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区宏观特征抽取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邵东威[1](2021)在《协同GAN与自注意力时空LSTM的台风云图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台风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过境多伴有狂风和暴雨,其引发的灾害对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台风预警服务对我国构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台风预测业务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数值预报、统计预报和统计动力预报三种。这三种方法均需要依赖于大量的先验知识和人为参数设定,容易引起预测准确性低、时效性短和泛化性差等问题。近几年,随着气象卫星的广泛布局和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卫星云图大数据呈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卫星云图的处理和分析,开辟了气象可视化预报研究的新领域。受此启发,本文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台风云图预测研究,重点解决现有传统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存在的不足,以期进一步提升台风云图预测的精准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概括如下:(1)针对传统方法预测时效短、误差大、泛化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时空LSTM的台风云图预测模型。该模型在ConvLSTM的基础上,在其单元内部引入了空间记忆细胞和注意力机制,使得模型能够同时提取时间信息和空间特征,进一步增强了短期趋势和长期依赖的统一建模;在其外部框架增加了残差连接,促进了不同粗细粒度空间特征的融合和共享。实验证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台风的形态变化和运动轨迹,在各项评价指标中均优于现有模型。(2)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预测图像真实性差、清晰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协同GAN与自注意力时空LSTM的台风云图预测网络。该模型借鉴了GAN网络的博弈思想,引入时空3D判别模块与云图预测模块进行对抗式训练,不断地优化和矫正预测云图的成像质量。此外,通过构建时空注意力模块和修改损失函数等方式来进一步增强预测网络的整体性能。实验证明,该网络能够在保证长期预测精度的同时,保持预测云图的整体视觉感,生成的云图既准确又逼真,较好地满足实际的台风预测业务需求。综上所述,本文所提方法是深度学习在气象卫星云图领域的又一创新应用,为构建精准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台风预测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同时,该网络具备较强的泛化性,能够较好地应用于雷达回波外推、强对流天气预警等其他气象预报任务中,具有较好的落地应用价值和产业化前景。
薛春[2](2021)在《基于分子动力学的镁单晶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镁作为一种优质的金属材料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由于其密排六方结构极大的限制了应用范围,因此研究镁的性能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程。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镁合金的力学性能,这只能在宏观的角度对镁合金进行研究,而没能从纳观的角度去研究镁单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发生变形时其内部组织和性能的变化情况,即使实验可以实现,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实验难度和成本较大。因此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镁单晶进行模拟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顺应研究趋势的方法,其中运用分子动力学进行模拟更是一种比较贴合实际的方法。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模拟方法,进行了不同温度下镁单晶以0.01s-1拉伸速率、不同拉伸速率下镁单晶在300K、不同加载方向下镁单晶在300K下以0.01s-1速率拉伸的模拟实验。通过对应力变化,势能变化,晶体结构转化,位错线变化等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加载条件对于镁单晶的性能影响,结果如下:(1)在不同温度加载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镁单晶的抗拉强度峰值降低,各峰值点产生时对应的应变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在逐渐的减小;在应力峰值出现前HCP首先转化成Other结构且没有位错产生,在应力峰值过后FCC,BCC结构出现同时产生位错,其中位错主要为1/3<-1100>位错和未知结构位错,晶体结构的转化与位错的产生大约滞后应力峰值点0.45%左右的应变值,晶体结构的转化和位错的产生也随着温度的升高提前发生。