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事实”不等于客观事实(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鹤[1](2021)在《符号学视阈下报纸新闻图片的生成及表达》文中认为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效和精炼的信息越来越被需要。文本语言作为信息传达的最古老且最普遍使用的方式在时代和科技的推动下已经不能适应受众对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的转变,图片作为视觉信息传播的载体有着文字所没有的直观与易读易懂性,更能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各种需求。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报纸开始大量引入图片展开新闻报道,关于报纸新闻图片的研究景象日趋繁荣,研究文献遍地开花。符号学作为一种研究“符号”与“意义”的综合“科学”,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论。在这样的背景下,符号学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也被提上日程。新闻学中所强调的信息的承载和表达与符号学理论中意义的携带和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实现契合,这无疑有助于我们从符号学的角度去探讨一种新的新闻学研究路径。本文将图片视作一种符号,并结合符号学相关理论知识主要研究其如何进行意义的产生和表达过程,文章第一二章节重在探讨作为符号的新闻图片得以成立的形式条件,即围绕“图片”这一基本范畴,厘清新闻图片的概念内涵,同时与其他易混词几组词语概念进行对比和区分,分析报纸新闻图片得以生成的构成要素、以及传者角度怎样进行选择和组合问题。接下来的章节中,将利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系统探究报纸新闻图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表意机制,包括图片在皮尔斯三分模式下如何进行符号化过程,以及表意的各种修辞手法,研究从图片产生到解读过程中受众解读的内在发展动态和外在表现形式。最后对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总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
潘甜[2](2020)在《《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文中提出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和价值多元时代,塑造时代特征鲜明并能引发广泛共鸣的青年榜样形象,对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采取良好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人民日报》于2013年推出《新青年》专版,积极承担起塑造新时期青年榜样形象的重任。为考察《新青年》专版在青年榜样塑造中的得失,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以及深度访谈法,着重分析《新青年》专版塑造青年榜样的基本框架及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受众的反馈进一步讨论应如何塑造新时代的青年榜样形象。新闻框架是媒介形象建构的基本手段,一般包括宏观框架、中观框架和微观框架三重运作。具体而言,《新青年》专版在宏观层面新闻报道材料的选取上,偏向选择青年个人成长层面的报道主题,坚守青年立场;在中观层面新闻素材的重组与搭建上,灵活使用报道结构、报道篇幅、报道基调、新闻体裁、报道呈现形式、报道视角、时间框架;在微观层面新闻文本内容的表达上,强调使用中立的标题基调客观揭示新闻内容,重视使用概括式导语、以事实为主的直接引语等。最终从政治、科技文化、经济法律、社会生态、青年个人成长层面呈现了多元化的青年榜样形象。《新青年》专版塑造的多元化青年榜样引发了较为普遍的支配式解码,这表明其新闻框架对受众的信息解读具有引导与制约作用。研究发现,《新青年》专版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优点主要有:榜样形象塑造中的去标签化;塑造多元化、立体,普通人可复制的青年榜样形象;坚守青年立场,紧扣青年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声音。其缺点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存在模式化倾向;与官方意志高度匹配的报道主题,易与青年群体产生距离感;传播媒介与青少年媒介接触习惯错位等。针对问题,笔者从青年榜样报道思维、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增强受众互动、拓展传播渠道方面出发,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升《新青年》专版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和说服力。
