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悟县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1](2021)在《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地理生态和自然资源差异、个体禀赋差异等因素造成的人类物质和生活资源匮乏的综合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长足发展。但脱贫任务仍然艰巨,需要啃剩下的“硬骨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从全面小康补短板的角度进行战略规划。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河南省兰考县,已于2017年初宣布脱贫,成为河南省第一个“摘帽”贫困县,为全省乃至全国扶贫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借鉴。选取兰考县这一典型区域,以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一是梳理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历史过程,深化对扶贫课题的研究;二是总结兰考县精准扶贫的经验,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借鉴;三是丰富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拓宽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第一章考察兰考县精准扶贫的背景和成效总结。从兰考县的自然区位、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贫困状况,回顾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进而总结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兰考县的扶贫历程,最后在中国农村扶贫的历史进程中概括兰考精准扶贫的实践,将其置于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中。第二章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通过建档立卡初步确认扶贫对象,针对建档立卡存在的识别不精准的问题,进一步组织“回头看”精准再识别,确保扶贫对象准确。最后通过对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程序和成效的考察,总结这一过程的经验启示。第三章精准发展扶贫项目。在对项目分类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兰考县扶贫项目的确认和管理过程,并以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为例做详细考证。在发展扶贫项目方面,兰考县积极激发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破解脱贫攻坚中的关键制约,推进扶贫项目落实,并且能够关注到项目间的连续性,统筹整合资源,但也存在有些项目选择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第四章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梳理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及投入方向,详细考察兰考县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情况,并选取利用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的实际案例,解析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和成效。在扶贫资金分配上兰考县探索出了“先拨付、后报账,村决策、乡统筹、县监督”的资金分配运行机制;也关注到扶贫过程中存在的扶贫资金来源不合理、资金滞留问题影响资金使用效率、项目实施较慢、相关制度和人员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第五章精准选择到户措施。通过梳理“六到户”分析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进而考察“三保障,五政策”的精准到户具体措施,梳理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的全过程。同时,以许河乡东埽怀村为例实证考察精准到户的具体流程和内容。从前期宣传、动员,到过程严格监督管理、突出重点,再到最后严把验收考核等角度分析兰考县精准到户的经验。第六章精准因村派人。在强调精准派人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论文考察了兰考县扶贫队伍构成和管理制度,以张命月等扶贫干部为典型分析兰考县扶贫干部的培养过程。兰考县把“扶贫队伍”作为承接贫困户与扶贫措施的中间环节,优化选人体制、精化工作内容、严格队伍管理,基本做到“选对了人”、“人尽其力”,将人的优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第七章精准考核脱贫成效。首先梳理国家关于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然后从各部门自查、第三方评估、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等阶段详细梳理兰考县脱贫考核的过程。最后总结兰考县脱贫程序的经验并总结不足。第八章精准扶贫政策的意义和启示。从兰考县精准扶贫经验探寻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必要性。系统总结精准扶贫实践成就,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多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成功典范。
赵娜[2](2020)在《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农村学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仅会制约教师工作热情的提高,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还会使其自身的身心健康状况受到损害。而由职业倦怠问题所导致的农村学前教师离职倾向加剧则会影响其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因此该问题已然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议题。然而,纵观国内外研究,渐趋出现定性与定量研究不相调和的问题:有些研究理论性很强,但缺少实证性的依据,有些实证研究则缺少理论依据。由此,本研究将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理论依托,欲以实证研究为主,辅以理论研究的思路,深度揭示农村学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本研究以全国18省34县的10581位县域内学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并运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对当前县域内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展开翔实的探析,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倦怠型、倦怠倾向明显型学前教师占比较大,分别占比26.9%、44.2%。(2)就人口学特征变量而论,男性、年龄越大、学历层次越高、处于离异状态的农村学前教师倦怠问题较为突出。就工作特征变量而论,教龄在4-5年及11-20年、职称较低、在编、月收入在3000-4000元的农村学前教师的倦怠问题应给予重视。就劳动力市场变量而论,西部、县镇、独立公办幼儿园农村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高。(3)工作资源潜变量对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具有负向影响,且作用总强度为-0.457。其中直接效应为-0.356,间接效应为-0.102。工作资源潜变量的间接效应是通过对工作要求潜变量的负向影响,进而借助于工作要求潜变量的中介效应而达成。工作要求潜变量对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正向影响,且作用总强度为0.295。幼儿园层变量的纳入提高了各潜变量对于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强度,因此,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存在幼儿园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以下六点建议:1.构建具有组织支持性的工作环境,确保县域内学前教师顺利度过职业倦怠上升期;2.完善园所工作资源水平、淡化编制分野,提升县域内学前教师的薪资待遇;3.各地区弹性制定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确保教学资源配置均衡化;4.多维度引领园所工作资源改善,优化激励因素的实质作用;5.切实做到“对症施策”,确保不同属性幼儿园教师的倦怠问题得以解决;6.关注倦怠适应型学前教师,确保其倦怠程度不再加剧。
