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贺兰山珍稀濒危植物花粉形态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孙冠花[1](2021)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文中研究指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东北部与甘肃省的酒泉、张掖、武威地区相接,西部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乌兰县毗连,南部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刚察县为邻,东部与海东地区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接壤,行政区域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门源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德令哈市和天峻县部分区域。公园内生态系统独特,自然景观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祁连山十分重要的核心区域,因此,对该地区特有植物多样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和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名录,并对本区中国特有植物的多样性,地理成分的多样性、保护植物的多样性,保护植物科属种的生活型多样性,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和保护对策以及资源植物划分和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对策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共有436种,隶属于50科160属,物种组成丰富,其中青海省特有植物共有23种,隶属于15科20属;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特有植物(本区特有)共有5种。科、属的组成简单,较大科仅有2科(菊科,19属54种;禾本科,22属56种),中等科有9科,小科有26科,单种科共有14科;较大属有6属(风毛菊属Saussurea、柳属Salix、马先蒿属Pedicularis、黄耆属Astragalu、薹草属Carex、龙胆属Gentiana),中等属有12属,小属有64属,单种属有78属。2.本区中国特有植物生活型多样,分为乔木(常绿、落叶)、灌木(常绿、落叶)、草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等,其中多年生草本占比最高,占本区特有植物总种数的66.7%,其次灌木占总种数的12.4%(以落叶灌木为主,占10.1%),乔木占总种数的8.5%(以落叶乔木为主,占7.1%),总体来说,草本植物>灌木>乔木。3.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中国特有植物属的地理成分有15个分布区类型,种的地理成分有13个分布亚型。属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中国特有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显着,联系广泛;种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本区中国特有植物区系以青藏高原成分为主,其次为西南-华北成分、华北成分。4.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水平分布规律:从东-西呈现明显的递减规律,即东段分布有48科149属363种,中段分布有35科94属202种,西段分布有35科80属148种;垂直分布规律:从低海拔到海拔5500m范围内中国特有植物的种数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在海拔3000-3500m段的中国特有植物种数最多,共有339种。5.本区中国特有植物中保护植物种类较丰富,本区各类保护植物共有42种,隶属于19科35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3种,隶属4科12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仅有兰科的毛杓兰(Cypripedium franchetii)1种,其余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另外,在分析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对策。6.本区资源植物种类较丰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中,药用植物共有154种、油脂植物有20种、淀粉及糖类植物有24种、防风固沙植物有13种、纤维植物有37种、芳香植物有28种、饲料牧草植物有33种及绿化观赏植物有44种。
刘虹佑[2](2020)在《泰山柳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泰山柳是我国特有植物,呈孤立的岛屿状分布于我国暖温带高海拔山地地区,观赏性强,具有园林绿化开发价值。本文在对泰山柳野生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对该物种的资源现状、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群落特征、种群结构与动态、种内与种间竞争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旨在揭示泰山柳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遗传变异在各野生群体间的分布,并通过分析处于濒危状态的泰山地区泰山柳生存现状,阐明其受威胁因素,为泰山地区泰山柳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泰山柳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利用CDDP分子标记技术对泰山柳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对CDDP引物共检测到128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PL)73.44%。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2227,Shannon(I)信息指数为0.3505。表明泰山柳物种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而在居群水平上,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平均为53.71%,Nei’s遗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1932,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为0.2864。其中山西庞泉沟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L=58.59%,He=0.2040 I=0.3044),山东泰山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PPL=49.22%,He=0.1808,I=0.2680)。分子遗传方差分析(AMOVA)显示,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P<0.001),其中79.71%的变异存在于群体之间,20.29%存在于群体内部。遗传变异分析表明,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723,基因流(Nm)为2.4014。Mantel检测和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r=-0.3189,P=0.7083)。泰山柳的贝叶斯遗传结构分析(STRUCTURE)与遗传距离的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基本一致,均将供试115份泰山柳个体划分为4个类群,其分组结果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特性。2泰山柳群落特征及分析采用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对泰山柳群落物种组成、垂直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较低,共有维管束植物26科42属47种,其中含单属种的科较多。该群落乔木层中油松和花楸的重要值最高,分别为58.94%和31.67%,而灌木层中泰山柳和牛叠肚的重要值较高,分别为19.87%、19.21%。草本层中糙苏和大披针苔草的重要值较高,分别为27.75%、10.95%;泰山柳群落物种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各样地的4种多样性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总体来说泰山柳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群落稳定性差,建议加强对其生境的监测与管理,促进泰山柳种群更新和稳定增长。