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跨区机收与水稻收获机械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杨[1](2020)在《跨区作业背景下购机补贴效果评价 ——资源再分配与空间溢出》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49年,至今已有71年,农机跨区作业起源于1986年,至今已有34年,中国农机化发展的近半历程都伴随着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但是对于中国农业机械资源分配以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方面的研究,国内外鲜有学者基于农机跨区作业的视角。本文从农机跨区作业的视角出发,对农机跨区作业所带来的影响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1)仅从数据上看,稻麦联合收割机资源与各省稻麦面积数量上存在错配,考虑跨区作业这一现象后,应如何重新计算资源错配程度?改善幅度有多大?(2)由于跨区作业导致的错配度的改善,那么该如何评估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农机购置补贴效果?对于上述问题,本文主要选取空间视角,充分考虑由于跨区作业所带来的空间相关性及溢出效应。在分析农机资源错配度的问题上,首先利用ARCGIS绘制不考虑跨区作业和考虑跨区作业前后农机分布情况,然后借鉴基尼系数的设定原理设计出农机资源错配指数,并分别计算比较农机跨区作业前后的农机资源错配指数,以此通过直观和实证分析的两个角度度量农机资源错配程度及变化。在分析农机购置补贴的空间溢出效应时,首先通过莫兰指数检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交通时间倒数的空间权重矩阵,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评估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水平的影响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机总动力由于跨区作业现象的普遍存在均存在显着的空间相关性;(2)在考虑农机跨区作业后农机资源错配度有所下降,即农机跨区作业使得全国范围内的农机资源分配更加有效率;(3)农机购置补贴以来,农机化水平得到显着的提高。研究发现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水平有着正向的影响,并且农机购置对农机化水平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若忽略农机购置补贴的空间溢出效应会放大农机购置补贴对本省的农机化水平的影响,放大部分甚至达实际值的1.5倍,实际上这个效果放大是由于跨区作业带来的。针对以上结论给出以下建议:(1)在分析我国农机化及相关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农机跨区作业所导致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2)继续实施和完善免过路过桥费等扶持农机跨区作业的相关政策,建设农机跨区作业信息平台等,为农机跨区作业提供更多的利好条件,鼓励农机跨区作业使得农机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分布。(3)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补贴的使用效率,要对补贴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同时在评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外省农机的空间溢出效应,否则会使得评估失准。
方师乐[2](2017)在《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跨区服务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发生在中国最近20年内的农业机械化过程是美国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农业机械化过程的缩影。但是,在传统的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文献中,对于中国快速农业机械化的理解依然是表面化和模式化的。本文通过对农业机械跨区服务这一现象的深入剖析,结合中国特有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城镇化的发展历史,从理论和实证上回答了有关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如下3个关键性问题:(1)在人多地少、土地极度细碎化的农业资源禀赋约束下,中国为何能够发展农业机械化?(2)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分别走过了农机小型化阶段和农机大型化阶段,那么是怎样的因素引致了这种发展模式的变迁?(3)中国的农机跨区服务是否会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对谷物产出的空间外溢性?这种外溢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如何,而这种规律又怎样和中国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地理特征相统一?简而言之,就是回答农业机械化为什么会发生(Why)?为什么现在发生(Why now)?以何种方式实现(How)?以及有何影响(Impact)?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形成了本文的主要结论:(1)关于农业机械化为什么会发生和为什么现在发生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农业机械化是在更广的经济发展大背景——城镇化和就业非农化的引导下发生。宏观层面的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短期内城镇化和农业机械化之间是竞争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农业机械化所释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会促进城镇化发展,而城镇化进程中对于农业劳动力的吸收从客观上要求农业实现机械化,二者是正相关关系。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总体上增加了农户的农业机械支出。(2)关于以何种方式实现的问题,本文在在俱乐部理论理论的框架下指出,农机跨区服务这一现象的本质其实是生产性农业机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俱乐部商品。中国国土在纬度上的纵横辽阔,不同地区同一农作物的同一生产环节时间跨度大,为农机跨区作业赢得了时间差,保障了俱乐部成员的充足,而中国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这又降低了俱乐部成员的边际成本。