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动脉药物注射治疗下肢血管血栓性疾病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廖红[1](2020)在《耳针辅助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耳针辅助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疗效,探讨其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01月至12月江苏省中医院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试验组(n=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行术后镇痛;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针干预治疗(于术前1d在神门、交感、皮质下及膝穴上予锨针埋针处理,直至术后3d)。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术后6h、12h、24h、48h、72h及出院当天)静息及运动时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记录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追加补救药患者例数、术前及术后1月膝关节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术后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在术后24 h、48 h及72 h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h、12h及出院当天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两组患者追加补救镇痛药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术后1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耳针辅助治疗可降低TKA患者术后VAS评分、延长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其辅助TKA后多模式镇痛有效;(2)耳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安全可行;(3)耳针辅助治疗可提高TKA患者JOA评分,促进术后康复;(4)耳针辅助治疗有利于术后胃肠道功能康复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马青变,郑亚安,朱继红,陈玉国,董淑杰,高伟波,葛洪霞,韩金涛,李蕾,栾景源,乔蕊,孙阿萍,王黛黛,王军红,王永清,叶圣龙[2](2019)在《中国急性血栓性疾病抗栓治疗共识》文中提出急性血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大类急症,属于急性非创伤性血管急症的范畴;按照累及的血管系统分类可分为动脉系统血栓栓塞和静脉系统血栓栓塞,按照解剖器官分类可以分为头颈部血栓栓塞、胸部血栓栓塞、腹部血栓栓塞、肢体血栓栓塞等。动脉系统血栓栓塞表现为受累血管支配的相
刘成[3](2019)在《基于RAGE/NF-κB信号通路的ADAM10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ilterans,TAO)又称Buerger’s病,多见于有吸烟史的青壮年男性。病理特征性表现为中小动静脉慢性节段性非化脓性炎性闭塞性病变,多伴血栓形成,多见于下肢血管。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如趾端的缺血性表现,甚至坏疽,但随着病变进展,坏死范围可能向近端延伸,累及足部甚至踝部。部分病人可出现特征性的游走性浅静脉炎。由于病变部位主要位于中小动静脉的远端,此部位的闭塞往往没有流出道,也无可靠的侧支循环,为手术和介入治疗带来困难。很多病人症状越来越重,坏疽范围逐渐变大,甚至导致截肢,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尽管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TAO的现代医学机制仍然没有完全阐明。目前研究发现:①TAO患者血液中多种炎性因子明显升高,并发挥促炎作用。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受损、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促进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激活等作用。血栓素A2(Thromboxane,TXA2)则具有导致血管痉挛,促进血小板聚集并形成血栓的作用。活化T细胞产生的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可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而增强炎症反应。②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并表达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它们不仅能介导炎症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还能介导免疫复合物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从而促进炎症进展和免疫紊乱,导致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内皮细胞也可分泌E-选择素(E-selection,ES),能招募炎症细胞。内皮细胞还能合成并释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介导了血小板在内皮组织中的黏附。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内皮细胞和内皮下纤维层增厚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导致以内膜增生为特征的动脉管壁增厚。这些研究表明炎性因子在TAO发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显示,晚期糖蛋白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是一种多配体的细胞膜受体,在成人体内广泛分布。主要配体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高迁移率族蛋白 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S100/钙粒蛋白和β淀粉样肽(amyloid-βpeptide,Aβ)等,可激活多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导致一系列疾病。其中,HMGB1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非组DNA结合蛋白,近年的研究证实细胞外HMGB1可作为启动和维持炎症瀑式反应的重要炎症介质。国内研究首次证实在大鼠TAO模型中,HMGB 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通过其受体RAGE发挥了重要的促炎作用。但RAGE被HMGB1激活后通过什么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而发挥作用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资料显示,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作为转录因子,能与多种细胞核内基因的启动子或增强子结合而促进其转录和表达。研究证实RAGE和多种配体结合后可激活NF-κB并启动和调节多种参与炎症反应的基因转录,从而导致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因此我们提出假设,在大鼠TAO模型中,HMGB 1与受体RAGE结合后,其促进炎症反应及血管损伤的作用是通过激活细胞内NF-κB信号传导通路而实现的。目前以RAGE为底物的蛋白裂解酶逐渐引起重视。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0,ADAM10)作为一种多区域Ⅰ型跨膜锌依赖性金属蛋白酶,不仅具有蛋白水解作用,而且能够参与细胞的信号传递。