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萨奇B病毒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程的影响

柯萨奇B病毒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程的影响

一、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程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量[1](2021)在《住院新生儿常见社区获得性病毒感染的构成及临床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病毒感染是新生儿常见致病原因,严重者可导致不良结局,甚至死亡,但社区获得性病毒感染多数预后良好。常见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临床研究较多,然而肠道病毒同样也是一种常见病原,尤其在其流行季节,近年来对肠道病毒感染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但病毒感染往往难以鉴别,且深圳地区新生儿常见社区获得性病毒感染的流行季节和临床特征了解不多。本文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与肠道病毒感染新生儿的流行季节及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治及院内感染防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明确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肠道病毒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住院新生儿。在此期间,共有136名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治疗的新生儿参与了我们的研究,筛选其中单纯病毒感染123人,并记录人口统计学数据(包括性别、胎龄、发病时间、发病日龄等)、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措施等,结果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深圳市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社区获得性病毒感染新生儿EV、RSV、Flu共136例,EV感染检出率10.13%(40/395),RSV感染检出率23.57%(74/314),Flu感染检出率7.96%(25/314),考虑单纯EV、RSV、Flu感染分别为30、71、22人。EV检出高峰月份5、6月份(66.7%),RSV检出高峰月份为1、3、7、8月份(66.2%)。EV感染患儿明确感染接触史13人(43.3%),与RSV及Flu感染患儿相比(分别为76.1%,81.8%),经Bonferroni校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EV及Flu感染患儿发热比例分别为90%、72.7%,明显高于RSV感染患儿(31.0%),EV感染患儿热峰(℃)[38.6(38.4,39.1)],明显高于RSV感染患儿[38.0(37.8,38.3)];EV及Flu患儿存在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的比例(60.0%、72.7%)明显低于RSV感染患儿(100%),经Bonferroni校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3.EV及Flu感染患儿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46.6(36.8,61.0)、37.3(28.0,50.5),高于RSV感染患儿[30.7(23.2,37.9)];EV感染患儿CRP异常(>10mg/L)、PT异常(>12.9s)比例为分别为26.7%、50.0%,高于RSV感染患儿(分别为5.6%、7.7%),经Bonferroni校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血小板、血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电解质、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等其它指标三者相比无临床或统计学差异。EV感染患儿AST(>40IU/L)异常比例为36.7%,APTT异常(>40.7s)的比例为70.0%,PT异常(>12.9s)的比例为50.0%,LAC异常(>2.2mmol/L)比例为82.4%。4.30例EV感染患儿中,主要诊断为呼吸道感染27人(90%),其中肺炎6人(20%),上呼吸道感染21人(70%),诊断腹泻病3人(10%);71例RSV感染患儿中,70例主要诊断为肺炎(98.6%),1例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1.4%),重症感染4例(均为二次住院的早产儿);22名Flu患儿中,主要诊断肺炎共12人(54.5%),诊断上呼吸道感染10人(45.5%)。RSV感染患儿住院时间(天)及费用(元)[8(6,9)、6805(5434,11126)],高于EV及Flu感染患儿住院时间(天)[分别为5(4,7)、6(5,6)]及住院费用(元)[分别为5470(4398,8436)、5141(4501,7186)],经Bonferroni校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1.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发病高峰为5、6月份,呼吸道合胞病毒发病高峰为1、3、7、8月份。2.新生儿肠道病毒及流感病毒感染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以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3.新生儿常见社区获得性病毒感染预后良好,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住院时间长,费用高。

曾赛珍[2](2021)在《儿童腺病毒肺炎临床流行病学及病毒载量动力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腺病毒(Humanadenovirus,HAdV)可引起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严重后遗症甚至致命。系统了解儿童HAdV肺炎尤其是重症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重症HAdV肺炎儿童病毒载量动力学变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将为儿童HAdV肺炎的精准防控和临床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13~2020年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HAdV肺炎患儿的临床和流行病资料;前瞻性监测流行期14岁以下重症HAdV肺炎儿童,动态采集病例鼻咽抽吸物(Nasopharyngeal aspirate,NPA)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AdN DNA载量,并应用nest-PCR结合测序确定HAdV基因分型;对HAdV-7重症肺炎儿童免疫干预治疗进行分类,观察和分析不同治疗组患儿HAdV DNA载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在2013~2020年间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50805例患儿中,HAdV阳性总检出率13.11%(6662/50805)。