(2)在不同拉伸速率下,镁单晶的弹性模量不发生变化,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对应的应力峰值逐渐增加,峰值点对应的应变值也随之增加;位错线的出现总体滞后于应力峰值点,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滞后的应变越来越大,首先出现且起主导作用的位错是1/3<-1100>不全位错和未知位错,随后出现1/3<11-20>全位错;晶体结构在峰值点时开始由HCP结构开始转化为OTHER结构,峰值点过后开始出现BCC、FCC结构,随着拉伸速率的增加,BCC、FCC出现时对应的应变逐渐增加。(3)在不同加载方向下,其中X[-12-10]晶向,Y[-1010]晶向,Z[0001]晶向,产生位错线时对应的应变值不一样。在X方向加载时,对应的应变值最小,Y方向加载次之,Z方向加载对应的应变值最大。产生的位错线的排布规律与晶体结构的转换及分布也不相同,在X方向加载时,位错线分布有规律且晶体结构由HCP结构大部分转化为BCC结构,同时伴随有部分FCC结构和未知结构;在Y方向加载时,位错线整体分布无规律局部分布有规律,晶体结构有HCP主要转换为BCC结构和未知结构,同时伴随有少量FCC结构。在Z方向加载时,位错线整体分布无规律,少数局部分布有规律,晶体结构由HCP结构主要转换为未知结构,同时还伴随由少量的BCC结构和FCC结构产生。产生的位错线数量及长度不同,在X方向加载时,位错线数量少而短;在Y方向加载时,位错线数量较多且长度较长并伴随有少量的交织;在Z方向加载时,位错线数量多且长度变长,同时位错线大量的交织在一块。位错线产生的种类基本相同,其主导作用的是1/3<-1100>位错和未知结构位错,且1/3<-1100>位错数量大于未知结构位错数量。
叶延禹[3](2021)在《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 ——基于文化、制度和组织特征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女性早已成为与男性同等重要的劳动者,但是在很多岗位上,女性的职业成就落后于男性。在已有研究中性别之间的职业发展差距通常被解释为源于性别歧视和人力资本差异。然而高校作为一个有高准入门槛和清晰考核标准的公共性组织,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获得教职时都必须达到高校所要求的人力资本水平,晋升晋级时的考核标准清晰、公开而且往往可准确量化、不会因性别而异,但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总体上仍然落后于男性教师。根据2017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高校专任教师中女性比例已经达到一半,但女性教师在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领导这些高级别的专业技术和行政领导岗位上和男性教师有明显差距。为什么在同等起点、规则清晰的职业竞争过程中,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出现了性别差异。本文的研究以文化过程理论作为分析框架,解释女性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普遍落后于男性教师的影响机制。文化过程理论认为不平等是在一系列看似理所应当的、常规的具体过程中产生及再生产的。这些具体过程可以归纳为身份认同和理性化过程。身份认同是一个基于明确边界的群体分类过程,对不同属性的群体会形成不同的认同,由此导致不同群体的物质和机会占有的不同。理性化原则指的是为了追求效率最大化而形成的各种规则,根据理性原则设计的制度规则往往被认为是中立的、公平的。然而,当理性制度和某种身份认同相结合时,不平等便被合理化了(Lamont et al.,2014)。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是这两类文化过程的结合:性别观念建构了不同的性别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定位,比如高校中男性更倾向于被定位于从事学术发表,而女性被定位于从事教学和学生工作;教师的晋升结果是性别中立的、评价标准清晰的、可量化的晋升制度决定的,评价标准侧重于论文发表和科研项目,教学相对被忽视通常只是作为门槛性要求存在。当这两个不同的规范交互发挥作用时,将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性别差异的产生。基于社会性别文化塑造了性别角色规范,理性化伴随现代化进程兴起,教师的职业发展发生于特定的组织情境,本文选择从性别文化、经济制度和组织特征的维度来对女性教师的职业成就为何落后于男性进行解释。本文的主要发现如下。从教师的性别组成来看,性别观念更平等的地区,高校教师中的女性比例更高。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高校教师中的女性比例更低。在组织层面上,高校排名越靠前,学科实力越强,女性教师比例越低。非综合型高校的女性教师比例显着高于综合类和师范类大学,人文学科中的女性教师比例显着高于其他学科。在教师职称晋升过程中,性别观念越平等的地区教授中的女性比例越高,这主要是由于性别平等观念促进了高校教师中女性比例的提高。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男性教师获得职称晋升的可能性更大。在组织层面上,高校对教师的学术能力要求越高,女性教师获得职称晋升的可能性越低。和人文学科相比,理科、工科和社会科学中女性教师获得职称晋升的可能性无显着差异,生命科学专业中的女性教师晋升可能性显着更高。在学院领导层中,性别观念越平等的地区学院领导中的女性比例越高,这是由于性别平等观念促进了教师和教授中的女性比例增加,间接提高了学院领导职位中的女性比例。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程度更高的地区,有资格担任学院领导的女性教师有了更多晋升机会。