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验设计的方法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1](2021)在《改性硫化镉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硫化镉(CdS)较其他半导体材料具有宽度相对较窄的带隙(2.4 e V),有效吸收小于520 nm波长太阳光的优点。然而,由于自身不完美的地方限制了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首先,Cd是重金属有毒,我们的水环境受到污染后会借助食物链而进一步的损害人体生命安全,因此在反应结束后一定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处理;其次,单体中的另外一个元素极易随着反应体系的进行被氧化成单体,其催化效果会随时间的进行而逐渐减弱;最后,受光刺激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特别容易在迁移的过程或表面重新组合起来,因此该材料距离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全球领域的科研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虽然诸多问题得到了改善,但CdS光催化技术应用在实际的环境治理中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借助碳材料具有和金属相似的导电性质,不仅可以快速转移光生电子,还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利用碳材料和半导体材料复合形成异质结对其进行改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论文前期借助二氧化硅小球模板制备了碗状多孔碳,后期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C/CdS复合光催化剂。借助XRD、XPS、FTIR、SEM、BET、UV-vi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组成、形貌和光捕获的能力。BET、VB-XPS、能带结构图等数据表明与纯CdS相比,C/CdS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正的价带。且通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来确定碳的最佳负载量和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负载量为1%时降解效果最好,且其反应速率常数是纯硫化镉的2.3倍。借助自由基捕获剂进行捕获试验,进一步了解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原理,并确定了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的活性物质。(2)本文以氯化镉、硫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二胺、纳米洋葱碳为反应物,通过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制备了MCNOs/CdS磁性光催剂。利用XPS、N2吸附-脱附、FTIR、XRD、SEM、UV-vis等多种测试手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组成、形貌和光捕获的能力,并通过磁滞回线测试了材料的顺磁性,结果表明较好的磁化强度便于实现光催化剂的回收利用。在模拟日光的环境下,以RhB为降解污染物,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MCNOs的负载量为3%时,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且其反应速率常数是纯硫化镉的3.1倍。这主要归因于MCNOs良好的导电性提高了复合材料中电子的传输和迁移能力,大大降低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深入分析了MCNOs/CdS磁性光催剂降解污染物质的机理并确定了反应体系中起关键作用的活性物质。
李月[2](2021)在《Cr涂层改善PET光学薄膜模具精密电铸质量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光学薄膜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新媒体与信息技术中得到迅猛发展。光学薄膜表面的微细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出光效率和光线利用率。光学薄膜的量产依赖热压印和光固化技术,二者均需要将工作模具上的微结构转印到聚合物薄膜上。精密电铸工艺以其表面复制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制造工作模具的主要方法。工作模具的电铸质量取决于电沉积和脱模的质量。研究如何提高电沉积质量的报道很多,脱模时如何兼顾模具单个微结构的精度和大面积工作模具表面的完整性,仍面临巨大挑战。本文针对脱模过程中结合力过大导致模具精度降低的问题,研究涂层在脱模中的作用。以聚合物光学薄膜作为原始模具,使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制备Cr涂层辅助脱模,对Cr涂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优化了涂层制备工艺参数,并分析了Cr涂层降低电铸脱模结合力的机理。主要工作为以下几个方面:(1)Cr涂层的制备工艺。采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制备Cr涂层,介绍了磁控溅射基本原理和薄膜沉积厚度的测量校正方法;同时介绍了光学接触角、XRD和XPS测试原理;研究了溅射功率、溅射时间、衬底温度、氩气流量及样品台转速对Cr涂层沉积量和模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研究表明,Cr靶材溅射沉积量及均匀性对模具表面粗糙度影响显着。(2)PET光学薄膜模具微电铸工艺。搭建了微电铸实验平台,并研究了有无Cr涂层的对比方案。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面电子显微镜、逆反射标志测量仪及测力仪对两组实验方案电铸脱模力、铸件工作表面形貌、粗糙度及逆反射系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Cr涂层能够有效降低电铸脱模力,并提高铸件工作表面质量及光学性能。(3)Cr涂层制备工艺参数优化。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Cr涂层溅射工艺参数对铸件脱模强度、表面粗糙度及逆反射系数的影响。通过矩阵分析法得到正交实验的最优方案为:溅射功率为250W,溅射时间为15s,衬底温度为20℃,氩气流量为30sccm,样品台转速为20rpm;各个因素对正交实验的指标值影响主次顺序为:溅射时间>样品台转速>氩气流量>溅射功率>衬底温度。(4)Cr涂层降低界面粘附力的机理分析。设计了不同沉积厚度Cr涂层的实验,通过光学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光学共聚焦显微镜对PET光学薄膜模具表面进行测试。研究表明,随着Cr涂层厚度的增加,模具表面的极性含氧官能团(C-O键和C=O键)数量明显减少,表面趋于疏水,表面粘附能量降低,同时Cr的存在提高了Ag导电层的结晶度;分析了各个因素对电铸脱模强度和铸层粗糙度的影响过程。