目前的证据表明,完整型RAGE可以通过金属蛋白酶ADAM10将其转化为可溶RAGE。实验证实应用重组可溶RAGE可以通过诱捕RAGE配体抑制细胞表面RAGE的激活。因此,激发RAGE脱落可能对炎症性疾病有治疗价值。于是,我们设想,ADAM10是否在血管疾病中有类似作用机制。关于ADAM10与血管病变的研究目前处于初步阶段。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除能降低血脂外,还可增加sRAGE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ADAM10实现的。因此我们假设,在大鼠TAO模型中,ADAM10可以通过裂解RAGE抑制其与HMGB1结合,继而阻断RAGE//NF-1κB信号通路,并增加具有竞争性拮抗作用的sRAGE而发挥治疗作用。研究目的鉴于目前对于TAO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的研究及RAGE/NF-κB在介导炎症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建立大鼠TAO模型,研究了RAGE/NF-κB与TAO的关系,探讨RAGE裂解酶ADAM10对于TAO大鼠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为明确TAO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第一部分HMGB1、RAGE及NF-κB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相关性研究;第二部分TAO大鼠模型对于ADAM10的反应性研究;第三部分ADAM10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1、大鼠后肢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构建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将大鼠分成正常组(normal)、假手术组(sham)、TAO模型组(TAO)。2、14天后,对三组大鼠进行后肢大体病理评分;彩超检测大鼠后肢股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分别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液流变仪、血凝分析仪对大鼠血液进行血细胞计数、血液流变学及血凝检测;HE染色股动脉观察血管的形态变化;电镜观察血管损伤超微结构组织学变化(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3、ELISA法检测血浆中HMGB1、TXB2及sRAGE的蛋白水平;使用冰冻组织切片双染色荧光对组织内的蛋白表达进行定位,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血管组织中HMGB1、RAGE、NF-κκB蛋白和mRNA的含量。第二部分:1、大鼠后肢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构建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采用腹腔注射法对大鼠模型进行为期14天的PBS、3微克/千克体重ADAM10、6微克/千克体重ADAM10治疗。将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TAO模型组(TAO)、ADAM10低剂量注射组(ADAM10-LD)、ADAM10高剂量注射组(ADAM10-HD)。2、用药14天后,对四组大鼠进行后肢大体病理评分;彩超检测大鼠后肢股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分别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液流变仪、血凝分析仪对大鼠血液进行血细胞计数、血液流变学及血凝检测;HE染色股动脉血管观察血管的形态变化;电镜观察股动脉超微结构组织学变化(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第三部分:1、构建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采用腹腔注射法对大鼠模型进行为期14天的PBS、3微克/千克体重ADAM10、6微克/千克体重ADAM10治疗。将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TAO模型组(TAO)、ADAM 10低剂量注射组(ADAM10-LD)、ADAM10高剂量注射组(ADAM10-HD)。2、用药14天后,ELISA法检测四组大鼠血浆中HMGB1、TXB2及sRAGE的蛋白水平;大鼠股动脉进行冰冻组织切片双染色荧光检测,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血管组织中HMGB1、RAGE、NF-κκB蛋白和mRNA含量。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大鼠TAO模型构建成功:与正常组相比,TAO模型表现为(1)表观鉴定:注射月硅酸钠14天后的大鼠后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症状,且对其后肢进行评分发现注射月桂酸钠的大鼠评分均在Ⅲ级以上;(2)彩超检测:彩超检测股动脉血流动力学状况发现,TAO组大鼠股动脉流速降低,阻力指数增加;(3)血液检测: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血液粘度的增加,血凝功能增强;(4)组织检测:血管HE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动脉管腔中存在血栓,管腔变狭窄闭塞,且可以观察到血管管壁及血栓内炎性细胞浸润。电镜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可见平滑肌细胞内大量线粒体脊严重断裂并伴空泡变性,细胞质可见空泡变性。同时,模型组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内可见线粒体脊断裂和空泡变性,内质网断裂。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见上述表现。2、血浆中 HMGB1、sRAGE、TXB2检测:TAO组血浆中 HMGB1、TXB2含量比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明显增高,sRAGE出现降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性。3、对各组大鼠股动脉组织进行双染免疫荧光检查:TAO组大鼠股动脉组织中HMGB1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上升,且组织中主要分布在内膜和中膜细胞中,部分弥散到胞外。RAGE的表达与HMGB1的变化趋势一致,且主要在内膜细胞中表达。NF-κB的表达较正常组和对照组明显增高,主要位于内膜细胞,而正常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4、对各组大鼠股动脉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查:TAO组股动脉组织中HMGB1、受体蛋白RAGE、细胞内信号分子NF-κB的蛋白表达量,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高。5、对各组大鼠股动脉组织匀浆进行RT-PCR检查:TAO组股动脉组织中HMGB1、RAGE、NF-κB的mRNA表达量,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均明显增高,此结果与它们的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第二部分:1、对四组大鼠进行后肢大体病理评分TAO组的病理等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应用低剂量和高剂量ADAM10处理后均能降低TAO大鼠的等级,且高剂量组的病情明显轻于低剂量组。2、彩超检测大鼠后肢血管状况TAO组的大鼠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应用ADAM10能够明显改善TAO大鼠的股动脉血流速度,并降低阻力指数,高剂量组效果更为明显。3、大鼠血液血细胞、血流变指标及凝血指标检测与TAO组相比,ADAM10治疗组大鼠的血小板含量下降,全血粘度(高中低)、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下降。