刘颖[3](2020)在《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湖北省孝昌县白沙镇S村为例》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精准扶贫工作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湖北省孝昌县白沙镇S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调查等方法进行,聚焦在孝昌县S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提出论文选题的缘由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等方面;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概况;第三部分主要介绍S村精准扶贫工作概况;第四部分分析S村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五部分对S村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对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分析,从贫困户转变观念到完善精准扶贫管理机制、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打造优质产业,创建产业扶贫新模式、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保障制度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兜底作用等六个方面提出对策,以便精准扶贫工作能更好的落到实处,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张文佺[4](2019)在《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与展示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杨家沟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米脂县,是党中央转战陕北期间居住时间最长、条件最好的地点,1947年11月—1948年3月在此居住长达四个余月,并在这里召开了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十二月会议,村内分布有大量的红色文化遗产。但是其红色文化遗产的认知与展示目前尚存问题,主要体现在(1)认知上,它是复合多元的红色文化遗产,难以分清遗产的构成要素。存在(1)遗产概念认知不清,未分清“革命旧址”与“红色文化遗产”的关系和内涵;(2)遗产构成认知不全,现状未能全面涵盖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和价值内涵;(3)遗产属性认知不准,杨家沟村作为转战陕北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事件性”是其红色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而目前这种属性长期被忽略。(2)展示上,目前主要展示三处旧址建筑,且展示对象单一、方式陈旧,不能向公众全面传递转战杨家沟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内涵。以上这些问题凸显了对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和展示策略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再认知研究,对于理清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价值内涵、明确其展示要素构成,提出展示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阅读结合现场调研主要研究了两个关键问题:(1)再认知方面,(1)概念上,梳理红色文化遗产的定义,研究其与革命旧址之间的关系和区别。(2)构成上,全面梳理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分类以及遗产价值。(3)属性上,挖掘其“事件性”属性,引入“事件性”研究方法,建立“事件——时间——人物——空间”档案,确定遗产展示要素。(2)展示策略上,由于红色文化遗产距离现代时间近、很多遗产仍旧保留,为场景还原展示提供可能,因此,本文引入现场还原思维方法,基于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梳理红色文化遗产的展示要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展示策略。论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研究综述,综述我国红色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定义、分类、价值、展示方式。第二部分是文献研究解读,全面梳理杨家沟的研究文献,根据重要性以及与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相关性选择核心文献进行详细解读,基于“事件性”属性,归纳党中央转战陕北这一历史事件构成要素,明确了再认知调查的对象。第三部分是遗产构成要素再认知调查研究,首先,根据文献要素的梳理,在实地调研中对其一一进行核对验证。其次,对遗产构成要素进行认定。对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整体要素进行价值评估,确定整体展示的要素。第四部分是遗产展示策略研究,结合“事件性”和多元文化重叠的属性,从历史线路、历史场景、空间关系三个方面提出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展示策略。本文通过研究,从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出发,(1)再认知方面,(1)明确了红色文化遗产的定义内涵;(2)梳理了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3)理清了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分类,并在现状保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的内容,增加了其精神价值的研究。(2)展示方面,(1)强化了目前被忽视的土地改革、防御体系建设等贯穿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各阶段的核心“事件”。(2)构建更为全面的展示体系:借鉴“现场还原”思维方法,选取五个历史场景,策划不同的主题进行现场还原展示;整合内外历史线路,对相关红色红色文化遗产策划展示主题,进行线路串联;运用GIS软件对防御岗哨与遗产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展示策略。
张君炜[5](2019)在《社群变迁视角下乡土建筑遗产现状研究 ——以鄂东乡土建筑遗产为例》文中认为乡土建筑遗产作为传统乡土文化的载体,其价值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与认可。然而乡土建筑遗产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这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变迁有密切关联。乡村社群是指基于一定血缘、地缘关系而形成的村落共同体的概念,它构成了乡土建筑遗产最基础的社会环境。从乡土建筑遗产形成期至今(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社群发生了巨大变迁,对乡土建筑遗产产生了重要影响。乡土建筑遗产现状作为重要线索,饱含了历史干预遗留下的痕迹,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解读是研究这种影响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本文意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乡村社群变迁对乡土建筑遗产的影响,具有两个层次:一是探讨相应的影响机理,二是以此为基础分析乡土建筑遗产价值的发展。基于丰富的测绘成果与大量实体遗存,本文以鄂东乡土建筑遗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遗产形成的明清时期至今作为研究的时间范围。本研究的案例选取一方面依据鄂东地区当前文物单位的分布,另一方面来源既往研究的案例积累。基于目前关于社群的概念与研究,本文相应提出乡村社群三种基本要素:经济基础、社会组织和文化认同,并对各项要素的进行细化,归纳出九点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普通鄂东乡土建筑遗产现状进行“二次分析”,归纳出十种社群视角下的现状。为了建立乡村社群与乡土建筑遗产的关联,本文以《巴拉宪章》提出的“以价值为中心的历史保护”理论为基础,通过二元法将乡土建筑遗产的价值归为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将乡村社群对乡土建筑遗产的影响归为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的变化,并将对现状的分析与解读作为两者关联的方式。本文分别从乡村社群三个要素变迁出发,结合对相应现状的解读讨论乡村社群对鄂东乡土建筑遗产的影响方式,并总结遗产价值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本文以乡村社群作为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主体,对拓展乡土建筑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价值。
