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肥床旱肓秧田的几种高效种植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陆珍珍,李毅,陈云[1](2021)在《东海县水稻种植模式变迁及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文中认为东海县是苏北地区水稻种植大县。本文介绍了东海县水稻种植模式的特点以及水稻重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以期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徐小健[2](2017)在《双季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三种早晚季搭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明确洞庭湖区水稻双季不同栽培方式与不同搭配方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探索省工高产、节本增效的水稻栽培途径,本试验于2016年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进行了基于直播、抛秧、机插3种栽培方式的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早稻-再生稻、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和早籼搭配晚粳稻三种种植模式的水稻产量、生产成本和效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早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下,水稻全年产量以撒直播最高,达11.75t/hm2,机械穴直播次之,其次是少本密植机插、条直播,产量差异主要是由于单位面积有效穗的不同。但是经济效益以机械穴直播>少本密植机插>撒直播>条直播,原因是机械穴直播的产投比、成本收益率和劳动生产率均最高,分别为1.37、37.5%、388.1元·人-1·d-1,且投入较少,为21779元/hm2。因此,机械穴直播不仅省工省力,且经济效益较高,在撒直播本来普遍的洞庭湖区有很大的发展前途。2、在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模式下,以早季撒直播-晚季抛秧组合的产量最高,达18.33t/hm2,早季条直播-晚季普通机插产量最低,原因是早季产量主要受有效穗影响,撒直播表现较高,而晚季产量主要受每穗粒数影响,抛秧表现较高;但是在经济效益方面,则以少本密植机插-抛秧组合的经济效益最大,达17591元/hm2,产投比与成本收益率均是最大,分别为1.59和58.6%,原因是早季少本密植机插的投入比撒直播少,从而产投比高,经济效益高,晚季抛秧是以稻谷产值大的优势获得较高经济效益。3、在早籼搭配晚粳(秀水134)模式下,以早季撒直播-晚季普通机插组合的产量最高,达14.05t/hm2;但是经济效益以早季少本密植机插-晚季普通机插组合最大,达6831元/hm2,其产投比、成本收益率均是最高,分别为1.24、23.7%。其原因与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模式相似。4、在两种早籼-晚粳搭配模式下,以早籼稻搭配籼粳杂交稻模式的产量大于早籼稻搭配晚粳模式,原因是单位面积有效穗与每穗粒数均表现较高;经济效益亦以早稻稻搭配籼粳杂交稻模式大于早籼稻搭配晚粳模式,原因是其稻谷产值(产量)高。5、早稻-再生稻种植模式的全年产量低于两种早籼-晚粳模式,原因是生育期短,物质积累少。但是早稻-再生稻模式有利于减少劳动力,在早稻成熟偏迟的情况下减少第二季寒露风风险。
刘胜环,章泳,马定邦,赵必奎[3](2013)在《水稻-洋葱高效栽培模式关键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南京地区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集成总结了水稻-洋葱高效栽培模式关键技术指标,水稻本田期纯氮较常规生产节省10%,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途径,可在环境适合地区适度规模推广。
张军[4](2013)在《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2009-2011年,试验先后在江西鄱阳和上高进行,在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以6个粳稻(武运粳24、南粳44、镇稻11、常优1号、常优5号、甬优8号)和5个籼稻(黄华占,赣晚籼,岳忧9113,天优华占,五优308)品种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籼、粳稻生产力特征,并探讨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机理;2011-2012年,以上高百亩连片晚粳高产示范方为研究对象,以甬优8号为供试材料,在高产(8.25-9.75t hm-2)、更高产(9.75-10.50t hm-2)和超高产(>10.50t hm-2)3个产量水平上,进行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的研究;2010-2012年,在江西上高,选择手栽、2-连孔摆栽、单孔点抛和撒抛、毯苗机插五种栽培方式为研究对象,以武运粳24、镇稻11、常优5号、甬优8号、甬优12号为供试材料,根据各栽培方式的客观要求及当地茬口情况,分别设置各方式适宜播栽期,对晚粳稻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温光资源利用及群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2011-2012年,在江西上高,以常优5号、甬优8号为供试材料,设计7个基蘖肥与穗肥比例(10:0、8:2、7:3、6:4、5:5、4:6、3:7),进行双季晚粳氮肥精确运筹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年晚粳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6、8.3、9.9t hm-2(2011年上高县甬优8号最高产量达10.6t hm-2),极显着高于晚籼,而其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晚粳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显着或极显着优于晚籼(晚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显着或极显着高;其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显着或极显着低,胶稠度显着或极显着长),外观品质逊于晚籼(晚粳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显着或极显着高);晚粳的效益极显着高于晚籼(净产值分别为16382.7、15035.4、21731.2元hm-2,较籼稻高20.1%、20.4%、24.6%;其纯收益分别为11890.6元、10252.1-2、16565.9,较籼稻高23.8%、23.6%、26.7%。)。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粳稻比籼稻全生育期明显延长,抽穗结实期,粳稻较籼稻更能适应凉爽气候,增强其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使得晚粳稻能够正常成熟:晚粳后期较高的光合物质生产能力,能够增大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增大群体库容总充实量;同时,粳稻后期更能够适应低温气候不早衰,维持较强的根系和较大的茎鞘强度,增强群体抗倒伏能力,确保晚粳活熟到老。(2)较之高产、更高产水平,双季晚粳超高产水平群体的穗数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50000×104hm-2以上),虽结实率和千粒重略低,但差异不显着;群体起点高,有效分蘖早生快发,够苗后增长平缓,高峰苗数量少,后期群体下降平缓,至抽穗期具有适宜穗数,成穗率高(78.0%左右);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相对较缓慢,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3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成熟期仍保持在3.5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抽穗至成熟期的光合势300×104m2dhm-2以上,总光合势560×104m2dhm-2以上;群体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度相对较缓,拔节期积累量略低,拔节后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总生物量为10.5t hm-2左右,抽穗后积累量亦高,成熟期干物重高达19.0t hm-2左右,后期茎鞘物质转运率大于14.5%;超高产群体根量大、根冠比高、根系活力强;植株吸收氮素能力强、最终氮素累积量高。依据晚粳稻超高产形成特征,对培育双季晚粳超高产群体的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3)抛秧和机插的各生育期较手栽稻均相应推迟,且较之手栽两者全生育期亦缩短,其中抛秧方式全生育期平均缩短4.9d,机插平均缩短10.3d;不同类型品种间,晚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幅度较中粳稻大;同一熟期类型品种,杂交稻全生育期较常规稻缩短天数多。各类型品种全生育期及其不同生育阶段积温和光照时数及其利用率均表现出手栽>抛秧>机插的趋势,其中机插方式全生育期温光利用率最少,分别为85.66%和80.75%,三种栽培方式在双季稻区均适宜,但同时各方式需搭配适宜的粳稻品种才能充分挖掘晚粳稻产量潜力。与毯苗机插相比,手栽、摆栽、点抛及撒抛产量分别增加了16.8%-17.1%、11.7%-12.7%、5.4%-5.9%、1.8%-3.6%;手栽、摆栽、点抛、撒抛的群体茎蘖成穗率明显高,抽穗期有效和高效叶面积率、光合势、粒叶比、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干物质的生产和积累显着高于机插方式;以上四种方式的株型特征也优于机插方式,同时其根系活力均强于机插方式。