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惠娟[1](2021)在《图文互动与形象的跨界旅行 ——1930年代中国文学的“摩登女郎”构型》文中指出
杜玉洁[2](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杨鑫[3](2021)在《迪士尼系列动画公主形象变迁与新型女性文化建构》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迪士尼系列动画和公主形象,以女性主义理论和新型女性文化为理论基础,运用跨学科、个案研究、文献搜集研究等方法,对迪士尼系列动画中的公主形象及其变迁、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并将二者相关联,指出迪士尼系列动画对新型女性文化建构的影响,并表明了新型女性文化建构的重要性,指出了迪士尼系列动画的发展方向以及新型女性文化建构的方向和意义,发掘了新的研究视角。文章分为绪论、正文(共三章)、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简明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创新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对研究背景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第一章阐明了女性主义的兴起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新型女性文化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迪士尼系列动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将其中的女性形象分为公主形象和恶女形象两类,分别阐述了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刻画的这两大类形象以及分析了塑造各类形象的原因,阐述了女性主义的发展对于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为下文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和迪士尼系列动画电影之间的关联做了铺垫。第三章分析了迪士尼系列动画中公主形象的变迁与新型女性文化建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公主形象的变迁与新型女性文化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探讨了迪士尼系列动画和新型女性文化的发展方向。
张雪飞[4](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石萍[5](2021)在《中国近代“新性道德”观的传入及其教化影响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是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的关键时期,“新性道德”观通过译着引进、报刊传播等方式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的道德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新性道德”在中国的传入同时也是中外教育与交流的重要形式。本研究打破传统意义上比较教育学的静态研究模式,对“新性道德”观念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影响进行探究,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新性道德”观在中国的引入意味着近代“人的解放”关键命题的改变,引发了颠覆中国传统两性道德观的“贞操革命”。从教育的视角来看,“新性道德”观在中国的传入和传播过程即对国人产生教化影响的过程。在“新性道德”观传入近代中国所建构的特定教化空间下,经历新旧道德观念的激烈冲突与融合,“新性道德”观对个体及公众的贞操观念、自由恋爱等教化影响成效值得深入探究。本研究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等,通过对近代报纸、期刊文献和学人文集等史料的挖掘利用,力图呈现中国近代“新性道德观”传入中国的特殊语境、借助知识精英的引介和传播所建构的特定教化空间,并以两起女性自杀为典型个案,通过自杀事件所关涉的个体、家庭、学校,以及报纸和期刊文献所承载的社会大众和媒体对该事件的认知态度和行动,反思和剖析“新性道德观”传入中国之后的教化影响。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如下:第一部分重点对“新性道德”观传入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进行概述。近代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救亡图存的社会境况与大众传媒报刊的发展为近代“新性道德”观的传入奠定历史基础;与此同时,西方女权主义学说和马克思女性解放主义理论为外来性道德观念在中国的传入提供思想源泉。第二部分对“五四”前后西方“性道德”观传入中国的途径及始末进行梳理,通过众多知识精英对“新性道德”观所涉及的日本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瑞典爱伦·凯的恋爱道德理论,以及英国罗素性道德观等的系统引介和宣传,逐步建构了“新性道德”观念的特定教化空间,并通过报纸、期刊等大众传媒方式对社会产生教化影响。第三部分选取特定教育空间的普通女性受教育者作为个案,通过对两起典型女性自杀案的剖析,呈现事件所关涉的女性个体、男性、家庭以及报纸和期刊等所承载的社会公众和大众传媒等对“新性道德”观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借此反思和检讨“新性道德”观传入中国后的教化影响。第四部分对中国近代“新性道德”观传入的教化影响进行总结、评析,并对中国当代社会性道德建设和性道德教育提供启示。
