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树艺术内在的美学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练庆林[1](2021)在《乡村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对中国当代乡村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如今,城市化进程加速,一边是农村的农民工进城,寻求更美好的生活,一边是城市人想回归乡村,享受与世无争、世外桃源式的平淡生活。而实际情况却是,城市的文化伦理对乡村的冲击极其激烈。农村不仅在经济、文化上的短板日益突出,还特别表现在乡村文化失去了认同的基础,传统道德伦理式微;乡贤文化的出走,乡村精英的标杆意义日渐衰落等,使乡村美学日趋凋敝并走向衰微状态。面对现代化进程加快给农村带来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双重困境,在乡村美学的视域下重构传统文化与道德伦理的重构对于解决“双重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实现路径的探索,首先,走出乡村文化秩序危机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乡村文化的价值的重建,不仅需要我们考量乡村文化自身固有的价值元素,同时也要超越西方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与消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建构起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最终树立起一种不脱离乡土但又不限于乡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精神。人们需要一个闲适的地方放松心境,重塑自我,让心灵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找回属于自己的乡愁,卸去城市所带来的身心压力,归复美好乡村的审美理想,这也是构建乡村美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乡村更加接近自然,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们需要在这种简单的、幽静的环境中放松身心,享受诗意田园生活,达到理想境界。这正是城市化背景下,人们在繁杂的都市生活中所需要的精神慰藉。乡村的文化价值的重建,需要人们长期的坚持,需要乡村的建设者不断的努力,不停的探索,这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培养新时代的村民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走出乡村文化困境才能有最好的路径。其次,乡村伦理需要现代化转型。伦理作为乡村社会最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伦理的现代转型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传统的乡村伦理与现代社会处于断层的状况,要使伦理适应现代社会,优化乡村伦理中与现代社会中不适应的部分,增强城市居民的对乡村伦理的普遍认同感,而不是去排斥,而是相互促进,村民对自身的乡村伦理,更应有文化自信心。再次,反思大众传媒,建立乡村的人本乡土,重新建立乡村传播话语权,这是乡土美学与大众传媒的共同出路,乡村振兴需要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也需要乡村市场,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需要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乡村。乡村也需要大众媒体把乡村地域特色,乡村文化等向外传播,提升自身的文化实力,提升文化自信。在大众传媒时代,建立人本乡土,更好地关注人与文化伦理的关系,是探求乡土美学与大众传媒共同发展的正确出路。同时乡村之美应借助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之美,使人们满怀乡愁地来到乡村,找到更好地衔接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最后,保持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回归文化本源。第一是重拾乡愁记忆,乡村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仅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原动力,更重要的是,乡村是人类最坚实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在其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获得喘息、宁静和超脱的机会。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为国家战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国城镇化的理想也是打造美丽乡村的愿景,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在传承历史文化,唤醒人们的“乡愁”记忆,增进人们对乡村的认识,在城乡现代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乡愁纪录片的存在和流行,就是“记得住乡愁”语境下政府和民众“合谋”的结果,重拾乡愁记忆,契合大众的心理需求。第二是重建传统节日,以精神为文化核心,激活传统节日是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人们心灵的精神寄托。第三是重树乡村道德文化自信,要发挥乡村自身优势,深入挖掘乡村道德文化中的优秀资源,重新激发乡村道德文化活力;着重弘扬乡村道德文化所蕴含的重感情、守诚信、讲奉献等思想观念,避免城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化和利益化对乡村道德文化的不良影响,恢复乡村道德文化生态,树立乡村道德文化自信。第五是塑造乡贤文化,推动乡村道德文化不断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尚贤的良好氛围,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头示范作用,使他们成为乡风文明的倡导者和道德教化的践行者,作为乡村审美的主体,更好运用乡村美学意识指导乡村建设。
刘绍勇[2](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提出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肖倩颖[3](2020)在《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文中认为哲学的合法性问题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统观哲学史,尽管本体论在西方哲学中一直拥有崇高的位置,并赢得“一切学科的女王”的称号,然而在20世纪西方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本体论思潮,语言哲学、存在论、分析哲学、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纷纷对其提出质疑,致使本体论哲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存亡危机,这也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思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巴迪欧正是在对这一时代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哲学。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哲学终结所带来的人类精神家园的缺失,哲学的理论指导地位的动摇,现代性问题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巴迪欧用他的哲学理论作出了激进的回应,对于指导资本主义实践,应对现代性的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遵循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尽可能的贴近其思想脉络,以最近似于巴迪欧的方式展现其思想论证线索,以两本“哲学宣言”为主要文本依据,梳理和解读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内在发展的逻辑理路,探讨巴迪欧如何实现对以真理为核心的哲学的拯救和复兴,论证当代哲学的合法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哲学,实现哲学的更进一步,同时对巴迪欧哲学进行再思考,以期对其达到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哲学命运的解读,长期以来各个哲学流派各持说辞,各持己见,在这一过程中,反叛黑格尔、拒斥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主流状态和核心观点,伴随着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分析哲学转向、现象学转向、生存哲学转向等,它也经历了被消解、被重构、被终结、被拯救的命运历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对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新理解,以及对哲学合法性的质疑和重建。