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置检修管理经验点滴(论文文献综述)
谢红太[1](2021)在《新建宁淮城际铁路南京北动车所整体布局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车组是高新技术密集型产品,必须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对其可靠性和维修性进行研究,强调设计、制造、运用和维修中的信息反馈,建立统一的动车组技术标准,以指导我国动车组的运用维修工作。相比日本、德国及法国等发达国家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起步较晚,尤其在动车组运用检修方面更是技术储备欠缺、可参照运维经验数据较少,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统一的检修标准和运用维护体系。针对现阶段国内动车组在运用管理及检修组织方面表现出标准不统一、车型种类较多、运转效率较低、检备率较高、动车组检修能力紧张、检修资源不足、失修及过修现象突出等问题,本文重点从枢纽内近、远期动车组运用管理及检修组织规模规划布局及工艺设计为出发点,以规划设计者角度结合现有动车组设备设计相关标准规范及经验数据,参照分析国外成熟运维管理经验及先进检修组织工艺,分别以列车运行图、全周转时间及日车公里为主要参考指标,重点研究给出了枢纽内动车组配属规模及承担动车段(所)动车组检修工作量及检修设施规模测算方法,同时分析研究动车组运维基地空间布局、平面布置及检修工艺设计,主要从动车组高级修厂房布置及作业工序流水线方面考虑,提出适合国内动车段(所)动车组各修程的配套设施设备布局及设计方案。根据枢纽内规划建设需要,参考时速160km动力集中动车组依托技术平台及国内既有运维检修资源现状,探索提出适应于动力集中电动车组的运维基地布局方式及工艺设计方案。基于此,结合南京枢纽铁路运输组织模式、运营管理方式、枢纽内客货运布局方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规划布局南京枢纽内近、远期旅客列车行车方案,根据全路动车组投产需求趋势及南京枢纽动车组运维检修设施现状,综合分析南京北动车所建设必要性,给出南京北动车所整体布局及工艺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以新建南京枢纽南京北动车所工程项目为依托,研究测算表明根据列车运行图测算方法理论计算最为科学准确,采用日车公里法测算时,当枢纽内动车组平均日走行公里指标取常见经验计算值2000km时,日车公里测算法在不考虑检修动车组数量前提下计算的运用动车组数量及备用动车组数量比全周转时间测算法计算结果偏大约41%,配属动车组数计算结果偏大约20%,动车组存车线数及检查库线数计算结果偏大约35%,计算枢纽内动车组配属、承担动车段(所)动车组检修工作量及检修设施规模测算裕量较为充足。(2)采用日车公里测算法时在新建高速铁路枢纽内动车组配属设计及承担动车段(所)动车组检修工作量及检修设施规模测算中,需结合枢纽内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客流及行车方案等合理调整枢纽内动车组平均日走行公里指标。该测算方法分析计算较为方便,适合应用于远期铁路枢纽规划投资及动车组车辆投产规模控制等方面。采用全周转时间测算法时在新建高速铁路枢纽内动车组配属设计及承担动车段(所)动车组检修工作量及检修设施规模测算结果较为科学,能有效提高动车组使用率及运转效率,同时在运维检修方面可有效降低检修资源的浪费,减少投资。(3)动车段(所)内连接存车场与检查库之间的动车组走行线布置及设计规模,可分别通过配属动车组一级修检修列数,根据走行线最大占用时间进行动车组走行线的直接测算,或通过经验数据直接对国内现行确定线数规模的检修库走行线通过能力匹配性进行间接对比选择。(4)根据时速160km动力集中动车组技术平台及国内既有运维检修资源现状,利用既有机务段或动车段(所)改造实施时速160km动力集中电动车组整备检修方案技术可行性不足,建设经济性较差,推荐利用既有车辆段客车技术整备所实施整备检修改造,技术方案原则上可行,建设经济性合理,或采用新建方案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维基地的方案。(5)南京枢纽内南京北动车所选址、近远期承担动车组配属、运维检修设施规模布局及检修工艺设计需统筹考虑枢纽现状、运输组织模式、运营管理方式、枢纽内客货运布局方式及规划布局枢纽内近远期旅客列车行车方案等,研究测算以列车运行图、全周转时间及日车公里法主要参考指标综合分析,进行动车所整体布局及工艺方案设计。
宋国伟[2](2021)在《电力公司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的电力公司当中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广泛开展的有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和输电线路检修管理两大核心业务,它们是电网系统稳定的重要保障[1]。本文中笔者根据的自身多年的输电业务管理经验,并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文献,了解了当前该业务的信息化应用现状和亟需解决的矛盾点后,设计了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管理系统,以期能够高效、准确地开展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促进管理提升。研究过程中的主要包括如下工作:(1)根据当前输电业务发展现状理清了本课题的系统开发背景,介绍了本课题是在对电力公司输电业务系统管理欠缺的情况下开展的,对输电业务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本文的框架和内容。(2)整理和归纳了电力公司的输电业务管理流程,并通过请教输电运维领导、一线班组员工和查找资料等形式对拟开发的系统的核心功能进行了需求分析,经过充分论证后确定了系统以输电运行业务、试验与技术监督管理业务和输电检修管理业务等三项功能为主要模块。(3)对开发系统所涉及的开发工具、开发策略和开发技术进行了对比选择,确定了以JAVA技术、B/S架构模式为平台,以后台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储技术为手段进行了本课题的设计与开发。(4)最后开发人员根据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内容,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编码实现和测试,测试结果基本满足设计预期,可以满足电力公司在输电业务管理方面全面地进行信息化应用。
李佰霖[3](2020)在《面向水电站设备检修的虚拟仿真及自动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检修在维持水电站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设备检修质量依赖于检修工程师对检修任务的处理能力。设备检修数字化是提高检修人员设备检修综合能力的基础,为检修人员的知识学习、检修操作训练和现场检修辅助的支持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水电站设备检修是三维空间中进行的拆解零部件和处理的一系列过程性活动,进行标准化的可视化表达难度大;同时,由于人检修操作的不确定性,导致在虚拟环境中构建物理设备和系统的可视化仿真模型困难;且水电站设备零部件多,增加了计算机自动计算设备检修拆解序列的复杂度,限制了对设备检修自动支持的能力。因此,研究水电站设备检修数字化的关键技术、理论和方法,构建设备虚拟检修系统,对提升水电站设备维护水平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在水电站设备检修数字化中,传统的二维动画或者三维过程模拟方法,缺乏人机互动,制约了用户的主动参与,为此本文深入研究了交互检修仿真环境的构建方法;同时,为了提高检修自动支持能力,进一步开展了设备检修拆解序列自动规划问题研究,探索更优的拆解序列求解方法;另外,为了全面掌握设备及其组成系统的运行过程,开展了设备系统的多工况运行过程的可视化仿真研究。最后,在水电站设备检修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虚拟检修应用实践。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研究了设备虚拟检修的数字化方法。