男童检出率高于女童(χ2=22.64,P=0.000),以4~5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χ2=987.09,16.65%)(P=0.000)。夏季检出率最高(χ2=143.1,P=0.000)。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91.61%)、发热(82.18%),其中>39℃ 占 80.02%。HAdV 载量范围为 5.20(3.57,6.78)copies/mL。HAdV 阳性患儿中,37.89%白细胞增多,42.73%C反应蛋白升高,54.94%伴CK-MB升高,87.41%伴LDH升高。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中HAdV阳性占24.84%。重症HAdV肺炎以男性多见,6月-2岁年龄段多见。(2)前瞻性监测研究纳入132例重症HAdV肺炎儿童进行病毒载量动力学观察,其中HAdV-7 105例,HAdV-3 12例,共收集1372份合格NPA样本。分析发现NPA样本中HAdV病毒载量与病程呈显着负相关(Spearman r=-0.547,P=0.000)。不同基因型病毒动力学特征存在不同,NPA样本中HAdV-7病毒载量下降速率为每天0.089 log10 copies/mL,预测的排毒持续时间为96.9天(y=8.624-0.089x),较 HAdV-3 预测的排毒时间 51.4 天更长(y=9.558-0.186x)。在≤2岁及>2岁年龄组、不同性别组、有无基础疾病组及有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后遗症组之间病毒载量动力学相似。(3)共计对105例HAdV-7感染的重症肺炎患儿,开展不同干预治疗对病毒载量动力学影响的研究。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组HAdV-7 DNA下降速率更快,每天下降速度为0.127 log10 copies/mL,预测的排毒持续时间为73.46天(y=9.329-0.127x),明显短于小剂量IVIG组预测的排毒时间102.3天(y=102.37-0.083x)。在不同剂量激素治疗组、不同疗程激素治疗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NPA样本中的病毒载量动力学没有差异。结论HAdV是近年来湖南省5岁以下儿童重症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重症HAdV肺炎儿童NPA中排毒时间长,其中HAdV-7较HAdV-3更明显,预测时间超过3月。大剂量IVIG治疗可缩短重症肺炎儿童的排毒时间。提示监测HAdV肺炎特别是重症患儿的病毒载量动力学变化,有助于认识疾病过程,为调整感染控制策略及评估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胡宁[3](2020)在《瑶海单中心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病原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了解瑶海区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体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变化规律,为本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根据。研究方法:2019年01月0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确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且住院的患者,提取患者的血样本,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呼吸道常见8种病原IgM抗体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FV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IFV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柯萨奇 B 组病毒(Coxsackie virus B,CVB)、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特异性抗体滴度,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常见病原的检出率共收集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标本1426份,检出病原结果阳性共622例,总检出率43.61%(622/1426),其中MP阳性例数为385份,占总标本数的检出率为27.00%(385/1426),IFVB 检出率 17.53%(250/1426),IFVA 检出率 4.49%(64/1426),PIV检出率 0.49%(7/1426),RSV 检出率 2.03%(29/1426),CVB 检出率 0.56%(8/1426),ADV 检出率 1.47%(21/1426),CP 检出率 0.21%(3/1426);2.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与季节的关系病原总检出率秋冬季高于春夏季(P<0.05),IFVA、IFVB在秋冬季检出率高(P<0.05),PIV、ADV、CP 在夏季检出率最高(P<0.05),RSV、CVB、MP季节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3.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与疾病的关系RSV、CVB在毛细支气管炎中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8.18%(6/33)、6.06%(2/33),MP在肺炎中检出率最高,为38.55%(212/550),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病原在不同疾病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4.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与年龄的关系学龄前组病原总检出率最高58.13%(218/37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VB、MP在学龄前儿童检出率最高,RSV、CVB在婴儿组检出率最高,且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病原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5.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与性别的关系男性病原总检出率42.30%(349/825),女性病原总检出率45.40%(273/601),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VA感染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其余病原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与月份的关系1月至5月病原总检出率呈浮动性下降,6月、10月出现二次感染高峰,8月总检出率全年最低,各病原在不同月份有各自分布特点;7.