为了论证当代哲学的合法性,实现哲学的拯救和复兴,巴迪欧首先对哲学终结论进行了反思性批判,指出哲学不是不可能的,而是被历史上的缝合体系所阻碍了,因此他主张,在今天要拿出纯粹的哲学的解缝的姿态,通过哲学与诸前提特别是诗的解缝以及哲学自身的远征来扞卫哲学的合法性,回归柏拉图的数学,以一种柏拉图主义的姿态,用数学开启了当代本体论,以其独特的数学逻辑的视角创造性地建构了事件、真理、主体三位一体的本体论哲学,重新确立哲学在其原初意义上的可能性。同时,面对当今哲学的发展状况,巴迪欧要做的不仅仅局限于停留在对哲学的拯救和复兴,而是要进行新哲学的建构,将其目光转向真实的生活。因而,他还提倡哲学要更进一步,探讨哲学可能性的实现方式,推动哲学的向前发展。巴迪欧首先指出现今的哲学是“人为的哲学”,表现为矫揉造作的实存,哲学被法律、道德、伦理等束缚和绑架,为了修复哲学受到的科学主义和道德的重创,巴迪欧主张回归现实世界,从具体的事实出发,让真理以某种具体身体的方式在这个世界呈现自身,重构永恒的、在世的、革命性的真理,使真理从存在走向实存,为此,他创造性地引入阶点理论和同一性函数,通过实存不同的取值来说明真理的表象和哲学的实存。至于如何实现哲学的更进一步,巴迪欧主张哲学要有所介入,有所行动,以一种共产主义的姿态,构建事件轨迹,真理性身体、主体化三者有机统一的在世的新哲学,实现哲学的非在到实存。在这一过程中,身体成为一个重要的表征,通过主体化的身体,世界与历史也成为具体的事物,由此看出,巴迪欧的思想经历了从“超验”到“经验”、从“天国”到“尘世”的发展路径,让承担发现真理的主体有了在世之身,让事件有了在世之根,也让真理成为可以经验的东西。这样,巴迪欧实现了数学本体论到在世的新哲学的内在逻辑理路的推进,为当代哲学的合法性提供证明的同时,也为现代性所关切的形而上学(哲学)命运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哲学的意义在于打开一个新的思想空间,巴迪欧对哲学的拯救复兴乃至进一步发展打开了真理发展的新的空间,他对以真理为核心的哲学的复兴和发展对于哲学合法性的证明以及未来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这里,真理是贯穿巴迪欧哲学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巴迪欧看来,哲学是对诸真理的把握,真理范畴是其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对待真理问题上,巴迪欧不局限于《哲学宣言》中的“类性真理”(存在层面的真理的形式理论)和《第二哲学宣言》中的“真理性的身体”(实存层面的真理的表象和实存),近年来,巴迪欧更多的将目光转向研究真理视角下的事物,从真理的角度看存在和表象会如何,即真理的内在性问题,为此,巴迪欧创作了《存在与事件3:真理的内在性》一书,立足于探讨真理角度下的世界,旨在挖掘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提出存在哲学主体吗?如若存在,它如何为真正的生活或完整的生活开辟道路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更为深刻和详尽的展现巴迪欧哲学思想体系的整全轮廓。我想对于真理内在性的理解,是接下来巴迪欧哲学研究者应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它不仅是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自觉而且是对社会历史的反思性批判,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巴迪欧所做出的的拯救、复兴乃至进一步发展哲学的努力,对资本主义实践及全球的政治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巴迪欧哲学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当今时代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资本统治的新时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彰显出历史的巨大变化,可以说巴迪欧的哲学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具有普遍的全球意义,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巴迪欧作为法国的左翼思想家,他的理论创造更多具有的是欧洲意义,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来说,他们所面对和感受到的社会现实与我国仍有重大的差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是当代人类文明中独特的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具有自己的现实感和理论范式。
梁晖[4](2019)在《贾樟柯电影剧本的纪实风格研究》文中认为优质的剧本创作是电影作品取得成功的基础与前提。对其展开相关研究,是当下促进国产电影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作为一名独立编剧了12部电影作品并多次获得剧本奖项的电影创作者,贾樟柯的编剧才华应受到关注。从《小山回家》《小武》《站台》《任逍遥》与《天注定》这5部已出版的贾樟柯电影剧本来看,纪实风格是贾樟柯电影剧本最为鲜明、最具价值的艺术特色。纪实风格,简而言之,就是一种“逼真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风格。它在贾樟柯电影剧本的题材和语言上表现最为突出。就题材而言,贾樟柯的电影剧本专注于描写那些身处社会边缘的底层人群在封闭县城空间里所经历的种种社会变迁。不论从人物、环境还是事件要素来看,这类题材都紧扣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并对其有所反思。这是贾樟柯电影剧本在题材上呈现出的现实品格,是其纪实风格的起源与核心体现。就语言来说,一方面,贾樟柯电影剧本的叙述语言通过精描人物动作、细绘景物色彩、特写环境音响,清晰而直观地再现出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贾樟柯电影剧本的人物语言与人物身份、时代背景以及口语表达形式都高度契合,因此饱含生活气息,显得尤为自然真实。这是贾樟柯电影剧本语言的细腻质感,是其纪实风格的落实与具体显现。从整体上看,剧本的纪实风格为贾樟柯的电影创作奠定了基调,也为其所取得的成就打下了基础。新旧世纪交替之际,这种纪实风格曾为现实主义创作式微的中国影坛开拓出新的气象。如今,在国家持续号召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市场欢迎优质现实题材电影的背景下,研究、分析贾樟柯电影剧本的纪实风格,能为当前的电影创作如何反映现实生活传递经验,进而促进国产现实题材电影的繁荣与进步。
吴京颖[5](2019)在《雅各布·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的德语艺术史在整体艺术史发展中尤为重要。艺术史作为新兴学科为当时众多史学家所热衷,各类学科的研究方法也为艺术史提供了路径。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就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个案”。论文引言摄领全篇,为该“个案”研究作了基本的文献梳理,指明了文章欲解决的问题。第一章《艺术指南》的诞生为全文研究的出发点,直观记载了布克哈特对此书的撰写经过与同时代导览的基本情况。第二章是立论的基础,即弗朗兹·库格勒、卡尔·施纳泽两位艺术史家对布克哈特早期艺术史观的影响,其中库格勒与布克哈特合作修订的《艺术史手册》对《艺术指南》的撰写有着极其直接与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是论述的主体之一,即考察了布克哈特多次旅行意大利的目的与收获、《艺术指南》与19世纪中期旅行写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艺术指南》的成书背景与写作性质。第四章是对成书目的的探讨,通过此书副标题中的“Genuss”一词的分析以及由此衍生的“Existenzbild”一词的含义,尝试理解布克哈特撰写此书的真正想法以及他对于16世纪威尼斯画派的态度。第五章则将重点放置在布克哈特对于“文艺复兴艺术”的阐述以及他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上,梳理布克哈特早期的文艺复兴观念及其对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等书的影响。第六章《艺术指南》与艺术史学科,则将视野扩大到19、20世纪德语艺术史研究上,总结布克哈特在19世纪德语艺术史中的地位,并通过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威廉·冯·博德、阿比·瓦尔堡的视角,认识布克哈特对德语艺术史的帮助与作用。
杨舒晴[6](2019)在《诗性电影观念论》文中认为电影诞生以来一百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形成了繁复的类别与样式。相对于作为主流样式的戏剧性电影,诗性电影以其迥然有别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样式而别具一格,集聚成了另一种光影系列与影像传统,并以其特别形式和特殊价值而占据相当地位。在电影理论史上,曾有一些理论家提出了“诗性电影”概念,并对诗性电影的艺术特征进行理论探讨,逐步建立了某些诗性电影观念。但总体而言,对诗性电影研究显得不足,诗性电影观念比较零散不太系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尝试建构诗性电影观念的系统性阐释框架,进而对诗性电影观念的一些主要理论问题进行聚焦性探讨,以期推动诗性电影的深入研究。在整体结构上,本文从诗性电影本体观、诗性电影叙事观、诗性电影语言观三方面,尝试建构诗性电影观念的系统性阐释框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这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其一是诗性电影本体观,即对诗性电影本体的认识,回答诗性电影是什么、诗性电影怎样是的根本性问题。首先对其历史源流与发生脉络进行梳理,包括“诗化先锋派”与“诗性蒙太奇”理论、多宾“电影艺术诗学”、帕索里尼“诗的电影”理论、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的光影诗学等;然后再从被表现的真实、被抒发的情愫、被创造的意义、被诗化的影像等四个维度,对诗性电影的本质特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诗性电影叙事观与诗性电影语言观,主要阐述“作为叙事艺术的诗性电影”与“作为影像表意系统的诗性电影”的独特表现。可以说,在诗性电影核心构成的这些特质、特性和特征的相互联系中,正凝聚着其本质性、整体性和丰富多样性的存在。其二的诗性电影叙事观,它一方面表现为诗性电影叙事法则,包括叙事主体的作者意识、诗性思维的时空意识、“诗性结构”的建构等;另一方面表现为诗性电影叙事策略,包括独特性视角、复调性叙事、寓言性叙事等。其三的诗性电影语言观,一方面体现为诗性电影语言特征,包括心理化的视觉造型、极致为美的长镜头、色彩的形而上学、音乐的生命节律等;另一方面表现为诗性电影语言效应,包括原色与美色的同构效应、梦幻与魔幻化的奇观效应、象征与隐喻的增值效应、意象与意境的生发效应等。结语部分进一步对诗性电影与诗化手法、诗性电影的向度与限度、诗性电影的意义与启示等问题,进行总结性论述。通过对诗性电影观念阐释框架的系统化建构,以及对相关理论问题的聚焦性探讨,有利于展现诗性电影特质的整体性图景,从而拓展诗性电影观念的创新性探索空间,使诗性电影的诗学理论研究不断得到拓展与深化。
