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用药策略及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崔玉梅[1](2021)在《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感染后一般表现出发病快和病程短等急性感染症状。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上已经出现了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其已对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程度更深和范围更广。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在畜禽体内及其相关环境中较高,如在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和泌尿系统相关致病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针对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在防控细菌感染过程中,掌握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同样至关重要。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期或其进入生长后期主要表达如成孔毒素、超抗原外毒素和细胞毒性酶等破坏宿主细胞获取营养物质或干扰宿主免疫细胞功能的分泌型毒力因子。针对细菌主要毒力因子Hla进行有效抑制可有效缓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机体组织细胞造成损伤。这一抗毒力策略已得到科研人员广泛认可和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筛选发现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提高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Hla的生物学活性。因此,本研究首先针对丹参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通过超声提取法、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法优选了最佳提取工艺,即用20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通过对丹参中隐丹参酮提取工艺的摸索和优化,初步得到了丹参提取物,其主要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为0.33%、0.05%、0.44%和9.02%。本研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等确定了丹参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与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多种不同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丹参提取物与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噻吩钠和硫酸多黏菌素B等联合对典型MRSA菌株USA300的协同指数FIC均小于0.5,表明丹参提取物与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作用具有广谱性。进一步研究确定隐丹参酮或丹酚酸B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具有显着的协同抗菌作用(FIC<0.5),丹参酮Ⅰ或丹参酮ⅡA与硫酸庆大霉素仅有相加作用或无效。丹参提取物在亚抑菌浓度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生长无显着影响,与单独药物处理相比,1/4×MIC的硫酸庆大霉素和丹参提取物联合后10 h之内可将处理孔中的受试菌全部杀死。通过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和细胞毒性检测等试验确定了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抑制Hla的溶血活性和保护细胞损伤作用。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浓度为8μg/m L及以上时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上清中Hla和原核表达的重组Hla的溶血活性作用。其主要成分隐丹参酮浓度在2μg/m L时可显着抑制Hla的溶血活性。活死细胞染色试验和LDH试验结果显示当丹参提取物浓度达到128μ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介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在对丹参提取物有效成分全面分析和对主要辅料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参考上市的类似产品的处方组成制备了丹参提取物注射液,最终确定以丹参提取物为主成分,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苯甲醇为抑菌剂,聚山梨酯-80为增溶剂,成功制成了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并对丹参提取物注射液进行了初步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考察。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后治疗效果更佳,可显着缓解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肺组织中的菌落定殖以及改善肺组织的炎症程度。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注射给予小鼠腹腔注射5400 mg/kg仍未出现任何动物死亡,处死小鼠并解剖未发现明显的眼观病理变化,说明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进一步通过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蛋雏鸡人工感染模型,对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中剂量(0.4 m L/kg)和高剂量(0.8 m L/kg)可显着提高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蛋雏鸡的治疗效果。为后续开展扩大临床试验和靶动物安全性试验奠定前期试验基础。综上所述,丹参提取物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显着提高主要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同时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初步获得的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且毒性低。
周永林[2](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梁飞红[3](2021)在《基于EPO信号通路探讨红景天苷对细菌性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细菌性炎症是一个紧迫的健康问题,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抗生素,但鉴于全球耐药菌数量的上升以及抗耐药菌新药的缺乏,亟需探索新的防治策略[1,2]。病原微生物入侵可诱发急性炎症反应,此时宿主自动启动炎症消退,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促宿主炎症消退来治疗细菌性炎症。在自限性炎症中,促炎症消退分子因能抑制炎症、促进组织再生、增强细菌的杀灭和清除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3,4]。因此,挖掘新的炎症消退分子是探索新治疗策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其可能为抗生素疗法提供辅助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以促红细胞生成作用而闻名的糖蛋白激素,通过与EPO受体(EPO Receptor,EPOR)结合刺激骨髓中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5]。有证据表明,巨噬细胞也能表达EPOR,EPO与巨噬细胞上的EPOR结合后能增强凋巨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能力,促进无菌性腹膜炎的炎症消退[6]。但EPO在细菌性炎症消退中是否起作用以及其可能的机制仍有待探索。红景天苷具有抗炎的作用,且有研究表明,红景天苷可提升EPO的水平。红景天苷能否通过影响EPO在炎症消退中发挥作用尚未可知。因此,本次课题我们将探索这些问题。方法1、巨噬细胞EPO信号促进大肠杆菌诱导的炎症消退(1)将低剂量大肠杆菌注射到小鼠腹腔中,于0、6、12、24、48和72小时取材,光镜细胞计数观察腹腔灌洗液中总炎症细胞数目,流式检测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比例,平板涂布法计算菌落数,使用细胞因子流式试剂盒检测MCP-1、IL-6、TNF-α、IL-1β、IFN-γ、IL-10含量,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腹腔液中EPO含量,流式检测腹腔炎症细胞细胞膜EPOR表达、胞内Jak2的表达情况。(2)使用大肠杆菌在EPOR-C或EPOR-cKO小鼠中诱导细菌性腹膜炎,于0、6、12、24、48和72小时取材,光镜细胞计数观察腹腔灌洗液中总炎症细胞数目,流式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使用平板涂布法计算菌落数,使用细胞因子流式试剂盒检测MCP-1、IL-6、TNF-α、IL-1β、IFN-γ、IL-10。(3)在低剂量大肠杆菌诱导腹膜炎中,给予rhEPO或PBS治疗,分别于0、6、12、24、48和72小时取材,光镜细胞计数观察腹腔灌洗液中总炎症细胞数目,流式检测中性,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使用平板涂布法计算菌落数,细胞因子流式试剂盒检测MCP-1、IL-6、TNF-α、IL-1β、IFN-γ、IL-10。2、EPO通过PPARγ诱导的CD36促进巨噬细胞以低炎症方式吞噬大肠杆菌(1)将被baclight标志的大肠杆菌与原代巨噬细胞共孵育,采用流式技术检测巨噬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的效果,使用CFSE标志大肠杆菌并与原代巨噬细胞共孵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的效果。(2)用rhEPO或者PBS对EPOR-C和EPOR-cKO巨噬细胞预处理12小时,加入热灭活的大肠杆菌共孵育12小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上清炎症因子MCP-1、IL-6、TNF-α、IL-1β、IFN-γ以及IL-10水平。