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三国演义》的语言面貌(论文文献综述)
郭笑甜[1](2021)在《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名着阅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改写本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急需对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进行系统的易读度研究。以往易读度研究多聚焦于语言的形式特征和心理认知因素,忽视了语言的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以意义为核心,重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可以有效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语篇功能是语言在意义选择的基础上动态构建语篇的使能功能,由包括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的组篇系统表征,涉及语篇间意义关联、概念意义、人际意义等语篇的意义关系。基于语篇功能的研究可以将各种意义关系有机地关联起来,从整体性的视角阐释语篇意义。本研究从语篇功能出发,选取《三国演义》原着及其三个分别主要面向外国学习者、国内小学生和青少年读者的改写本为例,分析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境中不同的组篇选择即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研究不同体现形式和语篇易读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体现形式产生的动因。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在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即组篇系统上的差异涉及互文、主位、信息和衔接四个子系统。原着和改写本互文系统的差异涉及原着和改写本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语篇和语境之间的语篇间互文、原着和改写本的语篇内互文三个方面。主位和信息系统的差异涉及小句主述结构、语篇的超主位和宏观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结构、信息单位的意义六个方面。衔接系统的差异涉及及物性、语气、时态、指称、替代、省略、连接、重复、搭配九种衔接手段。比如改写本中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数量均明显少于原着,在三个改写本中,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少,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居中,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抽象意义的互文数量最多。原着和改写本之间不同的语篇功能体现形式大多影响到语篇的易读度。根据其涉及层面,和易读度相关的因素可分别归入小句及以下层面和语篇层面,具体包括:涉及小句及以下层面的语篇内词句互文、小句主述结构、信息结构、时态手段、指称手段、替代、省略、重复和搭配;涉及语篇层面的语篇间抽象意义互文、语篇内正副文本互文、宏观主位和超主位、主位推进模式、主位链、信息单位的意义、及物性结构体现的意义关联,语篇语气关联、时间关系、指称链和连接关系。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综合分析,本研究发现三个改写本在词汇-语法层、语义层和语境层具有不同的易读度。其中,词汇-语法层和语境层的语篇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义层的易读度从高到低排序为:面向国内小学生的改写本,面向外国学习者的改写本和面向国内青少年的改写本。语篇易读度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的不同排序说明易读度研究不仅要注重形式特征如字词量、句长等的研究,更需关注和意义相关的因素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小句等语法单位,更要注重语篇。语篇是语言系统在适应语境过程中调整出的意义的最佳组织模式。通过对语篇生成机制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中国古典名着原着和改写本语篇功能的不同体现形式的原因在于语境,涉及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量。具体来说,原着和改写本在宏观层面的语场上基本一致。但原着和改写本分别涉及了不同身份的参与者即不同身份的改写者和读者,语旨明显不同。而语旨的不同引起了语式相应的变化,针对不同的读者,原着和不同改写本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语旨和语式的不同,进一步引起了更精密层级上语场的变化。语场、语旨和语式一起形成了不同的情景语境。同时,文化语境中的差异如不同时代的阅读需求、不同读者人群的文化背景也潜在地制约着语篇。改写本在生成过程中为适应语境的不同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为更好地帮助改写者认识改写过程中组篇系统的变化及其对易读度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了语篇功能视角下改写遵循的普遍原则,包括情景性、交互性、意义一致性、渐进性、显化、具体化、聚焦和文化适用八条原则。本研究表明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汉语易读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从意义视角对易读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为汉语易读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为名着改写、阅读材料编写和分级等提供借鉴。
