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一世纪与茶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娇[1](2020)在《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编写的实践研究 ——以贵州省都匀市DY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代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绘本在小学低段的应用,绘本的使用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帮助。基于绘本学习的重要性和学校的生源情况,为了激发一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对家乡美好山河的热爱,贵州省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针对城市文化形象、学生生源、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自主编写了一套语文绘本教材《剑江妈妈的孩子们》、《迷路的小毛尖》,老师们在绘本教材的编写、使用及推广中汲取了大量的经验,为本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因此,本研究以贵州省都匀市DY小学为例,以城市绘本教材的开发编写及使用推广为依托,结合教学案例,对绘本教材编写实施进行研究,主要包含四个部分。一是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绘本发展、研究内容及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绘本教材的编写实施奠定理论基础。二是从绘本教材对一年级学生的审美情感、智力发展、学习空间等方面确定编写价值;其构图、内容设计方面主要围绕学生感受并传承地方文化,获得良好的学习及情感态度等开展绘本教材的目标设计;重点阐述了绘本教材以语文课程标准和一年级部编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为编写依据,根据科学性、可实施性的编写原则,确定绘本教材从实景转换到卡通映现城市形象、童话故事角色串联展现城市文化、水书与汉字互译的编写特色设计;并以都匀市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桥梁和都匀毛尖茶为内容设计的创作灵感来源进行探讨分析。三是综合论述了绘本教材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使用和推广情况,呈现两个完整的绘本教材在使用推广中的典型案例,一个是绘本教材跨年级、跨学科的课内使用,四年级综合实践课《生活变变变——匀桥的变迁》为主题的校本课题的延伸,以绘本教材《剑江妈妈的孩子们》故事内容为导火线,开启学生寻找匀城的变迁之旅;另一个是以小毛尖和众多匀桥为主角编排的绘本教材的课外推广——舞台剧《匀桥大比拼》。绘本教材的使用推广后,通过案例分析、数据对比和对学生、教师的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出绘本教材对学生、教师和传承城市文化产生的良好效果。四是对绘本教材编写实施中发现问题与不足进行总结反思,教材的编写方面,绘本教材的图画形式内容设计还需改进,绘本中汉字应考虑学生学龄做到全文注音,并与邻校合作形成系列故事;教材的推广与实施方面,教师对绘本教材的教学经验、学校推广力度、社会推广平台都有待加强,最后通过对绘本教材编写及使用推广思考进行总结,提出今后编写实施的改进建议。本套绘本教材还在继续使用和推广中,希望借此研究能使教育者再次审视城市文化形象与教育教学的内在联系,更加重视城市文化形象在课内、课外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也希望给老师们以后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儿童本土绘本教材提供一定的参考。
冯新悦,宋时磊[2](2020)在《中国茶歌的历史演变与传播特征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中国茶歌的传播史划分为前现代、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初三个阶段。茶歌经历了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两次巨变,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传播特征。在前现代,茶歌是对茶事劳作的歌咏,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十分紧密,主要通过茶农、茶商等群体口口传播。二十世纪现代民族国家体制开始介入茶歌的传播,又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民国时期,茶歌作为一种民俗现象而受重视,在采集、归类和研究之余,文艺工作者和民俗等方面的学者还对茶歌改编创作,注入了现代性和政治性的传播因素;二十世纪下半叶,茶歌的整理更加自觉、规模也有所扩大,并呈现出茶歌新编、影音化等新的传播趋势。二十一世纪茶歌直面城市化等新形势的挑战,适应了传播媒介的新变,向承载复合功能的传播转变,表明茶歌在新时代仍富有创新的活力。总体来说,茶歌随着时代和传播载体与技术的变化,能够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现实环境,这为中国茶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传播依托和载体。
吕梦思[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北随县三合村民居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居是物质、精神空间建构和培育的结晶,是人们的安身居所,也是精神所依之处。民居的变迁过程中,蕴含了生态、生计、观念、信仰、政治、经济、家庭、宗族等因素。位于湖北省随县的三合村,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有的资源优势,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当地民居经历了较大变化。本文以三合村的民居变迁为对象,研究当地生态、生计、国家政策、家庭结构以及人们的观念、习俗、信仰等方面的变化,以此透视出改革开放以来湖北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及原因,进而为理解中国乡村社会变迁,探讨中国乡村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田野个案。改革开放及计划生育政策、生计方式、经济收入、家庭结构、生活观念等因素,对三合村的民居有很大影响。