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美复合是摄影文学的生命和灵魂(论文文献综述)
王强[1](2020)在《摄影诗歌:诗画传统的变异性传承》文中指出在视觉文化转向的崭新语境中,视觉媒介参与塑造中国新诗生态,视觉传播成为新诗传播的重要形态。"语—图"关系的调整,构成了文学发展的重大挑战。文学与摄影本质属性的差异,造成了摄影文学内部两种表意符号的交锋,而图像和文字的张力构成摄影文学艺术探索的内生动力。宽泛地讲,"诗画传统"可以视为诗歌艺术与视觉艺术互动的历史。在诗歌与摄影的密切互动中,可以抽绎出诗画传统变异性演进的潜隐线索,摄影诗歌的"诗意图式"中仍然可以辨认出传统图式嬗变的痕迹。对于现代诗人来说,传统诗画艺术是可资借镜的样式,诗画传统的复活和承续是现代诗人推进新诗视觉传播的主动选择。在借助图像提升诗歌传播效果的同时,要缓解文学与图像之间的对立和矛盾,避免诗意放逐和深度削平等不良后果。
庄军[2](2017)在《1990年以来我国摄影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成东方1990年首次提出摄影文学概念以来,摄影文学并未如许多学者预言那般实现快速地发展,只有摄影散文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摄影文学读物。然而,摄影散文目前仍处于一个受市场欢迎但却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尴尬境遇,不仅自身概念难以界定,近些年学术界针对它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当代摄影史更是未给它留有一席之地。基于以上现象,本文立足于摄影美学,借助文艺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1990年以来我国的摄影散文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我国摄影散文发展历程和对部分摄影散文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外在形式、内在主题和读者视角三大角度出发着重追问分析摄影散文自身的美学特征并探讨研究摄影散文自身的局限与不足。希翼在研究分析摄影散文这一特殊艺术形式的同时重新探寻摄影散文之所以受创作者和读者欢迎却不为人们所熟知的背后原因所在,并探讨发现摄影散文甚至是摄影文学未来的发展可能。
万莲姣,黄宗喜[3](2016)在《20世纪中国文学市场化中的“文化审美过滤”》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是在20世纪中国人被动或主动打开国门、使中国融入现代世界或让现代世界融入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过渡带上生产出来的文学,有明显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相杂糅的复合元素。这些复合元素主要是由文学市场化趋势中的"文化审美过滤"中介:1)现代汉语白话新文学运动,2)人类中的另一半——女性开始以主体身份审美化,3)文学生产因编辑出版复制批量化,4)翻译行为现代价值取向化,等等,一一呈现出来的,以至于回观"20世纪中国文学",我们与其论断它的属性是前现代的、现代的或后现代的,不如说它是现代过渡带的,它已不同于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不再气质促狭和辗转反侧在皇室庙堂与民间江湖间、不再品格摇摆在非此即彼的传统二元文化夹缝中,而是显示了创生出"另一个世界,另一个自我"的多元审美的可能,具备了一些有别于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中国"思想、情感与美学品质。
鲍远福[4](2015)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图像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文学与图像关系(包括诗画关系)的研究和探讨一直是古今中外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关注的热点。简言之,文学与图像关系的核心是语言与图像的关系,即语图关系,而语图关系的核心,则是文学表意实践中的“语象”与“图像”关系。这不仅是传统文学理论研究立足的基础,也是我们关注当代文学表意实践不应该忽略的理论前提。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传媒的发展变化,人们的审美表意方式、精神文化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于是,在“文学生产场”中,涌现出电子书、超文本、影视改编、网络游戏和新媒介“图文体”等各种“语图文本”,它们极大地丰富了当代的文学表意实践,并且和“内嵌”于新媒体语境中的各种“泛文学”形态一起,拓展了文学表意实践研究的理论视野,也将文学图像关系的学术探讨推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纵观21世纪以来文学图像关系研究的现状,其前期理论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新说迭出,蔚为大观。