蒋萍[7](2018)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分析东西方文化话语权力构成的持续解构过程。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葛兰西、福柯等学者从同质文化内部的矛盾研究走向异质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颇有渊源,探讨这一理论,有利于消除西方文化话语霸权的遮蔽,推动本土文化的重建。从后殖民主义理论来看,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就是在全球殖民扩张的历史,对近现代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建立了世界市场,打破了各国孤立、闭塞、相互隔离的状态,另一方面,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得西方文化不断地向东方传播和扩张。当殖民者以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实施殖民的历史在民族解放运动中逐渐瓦解后,文化殖民的影响仍然长期存在。“东方”与现代西方的相遇,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地缘政治,演绎为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与碰撞。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正是揭示、分析和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借助殖民活动建构文化霸权的实质的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全方位探索和揭露西方对东方民族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建构以及虚幻想象的进行。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借助文化话语权力的消长态势分析“他者”-“自我”、冲突-认同等诸多文化现实,涉及到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它不仅关乎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原殖民地半殖民地,也关系到“东方”以及象征的一切弱势文化的存在。它关系着这些弱势文化的国家能否清晰地认识在强势异质文化影响下的文化“自我”;第二,它关系到弱势文化能否从对后殖民文化的分析中汲取足够的历史思辨与哲学经验,激发文化自省与话语权力警醒;第三,它关系着在全球化籍“现代”之名持续强化西方文化霸权的现实背景下,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去建构本民族文化自信的未来。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视域下的文化“关系”,不仅是一个反映文化话语权力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范畴,它还包含着从殖民文化这一特殊角度看待社会历史文化的方法。为此,本文尝试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作一种整体性的理论研究,以扩展传统的思潮、理论家个体研究的模式和范围,显现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对于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启迪批判性重建具有的借鉴意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在二战后民族国家崛起的新世界格局下产生,它既受冷战中二元对立思想的持续影响,又是东西方知识界对西方文化霸权进行普遍反思、尝试破解二元对立建立新型文化对话关系的理论产物。这一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中国以来,对其文化理论的引介、探讨、借鉴频见于文化批评与比较文学批评领域,学者们侧重于自文学角度展开阐释与分析,出现了不少成果。也有研究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出发,对后殖民主义代表理论家主要观点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文化霸权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成为其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过,从文化哲学角度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进行的研究还不多,现有的成果往往从过于贴近现实的需要出发,重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东方”他者相对西方的文化特殊性与文化抵抗性,对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阐发不同文化“关系”特别是互动性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充分,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论述。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有两大组成部分:一个是对于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实质及其深远影响的论述;另一个是对于异质文化之间关系的论述。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度探索和分析,力求从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溯源中发掘其理论构成的演变和核心要素,寻找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等理论在解构-建构过程中的深层理论联系;注重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易与后现代主义、文化资本主义等混淆的理论模糊点展开辨析,并在新世纪全球化加速背景下探讨推动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可以借鉴的思路。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是一种被第一世界理论话语场域所羁绊的理论,但它对西方主宰的知识权力体系提出了重构的要求。如何认识这一现象,如何发掘其中的理论悖论与缺憾,是本文论述最为集中的部分。它深切地关联着当下对于“新时代”、新形势中如何面对文化冲突、如何重建民族文化、如何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自信等一系列关乎未来中国思想文化如何面对世界文化的重要命题。本文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研讨一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概述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理论联系。略谈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法侬的“民族文化”理论、福柯的“知识-权力”体系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上述理论的阐析,勾勒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理间相互连接、有所对立、择优而从、发扬传承的复杂的多样性图景,为进一步论述作出铺垫。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一章,分析后殖民主义三位主要理论家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经典理论。首先,通过对萨义德的“东方学”对“东方”的重新思考与东方权力话语机制辨析、解构“东方”、重建东方形象以及“流亡”理论的把握,再度审视萨义德提出的西方建构的“东方学”与政治和意识形态控制的密切关系;其次,通过研究斯皮瓦克的“属下”、“认知暴力”和“他者”理论,分析其如何运用解构主义,集中研究第三世界底层女性这一“底层的底层”、“边缘的边缘”的理论辐射。探讨斯皮瓦克“臣属”概念及其对殖民文化压抑“困境”与“历史记忆”的结合。再次,分析霍米·巴巴对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关系的“混杂”理解,即异质性在混杂中如何面向新的文化杂糅空间(第三空间)的问题。最后,强调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各自的理论特长与存在的争议。