马艳秋[6](2020)在《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对印度底层研究的代表理论家帕沙·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后殖民理论进行的系统研究。作为底层研究这一领域中享有盛誉的学者,帕沙·查特吉始终致力于在东西方文化比较视域下研究印度当代的政治及文化体制,他的观点架构隐含批判的对象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经济侵入,抵制这一侵入并建构自身的话语体系是他理论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目标。查特吉十分注重对后殖民国家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去殖民化”,将现代政治的研究深入地扎根于第三世界后殖民的历史语境中,运用庶民研究的批评策略对当代西方中心主义进行了批评和解构,其理论具有明显的文化政治批判性。诚如菲利普·霍尔登所说:“查特吉为我们阐明了,理论如何能够动摇并且彻底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框架。如果我们乐意去挑战一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假设,那么这种理论恰恰开启了新的可能性”。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民族主义政治发展的日益复杂化和各民族国家对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强化是民族主义研究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在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研究中,民族主义无疑是最重要的。正是在深入研究殖民地民族主义的过程中,查特吉将其后殖民理论的批判锋芒指向了西方的文化本质论,通过分析殖民地精英民族主义话语与启蒙理性的复杂纠葛,他意识到了本土精英对殖民意识的承袭和内化。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查特吉认为,只有将底层对两种精英主义——殖民主义精英主义和民族主义精英主义的反抗纳入到去殖民化的历史向度中,才有可能实现印度的去殖民化和后殖民时代的自由发展。论文的写作主要沿着两条主线进行:一条是精英民族主义话语对殖民主义话语的抵制,另一条是底层实践对殖民话语和精英话语的双重拆解。在历史层面上,查特吉深刻揭示了印度民族历史中充斥着的各种精英话语及其对底层群体革命力量的歪曲和压制,继而对精英民族主义历史中有问题的底层声音进行了重新书写。在现实层面上,查特吉充分肯定了底层的反抗力量在政治与文化领域对保有民族特性的印度发展;对冲破新式殖民主义的封锁所做出的努力和建树。
任玉琦[7](2020)在《论陈忠实前后期的中短篇小说 ——以《白鹿原》为中介》文中研究指明中短篇小说是陈忠实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长篇小说《白鹿原》也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两者皆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本篇论文将以《白鹿原》为中介,探究前后期中短篇小说在人物塑造、情感立场以及民族文化态度等方面的异同,分析贯穿于陈忠实创作生涯的线性思维脉络,以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探讨中短篇小说与《白鹿原》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本文第一章将依托于具体文本,对《白鹿原》和中短篇小说里出现的相似情节内容和相同人物角色存在的异同,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白鹿原》的面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陈忠实长期积累生活经验和积攒生命体验的产物,他于前期创作的中短篇小说中的文本内容和具体情节,在《白鹿原》中又得到了复现,并对相同的人物角色进行了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心理结构的重塑,如黑娃和白灵在性格刻画和生活经历等方面,这于短篇和长篇中的呈现方式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前期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对于《白鹿原》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铺垫作用。本文的第二章将重点探究陈忠实在前期中短篇小说到《白鹿原》的创作中,在对待传统儒家文化方面,所经历的情感与态度的“流变”过程。