改革开放后,三合村民居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外部形式和内部空间布局三方面。建筑材料的变化既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又与当地的资源条件相关联。三合村的民居变化中,建筑的外部形式经历了由一层到多层、人字顶到平顶的变迁过程,这必然会带来民居营造过程与建房习俗的改变。而内部结构的变化涉及到堂屋、灶屋、卧室、畜圈及厕所的功能性变迁,这些变迁背后体现了当地人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涉及到与建房相关的各种习俗和仪式、居处格局、家庭网络、代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三合村民居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乡村发展历程。若在传统与现代化视野下分析,乡村的未来似乎就是城镇化,乡村民居样式和村落外貌特色渐失,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然而,通过三合村研究,我们认为,尽管现代化的影响深入其中,但在三合村的民居中,环境、人与文化的关联性没有完全分离。在传统的风水观念下,在民居建筑与家庭成员福祉密切相关的信仰中,表面的物质空间和符号在发生变化,但其文化意义和在村落社会中的功能依然在延续。在环境、建筑物质、社会和民众的交互影响中,民众总是在其历史、生态和文化传统中寻找资源,去调整和适应不断变动的社会。乡村变迁及其未来,是城市化还是振兴,需要学者进入乡村世界,找到关键文化符号,通过参与观察、体验,去理解类似民居等文化符号背后的生活。通过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启蒙,避免将民居单纯归为精神文化载体或物质实体,或固定在传统或现代、乡村或城市的二元框架的某一端。如能理解民居符号的生成和转化过程,才能理解类似于民居等关键的村落文化的意义,找到村落的灵魂,梳理清楚乡村振兴的文化脉络。
侯玮[4](2019)在《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人们的目光开始聚焦在精神文化领域,关注嘈杂的酒吧文化,以及各种网吧、酒店等消费场所己经让当今社会的消费群体感到消费疲劳,而当代都市茶室空间注重文化内涵的展示,为人们提供的是心灵净化的空间,因而备受瞩目。当代都市茶室空间作为一个精神空间,恰到好处的情感体验设计不仅能够彰显出茶室这一公共活动空间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丰富人们的视觉审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带给人们丰富的心理感受。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试图对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进行深度剖析,全文按逻辑关系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追溯茶室空间设计的发展脉络,梳理出基于当代生活方式下都市茶室空间的新发展,分析当代都市茶室空间设计的现状,并且对其进行反思,为论点的展开做好铺垫。接下来,通过对当代都市茶室空间受众的情感期待、当代都市茶室空间情感体验设计的物质载体进行分析,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总结出对当代都市茶室空间进行情感体验设计的影响因素,为第三部分的研究论述提供支持。然后,通过探析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的目标定位、塑造原则及生成途径,对情感体验设计的策略展开全面系统的论述。最后,对前三部分的分析探讨进行总结,延伸出当今时代背景下,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所呈现出的情感价值,审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范捷[5](2019)在《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英德,古称英州,其独特的南亚热带区位与植物资源优势,使英德在早期就成为茶叶盛名之地。20世纪初叶,历经多次战乱与动荡,英德地区茶文化与红茶产业出现严重倒退。自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确定了“大力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针,英德茶业正式步入规模化、良种化和机械化发展轨道。纵观历史,英德茶业在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呈现螺旋式转型升级。关于英德红茶的研究,过去主要聚焦于茶树品种选育、优质高产栽培和加工技术方面,而关于英德茶文化及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研究目前甚为少见,关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形成与英德茶文化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将其与产业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分析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一方面通过考据古籍与档案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对近现代英德茶叶发展历程及茶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系统梳理;另一方面,以国内外红茶为对照,以及不同等级英德红茶之间的品质对比,分析得出英德红茶品质特征,进一步探究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的化学、人文成因,为红茶品质提升及产品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在对文化特色与品质特征关联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法对英德红茶战略模型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新时代英德红茶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若干战略性建议,试图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借鉴。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英德产茶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至今至少有1500年历史。