由于传统学术思维对当代研究者的影响,他们在审视文学表意实践中的语图关系时,往往只将传统文学艺术表意实践的经典文本作为考查对象,并以此来建构对文学图像关系的理性思考。具体表现为:其一,很多研究者并不熟悉当代新媒体文学表意实践的现状,因而只能站在宏观角度去构建文学图像关系的一般性论述,这样,他们所得出的结论就很难有针对性地透视和解析新媒体文学表意中语图关系的新特征与新动向。其二,虽然很多研者对文学图像关系的理论研究早已有之,但对于当代新媒体文学表意实践的关注却很少,甚至忽视这种新的文学表意实践对于建构完整的语图关系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其三,是介入到当代文学表意实践中的图像媒介发展、演变和进化速度太快、类型过于庞杂,因此,研究者对新媒体图像的分类和甄别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系统总结新媒体文学图像关系的理论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当代文学研究者在审视新媒体语境中的文学图像关系时,仍然习惯于以文学表意活动的历史语境为经,以传统文学表意中的符号关系为纬,忽视、鄙视甚至无视当代新媒体文学实践的成就对于语图关系理论当代发展的开拓性,最终造成了文学理论研究与文学表意实践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乃至出现“断裂”。研究者在话语体系、批评范式和方法思路上的僵化与守旧,导致了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表意实践一起变成“被边缘化”的社会存在。我们认为,虽然上述学术思考也涉及了文学表意问题的核心,具有某种理论性与涵盖性,但是,由于缺乏对新媒体语境下新的表意实践的理论概括,因此,这些关于文学图像关系的理论成果,概因缺乏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而有隔靴搔痒之嫌。有鉴于此,本论文将紧密围绕当代中国文学表意实践的新媒体语境展开,通过历时与共时两个维度,文本阐释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以期对新媒体文学表意实践中的语图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并力图做到逻辑自洽。由于新媒体、新技术的介入,当代文学表意实践中的语图符号系统都已发生了剧变,特别是图像符号,在传统“手绘图像”的基础上,它们发展为以机械复制为生成机制的“机绘图像”和以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的“数绘图像”。新媒体是机绘图像和数绘图像栖身的主要载体。因此,参与文学表意实践的新媒体图像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它们从模仿文学表意到意义的自我指涉、从对文学世界客观呈现的“静观图像”演变为自动诱发读图者做出回应的“施为图像”。其结果是,我们对于文学本质问题的思考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新媒体文学本身的审美特征也随着对语图关系的新思考而浮出水面。基于此,本论文将围绕“文本图像”、“语图文本”、“语图漩涡”以及“语图间性”等新媒体文学表意活动的核心问题,深入具体表意文本,结合代表性案例的学术阐释,深度剖析新媒体文学实践中语图符号间彼此交互的多个维度。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对“新媒体”这一文学语境进行理论概括,同时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表意实践的分析,对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主要论域、意义价值、思路方法以及创新不足等内容进行总体性概括,以此引申出本论文论证的主要对象——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表意关系问题及其本质。第一章简要梳理语图符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表意关系史,特别是对新媒体出现后的文学表意实践的整体格局与语图关系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以期揭示文学媒介融合变化对于文学表意实践发展演化的影响,确立正确的研究方法与思路,为后文的具体论述提供必要的理论参照。第二章重点探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文学在创作、传播、接受过程中表意符号的“新变”,以及由此带来的语图符号在表意实践中的跨界互动、叙事缝合和语义置换。