夏琳云[2](2020)在《《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点》文中研究表明语言特色是一部文学作品文学特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着之一,无论是在人物塑造,还是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其独特的文学魅力。《三国演义》最为显着的一个语言特点就是文白相间,通过采用文白相间的语言艺术表达手法,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本文围绕《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点展开了分析探讨,探究《三国演义》的独特语言魅力,试图通过对《三国演义》文白相间语言特点的研究为文学鉴赏奠定更好的基础,为相关文艺创作提供更优的借鉴。
周雅[3](2020)在《《三国演义》中的否定性应答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说《三国演义》以“魏蜀吴”间的交往互动为主线,描写了各大军事集团间的种种尖锐矛盾与冲突。由此形成的对立一方面体现在酣畅淋漓的战争场景描写中,另一方面便是借助语言,通过主体间语言博弈的方式呈现,而体现语言博弈的其中一种方式即为相邻对中应答者对引发者的否定性应答。本文所讲的否定性应答语是根据前后话轮间的语义语用关系,由应答者对引发者话语内容或其本身否定得到,其中,“否定性回答”的具体表现为与表示肯定、答应、同意、许可、认可、确认、接受、赞赏、鼓励、支持、附和、服从、知晓、理解等正面意义相反的语义内容。本文综合运用描写与解释结合法、定量统计法和对比法,以较为典型、显性具体的否定词“不”“非”“未”“无”为形式标记和文章结构划分依据,将文章主体内容确定为“不”类否定性应答语、“非”类否定性应答语、“未”类否定性应答语、“无”类否定性应答语及“不同标记的综合使用”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分析研究目的、选题依据及相关术语的发展概况,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本文研究问题及研究角度的优势与合理性,界定了基本术语,阐明了主要研究对象、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至第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以描写为主,解释为辅,并按照应答语长度、标记数量、标记位置对各章进行了下位分类。各章内容组织较为一致,包括“含一个标记的单句形式”、“复句、句群形式”、“多重标记”和“同现、连用与搭配”四节;同时,根据表达否定的方式,不同标记的应答语又可分为单句表否定、句间关系表否定;此外,由于在判定否定强弱问题上各类应答语均有相关程度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表情语、体态语等语言单位作为提示,故本文在描写、探讨不同形式应答特征的同时还对否定性应答的有效与否及强度大小等辅以相应说明。结语部分对“不”“非”“未”“无”四类否定性应答的总体形式、具体特征及“引发——应答”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对比了不同标记使用时的语法特点、应答语分布特征、角色关系对应答有效性的制约关系等。总体而言,从四大类应答语的数量看,“不”类否定性应答语在《三国演义》中占有绝对数量优势,较符合文本的叙事性特征;从应答语的内部构成看,复句、句群式应答语的数量多于单句形式的否定性应答语,复句、句群的语义信息承载量极为丰富,在直接否定上文语义内容后,说话人还会对否定理据、背景情况等进行必要说明,体现了语言博弈中应答者的应对策略;从否定有效性看,否定是否有效受听话人的情绪变化、背景环境影响较大。当应答者处于角色关系中的上级地位时,否定最有效,该有效性主要的表现为听话人认同说话人的话语内容、遵从说话人命令而没有提出异议或反驳。
刘佳[4](2020)在《《老残游记》俗语词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越来越重视对俗语词的研究,但关注点多在上古和中古时期,对近代汉语的研究重视不够,尤其是明清小说,其中保留了大量的口语和方言,为我们研究俗语词提供了语料。本文选取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为语料,对其中的俗语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着重于与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作对比,考察其动态演变规律。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分为四小节:第一节简单介绍《老残游记》的内容及流传版本。第二节俗语词的界定。笔者采用张相、蒋礼鸿、郭在贻和蒋绍愚先生的说法,认为俗语词包括方言词和口语词,具有口语性、时代性、地域性三方面特点。第三节介绍《老残游记》词汇研究现状。对《老残游记》的个别词语研究、某类词语研究、词汇整体把握、方言研究四个方面的成果进行总结。第四节介绍俗语词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俗语词作为整个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是不容忽视的,俗语词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第二部分为第一章,这一章主要从音节结构、词类、构词方式三个角度对《老残游记》中的俗语词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晚清词汇面貌已经与现代汉语趋同,俗语词的音节结构符合整个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发展趋势,实词的使用频率远高于虚词,复合词是俗语词构词的主要方式,在复合词中,联合型、偏正型、动宾型又是主要的形式。第三部分为第二章,这一章主要从语义学的角度对《老残游记》中的俗语词进行分析。俗语词长期以来被文人所忽视,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所以许多着作中多不注释俗语词,这就给后人阅读造成一定困难,往往会误解俗语词。