纵观英德茶业发展史,本文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一是始于南朝的初始发展阶段(6世纪初-17世纪末);二是始于清代的兴盛发展阶段(1760-1890年);三是始于清末民国的急剧衰落阶段(1891-1949年);四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恢复振兴阶段(1950-1985年);五是始于改革开放后的结构转型阶段(1986-2010年);六是以研发创新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11-至今),且以上6个阶段分别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2)比较系统地挖掘、整理了英德与茶文化相关的民俗风情、茶诗茶歌、茶亭茶台、寺庙道观等文化遗产,结合英德地区社会发展及人文历史,揭示了英德茶文化“开放性、多样性、适地性、先进性”的四个基本特征。这四者相互交织,互为依存,形成英德极富特色的茶文化内涵。(3)英德红茶有别于国内外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是“蔗(果)甜兰香清长持久、滋味鲜浓甜润,汤色红亮”;其特征香气成分是以芳樟醇为主的11种清甜花香类物质,特征滋味主要取决于其较高含量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TFs、TRs、酯型儿茶素、儿茶素总量以及低比值的酯型/非酯型儿茶素。(4)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感官品质特征与主要品质成分含量高度相关,并且在不同等级之间差异显着。结果表明,在正常的加工工艺条件下,英德红茶的等级和感官品质水平随原料嫩度等级的降低而降低,茶汤色泽由橙红明亮至红较亮,亮度逐级下降,“金圈”及“冷后浑”现象逐级递减;“蔗甜兰韵”的滋味特点和“秋香、毫香”随茶叶等级的降低而逐级减弱,茶汤滋味浓厚度及丰富度随之逐级下降。英德红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随等级降低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逐级上升;不同等级英德红茶的TFs、TRs、TB含量存在显着差异,TRs、TB含量逐级上升,TFs/TB比值逐级下降;特级至二级英德红茶中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均随等级的下降而明显减少,酯型/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及带涩味的EGCG、ECG、GCG组分在特级中含量最高;芳樟醇含量在一级达到最高,随后逐级大幅下降,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正己醇、(E)-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橙花醇等16种香气成分与英德红茶的等级或品质水平成正相关,推测芳樟醇是高级(名优)英德红茶最关键的特征香气组分,苯乙醇、香叶醇、α-松油醇等16种香气成分是影响英德红茶等级的主要香气组分,可以作为评价英德红茶感官品质的重要化学指标。(5)结合英德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得出,影响英德红茶特征品质形成的因素主要有6个,即:区域自然条件因素、茶树品种因素、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英德人文特征因素、英德社会背景因素,以上6个因素均对英德红茶品质特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6)以英德茶文化、茶叶品质特征和红茶产业现状为依据,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促进新时代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六大建议,为在新时代如何实现英德红茶产业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魏波[6](2018)在《禅茶一味——禅意书法与茶文化》文中研究指明禅意书法与茶文化之间不仅有着密切相连的关系,而且也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因为茶文化可以借助禅意书法来得到具体的表现,而禅意书法可以在茶文化的作用下更加的丰富自身,因此,本文以禅意书法与茶文化为主要的论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希望在本文的探讨之下可以更加明确禅意书法与茶文化这两个部分,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盛敏[7](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姜美爱(惠田)(KANG MZ AE)[8](2016)在《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要地梳理了中韩两国茶道形成、发展、流变过程,其中着重探讨了中韩人文茶道观的同与异,以及这个时期代表茶人——北宋苏东坡和高丽李奎报的人文茶道观,进而探讨了中韩人文茶道观对后世的影响。中韩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频繁,其中茶文化的交流最具代表性。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茶叶的发现利用,由最初的药用逐渐转为食用饮用,最后形成独特的茶道观。从唐至宋及元明清,每个时代有其独特的制茶法、饮茶法、也相应地形成了茶礼、茶诗等茶文化,遍及生活的各个阶层,包括皇室、文人、僧侣、平民等,融合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文化而形成独特的茶道观,茶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中重要的角色。韩国自百济时期从中国传入茶种,与韩国当地的风俗文化相交融,先后形成了韩国历史上新罗茶道文化(以花郎道茶文化为特色),高丽时代茶道文化(以宫廷、僧侣、文人茶道文化的丰盛为特色),朝鲜时代茶道文化(以《朱子家礼》冠婚丧祭之茶礼为中心的茶文化特色)。茶道符合人道,人可以通过茶道修行人之道。这种人文茶道精神在中国的唐代陆羽《茶经》表现为“精行俭德”的茶道观。宋朝的《禅苑清规》则是反映丛林的礼仪规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规范被喻为儒家的“礼经”。宋代中国历史上留存茶诗最多的茶人陆游体现了敬天爱人的儒释道三家贯通的人文主义茶道精神。韩国以元晓大师之“和诤”的人文茶道,大觉国师义天(1055—1101年)的人文茶道以及草衣意恂(1786—1866)之“中正”的人文茶道为代表。