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情结(论文文献综述)
赵珍琪[1](2021)在《风土叙事对美食旅游的地方性构建研究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事是呈现或解析一种情境或一系列事件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会反映并促成一种特定的观点或一系列价值观。结构良好的叙事会“激活意义构建过程”并实现“对意义的热忱追求”。一旦理解了时代中的关键叙事,就能够判断一种商业模式的底层价值观是否符合消费者的精神诉求,是否具有真正的可持续性,是否真正在创造价值。相对全球化,风土营销是一种与本地化生产有关的,基于独特的地方身份促进地方发展的目的地营销工具。可以说,风土与叙事的知识融通是将生态价值注入地方美食叙事中,在叙事的同时,将生态意识贯穿其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视角,对叙事文本进行解读与研究。风土(法语Terroir)——源自酿酒葡萄栽培领域,而后被延伸发展,其强调农产品的特性(质量、味道、风格)与其原产地之间的关系。作为法律保护农产品真实性的依据,地理保护标志产品所强调的人地关系本质也在风土的涵义中得到体现。本文以风土叙事作为研究主题,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为案例地,通过实地采访、参与式观察、多渠道收集酒庄及产区官方宣传资料等,筛选出以风土(人-地-酒关系)为核心的叙事材料,对酒庄风土叙事内容素材进行分析。基于扎根理论采用质性分析软件MAXQDA为工具辅助对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根据沙茨曼提出的分析程序作为架构故事的手段,基于段义孚先生的地方理论构建风土叙事研究框架,得出酒庄生产者风土叙事经历了地方认同、地方联结、地方依恋、地方表征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之间的跨越酒庄生产者需要具备——身份转变、自有葡萄园以及稳定生产三个条件。基于叙事传输理论框架,三个从空间向地方过渡的条件,四个构建地方意义的阶段,三个风土叙事传输的认知情感机制的影响,构建完整的风土叙事传输影响机制。结合案例地对风土叙事内容框架进行解释,总结两个叙事模式:以“葡萄酒”为叙事中心展开的产品品牌叙事,以“土地”作为叙事中心,将葡萄园作为核心场所进行的地方生产叙事。研究对葡萄酒产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为乡村美食旅游可持续发展抛砖引玉。
练庆林[2](2021)在《乡村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对中国当代乡村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如今,城市化进程加速,一边是农村的农民工进城,寻求更美好的生活,一边是城市人想回归乡村,享受与世无争、世外桃源式的平淡生活。而实际情况却是,城市的文化伦理对乡村的冲击极其激烈。农村不仅在经济、文化上的短板日益突出,还特别表现在乡村文化失去了认同的基础,传统道德伦理式微;乡贤文化的出走,乡村精英的标杆意义日渐衰落等,使乡村美学日趋凋敝并走向衰微状态。面对现代化进程加快给农村带来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双重困境,在乡村美学的视域下重构传统文化与道德伦理的重构对于解决“双重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乡村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实现路径的探索,首先,走出乡村文化秩序危机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乡村文化的价值重建。乡村文化的价值的重建,不仅需要我们考量乡村文化自身固有的价值元素,同时也要超越西方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与消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建构起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最终树立起一种不脱离乡土但又不限于乡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精神。人们需要一个闲适的地方放松心境,重塑自我,让心灵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找回属于自己的乡愁,卸去城市所带来的身心压力,归复美好乡村的审美理想,这也是构建乡村美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乡村更加接近自然,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们需要在这种简单的、幽静的环境中放松身心,享受诗意田园生活,达到理想境界。这正是城市化背景下,人们在繁杂的都市生活中所需要的精神慰藉。乡村的文化价值的重建,需要人们长期的坚持,需要乡村的建设者不断的努力,不停的探索,这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培养新时代的村民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走出乡村文化困境才能有最好的路径。其次,乡村伦理需要现代化转型。伦理作为乡村社会最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伦理的现代转型成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传统的乡村伦理与现代社会处于断层的状况,要使伦理适应现代社会,优化乡村伦理中与现代社会中不适应的部分,增强城市居民的对乡村伦理的普遍认同感,而不是去排斥,而是相互促进,村民对自身的乡村伦理,更应有文化自信心。再次,反思大众传媒,建立乡村的人本乡土,重新建立乡村传播话语权,这是乡土美学与大众传媒的共同出路,乡村振兴需要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也需要乡村市场,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需要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乡村。