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义在哪里——谈《原野》与《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论文文献综述)
汤伟丽[1](2009)在《“欧美尼德斯”之魅 ——中国解放区复仇文学主题的法律文化阐释》文中提出与文艺复兴以往,西方复仇文学的批判性发展趋向不同,近现代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文学界始终或隐或显地贯穿着一种以肯定、褒扬为主导的复仇主义价值倾向——尽管现代法治精神自清末就已输入国门,传统宗法复仇主义滋生、蔓延的制度温床已经不复存在。以民族主义、启蒙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等激进政治文化思潮为依托,这一在“血”与“火”的时代政治现实刺激下,一直不绝如缕地发展着的肯定性复仇价值观,终于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个外敌入侵,抗争情绪高涨的救亡时代、一个特殊的政治区域——“阶级斗争”成为社会生活主要内容的解放区中,激化、汇聚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复仇主义文学/文化景观。在解放区文学中,复仇已经和“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两大政治话语极为紧密地混合、错综在一起。以相关情节、结构、人物、场景、意象、话语、题材、心理等主题因子为支撑,作家们架构起了一个带有鲜明复仇主义思想倾向的主题结构框架。这一“革命”话语中的复仇主题,带有强烈的现实政治色彩,但同时也因为复仇事由、复仇方式、复仇动机、复仇目标、复仇心态与某种法律(尤其是刑法)知识、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心理意识的紧密相关而具有了丰富的法文化意蕴。尽管有“血与火”的时代政治现实为依托,但在一个西方法治精神与现代人文理性已在思想知识界赢得“真理”性地位的时代里,操起革命的“战鼓”为古老的复仇女神唱赞歌,这一价值选择却并不是不证自明的。这自然决定了,解放区作家革命话语中的复仇主题书写必得以“正当性”论证为结构内容、以“合法性”演绎为叙事重心,唯此,才能最终将复仇这一“前现代”话语顺理成章地纳入到“现代”革命样本的创制中来。首先,以复仇惩罚侵害,保障权利的古老救济价值为叙事前提,解放区作家在其复仇文学文本中嵌入了一个二元对立的道德/法律叙事框架,并由此揭示了复仇——情感、愿望及其行动的社会政治根源与现实合理性。通过一个个“恶法”符号、“酷刑”场景、“败诉”事件、“惧讼”细节、“无讼”空间的塑造与描摹,作家们想象、暴露出一幅旧有公权力系统陷于道德坍塌状态,再也不能为蒙受冤抑的人民代行“公共复仇”职能,甚至其自身就是罪恶之源,黑暗之狱的旧政治法律图景,同时也从受害人心理层面上,合乎逻辑地营构出一个孕育着复仇的乡土社会心理空间。这一道德/法律叙事框架中的复仇权利论证与“五四”以来一一尤其是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中的“以‘道德’非‘法’”叙事话语有一脉相承的历史联系,是后者在新的时代政治语境中趋于激化,发展到极端的结果。它所内涵的复仇正当性逻辑及其最终生成的革命性内涵是:既有公权力系统救济功能缺失——→复仇权利产生;作为受害却得不到公权力抚慰的一群,人民不仅能向其具体的、个别的侵害人复仇,而且能向个人与阶级共同的“仇敌”——国家与制度复仇——推翻它!作为一种具有至高正义价值的道德话语,复仇的革命意义由此而生。其次,解放区复仇文学文本中大写着一个“以命还命,以血还血”的“报应刑”公式。在作家笔下,这一古老的“公式”既可以某一司法“广场”上具有仪式意义的标语、口号、呐喊、歌谣、开场白等一系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式的语言符号、一个个具有强烈感官效应的“血”的意象、得到公权力认可、肯定甚至宽纵的“私力复仇”小动作为载体浮现于文本表层,也可内在于一个以“报应正义”为追求的“罪”与“罚”叙事结构之中而潜藏在文本深入。根据“报复刑”这一古老的法律公式,解放区作家想象、渲染出一个又一个以重大道德犯罪为主要构成的“作孽”场景,并以此为逻辑,将本就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复仇之“罚”提升到了天经地义般的道德正义高度。在这一自成系统的论证格局内,以“报应正义”为标尺,通过大量“公审”场景的记录与理性“复仇者”形象的塑造,解放区作家在“罪与罚”的结构层面上架构起一个以文明、理性为价值追求的“公力报应”(公共复仇)叙事结构。由此,野性的“复仇正义”开始受制于初级法律的某些方面,并且经由权威引导进了理性的“报应正义”轨道。在复仇、报应、革命三种话语的复杂纠葛中,传统的“报应刑”观念得到突破与超越,以“必报”为主导的传统复仇观念、复仇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更新与转型的契机。再次,通过一系列具有“主权者”身份的被复仇者形象的塑造,解放区作家喻示出一个亟需颠覆与重构的旧乡土秩序空间。复仇的“秩序”与“反秩序”价值由此展现出“迷人”的革命魅力,运用复仇来完成“颠覆与重构”的现代革命任务亦因此而具有了历史必要性与道德正当性。在这一论证格局内,无论是反秩序角色——“报应者”与非秩序角色——蒙受冤屈的受害苦主构建而成的叙事文本,还是二元反秩序角色——“报应者”与“复仇群众”构建而成的文本,复仇的“秩序”与“反秩序”价值都具有重大革命意义,其所内涵的复仇主题亦都具有丰富的颠覆与重构内涵。