3泰山柳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通过对泰山上泰山柳种群野外调查,从种群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函数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分析了泰山柳的种群数量动态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泰山柳种群现存的种群幼苗个体稀少,种群结构呈基部狭窄的非典型钟形,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表明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泰山柳种群死亡率qx和致死力Kx曲线在第Ⅲ径级出现峰值,说明泰山柳第Ⅲ径级向第四径级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瓶颈效应。生存函数表明泰山柳种群生命状态具有前期波动,后期相对稳定的特点。对种群未来2年和4年的时间序列预测表明,泰山柳高径级的种群数量有小幅上升趋势,但由于幼苗储备不足,维持种群现有的生境难以保障泰山柳种群稳定持续增长。4泰山柳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以整合的基径代替胸径,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灌木泰山柳进行种内、种间竞争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泰山柳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总竞争强度(86.11)的35.01%、64.99%,说明泰山柳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种间。随着泰山柳基径的增加,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均逐渐降低。对泰山柳产生竞争影响的树木共9种,其竞争强度顺序依次为:泰山柳>花楸树>紫椴>油松>连翘>湖北海棠>天目琼花>金花忍冬>巧玲花。整个林分竞争指数和伴生树种竞争指数都与对象木基径近似地服从幂函数关系(IC=AB-K),根据函数模型可以看出,当泰山柳基径达到10 cm后,竞争强度趋于平稳,而基径小于10 cm的泰山柳受到强烈的竞争强度,对于基径小于10 cm的个体可以清除周围部分竞争木,给予其足够的生存空间,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5泰山地区泰山柳保护策略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致使泰山地区泰山柳种群自然更新困难,呈衰退演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有:1)泰山柳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小种群效应导致近交衰退。2)种群在群落优势地位不明显,实生苗生成困难(结实率低,幼苗生长条件差等);3)生境条件恶劣,竞争能力弱。4)泰山柳所处生境受人为干扰严重(旅游热点开发区),阻碍了种群有效拓展途径,进一步加剧了种群的衰退趋势。在此基础上上提出以下建议:1)采用遗传拯救的方式,促进各居群间的基因交流;2)保护种群原有生境,加强人工管理;3)人工繁殖钟苗并进行野外回归。
刘哲荣,刘果厚,高润宏[3](2018)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其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该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以及《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地理分布、区系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3)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型,在海拔1 000~1 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中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5)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
刘哲荣[4](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和子森[5](2017)在《濒危植物羽叶丁香种子休眠特性与种群动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系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中国特有的三级保护濒危种,丁香属中唯一一种具有羽状复叶的植物,其株型优美,花开季节枝繁叶茂,花簇繁多,且花色素雅而芬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根茎作为蒙医常用名贵药材,具有降气、温中、暖胃等功效,但目前仍处于野生状态,种群分布范围正在逐步缩小。因此,对其种子休眠机制与萌发特性的研究可揭示自然条件下有性繁殖较弱的原因,并为羽叶丁香繁育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其园林绿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对其种群结构及未来的动态趋势进行研究,以探讨其濒危原因,为其保育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羽叶丁香成年植株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形态观察、种子吸水规律测定以及种子水浸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究了羽叶丁香种子的基本休眠机制。通过室内萌发试验探究了不同浸种温度和赤霉素(GA3)浓度对羽叶丁香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并且模拟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首次采用种群生态学的方法对中卫香山和贺兰山甘沟保护区两地羽叶丁香的天然种群进行调查,建立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描绘其种群结构特征,利用种群数量动态预测和时间序列分析研究了羽叶丁香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羽叶丁香种子种子吸水性能良好,不具有物理休眠特性;种子内部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物,具有化学休眠特性,可通过控制浸种时间解除萌发抑制物的限制;30℃是羽叶丁香种子的最佳浸种温度;15℃和25℃恒温无光照是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光照是影响发芽率最显着的生态因子。(2)两地区羽叶丁香种群均不同程度地缺乏幼苗,种群发展主要靠中老龄个体维持,存活曲线都趋向于Deevey-Ⅱ型,中卫种群较早进入衰退期,且受环境影响更明显,贺兰山甘沟地区更适宜羽叶丁香的生存;两地种群对环境压力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表现出前期削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动态特征。(3)羽叶丁香濒危的自身原因是种群缺少独立幼苗,种子具有化学休眠特性;外部原因是自然灾害频发,人类干扰频繁。据此提出保护策略:利用播种繁殖方法大量繁育苗木,应用于园林推广;优先采用平茬及人工播种管护等措施对贺兰山甘沟种群进行保护,可将中卫种群植株移栽于条件良好的地区加以保护。
