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阳市智力支边工作二十年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罗静[1](2017)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当代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廉洁教育,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必然条件。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历史进行梳理、研究与总结无论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建设、执政能力提升,还是中国当代事业均有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廉洁教育的历史课题十分庞大,本文选取了其中一个比较具体的部分——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作为切入点,望能以尽可能的深入此点之研究从而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历史全貌作一定深度的观察与解读,并取得一定的规律总结以利当下。本文首先对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概念、理论支撑做了基本的界析与总结。接着从第二章开始到第五章,按照纵向的时间脉络对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第二章新民主主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内容体系从萌芽、初探、发展到基本成熟的时期。建党初期主要教育内容集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革命信念、工农群众阶级意识的启蒙与革命觉悟的激发、保家卫国从军光荣等方面;土地革命时期主要集中在正义教育、人民军队廉洁纪律、共产党员廉洁品质教育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廉政教育等;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主要集中在民族大义、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廉洁品格、廉洁最光荣、边区政府廉政建设等方面;解放战争时期则主要侧重于新国家前途、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以及解放区廉洁制度建设等。该时期廉洁教育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与实践的逐渐成熟为依托,其内容由一开始较为单一的思想教育逐渐转向以思想教育为核心,并初步涉及廉洁行为教育、廉洁制度教育等方面,直至在局部执政的实践中慢慢走向成熟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内容体系。第三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内容体系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深化与继续发展。在建国初期突出表现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整风、勤俭建国等运动中,侧重于社会主义人生观、共产党员的人民公共利益即党的利益的利益观、勤俭建国以及廉洁法治体系建设等;社会主义曲折前进时期,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坚定党的领导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廉洁道德、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保持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尽管廉洁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受到了挫折,廉洁教育的效果有所消解,但广大人民群众的很多活动特别是在本时期后期的一些自发性的正义事件则进一步体现并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建国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的质的转变,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在架构上被进一步肯定并巩固,同时其具体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任务不断磨合、配适,在发挥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的优良传统与成功经验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了切合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廉洁认知教育,体现了历史承继与时代发展的有机结合。第四章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时期,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获得了复兴与新的发展。历史的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起步时期主要侧重点在于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教育、党员、干部廉洁行为标准教育、廉洁制度建设与教育、恢复社会主义廉洁社会风尚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主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廉洁党风、反腐败斗争、民主与法制教育,以及倡导廉洁的社会风气等。在改革开放的新的革命征程中,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悄然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以党员思想教育为基点,以突出反腐败斗争教育为重点,指出反腐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要求对腐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将思想教育、廉洁认知教育与廉洁心理教育并重,更加注重民主与法制教育,以建设与保持廉洁党风、廉洁政风来推动廉洁社会风气的形成。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推进时期,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也相应地产生了新的突破,并进一步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着力于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党员先进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观念教育、“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体系化反腐倡廉教育以及廉政文化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逐步推进时期更重视廉洁教育内容体系中各个方面的融合、关照与呼应,主要教育内容有党员的理想信念的“钙”、全国人民的中国梦以及立破结合的反对腐败斗争等。在科学发展中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廉洁教育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廉洁文化的新视角使得以思想教育、廉洁认知教育与廉洁心理教育为构成要素的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有机性建设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第六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内容体系历史经验总结的当代启示,提出了廉洁教育必须一以贯之,把握廉洁教育内容体系完整性、阶段性、对象性与层次性,以及把握以廉洁教育内容体系为中心的教育途径与方法等建议。最后,在结论与展望中对本课题研究作了简短的总结,指出了在该研究领域所作的些许创新之处,同时对未来在本领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沙吾列·依玛哈孜[2](2016)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我国的支援边疆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制定的政策措施,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全盘谋划和策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主要内容。它对于推进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缩小地区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的治国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特殊的民族政策。因此,研究支援边疆政策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整个研究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治理论为指导,以多学科为角度,在边疆治理理论框架下,理清中国共产党的支援边疆政策模式,以及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殊区情出发,科学把握党在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的具体政策和实践,全面总结支援边疆政策在实施过程当中取得的成就及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缘环境、历史积淀、经济发展、社会发育、文化心理、公共安全、周边安全等层面认识和理解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互动规律,为进一步坚持与完善支援政策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主要从建国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目标体系及实施工具入手,分析支援边疆政策依托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理清中国共产党支援工作及支援边疆政策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力图揭示并较系统地概括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治国理论;综述支援边疆政策在实施过程当中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成效、成功的经验,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特殊的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这伟大创举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中做出的贡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贡献。