首先,针对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的要求,提出并建立了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的三维数字化框架,为水电站设备检修学习、培训、支持中的三维数字化确定了基本技术路线。其次,提出了从几何结构、约束关系、检修知识、检修任务、检修过程、检修记录等方面构建水电站设备检修数字信息化的方法。然后,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人员的检修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从基础知识、操作熟练度和操作完成度三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研究了设备虚拟检修数据管理方法,为开展设备检修的自动规划、三维可视化仿真和数字化服务奠定了基础。(2)针对检修人员主动参与学习的需求,在设备检修数字化的基础上,开展了交互式检修训练仿真环境的构建方法研究。首先,建立了实际检修操作中人、工具、零部件之间的作用关系模型,制定了从零部件逐步组建设备环境的策略。其次,提出了交互式虚拟元件的概念和构建方法,较好解决了包含复杂作用关系和操作过程的设备检修交互仿真环境的构建。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分析,提高了仿真零部件的重复利用率。应用实例可知,只需要通过对13类零部件仿真即可实现对水轮机导轴承设备全部197个零部件交互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为了实现水电站设备检修作业指导自动化,开展了水电站设备检修拆解序列规划问题研究。首先,根据设备的实际拆解过程,制定了分组规划的策略以降低规划计算复杂度。其次,明确目标拆解序列,在拆解序列评价的目标函数中引入空间移动代价。然后,提出了TBGA方法求解拆解序列,引入多团队竞争和更新机制到遗传算法中,提高全局寻优能力;采用优先保护交叉、多点启发变异和往返优化算子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局部寻优能力和速度,同时抑制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序列。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TBGA在拆解序列规划中,用了不到其它算法25%的时间得到了更优的拆解方案。(4)研究了典型设备系统的多运行工况的可视化仿真方法。提出了基于设备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和基于有限状态机模型驱动的水电站设备系统的多工况运行三维可视化仿真方法。研究了通用的动态仿真模型结构,实现了正常运行、任务执行、人为操作、设备故障等多种工况的综合。通过进水阀控制油系统的实例建模,在虚拟环境中实现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开关进水阀、人工启停设备、有泵效率下降和油路外漏等故障的可视化动态仿真,验证了提出的可视化仿真方法的有效性。(5)开展了服务于水电站的设备虚拟检修应用实践。对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系统结构、功能和数据组织进行了设计,并通过设备检修基础知识学习、检修技能交互训练、三维可视化的检修作业指导以及人员检修知识的考核,验证了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袁愿[4](2019)在《AH公司战略转型升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我国经济也己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随着自动化、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呼声此起彼伏、深入人心,制造型企业进行战略转型实践已是大势所趋。AH公司当前正处在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之中,公司的资源与能力也与上市之前显着不同,为了应对新的竞争形势和抓住市场机遇,实现经营业绩的可持续增长,上市后的AH公司有必要着手开展战略转型与升级。本文以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为理论基础,借助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战略分析工具对AH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企业面临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同时,研究了AH公司的战略转型影响因素与转型能力,分析了其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SWOT、BCG矩阵分析了其在上市后的战略转型路径选择,即主要采取产业多元化、技术与服务的差异化战略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发展。随后,梳理介绍了公司在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等三个层面的具体转型措施、保障手段与初步成效,最后提出了不足之处和对应的改进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AH公司的战略转型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也为同类中小型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陈礼生[5](2019)在《冷却塔竹质淋水填料的冷却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冷却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具有节能和较强散热能力的冷却设备。作为冷却塔的核心组成部分,冷却填料负责冷却塔60%-70%的散热量,它的种类对其冷却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市场上用量最多的是PVC薄膜填料,然而它却具有使用寿命短、防污性能差、对环境不友好等缺点,因此,寻求一种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型的PVC薄膜填料替代品已是迫在眉睫。近年来,竹材作为冷却填料已在我国多个双曲线冷却塔内投入使用,实践证明竹质淋水填料具有使用寿命长、冷却性能良好、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冷却填料。虽然竹质淋水填料已在冷却塔内进行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冷却塔内的湿热环境对竹质淋水填料的性能影响方面还未有报道,其中,竹质淋水填料的耐久性能是其应用时所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因为它与填料的使用寿命密切相关。另外,竹质淋水填料的热力特性、阻力特性和结构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也很少,这些研究内容的缺失都显着影响和限制了竹材作为冷却填料在工业冷却塔中的应用和推广。为了填补上述的研究缺失与空白,本论文以毛竹作为原材料,按照相关标准制成传统的竹质淋水填料,测试出填料的热力特性和阻力特性,并将它与几种常用的塑料薄膜填料进行对比分析。模拟冷却塔内应用环境,对竹质淋水填料进行水热加速老化处理,分析竹材老化前后的力学强度、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化学结构的变化情况,并与在冷却塔内使用9年之后的竹质淋水填料进行对比,研究了竹质淋水填料力学强度的退化规律、老化机理和耐久性能。最后,对传统竹质淋水填料进行了编制结构优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竹质淋水填料的热力性能良好,并且它在阻力特性、耐老化性能、使用寿命、物理力学性能、抗污特性、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以及环保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塑料薄膜填料,因此竹质淋水填料可以作为替代塑料薄膜填料的优选材料。