对于同一主人公,他采用了两种文体形式进行刻画,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传递出陈忠实对于个体主观意识的日渐关注。同时,通过对不同中短篇小说的纵横向交叉对比,可以将陈忠实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态度大致归结为“认同—全盘否定—再认同”的变化趋势,在这个艰难的蜕变过程中,他逐步实现了评判立场的客观性、观察视角的宏观立体性以及叙述角度的全面和完善。本文的第三章将着重分析在传统地域文化的自觉挖掘等方面,《白鹿原》对后期中短篇小说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地域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于长篇《白鹿原》之后的创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自觉性彰显,尤其以“三秦人物摹写”系列为代表的小说,集中反映了陈忠实对于陕北及关中人民所特有的精神文化气质的赞美与弘扬。另外,将《白鹿原》作为中介,分析陈忠实于前期和后期中短篇小说创作中,在传统文化态度和英雄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异同对比,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通晓其创作实践的继承和发展变化。对于陈忠实前后期中短篇小说的研究,不可割裂其与长篇小说《白鹿原》的联系而作孤立的分析,两者存在叙事结构、艺术方法与内在精神的连贯性与一致性。陈忠实始终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探寻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并完成了对中国传统儒家文明的文化再认同与心理结构的重塑,因此,关注其创作历程的发展与流变,将进一步推动我们对其整体创作状况的深层次理解。
胡禹茂彤[8](2020)在《彭小莲电影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彭小莲的创作生涯横跨中美两个地域,这让彭小莲的电影呈现出与其他“第五代导演”完全不同的创作风格,即既有对上海普通和底层人群的细腻的人文关怀,又兼具电影拍摄与制作的商业属性,她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注重于女性在新时期个性的释放的表达,特别是能细腻入微地传达女性的内心情感变化,又能触及到与此相关的社会根源性问题。其次她的电影也多描写男女两性之间的权利博弈,呈现出男性形象的弱化和边缘,女性刻板印象的打破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她电影中的人物,尤其是女性的塑造除了被当时的创作环境和文化语境所制约外,大多受到彭小莲个人成长和创作经历的影响,因此也呈现出较为一致和鲜明的特征。本文站在女性主义的理论角度,试图通过解读彭小莲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分析作品所传递的女性意识,并通过对构建方式和影响因素的讨论来洞见彭小莲的精神世界,以期对女性电影当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发帮助。
林琳[9](2020)在《中国独幕话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独幕话剧为研究对象,通过观照其短小精悍的戏剧结构、灵活多变的创作方式,并对其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数次创作高峰进行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试图归纳总结其形成创作高潮的原因以及在特定时代与政治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在结构上,本文根据中国独幕话剧半个世纪以来在剧本创作、剧作家群体、观演方式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发展轨迹进行系统的梳理,纵轴上以“五四”时期、抗战时期和建国后“十七年”这三次独幕剧的创作高潮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考察对象,避免将独幕剧依附于中国话剧史的年代划分做单纯的“史”的阐述,而是遵循其独有的创作规律,佐证其探索创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气质。具体如下:“五四”时期的独幕剧扮演着“引领”和“开创”的角色。胡适的《终身大事》是中国戏剧向现代转型的标志之一。从创作角度来说,独幕剧人物关系简单、情节单一,创作门槛相对较低、易于把握,对于初学者来说,是窥探现代话剧创作门径的现实选择。因此,独幕剧成为五四知识分子涉足现代戏剧创作首选的文体。我国话剧运动的先驱田汉、丁西林、欧阳予倩、洪深等人都是由独幕剧开启自己的创作生涯的。这个时期诞生了《获虎之夜》、《压迫》、《回家以后》、《好儿子》等经典独幕剧作品。由此,独幕剧发挥其开创引领作用,成为五四戏剧文学的主导形态,并在艺术上日臻成熟,出现喷涌之势。抗战阶段的独幕剧与时代同频共振,并呈现出强烈的“探索”和“实验”精神。这一阶段独幕剧的兴盛有其客观现实的演出适用性原因。就地取材、集体编写和移动演出是抗战独幕剧特有的创演方式。抗战演剧队时时巡回于农村、战地、街头进行宣传教育,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演出形式,如活报剧、街头剧、茶馆剧等等。