乡村也需要大众媒体把乡村地域特色,乡村文化等向外传播,提升自身的文化实力,提升文化自信。在大众传媒时代,建立人本乡土,更好地关注人与文化伦理的关系,是探求乡土美学与大众传媒共同发展的正确出路。同时乡村之美应借助优美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之美,使人们满怀乡愁地来到乡村,找到更好地衔接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最后,保持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回归文化本源。第一是重拾乡愁记忆,乡村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仅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原动力,更重要的是,乡村是人类最坚实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在其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获得喘息、宁静和超脱的机会。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为国家战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中国城镇化的理想也是打造美丽乡村的愿景,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在传承历史文化,唤醒人们的“乡愁”记忆,增进人们对乡村的认识,在城乡现代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乡愁纪录片的存在和流行,就是“记得住乡愁”语境下政府和民众“合谋”的结果,重拾乡愁记忆,契合大众的心理需求。第二是重建传统节日,以精神为文化核心,激活传统节日是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人们心灵的精神寄托。第三是重树乡村道德文化自信,要发挥乡村自身优势,深入挖掘乡村道德文化中的优秀资源,重新激发乡村道德文化活力;着重弘扬乡村道德文化所蕴含的重感情、守诚信、讲奉献等思想观念,避免城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化和利益化对乡村道德文化的不良影响,恢复乡村道德文化生态,树立乡村道德文化自信。第五是塑造乡贤文化,推动乡村道德文化不断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尚贤的良好氛围,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头示范作用,使他们成为乡风文明的倡导者和道德教化的践行者,作为乡村审美的主体,更好运用乡村美学意识指导乡村建设。
马枫[3](2021)在《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哲学批判一直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21世纪20年代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危机,更使生态批判的创新和生态哲学的重构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理论任务。在这次疫情危机的冲击下,西方主流生态哲学褪下自由与民主的华丽外衣,其固有的理论缺陷暴露无遗。在理论上,西方主流生态哲学将“生态环境”变成了一个本质化、中心化的理论内核,而将人的生命置于这个核心之外,对生命健康与生态问题之间的深层关联缺乏思考,很少关注到病毒、瘟疫与人类健康之类问题。这次突发的疫情危机警醒了人类,也推动生态哲学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思考生态问题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在这个方面,法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以马克思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理论为基点建立起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德勒兹继承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立场,注重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变化的哲学分析,由此出发,将资本主义制度归结为人类生态问题的最终根源,并进一步发展为对以资本同一性逻辑为核心的现代性批判,和对西方哲学的超验本质主义传统的哲学批判。德勒兹从马克思经典理论出发,广泛吸收卢克莱修、斯宾诺莎、康德、尼采、柏格森等人的哲学史资源,以差异性、内在性和容贯性为前提批判原则,入手于自然、社会和精神的三重生态维度,创建了以生成论、生机论、机器论与地理哲学四大主题为其内容,以重建“新大地和新民众”为其归宿的丰富而完整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本论文从马克思的基本哲学立场出发,试图批判性地全面考察德勒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理论内容和当代意义,期待以此为拓展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视野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哲学史背景。作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德勒兹,以马克思的自然观念为首要的理论来源,首先确定了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核心母题,由此建立起反现代性的新自然主义,重构出表现性、多元性、生成性的现实自然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在当下互渗的现实状况与内在机制,并把马克思的“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命题确立为自身生态理论的实践旨向。德勒兹由资本主义现代性回溯到柏拉图本质主义与理念论的哲学传统,以及由此产生的同一性、超验性的传统,认为理念论的四重幻相蒙蔽了本真的差异、流溢因之上建立的分有的原则泯灭了内在性,他重建了反同一性、超验性的差异性与内在性,并以差异性和内在性为基础再生了容贯性原则,将三者共同作为生态思想的理论前提,也预设了其理论的生命内核。