李梦晓[3](2020)在《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催化转化愈创木酚衍生物制备香兰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造纸行业发展迅速,技术也已经十分完善,但是造纸业的污染问题也倍受人们重视,而治理环境、解决造纸污染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木素的综合利用。愈创木酚是木素最基本的结构单元,也是木素最简单的模型化合物。通过研究愈创木酚及其衍生物制备燃料和化学品可以帮助木素进一步转化利用,从而实现生物质资源的绿色利用。愈创木酚及其衍生物含量巨大,简单易得,利用特定的催化剂可以将其转化定向获得人类所需的高价值产品,这一用途受到化学工业的重视,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关注点。本论文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探究了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一锅法催化转化4-甲基愈创木酚制备香兰素的最适反应条件,经过GC-MS分析检测,计算得到了4-甲基愈创木酚的转化率和香兰素的选择性,并分析了六种不同因素(H2O2用量、催化剂比例(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催化剂总用量、反应时间、亚油酸钠用量以及p H)对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同时在最适工艺条件下,对五种愈创木酚衍生物(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丁香酚、异丁香酚和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制备香兰素的种类做了进一步选择,将转化结果最好的愈创木酚衍生物再次进行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到适合其制备香兰素的最优反应条件,实验结论如下:1.通过改变添加剂种类,研究了添加剂对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催化转化4-甲基愈创木酚制备香兰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盐(硫酸钠、硫酸铜)、有机醇中的乙醇会抑制转化反应的发生,而有机醇中的甲醇、Ca Cl2以及亚油酸钠在适当用量下可以促进转化反应的发生,并且三者参与反应时香兰素选择性分别达到了44.8%、46.3%和52.8%,其中亚油酸钠的促进效果最明显,是最合适的添加剂。2.在以亚油酸钠为添加剂的条件下,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探讨了25℃下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催化转化4-甲基愈创木酚制备香兰素的最佳反应条件为:4-甲基愈创木酚用量100 mg,H2O2用量1.5 m L,催化剂总用量2.5 mg,催化剂比例(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1:2)亚油酸钠用量0.07 mg,p H为8,反应总体积100 m L,反应时间4 h;此条件下香兰素选择性高达81.4%。3.在上述最佳催化转化反应条件下,探讨了愈创木酚衍生物种类对催化转化为目标产物的影响,比较由五种衍生物(4-甲基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丁香酚、异丁香酚、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反应得到的香兰素选择性发现,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最优,为83.7%,异丁香酚为第二位,为83.2%,丁香酚为第三位,为82.3%,4-乙基愈创木酚为第四位,为81.4%,4-甲基愈创木酚制备香兰素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最差,为72.6%,因此选择了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进行下一步的优化实验。4.以上述实验中得到的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作为反应底物,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探讨了25℃下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催化转化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制备香兰素的最佳反应条件为: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用量100mg,催化剂比例2:1(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亚油酸钠用量0.05 mg,反应时间5 h,p H为8,H2O2用量2.0 ml,催化剂用量为2.6 mg,反应总体积100m L;此条件下香兰素选择性高达90.8%。5.与单独的催化剂催化效果相比,在相同的总催化剂用量条件下,固载化Co(salen)和固载化漆酶组成的一锅法催化效果更好;相同催化条件下催化剂催化底物得到的转化率不同顺序为: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亚油酸钠>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固载化漆酶>不加入催化剂和亚油酸钠;相同催化条件下催化剂催化得到的香兰素选择性不同顺序为: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亚油酸钠>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固载化Co(salen)>不加入催化剂亚油酸钠。
李少波[4](2019)在《低温等离子体法制备杂原子掺杂二维能源材料及原位AFM技术在二维材料表征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能源储存及转化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作为最为常用的材料改性手段,杂原子掺杂可以改变材料的N或P型导电性质从而调谐其电化学性质,已被广泛研究。如何简单、高效的制备杂原子掺杂二维材料成为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然而目前常用的溶剂热、高温处理等杂原子掺杂方法往往具有高能耗、环境有害等缺点,或多或少的无法满足社会的迫切需求。立足于次,本文首先通过高效低温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技术制备了杂原子掺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及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在明确材料制备机理的基础上,探析了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及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此外,针对目前二维能源材料在电化学应用中的机理分析不足的现状,本文以二维Co(OH)2纳米片为模型材料,对原位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在二维材料表征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低温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技术制备了硼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材料B-rGO。制备过程仅需约3分钟即可得到硼原子掺杂量为1.4 at%的掺杂石墨烯材料,且所制备的B-rGO材料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活性,在0.5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其电容量高达446.24 F g-1,是优秀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基于等离子体的掺杂制备方式具有清洁高效、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势,该研究为高效制备掺杂型二维材料提供了新思路。(2)利用低温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技术制备了rGO/g-C3N4(还原氧化石墨烯/石墨相氮化碳)以及硼掺杂的rGO/g-C3N4(B-rGO/g-C3N4)光催化复合材料。XPS与FTIR证明rGO与g-C3N4之间形成了C-O-C共价键,而硼原子在g-C3N4结构中的掺杂可以显着强化rGO与g-C3N4之间的C-O-C共价键作用。光电性质研究表明所C-O-C共价键的形成可以提高材料光生电子与空穴对的分离效率,并进一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带隙宽度。在最优rGO添加量下,形成更多C-O-C共价键的B-rGO/g-C3N4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催化效率比rGO/g-C3N4高出50%。光催化降解机理实验明确了复合催化剂以光生空穴及·O2-自由基氧化污染物为主的降解机理。(3)利用原位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对α相六边形Co(OH)2纳米片进行了原位电化学研究分析。实验结果说明Co(OH)2片状材料在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o(OH)+OH?CoOOH+H O+)的电势范围内,其基本结构尺寸会随着循环伏安扫描圈数的增加而增大;循环伏安单圈研究表明Co(OH)2片状材料在电化学过程中的膨胀效应始终存在,整体趋势与材料进行氧化或还原反应无关。