抗战初期,演出次数最多的街头独幕剧莫过于“好一计鞭子”,即《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它们随着演剧队进入街头巷尾,在广场上、田野里甚至牲口棚边上演,演员和观众融为一体,创造出新型的观演关系,开拓了中国话剧前所未有的全新演剧形式。建国后“十七年”掀起了又一个独幕剧创演的高潮,这个时期属于独幕剧的关键词是“创新”和“突破”。由于应时的需要、生活积淀的有限以及文艺领导部门的支持,一大批年轻的业余作家加入到独幕剧创作的队伍中,改变了创作主体以职业作家为主的状况;建国初期诞生的一批以妇女自由解放为题材的独幕剧和“第四种剧本”中以《新局长到来之前》、《葡萄烂了》为代表的独幕讽刺喜剧则突破了当时戏剧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思想内容雷同、角色形象只有“英雄人物”和作品公式化、概念化的局限。这种探索与突破为中国戏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经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社会问题剧日渐衰弱而引发的戏剧危机,中国实验戏剧揭开新的历史篇章,这是剧作家们为戏剧探寻出路而大胆创新的结果。但早在1979年谢民创作的独幕剧《我为什么死了》和1980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合作的独幕剧《屋外有热流》中,打破传统形式的实验就已拉开了帷幕。可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最后一批带有实验性质的独幕剧是它在走向衰败之前的最后一次绝唱。综上所述,独幕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了三次创作上的高峰,而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话剧艺术的整体衰弱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仅在高校的戏剧教学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其短小精悍、轻便灵活的特质和艺术创作理念,以及对政治形态、社会生活的宣传功能似乎也已被小品等其他小型戏剧样式所继承甚至取代。然而,回顾其曾经有过的辉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独幕话剧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始终拥有先锋者的姿态,站立在话剧艺术创新开拓的前端,它以自身特有的探索实验精神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意识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又引人深思的一笔。在当今剧坛每况愈下的创作景况下,回顾中国独幕话剧曾经的荣耀,呼唤独幕剧创新探索的精神和“重场戏意识”,恐怕对当今中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贺琳[10](2020)在《民国《妇女杂志》装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妇女杂志》是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十大杂志”之一,广受知识分子及女性读者的欢迎,其杂志内容与装帧风格始终与时代背景与时俱进,曾有女性报刊“第一把椅子”的赞誉。虽然以《妇女杂志》的装帧设计作为范本对比民国女性形象的演变未免过于狭隘,但基于商务印书馆中立的办刊理念,《妇女杂志》的装帧设计没有跳脱出社会背景单独叙说,对女性形象的构建也是一同涵盖,没有局限于某单一观点的言论,这是《妇女杂志》区别于同时期其他女性刊物的最大不同。笔者对《妇女杂志》装帧设计进行研究分析,旨在通过史料文献与专案研究的梳理体现对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装帧艺术的折射,并为民国女性刊物装帧史及中国近现代期刊装帧史的研究工作添柴加薪。论文的主要脉络以各主编时期的装帧设计特点分析杂志所体现的女性形象演变历程,并结合个案分析法对研究内容进行补充。论文第一章分为五个小节,分别从外因和内因去分析影响《妇女杂志》装帧设计的因素。第二章内容以《妇女杂志》各主编时期特色为依据划分杂志装帧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王蕴章主编的早期发展阶段(1915—1920年)、章锡琛主编的中期发展阶段(1921—1925年)、杜就田主编的后期发展阶段(1925年—1930年)并由此探索出三个时期所对应的女性形象,分别是带有旧式妇女色彩的“新贤妻良母”形象、激进革命的“新女性”形象、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都市女性”及“现代妻母”形象。第三章以《妇女杂志》的装帧艺术特色为出发点,从色彩、字体、杂志内容分别论述其设计特点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作用,并总结《妇女杂志》对民国商务印书馆装帧艺术的折射特点。第四章是通过总结《妇女杂志》装帧设计及女性形象演变的特征,分析杂志所塑造女性形象“矛盾”与“男性观”特征。论文最后通过归纳《妇女杂志》装帧设计发展特征及民国女性思想意识转变提出对现代女性期刊装帧设计的发展建议。在遵循现有文献史料的情况下,本人秉持实事求是的立场分析《妇女杂志》装帧设计及女性形象发展的演变过程,坚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态度对待本论文,以达到“述史鉴今”的学术宗旨。
