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脱氮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艾胜书[1](2021)在《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在完成脱氮除磷过程,多数是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反应装置中进行,或是在时间上造成交替好氧和缺氧环境的同一个反应装置中进行,工艺存在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占地面积大等特点。而寒区城市污水处理往往还存在冬季低温运行不稳定、进水碳氮比低和耐冲击负荷能力差等问题。本文在总结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与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从构建反应器内混合液循环流态强化活性污泥性能和提升物质传递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研制了一种在同一空间内同时存在不同氧环境原位污染物同步去除的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Airlift Micro-pressure Dual-circulation Bioreactor,AL-MPDR)。为了探明AL-MPDR的污水处理性能及污染物同步去除机理,为反应器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本文开展了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和不同规模城市污水处理性能研究。首先,利用数值模拟和反应器实测手段研究了AL-MPDR的流场特性。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的反应器液相循环流态随着曝气强度增大逐渐呈现中间流速低,四周流速高趋势,且在曝气量为0.6m3/h时,液相循环流态最稳定,中心区域流速最低,并以反应器主反应区几何中心呈均匀对称分布。通过流态清水验证试验进一步证明了反应器内能够形成循环流态,且循环时间随曝气强度增大而变小。而受反应器内液相流态的影响,反应器内不同区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差异也较大,在曝气量为0.6m3/h时,KLas变化差异最大,外围区域达到0.4529,中心区域只有0.1822,此时的液相流态最稳定。也正因为反应器内的特殊循环流态,致使反应器具有了以中心区域溶解氧值低、外围区域溶解氧值高的氧梯度分布规律,和中心区域高、外围区域低、反应器出口更低的污泥浓度分布规律的流场特性。在结合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反应器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曝气强度分别为0.104 L/(min·L)、0.156 L/(min·L)和0.208 L/(min·L),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分别为8h、10h、12h和14h的运行条件下,AL-MPDR均表现较强的碳氮磷同步去除效果,并以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脱氮机制完成了氮的去除。反应器内的氧梯度环境是影响反应器内不同区域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性的主要因素,特殊的流场特征使反应器内同时富集了具有硝化功能的Haliangium和Nitrospira、反硝化功能的Acinetobacter和Zoogloea、以及反硝化除磷功能的Rhodoferax和Aeromonas等多种功能菌属完成污染物的同步去除,且系统具备完整的有机物、氮磷代谢途径。针对我国城市污水存在低温、低C/N的特征,结合AL-MPDR具有的流场特性及脱氮除磷机制,分别研究了低温和低C/N下的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我国北方城市污水四季温度变化大特点,采取常温低污泥浓度、低温高污泥浓度的运行模式。反应器稳定运行后出水COD、NH4+-N、TN和TP分别保持在40mg/L、5mg/L、15 mg/L和0.5 mg/L以下,仍保持较强的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低温下反应器内TTC脱氢酶活性降低,胞外聚合物含量增加。但随着温度的降低和运行条件的改变,反应器内Bacteroidetes、Gemmatimonadetes、Nitrospirae和Firmicutes菌门相对丰度增大,一些耐冷、嗜冷菌属,如Flavobacterium、Zoogloea和Rhodobacter相对丰度也明显增大。此外,Haliangium、Nitrospira和Aeromonas等脱氮除磷功能菌群的相对丰度也略有增加。这些功能菌属在反应器内富集,形成优势菌群,保证了反应器低温运行效果。在进水C/N比为3.2~9.4之间运行条件下,反应器均保持较高的有机物、氮磷污染物同步去除能力。随着C/N比降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并未受到显着影响,只是小粒径污泥占比越来越多,但反应器内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并未受缺氧微环境的影响,此时的平均SND率仍为88.67%。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随C/N比降低均略有升高,Denitratisoma、Thauera和Aeromonas等特殊功能菌属在反应器内富集,并且相对丰度提高,使系统可能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自养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等生物脱氮除磷机制,进而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生物系统对碳源的需求,确保了反应器在低C/N比下的运行效果。在实验室小试研究基础上,对AL-MPDR装置进行了为期368天的现场中试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水温为6.9~16℃,COD、NH4+-N、TN和TP分别为111.30~2040.00mg/L、5.33~15.15mg/L、14.31~40.97mg/L和1.89~13.12mg/L的水质、水温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中试运行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表现出较高的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及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中试的AL-MPDR装置内混合液流态更趋于稳定,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丰度和多样性,且不同区域微生物群落差异性较大。相比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L-MPDR具有相似的优势菌群结构,不同的是相对丰度占比较高的优势菌门数量更多。在中试装置内同样富集了具有脱氮和除磷功能菌属,如Thermomonas、Terrimonas、Dechloromonas、Thaurea和Dechloromonas等。