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与混合感染的关系混合感染共139份,检出率22.35%(139/622),二重感染134份,检出率21.50%(134/622),三重感染4份,检出率0.64%(4/622),四重感染1份,检出率0.16%,主要混合感染病原以MP、IFVB、IFVA常见。最常见的混合感染模式是IFVB+MP 73.38%(102/139),约占总的混合感染的三分之二,10月为混合感染高峰期,8月无混合感染病例,混合感染在婴儿组、毛细支气管炎中检出率最低,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8.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与临床特征、化验检查的关系MP在咳嗽组中检出率高于无咳嗽组(31.93%比10.61%,P<0.05),RSV、CVB在喘息组中检出率高于无喘息组(5.46%、2.73%比1.53%、0.24%,P<0.05),IFVB在无腹泻组中检出率高于腹泻组(18.00%比8.57%,P<0.05),MP在高热惊厥组中检出率低于无高热惊厥组(17.42%比27.98%,P<0.05),IFVB、MP在湿罗音组中检出率高于无湿罗音组(20.22%、31.46%比 15.92%、24.33%,P<0.05),RSV、CVB在喘鸣音组中检出率高于非喘鸣音组(5.00%、3.00%比1.55%、0.16%,P<0.05),其余病原在不同症状、体征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MP在WBC>10×10^9组检出率低于WBC≤10×10^9组(22.78%比 29.85%,P<0.05),IFVB在CRP>10mg/L组中检出率高于CRP≤10mg/L组(21.52%比12.58%,P<0.05),MP在LDH>245U/L组中检出率高于LDH≤245组(28.91%比21.43%,P<0.05)。在不同影像结果分布中,MP检出率最高,其次为IFVB,二者分布以肺纹理增多表现为主,其次为斑片状阴影,不同病原在不同影像表现分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瑶海区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常见病原以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居多。2.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原总检出率与性别无关,在年龄分布中以学龄前组检出率最高、季节分布流行于秋冬季。3.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双重感染在混合感染中最为常见,10月为混合感染总检出率最高的月份,婴儿组、毛细支气管炎组中混合感染检出例数最少。4.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症状明显,乳酸脱氢酶升高,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后易引起喘息,乙型流感病毒易合并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后影像学的改变以肺纹理增多、斑片状阴影为主要表现。

张丽佳[4](2020)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分析及小儿清肺合剂对RSV肺炎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了解我院2018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病原学特点,回顾性研究小儿清肺合剂对于治疗RSV肺炎的临床疗效,为本地区儿童CA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思路。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诊断为CAP的患儿共911例,所有患儿均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中的“肺炎喘嗽(肺炎)中医临床路径”进行诊断及治疗。患儿于入院24小时内常规进行血清病毒七项及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检测。对患儿一般情况、病原情况、临床表现、中医证候及诊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录入Excel建立临床病例数据库,以分析本地区儿童CAP的常见病原情况,评价小儿清肺合剂对RSV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院儿科住院CAP患儿以>3岁的学龄前期及学龄期患儿为主,占82.5%,秋冬两季发病率最高,性别对发病无统计学意义。2.911例CAP患儿中,641例患儿病原学检测阳性,总阳性率70.3%。其中,前三位病原为MP 490例(53.8%),RSV 144例(15.8%),HSV 120例(13.2%);病毒感染364例(40.0%),混合感染264例(29.0%)。3.各季节病原检出率比较有差异,病毒在秋、冬季检出率高于春季,MP在秋季检出率最高,夏季检出率高于春季。4.不同年龄患儿对病原检出率比较有差异,高年龄组检测出病原的阳性率更高。MP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快速上升趋势,学龄期患儿MP阳性率最高。5.治疗组小儿清肺合剂联合喜炎平治疗92例RSV肺炎患儿有效。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疾病积分均值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愈显率为90.22%高于对照组85.71%。在临时增加雾化治疗次数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沈阳地区小儿肺炎的发病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冬季为主。2.本院2018年住院CAP患儿的主要病原为MP,其次是RSV,混合感染发生率较高。3.秋冬季病毒较春季易感,3岁以上儿童病毒病原以RSV为主,幼儿易感染HSV。4.夏秋季为沈阳地区MP感染高发时节,学龄期儿童为MP感染高发人群。5.小儿清肺合剂治疗RSV肺炎有效,具有较好的止咳平喘功效,可提高临床愈显率。

蒋维[5](2020)在《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以凉膈散加减方为主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临床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选取68例符合标准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予口服凉膈散加减方免煎颗粒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两组患儿37.2<体温<38.5℃时均予物理降温,体温≥38.5℃时联合口服泰诺林退热。服药6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进行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本研究纳入68例患儿,脱落2例,实际有效病例66例,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主症次症积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治疗6天后,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均有改善,退热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咽部充血、咽痛、饮食减少、口臭、大便性状的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安全性评价: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凉膈散加减方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均有效,前者在改善咽部充血、咽痛、饮食减少、口臭、大便性状等次要症状及缩短发热时间上优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可推广运用。

