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中频治疗与降纤酶在脑梗死中的联合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冯诗锐[1](2021)在《活血开窍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并评价活血开窍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本方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活血开窍方。两组分别在入院时及治疗14天后对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量表、改良Ranlin量表(m RS)、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评分。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并严格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和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有6例基本痊愈,13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该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有3例基本痊愈,7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该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后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总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1)组内比较:治疗前后经配对样本t检验后,两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P均<0.01),两组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到改善。(2)组间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疗效大于对照组。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m 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1)组内比较:治疗前后经配对样本t检验后,两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L评分:P=0.03<0.05;m RS评分:P=0.01<0.05;中医证候积分:P=0.01<0.05),说明两组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减少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方面得到改善。(2)组间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残障水平方面的疗效大于对照组。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提示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评估:治疗期间,两组的生命征监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未出现明显异常,也未出现与西药、中药汤剂相关的不良发应,提示活血开窍方联合常规西药的安全性佳。结论:1、活血开窍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的疗效高于常规西药治疗。2、活血开窍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中医证候整体表现、残障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3、活血开窍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在临床上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李德华[2](2021)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T-ProBNP、CRP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对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血清CRP水平以及梗死部位之间进行研究探讨,作出统计分析,祖国传统医学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中客观指标相结合,为精准中医辨证论治打下基础,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初步理论依据,使中医治疗更具科学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期间符合要求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以及血清NT-proBNP及CRP水平、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将60例纳入病例按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的诊断标准和辨证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再根据OCSP临床分型将梗死部位按照前、后循环供血区划分。采用SPSS22.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分析等进行统计,最终得出结论,分析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血清CRP水平及梗死部位的相关性。结果:对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各中医证型、NT-proBNP及CRP和梗死部位进行统计,得到以下结果:(1)急性脑梗死三组中医证型,风痰瘀阻型、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分别为24例、22例、14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0%、36.7%和23.3%,其风痰瘀阻型所占比例最大,气虚血瘀型所占比例最小。(2)任意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t检验P>0.05,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中医证型风痰瘀阻、风火上扰、气虚血瘀及对照组两两之间在性别、年龄方面皆没有显着性差异。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进行NT-proBNP、CRP水平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经比较P值<0.05,总体比较有差异性,NT-proBNP水平总体比较F值为19.338,P值为小于0.001;CRP水平总体比较F值为8.195,P值为0.005,缺血性中风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3)血清NT-proBNP水平两两比较:风痰瘀阻型与风火上扰型比较,P值为0.403;风痰瘀阻型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值为0.19,P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风火上扰型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值为0.047,P值<O.05,有统计学差异。血清CRP水平两两比较:风火上扰型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值为0.891,无统计学差异;风痰瘀阻型与风火上扰型比较得出P值为0.012;风痰瘀阻型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值为0.019,两者P值均<O.05,有统计学差异。(4)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前循环脑梗死共42例,所占比为70%,后循环缺血性中风共18例,所占比为30%。