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脂肪酸生产技术发展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认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黄静[2](2021)在《多孔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和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对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导致严重的能源紧缺和环境危机。在催化剂作用下,由生物油脂与醇类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的生物柴油可作为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本文通过调整活性组分、载体和制备条件等因素,制备出活性组分分散好、有效活性位点数量多和稳定性高的多孔固体碱催化剂,提出了简单、有效和可行的合成路线,形成了“经济、高效、稳定、温和、环保”的多孔碱催化合成生物柴油体系。结合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ammett指示剂、CO2程序升温化学吸附(CO2-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和表面性质测试,以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为催化反应模型,探讨活性组分分散程度、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效活性位点数量对催化剂性质和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酯交换反应过程的宏观动力学和热力学。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以树突纤维状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金属(K、Ca和Zn)改性二氧化硅催化剂。结果表明,K/SiO2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质和较高的催化活性。其中,0.9K/SiO2表面分布着丰富的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8.86m2·g-1和孔容积为0.01 cm3·g-1)、较强的碱性强度(9.8<H_<12.2)和较多的碱性位点数量(5.42 mmol·g-1)。在催化剂浓度为2.5 wt.%、甲醇/原料油摩尔比为9/1、反应温度为338 K、反应时间为9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7.56%。催化剂在重复使用四次后,产率为61.16%。该反应符合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8.25 k J·mol-1,活化过程中活化焓为65.53k J·mol-1,活化熵为-73.49 J·mol-1·K-1,活化吉布斯自由能为88.90~90.30k J·mol-1。这些都归因于在多孔催化剂中K离子的有效分散和K-O-Si键的存在,导致有效活性位点数量增加,以及相应的碱性增强和碱量增加,从而提高催化性能。(2)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醋酸钾浸渍二维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合成了纳米K/ZnO碱催化剂。结果表明,K/ZnO催化剂由30~100 nm纳米颗粒堆叠而成。其中,10K/ZnO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20.72 m2·g-1)、较大的孔容积(0.03 cm3·g-1)和较多的碱量(4.97 mmol·g-1),且表面分布着大量的中强碱(~693和~858 K)和强碱(~1051 K)。由于催化剂存在多孔结构、高度分散的K离子、K-Zn-O和K-O-Zn键,10K/ZnO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和重复使用性,生物柴油产率分别为91.24%(第一次)和54.74%(第五次)。经过响应曲面法优化和修正后,在K含量为12 wt.%,催化剂浓度为3.0 wt.%、甲醇/原料油摩尔比为8/1、反应温度为338 K、反应时间为10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7.25%。该反应满足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7.59 k J·mol-1,活化过程中活化焓为52.62 k J·mol-1,活化熵为-118.16J·mol-1·K-1,活化吉布斯自由能为90.78~92.55 k J·mol-1。(3)采用软模板法制备了中空CaCO3,在N2气氛下经973 K焙烧成功制备出中空笼状CaO碱催化剂(CaO-700N)。结果表明,CaO-700N具有多孔中空笼状结构、较高的碱性强度和密度,且高效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在催化剂浓度为3.0 wt.%、甲醇/原料油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338 K、反应时间为2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7.80%。催化剂在重复使用五次后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产率为90.30%。这是因为在炭化的表面活性剂上纳米CaO颗粒以良好的分散状态堆积形成中空笼状CaO,导致催化剂的碱性强度和密度提高,从而实现高效催化。根据表征和催化结果,提出了中空笼状氧化钙催化大豆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反应机理。此外,对CaO-700N催化酯交换反应扩大规模,在4 h内合成生物柴油的产率为95.69%,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能符合生物柴油标准。该反应满足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2.34 k J·mol-1,活化过程中活化焓为49.61 k J·mol-1,活化熵为-128.97 J·mol-1·K-1,活化吉布斯自由能为90.63~93.21 k J·mol-1。