曹佳颖[6](2020)在《婴幼儿百日咳样咳嗽病原学、临床特点、肺功能及预后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 探讨不同病原体感染的百日咳样咳嗽患儿临床及肺功能特点。2.探讨影响百日咳样咳嗽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肺功能的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所有完成肺功能检测的95例百日咳样咳嗽住院婴幼儿,预后的研究对象选取213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儿童呼吸内科诊治为百日咳样咳嗽的住院婴幼儿。其中95例完善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的患儿与67例正常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资料比较,完善肺功能检测的患儿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百日咳组、病毒感染组、结核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其他细菌感染组以及病原体未明组,对各组患儿肺功能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13例患儿临床资料还包括年龄、性别、接种疫苗、临床症状、是否合并并发症、病原体种类、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磺胺甲恶唑的使用情况、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根据预后的时间将患儿分为痊愈、好转及未愈三组,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肺功能检测结果:肺功能检测结果构成比分别是肺功能正常18例(18.95%)、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0例(10.53%)、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5例(15.79%)、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0例(31.58%)以及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2例(23.16%)。2. 患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潮气量(VT/Kg)外,吸呼比(t I/t E)、达峰时间比(t PF%t E)和达峰容积比(v PF%v E)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 百日咳组与其余各组组间肺功能参数比较:达峰时间比(t PF%t E)及达峰容积比(v PF%v E)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潮气量(VT/K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达峰时间比(t PF%t E)及达峰容积比(v PF%v E)参数值由低到高依次为百日咳组、病毒感染组、其他细菌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病因未明组和结核感染组,且各组参数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4. 转归:治愈患儿70例,好转患儿120例,23例患儿未愈,其中感染百日咳鲍特杆菌、白细胞计数>20×109/L且淋巴比值>60%是影响百日咳样咳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百日咳样咳嗽患儿肺功能指标较正常患儿显着下降,百日咳杆菌感染的患儿肺功能损害最重,潮气呼吸肺功能测试可为百日咳样咳嗽患儿病因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百日咳鲍特杆菌、白细胞计数>20×109/L且淋巴比值>60%是影响百日咳样咳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姜艳群[7](2019)在《苏州地区不同病原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2018年苏州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探索不同病原所致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方法:1.收集2018年5-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336份,采用半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nested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半巢式RT-PCR)进行多病原分析,并将检测为柯萨奇B5型(coxsackievirus B5,CVB5)阳性的病毒液30例接种于A549细胞,观察细胞病变,进一步验证半巢式RT-PCR结果。2.收集2017-2018年住院手足口病病例33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三组,其中肠道病毒71型组(E组)133例,柯萨奇病毒A16型组(A组)99例,柯萨奇病毒B5型组(B组)106例,另收集与三组性别、年龄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5例为对照组(C组)。回顾性分析三组患儿的病历资料和外周血血常规及CRP、肝肾功能、心肌酶谱以及体液、细胞免疫功能等检查结果,并与对照组比较,寻找统计学差异。结果:1.336例手足口病咽拭子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218例,总阳性率64.88%。其中,CVB5 阳性 121 例(36.01%),柯萨奇病毒 A6 型(coxsackievirus A6,CVA6)阳性 36 例(10.71%),柯萨奇病毒 A10 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阳性 12 例(3.57%),柯萨奇病毒 A16 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阳性 10 例(2.98%),肠道病毒 71 型(Enterovirus 71,EV71)阳性 2 例(0.60%),CVA16、CVB5 混合感染 18 例(5.36%),CVA10、CVB5 混合感染 1 例(0.30%),CVA6、CVB5 混合感染1 例(0.30%),CVA6、CVA10 混合感染 16 例(4.76%),EV71、CVA16、CVB5 混合感染1例(0.30%)。