根据Co(OH)2片状材料的非原位SEM、XRD和XPS测试及原位AFM试验结果详细分析了Co(OH)2作为电极材料时在电解液中的反应动力学机理,提出Co(OH)2片状材料结构的膨胀改变与H2O分子嵌入以及材料的溶解再沉淀现象有关,同时材料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Co(OH)2作为电极材料的稳定性。该研究为后续设计制备同类材料的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田士博[5](2018)在《轨道交通用空调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及仿真》文中指出轨道交通的车辆空调系统不同于家用及商用空调,为节省安装空间一般由单元式顶置一体化构成,其中包括压缩机、换热器、节流装置等,各部件均安装于一个箱体内,组成一个完整的空调单元。其中换热器承担着传递热量的重要任务,其工作效率决定着整机的换热量,且其体积约占整机的30%-40%,对机组的结构紧凑性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换热器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的优劣性将直接影响空调机组的体积及整机工作效率。由于传统的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方法仅以单个目标进行优化,所以换热器优化设计结果的可靠性及普遍性难以保证。因此本文以计算流体力学及机械优化设计为理论基础,对平直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最终选取一组较优的参数组合,为换热器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以某轨道交通空调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首先,依照车厢换热量的需求,并考虑轨道交通空调的运行环境对换热器进行整体结构设计。应用Ansys DM模块进行参数化建模,考虑计算成本并对模型进行简化,利用ICEM对模型进行结构化网格划分,运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换热器的翅片结构进行多参数组合仿真计算。然后,选取翅片间距、热管管径、热管横向中心距、热管纵向中心距四个优化参数,研究对换热因子、阻力因子、换热器体积三个优化目标的影响。最终,通过Matlab对三个目标进行二次多项式的拟合,采用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三个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一组较适用于轨道交通空调换热器翅片的结构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在Fluent软件中针对优化后的换热器结构参数方案进行校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设计方案使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空气流阻下降、整机体积缩小,达到预期优化效果。
马超[6](2018)在《柴油机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柴油发动机由于动力足、运行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在重型货运车的应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柴油发动机所产生的NOx和PM等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相比汽油车更为严重,因此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处理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Non-thermal plasma,NTP)净化汽车尾气技术在汽车尾气处理中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参考国内外对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柴油车尾气中NOx和PM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并对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净化柴油车尾气中NOx和PM的净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低温等离子体以及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柴油车尾气的相关理论,对比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几种方式,最终选择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并结合微米木纤维过滤PM技术,提出了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依据D170F柴油发动机对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进行了结构设计,然后分析了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中所涉及的温度场、电场、流场等多种物理场,建立了针对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通过使用Comsol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软件对该耦合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多物理场耦合下净化器内部产生电场强度的分布云图,对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设计提供了电学参考。其次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和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的自身特性,设计了相匹配的净化器性能检测系统。本系统硬件主要包括气体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以及PCI-1710数据采集卡;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基于G语言编写的数据处理与界面显示程序,并通过NI MAX驱动程序对该系统进行了虚拟仿真测试,经过测试,该系统具备稳定采集数据信号的功能。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的发动机台架试验是对其性能检测的必要手段,因此本文最后搭建了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发动机台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了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冷却器、稀释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放电电压、不同尾气温度等因素对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净化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SEM电镜和EDAX能谱分析仪对电压处理后的木纤维表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苗怡然[7](2018)在《基于参数化的水下航行器主体结构设计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下航行器是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其主要由结构、导航、控制、推进、能源等系统组成。其中,主体结构由耐压和非耐压结构等组成。耐压结构为大量设备提供了布置空间,非耐压结构决定了水下航行器的外形和舷外空间。主体结构对于水下航行器的水动力、总布置、水下安全,乃至维护与使用等诸多方面均有重要的影响。水下航行器主体结构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多目标设计过程,传统串行设计模式人为地割裂了其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未能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难以获得全局最优结果。