本文在对俗语词进行分类考释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追溯其语源。第四部分为第三章,这一章主要介绍《老残游记》俗语词的发展和演变。语言的发展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词汇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文中一部分俗语词是继承前代已有的,还有部分词语或义项是清代或晚清才出现的,对这些俗语词的形成进行考察,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的编撰。第五部分为第四章,这一章主要是《老残游记》俗语词对《汉语大词典》的补充与完善。《汉语大词典》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性的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古今并收、源流并重,收录了部分通俗小说中的俗语词。但由于历史原因,俗语词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汉语大词典》也存在收词遗漏、义项未赅、释义有误、书证偏晚等不足之处,通过对《老残游记》中的俗语词进行研究,可对《汉语大词典》进行完善。第六部分是总结部分。这一部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了大致的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张健[5](2019)在《李渔《十二楼》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二楼》是明末清初小说家李渔所撰写的一部小说,它的语言既有明清的时代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现象。就其词汇而言,大量使用俗语词和熟语,通俗易懂,又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词汇。各类词既有传承性,又不断发展,复音词比重加大,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新义,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十二楼》文本分析,并做分词处理,把《十二楼》中的词汇进行较为全面的整理和分析。第一部分前言,对汉语词汇史以及《十二楼》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书中所有词汇进行词性的分类,高频词的统计及其分析。第三部分对熟语、俗语的一个分析,重点对成语从时代性进行了分类讨论,修正、增补了《汉语大词典》中部分成语的出处。并穷尽性地例举了成语变化使用的情况。第四部分参考《汉语大词典》,对《十二楼》出现的新词新义进行归纳总结,并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对辞书的修订有一定帮助。
陈晓婷[6](2019)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的语体呈现》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上半叶,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创办中英文报刊,旨在传播中西方文化和有助于布道,他们的报刊活动对于中国近现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作为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在中国社会环境较为复杂、社会文化程度差异巨大的背景下诞生的,它的传播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地位和社会影响不言而喻。郭士立在创刊过程中,西方传教士出于“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考虑,同时为了能够将报刊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有意识地在不同的栏目和传播内容上使用不同的语体。《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语体的使用上有较为明显的特点,郭士立在宣扬上帝和西方思想是多用文言文,同时运用儒家经典格言来辅助;在讲新闻、介绍西方先进事物实,多用白话文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读懂;除此之外,郭士立还结合文言、白话以及方言进行刊物撰写,以便上到上层士大夫,下到市井百姓都能够在该刊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篇章。郭士立为了讲清楚各种西方事务,在文章中使用了跨体式新闻语言。虽然跨体式新闻语言并不全是郭士立有意而为之,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下,非母语的使用和跨文化传播的共同作用下,跨体式新闻语言就此形成,为现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伴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演变,“文言文转白话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与此同时,报刊“世俗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语体选择在其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和铺垫的作用。