(2)竹材的质量损失率随着加速老化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密度和力学强度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呈递减趋势。竹材的弦向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最大下降幅度分别可达48.49%和36.09%,它们的强度值可以根据指数回归方程来进行预测。(3)随着老化温度和时间的升高,竹材内部薄壁细胞的形态从近圆形向不规则形状进行转变,薄壁细胞胞间层连接处的间隙逐渐扩大,而且细胞腔内的淀粉含量也不断减少,经过90℃、64周期加速老化后竹材样品的微观结构变化最为显着。(4)随着加速老化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竹材ɑ-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半纤维素和苯醇抽提物含量却呈下降趋势。质量损失率与ɑ-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相对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过质量损失率可以大致推断出加速老化后竹材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加速老化的温度和时间会对竹材化学结构产生显着影响,随着老化时间测增加,半纤维素中的官能团下降相对较为明显,纤维素中C-H键、C-O键和木质素中的紫丁香环也被部分水解。经过90℃、64周期加速老化后竹材样品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的变化最为显着。竹材表面的颜色经过加速老化后也有明显变化。(5)竹质淋水填料在冷却塔内使用9年之后,其密度和力学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然能满足标准中规定的正常应用要求,它的力学强度和使用寿命可以根据加速老化的指数回归方程来进行推算。虽然竹质淋水填料的微观结构和内部淀粉含量有明显变化,但是它几乎不受腐朽菌侵蚀的影响。(6)竹质淋水填料的化学成分变化与加速老化后竹材的化学成分变化相一致,它的半纤维和苯醇抽提物的相对含量有所下降,而ɑ-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却有明显上升。FTIR分析结果表明:竹质淋水填料在1730 cm-1、1370 cm-1、1240 cm-1和1048 cm-1波数处的峰强明显低于未处理过的对照样品,它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与经过60℃、24周期加速老化后竹材的相类似,其中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内都有部分官能团进行了降解。(7)竹编淋水填料的冷却数和容积散质系数小于传统竹质淋水填料,但是它的阻力特性要优于传统竹质淋水填料,通过综合分析,结构优化设计后的竹编淋水填料在冷却性能、生产工艺流程、使用寿命、机械化生产和生产成本等方面比传统竹质淋水填料更具优势。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竹质淋水填料相关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人工加速老化和冷却塔内自然老化方法,研究了竹质淋水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退化规律和老化机理,推断出了它在冷却塔内的使用年限,填补了竹质淋水填料耐久性能研究的空白。结构优化后的竹编淋水填料,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冷却性能,使其有望取代传统竹质淋水填料。
王嘉琦[6](2019)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实时可靠性及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已成为智能变电站投运数量最多的国家。智能变电站中大量采用了千兆以太网高速通信、微秒级高精度同步采样、光电互感器、三层两网等新技术,相比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结构上采用了分布式方案,这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及评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这些新技术在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其可靠性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智能变电站的全站信息数字化为分布式继电保护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也为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级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分析和系统级的状态识别及评估提供了可能。本文从IEC61850入手,对面向通用对象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报文和采样值(Sampled Value,SV)报文的报文结构进行深度分析,对变电站配置文件(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SCD)内容进行解构,进而得出SCD文件与两种报文的应对关系,在此基础上生成直观的可视化结构图。在文件的内部关联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保护装置运行异常信息的自动提取,实现在线检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并对信息进行分类,进而得到可供计算的可靠性指标。同时,针对使用Markov法计算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空间状态过多导致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通过Markov法计算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然后通过GO法计算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基于Markov模型与GO法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现场运行人员能够对继电保护装置及系统的运行状态得到更加实时的反馈。不但节约时间,而且省去繁杂且不甚准确的估计过程。其次针对继电保护装置投入初期的小样本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灰色估计法。通过实例计算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证明了新方法对小样本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可靠性参数估计时,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计算速度更快。最后在分析了保信系统文件的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保护装置运行异常信息的自动提取,根据故障模式与影响度可靠性分析方法FMEA,提出继电保护装置在线状态的风险度评价指标,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及系统的实时状况定量评估,选用保护装置实际运行数据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方保垒[7](2018)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维护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的智能变电站成为建设的主流,所占比重逐年增加。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必然面临着停电检修、故障处理等工作。