本章将具体讨论文学网站的视觉化表意结构、电子书阅读界面的图文一体化特征以及超文叙事的语图跨界“缝合”,从而对新媒体语境中文学表意文本的图像化问题进行理论梳理。第三章重点阐释以视觉图像为载体、语言符号“内嵌”其中的“语图文本”及其文学表意和图像指涉间的关系图式,揭示语言符号“嵌入”图像文本后的演变规律,并对这类“语图混融”的新媒体文学形态所表现的审美属性和语义特征进行论析。本章具体分析和阐释超文本的影视改编、网络游戏以及新媒介“图文体”中的语图关系问题,意在揭示文学主题与图像改编之间反复演绎的“语图漩涡”现象及其美学特征,并试图对当代文学批评的论域进行学术拓展。第四章重新回到当代文学表意的新媒体语境中,对当代文学表意实践中“语言文本的图像化”、“语图文本的自我指涉”、“语图符号间的叙事缝合与语义缝隙”以及“新媒体图像的施为性”等理论问题进行概括,结合语图关系研究已有的成果,构建“语图间性”理论研究的符号学模型。与此同时,本章还将紧紧围绕新媒体图像介入文学表意过程中所产生的“意指断裂”与“表征错位”问题,对当代文学活动与图像表意间的多元互涉关系加以归纳,以期构建新媒体语境下文学图像关系的批评话语体系。余论部分将新媒体文学表意的“语图间性”上升为一种批评模式,通过回顾手绘图像、机绘图像和数绘图像介入表意实践后文学活动本质属性的发展和演变,结合新媒体语境,呼吁学界紧跟文学表意实践的新步伐,以文学本位观为指导,以现实人文关怀为依托,建立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语图符号批评范式。综上所述,新媒体文学的表意实践几乎囊括了语图关系各个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从语图合体的和谐叙事,到语图分体的表意悖论,到语图互文的意指融合,再到语图关系的审美超越,语图关系的发展演变史,实际上就是人类思维体系不断解放更新的审美表现史和文学表意形式的进化史,语图关系发展的这种“正-反-合”式的演进规律,表明了人类利用语图符号对文学审美意义生成的一种动态推衍、螺旋上升和无限接近的意指过程。
贺滟波[5](2015)在《新时期摄影文学研究的透视与反思》文中指出摄影文学历史性地出场,引起了学者们对其自身合法性的"在场"追问、命名焦虑、理论定位以及与"文学性"在场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的争论,但是这些问题的探讨与争论并未触及到摄影文学的核心——摄影文学的本体存在。摄影文学的本体存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表面的图文关系,而是表征为"图配文"的显性结构与处于同一话语空间的价值隐性结构所构建的"本体",作为一种共时性的本体存在,摄影文学显性的图文结构"遮蔽"了"文学性"的真理性存在。因此,鉴于目前摄影文学研究所存在的学理式批评稀薄、学理阐释倚重图文符号系统的异同等问题,摄影文学的本体研究、审美范式研究以及人文性研究应当逐渐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点。
程磊[6](2014)在《晚报副刊传播符号视觉化的表征、影响与对策》文中指出受到消费主义与新媒介技术的影响,读图时代的晚报副刊呈现出两个显着特征:一方面,从表现形式上看,副刊多频率地运用各式图片与形象构图传播信息,视觉化趋势增强;图片专版大放异彩,摄影文学则为副刊视觉传播开拓了更深广的领域。另一方面,从承载内容上看,快餐式的视觉文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副刊文学性的消解、受众参与性的式微与思想性的解构。副刊视觉化传播的主流应是融合时代性、文艺性与思想性的作品。
缪伸涛[7](2014)在《摄影文学文图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文本分析为立足点,围绕文图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对纪实摄影文学、摄影诗和摄影小说三种主要类型的摄影文学进行了具体、深入的考察。摄影文学自1990年由成东方提出以来,在本世纪初曾形成过一次理论研究的热潮,之后便陷于沉寂,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留下了诸多争议。在诸多问题中,文图关系居于最核心的地位,论者相继提出了“审美复合”论、“错位”论、“螺旋结构”论、“互文性”论和“内爆”论五种代表性理论,这些理论或失于宽泛或失于狭隘,且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摄影文学创作的实际。本文选取典型的摄影文学文本,对摄影文学中的文图关系做了详尽的分析。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对摄影文学的研究背景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梳理,辨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第一章对纪实摄影文学中的文图关系进行研究。因为纪实摄影文学文本繁多,将其分为传记类、地志类和历史事件类三个小类分别进行分析。第二章对摄影诗中的文图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摄影诗以纪实为题材的原因,及诗在摄影诗中居主导地位的体现。