王鹏飞[3](2020)在《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是我国现代洗涤工业技术乃至化学工业技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技术的发展形态以及其与社会需求、政府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提出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贡献以及对其发展的思考。
费彦仁[4](2020)在《甘油钙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物柴油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生物柴油从原料端到产品端的生产过程提出了更高的绿色、环保要求。因此,生物柴油产业需要进一步优化原料、产品、反应过程以及分离过程,朝着绿色、高效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本论文针对原料与反应过程的优化,提出了一种甘油酯化降酸工艺结合甘油钙催化酯交换工艺的高酸值油酯制备高品质生物柴油的方法,选用棕榈酸化油(酸值160.7 mg KОН·g-1)为初始原料,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以氧化钙为原料,研究了甘油钙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接着,以甘油酯化法制备得到的无水、低酸值甘油酯为原料,进一步研究了甘油钙催化棕榈酸化油酯交换反应工艺及其反应动力学;然后,在此基础上,基于物料衡算重点研究了甘油钙催化棕榈酸化油酯交换反应过程与产品分离过程,并与传统KOH催化酯交换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甘油酯化降酸工艺结合甘油钙催化酯交换工艺制备生物柴油的优势,以期建立一种绿色、高效的高酸值油料制备高品质生物柴油的方法;最后,通过Aspen Plus软件对整条生物柴油生产工艺进行了流程模拟,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与设计依据。具体内容与结果如下:(1)以氧化钙为原料,开展了甘油钙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研究,得到其较优制备条件:氧化钙:甘油:甲醇=1:12:10(mol),反应温度为60℃,搅拌速率为600r·min-1的条件下反应4 h。进一步通过XRD、FTIR、TG-DTG、BET等手段对所得甘油钙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甘油钙纯度高达99%以上;甘油钙中因含有甘油基团在高温下易分解,产生水,其分解温度约为205℃;甘油钙具有规整晶体结构,比表面积达65.14 m2·g-1,且碱含量达7.2 mmol·g-1。另外,开展了甘油钙在甲醇、甘油、甲酯及甘油酯体系中的溶解性能研究,其结果表明甘油钙在各溶剂中的溶解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甲醇、甘油、甘油酯、甲酯。(2)以棕榈酸化油为初始原料,通过甘油酯化法得到酸值为0.7 mg KОН·g-1的甘油酯原料,进一步研究了甘油钙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过程,重点考察了搅拌速率、催化剂用量、甲醇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甘油钙催化酯交换反应过程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搅拌速率为600 r·min-1,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1%,甲醇用量为油重的40%,反应温度为6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甘油钙催化酯交换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得到在318.15 K~338.15 K下甘油钙催化棕榈油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所有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都增大,进一步计算得到其各个反应的活化能。同时,通过甘油钙催化棕榈油酯交换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了棕榈酸化油甘油酯与甲醇酯交换过程。(3)以甘油酯化制备得到的甘油酯混合物为原料,分别以甘油钙与KOH为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反应来制备生物柴油,基于物料衡算比较其反应过程与产品分离过程的差异,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生物柴油产品满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甘油钙催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柴油制备过程的甲酯总产率,其甲酯总产率高达82.3%;而当使用KOH催化剂时,其甲酯总产率仅有76.5%。就催化剂使用成本而言,采用甘油钙催化剂可降低约46.8%的催化剂成本。另外,甘油钙催化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产生的沥青较KOH催化过程产生的沥青总量约减少了甘油酯原料质量的5.8%,大大降低了其处理成本。(4)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年处理10万吨棕榈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过程,并对工艺过程进行优化,包括物料的回收循环利用、相应设备的操作条件优化以及换热网络优化,其中通过换热优化可节能17.5%。优化后得到了各工段的较优的工艺设计条件。同时,在较优操作条件下,对全过程进行物料衡算,得到各原料的耗量、产品产量及三废产量;继而进行能量衡算得到公用工程消耗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经济核算得到其经济效益,每处理1吨棕榈酸化油可获利约1173元。