第二章,主要探讨民族解放运动后进入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文化重建问题。从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核心概念“他者”之问的系统化梳理开始,探寻后殖民透视出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关系”内涵。将“他者”揭示的不平等、主体性身份疑虑、边缘性思考与面向殖民文化的深层次解构相结合,探讨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研究向主客体“关系”研究发展的趋势。落足于中国及更广义的“东方”文化实况,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意识形态输出的相关论述,进而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视域下分析本土文化重建的多种可能路向。第三章,阐述新旧文化交替之际话语权力的强弱之分、主客之别。分析全球化进程下资本主义文化扩张引发的文化冲突的性质,发掘文化冲突的实质与不同的化解思路,分析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民族性、开放性、多样性,区分文化冲突的自然状态与人为刻意,挖掘不平等的冲突根源。注重分析文化冲突的实质与过程、结果与影响,探讨后殖民语境下“和而不同”传统基于“现代”内涵的差异性。第四章,研究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认同与殖民文化的深层影响。本文在此探讨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文化认同的联系,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在破除“他者”幻象的同时,也着力于解码现代性反思中的文化认同的深度体验,在重建文化主体认同时探讨建构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可能,以新的文化身份意识去重构本土文化。第五章,分析东西方对话中的文化自信问题。在全球化推动东西方对话的大背景下,文化已成为国际竞争中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此注重阐发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当下意义:分析中西互视过程中文化身份的迁移和质疑,探讨如何发挥中国文化精神的主体作用、“边缘”与“边缘的边缘”文化定位及其当下意义和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知识分子“职守”与价值信念,试图建构东西方对话中稳定、平等、交互的新型文化自信的理论途径。最后的结语部分,对后殖民主义理论做了简短总结,并借助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分析这一理论的不足与局限性。
孟凡君[8](2018)在《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感是美学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为科学地解答美感的客观物质基础提供了可能。以美感的认知神经基底为切入点,我们面前呈现出一条贯穿认知神经要素、一般心理过程、个体审美存在、社会心理文化的整体化美感研究路径。这条路径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与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整合为一种融合贯通的方法。在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美感以认知和情感的神经生物原理为基础,与个体心理、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息息相关,是一种情理通融、通情达理的心意状态,给予人们一种强大的实践驱动力。美感是情感性的联觉系统,是大脑中认知与情感“混合运算”的结果,是人类生存实践的最优算法。在物我交融中,美感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互关系中最和谐的原则,决定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单一线性判断的概念方法难以概括出美感的全貌,“美感是什么?”如同“美是什么?”一样,难以回答;立体地、综合地、系统地描述美感体系,则更好地揭示出美感的本真状态。此时,美感是一个整体,体现为以神经生物要素为核心的,贯穿个体心理意识、社会文化心理意识以及自然生态意识的心理系统。美感发生时,内在感官、外在感官和延伸的感官相互连接,脑、心、身、物融为一体,知、情、意、行和谐互动。我们尝试着运用整体整合的方法重构美感的知识体系,具体如下:1.梳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和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对于美感的科学探索,从中发掘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美学对于美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思考。传统的形而上的哲学美学曾经是美感研究的主要路径;随着近代心理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新兴的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路径也为美感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哲学美学中常常蕴含着对于美感心理基础的推断,这些形而上的哲学推断对于美感心理基础,乃至于一般心理科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心理科学诞生以来,美感研究随着心理学的每一次进步而获得新的进展。历史上,哲学和心理学方法对于美感的研究,蕴含着诸多当代认知神经美学的萌芽。2.简介神经美学和认知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介绍认知神经美学的理论框架和未来任务,明确当代心理学对于美感的神经生物基底的探索过程。197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认知神经科学诞生。西方实验美学借助认知神经科学的新发现获得了崭新的研究成果。1990年代,西方诞生了神经美学,中国诞生了认知美学。前者以科学实验为主要方法,探索美感的神经生物基础;后者借鉴认知心理学的成果,综合运用哲学美学方法,探究美感的认知神经机理。2016年前后,国内学界倾向于将认知美学和神经美学合并称为认知神经美学。3.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成果,探讨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认知神经美学以确证美感的神经生物事实为主要起点和目标。在认知神经科学的指引下,神经元细胞、神经信息传递中的神经递质、前两者结合而成的功能性专属脑区以及神经机制模型都被证明是美感生成的重要神经生理基础。随着具有各种抽象功能的神经元细胞分类更加明确、神经信息传递对于情绪影响更加清晰,原本扑朔迷离的美感问题在神经细胞层面上得到了科学的解释;诸如眶额叶皮层等具有认知情感作用的功能脑区的发现,各种审美认知情感神经机制模型的建立,也为我们科学地理解美感提供了实证材料。4.我们在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上,重新认识美感的一般心理要素和个体审美存在层面。当前我国美感研究主要以感知觉、记忆、学习、语言、动机、需求等一般心理过程为参照系。认知神经科学革新了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参照系发生了变化,我们对于美感的心理过程的认识,必然要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进步而推进到神经生物层面。个体的身体、人格、气质以及实践行为对于美感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个体审美存在层面的身体、人格、气质与实践行为也与认知神经要素密切关联。5.个体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结成了群体,即人类社会。社会存在基础上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对于美感具有决定性影响。社会心理文化对于美感发挥作用是通过个体心理过程来实现的。社会心理文化有着特殊的规则和系统。我们从符号、语言、神话等文化活动以及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等角度,考察了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等基本范畴对于美感的影响,及社会心理与个体认知神经基础之间的联系。6.认知神经美学将帮助我们重新理解经典美学问题,解答当前美学困局以及指导审美原则在实践领域的应用。康德美学的超感性基底概念、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概念以及意境、意象、诗乐舞同源等美学经典问题,都将在认知神经美学的视域下获得更加科学的诠释。认知神经美学对于人类认知和情感的把握也将为人工智能与情感计算提供美学方面的支持。在美感研究的心理基础方面,我们借鉴了认知神经科学、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知识架构;在哲学美学领域,身体美学、生命(存在)美学、实践美学、生态美学等多个美学流派的方法和成果都成为我们的有效参照系。在论述过程中,我们还借鉴了中国古典美学、分析美学、实证美学、人类学美学、日常生活美学、艺术哲学等美学主要成果。通过认知神经美学,我们尝试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期待这个窗口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景视野,美感研究的整体景观都可以尽收眼底。