二、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论文提纲范文)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迪士尼系列动画公主形象变迁与新型女性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女性主义与新型女性文化 |
(一)女性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
(二)新型女性文化的提出 |
1.新型女性文化——全新文化模式 |
2.新型女性文化构成要素 |
二、迪士尼系列动画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
(一)公主形象 |
1.柔弱顺从的公主形象 |
2.反叛传统的公主形象 |
3.多元独立的公主形象 |
(二)恶女形象 |
1.邪恶善妒的恶女形象 |
2.复杂多变的恶女形象 |
三、迪士尼系列动画公主形象变迁与新型女性文化建构 |
(一)迪士尼系列动画公主形象变迁与新型女性文化建构的联系 |
1.交织:“家庭”向“社会”的跳跃 |
2.渗透:“他者”向“自我”的转化 |
3.颠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融合 |
小结:“刻板化”与“多元化”角色设定界限的打破 |
(二)迪士尼系列动画公主形象变迁原因分析 |
1.美国女权运动的影响 |
2.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
3.女性话语权的提升 |
(三)迪士尼系列动画公主形象变迁与新型女性文化建构的现实意义 |
1.丰富新时代女性文化 |
2.给我国影视剧女性形象塑造的启示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
0.5 创新点 |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
2.2.1 家庭生产 |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
3.3.2 妇女解放思潮 |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
余论 |
5.1 余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中国近代“新性道德”观的传入及其教化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加强中外比较教育与交流的重要性 |
2.西方伦理道德观念与近代知识分子追求道德解放的适切性 |
3.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教化 |
2.贞节与贞操 |
3.新性道德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五)研究计划 |
1.研究目标 |
2.论文的创新或特色 |
3.主要研究方法 |
一、中国近代“新性道德”观传入的历史语境 |
(一)“新性道德”观传入中国的社会语境 |
1.救亡图存的社会现状 |
2.近代中国文化转型对异域文化的需求 |
3.近代报刊业的繁荣发展 |
4.近代留洋教育与知识阶层的变革 |
(二)“新性道德”传入中国的思想基础 |
1.西方女权主义学说 |
2.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 |
二、“新性道德”观的传入及其教化建构 |
(一)主要传入方式 |
1.通过报刊着作引介与传入 |
2.通过西方来华人士的引进与宣传 |
(二)五四知识精英与“新性道德”观的教化建构 |
1.五四前期的教化建构:“新性道德”观的形成 |
2.五四后期的教化建构:“新性道德”观的发展 |
三、新旧性道德观的冲突与融合:个案探究 |
(一)独身“新女性”教化悲剧:刘廉彬个案研究 |
1.刘廉彬生平及教育经历 |
2.刘廉彬自杀案始末 |
3.刘廉彬自杀的舆论建构 |
4.刘廉彬的“新女性”身份认同 |
(二)恋爱自由“新女性”教化悲剧:马振华个案研究 |
1.马振华生平及教育经历 |
2.马振华自杀始末 |
3.马振华自杀的媒体建构 |
4.马振华的“新女性”身份认同 |
(三)小结 |
四、“新性道德”观传入中国的教化影响评析与反思 |
(一)“新性道德”观传入中国的教化影响评析 |
1.总体教化影响概述 |
2.教化影响成效有限 |
(二)“新性道德”观在中国教化启蒙未竟的历史反思 |
1.封建传统贞操观念的顽固性 |
2.不平等的传统社会性别制度 |
3.国人对“新性道德”的认知不彻底 |
(三)“新性道德”观的传入对当下伦理道德教育的现实启示 |
1.性道德教育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
2.性道德教育应注重构建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6)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殖民地民族主义思想的突围 |
一、众声喧哗:以民族主义思想为例 |
(一)知识界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 |
(二)在政治发展史上重新解码民族主义 |
(三)民族与民族主义:殖民与后殖民国家的在场 |
二、重述民族主义:从精英到底层 |
(一)“消极革命”与精英阶层对自身统治特权的再确认 |
(二)查特吉的底层叙事及其对多元民主诉求的再演绎 |
(三)去殖民化与现代的印度历史 |
第二章 精英民族主义的历史叙述 |
