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饵料对锯缘青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银[1](2020)在《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转录组分析及Hox基因SpUbx/SpAntp/SpAbd-A功能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属于典型的变态发育,其幼体变态过程包括从胚胎到溞状幼体、大眼幼体再到仔蟹的过程。变态过程中,其个体形态和生活习性均发生巨大改变,最显着的形态变化是其腹部形态的改变,包括形状变扁、腹肢退化、失去游泳功能、折叠于头胸甲下方等,这种变化与拟穴青蟹底栖生活适应性密切相关。青蟹早期幼体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存活率极低,这严重制约了青蟹人工养殖发展的步伐,因此对拟穴青蟹早期发育阶段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个体在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均发生巨大改变,然而,其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阐明拟穴青蟹幼体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首先通过转录组学手段,对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阶段的基因及通路进行分析,探究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阶段的关键生物学变化;然后,通过转录组数据筛选与形态发育相关的基因-Hox基因,分析Hox基因家族基因在拟穴青蟹早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规律,并借助基因组对Hox基因簇进行基因组定位;最后,对在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过程中形态发育相关的关键差异表达Hox基因SpUbx、SpAntp和SpAbd-A进行功能解析及调控机制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胚胎期、溞状幼体I期、溞状幼体III期、溞状幼体V期、大眼幼体和仔蟹I期的转录组测序,构建了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库,这些基因较多的参与机体催化活性、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结合等功能以及嘌呤代谢、溶酶体、内吞作用、吞噬体和RNA转运等代谢通路。在拟穴青蟹幼体中高表达的胰凝乳蛋白酶可能与幼体食性的转变相关,在胚胎期高表达的基因中有较多的核糖体蛋白,钙化表皮蛋白在仔蟹I期中高表达可能与仔蟹表皮硬化相关,视蛋白在溞状幼体V期中高表达说明溞状幼体V期可能是视觉形成关键期,除此之外,还发现一些与消化、免疫、肌肉生长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也在不同时期中高表达。差异表达基因在各个时期的表达规律揭示了拟穴青蟹早期个体在消化功能、视觉形成和外壳形成等方面的特征变化。2、通过对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关键的四个时期(胚胎、溞状幼体、大眼幼体和仔蟹)的转录组的比较分析发现,在胚胎期高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RNA转运、剪切体等与蛋白的翻译有关的通路和功能模块中,说明胚胎期中转录翻译过程较强;在溞状幼体I期上调的基因显着性的富集在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电压门控钙通道复合物、电压门控钠通道复合物和溶质:钠同工酶活性等与离子交换和渗透压调节相关的通路和功能模块中,同时视觉发育相关的通路--光传导也被显着富集,说明拟穴青蟹胚胎期到溞状幼体I期变态发育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体现在渗透压调节、视觉发育和消化功能等方面。在溞状幼体到大眼幼体及大眼幼体到仔蟹I期的发育过程中,在大眼幼体上调的基因显着富集的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和血管平滑肌收缩主要与肌肉生成相关,这可能与大眼幼体运动功能的加强有关。此外,还有一些与消化代谢和视觉相关的通路被显着富集。而在仔蟹中上调表达的基因主要编码钙化表皮蛋白和表皮原蛋白等,仔蟹时期表皮钙化的加强也是对底栖生活的一种适应。3、重点分析了与形态发育密切相关的Hox基因在拟穴青蟹早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从转录组数据中共筛选到122条与Homeobox相关的基因,其中有51个在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包括5个簇状Hox基因Dfd、ftz、Antp、Ubx和Abd-A和一些非簇状Hox基因aristaless、cut-like、empty spiracles、engrailed、even-skipped、prospero和six1-like等,并且表达模式主要分为四类:Dfd、ftz、aristaless、empty spiracles和engrailed在胚胎期高表达,随后表达开始下降,这类基因占大多数;Antp和six1-like在胚胎期高表达,溞状幼体I期和III期表达开始下降,到溞状幼体V期又上升,大眼幼体和仔蟹I期开始表达降低;Ubx和Abd-A基因在溞状幼体V期显着高表达,其它时期无太大浮动。这些表达模式可能说明Hox基因参与了拟穴青蟹胚胎时期和幼体的形态发育。研究发现,拟穴青蟹簇状Hox基因在基因组上的位置与其它节肢动物一样是共线性的。4、Hox基因Ubx、Antp和Abd-A基因在幼体变态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发生显着改变,暗示其可能参与了变态的调控。通过基因克隆、荧光定量和原位杂交等技术对Ubx、Antp和Abd-A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SpUbx、SpAntp和SpAbd-A的c DNA全长分别为1,401 bp、1,402 bp和1,282 bp,分别编码315、236和180个氨基酸。在这三个基因的蛋白结构中,无规卷曲均占到大多数,预测这三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均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切割位点。SpUbx和SpAntp基因在雌蟹和雄蟹的神经节、肠道、鳃和肌肉中高表达,SpAbd-A在肠道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其它组织。在早期发育过程中,SpUbx、SpAntp和SpAbd-A的表达模式比较相近,在溞状幼体III期和V期的表达均较高。此外,在溞状幼体III期到V期的腹部,SpUbx和SpAntp显着低表达,SpAbd-A高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三者在溞状幼体中的表达位置也主要位于胸腹部,而拟穴青蟹溞状幼体III期到V期主要处于胸腹部发育的关键阶段,由此推测,SpUbx、SpAntp和SpAbdA可能参与拟穴青蟹早期个体胸腹部发育过程。SpUbx和SpAntp在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具有一致性,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发现UBX蛋白能与SpAntp启动子共同沉淀下来,说明Ubx可能通过结合SpAntp启动子区域来调节SpAntp基因在拟穴青蟹中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库。对变态发育关键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剖析。对与形态发育相关的Hox基因家族基因在早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基因组定位,发现了Hox基因簇的共线性关系。筛选到在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时期差异表达的Hox基因SpUbx、SpAntp和SpAbd-A基因,通过对这三个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性分析,推测这三个基因参与拟穴青蟹早期个体胸腹部的发育,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发现Ubx通过结合SpAntp启动子区域来调节SpAntp基因在拟穴青蟹中的表达。本研究初步探究了拟穴青蟹幼体变态发育的调控机理,深入揭示拟穴青蟹变态发育机制和节肢动物Hox基因系统进化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促进苗种繁育工作的开展亦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方怀义,林海涵,王秀娟,吴玉波[2](2019)在《青蟹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青蟹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蟹类之一。然而,青蟹池塘养殖主要投喂鲜杂鱼、低值贝类等,饵料利用效率低、养殖水体污染严重。因此,青蟹配合饲料的研制是青蟹健康养殖的研究重点。文章简单总结青蟹的生物学特征、营养需求及现有养殖模式,旨在为青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王璞[3](2019)在《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育苗胚后发育温度及多年份水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目前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水生甲壳类经济动物。其不仅味鲜肉美,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还有药用价值。21世纪以来,随着中华绒螯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的日趋完善和普及推广,苗种生产成本逐渐降低,苗种产量逐年提升,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16年全国中华绒螯蟹苗种产量中,土池生态育苗生产的苗种约占养殖用苗总需求量的95%以上。中华绒螯蟹的整个生命周期分为胚前、胚胎和胚后三个发育阶段,其中胚后发育阶段又包括幼体、仔蟹、幼蟹和成蟹四个时期,幼体期(包括I-V期溞状幼体和M期大眼幼体)是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的起始,对整个胚后阶段的健康发育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育苗温度研究方面,应对中华绒螯蟹育苗的胚后发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进行重点研究。