同时,总结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经验教训,分析影响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实施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研究的目的、意义进行全方面的论证。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政策目标体系及实施工具和援助政策依据。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的总体目标和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目标(分类目标)。分析概括了实现支持与援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目标的实施工具,即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采取的直接支援和间接支援所包含的不同政策措施。同时,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持与援助政策的根基进行认真剖析,以实事来进一步阐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边疆治理理论等理论基础;并较充分论证制定政策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因素、宗教因素、贫困因素、边境因素之现实依据。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主要梳理和阐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个关节点或历史阶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及政策措施。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本章主要依托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文件,并以此为支撑,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支援边疆政策进行全面的概述和分析。即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与援助政策经历了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在建国初期主要是通过特殊帮扶政策,初步改善了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条件,赢得了民心,疏通了民族关系,建立了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针对边疆地区落后状况,采取经济财政等方面特别照顾和倾斜政策,加强支持和援助力度,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为了缩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省区的差距,继续加大中央支持和援助及对口支援相结合的政策,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巩固和加强了民族大团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基础。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本章主要结合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大量实际数据来阐明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实践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边疆支援政策的实效性由于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和发展基础的薄弱性、国际环境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等而受到的影响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第六章为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持与援助边疆政策的对策建议。这一部分主要针对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持和援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提出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的对策建议。即保持支援边疆政策的连续性;提升支援边疆政策的系统性;提高支援边疆政策的科学性;加强支援边疆政策的可操作性;强化支援边疆政策的针对性;提高支援边疆政策的执行效果。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体现在改善边疆少数民族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上。支持和援助边疆地区正是提升边疆各族人民幸福指数、推动边疆地区发展和繁荣提出的重大措施之一,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要逐步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足、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薄弱、民族宗教问题复杂、组织管理框架不理想、国际环境及周边环境复杂等种种制约因素,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总之,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梳理和数据分析,积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史”的发展脉络,依托政策、文件,认真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所采取的支持与援助政策,并更加细化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时间段划分和政策内容,厘清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连续的支援边疆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并阐明其对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带来的效应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提供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见解及意见。
张露[3](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陈亮[4](2013)在《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以毕节试验区为例》文中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中国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利于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发展的步伐;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找出并解决我国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问题,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共同实现小康社会有及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运用社会发展不平衡理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原理、社会有机体等理论,研究分析了贫困地区社会的地域、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思想文化、人口等特征,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等环境因素,贫困地区社会组织结构与功能,贫困地区整体科学技术水平与社会发展。以贵州省毕节试验区为例,对扶贫开发与贫困地区社会发展及贫困地区社会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贫困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杨泽龙[5](2012)在《毕节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与成就相伴生的区域发展差距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倍加贫穷落后,越来越制约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越来越阻碍我国区域整体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越来越制约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伟大目标之实现。因此,深入地研究、科学地处理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区域发展问题尤显重要。