目前,对于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检修维护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对于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变得模糊和抽象,检修人员对站内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还没能完全掌握,其二次系统检修维护方法不够成熟,仍在探索阶段。为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健康运行水平,需要尽快在智能站的施工和检修工作中总结经验,制定一套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的二次系统检修维护新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站的特点和相关技术,对常规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借鉴常规站的维护经验,提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维护新方法。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安全措施执行和恢复顺序无统一标准的情况,提出智能变电站二次安全措施执行恢复策略,规范二次安措的执行和恢复顺序。针对智能变电站光纤链路路径难以定位、故障查找困难的现状,提出基于二次回路可视化的故障处理思路,基于这种思路提出了“全路径标记”的光纤链路路径定位方法及故障诊断的“定点测试”法,并依托网络报文分析仪进行辅助判断。并结合现有技术,提出光纤链路在线监测诊断的技术方案并给出算法,以提高故障排除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减少对厂家的依赖。本文提出的检修维护新方法可在保证变电站二次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下,提高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检修维护的科学性以及二次系统故障排除的准确性和快速性,为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检修维护新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吴然[8](2019)在《TPM设备管理在SY公司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化工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化工领域众多企业的生产规模大幅增长。由于生产设备负荷的加大,设备损坏率、维修率也随之上升。因此,加强对设备的有效管理成为了化工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生产设备的良好运行,是实现工艺参数控制、生产数据和信息及时、稳定、有效反馈的基础。所以,设备能否良好运转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效益。SY公司,作为一家大型国有化工企业,同样面临着因扩大生产,设备增多、设备结构复杂性增加、设备专业性增强等原因造成的现有设备管理方式无法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的局面。为此,公司提出引进全面生产维护(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设备管理思想,加强员工自主维修、全员参与和自主改善的意识,并结合6s管理的有效实施,改善现有的设备管理现状。本文基于“两大基石”“八大支柱”“四零目标”等TPM管理的相关基础理论,首先,对SY公司设备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公司开展TPM设备管理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运用决策树这一数据挖掘技术,基于设备运行参数构建了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模型和方法,也为TPM设备管理活动方案设计提供依据。而后,为SY公司TPM设备管理活动的推进提供方案设计,其中包括活动的目标、原则、步骤、组织结构、相关制度的优化等内容。最后,根据重碱车间为期一年TPM设备管理活动的实施情况,分别从组织体系、生产现场管理、设备维护管理、人员素质以及通过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五方面对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SY公司TPM设备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实施提出了优化建议。本文为SY公司TPM设备管理制度的后续推进提供了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化工行业相关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旺佳[9](2018)在《高速列车服役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列车是由机、电、液、光、信息等多物理过程、多单元技术融合于机电载体而形成整体功能的复杂装备,对高速列车进行服役质量评价是一项重要工作,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评定没有定论。为确保车辆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及时排除潜在故障、有效预防事故、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需要加快建立与完善服役质量指数评估体系,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及维护工作规范。本文在高速列车服役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性能评价上做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服役质量评价涉及整车运行状态和运行安全,用于评估车辆健康状况与故障跟踪。本文先对系统性能评估计算方法进行描述,接着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并以汽车综合性能评价案例对其基本思想及计算步骤进行说明。该方法排除了专家打分判断的主观性,通过计算性能指标分数的变异系数,进而分配评价体系中指标准则权重,再使用高斯值函数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最后采用加权和模型来产生总体性能分数,用于评估汽车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该研究可用于机电系统综合性能评估。我国高速列车研究起步较晚,加上检测站数量有限及检测设备不完善,导致高速列车服役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本文参考汽车服役性能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及步骤,收集国内外高速列车性能检测相关标准及铁道部相应检测规范,搭建了高速列车服役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限值,结合高速列车服役检测数据,对高速列车的车轮磨耗、平稳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到磨耗及平稳性性能指数。结果表明,使用多准则决策方法分析过程简便且合理,可用于评价列车服役性能。该研究为高速列车服役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宋文中[10](2009)在《重庆天然气净化厂检修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国内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要,天然气的平稳供应关系着经济、社会和政治稳定。天然气净化装置作为天然气气田开发的配套工程,是确保向下游用户平稳供应天然气的重要中间环节。天然气净化厂检修是确保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的重要保证。天然气净化装置检修具有时间紧、任务重、作业面广、检修条件复杂、交叉作业环节多、检修队伍参差不齐等特点,当检修过程管理与组织协调不到位,可能会造成不能按时恢复生产的后果。