第三章对摄影小说中的文图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摄影小说中文字和图像的分工,及文图关系龃龉的三个方面。结语部分对摄影文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就摄影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柴冬冬[8](2013)在《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图像化生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既有的文学图像化趋势作为命题的一个既定前提,并以生产方式的视角对其加以审视,着力探讨文学的图像化生产作为一种文学生产方式的内部构成逻辑,以建构一个关于文学图像化的生产理论体系。文章主要分为七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现状、方法等问题。问题的缘起包含两个层面: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使得文学走向了图像化,在这种语境之下,我们对文学生产的理解也必然会逐渐呈现出历史局限性,因此就需要重新探讨文学生产的内部构成;而学界对文学与图像的关系研究大多集中于二者之间的对比与相互关系两个层面,都过于表象化,没有更加详细的深入到图像时代文学活动发生变化了的内在构成上,对文学图像化问题缺乏一个理论建构的视野。针对此,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以生产方式视角切入,建构一个文学图像化的生产理论体系。接着对“视觉文化”、“图像”等这论题展开的基础性概念,做出了概要性的辨析。最后对相关的国内、国外研究现状做出了综述,并以此确立了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第一章是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生产方式的图像化转型,具体探讨图像化文学生产方式的内涵、结构体系及文学观念的更新问题。图像化的文学生产方式,其实质就是文学的生产形式表征为以图像的呈现模式来进行。在本质属性上它既具有审美属性又具有商品属性,并且受到生产的各种因素的制约,是一种复合的生产,但物质商品性是它的首要特性。面对这种境遇,文学无论从其内在张力上,还是从其面临的外部环境上,传统的文学观都需要重构。文学的重构交织着认识论和存在论的双重性内容,一是关于什么是文学的重构;一是文学如何生产的重构。但这种重构是建基于文学原本的品格而言的,文学的图像化生产的基础也即如此,脱离了这个层面也就不是文学。这里我们应当采取一个“大文学观”或是一种“文化文学观”,而不是局限于传统的“文字文学观”。文学生产方式的图像化转型,其表征形态实现了三重转型,其一是从文字生产到图像生产的转变;其二是从时间生产到空间生产的转变;其三是从理性生产到快感生产的转变。但这三重转型是相对而言的并不具有绝对性,其划分的标准在于何种生产方式在“主因”。第二章是文学图像化生产的构成场域,从生产组构的层面对文学图像化作为一个生产活动的内部结构进行切分式的探讨。文学的图像化生产场就是特定的文学的图像化生产关系模式和结构,图像意识场域、媒介生产场域、消费生产场域是这种关系模式和结构的具体作用因素,它们在文学的图像化场内身处不同的位置,同时又是文学的图像化生产的生成因素和从属因素,具有双重属性。同时三方并非毫无关系,而是相互重叠、交互作用,缺一不可的。由外向内的具体结构表现为:最外层是文学图像化生产场;第一层是权力场,它渗透进各个场之中,各级次场之间以及各级次场内部都暗含着权力斗争;第二层是图像意识场,它是行动主体的专属部分,是文学转向图像化生产的原初动因和组成元素,具有基础性,它也渗透进各个次场之中;第三层是媒介生产场和消费生产场,其中前者占有空间较大,具有传达性,后者占有空间相对较小,具有接受性,二者都属于文学图像化生产的直接作用场。每个场的内部又分为数个次级场,并且这些次级场之间的位置和功能模式与场内行动者的习性、资本和权力斗争密不可分。第三章是文学图像化生产的生产力构成,具体论述生产力的形成、内涵与特征以及文学场内的实践运行规律。文学图像化生产的生产力构成主要是视觉生产力,它是指视觉文化时代以视觉化为生存状态的主体在劳动生产实践中改造自然、社会以及其自身的总能力。它以视觉性为其生产要旨,不仅具有物质生产力的特征,也具有精神生产力的特征,是文化生产力的一种特殊形态。视觉生产力只是相对于视觉文化场内视像生产的特殊存在。在文学场内的视觉生产力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物质性、人本性、审美性、修辞性、建构性等方面。视觉生产力的文学场运行规律主要体现为内部运作规律和外部运作规律。视觉生产力的内部运行规律遵循着图像意识、媒介生产、消费生产三个场域的交合作用共同建构和影响生产主体→生产客体→生产资料的递进路线,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单向递进,而是在递进的同时各项之间又有着相当的反作用关系。