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煤灰在高填路堤中的综合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翟宇[1](2021)在《泡沫混凝土在高陡路堤填方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赵艳,潘祥,刘本刚[2](2021)在《可发性聚苯乙烯土工泡沫的性能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土工泡沫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优势,包括保温性能优异、密度低易施工、力学性能好、稳定性优异和自立性强等;分类介绍了EPS土工泡沫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包括路基保温、桥头填筑、高填路段、道路扩宽、人造景观、挡土墙抗震、防止不均匀沉降等方面;最后简要讨论了EPS土工泡沫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EPS土工泡沫的性能优势对其未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王嘉[3](2021)在《泡沫轻质土在淤地坝地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淤地坝地基是一种典型的软土路基,采用常规的路基施工方法施工后,常出现工后沉降、边坡不稳以及桥头跳车等缺陷,对正常的公路运输形成影响。泡沫轻质土作为超轻型路基填充材料的代表,具有轻质高强、凝结自立、泵送性强等优点,可充分满足淤地坝地基的基本要求。本论文以泡沫轻质土材料为研究主体,优选发泡和稳泡体系,通过研究水灰比、掺合料种类及比例等对泡沫轻质土性能的影响,结合长期耐久性测试对轻质土材料的配比进行了综合验证和优化,得到最优的配合比及工艺。以此为基础进行了依托工程的施工以及长期监测和评价。本文研究首先针对泡沫轻质土的发泡、稳泡体系进行了优选研究,根据发泡和稳泡机制不同,试验将多种机制并轨复合,最终优选发泡体系为:十二烷基二乙醇酰胺(4g/L)+硅树脂聚醚乳液(0.8g/L)+氯化钠(30g/L)+羟乙基纤维素(1.7g/L),最终的单位体积发泡量为720m L,泡沫半衰期为75min,具有相对较好的发泡量和稳泡效果。研究了泡沫轻质土胶凝材料的参数、水灰比、掺合料特性,浇筑高度等对泡沫轻质土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5-0.65时,流动度在160-200mm之间,可满足施工要求;通过优化掺合料的配比发现,一定量的盐渍土的加入可对粉煤灰材料起到有效的激活作用,确定了掺合料中盐渍土与粉煤灰的最优比例(0.3:1)以及复配掺合料的掺入量范围;通过养护条件和浇筑高度对轻质土性能的影响发现,适当的增加温度可有效提高轻质土的养护效果,并确定了施工浇筑时的直接浇筑高度不超过结构总高度的1/4。以配合比优化结果为基础,针对气泡混合轻质材料的水稳性、干缩性能、冻融循环三项耐久性能进行了测试,确定了泡沫轻质土材料的最优容重和对应的掺合料比例,复配掺合料占胶凝材料的质量比为40%,选定的施工容重为800kg/m3。以山西淤地坝地基工程为依托,进行了泡沫轻质土材料的工程应用,从泡沫轻质土设备的选型、施工、质量控制及后期的监测开展研究,选取有代表性的断面,完成了路基土压力、台背侧压力、路基和路面沉降监测、弯沉的检测,结果表明,泡沫轻质土的承载能力满足淤地坝路基的要求,对台背的侧向压力,工程施工后沉降和路面弯沉等均可满足应用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应。
李涛[4](2021)在《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建设重心已由东部转向西部,由平原转向山区。在发展过程中,高填深挖、半填半挖等路基形式极其普遍,因而出现了高路堤与高架桥的设计形式。在山区预制梁体时,因场地受限等原因制梁场常常修建在高填方路基上,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减少征地,节约施工成本,但由于路基填方高度大,填筑厚度不均匀等原因,可能存在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为了保证高路堤上的制梁场在使用期间T梁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有必要对制梁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研究和控制。本文针对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上预制梁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分别进行了路基的强夯试验、碎石土填料的室内试验、各工况下制梁台座的受力及变形有限元分析以及梁场台座受力和变形监测等内容,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对场区分别进行了三种夯击能的强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夯击能的增加,累计夯沉量也逐渐增加,最佳夯击次数可取8次。对强夯后各场区的压实度和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强夯后各抽样点压实度均大于93%,满足施工验收要求,且地基承载力比强夯前分别提高了22.8%,71.4%,114.3%。对地基承载力的验算表明应对场区进行2000kN·m的强夯处理以达到制梁所需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其次,对现场泥质砂岩碎石土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天然含水率试验、细粒土界限含水率试验、重型击实试验、三轴试验和压缩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场区碎石土填料的土石比约为1:3,级配良好;在天然含水率和最佳含水率条件下的三轴试验结果表明:碎石土填料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45kPa、32°,39.41kPa、25.06°。试验结果为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再次,在多个周期荷载作用下对端座处制梁阶段,张拉阶段以及卸载阶段的沉降值进行了单独拟合,拟合结果表明:随着制梁周期的不断循环,各个阶段的竖向变形逐渐趋于稳定。