China Information Center of Daily Chemical Industry;[5](2019)在《九十载行业引领,创世纪科技寻源——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九十年发展历程》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自1929年成立以来90年的历史渊源和沿革,介绍了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解决当时行业内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而开展的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以及为行业技术进步、满足市场需求、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做出的历史贡献,让人感受到一个有90年历史的科研院所的静水流深的力量。未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将以厚重的历史积淀为起点,继续引领中国日化行业向绿色、健康、高质方向转型、升级和发展。
周洪,魏凤,邓阿妹,侯鑫鑫,牛振恒,崔球,宋晓金[6](2017)在《基于专利分析的藻油DHA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藻油DHA作为新一代功能食品药物保健因子,正成为全球科研和产业关注的热点。以DHA领域的专利为研究对象,从菌种选育、发酵培养、收集提取、富集纯化、精制、改性及衍生化的角度,全面梳理了藻油DHA生产链专利技术的趋势和分布,识别了技术发展动向和技术空白点,发现DHA的生产技术向着提高DHA的纯度、稳定性、产量的方向发展,产品形式日益多样化,并向日常消费品方向扩展。剖析了国内外主要机构在华专利的技术特点,国外机构在华专利已覆盖藻油DHA生产的全链条和DHA的产品领域,而国内企业DHA专利申请的时间较晚且专利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藻油DHA的生产技术和DHA在食品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工艺技术研发、专利战略布局、丰富产品形式方面的建议。
龚瑞[7](2017)在《酿酒酵母中链脂肪酸乙酯的合成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链脂肪酸乙酯作为中国白酒的重要风味化合物,能赋予白酒特色的风味。酿酒酵母的中链酰基CoA是中链脂肪酸乙酯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本研究主要通过共表达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的编码基因FAS1和FAS2,引入来源于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或者萼距花的硫酯酶基因,以及引入厌氧梭菌的丁酰CoA合成途径三个方面提高酿酒酵母中链酰基CoA的产量,并最终提高白酒的中链脂肪酸乙酯。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研究了敲除FAA1或OPI1同时共表达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的FAS1基因和FAS2基因对酿酒酵母产中链脂肪酸乙酯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于敲除FAA1单过表达FAS1的菌株α5F-FAS1,共表达FAS1和FAS2的菌株FF1F2的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分别提升了 154.3%,65.2%和23.5%。相比较于敲除OPI1单过表达FAS1的菌株α5O-FAS1,共表达FAS1和FAS2的菌株OF1F2的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十二酸乙酯分别提升了 1 7.3%,30.7%,27.1%和28.1%。结果显示共表达FAS1和FAS2基因可以更进一步的提升酿酒酵母中链脂肪酸乙酯的产量。(2)研究了引入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萼距花硫酯酶基因对中链脂肪酸乙酯的影响。相比较于出发菌株α5O-FAS1,过表达短乳杆菌硫酯酶菌株OF1-LBTE的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分别提升了 68.2%,53%,过表达植物乳杆菌的硫酯酶菌株OF1-LPTE的辛酸乙酯和癸酸乙酯分别提高了 58.5%和79%,其它中链脂肪酸乙酯基本不变。而过表达萼距花硫酯酶菌株OF1-ChTE的己酸乙酯提升了 16%,辛酸乙酯提高了 78%,癸酸乙酯提升了 97.8%,十二酸乙酯和十四酸乙酯的产量分别提升了 29.1%和63.8%。结果显示三种硫酯酶的引入均可以提升酿酒酵母中链脂肪酸乙酯,特别是辛酸乙酯和癸酸乙酯的产生能力。(3)本研究引入厌氧梭菌的丁酰CoA合成途径以提高酿酒酵母丁酰CoA的合成能力。引入了厌氧梭菌的丁酰CoA途径的相关基因(Hbd,Crt,Bcd)并分别过表达编码醇酰基转移酶的EHT1基因和编码醇乙酰基转移酶ATF1基因得到了 M-cbB-E,E-caB-E,M-cbB-A和E-caB-A四株工程菌。与出发菌株α5无法产生丁酸乙酯相比,M-cbB-E和E-caB-E都可以产生丁酸乙酯,丁酸乙酯含量分别达到7.3mg/L和5.78mg/L。M-cbB-A和E-caB-A却未产生丁酸乙酯。说明丁酰CoA途径的引入成功提高了丁酰CoA的量,生成的丁酰CoA被EHT1编码的醇酰基转移酶催化为丁酸乙酯,但却不能被ATF1基因编码的醇乙酰基转移酶催化。