夏丽君[2](2021)在《污水生物脱氮工艺技术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着手,梳理污水生物脱氮工艺发展史,尤其重点介绍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以及厌氧氨氧化工艺技术,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技术更新提供参考。
阿荣汉[3](2021)在《氧化沟型A2/O工艺反应器流态及氮磷去除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A2/O工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工艺,而实现A2/O的各单元反应器主要为多池串联的完全混合式反应器或传统的廊道式推流反应器。而氧化沟将推流式反应器和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相结合,广泛应用于各类污水处理系统。氧化沟型A2/O通过氧化沟型的反应器实现A2/O工艺,是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的新的尝试。本研究以西安市第十污水处理厂的氧化沟A2/O工艺为对象,通过对进出水水质的分析,评价其运行效果;通过对沟内混合液的流速测定,分析其水力特征;通过对主要污染物(N和P)在各操作单元的沿程浓度、形态变化以及污泥活性变化,评价分析氧化沟型A2/O的脱氮除磷性能。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对西安市第十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型A2/O工艺进出水水质的分析,该工艺BOD5、COD、NH4+-N、TN、TP、SS的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94.7%、93.7%、98.8%、78.5%、95.3%、96.8%。以上指标出水浓度均稳定达到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进水COD、TN和NH4+-N浓度与其出水COD、TN和NH4+-N浓度有显着正相关性影响;进水NH4+-N、TN、TP和SS浓度对出水COD浓度有显着性的正相关影响,进水COD、TP和SS与出水NH4+-N和TN呈正相关性。各指标对出水TP均无显着相关性,原因为好氧池出水口设有化学除磷设施,保证了TP的去除达标。(2)对西安市第十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型A2/O工艺沿程氮、磷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氧化沟型A2/O工艺对城市污水中的氮、磷具有较好脱氮除磷效果。厌氧池末端PO43--P浓度相对于原水与污泥回流混合后的PO43--P浓度(1.36mg/L)增至2.39mg/L,释磷效果较好,经缺氧区后水中PO43--P的浓度降低为1.71mg/L,说明系统中存在着反硝化聚磷。缺氧区末端NO3--N浓度为3.64mg/L,说明部分NO3--N并未反硝化完全。好氧区末端的NH4+-N浓度相对厌氧池末端NH4+-N浓度(8.59mg/L)降低至4.08mg/L,硝化效果良好。(3)氧化沟型A2/O工艺中活性污泥最大释磷速率和最大吸磷速率分别为3.519mg PO43--P/(g MLVSS·h)和2.66mg PO43--P/(g MLVSS·h);乙酸吸收速率为15.952mg HAC/(g MLVSS·h),吸收单位乙酸的释磷量0.221。污泥的AOB活性(以NH4+-N计)为1.48(mg/(g VSS·h)),NOB活性(以NO2--N计)为2.88(mg/(g VSS·h)),污泥硝化活性处于正常水平(4)厌氧池及缺氧池平均矢量流速分别为0.156m/s及0.123m/s,虽然其均小于0.2m/s的污泥不淤流速,但实际上自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以来,尚未发现厌氧池与缺氧池中出现污泥的沉淀现象,说明在目前的搅拌强度与推进强度下,厌氧池与缺氧池仍可正常运行。好氧池平均矢量流速为0.272m/s,可以满足不淤流速(即混合推动)的要求。A段氧化沟的稀释比αA为13.9,O段氧化沟的稀释比αO为7.02,两者均小于常规氧化沟的稀释比。但该厂原水水质水量稳定,服务区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工艺运行稳定,排放水质达标,说明目前的稀释比可以满足氧化沟型A2/O工艺的正常运行。混合液回流比β为710%,远高于常规的A2/O工艺,结合沿程测定数据分析,缺氧池出水中仍含有3.64mg/L的NO3--N,说明缺氧池中反硝化过程并不完全,从而影响脱氮效率。
段燕青[4](2021)在《基于微筛截留-厌氧发酵的城镇污水/污泥碳源反硝化利用研究》文中认为立足我国“节能减排”的实际需求,开发面向未来“低碳”发展的污水/污泥处理技术,符合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求。富营养化的日益突出促使污水处理厂氮、磷出水标准不断提升,而反硝化碳源不足是制约脱氮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慢速颗粒性碳源(Xs)因水解速率低难以被反硝化菌高效利用;部分Xs进入经碳氧化途径流失,伴随额外曝气能耗,产生剩余污泥(WAS)。WAS厌氧发酵产生挥发酸(VFAs)是补充反硝化碳源需求的重要途径。但因较低的碳氮比及有机物被胞外聚合物包裹的限制,污泥碳源水解效率低,碳源转化率有待提升。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微筛截留-厌氧发酵的污水/污泥碳源的反硝化效率提升方案,通过微筛截留优化回收Xs,降低其碳氧化流失及相应曝气能耗;进而利用截留碳源(FSF)调质WAS厌氧发酵,提升污泥碳源转化率;以低能耗、低环境影响为目标,实现了污水/污泥中反硝化碳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污水处理厂缓解当下经济和环境压力、迎合未来“低碳”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1)剖析了不同孔径筛网过滤对污水碳源分配、转化特性的影响,初步确定了可通过微筛截留回收的颗粒碳源的阈值;基于微筛截留优化条件下污水碳源在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中的分配利用特性,估算了微筛截留的物料平衡和能耗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孔径为100~150μm的微筛,将碳源截留量在30%以内,对反硝化效率的影响可控制在5%以下;在微筛截留优化条件下(筛网孔径131μm、截留时间40 min、过流通量105.0 L/(m2·h)),反硝化效率因碳源结构的优化提升了3.2%,Xs的碳氧化损失下降了6.4%;物料平衡及能耗估算结果表明,污水碳源经优化微筛截留,A2O工艺可降低约16.1%的曝气能耗和27.9%的污泥产量,且污泥活性有所提升,悬浮性无机固体(ISS)降低50.3%。(2)研究了FSF厌氧发酵产酸性能,剖析了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互作机制;考察了碱预处理对FSF水解产酸效能的提升及对生物质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FSF的VFAs产率峰值高达525.8 mg/g VSS,是WAS的4.2倍。FSF中多糖和蛋白质溶出率较WAS分别高2.78倍和1.56倍。FSF中特有的纤维素水解菌属Paraclostridium相对丰度达6.94%。调节初始p H值为9.5,VFAs产率较对照组提升了1.5倍。碱发酵使纤维素非晶区和结晶区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生物质含量不同程度降低。经碱预处理后,蛋白质水解菌proteiniclasticum的相对丰度显着提高至14.6%。典范对应分析(CCA)进一步揭示了种间及环境因子之间的互生互作关系。