有效积温法则是温度与发育关系的直观体现,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是甲壳动物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不仅可衡量水产动物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响应,而且可为水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调控温度、发育历期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采用室内水族箱培育和室外温度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观察、记录温度和发育历期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探讨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的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实验以射阳地区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良种“江海21”幼体为实验对象,设计室内单因素三处理三重复恒温试验(三个处理组分别设置恒温为20℃,22℃,24℃),定期监测发育温度和历期。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对试验数据和当地五年历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试验数据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均无显着差异(p>0.05),可以确定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阶段的生物学零度为6.91℃,有效积温为274.18℃·d。(2)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中华绒螯蟹幼体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目前关于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培育阶段试验和报告都是集中于研究生产技术流程和室内工厂化育苗水质控制方面。而关于室外土池生态育苗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多数都是单个因子对幼苗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关全面系统对中华绒鳌蟹生态育苗池塘各种因子进行检测和分析,和对溞状幼体生态育苗水质多年变化规律全面系统报告的试验文章。为了研究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水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2015年-2016年的4-5月育苗期,每四天一次在江苏射阳地区中华绒螯蟹育苗基地进行水质监测,记录数据并分析其水质变化情况。检测项目有水温T、盐度S、溶解氧DO、氮营养盐、磷营养盐、化学需氧量等。并同时取本实验室2013-2014年育苗期的历史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四年的水质因子变化规律。四年监测结果表明,2014年育苗池平均水温较低为17.0℃,2015年为17.4℃,2013和2016年均在18℃以上。育苗池水深保持在2.0m,可以有效保持水温稳定性。温度的高低和稳定性影响到育苗的时间,平均温度低的年份,发育到大眼幼体要晚2-3天,但对育苗产量影响不大。育苗池中溶氧一直高于5mg/L。pH值变化范围在8.34-8.68之间,整个监测期育苗池的变化幅度为0.3左右,变化非常稳定。盐度基本稳定,变化范围为23.2-26.5,符合中华绒螯蟹育苗水质标准。育苗池的盐度始终略高于蓄水池,但二者差异均不显着(p>0.05)。育苗池氨氮均随育苗时间延长有增长趋势,但仍远低于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的水质要求。亚硝态氮含量随育苗时间延长稍有增长,但远低于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规定的含量。蓄水池和育苗池硝态氮变化范围分别为0.020-0.110 mg/L。硝态氮是硝化反应的最终产物,结合前面指标来看,水体硝化反应效果较好。2013-2016年育苗期,蓄水池和育苗池总氮变化范围分别为0.209-0.273 mg/L和0.218-0.514 mg/L;0.220-0.280 mg/L和0.224-0.564 mg/L;0.260-0.345 mg/L和0.261-0.750 mg/L;0.278-0.387 mg/L和0.280-0.860 mg/L。总氮均呈上升趋势,最高监测值和最高平均值出现在2016年,达到0.860 mg/L和0.554 mg/L,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总氮呈逐渐增长趋势,然而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的监测数值较低,说明育苗池中的总氮,主要成分为可溶解性的有机氮。育苗池无机磷浓度变化,2013、2014年上升趋势较之2015、2016年无机磷平缓。四年均随育苗时间增加而升高。四年中COD变化趋势一致,均为随着育苗时间延长而升高(图11)。四年中育苗池COD前中期均符合海水二类水质标准(COD<2 mg/L),2016后期最高2.793 mg/L,但仍符合海水二类水质标准(COD<3 mg/L)。总磷变化趋势与无机磷相近。通过四年监测结果分析,射阳中华绒螯蟹育苗基地天然海水pH值、盐度、水温适宜,氮磷营养盐和COD指标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趋势,但2013年-2016年试验监测池平均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升。2016年试验监测池每667 m2达到47.80 kg。从我们对育苗基地生产记录调查得知,2016年产量最高的两个育苗池每667 m2分别达到了84 kg和104.5 kg。证明了射阳育苗基地在现有的生产模式下,尚有提高育苗池产量的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河蟹生态育苗技术完善和近海湿地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促进河蟹土池生态育苗合理健康发展。
叶青青[4](2019)在《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拟穴青蟹仔蟹相残研究》文中提出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简称青蟹)为我国南方近岸-河口海区重要的经济蟹类和底栖捕食者。相残(cannibalism)在青蟹种群中时有发生。青蟹仔蟹的相残,在自然环境中,具有稳定种群规模和年龄结构等适应性意义;在人工培育中则易造成生产上的损失。青蟹仔蟹相残研究的难点在于查明其在人工培育条件下的死亡规模及规律。针对这一难点,本研究主要采用稳定同位素分析(Stable isotope analysis,简称SIA),参照营养生态学研究思路,通过测定青蟹仔蟹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记为δ15N和δ13C),查明实验动物在模拟人工培育条件下的相残规模,并推断相残捕食在人工培育条件下的状况。主要结果如下:1.拟穴青蟹仔蟹摄食形成的δ15N富集指标:由于δ15N与营养级的关联较为确定,因此专门测定了青蟹仔蟹相对食物的15N富集(记为Δ15N)。研究结果表明,摄食不同食物时,青蟹仔蟹的Δ15N介于0.48‰—1.89‰之间,仔蟹15N富集达到一半所需的时间t50在8.37 d—13.51 d之间。用于非线性回归拟合实验动物稳定同位素富集进程的两种模型中,基于时间的模型拟合优度优于基于生长的模型。2.拟穴青蟹蜕壳导致的δ15N和δ13C变化:检测了蜕壳(包括从大眼幼体蜕壳为第I期仔蟹,以及从第Ⅰ期仔蟹蜕壳为第Ⅱ期仔蟹)前后实验动物的δ15N和δ13C,以及实验动物蜕下、残留的外骨骼的δ15N和δ13C,并进行了配对数据的t检验,发现实验动物从大眼幼体蜕壳为第Ⅰ期仔蟹时,δ15N显着提高(p=0.014),δ13C也显着提高(p=0.027);从第Ⅰ期仔蟹蜕壳为第ⅡⅡ期仔蟹时,δ15N略有提高(p=0.082),δ13C有所降低(p=0.209)。残留头胸甲的δ15N低于蜕壳前和蜕壳后实验动物的δ15N(p=0.0002),其δ13C高于蜕壳前和蜕壳后实验动物的δ13C(p=0.0003),表明实验动物蜕壳后δ15N的升高与剥离了δ15N较低的外骨骼有关,但δ13C的变化尚难以解释。15种特定氨基酸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简称CSIA),大眼幼体蜕壳为第Ⅰ期仔蟹前后的有6种氨基酸变化不显着(p>0.05),另有9种氨基酸变化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3.拟穴青蟹仔蟹的相残死亡率:分别统计了单养组和小群组的死亡率,结果显示在为期7周的实验中,单养组的日均死亡率为2.16%,实验结束前实验动物的存活率为34.33%;经对比计算得到小群组的日均相残死亡率为5.35%,实验结束前实验动物的存活率为6.74%,相残死亡为3.19%,占总死亡率的59.63%。4.拟穴青蟹仔蟹的相残捕食对摄食的贡献率:为期7周的实验中,分别测定了单养组、相残组、小群组和大群组的δ15N和δ13C,发现单养组实验动物的稳定同位素富集率Δ15N和Δ13C分别为1.63‰和1.33‰;相残组实验动物的Δ15N和Δ13C分别为1.16‰和1.25‰;采用双元素双食源模型推算,相残捕食占小群组摄食的7.53%;占大群组摄食的9.88%,显示大群组的相残强度可能高于小群组。5.拟穴青蟹仔蟹相残与蜕壳及个体大小的关系:将实验期间拟穴青蟹仔蟹的相残死亡率与蜕壳率依周统计后做相关性检验,发现两者为正相关(p=0.004),表明蜕壳期间仔蟹的相残多发。相关性检验表明,野外实验中仔蟹的个体大小与其δ15N具有正相关性(p=0.014),表明个体大小的不对称性也是相残发生的重要因素。仔蟹的δ15N和δ13C和蜕壳率无明显相关。