有限元分析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多周期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台座两端在张拉阶段增幅显着,达到231kPa,而端座底部反力在横向大小为:外侧各点>内侧各点;台座正应力随制梁荷载也呈周期性变化,在张拉阶段台座纵向1/4L和3/4L处的压应力显着增大至272kPa,而1/2L处受59kPa左右的拉应力;路基沉降沿路基纵向(台座方向)分布呈“两端大,中间小”的趋势,且随时间的增加沉降的增加趋于缓慢。沿路基横断面方向,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加,路基顶面的沉降也逐渐增大。路基沉降的有限元模拟值与现场监测值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模拟值偏小约12-25%。有限元模拟在大雨条件下,降雨持续12h、24h、36h后进行制梁,结果表明:随着降雨持续时间从12h逐渐增加至36h,边坡土体的基质吸力不断减小,降雨入渗深度不断增加,渗流速率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路基最大不均匀沉降比未降雨时增加了56%,与此同时边坡的塑性区逐渐向上扩展,安全系数由未降雨时的1.346逐渐下降至1.217,边坡稳定性逐渐下降,存在局部破坏的危险。最后,针对台座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容许差异沉降控制指标,并取1mm/m作为限值用以控制不均匀沉降。当台座不均匀沉降超限时提出了增设支座调高装置,压力注浆等方法以减少台座不均匀沉降。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5](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民[6](2020)在《高填方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针对某高速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稳定性问题,利用ABAQUS软件建立高填方路堤模型,研究土工格栅加筋间距、配筋长度、地基土类型等因素对填筑路堤的影响并得出结论。
陶庆东[7](2020)在《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拱效应与减载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南山区地形复杂,路堤填料多为土石混合体,在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高填方路段。为保证公路顺利通过沟谷不妨碍交通,并迅速排除公路沿线地表水,在高填方路堤下设置的涵洞数量越来越多。目前,有关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的土拱效应与路堤—涵洞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致使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出现的病害较多。为完善高填方涵洞土压力计算理论,寻求最优最合理的涵洞减载方案,提高高填方涵洞结构的安全性,减小涵洞工程产生病害的机率,结合室内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三种方法,研究了土石混合体填料的力学特性与涵洞结构参数变化对涵顶上方填料内部土拱效应的影响,提出了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的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了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的减载方式以及涵-土接触参数与减载区形状对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减载效果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五种含石量土石混合体的力学特性。通过对现场路基所用的土石混合体填料进行颗粒筛分、击实试验、粗粒土直剪试验,研究了土石混合体的颗粒破碎特性、剪切破坏特性,揭示了土石混合体在标准重型击实试验II-1下的颗粒破碎特性、在粗粒土直剪试验下土石混合体的剪切破坏特性与力学特性变化规律。(2)通过室内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模型试验,研究了涵洞受力特性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涵洞顶部填料高度的增加,模型试验与土柱法计算的垂直土压力随之增加,两者的差值也在增加;当涵顶上方填料达到一定高度时,涵顶上方填料内部产生了土拱效应,由于涵顶附加压力的影响,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的垂直土压力明显高于柱法计算的垂直土压力。(3)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时涵顶上方填料内部土拱效应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涵洞顶部填料含石量、填料高度、填料泊松比、盖板涵顶板厚度、地基刚度、涵洞宽度与涵洞高度比值等参数对上埋式盖板涵顶部上方填料内部土拱效应的影响。基于上述参数影响下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的计算结果,建立了土压力设计图表和拟合方程,用于评估同类型盖板涵顶板上的垂直土压力值和弯矩值。(4)提出了能考虑填料含石量与非极限应力状态的涵顶垂直土压力修正方程。通过对数值模拟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能考虑填料含石量与非极限应力状态时的涵顶中心垂直土压力修正方程。修正后的理论模型能更准确的计算出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的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差异小于5%。