不同栽插方式营养生长期的长短是造成群体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表明通过栽培方式的科学选用和优化集成,可以改善双季晚粳群体质量,获得更高产量。(4)在南方双季稻区,基蘖肥:穗肥在6:4-7:3范围内实施是利于双季晚粳高产高效栽培的运筹方案。从产量构成因素看,该运筹方案的晚粳群体穗数充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高,且结实率和千粒重也保持较高;从群体生长发育看,群体茎蘖消长较为平缓,高峰苗适宜,最终成穗率高(70%以上),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高,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量高,最终实产高。从氮素吸收利用看,该处理方案较之其它处理,不仅氮素积累总量高,而且氮素当季利用率、施氮增产率及表观生产率均较高,但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少;从稻米品质看,6:4-7:3的运筹方案能明显提升稻米加工品质,改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同时也增加了垩白率和垩白度,使得晚粳稻外观品质变差, RVA谱特征值各指标不能同时达到最好。但综合来看,基蘖肥:穗肥在6:4-7:3范围内,能够使晚粳稻高产、优质、高效得到较好的协调统一。
王丽[5](2012)在《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扩散与迁飞》文中研究说明灰飞虱近年来屡屡在江淮稻区暴发成灾,其直接为害与传毒给该地区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作为国内小麦与水稻重要的主产区之一,江淮稻区的治虫抗病任务艰巨,关乎国民粮食生产根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研究该地区灰飞虱发生规律十分必要。虽然一直以来国内学者认为它是本地害虫,但种种迹象表明它可能具有迁飞特性。日本相关报道已明确其跨海迁飞特性。故此,本研究致力于探索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扩散与迁飞规律,对于进一步提高灰飞虱的灾变预警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分别对安徽和江苏江淮地区共四个站点的春季灰飞虱发生规律、迁飞现象、迁飞的虫源及去向地、迁飞气象背景等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室内吊振试验研究灰飞虱的飞行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累计振翅时间为指标划分其居留型、迁飞型与远迁型个体,为其远距离迁飞的假说提供依据。1.安徽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与扩散通过2009和2010年春季对江淮地区安徽凤台麦田及灯诱灰飞虱种群的系统调查和雌虫卵巢的系统解剖,明确了本地越冬后灰飞虱的种群性质,作为灰飞虱能否迁飞的判据;运用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网站的HYSPLIT(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平台对本地的迁入高峰做了数值模拟和虫源分析。结果表明:江淮稻区灰飞虱麦田种群的迁移动态为远距离迁飞与本地扩散相结合;在本地范围内,灰飞虱的本地繁殖型长翅成虫于麦收前可从麦田向秧田迁移扩散,在不利于长翅成虫起飞进行远距离迁飞的天气条件,如降雨、大风等的影响下,麦田迁飞型种群可向附近的秧田扩散;灯诱与田间长翅雌虫卵巢解剖表明本地2010年6月5日和12日出现迁入虫群;虫源轨迹分析显示2010年6月5日迁入虫峰来自苏中的扬州地区,6月12日迁入虫源来自鲁南济宁地区。2.江苏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与扩散通过分析2006-2009年江苏省张家港、武进、仪征三个站点的逐日灯诱和秧田系统调查数据,阐述江苏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与扩散规律,并判别其中的远距离迁飞;运用GrADS和ArcGIS软件分析迁飞与降落的气象背景;利用HYSPLIT模拟平台对迁入种群的虫源地及迁出种群的去向地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轨迹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江淮地区麦收时节是灰飞虱从麦田转移至秧田高峰期;三个站点灯诱量大的年份具有差异,但2007年灯诱量和秧田虫量普遍较大,并以武进居首;根据灯诱及秧田虫量判别出12个迁入或迁出峰,顺推或回推轨迹后发现,2006年5月28日张家港迁出峰30h后到达日本九州岛,由当地灯诱峰得到验证;2006年6月8日张家港、武进迁出峰到达朝韩交界处;武进2007年5月23日大迁入峰的10h内虫源地为苏皖浙交界处,24-34h虫源地为江西南部至福建中部一线,风向切变和降雨是导致虫群降落的主要外因;张家港2007年5月25日迁出峰去向地为日本,27日为苏皖中部交界地区;2007年6月5日仪征迁出虫峰到达苏皖鲁交界地区;2008年5月16-20日仪征出现迁入峰,虫源地为苏南与皖南相邻地区,风向切变有利于此次迁入过程;通过对其他不确定迁入迁出性质的虫峰的轨迹分析,发现江淮地区麦收前后灰飞虱起飞的主要远距离去向地为海上、皖北、苏北、浙东地区,零星去往朝韩、皖南、山东、浙江、江西省的部分地区,而傍晚起飞的虫群跨海迁飞的概率更大;麦收时节主要为江淮地区提供灰飞虱异地虫源的为苏北、皖北地区。3.灰飞虱的飞行能力采用红外摄像设备记录灰飞虱夜间振翅行为,以振翅能力为指标研究灰飞虱成虫的飞行能力及其与性别、日龄、交配状态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二、三、六日龄灰飞虱成虫累计振翅时间最长,并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迁飞型比率也随日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灰飞虱雌雄个体的振翅能力没有显着差异。交配影响第四、五日龄雌虫的振翅时间,表现为未交配的此日龄雌虫振翅时间显着短于交配过的个体;五日龄以上个体间振翅能力差异大。最长累计振翅时间为1246分钟,可以作远距离大尺度迁飞。将长翅型成虫持续振翅25分钟以上定为迁飞型,其中超过93分钟定为强迁飞型,而短于25分钟为居留型。振翅时段分布分为连续和断续两种,昏时振翅的概率越大,振翅时间越长,迁飞潜能越高。
于林惠[6](2011)在《机插粳稻群体特征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针对机插粳稻发展中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了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培育壮秧关键技术试验、基本苗定量试验、穗肥氮素比例试验、氮素基肥与分蘖肥比例试验等专题试验,并结合大面积机插粳稻调查和高产示范方调查等,分析了机插粳稻群体特性和高产限制因子,同时对机插粳稻高产定量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以常规粳稻5356为试验材料,设机直播、机抛、小苗机插、人工手栽四种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特性以及氮素吸收的影响,并通过生产成本调查研究,比较了几种种植方式间的经济差异。结果表明,机插方式产量显着高于其它几种种植方式,且有效穗数较高,群体结构合理,群体透光率较高,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强,此外机插较人工手栽明显节约了生产成本。结果表明,机插具有明显的省工节本、高产稳产优势,适应性广的特点。2008年选择江苏武进区邹区、漕桥和前黄各1个百亩连片超高产示范片,品种分别为武香粳9号和武运粳7号。2009年在如东进行了宁粳3号百亩连片超高产示范。另外试验选取四个点作实地调查,考测地点分别为高邮市(沿运地区)、淮安市宝应湖农场(沿淮地区)、兴化市(里下河地区)和大丰市方强农场(沿海地区),供试品种为苏中地区机插稻主栽品种淮稻7号、武育粳3号、镇稻9424和扬粳9538。调查分析目前江苏机插稻常规产量条件下机插稻产量限制因子。结果表明:颖花量大小是产量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大面积机插稻穗数不足是影响机插稻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稳定机插稻产量的基础是建立足穗的水稻群体。培育均衡性群体,促大穗、保证足够的颖花量是机插水稻进一步产量挖潜的主要方向。为明确影响机插育秧秧苗素质的因素,本文以镇稻6217为材料,研究分析了机插稻育秧中的播种量、秧田水分管理及施用旱秧壮秧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较低时,秧苗个体性状优势明显,但盘根性差,不利于起秧机插;播量过高时,秧苗素质弱,不利于机插后的返青活棵。水分运筹中,旱育较水育更有利于健壮秧的形成,同时有助于延长秧龄、增加秧龄弹性。施用旱秧壮秧剂在短期内可起到培肥的效果,但用量不宜超过1%。在前人关于水稻基本苗计算研究基础上,选择常规粳稻宁粳3号和杂交粳稻常优1号为材料,设置机插不同单穴苗数试验,对机插水稻基本苗计算的定量参数进行了获取研究,并将所得参数输入机插水稻设计栽培系统设计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机插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的分蘖缺位有所不同,机插常规粳稻分蘖缺位bn=1.5叶,机插杂交粳稻分蘖缺位bn=0.5叶;单穴移栽苗数对a值影响显着,其中常规粳稻3苗处理、杂交粳稻2苗处理产量表现较好,因此确定常规粳稻矫正系数a=1.5,杂交粳稻a=1.0;两种类型水稻的分蘖发生率r表现一致,均为0.8左右。将参数值输入机插水稻栽培设计系统比较高产方产量构成与群体质量指标对其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与设计值的偏差均在5%以内,验证了机插水稻基本苗计算参数的可靠性。