姚兴南[5](2018)在《拟穴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蟹是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之一。拟穴青蟹在海南是被称之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和乐蟹”。目前,青蟹养殖苗种绝大多数依靠自然海域的捕捞。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野生苗种数量严重不足,且给拟穴青蟹自然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人工育苗技术尚不稳定,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和乐蟹”养殖业的发展。本文对野生和养殖拟穴青蟹产卵、孵化、幼体培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拟穴青蟹苗种的工厂化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第一,不同盐度、干露、切除眼柄、季度对野生和养殖拟穴青蟹产卵的影响。盐度共设置18、21、24、27、30、33六组;干露刺激分为不干露、干露2h和自然干露三组;切除眼柄分为不切除、切除右侧眼柄、切除左侧眼柄和切除两侧眼柄四组;季度分为第一、二、三、四季度。结果表明,盐度为30时池塘和野生拟穴青蟹产卵个体数均最大,盐度为27时次之。盐度为18和24实验组没有野生种蟹产卵,池塘种蟹产卵个体数亦较少。催产间隔期最短的是24盐度下的养殖种蟹,催产间隔为3.0天;催产间隔期最长的是18盐度下的养殖种蟹,催产间隔为13.0天。27盐度下的野生种蟹产卵量和抱卵量均最大,两者分别为1974581和1922262。33盐度下养殖和野生种蟹产卵比率较低,分别为0.12和0.15。切除两侧眼柄与不切除眼柄对青蟹在产卵个体数上没有显着影响,切除左侧或者右侧单一眼柄对青蟹产卵个体数存在一定影响。自然干露下野生和养殖种蟹产卵个体数均大于不干露和干露2h实验组。野生和养殖种蟹产卵比率在不干露、干露2h、自然干露三组实验中均依次增大。二季度(4-6月)是拟穴青蟹繁殖最旺盛的季节,其次是三季度(7-9月)。四季度(10-12月)养殖种蟹抱卵率最低,抱卵率为74.35%,而流产率高达25.65%;因此,拟穴青蟹适宜的产卵盐度为27-30之间,可以采取切除任一单侧眼柄的方式进行催产。第二,不同温度、盐度下拟穴青蟹的孵化。温度设置为24℃、27℃、30℃三组;盐度设置为24、27、30三组;胚胎发育分为10期。30℃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时长显着小于24℃和27℃两组中的胚胎发育时长(p<0.05),30℃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时长最短,其发育时长为227.3±3.0h。30℃下拟穴青蟹卵径最大,其卵径为306.7±5.8um。24℃下拟穴青蟹各期胚胎发育时长显着大于27℃和30℃两组中的各期胚胎发育时长(p<0.05)。30℃时受精卵经过7.0±1.0h即开始进入卵裂期,123.0±2.5h时出现复眼色素带,227.3±3.1h时幼体孵化。30盐度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时长显着高于27和24盐度下的胚胎发育时长(p<0.05)。24盐度下的胚胎发育时长最短,发育时长为239.0±13.2h。随着盐度的升高,各期胚胎发育时长逐渐增加。水温在24-30℃,盐度在27-30的条件下,拟穴亲蟹胚胎发育时长最长为279.0h。第三,不同亲本的幼体和不同养殖密度对幼体成活率和蜕壳间隔的影响。不同亲本幼体分野生和养殖种蟹幼体两组;养殖密度分为100ind/L、150ind/L、200ind/L三组。野生亲蟹幼体Z1-M最终成活率为8.43%,养殖亲蟹幼体Z1-M最终成活率为6.38%。养殖密度为100ind/L时野生和养殖亲蟹幼体最终变态成活率均最高,其最终变态成活率分别为7.64%和5.03%。野生亲蟹幼体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其Z1-M间期逐渐增加,三个密度下分别为19.7天、22.0天、23.2天。
马笑晚[6](2018)在《拟穴青蟹胚胎和幼体发育期分子免疫基础及幼体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应答》文中指出1、本项研究所采用的青蟹样本是成熟青蟹卵巢,抱卵蟹上采集的各期青蟹胚胎样品,以及孵化后的幼体,包括胚胎阶段的各期(Eml胚胎期、Em2胚胎期、Em3胚胎期、Em4胚胎期和Em5胚胎期)、幼体各期(溞状Ⅰ期、搔状Ⅱ期、溞状Ⅲ期、溞状Ⅳ期、溞状Ⅴ期、大眼幼体和仔蟹Ⅰ期)。对溞状Ⅰ期、大眼幼体和仔蟹Ⅰ期进行了 LPS刺激和解藻弧菌感染的研究,并采集样品。2、本研究首先利用各胚胎发育期和溞状幼体Ⅰ期样本建立了 一个转录组库,然后在此转录组库的基础上,通过数字表达谱技术对青蟹发育早期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研究,共得到9.42 G数据量,其中拼接得到116,370条transcripts及77,643条unigenes。通过NR数据库注释16,170条基因(占全部注释基因的20.82%),PFAM数据库注释18,556条基因(占全部注释基因的23.89%),GO数据库注释19,164条基因(占全部注释基因的24.68%)。3、对各胚胎发育期和溞状幼体Ⅰ期样品进行蛋白质组测序,利用iTRAQ技术进行蛋白质相对定量,共得到谱图338,059张,通过Mascot软件进行分析后,匹配到的谱图数量是16,362张,其中Unique谱图数量为6,593张,共鉴定到642个蛋白,2,645个肽段。GO分类下与免疫相关基因注释量达到1.14%。4、揭示了幼体各发育阶段的转录组情况,对21个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42.94 G的数据量,其中拼接得到553,591条transcripts和418,297条unigenes。通过NR数据库注释85,908条基因(占全部注释基因的20.53%),PFAM数据库注释96,993条基因(占全部注释基因的23.18%),GO数据库注释98,091条基因(占全部注释基因的23.45%)。5、通过对转录组数据分析,揭示青蟹发育早期存在多个免疫相关的系统:胚胎发育阶段筛选到了多种免疫相关基因,共筛选出43个免疫相关基因的122个转录本,幼体阶段共筛选出56个免疫相关基因的267个转录本,包括模式识别受体(Dscam等)、抗菌肽(Scygonadin等)、调控抗菌肽产生的通路Toll信号通路(TLR等)和IMD通路(Relish等)、酚氧化酶原系统(proPO等)、补体系统(C1q等)和凝血系统(clottingfactorB等)的免疫因子;表明在拟穴青蟹的发育早期,就存在4个关键的体液免疫系统:酚氧化酶原系统、凝血系统、补体系统和抗菌肽,预示其在青蟹发育阶段具有重要的免疫作用。6、揭示了自然状态下胚胎和幼体期不同抗菌肽种类的生发规律:胚胎期发现存在crustin、ALF、arasin、carcinin、hyastatin、scygonadin 和 lysozyme 7个已知抗菌肽;幼体期发现存在 crustin、ALF、arasin、carcinin、lysozyme 和 hyastatin 6个已知抗菌肽;发现不同种类的抗菌肽具有生发规律性,胚胎早期只有scygonadin有较高表达,但在后期阶段不同抗菌肽如crustin、ALF和hyastatin均有较高表达,说明在发育过程的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抗菌肽应对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同时发现随着发育过程抗菌肽转录本数量会增加,幼体期的抗菌肽种类相对胚胎期减少,但抗菌肽的转录本表达量较高,推测由于青蟹幼体期相对胚胎期缺少物理性保护,青蟹需要表达较高量的抗菌肽抵御外来病原的侵染。7、转录组数据分析揭示青蟹早期存在Toll信号通路和IMD通路:胚胎期Toll 信号通路含有 Spatzle、TLR、Pelle、TRAF6、Cactus 和 Dorsal 组件;幼体期包含 Spatzle、TLR、MyD88、Pelle、Tube、TRAF6、Cactus、Dorsal 和 Deaf 组件。1MD通路在胚胎期的组件有IMD、IAP、IKKε、IKKβ和Relish,在幼体期有IMD、IAP、IKKε、IKKβ、Dredd和Relish。通路中大部分重要组件表现一定的表达量,推测这些信号通路因子可能参与了抗菌肽及其它免疫因子的调控。在胚胎阶段,Toll和IMD通路的组件可以被检测到,但相较于果蝇的经典通路,缺少了多个重要的因子。幼体阶段这2个通路中筛选到的多个免疫相关因子相较于胚胎时期,与果蝇经典通路更为相似。8、揭示了青蟹早期发育中还存在酚氧化酶原系统及其相关因子:典型的酚氧化酶原系统因子也在胚胎和幼体发育阶段均被发现,并且在胚胎早期发育阶段表达量较高,酚氧化酶原系统中被发现的关键因子与胚胎期没有显着差别。发现胚胎和幼体期存在 proPO、ppaf、SPH、LGBP、ppae、pacifastin、serpin、serine proteinase、α2m、peroxinectin 和 QM 等基因;其中 LGBP、pacifastin 和 ppae 是首次在青蟹中发现,而且这些因子在胚胎发育早期就已有较高的表达量,说明proPO系统可能在青蟹早期发育阶段较其他免疫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很多关键因子可能通过母源传递,在胚胎期发挥作用。9、对3个不同期的108个幼体样品进行解藻弧菌感染实验,并进行数字表达谱测序,共得到654.33 G的clean data数据量。解藻弧菌处理后溞状幼体Ⅰ期差异表达的基因共8,356个;大眼幼体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4,665个;仔蟹Ⅰ期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14,195个。10、对3个不同期的108个幼体样品进行LPS刺激实验,并进行数字表达谱测序,共得到644.86 G的clean data数据量。LPS处理后溞状幼体Ⅰ期差异表达的基因共2,117个;大眼幼体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4,725个;仔蟹Ⅰ期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9,937个。11、通过对LPS刺激和解藻弧菌感染后样品的转录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单一细菌成分LPS刺激和解藻弧菌感染引起的基因转录本表达谱有较大差异。LPS刺激下,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期以及仔蟹Ⅰ期特异性差异表达的通路或基因相对较少,包括溞状幼体Ⅰ期proPO,大眼幼体期的TAK1、galecin和仔蟹Ⅰ期的pellino、ppae;而解藻弧菌感染下,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期以及仔蟹Ⅰ期特异性差异表达的通路或基因则较多,包括溞状幼体Ⅰ期的ppaf、peroxinectin、MyD88、TRAF6、Dorsal 和 C-type lectin;大眼幼体期的 MyD88 和 Dorsal;仔蟹Ⅰ期的抗菌肽arasin、Toll信号通路的多个组件Spatzle、MyD88和IRAK4,EMD通路的TAK1,proPO系统的α2m和peroxinectin,模式识别受体Techylectin。LPS和解藻弧菌处理后也产生共同显着性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溞状幼体Ⅰ期的抗菌肽ALF和crustin,模式识别受体Dscam、SCR和TLR,proPO系统的pacifastin、α2m 和 serpin;大眼幼体期的抗菌肽 ALF、arasin 和 crustin、Toll 信号通路的 TLR 和 Spatzle、IMD 通路的 Relish、proPO 系统的 pacifastin、serpin、ppaf、ppae和α2m、模式识别受体Dscam、SCR和C-type lectin;仔蟹Ⅰ期的抗菌肽 ALF 和 crustin、Toll 信号通路的 TLR、Pelle、IRAK1 和 Dorsal、IMD 通路的 Relish、proPO 系统的 serpin 和 pacifastin、模式识别受体 SCR、C-type lectin、Dscam和mannose-binding protein。结果表明青蟹早期发育阶段具备了较强的免疫基础,针对不同的刺激或感染,机体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因子和免疫应答,从而发挥相应的免疫学功能。12、选择在胚胎和幼体都存在,以及LPS刺激和解藻弧菌感染下诱导表达的免疫相关因子SpLGBP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克隆获得了 SpLGBP的基因序列,其编码36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1.41 kDa,理论等电点为4.5。发现青蟹SpLGBP含有两个细胞黏附肽RGD(Arg-Gly-Asp)基元,两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NRS和NDS,一个激酶C的磷酸化位点SAR,从蛋白79位至262位氨基酸为糖苷水解酶家族16(Glycohydro 16)结构域。ELISA分析结果显示,SpLGBP蛋白可结合脂多糖、肽聚糖与脂磷壁酸。显微镜观察显示,SpLGBP蛋白可以使革兰氏阴性菌(弗氏志贺氏菌、施氏假单胞等)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毕赤酵母GS115和白假丝酵母)凝集,并且该蛋白的凝集能力具有钙离子依赖性。综上,本论文首次揭示了自然状态下青蟹早期发育阶段的先天性免疫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地规律。其中,抗菌肽的产生和表达具有规律性,但是可能没有母源传递的特性;青蟹早期阶段调控抗菌肽表达的Toll和IMD的信号通路,与果蝇和虾的通路存在着同源性;酚氧化酶原系统因子在早期发育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为母源特性因子;补体系统因子也可能存在着母源传递的特性;青蟹的凝血系统可能随着血淋巴系统的逐渐完善开始表达。另外,通过人工感染幼体脆弱期的幼体,揭示了青蟹先天性免疫相关因子在病原感染下的表达特性及发生发展地规律性。LPS刺激和解藻弧菌感染下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存在着异同,针对不同的病原感染,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因子和免疫应答,从而发挥相应的免疫学功能。通过获得的转录组及蛋白质组数据,为继续深入研究青蟹早期发育阶段的免疫特性提供了大量材料,并奠定了基础。