邢怒海[7](2018)在《《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许衡是元代着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理学、政治、教育、文学、天文历法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世尊为“元朝一人”“朱子後一人”。许衡以强烈的自觉精神开创了白话直解写作方式,将经典着作与口俗白话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典的传播与普及,顺应了语言文白转型的时代要求。许衡遗着先後冠以《鲁斋遗书》《许文正公遗书》等名称刊行(现统一称作《许衡集》),内中《语录》《直解》等作品对研究近代汉语的文白发展、转变具有弥足珍贵的语料和文献价值。近五十年来,海内外众多学者着力於许衡及其着述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论文、专着、会议等各种研究形式迭出不断。本文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以四库本为底本,以万历本等为参校,梳理了《许衡集》中《语录》《直解》等作品文本,并分离、整理出其中的全部词语。本文以这些语料和词语为研究基础和切入点,试图展现元初文人的实际口语状况,以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考察元初汉语词汇的面貌、特点、来源、构成方式、应用范围等,描写元初白话词语系统,既重视共时特徵,又关注历时变化。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九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和总结了近些年来海内外对许衡和《许衡集》进行研究的成果,从研究形式、研究类别来观照海内外许衡研究的总体情况,重点回顾以语言学视角对《许衡集》的分析与探讨。同时交待本文的研究缘由、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一章对许衡和他的遗着——《许衡集》进行总体介绍。第一节对许衡的家世、生平、籍贯、墓葬以及交游、贡献等情况进行汇总、简介,展现许衡真实而又鲜活的亲切面貌,使得我们不再陌生於这位古代光辉河南人的生前身後事。第二节考察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情况,按照单行本、合集、当代标点本三个部分分门别类进行了讨论,对其合集的元、明、清三个版本组群构建了发展脉络,直观展示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渊源关系。第二章是《许衡集》词汇概貌,主要分析探讨《许衡集》词汇的构成、来源、状貌,以及词汇的特点和成因问题。词语的构成按照名、动、形等分类进行分析。《许衡集》词汇主要来自承继前代和当代新生,就承继而言,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许衡的影响比较明显。《许衡集》词汇呈现出历时多源和发展多元的总体面貌,具有鲜明的白话特色、文白杂糅、体现历时变迁、展现语言个性等四个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三章是《许衡集》中词语的同义与反义现象。对於同义词的分析,本章首先确定同义词的判定标准和确定方法,统计了《许衡集》同义词组数频,构成类型,然後按照四库本和其他版本异文两大部分分别探讨,反义词则根据名、动、形不同词性来探讨。第四章是《许衡集》词语的个案考察。第一节对“鉴视”一词的最初来源和它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考察,并探析该词在现代汉语体系中消失的原因。第二节对具有“欺骗”义的俗语词“哄”的语义来源与功能演变进行梳理,并展现《许衡集》中具有“欺骗”义词语的基本面貌。第三节对《许衡集》中量词“件”的句法功能及兴于宋元之际的“一件件”格式的发展进行细致考察。第五章对《许衡集》中的引文进行了全面考证,这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许衡在写作中,常常引用他人话语,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後人往往将其与他的原创文字混淆在一起,难分难解。以往研究者对《许衡集》文本中的引文没有充分重视,将这些来自於不同文献的材料当作《许衡集》内在组成部分看待,导致异时异质的语料混杂在一起,影响了《许衡集》文献的真实性。本文借助现代检索工具,对《许衡集》语录、直解等部分进行了全面梳理、考证,共检出上百条近万字的引文引语,同时还对当代三部标点本进行比照,在梳理过程中对异文(许衡引文与所引原文比照)词语进行考释。第六章对许衡诗歌版本异文考释。诗词是《许衡集》重要的组成部分,诗歌语言研究则是文献语言研究的重要方面。以往少有研究者注意到许衡诗词语言的重要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对因版本不同而产生的诗词异文现象进行了考释,主要有文字异文、词语异文等,考释的价值在於厘清许衡诗词的真实历史面貌。第七章探讨许衡诗词语言的直白之风,认为其语言特点在於字词俗白质朴、叙事方式平民化以及重言叠字的使用,并从语言、思想、社会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原因。第八章将许衡的《大学直解》与张居正的《四书集注直解》(大学)、朱熹《四书集注》(大学)进行比较。这些着作都是对《大学》进行讲解,在对《大学》同一条目的解读中,三书许多语句、词语都相同、相仿。这些相仿的语句之间产生了异文词语,通过对比这些异文词语借以考量词汇发展的时代差异,进而观照南宋、元、明三代汉语发展的历史轨迹。
朱玉宾[8](2016)在《近代汉语“把/将”字句的竞争及成因》文中研究表明在"把/将"字句的竞争过程中,宋元时期"将"字句一直处于优势,明代开始"把"字句战胜了"将"字句取得量的优势,"把"字句的竞争优势由隐性转为显性。受"把/将"字语法化语义基础的差别,特别是句式类型、语体特色、语义表达、方言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把"字句最终取代了"将"字句。