韩国的茶圣草衣禅师(1786—1866)的会通思想,和元晓大师、义天大觉国师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元晓大师的“大乘菩萨行”实践是近代茶人崔凡述(1904—1979)“人文茶道思想”的根源。总之,韩国的人文茶道精神之根是元晓和诤思想。和诤思想是把一切分歧转换为和解的佛教思想,是奠定韩国佛教基层的核心思想之一。中韩两国属于同样的汉文化圈,在茶文化传入之前的三、四世纪,儒释道三教思想经过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传入,与韩国固有的古朝鲜思想融合。作为东方礼仪之国,都重视人要具备仁,礼、敬、和等精神,并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和和谐。人文茶道是以人为主,既以人间为中心,又以人间本性为主。本性即是道。对儒家来说,道是仁;对佛教来说,道是真如;对道教来说,道是自然。三教之道呈现出不一样,但其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得道便呈现出向德。在这个世界,能相应的只有道与德,只要怀着道心,就必经由德。所以只要觉悟了人间之本性,就以自然为道,以宇宙万物为和谐。儒家行道,然后获德。佛家则通过“禅”达到真如,真如即本性。老庄强调自然之道,以达到道作为终极目的,与道相辅相成的就是德。中韩两国的茶道其根本要义是相通的,但是表现形式上又各具特色。中国茶艺表演庄严而华丽,韩国茶礼表演质朴,而且有自然风流的味道。孔子强调以礼与仁为基础,茶道才能表现出礼仪的庄严华丽。韩国的茶礼表演,将从中国传入的茶道思想与韩国古朝鲜的古神道思想融合,这种玄妙之道在韩国称为风流道或花郎道,用质朴、淳朴表现了韩国的人文情怀。从苏东坡与李奎报的茶诗看他们的人文茶道观,将他们的茶道思想分为四点:第一,人际交游人文茶道;第二,社会讽喻人文茶道;第三,禅茶一味人文茶道;第四,行茶三昧人文茶道。苏东坡在思想上追求儒佛道三家兼容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中,包含了他的清净茶道观。李奎报天性淳朴,有超然、豁达的性格,而且兼有着老庄逍遥游思想。两位人物都由茶道而得到鲜活的领悟,由此形成两个人物的生活茶、生活禅的人文茶道观。宋丽茶道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它以礼节教育影响了后代。宋代的茶道是继承唐代茶道文化的脉络,高丽的茶道是受到了统一新罗茶道精神和唐宋的影响。茶道可以转变人的心灵和行动,恢复人的关系,与自然沟通。中韩的茶道文化进入现代后,虽然有一些差异,但是都把重点放在学习古典文学,学习传统思想,提升人性涵养,形成和谐社会关系等方面,说明两国茶道文化在根源上还是一脉相承的。
谭芳[9](2014)在《仪式观视角下的茶文化传播 ——以信阳地区茶艺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河南省信阳地区,是中原历史悠久、着名的产茶区,信阳的茶文化是区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文从传播学仪式观的理论视角出发,将信阳地区当代茶艺馆中的茶文化传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分析。信阳地区当代茶艺馆作为媒介和场域,进行了一场诗意的信阳茶文化传播仪式。本论文首先以宏观视角分析了当代茶艺馆与茶文化传播的现状,试图界定了茶文化的概念,总结了茶艺馆对茶文化传播的方式、特点与意义,在此基础上力求为研究的具体内容与背景做下铺垫。本论文将茶文化的传播视为一场赋有诗意的文化传播仪式,以微观的视角对仪式的构成、仪式的过程和仪式的具体特征依次进行具象的分析,认为:从仪式的构成来看,茶艺馆作为仪式的媒介和场所是一种延伸受众感官的“冷媒介”,它的每一处景致都混合着茶文化的古韵新曲,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茶香的诗意氛围;仪式表演中无论是茶具、解说词、肢体语言表达,还是配合表演的服饰、音乐、环境装饰等,都作为形式或手段注入茶文化元素服务于仪式;仪式的规则是基于表演程式和茶礼而制定的。从仪式的过程来看,诗意的仪式体现在以信阳毛尖茶艺表演为内容的仪式表演中。从仪式的特征来看,具有程式化控制性、文化趣味性与文化表演性三个具体特征。本论文从象征性符号分析的角度出发,将仪式看做一个集合了诗意的象征性符号的象征系统,做了关于符号信息喻意、象征性互动、意义的诠释这三个维度的分析,得出:在关于信阳茶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象征性符号表意中,信阳茶艺馆中进行的茶文化传播仪式在“寓教于乐”的轻松闲适的传受互动模式中,进行了基于“想象的区域文化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下的信阳茶文化传播,共享了在赋有浓厚“信阳味儿”的区域文化心理影响下的茶文化仪式传播意义。
黄淑美,欧阳中一[10](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二十一世纪与茶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一世纪与茶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编写的实践研究 ——以贵州省都匀市DY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校本教材及绘本发展与研究 |
二、国内校本教材及绘本发展与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编写设计 |
第一节 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编写价值分析 |
一、“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有益于培养一年级学生审美情感 |
二、“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有助于促进一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 |
三、“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有利于拓展一年级学生学习空间 |
第二节 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编写目标设计 |
一、都匀市 DY 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编写总目标设计 |
二、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构图目标设计 |
三、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内容目标设计 |
第三节 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编写实施设计 |