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中国一样幅员辽阔、基建完善、耕地极度细碎化的国家,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很难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原因。(3)关于有何影响的问题,本文认为,农机跨区服务这种特殊的农机化实现方式已经改变了粮食生产方式,这种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存在是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的体现。进一步,本文认为,大规模的农机跨区服务必然导致农业机械化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这种效应表现为农机化水平不仅作用于当地的粮食生产,也对周边地区的粮食生产产生辐射作用,实证结果验证了这一假说。总体而言,本文从实际现象出发,运用主流经济学分析工具将现实理论化、模型化,最后又通过实证分析将理论与现实统一,从而加深了对实际现象的认知,其中可能的创新体现如下:首先,从研究视角方面:(1)非农就业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客观现象,但是本研究认为,农民的非农就业不仅导致了农业与非农部门之间的分工,更促进了农业产业内部的分工,在中国家庭联产承包的制度安排下,这种分工表现为形成了专业化的农机服务市场,而这是过去10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从农机跨区服务这样一个现象切入,认为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溢出效应,并试图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测算这种效应的显着性和规模。(3)虽然部分研究指出农业机械跨区服务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殊模式,但对这一现象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化和模式化的描述阶段,尚不能构建一个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去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机理以及外部冲击如何影响农机跨区服务的趋势,本文试图通过公共经济学领域下的俱乐部理论解释农业机械使用者和所有者分离的内在机制,分析小农户和大机械同时存在的缘由,并指出这是在中国现有的制度安排和资源禀赋条件下的必然现象。其次,从研究方法方面:(1)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农业机械化水平对谷物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这在有关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中是较早的。(2)利用更加微观的大样本数据研究城镇化和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在模型的设计中考虑两者的滞后效应,将长期和短期关系分离,从而更为深刻地揭露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秦海生,田冬梅[3](2015)在《玉米跨区机收:又一块掘金地》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小麦机收率为98%,水稻机收率超过81%,而作为第一大粮食作物的玉米机收率仅有56.1%,玉米机收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就此展开分析,以期推动玉米跨区机收作业跨越式发展。1有成功的经验可复制我国小麦、水稻机收水平的迅猛提高,得益于成功组织跨区机收。小麦收获期,参加跨区机收的联合收获机保持在50万台左右,跨区机收面积占小麦面
董洁芳[4](2015)在《我国农机跨区作业的效益与趋势分析》文中指出当前跨区机收作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开始转化,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强化信息服务,推动农机跨区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本文以小麦跨区机收为例分析农机跨区作业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等方面产生的效益,同时阐述了当前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趋势由小麦向其他作物领域发展,呈现跨区作业机具高端化、服务信息化等方向,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李卫[5](2015)在《区域格局划分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定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各项指标增速明显加快。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衡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表现出发展的诸多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地区发展不平衡、装备结构和布局不平衡、各种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也参差不齐、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也有先后区别、农业机械的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也存在区域的不平衡性。针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平衡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挖掘导致不平衡的内在原因,找出主要问题所在,提出因地制宜的分类指导措施,为农业机械化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农业机械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降低农业装备的基尼系数,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不平衡问题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农业机械化不平衡问题中的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基尼系数等技术问题,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系统聚类分析法、三阶段DEA分析法、随机前沿分析法、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理论等计量经济方法对农业机械化不平衡性问题进行定量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给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大小顺序及影响路径系数。