熊洁[6](2019)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研究 ——以大悟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这一论述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作用突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不善于教育引导群众,严重制约了党组织功能发挥。必须更加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激发基层活力,使党的基层基础更加牢固。当前理论界在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方面还缺少微观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个案分析、定性分析,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组织力建设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试图探究构成党组织组织力的构成要素,并以大悟县为例,以点带面,问题导向,详细分析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状况。本文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视角,针对组织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借鉴党的历史上组织力建设经验,探究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对策,提出要从改进组织设置方式、加强队伍教育管理、强化制度执行力度、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五个方面努力,推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不断夯实党的农村执政基础。
谭立地[7](2019)在《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革命旧址是近现代革命事件影响下遗留下来的重要建筑遗产,是革命历史、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重要物质载体。地处鄂豫皖三省边界的七里坪作为革命根据地早期建设的中心地带,在土地革命时期集中建立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革命旧址,被誉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也是我国着名的“红都”,其遗产价值对当下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和宣传作用。时过境迁,如今革命旧址周边的现实环境已发生巨大改变,除镇区革命旧址已基本布展利用,大量旧址仍因地处偏远的山野村落而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展示,很多具有重要展示潜力的革命旧址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从调研现状来看,已经展示利用的革命旧址中仍普遍沿用传统博物馆式的陈列方式,展示方式和内容相对趋同,原有旧址“场所精神”的展示逐渐空洞失去特色,当地文物部门迫切希望找到真正适合七里坪革命旧址的展示方式。因此,如何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呈现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特征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展开对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的研究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七里坪革命旧址的背景概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梳理,涉及建筑类型、数量及分布特征的分类统计,全面总结剖析了革命旧址的保存、展示现状和问题。其次,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普查资料,确定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评估体系,选取30处典型革命旧址作为价值评估对象,结合专家意见对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并根据价值评估结果将革命旧址划分为四个级别,为系统化、类型化地指导旧址的展示和利用提供数据理论支撑。最后,通过对新型展示利用理念和方式的案例研究和梳理,在价值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七里坪革命旧址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空间特征提出可适的策略方法。
龙文凤[8](2017)在《健康传播视野下新华网食物中毒新闻报道研究(2003-2016) ——基于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的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越发复杂,“食以安为先”逐渐成为健康传播领域的焦点话题。食品安全对国家和民众的意义重大,这一主题的研究因而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在健康传播研究的视野下,以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的建设为基础,对通过数据库采集到的新华网2003-2016年间食物中毒类新闻报道进行全样本研究,考察该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健康传播的影响,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指出数据库的建设能够改进食物中毒新闻报道的水平,也为健康传播不同主体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进而提升健康传播的效果。全文内容共包括以下五部分:研究的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国内外健康传播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概况、我国食品安全新闻报道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章主要为本文研究梳理学界相关研究动态,解决本文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研究的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基础——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的建设概况。从数据库建设的背景、规则方法和意义三个方面,阐释数据库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证了本文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第三章是对数据库食物中毒新闻报道的具体分析,探究主流媒体在该类报道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从健康传播的角度,分别阐释以上几类问题对健康传播产生的消极影响。研究的第四章是针对第三章列举问题的原因分析,从健康传播四个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造成食物中毒类新闻报道诸多问题的原因。从政府管理、新闻媒体、医务医疗和社会民众四个方面,分析其问题及原因所在。研究的第五章在前文基础上,将视角回归到健康传播,通过数据库建设的成果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为健康传播四类参与主体提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信息,并在大数据提供的规律性数据支持下,改善主体的健康传播态度和行为,从而提高健康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张凌[9](2014)在《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合理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水市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个县级市,人口众多、教育具备相当规模,一直以来教育发展水平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从学校布局方面看,它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与其他县市(区)相比差距有多大?有何解决办法和对策?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从教育公平和办学效益的角度,对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考察和深入具体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构想。关于农村小学布局调整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经验和启示,适度考察了小学布局调整中学校设置地点及学校规模控制的原则和标准,指出了影响学校布局调整的因素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提出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路及相关办法。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第二部分学校布局调整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教育公平理论与规模经济学理论对学校布局调整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国内外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经验和启示,重点考察美国、加拿大和我国辽宁桓仁县学校布局调整的方法,借以从中发现可供借鉴的经验;第四部分是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小学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并着重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合理化调整的构想,着重指出了广水市学校布局调整需要考虑的因素、具体形式、具体步骤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的完善问题。