对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中,风痰瘀阻证存在20例,占前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47.6%,后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4例,占后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22.2%;对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风火上扰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中,风火上扰证存在12例,占前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28.6%,后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10例,占后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55.6%;对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中,气虚血瘀存在10例,占前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23.8%,后循环急性缺血性中风4例,占后循环中风病各证型比例的22.2%;对各证型与前、后急性期脑梗死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行卡方检验,其中风火上扰P值为0.047,卡方为3.951,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而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水平及CR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最终统计分析表明:(1)脑梗死急性期与血清NT-proBNP水平及CRP水平具有相关性,缺血性中风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2)在急性脑梗死各证型中,风痰瘀阻型占比最大,气虚血瘀型占比最小。三个证型组中血清NT-proBNP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风火上扰型>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三个证型组中血清CRP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风痰瘀阻型>风火上扰型>气虚血瘀型。(3)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脑梗死部位存在相关性。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所占比例更大,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相对较少。在本次试验中风火上扰证在前、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分布有差异。前循环急性期脑梗死以风痰瘀阻型为主要证型,后循环急性期脑梗死以风火上扰型为主要证型。
李文倩[3](2021)在《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对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r T cells,Treg)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白介素 10(Interleukin 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电针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每日1次,疗程10天。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ion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 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rel Index,MBI)、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血浆IL-17、IL-10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IL-17、IL-10含量变化,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临床疗效:(1)总有效率:电针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69.23%(P<0.05)。(2)量表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MBI评分均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显着降低(P<0.01),MBI评分显着升高(P<0.01)。相较于对照组,接受电针治疗后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更低,MBI评分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 IL-17、IL-10 表达: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IL-17、IL-10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IL-17表达均明显下降、IL-10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患者血浆IL-17表达水平更低(P<0.01),但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血浆IL-17、IL-10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治疗前后患者血浆IL-17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血浆IL-10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电针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病残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着疗效,其潜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血中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7、IL-10的表达相关。
杜忠剑[4](2019)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长谷川智能量表(H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炎症因子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按照指南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按患者静脉推注;而后45 mL加入到体重计算,0.9mg/kg体重(最大剂量为90mg),总剂量的10%先静脉推入,剩余剂量在随后60 min内静脉滴注,1次/d,只给予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介入醒脑开窍针刺法,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相关炎症因子以及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NIHSS评分,HDS评分,Barthel指数,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IL-16和肿瘤坏死因子a,出现梗死后出血、吸入性肺炎、低蛋白血症、使用抗焦虑药物患者例数方面对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梗死后不良反应,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刘镇[5](2019)在《“纳子温通针法”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 通过“纳子温通针法”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患者下肢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评价“纳子温通针法”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意义,探索子午流注纳子法结合温通针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纳子温通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每日进行一次针刺治疗,每次留针30分钟,治疗7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治疗结束后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表(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下肢),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进行临床疗效的判定。结果 1两组患者的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表(FM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下肢)、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的评分在治疗前经组间分析均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进一步比较。2两组患者的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下肢),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的评分在治疗后经组内分析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均有疗效。3两组患者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的评分在治疗后经组间分析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1“纳子温通针法”与常规针刺方法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肌张力、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均有疗效。2“纳子温通针法”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肌张力、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均优于常规针刺方法。3“纳子温通针法”疗效显着,适宜推广并应用于临床。图0幅;表7个;参98篇。