王智[9](2016)在《《三国演义》中古代军事语的维译研究》文中指出《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作为古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为世人所流传。《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着,它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其在世界上具有很广泛的影响,先后被世界多国译为本国文字的译本,许多学者也对此书进行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三国演义》在军事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历朝历代军事家视为军事着作的经典,书中存在着大量的军事谋略,各式各样的计谋妙计的描写,刻画出一批足智多谋的英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三国时期的军事制度、军事器械、军事阵法等,这些丰富的古代军事描写为后人再现三国时期的军事盛况,以及为其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证据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三国演义》原着本及维译本中的所对照的古代军事语为研究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综述法和分析归纳法。全文主要有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在对部分古代军事研究着作分析的基础上,对《三国演义》中古代军事语的总体情况进行简要阐述。并通过对古代军事语语料的搜集整理,总结出《三国演义》中古代军事语的大致分类,将其大致分为兵器、兵制、谋略、兵阵、兵势等。第三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对《三国演义》中古代军事语的维译进行探讨研究。首先,将维汉翻译理论相关内容运用于《三国演义》中古代军事语的翻译研究中去,将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归纳分析出了维译本中所相应的翻译方法及翻译技巧。其次,分析汉维民族间古代军事文化间所存在的差异。例如某些古代军事兵器名称在维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语,而在维译本中探讨译者如何消除其文化差异的方法。第四部分,为文章总结部分,整体上概述了文章的内容。最后一部分为附录,将搜集到的古代军事语语料制作成附表,以方便对照查阅。本文以期为今后古代军事语汉维翻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赵永明[10](2016)在《《吏文》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吏文》是目前保存在韩国的明代官方公文的摘抄汇编,属域外所藏明代汉文文献,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吏文》是明嘉靖十八年(1539),朝鲜汉学家崔世珍为了方便官吏学习的需要,在原始《吏文》的基础上编写的《吏文辑览》一书,这部书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正文,另一部分为对正文中吏文体裁、疑难词语的注释。该书共收录93篇明政府与朝鲜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时间跨度达一百多年。该书语言通俗规范,反映了明代初期、中期语言的实际面貌,因此是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材料。现行权威的《吏文》整理本中存在一些文字、词语、句读等方面的错误,为了使《吏文》词汇的研究有可靠的文本材料,论文运用传统的校勘、训诂等方法,同时结合现代词汇学理论对《吏文》文本进行校理,纠正多处句读错误,注释错误,文本自身错误。研究显示,《吏文》词汇对於明代汉语语词的研究,朝鲜语词的解读,现代汉语词汇的溯源及大型辞书的建设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吏文》中的93篇公文词汇进行分析,发现元末至明代中後期双音词的发展变化更加成熟,双音词中的语素弱化现象继续出现。同时,新生量词不断产生,量词的组合能力进一步提高。新词新语亦有较多出现。《吏文》公文集的性质决定了公文词汇为其特色词汇,论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其中的公文词汇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明代前期公文与明代中後期公文在语言风格上有迥异之处。同时也发现公文词语的形成除了继承传统公文词语这种方式之外,还在一般性基础词语之上通过转化、扩展、截取、替换等方式产生。作为公文集,《吏文》中亦含有许多活跃的构词语素,并以这些语素为中心形成诸多公文词语,体现了公文词语的特质。同时,由於封建等级制度的存在,公文词汇存在严格的等级性。论文运用语义场理论对《吏文》中的同义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吏文》同义词的来源,《吏文》同义词的类型及演变进行了探索。《吏文》同义词的运用不仅与《吏文》公文文体相适应,而且在表达上加强了语气,避免了重复,使词义更加显豁。论文对《吏文》中的部分疑难词语进行了释证,对部分词语的语源与语义演变的轨迹进行了考察。
二、略论《三国演义》的语言面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三国演义》的语言面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和语料选取 |
1.4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5 研究的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中国古典名着及其改写本 |
2.2.1 中国古典名着的研究 |
2.2.2 中国古典名着改写本的研究 |
2.3 易读度 |
2.3.1 传统易读度研究 |
2.3.2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易读度研究 |
2.4 语篇功能 |
2.4.1 语篇功能理论的建立 |
2.4.2 语篇功能理论的发展 |
2.4.3 语篇功能理论的融合和创新 |
2.5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语篇功能的表征系统:组篇系统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 |
3.2.1 系统的思想 |
3.2.2 功能的思想 |
3.2.3 层次的思想 |
3.2.4 语篇的思想 |
3.2.5 语境的思想 |
3.2.6 适用的思想 |
3.3 组篇系统的层次性 |
3.4 互文 |
3.4.1 语篇间互文 |
3.4.2 语篇内互文 |
3.5 主位 |
3.5.1 小句的类型及其主位 |
3.5.2 多重主位 |
3.5.3 超主位和宏观主位 |
3.5.4 主位推进模式 |
3.6 信息 |
