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露醇治疗面神经炎45例(论文文献综述)
姚宏伟,黄红,潘猛,孙连珠[1](2021)在《注射用腺苷钴胺合谷穴穴位注射联合透刺经筋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注射用腺苷钴胺合谷穴穴位注射联合透刺经筋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药物及针刺治疗)、治疗组(45例,常规药物、注射用腺苷钴胺合谷穴穴位注射联合透刺经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变化,评估14 d内痊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额肌、眼轮匝肌、上唇方肌、口轮匝肌M波波幅高于同组治疗前、运动潜伏期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额肌、眼轮匝肌、上唇方肌、口轮匝肌M波波幅高于同期对照组、运动潜伏期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经不同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治疗组患者在入院后7 d、14 d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率75.6%(34/45),对照组为51.1%(23/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注射用腺苷钴胺合谷穴穴位注射联合透刺经筋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疗效显着,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痊愈率。
汪飞[2](2021)在《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面神经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经长期临床经验发现,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是以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常用的醋酸泼尼松片及甲钴胺胶囊作为药物对照,对比两者之间的治疗疗效,客观评价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试验标准的面神经炎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及甲钴胺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隔日治疗1次,治疗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8天)。对照组治疗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8天)。疗程结束后观察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及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中评价等级及积分的变化。通过软件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本试验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脱落0例,退出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位及病程比较,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及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一般资料分布均衡,保证了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⑴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方案治疗均可改善面神经功能;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好于对照药物组。⑵两组中医症状疗效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方案均有效;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治疗组改善面部症状效果更好;治疗组治疗结束时与结束后1月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组近期疗效较稳定。⑶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疗效好于对照药物组。结论:治疗组(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与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与甲钴胺胶囊)在治疗面神经炎患者均有治疗作用,均能够促进面神经功能、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发现治疗组更具有优势且近期疗效稳定。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但只要操作严格,在治疗面神经炎上还是安全有效的。
刘森森[3](2021)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调背振阳针刺应用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所能取得的临床疗效,为调背振阳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为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可参考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选入60例符合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的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所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个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别,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施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先施用调背振阳针刺后再予以普通针刺治疗。普通针刺皆留针20分钟,调背振阳针刺不留针。两组皆接受1疗程为期10次的诊治,除遇星期天不予诊疗外,余每天均需针刺治疗1次,总计接受2疗程。待全部患者的治疗完成后,对既定的H-B量表及杨氏量表予以分析比较,评价两组相异的治疗方法的应用所取得的最终临床疗效。结果:1.H-B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H-B分级给予组内分析比较发现,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显着的提升受损害的面神经功能,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H-B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2.杨氏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杨氏分级予以组内分析比较显示,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明显降低面神经麻痹程度,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杨氏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3.临床疗效比较:经对两个组别所取得的临床评价数据、总有效率等资料对比分析后显示(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优势可言。结论:1.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均有疗效;2.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安全可行;3.