以上述思想为基础,德勒兹构建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的三重批判框架,不仅将自然生态定性为社会问题,而且提出了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本身是生态问题的一部分,并认为三者之间存在着交互同构的关系。他与加塔利为学界所熟知的两卷本“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着作,就是以精神生态为切入点的批判理论。第二部分努力呈现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的主要学术贡献和理论构成,这就是其在生态领域对资本主义的存在论批判、生命批判、技术批判和历史批判的具体展开。首先,德勒兹以生成论批判资本主义存在论,认为存在实为生成之在,自然具有多样性、多元体、共生性、关联性、断裂性与开放性的生成法则,整个自然既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世界,也不是按照树状模式建立起来的等级世界,而是一个由个体化的多元体所构成的多元体,是“反对其自身”的生成自然,由此批判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认知的误导,揭示了此次疫情危机与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其次,在生机论的起落沉浮的学术背景中凸显德勒兹对资本主义压制生命的批判,通过探析生命力量与自然、物质、心灵、精神、感知、艺术等事物的内在机理,德勒兹在生态哲学与生命哲学之间进行了一个有机的嫁接,发掘了新的社会场域下的生态创造力量。第三,着眼于机器改变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形态的普遍现象,经剖析机器的文明面及反生态的文明悖面,揭露了资本主义抽象机器控制自然、社会与人的精神世界的运行机制,同时以机器论视角考察有机体与有机的、无机的环境之间的共生规律,探析了超越技术理性的桎梏、重建人类生态文明的另一种可能。第四,德勒兹把马克思以土地为基础的资本批判作为其地理哲学的源头,并受尼采地理学隐喻的启发,赋予大地概念地球的、自然的、文化的与空间的等多重内涵,通过揭露其编码、结域、层化的内在机制,批判资本主义统治下的大地是被总体化、统一化了的同质空间,进而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破解问题推进为由“纹理空间”向“平滑空间”的转化。地理哲学也是对现代性尊崇历史观念的一种反拨。第三部分探讨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在哲学上对人类生态问题的未来出路的构想与规划。一方面,德勒兹主张重塑主体性,把生态拯救之道植根于人的日常生活领域,通过“内在的生存方式”,生成人类敬畏自然、呵护自然的生态伦理精神,以期达到以人性解放追求生态自由,最终实现人类解放的目的。另一方面,德勒兹既期待现代社会增强系统化、微观式的治理能力来应对生态危机,又希望在与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化解矛盾,其以消极逃逸的方式摆脱资本的平面、摆脱资本主义的一整套公理体系、摆脱以同一性为逻辑的现代哲学的设想,具有明显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另外,德勒兹生态批判理论包含着“生态共同体”意蕴,但以习近平生态思想来衡量,其思想只表达了对人类生态文明的向往,缺乏有价值的行动纲领。以“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凝聚全球共识,坚持异质同构、求同存异的原则来构建社会主义性质的共同体,才能引领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形态的美好明天。
吕文雪[4](2021)在《李汉荣散文研究》文中认为李汉荣,当代着名的散文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本文主要从生态书写、地理意象、诗化特色等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李汉荣散文,并对李汉荣散文进行客观的评价。李汉荣散文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彰显李汉荣的绿色情怀。李汉荣在散文中“与天地精神往来”,追寻回归自然与精神家园的路径,具有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展现出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李汉荣散文的生态思想有其广博的渊源,一是缘于李汉荣个人生命体验的灌注,二是深受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陶冶,三是来自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李汉荣散文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地理意象。通过意象统计归纳,可以发现在李汉荣散文创作中存在着意象的泛化现象,他的每一篇散文几乎都有自然地理意象和人文地理意象同时存在,表达了李汉荣对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等特点。从意象的发展流变考察,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不仅具有传统性,也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为时代性和个性化特点。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特征的形成,受到李汉荣“灵魂到场”的艺术构思方式、心物同构的意象构成方式和作家个人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李汉荣散文具有鲜明的诗化特色。其独特的诗性内蕴,既表现在自我真情的率性抒发和深透物象的审视与哲思上,也表现在想象力的驰骋与腾飞上。李汉荣散文的诗化还表现在意象的诗化凝练上,形成了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与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乡村旧物两大意象系列。