王春晶[6](2017)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文中提出为了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空间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规划,分析保护空缺地区。研究主要提出三个科学问题:1)探究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2)确定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中国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地及保护空缺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物种分布模型及保护规划软件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基于不同的野生植物保护层次(维管束植物、森林群落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中南、西南等地区,其地理分布格局有着较为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温度和降水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异质性和人类足迹也是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建议对中国野生植物应该采取持续高效的环境监测、科学的保护管理、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等保护和管理措施。尤其要考虑未来气候快速变化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加强气候监测,构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体系。(2)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强热带和亚热带地带性。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都呈正相关的关系。超过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主要会威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乔木植物,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野生植物的保护内容。研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扩散能力,结果表明外来植物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入侵中国南方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气候变化会促进入侵植物在北方自然保护区中的扩散能力。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外来植物种群动态,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引入。(3)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地理分布南边界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森林群落优势种优先保护地,发现其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现存的自然保护区与优先保护地的重合比例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别为87.8%、95.7%和80.4%,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下列地区和植被型组的保护区建设:西藏、四川、云南的针叶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针阔叶混交林;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的阔叶林。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植被型组的森林优势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4)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中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潜力很高,在优先保护地内,具有较高药用、材料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主要受到过度开发与利用的威胁;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保护能力强的区域更可能出现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能力仍然不足。研究建议要在现有保护区内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地区建立保护小区或者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5)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120种极小种群植物共分布在全国247个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受到过度开发和利用、生境片断化和野外种群过小的威胁,并且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阔叶林和灌丛中。研究发现包括平南县、灵山县、峨眉山市、西昌市、磐石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等29个市(县)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小区或保护区建设。对于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的南部方地区),也就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应加强气候变化的环境监测。
陈育[7](2014)在《西鄂尔多斯半日花群落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 Schrenk)是半日花科半日花属的小灌木,为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种,在亚洲荒漠区该属植物仅有这一种,是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它对于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环境演化、植物区系、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诊断意义。近年来,在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半日花的分布区域日渐缩小、破碎,半日花种群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了解半日花种群及群落的生存现状和维持机制,本研究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半日花分布区、群落区系、群落结构与格局、以及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半日花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龄级Ⅰ和Ⅲ个体较少,主要集中于龄级Ⅱ,表明半日花种群相对稳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不同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受生境条件影响较大。2、半日花群落可分为2个群丛组8个群丛,主要为半日花-蓍状亚菊群丛和半日花-刺叶柄棘豆群丛;半日花群丛的分布与坡度、坡向、土壤水分密切相关。3、半日花群落物种多度格局符合中性理论模型。4、半日花物种及其群落的现时分布区处于古地中海区,古地中海成分比例很高;在西鄂尔多斯,尽管目前分布狭小,但潜在的气候适宜分布区可以在东西方向扩展。
龙梅[8](2012)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植物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内蒙古比较早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一个以保护野生动、植物和水源涵养林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北地区温带干旱、半干旱草原区与荒漠区的过渡带,也是重要的气候和植被的分界线。对本保护区植物区系和资源进行研究的结果如下: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有578种(含种下等级,下同),隶属72科264属,其中蕨类植物8科8属10种;种子植物64科256属568种。优势科为禾本科、菊科、豆科、蔷薇科、毛茛科、石竹科,所含种数占保护区植物总种数的50%;蒿属、苔草属、委陵菜属、早熟禾属、黄芪属、铁线莲属、葱属为优势属,含种数占保护区植物总种数的17.78%。保护区植物区系表征科分别是蒺藜科、石竹科、毛茛科、罂粟科、蓼科、龙胆科、报春花科、蔷薇科、藜科和百合科。分布区类型而言,科级成分中世界广布科有33科,温带性质的科有17科,热带性质的科有14科;在属级成分当中,本保护区植物属共分14个分布区类型及17个变型,其中温带分布型有199属,世界分布型有33属,热带分布型有19属。由于生境的多样化,这里具有丰富的植物生活型,草本植物具有明显的优势,共457种,占保护区植物总种数的80.45%,灌木和乔木有109种,寄生植物有2种;水分生态类型多样,以中生植物占绝对优势,共350种,占总种数的61.62%,其次是旱生植物206种,湿生植物只有12种。中国特有分布属有5属,分别是虎榛子属、莲蕊芥属、阴山荠属、文冠果属和紊蒿属。有内蒙古贺兰山特有种68种、1亚种、8变种,贺兰山特有植物有4种2变种。该保护区植物区系植物种类丰富,区系的优势现象明显、植物区系主要以温带性质为主、区系成分新老兼备,以年轻性为主、区系特有程度比较高。