本文以一型水下航行器的主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多学科设计优化和参数化方法引入到其中,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在对于水下航行器主体结构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耐压壳、非耐压框架、轻外壳和总布置四个子系统,明确了各子系统设计过程的变量,确定了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STAR-CCM+、ABAQUS分别对于艇体阻力、耐压壳结构强度及稳定性等进行了计算,通过与文献及规范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2)基于编译语言Python与Java分别对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和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宏文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基于参数驱动的三维模型建立、边界条件设置、网格自动划分、自动分析计算等功能。研究了试验设计方法,选取了试验点并获得了各子系统输入与输出变量间的对应关系。(3)研究了多学科设计优化的近似模型技术。依据系列结构的设计试验、外形阻力分析结果,分别建立了耐压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非耐压框架结构强度、艇体阻力与各子系统设计变量间的近似模型,对各设计变量进行了灵敏度分析。(4)研究了协同优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明确了各子系统级与系统级变量间的数据交换关系。研究了改进的非支配解排序遗传算法(NSGA-II),进一步对于CO、NSGA-II、近似模型等进行了集成,建立了水下航行器主体结构优化框架,进行了框架的优化求解,相比初始方案,优化结果明显。
李菊[8](2017)在《基于LabVIEW和BP神经网络5万吨/年NaOH蒸发工段监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氢氧化钠,强碱,常温下白色晶体,在工业制造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在其生产工业中,由于蒸发器中的液位具有时变性、非线性、滞后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被视为常见的过程控制对象。过程控制对象的复杂程度随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大,并且人们要求工业过程控制的精度越来越高,单纯地使用传统仪器控制液位等复杂对象很难能够满足工作者的理想控制作用。而以软件为核心的化工虚拟仪器,它不仅能快速准确地自动完成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并且能够实时地显示数据和深层次的完成数据的分析处理,同时还能够实现化工过程的自动化测试和自动化控制控制,其中图形化编程的LabVIEW软件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开发周期短、添加和改变设置灵活且直观等优势,极大地提高化工工业过程中自动化控制的性能,使化工工业生产成本大大地降低,并且更加精确快捷地采集工业过程中的数据。因此,LabVIEW编程软件在化工工业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本论文首先介绍了 LabVIEW编程软件在化工中的应用,然后讨论生产50%氢氧化钠的制备工艺,选择三效逆流蒸发工艺,并基于物料守恒和热量守恒原理,计算相应的工艺参数,并对各效蒸发器建立液位模型,最后基于LabVIEW软件和BP神经网络完成了 5万吨/年NaOH蒸发工段监控系统的设计。登录界面的设计是为了保证生产的数据和技术的安全;工艺流程演示界面设计实现实际生产中的仿真模拟,动态的演示各生产设备中的运行情况;数据处理模块设计对生产运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存储,同时实现按条件对数据进行调用;报警模块设计包括声音报警和灯光报警,当蒸发器内的液位值超过最高报警液位值时,通过声音和灯光报警提示工作人员,防止事故的发生;自动或手动切换模块为了自动控制系统出错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特效情况下,通过操作员手动调节蝶形阀的开度以此控制料液的流量;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和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完成液位自动控制的设计,控制器控制各效蒸发器阀门,阀门从0增加,增加过程中若各效液位超过其最高液位值,报警灯亮且发出报警声,同时阀门开度相应减小使液位保持在理想液位。
王迎辉[9](2017)在《NTP协同木纤维净化柴油车尾气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柴油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尾气排放的PM与NOx已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传统的净化方式因其固有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低温等离子体(NTP,Non-thermal plasma)净化发动机尾气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采用NTP协同木纤维同时净化PM和NOx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比分析不同NTP反应器的特点,选择适用于净化发动机尾气的放电装置;建立NTP净化NOx的NO、O2和N2三相气体动力学模型,分析模型中NO、NO2、O2、O3和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采用CHEMKIN软件建立NTP净化NOx的PFR模型,根据模型控制方程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放电功率、净化时间和O2浓度对净化效率的影响。通过对模拟仿真结果的综合分析,预测NTP可同时净化PM与NOx。为验证NTP可同时净化PM与NOx,提出NTP与木纤维相结合,本文设计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模型,通过模拟试验的方法验证理论预测,并分析影响净化效率的不同因素。模拟试验结果表明:NTP可同时净化PM与NOx;木纤维可作为纳米级氧化铈的载体,氧化铈作为催化剂可增强净化器净化效率;气体温度的升高将会增强PM和NOx的净化效率;PM质量的增加会促进NOx的净化效率,输入电压对净化器净化效率影响较大;模拟试验结果与模拟仿真预测相吻合。本文设计可应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搭建发动机台架试验,对影响其净化性能的参数进一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可以有效净化柴油机尾气中的PM与NOx,当木纤维滤芯填充率为0.25、输入电压为19kV、柴油机处于额定转速、负荷为40%、柴油尾气温度为210℃时,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净化性能最佳。
高占远,郭彦林[10](2016)在《大型或复杂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大型或复杂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的研究进展,给出了材料高温性能、网格自适应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子结构子模型技术及分解算法等焊接钢结构模拟新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厚板、节点、整体复杂结构焊接残余应力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焊接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及应用情况,给出了大型或复杂结构今后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大型或复杂结构焊接残余应力在数值模拟方法、构件或整体结构性能、测量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大型复杂钢结构日益增多,研究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问题将对工程结构的设计、施工及结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试验设计的方法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验设计的方法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改性硫化镉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催化概述 |