3.7 衔接 |
3.7.1 及物性 |
3.7.2 语气 |
3.7.3 时态和语态 |
3.7.4 指称 |
3.7.5 替代和省略 |
3.7.6 连接 |
3.7.7 重复和搭配 |
3.8 小结 |
第四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互文方式对比 |
4.1 引言 |
4.2 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
4.2.1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
4.2.2 原着及其改写本与其他语篇的语篇间互文方式对比 |
4.3 语篇内互文方式对比 |
4.3.1 词句互文对比 |
4.3.2 正副文本互文对比 |
4.3.3 图文互文对比 |
4.4 小结 |
第五章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主位和信息对比 |
5.1 引言 |
5.2 主位系统对比 |
5.2.1 小句主述结构对比 |
5.2.2 语篇主位系统对比 |
5.3 信息系统对比 |
5.3.1 信息结构对比 |
5.3.2 信息单位的意义对比 |
5.4 小结 |
第六章 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衔接手段对比 |
6.1 引言 |
6.2 及物性对比 |
6.3 语气对比 |
6.4 时态和语态对比 |
6.4.1 时态对比 |
6.4.2 语态对比 |
6.5 指称对比 |
6.5.1 指称类型及密度对比 |
6.5.2 指称衔接纽带及衔接链对比 |
6.6 替代和省略对比 |
6.6.1 替代对比 |
6.6.2 省略对比 |
6.7 连接对比 |
6.8 重复和搭配对比 |
6.8.1 重复对比 |
6.8.2 搭配对比 |
6.9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引言 |
7.2 原着与改写本的语篇功能对比 |
7.2.1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 |
7.2.2 语篇功能体现形式的差异和易读度的关系 |
7.3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差异的原因 |
7.3.1 语境对语篇生成的制约 |
7.3.2 语境对改写本的影响 |
7.4 原着与改写本语篇功能研究的启示 |
7.4.1 古典名着改写的原则 |
7.4.2 在阅读教学相关领域的应用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引言 |
8.2 研究发现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三国演义》原着与改写本的部分语料 |
附录2 英汉人名对照表 |
附录3 英汉术语对照表 |
(2)《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色概述 |
三、《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点的研究意义 |
(一)《三国演义》语言特点的研究现状 |
(二)《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点的研究意义 |
四、《三国演义》文白相间语言特点的研究切入点 |
(一)将“虚词”作为文白相间语言特色的考察对象 |
(二)宏观把握《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色 |
(三)微观把握《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色 |
五、结束语 |
(3)《三国演义》中的否定性应答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 |
0.2 相关研究综述 |
0.2.1 应答语的界定演变 |
0.2.2 《三国演义》的研究概况 |
0.2.3 关于否定表达的研究现状 |
0.2.4 否定性应答语的界定 |
0.3 主要研究对象 |
0.4 研究方法及文献说明 |
0.4.1 主要研究方法 |
0.4.2 文献说明 |
第1章 “不”类否定性应答语 |
1.1 含一个标记“不”的单句形式 |
1.2 含“不”的复句、句群形式 |
1.2.1 “不”形式描写 |
1.2.2 含一个标记的前否定 |
1.2.3 其他部分的否定 |
1.3 标记“不”的多重使用 |
1.4 “不”的同现、连用与搭配 |
1.5 小结 |
第2章 “非”类否定性应答语 |
2.1 含一个标记“非”的单句形式 |
2.2 含“非”的句群、复句形式 |
2.2.1 含一个标记的前否定 |
2.2.2 其他部分的否定 |
2.3 标记“非”的多重使用 |
2.4 “非”的同现、连用与搭配 |
2.5 小结 |
第3章 “未”类否定性应答语 |
3.1 含一个标记“未”的单句形式 |
3.2 含“未”的复句、句群形式 |
3.2.1 “未”的结构形式 |
3.2.2 含一个标记的前否定 |
3.2.3 其他部分的否定 |
3.3 标记“未”的多重使用 |
3.4 “未”的同现、连用与搭配 |
3.5 小结 |
第4章 “无”类否定性应答语 |
4.1 含一个标记“无”的单句形式 |
4.2 含“无”的复句、句群形式 |
4.2.1 当“无”为动词时 |
4.2.2 当“无”为否定副词时 |
4.2.3 含一个标记的前否定 |
4.2.4 其他部分的否定 |
4.3 标记“无”的多重使用 |
4.4 “无”的同现、连用与搭配 |
4.5 小结 |
第5章 不同标记的综合使用 |
5.1 标记的联用 |
5.2 句间关系表否定 |
5.3 利用格式表否定 |
5.4 不同标记的分别否定 |
5.4.1 针对不用语义内容进行否定 |
5.4.2 针对同一语义内容进行否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4)《老残游记》俗语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俗语词的界定 |
0.2 《老残游记》概况 |
0.3 《老残游记》词汇研究概况 |
0.4 《老残游记》俗语词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0.4.1 研究意义 |
0.4.2 研究方法 |
1 《老残游记》俗语词分析 |
1.1 从音节结构看《老残游记》俗语词 |
1.1.1 单音节俗语词 |
1.1.2 双音节俗语词 |