(5)研究了减载条件下涵顶垂直土压力的变化规律,完善了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的设计方法。探讨了涵顶铺设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厚度与涵顶EPS板密度变化时,涵顶垂直土压力与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两个变量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涵顶EPS板厚度增加时,涵顶垂直土压力随之减小,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随之增加;涵顶EPS板厚度超过0.6m时,涵顶垂直土压力减小的不明显。通过考虑地基刚度对涵洞减载特性的影响,对现有的涵顶EPS板减荷简明设计方法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同时,将“中性点”理论应用到减载条件下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的计算过程中,并对“中性点”理论计算得到的涵顶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与涵底垂直压力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6)研究了涵-土界面参数与减载区几何形状对涵洞土压力贡献率的影响。讨论了涵洞未减载与减载条件下,接触界面参数、涵洞上方填土高度对盖板涵侧墙与侧填土间竖向摩擦力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各工况下侧墙所受竖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竖向摩擦力分布曲线的变化规律;计算了侧填土压实和未压实时竖向摩擦力对底板垂直荷载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减载条件下,涵洞竖向摩擦力对底板总垂直压力的贡献率大于涵洞未减载的情况。此外,对比了不同减载区几何形状时,涵侧竖向摩擦力、涵顶垂直土压力和涵底垂直土压力减载率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最优的减载区几何形状。(7)研究了涵-土界面参数与减载区几何形状对涵洞土压力减载率的影响。基于最优减载区几何形状,分析了侧填土压实与未压实两种情况下,涵顶与涵底垂直荷载减载率随轻质减载材料弹性模量和涵-土接触面上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涵侧填土在压实条件下,随着轻质减载材料(EPS板)弹性模量的增加,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随之减小;对比涵侧填土未压实的情况,涵侧填土压实情况下的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更大;建立了减载条件下涵顶与涵底垂直荷载减载率的预测方程与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的计算方程。
欧强[8](2020)在《移动荷载下土工加筋路堤动力响应特性及其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土工加筋路堤是由基层与土工合成材料所形成的一种软土地基处治形式,因其能够增加路堤的承载力和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对软土路堤具有良好的处治效果,以及在施工成本与时效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领域的地基处理。然而,目前其理论研究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特别是“路面结构层-路堤填土-加筋垫层”共同作用方面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有限元数值模型,对移动荷载下土工加筋路堤动力响应特性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土工加筋体的作用机制,总结了土工加筋体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加筋体-垫层-填土”三者组成的复合体相互作用的变形机理以及荷载传递机制,提炼了常用土工加筋体的受力变形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土工加筋路堤在移动荷载下的研究提供思路。其次,基于弹性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和Timoshenko梁计算模型,讨论了静荷载下考虑梁-土界面摩阻效应的弹性地基梁变形分析方法,其摩阻力分布形式分别考虑为常数、线性分布、与侧向位移成正比以及考虑纵横位移耦合的幂级数解等。在此基础上,针对移动荷载作用下土工加筋路堤,将路面结构层视为黏弹性地基梁。在Kelvin地基梁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路面结构层与路基填土的界面摩阻效应影响,进而分析交通荷载下黏弹性地基有限长梁的瞬态问题,通过三角级数展开法和Laplace-Fourier积分变换以及逆变换得到黏弹性地基梁在半正弦波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解析解。将路堤上部的路面结构层,路堤填土层,土工格室或多层土工加筋垫层视作一个复合系统,土工格室或多层土工加筋垫层视作一个路堤填土层以下的梁高较浅的复合地基梁。考虑路面结构层的抗弯刚度,提出了一个扩展的双层EulerBernoulli梁模型在对称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分析方法。此方法综合考虑了梁-土界面摩阻力和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耦合的影响,并且系统考虑了上部路面结构和路堤填土的性质对土工格室或多层土工加筋路堤系统的影响。再次,针对交通荷载的特点,基于前文的双层Euler-Bernoulli梁模型,考虑加筋垫层的抗弯刚度以及路堤填土的重度,改进Euler-Bernoulli双层地基梁模型去预测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土工加筋路堤系统的性能。