2.E组、A组及B组三组间在性别构成、接触史及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病例发病年龄分布均集中在1-6岁,以1-3岁最多。3.E组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最长,B组发热热峰最高,A组院前病程最短。4.E组的肢体抖动、惊跳、呕吐、颈强直、巴氏征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出现最多,口腔疱疹发生率最低,B组多皮疹的体征出现最多。5.三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均高于C组,淋巴细胞均低于C组,A组白细胞最高,B组的CRP最高。6.三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尿酸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尿酸升高比例最大;前白蛋白(P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尿素氮三组均低于C组,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三组CD3+细胞比例均低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CD8+细胞、CD4+/CD8+细胞及CD3-CD19+细胞比例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19+CD23+细胞比例在A组及B组均低于C组及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3+CD4+细胞三组均低于C组,但只有E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E组的IgA、IgM最高,且高于C组,B组的IgA、IgM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G三组间及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血糖在三组间及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乳酸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钾、钠、氯三组均在正常范围,钙离子方面,B组最低。结论:1.本研究采用半巢式RT-PCR技术及病毒细胞培养、分离技术检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鉴定肠道病毒型别,结果一致,实验方法可行,结果可信。2.苏州市2018年5-7月间手足口病病原以CVB5为主,其次为CVA6及CVA10,均超过EV71及CVA16,并存在少量混合感染病例。3.EV71手足口病患儿发热时间最长,皮疹少,口腔疱疹发生率最低,重症病例最多。CD3+细胞、CD3+CD4+细胞比例降低最明显,IgA及IgM最高,存在细胞免疫抑制,体液免疫亢进的情况。4.CVB5手足口病患儿发热热峰最高,皮疹最多,CRP、乳酸最高,IgA及IgM及钙离子最低,存在炎症反应重,细胞及体液免疫受抑情况。5.CVA16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最典型。

贾海香[8](2019)在《16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加强临床认识,尽量减少肾损害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病例数1236例,回顾性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资料。分组如下:以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过敏性紫癜设为观察组,未发现任何感染的过敏性紫癜设为对照组。其中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过敏性紫癜患儿160例,占HSP总病例的12.94%;未发现任何感染的过敏性紫癜患儿94例。患儿入院后当日采血,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并完善血常规、过敏原检测、肝功能、肾功能、尿蛋白全套、24小时尿蛋白及其它病原检测、腹部超声、胸部正位片等。两组患儿在性别及年龄上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着性(P>0.05),具有可比性。分别统计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及消退或者明显好转的时间以及肾损害情况,皮疹反复次数,住院时间及部分实验室检查等资料。两组都根据过敏原检测及临床症状给予饮食控制、抗过敏及对症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1、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过敏性紫癜(MP-HSP组)与未发现任何感染的过敏性紫癜(无感染-HSP组)一般情况比较:MP-HSP组160例,占HSP总病例的12.94%(160/1236),其中男86例,女74例,男女比例为1.16:1,年龄分布在11月-14岁4月,平均年龄为6.72±2.44岁;无感染-HSP组94例,其中男51例,女43例,男女比例为1.19:1,年龄分布在2岁3月-13岁8月,平均年龄为7.32±2.8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MP-HSP组在发病季节方面与无感染-H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HSP组住院时间≥9天及皮疹反复情况(皮疹反复二次或二次以上即为复发)多于无感染-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HSP临床分型比较:2.1两组在单纯皮肤型、关节型、混合型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2、MP-HSP组肾型发生率高于无感染-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MP-HSP组腹型发生率低于无感染-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在皮肤紫癜消退或者好转时间,胃肠道、关节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在HSPN发生率方面比较:MP-HSP组HSPN发生率高于无感染—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在HSPN临床分型方面比较:从分布上看,MP-HSP组HSPN临床分型集中在血尿和蛋白尿、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三种类型,无感染—HSP组HSPN临床分型主要集中在孤立性血尿或蛋白尿、急性肾炎两种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在HSPN肾小球病理类型上比较:MP-HSP组中HSPN有19例行肾脏病理检查,以Ⅱb级、Ⅲa级、Ⅲb级为主;无感染—HSP组中HSPN有11例行肾脏病理检查,以Ⅱa级、Ⅱb级、Ⅲa级为主。MP-HSP组病理类型较无感染—HSP组HSPN偏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7.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0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小板计数(PLT)(×109),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C反应蛋白(CRP),MP-HSP组明显高于无感染—H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胱抑素C、24小时尿蛋白,MP-HSP组明显高于无感染—HSP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过敏性紫癜常见的病因之一,占过敏性紫癜总病例的12.94%。2、与无感染性过敏性紫癜组比较,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过敏性紫癜组肾炎发生率较高,腹型发生率较低;其肾炎病理类型较重。