(3)在注射大肠杆菌的同时给予EPOR-C或EPOR-cKO小鼠腹腔注射rhEPO(5000IU/Kg)或PBS,24小时后取材,使用大肠杆菌抗体检测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效应。(4)在低剂量大肠杆菌诱导腹膜炎中,分别于0、6、12、24、48和72小时,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PPARγ的表达。(5)在体外,使用WT、EPORC或者是EPOR-cKO小鼠巨噬细胞,给予rhEPO或PBS预处理后,将灭活后的大肠杆菌与原代巨噬细胞共孵育,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PARγ的表达水平。(6)在WT、EPORC或者是EPOR-cKO小鼠小鼠中诱导腹膜炎,给予rhEPO或PBS治疗,检测巨噬细胞PPARγ的mRNA或蛋白表达水平。(7)给予PPARγ-C或PPARγ-cKO小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诱导腹膜炎,光镜细胞计数观察腹腔灌洗液中总炎症细胞数目,流式检测中性粒细胞比例,使用平板涂布法计算菌落数;给予EPOR-cKO小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诱导腹膜炎,给予RSG治疗,检测腹腔灌洗液总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菌落数、以及炎症因子。(8)使用大肠杆菌诱导EPOR-CKO、PPARγ-C或PPARγ-cKO小鼠腹膜炎,给予PBS、EPO或者RSG治疗,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作用。在体外,培养EPOR-CKO、PPARγ-C或PPARγ-cKO小鼠原代巨噬细胞,给予PBS、EPO或者RSG处理后,将荧光标志后的大肠杆菌与细胞共孵育,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作用。(9)在低剂量大肠杆菌诱导的腹膜炎中,分别于0、6、12、24、48和72小时取材,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CD36的表达。(10)在体外,培养WT、EPOR-C、EPOR-cKO、PPARγ-C或PPARγ-cKO小鼠巨噬细胞,给予PBS、rhEPO、RSG预处理后,将灭活后的大肠杆菌与原代巨噬细胞共孵育,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6的表达水平。(11)在WT、EPOR-C、EPOR-cKO、PPARγ-C或PPARγ-cKO小鼠中使用大肠杆菌诱导腹膜炎,给予PBS、rhEPO或RSG治疗,检测巨噬细胞CD36的表达水平。(12)培养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给予EPO、特异性CD36封闭抗体或同型对照抗体处理后,将大肠杆菌与细胞共孵育,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作用。(13)WT小鼠用大肠杆菌诱导腹膜炎,给予EPO、CD36特异性封闭抗体或同型对照抗体治疗,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比例,检测细菌菌落数以及炎症因子。3、EPO增强抗生素对细菌性炎症的治疗作用(1)采用高剂量大肠杆菌诱导腹膜炎,在给予大肠杆菌后2小时,分别给予EPO,环丙沙星,以及两者组合治疗,检测总炎症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菌落数;取肺部组织进行HE染色。(2)体外培养EPOR-C巨噬细胞或EPOR-cKO巨噬细胞,使用PBS、rhEPO或RSG预处理,加入荧光标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吞噬情况。(3)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来制备小鼠皮肤炎症模型,给予rhEPO或万古霉素单独治疗,或两者组合治疗。取材后光镜下计算总细胞数,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炎症细胞因子MCP-1、IL-6、TNF-α、IL-1β、IFN-γ以及IL-10水平,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细菌菌数,HE染色检测皮肤炎症细胞浸润情况。4、红景天苷通过调控EPO信号抑制细菌性炎症(1)使用PBS或者红景天苷治疗低剂量大肠杆菌诱导的自限性腹膜炎,4、12、24以及48小时取材。光镜下计算总细胞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比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腹膜炎炎症因子MCP-1、IL-6、TNF-α、IL-1β、IFN-γ以及IL-10水平。(2)高剂量大肠杆菌诱导消退延迟炎症,单独使用红景天苷或者环丙沙星治疗,或联合两者治疗,24小时后取材,光镜下计算总细胞数;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MCP-1、IL-6、TNF-α、IL-1β、IFN-γ以及IL-10水平;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细菌菌落数。(4)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来制备小鼠皮肤炎症模型,给予红景天苷或万古霉素单独治疗,或两者组合治疗。取材后光镜下计算总细胞数,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比例以及炎症细胞因子MCP-1、IL-6、TNF-α、IL-1β、IFN-γ以及IL-10水平,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细菌菌数,HE染色检测皮肤炎症细胞浸润情况。(5)给予小鼠腹腔注射PBS或红景天苷,24小时后取材,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或腹腔液中的EPO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EPOR水平。(6)体外培养WT巨噬细胞,使用PBS、红景天苷预处理48小时,加入荧光标志的大肠杆菌孵育,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效果。结果1、在自限性大肠杆菌小鼠模型中,EPO浓度明显高于未接种大肠杆菌的小鼠。此外,存在于巨噬细胞而不是中性粒细胞的EPOR,在炎症消退前持续地积聚。EPOR下游唯一的直接信号分子,磷酸化JAK2也与EPOR保持同步表达增加。EPOR-cKO小鼠在接种大肠杆菌后,出现了延迟消退的现象,而外源性的EPO则可以促进细菌性炎症消退。2、EPO没有直接的抗菌活性。体内外实验证明,EPO增加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同时抑制了促炎因子MCP-1、IL-6和TNF-α的表达。EPOR-cKO小鼠的吞噬大肠杆菌能力降低,促炎因子MCP-1、IL-6和TNF-α表达上升。巨噬细胞清除大肠杆菌过程中,EPO诱导巨噬细胞PPARγ的表达,EPOR-cKO小鼠中PPARγ的mRNA以及蛋白水平都明显下降。巨噬细胞EPOR基因缺失会导致对大肠杆菌的摄取减少,而PPARγ的激动剂RSG则可以恢复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功能。巨噬细胞PPARγ基因缺失也会降低对大肠杆菌的吞噬功能。在大肠杆菌诱导的腹膜炎过程中,EPO通过PPARγ调节巨噬细胞CD36的表达。CD36特异性封闭抗体能减弱EPO增加的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作用。3、在大肠杆菌诱导的消退延迟腹膜炎中,与单独使用环丙沙星相比,EPO联合环丙沙星联合治疗减少小鼠腹腔灌洗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大肠杆菌菌落计数、MCP-1、IL-6和TNF-α水平。EPO不能直接杀灭金葡菌,但是P0可以显着增强巨噬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作用。而EPOR基因缺失的巨噬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降低。PPARγ激动剂RSG则可以恢复EPOR基因缺失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的小鼠背部皮肤炎症中,EPO和万古霉素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EPO或万古霉素相比,中性粒细胞、细菌菌落数、MCP-1、TNF-α显着降低。4、红景天苷可以促进大肠杆菌诱导的腹膜炎的炎症消退,并且可以抑制高剂量的大肠杆菌感染、金黄色葡球菌感染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红景天苷能够提高小鼠体内EPO含量、腹腔巨噬细胞EPOR蛋白表达以及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吞噬能力。结论1.巨噬细胞EPO信号促进大肠杆菌诱导的炎症消退。2.EPO通过PPARγ诱导的CD36促进巨噬细胞以低炎症方式吞噬大肠杆菌。3.EPO增强抗生素对细菌性炎症的治疗作用。4.红景天苷通过调控EPO信号抑制细菌性炎症。
何穗平[4](2021)在《广州市MSM人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鼻腔定植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广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鼻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MRCoNS)的定植水平,分析MSM人群鼻腔定植CoNS和MRCoNS的影响因素,探究CoNS和MRCoNS菌株的耐药谱和分子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MSM人群CoNS和MRCoNS鼻腔定植及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19年4-8月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岭南伙伴社区支持中心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选取MS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MSM人群相关信息并采集双侧鼻拭子样本。经传统微生物学实验分离鉴定CoNS菌株,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CoNS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凝胶电泳法检测CoNS菌株携带的特异基因、耐药基因和毒素基因;采用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taphylococcal cassette chromosomal mec,SCCmec)分型技术鉴定CoNS菌株的型别特征。MSM人群CoNS和MRCoNS鼻腔定植水平、耐药情况和基因携带情况等用率来描述;CoNS和MRCoNS鼻腔定植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10的变量纳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通过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菌株间的耐药特征和基因携带情况,菌株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与抗菌药物耐药率间的关系用Logistic模型来评估,结果用95%置信区间表示。