首先获得了路面结构层的弯曲刚度和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碎石垫层的修正的弯曲刚度,然后建立了移动荷载下土工加筋路堤的双层地基梁分析模型。与此同时,还考虑了上、下两层梁的耦合效应对上、下梁的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利用一阶摄动理论推导了双层梁系统的控制微分方程并获得了相应的解答。最后,分析了交通荷载的特性,选取移动面荷载进行模拟,并且自行编制了Fortran子程序用于控制移动荷载的幅值、作用范围以及移动速度等等。在边界处采用无限元处理以减小由于模型尺寸带来的边界效应。针对路堤填土的黏弹性,利用ABAQUS的用户材料子程序,编制了等效线性黏弹性模型模拟路堤填土。土工格栅加筋体采用二维桁架单元模拟,土工格室采用三维膜结构模拟,由此建立了移动荷载下土工加筋路堤的有限元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并对数值模型的空间分布特性、平面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基于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了不同加筋类型、车辆超载、移动荷载速度、路堤填土高度以及路面结构层刚度、双层梁抗弯刚度比、上下土层刚度比等因素对土工加筋路堤受力变形的影响,并给出了合理的设计施工建议。
尹一平[9](2020)在《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变形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过渡段是影响高速铁路快速平稳运行的关键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受客观条件限制或考虑到经济因素,往往不能选用级配碎石填筑过渡段。在填筑体中铺设土工格栅,能够改善填筑体力学性能,增强填筑体的强度及稳定性。因此,采用A组填料加铺土工格栅代替级配碎石来填筑过渡段,是一种可行性很高的工程措施。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对既有线过渡段病害特征及病害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不同填料压实度、不同含水状态、不同加筋类型的高速铁路过渡段工作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果和结论:(1)既有线过渡段,经过长时间运营后,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过渡段填筑时,受到桥台或涵洞的限制,作业面狭小,不利于大型碾压机械作业,填料压实度不足,列车开通运营后,过渡段在列车荷载和自重荷载作用下压密下沉;在多雨季节,路基面雨水来不及排出,渗入到过渡段中,减小了填料土颗粒间相互作用,过渡段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在冬季含水率较高时,过渡段还会发生冻胀变形;列车动力作用会促进桥台等刚性构筑物和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最终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2)过渡段的沉降和填料压实度的大小呈负相关,随着填料压实度的增大,过渡段的沉降变形逐渐减小。填料压实度为0.95时,路桥差异沉降为2.16cm;填料压实度为0.93时,路桥差异沉降为2.28cm,相对压实度为0.95时增大6%;填料压实度为0.90时,路桥差异沉降为2.43cm,相对压实度为0.95时增大13%。(3)含水状态对过渡段的沉降变形具有显着影响。过渡段的竖向变形和水平变形均随着含水率增大而显着增大。浸水状态下相比潮湿状态下时,填料压实度为0.95、0.93、0.90的过渡段路桥差异沉降分别增大了75%、80%、87%,过渡段与一般路基连接处的沉降变形分别增大了95%、96%、99%,过渡段不平顺性变大;过渡段坡脚最大水平位移分别增大了116%、118%、119%。(4)加筋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过渡段的沉降变形。与其他两种加筋长度相比,在过渡段长度范围内纵向等长度铺设土工格栅控制过渡段变形的效果更为显着;在过渡段长度范围内纵向等长度铺设土工格栅,加筋效果随着加筋层间距的减小而显着增加。在过渡段中铺设土工格栅,可以有效控制路桥过渡段的变形,加筋效果随着加筋层间距的减小而增大。(5)采用A组填料填筑并铺设土工格栅的过渡段,其沉降变形比级配碎石填筑过渡段明显减小,加筋过渡段能够较好的解决路基与桥台(或其他横向结构物)之间的平顺过渡问题。
徐孝贤[10](2020)在《采煤沉陷区粉煤灰轻质路堤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淮南采煤沉陷区铁路专用线在不断加高后存在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用粉煤灰轻质填料代替煤矸石进行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路堤维护加固治理,通过室内试验的手段,研究了适用的改性粉煤灰路堤填料,得到了其主要路用工程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了粉煤灰路堤在采煤沉陷区多因素作用下的稳定性,得到了采煤沉陷区粉煤灰路堤在不同填方高度、不同软土层厚度下的合理断面形式,进一步基于研究结果进行了工程应用,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压实系数为0.93的素粉煤灰在饱和状态下抗剪强度指标很低,不具备黏聚力,内摩擦角也仅为13.20°,难以直接用作采煤沉陷区铁路专用线路堤填料,必须进行适当的改性处理;(2)改性后粉煤灰力学性能指标提升明显,不同种类的改性粉煤灰材料在强度发展规律、工程性能上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改性粉煤灰材料;(3)采动对改性粉煤灰路堤稳定性的影响与地基条件有很大关系。地基为正常地基土时,采动影响使安全系数折减幅度高达26.78%;存在软土地基土时,采动影响使安全系数折减幅度在1.78%3.91%之间波动,整体上折减幅度随软土厚度的增加而提高;(4)路堤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随软土层厚度增加而降低,降低幅度随软土层厚度增加逐渐减小;路堤填方高度越高,其边坡稳定性对软土地基厚度的增长越不敏感;(5)粉煤灰路堤在设计时,可以将6%水泥稳定粉煤灰、1:1.5边坡坡率作为基本设计参数,当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可以从改性剂掺量、边坡坡率与边坡形式这几个方面入手,对路堤设计方案进行优化;(6)工程实践表明,粉煤灰路堤在采煤沉陷区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尤其适用于填方较高、软土地基较厚且路堤加宽受限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该论文有图46幅,表36个,参考文献92篇。