肖起珍,杜雪,刘青,徐建发,王少兵,姜晓东,成永旭[7](2017)在《不同活饵料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投喂轮虫、轮虫与卤虫、卤虫3种不同的投喂模式饲喂中华绒螯蟹Ⅴ期溞状幼体,以其变态为大眼幼体的变态率、存活率以及实验结束时存活个体的重量、甲壳长、甲壳宽为评价指标,探讨了3种不同的饵料投喂模式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活饵料投喂模式的溞状幼体的存活率和96 h时变态率以单独投喂卤虫组最高,分别为33.33%±2.31%和86.2%±7.2%,但与另外两组差异不显着。2)3种不同活饵料投喂模式下的存活大眼幼体平均体重差异不显着;存活I仔蟹平均体重为(12.10±0.98)mg至(13.16±1.10)mg之间,单独投喂卤虫组体重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3)3种不同活饵料投喂模式下的存活大眼幼体的平均甲壳长和甲壳宽均以单独投喂卤虫组的效果最好;3种不同活饵料投喂模式下I期仔蟹平均甲壳长和甲壳宽有显着差异,单独投喂轮虫组的甲壳长宽均小于其他两组;将卤虫作为单一饵料在促进中华绒螯蟹后期溞状幼体的变态和存活方面效果最好,其次轮虫卤虫混合组的饲喂效果优于单独投喂轮虫。
何碧华[8](2013)在《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及幼体发育的慢性毒性》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三疣梭子蟹为研究对象,进行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及幼体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盐度30、温度27~28℃、pH值7.8~8.5的条件下,设置3.125mg/L、6.25mg/L、12.5mg/L、25mg/L、50mg/L、100mg/L6个氨氮浓度梯度,和一个对照组(未添加氨氮),将刚产出的三疣梭子蟹受精卵进行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氨氮浓度不高于6.25mg/L时,三疣梭子蟹胚胎均能孵出第一期溞状幼体(Z1);氨氮浓度不高于3.125mg/L,存活率较高,在21.00%以上,它们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对照组与6.25mg/L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氨氮浓度不高于3.125mg/L浓度,胚胎发育时间较短,平均时间在361.8h以内,与6.25mg/L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可行氨氮浓度不高于6.25mg/L,最适宜氨氮浓度不高于3.125mg/L。2.盐度30、温度27~28℃、pH值7.8~8.5的条件下,设置3.125mg/L、6.25mg/L、12.5mg/L、25mg/L、50mg/L、100mg/L6个亚硝酸盐氮浓度梯度,和一个对照组(未添加亚硝酸盐氮),将刚产出的三疣梭子蟹受精卵进行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亚硝酸盐氮浓度不高于6.25mg/L时,三疣梭子蟹胚胎均能孵出第一期溞状幼体(Z1);亚硝酸盐氮浓度不高于3.125mg/L浓度,存活率较高,在21.67%以上,它们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对照组与6.25mg/L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不高于3.125mg/L浓度,发育时间较短,平均时间在367.8h以内,与6.25mg/L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可行的亚硝酸盐氮浓度不高于6.25mg/L,最适宜亚硝酸盐氮浓度不高于3.125mg/L。3.温度27~28℃、pH值7.8~8.5的条件下,设置5、10、15、20、25、30、35、40、45、50、55共计11个盐度梯度,将刚产出的三疣梭子蟹受精卵进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35盐度时,三疣梭子蟹胚胎均能孵出第一期溞状幼体(Z1);25~35盐度时,存活率较高,在23.67%以上,它们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它们与20盐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25~30盐度时,发育时间较短,平均时间在359.4h以内,它们与20盐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适宜盐度为20~35,最适宜盐度为25~30。4.盐度30、温度27.8~28.8℃、pH值7.8~8.5,投喂轮虫和卤虫的条件下,设置1.25mg/L、2.5mg/L、5mg/L、10mg/L、20mg/L、40mg/L、80mg/L7个氨氮浓度梯度,和一个对照组(未添加氨氮),将刚孵化的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进行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幼体活力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氨氮浓度不高于2.5mg/L时,幼体的活力较强;幼体存活率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0~5mg/L幼体均能变态为C1,氨氮浓度不高于2.5mg/L时,幼体的存活率较高,在1.67%以上;不高于2.5mg/L氨氮浓度下,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速度较快,平均时间在376.0h以内,与5mg/L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的氨氮暴露12h、24h、36h、48h、60h、72h时,LC50分别为82.441mg/L、32.304mg/L、30.251mg/L、23.442mg/L、23.423mg/L、11.589mg/L;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的氨氮暴露72h的氨氮安全浓度为1.159mg/L。5.盐度30、温度27.4~28.6℃、pH值7.8~8.5,投喂轮虫和卤虫的条件下,设置1.25mg/L、2.5mg/L、5mg/L、10mg/L、20mg/L、40mg/L、80mg/L7个亚硝酸盐氮浓度梯度,和一个对照组(未添加亚硝酸盐氮),将刚孵化的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进行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幼体活力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亚硝酸盐氮浓度不高于2.5mg/L时,幼体的活力较强;幼体存活率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0~5mg/L幼体均能变态为C1,亚硝酸盐氮浓度不高于2.5mg/L时,幼体的存活率较高,在1.33%以上;不高于1.25mg/L亚硝酸盐氮浓度下,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速度较快,平均时间在367.8h以内,与其他各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的亚硝酸盐氮暴露12h、24h、36h、48h、60h、72h、84h、96h时,LC50分别为96.500mg/L、49.776mg/L、49.738mg/L、44.010mg/L、25.540mg/L、19.529mg/L、14.786mg/L、8.792mg/L。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的亚硝酸盐氮暴露96h的亚硝酸盐氮安全浓度为0.879mg/L。6.温度27.5~28.6℃、pH值7.8~8.5,投喂轮虫和卤虫的条件下,设置10、15、20、25、30、35、40、45、50共计9个盐度梯度,将刚孵化的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进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幼体活力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25~30盐度时,幼体的活力较强;幼体存活率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20~35盐度幼体均能变态为C1,25~30盐度范围时,幼体的存活率较高,在1.67%以上,与其他各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25~30盐度下,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速度较快,平均时间在371.2h以内,与其他各浓度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适宜盐度为20~35,最适宜盐度为25~30。