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植物区系的相似性系数均在55%以上,与阿拉善荒漠区的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系数为76.84%,依次为大青山,相似性系数为63.97%、与赛罕乌拉保护区的相似性系数为59.80%。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按用途可分为食用、饲用、药用、工业用、环保用、有毒植物资源和珍稀植物资源7大类,再细分为25小类。野生食用植物有137种(含种下等级,下同),饲用植物有370种,药用植物243种,工业用植物104种,环保植物129种,有毒植物65种,珍稀植物51种。该研究结果为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和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岳秀贤[9](2011)在《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高原位于亚洲腹地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区系在世界区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基本原理,结合实地植被调查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查阅,对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水分生态型、起源与演化、区系分区及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植物种类较贫乏。蒙古高原共有种子植物115科、761属、4280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裸子植物3科、8属、32种;被子植物112科、753属、4248种。2、区系组成复杂多样。区系组成虽以单种科、寡种科、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但植物种类大多数集中于大型科、大型属、中等属和寡种属,它们均是植物区系复杂性及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来源;中型科和较大科、属虽在数量上不占主体,但却对区域植物的构成及植被的分布格局具有很大的影响。3、区系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各种区系成分在蒙古高原地区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使得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变得复杂多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过渡性质。区系中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为典型的北温带性质。4、本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一部分。根据植物地理学的区划原则和蒙古高原的地貌特征、植物区系分布的基本特征,可将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划分成4个亚区、5个地区、9个省、30个县。5、根据R/T值(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的比例)的大小排列,对蒙古高原9个植物省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随纬度的升高,R/T值呈下降趋势,即温带性质加强;运用SA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各植物省的区系组成相似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外贝加尔植物省和杭爱山地森林草原省的相似性最高,阿尔泰山地草原省和北戈壁荒漠草原省次之。6、特有程度低。蒙古高原种子植物761属中有10个为蒙古高原特有,占总属数的1.46%(不含世界分布属),特有种255个,占总种数的5.96%。7、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其中,含草本的科、属、种数分别占总科、属、种的80.9%、85.4%和85.1%。8、水分生态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64.6%,旱生植物次之,占26.8%。9、珍稀濒危植物较多。结合蒙古高原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及生态环境等实际情况,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将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等级划分为:濒危、渐危和稀有3个等级;保护级别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保护级别。本区有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33种,三级保护植物68种。10、本区植被以亚洲中部草原和荒漠植物为主要组成部分。蒙古高原是欧亚大陆地带性植被尤其是草原植被分布的主要区域,该区系也是世界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1、植物区系在起源上新老并存,以新生进化成分为主。蒙古高原植物区系主要是在古地中海沿岸或遗迹上发生,并有部分是从本地的荒漠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还有由其他植物区系(东亚成分、温带成分)迁移而来,并在此独特环境中蜕变的结果。
杜巧珍,红雨,包贺喜图[10](2010)在《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评述了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在形态与解剖学、细胞学、生理学、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植物化学、濒危原因及保护途径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认为蒙古扁桃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种质保存及人工更新方法、生态适应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及其生境适宜性评价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贺兰山珍稀濒危植物花粉形态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贺兰山珍稀濒危植物花粉形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2 保护植物研究现状 |
1.2.3 植物地理区系研究现状 |
1.2.4 资源植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数据库 |
2.2.2 中国特有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划分方法 |
2.2.3 中国特有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2.2.4 保护植物多样性研究 |
2.2.5 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 |
2.2.6 资源植物多样性与利用对策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其地理成分多样性 |
3.1 特有植物的物种组成 |
3.1.1 科的数量特征 |
3.1.2 属的数量特征 |
3.2 中国特有植物的生活型多样性分析 |
3.2.1 科的生活型 |
3.2.2 属的生活型 |
3.2.3 种的生活型 |
3.3 中国特有植物地理成分的多样性 |
3.3.1 属的地理成分多样性 |
3.3.2 种的地理成分多样性 |
3.4 中国特有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 |
3.4.1 水平分布格局 |
3.4.2 垂直分布格局 |
3.5 小结 |
第四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特有植物中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
4.1 确定本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依据和原则 |
4.2 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
4.2.1 保护植物的物种组成 |
4.2.2 保护植物种的生活型多样性 |
4.2.3 保护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 |
4.3 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
4.3.1 保护现状 |