李汉荣散文的语言也贮满了诗意,通过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形成了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李汉荣散文的诗化,一方面是作者诗心延续、以诗意化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深受古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另外,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深厚的土地意识也影响了李汉荣散文的诗化。李汉荣散文具有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二是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三是抵抗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纯正的写作立场。李汉荣散文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如在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上呈现出模式化与定型化倾向,在散文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偏颇的文化思想与复古的文化情结,在语言、抒情、取材等方面也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付玉琪[5](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鲁玉祥[7](2020)在《论当代“云南青年诗人群”写作中的乡土情怀》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云南诗坛上相继涌现出了一批代表性的青年诗人,他们作为云南文学版图的新增疆域,不仅以继承者的姿态再度为当代云南的诗歌创作缔造了新的生长点,同时,也成就了一个重要的区域文学现象。回溯这一群体的诗歌写作史,可以发现乡土的地理空间和文化场域作为一个最易获得适身话语权利与文学合法性的源头为他们带来了文学想象的无限可能性。鉴于此,本文以该诗人群体写作中的乡土情怀为重点研究内容,全文共为四个部分。前言从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出发简要概述了云南青年诗人群体的生成。作为云南诗坛上崛起的新一代中坚力量和生力军,该群体的产生绝非偶然性事件,它之所以得以形成,一是与云南特定的地方经验、文化气象、文学资源、地理基因、诗学渊源等综合性因素对它的长期浸润和引导有关。二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土性文学刊物对它不遗余力的推介,这些本土性刊物既是该诗群的策源地,也是主要的写作阵地。三是离不开文艺界对它的扶持和宣传,频繁地文学活动以及具有地理学意义的专号、诗选、专着的出版,帮助云南青年诗人实现了群体意识的凝聚,使其得以迅速地成长为一个典型的地域性诗歌群落。第一章着眼于该诗人群体乡土写作中的地方性经验。云南青年诗人的乡土诗歌带有浓烈而鲜明的地方性元素,往往以微缩的地方语言和文化景观为写作的立足点,从而在真实与想象的交织中找寻到了一种游离主流话语的表述模式和别样的美学基调。针对该群体的这一写作特征,本章结合云南青年诗人的文学语境和文化背景,通过具体分析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中所内隐的语言特质和外显的地方文化意识来解读其诗歌创作中蕴含的乡土情怀。第二章借鉴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切入点探讨了云南青年诗人生态文学生产活动中的乡土情怀,具体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厘清了云南青年诗人乡土生态意识与文学观的生成,二是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基于代表性诗人的创作实绩,详细阐释了其作品所隐含的乡土情结和现代化批判意识。第三章以乡土底层的苦难常态和城市底层的酷烈人生经历两个角度作为释读该群体乡土情怀的基点,对其乡土诗歌中的创作心理、审美趣味、生命体验、民生关怀等进行了详尽的释读。文章通过宏观抓取云南青年诗人创作中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共性,解构出了他们的乡土诗歌创作机制背后复杂的文学动因,不仅加深了研究的纵深度,同时也尽可能清晰、明朗的呈现出了“云南青年诗人群”最新的诗歌创作状态和诗歌水平,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取得的了较为可观的进步。
柴冬冬[8](2020)在《论“一带一路”的伦理意蕴及其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启示》文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有着人道、共享、平等、正义、和合等多个层面的伦理意蕴,践行这些意蕴对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但"一带一路"沿线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以及中国文化产业自身固有的伦理情结则给文化产业"走出去"带来了挑战。面对挑战,中国文化产业应当通过积极构建以"和合"观为主导的跨文化传播准则,重塑产业伦理从而带动文化产业海外形象的提升,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海外精品化实践,在对话、互渗、融合中构建文化间的"共通性"等途径为"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理念的海外传播提供服务。