阙有清[9](2012)在《不同油脂配比的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文中提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重要水产养殖品种,其在中国分布广泛、养殖历史悠久,在水产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在中华绒螯蟹基础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总量为3%不同比例鱼油、豆油,以投喂冰鲜杂鱼为对照组,研究不同鱼油、豆油配比的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体成分、脂肪酸组成以及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相关消化酶的影响,以期为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适宜的鱼油豆油添加比例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为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指导。试验时间为2010年3月20日至11月5日,养殖试验共进行了231天,地点为上海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基础饲料配方由上海海洋大学甲壳动物营养与繁殖实验室提供,委托江苏南通巴大饲料有限公司加工,添加油脂方式为人工后喷涂。试验共分6组,分别为全鱼油组(T1)、鱼油:豆油=2:1(T2)、鱼油:豆油=1:1(T3)、鱼油:豆油=1:2(T4)、全豆油组(T5)以及对照组(T6)。试验用蟹种购自崇明县某蟹苗生产基地,规格为10g/只,放养密度1.5只/m2。自7月15开始,根据当年的蜕壳和生长规律进行3次取样,时间分别为7月15日、9月25日以及11月5日。每次取样从每个试验组随机采取雌雄蟹各20只,称量体重,测量壳长、壳宽并记录。随后进行活体解剖,采取肝胰腺、性腺、肌肉等组织,计算肝胰腺指数(HSI)、性腺指数(GSI)、出肉率(%)等指标。并将新鲜的肝胰腺、性腺和肌肉存放于-20℃冰箱中用于生化测定。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6组饵料间雌雄蟹的存活率均无显着差异。全豆油T5组雌蟹的单位产量最低,显着低于其余各组,雄蟹单位产量T5显着低于T1、T2和T3组,雌雄蟹均为T3组单位产量最高。各试验组在三次取样时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以及肝胰腺指数具有一定影响,其中最后一次取样时T5组雄蟹增重显着低于T2、T3和T6组。在7月15日第一次取样时不同饵料对雌蟹肝胰腺指数具有显着影响;三次取样时不同饵料均对雄蟹HSI具有显着影响。最后一次取样T5组卵巢指数显着高于T1组。最后一次取样时不同饵料对雌蟹肝胰腺水分、总脂、粗蛋白含量具有显着影响;对雌蟹卵巢中水分、总脂含量具有显着影响;对雌蟹肌肉水分、总脂、粗蛋白含量具有显着影响。6组饵料对雄蟹肝胰腺水分、总脂含量具有显着影响;对精巢总脂、粗蛋白含量具有显着影响;对雄蟹肌肉水分、总脂含量具有显着影响。综合比较得出,本试验基础配合饲料添加适宜比例鱼油,豆油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及出肉率等具有一定影响,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性腺及肌肉体成分具有显着影响,其中添加鱼油豆油比例为1:1时能取得较佳养殖效果及营养价值。2、最后一次取样时,6组饵料雌蟹肝胰腺主要脂肪酸C16:0,C18:0,C16:1n-7,C18:1n-7,C18:1n-9,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均无显着差异。在雄蟹肝胰腺中,6组饵料对C16:0、C16:1n-7、C18:1n-9、C18:2n-6、C18:3n-3、ARA、DHA等主要脂肪酸组成具有显着影响,其中C16:0、ARA、SFA含量随着配合饲料中豆油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C18:2n-6、C18:3n-3、PUFA、n-6/n-3PUFA等随着饲料中豆油比例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对雌蟹卵巢中C16:0、C18:1n-9、C18:1n-7、C18:2n-6、ARA、DHA、SFA、PUFA、HUFA等主要脂肪酸组成具有显着影响,其中C18:1n-9含量除T1组外,在其余四组配合饲料中随着豆油比例的增加而升高。6组饵料对雄蟹精巢C16:0,C18:0,C18:1n-9,C18:1n-7,LNA等脂肪酸组成无显着影响,但对LOA、ARA、EPA、DHA、SFA、PUFA、HUFA等具有显着影响。不同饵料对雌蟹肌肉C16:0、C18:1n-9、C18:1n-7、ARA、SFA、HUFA等具有一定影响,对雄蟹肌肉C16:0、C18:0、C16:1n-7、C18:1n-7、C18:2n-6、ARA、DHA等具有一定影响。综合比较得出,T2和T3组蟹肝胰腺EPA和DHA等HUFA含量与杂鱼组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其余各组。除T1组外,其余各组雌蟹卵巢EPA和DHA等HUFA含量显着受到饵料的影响,但精巢中脂肪酸受饵料影响的不显着。T2和T3组最有利于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T4组次之,对照组卵巢HUFA含量最低;精巢脂肪酸受饵料影响较小。雄蟹肌肉ARA和DHA含量在各试验组的变化趋势与饵料中ARA和DHA含量变化一致。雌蟹肌肉EPA和DHA及雄蟹肌肉EPA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受饵料影响,但各组间无显着差异。3、两种饵料对中华绒螯蟹肠和肝胰腺的类胰蛋白酶活力影响无显着差异,但配合饲料组蟹胃部类胰蛋白酶比活力显着高于杂鱼组,配合饲料组胃部类胰蛋白酶活力显着高于两组饵料蟹肠和肝胰腺;两种饵料对中华绒各部位胃蛋白酶的活力无显着影响;配合饲料投喂中华绒螯蟹肠中脂肪酶活力显着高于杂鱼组,三个部位脂肪酶活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肠,胃部和肝胰腺。杂鱼组蟹肠中淀粉酶活力显着高于配合饲料组,三个部位淀粉酶活力比较得出,配合饲料组胃部淀粉酶活力最高,而杂鱼组肠中淀粉酶活力最高。
顾孝连,乔振国[10](2012)在《我国蟹类土池育苗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蟹类养殖产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以下简称梭子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以下简称青蟹)是我国主要的养殖蟹类。目前3种蟹类土池育苗技术发展不平衡,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较为成熟,已经普及推广并在养殖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青蟹土池育苗尚未有成功的报道。本文综述了我国河蟹、梭子蟹、青蟹苗种生产技术,尤其是土池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蟹类土池育苗技术应用于青蟹土池育苗的可行性。
二、饵料对锯缘青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饵料对锯缘青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转录组分析及Hox基因SpUbx/SpAntp/SpAbd-A功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研究 |
1.1.1 拟穴青蟹的早期发育模式 |
1.1.2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
1.1.2.1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时期的蜕皮 |
1.1.2.2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时期的形态变化 |
1.1.2.3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时期的食性转变 |
1.1.3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和幼体变态的研究进展 |
1.2 转录组测序及其在拟穴青蟹早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2.1 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 |
1.2.2 拟穴青蟹的组学研究进展 |
1.2.3 组学解析在虾蟹早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3 Hox基因家族在甲壳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1.3.1 无脊椎动物的Hox基因研究 |
1.3.2 Hox基因在甲壳动物中的表达模式 |
1.4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拟穴青蟹早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胚胎及幼体的取样 |
2.2.2 总RNA的提取 |
2.2.3 转录组测序 |
2.2.4 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5 功能注释、GO分类与代谢通路分析及基因表达量分析 |
2.2.6 qRT-PCR定量验证 |
2.3 实验结果 |
2.3.1 拟穴青蟹早期形态变化显微观察 |
2.3.2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时期转录组测序 |
2.3.2.1 转录组整体结果分析 |
2.3.2.2 基因功能注释 |
2.3.2.3 基因表达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
2.3.2.4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
2.3.2.5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
2.3.2.6 拟穴青蟹早期不同发育时期共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2.3.2.7 qRT-PCR验证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时期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3.2.2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及功能注释 |
3.3 实验结果 |
3.3.1 胚胎期(E)与溞状幼体I期(Z1)的差异表达基因解析 |
3.3.1.1 EvsZ1 上调DEGs的功能注释 |
3.3.1.2 EvsZ1 下调DEGs的功能注释 |
3.3.2 溞状幼体V期(Z5)与大眼幼体(M)的差异表达基因解析 |
3.3.2.1 Z5 vs M上调DEGs的功能注释 |
3.3.3.2 Z5 vs M下调DEGs的功能注释 |
3.3.3 大眼幼体(M)与仔蟹(C1)的差异表达基因解析 |
3.3.3.1 Mvs C1 上调DEGs的功能注释 |
3.3.3.2 Mvs C1 下调DEGs的功能注释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Hox基因簇筛选及表达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3.1 拟穴青蟹Hox基因的筛选 |
4.3.2 簇状Hox基因在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
4.3.3 非簇状homeobox基因在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
4.3.4 在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Hox基因 |