本文以形成于1988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并建立的毕节试验区之基础上的毕节模式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区域社会发展问题。进一步来说,通过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毕节模式,力求为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破解恶劣困境、实现区域快速发展提供借鉴,为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甚至我国区域整体的协调运行与科学发展添砖加瓦。关于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相对较强的现实意义。全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及结论:第一章包括了课题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及其述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经过文献分析,涉及毕节模式的文献侧重于研究某一领域;尽管有的研究是从社会整体领域进行,但是较为粗略、不全面。因此,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对毕节模式进行深入而系统地分析。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及理论借鉴。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人的社会发展思想,着力地研究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包括了科学发展观、贫困山区区域发展思想等。胡锦涛同志通过建立毕节试验区这一载体较早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思想或科学发展观的前期思想,提出了改革是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动力的社会发展思想,提出了毕节模式的思想等。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毕节模式的建立、形成、发展及其成效,实证了当时胡锦涛同志关于岩溶区域社会发展的思想是科学的、符合实践需要的。第三章研究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理论。区域发展模式观至今历经了经济要素模式观、经济机制模式观、经济经验模式观、发展方式模式观、全面可持续发展模式观的逻辑性演进;区域发展模式就是构成整个区域社会的有机体及其体系的历史、现在、未来所演绎的社会全面持续运行与协调科学发展的逻辑过程及其状态;影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的条件有政策、区位、资源、文化、区域性辐射、互动与仿效等;考量区域发展模式进步性的标准有实践及“三个有利于”、科学发展观、事物内生性及特色性等。第四章是论述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条件和独特性。基于1988年时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自然环境的分析,本文认为,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资源虽然丰富,但是该区域与生具有石漠化、水土流失、岩溶气象、岩溶植被和岩溶水系水文等独特的自然环境、贫困落后的社会现实,这与我国非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基于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落后原因的历史性人文分析,本文认为,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由于地域性的思想观念、国情之下的苟安心理、封闭性的制度文化、民族性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生态性的贫困文化、山文化等人文环境原因而凸显了极为落后的社会现实。通过历史性分析,本文认为,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开发与发展的教训有过度开垦之后的生态恶化、传统生育观念下的人口膨胀、边缘化形成的贫困落后和非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畸形发展等。第五章研究了毕节模式如何破解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困境。通过比较,本文认为,毕节试验区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中具有先天的恶劣自然地理、边缘化的区位条件、相对更加复杂及突出的恶化生态、过度增长的区域人口、极为落后的区域经济、恶性发展的深度贫困等典型性。基于中央特殊性政策所形成的毕节模式,在胡锦涛同志、贾庆林同志、杜青林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长期支持与直接关心下,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中央统战部等中央有关部委局、贵州省委省政府、深圳市等社会多方力量长期的帮扶下,充分地利用自然、政治等优势资源,发挥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试验主题,全力地推进本土化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经过本土化的五次探索,相继地推进了毕节模式的初步形成与阶段性成效的取得,一定程度地破解了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困境并具有典型示范功能。第六章论述了毕节模式的主要内容。经过23年的试验与发展,毕节模式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步地实现了经济、人口、生态的互动发展,一定程度地凸显了人、自然、社会的本土化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态势。第七章侧重于毕节模式与我国地方区域发展模式之比较及其特点的研究。通过具体区域发展模式的比较,本文认为,毕节模式基于其独特的背景凸显了中央特殊性政策的政策响应与区位创造的有机结合、统一战线唯一长期地帮扶的地方性区域、毕节试验区内因性的本土化演绎、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的前期性实践、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人、自然、社会有机协调运行与全面发展的典型展等特点。第八章论述毕节模式意义。经过20多年改革试验的毕节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就,凸显了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典型的示范辐射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意义来说,研究和统筹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协调发展,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政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破解发展困境,为我国区域多样性的地方发展提供借鉴;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支持毕节模式建设与发展,一定程度地凸现国家、统一战线、毕节试验区“三方”共赢局面,推进统一战线自身价值和功能的创新;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和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有利于推进人、自然、社会的有机协调发展,等等。从理论意义来说,毕节模式拓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等等。
谢定光[6](2012)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贫困地区的成功实践 ——以毕节试验区为例》文中指出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试验区。通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毕节地区已经由一个贫困落后、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大石山区、不为人们所知晓的边缘山区变成了一个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示范区。从外因看,毕节试验区的建设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成功实践,归功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之间在开发扶贫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精神。探析试验区建设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不仅对于贫困地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还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政治文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有长期合作共事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双方的合作促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伟大胜利,揭开了中国政党政治新的一页,奠定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合作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推进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和信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使命,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携手共进,将双方的合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毕节试验区就成为这种合作的载体和示范区。