物料平衡及能耗估算结果表明,FSF发酵的VFAs产量为230.8kg/d,碱预处理可提高5%的VFAs产量,但反硝化碳源需求仍显不足。(3)针对碳氮不平衡限制WAS厌氧发酵碳源转化的瓶颈,考察了FSF与WAS在不同VSS投加比(F/W-1:6、2:3:、3:2)下,FSF调质对WAS产酸效能的提升效能。结果表明,F/W-2:3的产酸效能最高,VFAs产量达432 mg/g VSS,是WAS单独发酵的3.5倍。FSF中纤维素发酵丁酸累积,WAS中蛋白质水解促进了戊酸的累积。共发酵显着促进了WAS中多糖和蛋白质的水解,F/W-2:3中s COD溶出率提高了40.8%。微生物群落结构及CCA分析结果表明,F/W-2:3中水解、产酸功能菌群丰度最高,且WAS与FSF分别与蛋白质水解菌Proteiniclasticum和纤维素降解菌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4)构建了碳源供给效率模型,研究了碳氧化损耗率和产酸转化率等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微筛截留-厌氧发酵工艺的碳源供给效率,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比分析了新方案相对于传统A2O工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碳氧化率降低1%或VFAs转化率提高2%,碳源供给率可相应增加1%。微筛截留使Xs减少15.1%,生物污泥产量降低40.3%,但碳源供给量降低12.3%;FSF单独发酵可补充5.9%的碳源损失,碱预处理提高2.9%,共发酵可抵偿13.5%,且使总能耗降低24.0%;共发酵后,反硝化碳源结构得到显着优化,SA/COD高达0.5。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显示,微筛截留-厌氧发酵工艺可使生态毒性、初级能源消耗和气候变化潜值分别降低21.9%、4.4%和3.5%。
黄子洪[5](2021)在《分段进水SBR工艺强化脱氮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相关污水排放标准日益趋严。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的局限性和低碳氮比的进水特性,使得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难以实现高效脱氮,因此进行强化生物脱氮污水处理工艺的开发已刻不容缓。本研究将分段进水和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法相结合构建新型强化生物脱氮工艺,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分段数、A/O(缺氧/好氧)时间比和进水流量分配比等工艺参数对污染物去除影响,优化工艺运行,为实际工程中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高效脱氮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当A/O时间比为1:2,在6 h、7.5 h、9 h这三个不同HRT运行条件下考察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中发现:不同HRT对COD、NH4+-N去除效果影响较小,对TN影响较大,当HRT为9 h时,TN去除效果最好。(2)理论推导得到最佳分段数为3情况下,在HRT为9h、A/O时间比为1:2工况下分析比较了1、2、3段中污染物去除情况发现:随着分段数的提高,最终在3段时TN去除效果最好,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缺氧时间较短反硝化不完全和进水碳源利用率低,系统实际TN去除效果未达到理论值。(3)在分段数为3、HRT为9h、流量分配比为6:3:1运行条件下,通过优化A/O时间比发现:通过延长缺氧段时间不仅有利于反硝化过程完全,还有利于强化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来提高TN去除效果,A/O时间比为2:1时,TN去除效果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调整各段进水流量发现:合理分配每段进水体积能提高缺氧段碳源有效利用率,在流量分配比为5:3:2时,TN去除效果最好。最终得到最优工况为在分段数为3、HRT为9h、A/O时间比为2:1、流量分配比为5:3:2。最优工况运行条件下COD、NH4+-N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系统硝化与反硝化速率与微生物数量有关。
陈芳[6](2021)在《污泥高温微氧消化释放内碳源提升低碳氮废水生物脱氮》文中研究说明碳源在污水生化处理中对厌氧阶段磷的释放、反硝化脱氮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代谢等都有重要影响。一般认为,废水生化处理体系中C/N(碳氮比)不低于2.86时才能进行正常的反硝化反应,而除磷过程所需的C/P(碳磷比)至少要达到18~20;工程实际应用时,当进水C/N低于3.4时,则要求补充碳源以提升生化处理效能。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较低时,可通过添加甲醇、乙酸钠这类措施或途径以满足废水处理进程对碳源的需求,但会导致污水厂运行费用上升,底泥产量也明显增加。相比传统的厌氧发酵释放污泥内碳源存在反应进程缓慢、碳源释放速率较低的问题,本研究采用高温微氧(TMAD)技术释放污泥内碳源,向高温消化系统中投加镁盐并同时调控pH等工艺参数,提升消化上清液中C/N、C/P比例,优化污泥内碳源品质。所得污泥内碳源补充至SBR反应器,利用模拟废水以及实际生活污水验证了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效果,为高温微氧消化释放污泥内碳源强化低碳氮废水生物处理效能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理论指导。考察了连续运行的TMAD消化体系pH条件、镁盐投加量及加药方式对污泥内碳源释放进程的影响,获得的适宜工艺条件为:镁磷摩尔比1.4,氯化镁试剂一次性投加,每24h调整消化体系pH至9.0。反应器在优化工况条件下运行时,第144 h时消化体系中C/N、C/P分别为20.9、139.0。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污泥消化后上清液中有机物包含微生物副产物、蛋白这类物质,增大镁盐投加量会促进微生物副产物的转化;碱性条件下pH值越高,消化体系中蛋白类物质越容易被代谢降解为低分子物质,pH 10.0的体系在反应后期无法检测到蛋白类物质。XRD分析证实,消化污泥内存在鸟粪石这一沉淀物质,充分反应出消化上清液中氮、磷含量的降低与镁盐投加密切相关。半连续运行时,消化体系投加镁盐后,消化上清液中短链脂肪酸SCFAs与化学需氧量SCOD比值为34.8~37.5%;释放的蛋白和多糖通常会得到快速降解,消化液中蛋白质、多糖与SCOD的比值分别为2.0%与2.8%。有机物分子量测试结果显示:消化进程中MW<10 KDa和MW<1 KDa的物质占总有机物的比例维持在65.0~84.0%,半连续运行条件下TMAD系统达到稳定消化时,消化液中有机物主要为小分子类物质。采用高温微氧技术消化处理污泥,释放的污泥碳源添加至低碳氮废水生化处理体系,SBR工艺体系适宜条件如下:DO 3.0~4.5 mg/L,C/N为7.0,消化上清液投加量15 mg/L;SBR工艺好氧运行2.5 h、缺氧反应3 h、沉淀0.5 h后排水,整个运行周期时间控制为6 h。SBR工艺连续运行时,出水中SCOD、TN、TP含量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类排放标准。利用TMAD技术开发污泥内碳源时,低碳氮废水生化处理体系补充碳源的成本将低于直接投加乙醇等碳源,开发的技术也有利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