4.3.5 Hox基因在拟穴青蟹基因组中的定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Hox基因Ubx/Antp/Abd-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性分析及互作关系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2.1.3 主要试剂 |
5.2.1.4 幼体样品的采集 |
5.2.1.5 拟穴青蟹各组织样品的采集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总RNA的提取 |
5.2.2.2 第一链c DNA的合成 |
5.2.2.3 基因克隆 |
5.2.2.3.1 基因片段的验证 |
5.2.2.3.2 基因两端序列的克隆 |
5.2.2.3.3 序列拼接 |
5.2.2.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2.3.5 qRT-PCR |
5.2.2.3.6 数据统计 |
5.2.2.4 整体原位杂交 |
5.2.2.4.1 探针的制备 |
5.2.2.4.2 整体原位杂交 |
5.2.2.5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5.2.2.6 Western blotting |
5.2.2.7 RNA干扰 |
5.2.2.8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5.3 实验结果 |
5.3.1 SpUbx、SpAntp和 SpAbd-A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1.1 SpUbx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和特征分析 |
5.3.1.2 SpAntp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和特征分析 |
5.3.1.3 SpAbd-A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和特征分析 |
5.3.2 SpUbx、SpAntp和 SpAbd-A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分析 |
5.3.3 SpUbx、SpAntp和 SpAbd-A基因在雌雄腹肢中的表达 |
5.3.4 SpUbx、SpAntp和 SpAbd-A基因在早期个体头胸部和腹部的表达 |
5.3.5 SpUbx、SpAntp和 SpAbd-A基因在早期个体中的表达定位 |
5.3.6 SpUBX和 SpANTP的蛋白表达 |
5.3.7 RNA干扰SpUbx基因的表达 |
5.3.8 SpUbx和 SpAntp的相互作用研究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创新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一、个人简介 |
二、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三、攻读博士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四、攻读博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五、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
致谢 |
(2)青蟹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蟹的生物学特征 |
2 青蟹的营养需求 |
2.1 青蟹的天然饵料 |
2.2 青蟹的人工配合饲料 |
3 青蟹的养殖模式 |
4 展望 |
(3)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育苗胚后发育温度及多年份水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与环境因子研究综述 |
1.1 水环境因子对幼体培育的影响 |
1.1.1 温度和盐度 |
1.1.2 溶解氧、pH值 |
1.1.3 氮、磷、COD |
1.2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方式沿革 |
1.2.1 工厂化育苗 |
1.2.2 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 |
1.3 历年对水质因子研究概况 |
1.4 中华绒螯蟹繁育温度研究 |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生物学零度及其有效积温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供试幼体 |
2.1.3 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试验设计 |
2.1.4 历史监测数据 |
2.1.5 监测指标 |
2.1.6 数据计算 |
2.1.7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与其他相近研究的异同点 |
2.3.2 幼体阶段有效积温、生物学零度和发育历期特点 |
2.3.3 幼体阶段影响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的其他因素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水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初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地点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设计 |
3.1.4 育苗水质评价参照标准 |
3.1.5 采样方法 |
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育苗池产量 |
3.2.2 水温 |
3.2.3 溶解氧、pH值、盐度 |
3.2.4 氮 |
3.2.5 磷 |
3.2.6 COD |
3.3 讨论 |
3.3.1 温度 |
3.3.2 溶解氧、pH值和盐度 |
3.3.3 氮、磷 |
3.3.4 COD |
3.3.5 结论 |
3.3.6 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4)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拟穴青蟹仔蟹相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概述 |
1.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动态 |
1.2.1 与本研究相关的青蟹研究动态 |
1.2.2 营养生态学稳定同位素比分析动态 |
1.2.3 动物相残研究动态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拟穴青蟹仔蟹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场所及实验材料 |
2.1.2 饵料颗粒的制备 |
2.1.3 实验分组及实验操作 |
2.1.4 样品的采集和检测 |
2.1.5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
2.2 结果 |
2.2.1 摄食不同饵料时拟穴青蟹及仔蟹的氮稳定同位素富集率 |
2.2.2 拟穴青蟹仔蟹~(15)N富集进程的非线性拟合及半周转时间(t_(50)) |
2.2.3 蜕壳对拟穴青蟹青蟹大眼幼体和仔蟹稳定同位素比的影响 |
2.2.4 拟穴青蟹大眼幼体蜕壳为仔蟹的CSIA分析 |
2.3 讨论 |
2.3.1 影响稳定同位素比富集率的变化因素和t_(50) |
2.3.2 实验动物蜕壳后组织和氨基酸的稳定同位素比变化 |
第三章 拟穴青蟹仔蟹的相残死亡率和相残在摄食中所占的比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和场所 |
3.1.2 实验分组 |
3.1.3 实验的操作 |
3.1.4 样品和数据的采集 |
3.2 结果 |
3.2.1 拟穴青蟹仔蟹的存活率、死亡率和相残死亡率 |
3.2.2 各处理组拟穴青蟹仔蟹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δ~(15)N和δ~(13)C) |
3.2.3 相残占拟穴青蟹仔蟹摄食的贡献率 |
3.3 讨论 |
3.3.1 相残死亡率 |
3.3.2 相残贡献率 |
第四章 拟穴青蟹仔蟹的发育与相残行为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和实验的场所 |
4.1.2 样品和数据的采集 |
4.1.3 数据的统计 |
4.2 结果 |
4.2.1 野外实验中拟穴青蟹仔蟹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δ~(15)N和δ~(13)C) |
4.2.2 拟穴青蟹仔蟹的日均相残死亡率与蜕壳的关联 |
4.2.3 拟穴青蟹仔蟹的δ~(15)N和δ~(13)C与日均相残死亡率和蜕壳率的关联 |
4.2.4 拟穴青蟹仔蟹的δ`(15)N和δ~(13)C分别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稳定同位素比分别与CW和蜕壳的关联 |
4.3.2 实验动物蜕壳(蜕皮)对相残的影响 |
结语 |
一.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
二.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 |
三.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科研项目 |
正在撰写学术会议论文 |
学术会议 |
致谢 |
(5)拟穴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青蟹简介 |
1.1 青蟹的种类组成 |
1.2 青蟹的分布情况 |
2 青蟹的养殖 |
3 拟穴青蟹的苗种繁育研究进展 |
4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4.1 立题背景 |
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拟穴青蟹催产技术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材料与处理方法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养殖系统 |
2 方法 |
2.1 不同盐度对拟穴青蟹催产的影响 |
2.2 切除眼柄对拟穴青蟹催产的影响 |
2.3 干露对拟穴青蟹催产的影响 |
2.4 不同季度对拟穴青蟹催产的影响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盐度下拟穴青蟹的产卵 |
3.2 切除眼柄下拟穴青蟹的产卵 |
3.3 干露下拟穴青蟹的产卵 |
3.4 不同季度拟穴青蟹的产卵 |
4 讨论 |
4.1 盐度对拟穴青蟹产卵的影响 |
4.2 切除眼柄和干露刺激对拟穴青蟹产卵的影响 |
4.3 拟穴青蟹产卵的时间差异 |
第三章 拟穴青蟹孵化技术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材料与处理方法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孵化系统 |