在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征及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装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研究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种因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农业装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效益因素和人口因素;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6025、0.2754、0.2538和0.1627。②各种因素对农业装备水平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顺序为: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禀赋、机械化效益因素、政策与环境因素和人口因素,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5153、0.4262、0.3250、0.2624和0.2038。(2)给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4种区域类型及其特点。利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各省份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分类得到4种区域类型:第一种属于效益带动快速发展型,该类型区农业经济效益较好,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全面协调发展;第二种属于装备带动快速发展型,该类地区装备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第三种属于综合发展滞后型,该类地区农业装备水平、效益水平和规模水平均较低,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第四种属于规模带动快速发展类型,该类地区农业规模经营较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4种类型区三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分别占全国6.08%、29.49%、40.92%和23.51%。(3)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农业装备技术效率,并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我国省区划分为4种类型。运用三阶段DEA分析模型定量研究了我国农业装备技术效率得到: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前后,我国农业装备技术效率由0.755下降到了0.695,其中,平均纯技术效率由0.942上升到0.960,平均规模效率由0.796下降到0.722;丘陵山区占土地面积的比例、农作物种植结构、劳均耕地面积等外部环境变量对农业装备技术效率均产生显着影响;小麦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和劳均耕地面积与农业装备技术效率正相关;丘陵山区面积占土地面积与农业装备技术效率负相关;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值为临界值,可将我国大陆各省区的农业装备技术效率划分为双高型、高低型、低高型和双低型四种类型。(4)在界定我国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的概念的基础上,测算了我国各省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的大小和各区域生产配置效率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各省份和各地区农业机械配置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机械配置效率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之中上升的趋势,平均为0.6465。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最高的是东北地区,华东地区次之,这2个地区的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分别为0.7085和0.7002,西北地区最低,仅为0.5016,以上3地区均呈现出波动之中上升的趋势;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的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分别0.6996,0.6475和0.6375,3个地区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以上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且变化趋势呈现多元化。(5)提出了我国农业装备发展不平衡基尼系数和各指标基尼系数,并定量计算出了农业装备基尼系数及其变化趋势与各指标基尼系数的大小顺序。利用基尼系数定量计算了我国各省区的农业装备总量指标、结构指标、效益指标基尼系数和综合基尼系数得到:我国农业装备基尼系数呈现波动之中下降的趋势;农业从业人员-农机总动力基尼系数一直高于其他农业装备指标基尼系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基尼系数和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基尼系数低于其他基尼系数;我国农业装备综合基尼系数和各指标基尼系数值均处于比较平均和相对合理范围内。