张源[7](2020)在《污水生物脱氮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污水生物脱氮工艺技术在我国污水处理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传统脱氮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及厌氧氨氧化工艺4方面详细阐述近年来污水脱氮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蒙小俊,郭楠楠[8](2020)在《低C/N比条件下生物脱氮工艺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生物脱氮的微生物学机理,介绍了改进型和复合型传统工艺对低C/N比废水的处理,解析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在低C/N比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影响各种脱氮工艺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低C/N比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石翔宇[9](2020)在《竖向流缺氧-好氧-泥水分离一体式RPI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中试脱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政污水处理厂作为不可或缺的市政设施而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但是不同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市政污水总量、市政污水水质、要求的出水标准等实际需求各不相同,各市政污水处理厂根据污水特点所采用的处理工艺多种多样,排放标准也不断提升。许多市政污水处理厂由于早期设计原因,原有的污水处理工艺或处理单元已无法满足现有需求,因此市政污水处理厂需要着重考虑的首要问题是相应选择合适的新工艺来满足现有提标改造需求。本论文以深圳市滨河水质净化厂中生活污水为试验对象,以反应沉淀式一体环流生物反应器(RPIR)为核心改进的竖向流缺氧-好氧-泥水分离一体式RPIR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运行条件下工艺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同时对工艺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工艺反应器曝气搅拌模式、混合液回流比、好氧段溶解氧浓度等运行参数对工艺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反应器的脱氮机理。研究成果为城市污水的高效处理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具有较高的实际价值。论文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竖向流缺氧-好氧-泥水分离一体式RPIR工艺对污水中COD、总磷、氨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均可稳定达到80%以上。2.工艺在条件为回流比200%,好氧段溶解氧控制范围在0.5~1.0mg/L,搅拌频率为45min/次时脱氮效果最佳,总氮去除率可以达到92.7%。3.工艺活性污泥沉降性良好,平均SVI为80.09m L/g。工艺好氧段溶解氧降低导致缺氧段腐螺旋菌大量生长引发缺氧区活性污泥膨胀,工艺污泥沉降性随着溶解氧降低而降低。
杨颂[10](2019)在《反硝化除磷产电工艺优化运行参数研究》文中提出能源的短缺和水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挑战。因此,科研工作者们针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水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展开了深入地研究。本课题以人工模拟配制低C/N的城市生活污水作为原水,应用反硝化除磷产电工艺研究了各影响因素下对系统稳定运行所起的作用,并对工艺的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反硝化除磷产电工艺以双污泥系统和反硝化除磷理论为基础,结合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利用反硝化除磷技术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如COD、N、P等;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将污水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硝化细菌和DPAOs分别存在于独立的反应池中,克服了单污泥系统中污泥龄的矛盾,同时削弱了聚磷菌和DPAOs之间对于碳源的竞争,大幅度提高了脱氮除磷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了解反硝化除磷产电工艺高效且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笔者首先对工艺系统进行试运行阶段,经过41天的调试运行,其脱氮除磷及除碳效果和产电性能逐渐提高并趋于稳定。最终DPRE系统对COD、氨氮、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69%、75.33%、76.11%,其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 11.34mg/L、6.48mg/L、1.68mg/L。DPRE 系统开路电压最高达到0.621V,其平均开路电压为0.519V,产电性能良好。其次,在试运行的基础上进入探究各影响因素的试验运行阶段,笔者继续在不同梯度的进水盐度、进水pH、进水温度和硝化污泥回流比下对系统的处理效果和产电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控制进水盐度为0.5 g/LNaCl浓度,进水pH值为7±0.2,进水温度为20℃,硝化污泥回流比为1时,反硝化除磷产电工艺对COD、氨氮、P043--P的后三天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89%、84.77%、81.18%,其后三天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8.9 mg/L、1.57 mg/L、1.26 mg/L,后三天平均缺氧反硝化率为89.56%。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欧姆内阻为102.64Ω,其最大功率密度为131.41mW/m3。此时系统脱氮除磷及除碳效果最佳,产电性能良好,并将研究中确立的所有运行参数定义为本试验的优化控制运行参数。
二、生物脱氮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脱氮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
1.2.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 |
1.2.2 常用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
1.2.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
1.2.4 低温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