二、粉煤灰在高填路堤中的综合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煤灰在高填路堤中的综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可发性聚苯乙烯土工泡沫的性能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EPS土工泡沫在土木工程中的优势 |
1.1 保温性能优异 |
1.2 密度轻、易施工 |
1.3 力学性能优异 |
1.4 稳定性优异 |
1.5 自立性强 |
2 EPS土工泡沫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2.1 路基保温 |
2.2 桥头填筑 |
2.3 高填路段 |
2.4 道路扩宽工程 |
2.5 人造景观 |
2.6 挡土墙抗震 |
2.7 防止不均匀沉降 |
3 结语 |
(3)泡沫轻质土在淤地坝地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泡沫轻质土研究及应用 |
1.2.1 泡沫轻质土的特点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泡沫轻质土在淤地坝地基应用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理论及内容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掺和料 |
2.1.3 发泡剂 |
2.1.4 稳泡剂 |
2.2 试验研究 |
2.2.1 泡沫轻质土的成型机制 |
2.2.2 发泡剂试验与评价 |
2.2.3 泡沫轻质土的制备 |
2.3 泡沫轻质土的测试与评价 |
2.3.1 流动度 |
2.3.2 湿容重 |
2.3.3 含水率与吸水率 |
2.3.4 抗压强度 |
2.3.5 水稳性能 |
2.3.6 干湿循环 |
2.3.7 干缩性能 |
2.3.8 冻融循环 |
第三章 发泡剂的研制 |
3.1 发泡剂的优选 |
3.1.1 十二烷基二乙醇酰胺 |
3.1.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
3.1.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 |
3.2 稳泡剂的优选 |
3.2.1 硅树脂聚醚乳液 |
3.2.2 氯化钠 |
3.2.3 明胶 |
3.2.4 聚丙烯酰胺 |
3.2.5 羟乙基纤维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泡沫轻质土配合比研究 |
4.1 水胶比对泡沫轻质土的影响 |
4.2 掺和料对泡沫轻质土的影响 |
4.2.1 掺和料种类 |
4.2.2 复配掺和料比例 |
4.3 养生温度对泡沫轻质土强度的影响 |
4.4 浇筑高度对泡沫轻质土容重的影响 |
4.5 耐久性 |
4.5.1 水稳性 |
4.5.2 干缩性能 |
4.5.3 冻融循环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施工设备 |
5.2.1 设备介绍 |
5.2.2 设备组成 |
5.2.3 配套设备 |
5.2.4 泡沫轻质土制备工艺流程 |
5.2.5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
5.2.6 设备安装及注意事项 |
5.3 现场施工 |
5.3.1 淤地坝地基处理施工 |
5.3.2 现场模板或挡板安装施工 |
5.3.3 现场浇筑 |
5.3.4 养护及脱模 |
5.3.5 沉降缝的设置 |
5.3.6 质量控制 |
5.3.7 纵横坡调整及水稳层铺设 |
5.4 应用效果监测 |
5.4.1 监测仪器及安装 |
5.4.2 监测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沉降研究现状 |
1.2.2 路基制梁场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半填半挖路基的差异沉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场区工程条件及梁场布局 |
2.1 依托工程背景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工程地质 |
2.1.4 气象及水文条件 |
2.2 场区主要问题 |
2.2.1 地基承载力问题 |
2.2.2 不均匀沉降问题 |
2.3 路基处理 |
2.3.1 路基分层填筑 |
2.3.2 路基强夯处理 |
2.3.3 强夯效果评价 |
2.3.4 容许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
2.4 场地布局与制梁工艺 |
2.4.1 场地布局 |
2.4.2 预制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3 路基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碎石土基本特性 |
3.2 填料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
3.2.1 颗粒分析试验 |
3.2.2 天然含水率试验 |
3.2.3 细粒土界限含水率试验 |
3.2.4 击实试验 |
3.3 三轴试验 |
3.4 压缩蠕变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有限元分析 |
4.1 不同制梁荷载作用下台座的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1 基本参数与模型建立 |