1.2.1 纳米半导体材料 |
1.2.2 光催化原理 |
1.3 硫化镉光催化剂研究现状 |
1.3.1 基本性质 |
1.3.2 合成制备 |
1.3.3 改性 |
1.3.4 应用 |
1.4 纳米洋葱碳的介绍 |
1.4.1 纳米洋葱碳简介 |
1.4.2 纳米洋葱碳的制备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表征测试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2.2 傅里叶红外(FTIR) |
2.2.3 扫描电镜(SEM) |
2.2.4 X光电子能谱(XPS) |
2.2.5 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UV-vis DRS) |
2.2.6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BET) |
2.2.7 磁性分析(VSM) |
2.3 光催化降解试验 |
2.4 活性物质捕获试验 |
2.5 催化剂稳定性试验 |
第三章 C/CdS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2.2 材料的制备 |
3.2.3 材料的表征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XRD分析 |
3.3.2 FTIR分析 |
3.3.3 XPS分析 |
3.3.4 SEM和 EDS分析 |
3.3.5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3.3.6 光学性能和能带结构分析 |
3.4 光催化性能分析 |
3.4.1 C/CdS光催化剂复合比例对RhB降解效果的分析 |
3.4.2 光催化剂稳定性分析 |
3.5 光催化机理的分析 |
3.5.1 自由基捕获试验 |
3.5.2 光电性能 |
3.5.3 光催化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CNOs/CdS磁性光催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2.2 材料的制备 |
4.2.3 结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RD分析 |
4.3.2 FTIR分析 |
4.3.3 XPS分析 |
4.3.4 SEM和 EDS分析 |
4.3.5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4.3.6 磁性分析 |
4.3.7 光学性能和能带结构分析 |
4.4 光催化性能分析 |
4.4.1 MCNOs/CdS磁性光催化剂复合比例对RhB降解效果的分析 |
4.4.2 MCNOs/CdS磁性光催化剂投加量对RhB降解效果的分析 |
4.5 光催化机理的分析 |
4.5.1 自由基捕获试验 |
4.5.2 光电性能 |
4.5.3 光催化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比较三种光催化体系的性能 |
5.1 引言 |
5.2 比较C/CdS和MCNOs/CdS光降解RhB的光催化活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Cr涂层改善PET光学薄膜模具精密电铸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精密电铸技术及其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
1.2.1 精密电铸原理及特点 |
1.2.2 精密电铸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
1.3 精密电铸脱模粘附及方法研究 |
1.3.1 表面粘附及影响因素 |
1.3.2 电铸脱模方法研究现状 |
1.4 抗粘涂层及制备方法 |
1.4.1 抗粘涂层降低表面粘附力研究 |
1.4.2 常规抗粘涂层制备方法 |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Cr涂层 |
2.1 引言 |
2.2 磁控溅射系统工作原理 |
2.2.1 实验原理 |
2.2.2 薄膜形核与生长 |
2.2.3 溅射薄膜沉积速率影响因素 |
2.2.4 实验流程 |
2.2.5 溅射膜厚测量及校正 |
2.3 Cr涂层表面的表征 |
2.3.1 表面接触角及表面能测试 |
2.3.2 涂层表面物相分析测试 |
2.3.3 涂层表面材料成分及化学状态测试 |
2.4 溅射工艺参数对Cr涂层及模具表面质量的影响 |
2.4.1 溅射功率对涂层形貌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2.4.2 溅射时间对涂层形貌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2.4.3 氩气流量对涂层形貌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2.4.4 衬底温度对涂层形貌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2.4.5 样品台转速对涂层形貌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ET光学薄膜模具精密电铸实验 |
3.1 精密电铸实验 |
3.1.1 实验材料及前处理 |
3.1.2 实验流程及方案 |
3.1.3 电铸工艺参数 |
3.1.4 实验设备 |
3.2 精密电铸件性能测试 |
3.2.1 脱模强度 |
3.2.2 表面粗糙度 |
3.2.3 微观形貌及能谱 |
3.2.4 反光性能 |
3.3 精密电铸实验结果 |
3.3.1 脱模强度 |
3.3.2 电铸件表面粗糙度 |
3.3.3 电铸件表面微观形貌 |
3.3.4 电铸件反光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涂层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
4.1 Cr涂层改善PET光学薄膜模具精密电铸的正交实验 |
4.1.1 正交实验过程 |
4.1.2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3 正交实验矩阵分析法确定最优工艺参数 |
4.2 本章小结 |
第5章 Cr涂层改善PET光学薄膜模具精密电铸质量分析 |
5.1 表面微观形貌和粗糙度 |
5.2 表面接触角和表面能 |
5.2.1 接触角测量及分析 |
5.2.2 表面能计算及分析 |
5.3 Cr涂层对PET光学薄膜模具表面化学特性及晶体结构的影响 |
5.3.1 表面光电子能谱分析 |
5.3.2 表面X射线衍射分析 |
5.4 电铸脱模强度的变化分析 |
5.5 正交实验影响因素对脱模强度和粗糙度的影响分析 |
5.5.1 脱模强度 |
5.5.2 铸件表面粗糙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3)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催化转化愈创木酚衍生物制备香兰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木素及其模型物的研究进展 |
1.1.1 木素的结构特征 |
1.1.2 木素模型物的研究进展 |
1.1.3 愈创木酚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1.3.1 愈创木酚的研究进展 |
1.1.3.2 4-甲基愈创木酚的研究进展 |
1.1.3.3 4-乙基愈创木酚的研究进展 |
1.1.3.4 丁香酚的研究进展 |
1.1.3.5 异丁香酚的研究进展 |
1.1.3.6 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的研究进展 |
1.2 香兰素的研究进展 |
1.2.1 香兰素研究现状 |
1.2.2 香兰素制备方法 |
1.2.2.1 愈创木酚法 |
1.2.2.2 木素法 |
1.2.2.3 黄樟素法 |
1.3 木素及其模型物氧化降解的研究进展 |
1.3.1 化学氧化法 |
1.3.2 生物酶氧化法 |
1.3.2.1 木素过氧化物酶 |
1.3.2.2 锰过氧化物酶 |
1.3.2.3 漆酶 |
1.3.2.4 固载化酶的研究进展 |
1.3.3 仿酶催化氧化法 |
1.4 M(salen)配合物在木素降解中的研究进展 |