刘佳[9](2020)在《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文中指出铁凝的小说主题如同“多棱镜”,从整体看,集中了对女性、文化、人性各类主题的探索;从同一主题看,其言说方式呈现出“直面”与“迂回”共存的特征。在其文学想象世界中,兼具飞扬升腾的情思和进退维谷的困境,于理性“直面”与智性“迂回”之间是暂时遗留的“悬置”,对任一主题的探索仍在继续。全文以“问题意识”纵向突破,运用文化批评方法,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探讨铁凝小说对女性存在、文化现实、人性深度三重主题不同面向的思考,兼顾铁凝的超越和局限,对铁凝小说进行系统性、辩证性研究。论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依次交代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框架及方法、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一章主要分析女性存在建构主题,从性别视角出发,论证“突围”与“回旋”的写作策略。铁凝于男性话语的解构和女性主体的剖析中实现了对社会性别秩序的质询。但是,对父权价值体系的温和回应使女性同时被个体“恋父”情结和父法家国情怀束缚,形成女性自我主体意识建构的隐形回旋。对此,铁凝揭示出女性主体建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多重困境。第二章主要分析文化现实反思主题,从文化内涵视角出发,论证“洞见”与“固守”的写作策略。铁凝洞见到现代文明观照下的传统伦理观演变,在城市人格底蕴塑造与乡土儒道文化浸润中,开启传统信仰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回归思考。面对种种文化现实,在对现代人孰“退”孰“进”选择可能的展现中,铁凝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作出辩证思考。第三章主要分析人性深度追问主题,从人性视角出发,论证“裸呈”与“隐匿”的写作策略。铁凝直面人性之“恶”,并依靠向善的力量对其救赎。在她笔下,“善”是自我追求人格完善的过程,是对生命的珍视,也是她坚守的文学观和生命观。人性善恶不断延伸,铁凝仍在追问,以求奉献更丰富的人性书写。结语部分总结全文。
张惟喻[10](2020)在《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文中指出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开创美国严肃戏剧之先河,他全方位地接受了古希腊悲剧和尼采“酒神精神”学说的影响,为这个推崇科学理性的乐观国家重新注入了悲剧精神。综观中国近二十年从“酒神精神”角度开展的奥尼尔研究,整体上侧重影响研究,欠缺文本细读;论点相对分散,总体把握不足。这就为本选题立足“情感第一性”和“原始趣味”两个原则,针对酒神精神、奥尼尔、悲剧三者间的内在关联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学术空间。西方社会过分迷信“苏格拉底主义”,用理性压抑自我;“日神精神”导致现实中“个体化原则”横行,人人以经济利益为重,拒绝正视内在冲动,现代人的生命意志因此变得孱弱。后果是物质异化人性,摧毁了人类的精神家园,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社会道德滑坡。奥尼尔继承希腊悲剧传统,借日神形式阐释“酒神精神”;同时结合时代需要,用普通人的经历模仿酒神受难、复活的过程,以现代心理悲剧驱逐盛行于美国社会的“肤浅乐观主义”。最终为现代人树立起审美层面的“新上帝”,实现了创作初衷,即酒神艺术对人生处境的关怀,生命意志对现实苦难的超越,神话思维对精神世界的救赎。包括绪论和结语,论文共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四章,分别从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探源、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方法选取、审美与文化价值的角度,结合文学人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舞台叙事学理论和悲剧诗学,探讨奥尼尔别具一格的悲剧艺术。第一章阐述尼采的酒神精神学说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西方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仪式。尼采用希腊神话中的“日神”和“酒神”代指艺术冲动中两种不同的心理经验,围绕二者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艺术类型。早期希腊人从作为“酒神艺术”的悲剧中汲取“形而上的慰藉”,抵御现实中的痛苦体验。奥尼尔具有很强的悲剧意识,他从古希腊悲剧中传承了“酒神精神”,倡导内在冲动的自由宣泄,用艺术观照人的生命体验。奥尼尔的悲剧排斥理性戒律,向往“醉”的境界,肯定生命本体,呈现出显着的“非理性”价值取向,是“酒神状态的客观化”。第二章分析奥尼尔笔下具有酒神气质的悲剧人物。奥尼尔塑造的人物形象普遍带有自传性质,他让社会底层人士和女性群体登上了曾经由神和英雄支配的舞台。这些反传统的悲剧人物天性敏感、情感充沛,行动随心所欲、放浪不羁,具有原始悲剧主人公的特质。在现代社会,由于“苏格拉底主义”大行其道,他们被迫与自然和自我疏离,陷入“异化”的境地;为重返“乐园”,他们不惜以身犯禁,鱼死网破。很多时候,人们无力独自与异己力量对抗,只能依靠“迷狂”向总体生命寻求解脱。奥尼尔一般不直接批判社会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把思考结果寄托在悲剧人物身上,让他们代自己去言说、去行动。第三章论证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艺术方法的深度关联。奥尼尔被认为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表现主义反映“内在(心理)真实”的要求与酒神精神“非理性”的审美原则高度契合,奠定了奥尼尔悲剧的整体风格。他选择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表现对象,“内观”指向对戏剧的表现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奥尼尔在“酒神精神”引领下博采众长,创造出多种具有“内倾”倾向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成功刻画了人的生命意志受“理性”挤压所致的精神痛苦和心灵异变,其作品也因此被称为“现代人的精神悲剧”。第四章论述酒神精神赋予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尼采的美学体系以“生命意志”为根本前提,“酒神精神”是其最高表现形态。尼采认为悲剧的基本功能是引导个体生命意志充分宣泄,从而突破表象回归本体,肯定生命的价值。奥尼尔采纳了这一观点,他有意引入“酒神狂欢”概念,描写悲剧人物为追求崇高的目标陷入迷狂、走向毁灭,借此粉碎“个体化原则”,在审美层面实现人类精神的净化;或是将冲突转移到内部世界,唤醒“人”的感情,实现对“物”的超越。奥尼尔的一切努力都指向通过艺术找寻“灵魂得救”的途径,为现代人重建一种基于“生命本体”的信仰模式。尼采以“酒神哲学家”自居,奥尼尔则堪称“酒神戏剧家”,其一生创作的近五十部戏剧,既是为后上帝时代的西方人寻找出路的探索,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他让现代人得以跳出思维惯性,从生命本身探求实现精神自由和人生幸福的路径。其悲剧艺术极富启发性和指向性。