并且与剂量有明显相关性。4、电镜观察股动脉组织细胞内结构变化与TAO组相比,ADAM10治疗组大鼠可见平滑肌细胞内线粒体脊断裂减轻,细胞质的空泡变性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同时,ADAM10治疗组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内可见线粒体脊断裂减轻,空泡变性减少,同样呈剂量依赖性。5、大鼠股动脉HE染色结果分析与TAO组相比,ADAM10对照组大鼠股动脉管腔中血栓面积减少,管腔面积增大,内膜厚度有不同程度减轻,且可以观察到血管管壁及血栓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且呈现出剂量上的依赖性。第三部分:1、血浆蛋白水平检测对大鼠TAO模型实施ADAM10治疗,发现大鼠血浆中HMGB1含量降低,且随着使用ADAM10的剂量的增加,HMGB1含量也明显降低。同样,大鼠血浆中TXB2含量降低,且随着使用ADAM10的剂量的增加,TXB2含量也明显降低。同时发现,大鼠血浆中sRAGE含量明显增加,且随着使用ADAM10的剂量的增加,sRAGE含量增加更为明显。2、应用双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MGB1、RAGE、NF-κB的表达对月桂酸钠处理的TAO大鼠实施为期14天的不同浓度的ADAM10腹腔注射治疗,可以看出,与TAO组相比,低剂量注射ADAM 10组和高剂量注射ADAM10组HMGB1、RAGE、NF-κB表达均出现降低,ADM10高剂量组中HMGB1、RAGE、NF-κB表达明显低于ADAM10低剂量组。3、应用Western Blot对大鼠股动脉组织中HMGB1、RAGE、NF-κB的蛋白水平进行定量检测与TAO组相比,低剂量注射ADAM10组和高剂量注射ADAM10组HMGB1、RAGE、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出现降低,且ADAM10高剂量组中HMGB1、RAGE、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DAM10低剂量组。4、应用RT-PCR对大鼠股动脉组织匀浆中HMGB1、RAGE、NF-κB的mRNA的含量变化进行检测与TAO组相比,低剂量注射ADAM10组和高剂量注射ADAM10组HMGB 1、RAGE、NF-κκB的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且呈剂量依赖性,此处与其蛋白检测的结果一致。研究结论1、在大鼠TAO模型中,HMGB 1与受体RAGE结合后,其促进炎症反应及血管损伤的作用是通过激活细胞内NF-κB信号传导通路而实现的。2、ADAM10治疗能够减轻TAO大鼠模型中的炎症反应,并能降低其血栓风险,且存在剂量上的依赖性。3、在大鼠TAO模型中,ADAM10可以通过裂解RAGE而抑制RAGE与HMGB1结合,从而阻断RAGE/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治疗作用。同时增加具有竞争性拮抗作用的sRAGE而发挥协同治疗作用。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专家委员会[4](2018)在《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文中指出第一部分概述一、前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改变,血栓栓塞性疾病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成为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房颤
曾小军[5](2018)在《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应用指针、疗效及安全性;设计一套适用于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栓塞风险评估量表,探索此量表的有效性、安全性。希望总结出一套适宜脊柱外科围术期血栓预防的理想的指导意见。方法:本项目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组实施脊柱手术的病例。治疗组(B组):947例,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收入院手术,予以术后每日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对照组(C组):814例,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收入院手术,术后不使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病例的伤口引流量、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和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第二部分,设计一套适用于脊柱手术围术期血栓栓塞RAM,采用这个风险评估量表对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所有脊柱手术患者(A组)围手术期进行风险分层,高风险患者(分值≥4),采用物理措施+药物抗凝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中风险患者(分值=3),仅采取物理措施;低风险患者(分值<3),不采用血栓栓塞的预防措施,但鼓励患者尽早自主活动。重新收集第一部分中的两组病例的相关数据,根据此评估量表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记录三组病例中每位患者评分情况、血栓预防措施的使用情况和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使用血栓预防措施导致的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统计分析,了解评分与脊柱手术围手术期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关系,并评估这个新的风险评估量表是否能帮助评估脊柱外科手术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中风、心肌梗塞)风险的高与低,检验高危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的血栓预防是否能达到预防血栓栓塞的效果,评估使用低分子肝素后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否减少,以评价该评分量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相对对照组(C组),治疗组(B组)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组0.21%,对照组1.6%;P=0.002)。在这些并发症中,脑梗塞的发生率降低最为明显(P=0.005)。出血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治疗组相对较高,但两组差异较小(治疗组 1.8%;对照组 0.74%,P=0.051)。2、两两比较,A组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最低(A组0.09%;B组0.21%;C组1.6%;P<0.05)。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的C组中,低风险亚组发生率为0%,中风险亚组发生率为1.6%,高危亚组5.7%。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率随着风险等级增高而增加。A组及B组均使用了 LMWH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两组中发生LMWH相关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A组明显较B组低(A组0.09%;B组1.8%;P<0.05),B组中出血并发症主要发生于低危亚组(3.08%)及中危亚组(1.12%)。结论:使用LMWH可显着降低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增加了切口出血,从而增加了发生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风险。根据新设计的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风险分层,按风险等级选用血栓预防措施,可提高LMWH预防血栓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