2 方法 |
2.1 不同温度对拟穴青蟹孵化的影响 |
2.2 不同盐度对拟穴青蟹孵化的影响 |
2.3 拟穴青蟹胚胎发育的显微观察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不同温度对拟穴青蟹孵化的影响 |
3.2 不同盐度对拟穴青蟹孵化的影响 |
3.3 拟穴青蟹胚胎发育的显微观察 |
4 讨论 |
4.1 不同温度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 |
4.2 不同盐度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 |
4.3 胚胎发育分期 |
第四章 拟穴青蟹幼体培育技术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材料与处理方法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亲蟹种源对幼体培育的影响 |
2.2 养殖密度对幼体培育的影响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不同亲蟹种源幼体的生长发育 |
3.2 不同养殖密度下两种亲蟹种源幼体的生长发育 |
4 讨论 |
4.1 亲本选择的重要性 |
4.2 幼体养殖环境的重要性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致谢 |
(6)拟穴青蟹胚胎和幼体发育期分子免疫基础及幼体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应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的研究 |
1.2.1 拟穴青蟹胚胎及幼体阶段发育史 |
1.2.2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
1.2.3 拟穴青蟹胚胎及幼体阶段研究进展 |
1.3 甲壳动物先天性免疫 |
1.3.1 模式识别受体PRRs |
1.3.2 抗菌肽 |
1.3.3 Toll通路 |
1.3.4 IMD通路 |
1.3.5 Jak/Stat 通路 |
1.3.6 酚氧化酶原系统 |
1.3.7 补体系统 |
1.3.8 凝血系统 |
1.4 组学在甲壳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1.4.1 转录组介绍 |
1.4.2 蟹类转录组的研究 |
1.4.3 海洋动物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研究 |
1.4.4 蛋白质组介绍 |
1.4.5 蟹类蛋白质组的研究 |
1.4.6 海洋动物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组研究 |
1.5 研究技术路线、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拟穴青蟹胚胎各发育时期和幼体各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拟穴青蟹人工繁育及胚胎幼体样品采集 |
2.2.2 不同发育时期的显微镜观察 |
2.2.3 总RNA提取 |
2.2.4 转录组文库构建 |
2.2.5 测序及拼接 |
2.2.6 差异基因表达量分析及基因功能注释和分析 |
2.3 结果 |
2.3.1 实验样品 |
2.3.2 转录组数据建库、拼接及注释 |
2.3.3 qPCR验证 |
2.3.4 转录组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2.4.1 拟穴青蟹胚胎至仔蟹Ⅰ期不同发育阶段先天性免疫的基础研究 |
2.4.2 青蟹胚胎和幼体发育阶段高表达的基因 |
2.4.3 青蟹潜在的母源因子 |
2.4.4 青蟹溞状幼体孵出过程中的免疫相关基因变化特点 |
2.4.5 自然状态下的青蟹早期各发育阶段中抗菌肽表达情况 |
2.4.6 自然状态下青蟹早期各发育阶段中Toll信号通路和IMD通路的表达情况 |
2.4.7 自然状态下青蟹早期各发育阶段中酚氧化酶原系统的表达情况 |
2.4.8 自然状态下青蟹早期各发育阶段中激素的表达情况 |
2.4.9 小结 |
第3章 拟穴青蟹胚胎发育时期和幼体发育时期的蛋白质组测序及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拟穴青蟹人工繁育及胚胎幼体样品采集 |
3.2.2 iTRAQ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3.1 蛋白质组学建库 |
3.3.2 蛋白质组学注释 |
3.3.3 差异蛋白的筛选 |
3.3.4 差异蛋白的富集分析 |
3.3.5 免疫相关差异蛋白分析 |
3.3.6 蛋白质组与转录组的关联分析 |
3.4 讨论 |
3.4.1 青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局限性 |
3.4.2 青蟹早期发育关键阶段的差异蛋白 |
3.4.3 青蟹胚胎早期发育阶段Em1至Em2期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蛋白 |
3.4.4 青蟹孵化为溞状幼体阶段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蛋白 |
3.4.5 青蟹胚胎发育阶段差异表达的酚氧化酶原系统相关蛋白 |
3.4.6 青蟹胚胎发育期的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的相关性分析 |
第4章 LPS刺激和解藻弧菌感染下拟穴青蟹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和仔蟹Ⅰ期的转录组分析及其相关免疫因子特性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青蟹幼体的解藻弧菌或LPS攻毒试验 |
4.2.2 总RNA提取 |
4.2.3 文库构建 |
4.2.4 测序及拼接 |
4.2.5 基因功能注释及分析 |
4.3 结果 |
4.3.1 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和仔蟹Ⅰ期LPS刺激或解藻弧菌感染样本的转录组数据质量分析 |
4.3.2 溞状幼体Ⅰ期LPS刺激或解藻弧菌感染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
4.3.3 大眼幼体LPS刺激或解藻弧菌感染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
4.3.4 仔蟹Ⅰ期LPS刺激或解藻弧菌感染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
4.4 讨论 |
4.4.1 解藻弧菌感染下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及仔蟹Ⅰ期的转录组分析 |
4.4.2 LPS下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及仔蟹Ⅰ期的转录组分析 |
4.4.3 LPS和解藻弧菌感染下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及仔蟹Ⅰ期的转录组数据的比较研究 |
4.4.4 病原感染下溞状幼体Ⅰ期转录组数据分析 |
4.4.5 病原感染下大眼幼体转录组数据分析 |
4.4.6 病原感染下仔蟹Ⅰ期转录组数据分析 |
第5章 模式识别受体SpLGBP的分子基础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动物和菌株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主要仪器 |
5.1.4 主要溶液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引物设计 |
5.2.2 青蟹细菌或LPS感染试验 |
5.2.3 青蟹组织的采集 |
5.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5 总RNA的提取 |
5.2.6 cDNA的合成 |
5.2.7 SpLGBP构建载体所需的目的基因片段的获得 |
5.2.8 SpLGBP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
5.2.9 细菌凝集实验 |
5.2.10 糖类结合实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序列扩增和分析 |
5.3.2 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同源性分析 |
5.3.3 自然状态下青蟹SpLGBP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 |
5.3.4 SpLGBP转录本在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 |
5.3.5 LPS或解藻弧菌感染后SpLGBP转录本在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和仔蟹Ⅰ期中的表达情况 |
5.3.6 LPS或副溶血弧菌感染下,血淋巴细胞和肝胰腺中SpLGBP基因的表达情况 |
5.3.7 SpLGBP重组质粒构建 |
5.3.8 SpLGBP的诱导表达 |
5.3.9 SpLGBP蛋白的分离纯化 |
5.3.10 BCA法测定目的蛋白的浓度 |
5.3.11 细菌凝集实验 |
5.3.12 糖类结合实验 |
5.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7)不同活饵料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饵料投喂模式对大眼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
2.2 不同饵料投喂模式对溞状幼体变态率的影响 |
2.3 不同饵料投喂模式对存活幼体体重的影响 |
2.4 不同饵料投喂模式对大眼幼体甲壳长、甲壳宽的影响 |
2.5 不同饵料投喂模式对仔蟹甲壳长、甲壳宽的影响 |
3 讨论 |
3.1 3种投喂模式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
3.23种投喂模式对幼体变态率的影响 |
3.3 3种投喂模式对存活幼体体重、甲壳长和甲壳宽的影响 |
4 小结 |
(8)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及幼体发育的慢性毒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三疣梭子蟹的生物学特性 |
1.1.1 生物学分类 |
1.1.2 形态特征 |
1.1.3 生活习性 |
1.1.4 繁殖习性与生长发育 |
1.1.5 营养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3 目的意义 |
2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存活的影响 |
2.2.2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各期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 |
2.2.3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变化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的影响 |
2.3.2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孵化率的影响 |