采用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探讨菌株耐抗菌药物种类数与耐药基因携带数间的关系。数据分析由Stata16.0软件完成,统计学检验P<0.05(双侧)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对象基本特征:研究共纳入911名MSM,平均年龄27.70±3.38岁(范围16-58岁),91.55%为未婚,86.72%为大专及以上学历,705名(77.39%)MSM认同自己性取向为同性恋,788名(86.50%)MSM近半年有同性性行为。CoNS和MRCoNS的定植率及危险因素:911名MSM中,821人(90.12%)鼻腔定植CoNS,485人(53.24%)鼻腔定植MRCoNS。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是MSM人群鼻腔定植CoNS的影响因素,学生和在职的MSM鼻腔CoNS定植风险分别是待业/失业/离退休MSM的5.16倍(P=0.019,95%CI:1.31-20.30)和4.31倍(P=0.007,95%CI:1.49-12.52)。HIV阳性和近半年使用抗菌药物是MSM人群鼻腔定植MRCoNS的危险因素。HIV阳性MSM鼻腔定植MRCoNS的风险是阴性者的2.59倍(P=0.047,95%CI:1.01-6.60),近半年使用抗菌药物的MSM鼻腔定植MRCoNS风险是未使用者的1.89倍(P<0.001,95%CI:1.32-2.70)。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911份鼻拭子样本中共分离出947株CoNS。MSM人群鼻腔CoNS菌株对青霉素(81.10%)、红霉素(68.85%)、克林霉素(42.45%)和替考拉宁(33.37%)的耐药率较高,对利奈唑胺(4.22%)和利福平(2.32%)的耐药率较低。MRCoNS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usceptible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MSCoNS),除利奈唑胺和利福平外,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oNS多重耐药风险是MSCoNS的4.01倍(P<0.001,95%CI:3.05-5.29)。多重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ultidrug-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MDRCoNS)检出率为65.79%,MDRCoNS主要的多重耐药模式为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31.68%)。毒素基因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MRCoNS和MSCoNS主要携带毒素基因sak(71.12%vs.69.37%)、scn(1.94%vs.2.78%)和tst(1.36%vs.1.16%),MRCoNS毒素基因的携带率均高于MSCoNS,但未发现统计学意义。MRCoNS主要携带耐药基因bla Z(76.16%)、lin A(25.00%)和erm(C)(22.87%),除lin A基因外,MRCoNS耐药基因的携带率均高于MSCoNS,且MRCoNS和MSCoNS菌株mec A、bla Z、aac(6’)-aph(2’’)、erm(C)和tet(K)基因携带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on-MDRCoNS毒素基因scn的携带率高于MDRCoNS(3.55%vs.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S与MRCoNS菌株携带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青霉素相关耐药基因,其对应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未携带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CoNS菌株耐抗菌药物种类数与携带的耐药基因数间存在对应关系(χ2=221.19,P<0.001),耐抗菌药物数量为5-6种的CoNS与携带3种耐药基因相关,耐抗菌药物数量>6种与携带4-6种耐药基因相关。SCCmec型别:36.63%MRCoNS的SCCmec为单一型别,主要为III型(8.53%)、IV型(7.17%)和V型(6.40%)。32.95%为组合型,以SCCmec I+IV型(8.91%)、SCCmec II+V型(5.81%)和SCCmec I+IV+V型(4.46%)为主。SCCmec未分型的MRCoNS占37.60%。不同SCCmec型别的MRCoNS在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其中未分型(33.12%)和组合型(38.85%)的耐药率较高。不同SCCmec型别在耐药基因mec A、bla Z、erm(A)和lin A携带率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SCCmec型别为未分型和组合型的MRCoNS耐药基因mec A(39.71%vs.33.14%)、bla Z(37.40%vs.33.33%)和lin A(24.03%vs.46.51%)的携带率较高,而SCCmec IV型erm(A)基因的携带率较高(50.00%)。结论MSM人群中CoNS和MRCoNS鼻腔定植率较高,HIV阳性和近半年使用抗菌药物是MSM人群鼻腔定植MRCoNS的危险因素。CoNS多重耐药率处于国际较高水平,多重耐药模式主要为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MRCoNS主要携带毒素基因sak、scn和tst,耐药基因bla Z、lin A和erm(C),携带耐药基因的MRCoNS菌株相对应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未携带者。SCCmec III型为MRCoNS主要流行菌株,并存在多种SCCmec组合类型,以SCCmec I+IV型为主。
刘一瑾[5](2021)在《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甲氧西林耐药株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初步建立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菌株耐药性目的:分析某院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菌株耐药性变迁,为临床SA血流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某院2012年1月~2019年12月SA血流感染住院患者的药敏数据和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是否行有创操作及预后等),删除年龄<18岁和关键数据缺失的病例后共纳入130例。根据年份将患者分为2012~2015年组(n=43)和2016~2019年组(n=87),对八年来SA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SA耐药性的变迁以及甲氧西林耐药株(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SA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八年来本院共收治成人住院患者406217人次,SA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3.2/10000,从2012年的1.8/10000上升至2019年的3.0/10000,卡方趋势检验分析表明,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2.SA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130例SA血流感染患者中男性88例(67.7%),女性42例(32.3%),平均年龄61.4±17.4岁。其中包括医院获得性感染77例(59.2%),社区获得性感染53例(40.8%)。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40例,30.8%)、肾脏内科(36例,27.7%)、呼吸内科(6例,4.6%)和内分泌科(6例,4.6%)等。114例(87.7%)患者有基础疾病,其中98例(75.4%)患者合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础疾病。以心血管疾病(82例次,63.1%)、肾脏疾病(56例次,43.1%)和糖尿病(51例次,39.2%)最为常见。100例(76.9%)患者感染前行侵袭性操作,包括留置静脉管73例(56.2%)、保留导尿72例(55.4%)和机械通气24例(18.5%),其中有47人次(36.2%)住院期间行两种及以上有创操作。患者的感染主要源于肺部感染59例(45.4%)、血液透析导管感染38例(29.2%)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35例(26.9%)。有7例(5.4%)感染来源不明,39例(30.0%)合并了两种或两种以上部位感染。130例患者中28d预后良好96例(73.8%);预后不良34例(26.2%),其中院内死亡14例(10.8%)。3.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八年来,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均100.0%敏感,耐药率低于30.0%的有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高于60.0%的有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与2012~2015年相比,2016~2019年SA对常用抗菌药物(除苯唑西林和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但其中仅青霉素、红霉素和庆大霉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的检出率为22.3%,随着年度的变迁,MRSA的检出率从2012年的18.6%上升至2019年的2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八年来,该院SA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维持在1.8/10000~4.1/10000,随着年度的变迁,呈现显着上升趋势。2.SA血流感染患者以男性居多,主要分布在ICU和肾脏内科。患者多合并有基础疾病且行侵袭性操作的比例较高,感染来源以肺部和血液透析导管感染为主。3.八年来,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完全敏感,对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保持在30.0%以下,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在60.0%以上。与2012~2015年相比,2016~2019年SA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显着下降,MRSA的检出率无显着性变化。第二部分MRSA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初步建立及评价目的:1.分析MRSA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加强对MRSA感染的防治。