4.3.2 保护对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特有植物中资源植物及其发展利用 |
5.1 资源植物分类 |
5.1.1 药用植物 |
5.1.2 油脂植物 |
5.1.3 淀粉糖类植物 |
5.1.4 防风固沙植物 |
5.1.5 纤维植物 |
5.1.6 芳香植物 |
5.1.7 饲料牧草植物 |
5.1.8 绿化观赏植物 |
5.2 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
5.2.1 掌握本区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明确科学的保护原则 |
5.2.2 加强资源植物的认识和宣传工作 |
5.2.3 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存、人工繁育集约化生产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2)泰山柳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
1.2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概况 |
1.2.1 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
1.2.2 植物种群的结构与数量动态 |
1.2.3 植物种内与种间竞争研究 |
1.3 泰山柳概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基于CDDP分子标记的泰山柳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
2.1.1 样品采集 |
2.1.2 主要试剂 |
2.1.3 DNA提取 |
2.1.4 引物的筛选与PCR扩增 |
2.1.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2.2 泰山柳种群生态学研究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野外调查和数据采集 |
2.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CDDP分子标记的泰山柳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
3.1.1 CDDP引物筛选及其多态性分析 |
3.1.2 泰山柳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3 泰山柳各居群间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3.1.4 泰山柳种群的遗传分化 |
3.1.5 泰山柳遗传结构分析 |
3.2 泰山地区泰山柳群落特征及分析 |
3.2.1 泰山柳群落物种组成 |
3.2.2 泰山柳群落垂直结构分析 |
3.2.3 泰山柳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3.3 泰山地区泰山柳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
3.3.1 泰山柳种群年龄结构 |
3.3.2 泰山柳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 |
3.3.3 泰山柳种群生存函数分析 |
3.3.4 泰山柳种群数量动态的时间序列预测 |
3.4 泰山地区泰山柳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 |
3.4.1 对象木与竞争木概况 |
3.4.2 泰山柳种内与种间竞争 |
3.4.3 基径与竞争指数的关系及其预测 |
4 讨论 |
4.1 泰山柳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
4.2 泰山地区泰山柳群落特征及分析 |
4.3 泰山地区泰山柳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
4.4 泰山地区泰山柳种内与种间的竞争关系 |
4.5 泰山地区泰山柳受威胁因素分析及保护策略 |
4.5.1 受威胁因素分析 |
4.5.2 种群保护策略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其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
2.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2 野外调查 |
2.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的修订 |
2.2 区系成分分析 |
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及区系的基本组成 |
3.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
3.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
3.2.2 垂直分布 |
3.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3.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
3.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
3.3.3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
3.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
3.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 温带性质明显 |
3.4.2 单种属多, 特有现象不明显 |
3.4.3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
3.4.4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
3.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
4 讨论 |
(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物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
3.3 技术路线图 |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
4.2.2 垂直分布 |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
4.5 小结 |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
5.2.1 食用植物资源 |
5.2.2 药用植物资源 |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
5.5 小结 |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3 指标赋值法 |
6.3.1 濒危系数 |
6.3.2 遗传系数 |
6.3.3 利用价值系数 |
6.3.4 生境系数 |
6.3.5 繁殖系数 |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
6.5 评估结果分析 |
6.5.1 濒危等级评估 |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
6.6 小结 |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
7.3.1 重点县 |
7.3.2 重点区域 |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
7.4 保护建议 |
7.5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
作者简介 |
(5)濒危植物羽叶丁香种子休眠特性与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丁香属植物研究进展 |
1.1.1 丁香属植物观赏价值 |
1.1.2 丁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 |
1.1.3 丁香属植物栽培育种 |
1.2 濒危植物研究进展 |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等级 |
1.2.2 濒危植物的濒危机理 |
1.2.2.1 内在机理 |
1.2.2.2 外在机理 |
1.2.3 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 |
1.2.3.1 濒危植物保护技术 |
1.2.3.2 保护途径 |
1.3 种子生物学在濒危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3.1 种子休眠类型 |
1.3.2 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1.3.3 环境因子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
1.3.4 种子萌发抑制物 |