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治疗,可作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王丽萍[4](2020)在《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与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寻找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更加有效的方法,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新思路,同时提高针刺对周围性面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取7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人,治疗组采用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两组均留针30min,每周针5次,两周为1个疗程,共针刺3个疗程,疗程开始与结束时填写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调查问卷的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评分(FDI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比两种方法对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患侧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比较,治疗前两组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H-B分级在组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常规针刺与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对于周围性面瘫的面神经功能(H-B分级)均有改善作用,疗后两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对于面神经功能(H-B分级)改善优于常规针刺组。3.面部残疾指数(FDI)比较3.1躯体功能评分(FDIP)躯体功能评分(FDIP)越高说明患者躯体功能越好,治疗前两组FDI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疗后两组患者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常规针刺与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均能使患者躯体功能评分(FDIP)得到提高,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对躯体功能评分(FDIP)的提高优于常规针刺组。3.2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评分(FDIS)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评分(FDIS)越高说明患者社会生活能力越好,治疗前两组患者FD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疗后两组患者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两组患者组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常规针刺与调神通络结合缪刺均能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而且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对患者社会生活能力的改善更优于常规针刺,此法主要是通过调神使患者心神相安,缓解患者情绪,从而来改善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3例,愈显率73.52%,总有效率91.17%。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愈显率47.05%,总有效率76.4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能明显改善周围性面瘫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结论:1.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的疗法能明显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疗疗效,且优于常规针刺。2.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的疗法能明显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症状及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3.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的针刺方法能提高躯体功能评分(FDIP),降低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评分(FDIS),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躯体功能及社会生活能力,缓解了患者的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
杨明[5](2020)在《正颜汤加减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将焦树德经验方正颜汤用于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神经炎,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观察,通过对比分析相关临床数据评价疗效,探究正颜汤的作用机制,证实正颜汤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神经炎的有效性,为以后治疗面神经炎提供思路。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黄陂区中医医院住院的面神经炎患者,筛选符合面神经炎西医诊断标准且辨证为风痰阻络证型的住院患者共60例,按简单数字随机分类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临床常规治疗方案:(1)激素治疗泼尼松片口服,30mg/d,晨起顿服,连服7天,第8-14天根据病情评分变化剂量逐渐减量停药,共服用14天;(2)抗病毒治疗0.9%氯化钠溶液250mL+阿昔洛韦注射液0.5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天;(3)营养神经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及甲钴胺注射液0.5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14天,14天后改甲钴胺口服,每次0.5mg,每天三次,口服2周;(4)改善循环0.9%氯化钠溶液250mL+注射用曲克芦丁0.4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14天。治疗组采用西医临床常规治疗联合正颜汤治疗:防风9g,茯苓15g,荆芥9g,全蝎6g,白僵蚕10g,蜈蚣1条,钩藤20g,桃仁10g,醋鳖甲12g,白附子6g,白芷10g,葛根12g,水煎服,每次150ml,每天三次,每日1剂,每次服药7剂后根据症状加减用药。2周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总共治疗4周,对照组与实验组均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1月。3.疗效判断:观察入院时、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出院1月随访时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口僻中医症状积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分为躯体功能FDIP评分和社会生活功能FDIS的评分)变化情况。记录两组以上指标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别比较两组数据临床疗效性指标和临床安全性指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出有关的结论。结果:本次临床观察共最终纳入病例58例,其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剔除1例,无中止实验病例。(1)入院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患侧、发病时间、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瘫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面部残疾指数FDI等一般资料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资料有可对比性;(2)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瘫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面部残疾指数FDI等方面较入院时都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86.21%,对照组为79.31%;(3)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为89.66%;(4)随访一月时,治疗组患者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瘫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面部残疾指数FDI等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更佳(P<0.05);(5)本次临床观察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表现出明显不良反应且常规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正颜汤临床使用安全性良好。