覃建行[3](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对新闻报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以来,在互联网内容创业的浪潮下,非虚构写作由文学期刊、文学出版和传统媒体实践转向新媒体领域,催生出了许多从事非虚构写作的新媒体平台。在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基础上,本文发现这些平台大多是由新闻媒体或离职媒体人创办,并被视为一种摆脱职业身份认同危机的转型方式。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传播中野蛮生长,对新闻报道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认为,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体现在内容生产和新闻文本两方面。首先,“非虚构”凭借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影响和改变着新闻生产的固有观念;在大众化和商品化趋势的裹挟下,非虚构写作由于文学和新闻叙事边界的模糊出现了特稿、自述体报道、非虚构故事和整合体叙事等边缘性体裁。其次,本文认为应将非虚构新闻叙事被统摄为对某一类新闻文本的描述性话语,其核心特质是追求内容的事实真实,表达的文学性和形式结构的叙事性;这类文本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新闻报道对真实性的坚守,但作为回应——事实核查通过在文本中对外标识的形式使得事实核查员成为与记者、编辑同等重要的第三人,试图以此重塑新闻报道的专业理念和底线意识。最后,本文以“寒门状元之死”和“甘柴劣火”等热点事件为例,探讨了新媒体中“非虚构”叙事伦理模糊导致的“新闻造假”和“洗稿风波”;“非虚构”的介入还扩展了新闻报道的韧性与空间,部分以监督批评报道等“硬新闻”为主的媒体转而发力非虚构写作,追求非虚构“软故事”记录时代变动和人性起伏的公共价值。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在实践非虚构写作理念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处理好“非虚构”与记者职业要求的关系,遵循严格的写作伦理和职业底线,拓宽对“非虚构”的认知以更多元的叙事进行新媒体呈现,使非虚构新闻叙事由浅薄走向厚重。
黄丹玮[4](2019)在《基于叙事学理论的《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作为广东省省级党报的《南方日报》,在助力全省信息扶贫方面,仍旧有着其他媒体无可替代的权威主体优势。本文基于新闻叙事学理论,将2012-2017年间《南方日报》976份扶贫报道作为研究样本,从其叙事声音、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策略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南方日报》的扶贫报道整体以缺席的叙事者为主,偏好以客观理性的声音去精准呈现扶贫信息。在叙事文本中,不同时序、时距与频率交错出现,使得报道的整体节奏张弛有度。纯客观视角为主的叙事偏好,让文字更具现场感与真实性;全知全能视角常出现于扶贫典型人物的专题报道,利于全景式展现人物的个性魅力。在叙事结构方面,《南方日报》的扶贫报道分为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文本互渗与文体互渗的方式,既能让读者感知到扶贫工程的艰辛与不易,又能增强文章的厚重感与可读性。与此同时,在尊重新闻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南方日报》的扶贫报道偏好采用设立悬念、制造冲突、刻画细节等方式进行故事化叙事,以降低受众阅读的门槛,提高文本的趣味性与耐读性。同时,“接地气”的话语表达,能将扶贫典型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真实可感的情节描摹,更能触发受众的共鸣与共情。除此之外,跨媒介叙事的创新方式,也在构建着媒体扶贫的新图景。
刘洋[5](2019)在《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的消解与建构》文中提出作为‘守门人’的主流媒体基于专业媒体的新闻选择与价值判断、伦理和社会责任,曾为公民创造了理性、共享的公共领域,逐渐形成了稳固的新闻真相传播模式与真相共识。后真相时代,网民更相信由情感和信念达成的“另类真相”,主流媒体等传统权威媒体的真实报道不再作为受众判断真相的标准,专业媒体的客观性、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这无疑是对主流媒体专业主义的严重消解。后真相作为当前新闻业、社会的一种突出现象,有其运行的基本规律。通过梳理大量文献,以及在对近几年社会热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总结出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业的基本特征与内在逻辑。首先从媒介、社会两个层面分析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业的环境特征,再引入“场域”理论阐述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业的生产特征,同时利用拉斯韦尔关于传播过程的5W模式为理论基础,对后真相时代下新闻业的传播特征进行研究。其次,在基于上述特征的基础上以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虚假新闻泛滥、反转新闻频发、舆论审判及媒介暴力等方面具体阐述主流媒体专业主义消解的表现,然后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角度出发,从多元利益表达的存在,媒介技术、政治与商业逻辑、网民心理以及媒体职业素养和网民媒介素养五个方面阐明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的消解的原因。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依然可以通过在观念、实务、制度等层面的变革来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追求与价值理念,如转换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阳光型政府,提升政府与主流媒体公信力;加大主流媒体公共领域报道力度,强化公共服务解读功能,积极回应民众关切;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转变职业角色来共同形塑真相共识;以客观真实、全面的权威报道,阐发公平正义的评论观点来重新掌握真相报道与解释的话语权;以自律与他律制度的双重结合来规范媒介伦理。