1.4 种群结构与动态在濒危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5 羽叶丁香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羽叶丁香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种子形态观察和千粒重测定 |
2.1.2.2 种皮透水性及吸水规律测定 |
2.1.2.3 浸种温度对羽叶丁香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2.1.2.4 种子水浸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1.2.5 不同萌发条件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2.1.2.6 不同浓度GA3对羽叶丁香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2.1.2.7 测定指标和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种子形态观察和千粒重测定 |
2.2.2 种皮透水性及吸水规律测定 |
2.2.3 浸种温度对羽叶丁香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2.2.4 羽叶丁香种子水浸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2.5 不同萌发条件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2.2.6 不同浓度GA3对羽叶丁香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羽叶丁香种群结构与动态 |
3.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研究方法 |
3.1.2.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
3.1.2.2 径级划分 |
3.1.2.3 种群动态量化方法 |
3.1.2.4 种群静态生命表建立和生存分析 |
3.1.2.5 种群数量动态的时间序列预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羽叶丁香种群分布现状及结构特征 |
3.2.2 羽叶丁香种群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 |
3.2.3 羽叶丁香种群的生存分析 |
3.2.4 羽叶丁香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1.1 羽叶丁香种群的结构特征 |
3.3.1.2 羽叶丁香种群的动态趋势 |
3.3.1.3 羽叶丁香种群的保护和恢复对策 |
3.3.2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 |
1.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1.1.2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 |
1.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
1.1.4 中国植物园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
1.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
1.2.1 气候变化 |
1.2.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及保护的影响 |
1.2.3 保护策略 |
1.3 野生植物保护地理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
1.3.1 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
1.3.2 地理空间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 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1.4.1 保护规划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2 保护空缺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4.3 物种分布模型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2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
2.1 引言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3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
2.3.1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
2.3.2 气候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3.3 土壤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3.4 人类活动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
2.4 小结 |
3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环境特征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扩散能力评估 |
3.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
4.1 引言 |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材料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果 |
4.3.2 讨论 |
4.4 小结 |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1 引言 |
5.2 气候变化背景下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2.1 研究材料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结果 |
5.2.4 讨论 |
5.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
5.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 |
5.3.3 讨论 |
5.4 小结 |
6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
6.1 引言 |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材料 |
6.2.2 确定影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
6.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6.2.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程度空间分布及优先保护规划 |
6.3 结果 |
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划分 |
6.3.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 |
6.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6.3.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热点地区及优先保护规划 |
6.3.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西鄂尔多斯半日花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 群落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综述 |
2 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的主要进展 |
2.1 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定量方法 |
2.2 群落物种多样性计测的研究现状 |
2.3 群落多度格局的研究进展 |
2.4 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进展 |
2.5 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进展 |
3 半日花的研究进展 |
4 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半日花分布区调查 |
2 半日花群落特征调查 |
2.1 半日花群落数量特征调查 |
2.2 土壤水分特征调查 |
3 半日花种群特征调查 |
4 图像数据 |
5 数据分析 |
5.1 半日花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
5.2 半日花种群结构分析 |
5.3 点格局分析 |
