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马艳艳[1](2022)在《规范化疼痛评估和管理对癌症晚期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评估和管理对癌症晚期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癌症晚期患者80例, 采用双盲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评估和管理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疼痛评估和管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镇痛效果、睡眠障碍以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实施规范化疼痛评估和管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有效缓解率显着高于对照组, 睡眠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生活质量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评估和管理可显着缓解患者疼痛, 增强镇痛效果, 并有效降低患者睡眠障碍, 提高生活质量, 为患者获取良好护理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效果显着。
张莹,张玲玲,热依娜·吾甫里[2](2022)在《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程度、心理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对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疼痛程度、心理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晚期癌症疼痛患者1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疼痛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性疼痛护理管,比较干预前后2组疼痛程度(VRS)评分、面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NRS评分、HAMA、HAMD评分、QOL评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NRS评分、HAMA、HAMD评分、PSQI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显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2组QOL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显着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能有效缓解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负面情绪,促进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赵世娣,张春晓,胡月,王琦[3](2021)在《基于思维导图引导的癌痛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引导的癌痛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癌痛护理,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统计给予基于思维导图引导的癌痛护理干预, 评估其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状态、癌性疼痛程度以及生存质量状态。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癌症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数学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均显着下降且明显比对照组更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显着升高, 且显着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合思维导图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癌痛护理干预, 在提高癌症患者对疾病及相关疼痛知识理解与认知基础上, 可显着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主观配合度, 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有效缓解其癌痛程度,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王旭春[4](2021)在《晚期癌症诊疗中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癌症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是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癌症起病隐匿,早期筛查难度大,当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通常已处于晚期。晚期癌症易转移、治疗效果不显着、诊疗支出大,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压力。在晚期癌症诊疗中,诊断信息患者知情与家属知情、治疗方案是患者同意还是家属同意、过度医疗等问题,时常困扰着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晚期癌症诊疗中重治疗轻关怀的诊疗模式,忽视了持续性治疗可能带给患者的更大痛苦,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甚至浪费了医疗卫生资源。为此,本研究在探寻晚期癌症诊疗中患者知情同意权受漠视和过度医疗问题的基础上,从相关理论和原则视角,分析造成这些伦理困境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探讨解决策略,以期为晚期癌症诊疗中相关制度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从人文关怀和生命伦理学视角出发,通过梳理、回顾、分析晚期癌症诊疗典型案例,列举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在诊疗中面临的窘境和误区,提出晚期癌症诊疗中的伦理问题——不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过度医疗。再用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生命论和人道主义)和相关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有利原则、不伤害原则),分析晚期癌症诊疗中不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过度医疗的伦理问题,论述提高生命质量是医学发展的最终追求。同时,通过分析晚期癌症诊疗中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的诊疗态度和诊疗选择,明确不同诊疗观念对不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过度医疗问题的影响。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晚期癌症诊疗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用相关理论和原则分析晚期癌症诊疗伦理问题。最后,从制度保障、生命教育和适度医疗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晚期癌症诊疗中伦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维护患者的正当权益,为晚期癌症诊疗实践构建一条新的诊疗思路。晚期癌症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直面死亡,培育科学的生命观,普及生死学,开展生命教育,是实施适度医疗的保障,是开展安宁疗护的前提,是推动尊严死的基础。晚期癌症临床诊疗过程中,保障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引导家属关注和尊重患者的生命权,重视过度医疗的伦理问题,结合中国当下的实际情况,审视晚期癌症诊疗中的伦理困境,有助于维护患者的权利,帮助医、患、家属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重新构建晚期癌症诊疗团队的医德医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胡洁蔓[5](2021)在《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结直肠外科广泛开展,患者住院时间显着缩短。