厚,时机恰当 |
二、早期管理经验丰富,物质基础较好 |
三、工业遗产饱含中国特色 |
四、老工业城区需求旺盛 |
五、工业化的特殊性赋予的优势 |
第四节 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互益效应的价值分析 |
一、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环节 |
二、构成中国城市肌理的重要物证及人文遗存 |
三、形成针对中国不同群体在不同方面的重要价值 |
四、促成国计民生的改善及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操的培养 |
五、实现对中国城市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的多方价值 |
第五节 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的提升策略 |
一、提升认知理念水平 |
二、重视城市创意产业与工业文化的有机结合 |
三、基于城市优势,聚焦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
第六节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4)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当代中国建筑的挑战 |
1.1.2 建筑基本问题的回归 |
1.1.3 实际项目的材料实践 |
1.2 研究背景 |
1.2.1 材料研究基础 |
1.2.2 已有研究与文献综述 |
1.2.3 材料实践在中国 |
1.3 研究主题 |
1.3.1 研究范围:现代建筑 |
1.3.2 研究对象:材料策略 |
1.3.3 研究目的:如何“选材”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西方现代建筑材料观念的演变 |
2.1 材料理论的引进 |
2.1.1 回归西方建筑历史语境 |
2.1.2 材料观念的时代更迭 |
2.2 从坚固到适用 |
2.2.1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
2.2.2 阿尔伯蒂《建筑论—阿尔伯蒂建筑十书》 |
2.2.3 帕拉第奥《建筑四书》 |
2.2.4 现代材料观念的启蒙 |
2.3 从抵抗风格争论到构建新材料新风格 |
2.3.1 早期现代建筑语境 |
2.3.2 18-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 |
2.3.3 20世纪前后新材料新风格时期 |
2.4 从抵抗文化漠视到着重感官体验 |
2.4.1 20世纪60-80年代纷杂的建筑语境 |
2.4.2 地域主义中的材料观念 |
2.4.3 20世纪末期至今着重感官体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现代建筑材料策略的脉络 |
3.1 两个议题 |
3.1.1 材料真实性 |
3.1.2 物质性 |
3.2 三个因素 |
3.2.1 时代、形式与风格 |
3.2.2 地域、工艺与文化 |
3.2.3 人、认知与体验 |
3.3 两条主线 |
3.3.1 从浪漫“饰面”到“表面” |
3.3.2 从结构理性到“裸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传统材料观念的启发与现代探索 |
4.1 传统材料观念 |
4.1.1 古代的材与料 |
4.1.2 现代对传统材料观念研究 |
4.1.3 传统选材启发 |
4.2 现代建筑之路 |
4.2.1 现代建筑早期 |
4.2.2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 |
4.2.3 21世纪初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材料策略的构建 |
5.1 有效准则 |
5.1.1 “材有美”原则 |
5.1.2 建造理性原则 |
5.1.3 以人为本原则 |
5.1.4 适应性原则 |
5.2 适于此时:材料与形式 |
5.2.1 装置与片段:旧材旧式 |
5.2.2 抽象与写意:新材旧式 |
5.2.3 重置与新生:旧材新式 |
5.2.4 革新与未来:新材新式 |
5.3 因应此地:工艺与文化 |
5.3.1 传承:地域材料手工艺 |
5.3.2 演绎:地域材料现代工艺 |
5.3.3 转译:现代材料现代工艺 |
5.3.4 场域:基于开放的地域性 |
5.4 情景交融:认知与体验 |
5.4.1 理性与知觉 |
5.4.2 裸露与表面 |
5.4.3 节点与细节 |
5.4.4 渲染与留白 |
5.4.5 陌生化重生 |
5.4.6 材料的自明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材料策略的实施 |
6.1 实例推证与反思 |
6.1.1 乡镇-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 |
6.1.2 老城-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
6.1.3 新城-济宁文化中心文化场馆 |
6.2 策略实施方法 |
6.2.1 策略整合化 |
6.2.2 设计层级化 |
6.2.3 设计连贯性 |
6.3 材料实施反推 |
6.3.1 建造实验法 |
6.3.2 材料推演法 |
6.4 材料发展趋势 |
6.4.1 全球视野下可持续发展要求 |
6.4.2 材料革新与数字化趋势 |
6.4.3 材料减量化趋势与虚拟材料 |
6.5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表现主义建筑师群像 |
第一节 表现主义相关团体 |
第二节 表现主义建筑师 |
第二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 |
第一节 知觉 |
第二节 情感 |
第三节 意志 |
第三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来源 |
第一节 视知觉与身体 |
第二节 抽象语言 |
第三节 建筑形态学的雏形 |
第四节 哥特式与现代性 |
第四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及材料语言 |
第一节 空间 |
第二节 色彩 |
第三节 玻璃 |
第五章 超越和回归:表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崇高与粗蛮(Roheit) |