不仅毕节试验区的筹建得到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毕节试验区的建设也得到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关爱、支持和帮助。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组建专家顾问组对试验区进行智力帮扶,深入县乡调研,开展对口帮扶,选派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充实基层力量,帮助引进项目、资金和人才等。在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帮扶下,毕节人民得到了实惠,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收入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生态恶化得到遏制,扶志和扶智取得明显成效,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得到增强,科学发展迈出了新步伐,毕节地区的影响不断扩大。毕节试验区建设中的多党合作也留给我们很多启示:积淀和发展试验区精神是发展的内在动力,要以改善民生为突破口,要发挥各方优势以形成一股开发扶贫的合力,要总结发展经验和规律,提升和推广毕节模式。同时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也要总结20多年的帮扶经验,深化认识,畅通民主党派的帮扶和运行机制,推进和完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健全法制化制度。总之,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要深化对权利源于人民和服务于人民思想观点的认识,完善政党理论,促进党际关系更加和谐,创新民主监督机制,建立平等的政治协商关系,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推进毕节试验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发展,谱写中国特色政党商制度的新篇章。升华中国特色政党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孙惠楠[7](2012)在《市政协十届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 过去的五年,在中共贵阳市委的领导及省政协的指导下,十届市政协紧紧围绕“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这一工作大局,牢牢把握“关注民生、推动发展、促进和谐”这一工作主线,将求实创新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广泛团结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
张忠新[8](2011)在《公共政策视野下的扶贫政策研究 ——以毕节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公共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能看到公共政策的身影。而扶贫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能够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向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和谐,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发挥我国扶贫政策应有的作用,有效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促进社会发展,是当前我国西部地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共政策视角下扶贫政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问题、价值、手段、对象的公共性等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入手,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阐述和分析了贵州毕节试验区在扶贫政策方面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毕节试验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经济领域和公共领域、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矛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运用公共政策来深化扶贫政策,实现制度向政策的转变,缩小城下差距,减少相对贫困和返贫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文本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贫困地区的发展的带来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的新的贫困问题,相对贫困人口的增多,城乡公共产品的差距为新时期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第二部分:阐述公共政策的本质内涵。本文从公共政策出发,以公共性为切入点,从问题、对象、价值、手段四个方面深入剖析扶贫政策。第三部分:探析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扶贫政策的内涵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公共性出发,探析新时期下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分析公共政策视野下毕节地区扶贫政策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毕节地区为例,深入分析毕节地区的现状,以及该区在实施扶贫政策个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第五部分:展开对毕节地区扶贫政策的思考,探所如何有效应对新时期所面临的新的贫困问题。针对第四部分对毕节地区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黄红[9](2010)在《对贵州教育学院创建和改制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为适应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1978年11月,贵州教育学院应运而生。1979年开始筹建,1981年开始招生。学院成为贵州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基地。三十而立之年,学院面临如何生存和发展的局面。根据当今教育的形势和以后的发展趋势,学院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校。2009年,学院改制成功,改制后的学院为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学院的创建和改制的记述,反映了我国成人高校的命运和前途,希望对同类成人高校有启发作用。
李庄[10](2010)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研究 ——以毕节试验区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彰显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合法性,调动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制度形成以来,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在基层政治生活中也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如各民主党派中央与毕节试验区的合作,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多党合作在基层最具特色和成效最为显着的创新实践活动,引发了人们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未来的发展取向,促使人们深入思考新时期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正是通过对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二十多年的实践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要保持生机与活力、发挥优越性就要不断进行创新,尤其是实践创新。本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调查研究方法和访谈的方法,同时,借鉴了结构功能理论和生态分析理论对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进行了全景式的研究。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又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理论分析,主要对多党合作制度创新进行理论上的分析研究;第二部分强调实证研究,结合第一部分的理论分析,主要探讨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模式的形成,毕节试验区的创新以及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启示,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导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起、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选择毕节试验区为例来研究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实践中的创新,关键在于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验丰富,但在理论层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第一章集中分析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基本理论。首先,论述了多党合作的理论基础、历史基础、现实基础和文化基础,为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提供依据。其次,以制度的划分和连接方式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具体制度、运行机制、制度要素和连接方式的创新。