王云刚[6](2014)在《江苏省农机跨区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是一件政府重视、机手受益、农民满意的好事,在提高农机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提高农机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跨区作业的概念与由来、种类与特点、作用与意义,回顾了江苏省农机跨区作业经历的4个阶段,分析了农机跨区作业的有关数据和发展趋势,对农机跨区作业成本、经济效益、组织模式、路线安排、服务半径、政策环境、后勤保障特别是维修、供油和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重点的研究,阐述了农机跨区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促进农机跨区作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机跨区作业在全国发展较早,1996年就组织苏南地区的联合收割机到苏北参加抗灾抢收,开展有组织的跨区作业;跨区机收水稻在全国率先取得突破,2000年跨区机收水稻作业收入首次超过了跨区机收小麦,2001年跨区机收水稻面积又超过了机收小麦面积;跨区作业组织水平、管理水平、规模效益等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近几年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在9万台次以上,跨区作业收入稳定在40亿元以上。江苏省农机跨区作业经历了自由发展、快速发展、规范发展和稳定发展4个发展阶段,各个发展阶段都有明显的特点。目前小麦跨区机收市场已经饱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跨区作业的规模将逐步减小,效益将逐步降低,平均单机跨区作业纯收入已经呈现下降趋势,小麦跨区机收将以满足夏季抗灾抢收为主。全国水稻机收、机插水平还不高,相关机具售价较高,受到各地经济条件和农民购买力的限制,适宜跨区机收水稻的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特别是乘坐式插秧机数量还不能满足机械化作业需要,水稻跨区作业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跨区作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机跨区作业将不断拓宽作业领域和范围,以跨区机收玉米、油菜、马铃薯和跨区秸秆还田、机植保、农田水利建设等为重点,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水平,为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我省农机跨区作业在市场监管、组织保障、后勤服务、政策扶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人员培训、后勤服务、信息引导、机制创新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工作,促进农机跨区作业再上新的台阶。
廖晓莲,高英武,江波[7](2010)在《湖南省农机跨区作业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水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0%左右,也是农机跨区机收的重点区域之一。为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其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对促进湖南省的农机化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对湖南省联合收获机需求量的分析,预测湖南省在2010年底即可基本实现水稻收获环节的机械化。
李伟毅,赵佳,胡士华[8](2010)在《小农条件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农机跨区作业的实践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农机跨区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实践,对寻求小规模经营条件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机跨区作业的运作机制和制度绩效,进而探讨农村劳动力状况、农户经营规模、农机工业发展、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农业组织化等因素对农机跨区作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农机跨区作业对我国在小规模经营条件下建设现代农业的几点启示。
舒坤良[9](2009)在《农机服务组织形成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我国农机服务组织的形成与发展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我国农机服务组织的形成机理、成员行为、作业效率、矛盾问题及发展趋势。其中,对组织形成机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基于实地调查的组织形成机理的系统分析,组织形成过程中潜在成员之间的博弈分析,潜在成员合作优度的评判方法与组织纳新的标准分析,以及组织成员应遵循的合作机制分析;对组织成员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成员的需要与动机分析,成员的认知偏差分析,成员的公平与互惠行为分析,以及成员行为的管理机制分析;对组织作业效率的研究主要包括组织作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辨识,作业效率测度的方法比选,作业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研究,以及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苍山县农机服务组织作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对组织矛盾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组织中不相容问题与对立问题的辨识,以及典型不相容问题及对立问题的可拓分析;对组织发展趋势的研究主要包括组织发展的背景分析,组织发展的可持续分析,以及组织发展的思路与模式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机服务组织的持续良性发展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廖晓莲,高英武,江波,黄光辉[10](2008)在《跨区机收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作业解决了小地块与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机部门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精品工程"。为此,概述了跨区机收作业的内涵,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意义及发展历程,并对当前跨区机收的组织、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发展前景,以期指导其健康而有序地发展。
二、论跨区机收与水稻收获机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跨区机收与水稻收获机械化(论文提纲范文)