一、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编写依据确定 |
二、都匀市 DY 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的编写原则思考 |
三、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编写特色设计 |
四、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编写内容设计 |
第三章 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使用及推广分析 |
第一节 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使用推广情况 |
一、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使用方法 |
二、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推广情况 |
第二节 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使用推广案例 |
一、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课内使用推广教学案例 |
二、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课外活动使用推广案例 |
第三节 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使用推广效果分析 |
一、给都匀市DY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注入新鲜活力 |
二、创新都匀市DY小学学生学习方式 |
三、促进都匀市“城市文化形象”宣传 |
第四章 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编写实施反思 |
第一节 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编写反思 |
一、改进完善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图画形式内容设计 |
二、应对“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汉语文字进行全文注音 |
三、通过多种途径形成合力创编“城市文化形象”系列故事 |
第二节 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使用推广反思 |
一、教师实施“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教学经验有待进一步提升 |
二、“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学校层面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
三、“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推广平台空间有待进一步扩大 |
第三节 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编写实施改进建议 |
一、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编写前期准备建议 |
二、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编写改进建议 |
三、都匀市DY小学一年级“城市文化形象”语文绘本教材编写实施推广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绘本教材编写前一年级学生对都匀熟知程度调查问卷 |
附录 B 绘本教材使用推广后一年级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C 绘本教材教学前后一年级学生对都匀熟知程度访谈提纲 |
附录 D 绘本教材使用推广后中年级学生认可度调查问卷 |
附录 E 绘本教材使用推广后中年级学生影响访谈提纲 |
附录 F 一年级学生家长访谈问卷 |
附录 G 绘本教材推广后对低年级语文任课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 H 绘本教材《剑江妈妈的孩子们》 |
附录 I 绘本教材《迷路的小毛尖》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2)中国茶歌的历史演变与传播特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茶歌的早期生产与传播 |
2 现代民族国家下的茶歌传播新变 |
第一,茶歌新编。 |
第二,专门和专业的创作。 |
第三,茶歌的影音化。 |
3 互联网时代茶歌的转型传播 |
4 阶段特征、趋势与前景展望 |
(3)改革开放以来湖北随县三合村民居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章 田野点概况 |
1.1 地理位置 |
1.2 自然生态环境 |
1.3 生计方式 |
1.4 村落空间 |
第2章 民居建筑的材料与形制 |
2.1 民居建筑材料 |
2.2 民居的内部空间结构 |
2.3 内部空间的功能性变迁 |
小结 |
第3章 民居建造过程 |
3.1 选址与动土 |
3.2 立基与砌墙 |
3.3 上梁到封顶 |
3.4 谢土与搬家 |
小结 |
第4章 民居变迁的文化分析 |
4.1 公与私的空间观念 |
4.2 人情与关系网络的变迁 |
4.3 代际关系的变迁 |
4.4 灶神信仰的传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茶室空间的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当代都市茶室空间”及“情感体验设计”的解读 |
第二节 茶室空间的历史沿革 |
第三节 当代都市茶室空间设计的现状与思考 |
第二章 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主观因素:当代都市茶室空间受众的情感期待 |
第二节 客观因素:茶室空间情感体验设计的物质载体 |
第三章 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的策略 |
第一节 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的目标定位 |
第二节 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的塑造原则 |
第三节 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的生成途径 |
第四章 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的价值体现 |