1.2.5 低碳氮比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
1.3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 |
1.3.1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理论 |
1.3.2 新型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
1.4 循环流生物反应器研究及应用 |
1.5 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流场CFD数值模拟研究 |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AL-MPDR实验室试验装置 |
2.1.2 AL-MPDR中试试验装置 |
2.2 试验设备与材料 |
2.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2 主要试剂 |
2.2.3 试验用水 |
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
2.3.1 常规分析项目 |
2.3.2 非常规分析项目 |
2.3.3 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分析 |
2.3.4 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
2.4 试验方案 |
2.4.1 AL-MPDR流场特性研究方案 |
2.4.2 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理研究方案 |
2.4.3 低温试验研究方案 |
2.4.4 低C/N试验研究方案 |
2.4.5 中试性能研究方案 |
第3章 AL-MPDR流场特性及污染物同步去除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AL-MPDR构建 |
3.3 反应器内流场特性研究 |
3.3.1 反应器内液相流态模拟 |
3.3.2 反应器内液相流态清水验证试验 |
3.3.3 反应器内气液传质特性 |
3.3.4 反应器内溶解氧分布规律 |
3.3.5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分布规律 |
3.4 反应器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及机制分析 |
3.4.1 不同曝气强度下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 |
3.4.2 不同HRT下污染物同步去除效果 |
3.4.3 反应器内OUR、TTC、EPS分布特征 |
3.4.4 反应器内有机物降解规律分析 |
3.4.5 反应器内氮的转化规律分析 |
3.5 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特征及代谢功能分析 |
3.5.1 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 |
3.5.2 微生物群落差异性 |
3.5.3 微生物群落组成 |
3.5.4 微生物功能及代谢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温对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
4.1 引言 |
4.2 反应器运行控制策略 |
4.3 污染物去除性能 |
4.3.1 有机物的去除 |
4.3.2 氮的去除及脱氮机制分析 |
4.3.3 磷的去除 |
4.4 反应器污泥生化性能及菌群特性分析 |
4.4.1 TTC脱氢酶活性变化 |
4.4.2 胞外聚合物特性变化 |
4.4.3 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C/N对 AL-MPDR污染物同步去除性能的影响及机制 |
5.1 引言 |
5.2 不同低C/N污染物去除性能 |
5.2.1 有机物的去除 |
5.2.2 氮的去除 |
5.2.3 磷的去除 |
5.3 不同低C/N反应器污泥性能及菌群特性分析 |
5.3.1 污泥沉降性能 |
5.3.2 污泥形态结构 |
5.3.3 污泥胞外聚合物 |
5.3.4 微生物菌群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AL-MPDR处理城市污水中试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污水处理效果 |
6.2.1 运行期间水温变化 |
6.2.2 SS的去除 |
6.2.3 COD的去除 |
6.2.4 NH_4~+-N、TN的去除 |
6.2.5 TP的去除 |
6.3 AL-MPDR内 MLSS和 DO的变化 |
6.3.1 MLSS变化 |
6.3.2 DO变化 |
6.4 AL-MPDR中试装置微生物群落分析 |
6.4.1 装置内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 |
6.4.2 温度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影响 |
6.4.3 AL-MPDR功能菌群特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污水生物脱氮工艺技术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技术 |
1.1 技术原理 |
1.1.1 氨化作用 |
1.1.2 硝化作用 |
1.1.3 反硝化反应 |
1.2 常用工艺 |
1.2.1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 |
1.2.2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 |
2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 |
2.1 技术原理 |
2.1.1 宏观环境 |
2.1.2 微观环境 |
2.2 常用工艺 |
2.2.1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
2.2.2 氧化沟工艺(OD) |
2.2工艺展望 |
3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SCND)技术 |
3.1 技术原理 |
3.2 工艺特征 |
4 厌氧氨氧化技术(Anammox) |
4.1 技术原理 |
4.2 常用工艺 |
4.2.1 SHARON-ANAMMOX工艺 |
4.2.2 OLAND工艺 |
5 结论 |
(3)氧化沟型A2/O工艺反应器流态及氮磷去除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水体中氮磷的来源 |
1.2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
1.2.1 生物除磷原理 |
1.2.2 生物脱氮原理 |
1.2.3 生物脱氮除磷影响因素 |
1.2.4 生物脱氮除磷中存在的问题 |
1.3 A~2/O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
1.3.1 A~2/O工艺 |
1.3.2 A~2/O的改良工艺 |
1.3.3 A~2/O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氧化沟型A~2/O工艺 |
1.5 氧化沟流态研究现状 |
1.6 西安市第十污水处理厂概况 |
1.6.1 污水处理厂简介 |
1.6.2 氧化沟型A~2/O工艺设计参数 |
1.7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流态试验与方法 |
2.1.1 试验测试断面 |
2.1.2 流速测定方法 |
2.2 水质监测指标及测试方法 |
2.2.1 监测指标及点位 |
2.2.2 分析方法 |