以2008-2009年江苏武进区漕桥(品种为武香粳9号)和前黄(品种为武运粳7号)等2个百亩连片机插粳稻高产示范方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机插粳稻养分吸收分配特征,并对高产精确定量施肥参数进行确定。结果表明,高产机插粳稻产量的80%左右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产物;叶片的转运率较高,而茎鞘抽穗后呈表观输入;机插粳稻对氮的吸收量随着产量升高而增加,增加量主要来自抽穗后对氮的吸收量的显着提高:随着产量提高,抽穗至成熟期氮积累量和积累比例均上升,磷钾吸收量上升,而比例却有下降的趋势;机插粳稻叶片的氮素转运率较高,而茎鞘抽穗后呈表观输入,氮素的转运贡献率主要来自叶片;成熟期氮收获指数在0.510-0.610之间,磷收获指数在0.75左右,钾收获指数接近0.20;高产机插粳稻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为2.0-2.1 kg/hm2,氮磷钾比例为2:0.9:1.4。2008年在江苏丹阳进行了机插粳稻氮素总量不变条件下,基蘖肥与穗肥比例、氮素基肥与蘖肥比例等2个试验,研究氮素运筹对机插粳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施氮量下,适当提高穗肥比例,可以增加穗粒数和总颖花量而提高产量;提高穗肥比例有助于提高中后期的氮素积累,提高各个时期的氮素利用率;在适宜施氮和穗肥比例一定下,降低基肥和分蘖肥的比例可以提高有效穗和总颖花量而提高产量。提高分蘖肥的比例有助于提高中期的氮素积累,提高各个时期的氮素利用率。
张结刚[7](2011)在《机插双季杂交稻育秧技术与晚稻不同插秧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杂交早稻组合淦鑫202、金优299和杂交晚稻组合五丰优T025、天优122为材料,研究播种量、床土培肥量、床土类型、育秧技术及插秧方法对机插双季杂交稻秧苗生育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其结果如下:(1)随着播种量的不断增加,机插双季杂交稻秧苗苗高、假茎宽、叶龄、叶片SPAD值、百苗干重、根数以及苗体含氮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均不断下降,秧苗素质降低;弱苗率上升,出苗率、成秧率下降;漏穴率降低,机插后大田发根力及绿叶数降低。早稻:100g、120g/盘(干谷)处理秧苗素质、成秧率中等,但机插质量好、机插后田间发根力及绿叶数较多,故100-120g/盘(干谷)播种量是机插双季杂交早稻最适播种量。晚稻:80g、100g/盘(干谷)处理秧苗素质、成秧率较高,机插质量好、机插后大旧发根力及绿叶数多。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LAI均不断增加,但茎鞘中可溶性含量不断降低;单位面积有效穗也不断增加,而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不断降低降低;实际产量先增加后降低,80g、100g/盘(干谷)处理产量最高。因此80-100g/盘(干谷)播种量是最适机插双季杂交晚稻播种量。(2)随着床土培肥量的增大,机插双季杂交晚稻秧苗的苗高、假茎宽、叶龄、叶片SPAD值、百苗干重、根数均不断增大,秧苗素质、机插质量不断提高,且含氮量及可溶性糖含量也不断增加;但床土培肥过高会使秧苗苗高过高而导致伤苗率、死苗率上升,降低机插质量。600g/复合肥100kg床土处理秧苗素质及机插质量较好。高峰苗数、单位面积有效穗、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生产量、茎鞘中可溶性糖含量、LAI均床土培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床土培肥量大的处理虽高峰苗数多、单位面积有效穗多,但无效分蘖也多且穗型小成穗率低,600g复合肥/100kg床土处理分蘖较多且穗型好。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则随着床土培肥量的增加而降低;而实际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在床土培肥量为600g复合肥/100kg床土处理产量达到最大。故机插双季杂交晚稻床土培肥应为600g复合肥/1 00kg床土。(3)不同床土类型育秧对比试验表明:菜园土处理秧苗苗高、根数、假茎宽、苗体含氮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百苗干重均大秧苗素质最好,出苗率、成秧率最大,弱苗率较小,漏穴率最小,机插后苗质较好。菜园土处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最高,且实际产量最高。故菜园土是比较理想的机插双季杂交稻育秧床土。(4)在育秧技术、插秧方法对机插双季杂交晚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中,秧苗素质以采用旱育并喷施多效唑的处理最好,其秧苗根数、发根力、假茎宽、百苗干重最大,且成秧率高、漏插率低、机插质量好。旱育并喷施多效唑的秧苗机插后,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植株茎鞘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单位面积有效穗、产量也最高。因此双季杂交晚稻应该采用旱育秧苗并喷施多效唑,插秧方法选择机插。
杨国利[8](2010)在《铁力市水稻抛秧技术及杂草防治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铁力市种植水稻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栽培方式经历了撒播、直播、旱育稀植、超稀植等四次变革,无论采用哪种栽培方式,优质、高产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目前生产上普通育苗在插秧上存在的缓苗时间长、机械损伤、秧苗素质不高等问题对水稻前期生长造成生育进程延误,水稻后期成穗率低、穗小,对水稻取得高产极为不利。相比之下,钵体育苗抛秧与摆栽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机械损伤、缓苗快、秧苗素质高、低节位分蘖,成穗率高、节省成本等诸多特点。抛秧水稻由于抛插早、苗体小,田间透光率高,且大田整地上水早,前期灌溉水层浅,更有利于杂草的萌发、生长和繁殖,易形成草害,成为夺取抛秧水稻高产的一大障碍。为了有效地控制草害,实现抛秧水稻的稳产、高产栽培,研究杂草防治技术,对水稻抛秧技术应用具有实践意义。水稻抛秧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不同区域本田中杂草种类有较大差异,通过对杂草类型进行调查,设计不同除草剂试验,对防治效果进行分析,提出水稻抛秧杂草防治技术。通过在铁力市多点试验示范表明,该项技术比机插水稻节省投资,比人工插秧水稻省种、省工、省秧田;具有移栽植伤低,抗寒能力强,发苗快,长势旺,群体分布合理,光合效率高,成穗多,产量高等优点,技术简单,容易操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实现了水稻高产、节水、节能,并且形成了具体的栽培技术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因而颇受群众欢迎。钵育育苗与抛秧栽培的结合,加之钵体摆栽的完善,形成了完整的栽培技术模式,融合了传统农业技术和国外的先进技术的一种适合铁力市的农业创新栽培技术,是把铁力市精耕细作与现代机械化大农业相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充分体现了农业科学的发展观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的一个具体步骤。抛秧相关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对于水稻抛秧在稻区的应用和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全部实现机械系列化和自动化,还需要在先进技术和机械创新上下功夫,使这个生产体系逐步完善升华,使其进一步完善,指导铁力市农业生产,使粮食生产水平晋升一个新的台阶,栽培技术上升一个新的阶段。由于水稻抛秧后至秧苗扎根立苗前,田间不建水层,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对杂草特别是稗草种子的萌发与生长极为有利,因此杂草的发生数量明显多于普通插秧移栽稻田,而且发生高峰提前,杂草的大田生长为害时间拉长,对水稻的危害加重。农艺除草措施。①实行水旱轮作,适时翻耕,提前诱发灭草,铲埂清沟,净种除杂。②抛秧时要力求均匀,早生快发,形成繁茂的群体,抑制杂草滋生。③利用工作道下田人工拔除杂草。(2)化学除草。杂草发生严重的稻田必须进行化学除草。抛秧前须用药剂封闭,抛秧前期(抛秧后10天以内)施用,以防除一年生杂草为主;中期(水稻分蘖期)施用,以防除多年生杂草为主。抛秧立苗后,即抛秧后5—7天是本田杂草大量集中萌发时期,抓住这一时机,浅水层施药进行土表封闭处理。