2.建立本院MRSA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1.收集某院2012年1月~2020年12月150例SA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2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建模组(n=130),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验证组(n=20)。根据建模组检出的病原菌是否对甲氧西林耐药,将建模组分为对甲氧西林耐药(MRSA组,n=29)组和甲氧西林敏感(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组,n=101)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RSA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得到的独立危险因素的偏回归系数(β值)建立回归方程,即MRSA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β0+危险因素1×β1+危险因素2×β2+…+危险因素X×βX,将模型应用于建模组患者进行Hosmer-Lemeshow检验(P>0.05时拟合较好),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得出感染MRSA的分值临界值。再将模型应用于验证组,观察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符合度。2.选取验证组中确诊SA血流感染前进行过经验性用药的17例患者,根据其经验性用药是否与模型相符,分为恰当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组(n=8)和不恰当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组(n=9),从28d预后、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三个方面,对该模型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MRSA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ICU(OR=5.595,95%CI:2.073~15.100,P=0.001)、医院获得性感染(OR=4.044,95%CI:1.311~12.471,P=0.015)、感染来源≥两个部位(OR=3.421,95%CI:1.225~9.550,P=0.019)和确诊前2周内抗菌药物应用史(OR=3.499,95%CI:1.110~11.028,P=0.033)是MRSA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抗菌药物应用中,确诊前2周内应用三四代头孢菌素(OR=3.120,95%CI:1.124~8.661,P=0.029)与MRSA血流感染有关。2.MRSA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MRSA血流感染风险预测回归方程=-1.427+入住ICU×1.722+医院获得性感染×1.397+感染来源≥两个部位×1.230+确诊前2周内抗菌药物应用史×1.252。经Hosmer-Lemeshow检验P=0.566>0.05,拟合优度较好。ROC曲线下面积(AUC)=0.835(95%CI=0.762~0.908,P<0.001),模型判别敏感度为72.4%,特异度为79.2%,感染MRSA的分值临界值为11.5。验证组在模型下预测的总体准确率为80.0%,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5.7%。3.MRSA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效果评价与不恰当经验抗感染治疗组的临床预后相比,恰当经验抗感染治疗组预后不良和院内死亡的比例降低,住院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两组在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入住ICU、医院获得性感染、感染来源≥两个部位和确诊前2周内抗菌药物应用史是MRSA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2周内应用三四代头孢菌素与MRSA血流感染有关。2.本研究建立的MRSA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分值临界值为11.5,总体有效率较高,可用于临床预测MRSA血流感染。3.采用本研究建立的MRSA风险预测模型,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田莉莉[6](2020)在《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文中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抗生素耐药性全球评估中被列为高度优先类别病原。它能引起一系列疾病,包括败血症、肺炎、心内膜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植入物相关的生物被膜感染。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致病性、感染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抗生素治疗一直是金葡菌感染的首选治疗策略,其广泛应用大大改善了金葡菌感染的预后。70多年来,在治疗致命疾病方面,临床应用抗生素具有价格低廉、高效等优点。但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广泛传播,致使已有抗生素临床疗效不断下降,大型制药公司逐渐退出新抗生素开发。因此,需要新策略来治疗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例如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抗菌增效剂及新型疫苗的研发等策略。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估了10种新合成的头孢类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其对60株革兰氏阳性菌和60株革兰氏阴性菌的MIC,结果显示,其中两种化合物NAC-3和NAC-19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接着又进一步测定NAC-3和NAC-19对另外临床分离的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0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再次证明其对MRSA和MSSA表现较好的抑菌活性,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较弱。前面已证实两种化合物对MRSA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为验证其在体内的保护活性,本研究进一步建立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评价其体内抗菌活性。结果显示NAC-19及NAC-3对MRSA菌株USA300及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1B2B、SA28引起的小鼠全身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中NAC-19治疗效果显着优于NAC-3及临床常用抗生素头孢吡肟和拉氧头孢。基于上述试验结果,选择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评价其抗MRSA作用。NAC-19是以头霉素C作为原料合成的甲氧头孢菌素类半合成抗生素。由于头霉素C母核的存在,NAC-19对β-内酰胺酶有较强的抗性,同时对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也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其对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MSSA)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MRSA)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0.5μg/m L和8μg/mL。之后,通过测定杀菌曲线、抗菌后效应,证明了NAC-19对MRSA菌株表现出较好的抗菌作用。我们进一步评估NAC-19的体内抗菌作用,分别建立了MRSA菌株引起的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后肢股部感染模型和小鼠肺炎模型,结果显示NAC-19对于MRSA菌USA300引起的股部感染、小鼠肺炎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目前药物联合使用被认为是有效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减少用药剂量、减少药物副作用、减缓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病原菌毒力因子抑制剂与抗生素联用可有效增强其体内抗菌作用,减少其用量。分选酶A(SrtA)是金葡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前期实验发现异牡荆苷在体外可有效抑制金葡菌SrtA介导的粘附作用。本研究进一步评价了异牡荆苷与NAC-19联合在体内对金葡菌引发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NAC-19与异牡荆苷联合能明显减轻金葡菌感染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和炎症反应,减少肺部载菌量,显着提高小鼠存活率。最后分析了NAC-19与异牡荆苷联合抗菌机制,结果表明异牡荆苷可与SrtA特异性结合,进而干预细菌对上皮细胞的粘附和侵袭,发挥体内协同NAC-19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在体外和体内对MRSA菌株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菌作用,同时异牡荆苷作为SrtA抑制剂与NAC-19联合使用,减少了药物用量,并表现出较好的体内抗菌活性。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为MRSA的有效控制提供了新的候选物,为缓解多重耐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荣禧[7](2020)在《医院MRSA感染分布及三种常用MRSA治疗药对MRSA肺炎的药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调查山东省青州地区三所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青州市人民医院、青州市妇幼保健院)不同科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ce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流行情况和耐药状况,分析我市MRSA医院流行分布现状。