赵耀[9](2018)在《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以来,美学理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后实践美学”不仅为美学研究引入了生存论的维度,而且对“实践美学”的学理欠缺也进行了必要的学理反思。同时,“实践美学”内部也分化发展出“新实践美学”及“实践存在论美学”等谱系学派,通过对“实践”内涵与外延的修正实现理论的自我更新和阐释效力的持续提升。新世纪以来,美学研究更加凸显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特别是随着西方新近成果的译介及社会现实的迅猛变化,“生活美学”、“认知美学”、“生态美学”、“身体美学”、“人类学美学”、“网络美学”、“政治美学”、“环境美学”、“乐感美学”等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着对美学现象的多重阐释功能。这一方面彰显了美学理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学术研究的困难。因此,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就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而是应该从方法论革新的角度思考从整体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概况的有机把握与规律认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关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论断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性资源。即在研究过程中不应被历史的偶然性因素所干扰,应该“按照现实的历史叙述本身的规律”对历史进行必要且合理的修正。从这样的指导思想出发,对新时期美学的研究就应不再拘泥于大量的难以有效梳理的文献资料,而是应该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承载特定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美学话语;不应再满足于线性的发展观念,而是应该着重探究与所处时代有着多重矛盾与思想碰撞的美学话语,深入历史的细部,在个人与时代、个性与潮流多重碰撞的性灵挣扎中还原历史的本真;不再迷信于经典化的权威观念,拒绝任何将美学话语脱离具体历史情境的固化观念,在动态比较的话语生成脉络中探寻新时期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选取美学论争作为新时期美学研究的切入点,不仅抓住了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紧扣学理的发展脉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学论争中突显的问题意识和辩驳话语可以有效透视出美学家们的理论希冀与现实愿景,特别是贯穿论争始终的一系列问题在当下的理论实践中仍尚未完全终结,成为连接过去和当下的重要话语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出于时间跨度之大、参与讨论人数之多、涉及问题领域之广,对新时期美学论争进行整体把握难免易于陷入观点淹没的困境之中。因此,选取一个贯穿论争始终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地透视出新时期美学论争的发展脉络不失为一种必要的策略。本文认为,“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杂糅的矛盾体是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不二选择。从理论形态上来说,新时期美学是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过渡,但是在具体演进的过程中,并非是一蹴而就地完成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而是出现诸多难以简单概括的矛盾性问题和无法忽视的结构性悖论。毋庸置疑,新时期美学之所以会多次出现持续性的论争,除政治性因素和西方话语影响之外,美学家们告别古典的努力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这种告别古典的努力却总是受到传统观念的集体无意识羁绊,陷入古典的轮回惯性之中。新时期美学的话语资源和建构方式虽然极富现代性特征,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屡次回归古典,难以真正意义上切断与古典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告别古典是全体美学家们共同的努力方向,一种集体性的理论追求;另一方面,古典的审美理想又具有异常强大的诱惑力迫使美学理论不断回归传统。一方面,融入现代是新时期美学家们共同的理论希冀,另一方面,在现代的融入过程中却又遭到比西方社会更为复杂的矛盾重重的现代性。因此,从“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充满悖论的矛盾语境切入新时期美学话语的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在对新时期美学论争中所凸显的“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特征进行宏观概括之后,有必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纵观新时期美学论争始终,“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是支撑“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矛盾性语境的三个重要支点,是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三个重要维度。“学理的论争”主要聚焦于新时期美学几次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争鸣。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凸显论争各方理论内核与价值取向的观点,相对客观地捕捉论争的焦点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剥离出论争的核心分歧。同时,不再局限于对论争本身的观念重复与表层叙述,将研究的视野推向各方理论观念的思想来源追溯与学派传统探究,并从其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追求中透析论争中存在的普遍性弊端与重要理论收获,从论点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双重逻辑思维的比较中评判各方理论的成败得失。“学术的历史”主要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整体流变入手,着力展现新时期美学理论在融入现代语境后所面临的悖论性困境与阶段性调整。具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自身演进中探寻美学理论构成历史的方式。在共时性的横向梳理中揭示为何会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某种占据主流的美学话语并引发持续性的学术争鸣,在历时性的纵向比较中说明某种美学话语的观念来源及思想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在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其次,从美学理论话语的自身独特性质,特别是中国新时期美学理论话语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角度揭示美学论争自身所存在的张力与冲突。“学者的心灵”主要展现新时期美学家在美学论争中凸显的矛盾心态与灵魂撕裂,他们不仅在“士大夫情怀”和“浮士德动机”之间摇摆不定,而且在群体观念与个人意识之间难以求得平衡,不仅承载着历史理性的建构渴望,更难以拒绝非理性的生命狂欢。基于此,“学者的心灵”重点揭示美学家们在亲历中国美学理论话语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需要指出的是,“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并非绝对孤立的,相反是相互联系且相互包含的。没有对学理论争的精准透析,就难以实现对学术历史的客观把握,没有对学术历史的理性评判,更无法完成对学者心灵的深度剖析,而学者的心灵更是打开学理论争所承载文化因子密码的钥匙。因此,“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恰恰需要对三者的综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深度透析,欠缺任何一个维度都会对研究本身造成伤害。因此,在宏观上以“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在微观上以“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个维度予以支撑,无论在理论层面的逻辑论证还是在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分析皆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通过对既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的归纳与评判,论证选取“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研究路径的合理性与优势性,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成果。第一章选取“超越美学”、“生命美学”、“存在论美学”三个有代表性的“后实践美学”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重点揭示“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反叛与超越过程中所凸显的自身矛盾性,以及由此展现的结构性悖论。