刘岩[9](2010)在《播种密度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对本田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东农04-18(穗数型)、东农423(穗重型)2品种为试材,于2008-2009年在东北农业大学香坊实验实习基地进行。试验以水稻秧苗播种密度为切入点,对水稻不同播种密度下对秧苗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不同素质的秧苗移栽本田后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以及RVA等表现的影响的研究,为提高黑龙江稻作区的粮食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试验设置3个播种密度:60g/m2、180g/m2和300g/m2,研究不同播种密度对水稻苗期的形态、生理生化影响,以及移栽本田后水稻的生长发育、最终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叶龄的生育进程产生影响。供试品种东农04-18中,播量为180g/m2、300g/m2叶龄明显要滞后60g/m2处理中的叶龄,叶龄分别平均滞后了0.11、和0.85个;东农423中也很明显,播量为180g/m2、300g/m2分别比播量60g/m2滞后0.2和0.72个。在苗期生长阶段,在60g/m2密度处理下,秧苗生育进程最快。2.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株高影响较小,在整个育秧阶段,各处理差异都不显着;秧苗的叶面积、总根数、白根数、发根力和分蘖数随着播种密度的降低而增加,培育壮秧必须稀播,适当降低播种密度能够促进秧苗个体发育,培育带蘖壮秧,移栽后通过提高植株的分蘖力从而减少每穴的苗密度,起到以蘖代苗的作用。3.2品种播量为60g/m2处理中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且充实度高。在60g/m2的播种密度下秧苗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最高,SOD、POD保护性酶活性在播量为60g/m2的处理中也显着高于其它密度处理。4.随着播种密度的降低,2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均有大幅度的上升,整个育秧阶段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呈显着差异。说明在60g/m2密度处理下能够使秧苗群体内含有更多直接利用的有效氮素,有利于壮苗的形成。不同播种密度下秧苗全氮含量也存在差异。5.不同播种密度下,秧苗根系活力的变化规律都呈现先增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东农04-18中,60g/m2处理秧苗的根系活力显着高于其它两处理,其它两播量处理差异不大,60g/m2处理的根系活力比180g/m2处理高13.19%,比300g/m2处理高17.8%;东农423中,60g/m2处理的根系活力比180g/m2处理高8.4%,比300g/m2处理高43.77%。6.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随播种密度的降低,大田分蘖期以及分蘖高峰期略有提前,但抽穗期各处理差异不明显。带蘖壮秧比无蘖弱秧移栽本田后单株成穗率高,两品60g/m2处理中的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数最多,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增产极显着。7.2品种秧苗不同播种密度处理对大田各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存在明显差异。抽穗后东农04-18,60g/m2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180g/m2和300g/m2处理;东农423中,60g/m2处理干物质积累量也明显高于180g/m2和300g/m2处理。成熟期后,经济系数也以2品种60g/m2处理下分别为52.43%、53.14%最高。8.适当降低播种密度增产明显。本试验两2品种均以播种密度60g/m2的秧苗处理产量最高。东农04-18,60g/m2处理产量为10285.88kg/hm2,比180g/m2增产7.1%,比300g/m2增产17.6%,结果极显着;东农423中60g/m2处理产量为10687.79kg/hm2,比180g/m2处理增产10.9%,比300g/m2处理增产20.8%。9.不同播种密度对稻米营养品质有一定影响。东农04-18中60g/m2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两处理,180g/m2与300g/m2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蛋白质含量东农04-18,60g/m2处理处理显着低于其它两处理,180g/m2与300g/m2处理之间差异不大;东农423,60g/m2处理中直链淀粉含量也显着高于其它两处理,且蛋白质含量低于180g/m2与300g/m2处理,可以看出不同秧苗素质对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有很大的影响。10.在RVA谱特性分析中表明,适当降低播种密度可以提高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以及峰值时间。
王平[10](2009)在《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文中提出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甲烷(CH4)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2005年大气中CH4浓度为1774 ppb,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1059 ppb,但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其增长速率呈下降趋势。灌溉稻田是大气中CH4的重要来源。中国作为水稻生产大国,其稻田对全球CH4排放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近50多年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农业管理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研究表明,有机肥是稻田甲烷产生的重要基质来源。毫无疑问,水稻种植面积和施肥结构等的变化必然影响我国稻田CH4排放量。估计我国的稻田CH4排放量,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不仅对于我国的科学研究和国家利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内容之一,有助于评价我国水稻生产在区域稻田甲烷排放中的作用,同时为有效制定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为:通过调研我国1955-2005年水稻生产农业耕作变化数据库,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CH4排放的情况,并分析中国稻田CH4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水稻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户问卷调查,结合现有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规则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建立了包括1950s-1990s中国水稻田农业耕作变化数据库,包括水稻种植面积、产量、有机肥施用量及结构、化肥施用量及类型、水分管理方式等要素;在已建立的1950s-1990s中国水稻田农业耕作变化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水稻种植制度区划,估算了中国稻田历年外源有机碳投入情况;将我国不同区域水稻生产及其与CH4排放有关的数据和其他输入参数代入CH4MOD运行,估算1955-2005年稻田甲烷排放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5-2005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变化极其明显。1950s中后期为31.1×106hm2左右,至1960s下降到29.2×106hm2左右;其后稳步上升,至1970s达到历史最高,约34.9×106hm2,这主要是由于大力推广双季稻,1950s中期双季稻种植面积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1970s中期超过70%;由于双季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70s中期以后全国水稻面积下降,2001-2005年平均种植面积为28.4×106hm2,双季稻面积所占比例在45%左右。1955~2005年间中国水稻田外源有机碳投入持续增加。1950s-2000s每个年代的平均有机碳投入分别为2.96、3.00、3.41、3.64、3.83和4.28 tC·ha-1.其中来源于秸秆根茬的有机碳投入呈增加趋势;而来源于农家肥的有机碳投入则呈降低趋势,其占总投入比例从1950s的77.7%降低到2000s的37.2%;绿肥有机碳投入占总有机碳投入比例不高,其变化范围为1.5%-8.5%,基本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水稻田有机碳投入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华中和华南地区,近50年其范围基本保持在2.88~5.61 tC·ha-1,而低水平投入区则在东北、西北区投入水平变化范围为1.11~2.47 tC·ha-1。来源于秸秆根茬的有机碳投入增加是稻田有机肥投入增加的重要原因。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稻田秸秆根茬有机碳投入为0.63 t Cha-1,约占总投入的20.4%,到二十一世纪初期,秸秆根茬有机碳投入为2.64 t Cha-1,约占总有机碳投入的61.1%。秸秆根茬投入增加是秸秆还田率提高和作物产量增加的共同作用。近50年来中国大陆水稻生长季甲烷排放总体呈增加趋势,1960-1975年增加速率最快,年均增加167Gg;自1970s中期开始增加速率减缓,年均增加量54Gg。1960s、1970s、1980s和1990s年均排放量分别为3.18±0.53、4.71±0.27、5.21±0.24和5.79±0.34Tg/yr,2000-2005年平均排放量为6.25±0.36Tg/yr。由于未考虑杂交稻种植和化肥氮施用对CH4排放的影响,估计值可能偏高。中国稻田CH4排放具有较强的时空变异性。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江苏和安徽省,约占全国稻田甲烷排放总量的73%。在区域水平上,我国各水稻种植区CH4排放总量自1950s以来均呈增加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中和华南地区稻田CH4排放的增加趋势减缓,但1980-2005年间东北三省CH4排放增加显着,这主要归因于该区水稻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和气温升高。本研究通过覆盖中国主要水稻种植区的水稻农业耕作农户问卷调查,建立了1950s-1990s中国水稻农业基础耕作变化基础数据库。将稻田甲烷排放模型CH4MOD和GIS空间化数据库结合,模拟估计了中国大陆1955-2005年水稻生长季稻田甲烷排放量,研究了较长时间序列内中国稻田CH4排放的时空变异规律,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稻田CH4排放的过去,这将有助于我们评价中国水稻历史生产在区域稻田CH4排放中的贡献,同时可以为制定有效温室气体的减排措施提供科学支持。