同时,对三所医院应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为临床医师有效治疗MRSA肺炎提供可靠的用药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山东省青州市三所医院(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青州市人民医院、青州市妇幼保健院)自2016年1月-2019年12月时间段内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住院患者细菌培养MRSA阳性的菌株后,通过对阳性菌株标本的类型、科室来源、耐药状况、MRSA院内感染率、MRSA感染好发部位进行统计,对我市三所医院MRSA医院流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收集较完整的MRSA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的用药情况分为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及利奈唑胺组三组,对三组药物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阳性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细菌培养进行统计,通过分析三种药物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了三种药物治疗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统计期间共收集我市住院病人非重复分离MRSA阳性标本557株,同期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标本1177株。统计结果显示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占比较高,2016年占比51.1%,2017占比47.4%;2018年占比47.1%;2019年占比43.6%;而标本类型中以痰液居多,共315株(占56.5%),血液86株(占15.4%),分泌物62株(占11.1%),穿刺液48株(占8.6%),肺泡灌洗液16株(占2.8%,)尿液16株(占2.8%),其他14株(占2.5%)。557株MRSA阳性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达高90%以上,对利福平、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也有较高的耐药情况,统计期间未发现有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MRSA感染患者病例中男性居多(男女比1.5:1),50岁以上是高发人群(占76.5%)。确诊为医院获得性MRSA(Hospital-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HA-MRSA)患者208例,社区获得性MRSA(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CA-MRSA)患者265例,MRSA院内感染率43.9%。MRSA感染部位好发于呼吸道,此外手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次之。2.将符合条件的121例MRSA肺炎感染患者纳入研究病例,根据其用药情况,分为万古霉素组(57例),替考拉宁组(26例)以及利奈唑胺组(38例)。临床有效率分别为万古霉素47.37%,替考拉宁42.31%,利奈唑胺68.4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2.63%,50.0%,73.68%。三组两两比较利奈唑胺组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万古霉素组及替考拉宁组(P<0.05),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组比较,临床有效率及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38%、13.1%以及15.38%,三组之间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RSA仍是我市院内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克林霉素药物耐药程度高,不推荐作为治疗MRSA感染的经验用药。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偏低,在临床中可酌情应用,但要及时评估临床效果,根据相关的药敏试验,必要时及时调整抗生素。目前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MRSA均敏感,可作为临床MRSA治疗的一线药物。2.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普外科是我市MRSA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反复住院、体质弱、近期有侵入性操作的老年患者是MRSA易感人群。呼吸系统是MRSA的主要好发感染部位。临床医生对重点科室、高发人群及高危因素应重点监管;规范无菌操作流程,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及消毒措施,注意卫生宣教,避免MRSA院内爆发或流行。3.三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用药安全性好。其中,利奈唑胺对于治疗MRSA肺炎的临床效果优于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
张杰[8](2020)在《皮肤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收集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了解其临床特征和药物敏感性。2.分析江西地区MRSA临床分离株对夫西地酸的药物敏感性,明确耐夫西地酸MRSA菌株的基因分型。3.了解江西地区源自皮肤软组织感染分离出MRSA菌株的分子特征(基因分型,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和主要流行克隆型,探索基因分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耐药表型的关联。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江西省9家三甲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病例,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对60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并完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所有分离到的175株MRSA菌株对夫西地酸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检测耐夫西地酸MRSA菌株的spa分型和MLST分型。对于60株来自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MRSA菌株,分析MRSA感染的临床特征,测定菌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基因pvl、hla、hlb、hld、sea、seb、tst及耐药相关基因aac(6’)/aph(2’’)、aph(3’)-Ⅲ、ermA、ermB、ermC、tetM。结果:1.共收集到MRSA菌株175株,用PCR检测mecA基因全部阳性,检出10株对夫西地酸耐药,耐药率为5.7%。在耐夫西地酸MRSA中共检测到三种基因分型,有5株MRSA基因型为ST239-MRSA-t4549,MIC值集中在8-16μg/mL,对夫西地酸表现为低浓度耐药,另外3株ST5-MRSA-t2460型和2株ST5-MRSA-t7130型的MIC值偏高,均>64μg/mL,属于夫西地酸高浓度耐药的标准。2.从MRSA临床分离株中筛选出60株来自SSTIs患者的MRSA菌株,统计患者临床信息,结果显示61.7%的感染发生在社区,其中24.3%(9/37)的患者尚未成年。SSTIs来源的MRSA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100%耐药,对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的耐药率分布为93.3%和88.9%,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40%。从SSTIs患者中分离的MRSA对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显着高于导致其他类型感染的MRSA菌株(P<0.05),而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则明显低于导致其他类型感染的MRSA菌株(P<0.05)。3.测定自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中分离的MRSA菌株的基因分型,共检测到21种Spa分型,其中t437型最常见,共18株(29.5%),其次有6株t114型。对筛选出的MRSA菌株进行MLST分型,共测出12种ST型别,包含1株新的克隆型别,ST59(22/60,36.7%)是最常见的序列型,其次为ST239(11/60,18.3%),ST59-MRSA-t437为纳入研究菌株的优势克隆型(14/60,23.3%)。4.对筛选出的MRSA菌株扩增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结果显示pvl阳性率为20%,其中66.7%pvl阳性的MRSA菌株表现为Spa-t437型。hla、hlb、hld、sea、seb及tst的阳性率分别为70.0%、60.0%、71.7%、15.0%、10.0%、8.3%。氨基糖苷类相关耐药基因aac(6’)/aph(2’’),aph(3’)-Ⅲ阳性率为18.3%和41.7%,大环内酯类相关耐药基因ermA,ermB,ermC阳性率为8.3%、53.3%和28.3%,四环素类相关耐药基因tetM阳性率为8.3%,2株MRSA未检出上述任一种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结论:1.夫西地酸耐药的主要基因型为ST239-MRSA-t4549型和ST5-MRSA-t2460型,江西地区的MRSA临床分离株对夫西地酸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夫西地酸仍是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有效药物。2.在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的MRSA以社区来源为主。来自SSTIs的MRSA菌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高于其他感染来源的MRSA菌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MRSA菌株。3.ST59-MRSA-t437是引起SSTIs的优势克隆型,而且毒力强,t437型携带pvl基因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型别的MRSA,溶血素基因是MRSA中最常见的毒力因子,ST5-MRSA-t2460菌株毒力强,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卢苑青[9](2020)在《禽舍气溶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流行及对鸡炎症的影响》文中指出葡萄球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球菌,在家禽养殖舍和医院都广泛存在,是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人畜共患菌。