在论争现场的还原与反思中,透析新时期美学理论形态从古典到现代的艰难转型和美学学人的复杂矛盾心态。第二章选取“新实践论美学”、“新实践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三个“实践美学”谱系学派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从不同角度展现“实践美学”在新时期的分化发展过程中所流露的自我更新的渴望与学理开拓的艰难。第三章选取“日常生活审美化”、“身体美学”、“认知美学”、“别现代”四个美学新话语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揭示新时期美学话语不同的理论趋向中的共同性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结语重点探讨新时期美学研究终结古典惯性与超越现代幻象的具体可操作性路径,通过对科学化美学研究路径学理依据的分析,说明美学研究科学化对中国美学实现自我深化,完成学术形态由古典到现代转型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岳凤[10](2018)在《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的冲击,美学在当代曾一度衰落。解构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消解了美的本质,否定了美的真理性,否认了美学的价值。法国当代激进左翼思想家雅克·朗西埃突破后现代主义美学的重围,不但重申了美学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还创造性地重返“感性”在美学学科中的最初含义,确立了以“感性的分配/分享”(“le partage du sensible”)为核心的基于“平等”的当代政治美学图景。从古希腊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到中世纪神学完善的“上帝”和近代启蒙哲学至上的“理性”,西方理性哲学传统使得“感性”一直处于被压抑的命运。但感性维度一直潜在着,并随着近代和现代思想进程,逐渐突破理性权威。感性话语及其蕴含的审美之维在现当代无所不用其极。从现代直觉主义、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到后现代各种“事件”和话语(身体、语言、言语),从叔本华的“上帝远去”到尼采的“上帝之死”,从罗兰·巴特“作者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感性话语的不断出场,并成为政治美学中人的解放与社会理想建构的途径、手段和目的。从马克思的“感性解放”、马尔库塞“新感性的重建”,朗西埃“感性的分享”,“感性”与现实的、解放的维度相结合,勾勒了现当代美学政治转向的图式。朗西埃正是从审美与政治关系的探讨出发,以“感性的分配/分享”所具有的普遍的共通感,重新定义了美学的概念,认为美学就是对可感觉经验的重构。在可感觉经验的重构过程中,使得那些在既有的秩序之内“不可见者”可见、“不可说者”可说,扰乱既定的感性分配秩序和结构,打破体制的限制,创造崭新的异质空间。朗西埃认为美学天然地就具有“平等”的意蕴,“平等”既是其价值观、又是方法论,更是他终极的审美追求。为此,朗西埃直接将“平等”纳入审美政治领域,直面经济全球化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深入挖掘感性的力量,赋予美和艺术以救赎的重任。可以说,朗西埃以解构的方式,冲破了西方传统哲学美学对总体、秩序和同一的追求,但却以建构的方式,追求着人类的平等的、审美的解放规划。本论文以朗西埃美学思想的核心关键词“感性”和“平等”进行文章的结构架构。从梳理“感性”“平等”的思想来源,到厘清其基本的核心概念,再到对朗西埃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的总结分析,全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阐述了朗西埃美学思想的主要来源,重点论述了其平等思想的历史语境和理论的逻辑演进,在梳理感性话语谱系之中,引出了朗西埃的感性话语范式;第二章从阐释“歧义”“歧感”“奇点”等朗西埃哲学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其从身体出发的隐性生命美学构序;第三章从朗西埃美学的核心概念——“感性的分配/分享”的论述展开,重点探讨了其艺术的美学机制及其所影响着的美学的命运与走向演变;第四章从朗西埃“感性”分享的领域出发,阐述了包括文学、诗歌、影像在内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平等的政治美学意蕴及其审美民主化进程;第五章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赋予审美的批判功能的论述开始,到朗西埃将审美的沟通功能与审美平等维度进行有效勾连的升级,着重论述了当代美学政治转向视域中朗西埃政治美学的思想价值,阐述了其对当代美学和文艺的推动作用。
二、重树艺术内在的美学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树艺术内在的美学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的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论文思路与创新点 |
一、乡村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概念厘定 |
(一)乡村美学与自然审美 |
(二)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 |
(三)乡村美学视域下乡村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主义文化伦理观为指导 |
2.中国传统文化伦理观的底蕴 |
3.西方文化伦理观的借鉴 |
二、乡村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缘由 |
(一)乡村美学不断衰微的趋势 |
(二)现代化进程影响与乡村文化出现秩序危机 |
1.道德话语的现代转换与乡村文化秩序的维护 |
2.传统道德碎片化,农民的道德世界处于无序状态 |
3.乡村精英趋于没落,逐渐失去凝聚人心的力量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三、乡村美学视域下乡村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意义 |
(一)自我精神重塑的深刻反思 |
(二)欲辨忘言的灵魂宁静 |
(三)社会和谐发展的共同追求 |
(四)诗性生活的文化美 |
(五)人与万物共生的客观需要 |
四、乡村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实现路径 |
(一)走出乡村文化秩序危机的有效途径:价值重建 |
(二)乡村伦理的现代转型 |
1.乡村伦理适应现代化 |
2.大众传媒时代,建立人本乡土 |
(三)收集“无意识行为”,塑造人文关怀之美 |
(四)保持文化认同感,回归文化本源 |
1.重拾乡愁记忆 |
2.激活传统节日 |
3.重树乡村道德文化自信 |
4.重塑乡贤文化,培育新乡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章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
1.1 思想基础 |
1.1.1 萨特的存在主义 |
1.1.2 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 |
1.1.3 拉康的精神分析 |
1.1.4 康托尔的集合论 |
1.2 历史渊源 |
1.2.1 五月风暴 |
1.2.2 “毛主义”情节 |
1.2.3 新自由主义思潮 |
1.3 后现代语境中的哲学危机 |
1.3.1 哲学终结论的表现 |
1.3.2 哲学危机产生的原因 |
第2章 巴迪欧对哲学的拯救和复兴 |
2.1 扞卫哲学的合法性 |
2.1.1 批判哲学终结论 |
2.1.2 解缝与远征 |
2.1.3 哲学的可能性 |
2.2 柏拉图主义姿态 |
2.2.1 巴迪欧与柏拉图 |
2.2.2 数学本体论 |
2.2.3 类性的多 |
2.3 事件、真理、主体三位一体的本体论哲学 |
2.3.1 事件哲学:情势的断裂 |
2.3.2 真理程序:真理的存在 |
2.3.3 主体理论:介入性操作 |
第3章 哲学要更进一步 |
3.1 重构革命的永恒真理 |
3.1.1 人为哲学:“矫揉造作”的实存 |
3.1.2 真理浮现:真理的表象 |
3.1.3 阶点理论:实存的取值 |
3.2 共产主义观念 |
3.2.1 提出:针对苏联模式及一系列全球性危机 |
3.2.2 内涵:个体在生成中成为大写的历史主体 |
3.2.3 实质:实现真正的无限的人的联合 |
3.3 事件轨迹、真理性身体、主体化三者统一的在世的新哲学 |
3.3.1 事件轨迹:原始陈述 |
3.3.2 真理性身体:真理的实存 |
3.3.3 主体化:哲学的非在到实存 |
第4章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再思考 |
4.1 巴迪欧哲学之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 |
4.1.1 理论起点: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
4.1.2 理论内涵:社会存在本体论 |
4.1.3 理论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 |
4.2 巴迪欧哲学之于当代社会 |
4.2.1 巴迪欧哲学与世界政治实践 |
4.2.2 巴迪欧哲学与资本主义新时代 |
4.2.3 巴迪欧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贾樟柯电影剧本的纪实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有关电影纪实美学的理论着述 |
1.3.2 有关贾樟柯电影美学风格的研究 |
1.3.3 有关贾樟柯电影剧本创作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贾樟柯电影剧本题材的现实品格 |
2.1 刻画身处社会边缘的当代底层人群 |