1.4.1 M(salen)配合物的合成 |
1.4.2 M(salen)配合物固载化在木素降解中的应用 |
1.5 脂肪酸过氧化在木素降解中的研究进展 |
1.6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4-甲基愈创木酚转化制备香兰素中添加剂种类的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4 GC-MS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硫酸盐对 4-甲基愈创木酚转化的影响 |
2.5.2 有机醇对 4-甲基愈创木酚转化的影响 |
2.5.3 CaCl_2对 4-甲基愈创木酚转化的影响 |
2.5.4 亚油酸钠对 4-甲基愈创木酚转化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油酸钠对 4-甲基愈创木酚转化制备香兰素的条件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设备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正交试验设计 |
3.3.2 单因素实验设计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正交实验分析 |
3.4.2 单因素实验分析 |
3.4.2.1 H_2O_2用量的影响 |
3.4.2.2 亚油酸钠用量的影响 |
3.4.2.3 pH的影响 |
3.4.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2.5 催化剂总用量的影响 |
3.4.2.6 催化剂比例(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转化制备香兰素的条件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与设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愈创木酚衍生物种类的进一步选择 |
4.3.2 结果与讨论 |
4.3.3 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制备香兰素的条件优化 |
4.3.4 正交优化 |
4.3.5 单因素优化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正交实验分析 |
4.4.2 单因素实验分析 |
4.4.2.1 催化剂比例(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的影响 |
4.4.2.2 亚油酸钠用量的影响 |
4.4.2.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4.2.4 pH的影响 |
4.4.2.5 H_2O_2用量的影响 |
4.4.2.6 催化剂总用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5.3 后期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低温等离子体法制备杂原子掺杂二维能源材料及原位AFM技术在二维材料表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二维材料的简介 |
1.2.1 超级电容器技术及相关材料 |
1.2.2 光催化技术及相关材料 |
1.3 二维能源材料的掺杂及制备改性方式研究现状 |
1.3.1 二维能源材料的杂原子掺杂 |
1.3.2 二维能源材料的制备及掺杂改性方式 |
1.4 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在二维能源材料制备改性方面的研究现状 |
1.4.1 等离子体技术分类及应用简介 |
1.4.2 等离子体技术在二维能源材料方面的应用现状 |
1.5 二维能源材料原位表征技术简介 |
1.6 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器材 |
2.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等离子体材料处理过程 |
2.2.1 等离子体反应设备 |
2.2.2 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处理材料的一般过程 |
2.3 制备材料的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拉曼光谱分析 |
2.3.4 比表面积分析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7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8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2.3.9 荧光分析 |
2.3.10 原子力显微镜 |
3 硼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法高效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样品的制备 |
3.2.2 样品结构及形貌表征 |
3.2.3 等离子体杂原子掺杂机理 |
3.2.4 样品的电化学性质 |
3.3 本章小结 |
4 硼掺杂rGO/g-C_3N_4复合材料的等离子体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样品的制备 |
4.2.2 样品结构及形貌的表征 |
4.2.3 样品光学及电学性质的表征 |
4.2.4 光催化降解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5 原位AFM技术对Co(OH)_2纳米二维材料的电化学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样品的合成及AFM的制样 |
5.2.2 样品的结构及形貌表征 |
5.2.3 样品的原位电化学AFM测试 |
5.2.4 样品的电化学机理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际会议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轨道交通用空调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空调换热器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轨道交通空调换热器的概述及设计 |
2.1 轨道交通空调系统的组成 |
2.2 轨道交通空调换热器简介 |
2.3 平直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 |
2.3.1 温度及冷凝负荷的确定 |
2.3.2 结构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
2.3.3 传热计算及校验 |
2.3.4 校验计算及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直翅片管换热器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3.2 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 |
3.3 有限元模型 |
3.3.1 翅片计算域的建立及简化 |
3.3.2. 网格的参数化及边界层划分 |
3.3.3. 边界条件及物性参数 |
3.3.4. 计算方法及收敛标准 |
3.4 换热性能评价指标 |
3.5. 数值仿真方法的验证 |
3.5.1. 网格无关性 |
3.5.2. 计算方法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直翅片管式换热器仿真结果分析 |
4.1 平直翅片管式换热器各物理场结果分析 |
4.1.1 换热器压力场分析 |
4.1.2 换热器温度场分析 |
4.1.3. 换热器速度场分析 |
4.2. 各参数对换热器效率及其体积的影响 |
4.2.1. 翅片间距对换热的影响及分析 |
4.2.2. 热管管径对换热的影响及分析 |
4.2.3. 翅片横向间距对换热的影响及分析 |
4.2.4. 翅片纵向间距对换热的影响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翅片结构参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
5.1 多目标优化方法 |
5.2 正交试验设计 |
5.3 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的原理 |
5.4. 多目标优化过程 |
5.4.1 优化目标及优化参数的选取 |
5.4.2 试验设计及分析 |
5.4.3 响应面表达式建立 |
5.4.4. 多目标优化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柴油机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柴油机尾排控制标准细则 |