(1)跨区作业背景下购机补贴效果评价 ——资源再分配与空间溢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机购置补贴效果的相关研究 |
2.2 资源错配度相关研究 |
2.3 空间溢出效应的相关研究 |
2.4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农机跨区作业的机理分析 |
3.1 农机跨区作业的诞生与发展 |
3.2 农机跨区作业的形式 |
3.3 农机跨区作业对我国农机资源错配度的影响机制 |
3.4 农机跨区作业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果的影响机制 |
第四章 空间权重矩阵与空间计量模型 |
4.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置 |
4.2 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 |
4.2.1 莫兰指数 |
4.2.2 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 |
4.3 空间计量模型的介绍 |
第五章 我国农机资源错配度分析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中国农机资源分配情况测算 |
5.1.2 考虑跨区作业后矫正农机保有量 |
5.1.3 流入系数的计算 |
5.1.4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2 结果分析 |
5.2.1 中国稻麦联合收割机公平度测算 |
5.2.2 中国稻麦联合收割机空间相关性分析 |
5.2.3 水稻小麦机收机械化水平莫兰指数 |
5.2.4 稻麦联合收割机流入系数 |
5.2.5 跨区前后资源配置的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机购置补贴的空间溢出效应 |
6.1 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
6.1.1 模型建立 |
6.1.2 变量说明 |
6.1.3 数据来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农机购置补贴与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 |
6.2.2 农机化水平空间相关性分析 |
6.2.3 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跨区服务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假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机械 |
2.1.2 农业机械化 |
2.1.3 城镇化 |
2.1.4 农机跨区服务 |
2.1.5 空间溢出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2 城乡二元经济理论 |
2.2.3 俱乐部理论 |
2.2.4 农户模型理论 |
2.2.5 农业分工和专业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非农就业对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的贡献 |
2.3.2 非农就业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
2.3.3 农业机械化对非农就业的贡献 |
2.3.4 关于耕地细碎化和农业机械化的争论 |
2.3.5 农业机械化和粮食产出之间的关系 |
2.3.6 本文在文献上可能的贡献 |
3 研究背景 |
3.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 |
3.1.1 农业机械化的起步阶段: 1949-1980年 |
3.1.2 农业机械小型化阶段: 1981-2001年 |
3.1.3 农业机械大中型化阶段: 2002年至今 |
3.2 中国城镇化和人口流动的历史 |
3.2.1 全面管制阶段: 1949-1982年 |
3.2.2 逐步放开阶段: 1983-2002年 |
3.2.3 加速推进阶段: 2003年至今 |
3.2.4 中国就业非农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历史趋同性 |
3.3 中国农机跨区服务发展的历史 |
3.3.1 初级发展阶段: 1996年之前 |
3.3.2 井喷式发展阶段: 1996-1999年 |
3.3.3 全面推进阶段: 2000-2013年 |
3.3.4 回落阶段: 2014年至今 |
4 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路径分析: 俱乐部理论的视角 |
4.1 农户使用农机服务的“俱乐部模型” |
4.1.1 数理模型 |
4.1.2 图形分析 |
4.2 在中国农机作为俱乐部商品的可行性 |
4.2.1 自然禀赋的可行性 |
4.2.2 制度安排的可行性 |
4.2.3 市场竞争的可行性 |
4.3 俱乐部视角下中国农机化的发展路径——相对静态均衡分析 |
4.3.1 非农就业增加,农业劳动力工资上升 |
4.3.2 国家扶持农机工业,对大中型农机给予补贴 |
4.3.3 农民收入提高、耕地规模增加 |
4.4 本章小结 |
5 城镇化拉动农业机械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力 |
5.1 引言 |
5.2 文献回顾 |
5.3 理论模型 |
5.4 计量模型、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4.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5.4.2 变量的选取和说明 |
5.4.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5.5 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 |
5.5.1 初步回归结果 |
5.5.2 农业劳动力密度中介效应的检验 |
5.5.3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非农就业、农机投资和农机服务利用 |
6.1 引言 |
6.2 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
6.3 农户模型 |
6.4 数据、计量模型和样本统计性描述 |
6.4.1 数据来源 |
6.4.2 计量模型和估计方法 |
6.4.3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5 回归结果和讨论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异常值的干扰问题 |
6.6.2 非农就业的内生性问题 |
6.6.3 来自山东省调研数据的验证 |
6.7 本章小结 |
7 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分布规律 |
7.1 引言 |
7.2 问题的提出:来自全国数据和省级数据的矛盾 |
7.2.1 背景与假设 |
7.2.2 回归结果与讨论 |
7.3 空间上的统计分析 |
7.4 空间计量分析 |
7.4.1 基本模型设定与估计 |