概括而言,解放区文学复仇主题的“颠覆与重构”内涵及其革命意义是这样生成的:通过惩罚——也即运用公力“报应”,向某一犯罪或不法行为人、“恶”与旧秩序的象征性符号复仇,在被“不法”与“犯罪”破坏了的道德与人际关系秩序重新回复的同时,旧秩序亦随同其象征性符号——被复仇者的垮台而最终颠覆。也正是在这一“颠覆”过后的瓦砾场上,一个因为“伸冤复仇”而深入人心的新政治法律秩序也同时重构而生。正是在公力报应这一结构层面上,解放区作家圆满地完成了一个“颠覆——重构(具体、个别的人际关系秩序)——重构(抽象、普遍的道德与政治、法律秩序)”的“革命”神话的叙述,同时也将复仇的秩序与反秩序价值提升到了现代革命颠覆旧秩序,重构新秩序的层面上来了。最后,以“三座大山”压迫下“受害人”们的权利状况与“理性”程度为关注重心,解放区作家为战争犯罪的受害同胞、阶级压迫下的穷苦民众绘制出两类处于“非人”状态的受难“身体”形象——人格权利遭受剥夺与侵犯的“非人”的身体形象与个性不自觉的“惧讼”角色典型,并以此为“窗口”将复仇的权利实现价值与个性觉醒意义展露而出。最终,在政治意识形态与现代人权理念、个性启蒙思想的联合打造下,两类具有历史意义的“新身体”形象——“法权”的身体与“理性的身体”,从“受难者”复仇之火的自燃中诞生了!在复仇者漫长的“身体”发展史上,在传统复仇主义伦理文化的现代转换过程中,这两类“新”身体形象的诞生,是对原始血亲复仇者身体“野性”的历史否定,也是对传统宗法复仇者“伦理”属性的跨时代超越。它们是以现代转换已经完成,也即以一个真正“人”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在完成复仇者又一个“身体”轮回的同时,解放区作家将“复仇”纳入到了“人”的觉醒与解放,理想新“人”的诞生这一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追求中来了。复仇普世性的现代“合法性”由此建立,其与“革命”也再次获得了激情对话的历史契机。但是,在获得这些历史超越意义的同时,那些经由政治意识形态、现代人文理念共同打造而成的“新”身体,却悖论一般地走上了一条公有化、国有化、工具化的不归路。总之,以复仇的救济价值、秩序价值、“报应”实现与权利争取价值为叙事前提,解放区作家运用各种叙事策略,将传统复仇话语中一系列合道德、合法理、合人性(人情)且能进行现代性转换的价值内涵发掘出来,最终建构起了一个既具有道德正当性又具有现代“合法性”,“革命”与“复仇”两种话语和谐同构的复仇主题结构。传统复仇文学主题由此生发出诸多的现代性内涵,“革命”话语中的现代复仇文学主题也因之带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在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中,这种革命话语中的复仇主义价值观没有改变,但“正当性”已经不再是作家叙事重心之所在——“复仇”已经无需证明了。在一个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呈白热化的时代里,解放区作家以正当性论证为叙事重心的复仇主题书写有其历史必然性与政治必要性。但毋庸讳言,这一在复仇女神“魅惑”下,以认可、褒扬为价值主调的复仇主题创造也隐含着诸多的缺憾、不足甚至是令人警惕的危险性。从复仇、报应、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尽管作家们也认识到了私人复仇方式的负面性,并表现出了用公力报应——公共复仇(“作为复仇的刑罚”)代替私力复仇(“作为惩罚的复仇”)的理性追求,但其以正当性论证为叙事重心的主题架构偏向的却始终是复仇的合理性。这必然会阻碍了解放区作家复仇文学主题批判空间的拓展、反思向度的推进,同时也难以避免地让某些需要清理的复仇意识——诸如落后的“同态复仇”观念、民间的“报应”迷信思想、拒绝宽恕的“必报”心理、以“恶抗恶,以暴制暴”的暴力崇拜心态夹杂在作家的复仇正当性论证过程中,并最终有为狂热、偏执、盲动、嗜血等非理性情绪与极“左”思想行为践踏理性、文明、法治而推波助澜,鸣锣开道的危险。另外,从美学层面论,解放区作家笔下的复仇主题创造是有其可圈可点之处的。通过大量广场化司法场景的丰富再现、理性“复仇者”形象的精心塑造,作家们记录了一个特殊时代里的政治司法状况,为后人研究革命战争年代的政治法律制度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献,同时也扩充了文学史上的复仇者形象阵容,更新了传统复仇者的形象内涵,并成功地架构起一个极具历史超越意义的“公力报应”叙事结构——所有这些,突破性是自不待言的。但是,这种“公力报应”结构又与传统的“善恶报应”主题暗自沟通。在照顾了本民族审美欣赏口味的同时,解放区文学的“报应”叙事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作家人物塑造的脸谱化、故事结局一概“大团圆”——“善得善报,恶得恶报”的模式化,乃至哲学深度、诗意美感、悲剧意蕴的缺失。总之,“一面倒”式的复仇正当性论述妨碍了作家的美学探索,解放区文学的复仇主题总体上带有心灵开掘不深、人性深度缺乏,艺术表现平面化、简单化、模式化的弊端。近现代思想文化/文学史上的复仇是一种引人注目的主题现象,但同时也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政治文化现象。解放区作家笔下那一以“肯定”为主导的复仇主义主题构架,是离不开时代政治的塑造,也不能脱离权力意识形态的支撑的。它将民族复仇与阶级复仇、私人复仇与公共复仇集中、整合于一处,为我们研究现代文学史上的激进主义文化思潮提供了一个矿藏丰富的“宝地”,同时也从“复仇主题”这一文学层面为我们总结文学与政治——尤其是“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规律、经验教训,探察“延安文人”乃至现代知识分子“革命”征程中的激进心理提供了诸多值得珍视的标本范例。