郇靖[6](2010)在《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背伸功能障碍的评价与治疗》文中提出目的:客观评价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背伸功能并观察中频电疗法对躯干肌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与健康受试者各44例,记录躯干背伸时双侧主动肌骶棘肌、协同肌腹外侧肌群、拮抗肌腹直肌的的sEMG,提取最大值(MAX)、均方根值(RMS)、积分肌电值(IEMG)进行对比分析。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中频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频电疗法,共治疗40天。动态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0天、治疗后40天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与非偏瘫侧的sEMG变化。结合Berg量表、TCT测试、ADL指数评价各组疗前疗后的躯干肌功能状态。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配对t检验。结果:1、健康受试者躯干背伸时双侧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无显着性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主动肌的MAX、RMS、IEMG分别下降了56.4%、47.4%、34.1%,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非偏瘫侧协同肌分别上升了18.6%、41.5%、95.6%,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2、治疗20天后非偏瘫侧疗前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0天后偏瘫侧疗前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应用sEMG、Berg量表、TCT测试、ADL指数评价对照组和中频组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疗后有显着性差异(P<0.01), TCT评价示对照组有效率为36.37%,中频有效率为68.18%。4、中频组患者疗后躯干背伸时,偏瘫侧主动肌的MAX、RMS、IEMG分别较健康受试者下降了30.7%、24.7%、20.1%,非偏瘫侧协同肌分别上升9.7%、22.3%、45.9%,改善躯干背伸时的异常运动模式。结论:1、sEMG可以客观评价脑卒中患者躯干背伸。2、脑卒中患者躯干背伸时双侧主动肌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协同肌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3、中频电疗法刺激穴位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躯干肌功能障碍。
曹东辉[7](2008)在《基于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的上肢功能重建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①通过对sEMG信号特征分析,客观地评价脑卒中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状况;②观察脉冲调制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手三阳经腧穴、肩肘部肌肉运动点,对脑卒中后上肢肩肘功能重建的影响,优化治疗方案。方法①应用sEMG采集系统,采集30例脑卒中病人肩肘部活动时主动肌与协动肌的sEMG信号;②提取sEMG特征值,对病人健、患侧肩肘关节运动的sEMG进行对比研究。③根据随机原则将病例分为3组,应用脉冲调制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手三阳经腧穴、肩肘部肌肉运动点。治疗1次/日,6次/周,连续治疗两个月;④治疗前、后分别采用sEMG和FMA、ADL 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在安静状态下,没有肌肉的主动收缩,则sEMG信号无变化;②脑卒中后病人肩肘关节不同动作,健侧主动肌和协动肌sEMG特征值iEMG、AVE、MAX较患侧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③脑卒中后病人三角肌不同动作,sEMG特征值iEMG、AVE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MAX无显着性差异P>0.05;④脉冲调制中频电治疗后,三组脑卒中病人肩肘关节不同动作,sEMG特征值iEMG、MAX较治疗前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⑤脉冲调制中频电治疗后,三组间脑卒中病人sEMG评价,肌肉功能重建各不相同,A组对冈上肌、胸大肌功能重建疗效优于其它两组,B组对三角肌、肱三头肌、肘后肌功能重建疗效优于其它两组;⑥脉冲调制中频电治疗后,三组脑卒中病人量表评价较治疗前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⑦脉冲调制中频电治疗后,三组间脑卒中病人量表评价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B组、C组优于A组。结论①脑卒中病人患侧sEMG与健侧差异显着,sEMG能客观灵敏地评价脑卒中后病人的肌肉功能状态和活动状态;②sEMG与量表评价相辅相成,能更客观地反映脑卒中病人的状况;③脉冲调制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对肩关节功能重建疗效显着;④脉冲调制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手三阳经腧穴对肩肘关节功能重建疗效更佳。
付志新[8](2006)在《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 进展性脑梗死约占急性脑梗死的26%—43%(颈内动脉系约占28%,椎基底动脉系约占54%)。致残率、死亡率比一般卒中高。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治疗指南,更没有随机对照试验(RCT)来提供治疗依据。本研究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钠对凝血指标的影响;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钠与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或者奥扎格雷钠的疗效比较。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入选病例214例,男132例,女82例;平均年龄:男61.84±11.76岁,女64.77±11.05岁。病程:发病在6~72小时内病情均呈进行性发展。全部病例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合并高血压147例、冠心病34例,Ⅱ型糖尿病38例。214例患者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组(A组)50例、低分子肝素组(B组)52例、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组(C组)56例和对照组(D组)56例。各组间男女、年龄分布均衡,发病到开始治疗的时间分布均衡; (2)用药方法A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共14天。B组给予低分子肝素4100U腹部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共7天。C组按上述方法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D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同时监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栓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聚聚集功能(PAG)、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