第二节 神秘性与象征性 |
第六章 落选者:表现主义建筑的衰落 |
第一节 审美的政治化 |
第二节 审美的经济性 |
第三节 民族形象塑造 |
结语 现代主义的神圣诞生? |
参考文献 |
㈠着作类 |
㈡论文类 |
附录 |
㈠表现主义建筑相关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2 已有研究综述 |
2.1 建筑教育研究方面 |
2.2 参考教材方面 |
2.3 相关人物研究 |
2.4 学术理论研究 |
2.5 当代外建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 |
2.6 建筑口述史研究方面 |
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范围 |
3.1.1 外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含义 |
3.1.2 外国建筑史教育与学术研究 |
3.1.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中的中国建筑史 |
3.2 研究方法 |
3.2.1 传统文献学 |
3.2.2 口述史 |
4 论文框架 |
5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5.1 创新点 |
5.2 未尽事宜 |
第1章 移植:西方建筑史教育与研究概述(1940S前) |
1.1 西方建筑史经典 |
1.1.1 上古时期: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
1.1.2 中古时期:瓦萨里《名人传》 |
1.1.3 1745-1940s期间的建筑史学科研究 |
1.1.3.1 弗格森《世界各国建筑史》 |
1.1.3.2 《弗莱彻建筑史》 |
1.1.3.3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
1.2 西方建筑史教育概述 |
1.2.1 十八世纪前:师徒口传身授 |
1.2.2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巴黎美术学院建筑史教育 |
1.2.3 1919-1933 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筑史教育 |
1.2.4 1910s-1940s年美国建筑史教育 |
1.2.4.1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2.4.2 俄勒冈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1.2.4.3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建筑系 |
1.2.5 苏联的建筑教育 |
1.2.5.1 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工作室 |
1.2.5.2 莫斯科建筑学院 |
小结 |
第2章 肇建:1902-192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2.1 癸卯学制中的建筑史教育 |
2.1.1 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设置 |
2.1.1.1 概述 |
2.1.1.2 不同教育阶段的建筑史课程设置 |
2.1.1.3 建筑史课程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定位,及其在学人员的培养目标 |
2.1.1.4 建筑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
2.1.2 土木工学中的建筑学教育 |
2.2 壬子癸丑学制中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 |
2.2.1 概述 |
壬子癸丑学制 |
“建筑史”前导:美术史 |
2.2.2 美术建筑: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图案科 |
“美学及美术史”、“建筑学”、“图案法” |
2.2.3 工科建筑:苏州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西洋建筑史” |
建筑意匠学 |
美术学及其它 |
2.3 1902-1926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2.3.1 美学 |
2.3.2 相关艺术研究中的建筑 |
2.3.3 专门的建筑研究 |
2.3.4 研究人员 |
代表人物 |
小结 |
第3章 起步:1927-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3.1 1927-1945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3.1.1 中央大学建筑系 |
3.1.2 东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
3.1.3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 |
3.1.4 勷勤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1.5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图案系建筑装饰组) |
3.1.6 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
3.1.7 天津工商学院建筑(工程)系 |
沈理源 |
3.1.8 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9 重庆大学建筑系 |
3.1.10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11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科 |
3.1.11.1 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高级建筑科 |
3.1.11.2 柳士英所编“高级建筑科” |
3.1.11.3 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建筑科 |
