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酰氨基己酸锌大鼠一般生殖毒性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钟志明[1](2021)在《雪菊提取物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中丙烯酰胺生成的影响》文中指出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是高温油炸和焙烤食品中产生的食源性有害物质,为了尽可能降低食品中ACR生成量,减少ACR对人类可能的危害,在食品中添加天然抗氧化剂抑制ACR生成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雪菊(Coreopsis tinctoria),又名两色金鸡菊,其提取物(Coreopsis tinctoria Nutt.,CCT)是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本课题选择烤羊肉为研究对象,研究CCT对烤羊肉中ACR生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烤羊肉中ACR的HPLC检测方法研究:筛选了烤羊肉样品前处理方法(萃取溶剂、蛋白质沉淀剂)及HPLC色谱条件,同时验证了HPLC法测定烤羊肉中ACR的可行性,并用该法检测了烤羊肉中ACR的生成量。结果表明:烤羊肉样品中加50%甲醇制备匀浆,甲醇沉淀蛋白,正己烷脱脂,挥干,超纯水复溶;ACR的线性范围为0.1μg/m L-1.6μg/m L,萃取回收率为99.38%-100.40%,加样回收率为97.40%-100.52%,精密度实验的RSD为1.26%-2.60%,显示了良好的准确度及精密度,测得烤羊肉中ACR生成量在0.63μg/g-1.16μg/g之间。表明本方法适用于烤羊肉中ACR的测定。(2)CCT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中ACR生成的抑制效果研究:研究烤制时间和温度对烤羊肉中ACR生成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温度水浸泡处理、CCT浸泡处理、不同温度水和CCT协同处理对烤羊肉中ACR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肉在190℃烤制8 min时,ACR生成量达到最大值,为1.54μg/g;水浸泡处理对ACR生成具有抑制效果,抑制率随水浸泡温度的升高无显着性变化(p>0.05);CCT浸泡对ACR生成具有抑制效果,当浓度为20 mg/m L时,抑制率可达70.07%;CCT与水协同浸泡处理后,抑制率可达84.30%,且协同抑制组的抑制效果要显着优于2种条件单独使用(p<0.05)。(3)CCT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品质的影响:测定CCT与水协同浸泡处理后浸泡液电导率,烤羊肉样品的p H值、色差、质构特性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CT协同水处理组浸泡液的电导率值显着增加(p<0.05),烤羊肉样品溶液p H显着降低(p<0.05),L*值呈下降趋势,a*和b*值呈上升趋势,样品的硬度、弹度、胶黏性、回复性、咀嚼性和黏聚性有显着影响(p<0.05)。烤羊肉的色泽,口感,风味,质地和可接受性随CCT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表明CCT的添加,在降低ACR生成量的同时,可赋予羊肉特殊的风味。(4)CCT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中ACR生成的抑制效果与羊肉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测定CCT协同水处理后羊肉中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以及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结果表明:随CCT浓度的增加,羊肉中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显着增加(p<0.05),还原力显着提高(p<0.05);CCT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ACR抑制作用与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72(p<0.05),0.794(p<0.05),0.574(p>0.05),表明CCT协同水处理使羊肉中引入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增加了羊肉的抗氧化活性,从而成为抑制烤羊肉中ACR生成的影响因素之一。(5)CCT及CCT协同水处理后羊肉中7种多酚的分析: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绿原酸、异奥卡宁、马里苷、芦丁、金丝桃苷、奥卡宁和异绿原酸C 7种多酚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7种多酚分别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26%-101.15%,精密度实验的RSD为0.65%-1.19%;20 mg/m L CCT与水协同浸泡处理后羊肉中7种多酚含量分别为2.21、2.06、2.13、0.20、0.15、3.52、0.34 mg/g,表明CCT中抗氧化活性强的7种多酚进入羊肉中,改变了羊肉的抗氧化活性,从而抑制了烤羊肉中ACR的生成,为CCT对ACR抑制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张梦妍[2](2021)在《抗菌活性成分在不同基质中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毒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菌活性成分可被添加于诸多消毒清洁产品中。但缺乏对消毒清洁类产品的正确使用,可导致抗菌活性成分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对动植物产生毒害作用。随着此类产品使用量的逐年递增,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传播期间,已逐渐显现出对环境的消极影响。目前,已有部分抗菌活性成分被视为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由此可见,抗菌活性成分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已构成威胁。抗菌活性成分可通过生活污水、医疗废水和工业排污等多种途径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并可进一步通过食物和水等方式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本文建立不同基质中抗菌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可为环境法医学、环境科学和食品科学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此外,由于消毒清洁类产品的使用方便且易购得,导致使用者常忽视其毒性。鉴于此,本文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4-氯-3-甲基苯酚和苄索氯铵的毒性分别进行了研究,为抗菌活性成分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提供数据支持。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磁性纳米材料结合HPLC-MS/MS检测不同基质中多种抗菌活性成分目的:基于磁性纳米材料建立地表水中11种不同类型抗菌活性成分和婴幼儿食用果蔬泥中5种季铵类抗菌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不同方法分别合成Fe3O4@PPy磁性纳米颗粒和Fe3O4@Si O2-NH2-G2磁性纳米颗粒。基于优化后的待测物质谱参数和色谱条件,对影响磁性固相萃取过程的相关条件,如吸附和解吸条件等通过单因素评估法进行优化。结果:利用Fe3O4@PPy磁性纳米颗粒对地表水中11种抗菌活性成分的方法回收率为80.21%~105.80%。利用Fe3O4@Si O2-NH2-G2磁性纳米颗粒对婴幼儿食用果蔬泥中季铵类抗菌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中5种待测物的回收率均>80%。两方法均表现出良好线性,具有较低的检出限和定量限以及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小结:建立了基于磁性固相萃取检测不同基质中多种抗菌活性成分的新方法,两种方法灵敏、可靠且稳定,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并获得满意结果。第二部分基于Plackett Burman和Box Behnken设计优化QuEChERS技术用于检测沉积物中的三氯生,三氯卡班和卤卡班目的:基于多因素实验设计方案优化QuEChERS技术建立沉积物中三氯生,三氯卡班和卤卡班3种抗菌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在确定3种待测物的质谱参数和色谱分离条件后,首先利用单因素评估法选取样品前处理过程的影响因子;然后,采用Plackett Burman设计筛选出影响萃取效率的显着因素;最后,通过Box 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显着因素的取值进行优化并确定。结果:本工作使用单因素评估法、Plackett Burma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河沿岸河漫滩沉积物中三氯生、三氯卡班和卤卡班的最佳前处理条件,包括乙腈10.35 m L,30.5℃超声处理13 min,0.1 g Mg SO4和0.3 g PSA,且进行1次萃取即可。方法学验证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较高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以及较低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可用于实际沉积物样品中3种抗菌活性成分的同时测定。小结:优化后QuEChERS技术结合HPLC-MS/MS可用于河沿岸河漫滩沉积物中三氯生、三氯卡班和卤卡班的成功测定。第三部分基于高分辨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抗菌活性成分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目的:应用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4-氯-3-甲基苯酚和苄索氯铵分别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方法:根据4-氯-3-甲基苯酚对成年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确定4-氯-3-甲基苯酚的斑马鱼半致死浓度,选取10%的半数致死浓度进行成年斑马鱼慢性毒性的代谢组学分析。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苄索氯铵对斑马鱼胚胎和成年雄性斑马鱼的半数致畸浓度和半数致死浓度,分别选择高低两个暴露浓度对不同发育时期斑马鱼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代谢组分析均通过、UPLC-QTOF-MS进行测定,所得数据由XCMS、SIMCA14.1、HMDB、mz Cloud和Metabo Analyst 5.0等多种软件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4-氯-3-甲基苯酚和苄索氯铵均可对成年斑马鱼产生毒性效应,并且主要影响斑马鱼体内甘油磷脂的代谢。苄索氯铵还可对斑马鱼胚胎造成明显的毒性效应,主要对氨酰基t RNA的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以及精氨酸的生物合成等7条代谢途径产生干扰。小结:4-氯-3-甲基苯酚和苄索氯铵对斑马鱼均可产生毒性效应。
王毅[3](2020)在《苦马豆素致N-聚糖糖基化修饰改变对小鼠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苦马豆素是疯草生物碱中的主要有毒成分,当家畜采食疯草导致苦马豆素中毒后,会出现蹒跚、消瘦以及运动障碍等症状。苦马豆素中毒主要表现为家畜组织发生广泛性的空泡变性,是由于苦马豆素抑制糖苷酶活性,导致N-聚糖加工过程紊乱,糖基化水平异常,富含甘露糖的低聚糖在细胞中大量蓄积所引起,会使许多生物学过程发生障碍。苦马豆素对生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母畜中毒后会引起不孕,生殖激素分泌紊乱,卵巢组织发生空泡变性或黄体细胞凋亡;妊娠母畜则出现流产,产下死胎、畸胎、弱胎等,导致生殖性能下降。糖基化修饰广泛存在于机体各个阶段,促性腺激素属于糖蛋白激素,糖基化水平对其正常活性与半衰期都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促性腺激素的受体也具有糖基化结构,他们的功能受到糖基化水平的制约。生殖激素及其受体对于正常妊娠的维持有决定性意义,二者异常必然引起生殖障碍。那么苦马豆素是怎样影响N-聚糖加工过程的;是如何影响对家畜生殖激素分泌的调节;又是如何影响孕畜生殖激素的分泌及其受体表达量?因此,本试验通过苦马豆素腹腔注射对小鼠进行染毒,建立中毒模型,记录妊娠期6 d、11 d、16 d小鼠的生殖指数,妊娠胚胎数、胚胎重量等;分娩0 d、7 d、14 d记录仔鼠成活率及体重;采集妊娠期6 d、11 d、16 d小鼠的肝、脾、卵巢、胎盘、胎儿(包含子宫)进行病理学组织观察。收集妊娠期6 d、11 d、16 d小鼠的血液、垂体组织,利用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糖基转移酶活性及表达量,单糖水平;选取染毒小鼠垂体,利用MALDI-TOF-MS质谱法检测垂体组织中糖链结构的改变以及的变化。收集妊娠期6 d、11 d、16 d小鼠的血液及卵巢,利用ELISA、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生殖激素水平,以及其受体和类固醇限速酶蛋白和基因的表达量。试验一结果:苦马豆素试验组小鼠生殖指数,妊娠胚胎数、胚胎重量,仔鼠成活率及体重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理组织结果:肝脏、脾脏出现炎性反应;早期胚胎充血,晚期胚胎发育不良;胎盘绒毛板发育不良;妊娠末期子宫内膜固有层出现大量聚糖沉积;卵巢卵泡及黄体数目异常;试验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垂体的糖链结构发生改变,复合型聚糖的数量逐渐减少,杂合型聚糖的数量增加;试验组小鼠垂体糖基转移酶的活性与蛋白质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小鼠血液葡萄糖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三结果:生殖激素的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小鼠生殖激素受体的基因及蛋白质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小鼠性类固醇合成限速酶的基因及蛋白质的表达量都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马豆素抑制N-聚糖加工关键酶的活性,引起N-聚糖合成异常,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又通过抑制生殖激素受体进一步影响激素的活性;同时苦马豆素通过抑制性类固醇激素合成限速酶导致性类固醇激素分泌紊乱,最终造成机体生殖激素分泌紊乱,小鼠繁殖性能下降。