1.3 柴油车尾气中NO_x和PM的脱除现状 |
1.3.1 柴油机尾气中NO_x的脱除现状 |
1.3.2 柴油车尾气中PM的脱除现状 |
1.4 NTP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1 低温等离子体脱硝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
1.4.2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器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净化柴油车尾气的理论基础 |
2.1 等离子体基本概念 |
2.1.1 等离子体概念 |
2.1.2 低温等离子体的气体放电类型 |
2.1.3 电晕放电的原理和特点 |
2.1.4 介质阻挡放电基本理论 |
2.2 低温等离子体脱除NO_x和PM的机理 |
2.2.1 低温等离子体脱除NO_x机理 |
2.2.2 低温等离子体脱除PM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3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设计与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 |
3.1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设计 |
3.1.1 净化器设计原则 |
3.1.2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设计方案 |
3.2 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问题的有限元基本理论 |
3.2.1 有限元方法概述 |
3.2.2 净化器中静电场基本理论模型 |
3.2.3 静电场中的边界问题 |
3.2.4 净化器中温度场基本理论方程 |
3.2.5 温度场的边界问题 |
3.2.6 净化器中尾气流场理论模型 |
3.3 基于Comsol的净化器装置仿真研究 |
3.3.1 基于Comsol的净化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过程与计算 |
3.3.2 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LabVIEW的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检测系统设计 |
4.1 LabVIEW开发平台的介绍 |
4.1.1 LabVIEW应用程序的构成 |
4.2 净化器性能检测系统硬件设计配置与实现 |
4.2.1 净化器性能检测系统硬件组成 |
4.2.2 数据采集卡的选用 |
4.2.3 传感器的选择 |
4.3 净化器性能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4.3.1 用户管理模块 |
4.3.2 检测模块 |
4.3.3 检测系统模拟仿真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性能分析台架试验 |
5.1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制备 |
5.1.1 微米木纤维过滤体的制备 |
5.1.2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加工与装配 |
5.2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性能检测试验台搭建 |
5.2.1 试验台架总体结构 |
5.2.2 试验台数据采集部分 |
5.2.3 试验台机械结构部分 |
5.3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净化性能检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
5.3.1 输入电压对净化器净化NO_x和PM的影响 |
5.3.2 尾气温度对净化器净化NO_x和PM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参数化的水下航行器主体结构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2 多学科设计优化概述 |
1.2.1 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提出与发展 |
1.2.2 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概念定义 |
1.2.3 多学科设计优化的研究内容 |
1.3 水下航行器多学科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子系统设计与分析方法 |
2.1 概述 |
2.2 耐压壳子系统设计 |
2.2.1 耐压壳体设计 |
2.2.2 耐压壳体结构有限元理论 |
2.2.3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耐压壳结构校核 |
2.3 非耐压框架子系统设计 |
2.3.1 非耐压框架结构设计 |
2.3.2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非耐压框架结构校核 |
2.4 轻外壳子系统设计 |
2.4.1 艇型设计 |
2.4.2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2.4.3 湍流流场数值计算 |
2.5 总布置子系统 |
2.6 子系统间关系 |
2.7 单元小结 |
第3章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 |
3.1 概述 |
3.2 近似模型技术 |
3.2.1 设计实验方法 |
3.2.2 数学建模方法 |
3.3 优化搜索策略 |
3.3.1 单目标搜索策略 |
3.3.2 多目标搜索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下航行器主体结构参数化建模与分析 |
4.1 耐压壳体子系统参数化设计研究 |
4.1.1 耐压壳体子系统可行域确定 |
4.1.2 基于Python语言的二次开发 |
4.1.3 耐压壳体结构近似模型建立 |
4.1.4 壳体参数对结构性能影响分析 |
4.2 非耐压框架结构子系统参数化设计研究 |
4.2.1 非耐压框架子系统可行域确定 |
4.2.2 基于Python语言的二次开发 |
4.2.3 非耐压框架结构近似模型建立 |
4.2.4 框架参数对结构性能影响分析 |
4.3 轻外壳子系统参数化设计研究 |
4.3.1 轻外壳子系统可行域确定 |
4.3.2 基于Java语言的二次开发 |
4.3.3 回转体轻外壳阻力近似模型建立 |
4.3.4 艇体参数对阻力性能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同优化方法与优化框架构建 |
5.1 引言 |
5.2 协同优化方法 |
5.2.1 协同优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框架结构 |
5.2.2 边协同优化方法的常见改进 |
5.3 基于CO-(NSGA-Ⅱ)的水下航行器协同优化框架构建 |
5.3.1 基于CO-(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框架 |
5.3.2 水下航行器主体结构设计优化框架 |
5.4 水下航行器主体结构多目标优化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LabVIEW和BP神经网络5万吨/年NaOH蒸发工段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氢氧化钠蒸发工段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 |
1.2.3 PID与神经网络PID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组成 |
第二章 监控开发平台的介绍 |
2.1 虚拟仪器简介 |
2.2 LabVIEW简介 |
2.3 LabVIEW在化工中的应用 |
2.3.1 LabVIEW在化工主要参数中的应用 |
2.3.2 LabVIEW在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应用 |
2.3.3 LabVIEW在石油天然气化工中的应用 |
2.3.4 LabVIEW其他应用 |
第三章 5万吨/年氢氧化钠蒸发工段工艺设计 |
3.1 蒸发操作及其特点 |
3.2 蒸发设计方案的选择原则 |
3.2.1 蒸发效数的选择 |
3.2.2 蒸发流程的选择 |
3.2.3 蒸发装置的选择 |
3.3 三效逆流蒸发工艺的设计计算 |
3.3.1 总蒸发水量计算 |