3.1.11.4 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 |
3.2 1946-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3.2.1 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梁思成 |
3.2.2 唐山工学院建筑系 |
3.2.3 湖南省立克强学院建筑系 |
3.2.4 北洋大学建筑工程系 |
3.2.5 其它 |
3.3 自主教学模式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多种倾向 |
3.3.1 自主模式下的外国建筑史教育 |
3.3.2 工科建筑:外国建筑史教育的3 种倾向 |
3.3.2.1 强调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的宾大学院派倾向 |
3.3.2.2 对现代建筑给以强烈关注的包豪斯教育倾向 |
3.3.2.3 土木工学背景下重实用的倾向 |
3.3.3 美术建筑:偏重艺术风格的巴黎美术学院派教学特征 |
3.3.4 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
3.4 1927-1949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3.4.1 “建筑史”研究 |
3.4.2 案例分析式研究 |
3.4.3 谱系学式研究 |
3.4.4 建筑理论、原理及评论 |
3.4.5 建筑教育 |
3.4.6 “西体中用”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
小结 |
第4章 转变:1949-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4.1 1949年-1952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研究 |
4.1.1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逐步深入 |
4.1.1.1 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盛行 |
4.1.1.2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教学改革 |
4.1.2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原有教学活动受到很大影响 |
4.1.2.1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 |
4.1.2.2 学生停课参与各类社会运动 |
4.1.2.3 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思想改造 |
4.1.3 新中国教育转型初步影响外国建筑史教学 |
4.2 1952-1957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2.1 院系合并 |
4.2.2 学苏背景下建筑教育发生根本转折 |
4.2.2.1 教育培养计划性 |
4.2.2.2 培养对象倾向工农 |
4.2.2.3 系党委领导下的专业教研室教学 |
4.2.2.4 统一的学院派教学模式 |
4.2.3 “学苏”背景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新特点 |
4.2.3.1 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特色消减殆尽 |
4.2.3.2 建筑历史在教学体系中分量减少 |
4.2.3.3 意识形态影响深入 |
4.2.4 1952-1957 关于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4.2.4.1 建筑艺术与建筑形式的苏联译着 |
4.2.4.2 对外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 |
4.2.4.3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研究 |
4.3 1957-1960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3.1 时代背景概述 |
4.3.2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教学 |
4.3.2.1 教师队伍发生变化 |
4.3.2.2 意识形态影响至深 |
4.3.2.3 外国建筑史学科薄弱 |
4.3.3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住宅与建筑艺术座谈会 |
4.3.3.1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 |
4.3.3.2 苏联的近现代建筑 |
4.3.3.3 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建筑 |
4.4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4.1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课程教育与研究 |
4.4.1.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卢绳) |
4.4.1.2 世界建筑史大纲(卢绳) |
4.4.1.3 天津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及图集(沈玉麟) |
4.4.1.4 同济大学外国建筑史讲义 |
4.4.1.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吴焕加教授提供) |
4.4.1.6 教材:《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着) |
4.4.2 1961 -1965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4.4.2.1 关于建筑风格的讨论 |
4.4.2.2 国外相关建筑及其思潮的绍介 |
4.4.2.3 建筑技术及其它 |