于利莉[4](2019)在《毒死蜱和氧乐果在小麦生长贮藏过程中的降解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拟研究两种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和氧乐果在小麦生长和贮藏过程中的降解规律,并在代谢组学的水平上进一步探讨小麦在毒死蜱和氧乐果胁迫下代谢应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毒死蜱和氧乐果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降解规律本研究采用UPLC-QTOF/MS检测技术,通过在小麦开花灌浆期花后7天喷施不同剂量的毒死蜱和氧乐果,研究其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毒死蜱和氧乐果在小麦不同部位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33-5.05天和3.65-8.02天,其中毒死蜱的降解速率较快,属于易降解农药;氧乐果降解速率较慢,残留风险较大。毒死蜱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会发生亲核加成取代反应生成代谢产物3,5,6-三氯-2-吡啶醇(3,5,6-trichloro-2-pyridinol,3,5,6-TCP);氧乐果分子中与磷原子相连的基团被羟基取代,在各种水解酶的作用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形成代谢产物磷酸二甲酯(dimethyl phosphate,DMP)。代谢物在小麦各部位中的残留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并在施药后第3、7或11天达到最大值,其后逐渐降解。2.毒死蜱和氧乐果在小麦贮藏过程中的降解规律本试验系统研究了田间施用的毒死蜱和氧乐果在小麦贮藏过程中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毒死蜱和氧乐果在小麦贮藏过程中会代谢产生中间产物3,5,6-TCP和DMP。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小麦籽粒中的母体农药与代谢产物均呈现逐渐降解的变化规律,其降解趋势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毒死蜱和氧乐果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3.58-66.00天和11.85-30.94天;代谢产物3,5,6-TCP和DMP的初始残留浓度显着低于母体农药毒死蜱和氧乐果,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1.85-30.94天和11.87-31.50天。在室内贮藏环境中,毒死蜱的降解速率较慢,降解半衰期较长,残留风险较大。3.毒死蜱和氧乐果胁迫下小麦的代谢组学差异分析本研究运用UPLC-QTOF/MS检测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结合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探讨小麦在毒死蜱和氧乐果胁迫下的应答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在毒死蜱和氧乐果胁迫下体内的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和糖代谢等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游离氨基酸对外界农药胁迫的应答不敏感,部分氨基酸衍生物和肽类在农药胁迫下显着上调,参与农药胁迫的代谢循环。部分脂肪酸如十七烷酸、亚油酸和棕榈油酸的含量也显着积累,以缓解逆境对小麦植株生物膜造成的损害。在两种农药胁迫下,小麦体内的泛酸和二氢叶酸均在短时间内迅速上调,以促进植物细胞的生长繁殖,泛酸和二氢叶酸可能是小麦在农药胁迫下维持机体代谢平衡的关键适应机制。此外,农药胁迫还会诱导小麦体内糖类物质的显着积累为机体供能,增强了农药胁迫下小麦体内的渗透调节。
李维薇[5](2019)在《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病证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提出目 的:通过对婴儿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肝炎血浆及尿液的代谢组学检测,建立该疾病基于差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湿热内蕴证、脾虚湿困证及气滞血瘀证的代谢物特征谱库。明确婴儿HCMV肝炎各证型的代谢网络变化特征,为婴儿HCMV肝炎证本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同时将HCMV导致的婴儿肝脏损伤分为无黄疸型HCMV肝炎、HCMV胆汁淤积性肝病及胆道闭锁伴HCMV感染这三种临床常见类型,通过对血浆样本的代谢组学检测,探讨HCMV造成肝脏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这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通过对婴儿肝炎综合征气滞血瘀证患儿和肝外胆道闭锁气滞血瘀证患儿的尿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检测,总结气滞血瘀证的生物标志物,寻找“异病同证”的生物学依据;同时寻找胆道闭锁的生物标志物,探索该疾病的无创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血浆、尿液样本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技术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血浆和尿液样本的代谢组学检测。本研究第二部分为纳入患儿的临床研究,详细列出了每一例HCMV肝炎患儿的黄疸程度及持续时间、症状体征及辨证分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分组,并进行各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统计和实验室检查分析。本研究第三部分,共采集婴儿HCMV肝炎患儿的血浆样本115例,其中湿热内蕴证38例、脾虚湿困证36例、气滞血瘀证41例,另收集同时期正常对照组39例。采用UHPLC-LTQ/Orbitrap-MS和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检测所有血浆样本,获得各组的代谢轮廓。同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综合非参数检验及倍数变化(Fold change,FC)结果进行差异性代谢物筛选,通过LipidBlast、Mona等数据库鉴定差异性代谢物,寻找该疾病湿热内蕴证、脾虚湿困证及气滞血瘀证的潜在血浆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第四部分,共采集婴儿HCMV肝炎患儿的尿液样本122例,其中湿热内蕴证44例、脾虚湿困证35例、气滞血瘀证43例,另收集同时期正常对照组40例,均为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体检的健康婴儿。同样采用UHPLC-LTQ/Orbitrap-MS和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检测所有尿液样本,获得各组的代谢轮廓。同时对数据进行PCA和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综合非参数检验及FC结果进行差异性代谢物筛选,并鉴定差异性代谢物,寻找该疾病湿热内蕴证、脾虚湿困证及气滞血瘀证的潜在尿液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第五部分,研究共纳入127例受试者,其中HCMV婴儿肝炎22例、HCMV胆汁淤积性肝病39例、HCMV感染伴胆道闭锁26例,正常对照组40例。采集这些受试者的血浆样本,采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进行检测,获得各组的代谢轮廓。同时对数据进行PCA和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综合非参数检验及FC结果进行差异性代谢物筛选,并鉴定差异性代谢物。总结HCMV肝脏损伤涉及的代谢通路,寻找HCMV感染伴胆道闭锁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第六部分,研究共纳入101例受试者,其中胆道闭锁患儿25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38例,正常对照组婴儿38例。采集这些受试者的尿液样本,采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进行检测,获得各组的代谢轮廓。同时对数据进行PCA和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综合非参数检验及FC结果进行差异性代谢物筛选,并鉴定差异性代谢物。寻找气滞血瘀证生物标志物;同时寻找胆道闭锁相关的尿液生物标志物,探索代谢组学技术用于胆道闭锁无创诊断的可行性。结 果:本研究第二部分发现气滞血瘀证组患儿黄疸程度重,持续天数长,胆汁淤积性肝病、胆道闭锁及肝硬化是该证型常见的西医肝脏损害类型。脾虚湿困证组患儿黄疸程度较轻,湿热内蕴证组患儿黄疸程度轻重不一,无黄疸型HCMV肝炎与胆汁淤积性肝病是这两个证型常见的西医肝脏损害类型。在实验室检查中,气滞血瘀证组肝脾肿大、肝硬化、胆囊充盈欠佳者较多,说明该证型肝脏损伤程度较重。本研究第三部分发现HCMV肝炎湿热内蕴证、脾虚湿困证及气滞血瘀证和正常对照组在PCA模型和OPLS-DA模型中区分明显,各证型在代谢物层面存在显着差异。三个证型组共有35个共同差异性代谢物,涉及甘油三酯、鞘磷脂、磷脂酰胆碱及溶血磷脂酰胆碱代谢紊乱,其中又以甘油三酯代谢紊乱最为显着。甘氨胆酸在气滞血瘀证组显着上调,是该证型可能的生物标志物。褪黑素在湿热内蕴证组显着上调,与该证型的炎症状态有关。本研究第四部分发现HCMV肝炎各证型组的尿液样本在PCA模型和OPLS-DA模型中均区分明显,提示各证型在尿液代谢物层面存在显着差异。各证型均涉及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精氨酸与鸟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紊乱。湿热内蕴证组存在D-葡萄糖、D-麦芽糖及柠檬酸等能量相关代谢物的下调;脾虚湿困证组存在氨基丙二酸、丁酸、马尿酸等与肠道菌群相关代谢物的上调或下调,涉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赖氨酸的降解及生物合成,组氨酸代谢通路的紊乱;气滞血瘀证存在氨基酸代谢通路的紊乱及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柠檬酸循环等能量相关代谢通路的紊乱。本研究第五部分根据HCMV致不同类型肝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HCMV婴儿肝炎组、HCMV胆汁淤积性肝病组及HCMV合并胆道闭锁组,并通过与正常对照组的对比,最终找到29个差异性代谢物。这些差异性代谢物涉及一系列氨基酸、脂肪酸及能量代谢紊乱。此外,我们还发现5个差异性代谢物,即氨基甲酸、谷氨酸、L-天冬氨酸、L-高丝氨酸,去甲肾上腺素均在HCMV合并胆道闭锁组上调,经ROC分析这5个代谢物构建的诊断模型可以较好区分HCMV合并胆道闭锁组和HCMV胆汁淤积性肝病组。本研究第六部分描述了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气滞血瘀证的尿液代谢轮廓。在OPLS-DA模型中,胆道闭锁组、婴儿肝炎综合征组和正常对照组区分明显,提示各组存在代谢组学差异。两个疾病的气滞血瘀证均涉及氨基酸及嘌呤代谢紊乱。此外经ROC分析发现α-氨基己二酸N-乙酰基-D-甘露糖胺是区分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论:1.使用本研究所采用的UHPLC-LTQ/Orbitrap-MS和GC-MS代谢组学技术能够对HCMV肝炎湿热内蕴证、脾虚湿困证及气滞血瘀证血浆及尿液样本进行代谢轮廓分析,并能够区分和阐述各证型与正常对照组不同的代谢特征。2.根据本研究第二部分基于UHPLC-LTQ/Orbitrap-MS和GC-MS的血浆样本代谢组学检测,初步确定HCMV肝炎各证型血浆样本呈不同的代谢特征。各证型均涉及甘油三酯、鞘磷脂、磷脂酰胆碱及溶血磷脂酰胆碱代谢紊乱,以甘油三酯代谢紊乱最为显着。3.根据本研究第三部分基于UHPLC-LTQ/Orbitrap-MS和GC-MS的尿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初步确定HCMV肝炎各证型尿液样本呈不同的代谢特征。各证型均涉及氨基酸代谢紊乱,湿热内蕴证主要表现为能量代谢紊乱,脾虚湿困证涉及肠道菌群相关代谢物代谢紊乱,气滞血瘀证以氨基酸及能量相关代谢紊乱为主。4.根据本研究第四部分基于GC-MS的血浆样本代谢组学检测,初步确定HCMV致不同类型的肝脏损害有不同的代谢特征。HCMV造成的肝脏损害均存在氨基酸、脂肪酸及能量代谢紊乱。根据差异性代谢物构建的诊断模型可较好区分HCMV合并胆道闭锁组和HCMV胆汁淤积性肝病组。5.根据本研究第五部分基于GC-MS的尿液样本代谢组学检测,发现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气滞血瘀证均涉及氨基酸及嘌呤代谢紊乱,证实了“异病同证”有其科学内涵。根据差异性代谢物构建的诊断模型可较好区分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综合征。