徐孝均[10](2013)在《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教育理念得以更新,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呼唤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资源。然而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目前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力度、深度以及实践应用,还不能满足现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农村高中生物教育资源,是新课改能否全面贯彻实施的基本保障。因此,如何开发出更多适用于农村高中生物教育的教学资源并使之得以应用,是摆在当前生物教学人员尤其是农村生物教学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在国外兴起时间比较早,但在我国,课程资源还处于理论研究的初始阶段,各地资源各有特色,成熟可行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本课题综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课程资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层面以及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策略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走访考察,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前农村高中生物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教育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生物课程资源意识淡薄;有着丰富的地方性生物资源优势,但教育资源的开发力度却不够,经济投入不足;农村生物教育没有着眼于当地的经济建设等。针对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讨论了农村生物资源开发和应用的途径,提出了生物教育资源在开发时候应该注意的基本问题,以便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农村生物课程资源。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对农村高中生物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紧密围绕新课改的主体路线,全面贯彻新课改的方针政策,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实践经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拓宽了农村生物教育的视野,激发了农村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手动实践能力,同时针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培养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将理论知识真正的应用于实践。
二、大悟县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悟县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及主要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与效果 |
第一节 兰考县概况 |
一、兰考县自然区位 |
二、兰考县经济社会状况 |
三、治沙治贫中凝炼焦裕禄精神 |
四、兰考县区域贫困状况 |
第二节 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和成效 |
一、兰考县开展扶贫工作的历史背景 |
二、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实践 |
三、十八大前兰考县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和困难 |
第三节 新时代兰考县实施精准扶贫 |
一、兰考落实精准扶贫的条件和背景 |
二、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的实践 |
三、兰考县落实精准扶贫成效显着 |
第二章 兰考县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
第一节 建档立卡确认贫困对象 |
一、贫困村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的方法和步骤 |
三、精准识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精准再识别贫困对象 |
一、“回头看”把握三大工作要求 |
二、“回头看”找准四个核查内容 |
三、“回头看”把握六个工作方法 |
四、精准再识别的成效 |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识别的经验启示 |
第三章 兰考县精准安排扶贫项目 |
第一节 扶贫项目概况 |
一、扶贫项目分类 |
二、扶贫项目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扶贫项目确认过程及其管理 |
一、项目申报和审批制度 |
二、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
三、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兰考县堌阳镇推进实施扶贫项目 |
一、堌阳镇依靠民族乐器产业实现脱贫的优势 |
二、依托民族乐器产业园,形成集聚效应 |
三、堌阳镇民族乐器产业脱贫的启示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发展扶贫项目的经验启示 |
第四章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 |
第一节 扶贫资金的来源及投入方向 |
一、扶贫资金的来源构成 |
二、扶贫资金的投入方向 |
第二节 扶贫资金的统筹使用 |
一、精准落实扶贫资金及成效 |
二、扶贫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精准使用资金的案例分析 |
一、有效利用财政资金 |
二、有力撬动金融资金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兰考县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
第一节 精准到户的基本内容 |
一、建档立卡到户 |
二、结对帮扶到户 |
三、项目覆盖到户 |
四、工作指导到户 |
五、排难攻坚到户 |
六、统计抽查到户 |
第二节 精准到户的具体措施 |
一、“三保障”推进社会福利到户 |
二、“五政策”实现生产帮扶到户 |
第三节 兰考县许河乡东埽怀村精准选择到户措施 |
一、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
二、针对不同致贫原因采取差异化脱贫措施 |
三、针对多原因致贫采取多维度脱贫措施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到户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兰考县精准因村派人 |
第一节 精准派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二节 扶贫工作队的构成及管理 |
一、扶贫工作队的动态结构 |
二、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要求 |
三、扶贫工作队的监督管理 |
第三节 驻村干部的具体工作 |
一、调查研究了解实情 |
二、对症下药落实精准帮扶 |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
四、脚踏实地为民服务 |
第四节 兰考县精准派人的经验总结 |
第七章 兰考县精准脱贫 |
第一节 脱贫标准和退出程序 |
一、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标准 |
二、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程序 |
第二节 兰考县脱贫考核过程 |