郑忠明[6](2017)在《新闻的知识特性研究 ——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对新闻的知识特性进行研究,从而为新闻的研究注入新的理解,不同于传统知识论,知识社会学是文化社会学的分支,所以,本研究也可以视为对新闻进行文化研究的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基于约翰·杜威的“经验”(experience)概念、威廉·詹姆斯和罗伯特·帕克的知识类型学思想、恩斯特·卡西尔的符号哲学思想、罗伊·巴斯卡尔的批判实在论思想以及S.I.Hayakawa的语言学思想,详细解释了人类经验如何通过符号建构成不同知识类型的过程,从而界定了新闻独特的知识定位和特性——新闻是一种面向社会公共领域的感知性知识。符号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揭示出人类经验感知中存在两个根本不同的向度:朝向事物世界和朝向人格世界,这一思想指向了新闻作为知识内在的两个向度。第三章通过普利策新闻奖作品典型样本的分析发现,新闻建构社会实在时,分别对经验进行具象和抽象两个方向的建构,从而归纳出了新闻的两种基本的“理想类型”——经验具象类型和经验抽象类型。虽然新闻朝向经验具象化和经验抽象化两个不同的方向,但当不同的经验被赋予秩序时,新闻分别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抽象手段——科学叙事和文学叙事。原因在于,新闻面对的社会世界经验领域,是事实和价值混杂的直接经验领域,一方面,新闻需要通过科学的语言和叙事将直接经验抽象为客观事实和因果关系,新闻采用科学语言传递的经验也因此排除了经验中的具体性、个性而建构出对所有人而言意义相同的抽象客体——事实,这种新闻也因此排除了价值,远离了具体的人性;另一方面,新闻需要通过文学的语言将直接经验抽象为共享的价值和意义,新闻采用文学语言传递的经验是深入经验的具体性、个性、丰富性中,在深入到主观和客观混杂的经验层中试图重建具体经验的情境,从而使这一情境中人的观念和行为得到理解,使读者能够进入这一重建的情境中体验到他人的经验,并且通过文学叙事模式赋予采集的经验以内在的整体结构,获得经验的意义,这种新闻深入具体的人性。科学和文学这两种抽象建构模式皆为通过符号对直接经验赋予认知秩序的手段——杂多的统一,是人类认识事物世界和人格世界的不同方式,新闻这种知识兼具认识事物世界和认识人性世界的双重目标,这一结论也因此说明了新闻为何从来都是困扰于事实和价值的双重性。第四章试图解释为什么新闻主要是一种感知性知识,即新闻的知识特性受到何种因素的限制。本研究认为,新闻作为感知性知识的根本定位,源于生活世界的结构限制,新闻从业者和读者的认知处于生活世界的结构领域,使新闻的生产和流通两端构成了“感知闭环结构”,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新闻只要面向最广泛的群体,就很难超越自身作为感知性知识的核心定位,新闻作为知识的定位也成为本研究对新闻客观性重新理解的根基。本研究指出,只有回到交流的本质,才能使新闻这种知识在客观性问题上得到合理解释,客观性,本质上是服务于人类经验的交流。第五章重新审视了新闻传播研究中新闻与社会关系的思想,继而基于帕克集体行为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解,指出了新闻作为感知性知识如何在社会运作中发挥其独特的力量。新闻作为感知性知识内在具有的两个根本向度,使其在现代社会生存气候和道德气候的感知、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控制、意识形态冲突和调和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恰恰是通过新闻作为感知性知识的双重意涵,摆脱了传统情感纽带维系的现代社会,才可重建社会共同体,实现社会的维系和变革。新闻与社会关系问题,不仅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问题,而是社会心理学意义上新闻的“真实感”及其造成的社会行动问题,李普曼从专业理性的角度看到了新闻建构社会世界的“虚拟图景”,然而,新闻却被社会公众认为是“真实图景”,这种社会公众所以为的“真实图景”才使得新闻成为社会公众参与推动社会的力量,才使得新闻不只是反映和建构社会现实,而是永远推动着社会过程。新闻也因此逃离了静止的建构性知识,而进入流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未来新闻业理当将新闻视为“生长性的”,公众参与到新闻的生长中,也回归到了新闻的“信息传递”和“文化参与”的双重性本质,新闻业也因此成为连接个体经验与社会文化的知识管理者,而不仅仅只是信息传递者和中转站。
刘建明[7](2016)在《新闻真实空壳论的范畴拯救》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在新闻真实的研究方面空洞、乏味,没有什么理论,理论贫乏带来知识的单调与浅薄。新闻真实论之所以知疏学浅,陷入空壳,是因为研究范畴狭窄,知识点严重不足。从记者认识事实,到新闻真实的呈现,范畴扩充到应有边界,才可摆脱真实研究的学术凋敝,看到一个宏伟壮阔的知识体系。
兰东兴[8](2015)在《新闻报道的角度、深度和可信度》文中提出"新闻报道是对事实的表述",这个定义实际上已经说明新闻报道表现为文本(text),是用语言、声音或画面讲述事实,是基于事实的符号建构。尽管新闻报道的建构基于事实,但是文本建构起来的事实不等于客观事实,它是记者用符号向受众呈现自己观察到的或了解到的事实。既然是呈现,就包含着记者对事实的认识、写作技巧的运用和报道思想的诉求,就涉及呈现者的身份和观察的角度,就存在对事实表现的深度、揭示的层次、反映的真实度和受众相信的层次。美国学者塔奇曼在《做新闻》一书的开篇就说:"跟任何用以描绘世界的框架一样,新闻这个框架本身也有自