陈诚[6](2019)在《妊娠期用药咨询人群用药现状与妊娠结局随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妊娠期间的安全用药对于母婴均至关重要。但大多数药物缺乏在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数据。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用药咨询人群的用药现状及用药安全性,并随访该人群用药后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明确用药与不良妊娠结局及异常新生儿情况的相关性,为促进妊娠期安全用药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妊娠期用药咨询专科门诊就诊的咨询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妊娠期用药咨询数据管理系统”对研究人群进行详细的登记纳入和持续性随访。在登记随访的基础上,首先评估了研究人群的用药概况及用药安全性,并对使用高风险药物(D或X级药物)的人群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孕妇高风险药物使用的可能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研究人群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随访结果,探讨了孕妇年龄、妊娠史、用药数量、用药风险级别及用药时期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最后以利巴韦林作为具体的研究药物,分析了妊娠期利巴韦林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及出生缺陷等的相关性,提供了更多利巴韦林在妊娠期的安全性信息。结果:观察时期内共纳入635名咨询孕妇,完成随访567例,失访率10.71%。研究人群中70%以上是在未知妊娠状态下使用了药物,人均用药3种,并且超过90%的用药是在妊娠早期(<12周);最常见的用药原因为上呼吸道感染;使用率最高的三类药物为中成药、抗菌药及抗过敏药。研究人群使用的药物中,B级和C级药物种类数最多且使用率最高,并且约35%的孕妇有过至少一次高风险药物(D级或X级药物)使用或暴露,最常用的X级药物为利巴韦林;单因素分析发现,多次妊娠者较初次妊娠者更可能使用高风险药物,有不良妊娠史者较无不良妊娠史者更可能使用高风险药物,孕周≤12周者较孕周>12周者更可能使用高风险药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周≤12周者使用高风险药物的概率是孕周大于12周者的2.25倍(95%置信区间为1.29-3.91)。研究人群的活产率为81.66%,自发流产率为7.76%,选择性终止妊娠发生率为4.94%,早产率为9.05%。对不同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的单因素分析发现,用药风险等级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有影响,相比于使用其他等级药物者,X级药物使用者的活产率更低、自发流产率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更高,D级和X级药物使用者选择性终止妊娠发生率更高。另外,与未暴露人群相比,妊娠期利巴韦林暴露人群自发流产的发生风险可增加2倍以上,选择性终止妊娠的发生风险可增加7倍以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可增加6倍以上,但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并未见增加。结论:妊娠期用药咨询人群中使用高风险药物(D级或X级药物)者较多,且大部分药物为孕早期未知妊娠状态下的意外暴露,而高风险药物的使用与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有关。因此,加强对育龄女性用药意识的宣传,减少妊娠期药物意外暴露的发生;同时持续对使用高风险药物的孕妇进行监测和随访,收集更多高风险药物在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信息,对于推动妊娠期的安全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于金高[7](2018)在《“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禁忌基础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及水通道蛋白的生物学机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属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基于“十八反”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2011CB505300)——“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关系与毒效表征的基础研究(2011CB505303)课题中的一部分。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甘草-芫花反药组合为主要研究内容,分别从肠道病理损伤、肠道黏液分泌、肠道菌群以及水通道蛋白等方面研究二者配伍禁忌的生物学机制;论文同时以肠道菌群为中心点,研究了甘草与甘遂、京大戟、海藻等合用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分为4个章节,各章节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归纳如下:一、文献研究本部分依次从中药配伍安全性研究现状、中药“十八反”现代研究进展、甘草-芫花配伍禁忌毒效表征和物质基础三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在中药“十八反”现代研究部分较详细地归纳了 9个方面的反药配伍禁忌的生物学机制。最后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案。二、基于肠道和肠道菌群的甘草-芜花反药组合生物学机制(一)基于整体动物水平的甘草-芫花反药组合致肠道机械屏障损伤的研究1.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小鼠肠黏膜组织的影响本节以正常小鼠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肠道病理标记物水平以及肠道组织病理切片两个方面反映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肠黏膜组织损伤情况。结果表明,芫花或甘草单用对小鼠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无明显影响,但甘草-芫花合用则明显升高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表明甘草-芫花合用造成了肠黏膜组织损伤;同时相比于芫花或甘草单用组,甘草-芫花合用组磷酸脂多糖入血量显着增加,表明甘草-芫花合用损伤了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小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各肠段的病理组织切片显示,芫花或甘草单用可造成轻微的十二指肠损伤,但是对回肠和结肠基本无明显影响;但是甘草-芫花合用不仅对十二指肠有轻微损伤,且能造成回肠黏膜发生明显的炎症浸润、黏膜下层水肿以及黏膜上皮细胞缺失现象。2.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小鼠肠道黏液化学表型的影响实验进一步对小鼠肠道黏液进行考察,从黏液的唾液酸修饰、硫酸化修饰情况反映黏液的稳定性及其对肠道微环境的影响。实验表明,芫花单用能够增加小鼠肠道中性黏液/酸性黏液的比例,而芫花与甘草合用后进一步增加该比例,即减少酸性黏液的比例。类似的,芫花或甘草单用能够增加小鼠肠道黏液硫酸化黏液的比例,甘草-芫花合用后进一步增加该比例,使黏液更加偏向硫酸化修饰。黏液的这些化学表型变化将使黏液层稳定性下降,酸性下降,并可能促进硫酸盐还原菌的增殖。3.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黏膜上皮紧密连接、黏液分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从黏膜上皮紧密连接、黏液分泌相关蛋白表达的角度研究甘草-芫花合用导致肠道机械屏障受损的生物学机制。芫花或甘草单用不能明显影响小鼠回肠黏液蛋白MUC2和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但甘草-芫花合用则显着下调小鼠回肠MUC2蛋白和ZO-1蛋白的表达,同时显着上调白介素-1β、白介素-6的表达量。同样在结肠,甘草-芫花合用能够显着下调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量,显着上调白介素-1β表达量。(二)基于细胞水平的甘草-芜花反药组合致肠道机械屏障损伤的研究本节实验从肠黏膜细胞存活率、迁移率以及肠黏膜细胞黏液分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等方面探究甘草-芫花合用损伤肠道机械屏障的生物学机制,并明确具体化学成分。实验表明,甘草、芫花或甘草-芫花合用,以及芫花酯甲、甘草酸等化学成分均不能明显影响IEC-6细胞的生长和迁移,说明肠黏膜组织损伤是由药物本身之外的因素导致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芫花素、芹菜素、甘草酸及其单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能够剂量依赖性降低LS174T细胞MUC2蛋白的表达,芫花酯甲能够剂量依赖性升高该细胞MUC2蛋白表达,而甘草酸能够削弱芫花酯甲上调MUC2蛋白表达的作用。甘草酸、芫花素等成分还能同时下调MUC2基因转录,甘草酸、甘草次酸、芫花酯甲等成分能够上调黏液硫酸化修饰相关基因转录。在IEC-6细胞中,芫花素、芹菜素、芫花酯甲以及甘草酸单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甘草次酸均能剂量依赖性下调ZO-1蛋白的表达。可见,芫花和甘草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均能同时下调肠黏膜细胞黏液分泌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二者合用将导致药效的叠加,从而引起甘草-芫花合用对肠黏膜机械屏障的损伤。(三)基于细胞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甘草-芜花反药组合调节肠道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本节实验主要以肠黏膜细胞LS174T为研究对象,并选取芫花中的芫花素和甘草中的甘草酸为代表性成分,研究芫花素、甘草酸以及二者合用对LS174T细胞代谢轮廓和蛋白质组的影响,从而分析芫花素-甘草酸合用可能在哪些方面影响肠道屏障功能。实验表明,芫花素和甘草酸均能影响LS174T细胞的甘油磷脂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代谢功能,二者合用后则主要影响甘油磷脂代谢通路,说明二者在甘油磷脂代谢通路方面产生叠加作用。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异常将对细胞膜及其膜受体的功能产生干扰。蛋白质组学实验表明,芫花素和甘草酸造成的上调或下调差异蛋白中,各有将近一半的差异蛋白为二者共有,说明芫花素和甘草酸的调节作用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叠。在代谢通路方面,芫花素和甘草酸显着调节的20条通路中,有8条通路为二者共有,且在合用组这些通路调节作用得到加强。芫花素-甘草酸合用能够影响包括病毒感染、致病菌感染、紧密连接、细胞损伤等方面的生物学过程,这些过程与肠道屏障功能密切相关。(四)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宏基因组的影响本节实验应用16SrDNA测序的方法研究甘草-芫花反药组合的配伍禁忌特征,通过比较甘草、芫花或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正常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挖掘合用增毒相关信息。结果表明相较于芫花或甘草单用,甘草-芫花合用能够更加明显地引起小鼠肠道菌群群落结构的变化。芫花或甘草单用分别引起3个和2个菌属丰度发生变化,而甘草-芫花合用能够引起13个菌属丰度变化,且能够引起条件性致病菌脱硫弧菌属丰度提高近10倍,相关性分析表明脱硫弧菌属相关菌群丰度也发生了显着变化。宏基因组预测分析表明,甘草、芫花和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共引起肠道菌群2306个代谢基因发生变化,对应着341条代谢通路中的化学反应。在芫花或甘草引起的前20条差异化学反应中,均出现硫化氢代谢相关基因,且在甘草-芫花合用组中这10个基因的丰度均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通过检测小鼠粪便和血清中的硫化氢水平发现,甘草-芫花反药组合能够显着提高小鼠粪便硫化氢含量,并显着降低小鼠血清硫化氢浓度,说明甘草-芫花反药组合打破了小鼠肠道硫化氢代谢平衡。