赖珅[8](2016)在《吉他霉素生产技术改进与效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试验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采用LiCl-UV复合诱变获得高产菌株;二是以高产菌株为出发菌株,从发酵过程控制优化、次级代谢的调控研究、稀土元素对吉他霉素发酵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吉他霉素发酵过程的代谢调控优化;三是在试验室获得最佳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高产菌株的应用、氧的供需控制、补料情况、质量保证四个方面进行了50 L发酵罐和50 m3发酵罐的中试和放大试验。最终达到了充分发挥高产菌株生产能力,提高发酵水平,新增利润的目的。(1)以Zn1201为出发菌株,通过复合诱变,获得3株高产突变株,分别标记为Zn1401Zn1403,效价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15.3%、13.8%和14.3%,且该菌株传至5代,遗传性状稳定性。(2)通过对吉他霉素发酵过程控制优化和次级代谢调控的研究,得出一种便于调控的技术体系:在吉他霉素发酵过程中采取留加的方式补入草酸溶液及豆油,可以解决发酵液中的混沌现象,促进豆油的平稳利用,从而稳定生产;将50 m3发酵罐下层原有四宽叶螺旋桨式搅拌更换为BTD六叶径流式搅拌器且直径增加50 mm,发酵罐溶氧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技术指标也得到了明显改善。(3)稀土元素对吉他霉素发酵过程影响的研究发现,铕和镧的添加有助于提高吉他霉素的效价,其最佳添加浓度分别为2124mg/l、68mg/l。(4)通过对脂肪酸和碳酸钙的研究,修订了豆油的质量标准,杜绝了由此带来的生产异常,平均年产量增加11879十亿。搅拌器改善后,尤其是高产突变株的应用,2015年度产量大幅度增加,较前两年平均值提高10.34%,约节约成本1160万元。
史国强,李军,邢定峰[9](2013)在《生物柴油生产工艺技术概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高和二氧化碳减排压力的增加,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生物柴油原料既有动植物油脂、废弃油脂和微生物油脂,也有秸秆类等废弃生物质,由于原料类型不同,生物柴油产品的组成也有所区别,可分为酯类和烃类等,相应的生产技术主要有酯交换(第一代)、催化加氢(第二代)和气体合成(第三代)等。论述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及其典型工艺,简单介绍了第三代生物柴油和藻类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孙甜甜[10](2013)在《高品质南极磷虾虾油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极磷虾虾油主要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制备,由于原料新鲜度及提取溶剂性质、提取条件的不同,存在游离脂肪酸、胆固醇含量偏高,以及溶剂残留等影响.虾油食用安全的问题。而且虾油的外观大多为暗红色,流体性不好,不透明,严重影响虾油的品质。本研究以建立高品质南极磷虾虾油工业化技术为目的,通过优化提取、危害因子脱除、中试生产等得到了高品质南极磷虾虾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不同原料、不同溶剂体系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对南极磷虾虾油的提取得率及脂质组成的影响。建立了以95%乙醇作为工业化提取南极磷虾油的提取工艺,并利用响应面对其进行优化,确定了南极磷虾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即以12倍体积的95%乙醇于45℃萃取6h,虾油得率16.90%,磷脂含量35.59±2.69%,EPA26.86%,DHA14.27%。2)研究了南极磷虾虾油中各种危害因子的脱除技术。研究了传统碱法脱酸、活性材料吸附脱酸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脱酸等工艺对南极磷虾虾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脱除效果及对其磷脂和虾青素等功能性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异性活性吸附材料壳聚糖可以有效吸附游离脂肪酸,且对磷脂等功能性成分无吸附作用。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壳聚糖吸附法脱除南极磷虾虾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关键工艺,并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壳聚糖脱除游离脂肪酸的工艺条件:20%壳聚糖添加量,40℃条件下搅拌吸附60min,游离脂肪酸脱除率为42.83%。研究了活性材料吸附、包埋材料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等工艺对粗南极磷虾虾油中总胆固醇的脱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环状糊精(p-CD)与胆固醇分子形成稳定的、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脂的胆固醇/p-CD包合物,有效脱除虾油中的胆固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p-CD脱除南极磷虾虾油中胆固醇的工艺条件:10%p-环糊精添加量,40℃搅拌吸附30min,胆固醇脱除率47.63%。研究了膜分离技术及分子蒸馏技术对南极磷虾虾油中蛋白、氟化物等固体颗粒及溶剂残留的脱除。研究结果表示,用陶瓷膜过滤和分子蒸馏技术可有效脱除南极磷虾虾油中各种杂质,提高虾油的透明度及流动性,进一步提升南极磷虾虾油的品质。3)研究了南极磷虾虾油的中试生产技术。在研究南极磷虾虾油提取与危害因子脱除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中试生产,且建立了高品质南极磷虾虾油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中试生产的南极磷虾虾油产品透明度好、流动性好,磷脂含量为50%,其中PC含量大于95%,DHA和EPA含量大于40%。4)研究了南极磷虾虾油的稳定性。研究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的南极磷虾虾油在不同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以虾油的过氧化值(POV)作为虾油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选择最佳的抗氧化剂,并预测虾油的货架期。研究结果表明,4℃、加入复合抗氧化剂并且充氮气保护的南极磷虾虾油稳定性最好,货架期为1年。