直肠癌临时造口多为回肠造口,造口排泄物稀薄量大且腐蚀性强,造口护理难度大。如何让临时造口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造口护理技术成为当前临床造口护理工作的难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临时造口还纳后,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功能障碍,降低其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关于造口护理的实践和研究均集中在造口建立期,尚缺乏还纳后患者的护理方案。研究目的:描述并分析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在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的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支持性护理需求状况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系统检索、评价和汇总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护理循证证据;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框架,按照患者需求、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4个环节开展研究。1.患者需求: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中的会聚平行混合方法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进行需求分析。分别对造口建立期和造口还纳期两个阶段临时造口患者开展同期的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在定量研究部分,分别对长春市两所三甲医院行ERAS理念下直肠癌根治术和临时造口术的造口建立期患者,以及行造口还纳术的造口还纳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简版癌症支持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和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还纳期患者调查问卷还包括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在质性研究部分,采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个阶段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根据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合。2.证据综合:采用系统检索的方法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对符合纳入排除条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内容分析,提取和总结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级和推荐强度划分,最终形成最佳实践信息册或总结。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总结归纳。3.证据传播:基于前期对造口建立期和还纳期两阶段患者需求分析的结果,以及关于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造口建立期护理循证证据的最佳实践信息册和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结果,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通过邀请临床一线护理专家开展专家会议法对该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形成终稿。4.证据应用:通过在吉林省两所三甲医院开展前瞻性同期类实验研究,一所医院采用上述护理方案,另一所采用ERAS理念下常规护理方案,并在患者造口术后1个月、3个月和9个月继续对患者进行持续随访评估以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1.患者需求: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68,四分位间距为19.75,且都有着广泛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其中信息需求、支持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分最高,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57.95(47.73)、50.00(50.00)和47.50(40.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造口护理相关信息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支持需求主要为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自卑、无力感、内疚和担忧是该阶段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生活质量总分中位数为95,四分位间距为35,略好于造口建立期患者。信息需求和支持需求是该阶段患者得分最高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是72.73(36.36)和40.00(45.00)。该阶段患者信息需求主要包括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支持需求包括医疗团队的支持和同伴支持。2.证据综合阶段:通过对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指南和系统评价进行文献检索,最终分别纳入指南文献5篇和系统评价7篇,以及指南文献9篇和系统评价3篇。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汇总以及专家小组的论证,最终形成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和造口建立期护理最佳实践信息册。因缺乏造口还纳期护理指南,对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原始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归纳出9个方面的系统评价结果。3.证据传播阶段: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经研究小组反复讨论,构建了《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两阶段护理子方案以及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子方案三个部分。通过专家论证法将该方案进行简化和修订,形成终稿,包括护理原则、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三个部分,造口建立期护理方案和造口还纳期护理方案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延续性护理三个方面。4.证据应用阶段:除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外,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其他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除在性需求维度外,干预组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造口还纳时间以及LARS的严重程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1.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造口护理和癌症治疗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2.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支持性护理需求程度较高,其中信息需求特别是管理症状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相关信息以及获得医疗团队和同伴的支持是该阶段患者最主要的支持性护理需求内容。3.