二、水稻肥床旱肓秧田的几种高效种植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肥床旱肓秧田的几种高效种植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东海县水稻种植模式变迁及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麦套稻 |
1.1 特点 |
1.2 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
2 手栽稻 |
2.1 特点 |
2.2 病虫害发生情况 |
2.2.1 纹枯病。 |
2.2.2 稻瘟病。 |
2.2.3 稻曲病。 |
2.2.4 水稻条纹叶枯病。 |
2.2.5 水稻白叶枯病。 |
2.2.6 飞虱。 |
2.2.7 螟虫。 |
2.2.8稻纵卷叶螟。 |
3 抛秧 |
3.1 特点 |
3.2 病虫害发生情况 |
4 机插秧 |
4.1 特点 |
4.2 病虫害发生情况 |
5 直播稻 |
5.1 特点 |
5.2 病虫害发生情况 |
5.2.1 纹枯病。 |
5.2.2 白叶枯病。 |
5.2.3 螟虫。 |
6 结语 |
(2)双季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三种早晚季搭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关于水稻栽培方式的研究进展 |
1.3.1 育秧移栽的研究进展 |
1.3.2 直播栽培的研究进展 |
1.3.3 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3 观测项目及方法 |
2.3.1 生育期 |
2.3.2 分蘖与成穗动态 |
2.3.3 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 |
2.3.4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3.5 经济效益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栽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
3.1.1 栽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
3.1.2 栽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3.2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
3.2.1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
3.2.2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3.3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粳稻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
3.3.1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粳稻产量的影响 |
3.3.2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粳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栽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
4.2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模式的产量影响 |
4.3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粳稻模式的产量影响 |
4.4 栽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4.5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模式经济效益的影响 |
4.6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粳稻模式经济效益的影响 |
4.7 需要进一步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水稻-洋葱高效栽培模式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种植模式与经济效益 |
1.1 种植模式 |
1.2 经济效益 |
2 品种选择 |
3 栽培技术 |
3.1 水稻栽培 |
3.1.1 育秧。 |
3.1.2 整地。 |
3.1.3 移栽。 |
3.1.4 肥料运筹。 |
3.1.5 水分管理。 |
3.1.6 病虫害防治。 |
3.2 洋葱栽培 |
3.2.1 育苗。 |
3.2.2 整地。 |
3.2.3 移栽。 |
3.2.4 肥料运筹。 |
3.2.5 水分管理。 |
3.2.6 收获贮藏。 |
3.2.7 病虫害防治。 |
4 结语 |
(4)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主要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4.1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进展 |
1 国内外粳稻生产概况 |
2 南方稻区“籼改粳”研究进展 |
2.1 江苏省 |
2.2 安徽省 |
2.3 浙江省 |
2.4 南方其它稻区 |
3 籼、粳稻生产力 |
3.1 籼、粳稻产量形成及生育特性研究 |
3.2 籼、粳稻品质及效益的研究 |
4 水稻超高产 |
4.1 水稻超高产的提出及其研究进展 |
4.2 水稻超高产产量等级的确定 |
4.3 水稻超高产形成特征 |
4.3.1 双季晚籼 |
4.3.2 单季粳稻 |
4.3.3 双季晚粳 |
5 水稻氮肥精确运筹研究 |
5.1 双季晚籼 |
5.2 单季粳稻 |
5.3 双季晚粳 |
6 水稻栽培方式研究概况 |
6.1 手栽稻 |
6.2 抛栽稻 |
6.3 机插稻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双季晚粳生产力及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叶面积 |
1.3.2 干物质 |
1.3.3 株型 |
1.3.4 叶片SPAD值 |
1.3.5 倒伏特性 |
1.3.6 产量 |
1.3.7 温光利用 |
1.3.8 稻米品质 |
1.3.9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晚粳稻生产力 |
2.1.1 产量及其结构 |
2.1.2 品质特征 |
2.1.3 生产效益特征 |
2.2 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主要生态生理特征 |
2.2.1 生育期及温光利用 |
2.2.2 群体茎蘖动态及成穗率 |
2.2.3 株型特征及粒叶比 |
2.2.4 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 |
2.2.5 结实期根冠比、剑叶SPAD值及抗倒伏性 |
3 讨论 |
3.1 双季晚粳稻生产力特征及品种间差异 |
3.2 双季晚粳生产力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 |
3.3 双季晚粳高产栽培技术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2.1 茎蘖动态 |
1.2.2 干物质及叶面积的测定 |
1.2.3 根干重和伤流液测定 |
1.2.4 产量的测定 |
1.2.5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构成因素 |
2.2 各生育期群体茎蘖数 |
2.3 叶面积指数、光合势 |
2.4 干物质积累 |
2.5 抽穗期叶面积组成与粒叶比 |
2.6 抽穗后期光合物质生产 |
2.7 根冠比与根系伤流量 |
2.8 氮素吸收量 |
3 讨论 |
3.1 关于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 |
3.2 关于双季晚粳超高产群体特征与指标 |
3.3 关于双季晚粳超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生育期和气象资料 |
1.4.2 茎蘖动态 |
1.4.3 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的测定 |
1.4.4 株型 |
1.4.5 根干重和伤流液的测定 |
1.4.6 产量测定 |
1.5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温光利用 |
2.1.1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 |
2.1.2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及安全性 |
2.1.3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温光利用 |
2.2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群体质量 |
2.2.1 产量及构成 |
2.2.2 群体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 |
2.2.3 群体叶面积 |
2.2.3.1 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 |
2.2.3.2 群体光合势 |
2.2.3.3 抽穗期群体叶面积组成与粒叶比 |
2.2.4 群体干物重 |
2.2.4.1 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 |
2.2.4.2 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生产 |