4.5 1966-1976 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 |
4.5.1 时代背景 |
4.5.2 1966-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小结 |
第5章 发展: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5.1 1976年——外国建筑史教学 |
5.1.1 建筑院系增多,教学领域拓展,教学系统化、规范化 |
5.1.2 教材丰富 |
5.1.2.1 专业统编教材 |
5.1.2.2 各校参考教材 |
5.1.3 教学内容拓展,形成稳定的教学研究群体 |
5.1.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阐述由权威式转为多样式 |
5.1.5 信息多元时代课堂教学效果削弱、学生碎片化知识增多 |
5.1.6 教师面临学术与经济压力 |
5.2 外国建筑史研究的三级层面 |
5.2.1 建筑学人文综合素质层面 |
5.2.1.1 艺术性 |
5.2.1.2 社会性 |
5.2.1.3 普及性 |
5.2.2 建筑设计实践层面 |
5.2.2.1 设计实践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
5.2.2.2 建筑设计潮流及发展方向 |
5.2.3 哲学思想层面 |
5.2.3.1 引入分析国外建筑哲学思想及理论观念 |
5.2.3.2 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 |
5.3 多角度展现外建史研究的境域 |
5.3.1 《建筑师丛书》 |
5.3.2 《建筑理论译丛》 |
5.3.3 世界建筑史丛书(Electa) |
5.3.4 西方建筑理论经典文库 |
5.4 世界眼光、中国立场的外国建筑史研究 |
5.4.1 中国学者对世界建筑史的贡献 |
5.4.1.1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 |
5.4.1.2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16 卷) |
5.4.2 中外建筑史比较研究 |
5.4.2.1 代表人物:童寯、王贵祥 |
5.4.2.2 研究特点 |
5.4.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的思考 |
5.4.3.1 加强外国建筑史的教学改革 |
5.4.3.2 理性分析、独立思考、辨析引进 |
5.4.3.3 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5.4.3.4 良好的外文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 |
5.4.3.5 视野宽广 |
5.4.3.6 为中国建筑史寻找其在世界建筑史殿堂中的地位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讲义、大纲、图集 |
A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 |
A2 天津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61) |
A3 天津大学(沈玉麟)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 |
A4 同济大学近代与现代外国建筑史讲义(1961-1962) |
A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 世纪中叶以前)(1963) |
A6 清华大学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教学大纲(1963)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
发表的期刊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标 |
1.1.1 博物馆建筑的特点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1.2.1 大课题的子课题 |
1.1.2.2 博物馆的发展 |
1.1.3 研究的目标设定—"由技入道"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 |
1.2.1 外围研究 |
1.2.2 相关研究 |
1.2.3 直接研究 |
1.2.3.1 关于博物馆的研究 |
1.2.3.2 建筑设计领域与集成技术相关的研究 |
1.2.4 相关研究领域的问题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基础理论研究 |
1.3.2 调查研究 |
1.3.3 系统综合法 |
1.3.4 图示与图表 |
1.3.5 设计实践反馈分析 |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
1.4.1 博物馆设计 |
1.4.2 空间集成 |
1.4.3 单元集成 |
1.4.4 交互集成 |
1.4.5 程序集成 |
1.5 结构与框架 |
1.5.1 论文结构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集成及其单元解析 |
2.1 作为复杂系统的博物馆设计 |
2.1.1 博物馆建筑与博物馆学—博物馆内涵与外延的复杂性 |
2.1.1.1 博物馆与博物馆建筑 |
2.1.1.2 博物馆建筑与博物馆学 |
2.1.1.3 博物馆建筑与新博物馆学 |
2.1.1.4 小结 |
2.1.2 人与物—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复杂性 |
2.1.2.1 博物馆的"人"与"物" |
2.1.2.2 私藏与教化 |
2.1.2.3 展示与教育 |
2.1.2.4 运作与互动 |
2.1.2.5 展品与艺术家 |
2.1.2.6 小结 |
2.1.3 展与藏—博物馆建筑功能的复杂性 |
2.1.3.1 博物馆的"藏"与"展" |
2.1.3.2 "坟墓"与"圣殿" |
2.1.3.2 "藏"与"展"的多样复杂 |
2.1.3.3 小结 |
2.2 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集成思想及内涵 |
2.2.1 集成论与博物馆设计系统 |