一、精英民族主义话语的构建 |
(一)精英阶层的权力意识与文化自省 |
(二)甘地主义及其对农民革命力量的收编 |
(三)平稳的过渡与西方现代化的印度式发展 |
二、精英民族主义对底层历史的书写 |
(一)农民:反抗者?亦或边缘的愚众? |
(二)妇女问题的象征性解决 |
(三)少数族裔的边缘与分裂 |
第三章 底层的政治社会及其对西方政治话语的拆解 |
一、政治社会:查特吉对后殖民政治现实的理论构想 |
(一)以市民社会为“镜像”的政治设想 |
(二)对东方社群文化现代意义的重构 |
(三)后殖民国家底层的民主政治实践 |
二、庶民政治思想对西方民主制的反拨 |
(一)从资本的时间到异质化的民族现实 |
(二)后殖民国家现代政治的真实景观 |
(三)庶民政治主体性的重构与政治解殖民化的开始 |
第四章 殖民与后殖民时期大众文化的多面向辨析 |
一、殖民地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与反殖民的政治斗争 |
(一)足球与反殖民斗争的集体认同 |
(二)戏剧艺术与反殖民政治意识的传播 |
二、后殖民时期的大众文化发展及其政治指向性 |
(一)文化研究面对后殖民文化实践的“失语状” |
(二)印度后殖民时期文艺对西方霸权主义的反抗 |
三、遇见查特吉后殖民理论的审美之维 |
(一)大众文化对审美政治化的表征 |
(二)艺术在“颠覆”之处重生 |
(三)尊重和肯定大众的审美趣味 |
第五章 查特吉后殖民理论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多元超越 |
一、思考现代性发展的东方视角与实践 |
(一)从泰戈尔访华看东方文明的现代性问题 |
(二)社群与西方现代的民族国家 |
(三)泰戈尔对西方技术理性的美学批判 |
二、民族主义:批判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点 |
(一)后民族时代?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政治对西方现代性的反叛 |
(二)全球化时代殖民话语的消解、重述与帝国霸权主义的新实践 |
(三)帕沙·查特吉:重塑他者的自由之界 |
结语 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与中国问题的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论陈忠实前后期的中短篇小说 ——以《白鹿原》为中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生命体验的积攒:《白鹿原》的面世 |
第一节 文本内容的复现 |
第二节 人物角色的承继 |
第二章 态度与情感的“流变”:从前期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到《白鹿原》 |
第一节 文体形式的过渡 |
第二节 地域文化的初探 |
第三节 传统文化意识的自觉 |
第三章 对传统的回望与自觉:《白鹿原》与后期中短篇小说的创作 |
第一节 地域寻根意识的延续 |
第二节 从时代新人到前辈乡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彭小莲电影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彭小莲的创作经历概述 |
2.1 前期:创作萌芽期 |
2.2 中期:兼容并蓄期 |
2.3 后期:风格形成期 |
第三章 彭小莲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3.1 家庭形象 |
3.1.1 男性欲求中的妻子 |
3.1.2 走向两极化的母亲 |
3.1.3 叛逆中觉醒的女儿 |
3.2 社会形象 |
3.2.1 男权阵营的维护者 |
3.2.2 被看的“她者” |
3.2.3 真正的职业女性 |
3.2.4 理想主义的符号 |
3.3 与男性之间的关系 |
3.3.1 矛盾的父女 |
3.3.2 对立的兄妹 |
3.3.3 被拯救的爱人 |
3.4 与女性之间的关系 |
3.4.1 爱恨交织的母女关系 |
3.4.2 相互省察的同盟关系 |
第四章 女性形象的建构方式 |
4.1 变化的视角 |
4.1.1 第一人称叙述 |
4.1.2 无人称叙述 |
4.2 独特的镜语 |
4.2.1 长镜头的运用 |
4.2.2 原生态的音响 |
4.3 时空的构建 |
4.3.1 隐喻的空间 |
4.3.2 虚构的时间 |
第五章 影响形象建构的背景因素 |
5.1 个人因素:复杂的女性作者 |
5.1.1 文革成长经历的烙印 |
5.1.2 俄罗斯散文电影的影响 |
5.1.3 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 |
5.1.4 浓厚的上海城市情结 |
5.2 环境因素:双重语境下的撕扯 |
5.2.1 社会语境:创作环境的改变 |
5.2.2 文化语境:女性意识的缺失 |
第六章 女性形象的建构困境 |
6.1 对立的两性关系 |
6.2 破碎的爱情观念 |
6.3 传统的女性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彭小莲作品年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独幕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
二、研究现状与目的 |
三、创新点与价值 |
第一章 “五四”启蒙的引领和开创 |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转型 |
一、西方戏剧的传播 |
二、传统旧戏批判 |
三、“爱美剧”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独幕剧发展概述 |