何芳明[9](2013)在《新闻正义论》文中提出正义问题始终伴随着新闻实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和传媒的发展越来越突出: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常常面临难以调适的冲突,比如公信与私利、自由与责任、真相与隐私;新闻实践中的不正义行为屡禁不止,比如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新闻实践的正义问题需要理论研究来回应,既需要新闻学的探讨,更需要伦理学的帮助。新闻正义作为一个独立概念,与新闻及新闻价值、正义及社会正义紧密相关。新闻正义研究的新闻是一种基于事实的信息传播活动,这种信息具有价值特征。新闻正义作为新闻价值,既是衡量事实是否构成新闻信息的特殊要素,又是评价新闻的社会作用或效果的重要向度。新闻正义研究的正义主要是社会正义,标示着秩序和谐之美和社会制度之德,关涉社会公共利益。新闻正义作为社会正义,要求新闻追求社会正义,在新闻实践中呼吁社会正义、反映社会正义、推动社会正义。古往今来的伦理思想为新闻正义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儒家伦理、基督教伦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康德的责任伦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以及自由至上主义、功利主义、社群主义等伦理理论,都包含着丰富的正义思想,对此进行福利论、目的论、德性论三种伦理视域的新闻正义分析,可以发现不同伦理理论指导新闻正义的优势与困难。传播学理论为新闻正义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中呈现出不同的传媒形态,在传媒的威权主义、自由至上主义、社会责任和苏联共产主义等四种理论中考察新闻正义,可以发现新闻正义在不同的传媒形态中显示出不同的内容。新闻正义的追求过程中要面对不同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是考量新闻正义的不同维度。新闻自由与责任相伴而生,新闻正义需要新闻自由和责任相互统一,新闻自由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前提,完成责任为了更好地保障自由。公共性与自利性相持博弈,新闻正义需要强化公共性和控制自利性,优先控制自利性。真相追寻与隐私保护相互制约,新闻正义需要既不侵犯隐私又不妨碍追寻真相,为隐私保护划设界限就是在相互制约中力求平衡。新闻正义对新闻自身与社会正义负有双重职责,新闻达到基本善即实现真实性与客观性是其最低要求;以新闻推动共同善的实现即社会正义的实现是其最终目标。新闻正义的实现是一个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目的正义和手段正义统一的过程,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两种语境影响人们对新闻正义的认识,也会影响新闻为社会正义服务的效果评价。新闻正义的实现依赖两条途径,即自律和他律,新闻自律包括新闻从业者、新闻媒体和新闻行业的自律,新闻的他律包括道德的、制度的和法律的他律。新闻正义也许永远无法完全实现,但是其实现又是无限可能的,因此才是我们生生不息的信念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金伟娇[10](2012)在《论事实与新闻事实之关系》文中认为事实与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此问题,第一部分分析介绍关于"事实"的定义;第二部分介绍新闻事实的定义;第三部分讲述事实与新闻事实的关系;第四部分分析如何处理好事实与新闻事实的关系。
二、“新闻事实”不等于客观事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事实”不等于客观事实(论文提纲范文)
(1)符号学视阈下报纸新闻图片的生成及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选题背景 |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一、学术界研究现状 |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三节 相关术语界定 |
一、新闻图片 |
二、符号 |
三、符号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研究法 |
三、对比论证法 |
第一章 符号学视阈下新闻图片的概念及传播功能 |
第一节 新闻图片的界定 |
一、新闻图片的概念 |
二、符号学理论下的新闻图片 |
第二节 新闻图片的传播功能 |
一、对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加强 |
二、对新闻事实的直观再现 |
三、对新闻事实细节的补充说明 |
第二章 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生成系统 |
第一节 报纸新闻图片的构成要素 |
一、主体符号和客体符号 |
二、图片的景别符号 |
三、图片的光线符号 |
四、图片的色彩符号 |
五、版面位置符号 |
六、版面空间符号 |
第二节 报纸新闻图片符号的选择与组合 |
一、拍摄者的选择与组合 |
二、报纸编辑的选择和组合 |
第三节 报纸新闻图片与文字的搭配应用 |
一、文字符号在报纸中的作用 |
二、图文符号结合使用效果 |
第三章 报纸新闻图片的表意机制 |
第一节 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化过程 |
第二节 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修辞 |
一、报纸新闻图片明喻符号修辞 |
二、报纸新闻图片隐喻符号修辞 |
三、报纸新闻图片转喻符号修辞 |
四、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反讽 |
第三节 受众对意义的接收与解读 |
一、受众对报纸新闻图片意义解读的两个层次 |
二、受众对报纸新闻图片意义解读的三种模式 |
第四章 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输的再思考 |