阚建英[9](2004)在《早期中频治疗与降纤酶在脑梗死中的联合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叶红晖[10](2007)在《低频超声治疗配合降纤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脑血管病已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就我国而言,现有卒中病例700万,每年新发病例250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2/3,存活病例中有2/3留有残疾。急性脑梗死早期血管开通是至关重要的,但能在发病3-6小时以内就诊的脑梗死病人只有很少一部分,如何能尽早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是人们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随着超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研究并发现超声波的治疗作用,包括超声波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我们采用低频超声配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诣在研究超声波配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们将2005年10月—2006年5月期间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入组,并随机分为两组,超声辅助治疗组47人,男23例,女24例,年龄46-80岁,平均62.79±10.31。降纤酶对照组49人,男25例,女24例,年龄47-78岁,平均63.16±9.67岁。两组均采用降纤酶及常规治疗,超声治疗组同时给予经颅低频超声(超声频率0.8MHz,声强0.75~1.25W/C m2)治疗,每次30分钟,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1)全血粘度:超声辅助治疗组治疗后10天为(高切变率4.55±0.77,低切变率18.33±2.48),与降纤酶组(高切变率4.87±0.97,低切变率20.21±4.15)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但两组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治疗21天后,超声辅助治疗组为(高切变率4.39±1.15,低切变率18.35±5.06),与降纤酶组(高切变率5.01±1.67,低切变率20.67±4.83)比较差异显着。(2)血浆粘度(PV):治疗10天后,超声组为(1.38±0.89),21天后为(1.31±0.37),与降纤酶组的(1.57±0.46,1.54±0.63)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3)纤维蛋白原:治疗10天后超声组为(2.97±1.65),降纤酶组为(3.61±1.43),两组比较差异显着,21天后超声组为(2.74±1.45),降纤酶组为(3.85±2.11),两组比较有极显着差异;(4)C反应蛋白:治疗10天后超声组为(2.24±1.67),与降纤酶组(3.82±2.11)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1天后超声组为(1.33±1.15),与降纤酶组(2.25±2.47)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5)欧洲卒中量表评分:超声组治疗10天后为(71.76±9.53),降纤酶组为(67.14±12.13),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21天后两组分别为(77.83±11.54和69.95±15±25),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6)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超声组治疗10天后为(53.54±10.11),降纤酶组为(49.03±11.37),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21天后两组分别为(61.71±9.35和56.08±10.42),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7)简易智能量表评分:超声组治疗10天后为(23.16±6.15),降纤酶组为(20.73±5.61),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21天后两组分别为(23.21±5.57和20.62±4.82),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8)两组患者中,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均低于文献报道。结论经颅低频超声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改善病人预后,降低致残率和致残程度,安全性好。
二、早期中频治疗与降纤酶在脑梗死中的联合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期中频治疗与降纤酶在脑梗死中的联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活血开窍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基础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项目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基线情况比较 |
3.3 疗效分析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急性期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 |
1.2 危险因素 |
1.3 发病机制的研究 |
1.4 西医治疗研究 |
2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
2.1 从五脏探讨中风的病因病机 |
2.2 中医学对中风病治则治法的研究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项依据 |
1.1 脑、神、窍的关系 |
1.2 开窍与中风的关系 |
1.3 导师治疗痰瘀阻窍型中风的立法思想 |
1.4 活血开窍方的前期相关研究 |
2 活血开窍方的配伍意义及方药分析 |
3 活血开窍方组成的现代药理研究 |
4 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4.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4.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分析 |
4.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分析 |
4.4 NIHSS评分分析 |
4.5 安全性分析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活血开窍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T-ProBNP、CRP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治疗 |
1.1 中药制剂 |
1.2 针灸治疗 |
1.3 中药熏蒸 |
1.4 穴位贴敷 |
2 西医治疗 |
2.1 溶栓治疗 |
2.2 抗血小板治疗 |
2.3 抗凝药治疗 |
2.4 降纤治疗 |
2.5 神经保护剂 |
2.6 基因治疗 |
2.7 手术治疗 |
试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情况记录 |
2.2 血清标记物检测 |
2.3 头颅磁共振检查 |
2.4 研究项目 |
2.5 统计方法 |
2.6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急性缺血性中风各证型分布 |
3.2 各证型与健康体检者临床一般资料分析 |
3.3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NT-pro BNP及 CRP水平表达 |
3.4 各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NT-pro BNP及 CRP水平表达 |
3.5 急性缺血性中风证型在梗死部位中的分布 |
3.6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梗死部位存在相关性 |
4 讨论 |
4.1 中风病概述 |
4.2 中风病证型分析 |
4.3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与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 |