从外部来看,视觉生产力则作为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以一种渗入物质生产力的形式存在着。在这个运行体系中,视觉生产力表现着主动性、渗入性与改变性,它与物质生产力深度整合且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控制与协调,进行着匹配与转换活动,以更好地适应、满足文学场内生产者、消费者各自的需求即整体的文学产业链健康、长远发展的总体需求。第四章是文学图像化生产的生产关系构成,具体对生产关系的生成、形式与内容以及文学场内的组合规律进行了考察。文学的图像化生产的生产关系构成是一种复合型的图像化关系,它是一种修辞性的复合关系,一个社会性的事物,并不是一个实体的物的存在,而是以一种修辞性的“关系事”的形式存在。图像化关系的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学和意识形态(审美关系)两个层面。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图像化关系的内容包含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分配关系和生产交往关系三大方面,但三大方面的内容却已发生了位移。首先就是传统的文学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图像化重构;其次是文学分配的平级化趋向;最后是视觉消费所组织建构的交往关系。从审美关系的角度看,图像化关系的“关系事”图式也发生了位移,转换成了一种表征快感的关系。图像化关系文学场组合规律内部暗含着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模式,每一个层级之间都具有着特定的组合规律。第一层级为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审美关系各自内部包含的局部元素之间的组合规律,表现为同步性超越规律;第二层级为二者作为两个单独整体之间的组合规律,表现为互构性推进规律;第三层级为整体的图像化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组合规律,表现为自适性转换规律。第五章是对文学的图像化生产的文化批判,主要从价值与困境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文学图像化生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学,它对文化的结构态势、发展模式、存在方式等三个维度都产生了价值。首先,它改变了经典的文化格局,驱动了文化场的结构变革。其次,它开辟了“视觉产业链”的文化产业化发展新模式。最后,它助推文化与经济成为一个同在同体,使得二者的一体化趋势不断得到强化,最终成为一个不可动摇的事实,使文化的存在方式实现了现代转型。文学图像化生产面临的困境主要见于两个层面:其一是图像生产自身存在着价值的悖论,其二是当文学由文字向图像转换的过程中存在着因媒介属性不同所造成的转换困境。价值的悖论主要表征为主体的虚无化,包括感觉的背逆和身份的迷失两个层面。转换的困境主要是由叙事媒介的差异所引发的,表现在想象力的弱化、内视意境的缺失及生存体验的消逝等方面。结语部分主要是针对文学图像化生产的困境寻求解决之道,同时对全文做一个总结。文章认为面对文学的图像化我们应当采取一种中和的态度,既承认其现实的发展,又要努力克服其困境与局限,推动它的良性发展。面对产生的问题,应当构建一种语图全面对话的关系模式,以使得语图之间实现自由的、和谐的均势互仿、交融互补,异质符号间得以同构,二者在和谐共荣的基础上达成超越符号界限的超美学境界。具体到现实的实践生产过程中,必须从生产者和接受者两个方面予以努力。唯有如此,文学、文化乃至人的现实生存才能避免陷入因图像的无限制生产所引发的危机之中。
邢佳琪[9](2013)在《简论《前方》教学内容的有效确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的主要对象。教学内容的有效确定对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前方》是曹文轩先生的一篇摄影散文,被纳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对这篇课文进行了丰富的教学实践和科学探讨,取得了一定的实践及学术成果。但教学实践中《前方》的教学内容不明晰,偏离课程标准,学情和文本的情况一