1.1.3 三音节俗语词及多音节俗语词 |
1.1.4 小结 |
1.2 从词类角度看《老残游记》俗语词 |
1.2.1 名词 |
1.2.2 动词 |
1.2.3 形容词 |
1.2.4 副词 |
1.2.5 代词 |
1.2.6 数量词 |
1.2.7 拟声词 |
1.2.8 介词 |
1.2.9 连词 |
1.2.10 助词 |
1.2.11 小结 |
1.3 《老残游记》俗语词的构词方式 |
1.3.1 单纯词 |
1.3.2 合成词 |
1.3.2.1 复合式 |
1.3.2.2 重叠式 |
1.3.2.3 附加式 |
1.3.3 其他 |
1.3.4 小结 |
2 《老残游记》俗语词语义分析 |
2.1 称谓类俗语词 |
2.1.1 亲属称谓 |
2.1.2 社交称谓 |
2.1.3 职业称谓 |
2.1.4 人物品类 |
2.2 动作行为类俗语词 |
2.2.1 与身体有关的词 |
2.2.2 与心理活动有关的词 |
2.2.3 与言语活动有关的词 |
2.2.4 一般动作 |
2.3 名物类俗语词 |
2.4 性状类俗语词 |
2.5 其他类俗语词 |
3 《老残游记》俗语词的发展和演变 |
3.1 俗语词的沿用 |
3.2 俗语词的演变 |
3.3 《老残游记》中的新词新义 |
4 《老残游记》俗语词对《汉语大词典》的补充与完善 |
4.1 《老残游记》俗语词对《汉语大词典》立目商补 |
4.2 《老残游记》俗语词对《汉语大词典》义项的补缺 |
4.3 《老残游记》俗语词对《汉语大词典》书证的补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李渔《十二楼》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十二楼》的作者、版本和内容 |
一、《十二楼》的作者 |
二、《十二楼》的版本和内容 |
第二节 《十二楼》的词汇研究现状、内容、方法和意义 |
一、《十二楼》研究现状 |
二、《十二楼》的研究内容 |
三、《十二楼》的研究方法 |
四、《十二楼》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十二楼》词汇的基本面貌 |
第一节 复音节词的划分和基本面貌 |
一、词和词性判定的依据及原则 |
二、复音节词的基本面貌 |
第二节 单音节词的划分和基本面貌 |
一、单音节词的划分 |
二、单音词的基本面貌 |
第三节 词性统计及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词频统计及结果分析 |
一、高频词统计的目的和划分标准 |
二、词频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三章 《十二楼》中的熟语 |
第一节 《十二楼》的成语 |
一、成语的时代性问题 |
二、成语的变化使用 |
第二节 《十二楼》中的俗语 |
第四章 《十二楼》的新词新义 |
第一节 《十二楼》中的新词新义 |
一、新词、新义的判定 |
二、新词 |
三、新义 |
第二节 从《十二楼》词汇看《汉语大词典》的不足 |
一、书证滞后 |
二、义项失收 |
三、词语失收 |
四、补充书证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的语体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 |
2.语体的界定及其跨文化研究 |
3.文献综述 |
4.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 |
4.1 文本分析法 |
4.2 个案研究法 |
4.3 创新思路 |
5.选题意义 |
5.1 理论意义 |
5.2 现实意义 |
第1章 晚清在华传教士对于汉语的语体认知 |
1.1 晚清社会文化格局 |
1.1.1 明末清初从分离走向融合的言文 |
1.1.2 丰富的白话语体 |
1.2 来华传教士对于汉语的语体认知 |
1.2.1 耶稣教会传教士的汉语研究 |
1.2.2 十九世纪上半叶传教士语体习得 |
第2章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刊物特点 |
2.1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编纂群体 |
2.2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编辑特点 |
2.3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文体特点 |
第3章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语体呈现 |
3.1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语体的选择 |
3.1.1 高雅的文言阐述个人观点和思想 |
3.1.2 通俗的古白话讲述新闻、传播西学 |
3.1.3 浅文言介绍先进科技 |
3.2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跨文化的语体特征 |
3.2.1 走向西化的汉语语体风格 |
3.2.2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体失误 |
3.2.3 跨体式新闻语言 |
第4章 语体选择对于跨文化传播的作用 |
4.1 语体选择对中国近现代报刊语言的影响 |
4.2 语体选择对跨文化传播的借鉴 |
4.2.1 多语体并用扩大跨文化传播范围 |
4.2.2 跨体式语言增强跨文化传播效果 |
4.3 语体选择与创新对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中文着作 |
外文文献 |
致谢 |
(7)《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许衡研究概况 |
二、许衡学术思想研究 |
三、许衡作品的文学研究 |
四、许衡作品的语言学研究 |
五、研究评价 |
第二节 研究缘由、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许衡与《许衡集》 |
第一节 许衡简介 |
一、许衡家世谱系 |
二、许衡生平与籍贯墓葬等 |
第二节 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 |
一、许衡着述概貌 |
二、许衡着述的版本与流传 |
第二章 《许衡集》词汇概貌 |
第一节 《许衡集》词汇构成 |
一、词 |
二、成语 |
第二节 《许衡集》词汇来源 |
一、承继词语 |
二、新生词语 |
三、《许衡集》词汇状貌 |
第三节 《许衡集》词汇特点与成因 |