4.4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与CRP的相关性研究 |
4.5 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CRP水平分析 |
4.6 前、后循环梗死与中医证型相关性 |
4.7 不足之处 |
4.8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3)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对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部分 |
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 中风病的病名溯源 |
1.2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
1.3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疗效 |
2. 西医学对急性脑梗死的认识 |
2.1 急性脑梗死流行病学 |
2.2 急性脑梗死的西医治疗 |
3. 急性脑梗死与免疫炎症反应 |
3.1 急性脑梗死与外周免疫反应 |
3.2 急性脑梗死与Th17/Treg免疫失衡 |
3.3 电针能够调节急性脑梗死后免疫炎症反应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标准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内容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比较 |
3.2 疗效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针刺干预治疗ACI的依据 |
2.1 针刺干预时机 |
2.2 电针治疗优势 |
3. 取穴依据 |
3.1 经脉理论 |
3.2 穴位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电针治疗ACI的疗效分析 |
4.3 外周血IL-17、IL-10与ACI的关系 |
4.4 电针对外周血IL-17、IL-10表达的影响 |
5. 安全性评价 |
6. 不足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3 炎症因子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和脱落病例 |
3 研究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分析处理 |
6 研究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概述 |
2 病机理论上的创新 |
3 选穴上的创新 |
4 针刺运用手法上的改革 |
5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理 |
6 研究结果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问题展望 |
结论 |
问题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1 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功能障碍研究概况 |
1.1 针灸对急性脑卒中病患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 |
1.2 针灸对急性脑卒中病患语言功能障碍的改善 |
1.3 针灸对急性脑卒中病患睡眠障碍的改善 |
1.4 针灸对急性脑卒中病患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 |
1.5 针灸对急性脑卒中病患抑郁症状的改善 |
2 治疗急性脑卒中的常见针灸方式 |
2.1 单纯性针灸治疗 |
2.2 电针治疗 |
2.3 温针灸法 |
2.4 多种针法结合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纳子温通针法”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1.1 病例来源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1.5 终止和撤销临床试验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病例分组 |
1.2.2 治疗方法 |
1.2.3 观察指标 |
1.2.4 统计学处理 |
1.3 研究结果 |
1.3.1 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
1.3.2 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分析 |
1.3.3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析 |
1.3.4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下肢)分析 |
1.3.5 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析 |
1.4 讨论 |
1.4.1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认识 |
1.4.2 “纳子温通针法”疗法的理论依据 |
1.4.3 针刺选穴依据 |
1.4.4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及治疗 |
1.4.5 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表 |
1.4.6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下肢) |
1.4.7 功能性步行量表(FAC) |
1.4.8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
1.5 本课题的关键点和创新点 |
1.5.1 关键点 |
1.5.2 创新点 |
1.6 小结 |
1.7 不足与展望 |
1.7.1 不足 |
1.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
2.1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2.1.1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病名的认识 |
2.1.2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3 辨证分型 |
2.2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
2.2.1 体针治疗 |
2.2.2 头针治疗 |
2.2.3 电针治疗 |
2.2.4 眼针治疗 |
2.2.5 灸法治疗 |
2.2.6 针刺结合其他方法治疗 |
2.3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
2.3.1 临床表现 |
2.3.2 病理因素 |
2.3.3 现代医学的治疗概况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附表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背伸功能障碍的评价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一、现代医学对脑血管病的认识 |
1.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3.脑卒中的主要功能障碍 |
二、脑卒中的康复研究 |
1.脑卒中的康复机制 |
2.脑卒中的康复时机 |
3.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
4.脑卒中的康复评价 |
三、躯干肌功能重建的相关研究 |
1.脊柱的解剖学特征 |
2.躯干肌 |
3.躯体运动的中枢调节 |
四、中频电疗法的研究进展 |
1.中频电的电流作用特点 |
2.中频电的治疗作用 |
3.中频电疗法的注意事项 |
4.中频电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五、表面肌电信号的研究进展 |
1.肌电图 |
2.表面肌电信号 |
六.中频选取夹脊穴的渊源 |
1.夹脊穴的理论渊源 |
2.夹脊穴与经络的联系 |
3.夹脊穴与脏腑的联系 |
4.不容及大巨穴的选择 |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基于sEMG的躯干背伸功能评价的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1.对象 |
2.患者诊断标准、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3.sEMG采集与方法 |
4.统计学处理 |
二、研究结果 |
1.临床资料 |
2.健康受试者躯干背伸时左右两侧sEMG的比较 |
3.脑卒中患者躯干背伸时偏瘫侧与非偏瘫侧sEMG的比较 |
研究二、不同时间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与非偏瘫侧躯干背伸时sEMG的比较 |
一、临床资料 |
1.病例选择及分组 |
2.诊断标准、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3.治疗方法 |
4.统计学处理 |
二、研究结果 |
1.治疗20天后基于sEMG的脑卒中患者躯干背伸的评价 |
2.治疗40天后基于sEMG的脑卒中患者躯干背伸的评价 |