此外,若检修过程中管理措施不当,还可能会酿成检修安全环保事故,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因而,抓好装置检修管理优化是天然气净化装置检修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天然气净化装置的多年来检修管理工作表明,只有通过加强检修管理优化,才能提高检修效率,从而确保检修质量、进度、安全,并保证检修后的装置“安、稳、长、满、优”高效运行。本文重点开展对当前部分天然气净化装置检修中的管理进行总结分析,对现有的检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检修管理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安全环保、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和优化,对其它同类天然气净化装置检修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二、装置检修管理经验点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装置检修管理经验点滴(论文提纲范文)
(1)新建宁淮城际铁路南京北动车所整体布局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高速列车检修基地布局及工艺设计现状 |
1.2.1 国外高速列车检修基地布局及工艺 |
1.2.2 国内动车段(所)布局及工艺 |
1.3 本文主要研究及设计工作 |
2 宁淮城际铁路项目概述及枢纽运输组织分析 |
2.1 宁淮城际铁路项目概述 |
2.1.1 宁淮城际铁路区域路网概况 |
2.1.2 线路地理位置和径路 |
2.1.3 宁淮城际铁路建设必要性及功能定位 |
2.2 铁路运输组织分析 |
2.2.1 运输组织模式及运营管理方式 |
2.2.2 南京枢纽组织分析 |
2.2.3 淮安枢纽组织分析 |
2.2.4 列车开行对数及设计能力计算分析 |
2.3 列车开行交路设计 |
2.3.1 既有动车组乘务交路 |
2.3.2 设计动车组乘务交路 |
2.4 相邻设计主要高速客运通道 |
2.4.1 沿江高速铁路(上海至合肥段) |
2.4.2 苏南沿江高速铁路 |
3 动车段(所)空间布局及动车组运维设施 |
3.1 动车段(所)一般布局形式 |
3.2 动车段(所)总平面布置案例 |
3.2.1 武汉动车段 |
3.2.2 西安动车段 |
3.2.3 兰州西动车运用所 |
3.3 动车段(所)主要检修厂房布置 |
4 枢纽内动车组配属及检修规模 |
4.1 动车组配属数量测算 |
4.1.1 列车运行图测算法 |
4.1.2 全周转时间测算法 |
4.1.3 日车公里测算法 |
4.2 动车段(所)检修规模测算 |
4.2.1 动车组检修库线数测算 |
4.2.2 动车组存车线数测算 |
4.2.3 动车组检修库前走行线数测算 |
5 时速160km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维方式 |
5.1 时速160km动力集中动车组技术发展及技术概述 |
5.1.1 设计顶层需求 |
5.1.2 总体方案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参数 |
5.2 时速160km动力集中动车组修程及实施 |
5.3 运维基地设计方案 |
5.3.1 既有机车车辆检修基地改造 |
5.3.2 新建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维基地 |
5.3.3 南京北动力集中电动车组整备所布局设计 |
6 南京北动车所布局设计 |
6.1 南京北动车所建设必要性 |
6.1.1 国内动车组配属现状及市场需求 |
6.1.2 南京枢纽动车组设施现状及检修能力分析 |
6.2 动车所选址及站段关系 |
6.3 动车所总平面布置及工艺设计 |
6.3.1 动车所主要运维检修设施规模 |
6.3.2 动车所平面设置及工艺流程 |
6.3.3 动车所平面布置典型研究方案比较分析 |
6.4 动车所设备配置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录A 宁淮城际铁路研究年度内相邻区域路网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
附录B 沿江高速铁路研究年度内相邻区域路网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
附录C 南京枢纽近、远期动车组对数及径路表 |
附录D 淮安枢纽近、远期动车组对数及径路表 |
附录E 宁淮城际铁路动车组开行方案 |
附录F 沿江高速铁路动车组开行方案 |
附录G 时速160km动力集中动车组主要技术参数 |
附录H 南京枢纽近、远期动车组检修工作量计算汇总表 |
附录I 宁淮城际铁路相关规划图 |
附图 1、国家“十三五”高速铁路网规划图 |
附图 2、江苏省“十三五”铁路网规划示意图 |
附图 3、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网规划示意图 |
附图 4、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9~2025)示意图 |
附图 5、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图 |
附图 6、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图 |
(2)电力公司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系统开发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发展在国内的现状及趋势 |
1.2.2 国外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内容组织与安排 |
第二章 系统开发技术概述 |
2.1 开发语言的选择 |
2.2 系统开发架构的选择 |
2.3 后台数据库技术 |
2.4 数据挖掘技术与数据仓库 |
2.5 开发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 |
3.2 可行性分析 |
3.3 功能需求分析 |
3.4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1 输电运行管理业务分析 |
3.4.2 检修管理业务分析 |
3.4.3 试验与技术监督管理业务分析 |
3.4.4 系统管理业务 |
3.5 非功能性需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
4.1.1 系统的设计目标 |
4.1.2 系统的设计原则 |
4.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4.3 拓扑结构设计 |
4.4 系统架构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
5.1 功能结构设计 |
5.2 系统静态模块的分析与设计 |
5.2.1 输电运行管理功能模块分析和设计 |
5.2.2 检修管理静态模块分析与设计 |
5.2.3 试验与技术监督管理静态模块分析和设计 |
5.3 系统动态模块分析与设计 |
5.4 功能模块的流程分析 |
5.5 界面元素定义 |
5.6 系统数据库建模 |
5.7 系统安全设计 |
5.8 界面设计要求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实现 |
6.1 系统软硬件环境 |
6.2 系统总体实现 |
6.3 具体功能实现 |
6.3.1 输电运行管理业务的实现 |
6.3.2 检修管理的实现 |
6.3.3 试验与技术监督管理的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的测试 |
7.1 系统测试方法 |
7.2 系统功能测试 |
7.3 性能测试 |
7.4 测试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工作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面向水电站设备检修的虚拟仿真及自动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设备虚拟检修研究现状 |
1.4 设备拆解序列规划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面向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的数字化方法 |