3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存活的影响 |
3.2.2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各期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 |
3.2.3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变化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的影响 |
3.3.2 三疣梭子蟹幼体对亚硝酸盐氮的耐受性 |
4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存活的影响 |
4.2.2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各期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 |
4.2.3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变化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盐度对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 |
4.3.2 盐度对胚胎孵化效果的影响 |
5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和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3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氨氮浓度下饵料的数量变化情况 |
5.2.2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活力的影响 |
5.2.3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
5.2.4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时间的影响 |
5.2.5 Probit 分析 |
5.3 讨论 |
5.3.1 氨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5.3.2 三疣梭子蟹幼体对氨氮的耐受性 |
6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和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1.3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亚硝酸盐氮浓度下饵料的数量变化情况 |
6.2.2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活力的影响 |
6.2.3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
6.2.4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时间的影响 |
6.2.5 Probit 分析 |
6.3 讨论 |
6.3.1 亚硝酸盐氮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6.3.2 三疣梭子蟹幼体对亚硝酸盐氮的耐受性 |
7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幼体生长和发育慢性毒性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1.3 统计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不同盐度下饵料的数量变化情况 |
7.2.2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幼体活力的影响 |
7.2.3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
7.2.4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时间的影响 |
7.2.5 Probit 分析 |
7.3 讨论 |
7.3.1 盐度对蟹幼体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
7.3.2 幼体对盐度的适应性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9)不同油脂配比的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蟹类脂类营养研究进展 |
1.1 蟹类的脂类组成 |
1.1.1 不同蟹类的脂类组成 |
1.1.2 影响蟹类脂类组成的因素 |
1.2 蟹类的脂类营养需求 |
1.2.1 脂肪源 |
1.2.2 必需脂肪酸 |
1.2.3 胆固醇 |
1.2.4 磷脂 |
1.3 蟹体中脂类物质的代谢研究 |
第二章 不同鱼油豆油配比的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养殖管理 |
2.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鱼油豆油配比的配合饲料和杂鱼的脂肪酸组成比较 |
2.2.2 不同饵料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3 不同饵料对中华绒螯蟹体成分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油脂比例的配合饲料和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2 不同油脂比例的配合饲料和杂鱼对中华绒螯蟹体成分的影响 |
第三章 投喂不同鱼油豆油配比的配合饲料和杂鱼对中华绒螯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养殖管理 |
3.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鱼油豆油配比的配合饲料和杂鱼的脂肪酸组成比较 |
3.2.2 不同鱼油豆油配比的配合饲料和杂鱼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2.3 不同鱼油豆油配比的配合饲料和杂鱼对中华绒螯蟹性腺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2.4 不同鱼油豆油配比的配合饲料和杂鱼对中华绒螯蟹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鱼油豆油配比的配合饲料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3.2 不同鱼油豆油配比的配合饲料对中华绒螯蟹性腺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3.3 不同鱼油豆油配比的配合饲料对中华绒螯蟹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四章 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相关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养殖管理 |
4.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类胰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
4.2.2 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胃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
4.2.3 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
4.2.4 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
4.3.2 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我国蟹类土池育苗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3种蟹类育苗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1.1 河蟹 |
1.2 梭子蟹 |
1.3 青蟹 |
2 3种蟹类幼体生理生态差别 |
3 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成功经验对青蟹土池育苗的启示 |
3.1 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温度对青蟹土池育苗温度选择的启示 |
3.2 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中藻种选择与施肥对青蟹土池育苗的启示 |
3.3 工厂化育苗饵料生物密度对青蟹土池育苗的启示 |
3.4 河蟹土池育苗中底层微孔增氧技术的启示 |
3.5 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育苗池水质 |
4 展望 |
四、饵料对锯缘青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转录组分析及Hox基因SpUbx/SpAntp/SpAbd-A功能初步研究[D]. 张银. 汕头大学, 2020(01)
- [2]青蟹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J]. 方怀义,林海涵,王秀娟,吴玉波. 饲料研究, 2019(10)
- [3]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育苗胚后发育温度及多年份水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D]. 王璞.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4]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拟穴青蟹仔蟹相残研究[D]. 叶青青. 厦门大学, 2019(09)
- [5]拟穴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D]. 姚兴南. 海南大学, 2018(08)
- [6]拟穴青蟹胚胎和幼体发育期分子免疫基础及幼体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应答[D]. 马笑晚. 厦门大学, 2018(08)
- [7]不同活饵料对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J]. 肖起珍,杜雪,刘青,徐建发,王少兵,姜晓东,成永旭. 生物学杂志, 2017(04)
- [8]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盐度对三疣梭子蟹胚胎及幼体发育的慢性毒性[D]. 何碧华. 广东海洋大学, 2013(S1)
- [9]不同油脂配比的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D]. 阙有清. 上海海洋大学, 2012(03)
- [10]我国蟹类土池育苗技术研究进展[J]. 顾孝连,乔振国. 海洋渔业,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