最后,分析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动因和原则。第二章梳理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模式的构建。首先,简要分析了毕节试验区建立的历史背景,最大的根源在于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其次,论述了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模式的形成背景、过程以及各民主党派在毕节试验区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三,论述了多党合作促进毕节试验区主题的完善。最后,着重分析了毕节试验区建立的重大意义,毕节试验区是科学发展的超前探索、多党合作的有效示范、和谐社会的初步孕育、生态文明建设的较早实践。第三章全面分析了多党合作在毕节试验区的创新实践。主要在六个方面对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即合作内涵的丰富;制度功能的完善;合作途径的拓展;具体制度的创新;合作理念的深化以及合作形式的提升。其中重点分析了具体制度的创新,包括专家顾问组、定点合作制度和联系会议制度。毕节试验区的创新实践,对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四章论述了多党合作在毕节试验区创新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首先,论述了多党合作助推试验区三大主题建设,无论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还是人口控制方面都取得较大成效。其次,论述了多党合作促进民主党派建设。最后,分析了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的基本经验。从立足于国家改革发展大局推动多党合作;执政党参政党合力共建;以及结合区情,不断深化多党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论述。第五章着重阐释了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创新实践的启示。多党合作制度创新以增强合法性为根本、以促进政治民主化为要求、以取得实效为关键、以完善具体制度为重点、以促进政党和谐为取向、以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为目标。结束语基于上面的分析,对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进行了展望。一是加快毕节试验区地方民主党派建设的步伐,二是加大毕节试验区地方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正职的力度。三是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多党合作的标志性平台,充分发挥毕节试验区的效应。
二、贵阳市智力支边工作二十年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阳市智力支边工作二十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源起与研究的意义 |
(一) 选题的源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二) 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三. 研究的理论支撑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洁教育思想 |
(二) 列宁的廉洁教育思想与苏联反腐倡廉的正反面历史借鉴 |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关于廉洁教育的思想 |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相关概念界析 |
一. 廉洁、廉政、廉洁文化与腐败 |
(一) 廉洁与廉政 |
(二) 廉洁文化 |
(三) 不廉洁与腐败 |
二. 廉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三. 廉洁教育内容体系 |
(一) 理想信念信仰教育 |
(二) 廉洁认知教育 |
(三) 廉洁心理教育 |
(四) 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结构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
一. 建党初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萌芽(1919—1927年) |
(一) 中华民族的美好前途 |
(二) 劳动群众人人平等 |
(三) 保家卫国从军光荣 |
二. 土地革命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初探(1927—1937年) |
(一) 打土豪、分田地之正义 |
(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人民军队廉洁纪律 |
(三) 廉洁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基本品质 |
(四)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廉政教育 |
三.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发展(1937——1945年) |
(一) 民族大义 |
(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廉洁品格 |
(三) 廉洁最光荣 |
(四) 边区政府廉政建设 |
四. 解放战争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成熟(1945——1949年) |
(一)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前途 |
(二) 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
(三) 解放区廉洁制度建设 |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年) |
一. 建国初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深化(1949——1956年) |
(一) 社会主义人生观 |
(二) 党员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即党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
(三) 勤俭建国 |
(四) 廉洁法治体系建设 |
二. 社会主义曲折前进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继续发展(1956——1966年) |
(一)坚定党的领导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
(二) 社会主义廉洁道德 |
(三) 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保持党员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廉洁教育的挫折与教训(1966——1976年)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时期(1976——2002年) |
一. 历史的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起步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复兴(1976——1982年) |
(一) 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二) 领导干部廉洁的三大指标 |
(三) 廉洁制度建设与教育 |
(四) 恢复社会主义廉洁社会风尚 |
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新发展(1982——2002年)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二) 廉洁党风 |
(三) 反腐败斗争 |
(四) 民主与法制教育 |
(五) 倡导以20字基本道德规范为核心的廉洁社会风气 |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推进时期(2002——2016年)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重大突破(2002——2012年) |
(一) 科学发展观 |
(二) 党员的先进性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观念 |
(四) 体系化反腐倡廉建设 |
(五) 廉政文化 |
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逐步推进时期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继续升级(2012——2016年) |
(一) 党员的理想信念之“钙” |
(二) 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理想 |
(三) 立破结合的反腐败斗争 |
第六章 廉洁教育内容体系历史经验的当代启示 |
一. 廉洁教育必须一以贯之 |
(一) 一以贯之就要深刻认识廉洁教育的重大意义 |
(二) 一以贯之就是要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 |
(三) 一以贯之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 |
(四) 一以贯之就是要充分认识廉洁教育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
二. 把握廉洁教育内容体系的完整性、阶段性、对象性与层次性 |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二) 提升民主法治与反腐败斗争教育 |
(三) 引领社会廉洁行为 |
三. 把握以廉洁教育内容体系为中心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
(一) 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
(二) 关照社会主义廉洁文化体系的整体性以推进廉洁之政 |
(三) 坚持非正式渗透与正式制度规制的廉洁教育方法的协同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框架 |
1.4.2 论文预期创新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目标体系及其实现和支援政策依据 |