三、甘草与甘遂、大戟、海藻等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章内容在甘草-芫花反药组合研究的启发下,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探索“藻戟遂芫俱战草”中其它反药组合的配伍禁忌特征。并且进一步利用肠道菌群预测大戟类药材千金子与甘草之间是否也存在配伍禁忌。结果表明甘草-甘遂反药组合对肠黏膜组织不能造成明显的损伤,且与甘遂或甘草单用相比甘草-甘遂合用也不能进一步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但是,肠道菌群研究显示,甘草-甘遂反药组合能够造成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发生显着的变化,使脱硫弧菌属细菌的丰度上升10倍,使极低丰度的寄生型支原体属细菌上升至15.5%的丰度,成为丰度最高的菌属。同时,合用组中肠道菌群宏基因组中碳固定通路、能量代谢通路、醌类合成通路相关基因均被下调,而磷酸转移酶系统、戊糖磷酸途径、甘油酯代谢和脂代谢通路相关基因均被上调。这些基因调节均与支原体属细菌的变化相吻合。进一步研究表明,甘草-甘遂反药组合破坏了肠道菌群脂代谢平衡和硫化氢代谢平衡,使粪便中胆固醇含量和硫化氢含量均显着增加。这些结果表明甘草-甘遂反药组合破坏了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及其相关代谢平衡,可能会对机体健康产生威胁。甘草-京大戟反药组合、甘草-海藻反药组合均能够显着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扰乱菌群的代谢。其中甘草-京大戟组合能够增加产生氨气和硫化氢的细菌丰度,并增加支原体属等寄生型细菌的丰度,增加肠道菌群孢子形成相关代谢、脂类代谢等功能,削弱肠道菌群三羧酸循环等能量代谢功能。甘草-海藻组合同样能够增加支原体属细菌丰度,扰乱肠道菌群果糖代谢、脂肪酸代谢以及含硒化合物代谢等功能。千金子中的二萜醇酯类化合物大戟因子L1与甘草合用同样能够扰乱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代谢、亮氨酸代谢、甲烷代谢、糖鞘脂合成、鞘脂代谢、分支酸代谢等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功能,降低蛋白质修复功能和碳水化合物降解功能,使肠道菌群较多地分解芳香氨基酸产生吲哚等有害代谢产物,同时碳水化合物降解功能降低不利于短链脂肪酸等物质的产生,不利于维护肠道菌群群落结构的稳定。四、基于水通道蛋白(AQPs)的甘草-芫花反药组合生物学机制(一)甘草-芜花反药组合利尿作用评价采用腹腔水负荷小鼠模型分别表征芫花单用、甘草单用以及甘草-芫花合用对小鼠尿量的影响,并对影响尿液生成的关键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药典高限剂量范围内,芫花单用能够表现出明显的利尿作用,甘草对小鼠尿量无明显影响,但是当芫花与甘草合用后芫花的利尿作用明显降低。在此过程中,无论是甘草、芫花或甘草-芜花合用对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明显影响。芫花在发挥利尿作用的同时能够显着降低尿液浓缩倍速,稀释尿液,而甘草或甘草-芫花合用均无此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芫花单用对尿液中主要电解质Na+、K+、Cl-离子的重吸收均无显着影响,而甘草或甘草-芫花合用能够导致K+离子流失。甘草、芫花或二者合用对血清抗利尿激素、醛固酮水平均无显着影响。综合以上数据,结合文献表明芫花可能通过影响肾小管水分的重吸收发挥利尿作用,而肾脏水通道蛋白AQPs可能是其中的关键靶点。(二)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肾脏AQPs蛋白表达的影响在腹腔水负荷小鼠模型基础上,采用WesternBlot法分别研究甘草、芫花或甘草-芫花组合对肾脏AQPs表达的影响。在肾脏主要的AQPs亚型AQP1、AQP2、AQP3、AQP4中,芫花单用能够显着下调小鼠肾小管AQP2蛋白表达,甘草单用能够显着上调AQP2蛋白表达,而甘草-芫花合用对AQP2蛋白表达量无显着影响。甘草、芫花或甘草-芫花组合对AQP1、AQP3、AQP4蛋白表达均无显着影响,同时对三种AQP2主要的磷酸化形式、对AQP2上游蛋白精氨酸加压素受体AVPV2R蛋白表达均无显着影响。这表明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可能通过直接上调或下调肾小管AQP2蛋白表达量造成合用“降效”的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芫花中的芫花酯甲、芫花素等成分能够剂量依赖性下调肾小管细胞AQP2蛋白表达,而甘草中的入血成分甘草次酸能够剂量依赖性上调肾小管细胞AQP2蛋白表达,且甘草次酸能够减弱芫花酯甲或芫花素的调节作用。动物实验进一步证明,芫花酯甲和芫花素具有一定程度的利尿作用,均能一定程度上下调小鼠肾脏AQP2蛋白表达,且芫花酯甲和芫花素的利尿作用以及下调AQP2的作用均受到甘草酸的干扰而减弱。(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AQP2蛋白调节机制本节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芫花酯甲、芫花素以及甘草次酸调节AQP2的分子机制。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以及信号通路构建,结果表明,芫花素、芫花酯甲和甘草次酸共匹配出30个蛋白靶点和49条信号通路。在甘草次酸相关的11个靶点中,9个靶点同时与芫花酯甲和芫花素关联。在所有靶点和信号通路中,MEK1和FGFR1蛋白及其对应的ERK信号通路同时与芫花酯甲、芫花素以及甘草酸相关,且文献报道该通路参与了 AQP2的调节过程。后续利用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软件进一步证明芫花酯甲、芫花素和甘草酸能够选择性地结合到MEK1蛋白和FGFR1蛋白的活性位点,且结合能均高于各靶点自带的天然配基。后续细胞实验进一步证明芫花酯甲、芫花素、甘草酸均能通过调节肾小管细胞p-ERK和p-CREB水平(ERK通路关键靶点)改变AQP2的表达量,且甘草酸能够减弱芫花酯甲或芫花素的调节作用。
杨锦秀[8](2018)在《小耳畸形围孕期危险因素调查及残耳软骨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先天性小耳畸形位列十大出生缺陷之一,病因复杂尚未明确。研究小耳畸形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至关重要,对该病的早期干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主要着重于外界环境刺激对机体发病学的贡献,有如下两方面:一是通过调查围孕期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对不同分型间的小耳畸形的发病风险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别,探究环境危险因素在小耳畸形发病学中影响;二是通过基于残耳软骨组织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从小分子水平找寻差异代谢物和可能发生紊乱的代谢通路,从这一全新的角度探究小耳畸形的发病机制。方法1.以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因先天性小耳畸形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患者63例。结合国内外文献和临床中发现的影响因素设计问卷,向研究对象的父母亲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基于患者母亲围孕期间的情况进行,包含患者一般信息、居住地环境情况、患者父亲的生活习惯和母亲的生活习惯。收集全部数据整理后,导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研究对象的畸形程度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分型间小耳畸形和环境危险因素之间的联系有无差别。2.在基于医院的研究中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间的单纯性小耳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期行手术治疗的具有正常耳软骨组织的患者(正常治疗过程中包括需要采取耳软骨者)作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实验。手术时采集以上两组人群的耳软骨组织进行分组编号,病例组为小耳畸形患者的残耳软骨组织,共18例;对照组为正常耳软骨组织,共18例。将样本预处理后进行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TOFMS)的代谢组学研究,使用XploreMET软件进行多维和单维数据分析,筛选得出差异性代谢物和可能发生紊乱的代谢通路。结果1.根据畸形程度分成三组,其中Ⅰ型18例(男11例,女7例),Ⅱ型39例(男27例,女12例),Ⅲ型6例(男4例,女2例)。利用单因素分析得出:表明居住地附近的危险因素(周围环境污染情况、空气质量情况、粉尘情况以及家庭装修状况)对不同分型间的小耳畸形的影响没有差别,p值>0.05,统计学无意义;父亲在围孕期吸烟、饮酒或饮茶对不同分型的小耳畸形的影响没有差别,p值>0.05,统计学无意义;母亲在围孕期间暴露于环境危险因素下(饮食喜好、饮茶、饮酒、粉尘、宠物接触、主动或被动吸烟)对不同分型的小耳畸形的影响没有差别,p值>0.05,统计学无意义。2.当根据小耳畸形残耳软剩余量的多少,Ⅰ型为一组,将Ⅱ型和Ⅲ型归为一组,共分为两组,成为二分类变量时,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数据分析得出结果,居住地环境污染对不同畸形程度的小耳畸形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exp(B)值0.531,说明环境污染对两组间的致畸影响存在差异。而其他指标仍无统计学意义。3.基于软骨组织的GC-TOFMS代谢组学研究中,病例组(小耳畸形残耳软骨组织)18例,其中男性8例,源自右耳11例;对照组(正常耳软骨组织)18例,其中男性11例,源自右耳11例。根据多维统计分析发现小耳畸形患者的残耳软骨组织和正常耳形态人群的耳软骨组织中的代谢产物具有差异。进行单维统计分析验证后得出了 26个差异代谢物,其中14个差异代谢物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其p值<0.05。相对于对照组,表达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18种,表达下调者8种。根据代谢通路富集分析(MPEA)得出了与之最为相关的可能发生改变的5条代谢通路:精氨酸合成途径、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途径、维生素B5和辅酶A合成途径、β-丙氨酸合成途径、甘油磷脂合成途径。其中,前三条通路显着相关,其p值<0.05。结论1.本研究得出围孕期暴露于已发现的环境危险因素时,不同分型的小耳畸形间的致畸影响基本上无差别,即虽然环境危险因素对小耳畸形的发生风险存在意义,但是畸形的严重程度与暴露在某种环境因素下并不相关。这一点应加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的验证。2.本研究从基于软骨组织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成功筛选出了表达异常的差异性代谢产物和相应地发生改变的代谢通路,发现精氨酸、牛磺酸、L-半胱氨酸和泛酸的合成途径和小耳畸形的发生可能存在关联。我们因此推测,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病机制有如下可能性:一是可能与胶原蛋白的含量和分布情况相关,二是可能与胚胎时期发生了某种局部的炎症反应相关,三是可能与妊娠期妇女围孕期对维生素B5的补充量不足相关。本研究证明了从小分子水平上进行代谢机制研究小耳畸形的发病机制是可行的,差异代谢物的发现为其早期干预提供了可能,需要靶向代谢组学的进一步验证。
陈增龙[9](2017)在《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环境行为与毒性差异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业生产中新烟碱类手性农药环境投放量日益增大,对世界性有益昆虫蜜蜂和蚯蚓毒性高,给农业环境生物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开展对映体水平的环境行为和毒性差异机制研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本论文选取典型新烟碱类手性农药呋虫胺为研究对象,评价了其对典型靶标害虫棉蚜(Aphis gossypii)和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的对映体选择性生物活性,以及对重要非靶标生物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生态毒性,探究了呋虫胺对映体在植物和土壤体系中的对映体选择性环境行为归趋,阐明了其主要降解产物和代谢途径,明确了呋虫胺安全使用的关键控制点。通过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手段揭示了呋虫胺对映体对蜜蜂和蚯蚓的生态毒理差异的分子机制。为呋虫胺的环境风险评估、安全使用和低风险手性单体农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解决呋虫胺对蜜蜂、蚯蚓的毒性等科学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通过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对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对映体进行手性分离,将中心组合设计模型融入到色质联用方法开发中,系统筛查了手性固定相(包括不同填料、粒径和内径)、流动相(包括不同种类、比例和添加剂)、流速、背压以及柱温对分离参数的影响,明确了自变量间的交互效应与因变量的显着影响因子;结合在线旋光检测器鉴别了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对映体旋光构型;并制备了高纯度的S-(+)-呋虫胺和R-(–)-呋虫胺单一对映体,对映体比率均大于99.9%。