李鸿鹏[6](2018)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下肢深静脉系统内血栓形成即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骨关节外科领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joint replacement,TJR)的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患者下肢静脉中的血液非正常的局部凝结,一旦血栓形成,将明显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导致静脉血液流动障碍,属于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一旦发生会导致下肢肿痛及浅表静脉的曲张,治疗不及时或者漏诊血栓时,已经形成的栓子有可能随血液流动运行至近端大血管,如果脱落的栓子进入肺部血液循环系统,将会造成致命性的肺栓塞,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骨科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不利于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临床多采用包括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利伐沙班等药物治疗以及配合功能锻炼,弹力袜、CPM等物理预防相互结合的方式,临床上已取得较好疗效,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发生率已有明显的降低,但是不管临床医生采取何种抗凝措施预防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仍然没有任何一种抗凝方案能够彻底的预防骨科人工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我们考虑是否可以采用不同药物相结合的预防措施,在控制并发症的同时以期能一步降低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发生率。低分子肝素属于抗凝血药物,因分子量小,故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预防血栓效果得到临床认可[3],美国胸内科医师学会(ACCP)最新公布的骨科术后防栓指南将低分子肝素列为最佳推荐的预防围术期血栓形成的药物。同时首次将阿司匹林作为推荐药物之一。阿司匹林属于临床应用历史悠久的经典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很多领域都能看到阿司匹林的应用。但是在骨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方面,因为阿司匹林抗栓机理的原因,应用并不多,但是随着国内外对阿司匹林更深入的研究,因其廉价,口服无需注射,不需特殊监测等优点,人们开始重新重视阿司匹林在骨科术后预防血栓方面的应用[4]。我们设想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与口服阿司匹林相结合的方式在预防关节置换术后血栓方面是否有更好的疗效。方法1.选定2015年8月2017年9月于本院首次接受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200例患者及接受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4例,女性196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4.7±2.5岁)。入组患者均符合人工全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手术的要求,并且已经排除了存在静脉栓塞性疾病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以及具有抗凝禁忌证或对抗凝药物过敏的患者。将所有入组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组(实验组),对照组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100名,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70名。实验组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100名,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70名。其中对照组男性75例(43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32例行髋关节置换),女性99例(57例行膝关节置换,38例行髋关节置换),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4.6±1.5岁);实验组男性69例(46行膝关节置换,30例行髋关节置换),女性97例(54例行膝关节置换,40例行髋关节置换),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6.3±1.7岁)。两组患者之间的身体质量指数、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式统一,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式统一,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于术后12h后开始接受抗凝治疗,其中对照组即单一应用低分子肝素组患者行皮下注射0.4 ml/支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1支/次,1次/d,连续注射14 d;实验组即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组患者皮下注射0.4ml/低分子肝素钙,1支/天,1次/d,术后一天开始口服拜阿司匹林片,一次一片(100mg),一天一次,连续服用14 d天。3.手术后抗凝治疗后第7天对两组患者行影像学即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有无静脉血栓的形成;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血常规及出凝血机制相关指标,统计不同抗凝方案对患者血常规以及出凝血机制的影响,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D-2聚体,抗凝血酶,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于严格抗凝治疗下依然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运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方法行基因检测,判断易感基因。4.所得数据校对后均录入SPSS 22.0统计学检验系统进行检验,计量数据录入形式为(x-±s),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录入形式为(%),采用χ2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结果1.1单一运用低分子肝素组术后发生DVT的患者共76例,其中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组患者50例,其余26名为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2对照组除一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出现了大隐静脉血栓外,其余均为肌间血栓,其中2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肌间血栓的病人出现同侧小腿肿胀的症状,其余均无明显临床表现,血栓出现在非手术下肢6例,其中膝关节组2例。髋关节组4例,双侧均出现肌间血栓的患者共6例,其中膝关节组4例,髋关节组2例。2.实验组结果2.1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及阿司匹林组术后发生DVT67例,其中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组患者43例,其余24名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2 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形成肌间血栓的患者出现同侧小腿红肿症状,其余均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出现腘静脉血栓,其余均为肌间血栓。