一、兰考县各部门自查确保退出机制科学合理 |
二、第三方评估保障退出真实公正 |
三、国务院开发领导小组综合考核批准 |
第三节 兰考县精准脱贫的经验启示 |
第八章 精准扶贫的意义和启示 |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落实精准扶贫的经验启示 |
一、兰考县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
二、中国其他典型区域在精准扶贫中的经验积累 |
第三节 精准脱贫的历史贡献和未来展望 |
结束语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大事记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考县扶贫工作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
(二)理论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相关研究与概念界定 |
一、职业倦怠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关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
(三)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二、概念界定 |
(一)县域 |
(二)倦怠 |
(三)职业倦怠 |
(四)教师职业倦怠 |
(五)学前教师职业倦怠 |
(六)工作要求 |
(七)工作资源 |
第二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一、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相关研究 |
(一)模型的缘起 |
(二)模型的核心概念 |
(三)模型的理论基础 |
(四)模型的基本内容 |
(五)模型相关的实证研究 |
(六)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评价 |
二、相关研究假设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研究工具 |
(一)工作要求量表 |
(二)工作资源量表 |
(三)学前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
四、研究样本选择和变量说明 |
(一)样本分布情况 |
(二)访谈样本情况 |
(三)数据处理 |
(四)变量说明 |
五、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建构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假设检验 |
一、基本描述性分析 |
(一)县域内学前教师样本分布基本情况 |
(二)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
二、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差异分析 |
(一)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
(二)工作特征变量差异分析 |
(三)劳动力市场特征变量差异分析 |
三、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与假设检验 |
(一)各变量的描述性估计 |
(二)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结构的验证 |
(三)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的建构 |
(四)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受多重因素制约,整体上存在群体差异性 |
(一)学前教师群体职业倦怠现状在人口学变量存在差异 |
(二)学前教师群体职业倦怠现状在工作特征变量存在差异 |
(三)学前教师群体职业倦怠现状在劳动力市场特征变量存在差异 |
二、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受制于工作要求过多且面临诸多挑战 |
三、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受制于责任边界不明 |
四、工作资源对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具有负向影响 |
(一)薪资待遇对学前教师职业倦怠负向影响最低 |
(二)同事合作对学前教师职业倦怠负向影响最高 |
(三)决策参与对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着负向影响 |
(四)教学创新氛围对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
(五)教学资源对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显着负向影响 |
五、工作要求在工作资源与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
六、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存在幼儿园间的差异 |
第六章 研究建议 |
一、构建组织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使县域内学前教师顺利度过职业倦怠上升期 |
(一)实现县域内学前教师的工作职责从实然转向应然,制定合理的“平均工作要求”标准 |
(二)营造合宜的工作环境,加强对县域内学前教师的人文关照 |
二、完善园所工作资源水平、淡化编制分野,提升县域内学前教师的薪资待遇 |
三、各地区弹性制定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确保教学资源配置均衡化 |
四、多维度引领园所工作资源改善,优化激励因素的实质作用 |
(一)完善农村学前教师合作机制,破解其倦怠困局 |
(二)促进民主管理氛围的形成,切实解决其倦怠问题 |
(三)从博弈到双赢,从源头发挥教学创新氛围的作用 |
五、切实做到“对症施策”,确保不同属性幼儿园教师的倦怠问题得以解决 |
(一)多措并举降低独立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强度 |
(二)充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师资力量,积极落实“两教一保”政策 |
(三)复归小学附属幼儿园独立办园的权利,使教师的各项权益均得到保障 |
六、关注倦怠适应型学前教师,确保其倦怠程度不再加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3)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湖北省孝昌县白沙镇S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贫困概念 |
2.精准扶贫概念 |
(三)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概况 |
(一)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展 |
1.财政投入不断加大 |
2.政策扶持力度不减 |
3.多方合力共克脱贫攻坚 |
(二)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 |
1.大幅度提升贫群众生活水平 |
2.大幅度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 |
3.大幅提升贫困治理能力 |
二、S村精准扶贫工作概况 |
(一)S村基本情况分析 |
1.自然环境 |
2.经济方面 |
3.社会事业方面 |
(二)S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现状 |
1.改善基础设施 |
2.发展村级产业 |
3.大力开展党建工作 |
4.提升群众满意度 |
(三)S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特点 |
1.帮扶对象精准 |
2.多元主体合力精准 |
3.因户施策帮扶精准 |
三、S村精准扶贫成效分析 |
(一)S村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 |
1.经济方面:实现户脱贫村出列 |
2.政治方面:乡村治理有效提升 |
3.文化方面:乡村文化大发展 |
4.社会事业方面:民生事业得到大改观 |
5.生态方面:村庄面貌换新颜 |
(二)“脱贫记”——多元主体合力脱贫 |
1.艾草变成爱“宝”,富乡邻齐脱贫——贫困户典型案例 |
2.以柔软的力量开拓扶贫路——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案例 |
3.合作社带出新气象——合作社助脱贫案例 |
四、历史与反思——S村精准扶贫工作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曲折中的前进——孝昌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历史与反思 |
1.曲折中的前进 |
2.孝昌县精准扶贫工作问题的历史反思 |
(二)S村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1.S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
2.S村精准扶贫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五、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分析 |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 |
1.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2.完善动态监测机制 |