丁珺[2](2008)在《歌剧《原野》男女主人公人物心理及演唱处理的分析》文中提出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巨大的悲剧性的歌剧《原野》,在中国的歌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歌剧《原野》不论在人物的形象设计、舞台布景还是在音乐的创作、演唱技巧上,都推陈出新、独具风格。它在注重外部矛盾冲突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和表现。因此,本文将剧中男女主人公的心理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分析他们的心理来处理演唱时所运用的感情和技巧。全文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了《原野》的创作背景,包括曹禺创作话剧《原野》时的背景和金湘、万方改编的歌剧《原野》的创作背景。第二节对《原野》的故事情节作简要地阐述,并对其中的语言和音乐特色进行分析。第三节陈述《原野》之所以被称之为“中国歌剧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的原因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二章是对男女主人公仇虎和金子的心理作具体的分析,通过他们的生活背景和经历,各自的性格特征以及所处的复杂的人物关系中来分析他们的心理演变过程,并说明剧中所用的手法对烘托人物心理所起到的作用。第三章是分析歌剧中金子和仇虎的几首主要的唱段,通过唱段在剧情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人物心理状态来进行演唱处理和分析。第四章是结语,通过资料的积累和自身的理解对全文作总结分析。笔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从理论上特别是通过具体作品来分析具体人物的心理上对《原野》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因此,将仇虎和金子这两个人物的心理和演唱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的,并呼吁音乐界对这部歌剧投入更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龚金平[3](2006)在《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和社会、历史、文化的纵深度审视中国当代电影改编,既分阶段论述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主要特征,也深入分析有代表性的改编电影作品;既关心中国当代电影改编中共通性和普遍性的现象,也提出一些电影改编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不是孤立地理解电影改编的历史与实践,而是不仅关注影片中故事所发生的年代,更关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年代;不仅关注影片讲述了怎样的故事,更关注这个故事的讲述方式;不仅关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及讲述故事的方式,更关注影片“没有”讲述的因素,即那些结构性的空白。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中国当代电影改编建立三个对话层次:改编电影作品与原作之间的对话,电影改编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之间的对话,电影改编与国际化背景下各种现实情境、社会思潮之间的对话。本文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电影改编的“前史”和前人研究综述,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出发点。第二章考察十七年与“文革”时期的电影改编实践,从电影改编的角度来见证革命话语与经典叙事在此期的确立,并如何形成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合唱。第三章是对新时期(1977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电影改编的整体解读,主要论述三个问题:此期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此期电影改编中对“城市”爱恨交织的情感立场,以及相对于十七年和“文革”时期出现的新的改编观念和改编面貌。第四章是对“后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电影改编的整体解读,重点关注此期电影改编中对“现代性”的焦虑想象,以及国际化背景和后现代语境对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影响。第五章是对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理论观照,包括电影改编主题定位的几种形态,电影与文学对话中“电影本性”的沉浮,及对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叙述学观照。