2.2.4.3 单茎茎鞘重与茎鞘物质输出率 |
2.2.5 抽穗期株型特征 |
2.2.6 群体根系 |
2.2.6.1 根系干重及根冠比 |
2.2.6.2 根系伤流量与颖花根流量 |
3 讨论 |
3.1 有关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讨论 |
3.2 有关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构成因素的讨论 |
3.3 有关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群体特征的讨论 |
3.3.1 群体茎蘖动态与茎蘖成穗率 |
3.3.2 群体叶面积和光合势 |
3.3.3 群体的物质生产与积累 |
3.3.4 群体根系特征 |
3.4 季晚粳适宜栽培方式及其搭配品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双季晚粳氮肥精确运筹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茎蘖动态 |
1.4.2 叶面积指数测定 |
1.4.3 干物质与氮素 |
1.4.4 产量测定 |
1.4.5 稻米品质测定 |
1.5 计算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粳稻产量及形成影响 |
2.1.1 产量总体变异 |
2.1.2 产量及其构成 |
2.1.3 茎蘖动态 |
2.1.4 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
2.1.5 群体干物质积累 |
2.2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粳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2.2.1 不同处理对氮素吸收影响 |
2.2.2 不同处理对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 |
2.3 不同氮肥运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3.1 加工品质 |
2.3.2 外观品质 |
2.3.3 蒸煮食味及营养品质 |
2.3.4 淀粉RVA谱特性 |
3 讨论 |
3.1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粳稻产量及形成的影响 |
3.2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粳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 氮肥运筹对双季晚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 |
1.1 双季晚粳生产力特征及其生态生理特征 |
1.2 双季晚粳超高产形成特征 |
1.3 双季晚粳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形成特征 |
1.3.1 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及温光利用 |
1.3.2 不同栽培方式群体特征 |
1.4 双季晚粳高产氮肥精确运筹 |
2 讨论 |
2.1 关于双季稻区适宜晚粳稻品种的选择与利用 |
2.2 关于双季晚粳适宜栽培方式选择 |
2.3 关于双季晚粳基本苗的确定 |
2.4 关于双季晚粳氮肥的精确运筹 |
3 创新点 |
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扩散与迁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灰飞虱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
1.1 寄主 |
1.2 越冬 |
1.3 生活史 |
1.4 生活习性 |
1.5 翅型与迁飞的关系 |
2 发生及传毒 |
2.1 发生概况 |
2.2 发生与带毒率 |
2.2.1 暴发成灾原因 |
2.2.2 传毒及带毒率 |
2.2.3 防治 |
3 灰飞虱迁飞规律研究现状 |
3.1 迁移扩散 |
3.2 起飞 |
3.3 国内外灰飞虱迁飞性研究进展 |
4 苏皖江淮地区整体情况 |
4.1 地理位置 |
4.2 气候条件 |
4.3 耕作制度 |
4.4 小麦及水稻品种 |
5 稻飞虱迁飞研究原理与方法 |
5.1 同期突发 |
5.2 卵子发生与飞行共轭 |
5.3 雷达观测 |
5.4 标记回收 |
5.5 利用模型轨迹回推 |
5.6 气象分析 |
6 迁飞昆虫飞行能力影响因素 |
6.1 外部环境因素 |
6.1.1 温度 |
6.1.2 相对湿度 |
6.1.3 风 |
6.1.4 光照 |
6.1.5 取食与食料条件 |
6.2 内在因素 |
6.2.1 日龄 |
6.2.2 性别 |
6.2.3 交配 |
6.2.4 种群自然性 |
7 小型迁飞昆虫飞行能力研究方法及进展 |
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8.1 目的与意义 |
8.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安徽江淮地区灰飞虱的春季迁飞与扩散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虫情数据 |
1.1.1 系统田设置 |
1.1.2 系统调查与系统解剖 |
1.1.3 灯诱与逐时卵巢解剖 |
1.2 气象资料 |
1.3 轨迹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灯诱虫量动态及虫源性质 |
2.1.1 灯诱虫量动态 |
2.1.2 灯诱雌虫卵巢发育结构 |
2.2 田间虫量动态及虫源性质 |
2.2.1 麦田种群动态、虫源性质与翅型分化 |
2.2.2 秧田虫量动态及虫源性质 |
2.3 灰飞虱迁入峰日气象背景及虫源分析 |
2.3.1 2010年6月5日迁入峰 |
2.3.2 2010年6月12日迁入峰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灯诱虫情可以代表本地灰飞虱种群迁入迁出动态 |
3.2 灰飞虱迁飞的判定 |
3.3 春季高空气流的多变性决定灰飞虱迁飞规律的不稳定性 |
第三章 江苏江淮地区灰飞虱迁飞与扩散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虫情数据 |
1.2 气象资料 |
1.3 第一代虫峰种群性质分析 |
1.4 轨迹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第一代虫关键期灯诱虫情 |
2.2 第一代虫关键期秧田虫情 |
2.3 灯诱峰种群性质 |
2.4 峰日个例分析 |
2.4.1 2006年5月28-30日张家港迁出峰 |
2.4.2 2006年6月8日张家港、武进迁出峰 |
2.4.3 2007年5月23日武进迁入峰 |
2.4.4 2007年5月25、27日张家港迁出峰 |
2.4.5 2007年6月5日仪征迁出峰 |
2.4.6 2008年5月16-20日仪征迁入峰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灰飞虱的飞行能力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吊振飞行试验设计 |
1.3 迁飞型的确定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灰飞虱种群中迁飞型与居留型的分化 |
2.2 不同性别灰飞虱振翅能力的比较 |
2.3 不同日龄灰飞虱的振翅能力 |
2.4 交配对灰飞虱雌虫的飞行能力影响 |
2.5 灰飞虱各类型振翅时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论 |
1.1 安徽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与扩散 |
1.2 江苏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与扩散 |
1.3 灰飞虱的飞行能力 |
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机插粳稻群体特征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栽培方式的现状分析 |
2 机插秧水稻的研究应用历程 |
2.1 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机械化生产概况 |
2.2 我国机插水稻的研究应用历程 |
2.3 新型水稻插秧机的应用与发展 |
2.4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应用与发展 |
3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研究进展 |
3.1 高产水稻穗粒结构特点 |
3.2 水稻干物质积累研究进展 |
4 水稻高产氮肥运筹研究进展 |
4.1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2 氮肥运筹对水稻氮素的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4.3 机插水稻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
5 机插水稻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改进及研究现状 |
5.1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研究现状 |
5.2 栽插密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6.1 通过对水稻不同种植方式(人工手栽稻、机直播、抛秧、机插秧)的对比分析,明确机插稻的优势 |
6.2 通过不同产量水平机插水稻调查研究,明确机插水稻产量限制因子和高产机插水稻群体特征 |
6.3 明确机插水稻培育壮秧的影响因素 |
6.4 明确机插高产精确定量施氮参数,以及高产氮肥运筹 |
6.5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基本苗定量 |
7 技术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方法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不同种植方式对茎蘖消长动态及成穗率的影响 |