一、中国现代话剧文本创作的“终身大事” |
二、独幕剧译介引领先河 |
三、创作群体的“跨界”探索 |
第三节 开创性的剧作和剧作家群体 |
一、“娜拉剧”的创新探索与演变升级 |
二、丁西林开创独幕剧“喜剧范式” |
三、“融西贯中”的剧作家群体 |
第二章 为抗战服务的实验与开拓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黄金时代 |
一、蓬勃开展的戏剧运动 |
二、戏剧理论建设的丰收 |
三、积极推进戏剧民族化方向 |
第二节 抗战独幕剧的特色 |
一、“急就章”和“排头兵”:与时代同频共振 |
二、街头剧的衍生:探索多变的演剧形式 |
三、抗战演剧队:创作和观演方式的开拓 |
第三节 探索试验性的创演案例 |
一、于伶和抗战“报道剧” |
二、《好一记鞭子》:应时而作的创新与探索 |
第三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突破与爆发 |
第一节 新中国话剧生存土壤 |
一、“工具论”指导下的话剧创作 |
二、苏联戏剧观的影响 |
三、戏剧的“四次创作浪潮” |
第二节 “十七年”独幕剧发展概述 |
一、紧扣时代脉搏的独幕剧创作 |
二、全民开启独幕剧的“全盛时代” |
三、独幕剧创作主体的转向 |
第三节 创新突破的代表剧作 |
一、突破与发展:女性题材独幕剧特色 |
二、先锋与探索:独幕讽刺喜剧特色 |
第四章 最后的挽歌:新时代的沉寂与延展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话剧生存图景 |
一、文革后的喷发 |
二、独幕剧在困境中求索创新 |
第二节 独幕剧的微光与流变 |
一、最后的实验与探索 |
二、独幕剧与戏剧小品之辨析 |
结论 呼唤独幕剧精神 |
第一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与时代同频共振” |
一、有灵感缺灵魂:当代中国话剧的突出问题 |
二、中国话剧应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
第二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重场戏意识” |
一、重场戏:优秀剧作的重要元素 |
二、道阻且长:训练重场戏意识 |
第三节 呼唤独幕剧精神之“创新探索实验之光” |
一、纸醉金迷:中国话剧发展之痛 |
二、探索和创新:中国话剧前行之核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一、作者简历 |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10)民国《妇女杂志》装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方法与宗旨 |
第一章 影响《妇女杂志》装帧设计的因素 |
第一节 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西方文化的艺术思潮 |
第三节 女性解放的思想演变 |
第四节 印刷技术的有力支持 |
第五节 主编更迭的直接影响 |
注释 |
第二章 女性形象变化与《妇女杂志》封面设计风格 |
第一节 主编对杂志风格的影响 |
第二节 直抒胸臆的设计风格(1915—1920 年) |
第三节 隐喻现实的设计风格(1921—1925 年) |
第四节 多元变化的设计风格(1925—1931 年) |
注释 |
第三章 女性形象建构与《妇女杂志》装帧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装帧设计对“新贤妻良母”形象的建构 |
第二节 装帧设计对“新女性”形象的建构 |
第三节 装帧设计对“都市妻母”形象的建构 |
第四节 《妇女杂志》对民国商务印书馆装帧艺术的折射 |
注释 |
第四章 《妇女杂志》所折射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妇女杂志》的“矛盾”特征 |
第二节 《妇女杂志》背后的“男性观”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妇女杂志》(1915——1931 年)封面图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四、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图文互动与形象的跨界旅行 ——1930年代中国文学的“摩登女郎”构型[D]. 张惠娟. 西南大学, 2021
-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迪士尼系列动画公主形象变迁与新型女性文化建构[D]. 杨鑫.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5]中国近代“新性道德”观的传入及其教化影响探究[D]. 石萍.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6]论帕沙·查特吉的后殖民理论及其美学向度[D]. 马艳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7]论陈忠实前后期的中短篇小说 ——以《白鹿原》为中介[D]. 任玉琦. 青岛大学, 2020(02)
- [8]彭小莲电影女性形象研究[D]. 胡禹茂彤. 西北大学, 2020(07)
- [9]中国独幕话剧研究[D]. 林琳. 上海戏剧学院, 2020(12)
- [10]民国《妇女杂志》装帧设计研究[D]. 贺琳.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