血栓出现在非手术侧下肢共10例,其中6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4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3.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行髋关节置换病例及对照组行髋关节置换病例肌间静脉血栓及近端大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4>0.05)。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血栓发生率高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7<0.05),根据术后七天患者血常规及出凝血机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高于单一应用低分子肝素组,术后7天复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单一应用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血液学指标包括血常规以及出凝血机制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及对照组组内髋关节置换组与膝关节置换组术后7天血液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期间内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PE或严重的出血性事件,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1.本次研究通过对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及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比发现,行膝关节置换的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行髋关节置换的病人,证明血栓形成与手术部位有关。2.通过药物结合物理预防的方式可以明显减少行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血栓的产生,尤其是有临床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大大减少,但是无症状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依然较高。3.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用低分子肝素用于骨科单侧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效果无明显优势,且联合用药可降低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含量,延长凝血时间;
刘凯[7](2017)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早期病理生理学发展及其溶栓治疗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近几年间我们中心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经验方案,评价溶栓抗凝治疗联合手术治疗此类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运用腔内微创技术,构建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动物模型,从而避免传统开腹结扎造模对机体带来的手术应激,分析评价ASMVT的病理生理学发展;3.掌握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检测疾病早期的血清学指标,评估溶栓治疗对于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治疗作用;4.分析溶栓药物t-PA对肠系膜静脉血栓缺血肠管的保护作用,分析其抗纤维化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本博士课题研究方法遵循转化医学思想,首先总结临床经验,发现问题,进而构建动物模型,观察疾病的病理生理发展规律以及早期的血清学指标变化,评估溶栓治疗对缺血肠管的保护作用以及抗纤维化作用。结果:1.回顾5年间收治的ASMVT患者,总结其发病高危因素以及临床特征,在阶梯式治疗模式的指导下,68例患者单纯腔内治疗24例,手术治疗19例,腔内联合手术治疗25例,其中暂时性腹腔开放患者6例。住院期间死亡2例,总治愈率为97.6%。与单纯手术治疗组相比,腔内联合手术组小肠切除范围明显减少。明确了联合式的阶梯治疗对于ASMVT患者地预后是有益的。2.运用腔内微创技术,成功构建了 ASMVT的大动物模型,避免了传统手术结扎造模对机体的应激打击,极大程度上模拟了人体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下一步研究和治疗提供模型基础。3.ASMVT的早期血清学指标中,IFABP敏感性最高,在2h即刻达到高峰;其次是GST于6h达到最高值,D-二聚体和D-乳酸在8h后最高;最后是乳酸脱氢酶反应时间最慢。早期的溶栓治疗能及时有效地改善肠管血供,对轻度缺血的肠管有保护作用。4.t-PA与IFABP有着正相关的关系,t-PA可能会对缺血肠管起着保护作用。TGF-β和α-SMA与t-PA的表达呈负相关,t-PA对缺血肠管有着抗纤维化的作用。结论:及时的诊断以及合理地选择溶栓治疗,能改善ASMVT的肠功能损害,溶栓药物t-PA的合理应用会对缺血肠管有着抗纤维化作用。
朱艳萍[8](2017)在《靶向微泡、尿激酶溶栓后预防微循环再栓塞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亲和素-生物素法(BAS)制备携RGDS、尿激酶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并对其理化特性及对血栓的靶向亲和力进行研究。研究低频诊断超声联合携尿激酶的靶向微泡造影剂对兔股动脉血栓的溶解效应,探讨影响体内溶栓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最优溶栓参数组合及预防微循环再栓塞现象。方法:将制备产物靶向超声造影剂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携带率和稳定性检测。制作新西兰大白兔单侧股动脉血栓模型,将造影剂静脉注入兔体内,联合超声照射对血栓进行溶栓治疗。实验采用析因设计表对超声频率(因素A:1.6MHz、2.2MHz、2.8MHz)、尿激酶剂量(因素B:1.5mg/Kg、3mg/Kg)、超声照射时间(因素C:30 min、60 min)的3因素不同水平实验组合,分12组,每组6只,共72只试验动物随机入组进行溶栓实验。评价溶栓效果为股动脉血栓部位远心端在溶栓前后多普勒血流仪检测的血流量变化(溶栓率)。溶栓治疗120分钟,实验结束后取出血栓部位血管及下肢腓肠肌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下及电镜下观察溶栓后血栓结构的病理变化、判别有无末梢组织微循环再栓塞。检测兔血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1a)、血栓素B2(TXB2)、6-keto-PGF1a/TXB2(P/T比值)、P-选择素(SP)血清学指标。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Targestar SA微泡成功携带了RGDS及尿激酶,携带率均达到98%以上,其稳定性不受洗涤与否的影响。所有动物溶栓再通率为68.11%,血栓的溶解平均时间为50min。超声频率的高低、尿激酶的剂量高低这2个因素对溶栓效果有影响(P均<0.05)。最优溶栓参数为超声频率为2.2MHz、尿激酶为1.5mg/Kg,而超声照射时间(应用30 min或60min)对溶栓效果无显着影响。最优溶栓组为A2B1C1组和A3B1C1组,其溶栓后血管再通率(93%、88.1%),提示血管完全溶通。光镜下见兔股动脉血栓溶栓后,血栓纤维网架被破坏,证实血栓完全溶解或部分溶解。A2B1C1组溶栓后血管完全溶通、未见微栓塞,其余各组均有未溶通情况发生,有11只兔出现再栓塞。兔血清6-Keto-PGF1a含量在溶栓后无微栓塞组比发生再栓塞组有明显升高。结论:Targestar SA微泡通过BAS法与RGDS、尿激酶结合,携带率高。将局部低频诊断超声照射+靶向微泡+尿激酶的三者联合应用,对股动脉血栓溶栓治疗有效。其中超声照射频率为2.2MHz、尿激酶剂量为1.5mg/Kg可获得最好的溶栓效果,实现了血管的完全溶通,并且未见微循环再栓塞;而应用30 min或60 min的超声照射时间对溶栓效果无显着影响。血清6-Keto-PGF1a减低与发生微循环再栓塞有关。