2.1 引言 |
2.2 面向虚拟检修的数字化框架 |
2.3 设备结构数字化 |
2.4 设备检修数字化 |
2.5 检修能力评价方法 |
2.6 设备虚拟检修数据管理 |
2.7 本章小结 |
3 水电站设备检修交互式训练仿真方法 |
3.1 引言 |
3.2 水电站设备检修交互操作仿真要求 |
3.3 交互式元件建模与仿真方法 |
3.4 交互式设备建模与仿真方法 |
3.5 水电站设备交互训练环境构建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4 水电站设备检修拆解序列规划问题及群智能优化求解 |
4.1 引言 |
4.2 水电站设备拆解序列规划问题 |
4.3 团队遗传算法 |
4.4 基于TBGA的拆解序列求解 |
4.5 实例应用与算法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水电站典型系统多工况运行可视化仿真 |
5.1 引言 |
5.2 设备系统运行仿真建模方法 |
5.3 进水阀控制油系统建模实例 |
5.4 多工况虚拟运行联合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6 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实践 |
6.1 引言 |
6.2 系统结构 |
6.3 系统功能设计 |
6.4 实例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参与的项目 |
附录3 论文附图 |
附录4 论文附表 |
附录5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 |
(4)AH公司战略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战略转型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战略转型基础理论与分析工具 |
第一节 战略转型相关概念 |
一、战略转型的定义 |
二、战略转型的分类 |
三、战略转型的动因与阻力 |
四、战略转型能力概念及其结构模型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竞争战略理论 |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三、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
第三节 分析工具 |
一、PEST分析法 |
二、波特五力模型 |
三、SWOT矩阵 |
四、BCG矩阵 |
第四章 AH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分析 |
第一节 AH公司介绍 |
一、AH公司基本情况 |
二、AH公司发展历程 |
三、AH公司战略转型前的发展战略 |
第二节 AH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一、宏观环境分析 |
二、产业环境分析 |
第三节 AH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一、AH公司资源分析 |
二、AH公司能力分析 |
三、AH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
第五章 AH公司战略转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AH公司战略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一、外部驱动因素 |
二、内部驱动因素 |
三、AH公司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
第二节 AH公司战略转型阻力分析 |
一、惯例阻力 |
二、员工阻力 |
三、技术阻力 |
第三节 AH公司战略转型能力分析 |
一、环境识别能力 |
二、资源整合能力 |
三、管理控制能力 |
四、持续创新能力 |
第六章 AH公司战略转型的选择与实施 |
第一节 AH公司战略转型选择 |
一、AH公司生命周期分析 |
二、AH公司SWOT分析 |
三、AH公司BCG矩阵分析 |
第二节 AH公司战略转型方案制订 |
一、使命、愿景与价值观 |
二、总体战略 |
三、战略发展重点 |
四、战略实施路径 |
第三节 AH公司战略转型实施 |
一、公司层战略转型措施 |
二、业务层战略转型措施 |
三、职能层战略转型措施 |
四、AH公司战略转型演变过程 |
第七章 AH公司战略转型的保障措施 |
第一节 组织结构改革 |
第二节 管理机制优化 |
第三节 人力资源保障 |
第四节 研发投入加大 |
第八章 AH公司战略转型的初步成效、不足与建议 |
第一节 初步成效 |
一、经营效益持续增长 |
二、技术实力得到明显提高 |
三、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
四、组织协作能力提高 |
五、企业资源实现初步共享 |
六、企业品牌效应初现 |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 |
一、管理机制仍需改进 |
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加强 |
三、协同创新较为缺乏 |
四、人力资源压力凸显 |
第三节 改进建议 |
一、加强持续创新能力培养 |
二、重视人才培育与梯队建设 |
三、提高战略信息管理能力 |
四、持续推动管理机制革新 |
五、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冷却塔竹质淋水填料的冷却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冷却塔填料的特点及种类 |
1.3 国内外冷却塔填料的发展历程 |
1.3.1 国内冷却塔填料的发展历程 |
1.3.2 国外冷却塔填料的发展历程 |
1.4 国内外冷却塔填料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冷却塔填料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外冷却塔填料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1.8 创新点 |
1.9 项目支持和经费来源 |
第二章 竹质淋水填料的冷却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备 |
2.2.3 竹质淋水填料的制备 |
2.2.4 主要参数测量 |
2.2.5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竹质淋水填料的热力特性和阻力特性 |
2.3.2 竹质淋水填料与塑料薄膜填料的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速老化对竹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加速老化对竹材质量损失率和密度的影响 |
3.3.2 加速老化对竹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加速老化对竹材微观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加速老化对竹材微观形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速老化对竹材化学成分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设备 |
5.2.3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加速老化对竹材化学成分的影响 |
5.3.2 加速老化对竹材FTIR的影响 |
5.3.3 加速老化对竹材表面颜色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竹质淋水填料的耐久性能评价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设备 |
6.2.3 试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竹质淋水填料的力学性能退化研究 |
6.3.2 竹质淋水填料的老化机理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竹质淋水填料的编制结构优化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设备 |