2.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目标体系 |
2.1.1 总体目标 |
2.1.2 具体目标 |
2.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实施工具 |
2.3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2.3.2 中国特色民族理论 |
2.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2.3.4 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 |
2.4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现实依据 |
2.4.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特殊 |
2.4.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环境复杂 |
2.4.3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际背景特殊 |
2.4.4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重要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
3.1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
3.2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
3.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
3.4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
3.5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4.1 建国初期形成“特殊帮扶措施”为重点的扶持政策(1949-1957) |
4.1.1 我国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民族政策根基 |
4.1.2 民族政策的宣传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扶持政策 |
4.2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时期形成和发展“照顾与倾斜政策”为重点的帮扶政策(1957——1978) |
4.3 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形成和发展国家帮助为主对口支援为辅的“互援互助”支援政策 (1978-2000) |
4.3.1 财政支援政策 |
4.3.2 对口支援政策 |
4.3.3 扶贫开发政策 |
4.3.4 扶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政策 |
4.3.5 民族教育文化及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照顾政策 |
4.4 二十一世纪以来形成和发展“加大扶贫开发支持力度”为重点的支援政策 (2000年至今) |
4.4.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4.4.2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
4.4.3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 |
4.4.4 全方位的对口支援政策 |
4.4.5 牧区建设扶持政策 |
4.4.6 扶贫开发推进政策 |
4.4.7 进一步发展民族教育文化及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照顾政策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
5.1 中国共产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
5.1.1 财政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
5.1.2 智力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
5.1.3 项目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
5.1.4 产业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
5.2 中国共产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效性的制约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
5.2.1 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足及其原因 |
5.2.2 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薄弱及其原因 |
5.2.3 民族宗教问题复杂及其原因 |
5.2.4 支援政策的组织管理框架不理想 |
5.2.5 国际环境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原因 |
第六章 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
6.1 保持支援边疆政策的连续性 |
6.2 提升支援边疆政策的系统性 |
6.3 提高支援边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
6.4 加强支援边疆政策的可操作性 |
6.5 强化支援边疆政策的针对性 |
6.6 提高支援边疆政策的执行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5.1 搭配偏误分析 |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以毕节试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二章 贫困地区社会的总体特征 |
第一节 地域特征 |
第二节 经济关系特征 |
一、 产业结构单一 |
二、 经营形式层次简单 |
三、 流通渠道功能弱小 |
第三节 社会关系特征 |
一、 社会关系的地域性 |
二、 家庭关系相对稳定 |
三、 人际交往的经济性 |
四、 民族关系的协调性 |
第四节 思想文化特征 |
一、 小农思想明显 |
二、 文化教育观念落后 |
三、 生活方式变化缓慢 |
第五节 人口特征 |
一、 人口分布散、民族众多 |
二、 人口出生率高、文化水平低 |
第三章 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的环境因素 |
第一节 社会环境与社会发展 |
一、 社会环境的自然方面 |
二、 社会发展的历史方面 |
第二节 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与资源利用 |
一、 自然条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二、 走生态型的发展道路 |
第三节 贫困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 |
一、 文化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作用 |
二、 贫困地区农村文化的多样性 |
第四章 贫困地区社会组织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贫困地区社会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
一、 贫困地区社会组织结构 |
二、 贫困地区社会组织的特点 |
第二节 社会组织与社会发展之间所存在的问题 |
一、 农村组织功能的弱化与农村社会需求的矛盾 |
二、 乡镇一级政府经济实力不强和管理手段的单一 |
三、 农村组织系统涣散对社会发展目标的影响 |
第三节 贫困地区农村社会组织改革与管理 |
一、 贫困地区农村组织缺乏完整性 |
二、 农村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弱小 |
第五章 贫困地区整体科学技术水平与社会发展 |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一、 科学技术活动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
二、 社会发展为科学技术进步创造条件 |
第二节 贫困地区整体科技承载能力和内化能力 |
一、 科技承载能力的构成因素和作用 |
二、 科技内化能力的形成与强化 |
第三节 贫困地区招商引资的原则 |
一、 区域发展战略与战略性原则 |
二、 适宜性原则 |
三、 效益性原则 |
第六章 扶贫开发与贫困地区社会发展 |
第一节 农村扶贫的历程回顾 |
一、 大幅度减贫阶段(1978—1985) |
二、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 |
三、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四、 “大扶贫”阶段(2001—2010) |
第二节 30 年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
一、 历史经验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七章 毕节试验区社会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 |
第一节 毕节试验区概况 |
第二节 毕节试验区社会发展的背景 |
第三节 发展模式的选择——“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 |
一、 可预见性 |
二、 综合有机体 |
三、 事物层次性 |
四、 矛盾差异性 |
五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5)毕节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
四、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及理论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 |
一、全面发展观 |
二、社会协调发展观 |
三、区域发展理论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社会发展思想 |
一、毛泽东的社会发展思想 |
二、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 |
三、江泽民的社会发展思想 |
四、胡锦涛的社会发展思想 |
第三节 西方社会发展理论 |
一、多元文化发展理论 |