2.3 不同种植方式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4 不同种植方式对氮素吸收特性的影响 |
2.5 不同种植方式对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
2.6 不同种植方式的生产成本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机插粳稻产量限制因子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 通径分析模型与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调查点及高产方产量及穗粒结构比较 |
2.2 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比较 |
2.3 点上调查方及高产方产量结构通径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1 机插常规粳稻高产栽培的限制因子 |
3.2 穗数成为主要限制因子的原因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土壤情况 |
1.2 供试品种及落谷情况 |
1.3 试验设计 |
1.4 考察、测定项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 管水方式与机插秧苗素质 |
2.3 旱秧壮秧剂及其用量与秧苗素质 |
5 小结与讨论 |
5.1 适宜播量是确保培育机插健壮秧苗的的关键前提 |
5.2 合理的肥水运筹是培育机插健壮秧苗重要措施 |
5.3 有关延长秧龄、增加秧龄弹性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机插水稻适宜基本苗计算定量参数的获取与验证 |
1 水稻机插栽培设计系统基本苗计算定量参数的获取 |
1.1 基本苗定量参数获取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1.2 基本苗定量参数获取的试验结果 |
2 水稻机插栽培设计系统基本苗计算定量参数的验证 |
2.1 基本苗定量参数验证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2.2 基本苗定量参数验证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机插水稻适宜基本苗计算定量参数的获得 |
3.2 机插水稻设计栽培系统的特点评价及基本苗计算参数的验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机插粳稻养分吸收分配特征与精确施肥参数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机插粳稻示范方不同产量等级干物质积累动态比较 |
2.2 机插粳稻示范方不同产量等级氮磷钾积累动态比较 |
2.3 机插粳稻示范方不同产量等级氮磷钾分配比较 |
2.4 机插粳稻百公斤籽粒养分需求量 |
2.5 机插粳稻土壤养分供应特点 |
3 讨论 |
3.1 机插常规粳稻高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3.2 机插常规粳稻高产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特征 |
3.3 机插常规粳稻高产氮素定量参数研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氮肥运筹对机插粳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运筹对机插粳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氮肥运筹对机插粳稻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2.3 氮肥运筹对机插粳稻不同阶段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2.4 氮肥运筹对机插粳稻氮素积累量、利用率和百公斤籽粒需氮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穗肥比例对江苏机插粳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 基肥与分蘖肥比例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 机插粳稻群体特性 |
1.2 机插粳稻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深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7)机插双季杂交稻育秧技术与晚稻不同插秧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机插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
2 机插稻育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
2.1 播种量对机插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2 水肥管理对机插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3 床土培肥对机插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4 床土类型对机插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5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机插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6 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2.7 秧苗素质对大田生长和产量形成影响 |
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机插双季杂交早稻育秧关键技术研究 |
1 试验方案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和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播种量对机插双季杂交早稻秧苗生育特性的影响 |
2.2 不同床土类型对机插双季杂交早稻秧苗生育特性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三章 机插双季杂交晚稻育秧关键技术研究 |
1 试验方案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和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播种量对机插双季杂交晚稻秧苗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2.2 不同床土培肥量对机插双季杂交晚稻秧苗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2.3 不同床土类型对机插双季杂交晚稻秧苗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3 小结 |
第四章 育秧技术、插秧方法对双季杂交晚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
1 试验方案 |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和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出苗率和成秧率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机插质量的影响 |
2.5 不同处理对分蘖动态及成穗率的影响 |
2.6 不同处理对总物质生产量的影响 |
2.7 不同处理对LAI及叶片SPAD值的影响 |
2.8 不同处理对氮素积累的影响 |
2.9 不同处理对茎鞘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1 适宜播种量是确保培育机插健壮秧苗的的关键前提 |
2 机插稻育秧床土的选择及床土培肥量的确定 |
3 双季稻机插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铁力市水稻抛秧技术及杂草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动态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水稻种植现状 |
1.2.2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
1.2.3 水稻田杂草的防治历史与现状 |
1.2.4 水稻田杂草防治与杂草抗药性产生情况 |
1.2.5 水稻田杂草群落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2章 铁力市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现状和技术特点 |
2.1 铁力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
2.1.1 培育壮秧 |
2.1.2 抛秧质量 |
2.1.3 抛秧稻水层管理 |
2.1.4 施肥试验 |
2.1.5 水稻抛秧技术特点 |
2.2 寒地水稻抛秧技术要点 |
2.2.1 育苗前准备 |
2.2.2 大棚大钵体培育壮苗 |
2.2.3 本田抛秧技术 |
2.2.4 抛秧后的管理 |
2.3 铁力市水稻抛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 |
2.3.1 铁力市基本情况 |
2.3.2 推广应用情况 |
2.4 寒地水稻抛摆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
2.4.1 秧苗内在素质好 |
2.4.2 返青快有利于适时插秧,充分利用积温 |
2.4.3 抛秧分蘖节位低、分蘖多、成穗率高 |
2.4.4 有利于合理密植,保证公顷穴数和基本苗数 |
2.4.5 产量高效益好节省成本 |
第3章 水稻抛秧田杂草防治试验效果 |
3.1 水稻抛秧田杂草发生特点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抛秧田杂草种类 |