构建的《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应用于我国结直肠ERAS临床情境中具有一定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推广并为临床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张娟[6](2021)在《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是指患者在意识清醒时,具备与其家属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的行为能力,在充分考虑到病情恶化后无法做出医疗决策时,预先设立的医疗照护选择、共同制定书面指示的过程。ACP强调赋予患者知情同意权和自主决策权,有利于确保临终患者在无法表达自身意愿时获得符合其价值观和选择的治疗及护理。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开展较长时间,发展成为一套较为成熟的干预体系,而在我国内地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解ACP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实施的可行性,本研究就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目的1.描述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现状,探讨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影响因素;2.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解释ACP准备度水平差异的原因,为改善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9年11月2020年5月,安徽省内四所三甲综合医院肿瘤内科355例晚期癌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CP准备度量表”测量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水平,以认知适应理论为指导框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人生意义问卷、生活定向测验问卷修订版、益处发现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修订版、自尊量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信仰量表,探索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影响因素。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水平,对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355份,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总分及态度、信念、动机维度得分分别为(76.00±10.08)、(33.10±6.48)、(17.82±2.76)、(25.08±4.0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得分在年龄、受教育程度、疾病了解程度、病程时长上存在差异(P<0.01,P<0.01,P<0.01,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P准备度得分与人生意义感、益处发现、乐观、自尊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人生意义:r=0.542,P<0.01;益处发现:r=0.584,P<0.01;乐观:r=0.341,P<0.01;自尊:r=0.453,P<0.01)。ACP准备度得分与机遇型心理控制感及中国传统文化信仰呈显着负相关(机遇型心理控制感:r=-0.185,P<0.01;中国传统文化信仰:r=-0.361,P<0.01)。3.对ACP准备度总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生意义、益处发现及自尊是ACP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人生意义:t=12.521,P<0.001;益处发现:t=5.261,P<0.001;自尊:t=6.486,P<0.001)。此外,进一步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益处发现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APC态度维度的两个主要因素(益处发现:t=2.725,P=0.008;受教育程度:t=2.690,P=0.034),人生意义和疾病持续时间是影响APC信念维度的两个因素(人生意义:t=4.510,P<0.001;疾病持续时间:t=3.307,P=0.002),且人生意义和疾病持续时间还是影响APC动机维度的两个因素(人生意义:t=5.180,P<0.001;疾病持续时间:t=2.517,P=0.014)。结论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教育程度高、病程长及人生意义感、益处发现、自尊水平高的患者对ACP准备度越好。因此,在未来ACP实施过程中,应识别这些患者;同时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人生义感、益处发现水平及自尊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ACP准备度水平,积极提供客观支持,促进ACP的临床实践。
鲍秀红[7](202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调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了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现状,并研究其自我感受负担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运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月~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门诊部及住院部抽取符合标准的30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工具是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简易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26.0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S)描述;经检验,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服从正态分布,故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对不同组别间的自我感受负担进行差异比较;双变量服从正态分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与自我感受负担之间的关系。以自我感受负担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本研究有效调查对象为283例,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29.54±6.75)分;其中身体因素(14.76±2.99)分,情感因素(11.88±3.82)分,经济因素(2.90±0.93)分。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度水平,无明显自我感受负担占7.0%,轻度占35.7%,中度占51.6%,重度占5.7%。(2)LDH患者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焦虑为(9.19±2.35)分,处于可疑存在焦虑状态。抑郁为(8.79±2.17)分,处于可疑存在抑郁状态。(3)简易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功能(RE)及精神健康(MH)分别是(36.02±14.20)分、(22.88±20.52)分、(31.77±12.93)分、(40.19±10.93)分、(37.42±9.33)分、(40.90±14.78)分、(40.13±28.20)分和(53.70±11.48)分。(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在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照顾者身体状况、有无医保、患病时长及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感受负担与焦虑呈正相关(r=0.382,P<0.05)、与抑郁呈正相关(r=0.320,P<0.05)、与生活质量中的PF、RP、BP、VT、SF、RE、MH呈负相关(r分别是-0.154、-0.219、-0.255、-0.258、-0.361、-0.372、-0.502,P<0.05),与GH没有相关性(P>0.05)。(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照顾者身体状况、疼痛程度、焦虑和生活质量中的PF、VT、SF、RE及MH是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因子,共解释其自我感受负担的53.3%的变异量。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度水平,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生活质量较差。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提供全面的关怀与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照顾者身体状况、有无医保、患病时长及疼痛程度,护理患者要因人施护。(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4)患者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照顾者身体状况、疼痛程度、焦虑和生活质量中的PF、VT、SF、RE及MH是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因子。