3.深入扶贫帮扶持续机制 |
(二)转变贫困户观念,增强其脱贫内生动力 |
1.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开展“精神扶贫” |
2.以创业就业为抓手,开展就业培训和创业贷款发放 |
3.以增强脱贫内生动力为抓手,开展“智志双扶” |
(三)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1.持续加快推进金融扶贫 |
2.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
3.发挥村级精准扶贫理事会作用 |
(四)打造优质高效大产业,创建产业扶贫新模式 |
1.鼓励小型实体经济,带动脱贫致富 |
2.发展高质生态产业,助推增产增收 |
3.健全产业利益共享机制,加大链接贫困户的力度 |
4.培优做强农业品牌,助力脱贫致富 |
5.农旅融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
(五)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
1.主动作为,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 |
2.对重点区域基础设施提级改造,强化辐射带动作用 |
3.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
(六)充分发挥保障制度在扶贫工作中的兜底作用 |
1.强化扶贫开发与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 |
2.强化医疗卫生政策保障覆盖面 |
3.强化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
4.强化生活保障的兜底作用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4)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与展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红色文化遗产展示综述 |
1.3.3 杨家沟村基本概况 |
1.3.4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展示现状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2.杨家沟研究文献解读 |
2.1 杨家沟研究文献类型梳理 |
2.1.1 文献类型梳理的原因 |
2.1.2 文献类型梳理 |
2.2 杨家沟核心研究文献解读 |
2.2.1 志书 |
2.2.2 日记 |
2.2.3 回忆录 |
2.2.4 调查报告 |
2.2.5 规划文本 |
2.2.6 重要研究文章 |
2.2.7 其他相关书籍 |
2.3 杨家沟研究文献解读总结 |
2.4 小结 |
3.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 |
3.1 再认知原因及思路 |
3.1.1 再认知原因 |
3.1.2 再认知思路 |
3.2 基于文献解读下的“事件”要素再认知 |
3.2.1 “事件”要素的再认知调查 |
3.2.2 “事件”要素的遗产识别 |
3.3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的“事件性”特征 |
3.4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要素再认知 |
3.4.1 要素分类思路 |
3.4.2 物质类要素 |
3.4.3 非物质类要素 |
3.5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价值再认知 |
3.5.1 价值综述 |
3.5.2 价值评估 |
3.5.3 基于价值的展示要素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展示策略 |
4.1 展示的原则和意义 |
4.1.1 展示的原则 |
4.1.2 展示的意义 |
4.2 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展示策略 |
4.2.1 展示方法构建 |
4.2.2 历史线路展示 |
4.2.3 空间关系展示 |
4.2.4 历史场景展示 |
4.3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一 全国各省市与红色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统计一览表 |
附录二 第一至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与 |
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相关的文保单位一览表 |
附录三 杨家沟馆藏部分重要文物详细情况一览表 |
附录四 党中央在杨家沟四个月的经过一览表 |
(5)社群变迁视角下乡土建筑遗产现状研究 ——以鄂东乡土建筑遗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乡土建筑的两个视角 |
1.1.2 乡土建筑遗产的现状 |
1.1.3 乡土建筑遗产的社会环境变迁 |
1.1.4 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1.2.2 研究范围 |
1.3 既往研究概述 |
1.3.1 鄂东乡土建筑的研究现状概述 |
1.3.2 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评述 |
1.3.3 乡村社群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研究摘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乡村社群与乡土建筑遗产的关联 |
2.1 乡村社群及其基本要素 |
2.1.1 乡村社群的解释与历史背景 |
2.1.2 乡村社群的基本要素 |
2.2 乡土建筑遗产的价值认知 |
2.2.1 乡土建筑遗产价值的阐述 |
2.2.2 乡土建筑遗产的价值要素 |
2.2.3 乡土建筑遗产的认知与保护 |
2.3 乡村社群与乡土建筑遗产的关联 |
2.3.1 乡村社群作为乡土建筑遗产的主体 |
2.3.2 关联分析基础:乡土建筑遗产现状 |
2.3.3 乡村社群与乡土建筑遗产的关联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社群视角下鄂东乡土建筑遗产特征及现状 |
3.1 社群视角下鄂东乡土建筑基本特征 |
3.1.1 自然与文化背景 |
3.1.2 传统聚落与社群社会组织 |
3.1.3 传统民居与家庭(家族)结构 |
3.2 鄂东乡土建筑遗产案例选择与分布 |
3.2.1 鄂东乡土建筑遗产的类型与分布 |
3.2.2 本文研究案例分布 |
3.3 社群视角下鄂东乡土建筑遗产现状 |
3.3.1 经济基础视角下的现状 |
3.3.2 社会组织视角下的现状 |
3.3.3 文化认同视角下的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经济基础变迁与鄂东乡土建筑遗产现状解读 |
4.1 经济水平发展——不同时期的建筑行为 |
4.1.1 乡村社群经济水平的发展 |
4.1.2 农民住房消费水平的发展 |
4.1.3 不同时期的建筑行为 |
4.1.4 乡村社群经济水平发展对乡土建筑遗产的影响 |
4.2 人口发展——居住密度 |
4.2.1 彭城世家老屋的人口分布与房间功能 |
4.2.2 家庭人口发展类型 |
4.2.3 人口发展与居住密度的整体趋势 |
4.2.4 乡村社群人口发展对乡土建筑遗产的影响 |
4.3 生活方式的发展——居住功能的衍变 |
4.3.1 传统居住功能与空间配置 |
4.3.2 乡土建筑遗产居住功能的演变 |
4.3.3 乡村社群生活方式变迁对乡土建筑遗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社会组织变迁与鄂东乡土建筑遗产现状解读 |
5.1 人际关系的演进——使用者与建筑权属 |
5.1.1 熊家大屋六代人际关系变迁 |
5.1.2 乡村社群人际关系的演进 |
5.1.3 乡土建筑遗产权属关系的变迁 |
5.2 家庭(邻里)组织的变迁——空间形态的衍变 |
5.2.1 传统建筑空间与传统家庭(邻里)组织 |
5.2.2 从建筑空间到权属空间 |
5.2.3 从权属空间再到新的“建筑”空间 |
5.2.4 “社会原子化”与村落建筑更新 |
5.2.5 家庭(邻里)组织变迁与乡土建筑遗产空间演变 |
5.3 家族组织发展——建筑公共活动 |
5.3.1 家族组织的发展趋势 |
5.3.2 家族组织发展对建筑公共活动的影响 |
5.3.3 乡土建筑遗产社会功能衍化 |
5.4 社会管理组织的发展——传统聚落更新 |
5.4.1 宗族秩序与传统聚落 |
5.4.2 现代基层组织的发展与聚落更新的紊乱 |
5.4.3 保护理事会与乡土建筑遗产保护 |
5.4.4 社会管理组织发展与传统聚落更新 |
5.5 本章小结 |
6 文化认同变迁与鄂东乡土建筑遗产现状解读 |
6.1 家族文化认同的发展——集资修建 |
6.1.1 对家族文化认同整体呈弱化趋势——修祠不修屋 |
6.1.2 两种家族文化认同的分歧——新建或修缮 |
6.1.3 家族文化认同的发展对乡土建筑遗产的影响 |
6.2 社区文化认同的发展——特殊时期的“破坏”与对国家保护的依赖 |
6.2.1 对国家政治文化的认同——特殊时期的“破坏” |
6.2.2 社区文化认同的失落——对国家保护的依赖 |
6.2.3 社区文化认同的重建——江源村古民居保护理事会 |
6.2.4 社区文化认同的发展对乡土建筑遗产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本研究综述 |
7.1.1 研究过程 |
7.1.2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研究 ——以大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主要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2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2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构成 |
