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氧氟沙星静滴液中年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丁伟村[1](2016)在《左氧氟沙星在胆道手术后的疗效及在胆汁中的药动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在胆道手术后的疗效及在胆汁中的药动学。方法将80例施行胆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和头孢唑林治疗,并监测观察组10例患者用药后胆汁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1)观察组10例患者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后,不同时段:0.5、1、2、8、16、24 h药物浓度分别为(0.87±0.12)mg/L、(2.29±0.87)mg/L、(6.91±2.36)mg/L、(4.25±1.48)mg/L、(1.85±0.46)mg/L、(0.58±0.09)mg/L。半衰期(13.99±9.58)h,峰药浓度(7.06±2.41)mg/L。(2)2周后,观察组感染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0.0%)(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胆汁中的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对胆道手术后预防抗感染效果好。
陈永平[2](2014)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查阅近期国内临床研究资料,对大剂量左氧氟沙星在呼吸系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复治性结核性胸膜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妇产科感染经验治疗,以及急性布氏杆菌病应用左氧氟沙星现状及安全性做一总结。左氧氟沙星0.5 g在国内多种感染性疾病中临床已应用广泛,超过0.5 g剂量临床应用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张丽华,王凌峰,高柏青[3](2009)在《抗菌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K/PD研究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础,根据PK/PD参数设计给药方案,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本研究综述了抗菌药物的PK/PD研究进展,希望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汤琤,王雪丁,钟国平,刘伟东,毕惠嫦,黄丽慧,曾桂雄,马中富,黄民[4](2009)在《单剂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的人体药动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健康成年志愿者单剂静脉输注600mg左氧氟沙星后的药动学特征。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例受试者单剂静脉输注600mg左氧氟沙星后的血药浓度,并用非房室模型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者接受单剂静脉输注600mg左氧氟沙星后的药动学参数Cmax为(7.5±2.1)mg·mL-1;AUC0-36为(51.1±9.8)mg·mL-1.h;t1/2为(6.8±0.7)h;Vd为(2.0±0.4)L.kg-1;λ为(0.100±0.010)h-1;t1/2为(6.8±0.7)h;MRT为(8.3±1.3)h;CL为(196.7±38.3)mL·min-1。结论:单次静脉输注600mg左氧氟沙星后,Cmax为4.1~10.3mg·mL-1,t1/2为6.0~8.1h,MRT为6.6~11.0h;男女受试者Cmax、Vd差异具显着性,但经体质量校正后这种差异不明显。
李燕明,孙铁英,姚婉贞,左明新,付逸龙,李可欣[5](2004)在《左氧氟沙星静滴液中年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500mg左氧氟沙星静滴液在我国中年健康人群中的药动学特点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10例中年健康志愿者接受单次静脉滴注500mg 左氧氟沙星后,固定时间采取血样及尿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及尿中的左氧氟沙星浓度。血样以高氯酸沉淀法进行预处理。结果:药动学符合静脉给药二室开放模型,Cmax为(9.03±1.92)mg·L-1,t1/2β为(7.99±1.69)h,Vd 为(1.24±0.31)L·kg-1,CL/F 为(11.64±2.51)L·h-1,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 为(44.79±9.05)mg·h·L-1。24h 左氧氟沙星尿中的排泄率为(76.78±9.07)%。10例志愿者均顺利完成实验,仅1例出现失眠。结论:左氧氟沙星单次500mg 静脉滴注主要药动学参数与国外报道相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应可作为严重或敏感性降低细菌感染的选择之一。
二、左氧氟沙星静滴液中年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左氧氟沙星静滴液中年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左氧氟沙星在胆道手术后的疗效及在胆汁中的药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左氧氟沙星在胆汁中的药动学变化 |
2.2 两组术后感染率比较 |
3 讨论 |
(2)大剂量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动学 |
2 大剂量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抗菌活性 |
3 临床使用 |
3.1 呼吸道感染 |
3.3 结核病 |
3.3.1 耐多药结核病 |
3.3.2 复治性结核性胸膜炎 |
3.4 泌尿生殖系感染 |
3.5 妇产科感染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
3.6 急性布氏杆菌病 |
4 安全性 |
5 使用展望 |
(4)单剂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的人体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2 方法 |
2.1 给药方法与血样采集 |
2.2 测定方法学及验证 |
2.2.1 储备液的制备 |
2.2.2 预处理 |
2.2.3 色谱条件 |
2.2.4 标准曲线制备 |
2.2.5 方法学验证 |
(1) 回收率试验 |
(2) 精密度与准确度试验 |
(3) 稳定性试验 |
(4) 定量下限 |
3 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 |
3.1.1 专属性 |
3.1.2 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 |
3.1.3 萃取回收率及准确度与精密度 |
3.1.4 稳定性 |
3.1.5 定量下限 |
3.2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与药动学参数 |
3.3 安全性 |
4 讨论 |
四、左氧氟沙星静滴液中年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左氧氟沙星在胆道手术后的疗效及在胆汁中的药动学分析[J]. 丁伟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04)
- [2]大剂量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安全性研究[J]. 陈永平. 天津药学, 2014(04)
- [3]抗菌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进展[J]. 张丽华,王凌峰,高柏青.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09(11)
- [4]单剂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的人体药动学研究[J]. 汤琤,王雪丁,钟国平,刘伟东,毕惠嫦,黄丽慧,曾桂雄,马中富,黄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15)
- [5]左氧氟沙星静滴液中年健康人体药动学研究[J]. 李燕明,孙铁英,姚婉贞,左明新,付逸龙,李可欣. 中国新药杂志, 2004(12)
标签:左氧氟沙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