在家禽养殖业中可引起禽类急性败血症、关节炎骨膜炎等疾病,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是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条件致病菌。养殖场是病原传播的重要场所之一,在相对封闭的养殖舍中,气溶胶是病原传播的重要途径,但是葡萄球菌在禽舍气溶胶中的流行性及特征尚未明确。在本研究中,我们收集了华中地区9家家禽养殖场气溶胶的样品,通过持续监测,发现在养殖最初的60天内,葡萄球菌在禽舍气溶胶中显着增长,平均最高达到2.0×106cfu/m3,占全部可培养细菌的75.4%。禽舍气溶胶及养殖场工人鼻拭子中分离的102株葡萄球菌经鉴定全部为CoNS。其中松鼠葡萄球菌占41.2%,为优势葡萄球菌菌种;此外还有马胃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阿尔莱特葡萄球菌及鸡葡萄球菌等。选取11种抗生素进行药敏测试,气溶胶中分离的CoNS菌株多呈现多重耐药性,其中对氯霉素、四环素、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3.14%、91.18%、69.61%。在这些CoNS中,49%的菌株对苯唑西林具有耐药性(MIC≥2),为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NS,MRCoNS)。使用PCR技术对所有CoNS进行耐药基因mecA的检测,证实有36.3%的菌株携带有mecA耐药基因。进一步通过MRCoNS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aureus,MSSA)共培养实验,首次实验证实耐药基因mecA可以从MRCoNS菌株向MSSA转移,证明MRCoNS是MSSA形成“超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的mecA耐药基因重要提供者。为了进一步研究养殖场气溶胶中CoNS对养殖场鸡只健康的影响,选择106cfu/m3浓度的CoNS对SPF雏鸡进行气溶胶雾化感染,剖检及荧光定量RT-PCR可知,虽然作为条件致病菌,雏鸡暴露于CoNS气溶胶中并未发生明显的器官病变,但可诱导肺部和脾脏炎症因子IL-1β,IL-6,IL-8的表达量显着提高,说明暴露于一定浓度的CoNS气溶胶可诱导家禽的炎症反应。本研究的结果表明CoNS是家禽舍气溶胶中的主要细菌,可诱导家禽炎症因子的显着上调表达,潜在地影响动物生产性能。此外CoNS呈现多重耐药,且耐药基因mecA呈高携带率,可转移给MSSA形成MRSA,具有潜在的公共卫生安全威胁。本研究阐明了家禽养殖舍气溶胶中葡萄球菌的流行及耐药特征,并初步揭示了其对鸡群健康的影响,对家禽养殖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并对家禽养殖场中葡萄球菌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与理论依据。
姚梦倩[10](2020)在《单中心152例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回顾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本腹膜透析中心近10年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al,CoNS)感染的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变化、药物敏感(药敏)性变化及预后情况,为CoNS性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腹膜透析中心进行腹透治疗及规律随访的患者中,选取在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10年期间发生腹膜炎、并行腹透液培养出CoN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发生腹膜炎的时间将患者分为2009-2013年组(前五年组)和2014-2018年组(后五年组),详细记录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透析龄、是否合并糖尿病、BMI、原发病等,及发生当次腹膜炎的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血钾、腹透液中白细胞计数、以及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等指标。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以及预后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影响腹膜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中心2009-2018年期间共发生腹透相关性腹膜炎617例次,腹膜炎的总体发生率由2009年的0.25例次/患者·年下降至2018年的0.16例次/患者·年。10年期间培养阳性腹膜炎510例(培养阴性率为17.07%);培养阴性腹膜炎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018年培养阴性腹膜炎比例降至8.96%。2.本中心2009-2018年期间发生CoNS相关性腹膜炎共152例次,占所有培养阳性腹膜炎的29.80%。致病菌分布为,表皮葡萄球菌最多,为86例次(56.58%),其次是溶血葡萄球菌30例次(19.74%)和头状葡萄球菌16例次(10.53%)。3.2009-2018年10年期间培养的CoNS药敏分析显示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莫匹罗星等药物耐药率均高于50%,其中青霉素耐药率为100%、氨苄西林耐药率为99.31%,莫匹罗星耐药率为92.31%。但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0。在152例CoNS相关性腹膜炎中,耐甲氧西林CoNS(MRCoNS)有106例次(69.74%)。在表皮葡萄球菌相关性腹膜炎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67 例次(77.91%)。后五年组培养出MRCoNS 64例次(77.11%),耐药菌的比例较前五年组(60.87%)有显着上升(p=0.03)。与前五年组相比,后五年组所培养出的CoNS对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莫匹罗星HL的耐药率显着升高(p<0.05)。4.在152例次CoNS感染性腹膜炎中,有128例次腹膜炎治愈,24例次治疗失败,治疗失败的患者中有6例转为血液透析,8例死亡,10例复发。前五年组中,53例次治愈(76.81%),16例次治疗失败,其中8例次患者复发(11.59%)。后五年组中,75例次治愈(90.36%),8例次治疗失败,其中2例次患者复发(2.41%)。后五年组的治疗成功的比例(90.36%)较前五年组(76.81%)明显升高(p<0.05),复发的比例较前五年有所下降(p<0.05)。单次发生腹膜炎的病例中,前五年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比例为15.38%,后五年组为38.18%,后五年组应用万古霉素比例明显升高(p<0.05);多次发生腹膜炎的病例中,前五年组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比例为32.56%,后五年组为42.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单次发生腹膜炎患者应用比例增多。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高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为影响患者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去除多次发生腹膜炎患者后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女性、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为影响患者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1.本中心近10年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逐年下降,培养阴性腹膜炎的比例逐年下降;2.药敏提示CoNS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良好,但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高,且耐药率有上升趋势。3.与前五年组相比,虽然后五年组CoNS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显着增加,但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升高,复发率明显降低。在单次发生腹膜炎的患者病例中,后五年组应用万古霉素的比例较前五年组明显增多(p<0.05)。4.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高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为影响患者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去除多次发生腹膜炎患者后logistic多因素回归显示:女性、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为影响患者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
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用药策略及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用药策略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相关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研究概况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毒素研究概况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级抗原外毒素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乙酰基转移酶A(Oat A) |
第3章 丹参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3.1 丹参提取物主要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 |
3.2 丹参提取物主要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 |