研究三、基于sEMG评价的调制中频电疗法对躯干背伸动作重建的影响 |
一、临床资料 |
1.病例选择及分组 |
2.诊断标准、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3.治疗方法 |
4.疗效评价 |
5.统计学处理 |
二、研究结果 |
1.对照组与中频组的疗前比较 |
2.对照组与中频组的疗后比较 |
3.中频组躯干背伸时疗后与疗前的SEMG比较 |
讨论 |
一、sEMG对脑卒中患者躯干背伸的评价 |
1.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的变化 |
2.肌电图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
3.脑卒中后躯干肌sEMG的变化 |
4.不同时间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与非偏瘫侧躯干背伸时sEMG的比较 |
5.sEMG评价与常规量表评价脑卒中躯干背伸的关系 |
二、中频电刺激对躯干肌背伸动作重建的影响 |
1.调制中频电作用特点 |
2.调制中频电治疗作用 |
3.中频电作用于腧穴的特点 |
4.探讨夹脊穴的作用机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基于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的上肢功能重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
1.1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1.2 脑卒中的主要功能障碍 |
1.3 脑卒中的恢复机制 |
2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
2.1 早期康复的方法 |
2.2 中期康复的方法 |
2.3 目前常用的康复治疗技术 |
2.4 目前康复治疗过程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
3 上肢功能重建的康复研究 |
3.1 躯体运动的机理研究 |
3.2 臂丛神经的解剖学基础 |
3.3 上肢的主要功能 |
3.4 上肢的运动 |
3.5 上肢功能重建的研究进展 |
4 上肢功能康复评价的研究进展 |
4.1 评价与治疗相结合的观点 |
4.2 临床常用的上肢功能评价 |
5 表面肌电图在肌肉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
5.1 sEMG与针式肌电图的区别 |
5.2 sEMG常用分析指标 |
5.3 基于sEMG时频分析的力—电关系研究 |
5.4 sEMG在肌肉功能评价中的研究现状 |
6 中频电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6.1 中频电流的特点 |
6.2 中频电的作用 |
6.3 中频电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6.4 中频电疗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
7 星状神经节的应用研究进展 |
7.1 星状神经节的解剖学基础 |
7.2 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及应用 |
7.3 物理方法作用于星状神经节的应用 |
7.4 星状神经节阻滞与Horner综合征 |
临床研究 |
试验一 sEMG在脑卒中后肩、肘关节运动功能评价中的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sEMG信号采集 |
2.2 sEMG测量 |
2.3 数据处理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于sEMG的脑卒中后肩部运动功能评价 |
3.2 基于sEMG的脑卒中后肘部运动功能评价 |
3.3 基于sEMG的脑卒中后病人健侧同一肌肉不同动作评价 |
试验二 基于脉冲调制中频电疗的脑卒中后肩肘关节功能重建的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中频电刺激部位 |
2.3 治疗操作 |
2.4 观察指标 |
2.5 sEMG评价方法 |
2.6 统计学分析及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于sEMG的脑卒中病人治疗前、后肩部运动功能评价 |
3.2 基于sEMG的脑卒中病人治疗前、后肘部运动功能评价 |
3.3 量表评价 |
讨论 |
1 sEMG对脑卒中病人肌肉功能状态的评价 |
1.1 sEMG对脑卒中病人肌肉的收缩性能和收缩强度的评价 |
1.2 sEMG对脑卒中病人肌肉协调程度的评价 |
1.3 sEMG对脑卒中病人肌肉反应时、运动时和电机械延迟测定的评价 |
2 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的应用解剖在本试验电极放置位置上的应用 |
3 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对脑卒中病人肩肘关节功能重建的影响 |
3.1 中频电作用的深度 |
3.2 中频电刺激星状神经节、臂丛神经对肌肉功能重建的疗效分析 |
4 中频电刺激手三阳经络腧穴对脑卒中病人肩肘关节功能重建的影响 |
4.1 历代医家针灸治疗中风病运动功能障碍的经验 |
4.2 经穴能量系统的本质及其途径 |
4.3 所选腧穴的生理解剖依据 |
4.4 中频电作用于腧穴上的特点 |
5 中频电刺激肌肉的运动点对脑卒中病人肩肘关节功能重建的影响 |
6 脑卒中上肢功能评价的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8)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部分 |
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
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致谢 |
曾经发表的论文 |
(9)早期中频治疗与降纤酶在脑梗死中的联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实验方法 |
1.3 血生化指标变化 |
1.4 在治疗前后通过对比患者意识、水平凝视功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化验指标变化 |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评分比较 |
3 讨论与小结 |
(10)低频超声治疗配合降纤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符号说明 |
四、论文主体 |
1、前言 |
2、资料及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五、附表 |
六、参考文献 |
七、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八、致谢 |
九、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早期中频治疗与降纤酶在脑梗死中的联合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活血开窍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瘀阻窍型的临床研究[D]. 冯诗锐.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NT-ProBNP、CRP的相关性研究[D]. 李德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对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免疫调控作用[D]. 李文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D]. 杜忠剑.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纳子温通针法”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观察[D]. 刘镇.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背伸功能障碍的评价与治疗[D]. 郇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2)
- [7]基于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的上肢功能重建与评价研究[D]. 曹东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01)
- [8]低分子肝素和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 付志新. 郑州大学, 2006(11)
- [9]早期中频治疗与降纤酶在脑梗死中的联合应用[J]. 阚建英.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4(04)
- [10]低频超声治疗配合降纤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研究[D]. 叶红晖. 山东大学, 2007(03)
标签:脑梗死论文; 脑卒中论文; 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论文; 中医论文; 中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