为快速痕量追踪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对映体提供了有效方法,为后续对映体选择性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及其环境行为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第二、通过触杀与胃毒双活性生测模式,评价了呋虫胺对映体对典型靶标害虫棉蚜(Aphis gossypii)和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的选择性生物活性,研究表明,S-(+)-呋虫胺与R-(–)-呋虫胺对棉蚜和绿盲蝽的生物活性差异不显着(P>0.01),前者分别仅为后者的2.63.4和3.03.8倍;进一步评价了呋虫胺对映体对非靶标生态指示生物赤子爱胜蚓的选择性急性毒性,毒性分级表明S-(+)-呋虫胺对赤子爱胜蚓为高毒,毒性为R-(–)-呋虫胺的71.5倍,两对映体间的毒性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1),即S-(+)-呋虫胺为高毒体。第三、结合茎叶与根部两种吸收途径,通过内标法定量,探究了呋虫胺对映体在两种典型蔬菜设施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和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 DC.)中的选择性环境行为,番茄设施栽培过程中,R-(–)-呋虫胺优先降解,导致S-(+)-呋虫胺相对富集,且选择性代谢产生UF对映体,茎叶吸收途径下表现为(–)-UF优先降解;番茄酱室内加工过程中,呋虫胺未出现明显的选择性降解和代谢,但发现呋虫胺对映体主要残留在果皮中,在初级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比如使用番茄皮提取番茄红素,需要考虑副产品的安全性;呋虫胺对映体在羽衣甘蓝中的分布、转化和代谢研究表明,S-(+)-呋虫胺在甘蓝体内的吸收速率、转化速率和转化量要明显快于R-(–)-呋虫胺。两个对映体在相互转化的同时均代谢产生UF和DN磷酸盐,其含量变化受母体代谢生成和自身降解双重生理途径影响,且这种选择性代谢仅发生在甘蓝植株体内,水培营养液中始终未检出。第四、采用有氧与厌氧双培养环境,探究了呋虫胺对映体在我国不同土壤体系的选择性环境行为。中性的砂质土壤中,R-(–)-呋虫胺优先降解导致S-(+)-呋虫胺相对富集,而在酸性和碱性的粉质土壤中降解选择性出现反转,表现为S-(+)-呋虫胺优先降解。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降解同时选择性代谢产生UF对映体,其中S-(+)-呋虫胺代谢生成(+)-UF,而R-(–)-呋虫胺代谢生成(–)-UF,代谢过程手性构型未发生变化。不同培养环境、不同土壤类型中UF对映体选择性代谢趋势和代谢量存在明显差异,厌氧培养条件下的代谢量显着高于有氧培养条件,说明厌氧土壤中微生物对呋虫胺对映体的代谢影响显着。无论何种培养方式和土壤类型,呋虫胺对映体始终未发生转化,手性构型稳定。第五、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呋虫胺对映体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的致毒机理及其选择性差异机制。将双电极电压钳系统与分子对接技术贯穿到呋虫胺对映体对意大利蜜蜂的选择性生态毒理研究中,进一步证实S-(+)-呋虫胺为高毒体基础上,指出呋虫胺对映体的选择性差异源自意大利蜜蜂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的α8亚基;通过同源模建与分子对接分析指出,S-(+)-呋虫胺中-NO2与靶标受体亚基B链精氨酸173残基间发现额外的三重氢键作用力,多重氢键作用网络能够进一步增加S-(+)-呋虫胺与α8功能位点有效结合的稳定性,进而使S-(+)-呋虫胺以一种优势构型对意大利蜜蜂产生更高的毒性。第六、从蛋白水平上阐明了呋虫胺对映体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致毒机理及其选择性差异机制。通过探究呋虫胺对映体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抗氧化系统影响,及其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相关关键调控基因分子表达量分析发现,相比R-(–)-呋虫胺,S-(+)-呋虫胺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典型的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重要的解毒酶(GST和CarE)以及典型氧化还原产物(MDA)的影响大且表现出优先的激活或抑制效应,一方面能够加快神经递质的水解,中断乙酰胆碱在突触中的传递并阻止与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的结合;另一方面胁迫产生大活性氧自由基导致抗氧化防御系统损伤,进而对蚯蚓产生高毒;进一步发现S-(+)-呋虫胺相比R-(–)-呋虫胺更能显着抑制赤子爱胜蚓乙酰胆碱酯酶(AChE)相关的信号转导基因(EW1F1P07H02)和Acyl携带蛋白基因(EW1F1P04C04)的上调表达,对其信号转导和GABA受体转运功能产生障碍;能通过显着上调氨基己糖苷酶基因(EW1F2P14D06),加快水解N-乙酰氨基半乳糖,使得GM2神经节苷脂转化为GM3神经节苷脂,阻断细胞间通讯;抑制携带蛋白基因(EW1F1P10E08)和Ca2+-ATPase通道基因(LrPAHCF64C08Skplus),进而抑制蚯蚓体内钙离子的主动运输,干扰相关信号转导,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从而产生神经毒性。
邢家溧[10](2017)在《植物乳杆菌缓解典型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毒性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一种,以其生物毒性大、化学和热稳定性强、生物难降解、环境分布广等特点,且部分PFASs可通过生物蓄积和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并在人和动物体内广泛检出,所造成的危害己被广泛关注。针对PFASs进入机体后难以排出,通过诱导机体氧化造成机体毒性损伤。而迄今罕有缓解PFASs毒害的临床药物,其中胆汁酸螯合剂存在较大副作用,且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系统研究。较于螯合剂方法在中毒后的被动治疗,膳食策略可为PFASs危害前主动地预防提供新解决途径,但目前具有缓解PFASs毒性效果的膳食因子如抗氧化植物化合物等均需较大的摄入量才有效,而大量摄入带来的风险也很难评估。考虑到乳酸菌对黄曲霉毒素、重金属等具有吸附作用,抗氧化性强等优点,使其具备缓解PFASs危害的潜力,但尚未见乳酸菌缓解PFASs毒性的研究。鉴于此,本课题针对典型PFASs—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ate,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的危害,发展快速、准确筛选高抗氧化性乳酸菌的细胞抗氧化模型,并将有应用潜力的乳酸菌通过动物模型验证其功能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首先发展细胞抗氧化方法(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评价乳酸菌抗氧化活性,通过比较不同浓度(107、108和109 CFU/m L)下乳酸菌菌株的抗氧化活性,发现109 CFU/m L乳酸菌菌株的CAA活性高于107和108 CFU/m L。并将CAA与4种常见的乳酸菌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羟自由基清除活性、还原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AA与4种化学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由于CAA是在细胞水平进行的,比化学方法更接近体内,较适合筛选出体内高抗氧化活性乳酸菌。进一步建立了RAW264.7、Caco-2和EA.hy926细胞模型的CAA活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细胞模型相关性较好,可用于乳酸菌抗氧化活性的分析。然后复筛得到耐受PFOA、PFOS的25株乳酸菌菌株,并分析菌株对PFOA、PFOS的吸附活性、耐酸耐胆盐活性、细胞抗氧化活性以及粘附特性,最终筛选到L.plantarum CCFM738可在pH 3.0,6 h内吸附初始浓度50 mg/L的PFOA 49.40%±1.5%,并有很高的细胞抗氧化活性(11.89±1.1μM Quercetin),具有潜在缓解PFOA毒性的可能。而L.plantarum CCFM737可在pH 7.0,6 h内吸附初始浓度为50 mg/L的PFOS 60.00%±1.5%,并有很强的细胞抗氧化活性(9.87±0.98μM Quercetin),具有潜在缓解PFOS毒性的可能。进一步研究了L.plantarum CCFM738对PFOA,L.plantarum CCFM737对PFOS的吸附特性,探究了时间、pH对菌株吸附PFOA、PFOS的影响。系统研究了PFOA、PFOS对C57BL/6J雄性小鼠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结果发现PFOA、PFOS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0.457 g/kg BW和0.579 g/kg BW。在PFOA的亚慢性毒性实验中,小鼠连续30天灌胃0.075、0.15和0.3 g PFOA/kg BW,结果造模组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PFOA小鼠的食物摄入量、体重、肾脏比和脾脏比明显降低(p<0.05),肝脏比明显增加(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肝脏和肾脏有明显的损害,而脾脏有轻微出血现象。PFOA造模组结果表明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尿液相关指标、氧化应激参数以及组织病理学发生明显改变。小鼠暴露于PFOS 30天(2.5、5和10 mg PFOS/kg BW/day),打乱了小鼠抗氧化代谢系统,诱导肝脏细胞凋亡,引起肝脏损伤,最终小鼠肝脏增大、重量增加,明确了PFOS对小鼠的肝脏毒性;与肝脏的明显变化相比,肾脏的大小、肾脏损伤的标记物,以及肾脏组织切片观察均无明显变化。建立饲喂L.plantarum CCFM738对急性PFOA暴露小鼠毒性的缓解效果。相比于急性PFOA暴露造模组小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血清酶活降低、炎症因子抑制、病理学改变减弱,都表明CCFM738可以缓解PFOA造成的肝脏损伤。分别设立预防组和治疗组,发现治疗组效果低于预防组,原因在于,治疗组缓解肾脏损伤作用较弱,并改善小鼠氧化损伤较小,因此对于PFOA造成的急性损伤修复能力低于预防组。相比于急性PFOS造模组小鼠,饲喂CCFM737(1×109 CFU/天)能显着降低小鼠的肝脏体重指数,提高小鼠粪便PFOS含量、降低肝脏PFOS含量、恢复PFOS暴露导致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减轻急性PFOS毒性导致的组织病理损伤。然而CCFM737干预的预防组和治疗组对于尿液中PFOS含量无明显改变,这也表明CCFM737缓解PFOS损伤的靶点在于肝脏,而对于肾脏的缓解作用较弱。通过研究PFOA对小鼠亚慢性毒性,阐明PFOA的毒性机制。一方面是升高的MDA活性引发脂质过氧化,从而导致酰基辅酶A氧化酶(Palmitoyl CoA oxidase,ACOX)活性显着增加,使得机体过氧化酶体增加,从而导致机体抗氧化酶活性降低,ROS产生,造成机体肝脏损伤。另一方面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从而造成小鼠脾脏的萎缩,小鼠免疫能力改变,血清细胞因子的改变。而且PFOA亚慢性预防组和治疗组的造模症状是不同的,PFOA造模引起的预防组的肾脏比重和脾脏比重显着高于治疗组。而且在PFOA亚慢性毒性暴露中,预防组会造成小鼠肝脏、肾脏损伤,而治疗组未能造成小鼠肾脏损伤。但相较于PFOA亚慢性造模组,乳酸菌CCFM738明显的降低了MDA活性,降低了升高的ACOX活性,而且加上乳酸菌的的吸附作用,使得其明显的改善了PFOA亚慢性暴露引起的肝脏损伤(升高的血清酶活)、肾脏损伤、以及脾脏萎缩引起的免疫损伤。PFOS亚慢性毒性与PFOA相似的是均可以通过升高MDA活性,诱导脂质过氧化,进一步导致ACOX活性显着提高,使得机体损伤,不同的是PFOS亚慢性毒性会上调MAPKs信号通路相关激酶表达量,从而导致细胞凋亡,但是PFOS未能造成肾脏损伤。CCFM737除了与CCFM738同样具有抗氧化功效以外,它还可以调节Nrf2表达量,从而促使机体产生氧化应激,这说明CCFM737在缓解PFOS造成的氧化损伤方面表现出比槲皮素更好的效果。
二、乙酰氨基己酸锌大鼠一般生殖毒性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酰氨基己酸锌大鼠一般生殖毒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雪菊提取物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中丙烯酰胺生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雪菊概况 |
1.1.1 CCT化学成分 |
1.1.2 CCT药理作用 |
1.2 丙烯酰胺概述 |
1.2.1 ACR的毒性 |
1.2.2 ACR的生成机制 |
1.2.3 ACR的生成的控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烤羊肉中ACR的 HPLC检测方法研究 |
1.4.2 CCT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中ACR生成的抑制效果研究 |
1.4.3 CCT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品质的影响 |
1.4.4 CCT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中ACR生成的抑制效果与羊肉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