本文并不准备雄心勃勃地做一部丰富翔实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史》,即不可能涉及所有的电影改编实践,但各个阶段电影改编的概貌和主要特点却必然会得到论述。由于立足于“历史与实践”,本文并不醉心于对电影改编作高瞻远瞩的理论总结,但在对一些改编电影作品的细读中,努力提供独到的思考角度并开拓新的批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文“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实际上也是一部简略的中国当代电影史,更是一部中国当代电影与时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国际背景的对话史。
张雁泉,李晓莉[4](2002)在《正义在哪里——谈《原野》与《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野》与《呼啸山庄》是两部有关复仇主题的优秀作品。复仇在许多民族文化背景之中 ,意味着追求正义、公正 ,但这两部复仇主题的作品似乎不只在追求正义和公正。曹禺和艾米莉·勃朗特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他们对这一主题的理性思索。这些思索中透视出两位作家对复仇主题的共识。①从历史文化的因袭中暗示人物的复仇动机。两部作品中所渗透的异质的民族精神内涵向我们显示 ,主人公的复仇行为虽属于个体行为 ,但他们的活动深深根植于各自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 ;②他们均在复仇主人公的经历中表达出对人的复仇与正义的矛盾的一些困惑 (复仇主人公都是在生活的压制与迫害中踏上追求正义的复仇之路的 ,但在复仇过程中都使自身陷入罪恶的深渊 ) ;最后以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表现自己对复仇主题的思考 :正义是人在适度地追求公正的同时趋向于“善”的一种行为。
二、正义在哪里——谈《原野》与《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义在哪里——谈《原野》与《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1)“欧美尼德斯”之魅 ——中国解放区复仇文学主题的法律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
二、解放区文学主题研究综述 |
三、"法律与文学":视角与方法 |
第一章 "欧美尼德斯"们醒了 |
第一节 以"道德"非"法" |
第二节 对立格局的强化 |
一、"恶法"符号 |
二、"酷刑"场景 |
三、"败诉"事件 |
四、"惧讼"细节 |
五、"无讼"空间 |
第三节 一个孕育着复仇的乡土社会心理空间 |
一、仇恨·愤懑 |
二、复仇!复仇! |
三、复仇的现实正当性及其革命逻辑 |
第二章 在"报应正义"的天平上 |
第一节 报应正义 |
一、刑罚学意义上的"报应" |
二、正义的"惩罚" |
第二节 仪式·符号·意象 |
一、"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
二、以"血"还"血" |
第三节 "罪"与"罚" |
一.罪·恶·孽 |
二、复仇·报应·革命 |
三.革命叙事框架中的私力复仇"小动作" |
第三章 颠覆与重构 |
第一节 复仇:"秩序"与"反秩序" |
一、一个古老的秩序"原型" |
二、秩序的"敌人" |
第二节 "公力报应"与秩序"革命" |
一、一个初创的政治法律空间 |
二、"侠"与"神"替天行道 |
三、"清官"为民做主 |
第三节 "报应符号"与"复仇民众"之间 |
一、"诉苦复仇"运动与解放区土改小说 |
二、旧乡土秩序空间与"报应符号"反秩序角色的生成 |
三、仇恨心理空间与两大反秩序角色关系的建立 |
四、民众"复仇者"的诞生与新秩序的重构 |
第四章 "身体"的涅盘 |
第一节 复仇者的"身体史" |
一、复仇者的原始"身体"图像 |
二、在伦理、政治的"驯化"下 |
三、"受宠"的肉身 |
四、超越与转型 |
第二节 "新身体"的诞生 |
一、法权的"身体" |
二、理性的"身体"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Ⅰ 西方与国内的"法律与文学"研究 |
附录Ⅱ 清末修律中的"礼法"论争 |
附录Ⅲ 古代中国法律与传统复仇主义 |
附录Ⅳ 解放区复仇文学作品要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歌剧《原野》男女主人公人物心理及演唱处理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歌剧《原野》概述 |
第一节 《原野》的创作背景 |
一、话剧《原野》的创作背景 |
二、歌剧《原野》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原野》的故事情节及语言、音乐特征 |
一、《原野》的故事情节介绍 |
二、《原野》的语言特征 |
三、《原野》的音乐特征 |
第三节《原野》成功的原因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
一、《原野》成功的原因 |
二、《原野》产生的深远影响 |
第二章 仇虎、金子角色的人物心理分析 |
第一节男主人公仇虎的人物心理分析 |
一、不可阻遏的复仇意识 |
二、人性良知的呐喊 |
三、善于斗心斗智 |