7.2.3 竹质淋水填料的编制结构优化 |
7.2.4 主要参数测量 |
7.2.5 试验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竹编淋水填料的热力特性和阻力特性 |
7.3.2 竹编淋水填料与传统竹质淋水填料的对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实时可靠性及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及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1 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2 继电保护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实时可靠性及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IEC61850 通信技术体系解析 |
2.1 引言 |
2.2 GOOSE报文 |
2.2.1 工作机制 |
2.2.2 报文结构 |
2.2.2.1 帧头 |
2.2.2.2 IEC-GOOSE |
2.2.2.3 协议数据单元(PDU) |
2.3 SV报文 |
2.3.1 工作机制 |
2.3.2 报文结构 |
2.4 SCL简介 |
2.4.1 SCL文件结构 |
2.4.2 SCD文件内部分析 |
2.5 SCD文件与报文之间的关联分析 |
2.5.1 SCD文件内部对应关系 |
2.5.2 通信对应 |
2.5.3 装置对应 |
2.5.4 对应关系结构图 |
2.6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报文信息提取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实时可靠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继电保护设备可靠性 |
3.2.1 继电保护装置状态划分 |
3.2.2 Markov模型 |
3.3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模型 |
3.3.1 GO法基本原理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投入初期小样本问题的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参数估计 |
4.1 引言 |
4.2 三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 |
4.3 灰色模型 |
4.3.1 灰色模型建立 |
4.3.2 数据离散光滑性检验 |
4.3.3 模型检验 |
4.3.3.1 残差检验 |
4.3.3.2 关联度检验 |
4.3.3.3 后验差检验 |
4.3.4 残差修正 |
4.4 灰色-三参数威布尔组合模型 |
4.5 仿真分析 |
4.5.1 原始数据 |
4.5.2 可靠性参数估计 |
4.5.3 残差修正 |
4.5.4 方法对比 |
4.5.4.1 与二参数威布尔分布进行比较 |
4.5.4.2 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算法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护装置在线监测风险评价 |
5.1 引言 |
5.2 基于FMEA实现保护装置在线状态评价 |
5.2.1 故障模式与故障影响度可靠性分析方法 |
5.2.2 保护装置在线状态评价的FMEA模型 |
5.3 实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维护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比较 |
2.1 智能变电站中的新技术 |
2.2 智能站在继电保护及测控装置上的变化 |
2.3 智能站在电流电压回路上的变化 |
2.4 智能站在控制回路上的变化 |
2.5 智能站在信号回路上的变化 |
2.6 智能站在失灵回路上的变化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变电站二次安全措施执行和恢复策略 |
3.1 二次安全措施执行和恢复顺序的重要性 |
3.2 检修机制在智能变电站中的重要应用 |
3.3 单一断路器间隔检修时的二次安全措施执行恢复策略 |
3.4 母线保护装置检修时的二次安全措施执行恢复策略 |
3.5 主变间隔检修时的二次安全措施执行恢复策略 |
3.6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执行恢复策略的实际应用 |
3.7 二次安措执行后的二次系统检修原则及其流程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虚回路可视化的智能站二次回路故障诊断方法 |
4.1 基于虚回路可视化的二次回路故障处理思路 |
4.2 故障诊断的前提——光纤链路路径定位 |
4.2.1 光纤链路中断的报警机制 |
4.2.2 以“全路径标记”为前提的光纤链路路径定位 |
4.3 基于“定点测试”法的故障点查找 |
4.3.1 “定点测试”法故障查找的流程 |
4.3.2 “定点测试”法故障查找的应用实例 |
4.4 借助网络报文分析仪缩小故障排查范围 |
4.4.1 网络报文分析仪的主要功能 |
4.4.2 借助网络报文分析仪快速排查故障的应用实例 |
4.5 光纤链路在线监测诊断 |
4.5.1 “光纤链路在线监测诊断”的实现原理 |
4.5.2 “光纤链路在线监测诊断”的网络拓扑图生成 |
4.5.3 “光纤链路在线监测诊断”的应用举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变电站检修维护新方法应用工程实例 |
5.1 220kV杜庙站110kV杜仙线106开关合并单元无母线电压采样处理 |
5.1.1 执行二次安全措施 |
5.1.2 对合并单元的光纤链路路径进行定位 |
5.1.3 利用第三方装置进行辅助判断 |
5.1.4 利用“定点测试”法查找故障点 |
5.1.5 恢复二次安全措施 |
5.1.6 小结 |
5.2 小电源在110kV智能变电站并网 |
5.2.1 小电源线路并网的主接线图 |
5.2.2 小电源并网带来的110kV线路保护加装 |
5.2.3 智能备自投装置联切常规小电源的二次回路设计 |
5.2.4 对施工后的光纤回路进行“全路径标记” |
5.2.5 小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TPM设备管理在SY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2.1 TPM管理理论基础 |
2.1.1 TPM管理理论的提出 |
2.1.2 TPM管理基本理论 |
2.1.3 TPM管理活动的两大基石 |
2.1.4 TPM管理活动的八大支柱 |
2.2 有关TPM管理理论研究的相关综述 |
2.3 有关TPM管理理论应用的相关综述 |
2.4 决策树算法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
2.4.1 决策树的基本概念 |
2.4.2 决策树算法原理 |
2.4.3 决策树算法应用的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Y公司设备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SY公司现状 |
3.1.1 SY公司概况及组织结构 |
3.1.2 SY公司生产状况分析 |
3.2 SY公司重碱车间简介及设备现状 |
3.2.1 SY公司重碱车间概况 |
3.2.2 SY公司重碱车间设备现状 |
3.2.3 SY公司重碱车间设备管理现状 |
3.3 SY公司重碱车间设备管理问题 |
3.4 重碱车间设备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3.4.1 重碱车间调研 |
3.4.2 设备管理问题原因 |
3.5 SY公司TPM管理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5.1 SY公司TPM管理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
3.5.2 SY公司TPM管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Y公司重点设备预测性维护模型与方法研究 |
4.1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设备预测性维护模型设计 |