1.4.5 CCT及 CCT协同水处理后羊肉中7种多酚的分析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烤羊肉中ACR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 |
2.1 材料及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检测波长的确立 |
2.2.2 色谱条件的确立 |
2.2.3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确立 |
2.2.4 HPLC方法学考察 |
2.2.5 烤羊肉中ACR生成量测定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CT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中ACR生成的抑制效果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烤制时间对烤羊肉中ACR生成量的影响 |
3.2.2 烤制温度对烤羊肉中ACR生成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温度水浸泡对烤羊肉中ACR生成量的影响 |
3.2.4 水浸泡时间对烤羊肉中ACR生成量的影响 |
3.2.5 CCT对烤羊肉中ACR生成量的影响 |
3.2.6 CCT浸泡时间对烤羊肉中ACR生成量的影响 |
3.2.7 CCT与水协同浸泡处理对烤羊肉中ACR生成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CT协同水浸泡处理对烤羊肉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CCT协同水浸泡处理对电导率的影响 |
4.2.2 CCT协同水浸泡处理对烤羊肉pH的影响 |
4.2.3 CCT协同水浸泡处理对烤羊肉色差的影响 |
4.2.4 CCT协同水浸泡处理对质构特性的影响 |
4.2.5 CCT协同水浸泡处理对烤羊肉感官评价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CT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中ACR生成的抑制效果与羊肉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
5.1 材料及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
5.2.2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5.2.3 CCT协同水浸泡处理后羊肉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5.2.4 CCT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中ACR生成的抑制与羊肉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CCT及 CCT协同水处理后羊肉中7种多酚的分析 |
6.1 材料及方法 |
6.1.1 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HPLC色谱图 |
6.2.2 方法学考察 |
6.2.3 CCT中7种多酚的测定结果 |
6.2.4 CCT协同水处理后羊肉中7种多酚的测定结果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抗菌活性成分在不同基质中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磁性纳米材料结合HPLC-MS/MS检测不同基质中多种抗菌活性成分 |
第一节 基于聚吡咯修饰的磁性纳米材料同时测定地表水中11 种抗菌活性成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三聚氯氰和咪唑修饰的树枝状磁性纳米材料同时测定婴幼儿食用果蔬泥中5 种季铵类抗菌活性成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Plackett Burman和 Box Behnken设计优化Qu ECh ERS技术用于检测沉积物中的三氯生,三氯卡班和卤卡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高分辨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抗菌活性成分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 |
第一节 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4-氯-3-甲基苯酚(PCMC)对成年斑马鱼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苄索氯铵(BEC)对不同发育阶段斑马鱼的毒性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苦马豆素致N-聚糖糖基化修饰改变对小鼠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苦马豆素对促性腺激素活性功能的影响 |
1.1 苦马豆素对家畜生殖性能的影响 |
1.1.1 苦马豆素对母畜生殖性能的影响 |
1.1.2 苦马豆素对公畜生殖性能的影响 |
1.1.3 苦马豆素对幼畜生殖性能的影响 |
1.2 促性腺激素及其糖基化 |
1.2.1 促性腺激素 |
1.2.2 促性腺激素的糖基化 |
1.3 促性腺激素受体及糖基化 |
1.4 苦马豆素对促性腺激素糖基化修饰的影响 |
第二章 苦马豆素对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 |
2.1 苦马豆素对性类固醇激素合成调节的影响 |
2.1.1 苦马豆素对促性腺激素的影响 |
2.1.2 苦马豆素对性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 |
2.1.3 促性腺激素对性类固醇激素的调节作用 |
2.2 性类固醇激素合成关键酶研究进展 |
2.2.1 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 |
2.2.2 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切割酶 |
2.2.3 3β-羟脱氢酶 |
2.2.4 P450芳香酶 |
第三章 苦马豆素对N-聚糖糖基化修饰的影响 |
3.1 苦马豆素理化性质及毒性机理 |
3.2 N-聚糖的加工过程 |
3.3 N-聚糖加工过程中的酶 |
3.4 苦马豆素对N-聚糖糖基化修饰的影响 |
3.4.1 苦马豆素对N-聚糖合成酶的影响 |
3.4.2 苦马豆素对细胞粘附过程中N-聚糖的影响 |
3.4.3 苦马豆素对免疫过程中N-聚糖的影响 |
3.4.4 苦马豆素对其他过程中N-聚糖的影响 |
研究内容 |
第四章 苦马豆素对小鼠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受试动物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观察 |
4.2.2 剖检变化及生殖指数 |
4.2.3 病理组织学检测 |
4.2.4 结果统计及分析 |
4.3 结果 |
4.3.1 苦马豆素对小鼠胚胎发育剖检变化的影响 |
4.3.2 苦马豆素对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
4.3.3 苦马豆素对妊娠小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苦马豆素对小鼠生殖激素分泌影响的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1.1 受试动物 |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5.2.2 血液生化检测 |
5.2.3 苦马豆素染毒小鼠卵巢生殖激素受体基因及蛋白的检测 |
5.2.4 苦马豆素染毒小鼠卵巢性类固醇激素合成限速酶基因及蛋白的检测 |
5.2.5 结果统计及分析 |
5.3 结果 |
5.3.1 苦马豆素对小鼠血液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
5.3.2 苦马豆素对小鼠卵巢生殖激素受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5.3.3 苦马豆素对小鼠卵巢生殖激素受体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5.3.4 苦马豆素对小鼠卵巢性类固醇激素合成限速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5.3.5 苦马豆素对小鼠卵巢性类固醇激素合成限速酶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苦马豆素对糖蛋白N-聚糖加工过程影响的研究 |
6.1 试验材料 |
6.1.1 受试动物 |
6.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6.2 试验方法 |
6.2.1 试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6.2.2 组织生化检测 |
6.2.3 苦马豆素染毒小鼠垂体糖基转移酶蛋白的检测 |
6.2.4 苦马豆素对小鼠垂体N-聚糖结构的影响 |
6.2.5 结果统计及分析 |
6.3 结果 |
6.3.1 苦马豆素对小鼠垂体N-聚糖加工过程糖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6.3.2 苦马豆素对垂体糖蛋白N-聚糖糖链结构的影响 |
6.3.3 苦马豆素对垂体N-聚糖加工糖基转移酶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6.3.4 苦马豆素对血液单糖含量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毒死蜱和氧乐果在小麦生长贮藏过程中的降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农药的研究背景与使用概况 |
1.2 有机磷农药的毒性作用 |
1.2.1 神经毒性 |
1.2.2 生殖毒性 |
1.2.3 免疫毒性 |
1.3 农药的分析方法 |
1.3.1 农药的提取与净化 |
1.3.2 农药的分析与检测技术 |
1.4 农药的降解与代谢 |
1.4.1 毒死蜱的降解与代谢 |
1.4.2 氧乐果的降解与代谢 |
1.4.3 毒死蜱和氧乐果的残留限量标准 |
1.5 代谢组学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5.1 代谢组学的定义 |
1.5.2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
1.5.3 逆境胁迫对植物代谢组学的影响 |
1.6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毒死蜱和氧乐果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降解规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试剂 |
2.2.2 试验材料 |
2.2.3 仪器与设备 |
2.2.4 标准溶液的配置 |
2.2.5 试验设计 |
2.2.6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
2.2.7 色谱条件与质谱参数 |
2.2.8 方法学验证 |
2.2.9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毒死蜱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降解规律 |
2.3.2 氧乐果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降解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毒死蜱和氧乐果在小麦贮藏过程中的降解规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试剂 |
3.2.2 试验材料 |
3.2.3 仪器与设备 |
3.2.4 标准溶液的配置 |
3.2.5 试验设计 |
3.2.6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
3.2.7 色谱条件与质谱参数 |
3.2.8 方法学验证 |
3.2.9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毒死蜱在小麦贮藏过程中的降解规律 |
3.3.2 氧乐果在小麦贮藏过程中的降解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毒死蜱和氧乐果胁迫下小麦的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试剂 |
4.2.2 试验材料 |
4.2.3 仪器与设备 |
4.2.4 试验设计 |
4.2.5 代谢物的萃取 |
4.2.6 色谱条件与质谱参数 |
4.2.7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UPLC-QTOF/MS检测 |
4.3.2 主成分分析(PCA) |
4.3.3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4.3.4 对照组与毒死蜱施药组差异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 |
4.3.5 对照组与氧乐果施药组差异代谢物的分析与鉴定 |
4.3.6 氨基酸代谢对农药胁迫的响应 |
4.3.7 脂肪酸代谢对农药胁迫的响应 |
4.3.8 有机酸代谢对农药胁迫的响应 |
4.3.9 糖代谢对农药胁迫的响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已发表论文情况 |
(5)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病证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辨证论治的文献综述 |
1.1 中医学对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认识 |