3.3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丹参的提取工艺研究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丹参提取物与不同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丹参提取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的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制备工艺研究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联用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对雏鸡人工感染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试验研究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2)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4.1 齐墩果酸 |
4.2 熊果酸 |
4.3 山楂酸 |
4.4 科罗索酸 |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基于EPO信号通路探讨红景天苷对细菌性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与细菌性腹膜炎 |
1.1.1 病因病机 |
1.1.2 辩证论治 |
1.1.3 中医理论对细菌性腹膜炎治疗的启示 |
1.2 红景天苷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
1.2.1 2型糖尿病 |
1.2.2 心血管疾病 |
1.2.3 神经退行性疾病 |
1.2.4 癌症 |
第二章 巨噬细胞EPO信号促进大肠杆菌诱导的炎症消退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器材 |
2.1.4 实验试剂的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肠杆菌的制备 |
2.2.2 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 |
2.2.3 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菌落数 |
2.2.4 流式细胞仪检测炎症因子水平 |
2.2.5 ELISA检测EPO水平 |
2.2.6 流式细胞术检测EPOR的表达 |
2.2.7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低剂量大肠杆菌诱导自限性腹膜炎模型 |
2.3.2 巨噬细胞EPO信号通路在小鼠自限性腹膜炎中被激活 |
2.3.3 EPOR条件性敲除小鼠大肠杆菌炎症消退延迟 |
2.3.4 外源性EPO促进大肠杆菌诱导炎症的消退 |
2.4 讨论 |
第三章 EPO通过PPARγ诱导的CD36促巨噬细胞以低炎症方式吞噬大肠杆菌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器材 |
3.1.4 实验试剂的配置 |
3.2 实验方法 |
3.2.1 药物直接杀菌实验 |
3.2.2 腹腔巨噬细胞提取、纯化及培养 |
3.2.3 流式检测体外吞噬实验大肠杆菌吞噬前的制备 |
3.2.4 体外流式检测吞噬实验体外吞噬实验 |
3.2.5 体外免疫荧光吞噬实验前大肠杆菌染色 |
3.2.6 体外免疫荧光吞噬实验 |
3.2.7 体内吞噬实验检测方法 |
3.2.8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选 |
3.2.9 细胞样本RNA的抽提 |
3.2.10 逆转录mRNA |
3.2.11 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设置 |
3.2.12 引物序列 |
3.2.1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EPO促进巨噬细胞以低炎症方式清除大肠杆菌 |
3.3.2 EPO促进巨噬细胞PPARγ的表达 |
3.3.3 EPO通过PPARγ促进巨噬细胞以低炎症的方式清除大肠杆菌 |
3.3.4 EPO通过PPARγ促进巨噬细胞CD36的表达 |
3.3.5 EPO通过PPARγ诱导的CD36促进巨噬细胞以低炎症方式吞噬大肠杆菌 |
3.4 讨论 |
第四章 EPO增强抗生素对细菌性炎症的治疗作用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器材 |
4.1.4 实验试剂的配置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大肠杆菌的制备 |
4.2.2 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比例 |
4.2.3 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菌落数 |
4.2.4 流式细胞仪检测炎症因子水平 |
4.2.5 金黄色葡菌皮肤感染模型 |
4.2.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菌球菌皮肤感染模型 |
4.2.7 组织HE染色 |
4.2.8 肺部损伤分数评估方法 |
4.2.9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在消退延迟的大肠杆菌诱导炎症中,EPO增强环丙沙星的治疗作用 |
4.3.2 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炎症中,EPO通过促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增强万古霉素的治疗作用 |
4.3.3 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炎症中,EPO通过促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增强万古霉素的治疗作用 |
4.4 讨论 |
第五章 红景天苷通过调控EPO信号抑制细菌性炎症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动物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器材 |
5.1.4 实验试剂的配置 |
5.2 实验方法 |
5.2.1 大肠杆菌制备及注射 |
5.2.2 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比例 |
5.2.3 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菌落数 |
5.2.4 流式细胞仪检测炎症因子水平 |
5.2.5 金葡菌皮肤感染模型 |
5.2.6 ELISA检测EPO水平 |
5.2.7 流式细胞术检测EPOR的表达 |
5.2.8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红景天苷促进自限性腹膜炎的炎症消退 |
5.3.2 红景天苷抑制消退延迟的大肠杆菌诱导炎症 |
5.3.3 红景天苷可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皮肤炎症 |
5.3.4 红景天苷可以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
5.3.5 红景天苷可提高EPO水平、巨噬细胞EPOR的表达 |
5.3.6 红景天苷可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大肠杆菌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语 |
6.1 创新性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广州市MSM人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鼻腔定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与现场 |
2.2.1 MSM定义 |
2.2.2 研究人群来源 |
2.2.3 样本量计算 |
2.3 问卷调查 |
2.4 鼻拭子样本采集 |
2.5 菌株分离 |
2.6 分子生物学实验 |
2.6.1 菌株DNA的提取 |
2.6.2 PCR扩增DNA和基因检测 |
2.7 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 |
2.8 菌株的鉴定 |
2.9 统计分析 |
2.10 质量控制 |
2.10.1 问卷设计阶段 |
2.10.2 现场调查和采样阶段 |
2.10.3 实验室检测阶段 |
2.10.4 数据整理分析阶段 |
第三章 结果 |
3.1 MSM基本特征 |
3.2 MSM人群CONS鼻腔定植情况 |
3.2.1 CoNS和 MRCoNS鼻腔定植率 |
3.2.2 CoNS鼻腔定植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3 MRCoNS鼻腔定植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3.3.1 CoNS和MRCoNS菌株耐药特征 |
3.3.2 CoNS各亚型耐药特征 |
3.3.3 CoNS菌株多重耐药分析 |
3.4 CoNS菌株基因携带情况 |
3.4.1 CoNS毒素和耐药基因携带情特征 |
3.4.2 MDRCoNS毒素和耐药基因携带特征 |
3.4.3 CoNS与 MRCoNS菌株耐药基因与耐药率的关系 |
3.4.4 耐抗菌药物种类和耐药基因数的对应分析 |
3.5 SCCmec型别 |
3.5.1 MRCoNS菌株SCCmec型别分布 |
3.5.2 不同SCCmec型别与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比较 |
3.5.3 不同SCCmec型别与基因携带情况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MSM人群CoNS和MRCoNS鼻腔定植情况 |
4.2 MSM人群CoNS和MRCoNS鼻腔定植的影响因素 |
4.3 MSM人群鼻腔CoNS和MRCoNS的耐药特征 |
4.4 MSM人群鼻腔CoNS和MRCoNS的分子特征 |
4.4.1 CoNS菌株毒素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 |
4.4.2 MRCoNS菌株SCCmec型别 |
4.5 局限与不足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社区人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甲氧西林耐药株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初步建立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菌株耐药性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MRSA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初步建立及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类型及抗金葡菌药物研究进展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类型 |
1.2 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 |
第二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
2.1 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
2.2 五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
2.3 头霉素研究进展 |