2.2.2 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的内涵 |
2.2.2.1 物理集成 |
2.2.2.2 形态集成 |
2.2.2.3 效能集成 |
2.3 博物馆设计系统的集成单元解析 |
2.3.1 单元分解的前提条件 |
2.3.1.1 联系条件 |
2.3.1.2 界面条件 |
2.3.1.3 选择条件 |
2.3.2 集成环境 |
2.3.3 集成单元的描述方法 |
2.3.4 集成单元质、象参量研究 |
2.3.4.1 展陈系统 |
2.3.4.2 结构系统 |
2.3.4.3 设备系统 |
2.3.4.4 建筑系统 |
2.4 小结 |
第三章 单元集成 |
3.1 建筑子系统的单元集成 |
3.1.1 空间组合 |
3.1.1.1 整体布局 |
3.1.1.2 联系整合 |
3.1.2 功能整合 |
3.1.2.1 功能复合 |
3.1.2.2 分时利用 |
3.1.3 界面操作 |
3.1.3.1 界面独立 |
3.1.3.2 界面自治 |
3.2 结构子系统的单元集成 |
3.2.1 结构选型 |
3.2.1.1 高效传力 |
3.2.1.2 优化组合 |
3.2.2 材料组合 |
3.2.2.1 材料优选 |
3.2.2.2 效能增强 |
3.3 设备子系统的单元集成 |
3.3.1 整合布置 |
3.3.1.1 设备选型 |
3.3.1.2 空间配置 |
3.3.2 系统控制 |
3.3.2.1 信息集成 |
3.3.2.2 性能控制 |
3.4 展陈系统的单元集成 |
3.4.1 流线整合 |
3.4.1.1 展陈流线一体化 |
3.4.1.2 体验多样化 |
3.4.2 信息互动 |
3.4.2.1 共享交流 |
3.4.2.2 技术展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交互集成 |
4.1 建筑与展陈 |
4.1.1 情景营造 |
4.1.1.1 尺度匹配 |
4.1.1.2 视线关联 |
4.1.1.3 情境同构 |
4.1.2 界面整合 |
4.1.1.1 形态同构 |
4.1.1.2 建展同构 |
4.1.3 流线复合 |
4.1.3.1 流线立体 |
4.1.3.2 流线的多功能组织 |
4.2 建筑与结构 |
4.2.1 构件多变 |
4.2.1.1 构件置换 |
4.2.1.2 构件组合 |
4.2.2 空间形态增强 |
4.2.2.1 相互协调 |
4.2.2.2 增强表现 |
4.2.3 协同建构 |
4.2.3.1 功能增强 |
4.2.3.2 联动设计 |
4.3 建筑与设备 |
4.3.1 空间表现 |
4.3.1.1 "服务"与"被服务"空间 |
4.3.1.2 封闭建构—设备"内隐" |
4.3.1.3 开放建构—设备"外显" |
4.3.2 效能提升 |
4.3.2.1 同生共进 |
4.3.2.2 共赢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程序集成 |
5.1 非线性设计 |
5.1.1 必然性与偶然性 |
5.1.1.1 稳定与多变 |
5.1.1.2 定向与随机 |
5.1.1.3 规则与自由 |
5.1.2 线性与非线性 |
5.1.2.1 单向与多变 |
5.1.2.2 规律与动态 |
5.1.2.3 有序与无序 |
5.2 多方协同 |
5.2.1 内生协同 |
5.2.1.1 整体原则 |
5.2.1.2 联动原则 |
5.2.2 拉动协同 |
5.2.2.1 与城市环境结合 |
5.2.2.2 与运营模式结合 |
5.2.2.3 与建筑产业化结合 |
5.3 虚拟设计 |
5.3.1 虚拟设计平台 |
5.3.1.1 建筑信息模型化(BIM) |
5.3.1.2 互联网信息库 |
5.3.2 虚拟建造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综述 |
6.1.1 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分析 |
6.1.2 作为复杂系统的博物馆设计的要素分析 |
6.1.3 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方法 |
6.2 研究创新 |
6.2.1 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集成技术"概念的提出 |
6.2.2 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 |
6.2.3 从整体原则到构造细部 |
6.3 研究产生的契机 |
6.3.1 "空间集成技术"产生的创造力 |
6.3.2 多向联合与产业链的形成 |
6.3.3 对博物馆设计实践的积极意义 |
6.3.4 发展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博物馆建筑设计系统质、象参量表 |
附录2:本文中关于博物馆设计的单元集成、交互集成、程序集成的归纳图表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后记 |
(9)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海军留英教育 |
二、 其他留英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
二、 留英学生统计 |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
一、 经济学与法学 |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
一、 社会评价 |
二、 政府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多元视角下的体育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作用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历史上的体育建筑 |
2.1 西方各历史时期的体育建筑 |
2.1.1 古希腊---源于宗教仪式的竞技设施 |
2.1.2 古罗马---现代体育建筑的雏形 |
2.1.3 中世纪---非固定的模式 |
2.1.4 文艺复兴---多功能的设施 |
2.1.5 近代时期---类型的丰富与数量的增加 |
2.2 中国古代与近代体育建筑 |
2.2.1 古代体育设施---传统文化的体现 |
2.2.2 近代体育建筑 |
(1)社会历史背景 |
(2)建筑形式风格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城市与环境观念的体育建筑 |