7.4.2 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分布规律 |
7.4.3 跨经纬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政策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3)玉米跨区机收:又一块掘金地(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成功的经验可复制 |
2 市场需求迫切 |
3 掘金策略 |
4 建议与对策 |
4.1 大力组织玉米跨区机收和社会化服务 |
4.2 从农机跨区作业的角度对农机增量作宏观调控 |
4.3 提前规划, 防范过度发展风险, 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
5 推动玉米机收跨区作业的两点启示 |
(4)我国农机跨区作业的效益与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农机跨区作业的效益分析 |
1.1对粮食丰产丰收的作用 |
1.2对减少粮食遗撒损失的作用 |
1.3对促进农民增收节支的作用 |
1.4对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作用 |
2农机跨区作业的趋势分析 |
2.1跨区作业的半径越来越合理 |
2.2跨区作业的领域越来越拓展 |
2.3跨区作业的机具越来越高端 |
2.4跨区作业的信息化需求越来越旺 |
2.5跨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 |
3有关政策建议 |
3.1各级政府要为农机跨区作业保驾护航 |
3.2农机部门要加强农机跨区作业的宏观调控 |
3.3农机企业要为跨区作业机具解决后顾之忧 |
3.4农机合作社要成为组织农机跨区作业的主要力量 |
(5)区域格局划分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 |
2.1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客观存在 |
2.1.1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差异明显 |
2.1.2 农业装备结构存在不平衡 |
2.1.3 三大作物各生产环节发展水平和增速存在差异 |
2.1.4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存在地区差异 |
2.2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 |
2.3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与影响因素 |
2.3.1 技术与经济相融合 |
2.3.2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与影响因素有关联、可表达、可量化 |
2.3.3 借鉴水桶原理从短板环节研究突破 |
2.4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 |
2.4.1 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说 |
2.4.2 结构方程模型 |
2.4.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2.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聚类研究 |
3.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3.1.1 中国特色农业机械跨区作业发展模式 |
3.1.2 耕种收单项机械化水平快速增长 |
3.1.3 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 |
3.1.4 各省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差异明显 |
3.2 聚类分析理论 |
3.2.1 聚类分析概述 |
3.2.2 聚类分析过程 |
3.3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3.3.1 指标选择 |
3.3.2 数据说明 |
3.4 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聚类分析 |
3.4.1 距离计算方法 |
3.4.2 聚类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业装备技术效率不平衡研究 |
4.1 我国农业装备使用技术现状 |
4.2 三阶段DEA模型 |
4.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4.3.1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
4.3.2 环境变量选取 |
4.3.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1 第一阶段实证结果 |
4.4.2 第二阶段回归结果 |
4.4.3 第三阶段实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不平衡研究 |
5.1 农业机械资源配置差异明显 |
5.2 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5.2.1 概念界定 |
5.2.2 研究思路 |
5.3 模型选择与指标选择 |
5.3.1 模型选择 |
5.3.2 数据来源与选择 |
5.4 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的趋势分析 |
5.5 农业机械生产配置效率的区域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装备水平不平衡研究 |
6.1 农业装备发展水平现状 |
6.1.1 农机总动力持续增长 |
6.1.2 拖拉机保有量快速发展 |
6.1.3 联合收获机增速明显 |
6.1.4 拖拉机配套农机具及配套比不断优化 |
6.2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6.3 评价指标与模型选择 |
6.3.1 指标选择 |
6.3.2 数据来源 |
6.3.3 测度方法 |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1 计算结果 |
6.4.2 农业装备水平区域上不平衡分析 |
6.4.3 农业装备水平时域上的不平衡分析 |
6.4.4 农业装备总量区域不平衡分析 |
6.4.5 农业装备结构不平衡分析 |
6.4.6 农业装备效益不平衡分析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6)江苏省农机跨区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农机跨区作业的概念 |
1.3 农机跨区作业的种类 |
1.3.1 按跨区作业的项目分 |
1.3.2 按跨区作业的农作物分 |
1.3.3 按跨区作业的地域分 |
1.4 农机跨区作业特点 |
1.4.1 以增加经济收入为目的 |
1.4.2 以有组织跨区作业为主要形式 |
1.4.3 以跨区机收为主要项目 |