景军,王健,冷安丽[8](2020)在《生命代价之重与优逝善终之难——一项有关晚期癌症患者调查研究的启示》文中指出依据一项涉及中国近800名晚期癌症患者医药用费和身心痛苦的调查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一个生命代价之重何以发生的问题,随后将临终关怀的欠发达与优逝善终之难作为因果关系予以分析。笔者试图说明,考虑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提速、慢病患者群体的扩大以及恶性肿瘤的高发趋势,可以减少医药费用和患者疼痛的临终姑息护理,亟待普及优化。
于嘉翔[9](2020)在《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安宁疗护需求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现状以及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临床症状及相关影响因素;2.分析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安宁疗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南宁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病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信息共280例,经核查剔除无效问卷后,最后纳入270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参考国内外文献及问卷资料,问卷经国内研究人员翻译、汉化及信效度检验,信效度良好。问卷包括肝癌住院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Edmonton Symptom Assessment System,ESA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及安宁疗护结局量表(Palliative Care Outcome Scale,POS)。最终将270份调查问卷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患者信息对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安宁疗护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更需要安宁疗护服务的人群。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80份,经核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共纳入270份试卷,有效率为96.4%。其中男性193例,女性77例,年龄65.3±13.2(岁),结果如下:(1)研究对象中,男性193人,占71.5%,女性77人,占28.5%。有宗教信仰人数为16人,占比6%,无宗教信仰人数为254人,占比94%,有宗教信仰患者在调查中人数较少。年龄小于60岁人数为97人,占比35.9%,年龄≥60岁人数为173人,占比64.1%。有腹水的患者共134人,占比49.6%。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浓度为(71.98±16.23)μg/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浓度为(59.11±12.83)μg/L,甲胎蛋白(AFP)血清浓度为(509.42±61.83)μg/L,疼痛评分(NRS数字评分法)为(3.76±1.54)分。(2)在研究对象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中,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在生理职能(56.58±15.84)分、总体健康(42.57±16.53)分、精力(39.81±19.59)分及情绪问题(53.92±21.64)分这四个维度评分情况最差,得分最高的维度为身体机能(64.27±18.32)分。(3)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Edmonton symptom assessment system,ESAS)中,根据评分结果与患者ESAS量表得分中位数及四分位数,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在疼痛得分4(1,6)、抑郁得分6(4,7)、焦虑得分5(3,7)和瞌睡得分6(3,8)维度最差,在气急得分2(1,3)、瘙痒得分2(1,4)及食欲得分3(1,4)方面的症状表现相对轻微。(4)对于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决定系数R2=0.527,患者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经济水平(家庭月收入)、肝硬化和AFP水平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较显着的影响(P<0.05)(5)晚期肝癌患者安宁照护质量现状:POS总分(22.57±7.43)分,心理与生活质量维度(19.28±5.36)分,照护质量维度(3.48±1.85)分。(6)针对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安宁照护需求的差异比较,患者的安宁疗护照护结局量表评分主要在婚姻状况(t=0.738,P=0.008)、宗教信仰(t=2.052,P=0.044)、医疗费用来源(F=3.909,P=0.016)、AFP指标(t=1.632,P=0.034)、经济水平(F=3.939,P=0.027)、肝硬化患病(t=1.951,P=0.039)、HBV患病(t=2.931,P=0.045)、腹水(t=1.247,P=0.029)及疼痛程度(t=2.789,P=0.047)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项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7)在对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多元线性回归中,决定系数R2=0.612,模型纳入的5个自变量(是否有肝硬化、AFP水平、经济水平、有无腹水及疼痛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肝硬化诊断为阳性、AFP水平、经济水平因素、腹水及疼痛评分对患者安宁疗护需求有较显着的影响(P<0.05)。结论:1.根据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患者在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力及情绪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且患者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肝硬化、AFP水平、经济水平(家庭月收入)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显着的影响,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提示护理时更需要有针对性。2.影响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疼痛、抑郁、焦虑及瞌睡,是需要临床重点关注的症状,其他症状表现相对轻微。3.晚期及终末期肝癌患者对于安宁疗护的需求较大,本研究在患者众多指标中,筛选出最相关的五个指标——是否有肝硬化、AFP水平、经济水平、有无腹水及疼痛评分,会影响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且患有肝硬化、AFP水平高、有腹水及疼痛评分高的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更高,经济水平更高的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较低。