3.1 体育建筑与城市发展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
3.1.1 拓展城市空间结构 |
3.1.2 加快城市经济发展 |
3.1.3 带动城市区域开发 |
3.2 体育建筑与城市形象塑造 |
3.2.1 体育建筑对于城市形象的意义 |
3.2.2 体育建筑塑造城市形象的方式 |
(1)视觉识别 |
(2)作为城市事件与城市行为 |
3.2.3 体育建筑传播城市形象 |
(1)体育建筑所具有的城市信息 |
(2)体育建筑所附着的城市信息 |
(3)体育建筑的媒介属性 |
3.3 体育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 |
3.3.1 选址与城市总体规划 |
3.3.2 大型体育设施的空间规划布局 |
(1)罗马---分散式布局模式 |
(2)巴塞罗那---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
(3)悉尼---双中心式布局 |
(4)J广州---多中心式布局 |
3.3.3 体育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
(1)融合城市环境 |
(2)界定城市空间 |
(3)配合城市空间功能 |
(4)合理高效利用城市空间 |
3.4 体育建筑与城市景观 |
3.4.1 城市景观对体育建筑设计的影响 |
3.4.2 体育建筑设计的景观表达 |
(1)结合城市环境 |
(2)利用建筑布局形式 |
(3)配合建成元素 |
(4)内部与外部的关联 |
(5)运用人文元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建筑设计的技术因素研究 |
4.1 结构技术 |
4.1.1 体育建筑结构技术发展概况 |
(1)壳体结构 |
(2)悬索结构 |
(3)膜结构 |
4.1.2 结构发展的技术驱动因素 |
(1)材料 |
(2)研究方法 |
(3)理论 |
4.1.3 结构形式的发展方向 |
(1)轻型的方向 |
(2)适应多种功能的方向 |
(3)生态化的方向 |
4.2 其它技术 |
4.2.1 生态环保技术 |
4.2.2 工艺技术 |
(1)施工 |
(2)节点 |
(3)照明 |
4.2.3 信息技术 |
4.2.4 安全技术 |
4.3 体育建筑的技术理念 |
4.3.1 体育建筑技术理念的特性分析 |
(1)时代性 |
(2)双重性 |
(3)适宜性 |
4.3.2 体育建筑的综合技术观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建筑形态设计研究 |
5.1 侧重结构构思的表现类型 |
5.1.1 结构形态的受力特征 |
5.1.2 结构形态的几何特征 |
5.1.3 结构形态的功能特征 |
5.2 侧重材料运用的表现类型 |
5.2.1 表现材料的力学特征 |
5.2.2 表现材料的质感与肌理 |
5.2.3 表现材料的造型美感 |
5.3 侧重生态理念的表现类型 |
5.4 侧重地域文化的表现类型 |
5.4.1 表现自然地域特征 |
5.4.2 表现人文地域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建筑的经济因素研究 |
6.1 城市经济背景下的体育建筑发展及特征分析 |
6.1.1 经济增长机制---体育设施建设的驱动力 |
6.1.2 体育设施塑造城市形象---消费导向型经济的需求 |
6.1.3 商业娱乐功能---体育设施功能理念的新趋势 |
6.2 体育建筑的经营困境 |
6.2.1 长野冬奥会 |
6.2.2 日本的2002世界杯体育场建设 |
6.2.3 韩国的2002世界杯体育场建设 |
6.3 经济效益考量在体育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6.3.1 内容多元化 |
6.3.2 赛后利用 |
(1)赛后时态优先 |
(2)场馆与配套设施的赛时与赛后建设 |
6.3.3 临时设施 |
(1)悉尼奥运会 |
(2)伦敦奥运会 |
6.3.4 使用者参与设计 |
(1)必要性 |
(2)灵活性与创新性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体育建筑的分析评价体系研究 |
7.1 体育建筑设计的目标系统 |
7.2 体育建筑设计的评价主体 |
7.3 体育建筑设计的评价体系 |
7.4 体育建筑设计的评价基础 |
7.4.1 经济效益 |
7.4.2 社会效益 |
7.4.3 环境效益 |
7.4.4 综合效益 |
7.5 体育建筑设计的评价标准 |
7.5.1 可度量标准 |
7.5.2 不可度量标准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第15届国际焊接与切割博览会在德国埃森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包豪斯在美国的展览研究 ——以哈佛大学和MoMA为例[D]. 姚之洁. 中国美术学院, 2020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3]英国工业遗产与城市复兴互益效应研究[D]. 曹福然.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4]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D]. 黄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5]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D]. 宋凌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第15届国际焊接与切割博览会在德国埃森举行[J].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作总部 北京 100823. 机械工人, 2002(01)
- [7]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D]. 武晶. 天津大学, 2017(10)
- [8]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研究[D]. 裴峻. 东南大学, 2017(11)
- [9]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10]多元视角下的体育建筑研究[D]. 樊可. 同济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