2.3 污泥活性检测方法 |
2.3.1 磷活性的测定 |
2.3.2 挥发性脂肪酸(VFA)测定 |
2.3.3 硝化活性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氧化沟型A~2/O工艺处理效果 |
3.1.1 工艺稳定运行阶段进出水水质 |
3.1.2 相关性分析 |
3.1.3 小结 |
3.2 氮磷沿程变化 |
3.2.1 磷的沿程变化 |
3.2.2 氮的沿程变化 |
3.2.3 小结 |
3.3 污泥活性测定 |
3.3.1 硝化速率试验测定结果 |
3.3.2 磷活性分析 |
3.3.3 小结 |
3.4 流态试验 |
3.4.1 流速分布测定 |
3.4.2 数据计算及分析 |
3.4.3 小结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部分 |
7 致谢 |
(4)基于微筛截留-厌氧发酵的城镇污水/污泥碳源反硝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和环境压力限制污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 |
1.1.2 碳源不足制约城镇污水脱氮效能提升 |
1.1.3 开发污水/污泥碳源符合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需求 |
1.2 城镇污水碳源分配利用特性及研究进展 |
1.2.1 城镇污水的碳源组成 |
1.2.2 污水碳源的分配利用特性 |
1.3 碳源反硝化利用特性及研究进展 |
1.3.1 污水碳源的反硝化利用特性 |
1.3.2 常用外加碳源的反硝化利用特性 |
1.3.3 污泥发酵液的反硝化利用特性 |
1.4 碳源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
1.4.1 基于物理沉降的碳源开发技术 |
1.4.2 基于化学强化的碳源开发技术 |
1.4.3 基于生物转化的碳源开发技术 |
1.4.4 微筛截留工艺的研究进展 |
1.5 生命周期评价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1 生命周期评价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 |
1.5.2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的生命周期评价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用水及剩余污泥性质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设计 |
2.2.1 污水碳源组成及分配利用特性研究 |
2.2.2 颗粒碳源的微筛截留条件优化及效果分析 |
2.2.3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产酸效能研究 |
2.2.4 截留碳源与剩余污泥共发酵产酸效能研究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常规分析指标及测试方法 |
2.3.2 其他分析项目及测试方法 |
2.3.3 市政碳源组成特征分析 |
2.3.4 污水碳源的硝酸盐利用特性分析 |
2.3.5 水解-产酸动力学 |
2.3.6 高通量测序及群落结构分析 |
2.3.7 其他指标计算 |
第3章 污水碳源微筛截留条件优化及效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污水碳源组成及反硝化利用特性分析 |
3.2.1 城镇污水碳源组成特征分析 |
3.2.2 污水/污泥碳源的反硝化利用特性分析 |
3.2.3 污水碳源在A~2O工艺中的分配和利用特性分析 |
3.3 颗粒碳源的微筛截留条件优化及效果分析 |
3.3.1 颗粒碳源的微筛截留条件优化 |
3.3.2 优化微筛截留对污水碳源分配转化特性的影响 |
3.4 颗粒碳源微筛截留的物料平衡及能耗分析 |
3.4.1 基本假设及估算依据 |
3.4.2 微筛截留对生物处理单元物料平衡的影响 |
3.4.3 微筛截留对生物处理单元能耗变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产酸效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产酸效能分析 |
4.2.1 截留碳源的产酸特性 |
4.2.2 截留碳源的水解特性 |
4.2.3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
4.3 初始碱调节对截留碳源产酸效能的提升效果 |
4.3.1 不同初始碱条件下截留碳源的产酸效能 |
4.3.2 不同初始碱条件下截留碳源的水解及产甲烷特性 |
4.3.3 碱性发酵对截留碳源特性的影响 |
4.3.4 截留碳源碱性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
4.4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产酸效能评估 |
4.4.1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产酸的物料平衡 |
4.4.2 截留碳源厌氧发酵产酸的能耗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截留碳源与剩余污泥共发酵产酸效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截留碳源与剩余污泥共发酵水解产酸效果分析 |
5.2.1 共发酵对产酸效果及挥发酸组分变化的影响 |
5.2.2 共发酵对多糖蛋白水解效率的影响 |
5.2.3 共发酵产酸过程中甲烷累积量及p H变化 |
5.3 共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3.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
5.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菌群 |
5.3.3 功能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互作机制 |
5.4 截留碳源与剩余污泥共发酵产酸效能评估 |
5.4.1 共发酵系统的物料平衡 |
5.4.2 共发酵系统的能耗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筛截留-厌氧发酵工艺碳源供给效率及生命周期评价 |
6.1 引言 |
6.2 碳源供给效率评价 |
6.2.1 碳源供给效率模型构建及参数分析 |
6.2.2 微筛截留-厌氧发酵的碳源供给效率评价 |
6.2.3 不同污水/污泥处理方案适用模式分析 |
6.3 微筛截留-厌氧发酵工艺的生命周期评价 |
6.3.1 生命周期模型构建与数据收集 |
6.3.2 污水/污泥处理阶段的清单分析 |
6.3.3 生命周期结果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分段进水SBR工艺强化脱氮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脱氮除磷基本原理及新进展 |
1.2.1 生物脱氮除磷基本原理 |
1.2.2 生物脱氮新进展 |
1.3 污水生物脱氮工艺的发展 |
1.3.1 A/O法 |
1.3.2 A~2/O工艺 |
1.3.3 UCT工艺 |
1.3.4 MUCT工艺 |
1.4 分段进水工艺研究进展 |
1.4.1 分段进水的原理 |
1.4.2 分段进水存在的问题 |
1.4.3 SBR工艺原理及特点 |
1.4.4 分段进水SBR工艺优点 |
1.4.5 分段进水SBR工艺影响因素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验用水与污泥接种 |
2.2 试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2.2.1 试验仪器 |
2.2.2 分析方法 |