岳慧娟[10](2020)在《内蒙古包头市宁养服务研究》文中提出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每个公民都有权利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在不断递增,人民群众对临终关怀的现实需要也在日益增长;我国的传统文化有较强的“重生忌死”观念,社会普遍回避与死亡相关的问题,在有意无意之中对本来已经无法逆转的生命依旧施以传统的治疗,给有限的医疗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临终关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但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较为迟滞,目前国内运行最好、影响最大的临终关怀模式是李嘉诚基金会建立的宁养院。本研究从当前“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出发,关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聚焦晚期贫困癌痛患者的现实需求。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结合包头市宁养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立足于包头宁养服务的具体实践。以新公共服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政策和法规方面的知识,发现包头市宁养服务发展中存在的政府支持不足、宁养宣传不到位、资源整合不力、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法规制度不健全、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蒙中医药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本研究结合以上原因,尝试通过加强政府的支持和管理、强化舆论正向引导、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发挥蒙中医学和传统文化优势的方式,探索出促进宁养服务长效发展的模式,进一步推动宁养服务和临终关怀事业在本地区的长足发展。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发现:近几年包头市肿瘤患者的发病率、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数量等数据并未进行相关统计,可见临终关怀和宁养服务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本文研究最力不从心的地方,同时也期待可以唤起政府、社会及相关部门对临终关怀和宁养服务的重视,尊重生命,为实现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生活尽绵薄之力。
二、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程度、心理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疼痛程度: |
1.3.2 负面情绪: |
1.3.3 生活质量: |
1.3.4 睡眠质量: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2组疼痛程度比较 |
2.2 2组负性情绪比较 |
2.3 2组患者QOL评分比较 |
2.4 2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 |
3 讨论 |
(4)晚期癌症诊疗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及原则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一、生命论 |
二、人道主义 |
第二节 相关原则 |
一、尊重原则 |
二、公正原则 |
三、有利原则 |
四、不伤害原则 |
第二章 晚期癌症诊疗典型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知情权案例研讨 |
一、知情权典型案例 |
二、知情权案例讨论 |
第二节 同意权案例研讨 |
一、同意权典型案例 |
二、同意权案例讨论 |
第三节 诊疗态度案例研讨 |
一、诊疗态度典型案例 |
二、诊疗态度案例讨论 |
第三章 晚期癌症诊疗伦理问题探析 |
第一节 晚期癌症患者诊疗中的伦理问题 |
一、漠视知情权 |
二、不尊重同意权 |
三、过度医疗 |
第二节 晚期癌症诊疗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
一、漠视知情权的伦理分析 |
二、不尊重同意权的伦理分析 |
三、过度医疗的伦理分析 |
第四章 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制度保障 |
一、完善国家政策和机构设置 |
二、完善医疗培训和评价体系 |
第二节 生命教育 |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
二、完备生命教育内容 |
第三节 适度医疗 |
一、适度医疗的内涵与意义 |
二、完善适度医疗方案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核心概念界定 |
1.2.2 相关理论 |
1.2.3 ERAS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内容 |
1.2.4 ERAS在结直肠外科治疗护理中的应用的文献回顾 |
1.2.5 癌症患者需求测评工具 |
1.2.6 结直肠癌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及其相关因素的文献回顾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患者需求 |
2.1 ERAS理念下造口建立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研究结果 |
2.2 ERAS理念下造口还纳期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混合方法研究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方法 |
2.2.3 研究结果 |
2.3 讨论 |
2.3.1 造口建立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
2.3.2 造口还纳期患者护理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证据综合:系统评价 |
3.1 成立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护理循证实践小组 |
3.2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结果 |
3.3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研究结果 |
3.4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文献的检索和评价 |
3.4.1 研究目的 |
3.4.2 研究方法 |
3.4.3 研究结果 |
3.5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的总结和等级评价 |
3.5.1 研究目的 |
3.5.2 研究方法 |
3.5.3 研究结果 |
3.6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文献系统评价 |
3.6.1 研究目的 |
3.6.2 研究方法 |
3.6.3 研究结果 |
3.7 讨论 |
3.7.1 ERAS理念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
3.7.2 造口建立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
3.7.3 造口还纳期护理相关证据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证据传播: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
4.1 成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制定小组 |
4.2 构建《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
4.3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的专家论证 |
4.3.1 研究目的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证据应用:临床试点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方法 |
5.2.3 评价指标 |
5.2.4 资料收集 |
5.2.5 质量控制 |
5.2.6 伦理许可 |
5.2.7 统计分析 |
5.3 研究结果 |
5.3.1 失访情况 |