1.2 中医药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研究进展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2 肝脏疾病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2.1 代谢组学概述 |
2.2 肝脏疾病中医证型的组学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各证候的临床研究 |
1 引言 |
2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诊断标准 |
2.3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2.4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
2.5 病例信息采集及伦理审查 |
3 研究结果 |
3.1 基于婴儿HCMV肝炎患儿血浆样本的证候研究 |
3.2 基于婴儿HCMV肝炎患儿尿液样本的证候研究 |
3.3 基于尿液样本研究HCMV导致的不同类型的婴儿肝脏损伤 |
第三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各证候的血浆生物标志物 |
1 引言 |
2 实验研究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血浆样本采集及前处理 |
2.3 UHPLC-MS实验研究 |
2.4 GC-MS实验研究 |
3 研究结果 |
3.1 HCMV肝炎各证型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样本的总离子流图 |
3.2 数据质量评价 |
3.3 HCMV肝炎各证型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样本的代谢轮廓分析及模式识别 |
3.4 HCMV肝炎各证型组潜在血浆生物标志物的筛选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各证候的尿液生物标志物 |
1 引言 |
2 实验研究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尿液样本采集及前处理 |
2.3 UHPLC-MS实验研究 |
2.4 GC-MS实验研究 |
3 研究结果 |
3.1 UHPLC-MS实验研究结果 |
3.2 GC-MS实验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五部分 HCMV导致的不同类型的婴儿肝脏损伤与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紊乱相关 |
1 引言 |
2 实验研究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血浆样本采集及前处理 |
2.3 仪器和试剂 |
2.4 血浆样本处理 |
2.5 色谱和质谱分析条件 |
2.6 质量轴校准及方法学验证 |
2.7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数据质量评价 |
3.2 非靶标代谢组学发现HCMV致各类型肝脏损伤与正常对照组的代谢模式区分明显 |
3.3 HCMV致不同类型肝损伤的差异性代谢物鉴定 |
3.4 HCMV EHBA诊断模型的建立 |
4 讨论 |
第六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婴儿肝炎综合征及肝外胆道闭锁气滞血瘀证异病同证的物质基础 |
1 引言 |
2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2 诊断标准 |
2.3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2.4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
2.5 病例信息采集及伦理审查 |
3 实验研究 |
3.1 尿液样本采集及前处理 |
3.2 仪器和试剂 |
3.3 尿液样本处理 |
3.4 色谱和质谱分析条件 |
3.5 质量轴校准及方法学验证 |
3.6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研究对象的临床研究 |
4.2 数据质量评价 |
4.3 胆道闭锁及婴儿肝炎综合征气滞血瘀证尿液代谢轮廓分析 |
4.4 胆道闭锁的尿液生物标志物筛选及验证 |
4.5 胆道闭锁诊断模型的建立 |
5 讨论 |
第七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妊娠期用药咨询人群用药现状与妊娠结局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妊娠期安全用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妊娠期用药风险分级 |
1.2.2 妊娠期安全用药评价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妊娠期用药咨询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 |
2.1 研究方法 |
2.2 妊娠期用药咨询数据管理系统的组成 |
2.2.1 孕妇基本信息 |
2.2.2 孕妇产检结果 |
2.2.3 孕妇用药情况 |
2.2.4 咨询建议 |
2.2.5 随访结果 |
2.3 妊娠期用药咨询人群随访资料数据库的建立 |
2.3.1 目标人群的纳入 |
2.3.2 目标人群的随访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妊娠期用药咨询人群的用药现状及随访结果 |
3.1 数据及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清洗 |
3.1.3 统计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妊娠期用药咨询人群的基本信息 |
3.2.2 妊娠期用药咨询人群的用药概况 |
3.2.3 妊娠期用药咨询人群的用药安全性评价 |
3.2.4 妊娠期用药咨询人群的随访结果 |
3.3 讨论 |
3.3.1 用药现状 |
3.3.2 随访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妊娠期暴露于利巴韦林的安全性研究 |
4.1 数据及研究方法 |
4.1.1 暴露组人群 |
4.1.2 对照组人群 |
4.1.3 随访方式 |
4.1.4 结局指标 |
4.1.5 统计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利巴韦林暴露人群的基本信息及用药情况 |
4.2.2 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情况对比 |
4.2.3 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对比 |
4.2.4 暴露组与对照组的新生儿情况对比 |
4.3 讨论 |
4.3.1 利巴韦林在妊娠期的暴露问题 |
4.3.2 既往临床研究结果 |
4.3.3 本研究的创新与成果 |
4.3.4 研究局限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禁忌基础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及水通道蛋白的生物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药配伍安全性研究概述 |
第二节 中药“十八反”现代研究进展 |
一、“十八反”的核心论点与作用模式 |
二、“十八反”的生物学证据及其机制 |
第三节 甘草-芫花配伍禁忌的毒效表征与物质基础 |
第四节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肠道和肠道菌群的甘草-芫花反药组合生物学机制 |
第一节 基于整体动物水平的甘草-芫花反药组合致肠道机械屏障损伤的研究 |
一、甘草-芫花反药组合造成的肠黏膜组织损伤 |
二、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结肠黏液层化学表型的影响 |
三、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肠道黏液分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基于细胞水平的甘草-芫花反药组合致肠道机械屏障损伤的研究 |
一、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 |
二、肠黏膜细胞黏液分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 |
三、肠黏膜细胞黏液分泌、黏液化学修饰相关基因转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基于细胞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甘草-芫花反药组合调节肠道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
一、甘草-芫花反药组合代表性成分对细胞代谢轮廓的调节 |
二、甘草-芫花反药组合代表性成分对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宏基因组的影响 |
一、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作用 |
二、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肠道细菌宏基因组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甘草与甘遂、大戟、海藻等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一节 甘草-甘遂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宏基因组的影响 |
一、甘草-甘遂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结构的调节 |
二、甘草-甘遂反药组合对肠道细菌宏基因组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甘草-京大戟、甘草-海藻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及其宏基因组的影响 |
一、甘草-京大戟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宏基因组的影响 |
二、甘草-海藻反药组合对肠道菌群及其宏基因组的影响 |
第三节 扩展研究:千金子-甘草合用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宏基因组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水通道蛋白(AQPS)的甘草-花反药组合生物学机制 |
第一节 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利尿作用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甘草-芫花反药组合对肾脏AQPs蛋白表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AQP2蛋白调节机制研究 |
一、基于网络药理学的AQP2调节机制研究 |
二、基于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分子间相互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AQP2调节通路的细胞实验验证 |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综述:水通道蛋白在利水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MIMCD-3细胞、IEC-6细胞、LS174T细胞培养方法 |
附录三、本研究使用的WESTERN BLOT实验方法 |
附录四、本研究使用的Q-PCR实验方法 |
附录五、粪便总DNA提取方法 |
附录六、16S RDNA测序数据分析代码 |
附录七、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小耳畸形围孕期危险因素调查及残耳软骨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围孕期环境危险因素对不同分型小耳畸形影响差别的调查 |
一 资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一) 根据是否满足再造手术进行分组的分析结果 |
1 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 |
2 患者居住地附近情况分析结果 |
3 围孕期间患者父亲及母亲相关情况分析结果 |
(二) 根据是否满足再造手术进行分组的分析结果 |
1 患者居住地附近情况分析结果 |
2 围孕期间患者父亲相关情况单因素分析结果 |
3 围孕期间患者父亲相关情况单因素分析结果 |
5 有序logistics回归结果 |
三 讨论 |
1 小耳畸形已知的环境危险因素 |
2 统计学分析结果的探究 |
第二部分基于软骨组织的先天性小耳畸形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 研究对象与标本采集 |
3 软骨组织标本的GC-TOFMS数据采集 |
4 数据提取与统计学分析 |
5 代谢通路分析 |
二 结果 |
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2 样本质量控制 |
3 PCA结果 |
4 PLS-DA结果 |
5 OPLS-DA结果 |
6 差异性代谢产物分析 |
7 单维数据分析结果 |
8 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
三 讨论 |
1 精氨酸通路与残耳软骨生物力学的分析 |
2 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与小耳畸形的发生 |
3 泛酸(维生素B5)与小耳畸形的发生 |
全文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附: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附: 中英文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致谢 |