2.3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的表现形式 |
3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大悟县样本 |
3.1 大悟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典型做法及成效 |
3.2 大悟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 大悟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建设的实践启示 |
4 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党的组织力建设的历史经验 |
4.2 新时代各地加强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典型经验 |
5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对策 |
5.1 改进组织设置方式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 |
5.2 加强队伍教育管理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公信力 |
5.3 强化制度执行力度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 |
5.4 整合各级各类资源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
5.5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造血”能力 |
结束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缘起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2.3 时间和空间界定 |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既往研究及本文创新点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成果分析 |
1.4.4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2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背景研究 |
2.1 红安七里坪的背景概述 |
2.1.1 区位概况 |
2.1.2 自然环境 |
2.1.3 人文环境 |
2.2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历史背景 |
2.2.1 根据地初步创建时期(1927.8—1930.8) |
2.2.2 根据地巩固发展时期(1930.8—1932.10) |
2.2.3 根据地坚持抗战时期(1932.10—1937.7) |
2.3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分布特征 |
2.3.1 时代背景下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2 地域环境下的现状分布特征 |
2.4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概况特征 |
2.4.1 建筑类型划分 |
2.4.2 建筑保存现状 |
2.4.3 概况特征总结 |
2.5 小结 |
3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典型案例及其展示与利用现状调查 |
3.1 长胜街革命旧址—集镇历史街区的集中展示 |
3.1.1 旧址背景概述 |
3.1.2 旧址展示利用的方式及内容 |
3.1.3 旧址展示利用的问题及不足 |
3.2 列宁小学旧址—镇区外部环境影响下的单体展示 |
3.2.1 旧址背景概述 |
3.2.2 旧址展示利用的方式及内容 |
3.2.3 旧址展示利用的问题及不足 |
3.3 闵氏宗祠—村落与旧址分离的单体展示 |
3.3.1 旧址背景概述 |
3.3.2 旧址展示利用的方式及内容 |
3.3.3 旧址展示利用的问题及不足 |
3.4 红二十八军新兵营招兵处—红色影视剧拍摄影响下的旧址展示 |
3.4.1 旧址背景概述 |
3.4.2 旧址展示利用的方式及内容 |
3.4.3 旧址展示利用的问题及不足 |
3.5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利用现状总结 |
3.5.1 展示利用现状概况 |
3.5.2 展示利用问题梳理 |
3.6 小结 |
4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评估研究 |
4.1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
4.1.1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的目的 |
4.1.2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的意义 |
4.2 七里坪革命旧址的价值评估方法和评价对象的确定 |
4.2.1 层次分析法(AHP) |
4.2.2 评价对象的确定 |
4.3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体系的确定和评估过程 |
4.3.1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因子的选取 |
4.3.2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
4.3.3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分标准的确定 |
4.4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的评估结果 |
4.5 评估结果分析 |
4.5.1 根据评估结果对革命旧址进行分类 |
4.5.2 不同分类结果下的建筑特征分析 |
4.5.3 根据分类结果制定展示利用的策略标准 |
4.6 小结 |
5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的探索和策略制定 |
5.1 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利用模式的相关案例分析 |
5.1.1 集合要素,分类叙事型—主题博物馆集群展示 |
5.1.2 关联主题,原貌展示型—旧址本体场景展示 |
5.1.3 结合环境,活态展示型—生态博物馆展示 |
5.1.4 独立遗址,景观展示型—革命遗址公园展示 |
5.2 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利用方式的相关案例分析 |
5.2.1 情景演绎 |
5.2.2 内涵隐喻 |
5.2.3 环境叙述 |
5.2.4 空间拓展 |
5.2.5 数字体验 |
5.3 基于价值评估的七里坪革命旧址空间模式展示利用策略 |
5.3.1 院落空间的展示利用 |
5.3.2 本体要素的展示利用 |
5.3.3 群落层面的展示利用 |
5.3.4 策略总结概述 |
5.4 基于价值评估的七里坪革命旧址建筑类型展示利用策略 |
5.4.1 民宅建筑的展示利用 |
5.4.2 祠堂、寺庙建筑的展示利用 |
5.4.3 街屋建筑的展示利用 |
5.4.4 遗址类建筑的展示利用 |
5.4.5 策略总结概述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成果综述 |
6.2 研究成果思考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6.4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七里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基本信息汇总表 |
附录2 纳入评价对象的30 处革命旧址总表 |
附录3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专家调查问卷表 |
附录4 七里坪革命旧址价值评估结果汇总表 |
(8)健康传播视野下新华网食物中毒新闻报道研究(2003-2016) ——基于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关于健康传播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关于食品安全新闻报道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基础: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的建设及其意义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建设的背景与可行性 |
一、背景: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建设 |
二、可行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本文提供研究基础 |
第二节 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建设的规则与方法 |
一、第一阶段:清洗数据,去除重复和无效样本 |
二、第二阶段:进一步清洗数据,详细分析以确定最终有效样本 |
三、第三阶段:对最终有效样本深入分析,实现数据结构化 |
第三节 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建设对健康传播的意义 |
一、有助于呈现公共卫生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 |
二、为媒体报道和健康传播提供数据支撑 |