5.3.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5.3.3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5.3.4 干预方案对患者支持性护理需求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5.3.5 干预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5.3.6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不同时点的造口相关并发症比较 |
5.3.7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造口还纳时间比较 |
5.3.8 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LARS严重程度比较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造口建立期患者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造口建立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
附录四 造口建立期患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五 造口还纳后患者问卷调查表 |
附录六 造口还纳期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表 |
附录七 造口还纳期患者访谈提纲 |
附录八 中文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 |
附录九 AMSTAR评价清单及说明 |
附录十 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 版) |
附录十一 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造口患者护理方案(初稿)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ACP研究现状回顾 |
1.2.1 ACP的概念及内涵 |
1.2.2 ACP的发展概况 |
1.2.3 ACP准备度的概念 |
1.2.4 ACP准备度的评估 |
1.2.5 ACP准备度的影响因素 |
1.2.6 ACP准备度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假设 |
1.6 操作性定义 |
1.7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抽样方法和样本量计算 |
2.2.1 抽样方法 便利抽样法 |
2.2.2 样本量计算 |
2.3 研究工具 |
2.4 数据收集 |
2.4.1 资料收集前准备 |
2.4.2 资料收集过程 |
2.5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6.1 研究设计阶段 |
2.6.2 数据收集阶段 |
2.6.3 资料录入、分析阶段 |
2.7 伦理原则 |
2.8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3.2 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现状 |
3.3 晚期癌症患者的认知适应状况 |
3.3.1 晚期癌症患者的人生意义感状况 |
3.3.2 晚期癌症患者的益处发现状况 |
3.3.3 晚期癌症患者的乐观状况 |
3.3.4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控制感状况 |
3.3.5 晚期癌症患者的自尊水平状况 |
3.4 晚期癌症患者的中国传统文化信仰状况 |
3.5 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单因素分析 |
3.5.2 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晚期癌症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4.2 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及其各维度现状分析 |
4.3 晚期癌症患者ACP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
4.3.2 疾病特征 |
4.3.3 认知适应过程 |
5 结论 |
6 创新之处 |
7 不足之处 |
8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疾病资料调查表 |
附录三: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调查问卷 |
附录四:中文版人生意义问卷 |
附录五:益处发现量表 |
附录六:生活定向测验问卷修订版 |
附录七:心理控制源量表修订版 |
附录八:自尊量表 |
附录九:中国传统文化信仰量表 |
附录十:伦理审查批件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我国 ACP 阻碍与促进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研究背景 |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
1.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流行病学现状 |
1.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 |
1.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理现状 |
1.2 自我感受负担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自我感受负担研究现状 |
2.2 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 |
2.2.1 人口学因素、疾病相关因素 |
2.2.2 焦虑抑郁因素 |
2.2.3 生活质量因素 |
3 自我感受负担评估工具 |
4 理论框架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诊断标准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剔除标准 |
1.2 样本量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具 |
2.1.1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2.1.2 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 |
2.1.3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 |
2.1.4 简易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 |
3 资料收集方法 |
4 质量控制 |
4.1 设计阶段 |
4.2 资料收集阶段 |
4.3 数据录入阶段 |
4.4 数据统计处理阶段 |
5 统计分析 |
6 医学伦理原则 |
7 预调查 |
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 |
1 LDH患者一般特征 |
1.1 LDH患者人口学资料分布情况 |
1.2 LDH患者疾病相关资料分布情况 |
2 LDH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 |
2.1 LDH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
2.2 LDH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
2.3 LDH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各条目得分情况 |
3 LDH患者焦虑、抑郁状况 |
3.1 LDH患者焦虑水平 |
3.2 LDH患者抑郁水平 |
4 LDH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
5 LDH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
5.1 LDH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一般资料的分析 |
5.1.1 自我感受负担与人口学相关资料的分析 |
5.1.2 自我感受负担与疾病相关资料的分析 |
5.1.3 自我感受负担与疾病相关资料的分析 |
5.2 LDH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
5.3 LDH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6 LDH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6.1 自我感受负担相关因素的赋值 |
6.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1 LDH患者一般资料 |
1.1 LDH患者人口学资料 |
1.2 LDH患者疾病相关资料 |