吕勃川[9](2014)在《康脉Ⅱ号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理,进一步证实应用康脉Ⅱ号胶囊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口服康脉Ⅱ号胶囊;对照组患者口服脉络舒通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试验的各项指标水平变化。实验研究通过改良建立了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采用康脉Ⅱ号胶囊灌胃治疗,脉络舒通颗粒灌胃作对照,观察各组大鼠血管病理形态改变,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ET-1、IL-6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AF、NF-kB、Racl、Rac2的蛋白表达,应用PCR方法检测NF-kBmRNA、RaclmRNA、Rac2mRNA的水平。结果:临床研究:康脉Ⅱ号胶囊治疗组31例患者治疗后,治愈8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4%。脉络舒通颗粒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后,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康脉Ⅱ号胶囊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脉络舒通颗粒对照组。2、康脉Ⅱ胶囊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均优于脉络舒通颗粒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康脉Ⅱ胶囊治疗组凝血功能试验各项指标的变化均优于脉络舒通颗粒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研究:1、本实验通过改良建立了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大鼠造模后6h-72h陆续出现下肢肿胀、皮色暗红,食量和饮水减少等症状。给药后康脉Ⅱ号治疗组症状缓解明显。2、HE染色光镜下改变空白对照组:内皮细胞呈梭形,排列整齐,大小均匀,中膜血管平滑肌排列规整,整个血管内膜表面光滑、平整。,造模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到血管内皮细胞部分剥脱,血管平滑肌结构紊乱,血管壁及组织间隙大量炎细胞局灶性浸润,管壁进一步变薄,血栓蔓延至管腔的大部分。但用药后,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血栓部分填充于管腔,造模后72h治疗组病理改变较造模后72h对照组明显。3、造模后ET-1的含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造模后72h对照组、造模后72h治疗组ET-1的含量与造模后72h空白组相比明显减少,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IL-6的含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造模后72h对照组、造模后72h治疗组IL-6的含量与造模后72h空白组相比继续增加,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造模后PAF、NF-kB、Racl、 Rac2蛋白的阳性表达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造模后72h对照组、造模后72h治疗组的阳性表达与造模后72h空白组相比明显减少,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有显着性差异(P<O.05)。5、造模组后NF-kBmRNA、RaclmRNA、Rac2mRNA的水平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上调,造模后72h对照组、造模后72h治疗组的水平与造模后72h空白组相比明显下调,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调明显,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得出以下结论:1、康脉Ⅱ号胶囊通过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从而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康脉Ⅱ号胶囊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有效矫正血栓前状态,从而有效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动物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本实验通过改良建立了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2、通过测定ET-1、IL-6的含量,验证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的成功建立。进一步验证了康脉Ⅱ号胶囊通过降低ET-1、IL-6的含量,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NF-kBmRNA、RaclmRNA、Rac2mRNA的水平上调,参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原因。4、Rac1和Rac2或PAF可能通过激活NF-kB通路,使NF-kB激活,导致血栓形成,从而为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及途径。5、康脉Ⅱ号胶囊可通过降低PAF, NF-kB、Racl、Rac2蛋白的表达,从而有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万晓晨[10](2014)在《蓬子菜中香叶木苷对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香叶木苷(diosmin)对静脉血管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能够抑制血栓的形成,具有抗炎、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经过前期化学及药效学实验研究证明,蓬子菜总黄酮为其治疗静脉疾病的有效部位,而香叶木苷又是总黄酮中的活性指标成分,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蓬子菜中香叶木苷的抗静脉血栓形成作用。方法:采用70%乙醇对蓬子菜总黄酮进行提取,采用AB-8型大孔树脂柱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总黄酮,将总黄酮部分采用硅胶柱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进一步分离精制得到香叶木苷。然后,对香叶木苷进行药效学研究: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香叶木苷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阿司匹林组。给药7d后,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建立下肢静脉血栓模型。造模次日后取血,测定凝血四项指标(PT、APTT、TT、FIB);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又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对下腔静脉血管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将蓬子菜醇提取物经过AB-8型大孔树脂进行精制分离得到总黄酮,收率为24%。