第一节 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报纸新闻图片的符号造假问题 |
二、泛视觉化现象日益凸显 |
三、报纸新闻图片意义传播中的问题 |
第二节 报纸新闻图片信息传播中薄弱环节的应对之策 |
一、始终坚持以新闻真实性为前提 |
二、充分发挥文字符号在报纸中的作用 |
三、提高整体视觉素养 |
结语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媒体选择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创新点 |
1.3 文献综述 |
1.3.1 框架理论 |
1.3.2 媒介形象 |
1.3.3 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 |
1.3.4 青年榜样研究 |
1.4 研究方案设计 |
1.4.1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2 研究方案设计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青年榜样”的报道框架分析 |
2.1 宏观层面:新闻报道材料的选取 |
2.1.1 报道主题:关心青年个人成长 |
2.1.2 新闻来源:未明确说明作者身份、来源 |
2.1.3 消息来源:重视青年声音的表达 |
2.1.4 报道地域:不强调地域差异 |
2.2 中观层面:新闻材料的搭建 |
2.2.1 新闻报道的中层结构:采用叙说结构相对完整的报道形式 |
2.2.2 报道形式 |
2.3 微观层面:新闻文本内容的表达 |
2.3.1 新闻标题:客观中立地揭示和评价新闻内容 |
2.3.2 新闻导语:偏向选择概括式导语直接叙述 |
2.3.3 引语的使用:重视使用直接引语转述新闻人物原话 |
2.3.4 名言警句的使用:增添文学色彩,增强青年榜样形象塑造效果 |
2.3.5 关键词分析:强化中心,引领全文,突出主题,增强传播效果 |
第3章 《新青年》中的青年榜样群像分析 |
3.1 青年榜样人物的人口学统计特征 |
3.1.1 性别:整体看不强调性别,局部看男性青年榜样较多 |
3.1.2 年龄:整体看不强调年龄,局部看重视21-35周岁的青年榜样 |
3.1.3 数量:既重视报道个体,也针对全体青年榜样 |
3.1.4 地域:整体看不强调地域,局部重视华东、华北地区的青年榜样 |
3.1.5 身份:整体看不强调身份,局部重视大学生、青年创业者、志愿者 |
3.1.6 受教育程度:不强调受教育程度 |
3.1.7 民族:整体看不强调民族,局部看重视汉族青年榜样 |
3.1.8 政治面貌:整体看不强调政治面貌,局部看中共党员较多 |
3.1.9 城乡分布:整体看不强调城乡来源,局部看城市的青年榜样居多 |
3.2 青年榜样形象的呈现 |
3.2.1 政治层面 |
3.2.2 科技文化层面 |
3.2.3 经济法律层面 |
3.2.4 社会生态层面 |
3.2.5 个人成长层面 |
第4章 受众对《新青年》青年榜样报道的反馈 |
4.1 研究方案 |
4.2 用户活跃度分析 |
4.2.1 点赞量分析:个人成长层面的点赞量较高 |
4.2.2 评论量分析:个人成长层面的评论量较高 |
4.3 解码形式:引发了较为普遍的支配式解码 |
4.4 诉求偏向:诉诸理性,具备一定思考痕迹 |
4.5 评论内容分析 |
4.5.1 表达自己受到的启发与感受 |
4.5.2 表达自己的思考、建议及期待 |
4.5.3 表示自己对文本观点及青年榜样的认同和赞扬 |
4.5.4 表达自己对文本观点及青年榜样的不认同和质疑 |
4.6 词频分析 |
4.7 受众访谈 |
4.7.1 与过去的青年榜样有明显区别 |
4.7.2 认可青年榜样,并对他们具备一定好感度 |
4.7.3 理性务实与理想信仰,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辩证统一的青年榜样 |
4.7.4 青年榜样报道说服力低 |
4.7.5 青年榜样覆盖面窄,对读者的吸引力低 |
4.7.6 青年榜样报道篇幅长,与浅阅读习惯相冲突 |
4.8 影响受众认知的因素 |
第5章 对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思考及建议 |
5.1 影响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因素 |
5.1.1 政治层面:《新青年》专版承担的政治使命和职责 |
5.1.2 文化层面:文化后喻时代的到来 |
5.1.3 社会层面:《新青年》专版建设青年友好型社会的格局 |
5.1.4 媒体层面:新闻常规与新闻工作者的意识形态 |
5.2 《新青年》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优点 |
5.2.1 榜样形象塑造中的“去标签化” |
5.2.2 塑造多元化、立体,普通人可复制的青年榜样形象 |
5.2.3 榜样报道坚守青年立场,呼应青年需求 |
5.2.4 榜样报道中呈现多元化的声音 |
5.3 《新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不足 |
5.3.1 青年榜样报道框架层面的不足 |
5.3.2 从受众反馈发现的不足 |
5.3.3 其他问题 |
5.4 对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的建议 |
5.4.1 创新报道思维,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
5.4.2 丰富报道内容,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
5.4.3 优化报道形式,提升青年榜样报道影响力 |
5.4.4 加强受众互动,提升青年榜样报道的传播效果 |
5.4.5 拓展传播渠道,提升青年榜样形象的影响力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编码表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研究样本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3)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对新闻报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创新及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2.实践概述: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 |