5.4 物种多度的中性理论验证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半日花的分布区 |
1.1 半日花在我国分布地区 |
1.2 半日花适宜分布区的模型估测 |
第二节 西鄂尔多斯地区和西鄂尔多斯半日花群落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
2.1 西鄂尔多斯地区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
2.2 半日花群落物种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第三节 半日花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
3.1 种群的龄级划分与结构特征 |
3.2 种群点格局分析 |
3.3 不同龄级的空间关联性 |
第四节 半日花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
4.1 半日花样地生境特征 |
4.2 半日花群落数量分类 |
4.3 半日花群落数量排序 |
第五节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与邻近群落多样性研究 |
5.1 草原化荒漠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特征 |
5.2 草原化荒漠群落物种生活型谱特征分析 |
5.3 草原化荒漠的水分生态类型谱特征分析 |
5.4 草原化荒漠的水分生态类型谱特征分析 |
第六节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中性理论模型验证研究 |
6.1 置信区间检验结果 |
6.2 拟合优度检验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1 半日花演化历史的推断 |
1.1 我国半日花分布区地貌与现代地中海半日花属分布地貌的相似性 |
1.2 半日花分布区与古地中海的地理联系 |
1.3 分布区白垩纪植被状况 |
1.4 半日花分布区现状形成的过程 |
1.5 半日花的残遗类型 |
2 西鄂尔多斯地区典型荒漠群落的多样性 |
3 半日花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
4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的分布特征 |
5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6 半日花群落物种多度的中性理论验证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植物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区系 |
1.2 植物资源 |
1.3 贺兰山植物区系及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区系研究方法 |
3.2 植物资源学研究方法 |
4 研究地区概况 |
4.1 地理位置 |
4.2 地质地貌 |
4.3 气候特征 |
4.4 土壤 |
4.5 植被 |
5 研究结果 |
5.1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 |
5.1.1 植物分类组成多样性 |
5.1.1.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5.1.1.2 科、属的统计分析 |
5.1.2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
5.1.2.1 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与分析 |
5.1.2.2 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与分析 |
5.1.3 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
5.1.3.1 种子植物生活型分析 |
5.1.3.2 种子植物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
5.1.4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与其它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
5.1.5 内蒙古植物区系内贺兰山特有成分的分析 |
5.1.6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 |
5.2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研究 |
5.2.1 野生食用植物资源 |
5.2.1.1 淀粉植物 |
5.2.1.2 野生蔬菜用植物 |
5.2.1.3 野生水果用植物 |
5.2.1.4 饮料用植物 |
5.2.1.5 食用油料植物 |
5.2.1.6 色素植物 |
5.2.1.7 蜜源植物 |
5.2.1.8 香料植物 |
5.2.2 饲用植物资源 |
5.2.2.1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饲用植物科属种组成分析 |
5.2.2.2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饲用植物生活型及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
5.2.2.3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饲用植物饲用等级分析 |
5.2.3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
5.2.3.1 物种多样性 |
5.2.3.2 生活型多样性 |
5.2.3.3 药用部位多样性 |
5.2.3.4 农药用植物 |
5.2.4 工业用植物资源 |
5.2.4.1 木材植物 |
5.2.4.2 纤维植物 |
5.2.4.3 工业用油料植物 |
5.2.4.4 鞣料植物 |
5.2.4.5 染料植物 |
5.2.4.6 芳香植物 |
5.2.4.7 能源植物 |
5.2.5 环保植物资源 |
5.2.5.1 水土保持植物 |
5.2.5.2 防风固沙植物 |
5.2.5.3 绿肥植物 |
5.2.5.4 绿化观赏植物 |
5.2.5.5 指示植物 |
5.2.6 有毒植物资源 |
5.2.7 珍稀植物资源 |
5.2.7.1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类型 |
5.2.7.2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
6.1.1 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富 |
6.1.2 表征科具有区系代表性 |
6.1.3 区系的性质以温带分布型为主 |
6.1.4 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占绝对优势,生态型以中生植物占主导地位 |
6.1.5 植物区系成分新老兼备,以年轻性为主 |
6.1.6 植物物种特有现象明显 |
6.1.7 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
6.2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业用植物 |
附录 2: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保植物 |
附录 3: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饲用植物编目 |
致谢 |
(9)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植物区系的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1.1 植物区系概念 |
1.1.2 植物区系研究内容 |
1.1.3 植物区系研究意义 |
1.2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研究历史 |
1.2.1 国外对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的研究 |
1.2.1.1 萌芽阶段(1689-1830 年) |
1.2.1.2 快速发展阶段(1830 年-1940 年) |
1.2.1.3 系统研究阶段(1940 年至今) |
1.2.2 国内对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的研究 |
1.2.2.1 初步发展阶段(1923-1949 年) |
1.2.2.2 全面发展阶段(1949-1976 年) |
1.2.2.3 系统研究阶段(1977 年至今)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材料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调查样地的选择 |
1.6.2 野外采集与调查 |
1.6.3 室内标本的整理和鉴定 |
1.6.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 蒙古高原基本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 |
2.6 植被 |