将总黄酮部分进一步分离精制得到香叶木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香叶木苷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该法采用Shimadzu VP-ODS C 18色谱柱(200>×4.6mm,5μm),以甲醇-乙酸-水(47:3: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5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在该条件下测定香叶木苷的含量为90.77%。凝血四项指标测定:PT:香叶木苷低、中、高剂量组能显着延长PT、APTT、TT 时间,降低 FIB 含量(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香叶木苷低、中、高剂量组能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P<0.05);光镜组织学观察:香叶木苷低、中、高剂量组血管管腔内血栓均有明显减少,血栓结构疏松,血管静脉结构较完整,内皮细胞完整无脱落,血管周围无炎性细胞。电镜组织学观察:香叶木苷低、中、高剂量组内皮细胞连续、完整,损伤情况减轻,没有明显的内皮脱失;线粒体轮廓清晰、核膜完整,内嵴结构较清晰,可见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结论:香叶木苷能够改善血栓大鼠凝血四项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组织学观察也显示香叶木苷治疗组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说明香叶木苷具有抗凝血和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与临床用蓬子菜制剂治疗血栓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相一致。
二、股动脉药物注射治疗下肢血管血栓性疾病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动脉药物注射治疗下肢血管血栓性疾病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耳针辅助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TKA术后疼痛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TKA术后疼痛的认识 |
2.1 原因及机制研究 |
2.2 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
1.1 病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资料选择标准 |
1.4 试验设计 |
1.5 主要设备仪器及药品 |
2. 研究方法 |
2.1 基础治疗 |
2.2 对照组治疗 |
2.3 试验组治疗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基本情况比较 |
3.2 患者术后镇痛情况比较 |
3.3 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比较 |
3.4 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3.5 胃肠道功能恢复比较 |
3.6 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耳针治疗的作用分析 |
2. 耳针治疗的取穴依据 |
3. 耳针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
4. 效果分析 |
5. 研究意义 |
第四部分 结论 |
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RAGE/NF-κB信号通路的ADAM10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HMGB1、RAGE, cRAGE及NF-κB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相关性研究 |
一. 前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附图 |
第二部分 TAO大鼠模型对于ADAM 10的反应性研究 |
一. 前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附图 |
第三部分 ADAM10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
一. 前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附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 |
(5)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1. “血栓栓塞”的来源应包括“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 |
2. 围手术期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危害 |
3. 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
4. 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的机理与风险 |
5. 个体化评估后使用抗凝药物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使用和不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个体化评估后选择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血栓栓塞的发生与发展 |
2. 静脉血栓 |
3. 动脉血栓栓塞 |
4. 脊柱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血栓栓塞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早期病理生理学发展及其溶栓治疗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绪论 |
第一部分: ASMVT的阶梯式治疗总结 |
研究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腔内微创方法构建ASMVT动物模型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ASMVT病理生理学探究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导管溶栓对缺血肠管的保护作用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t-PA与远期肠管纤维化的相关研究 |
研究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附录:中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
致谢 |
(8)靶向微泡、尿激酶溶栓后预防微循环再栓塞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亲和素-生物素法制备携RGDS、尿激酶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及其对血栓靶向亲和力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制备携尿激酶及RGDS靶向微泡造影剂 |
1.3 结合尿激酶及RGDS微泡造影剂的理化性质检测 |
1.4 检测结合尿激酶及RGDS微泡造影剂在兔股动脉血栓模型中的稳定性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低频诊断超声联合携尿激酶的靶向微泡体内溶栓效应及参数优化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靶向微泡造影剂的制备 |
1.2 兔股动脉血栓模型的建立 |
1.3 兔股动脉血栓溶栓的实验方法 |
1.4 超声检查 |
1.5 病理检查 |
1.6 溶栓效果的评价 |
1.7 技术路线图 |
1.8 质量控制 |
1.9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超声联合靶向微泡、尿激酶溶栓后预防末梢微循环再栓塞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分组 |