1.5 农机跨区作业的研究现状 |
1.5.1 国外农机跨区作业研究现状 |
1.5.2 国内农机跨区作业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农机跨区作业发展现状 |
2.1 农机跨区作业发展过程回顾 |
2.1.1 自由发展阶段 |
2.1.2 快速发展阶段 |
2.1.3 规范发展阶段 |
2.1.4 稳定发展阶段 |
2.2 农机跨区作业取得的成效 |
2.2.1 增收节支方面 |
2.2.2 抗灾抢收方面 |
2.2.3 产业发展方面 |
2.2.4 劳动力转移方面 |
2.2.5 农机化发展方面 |
2.3 农机跨区作业统计数据及分析 |
2.3.1 历年农机跨区作业数据统计 |
2.3.2 跨区机收数据分析 |
2.4 农机跨区作业经济效益分析 |
2.4.1 农机跨区作业成本分析 |
2.4.2 农机跨区作业收入情况 |
2.4.3 提高农机跨区作业经济效益途径分析 |
第三章 农机跨区作业的组织管理 |
3.1 农机跨区作业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3.1.1 农机部门组织模式 |
3.1.2 合作社组织模式 |
3.1.3 农机大户组织模式 |
3.1.4 经纪人组织模式 |
3.1.5 企业组织模式 |
3.2 农机跨区作业的路线安排分析 |
3.2.1 小麦跨区作业的路线安排 |
3.2.2 水稻跨区作业的路线安排 |
3.2.3 跨区作业服务半径分析 |
3.3 农机跨区作业政策环境分析 |
第四章 农机跨区作业后勤保障研究 |
4.1 洽谈落实作业任务 |
4.1.1 农机部门直接洽谈落实 |
4.1.2 跨区作业队联系作业任务 |
4.1.3 跨区作业经纪人联系作业任务 |
4.1.4 兄弟市、县对接 |
4.1.5 场县共建 |
4.2 协调解决矛盾纠份 |
4.2.1 拦机截机 |
4.2.2 作业质量纠纷 |
4.2.3 作业收费纠纷 |
4.2.4 事故处理与协调 |
4.2.5 其他矛盾纠纷 |
4.3 农机跨区作业维修服务 |
4.3.1 农机部门跟踪服务 |
4.3.2 跨区作业队自己维修 |
4.3.3 生产、销售企业跟踪服务 |
4.3.4 作业地负责维修保障 |
4.4 农机跨区作业供油服务 |
4.4.1 供油方式 |
4.4.2 供油价格和质量 |
4.4.3 我省“双优”供油的探索 |
4.5 农机跨区作业安全保障 |
4.5.1 安全宣传教育 |
4.5.2 作业前机具的维修保养 |
4.5.3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管理 |
4.6 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服务 |
4.6.1 农机跨区作业信息的采集方法 |
4.6.2 跨区作业信息服务发布方式 |
4.6.3 “平安农机通”信息服务网 |
第五章 农机跨区作业发展趋势分析 |
5.1 小麦、水稻跨区机收发展趋势分析 |
5.1.1 小麦、水稻联合收割机发展情况 |
5.1.2 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收获需求情况 |
5.1.3 小麦、水稻跨区机收发展趋势 |
5.2 水稻跨区机插发展趋势分析 |
5.2.1 插秧机跨区作业的特点 |
5.2.2 插秧机跨区作业的形式 |
5.2.3 插秧机跨区作业发展趋势 |
5.3 其他农机跨区作业发展趋势分析 |
5.3.1 玉米跨区机收 |
5.3.2 油菜跨区机收 |
5.3.3 跨区机耕和秸秆还田 |
5.3.4 农田基本建设和工程施工 |
第六章 农机跨区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6.1 农机跨区作业存在的问题 |
6.1.1 组织管理方面 |
6.1.2 后勤保障方面 |
6.1.3 信息服务方面 |
6.1.4 政策扶持方面 |
6.1.5 作业机具方面 |
6.2 建议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
6.2.1 加大跨区作业市场监管力度 |
6.2.2 积极培养适应跨区作业市场竞争的人才 |
6.2.3 认真做好跨区作业后勤服务工作 |
6.2.4 充分发挥信息引导作用 |
6.2.5 不断加大跨区作业政策扶持力度 |
6.2.6 通过机制创新促进跨区作业拓宽领域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小农条件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农机跨区作业的实践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农机跨区作业的运作机制与绩效 |
1.1 农机跨区作业的运作机制 |
1.2 农机跨区作业的绩效 |
2 影响农机跨区作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
2.1 农村劳动力状况对农机跨区作业的影响 |
2.2 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对农机跨区作业的影响 |
2.3 农机工业发展状况对农机跨区作业的影响 |
2.4 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对农机跨区作业的影响 |
2.5 农业组织化对农机跨区作业的影响 |
3 农机跨区作业实践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几点启示 |
(9)农机服务组织形成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历史演变及国际比较 |
1.2.1 成因分析 |
1.2.2 国内外发展历程回顾 |
1.2.3 国际比较分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全文结构安排 |
1.5.1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2 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
1.6 小结 |
第2章 农机服务组织形成与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评析 |
2.1 马列主义农民合作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合作理论 |
2.1.2 列宁的农民合作理论 |
2.1.3 毛泽东的农民合作理论 |
2.1.4 邓小平的农民合作理论 |
2.2 涉及的当代前沿理论 |
2.2.1 自组织理论 |
2.2.2 可拓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组织行为理论 |
2.2.5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农机服务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的设计、实施与检验 |
3.1.1 调查对象的确定及量表的设计 |
3.1.2 调查地点的选择及调查的实施 |
3.1.3 量表的有效性检验 |
3.1.4 调查对象的统计描述 |
3.2 组织形成与发展的环境分析 |
3.2.1 政策环境 |
3.2.2 社会环境 |
3.2.3 市场环境 |
3.3 组织发展现状分析 |
3.3.1 组织的概况与特点 |
3.3.2 组织的管理 |
3.3.3 成员的行为 |