二、脂肪酸生产技术发展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肪酸生产技术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多孔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柴油简介 |
1.1.1 生物柴油的定义和分类 |
1.1.2 生物柴油的研究意义 |
1.1.3 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 |
1.2 生物柴油的合成 |
1.2.1 生物柴油的合成方法 |
1.2.2 生物柴油的表征方法 |
1.2.3 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 |
1.3 多孔固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
1.3.1 多孔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3.2 多孔固体催化剂在合成生物柴油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多孔K/SiO_2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4 多孔K/SiO_2碱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2.2.5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2.6 催化性能评价及分析方法 |
2.2.7 多孔K/SiO_2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分析 |
2.3.2 活性组分和反应参数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分析 |
2.3.3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
2.3.4 多孔K/SiO_2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参数分析 |
2.3.5 催化剂的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K/ZnO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4 纳米K/Zn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3.2.5 催化剂的表征 |
3.2.6 催化性能评价及分析方法 |
3.2.7 生物柴油的性能指标测试 |
3.2.8 纳米K/ZnO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分析 |
3.3.2 催化性能评价 |
3.3.3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
3.3.4 K/ZnO催化酯交换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5 生物柴油的燃料性能评价 |
3.3.6 不同改性碱催化剂性能比较 |
3.3.7 纳米K/ZnO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空笼状CaO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4 中空笼状Ca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4.2.5 催化剂的表征 |
4.2.6 催化性能评价及分析方法 |
4.2.7 生物柴油的性能指标测试 |
4.2.8 中空笼状CaO催化动力学参数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及表面性质分析 |
4.3.2 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分析 |
4.3.3 催化剂的可重复使用性分析 |
4.3.4 反应机理研究 |
4.3.5 酯交换反应的规模和生物柴油的燃料性能研究 |
4.3.6 不同CaO碱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其在酯交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比较 |
4.3.7 中空笼状CaO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与热力学参数分析 |
4.3.8 不同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机理及工业生产方式 |
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
2.1 生产技术的初创和初步工业化(1954~1961年) |
2.2 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1962~1980年) |
2.3 生产技术的调整与衰落(1981~1990年) |
2.4 相关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 |
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贡献与发展讨论 |
4 结语 |
(4)甘油钙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柴油概述 |
1.2 国内外生物柴油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生物柴油发展概况 |
1.2.2 国内生物柴油发展概况 |
1.3 生物柴油制备过程 |
1.3.1 生物柴油的原料 |
1.3.2 高酸值生物柴油原料降酸处理 |
1.3.3 生物柴油生产方法 |
1.4 金属氧化物催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
1.4.1 纯金属氧化物 |
1.4.2 负载型金属氧化物 |
1.4.3 混合金属氧化物 |
1.4.4 碱金属醇盐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甘油钙催化剂制备、表征及其溶解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甘油钙催化剂的制备 |
2.2.3 甘油钙催化活性测试 |