第3章 SBR脱氮水力停留时间优化 |
3.1 试验运行方案 |
3.2 试验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2 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3 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对NO_3~--N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4 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段进水SBR工艺理论推导与实际运行 |
4.1 分段数推导 |
4.2 A/O时间比的推导 |
4.3 试验运行 |
4.3.1 运行条件 |
4.3.2 不同分段数对COD去除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分段数对NH_4~+-N去除性能的影响 |
4.3.4 不同分段数对NO_3~--N去除性能的影响 |
4.3.5 不同分段数对TN去除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段进水SBR工艺条件优化 |
5.1 试验运行方案 |
5.2 试验条件 |
5.3 A/O时间比对分段进水SBR工艺处理废水污染物的影响 |
5.3.1 不同A/O时间比对COD去除特性的影响 |
5.3.2 不同A/O时间比对NH_4~+-N去除特性的影响 |
5.3.3 不同A/O时间比对NO_3~--N去除特性的影响 |
5.3.4 不同A/O时间比对TN去除特性的影响 |
5.4 不同流量分配比对分段进水SBR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 |
5.4.1 不同流量分配比下COD的去除效果 |
5.4.2 不同流量分配比下NH_4~+-N的去除效果 |
5.4.3 不同流量分配比对NO_3~--N的去除效果 |
5.4.4 不同流量分配比下TN的去除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最优工况下COD、NH_4~+-N降解动力学及脱氮速率研究 |
6.1 降解动力学研究 |
6.1.1 COD降解动力学研究 |
6.1.2 NH_4~+-N降解动力学研究 |
6.2 系统脱氮速率研究 |
6.2.1 好氧硝化速率研究 |
6.2.2 反硝化速率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污泥高温微氧消化释放内碳源提升低碳氮废水生物脱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 |
1.1.1 国外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现状 |
1.1.2 国内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现状 |
1.2 污泥内碳源开发技术现状 |
1.2.1 水解发酵产酸 |
1.2.2 预处理联合厌氧发酵处理 |
1.2.3 污泥自热高温好氧消化 |
1.2.4 高温微氧消化-微电流协同处理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污泥来源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试验方案与设计 |
2.2.1 投加镁盐以提升污泥内碳源品质 |
2.2.2 高温微氧消化液为碳源强化SBR工艺处理效果 |
2.2.3 高温微氧消化耦合SBR工艺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物化指标测试 |
2.3.2 其他指标测试 |
第三章 投加镁盐以提升污泥内碳源品质 |
3.1 镁盐不同投加量 |
3.1.1 VS去除率 |
3.1.2 碳源释放及其组分转化 |
3.1.3 氮磷的释放 |
3.1.4 pH与ORP |
3.1.5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3.2 镁盐不同投加方式 |
3.2.1 VS去除率变化 |
3.2.2 碳组分释放与累积 |
3.2.3 消化上清液中氮磷变化 |
3.2.4 消化体系性质变化 |
3.2.5 消化代谢中间组分分析 |
3.2.6 消化污泥XRD分析 |
3.3 pH条件对消化体系内碳源释放影响 |
3.3.1 VS去除率与电导率变化 |
3.3.2 碳组分转化 |
3.3.3 氮磷的变化 |
3.3.4 pH与ORP变化 |
3.3.5 消化液中有机质变化 |
3.4 半连续运行下投加镁盐的高温微氧消化进程 |
3.4.1 消化过程SCOD变化 |
3.4.2 消化过程氮释放 |
3.4.3 消化过程磷释放 |
3.4.4 有机物代谢转化 |
3.4.5 机理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微氧消化液为碳源强化SBR工艺处理效果 |
4.1 不同溶解氧条件对体系生化处理效果影响 |
4.2 进水中不同C/N对废水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1 氮磷去除特征 |
4.2.2 COD去除特征 |
4.3 消化液不同投加量对SBR体系脱氮除磷效果影响 |
4.4 SBR工艺运行参数优化 |
4.4.1 氮的迁移转化 |
4.4.2 磷的迁移转化 |
4.4.3 碳的释放 |
4.4.4 pH及ORP |
4.5 SBR体系连续运行对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温微氧消化耦合工艺 |
5.1 对低碳源实际生活废水的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影响 |
5.1.1 SBR反应器出水COD释放 |
5.1.2 SBR反应器出水氮磷变化 |
5.2 添加微电流消化液的耦合体系生化处理效果 |
5.2.1 消化污泥理化性质 |
5.2.2 耦合体系出水水质情况 |
5.3 耦合工艺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
5.3.1 经济可行性 |
5.3.2 环境可行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7)污水生物脱氮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技术 |
1.1 技术原理 |
1.1.1 氨化作用 |
1.1.2 硝化作用 |
1.1.3 反硝化作用 |
1.2 常用工艺 |
1.2.1 A/A/O及其变形工艺(同步脱氮除磷) |
1.3 工艺展望 |
2 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 |
2.1 技术原理 |
2.1.1 宏观环境 |
2.1.2 微观环境 |
2.2 常用工艺 |
2.2.1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
2.2.2 氧化沟工艺(OD) |
2.3 工艺展望 |
3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SCND)技术 |
3.1 技术原理 |
3.2 常用工艺 |
4 厌氧氨氧化技术(Anammox) |
4.1 技术原理 |
4.2 常用工艺 |
4.2.1 SHARON-ANAMMOX工艺 |
4.2.2 OLAND工艺 |
4.2.3 CANON工艺 |
5 结语 |
(8)低C/N比条件下生物脱氮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脱氮机理分析 |
2 生物脱氮工艺 |
2.1 改进型传统脱氮工艺 |
2.2 复合型传统脱氮工艺 |
2.3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
2.3.1 SND |
2.3.2短程硝化反硝化 |
2.3.3 ANAMMOX |
3 生物脱氮工艺比较 |