3.3.4 组织的投入产出 |
3.4 小结 |
第4章 农机服务组织形成机理研究 |
4.1 组织形成机理的系统分析 |
4.2 组织形成进程中的博弈分析 |
4.2.1 博弈的存在性分析 |
4.2.2 组织形成的条件博弈 |
4.3 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研究 |
4.3.1 现有的合作伙伴选择方法及不足 |
4.3.2 基于相似系数的多级可拓评判方法提出 |
4.3.3 组织合作伙伴选择的多级可拓评判实证 |
4.4 组织形成的合作机制分析 |
4.4.1 理性机制 |
4.4.2 利益转移机制 |
4.4.3 协商机制 |
4.4.4 三种机制的耦合作用 |
4.5 小结 |
第5章 农机服务组织成员行为研究 |
5.1 成员的需要与动机分析 |
5.1.1 需要 |
5.1.2 动机 |
5.2 成员的认知偏差分析 |
5.2.1 认知过程 |
5.2.2 认知偏差 |
5.3 成员的公平与互惠行为分析 |
5.3.1 公平行为 |
5.3.2 互惠行为 |
5.3.3 利他行为 |
5.4 成员行为管理机制分析 |
5.4.1 角色认知 |
5.4.2 规章制度 |
5.4.3 群体规范 |
5.5 小结 |
第6章 农机服务组织作业效率研究 |
6.1 作业效率主要影响因素辨识 |
6.1.1 作业效率的界定 |
6.1.2 影响指标的设计 |
6.1.3 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与辨识 |
6.1.4 主要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 |
6.2 作业效率测度方法比选及指标体系的设定 |
6.2.1 效率测度方法的比选 |
6.2.2 指标体系设定的原则与要求 |
6.2.3 投入产出指标的设置 |
6.3 作业效率测度实证研究 |
6.3.1 样本选择和数据的获取 |
6.3.2 组合技术效率测度 |
6.3.3 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测度 |
6.4 小结 |
第7章 农机服务组织的矛盾问题研究 |
7.1 矛盾问题的界定及可拓模型 |
7.1.1 目标、条件及问题的界定 |
7.1.2 矛盾问题的可拓模型 |
7.1.3 矛盾转化的思想 |
7.2 组织矛盾问题的辨识 |
7.2.1 不相容问题的辨识 |
7.2.2 对立问题的辨识 |
7.3 组织矛盾问题的可拓分析 |
7.3.1 不相容问题的可拓分析 |
7.3.2 对立问题的可拓分析 |
7.4 小结 |
第8章 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趋势分析 |
8.1 发展的背景分析 |
8.1.1 我国农机化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
8.1.2 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任重而道远 |
8.2 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 |
8.2.1 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的提出 |
8.2.2 发展方向及前景预测 |
8.3 发展的思路与模式分析 |
8.3.1 指导思想与原则 |
8.3.2 发展模式预测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博士生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录 农机服务组织形成与发展调查问卷 |
(10)跨区机收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跨区机收内涵 |
1.1 跨区机收概念 |
1.2 跨区机收分类 |
1.3 跨区机收特点 |
2 跨区机收产生的原因 |
2.1 宏观背景 |
2.2 微观背景 |
2.3 社会经济背景 |
3 跨区机收的现实意义 |
3.1 跨区机收是生产实践中的一个伟大创举 |
3.2 跨区机收是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有效形式 |
3.3 跨区机收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手段途径 |
3.4 拉动了农机工业发展, 促进了农机消费市场成长 |
3.5 跨区机收是农民致富的最有效途径 |
4 跨区机收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 发展历程 |
4.1.1 初级发展阶段 (1996年以前) |
4.1.2 超常规发展阶段 (1996年至1999年) |
4.1.3 全面发展推进阶段 (2000年至今) |
4.2 跨区机收的组织与管理 |
4.3 组织模式 |
4.3.1 农户+中介人+收割机经营户 |
4.3.2 农户+中介人+收割机服务合作社 |
4.3.3 农户+中介人+能人主导型收割机服务组织 |
4.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散机”现象泛滥 |
4.4.2 引机市场组织管理薄弱 |
4.4.3 经纪人队伍建设滞后 |
4.4.4 跨区机收市场发育尚不够完善 |
5 跨区机收发展与展望 |
5.1 发展的机遇 |
5.2 面临的挑战 |
5.3 跨区机收前景广阔 |
6 结束语 |
四、论跨区机收与水稻收获机械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区作业背景下购机补贴效果评价 ——资源再分配与空间溢出[D]. 陈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5)
- [2]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农业机械化:跨区服务的视角[D]. 方师乐. 浙江大学, 2017(02)
- [3]玉米跨区机收:又一块掘金地[J]. 秦海生,田冬梅. 现代农机, 2015(05)
- [4]我国农机跨区作业的效益与趋势分析[J]. 董洁芳.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05)
- [5]区域格局划分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定量研究[D]. 李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12)
- [6]江苏省农机跨区作业发展研究[D]. 王云刚.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7]湖南省农机跨区作业调查分析[J]. 廖晓莲,高英武,江波. 农机化研究, 2010(08)
- [8]小农条件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农机跨区作业的实践与启示[J]. 李伟毅,赵佳,胡士华. 中国农机化, 2010(02)
- [9]农机服务组织形成与发展问题研究[D]. 舒坤良. 吉林大学, 2009(08)
- [10]跨区机收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 廖晓莲,高英武,江波,黄光辉. 农机化研究,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