二、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情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情结(论文提纲范文)
(1)风土叙事对美食旅游的地方性构建研究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课题的创新性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一、叙事传输理论 |
二、地方理论 |
三、原产地效应理论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美食旅游 |
二、风土叙事 |
第三节 美食旅游研究进展 |
一、美食旅游研究方法 |
二、美食旅游的风土地方性研究 |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风土叙事资料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描述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问题的本质 |
第二节 案例地概况: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 |
第三节 数据资料来源及收集 |
第四节 调研数据处理 |
一、开放性编码 |
二、主轴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五节 整合类属:风土叙事构建地方意义 |
第四章 风土叙事对葡萄酒产区的地方性构建 |
第一节 风土叙事的前置条件 |
一、身份构建:融入风土元素 |
二、自有葡萄园:践行土地之约 |
三、稳定生产:遵循风土法则 |
第二节 风土叙事构建地方性的内容框架 |
一、地方认同:地方环境认知 |
二、地方联结:强化地方身份 |
三、地方依恋:产生人地情感 |
四、地方表征:风土的情感内核 |
第三节 风土叙事的影响机制 |
一、基于产品的地方认知机制:符号表征 |
二、基于生产的地方情感机制:敬地情结 |
三、叙事临场感:地方联想 |
第五章 美食旅游目的地的风土叙事营销策略 |
第一节 美食旅游目的地的风土叙事传播路径 |
第二节 基于地方产品叙事的营销策略 |
一、挖掘产品的人地关系价值,建立旅游地方联想 |
二、围绕地方文化丰富产品体验,激发旅游意向 |
第三节 基于地方生产叙事的营销策略 |
一、重视地方风土年份报告,以叙事强化旅游地附加值 |
二、设计地方美食教育旅游产品,培育消费者习得品味 |
三、打造地方风土美食餐厅,构建旅游地景观生态体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语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乡村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的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论文思路与创新点 |
一、乡村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概念厘定 |
(一)乡村美学与自然审美 |
(二)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 |
(三)乡村美学视域下乡村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理论依据 |
1.马克思主义文化伦理观为指导 |
2.中国传统文化伦理观的底蕴 |
3.西方文化伦理观的借鉴 |
二、乡村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缘由 |
(一)乡村美学不断衰微的趋势 |
(二)现代化进程影响与乡村文化出现秩序危机 |
1.道德话语的现代转换与乡村文化秩序的维护 |
2.传统道德碎片化,农民的道德世界处于无序状态 |
3.乡村精英趋于没落,逐渐失去凝聚人心的力量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三、乡村美学视域下乡村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意义 |
(一)自我精神重塑的深刻反思 |
(二)欲辨忘言的灵魂宁静 |
(三)社会和谐发展的共同追求 |
(四)诗性生活的文化美 |
(五)人与万物共生的客观需要 |
四、乡村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实现路径 |
(一)走出乡村文化秩序危机的有效途径:价值重建 |
(二)乡村伦理的现代转型 |
1.乡村伦理适应现代化 |
2.大众传媒时代,建立人本乡土 |
(三)收集“无意识行为”,塑造人文关怀之美 |
(四)保持文化认同感,回归文化本源 |
1.重拾乡愁记忆 |
2.激活传统节日 |
3.重树乡村道德文化自信 |
4.重塑乡贤文化,培育新乡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德勒兹是生态哲学家吗? |
1.西方主流生态哲学的困境 |
2.德勒兹生态批判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本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论证思路 |
第1章 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哲学基础 |
1.1 重思马克思的自然观 |
1.1.1 马克思批判理论中的自然概念 |
1.1.2 基于现代性批判的新自然主义 |
1.1.3 自然与社会的统一如何可能? |
1.2 反思生态问题的“前提批判”诸原则 |
1.2.1 差异性原则 |
1.2.2 内在性原则 |
1.2.3 容贯性原则 |