结论:运用正颜汤结合西医临床常规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神经炎方案相较于单纯使用西医临床常规治疗,能更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临床治疗周期,并且治疗期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正颜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均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适合临床借鉴推广使用。
代双[6](2020)在《宣通汤对瘀阻脉络型面神经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宣通汤对瘀阻脉络型面神经炎恢复期患者的瞬目反射实验R1、R2、R2’潜伏期、House-Brackmann分级分布、中医症状评分、FDI量表评分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及依据。方法:将52例符合此试验标准的瘀阻脉络型面神经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给予宣通汤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的瞬目反射实验R1、R2、R2’潜伏期结果、House-Brackmann分级分布及中医症状量表评分、FDI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在改善瞬目反射实验R1、R2、R2’潜伏期疗效方面,试验组(n=13),对照组(n=11),治疗后两组的BR潜伏期各波的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的BR潜伏期疗效无显性差异(P>0.05)。在House-Brackmann分级分布改善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无显性差异(P>0.05)。在改善FDI评分方面,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试验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事件。结论:宣通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瘀阻脉络型面神经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面部残疾情况,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樊晓萌[7](2020)在《“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面三灸”(雀啄灸听会、颊车、地仓)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旨在探究“面三灸”联合针刺在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时是否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并通过分析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治疗方式来评估安全性。为目前临床早期针灸并用治疗该病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方式。方法:收集2019年3月到2020年1月就诊于绵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的贝尔麻痹患者,共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66名贝尔麻痹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6例患者按照就诊时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采用“面三灸”联合针刺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针刺组治疗。治疗期间因2名患者未能坚持治疗,疗程<50%,未能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而脱落,最后有效病例为64例,分别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每日给予穴位针刺加面部穴位雀啄灸1次;对照组仅穴位针刺治疗。6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各疗程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面部、病程、面神经功能评分及分级情况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1)治疗组在各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除第1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第2、3、4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个疗程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在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疗程痊愈患者及痊愈治疗次数比较:(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痊愈患者共24人,对照组痊愈患者共16人,两组分别在各疗程痊愈人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痊愈所需治疗天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总体疗效分析:(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痊愈率为75.00%,对照组为50.00%,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无异常,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125%,不影响治疗过程及疗效分析;对照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0.00%。结论:1、“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均能提高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的总体疗效相同。3、“面三灸”联合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时起效较快,在观察期内缩短临床病程,提高患者的痊愈率。4、“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赖新鑫,郭飞飞,杜超[8](2020)在《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该文简述了面神经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重点综述了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及通经活络、祛风散寒类中药等目前面神经炎常用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准确掌握各类药物在面神经炎治疗中的作用,是科学合理用药、提高面神经炎治疗效果的前提,该文可为临床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面神经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赵美艳[9](2019)在《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今后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64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估两组在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积分、分级以及面神经功能H-B量表分级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作用机理。