2 LDH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急需降低 |
3 LDH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有待改善 |
4 LDH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
5 LDH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一般资料 |
5.1.1 患者年龄 |
5.1.2 家庭人均月收入 |
5.1.3 照顾者身体状况 |
5.1.4 疼痛程度 |
5.2 焦虑、抑郁 |
5.3 生活质量 |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2.1 患者方面 |
2.2 护理方面 |
2.3 家庭方面 |
2.4 社会方面 |
3 研究的创新性 |
4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相关性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生命代价之重与优逝善终之难——一项有关晚期癌症患者调查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涉及生命质量与死亡质量的研究问题 |
二、彰显现代性的优逝善终理念 |
三、基于知情人的调查研究过程 |
四、患者存活率之低与生命代价之重 |
五、临终姑息护理与优逝善终的连接 |
六、结论:迈向优逝善终? |
(9)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安宁疗护需求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1.1 肝癌流行病学现状 |
1.2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
1.3 安宁疗护发展现状 |
1.4 对晚期肝癌患者应用安宁疗护的目的及意义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问卷调查 |
2.4 质量控制 |
2.5 伦理原则 |
2.6 统计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晚期肝癌患者一般资料 |
3.2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
3.3 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评估 |
3.4 晚期肝癌患者安宁疗护质量现状 |
3.5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影响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3.5.2 影响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6 晚期肝癌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现状 |
3.7 晚期肝癌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讨论 |
4.1 晚期肝癌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特征分析 |
4.2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分析 |
4.3 晚期肝癌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分析 |
4.4 晚期肝癌患者安宁疗护质量评价 |
4.5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6 晚期肝癌患者对安宁疗护需求的分析 |
4.7 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8 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与安宁疗护需求的讨论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安宁疗护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内蒙古包头市宁养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研究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概况 |
2.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1.临终关怀 |
2.宁养服务 |
(二)理论基础 |
1.新公共服务理论 |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二、宁养服务现状 |
(一)我国宁养服务发展历程 |
1.宁养院发展历程 |
2.宁养服务的作用 |
3.宁养服务的意义 |
(二)包头市宁养服务现状 |
1.背景介绍 |
2.组织优势 |
3.主要模式 |
4.包头市中心医院宁养院概况 |
(三)宁养服务的先进经验启示 |
1.国外先进经验启示 |
2.国内先进经验启示 |
三、包头市宁养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包头市宁养服务存在问题 |
1.政府支持不足 |
2.宁养宣传不到位 |
3.资源整合不力 |
4.专业人才缺乏 |
(二)原因分析 |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
2.法规制度不健全 |
3.传统观念影响 |
4.蒙中医药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
四、完善包头市宁养服务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政府的支持和管理 |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2.健全社会制度保障 |
3.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
(二)强化舆论正向引导教育 |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
2.开展死亡教育 |
3.壮大志愿者队伍 |
4.获得全社会的支持和关爱 |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
1.加快专业人才培育 |
2.加强专业人员培训 |
(四)发挥中蒙医学和传统文化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 |
四、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规范化疼痛评估和管理对癌症晚期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J]. 马艳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03)
- [2]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程度、心理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张莹,张玲玲,热依娜·吾甫里. 河北医药, 2022(01)
- [3]基于思维导图引导的癌痛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 赵世娣,张春晓,胡月,王琦.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22)
- [4]晚期癌症诊疗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 王旭春.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5]ERAS理念下直肠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方案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 胡洁蔓. 吉林大学, 2021(01)
- [6]晚期癌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张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与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研究[D]. 鲍秀红.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生命代价之重与优逝善终之难——一项有关晚期癌症患者调查研究的启示[J]. 景军,王健,冷安丽. 社会学评论, 2020(04)
- [9]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安宁疗护需求的调查研究[D]. 于嘉翔.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内蒙古包头市宁养服务研究[D]. 岳慧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