第三章 问题发现:食物中毒新闻报道的不足之处及其对健康传播的影响 |
第一节 食物中毒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
一、重要信息的模糊性 |
二、夸大事实的倾向 |
三、服务意识的缺失 |
四、对事件本体的偏离 |
第二节 食物中毒新闻报道所存在问题对健康传播的影响 |
一、削弱媒体监测社会环境的效果 |
二、诱发或加重社会恐慌心理 |
三、降低对民众健康决策的指导作用 |
四、导致健康传播的娱乐化倾向 |
第四章 原因探析:基于健康传播过程中不同主体的视角 |
第一节 政府管理层面的原因 |
一、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
二、政府在处理食物中毒事件中的能力不足 |
第二节 新闻媒体层面的原因 |
一、媒体健康传播形成的“拟态环境” |
二、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 |
第三节 医务医疗层面的原因 |
一、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媒介认识和运用中的不足 |
二、医学科学性与新闻时效性之间的矛盾 |
第四节 社会民众层面的原因 |
一、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整体偏低且存在差异 |
二、健康传播活动的社会参与度低 |
第五章 策略研究: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对于健康传播的支撑作用 |
第一节 数据库建设为健康传播提供规律性数据支持 |
一、食物中毒事件的时间分布特征 |
二、食物中毒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二节 数据库建设对健康传播不同主体的应用价值 |
一、提高政府公共卫生事件的决策和践行能力 |
二、改善媒体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能力和报道水平 |
三、为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提供媒介使用思路 |
四、提高民众的健康活动参与度和健康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合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
(一) 本文研究的目标 |
(二) 本文研究的意义 |
(三) 本文研究的内容 |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学校布局调整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的本质内涵 |
二、教育公平中对弱势群体的关照 |
三、弱势群体因学校布局调整可能受到的影响 |
四、在学校布局调整中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与策略 |
第二节 规模经济学理论 |
一、规模经济学理论的内涵 |
二、对规模效益的追求是布局调整的初始动力 |
三、学校布局调整中的规模不经济 |
四、规模效益理论下学校布局调整的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国内外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内外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经验 |
一、国外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经验 |
二、我国部分县市成功经验的借鉴——以辽宁省桓仁县为例 |
第二节 启示 |
一、学校布局调整的标准应当科学和具有弹性 |
二、严格和公正的程序是学校布局调整合理的保障 |
第三章 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的现状 |
一、广水市县域情况 |
二、广水市教育布局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一、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存在的问题 |
二、广水市农村小学现有布局造成的影响 |
第三节 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小学布局点过于集中,面广点少的原因 |
二、学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
第四章 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合理化调整的构想 |
第一节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
一、广水市现阶段小学布局调整需考虑的因素 |
二、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形式 |
第二节 积极推进,分步实施 |
一、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步骤 |
二、行政调控与成功经验示范相结合 |
第三节 完善相关保障措施 |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二、加强对困难家庭学生的帮扶与资助 |
三、实施交通补贴或交通法制化 |
四、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应与薄弱学校改造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意义 |
二、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理论研究 |
(一) 课程资源的概念及类型 |
1. 课程资源的概念 |
2. 课程资源的分类 |
(二) 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特点 |
三、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和现状 |
(一) 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
1. 优先性原则 |
2. 适应性原则 |
3. 合理性原则 |
4. 经济性原则 |
(二) 问卷调查孝感市部分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 |
1. 调查目的与内容 |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 农村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
(一) 加强农村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培训 |
(二) 努力拓展教材资源,积极完善教学内容 |
(三) 充分利用校外生物课程资源 |
(四) 积极开发利用校内生物课程资源 |
(五) 合理开发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发家长学生隐性资源 |
(六) 参与开发生物课程的信息技术资源 |
(七) 加大农村课程资源的投资投入力度 |
(八) 要建立完善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体系 |
五、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应用实例 |
(一) 实验流程 |
(二) 具体实践研究内容 |
(三) 结果分析 |
(四) 对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实践探究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大悟县学校食堂卫生现状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兰考县精准扶贫研究[D]. 王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2]县域内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实证分析[D]. 赵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实践研究 ——以湖北省孝昌县白沙镇S村为例[D]. 刘颖.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米脂杨家沟红色文化遗产再认知与展示初探[D]. 张文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社群变迁视角下乡土建筑遗产现状研究 ——以鄂东乡土建筑遗产为例[D]. 张君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研究 ——以大悟县为例[D]. 熊洁.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展示与利用研究[D]. 谭立地.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健康传播视野下新华网食物中毒新闻报道研究(2003-2016) ——基于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库的建设[D]. 龙文凤.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9]广水市农村小学布局合理化研究[D]. 张凌.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10]农村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D]. 徐孝均.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