结果: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评价方法的疗效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价面神经功能积分、分级及面神经功能H-B量表分级,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2.比较两组间治疗结束后的疗效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价面神经功能积分、分级及面神经功能H-B量表分级,两组进行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对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进行比较两组疗程结束后的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66.67%)。结论:常规针刺法与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法均能够有效的治疗顽固性面瘫,而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杨万章[10](2017)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评价与分期分级治疗》文中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病,治疗不当会遗留毁容后遗症。本研究系统归纳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分段分级评定、分期分级治疗、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处理等,在治疗内容上汇通中西医,根据评定结果,不同时期和不同级别推荐不同剂量药物和非药物疗法,旨在准确把握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二、甘露醇治疗面神经炎4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露醇治疗面神经炎45例(论文提纲范文)
(1)注射用腺苷钴胺合谷穴穴位注射联合透刺经筋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研究对象 |
1.5 治疗方法 |
1.5.1 对照组 |
1.5.2 治疗组 |
1.6 观察指标 |
1.7疗效标准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线资料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 讨论 |
(2)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对象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治疗方法 |
2.2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
2.3 安全性评价 |
2.4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研究结果 |
3.3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面神经炎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位 |
1.3 病因病机 |
1.4 病机 |
1.5 中医治疗 |
1.6 小结 |
2 西医对面神经炎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发病机制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疗策略及方法 |
2.5 结语 |
3 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 |
3.1 定义 |
3.2 中医作用机理 |
3.3 现代作用机制 |
3.4 小结 |
4 结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研究结果分析 |
4.3 结果 |
5 颊黏膜部位选择作用机制的分析 |
5.1 全息理论论治 |
5.2 阴阳平衡论治 |
5.3 经络异常论治 |
5.4 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6 针刺治疗的理论依据 |
6.1 选穴依据 |
6.2 针刺手法依据 |
7 关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的应用分析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放血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
(3)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位 |
1.3 病因 |
1.4 病机 |
1.5 临床症状 |
1.6 证型分类 |
1.7 治疗 |
2.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3 病理 |
2.4 临床表现 |
2.5 临床分期 |
2.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2.7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治疗方案 |
1.3 饮食及防护 |
1.4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 |
1.5 疗效指标 |
1.6 疗效评价 |
1.7 安全性指标与评价标准 |
1.8 统计学方法 |
2.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与比较 |
2.2 治疗前病情比较 |
2.3 治疗后病情比较 |
2.4 临床疗效比较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选题的意义 |
2.本课题创新之处 |
3.本课题的可行性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督脉论治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分期标准 |
4 中医分型 |
5 病例选择标准 |
5.1 纳入标准 |
5.2 排除标准 |
5.3 剔除标准 |
5.4 脱落标准 |
二 研究方法 |
1 样本量计算 |
2 分组方法 |
3 治疗方法 |
4 观察方法 |
5 观察指标 |
5.1 一般指标 |
5.2 安全指标 |
5.3 疗效评定指标 |
5.4 疗效评定标准 |
6 统计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研究结果比较 |
讨论 |
一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 |
1 面瘫的病名的历史沿革 |
2 面瘫的病因病机 |
3 面瘫的病位 |
4 古代医家治疗面瘫的方法 |
二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 病因 |
2 治疗 |
三 立题依据 |
1 缪刺法的认识 |
1.1 缪刺概念 |
1.2 缪刺与巨刺 |
1.3 各医家对缪刺的理解 |
1.4 缪刺机理 |
1.5 缪刺法的临床研究 |
2 调神通络法的机理 |
四 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选穴分析 |
五 研究结果分析 |
六 安全性评价 |
七 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 |
附录2 .面部残疾指数调查问卷(FDI) |
综述 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单纯针刺治疗 |
2 电针治疗 |
3 针刺结合艾灸治疗 |
4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 |
5 火针 |
6 针刺配合中药 |
7 西药治疗 |
8 综合疗法 |
9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正颜汤加减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一般资料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 |
5.剔除、脱落、中止试验标准 |
5.1 病例剔除标准 |
5.2 病例脱落标准及脱落处理 |
5.3 中止试验标准 |
6.研究方法 |
6.1 临床病例分组 |
6.2 治疗方案 |
6.3 观测指标 |
7.疗效评定标准 |
7.1 H-B面神经功能分级的疗效判定标准 |
7.2 口僻中医症状积分疗效判定标准 |
7.3 面部残疾指数(FDI)积分判定标准: |
8.安全性评价标准 |
9.统计方法 |
10.技术路线 |
11.研究结果 |
11.1 病例完成情况 |
11.2 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表2 |
11.3 临床疗效分析 |
11.4 安全性指标分析 |
12.结论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