3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3.1 种子植物区系基本组成 |
3.1.1 科的组成统计与多样性分析 |
3.1.1.1 科的数量统计及排序 |
3.1.1.2 优势科和表征科的统计与分析 |
3.1.1.3 单种科和单属科的统计与分析 |
3.1.2 属的组成统计与多样性分析 |
3.1.2.1 属的数量统计及排序 |
3.1.2.2 优势属和表征属的统计与分析 |
3.1.2.3 单种属和仅含1 种属的分析 |
3.1.3 生活型多样性分析 |
3.1.3.1 科的生活型分析 |
3.1.3.2 属的生活型分析 |
3.1.3.3 种的生活型分析 |
3.1.4 水分生态型多样性分析 |
3.2 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分析 |
3.2.1 科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
3.2.1.1 世界分布型 |
3.2.1.2 热带分布型 |
3.2.1.3 温带分布型 |
3.2.2 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
3.2.2.1 世界分布属 |
3.2.2.2 热带分布属 |
3.2.2.2.1 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 |
3.2.2.2.2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
3.2.2.2.3 旧大陆热带分布 |
3.2.2.2.4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 |
3.2.2.2.5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 |
3.2.2.2.6 热带亚洲分布 |
3.2.2.3 温带分布属 |
3.2.2.3.1 北温带分布 |
3.2.2.3.2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
3.2.2.3.3 旧大陆温带分布 |
3.2.2.3.4 温带亚洲分布 |
3.2.2.4 地中海区-中亚分布属 |
3.2.2.4.1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 |
3.2.2.4.2 中亚分布 |
3.2.2.5 东亚分布属 |
3.2.2.6 蒙古高原特有属 |
3.2.3 种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 |
3.2.3.1 世界种 |
3.2.3.2 泛热带种 |
3.2.3.3 北温带种 |
3.2.3.4 旧大陆温带种 |
3.2.3.5 欧洲-西伯利亚种 |
3.2.3.6 温带亚洲种 |
3.2.3.7 东亚种 |
3.2.3.8 青藏高原种 |
3.2.3.9 青藏-黄土-蒙古高原种 |
3.2.3.10 古地中海种 |
3.2.3.11 中亚种 |
3.2.3.12 中亚-喜马拉雅种 |
3.2.3.13 黑海-哈萨克斯坦-蒙古种 |
3.2.3.14 中亚东部种 |
3.2.3.15 阿尔泰山特有种 |
3.2.3.16 蒙古种 |
3.2.3.17 戈壁种 |
4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起源与发展 |
4.1 地史时期的古植物与古植被 |
4.1.1 晚古生代的古植被 |
4.1.2 中生代的古植被 |
4.1.3 新生代的古植被 |
4.1.3.1 第三纪的古植被 |
4.1.3.2 第四纪的古植被 |
4.1.4 人类活动历史时期的植被 |
4.2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的比较 |
4.2.1 科的比较 |
4.2.2 属的比较 |
4.2.3 分布型的比较 |
4.2.3.1 北温带分布型的比较 |
5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的分区研究 |
5.1 植物区系分区原则 |
5.2 植物区系分区方法 |
5.3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分区 |
5.4 各植物省主要植被类型 |
5.4.1 萨彦山地泰加省 |
5.4.2 外贝加尔山地泰加省 |
5.4.3 阿尔泰山地草原省 |
5.4.4 杭爱山地森林草原省 |
5.4.5 达乌里-大兴安岭草原省 |
5.4.6 北戈壁荒漠草原省 |
5.4.7 中戈壁荒漠植物省 |
5.4.8 西戈壁荒漠植物省 |
5.4.9 黄土高原植物省 |
5.5 蒙古高原各植物省间植物区系比较 |
5.5.1 R/T 值分析 |
5.5.2 区系谱分析 |
5.5.2.1 聚类分析 |
6 蒙古高原植物资源的保育与可持续发展 |
6.1 引言 |
6.2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 |
6.2.1 珍稀濒危植物等级标准和保护级别的定量分析依据 |
6.2.1.1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等级标准 |
6.2.1.2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级别 |
6.2.1.3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统计及其濒危和保护级别 |
6.2.2 濒危机制的初步探讨 |
6.2.2.1 濒危的内部原因 |
6.2.2.2 濒危的外部原因 |
6.2.3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
6.2.3.1 坚持以保护生境为主的就地保护之路 |
6.2.3.2 坚持以种质资源保护为主的迁地保护之路 |
6.2.3.3 加强立法和宣传教育 |
6.2.3.4 坚持走开发利用促保护之路 |
6.2.3.5 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研究 |
6.2.3.6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种类较贫乏、多样性较低 |
7.1.2 区系组成较为复杂 |
7.1.3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联系广泛 |
7.1.4 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
7.1.5 特有程度低 |
7.1.6 植物生活型以草本为主,水分生态型以中生为主 |
7.1.7 本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的一部分 |
7.1.8 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多 |
7.2 讨论 |
7.2.1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在世界植物区系中的作用 |
7.2.2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蒙古扁桃形态学和生理生态学特征 |
1.1 形态、解剖学特征 |
1.2 细胞学 |
1.3 生理学 |
1.3.1 种子的萌发生理 |
1.3.2 水分生理特性 |
2 蒙古扁桃生物学 |
3 蒙古扁桃生态学 |
3.1 群落地理分布生态学 |
3.2 传粉生态学 |
4 分子生物学和起源演化 |
5 化学与药理学特性 |
6 蒙古扁桃濒危原因及保护途径 |
7 结束语 |
四、贺兰山珍稀濒危植物花粉形态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D]. 孙冠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泰山柳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生态学研究[D]. 刘虹佑.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3]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其区系研究[J]. 刘哲荣,刘果厚,高润宏. 西北植物学报, 2018(09)
- [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5]濒危植物羽叶丁香种子休眠特性与种群动态研究[D]. 和子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6]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D]. 王春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西鄂尔多斯半日花群落生态学研究[D]. 陈育. 内蒙古大学, 2014(01)
- [8]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植物资源研究[D]. 龙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4)
- [9]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岳秀贤.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10]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扁桃研究进展[J]. 杜巧珍,红雨,包贺喜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