2.4 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体外抗菌活性评价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3及NAC-19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及临床分离菌株的小鼠全身感染的治疗作用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的体外抗菌作用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对小鼠后肢股部感染的治疗作用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对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联合异牡荆苷对金葡菌肺炎治疗作用及初步机制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医院MRSA感染分布及三种常用MRSA治疗药对MRSA肺炎的药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医院MRSA感染分布 |
1.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菌株培养及药敏实验 |
1.3 方法 |
1.4 MRSA相关定义[39]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 |
2.1 MRSA年份统计 |
2.2 标本类型统计 |
2.3 标本科室来源统计 |
2.4 菌株耐药情况统计 |
2.5 MRSA感染好发部位统计 |
3.讨论 |
第二部分 三种常用MRSA治疗药对MRSA肺炎的疗效评估 |
1.一般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标准[80] |
1.3 排除标准 |
1.4 用药种类及用药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
1.7 细菌清除疗效评估标准 |
1.8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临床疗效比较 |
2.2 细菌清除率比较 |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8)皮肤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菌株来源 |
2.1.3 质控菌株 |
2.1.4 实验试剂及配制 |
2.2 方法 |
2.2.1 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 |
2.2.2 MRSA的鉴定 |
2.2.3 夫西地酸耐药MRSA的筛选及MIC测定 |
2.2.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 |
2.2.5 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PCR扩增mec A基因结果 |
3.2 临床资料 |
3.3 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结果 |
3.4 MRSA对夫西地酸的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 |
3.5 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的分型结果 |
3.5.1 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的 Spa分型 |
3.5.2 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的 MLST分型 |
3.6 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的毒力基因扩增结果 |
3.7 皮肤软组织感染MRSA的耐药基因扩增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临床资料分析 |
4.2 SSTIs的 MRSA临床分离株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
4.3 MRSA临床分离株对夫西地酸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
4.4 SSTIs的 MRSA临床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分析 |
4.4.1 分子分型的意义及流行克隆型别 |
4.4.2 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分布和意义 |
第5章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禽舍气溶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流行及对鸡炎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写说明 |
1.绪论 |
1.1 葡萄球菌概述 |
1.2 CoNS |
1.2.1 CoNS概述 |
1.2.2 CoNS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 |
1.2.3 CoNS对养殖业的危害 |
1.2.4 CoNS的耐药机制 |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 |
1.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
1.3.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 |
1.4 耐药基因在葡萄球菌中的转移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2.1.3 主要试剂耗材 |
2.1.4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 |
2.1.4.1 培养基类 |
2.1.4.2 相关抗生素药物溶剂 |
2.1.4.3 核酸电泳相关溶液 |
2.1.4.4 RNA提取相关溶液 |
2.2 葡萄球菌的采集鉴定 |
2.2.1 样品采集 |
2.2.2 细菌分离与纯化 |
2.2.3 葡萄球菌的鉴定 |
2.3 葡萄球菌药敏实验及耐药基因检测 |
2.3.1 药敏实验 |
2.3.2 耐药基因验证 |
2.3.3 SCCmec分型 |
2.4 耐药基因转移实验 |
2.4.1 供体受体菌粗筛 |
2.4.2 重复药敏实验 |
2.4.3 供受体菌培养 |
2.4.4 耐药基因转移实验 |
2.4.5 筛选结合子 |
2.4.6 结合子耐药基因验证 |
2.4.7 结合子药敏实验 |
2.5 禽类感染及炎症因子检测 |
2.5.1 雏鸡感染 |
2.5.2 引物设计 |
2.5.3 总mRNA提取 |
2.5.3.1 器具及试剂的提前处理 |
2.5.3.2 动物组织中RNA提取 |
2.5.4 RT-PCR测定炎症因子相对表达量 |
2.5.4.1 RNA质量检测与反转录 |
2.5.4.2 荧光定量RT-PCR |
3.实验结果 |
3.1 禽舍气溶胶中葡萄球菌的监测、分离与鉴定 |
3.1.1 气溶胶中葡萄球菌的监测 |
3.1.2 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 |
3.2 葡萄球菌耐药基因鉴定及药敏实验 |
3.2.1 CoNS药敏实验 |
3.2.2 CoNS耐药基因检测 |
3.2.3 SCCmec分型 |
3.2.4 mecA阳性与阴性菌株药敏结果分析 |
3.3 mecA耐药基因转移实验 |
3.3.1 供受体菌筛选 |
3.3.2 结合子验证 |
3.3.3 结合子药敏实验 |
3.4 CoNS气溶胶感染对雏鸡的影响 |
3.4.1 CoNS气溶胶感染后雏鸡的剖检 |
3.4.2 CoNS气溶胶感染后肺部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变化 |
3.4.3 CoNS气溶胶感染后脾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变化 |
4.分析与讨论 |
4.1 气溶胶中CoNS的流行情况 |
4.2 CoNS药敏及mecA基因携带情况 |
4.2.1 CoNS药敏结果 |
4.2.2 mecA携带及分型情况 |
4.2.3 mecA阳性与阴性菌株耐药性比较 |
4.3 mecA从 CoNS向金黄葡萄球菌的转移 |
4.4 雾化CoNS感染SPF雏鸡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单中心152例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1. 本中心10年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概况 |
2. CoNS相关性腹膜炎 |
讨论 |
1. PDAP发生机制与发生率 |
2. PDAP病原菌分类相关情况(CoNS相关)及培养情况 |
3. CoNS相关PDAP病原菌药敏情况及疗效 |
4. 影响CoNS相关PDAP发生的危险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细菌耐药背景下抗生素治疗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表 |
致谢 |
四、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用药策略及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D]. 崔玉梅. 吉林大学, 2021(01)
- [2]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EPO信号通路探讨红景天苷对细菌性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D]. 梁飞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广州市MSM人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鼻腔定植特征研究[D]. 何穗平. 广东药科大学, 2021(02)
- [5]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甲氧西林耐药株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初步建立及评价[D]. 刘一瑾.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新型头孢类化合物NAC-19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D]. 田莉莉. 吉林大学, 2020(01)
- [7]医院MRSA感染分布及三种常用MRSA治疗药对MRSA肺炎的药效评估研究[D]. 荣禧. 青岛大学, 2020(01)
- [8]皮肤软组织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特征和耐药性研究[D]. 张杰. 南昌大学, 2020(08)
- [9]禽舍气溶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流行及对鸡炎症的影响[D]. 卢苑青.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10]单中心152例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回顾性分析[D]. 姚梦倩. 苏州大学, 2020(02)
标签:葡萄球菌论文; 巨噬细胞论文;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论文; 细菌耐药性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