2.1 非虚构写作的起源和概念界定 |
2.2 非虚构写作的新媒体实践者 |
2.3 非虚构写作的大众化和商品化趋势 |
3.内容生产:新媒体环境下超越新闻的非虚构写作 |
3.1 非虚构写作的新媒体转型逻辑 |
3.2 非虚构写作的新闻和文学差异 |
3.3 非虚构写作边缘性体裁的出现 |
4.新闻文本:非虚构写作对专业理念的消解与建构 |
4.1 新媒体环境下作为新闻文本的非虚构写作 |
4.2 非虚构文学化叙事下被建构的新闻真实 |
4.3 事实核查的外显对新闻底线意识的强调 |
5.结论与讨论 |
5.1 非虚构写作叙事边界模糊导致的造假与洗稿争议 |
5.2 新闻报道从“硬新闻”到“软故事”的公共性转向 |
5.3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实践非虚构写作的启示 |
6.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非虚构写作访谈表 |
附录2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致谢 |
(4)基于叙事学理论的《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创新点 |
2 《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声音 |
2.1 叙事声音概述 |
2.2 叙事声音的统计与分析 |
3 《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时间 |
3.1 叙事时间概述 |
3.2 《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的时序 |
3.3 《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的时长 |
3.4 《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的频率 |
4 《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视角 |
4.1 叙事视角概述 |
4.2 叙事视角类型的统计与分析 |
5 《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结构 |
5.1 叙事结构概述 |
5.2 扶贫报道叙事的外结构 |
5.3 扶贫报道叙事的内结构 |
6 《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策略 |
6.1 故事化叙事:降低受众阅读门槛 |
6.2 平民化叙事:以“我语”述“我心” |
6.3 《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的意义生产 |
7 结语 |
7.1 《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特点总结 |
7.2 《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反思与启示 |
7.3 论文的局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的消解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重要概念阐释及分析 |
1.5.1 后真相时代的内涵及特征 |
1.5.2 主流媒体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
1.5.3 新闻专业主义的内涵及核心理念 |
第二章 后真相时代新闻业的新闻生产与传播特征 |
2.1 后真相时代下新闻生产与传播的环境特征 |
2.1.1 社会环境 |
2.1.2 媒介环境 |
2.2 后真相时代新闻业的新闻生产特征 |
2.2.1 组织化生产向社会化生产的转变 |
2.2.2 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的异变 |
2.2.3 受众向用户身份的转变导致新闻生产场域的重组 |
2.3 后真相时代新闻业的新闻传播特征 |
2.3.1 新闻从业者与普通网民的共同参与 |
2.3.2 情绪化偏见化的观点性“事实” |
2.3.3 社交媒体下的社群传播为主 |
2.3.4 共同利益兴趣组成的社交“朋友圈” |
2.3.5 衡量新闻事实真相的标准发生异变 |
第三章 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消解的表现 |
3.1 虚假新闻泛滥主流媒体专业话语权式微 |
3.1.1 社交媒体为虚假新闻的泛滥提供了温床 |
3.1.2 失实报道与“标题党”损害媒体公信力 |
3.2 反转新闻频发挑战主流媒体专业权威 |
3.2.1 反转时间更短与情绪化观点泛滥加大真相甄别难度 |
3.2.2 事件话题敏感性强易触发大众情绪导致价值判断替代事实判断 |
3.2.3 “标签化”现象明显限定受众理解新闻事件的框架和路径 |
3.3 舆论审判现象突出加大主流媒体舆论引导难度 |
3.3.1 非理性的“公众同情”加剧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 |
3.3.2 社交媒体盲目迎合受众心理发布一边倒式的报道与评论 |
3.4 媒介暴力违背新闻伦理湮没主流媒体理性声音 |
3.4.1 媒介暴力与网络舆论暴力交互引发群体极化 |
3.4.2 道德绑架与“网络追杀”造成网络秩序混乱 |
3.4.3 围观效应下的网络围攻触犯道德底线 |
第四章 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消解的成因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多元利益表达的存在是深层原因 |