4.1.1 模型构建目标 |
4.1.2 模型构建步骤设计 |
4.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4.2.1 数据获取 |
4.2.2 缺失值处理 |
4.2.3 特征构造 |
4.2.4 归一化 |
4.3 数据特征筛选 |
4.4 模型训练 |
4.4.1 实验环境搭建 |
4.4.2 压缩机故障预测决策树模型构建 |
4.5 实验结果分析 |
4.5.1 决策树规则提取 |
4.5.2 模型分析评估 |
4.6 模型拓展应用研究 |
4.6.1 明确设备维护工作目标 |
4.6.2 完善DCS预测维修系统构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Y公司TPM设备管理活动方案设计 |
5.1 SY公司TPM设备管理活动的推行目标和指导原则 |
5.2 SY公司TPM设备管理活动推进步骤 |
5.3 TPM设备管理推进组织结构 |
5.4 设备维护制度的优化设计 |
5.4.1 设备日常维护制度优化 |
5.4.2 设备预测性维护制度确立 |
5.5 设备维修管理流程优化设计 |
5.6 相关管理制度的优化设计 |
5.6.1 6s管理制度优化 |
5.6.2 培训制度优化 |
5.6.3 合理化建议制度确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Y公司TPM设备管理活动方案实施及效果分析 |
6.1 重碱车间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案实施 |
6.2 重碱车间6s管理的改善方案实施 |
6.3 重碱车间员工素质培养方案实施 |
6.3.1 培训制度 |
6.3.2 合理化建议制度 |
6.4 重碱车间TPM设备管理活动实施效果分析 |
6.4.1 全员管理模式的建立 |
6.4.2 设备故障停机频率的降低 |
6.4.3 生产环境的改善 |
6.4.4 员工素质的提升 |
6.4.5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
6.5 TPM设备管理在SY公司的推广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原始数据获取示例 |
附录B 数据整理与统计 |
附录C 数据整理与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高速列车服役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高速列车服役质量评价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其他机电系统服役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基本结构与思路 |
1.5.1 基本结构 |
1.5.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性能评估 |
2.2.1 性能评估计算方法 |
2.2.2 改进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 |
2.3 案例分析 |
2.3.1 评价体系与指标分数 |
2.3.2 综合性能评估 |
2.3.3 结果与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电系统服役质量评价体系 |
3.1 引言 |
3.2 服役质量评价体系介绍 |
3.2.1 服役质量 |
3.2.2 指标体系 |
3.3 高速列车与汽车相关性介绍 |
3.4 性能检测指标 |
3.4.1 安全性能 |
3.4.2 综合性能 |
3.4.3 维修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列车服役质量评价体系 |
4.1 引言 |
4.2 高速列车服役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检验标准及规范 |
4.2.2 评价指标筛选 |
4.2.3 评价体系建立 |
4.3 案例分析 |
4.3.1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4.3.2 性能指数合成 |
4.3.3 服役质量指数合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情况 |
附录B 案例数据 |
(10)重庆天然气净化厂检修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外天然气净化厂检修管理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章 化工装置检修管理综述 |
2.1 检修项目管理的定义 |
2.2 检修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
2.3 检修项目管理的原则 |
第3章 重庆天然气净化厂检修管理现状分析 |
3.1 天然气净化厂检修概况 |
3.2 天然气净化厂检修主要内容 |
3.3 天然气净化厂检修主要步骤 |
3.4 天然气净化厂检修主要特点 |
3.5 天然气净化厂检修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重庆天然气净化厂检修管理优化的对策 |
4.1 检修组织管理优化 |
4.1.1 检修组织分类 |
4.1.2 检修组织协调优化 |
4.2 检修安全环保优化 |
4.2.1 检修安全环保事故原因分析 |
4.2.2 检修安全环保事故预防措施 |
4.3 检修进度控制优化 |
4.3.1 重视检修准备工作 |
4.3.2 编制好检修进度计划 |
4.3.3 平衡好检修资源 |
4.3.4 把握好检修成本与进度控制的关系 |
4.4 检修质量控制管理 |
4.4.1 检修阶段质量监督内容 |
4.4.2 检修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
4.4.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
4.5 检修成本控制管理 |
4.5.1 成本控制原则 |
4.5.2 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
4.5.3 成本控制的关键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装置检修管理经验点滴(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建宁淮城际铁路南京北动车所整体布局方案研究[D]. 谢红太.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电力公司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 宋国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面向水电站设备检修的虚拟仿真及自动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D]. 李佰霖.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AH公司战略转型升级研究[D]. 袁愿. 厦门大学, 2019(08)
- [5]冷却塔竹质淋水填料的冷却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D]. 陈礼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6]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实时可靠性及风险评估研究[D]. 王嘉琦.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7]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维护新方法研究[D]. 方保垒. 山东大学, 2018(02)
- [8]TPM设备管理在SY公司的应用研究[D]. 吴然.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9]高速列车服役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王旺佳.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10]重庆天然气净化厂检修管理优化研究[D]. 宋文中.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