孙芙蓉[9](2019)在《过敏性紫癜合并不同病原感染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合并不同病原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首次住院的145例HSP患儿,收集其一般资料、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根据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非感染组,根据不同感染病原分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EB病毒感染组、巨细胞病毒感染组,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组,合并2种及2种以上病原感染组,分析合并感染的HSP患儿临床特点。结果:总例数145例,男77例,女68例,男女比例1.13:1;年龄平均值为7.94岁,范围2.58-16.5岁。根据病原检测情况,感染组(73例),非感染组(72例);根据感染病原分组中A组(EB病毒感染组9例),B组(巨细胞病毒感染组1例),C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48例),D组(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组4例),E组(合并有2种及2种以上前述病原感染11例)。感染组中47例(64.38%)以皮疹为首发表现,其余表现为皮疹合并关节症状8例(10.96%)、消化道症状7例(9.59%)、关节症状6例(8.22%)、皮疹合并消化道症状5例(6.85%),非感染组中47例(65.28%)以皮疹为首发表现,其余表现为消化道症状13例(18.05%)、皮疹合并关节症状6例(8.33%)、关节症状3例(4.17%)、皮疹合并消化道症状3例(4.17%);两组患儿在首发表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原感染组中以皮疹为首发表现所占比例均最高,且各组间在首发症状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感染组中出现肾脏损害的有61例(83.56%),与非感染组中56例(7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有肾脏损害的患儿在A组(88.89%)、B组(100%)、C组(83.33%)、D组(100%)、E组(72.73%)中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皮疹反复患儿所占比例、有消化道症状患儿所占比例、有关节症状患儿所占比例分别在A组、B组、C组、D组、E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中,不同病原感染组间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Ig E水平、白蛋白水平、球蛋白水平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Ig A水平上,A组(7.75±2.71)与D组(14.91±7.05)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C组(9.70±4.53)与D组(14.91±7.05)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1.感染是过敏性紫癜患儿常见的诱因,常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感染。2.本研究中感染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首发表现无密切相关性,感染与否对临床表现无明显影响,且与皮疹反复无密切相关。3.本研究中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与合并感染及感染病原关系无差异。

顾丽雯[10](2019)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肌炎临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2014-2018年单中心儿童心肌炎临床特征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儿童心肌炎所有临床症状,尤其是首发、早期临床症状,为心肌炎的诊断,尤其是危重病例的识别提供临床经验,从而减少误诊率,降低患儿死亡率。方法:通过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01月至2018年12月共145例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起病日期、就诊日期、住院日期)、首发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预后等,并将其分为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组与非FM组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1)心肌炎以冬春季节起病多见。本资料共145例心肌炎患儿,男性79例,女性66例。FM组共47例(32.4%),男19例,女28例;非FM组共98例(67.6%),男60例,女38例,FM组中女性比例(58.6%)高于非FM组女性比例(38.8%)(P<0.05)。(2)FM组首发临床表现中消化系统症状31例(66.0%)、神经系统症状11例(23.4%)、面苍/急促45例(95.7%)、食纳差36例(76.6%)、精神差31例(66.0%)明显高于非FM组(P<0.01)。(3)病初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 mass,CK-MB mass)、肌红蛋白(Myoglobin,MYO)、B 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 FM组升高程度较非FM组显着(P<0.01)。入院首次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表现比较:FM组病初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19.1%)、Ⅲ°房室传导阻滞(Atrial Ventricular Block,AVB)发生率(10.6%)高于非FM组(P<0.01),而心室颤动发生率(4.3%)、心室扑动发生率(4.3%)、高度AVB发生率(4.3%)、T波低平/倒置发生率(34.0%)高于非FM组(P<0.05),但FM组中病初室性早搏发生率(10.6%)明显低于非FM组(P<0.01)。