4.1.1 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过大导致各群体利益诉求被割裂 |
4.1.2 公众通过建构自我意义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
4.2 媒介技术的发展是主流媒体专业主义消解的助推力 |
4.2.1 社交媒体下的“公共领域私人化”导致价值理性的缺失 |
4.2.2 大数据与算法推荐强化“过滤气泡”与“信息茧房” |
4.3 政治权力与商业利益的双重逻辑控制新闻舆论走向 |
4.3.1 以实现政治诉求来制造“真相”与控制舆论 |
4.3.2 以满足营利需求来歪曲事实与操纵舆论 |
4.4 网民心理机制驱动下的认知性偏差导致真相错位 |
4.4.1 个体“选择性接触”与群体“心理暗示”强化“刻板成见” |
4.4.2 怀疑心理与投射心理及哄客心理等导致理性丧失 |
4.4.3 “首因效应”与“逆火效应”加速舆论混乱 |
4.5 媒体职业素养与网民媒介素养的缺失引发舆论场的无序 |
第五章 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的建构路径 |
5.1 提升政府形象重塑主流媒体公信力 |
5.1.1 转换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
5.1.2 推进政务公开规避“塔西佗陷阱” |
5.2 维护公共利益加大主流媒体公共领域报道力度 |
5.2.1 关注公共需求强化公共服务解读功能 |
5.2.2 扮好公共角色搭建公共话语平台 |
5.3 打破传统观念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 |
5.3.1 新老媒体联动共塑事实与真相共识 |
5.3.2 主流媒体从专业生产者向专业主持人转变 |
5.4 重塑专业权威掌握真相报道与解释的话语权 |
5.4.1 早发声先发声发正确全面的声音 |
5.4.2 转变官方话语建立对话机制 |
5.4.3 洞悉用户需求创新报道思路 |
5.4.4 加强舆论导向疏导民众情绪 |
5.4.5 强化事实核查完善官方辟谣机制 |
5.5 自律与他律制度的双重结合 |
5.5.1 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伦理道德 |
5.5.2 完善新闻法律法规及新闻监督管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新闻的知识特性研究 ——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路径:知识社会学 |
1.3 重要概念的界定 |
1.3.1 知识 |
1.3.2 经验 |
1.3.3 新闻 |
1.4 研究综述 |
2 人类知识的区分与溯源 |
2.1 个体知识类型的区分:感知和理解 |
2.2 帕克的“知识连续统”思想 |
2.3 表征和对象:不同知识类型边界的探索 |
2.3.1 知识表征的区分:身体性知识与符号性知识 |
2.3.2 知识对象的区分:实在的层次与抽象阶梯 |
3 社会世界的知识建构与新闻的定位 |
3.1 双向建构:赋予社会世界的经验以秩序 |
3.1.1 人类社会的经验如何分化成了事实和价值 |
3.1.2 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双向建构 |
3.2 新闻:面向社会公共领域的感知性知识 |
3.2.1 新闻的对象:事物世界和人格世界 |
3.2.2 新闻的表征:文学与科学的语言 |
4 新闻建构社会实在的“理想类型” |
4.1 样本来源、研究方法 |
4.1.1 样本来源:普利策新闻奖作品(1998-2016) |
4.1.2 研究方法 |
4.2 理论框架:罗伊·巴斯卡尔的三重实在观 |
4.3 理论假设下的“理想类型” |
4.4 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中的“理想类型” |
4.4.1 经验具象类型(事件→经验) |
4.4.2 经验抽象类型(经验→事件) |
4.4.3 机制预警类型(事件→经验→机制)(经验→事件→机制) |
4.4.4 “理想类型”的区别和联系 |
4.5 经验的具象和抽象:新闻的不同知识向度 |
4.5.1 新闻将经验建构为事实和因果关系 |
4.5.2 新闻将经验建构为共享的价值和意义 |
5 新闻的知识特性限制和客观性 |
5.1 生活世界的结构限制 |
5.1.1 生活世界的结构:现象学的解释 |
5.1.2 新闻报道与科学探究:自然态度到怀疑态度 |
5.1.3 新闻知识特性的限制:感知闭环结构 |
5.2 重思新闻的客观性 |
5.2.1 新闻独特的客观性:“客观地”感知社会世界 |
5.2.2 主客分离与主客统一:新闻客观性的双重意涵 |
5.2.3 新闻客观性:回归交流的本质 |
6 新闻与社会关系的再审视 |
6.1 对传统新闻观的反思 |
6.2 新闻研究中的二元路径 |
6.3 传递和仪式的辩证运动:新闻的社会功能 |
6.3.1 新闻作为社会生存气候和道德气候的表征 |
6.3.2 新闻作为信息和仪式的双重社会控制 |
6.3.3 新闻促进意识形态的冲突与调和 |
6.4 新闻“真实感”与社会“真实图景” |
结语:新闻是一种平等获取的公共知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新闻真实空壳论的范畴拯救(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真实是事件原型真实 |
二、新闻真实是一种“存在” |
三、新闻真实的三种状态 |
(一)真实地概述事实 |
(二)真实再现事件的过程 |
(三)真实再现事实的趋向 |
四、新闻的真实度与准确度 |
五、单一事件新闻真实的相对性 |
四、新闻的整体真实及呈现 |
(8)新闻报道的角度、深度和可信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9)新闻正义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新闻正义值得追问 |
1.1 新闻实践中的正义问题 |
1.1.1 公信还是私利 |
1.1.2 自由还是隐私 |
1.1.3 事实还是真相 |
1.2 正义在新闻实践中的衍变 |
1.2.1 正义在中国新闻史上的衍变 |