4.1.2 制梁荷载作用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3 张拉荷载作用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4 双层存梁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5 周期性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2 不同台座群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2.1 基本参数与模型建立 |
4.2.2 最不利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3 降雨作用下梁场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4.3.1 基本参数 |
4.3.2 降雨工况设计及模型建立 |
4.3.3 各降雨工况下梁场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梁场现场监测分析及沉降控制措施 |
5.1 台座竖向受力监测分析 |
5.1.1 台座竖向受力监测方案 |
5.1.2 台座受力监测数据分析 |
5.1.3 现场受力监测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2 台座纵向受力监测分析 |
5.2.1 台座纵向受力监测方案 |
5.2.2 台座纵向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
5.2.3 现场纵向应力监测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3 梁场沉降变形监测分析 |
5.3.1 沉降监测方案 |
5.3.2 台座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
5.3.3 台座沉降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3.4 路基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
5.3.5 路基沉降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4 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5.4.1 台座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5.4.2 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6)高填方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建立 |
1.1 基本假定 |
1.2 模型建立 |
1.3 土工格栅的设置 |
2 影响稳定性因素模拟 |
2.1 加筋间距 |
2.1.1 工况 |
2.1.2 结果分析 |
2.2 筋材长度 |
2.3 地基土 |
2.4 地基倾斜度 |
2.5 地基处理方式 |
3 结论 |
(7)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拱效应与减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石混合体的研究现状 |
1.2.2 涵洞顶部受力研究现状 |
1.2.3 涵顶土压力减载研究现状 |
1.2.4 涵洞地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问题的解决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模型试验研究 |
2.1 击实试验 |
2.1.1 材料选择 |
2.1.2 颗粒级配 |
2.1.3 击实试验 |
2.2 填料力学特性试验 |
2.2.1 粗粒土直剪试验 |
2.2.2 压实度对抗剪强度影响 |
2.3 室内模型试验 |
2.3.1 相似理论 |
2.3.2 模型箱设计 |
2.3.3 工况与加载 |
2.3.4 工程实例 |
2.3.5 缩尺模型 |
2.3.6 设备布设 |
2.4 数据结果与分析 |
2.4.1 数据整理 |
2.4.2 数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受力特性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拟分析 |
3.1.1 数值模拟软件选择 |
3.1.2 涵洞与填土接触面特性 |
3.1.3 模型建立 |
3.1.4 模型本构 |
3.2 填土高度对涵洞受力特性影响 |
3.2.1 H/B比对涵顶垂直土压力影响 |
3.2.2 H/B比对涵侧水平土压力影响 |
3.2.3 H/B比对涵洞弯矩分布的影响 |
3.3 室内试验数据与数值结果比较 |
3.3.1 土压力集中系数定义 |
3.3.2 涵顶与涵底土压力验证 |
3.3.3 土压力集中系数验证 |
3.3.4 数值模型验证 |
3.4 涵土参数对土压力集中系数影响 |
3.4.1 含石量对F_e的影响 |
3.4.2 H/B比对F_e的影响 |
3.4.3 泊松比对F_e的影响 |
3.4.4 t/B比对F_e的影响 |
3.4.5 地基刚度对F_e的影响 |
3.4.6 B/D对 F_e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典型涵洞土压力理论研究进展 |
4.1.1 现行土压力理论 |
4.1.2 非线性土压力计算方法 |
4.2 国内外规范对涵洞土压力规定 |
4.2.1 国内规范对涵洞土压力规定 |
4.2.2 国外规范对涵洞土压力规定 |
4.3 国内外规范与研究结果的比较 |
4.3.1 国内外规范与研究结果比较 |
4.3.2 数值模拟与现有成果的土压力系数对比 |
4.4 盖板涵静土压力设计方法 |
4.4.1 设计算例 |
4.4.2 C#程序操作 |
4.5 涵洞顶部土压力理论模型建立与验证 |
4.5.1 理论公式推导 |
4.5.2 理论模型验证 |
4.5.3 弹塑性理论模型修正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土压力减载特性研究 |
5.1 填土-涵洞-地基工作机理 |
5.1.1 未减载条件下涵洞-填土-地基相互作用 |
5.1.2 减载条件下涵洞-填土-地基相互作用 |
5.1.3 地基刚度对涵洞受力影响 |
5.2 涵洞减载模型设计 |
5.2.1 涵顶减载数值模型 |
5.2.2 涵顶压缩减载机理 |