1.4 超声检查 |
1.5 血清学检测 |
1.6 病理检查 |
1.7 免疫组化染色 |
1.8 质量控制 |
1.9 统计学分析 |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超声联合微泡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9)康脉Ⅱ号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历代中医学研究进展 |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现代中医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中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现代中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中药治疗的概况 |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3.1 流行病学 |
3.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3 临床诊断 |
3.4 辅助检查 |
3.5 鉴别诊断 |
3.6 防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和脱落标准及终止试验标准 |
3. 治疗方法 |
4. 结果 |
4.1 疗效 |
4.2 血液流变学指标 |
4.3 凝血功能试验指标 |
4.4 临床症状、体征、Doppler超声 |
5. 讨论 |
5.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期及关于“迁延期”的讨论 |
5.2 康脉Ⅱ号胶囊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 |
5.3 血液流变学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 |
5.4 凝血功能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 |
6. 结论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造模方法 |
2.3 给药方法及用量 |
2.4 标本的采集 |
2.5 HE染色方法 |
2.6 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ET-1 |
2.7 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IL-6 |
2.8 免疫组化法检测 |
2.9 PCR法检测 |
2.10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大鼠一般状态的变化 |
3.2 组织形态学变化 |
3.3 血清学检测 |
3.4 免疫组化检测 |
3.5 PCR检测检测 |
4. 讨论 |
4.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物模型建立的客观评价 |
4.2 康脉Ⅱ号胶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ET-1、IL-6的影响 |
4.3 康脉Ⅱ号胶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AF的影响 |
4.4 康脉Ⅱ号胶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NF-kB及NF-kBmRNA的影响 |
4.5 康脉Ⅱ号胶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ac1、Rac1mRNA及Rac2、Rac2mRNA的影响 |
5. 结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蓬子菜中香叶木苷对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 |
2 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深静脉血栓的研究 |
3 蓬子菜和香叶木苷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香叶木苷的提取与分离 |
1 药材来源 |
2 仪器与试剂 |
3 提取分离方法 |
3.1 提取方法 |
3.2 AB-8大孔树脂预处理 |
3.3 分离方法 |
4 香叶木苷的HPLC纯度测定 |
4.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试验 |
4.2 溶液的制备 |
4.3 方法学考察 |
5 香叶木苷样品的纯度测定 |
第三章 香叶木苷对血栓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 |
2 统计方法 |
3 方法 |
3.1 分组与给药 |
3.2 药物配制方法 |
3.3 造模方法 |
3.4 取材方法 |
3.5 对血栓大鼠凝血功能的检测 |
4 结果 |
第四章 香叶木苷对血栓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 |
2 统计方法 |
3 方法 |
3.1 分组与给药 |
3.2 药物配制方法 |
3.3 造模方法 |
3.4 取材方法 |
3.5 对血栓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检测 |
3.6 血液流变学参数测定 |
4 结果 |
第五章 香叶木苷对血栓大鼠静脉血管组织形态学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 |
2 统计方法 |
3 方法 |
3.1 分组与给药 |
3.2 药物及试剂配制方法 |
3.3 造模方法 |
3.4 取材方法 |
3.5 光镜切片制备方法 |
3.6 透射电镜切片制备方法 |
4 结果 |
4.1 光镜组织学观察 |
4.2 电镜组织学观察结果 |
六 结果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股动脉药物注射治疗下肢血管血栓性疾病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耳针辅助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的临床研究[D]. 廖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中国急性血栓性疾病抗栓治疗共识[J]. 马青变,郑亚安,朱继红,陈玉国,董淑杰,高伟波,葛洪霞,韩金涛,李蕾,栾景源,乔蕊,孙阿萍,王黛黛,王军红,王永清,叶圣龙. 中国急救医学, 2019(06)
- [3]基于RAGE/NF-κB信号通路的ADAM10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机制的研究[D]. 刘成. 山东大学, 2019(09)
- [4]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J]. 《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杂志, 2018(36)
- [5]低分子肝素在预防脊柱手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中的应用[D]. 曾小军. 武汉大学, 2018(01)
- [6]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比研究[D]. 李鸿鹏.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7]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早期病理生理学发展及其溶栓治疗的相关研究[D]. 刘凯. 南京大学, 2017(08)
- [8]靶向微泡、尿激酶溶栓后预防微循环再栓塞的实验研究[D]. 朱艳萍.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8)
- [9]康脉Ⅱ号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分子机制研究[D]. 吕勃川.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9)
- [10]蓬子菜中香叶木苷对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D]. 万晓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