1.2.2 正义在西方新闻史上的发展 |
1.3 新闻正义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1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研究 |
1.3.2 国内新闻正义研究及关注热点 |
1.3.3 中国与西方新闻正义研究比较 |
1.4 新闻正义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 |
1.4.1 新闻正义研究的意义 |
1.4.2 新闻正义研究的思路 |
1.4.3 新闻正义的研究方法 |
2 新闻正义的基本内涵 |
2.1 作为新闻正义研究的新闻 |
2.1.1 信息论的新闻定义 |
2.1.2 新闻正义研究的新闻是信息传播活动 |
2.2 作为新闻正义研究的正义 |
2.2.1 正义是实践准则又是理想追求 |
2.2.2 社会正义标示秩序之美和制度之德 |
2.3 作为新闻价值的正义 |
2.3.1 价值反映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
2.3.2 新闻价值标示新闻事实的选择和新闻的社会评价 |
2.3.3 正义是新闻价值的向度 |
2.4 作为社会正义的新闻正义 |
2.4.1 新闻正义是新闻说话的正义 |
2.4.2 新闻正义是新闻为社会说话的正义 |
2.4.3 新闻正义是新闻为社会正义说话的正义 |
3 新闻正义的理论基础 |
3.1 新闻正义的伦理学根据 |
3.1.1 儒家伦理思想 |
3.1.2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 |
3.1.3 基督教伦理思想 |
3.1.4 康德的责任伦理思想 |
3.1.5 自由至上主义伦理思想 |
3.1.6 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
3.1.7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
3.1.8 社群主义伦理思想 |
3.2 新闻正义的伦理学分析 |
3.2.1 福利论视域的新闻正义分析 |
3.2.2 义务论视域的新闻正义分析 |
3.2.3 德性论视域的新闻正义分析 |
3.3 新闻正义的传媒理论分析 |
3.3.1 传媒威权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新闻正义 |
3.3.2 传媒自由至上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新闻正义 |
3.3.3 传媒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新闻正义 |
3.3.4 传媒苏联共产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新闻正义 |
4 新闻正义的多维考量 |
4.1 新闻自由与责任相伴而生 |
4.1.1 新闻自由是绝对意义的相对自由 |
4.1.2 新闻责任是新闻对社会的担当 |
4.1.3 新闻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及新闻正义 |
4.2 新闻的公共性与自利性相持博弈 |
4.2.1 新闻的公共性以社会利益至上 |
4.2.2 新闻的自利性以自我生存为本 |
4.2.3 新闻公共性与自利性的博弈及新闻正义 |
4.3 新闻的真相追寻与隐私保护相互制约 |
4.3.1 追寻真相是新闻的基本要求 |
4.3.2 保护隐私是个人的基本权利 |
4.3.3 追寻真相与保护隐私的冲突及新闻正义 |
5 新闻正义的实现途径 |
5.1 与新闻正义的实现关联的概念 |
5.1.1 新闻的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 |
5.1.2 新闻的目的正义与手段正义的统一 |
5.1.3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新闻正义的联系与区别 |
5.2 新闻自律 |
5.2.1 新闻自律培育职业道德共识 |
5.2.2 新闻从业者自律 |
5.2.3 新闻媒体自律 |
5.2.4 新闻行业自律 |
5.3 新闻的他律 |
5.3.1 他律是来自他者的约束 |
5.3.2 新闻的道德他律 |
5.3.3 新闻的制度他律 |
5.3.4 新闻的法律他律 |
6 结语:新闻正义无限可能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10)论事实与新闻事实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事实的定义 |
二、新闻事实的定义 |
三、事实与新闻事实的关系 |
四、如何处理事实与新闻事实的关系 |
四、“新闻事实”不等于客观事实(论文参考文献)
- [1]符号学视阈下报纸新闻图片的生成及表达[D]. 胡晓鹤.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人民日报·新青年》专版中的青年榜样形象塑造研究(2013年至2019年)[D]. 潘甜.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对新闻报道的影响研究[D]. 覃建行. 暨南大学, 2019(02)
- [4]基于叙事学理论的《南方日报》扶贫报道研究[D]. 黄丹玮. 暨南大学, 2019(02)
- [5]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专业主义的消解与建构[D]. 刘洋. 湖南大学, 2019(07)
- [6]新闻的知识特性研究 ——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D]. 郑忠明. 武汉大学, 2017(06)
- [7]新闻真实空壳论的范畴拯救[J]. 刘建明. 新闻爱好者, 2016(09)
- [8]新闻报道的角度、深度和可信度[J]. 兰东兴. 新闻窗, 2015(04)
- [9]新闻正义论[D]. 何芳明. 中南大学, 2013(03)
- [10]论事实与新闻事实之关系[J]. 金伟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