4 结论与展望 |
(9)竖向流缺氧-好氧-泥水分离一体式RPI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中试脱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我国水污染现状 |
1.2.我国污水处理现状 |
1.3.污水生物脱氮机理 |
1.4.国内外生物脱氮工艺研究进展 |
1.5.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6.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实验内容 |
2.2.实验装置 |
2.3.实验工艺流程 |
2.4.实验污水水质 |
2.5.实验方法 |
2.6.检测指标以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竖向流缺氧-好氧-泥水分离一体式RPIR工艺去污特性分析 |
3.1.COD去除效果分析 |
3.2.氨氮去除效果分析 |
3.3.总氮去除效果分析 |
3.4.总磷去除效果分析 |
3.5.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竖向流缺氧-好氧-泥水分离一体式RPIR工艺脱氮影响因素分析 |
4.1.回流比对工艺脱氮效果影响 |
4.2.搅拌频率对工艺脱氮效果影响 |
4.3.好氧段溶解氧浓度对工艺脱氮效果影响 |
4.4.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多样性分析 |
5.1.微生物群落分析相关方法 |
5.2.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5.3.系统不同分区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4.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结论 |
6.2.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反硝化除磷产电工艺优化运行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的水环境现状 |
1.1.2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存在的问题 |
1.2 生物脱氮除磷理论及工艺技术现状 |
1.2.1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 |
1.2.2 传统生物除磷理论 |
1.2.3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技术现状 |
1.3 反硝化除磷理论及工艺技术现状 |
1.3.1 反硝化除磷理论 |
1.3.2 反硝化除磷工艺技术现状 |
1.3.3 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 |
1.4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 |
1.4.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1.4.2 微生物燃料电池与反硝化除磷工艺耦合 |
1.4.3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与仪器设备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验仪器设备 |
2.1.3 其它试验材料 |
2.2 试验药品、用水及种泥 |
2.2.1 试验药品 |
2.2.2 试验用水 |
2.2.3 种泥来源 |
2.3 检测方法 |
2.3.1 水质检测方法 |
2.3.2 电化学检测方法 |
第三章 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的启动运行 |
3.1 反硝化除磷产电装置启动阶段工艺参数的确定 |
3.2 反硝化除磷产电工艺运行效能分析 |
3.2.1 COD的去除效果 |
3.2.2 氨氮的去除效果 |
3.2.3 磷的去除效果 |
3.2.4 产电效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稳定运行影响因素的研究 |
4.1 进水盐度对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的影响 |
4.1.1 不同进水盐度下COD的去除效果 |
4.1.2 不同进水盐度下氮的去除效果 |
4.1.3 不同进水盐度下磷的去除效果 |
4.1.4 不同进水盐度下产电效果 |
4.2 进水pH对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的影响 |
4.2.1 不同进水pH下COD的去除效果 |
4.2.2 不同进水pH下氮的去除效果 |
4.2.3 不同进水pH下磷的去除效果 |
4.2.4 不同进水pH下产电性能 |
4.3 不同进水温度对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的影响 |
4.3.1 不同进水温度下COD的去除效果 |
4.3.2 不同进水温度下氮的去除效果 |
4.3.3 不同进水温度下磷的去除效果 |
4.3.4 不同进水温度下产电性能 |
4.4 不同硝化污泥回流比对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的影响 |
4.4.1 不同硝化污泥回流比下COD的去除效果 |
4.4.2 不同硝化污泥回流比下氮的去除效果 |
4.4.3 不同硝化污泥回流比下磷的去除效果 |
4.4.4 不同硝化污泥回流比下产电性能 |
4.5 反硝化除磷产电系统运行参数优化控制 |
4.5.1 最佳进水盐度 |
4.5.2 最佳进水pH |
4.5.3 最佳进水温度 |
4.5.4 最佳硝化污泥回流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生物脱氮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气升式微压双循环多生物相反应器的寒区城市污水处理性能及机理研究[D]. 艾胜书.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污水生物脱氮工艺技术应用分析[J]. 夏丽君.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11)
- [3]氧化沟型A2/O工艺反应器流态及氮磷去除特性的研究[D]. 阿荣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微筛截留-厌氧发酵的城镇污水/污泥碳源反硝化利用研究[D]. 段燕青.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分段进水SBR工艺强化脱氮实验研究[D]. 黄子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污泥高温微氧消化释放内碳源提升低碳氮废水生物脱氮[D]. 陈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污水生物脱氮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张源. 生物化工, 2020(06)
- [8]低C/N比条件下生物脱氮工艺研究进展[J]. 蒙小俊,郭楠楠. 安康学院学报, 2020(04)
- [9]竖向流缺氧-好氧-泥水分离一体式RPI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中试脱氮研究[D]. 石翔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反硝化除磷产电工艺优化运行参数研究[D]. 杨颂.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