5.3 含石量与EPS板力学特性对涵顶减载影响 |
5.3.1 土石混合体含石量对涵顶减载影响 |
5.3.2 土石混合体含石量对涵顶减载率影响 |
5.3.3 涵顶EPS板厚度对路基沉降影响 |
5.3.4 EPS板特性对涵顶减载的影响 |
5.3.5 涵顶铺设的EPS板密度与厚度方案讨论 |
5.3.6 不同填土高度时涵顶压缩减载机制分析 |
5.4 涵顶减载条件下涵洞土压力公式推导 |
5.4.1 传统的涵顶减载土压力计算方法 |
5.4.2 基于中性点法的涵顶土压力改进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涵-土接触参数与减载区形状对涵洞减载的影响研究 |
6.1 减载区几何形状的数值模型 |
6.1.1 模型建立 |
6.1.2 模型材料 |
6.1.3 涵-土接触界面参数 |
6.2 未减载条件下涵洞压力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6.2.1 侧填土压实度影响 |
6.2.2 填料高度影响 |
6.2.3 接触界面条件影响 |
6.2.4 侧填土压实度影响 |
6.3 减载体系对涵洞受力影响 |
6.3.1 减载区几何形状的影响 |
6.3.2 减载区界面条件的影响 |
6.3.3 减载区形状对涵洞减载率的影响 |
6.3.4 减载材料弹性模量对涵洞减载率的影响 |
6.4 涵洞受荷减载率拟合公式 |
6.5 涵侧EPS板厚度设计与施工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与学习情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的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
在学期间的学习交流情况 |
(8)移动荷载下土工加筋路堤动力响应特性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土工加筋路堤概述 |
1.2.1 土工加筋路堤概念及特性 |
1.2.2 土工加筋材料分类及特性 |
1.3 土工加筋路堤研究现状 |
1.3.1 土工加筋路堤试验研究 |
1.3.2 土工加筋路堤数值研究 |
1.3.3 土工加筋路堤理论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意义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工加筋体作用机理及其常用分析方法 |
2.1 概述 |
2.2 土工加筋体作用机理 |
2.2.1 侧向约束作用 |
2.2.2 调整不均匀沉降 |
2.2.3 网兜效应和柔性筏基效应 |
2.2.4 应力扩散作用 |
2.2.5 土工加筋路堤破坏模式 |
2.3 加筋体-垫层-土共同作用 |
2.3.1 协调变形、共同承载 |
2.3.2 提高稳定性 |
2.3.3 构成良好的排水体系 |
2.4 土工加筋体受力变形分析 |
2.4.1 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的分析方法 |
2.4.2 基于弹性地基板理论的分析方法 |
2.4.3 基于弹性薄膜理论的分析方法 |
2.4.4 土工加筋体数值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梁土界面摩阻效应的弹性地基梁变形分析方法 |
3.1 概述 |
3.2 地基梁模型简介 |
3.2.1 Winkler地基—Euler-Bernoulli梁模型 |
3.2.2 Winkler地基-Timoshenko梁模型 |
3.2.3 弹性半空间—Timoshenko梁模型 |
3.3 静荷载下考虑梁土界面摩阻效应的弹性地基梁变形分析方法 |
3.3.1 考虑摩阻力为常数 |
3.3.2 考虑摩阻力沿地基梁呈线性分布 |
3.3.3 考虑摩阻力与地基梁侧向位移成正比 |
3.3.4 考虑纵横位移耦合的水平摩阻效应的弹性地基梁的解 |
3.4 移动荷载下考虑梁土水平摩阻效应的弹性地基梁变形分析方法 |
3.4.1 计算模型 |
3.4.2 控制方程建立 |
3.4.3 方程求解 |
3.5 算例分析 |
3.6 参数分析 |
3.6.1 水平摩擦系数 |
3.6.2 移动速度 |
3.6.3 黏性阻尼 |
3.6.4 单元弹簧刚度 |
3.6.5 路面抗弯刚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双层弹性地基梁理论的土工加筋路堤受力变形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基于双层地基梁模型受力变形分析 |
4.2.1 基本模型与假定 |
4.2.2 控制方程的建立 |
4.2.3 控制方程求解 |
4.3 算例验证 |
4.4 参数分析 |
4.4.1 界面抗力 |
4.4.2 路堤填土弹性模量(E_e) |
4.4.3 路面结构抗弯刚度(E_1I_1)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荷载下土工加筋路堤双层弹性地基梁解析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2 交通荷载的特性 |
5.2.1 静态均布荷载 |
5.2.2 移动恒定荷载 |
5.2.3 移动简谐荷载 |
5.2.4 半正弦波荷载 |
5.2.5 冲击荷载 |
5.2.6 经验模型 |
5.2.7 随机荷载 |
5.3 基于双层弹性地基梁理论的土工加筋模型受力变形分析 |
5.3.1 计算模型与假定 |
5.3.2 控制方程的建立 |
5.3.3 方程组求解 |
5.4 算例验证 |
5.4.1 算例1 |
5.4.2 算例2 |
5.5 参数分析 |
5.5.1 上下土层刚度比(α_k) |
5.5.2 上下梁的弯曲刚度比(α_D) |
5.5.3 上层填土的高度(h_e) |
5.5.4 移动荷载的速度(v) |
5.5.5 黏滞阻尼(ξ)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荷载下土工加筋路堤数值模型 |
6.1 概述 |
6.2 数值模型相关概念 |
6.2.1 材料本构 |
6.2.2 相互作用(Interaction) |
6.3 模型建立 |
6.3.1 基本假设 |
6.3.2 分析方法 |
6.3.3 模型尺寸与参数取值 |
6.3.4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设置 |
6.3.5 单元类型与网格 |
6.4 模型验证 |
6.4.1 算例1 |
6.4.2 算例2 |