王强[10](2012)在《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语境中,视觉媒介参与塑造中国新诗生态,视觉传播成为新诗传播的重要形态。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生动实践,为中国现代诗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关于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整合性、系统性的考察和研究,尚有待于深入开展。本文将通过以下四个论题深入推进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研究:首先,中国古典诗画传统的现代传承研究。在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研究中,仍需回溯和检视中国古典诗画融合的传统。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中潜藏着诗画传统变异性传承的隐蔽线索。诗画传统的复活和承续是现代诗人推进新诗视觉传播的主动选择。因此,诗画传统其实可以被视为一种“被发明的传统”。伴随着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国诗和中国画都踏上了植入现代性的进程。中国诗和中国画的总体发展趋向都是致力于表现现代人特有的“情感结构”,二者再度朝着精神(意境)契合的方向迈进。诗歌和绘画的合作关系由到显明变得潜隐,形式上的直接结合(题画)已经趋于衰落。在现代,诗人和画家合力“发明”诗画传统,通过诗画并置创造一种现代诗画艺术。这种诗画艺术成为诗画传统现代传承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意象创设和情感表达诸方面,中国新诗与绘画彼此交流汇通,通过取法和借镜对方来塑造自身的风貌,“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的艺术传统得以延续。此外,关于汉字形象与中国新诗视觉造型的议题同样涉及“传统的发明”,本文也将加以关注。其次,视觉媒介的变革与中国新诗视觉传播形态的研究。新型视觉媒介层出不穷,新诗视觉传播的形态经历了数度变迁。从静态到动态,从实景到虚拟,从单向到交互,日新月异的视觉媒介技术为诗人和艺术家打开了自由创造的天地。新诗艺术与众多类型的视觉媒介进行互动,呈现出丰富驳杂的融合方式,创造出摄影诗歌、诗歌电视(PTV)、超媒体诗歌等诸多崭新的综合艺术样式,成为“影像诗学”建构和探索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深入解析这些综合艺术的生成机制和内在理路,可以探寻出中国新诗与新型视觉媒介的合作和交锋的复杂互动。此外,这些综合艺术的“诗意图式”仍然可以辨认出传统图式嬗变的痕迹,因此,它们也可以视为诗画传统的一种变异性传承。再次,地理空间的诗性建构与影像书写,以及诗意景观的塑造研究。诗歌艺术与视觉媒介都将地理空间纳入自身观照的视镜,使得地理空间成为诗歌与视觉媒介所表现素材的重要交集。经过诗性建构的地理景观则是诗歌艺术与视觉媒介共同书写的对象。透过“诗性地理”这一表现对象,可以探究摄影、电影、电视等视觉媒介表现和处理抒情题材的修辞方式以及现实困境,从而为抒情文体尤其是新诗的视觉传播提供启示。考察新诗与视觉文化关联的另一维度是诗意景观的塑造与凝视。伴随着经典性的生成和知名度的提升,中国新诗对众多景观进行着诗意建构和颠覆性重塑。在观光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诗意景观在诗歌视觉传播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对景观的诗意建构和重塑其实构成了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一个隐性渠道。最后,关于现代诗人形象塑造与想象的研究。当下,现代诗人正逐步将自身视觉形象的展示纳入新诗传播的策略当中,大众传媒将诗人形象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加以征用,而一些影视剧则参与到诗人形象的演绎和虚构当中。诗人形象的塑造与想象,直接关系到诗歌生态的建设和诗歌受众的培养,因此,对诗人形象的考察是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研究的重要环节。与诗界正面形塑自身形象的取向大相径庭,基于各自考量的大众传媒刻画出面目斑驳的诗人形象,使之变为“被污染的塑像”。而虚构的影视剧则强化和放大了媒体和公众对诗人的刻板印象,使之成为影视人物画廊中的一个“俗套”。总体而言,诗人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真相与虚构共生、交锋与合谋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编码过程。
二、审美复合是摄影文学的生命和灵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审美复合是摄影文学的生命和灵魂(论文提纲范文)
(1)摄影诗歌:诗画传统的变异性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与摄影:“诗与工业的狭路相逢” |
二、叙事和抒情:图文的合谋与交锋 |
三、摄影诗歌与诗意摄影:诗画传统的变异性传承 |
(2)1990年以来我国摄影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创新之处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我国摄影散文发展综述 |
第一节 摄影散文在国内的兴起 |
第二节 摄影散文在国内的发展 |