2.1.1 漂泊异乡的城市民工 |
2.1.2 游荡不羁的小镇青年 |
2.1.3 委身风尘的边缘女性 |
2.2 描摹发展建设滞后的封闭县城空间 |
2.2.1 闭塞交通下的文化荒漠 |
2.2.2 父权压制下的精神牢笼 |
2.3 书写反映转型情势的社会变迁事件 |
2.3.1 拜金主义触发情感危机 |
2.3.2 现实焦虑引发声色狂欢 |
2.3.3 城市化建设导致家园失落 |
第3章 贾樟柯电影剧本语言的细腻质感 |
3.1 兼顾视听的具象叙述语言 |
3.1.1 精描动作使人物姿态清晰生动 |
3.1.2 细绘色彩使景物状貌真确鲜明 |
3.1.3 特写声音使场面氛围具体可感 |
3.2 平中见奇的精当人物语言 |
3.2.1 方言词句契合底层身份 |
3.2.2 经济术语关联时代背景 |
3.2.3 简略句式贴近口语表达 |
第4章 贾樟柯电影剧本纪实风格的成因 |
4.1 电影专业学习中纪实电影观念的形成 |
4.1.1 “用摄影机对抗遗忘”的电影功能观 |
4.1.2 “发现日常生活之美”的电影美学观 |
4.2 基层生活经历中深厚现实经验的积累 |
4.2.1 对诸多社会现实问题的切身体会 |
4.2.2 对底层人群生存状态的深入了解 |
4.3 1990 年代中国文艺创作思潮的影响 |
4.3.1 “新生代”小说与新写实电影潮流的浸润 |
4.3.2 新纪录运动“回到现实”创作精神的鼓舞 |
第5章 贾樟柯电影剧本纪实风格的成就与发展 |
5.1 面世之初对中国影坛气象的更新与开拓 |
5.1.1 破解现实主义创作式微的影坛困局 |
5.1.2 深化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底层视野 |
5.2 走向“地上”后遭遇的大众接受困境 |
5.2.1 难以满足主流观众的戏剧性诉求 |
5.2.2 偏离年轻受众的娱乐化趣味 |
5.3 大众观影趣味下的风格发展路向 |
5.3.1 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中拓宽题材 |
5.3.2 适度加强情节发展中的戏剧冲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贾樟柯独立编剧电影作品一览表 |
致谢 |
(5)雅各布·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缩写符号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艺术与新导览形成 |
一 概述 |
二 《艺术指南》成书过程 |
三 英译版概况 |
四 导览手册与美术鉴赏 |
第二章 《艺术指南》与前人着作比较 |
一 先行者弗朗兹·库格勒 |
二 库格勒与布克哈特的合作 |
三 旅行叙事:卡尔·施纳泽的《尼德兰书信集》 |
四 库格勒与施纳泽的同名手册 |
第三章 意大利之旅 |
一〈五天翻越阿尔卑斯山〉 |
二 意大利的替代品:莱茵兰 |
三 十年之后:“这是神佑的意大利” |
四《艺术指南》与19世纪中期旅行写作 |
第四章 Genuss与 Existenzbild |
一 乐趣[Genuss]含义衍变 |
二 布克哈特的“Genuss”主体 |
三 Genuss:艺术史研究的羊肠小路 |
四 Existenzbild:人性之美与16 世纪威尼斯画派 |
第五章 文艺复兴与艺术指南 |
一 文艺复兴艺术的三层含义 |
二 莱奥纳多·达·芬奇:肖像画与《最后的晚餐》 |
三 忧虑的对象:米开朗基罗 |
四 写作方法的交织:拉斐尔 |
五 类型画:文艺复兴绘画的研究方法 |
第六章 艺术指南与艺术史学科 |
一 摇摆的艺术史观:方法的回归 |
二 布克哈特在19世纪德语艺术史学科的地位 |
三 沃尔夫林与布克哈特 |
四 威廉·冯·博德笔下的布克哈特 |
五 追随者瓦尔堡 |
结论 |
附录 |
库格勒授课课程一览 |
布克哈特历年讲座一览 |
布克哈特讲稿一览 |
1838,1846,1847/48 意大利之旅线路图 |
1853/54《艺术指南》之旅线路图 |
参考文献 |
布克哈特着作 |
他人着作 |
外文论文 |
中文着作 |
中文论文 |
图录 |
致谢 |
(6)诗性电影观念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定位与思路 |
第一章 诗性电影本体观 |
第一节 诗性电影本体观的发生 |
一、“诗化先锋派”与“诗性蒙太奇” |
二、多宾:“电影艺术诗学” |
三、帕索里尼:“诗的电影” |
四、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的光影诗学 |
第二节 诗性电影本体观的内涵 |
一、被表现的真实 |
二、被抒发的情愫 |
三、被创造的意义 |
四、被诗化的影像 |
第二章 诗性电影叙事观 |
第一节 诗性电影叙事法则 |
一、叙事主体的作者意识 |
二、诗性思维的时空意识 |
三、“诗性结构”的建构 |
第二节 诗性电影叙事策略 |
一、独特性视角 |
二、复调性叙事 |
三、寓言性叙事 |
第三章 诗性电影语言观 |
第一节 诗性电影语言特征 |
一、心理化的视觉造型 |
二、极致为美的长镜头 |
三、色彩的形而上学 |
四、音乐的生命节律 |
第二节 诗性电影语言效应 |
一、原色与美色的同构效应 |
二、梦幻与魔幻化的奇观效应 |
三、隐喻与象征的增值效应 |
四、意象与意境的生发效应 |
结语 |
一、诗性电影与诗化手法 |
二、诗性电影的向度与限度 |
三、诗性电影的意义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参考影片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三、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四、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的西方文化思潮 |
第一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概貌 |
第二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论渊源 |
一、“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领导权 |
二、“民族文化”理论的民族性 |
三、“知识—权力”话语权力理论 |
四、“文明冲突”论 |
第三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谱系 |
一、萨义德的“东方”解构与文化反“中心”姿态 |
二、斯皮瓦克“属下”、“认知暴力”及女性“他者”的弱势立场关注 |
三、霍米·巴巴“文化杂糅”的文化互动性与文化身份认同 |
第四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主题与特质 |
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关系”主题研究 |
二、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抵抗-批判特质 |
三、后殖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
第二章 文化霸权压抑与本土文化重建 |
第一节 本土文化重建的阻力:资本主义文化霸权 |
一、“欧洲中心论”与文化霸权的话语转型 |
二、现代文化扩张与意识形态的文化改写 |
三、传播权力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深化 |
第二节 文化重建的困境:“他者”之问 |
一、“他者”概念的历史语境 |
二、“他者”解构性与去“中心”化的方法论建构 |
第三节 本土文化重建的中国文化语境 |
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问题 |
二、文化重建中的“国民性”问题 |
三、文化重建的条件性因素问题 |
四、“中心”之外的多元选择问题 |
第三章 全球化趋势与异质文化冲突 |
第一节 构成文化冲突的因素 |
一、文化冲突的思想、历史转型考量 |
二、文化冲突中“人”之主体性需求 |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文化冲突的诱发可能 |
一、文化的民族性对主权、利益意识的强化 |
二、文化的开放性的双刃剑效应 |
三、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 |
四、全球化时代多种文化的碰撞 |
第三节 文化冲突起因的认识差异 |
一、文化冲突的源起与“现代”冲击 |
二、文化冲突的情感辨识与历史发展观 |
第四节 化解文化冲突的“和”与“不同” |
一、社会冲突与文化冲突的互动 |
二、中西文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相异诠释 |
三、不同历史语境下“和而不同”的理论局限 |
四、修“和”之短以化冲突之“不同” |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与“自我”文化认同 |
第一节 “现代”文化控制借助全球化加速演变 |
一、文化全球化“现代”意蕴与民族文化“自我” |
二、文化控制模式的“帝国”演变 |
第二节 文化认同内涵与“他者”幻象 |
一、文化认同及“现代”认同的单一性 |
二、文化认同与“东方”“他者”的局限 |
第三节 文化认同危机与化解 |
一、自我认同危机引发“自我”重建诉求 |
二、他者认同危机提供“差异他者”反向借鉴 |
三、化解危机的探索与创建“新型文化” |
第五章 东西方文化对话与重树民族文化自信 |
第一节 文化自信“何以实现” |
一、文化自信的主体性、信念导向性与融合性 |
二、文化自信的驱动因素与文化重建 |
第二节 文化身份与文化主体建构 |
一、文化身份确认的“他者”性与“自我”追寻 |
二、中西“他者”互视下的文化身份迁移 |
三、发挥文化主体作用的中国诠释 |
第三节 知识分子功能与民族文化自信 |
一、“知识分子”文化功能与批判性“自我”确认 |
二、精神守望与“边缘”位置的文化选择 |
三、文化主体能动性与重树文化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内容 |
三、主要论点 |
四、困难与不足 |
第二节 传统美学:哲学思辨式的探索 |
一、本体论、认识论哲学的美感探索 |
二、康德美学对认知论美感研究的贡献 |
三、语言分析和存在主义对美感的探究 |
四、马克思主义对美感研究的推动 |
第三节 现代美学:心理学方法的形成与运用 |
一、实验美学——形而下美感研究的起点 |
二、精神分析美学——当代美感研究的丰碑 |
三、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当代科学美学的高峰 |