入院首次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UCG)表现:FM组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比例(73.3%)、心脏增大比例(75.6%)、室间隔增厚比例(37.8%)、心包积液比例(22.2%)、室壁运动异常比例(48.9%)明显高于非FM组(P<0.01)。(4)145例患儿中死亡4例(2.8%)(均为FM患儿),存活141例(97.2%),治愈 114 例(78.6%)。结论:儿童心肌炎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是心肌炎患儿最为常见的首发症状,心脏损伤表现在临床中却相对少见。通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伴面苍、精神食纳欠佳的患儿,则需警惕FM。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ECG、UCG在病初多有异常,灵敏度高,因此应作为临床一线辅助检查。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ECG表现为Ⅲ°/高度AVB、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常提示FM可能,而出现室性早搏则在非FM中多见。心肌炎尤其是FM常病情危重,早期病死率高,故临床疑似或确诊心肌炎者均应收住入院观察治疗。第二部分:单中心十五年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儿童FM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预后特征,为FM的早期识别、诊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01月至2018年12月临床诊断为FM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手段及预后,并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1)本资料共70例FM患儿,男性29例(41.4%),女性41例(58.6%),其中新生儿2例,婴幼儿33例,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年发病例数由2004到2018年逐年增加。(2)起病前3周内,有70.0%的患者有明确前驱感染史,其中41例(58.6%)为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8例(11.4%),最为多见。(3)FM首要症状以心外表现为主,呼吸道症状41例(58.6%)、消化道症状37例(52.9%)较为多见;典型心脏症状在年长儿中多见,主要包括胸闷13例(18.6%)、胸痛6例(8.6%)、心悸4例(5.7%)。婴幼儿中表现为精神欠佳28例、拒乳/食纳差27例、面苍/大汗23例。(4)首诊辅助检查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升高 20/23(86.9%),CK-MB mass 升高 37/46(80.4%),cTnI 升高 60/67(89.6%),MYO 升高 27/60(45.0%),BNP 升高 30/50(60.0%)。ECG 异常占 98.6%,最常见的是T波改变28例(40.0%)、ST-T段改变25例(35.7%)、窦性心动过速25例(35.7%),其中Ⅲ°/高度AVB14例(20.0%),室性心动过速8例(11.4%)。UCG异常者占89.7%,其中左室收缩功能减弱47例(69.1%)、心脏增大45例(66.2%)最为多见,另外室间隔增厚16例(23.5%),室壁运动异常25例(36.8%),心包积液15例(22.1%)。(5)70例FM患儿中,死亡患儿11例,59名患儿存活。死亡组中出现呼吸促/费力(72.7%)、呼吸心跳骤停(27.3%)、心室颤动(18.2%)的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6)治疗过程中,使用磷酸肌酸组存活率(79.7%)明显高于未使用磷酸肌酸组存活率(20.3%)(P<0.01),联合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营养心肌药物者存活率(78.0%)明显高于未联合使用者存活率(22.0%)(P<0.01)。使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组存活率(86.4%)高于未使用IVIG组存活率(13.8%)(P<0.05)。(7)70例FM患儿死亡率达15.7%,生存率为84.2%,存活59例中有43例(61.4%)痊愈,有2例安装永久起搏器,2例患儿失访。结论:儿童FM多见于冬春季节,各年龄段可见,其起病迅猛,病程进展极快,疾病早期死亡率高。FM的首发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以消化道或呼吸道症状起病,对于确诊FM患儿早期使用大剂量IVIG及心肌营养药物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存活率。患儿病程中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和心室颤动后存活率较低。

二、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程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住院新生儿常见社区获得性病毒感染的构成及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标本采集与病原学鉴定
        2.3.2 数据收集
        2.3.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发病月份、日龄及人口学情况
    3.2 临床表现
    3.3 实验室检查
    3.4 主要诊断、治疗及结局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儿童腺病毒肺炎临床流行病学及病毒载量动力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2013年~2020年湖南地区儿童腺病毒肺炎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前言
    1.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重症腺病毒肺炎儿童病毒载量动力学特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干预因素对HAdV-7感染重症肺炎病毒载量动力学的影响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腺病毒病毒载量在临床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
致谢

(3)瑶海单中心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病原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和说明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分析及小儿清肺合剂对RSV肺炎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沈阳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分析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小儿清肺合剂干预RSV肺炎的疗效评价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 CAP 病原学情况及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概况