6.4.3 算例3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移动荷载下土工加筋路堤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
7.1 概述 |
7.2 移动荷载作用下土工加筋路堤路面结构层的空间特性 |
7.2.1 动应力空间特性 |
7.2.2 动应变空间特性 |
7.3 路基动态响应平面特性 |
7.3.1 横断面动应力 |
7.3.2 纵断面动应力 |
7.3.3 横断面动变形 |
7.3.4 竖向动应力 |
7.3.5 竖向动应变 |
7.4 影响因素分析 |
7.4.1 不同加筋类型 |
7.4.2 车辆超载 |
7.4.3 移动荷载速度 |
7.4.4 路堤填土高度(h_e) |
7.4.5 双梁的抗弯刚度比(α_D) |
7.4.6 上下土层刚度比(α_k)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
(9)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变形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过渡段研究现状 |
1.2.2 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研究现状 |
1.2.3 填料物理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既有线铁路路基过渡段病害调查分析 |
2.1 干武线部分过渡段病害调查分析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过渡段病害特征分析及病害原因分析 |
2.2 兰渝线部分过渡段病害调查分析 |
2.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2 过渡段病害特征及病害原因分析 |
2.3 某高速铁路过渡段沉降调查分析 |
2.3.1 K2073+450-K2073+750沉降情况 |
2.3.2 K2077+050-K2077+300沉降情况 |
2.3.3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铁路过渡段工作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3.1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与计算参数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数值计算模型 |
3.1.3 分析荷载 |
3.1.4 计算工况 |
3.1.5 材料参数 |
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2.1 填料压实度对过渡段沉降变形的影响 |
3.2.2 含水状态对过渡段沉降变形的影响 |
3.2.3 加筋措施控制过渡段沉降变形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2.4 土工格栅加筋过渡段与级配碎石过渡段工作特性对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采煤沉陷区粉煤灰轻质路堤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粉煤灰路堤研究现状 |
1.4 采煤沉陷区路堤稳定性研究现状 |
1.5 尚可完善之处 |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粉煤灰路用工程特性及改性试验研究 |
2.1 粉煤灰改性方案研究 |
2.2 改性粉煤灰路用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
2.3 改性粉煤灰路堤适用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采煤沉陷区粉煤灰路堤稳定性研究 |
3.1 数值模拟工具的选择与简介 |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 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工程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分析与评价 |
4.3 施工技术要点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粉煤灰在高填路堤中的综合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泡沫混凝土在高陡路堤填方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翟宇.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2]可发性聚苯乙烯土工泡沫的性能及应用[J]. 赵艳,潘祥,刘本刚. 中国塑料, 2021(05)
- [3]泡沫轻质土在淤地坝地基的应用研究[D]. 王嘉. 长安大学, 2021
- [4]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D]. 李涛.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5]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6]高填方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稳定性分析[J]. 张民. 天津建设科技, 2020(05)
- [7]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拱效应与减载特性研究[D]. 陶庆东.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8]移动荷载下土工加筋路堤动力响应特性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 欧强. 湖南大学, 2020(01)
- [9]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 尹一平.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采煤沉陷区粉煤灰轻质路堤应用技术研究[D]. 徐孝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