二、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理论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
第三章 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理论的发展 |
第一节 区域发展模式观的历史演进 |
一、模式的来源及词典性界定等 |
二、“形形色色模式”后面的“模式”观逻辑性历史演变 |
第二节 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的涵义 |
一、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的涵义 |
二、模式与试验区的关系 |
第三节 影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的条件及进步性的考量标准 |
一、影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的主要条件 |
二、考量区域发展模式进步性的标准 |
第四章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条件和独特性 |
第一节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
一、岩溶、我国岩溶及其西南岩溶山区概况 |
二、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石漠化概况 |
三、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
四、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气象、植被概况 |
五、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水系水文等概况 |
六、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贫困县概况 |
第二节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独特的人文环境 |
一、地域性的思想观念 |
二、国情之下的苟安心理 |
三、封闭性的制度文化 |
四、民族性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 |
五、生态性的贫困文化、山文化 |
第三节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开发与发展的教训 |
一、过度开垦之后的生态恶化 |
二、传统生育观念下的人口膨胀 |
三、边缘化形成的贫困落后 |
四、非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畸形发展 |
第五章 破解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困境的毕节模式 |
第一节 毕节试验区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中的典型性及创新价值 |
一、先天的恶劣自然地理和边缘化的区位条件 |
二、相对更加复杂、突出、典型的生态问题 |
三、比较中过度增长的人口 |
四、极为落后的经济落后现状 |
五、恶性发展的深度贫困 |
六、毕节试验区的创新价值 |
第二节 贵州毕节试验区资源概况及历史文化 |
一、贵州毕节试验区资源概况 |
二、贵州毕节试验区人文概况 |
第三节 毕节试验区精神 |
一、毕节试验区精神产生 |
二、毕节试验区精神的内涵及作用 |
第四节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试验区发展的探索 |
一、第一次探索 |
二、第二次探索 |
三、第三次探索 |
四、第四次探索 |
五、第五次探索 |
第五节 中央和贵州省对毕节试验区的支持与帮扶 |
一、中央对毕节试验区的政策性支持 |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毕节试验区的长期支持 |
三、中央有关部委局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 |
四、贵州省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 |
第六节 统一战线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 |
一、1988年至2008年统一战线的帮扶概况 |
二、2009年以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同心工程” |
第七节 毕节模式的形成 |
一、毕节模式的形成 |
二、现阶段毕节模式涵义 |
第六章 毕节模式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科学合理的开发扶贫 |
一、政策响应:走适宜本土化发展的开发扶贫之路 |
二、开发扶贫的政策效应 |
三、本土化开发扶贫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积极有效的生态保护 |
一、政策响应:走适宜本土化发展的生态建设之路 |
二、生态建设的政策效应 |
三、本土化生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三节 稳健有力的人口控制 |
一、政策响应:走适宜本土化发展的人口控制之路 |
二、人口控制的政策效应 |
三、本土化人口控制的基本经验 |
第四节 顺应时代的人文观念变革 |
一、解放思想逐步推进 |
二、科学发展深入人心 |
三、生态环境建设贯彻始终 |
四、人口控制理念得以普及 |
五、教育为先的发展理念形成 |
第五节 经济、人口、生态互动运行的发展模式 |
一、把生态建设置于经济发展中 |
二、将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
三、人口控制与生态建设协调运行 |
四、经济、人口、生态互动发展 |
第七章 毕节模式与我国其它区域发展模式之比较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毕节模式与我国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模式的比较 |
一、相同点 |
二、不同点 |
第二节 毕节模式的特点 |
一、中央特殊性政策的政策响应与区位创造的有机结合 |
二、统一战线唯一长期帮扶的地方性区域 |
三、内因性的本土化演绎 |
四、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的前期性实践 |
五、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人、自然、社会有机协调运行与全面发展的典型 |
六、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区域发展模式的创新 |
第八章 毕节模式的意义 |
第一节 重大成就 |
一、毕节试验区取得重大成就 |
二、毕节试验区凸显区域协调发展态势 |
第二节 现实意义 |
一、为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破解发展困境及区域多样性的地方发展提供借鉴 |
二、推进统一战线自身价值和功能的创新 |
三、推进人、自然、社会的有机协调发展 |
四、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和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
第三节 理论意义 |
一、拓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平台 |
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三、丰富了我国区域发展理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的主要科研成果(第一作者) |
(6)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贫困地区的成功实践 ——以毕节试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毕节试验区是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科学发展的试验区 |
1.1.2 毕节试验区是多党合作成功实践的示范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主要观点 |
1.5.4 创新之处 |
1.6 研究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6.1 基本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2 多党合作与毕节试验区的创立 |
2.1 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共事 |
2.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合作 |
2.1.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合作 |
2.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合作 |
2.2 开发扶贫的神圣使命促成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再次合作 |
2.2.1 毕节地区群众的生存困难牵动着党中央的心 |
2.2.2 多党合作与毕节试验区的设立 |
3 多党合作与毕节试验区的建设成就 |
3.1 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组建 |
3.2 多党合作对毕节试验区开展的具体帮扶措施 |
3.2.1 抓好智力支边工作,选派干部挂职,充实基层领导力量 |
3.2.2 深入调研,掌握开发扶贫第一手资料,探索建设新农村切入点 |
3.2.3 捐资助学,修建服务机构,改善民生 |
3.3 多党合作产生的效益 |
3.3.1 多党合作产生的经济效益 |
3.3.2 多党合作产生的社会效益 |
3.4 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的建设成就 |
3.5 各民主党派合作共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4 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的启示 |
4.1 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的成功经验 |
4.1.1 总结发展规律,提升和推广“毕节模式” |
4.1.2 毕节试验区是对科学发展的成功探索 |
4.1.3 发挥多党合作优势,形成帮扶合力 |
4.2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4.3 克服合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的措施 |
4.3.1 深化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4.3.2 完善和畅通民主党派的运行机制 |