第一节 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的情感价值 |
第二节 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的审美价值 |
第三节 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的社会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茶文化的概念研究现状 |
1.3.2 红茶常规内含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3 红茶香气成分的研究现状 |
1.3.4 英德茶叶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英德茶文化内涵研究 |
2.1 英德茶文化及其地理气候条件 |
2.1.1 茶文化与地理特征 |
2.1.2 红茶创新与气候特征 |
2.2 英德茶业发展简史 |
2.2.1 英德茶业的起源 |
2.2.2 英德茶业的演变 |
2.2.3 小结 |
2.3 英德茶文化及其艺术遗产 |
2.3.1 茶诗 |
2.3.2 茶俗 |
2.3.3 茶歌、茶戏 |
2.4 英德茶文化物质文化遗产 |
2.4.1 英德茶亭与茶台 |
2.4.2 英德寺庙 |
2.5 英德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
2.5.1 英德茶文化的“开放性” |
2.5.2 英德茶文化的“多样性” |
2.5.3 英德茶文化的“适地性” |
2.5.4 英德茶文化的“先进性” |
第三章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
3.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试剂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感官审评方法 |
3.3.2 基础生化成分检测方法 |
3.3.3 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测定 |
3.3.4 挥发性成分测定 |
3.3.5 统计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英德红茶与国内外红茶品质分析 |
3.4.2 不同等级英德红茶品质分析 |
3.5 英德红茶品质特征成因分析 |
3.5.1 区域自然条件因素 |
3.5.2 茶树品种因素 |
3.5.3 栽植与加工技术因素 |
3.5.4 英德茶叶科技推广因素 |
3.5.5 英德人文特征因素 |
3.5.6 英德社会背景因素 |
3.5.7 小结 |
第四章 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
4.1 英德红茶产业SWOT分析 |
4.1.1 英德市茶叶产业优势分析(S) |
4.1.2 英德市茶叶产业劣势分析(W) |
4.1.3 英德市茶叶产业机遇分析(O) |
4.1.4 英德市茶叶产业威胁分析(T) |
4.1.5 基于SWOT分析的英德市红茶产业发展矩阵 |
4.2 促进英德红茶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
4.2.1 充分发挥当地茶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 |
4.2.2 整合资源,壮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
4.2.3 加强英德红茶品牌建设 |
4.2.4 科技攻关,利用互联网平台升级营销战略 |
4.2.5 加大生产安全监督,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
4.2.6 加快构建茶文化与教育领域融合体系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禅茶一味——禅意书法与茶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禅意书法与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以及具有的内涵分析 |
2.1 禅意书法的发展过程以及具有的内涵 |
2.2 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以及具有的内涵 |
3 茶文化与禅意书法的发展趋势探讨 |
3.1 禅意书法的发展趋势 |
3.2 茶文化的发展趋势 |
4 结束语 |
(7)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 |
1.1.2 国外研究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
2.1.1 丝绸之路 |
2.1.2 茶马古道 |
2.1.3 万里茶道 |
2.1.4 海上丝绸之路 |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1.1 北传俄罗斯 |
3.1.2 茶入西欧 |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
5.1.2 启示 |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2 英国市场 |
5.2.3 美国市场 |
5.2.4 启示 |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
5.3.4 启示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
6.2.1 政府 |
6.2.2 社会组织 |
6.2.3 企业 |
6.2.4 个人 |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
6.3.1 实物形象 |
6.3.2 书籍报刊 |
6.3.3 广播影视 |
6.3.4 新媒体 |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
7.1.1 纳入国家战略 |
7.1.2 重构茶文化 |
7.1.3 优化传播方式 |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
7.3.3 细分国际市场 |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
7.4.1 加强人际传播 |
7.4.2 加强个人传播 |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
7.5.2 案例分析 |
7.5.3 评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作者简历 |
(8)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中韩茶道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交流 |