(9)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环境行为与毒性差异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农药与手性农药 |
1.1.1 基本概述 |
1.1.2 研究进展 |
1.2 新烟碱类手性农药 |
1.2.1 基本概述 |
1.2.2 研究进展 |
1.3 论文构思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立题依据 |
1.3.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对映体分离、制备与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仪器 |
2.2.2 试剂 |
2.2.3 对映体分离 |
2.2.4 对映体制备 |
2.2.5 对映体鉴定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对映体分离 |
2.3.2 对映体制备 |
2.3.3 对映体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生物活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 |
3.2.2 试剂 |
3.2.3 供试虫源 |
3.2.4 生物测定方法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呋虫胺对映体对棉蚜的选择性生物活性 |
3.3.2 呋虫胺对映体对绿盲蝽的选择性生物活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急性毒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 |
4.2.2 试剂 |
4.2.3 供试虫源 |
4.2.4 生物测定方法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人工土壤中的呋虫胺对映体含量变化 |
4.3.2 呋虫胺对映体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呋虫胺对映体在植物中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仪器 |
5.2.2 试剂 |
5.2.3 供试植物 |
5.2.4 实验设计 |
5.2.5 分析方法 |
5.2.6 方法评价 |
5.2.7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呋虫胺对映体在设施番茄中的选择性降解与代谢 |
5.3.2 呋虫胺对映体在羽衣甘蓝中的分布、转化与代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呋虫胺对映体在土壤中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仪器 |
6.2.2 试剂 |
6.2.3 供试土壤 |
6.2.4 实验设计 |
6.2.5 分析方法 |
6.2.6 方法评价 |
6.2.7 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方法评价 |
6.3.2 有氧培养下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降解、转化与代谢 |
6.3.3 厌氧培养下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降解、转化与代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呋虫胺对映体对蜜蜂选择性毒性差异机制解析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仪器 |
7.2.2 试剂 |
7.2.3 供试蜜蜂 |
7.2.4 实验设计 |
7.2.5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序列分析与进化树构建 |
7.3.2 功能分析与靶标受体亚基鉴定 |
7.3.3 同源模建与分子对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呋虫胺对映体对蚯蚓选择性毒性差异机制解析 |
8.1 前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仪器 |
8.2.2 试剂 |
8.2.3 供试蚯蚓 |
8.2.4 实验设计 |
8.2.5 统计分析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人工土壤中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对映体的含量变化 |
8.3.2 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对映体对蚯蚓体内AChE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8.3.3 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对映体对蚯蚓体内AChE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植物乳杆菌缓解典型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毒性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概述 |
1.1.1 PFASs在中国的生产现状 |
1.1.2 PFOA和PFOS在体内的吸收 |
1.1.3 PFOA和PFOS在体内的分布 |
1.1.4 PFOA和PFOS在体内的排泄 |
1.1.5 PFASs的毒性及危害 |
1.2 目前缓解PFASs毒性研究进展 |
1.3 乳酸菌缓解PFASs毒性的潜力 |
1.3.1 乳酸菌简介 |
1.3.2 乳酸菌修复机体氧化损伤的能力 |
1.3.3 乳酸菌对环境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 |
1.3.4 PFASs在人体内存在肝肠循环 |
1.4 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乳酸菌的细胞抗氧化模型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主要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乳酸菌菌悬液、发酵上清液和无细胞提取物的制备 |
2.3.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2.3.3 HRS活性分析 |
2.3.4 还原能力 |
2.3.5 抑制脂质过氧化 |
2.3.6 细胞毒性试验 |
2.3.7 CAA分析 |
2.3.8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乳酸菌菌悬液CAA活性分析 |
2.4.2 乳酸菌发酵上清液CAA活性测定 |
2.4.3 RAW264.7、Caco-2 和EA.hy926细胞为模型的乳酸菌CAA活性分析 |
2.4.4 CAA分析乳酸菌无细胞提取物活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体外筛选具有缓解PFOA或PFOS毒性作用的乳酸菌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株培养 |
3.3.2 AI400树脂预处理 |
3.3.3 菌体干湿重比测定 |
3.3.4 细胞培养 |
3.3.5 乳酸菌菌株对PFOA或PFOS的耐受性 |
3.3.6 吸附实验 |
3.3.7 乳酸菌菌株耐酸耐胆盐特性 |
3.3.8 乳酸菌菌株的CAA活性 |
3.3.9 筛选菌株对Caco-2 细胞的粘附特性 |
3.3.10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乳酸菌菌株对PFOA或PFOS的耐受能力 |
3.4.2 乳酸菌菌株对PFOA吸附能力分析 |
3.4.3 乳酸菌菌株对PFOS吸附能力分析 |
3.4.4 乳酸菌菌株耐酸耐胆盐能力 |
3.4.5 筛选菌株的细胞抗氧化活性 |
3.4.6 筛选菌株对Caco-2 细胞的粘附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FOA和PFOS暴露于C57BL/6J小鼠损伤模型的构建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动物 |
4.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急性毒性研究 |
4.3.2 亚慢性毒性研究 |
4.3.3 小鼠器官、血液及组织样品采集 |
4.3.4 组织病理学观察 |
4.3.5 生化指标分析 |
4.3.6 氧化应激分析 |
4.3.7 TUNEL检测 |
4.3.8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FOA对C57BL/6J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
4.4.2 PFOS对C57BL/6J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
4.4.3 PFOA对C57BL/6J小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
4.4.4 PFOS对C57BL/6J小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乳酸菌菌株对PFOA、PFOS急性毒性的缓解作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动物 |
5.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用乳酸菌菌株的培养及灌胃菌株的制备 |
5.3.2 动物分组及饲喂 |
5.3.3 尿液、粪便、血液和组织样品收集及器官比重测定, |
5.3.4 血清、粪便、肝肾组织中的PFOA、PFOS含量测定 |
5.3.5 血液生化参数及组织样品生理指标测定 |
5.3.6 血清炎症因子测定 |
5.3.7 组织病理学观察 |
5.3.8 数据统计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CFM738缓解急性PFOA暴露毒性损伤 |
5.4.2 CCFM737缓解急性PFOS毒性损伤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乳酸菌菌株对PFOA、PFOS亚慢性毒性的缓解作用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动物 |
6.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6.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实验用乳酸菌的培养及灌胃乳酸菌的配置 |
6.3.2 动物分组及饲喂 |
6.3.3 血液及组织样品采集 |
6.3.4 小鼠体重及饲料消耗量变化 |
6.3.5 血清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检测 |
6.3.6 血清细胞因子相关指标检测 |
6.3.7 小鼠粪便及组织中PFASs含量的测定 |
6.3.8 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学观察 |
6.3.9 数据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CCFM738对PFOA亚慢性暴露的影响 |
6.4.2 CCFM737对PFOS亚慢性暴露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乙酰氨基己酸锌大鼠一般生殖毒性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雪菊提取物协同水处理对烤羊肉中丙烯酰胺生成的影响[D]. 钟志明.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抗菌活性成分在不同基质中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毒性研究[D]. 张梦妍.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苦马豆素致N-聚糖糖基化修饰改变对小鼠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D]. 王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毒死蜱和氧乐果在小麦生长贮藏过程中的降解规律研究[D]. 于利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8)
- [5]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病证代谢组学研究[D]. 李维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妊娠期用药咨询人群用药现状与妊娠结局随访研究[D]. 陈诚.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藻戟遂芫俱战草”配伍禁忌基础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及水通道蛋白的生物学机制[D]. 于金高.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2)
- [8]小耳畸形围孕期危险因素调查及残耳软骨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D]. 杨锦秀.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9]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环境行为与毒性差异分子机制[D]. 陈增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10]植物乳杆菌缓解典型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毒性及机制研究[D]. 邢家溧. 江南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