2.2.4 催化剂表征 |
2.2.5 甘油钙溶解性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研究 |
2.3.2 催化剂表征结果 |
2.3.3 催化剂溶解性测量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甘油钙催化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棕榈酸化油甘油酯化过程 |
3.2.3 甘油钙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
3.2.4 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 |
3.2.5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甘油酯化降酸值过程的结果 |
3.3.2 搅拌速率对酯交换反应过程的影响 |
3.3.3 催化剂用量对酯交换反应过程的影响 |
3.3.4 甲醇用量对酯交换反应过程的影响 |
3.3.5 反应温度对酯交换反应过程的影响 |
3.4 甘油钙催化酯交换反应动力学模型 |
3.4.1 速率方程 |
3.4.2 估算动力学参数 |
3.4.3 模型预测棕榈酸化油酯交换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油钙与氢氧化钾催化酯交换反应工艺对比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棕榈酸化油甘油酯化过程物料衡算 |
4.3.2 两种催化剂酯交换反应过程以及产物组成、性质对比 |
4.3.3 甲酯相分离纯化结果对比 |
4.3.4 甘油相分离纯化结果对比 |
4.3.5 催化剂成本与废物处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年处理10万吨棕榈酸化油制备生物柴油工艺模拟 |
5.1 引言 |
5.2 工艺流程设计 |
5.2.1 工艺流程确定 |
5.2.2 工艺流程简述 |
5.3 工艺流程模拟与过程优化 |
5.3.1 全工艺流程模拟 |
5.3.2 工艺过程优化 |
5.4 衡算分析 |
5.4.1 概述 |
5.4.2 衡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术论文数据集 |
(5)九十载行业引领,创世纪科技寻源——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九十年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渊源 |
2 科研贡献 |
2.1 民国时期油脂化学工业初建阶段的科研工作 |
2.2 日化工业初建时的科研工作 |
2.2.1 合成洗涤剂工业初建时期的科研工作 |
2.2.2 合成脂肪酸工业创立前的研究工作 |
2.3 日化工业技术改造与发展时期的科研工作 |
2.3.1 配合合成洗涤剂工业快速发展的科研工作 |
2.3.2 合成脂肪酸工业建立与发展时期的科研工作 |
2.3.3 合成洗涤剂和合成脂肪酸工业“三废”治理的科研工作 |
2.4 表面活性剂和民用及工业用制剂全面发展时期的科研工作 |
2.4.1 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技术的研究开发 |
2.4.2 民用和工业用制剂的研究开发 |
2.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制转后的科研工作 |
2.5.1 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研究 |
2.5.2 工程化技术和专用设备的研究开发 |
2.5.3 应用基础研究 |
2.5.4 环保、标准等公益性的研究工作 |
3 未来方向 |
(6)基于专利分析的藻油DHA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DHA专利申请趋势和技术领域分布 |
2 DHA技术最新动向和技术空白点 |
3 国内外机构在华的DHA专利技术布局和特点 |
4 结束语 |
(7)酿酒酵母中链脂肪酸乙酯的合成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白酒产业概况 |
1.2 白酒中主要风味物质概述 |
1.2.1 高级醇 |
1.2.2 酸类物质 |
1.2.3 酯类物质 |
1.3 中链脂肪酸酯类物质的合成反应和机理 |
1.3.1 酯化反应 |
1.3.2 醇酰基转移酶催化 |
1.4 中链酰基辅酶A的主要来源 |
1.4.1 酿酒酵母中酰基辅酶a的主要来源 |
1.4.2 厌氧梭菌中酰基辅酶a的主要来源 |
1.5 酰基CoA合成调控的研究进展 |
1.5.1 强化脂肪酸合成途径以提高酰基CoA生成量 |
1.5.2 过表达硫酯酶编码基因以提高酰基CoA生成量 |
1.5.3 构建丁酰CoA合成途径以提高酰基CoA的生成量 |
1.6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及质粒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培养基 |
2.1.5 主要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引物设计 |
2.2.2 目的基因片段的获得 |
2.2.3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2.4 酵母转化 |
2.2.5 KanMx筛选标记的去除及Cre-lxoP切除原理 |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7 发酵实验 |
2.3 菌种生长性能及发酵产物的测定 |
2.3.1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2 酒精度测定 |
2.3.3 残余还原糖测定 |
2.3.4 乙酸和乙酸乙酯含量的测定 |
2.3.5 中链脂肪酸乙酯含量的测定 |
2.3.6 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共表达FAS1,FAS2基因对中链脂肪酸乙酯的影响 |
3.1.1 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验证 |
3.1.2 共表达FAS1,FAS2基因菌株的获得 |
3.1.3 突变株与亲本菌株生长性能的比较 |
3.1.4 玉米原料发酵实验 |
3.1.5 共表达FAS1,FAS2基因对乙酸乙酯生成量的影响 |
3.1.6 小结 |
3.2 过表达硫酯酶编码基因对中链脂肪酸乙酯的影响 |