第一节 中国茶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一. 中国茶道概念 |
二. 唐代以前文献饮茶记录 |
三. 唐代茶道文化 |
四. 宋代茶道文化的发展 |
五. 元明清茶道文化 |
第二节 韩国茶道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
一. 韩国茶道文化概念 |
二. 茶传来说与初期茶文化的流入 |
三. 新罗茶道文化 |
四. 高丽时代茶道文化 |
五. 朝鲜时代茶道文化—以《朱子家礼》冠婚丧祭之茶礼为中心 |
第二章 中韩人文茶道观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中国人文茶道观 |
一. 陆羽《茶经》—精行俭德的人文茶道 |
二. 《禅苑清规》中人文茶礼 |
三. 陆游的人文茶道 |
第二节 韩国人文茶道观 |
一. 元晓之“和诤”的人文茶道 |
二. 大觉国师义天(1055—1101年)的人文茶道 |
三. 草衣意恂(1786—1866)之“中正”的人文茶道 |
第三节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同异 |
一.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同 |
二.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异 |
第三章 苏东坡与李奎报人文茶道观比较 |
第一节 苏东坡的茶道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 |
一. 苏东坡的茶文化背景 |
二. 苏东坡的人文思想 |
第二节 李奎报的茶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 |
一. 李奎报的茶文化背景 |
二. 李奎报的文学思想背景 |
三. 李奎报三教合一思想 |
第三节 苏东坡与李奎报茶诗中的茶道观 |
一. 人际交游的人文茶道 |
二. 社会讽喻的人文茶道 |
三. 茶禅一味的人文茶道 |
四. 行茶三昧的人文茶道 |
第四节 苏东坡与李奎报人文茶道中的人生观 |
一.积极超越的人生观 |
二. 安贫乐道的人生观 |
三. 仁心博爱的人生观 |
第四章 中韩茶道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中日韩茶道文化融合 |
第二节 人性茶道教育影响 |
征引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姜美爱个人简历 |
(9)仪式观视角下的茶文化传播 ——以信阳地区茶艺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 关于媒介仪式 |
2. 关于茶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创新 |
1. 拟解决的问题 |
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茶艺馆与茶文化传播现状 |
一、茶文化概述 |
1. 关于茶文化的概念——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
2. 茶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
3. 茶文化传播的现实意义 |
二、当代茶艺馆对茶文化的传播的三个发展阶段 |
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传统文化的依恋和寻根 |
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区域性特征明显 |
3.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一文化产业的商业化经营 |
三、当代茶艺馆的茶文化传播特点 |
1. 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
2. 传播受众的大众化 |
第二章 茶文化的传播是一场赋有诗意的传播仪式 |
一、茶文化传播仪式的构成 |
1. 仪式的媒介和场所 |
2. 仪式的传播手段(工具) |
3. 仪式的规则 |
二、诗意的文化表演——茶文化传播仪式过程 |
1. 表演伊始——参演者齐聚,客来敬君一盏茶 |
2. 诗意呈现——信阳毛尖玻璃杯冲泡艺术(信阳毛尖十道茶) |
3. 表演结束——茶香留返,茶歌悠长 |
三、仪式的表现特征 |
1:程式化控制 |
2. 文化趣味性 |
3. 文化表演性 |
第三章 仪式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与共享 |
一、仪式中的象征符号的信息喻意 |
1. 象征性符号与信阳茶文化 |
2. 象征性符号与地域文化 |
二、仪式“文化表演”中的象征性互动 |
1. 仪式表演中的象征符号生产与表达 |
2. “寓教于乐”的传受互动模式 |
三、关于意义的诠释 |
1. 关于社会意义的诠释 |
2. 关于文化意义的诠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二十一世纪与茶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一年级语文绘本教材“城市文化形象”编写的实践研究 ——以贵州省都匀市DY小学为例[D]. 陈娇.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国茶歌的历史演变与传播特征探析[J]. 冯新悦,宋时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3]改革开放以来湖北随县三合村民居变迁研究[D]. 吕梦思.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当代都市茶室空间的情感体验设计研究[D]. 侯玮. 聊城大学, 2019(01)
- [5]英德茶文化与英德红茶品质特征研究[D]. 范捷.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6]禅茶一味——禅意书法与茶文化[J]. 魏波. 福建茶叶, 2018(06)
- [7]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8]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D]. 姜美爱(惠田)(KANG MZ AE). 浙江大学, 2016(05)
- [9]仪式观视角下的茶文化传播 ——以信阳地区茶艺馆为例[D]. 谭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10]《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J]. 黄淑美,欧阳中一. 农业考古,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