第二章 我国摄影散文的分类 |
第一节 记叙类摄影散文 |
第二节 抒情类摄影散文 |
第三节 哲理类摄影散文 |
第三章 我国摄影散文的美学追问 |
第一节 审美复合,摄影与散文的互动 |
第二节 非虚构创作,真实与心灵的碰撞 |
第三节 大众读物,休闲与审美的结合 |
第四章 我国摄影散文的局限与不足 |
第一节 市场宠儿背后的困局 |
第二节 复合艺术位置的尴尬 |
结语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20世纪中国文学市场化中的“文化审美过滤”(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市场化中的“文化审美过滤”:多维度的精神“白日梦” |
二、文学市场化中的“文化审美现代性”元素,由“文化审美过滤”实践相串联 |
三、文学市场化中的“文化审美过滤”种种征候 |
(4)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图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表意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
三、本文的论域、创新和不足 |
四、本文的思路与内容 |
第一章 语图关系论 |
第一节 新媒体出现前:语图表意的“互动” |
一、远古图腾时代:语图一体的“图言” |
二、书写传播时代:语图符号的“互仿” |
三、印刷媒介时代:语图指涉的“互文” |
第二节 新媒体出现后:文学图像的“混融” |
一、语图符号的双重“异变” |
二、“施为图像”及其对文学表意的影响 |
三、新媒体文学图像的艺术呈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本图像论 |
第一节 文学媒介:从阅读界面到互动空间 |
一、文学网站中的语、图、文互动 |
二、电子阅读界面的视听读写一体 |
第二节 超文叙事:从文学上网到“文本图像” |
一、从“超文实验”到“超文叙事” |
二、从网络文学到“超文本文学” |
三、从跨界表意到“叙事缝合” |
四、“超文叙事”语图关系的审美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语图文本论 |
第一节 影视改编:从文本“静观”到图像“施动” |
一、“语图文本”的“施为性”及其实现 |
二、影视改编的“语图缝隙”及其表现 |
第二节 网络游戏:从语言指涉到“仿像”表意 |
一、网络游戏及其表意方式 |
二、网络游戏语图表意的艺术特征 |
三、网络游戏语图符号的张力关系 |
第三节 新媒介“图文体”:语图符号的多元互涉 |
一、新媒介“图文体”的语图混合表意 |
二、新媒介“图文体”语图关系的理论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图间性”论 |
第一节 新媒体文学:从语图关系到“语图间性” |
一、语图符号的本质及其与文学表意的关联 |
二、语图表意:从意指的“悖谬”到“混融” |
三、新媒体文学“语图间性”的理论模型 |
第二节 新媒体图像:从意指断裂到表征错位 |
一、图像之悦:对符号理性的放逐 |
二、符号伪装:对存在客体的遮蔽 |
三、意义缺席:对语图文本的背叛 |
本章小结 |
余论: 图像的“过剩”与批评的“突围” |
一、图像介入文学表意的三个层次 |
二、语-图符号批评的基本内涵 |
三、对新媒体文学图像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主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新时期摄影文学研究的透视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摄影文学研究“扫描” |
( 一) 摄影文学的研究论着为研究摄影文学提供了重要条件 |
( 二) 文学批评、学术会议及文学奖项的设置促使摄影文学体制的规范与成熟 |
( 三) 摄影文学及其美学意蕴的学术论文大量发表推动了摄影文学研究的扩大和深化 |
二、多学科视野中的摄影文学研究 |
( 一) 文艺视野中的摄影文学研究 |
1. 摄影文学的审美心理探析 |
2. 摄影文学的文体范式转型 |
3. 摄影文学的符号学理路 |
( 二) 社会学视野中的摄影文学研究 |
( 三) 经济学视野中的摄影文学研究 |
( 四) 生态学视野中的摄影文学研究 |
三、新时期摄影文学研究的散点透视与反思 |
( 一) 摄影文学合法性的“在场”追问 |
首先是摄影文学的时代合理性探寻。 |
其次是“命名焦虑”。 |
再次是摄影文学的理论定位困扰。 |
最后是摄影文学的出场与“文学性”在场的关系。 |
( 二) 摄影文学本体表征的双重结构 |
(6)晚报副刊传播符号视觉化的表征、影响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读图时代与晚报副刊的图像传播 |
(一) 图像自身的能指与所指———形象与对象之间的高度符合性 |
(二) 消费文化视野里的受众与媒体 |
(三) 数字技术的冲击 |
二、副刊传播符号视觉化的表征 |
(一) 从副刊视觉传播效果的本质看, 形象价值得到彰显 |
(二) 从版面的编辑看, 图像成为副刊的视觉传播中心 |