3.2.1 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验证 |
3.2.2 过表达硫酯酶突变株的获得 |
3.2.3 突变株与亲本菌株生长性能及基本发酵性能的比较 |
3.2.4 中链脂肪酸乙酯生成量的比较 |
3.2.5 中链脂肪酸生成量的比较 |
3.2.6 小结 |
3.3 引入厌氧梭菌丁酰CoA合成途径对丁酸乙酯生成量的影响 |
3.3.1 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验证 |
3.3.2 丁酰CoA合成途径的构建 |
3.3.3 突变株与亲本菌株基本发酵性能的比较 |
3.3.4 突变株与亲本菌株丁酸乙酯的生成量比较 |
3.3.5 小结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8)吉他霉素生产技术改进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吉他霉素 |
1.1.1 吉他霉素简介 |
1.1.2 吉他霉素的结构 |
1.1.3 吉他霉素的生物合成 |
1.1.4 吉他霉素的理化性质 |
1.1.5 吉他霉素的抗菌性及临床应用 |
1.2 吉他霉素菌株选育方法 |
1.2.1 诱变育种 |
1.2.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
1.2.3 基因工程育种 |
1.2.4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 |
1.3 吉他霉素发酵工艺的优化分析 |
1.3.1 吉他霉素发酵的影响因素 |
1.3.2 吉他霉素工艺优化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4.2 课题研究目的 |
1.4.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北里链霉菌高产菌株的选育 |
2.1 试剂与设备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1.3 紫外照射设备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培养条件 |
2.2.3 试验方法 |
2.2.4 双碟法测定生物效价 |
2.2.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他霉素发酵工艺及代谢调控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出发菌种 |
3.1.2 原料质量标准 |
3.1.3 发酵培养基 |
3.1.4 测定方法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发酵过程控制优化 |
3.2.2 北里链霉菌次级代谢的调控研究 |
3.2.3 稀土元素对吉他霉素发酵影响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50L发酵罐中试及50m~3发酵罐放大研究 |
4.1 方法与内容 |
4.1.1 培养条件及培养基 |
4.1.2 生产流程 |
4.2 中试及放大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4.2.1 补料情况在50L发酵罐中试 |
4.2.2 高产菌株的应用 |
4.2.3 氧的供需控制情况的应用 |
4.2.4 原材料的质量保证 |
4.2.5 经济效益变化显着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本文结论 |
5.2 讨论 |
5.2.1 尝试UV+LiCl复合诱变,增加正突变率 |
5.2.2 稀土元素对发酵的影响在行业内具有推广价值 |
5.2.3 生产技术的改进,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高品质南极磷虾虾油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南极磷虾简介 |
0.2 南极磷虾的研究利用 |
0.2.1 蛋白质的研究利用 |
0.2.2 南极磷虾脂肪的研究利用 |
0.2.3 南极磷虾的脱氟 |
0.2.4 其他成分的研究利用 |
0.3 油脂的提取 |
0.3.1 机械压榨法 |
0.3.2 有机溶剂浸出法 |
0.3.3 水剂法 |
0.3.4 干柱法 |
0.3.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0.4 油脂的精制 |
0.4.1 传统的油脂精制方法 |
0.4.2 新兴技术在油脂精制中的应用 |
0.5 油脂的稳定性研究 |
0.5.1 油脂氧化 |
0.5.2 油脂抗氧化剂 |
0.6 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0.6.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0.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0.6.3 本课题的创新点 |
1 南极磷虾虾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南极磷虾虾油提取的不同方法比较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样品和试剂 |
1.1.2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不同原料的选择 |
1.2.2 南极磷虾虾油的不同提取方法 |
1.2.3 测定指标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不同原料对南极磷虾虾油得率和组成的影响 |
1.3.2 不同溶剂提取方法对南极磷虾虾油提取的得率影响 |
1.3.3 超临界CO_2流体提取对南极磷虾虾油提取的得率影响 |
1.3.4 不同提取方法对南极磷虾虾油组成的影响 |
1.4 小结 |
第二节 响应面法优化南极磷虾虾油提取工艺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样品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原料水分的测定 |
2.2.2 乙醇提取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2.2.3 乙醇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