4.3.3 推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
4.3.4 健全民主党派帮扶制度 |
5 政策建议 |
5.1 深化对权利的认识,努力做好统战工作 |
5.2 完善政党理论,促进政党和谐 |
5.3 创新民主监督机制,建立平等政治协商关系 |
5.4 发挥民主党派积极和主动性,促进试验区跨越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及所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8)公共政策视野下的扶贫政策研究 ——以毕节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公共政策的内涵 |
2.1 什么是公共性 |
2.2 什么是公共政策 |
2.3 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
3 公共政策视角下扶贫政策的内涵 |
3.1 什么是贫困 |
3.1.1 贫困是匮乏,是不平等,是文化、是剥削,或者是一种结构 |
3.1.2 贫困三阶段学说 |
3.2 贵州的扶贫政策的历史沿革 |
3.2.1 救济式扶贫阶段(1978年以前) |
3.2.2 政策性改革扶贫阶段(1978-1985年) |
3.2.3 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年) |
3.2.4 "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
3.2.5 新时期扶贫开发阶段(2001—) |
3.3 现有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 |
3.3.1 问题缺乏"公共性" |
3.3.2 价值缺乏"公共性" |
3.3.3 手段缺乏"公共性" |
3.3.4 对象上缺乏"公共性" |
3.4 公共政策视野下的扶贫政策 |
3.4.1 对象 |
3.4.2 手段 |
3.4.3 问题 |
3.4.4 价值 |
4 公共政策视野下毕节地区扶贫政策的实证研究 |
4.1 毕节地区区情简介 |
4.2 毕节地区过去的贫困状况 |
4.3 毕节地区的基本特征 |
4.3.1 人穷 |
4.3.2 地乏 |
4.3.3 环境恶 |
4.4 毕节地区扶贫政策实施的基本情况 |
4.4.1 毕节试验区扶贫开发历程 |
4.4.2 毕节地区扶贫开发取得的成就 |
4.5 毕节地区扶贫政策实证研究 |
4.5.1 解决的问题缺乏"公共性" |
4.5.2 扶贫的价值观缺乏"公共性" |
4.5.3 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手段缺乏"公共性" |
4.5.4 扶贫对象呈现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移 |
5 对策建议 |
5.1 构建多维度的社会保障体系 |
5.2 增强三位一体的反贫困能力 |
5.3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投入 |
5.4 改进和完善扶贫资金的使用 |
5.4.1 资金瞄准对象上急需改进 |
5.4.2 降低扶贫资金使用的准入门槛 |
5.4.3 转变信贷扶贫资金的功能 |
5.5 重塑扶贫主体的价值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对贵州教育学院创建和改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贵州教育学院的创建 |
2 贵州教育学院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校 |
2.1 贵州教育学院改制的必要性 |
2.2 贵州教育学院改制的可行性 |
2.3 贵州教育学院紧锣密鼓地改制 |
3 贵州教育学院改制为贵州师范学院的意义、作用 |
4 学院改制的启示 |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研究 ——以毕节试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现状及其评析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基础 |
一、理论基础 |
二、历史基础 |
三、现实基础 |
四、文化基础 |
第二节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动因 |
一、世界政党制度变革带来的警示 |
二、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
三、多党合作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内容 |
一、制度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
二、制度的要素及其连接 |
三、制度创新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
四、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则 |
二、坚持自上而下的指导和自下而上的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 |
第二章 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毕节试验区建立的历史背景 |
一、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是毕节试验区建立的内在动机 |
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时代特征是毕节试验区建立的时代背景 |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确定的现实依据 |
第二节 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模式的形成 |
一、形成背景 |
二、形成过程 |
第三节 多党合作促进毕节试验区主题的完善 |
一、"两大主题"是最初设想 |
二、多党合作与"三大主题"的形成 |
三、毕节模式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
第四节 毕节试验区建立的重大意义 |
一、科学发展的超前探索 |
二、多党合作的有效示范 |
三、和谐社会的初步孕育 |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较早实践 |
第三章 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的创新实践 |
第一节 合作内涵的丰富 |
一、宏观层面多党合作制度的内涵 |
二、毕节试验区对多党合作制度内涵的丰富 |
第二节 制度功能的完善 |
一、宏观层面多党合作制度的功能 |
二、毕节试验区对多党合作制度功能的完善 |
第三节 合作途径的拓展 |
一、宏观层面多党合作制度的实现途径 |
二、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的新途径 |
第四节 具体制度的创新 |
一、合作的组织载体——专家顾问组 |
二、合作的有效形式——定点合作 |
三、合作的独特模式——联席会议制度 |
第五节 合作理念的深化 |
第六节 合作形式的提升 |
第四章 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创新实践成就及经验 |
第一节 多党合作助推试验区三大主题建设 |
一、多党合作助推开发扶贫,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
二、多党合作助推生态建设,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 |
三、多党合作助推人口控制,有效提高人口素质 |
第二节 多党合作促进民主党派建设 |
一、加强了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
二、助推地方民主党派发展 |
第三节 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创新实践的基本经验 |
一、立足于国家改革发展大局推动多党合作是成功的基本前提 |
二、执政党参政党的合力共建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 |
三、结合区情,开发多党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举 |
第五章 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制度创新实践启示 |
一、多党合作制度创新要以增强合法性为根本 |
二、多党合作制度创新要以促进政治民主化为追求 |
三、多党合作制度创新要以取得实效为关键 |
四、多党合作制度创新要以完善具体制度为重点 |
五、多党合作制度创新要以促进政党和谐为取向 |
六、多党合作制度创要以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为目标 |
结束语:毕节试验区多党合作的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贵阳市智力支边工作二十年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当代启示[D]. 罗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2]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D]. 沙吾列·依玛哈孜. 吉林大学, 2016(03)
- [3]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 [4]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以毕节试验区为例[D]. 陈亮.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 [5]毕节模式研究[D]. 杨泽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6]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贫困地区的成功实践 ——以毕节试验区为例[D]. 谢定光. 贵州财经大学, 2012(01)
- [7]市政协十届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N]. 孙惠楠. 贵阳日报, 2012
- [8]公共政策视野下的扶贫政策研究 ——以毕节地区为例[D]. 张忠新. 贵州财经学院, 2011(06)
- [9]对贵州教育学院创建和改制的思考[J]. 黄红.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12)
-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创新研究 ——以毕节试验区为例[D]. 李庄.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