1.面神经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1.1 概述 |
1.2 流行病学特点 |
1.3 面神经的解剖结构 |
1.4 面神经炎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
1.5 面神经炎的治疗 |
2.面神经炎的中医理论基础 |
2.1 中医对其病名的认识 |
2.2 中医对其病位归经的认识 |
2.3 中医对其病因的认识 |
2.4 中医对其病机的认识 |
2.5 中医辨证论治 |
3.导师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神经炎的学术思想 |
3.1 内外风之病因 |
3.2 痰浊为患之病机 |
3.3 通络贯穿治疗之始终 |
3.4 正颜汤组方思路 |
4.研究结果分析 |
5.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一.现代医学对面神经炎的研究概况 |
1.药物治疗 |
2.手术治疗 |
3.物理治疗 |
二.祖国医学对面瘫(面神经炎)的研究概况 |
1.中药汤剂内服 |
2.中药外敷 |
3.针灸治疗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附表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致谢 |
(6)宣通汤对瘀阻脉络型面神经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西医分期原则 |
2.4 试验病例标准 |
3.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试验方法 |
3.2.1 入组方法 |
3.2.2 治疗方法 |
3.2.3 治疗疗程 |
4.观察项目 |
4.1 基线观测 |
4.2 疗效指标 |
4.3 安全性观测 |
5.疗效评价标准 |
6.质量控制 |
7.样本含量 |
8.统计方法 |
9.流程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7)“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及终止观察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病例分组 |
2.3 盲法 |
2.4 试验流程图 |
3 治疗方案 |
3.1 基础治疗 |
3.2 选穴及操作方法 |
3.3 治疗疗程 |
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4.1 观察指标 |
4.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4.3 安全性评价 |
5 质量控制 |
6 受试者权益 |
7 统计学方法 |
8 研究结果 |
8.1 病例分配及完成情况 |
8.2 基线比较 |
8.3 疗效评定 |
8.4 脱落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
第二章 讨论 |
1 西医对贝尔麻痹的认识 |
1.1 面神经解剖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目前常用治疗方法 |
2 传统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
2.1 古代医家对该病认识 |
2.2 现代医家对该病认识 |
3 面瘫病分期情况概述 |
4 针灸是面瘫的主要治疗方式 |
4.1 常用穴位的选取依据 |
4.2 常用针刺手法的选取依据 |
4.3 面瘫的常用艾灸疗法 |
5 面瘫病的康复护理 |
5.1 面瘫病康复护理主要内容 |
5.2 面瘫病康复护理临床进展 |
6 本课题理论基础 |
6.1 “面三灸”来源 |
6.2 “面三灸”穴位探究 |
6.3 雀啄灸机理初探 |
6.4 针刺时机的选择 |
6.5 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性 |
6.6 量表的选择 |
7 疗效分析 |
8 安全性评价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综述 中医治疗面瘫病的常用刺灸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 面神经功能量表 |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面神经炎的发病机制 |
2 面神经炎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
3 面神经炎的药物治疗 |
3.1 糖皮质激素 |
3.2 抗病毒药物 |
3.3 中药 |
3.4 神经营养药物 |
3.5 其他药物 |
(9)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综述一、顽固性面瘫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综述二、中医对顽固性面瘫的认识及针灸治疗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C |
附录 D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评价与分期分级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 |
1.1 感染 |
1.2 自身免疫力异常 |
1.3 肿瘤 |
1.4 脑干出血或梗死 |
1.5 颅脑外伤 |
1.6 化脓性炎症 |
2 流行病学 |
3 诊断 |
3.1 临床症状 |
3.2 体征 |
3.3 异常范围标准 |
3.3.1 瞬目反射异常范围标准 |
3.3.2 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异常标准 |
3.3.3 EMG检测的异常标准 |
3.4 磁共振成像(MRI) |
3.5 实验室检查 |
3.5.1 血液常规检查 |
3.5.2 生化检查 |
3.5.3 免疫学检查 |
3.5.4 其他特殊检查 |
3.5.5 脑脊液检查 |
4 鉴别诊断 |
4.1 小脑桥脑角损害 |
4.2 茎乳孔以外的病变 |
4.3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吉兰-巴雷综合征) |
4.4 面神经管邻近的结构病变 |
4.5 桥脑损害 |
4.6 白血病 |
5 分级评定[41] |
5.1 定位诊断标准 |
5.2 分级评定标准 |
5.3 命名原则 |
6 治疗 |
6.1 治疗原则 |
6.1.1 一般原则 |
6.1.2 分级治疗原则 |
6.1.3 分期治疗原则 |
6.2 不同类型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案 |
6.2.1 感染性面神经麻痹 |
6.2.1. 1 感染性面神经麻痹的药物治疗 |
6.2.1. 2 非药物疗法 |
6.2.2 创伤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6.2.3 后遗症治疗 |
7 结语 |
四、甘露醇治疗面神经炎4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注射用腺苷钴胺合谷穴穴位注射联合透刺经筋法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 姚宏伟,黄红,潘猛,孙连珠. 中医药导报, 2021(07)
- [2]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D]. 汪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3]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刘森森.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调神通络法结合缪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王丽萍.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正颜汤加减治疗风痰阻络型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D]. 杨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宣通汤对瘀阻脉络型面神经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D]. 代双.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樊晓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药物治疗面神经炎研究进展[J]. 赖新鑫,郭飞飞,杜超. 人民军医, 2020(01)
- [9]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赵美艳.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评价与分期分级治疗[J]. 杨万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03)
标签:面瘫论文; 对照组论文; 面瘫的症状与治疗论文; 面瘫后遗症论文; 中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