2.2.4 得率和磷脂的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料中的水分含量 |
2.3.2 乙醇提取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2.3.3 南极磷虾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
2.3.4 南极磷虾虾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模型验证 |
2.4 结论 |
2 南极磷虾虾油中危害因子的脱除技术研究 |
第一节 南极磷虾虾油游离脂肪酸脱除工艺研究 |
引言 |
1.1 材料和仪器 |
1.1.1 样品和试剂 |
1.1.2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改进的碱法脱酸工艺 |
1.2.2 活性吸附材料吸附法脱酸工艺 |
1.2.3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脱酸工艺 |
1.2.4 游离脂肪酸测定 |
1.2.5 游离脂肪酸脱除率计算 |
1.2.6 磷脂损失率计算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改进的碱法脱酸工艺对南极磷虾虾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脱除效果 |
1.3.2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工艺对南极磷虾虾油中游离脂肪酸的脱除效果 |
1.3.3 活性吸附剂吸附脱酸工艺对南极磷虾虾油游离脂肪酸的脱除效果 |
1.4 小结 |
第二节 南极磷虾油胆固醇脱除工艺研究 |
引言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样品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工艺脱除胆固醇 |
2.2.2 活性炭吸附工艺脱除胆固醇 |
2.2.3 β-环糊精包埋工艺脱除胆固醇 |
2.2.4 胆固醇测定 |
2.2.5 胆固醇脱除率计算 |
2.2.6 磷脂损失率计算 |
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3.1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工艺对胆固醇的脱除效果 |
2.3.2 活性炭吸附工艺对胆固醇的脱除效果 |
2.3.3 β-环糊精包埋工艺对胆固醇的脱除效果 |
2.4 小结 |
第三节 南极磷虾虾油杂质脱除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样品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膜分离工艺脱除南极磷虾虾油固体颗粒 |
3.2.2 分子蒸馏工艺脱杂质及残留溶剂 |
3.2.3 透光率测定 |
3.2.4 残留溶剂测定 |
3.2.5 水分及挥发性物质测定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膜分离工艺脱除固体颗粒杂质 |
3.3.2 分子蒸馏工艺脱有机溶剂残留的效果 |
3.4 小结 |
3 南极磷虾虾油的中试生产和稳定性研究 |
第一节 南极磷虾虾油中试生产 |
引言 |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1.1.1 样品和试剂 |
1.1.2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室生产工艺 |
1.2.2 测定指标 |
1.2.3 同其他商品化虾油比较 |
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1.3.1 南极磷虾虾油的中试生产结果 |
1.3.2 中试产品同其他商品化虾油比较 |
第二节 南极磷虾虾油稳定性初步研究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过氧化值(POV)测定方法 |
2.2.2 稳定性实验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抗氧化剂对虾油稳定性的影响 |
2.3.2 不同温度对虾油稳定性的影响 |
2.3.3 惰性气体对虾油稳定性的影响 |
2.3.4 南极磷虾虾油最佳货架期的预测 |
2.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脂肪酸生产技术发展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多孔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研究[D]. 黄静. 广西大学, 2021(01)
- [3]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考察[J]. 王鹏飞. 日用化学工业, 2020(05)
- [4]甘油钙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研究[D]. 费彦仁.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5]九十载行业引领,创世纪科技寻源——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九十年发展历程[J]. China Information Center of Daily Chemical Industry;.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9(10)
- [6]基于专利分析的藻油DHA技术发展研究[J]. 周洪,魏凤,邓阿妹,侯鑫鑫,牛振恒,崔球,宋晓金. 中国油脂, 2017(11)
- [7]酿酒酵母中链脂肪酸乙酯的合成调控研究[D]. 龚瑞.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1)
- [8]吉他霉素生产技术改进与效益研究[D]. 赖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9]生物柴油生产工艺技术概述[J]. 史国强,李军,邢定峰. 石油规划设计, 2013(05)
- [10]高品质南极磷虾虾油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D]. 孙甜甜.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