一、《许衡集》词汇特点 |
二、《许衡集》词汇特点的成因 |
第三章 《许衡集》同义词与反义词 |
第一节 同义词与《许衡集》同义词概况 |
一、同义词的概念 |
二、同义词的判定 |
三、《许衡集》同义词概况 |
第二节 《许衡集》同义词分析 |
一、四库本同义词 |
二、版本异文同义词 |
第三节 反义词与《许衡集》反义词概况 |
一、反义词的概念与判定 |
二、《许衡集》反义词概况 |
第四节 《许衡集》反义词分析 |
一、名词性 |
二、动词性 |
三、形容词性 |
第四章 《许衡集》词汇个案考察 |
第一节 “鉴视”的来源、发展与语义演变 |
一、《许衡集》“鉴视”的意义 |
二、“鉴视”的出现和发展 |
三、“鉴视”的语义及演变 |
四、“鉴视”的同义词 |
五、小结 |
第二节 “欺骗”义“哄”的历史来源与功能演变 |
一、“哄”的“欺骗”义来源 |
二、“欺骗”义“哄”的功能演变 |
三、《许衡集》“欺骗”义词语 |
四、小结 |
第三节 量词“件”的结构形式及句法功能 |
一、“数词+件” |
二、“指示代词+件” |
三、“件件” |
四、“一件件” |
五、小结 |
第五章 《许衡集》引文与异文词语考 |
第一节 引文内容与原文相同 |
一、整理本引文既未加引号也未注出处 |
二、整理本引文或未加引号或未注出处 |
第二节 引文内容与原文相异 |
一、整理本引文既未加引号也未注出处 |
二、整理本引文或未加引号或未注出处 |
第三节 《许衡集》引文词语分析 |
一、《许衡集》引文的词语变化 |
二、《许衡集》引文词语变化原因 |
三、鉴别引文引语的价值与作用 |
第六章 许衡诗歌版本异文考 |
第一节 许衡诗歌版本 |
一、元刻 |
二、明刻 |
三、清刻 |
第二节 许衡诗歌异文 |
一、文字异文 |
二、词语异文 |
三、诗句、诗题异文 |
第七章 许衡诗词语言特点与成因 |
第一节 许衡诗词概貌 |
一、许衡的诗词创作 |
二、许衡诗词的收录 |
第二节 许衡诗词语言的特点 |
一、俗白质朴的字词 |
二、重言叠字的格式 |
三、平民化的叙事方式 |
第三节 许衡诗词直白之风的成因 |
一、语言因素 |
二、文学因素 |
三、思想因素 |
四、个人因素 |
第八章 《大学直解》与《四书章句集注》《四书集注直解》词语比较 |
第一节 三书词语比较的基础 |
一、三书简介 |
二、作品的代表性 |
三、受众的相似性 |
四、创作时间的明确性 |
五、三书的承袭模仿 |
第二节 三书异文词语比较 |
一、不同音节词语替换 |
二、同素异序词语替换 |
三、白话词替换文言词 |
四、新词替换旧语 |
五、方言替换通语 |
六、三书异文词语比较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元许衡《鲁斋遗书》(部分) |
附录二《许衡集》词汇音序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三国演义》中古代军事语的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演义》中古代军事语概述 |
第一节 古代军事语的含义及特点 |
第二节 古代军事语的构成 |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中古代军事语的类型 |
一、兵势 |
二、兵略 |
三、兵制 |
四、兵器 |
五、兵阵 |
第二章 《三国演义》中古代军事语的维译研究 |
第一节 《三国演义》中古代军事语的翻译方法 |
一、直译法 |
二、意译法 |
三、音译法 |
第二节 《三国演义》中古代军事语的翻译技巧 |
一、加词法 |
二、减词法 |
三、引申法 |
第三章 古代军事语的文化差异及处理 |
第一节 古代军事语的文化差异研究概述 |
第二节 影响翻译等值的文化因素 |
第三节 古代“阵”的汉维文化差异及处理 |
第四节 古代兵器的汉维文化差异及处理 |
第五节 其它古代军事词语的汉维文化差异及处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10)《吏文》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吏文》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吏文》的语料性质 |
第二节 《吏文》词汇研究与文本校理 |
第三节 《吏文》词汇研究与辞书建设 |
第二章 《吏文》中所见词汇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新词语的产生 |
第二节 《吏文》双音词的发展变化 |
第三节 《吏文》词汇使用风格的发展变化 |
第三章 《吏文》中的公文词语 |
第一节 《吏文》公文词语的类别 |
第二节 《吏文》公文词语的形成 |
第三节 活跃的构词语素 |
第四节 《吏文》公文词语的等级性 |
第四章 《吏文》同义词研究 |
第一节 《吏文》同义词概述 |
第二节 同义词的来源与词义分析 |
第三节 《吏文》同义词的聚合类型及演变 |
第四节 《吏文》同义词的运用 |
第五章 《吏文》词语考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略论《三国演义》的语言面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典名着原着与改写本易读度的对比研究 ——以《三国演义》为例[D]. 郭笑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点[J]. 夏琳云. 今古文创, 2020(22)
- [3]《三国演义》中的否定性应答语研究[D]. 周雅. 西南大学, 2020(01)
- [4]《老残游记》俗语词研究[D]. 刘佳. 辽宁大学, 2020(01)
- [5]李渔《十二楼》词汇研究[D]. 张健. 吉首大学, 2019(02)
- [6]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的语体呈现[D]. 陈晓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7]《许衡集》文献与词汇研究[D]. 邢怒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近代汉语“把/将”字句的竞争及成因[J]. 朱玉宾.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9]《三国演义》中古代军事语的维译研究[D]. 王智. 喀什大学, 2016(10)
- [10]《吏文》词汇研究[D]. 赵永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