3.1.3 抛秧田主要杂萆田间消长动态 |
3.2 抛秧田杂草防除试验 |
3.2.1 试验地点 |
3.2.2 供试药剂 |
3.2.3 试验设计 |
3.2.4 试验结果分析 |
3.3 水稻抛秧杂草的防治方法 |
3.3.1 抛秧田杂草化学防除配套技术 |
3.3.2 稻稗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水稻抛秧技术规程 |
致谢 |
(9)播种密度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对本田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秧苗素质(外部形态)衡量的标准 |
1.1.1 衡量秧苗素质的标准 |
1.2 影响秧苗素质因素及秧苗生理研究进展 |
1.2.1 秧田播种量 |
1.2.2 秧田日数 |
1.3 秧苗素质对产量的影响 |
1.4 抗氧化保护性物质 |
1.5 旱育模式对秧苗生理活性影响 |
1.6 旱育模式对秧苗根系的影响 |
1.7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
1.8 水稻大田群体栽培方式及栽培密度 |
1.9 水稻稻米品质 |
1.10 试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秧苗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
2.3.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3.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2.3.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2.3.4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2.3.5 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3.6 根系氧化力的测定 |
2.3.7 秧苗全氮的测定 |
2.3.8 脯氨酸含量测定 |
2.3.9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3.10 大田分蘖动态调查 |
2.3.11 考种与测产 |
2.3.12 品质测定 |
2.4 统计和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密度处理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2 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1 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叶绿素的影响 |
3.2.2 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SOD酶活性的影响 |
3.2.3 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POD酶活性的影响 |
3.2.4 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3.2.5 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6 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7 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根系氧化力的影响 |
3.2.8 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 |
3.2.9 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播种密度对大田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
3.3.1 不同秧苗素质对大田分蘖动态的影响 |
3.3.2 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
3.3.3 不同播种密度对大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 不同播种密度对稻米品质和RVA谱的影响 |
3.4.1 不同播种密度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3.4.2 不同播种密度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3.4.3 RVA谱特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4.2 不同播种密度对秧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4.3 不同播种密度对大田分蘖动态的影响 |
4.4 不同播种密度对大田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
4.5 不同播种密度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全球变化与大气中的CH_4 |
1.1.2 大气CH_4的源、汇分布 |
1.1.3 稻田CH_4排放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稻田甲烷产生、氧化、排放的机理 |
1.2.2 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因素 |
1.2.3 稻田甲烷排放模型及估算 |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基础数据库 |
2.2.2 中国水稻种植制度和稻田有机碳投入估算 |
2.2.3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估计方法 |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1955-2005年中国水稻种植制度和稻田有机碳投入的时空变化 |
3.1 我国水稻种植制度和种植面积变化 |
3.2 稻田有机碳投入的时空变化 |
3.2.1 时间变化特征 |
3.2.2 空间分布特征 |
3.2.3 稻田有机碳投入估算输入数据与文献调研数据的一致性比较 |
3.3 小结 第四章 1955-2005年中国稻田CH_4排放的时空变化研究 |
4.1 1955-2005年中国稻田CH_4排放时间变化 |
4.2 1950s和2000s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变化 |
4.3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 不同水稻种植区稻田甲烷排放变化 |
4.5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
5.1 稻田甲烷排放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 |
5.1.1 氮肥施用与稻田CH_4排放 |
5.1.2 水稻品种与稻田CH_4排放 |
5.1.3 有机碳的转化比例 |
5.1.4 作物秸秆根茬有机碳投入量计算的不确定性分析 |
5.1.5 模型输入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
5.2 不同学者对中国稻田CH_4排放估算结果的比较 |
5.3 中国稻田CH_4排放不同估算方法的结果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特色与新的认识 |
6.2.1 研究特色 |
6.2.2 新的认识 |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水稻肥床旱肓秧田的几种高效种植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海县水稻种植模式变迁及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J]. 陆珍珍,李毅,陈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21(08)
- [2]双季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三种早晚季搭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影响研究[D]. 徐小健.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3]水稻-洋葱高效栽培模式关键技术[J]. 刘胜环,章泳,马定邦,赵必奎.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6)
- [4]双季晚粳高产形成特征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 张军. 扬州大学, 2013(04)
- [5]江淮地区灰飞虱的迁移扩散与迁飞[D]. 王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6]机插粳稻群体特征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D]. 于林惠.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7]机插双季杂交稻育秧技术与晚稻不同插秧方法的研究[D]. 张结刚. 江西农业大学, 2011(01)
- [8]铁力市水稻抛秧技术及杂草防治效果研究[D]. 杨国利. 黑龙江大学, 2010(07)
- [9]播种密度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对本田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刘岩.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4)
- [10]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D]. 王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