四、复仇后的双重人格 |
五、性格中的变态美 |
第二节 女主人公金子的人物心理分析 |
一、对自由的渴望 |
二、强烈的反叛意识 |
三、善良与恶毒并存 |
四、斗智斗勇、刚柔合一 |
五、对爱情的炽热与执着 |
六、泼辣、妩媚的“野花” |
第三章 金子、仇虎主要唱段的演唱处理与分析 |
第一节 对金子、仇虎咏叹调的演唱处理与分析 |
一、对金子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的演唱处理与分析 |
二、对仇虎咏叹调《现在已是夜深深》的演唱处理与分析 |
第二节 对金子、仇虎重唱唱段的演唱处理与分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电影改编的“前史 |
二 电影改编的理论探讨 |
三 电影改编观念/方法的复沓与轮回 |
四 “文革”结束后中国学者对电影改编实践的理论观照 |
五 批评空间的开创 |
第二章 十七年(1949─1966)与“文革”时期(1966─1976)电影改编的整体解读 |
第一节 概述 |
一 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改编 |
二 “文革”时期的电影改编 |
第二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合唱 |
一 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
二 对同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
第三节 革命时代的爱情 |
一 爱情的升华:在革命事业中获得意义确证 |
二 爱情的移置:走向同志情 |
三 爱情的缺席:纯粹政治时空的构筑 |
第四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伦理化表达 |
一 将政治上的敌人定义为伦理上的坏人(小人) |
二 用伦理的切肤之痛激起个体的“阶级仇恨” |
三 将革命的意义置换为伦理上的抚慰 |
第三章 新时期(1977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电影改编的整体解读 |
第一节 误读与重构:新时期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
一 误读:新的历史语境下对原作主题的艰难还原 |
二 重构:个体性改编风格和解读方式的融注 |
三 误读与重构:多重合力影响下的改编方向 |
第二节 对“城市”的爱恨交织 |
一 城市:作为“恶之花” |
二 城市:现代文明的指称 |
三 城市:爱恨交织的复合体 |
第三节 一种新的改编观念和改编面貌的出现 |
一 对非主流文学作品的选择 |
二 对戏剧式电影结构的背离 |
三 对宏大叙事的理性克制 |
第四章 “后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电影改编的整体解读 |
第一节 “现代性”的焦虑想象 |
一 经济大潮/工业文明中的人性迷失 |
二 传统伦理的阵痛与不适 |
三 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对立 |
第二节 国际化背景下的电影改编 |
一 民俗展览中的东方情调 |
二 在乡村的温情中想象性还乡 |
三 在人性书写和个体成长史中寻求国际共通性 |
第三节 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影改编 |
一 猥亵神圣、消解权威 |
二 拒斥崇高 |
三 走向“后现代主义”的迟豫之旅 |
第五章 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理论观照 |
第一节 电影改编中主题定位的几种形态──以中国当代电影改编为例 |
一 主题的弱化 |
二 主题的深化 |
三 主题的转移 |
四 主题的还原 |
第二节 电影与文学对话中“电影本性”的沉浮──以新中国至今话剧的电影改编为例 |
一 戏剧式结构的转换 |
二 场景的设置 |
三 两种视听的艺术 |
第三节 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叙述学观照 |
一 叙述方位 |
二 叙述干预与叙述分层 |
三 叙述的可靠性 |
结语 |
参考书目 |
本文论及的改编电影原作版本 |
中国(大陆)当代(1949─)改编电影名录(部分) |
后记 |
(4)正义在哪里——谈《原野》与《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动机:两种历史文化的因袭 |
二、折磨:两个胜利者的困惑 |
三、思索:正义在哪里 |
四、正义在哪里——谈《原野》与《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欧美尼德斯”之魅 ——中国解放区复仇文学主题的法律文化阐释[D]. 汤伟丽. 复旦大学, 2009(12)
- [2]歌剧《原野》男女主人公人物心理及演唱处理的分析[D]. 丁珺.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3]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D]. 龚金平. 复旦大学, 2006(02)
- [4]正义在哪里——谈《原野》与《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J]. 张雁泉,李晓莉.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