3.3.2 各效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差的估算 |
3.3.3 各效蒸发器蒸发水量以及加热蒸汽消耗量的计算 |
3.4 蒸发室结构计算 |
3.4.1 加热管 |
3.4.2 循环管的选择 |
3.4.3 蒸发室的高度和直径计算 |
第四章 相关理论、模型及仿真 |
4.1 相关理论简介 |
4.1.1 PID控制理论 |
4.1.2 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
4.1.3 BP神经网络 |
4.1.4 BP神经网络PID控制 |
4.2 数学模型建立 |
4.2.1 BP神经网络PID数学模型 |
4.2.2 蒸发液位模型 |
4.3 仿真及结果分析 |
4.3.1 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的设计 |
4.3.2 BP神经网络PID算法中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 |
4.3.3 BP神经网络PID与传统PID比较 |
4.3.4 BP神经网络PID控制对三效逆流蒸发液位控制的仿真分析 |
第五章 蒸发监控系统的设计 |
5.1 蒸发监控系统设计内容 |
5.2 监控系统详细设计 |
5.2.1 工艺流程演示界面 |
5.2.2 液位自动控制模块设计 |
5.2.3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5.2.4 自动手动控制切换模块设计 |
5.2.5 权限模块设计 |
5.2.6 报警模块设计 |
5.3 监控系统测试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工作 |
6.2 研究前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NTP协同木纤维净化柴油车尾气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柴油车尾气排放标准和法规 |
1.3 柴油车后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1 柴油车PM净化的发展现状 |
1.3.2 柴油车NO_x净化的发展现状 |
1.4 NTP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1 NTP处理气体污染物的应用 |
1.4.2 NTP处理汽车尾气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NTP净化柴油车尾气理论基础 |
2.1 等离子体概念 |
2.2 NTP装置的选择 |
2.2.1 电晕放电 |
2.2.2 辉光放电 |
2.2.3 介质阻挡放电 |
2.2.4 微波放电 |
2.3 NTP净化柴油车尾气PM机理 |
2.4 NTP净化柴油车尾气NO_x机理 |
2.5 NTP净化NO_x的动力学模型 |
2.5.1 粒子间的碰撞过程简介 |
2.5.2 粒子间碰撞频率 |
2.5.3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
2.5.4 动力学模型 |
2.5.5 模型求解计算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NTP净化柴油车尾气的仿真模型 |
3.1 CHEMKIN介绍 |
3.2 建立NTP净化NO_x仿真模型 |
3.2.1 模型选择 |
3.2.2 反应机理设定 |
3.2.3 反应器群特性设置 |
3.2.4 运行模型 |
3.2.5 模型仿真方程 |
3.3 反应参数的模拟分析 |
3.3.1 反应参数设定 |
3.3.2 ROP分析法 |
3.3.3 放电功率模拟结果分析 |
3.3.4 气体流速模拟结果分析 |
3.3.5 O_2浓度模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NTP协同木纤维净化柴油车尾气模拟试验 |
4.1 模拟试验设计 |
4.1.1 模拟试验台的搭建 |
4.1.2 试验设备与材料介绍 |
4.2 NTP协同木纤维的净化器模型设计 |
4.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4.4 模拟试验结果分析 |
4.4.1 不同温度下催化剂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4.4.2 PM质量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4.4.3 输入电压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4.5 模拟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的台架试验 |
5.1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性能检测试验台的搭建 |
5.2 试验台机械部分 |
5.2.1 发动机 |
5.2.2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 |
5.2.3 柴油机尾气冷却系统 |
5.3 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性能检测系统 |
5.3.1 静电压碰撞器(ELPI) |
5.3.2 三维力控软件 |
5.3.3 测试系统硬件组成 |
5.3.4 检测系统软件开发 |
5.4 台架试验总体装配结构与选用装置的确定 |
5.5 试验检测和结果分析 |
5.5.1 不同输入电压对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净化性能的影响 |
5.5.2 柴油机不同负荷对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净化性能影响 |
5.5.3 尾气温度对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净化性能的影响 |
5.5.4 不同滤芯填充率对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净化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大型或复杂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及关键处理技术 |
1.1 基本流程 |
1.2 材料高温性能 |
1.3 网格自适应技术 |
1.4 并行计算技术 |
1.5 子结构子模型技术 |
1.6 区域分解算法 |
2 大型复杂结构数值模拟 |
2.1 厚板 |
2.2 节点 |
2.2.1 相贯节点 |
2.2.2 梁柱节点 |
2.2.3 加固节点 |
2.2.4 实际工程节点 |
2.3 整体结构 |
3 测量技术 |
3.1 机械测量法 |
3.2 物理测量法 |
3.3 其他测量方法 |
4 展望 |
5 结语 |
四、试验设计的方法及其在化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性硫化镉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 张静.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Cr涂层改善PET光学薄膜模具精密电铸质量的研究[D]. 李月. 集美大学, 2021(01)
- [3]固载化Co(salen)-固载化漆酶催化转化愈创木酚衍生物制备香兰素的研究[D]. 李梦晓.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低温等离子体法制备杂原子掺杂二维能源材料及原位AFM技术在二维材料表征中的应用[D]. 李少波. 重庆大学, 2019(01)
- [5]轨道交通用空调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及仿真[D]. 田士博. 大连交通大学, 2018(04)
- [6]柴油机等离子木纤维净化器设计与试验研究[D]. 马超.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7]基于参数化的水下航行器主体结构设计优化研究[D]. 苗怡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8]基于LabVIEW和BP神经网络5万吨/年NaOH蒸发工段监控系统设计[D]. 李菊.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9]NTP协同木纤维净化柴油车尾气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 王迎辉.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6)
- [10]大型或复杂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与变形研究进展[J]. 高占远,郭彦林.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