(三) 从副刊图像的类型看, 图像更加多样化 |
(四) 从副刊图文的比例看, 应稳定在1∶2以上 |
(五) “图片专版”地位凸显 |
1.“图片专版”的特征 |
2. 摄影文学:副刊视觉化的重要艺术形式 |
三、副刊传播符号视觉化趋势的影响及对策 |
(一) 文学性的消解 |
(二) 受众参与性式微 |
(三) 思想性的解构 |
(7)摄影文学文图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导论 |
一、摄影文学研究背景综述 |
二、本文的研究立场和方法 |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一章 纪实之摄影与纪实之文学——纪实摄影文学中的文图关系 |
一、人物传记类摄影文学中的文图关系 |
二、地志类摄影文学中的文图关系 |
三、历史事件类摄影文学中的文图关系 |
小结 |
第二章 纪实之摄影与抒情之文学——摄影诗中的文图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虚构之摄影与虚构之文学——摄影小说中的文图关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主题索引 |
(8)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图像化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生产方式的图像化转型 |
第一节 图像化生产与文学重构 |
第二节 文学生产方式图像化转型的结构体系 |
第二章 文学图像化生产的构成场域 |
第一节 场域内涵的界定 |
第二节 图像意识场域的生成与结构 |
第三节 媒介生产场域的生成与结构 |
第四节 消费生产场域的生成与结构 |
第三章 文学图像化生产的生产力构成 |
第一节 生产力界定:视觉生产力的当代出场 |
第二节 视觉生产力的内涵及特征 |
第三节 视觉生产力的文学场运行规律 |
第四章 文学图像化生产的生产关系构成 |
第一节 生产关系界定:图像化关系的历史性生成 |
第二节 图像化关系的形式与内容 |
第三节 图像化关系的文学场组合规律 |
第五章 文学图像化生产的文化批判 |
第一节 文学图像化生产的价值 |
第二节 文学图像化生产的困境 |
结语:构建语图对话的文学场域模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发明的传统:中国诗画传统的现代传承 |
第一节 古典意境的终结与诗画传统的新变 |
第二节 现代诗画艺术的古典“胎记” |
第三节 中国新诗与绘画的潜隐互动 |
附录 汉字形象与中国新诗的视觉造型 |
第二章 抒情的光影:“影像诗学”的实验与探索 |
第一节 新诗与摄影的“狭路相逢” |
第二节 新诗与电视的“亲密接触” |
第三节 “数码诗人”的网络游戏 |
第三章 诗意的空间:中国新诗与视觉媒介的视域交集 |
第一节 “诗性地理”的审美建构 |
第二节 “诗性地理”的影像书写 |
第三节 中国诗歌与诗意景观的建构和重塑 |
第四章 诗人的浮沉:影像时代诗人形象的塑造与想象 |
第一节 中国新诗的“边缘化”与诗人形象的建构 |
第二节 视觉转向与现代诗人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影视剧中诗人形象的想象与重建 |
结语 从边缘出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审美复合是摄影文学的生命和灵魂(论文参考文献)
- [1]摄影诗歌:诗画传统的变异性传承[J]. 王强.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2]1990年以来我国摄影散文研究[D]. 庄军. 暨南大学, 2017(02)
- [3]20世纪中国文学市场化中的“文化审美过滤”[J]. 万莲姣,黄宗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4]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图像关系研究[D]. 鲍远福. 南京大学, 2015(01)
- [5]新时期摄影文学研究的透视与反思[J]. 贺滟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6]晚报副刊传播符号视觉化的表征、影响与对策[J]. 程磊. 重庆社会科学, 2014(08)
- [7]摄影文学文图关系研究[D]. 缪伸涛. 南京大学, 2014(04)
- [8]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图像化生产[D]. 柴冬冬. 湖北师范学院, 2013(10)
- [9]简论《前方》教学内容的有效确定[J]. 邢佳琪.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3(02)
- [10]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D]. 王强. 苏州大学,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