四、发生认识论——认知神经美学的雏形 |
第二章 美感研究的新方法——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 |
第一节 神经美学发展的历史源流 |
一、主要发展历程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当前国外神经美学的新态势 |
一、神经美学的流派、新成果及启示 |
二、西方当代主要神经美学家——以泽基为例 |
第三节 中国认知美学与西方神经美学的融合发展趋势 |
一、中国科学美学历史进程中的认知美学 |
二、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中西美学合流的历史意义 |
第三章 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 |
第一节 神经元——美感的神经生理起点 |
一、神经元理论及其作为美感探索起点的原因 |
二、神经元的分类、抽象功能及其与美感的联系 |
第二节 神经信息传递——美感的神经信息基础 |
一、神经递质的功用、分类及其认知神经美学意义 |
二、神经递质作为脑-心-身关联的中介,以及体液说 |
第三节 大脑功能专属区——美感的神经功能基础 |
一、大脑功能化专属区中的美感区 |
二、审美脑区与内在感官:认知脑与情绪脑的区别与联系 |
三、神经元、功能脑区、信息加工站点与意识的关系 |
第四节 美感神经系统的模型 |
一、人工智能的诞生与美感的神经建模 |
二、关于几种经典神经美学模型的分析 |
三、美感神经模型的哲学基础与深化推进 |
四、从审美的神经基础到审美原则 |
第四章 美感的个体身心基础 |
第一节 个体的一般心理层:美感的神经生理基础与一般心理基础的关系 |
一、感知觉与美感机制 |
二、学习、记忆与美感机制 |
三、认知、情绪与美感机制 |
四、语言与美感机制 |
第二节 个体的审美存在层:身体、气质、人格、行为与美感的认知神经关联 |
一、自然躯体层:身体及其神经生理层面 |
二、人格气质层:神经生理和社会文化的结合 |
三、实践行为层:从个体向社会文化层面转换 |
四、个体的审美存在层面与当前“身体美学”的关联与区别 |
第五章 美感的社会心理基础 |
第一节 社会思维及群体审美的基础:符号、语言、神话等 |
一、群体审美的物质文化基础——符号、语言 |
二、群体审美的精神文化基础——神话和宗教 |
三、社会思维中的自我认知、态度和行为对美感的影响 |
第二节 社会影响与群体美感生成: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 |
一、群体心理层面的政治-意识形态与美感的关系 |
二、全球化视域下国家意识形态对美感的作用 |
第三节 社会关系与美感功利性确认中的感官问题:时尚审美文化与三种感官 |
一、时代风潮的基本方面:经济基础和时尚审美心理 |
二、衣、食、住、行——时尚审美的实体存在 |
三、劳动者的三种感官——时尚文化审美的精神面 |
第四节 生态群落:空间意识、天人关系及其认知神经基础 |
第六章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美感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
第一节 认知神经美学对经典美学问题的回应 |
一、认知神经美学对康德美学的剖析 |
二、中西方经典美学范畴中的认知神经美学机理与原则 |
第二节 认知神经美学对当前美学困局的阐释 |
一、当代美感研究困境表征及其神经生物学原因 |
二、探寻在当代美学困境中突围的途径 |
第三节 认知神经美学的实践应用价值 |
一、在身心关系中,整合认知之真、情感之美和道德之善 |
二、在人类进化中,美感作为传承文化、激活实践的情感内驱力 |
三、人工情感机器人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获奖)、着作和科研项目 |
后记 |
(9)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及评价 |
二、拟采取的研究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
三、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效果 |
第一章 “后实践美学”的崛起 |
第一节 “超越”的渴望:关于超越美学的论争 |
一、批判与建构 |
二、探索与争鸣 |
三、反思与积淀 |
第二节 “生命”的激情:关于“生命美学”的论争 |
一、本体的置换与双向的建构 |
二、“生命”的考辨与“历史”的追问 |
三、资源的驳杂与消解的危机 |
第三节 “存在”的执迷:关于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
一、“本体论”的考辨 |
二、“存在论”的得失 |
三、“后实践”的困境 |
第二章 “实践美学”的分化 |
第一节 “情感”与“实践”:关于新实践论美学的论争 |
一、理论建构 |
二、理论价值 |
三、理论争鸣 |
四、理论局限 |
第二节 “突创”与“实践”:关于新实践美学的论争 |
一、概念的厘定与结构的划分 |
二、“终结”的抗争与“创新”的可能 |
三、学理的推进与论争的偏转 |
四、静态思维与工具倾向 |
第三节 “生存”与“实践”: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
一、理论的提出 |
二、理论的争鸣 |
三、论争的缺失 |
四、学理反思 |
第三章 新话语的生成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关注: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 |
一、核心分歧 |
二、浅表平移 |
三、一体两面 |
第二节 “感性身体”的考察:关于身体美学的论争 |
一、译介与评析 |
二、质疑与支持 |
三、影响与变异 |
四、收获与缺失 |
第三节 “审美机理”的揭示:关于认知美学的论争 |
一、论争现场 |
二、理论收获 |
三、路径更新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概括:关于“别现代”的论争 |
一、建构与争鸣 |
二、价值与意义 |
三、缺失与空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后记 |
(10)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朗西埃美学思想的历史语境与理论来源 |
第一节 朗西埃美学思想的平等追求 |
一、历史变革与平等诉求 |
二、思想基础与逻辑起点 |
第二节 朗西埃美学思想的感性理论谱系 |
一、感性的遮蔽:淹没在理性和神性世界之中 |
二、感性的解放:从异化劳动走向审美的王国 |
三、感性的重建:从单向度的人走向总体的人 |
四、感性的分享:从等级秩序走向审美民主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审美的发生:微观生命的彰显 |
第一节 从宏观到微观的构境 |
一、歧义-异质性 |
二、事件-症候性 |
三、历史-断裂性 |
第二节 从主体到生命的显现 |
一、生命的桎梏 |
二、生命的隐性构序 |
三、生命的主体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审美的感受:可感物的分享 |
第一节 治安-政治的逻辑 |
一、治安及其问题 |
二、政治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可感性的分配 |
一、感性的公共性 |
二、感觉的分配 |
三、不可见的可见 |
第三节 艺术的美学体制 |
一、艺术的美学体制的提出 |
二、艺术的三种体制 |
三、美学体制的价值 |
第四节 艺术的走向与美学的命运 |
一、艺术的自律与美学的神话 |
二、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退场 |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泛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审美的民主化:感性分享领域 |
第一节 文学的介入 |
一、文学的无声性 |
二、文学的介入性 |
三、文学的政治性 |
第二节 诗歌的僭越 |
一、古典诗学模式 |
二、马拉美的闯入 |
三、僭越的品格 |
第三节 影像的寓言 |
一、平面的世界 |
二、真实与虚幻 |
三、表面与深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审美的介入:从批判到平等的建构 |
第一节 审美的批判功能-审美现代性批判 |
一、启蒙现代性的危机 |
二、审美现代性的冲动 |
三、批判艺术的迷途 |
第二节 审美的沟通功能-审美的平等维度 |
一、智识的平等 |
二、知识的诗学 |
三、解放的观众 |
第三节 审美的建构功能-审美的政治功效 |
一、美学的伦理转向 |
二、对美学伦理转向的批判 |
三、对美学的政治坚守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重树艺术内在的美学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研究[D]. 练庆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3]面向真理本身 ——巴迪欧哲学思想探析[D]. 肖倩颖. 吉林大学, 2020(08)
- [4]贾樟柯电影剧本的纪实风格研究[D]. 梁晖. 湖南大学, 2019(07)
- [5]雅各布·布克哈特与《艺术指南》[D]. 吴京颖.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6]诗性电影观念论[D]. 杨舒晴.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D]. 蒋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8]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D]. 孟凡君. 吉林大学, 2018(12)
- [9]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D]. 赵耀. 吉林大学, 2018(12)
- [10]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D]. 岳凤. 黑龙江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