1.3 加塔利的启示:进入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三个维度 |
1.3.1 自然生态维度 |
1.3.2 社会生态维度 |
1.3.3 精神生态维度 |
第2章 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理论构成 |
2.1 生成论 |
2.1.1 生成之在 |
2.1.2 自然的生成法则 |
2.1.3 “反自然”的真实自然 |
2.2 生机论 |
2.2.1 生机论的起落沉浮 |
2.2.2 物质、生命与自然力量 |
2.2.3 生命力量的另一来源:精神、感知与艺术 |
2.3 .机器论 |
2.3.1 机器变革及其两面性 |
2.3.2 资本主义机器的反生态本性 |
2.3.3 机器的文明面与生态文明何以可能 |
2.4 地理哲学 |
2.4.1 大地概念的多重内涵 |
2.4.2 尼采的地理学隐喻 |
2.4.3 马克思以土地为基础的资本批判 |
2.4.4 从纹理空间到平滑空间 |
第3章 德勒兹对走出人类生态危机之可能路径的哲学构想与规划 |
3.1 重塑新主体:重新反思人性与人的生存方式 |
3.1.1 “内在的生存方式”的生态涵义 |
3.1.2 生态伦理精神的生成 |
3.1.3 回到马克思:从自由个性到人类解放 |
3.2 重建新大地:走向人类生态共同体 |
3.2.1 生态治理与疫情治理 |
3.2.2 激活反资本主义的生态力量 |
3.2.3 基于根茎模型的“生态共同体” |
结语: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当代意义与面向未来的生态哲学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李汉荣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李汉荣散文的生态书写 |
第一节 绿色的情怀——李汉荣散文的生态意蕴 |
一、“与天地精神往来”:回归自然与精神家园 |
二、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 |
三、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 |
第二节 广博的视野——李汉荣散文生态思想的渊源 |
一、作家个人生命体验的灌注 |
二、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陶冶 |
三、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李汉荣散文的地理意象 |
第一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生成机制及分类统计 |
一、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生成机制 |
二、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分类统计 |
第二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主要特征 |
一、由意象统计归纳的特征 |
二、从意象发展流变概括的特征 |
第三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特征的成因 |
一、“灵魂到场”的艺术构思方式的影响 |
二、主客体“心物同构”的结果 |
三、作家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 |
第三章 李汉荣散文的诗化特色 |
第一节 李汉荣散文的诗性内蕴 |
一、自我真情的率性抒发 |
二、深透物象的审视与哲思 |
三、想象力的腾飞 |
第二节 李汉荣散文意象的诗化凝练 |
一、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 |
二、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乡村旧物 |
第三节 李汉荣散文语言的诗化表达 |
一、熨帖多样的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
二、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 |
第四节 李汉荣散文诗化的原因 |
一、诗人诗心的延续:以诗意化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 |
二、古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
三、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深厚的土地意识的影响 |
第四章 李汉荣散文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妙笔生花——李汉荣散文的价值 |
一、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 |
二、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 |
三、抵抗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纯正的写作立场 |
第二节 瑕不掩瑜——李汉荣散文的局限 |
一、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的模式化倾向 |
二、偏颇的文化思想与复古的文化情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论当代“云南青年诗人群”写作中的乡土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乡土的“地方性”写作及其经验建构 |
第一节 乡土写作中的“地方性”界说 |
第二节 乡土“地方性”写作中的语言自觉 |
第三节 乡土“地方性”写作中的文化守望 |
第二章 乡土的“生态”之殇与现代性反思 |
第一节 乡土生态意识的聚合与生成 |
第二节 乡土的生态挽歌与现代化批判 |
第三章 乡土的“底层”苦难礼赞与民生关怀 |
第一节 乡村“底层”的苦难常态 |
第二节 城市“底层”的酷烈人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8)论“一带一路”的伦理意蕴及其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一带一路”的伦理意蕴 |
二、 文化产业是实践“一带一路”伦理意蕴的有效载体 |