        1.古代中医对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2.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现代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进展
        1.现代医学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
        2.现代医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进展
        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分组及对照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1.8 脱落病例处理
        1.9 中止试验标准
    2.治疗方案
        2.1 观察组治疗方案
        2.2 对照组治疗方案
        2.3 其他治疗
        2.4 疗程
        2.5 试验注意事项
    3.临床观察
        3.1 观察方法
        3.2 观察项目
        3.3 疗效评定标准
        3.4 统计分析方法
        3.5 技术路线图
    4.统计结果与分析
        4.1 病例收集情况
        4.2 基本情况分析
        4.3 疗效分析
        4.4 试验结果分析
    5.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6.失访脱落情况
第三章 讨论
    1.选题依据
    2.凉膈散加减方立题依据
    3.凉膈散加减方的组成方药及方义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婴幼儿百日咳样咳嗽病原学、临床特点、肺功能及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研究的局限性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百日咳综合征病原学、发病机制与临床特点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苏州地区不同病原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苏州地区2018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构成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
        三、临床资料的采集
    结果
        一、病毒检出情况
        二、细胞病变情况
        三、所选咽拭子患儿一般临床资料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病原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二、方法
    结果
        一、一般情况
        二、临床症状、体征
    讨论
        一、一般情况
        二、临床症状及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柯萨奇病毒B组5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8)16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一、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
    二、MP-HSP组与无感染—HSP组在一般情况及临床分型方面比较分析
    三、两组在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病理分级、肾功能(Cr、BUN、UA、Cys-C)、入院时24小时尿总蛋白方面比较分析
    四、HSP在诊断、治疗方面及影响因素方面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9)过敏性紫癜合并不同病原感染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特征
    2.3 辅助检查
    2.4 不同病原感染组间肾损害指标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肌炎临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2014-2018年单中心儿童心肌炎临床特征分析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单中心十五年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征分析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心肌炎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致谢

四、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程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住院新生儿常见社区获得性病毒感染的构成及临床特征[D]. 张量.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儿童腺病毒肺炎临床流行病学及病毒载量动力学特征研究[D]. 曾赛珍.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3]瑶海单中心儿童呼吸道非细菌感染病原学分析[D]. 胡宁. 山东大学, 2020(04)
  • [4]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分析及小儿清肺合剂对RSV肺炎疗效评价[D]. 张丽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D]. 蒋维.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婴幼儿百日咳样咳嗽病原学、临床特点、肺功能及预后研究[D]. 曹佳颖.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苏州地区不同病原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分析[D]. 姜艳群. 苏州大学, 2019(02)
  • [8]160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D]. 贾海香. 苏州大学, 2019(02)
  • [9]过敏性紫癜合并不同病原感染临床分析[D]. 孙芙蓉.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10]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肌炎临床特征研究[D]. 顾丽雯. 苏州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柯萨奇B病毒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病程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