三、 “一带一路”的挑战与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伦理情结 |
四、 由文化产业“走出去”实现“一带一路”的伦理意蕴 |
1. 构建以“和合”观为主导的跨文化传播准则 |
2. 以重塑产业伦理带动中国文化产业海外形象的提升 |
3.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海外精品化实践 |
4. 通过对话、互渗、融合构建文化间的“共通性” |
(9)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性别书写研究 |
(二)文化内涵研究 |
(三)创作风格流变研究 |
(四)叙事学研究 |
(五)比较研究 |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突围与回旋的女性存在建构 |
一、社会性别秩序的冷峻质询 |
(一)对男性话语的有力解构 |
(二)对女性主体匮乏的剖析 |
二、父权价值体系的温和回应 |
(一)潜隐的个体“恋父”情结 |
(二)压抑的历史“在场”表达 |
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困境揭示 |
(一)母性精神指认的怪圈 |
(二)情爱价值虚无的孤独 |
(三)自我成长分裂的困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洞见与固守的文化现实反思 |
一、现代文明观照下的伦理观演变 |
(一)物质丰饶带动的精神觉醒 |
(二)物欲膨胀衍生的心灵迷失 |
二、传统信仰回归中的现代性思考 |
(一)胡同文化对城市人格的塑造 |
(二)儒道文化对乡土生命的浸润 |
三、“退”与“进”之间的选择可能 |
(一)生存与现实的龃龉描摹 |
(二)困守与求变的颉颃书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裸呈与隐匿的人性深度追问 |
一、理性开掘震颤的生命本相 |
(一)历史暴力对“人性之恶”的激发 |
(二)生命本能对“潘多拉魔盒”的释放 |
二、智性探寻超越的救赎力量 |
(一)对原罪记忆的主动反思 |
(二)对生命本真的渴望回归 |
三、“善与恶”和“罪与赎”的永恒追问 |
(一)问题一:何处是家园 |
(二)问题二:“善”对于人性的力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奥尼尔悲剧中的酒神精神探源 |
第一节 尼采悲剧观的核心——“酒神精神”学说 |
一、狄奥尼索斯是一切悲剧的主角:酒神仪式向悲剧艺术的位移 |
二、对立与统一:悲剧艺术中的酒神冲动与日神冲动 |
三、希腊悲剧的消亡:苏格拉底主义与酒神精神的根本对立 |
第二节 酒神精神与奥尼尔悲剧精神的深层契合 |
一、奥尼尔悲剧对古希腊悲剧文化的继承 |
二、奥尼尔悲剧内涵的“非理性”取向 |
三、奥尼尔的悲剧主题对“人”的关怀 |
第二章 酒神气质与奥尼尔悲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一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 |
一、奥尼尔的“萨蒂尔”们 |
二、酒神气质在“水手”形象上的反映 |
三、酒神气质在“农夫”“工人”形象上的反映 |
四、酒神气质在“酒徒”形象上的反映 |
第二节 奥尼尔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
一、奥尼尔的“酒神狂女”们 |
二、酒神气质在“地母”形象上的反映 |
三、酒神气质在“妓女”形象上的反映 |
四、酒神气质在“家庭主妇”形象上的反映 |
第三章 酒神倾向与奥尼尔悲剧的表现方法 |
第一节 酒神倾向与精神分析方法之互通 |
一、奥尼尔悲剧中隐含的恋父/恋母情结 |
二、奥尼尔悲剧中反复出现的人格分裂 |
三、奥尼尔悲剧中频繁穿插的白日梦 |
第二节 酒神倾向与表现主义方法之实践 |
一、情感第一:奥尼尔悲剧中的内心独白 |
二、逆向演化:酒神影响下扬克的变形表现 |
三、逃亡之路:《琼斯皇帝》具有酒神意味的布景 |
第三节 酒神倾向与象征主义方法之运用 |
一、从“海洋”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二、从“月光”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三、从“面具”意象分析酒神倾向 |
第四章 酒神精神影响下奥尼尔悲剧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 |
第一节 从酒神艺术看奥尼尔悲剧对“生命”价值的审视 |
一、悲剧精神:个体毁灭后生存价值的实现 |
二、情感净化:郁结于胸的痛苦得以宣泄 |
三、艺术救赎:新信仰模式下精神人格的提升 |
第二节 从酒神狂欢看奥尼尔悲剧对“人”的价值的审视 |
一、回归“自然”后人类感情的复苏 |
二、呼唤“醉境”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 |
三、“迷狂”状态下人文主义对物质主义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情结(论文参考文献)
- [1]风土叙事对美食旅游的地方性构建研究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为例[D]. 赵珍琪. 扬州大学, 2021(09)
- [2]乡村美学视域下传统文化与伦理重构的研究[D]. 练庆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德勒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研究[D]. 马枫. 吉林大学, 2021(01)
- [4]李汉荣散文研究[D]. 吕文雪.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论当代“云南青年诗人群”写作中的乡土情怀[D]. 鲁玉祥.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8]论“一带一路”的伦理意蕴及其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启示[J]. 柴冬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9]直面·迂回·悬置 ——“多棱镜”式的铁凝小说主题研究[D]. 刘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尤金·奥尼尔悲剧的酒神精神研究[D]. 张惟喻.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