在组织层面上,社会科学专业的行政领导的女性比例显着低于其他学科。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发现文化过程理论能够有效地对高校中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落后于男性教师的进行解释:其一,文化上的性别刻板印象导致了高校教师群体的性别角色定位差异,性别观念的平等化有助于缩小高校教师在不同级别岗位上的性别比例差距,提高了高校教师、教授和领导职位中的女性比例;其二,绩效导向的考评制度为所有教师提供了基于功绩的竞争环境,由此形成了男性在职称晋升中的优势,由于这一考评制度是性别中立的,因此也合理化了学术科研领域中的性别差距。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指出,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保护立法,分担生育给女性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引导社会舆论尊重女性科技人才,为女性科研人才提供一个更加友好的工作环境,充分激发女性的学术潜能,缩小学术科研领域的性别分层现象。
李佳佳[4](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对中医学“色”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澄清、整理;对现代学者关于“色”的客观化研究进行检索、梳理,以发现代学者对中医学“色”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利用“MTCNN人脸检测算法”对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色部进行位置界定,利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深度学习-轻量化网络Xception”算法构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的分类模型。研究方法1.中医学“色”的理论研究对中医“色”进行文字学和文献学的研究。首先,对色进行文字学意义的解读,其次,对《黄帝内经》中有关“色”的内容进行检索、选取、摘录,结合上下文对其内涵进行分析;再次,对后世医家对“色”的阐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然后,对“色”的内涵进行澄清、整理;最后,以“色诊客观化”“望诊客观化”“色部”为关键词对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进行模糊检索,检索近十年的文献,筛选出与颜面部望诊客观化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分类。2.建立数据库通过“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采集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高血压病非肝火亢盛证、正常人三组研究对象的面部图像,并对图像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建立面部图像数据库。3.基于“MTCNN人脸检测算法”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进行色部界定对采集的图像信息建立数据库后,在观察三组人群面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特点和计算机自动化特点,经过摸索、验证,利用“MTCNN(Multi-task Cascad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人脸检测算法”,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提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色部界定法。4.基于“轻量化网络Xception”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分类模型的构建利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深度学习-轻量化网络Xception”研究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面部色诊分类模型。首先对MTCNN人脸检测算法定位的色部进行提取,建立子数据库;其次进行数据拓展,进行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划分;然后对图像数据进行归一化操作后进行模型训练;最后进行分类测试。研究结果1.中医“色”本义为颜面之气,其内涵包括颜色、色泽、色部、色势、色情。2.共纳入研究对象374例,包括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组126例,高血压病非肝火亢盛证组130例,正常组118例。本文在观察了三组研究对象面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特点和计算机识别特点,经过摸索,首次利用了“MTCNN算法人脸检测算法”,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色部界定法,该色部定位采取自然标志物定位法,以左侧瞳孔直下与左侧鼻翼水平交界处为原点,提取与面部成比例的皮肤色块,其皮肤块大小因人而异,体现了中医同身寸、自然标志物取位法的个体化思想。位置具体为:左眼向左平移3/4个W,向下移动1/2个h为开始位置坐标,左眼向下移动5/4个h为终点位置坐标。3.对MTCNN算法所提取的三组图像建立子数据库,采用随机裁剪的方式进行数据拓展,对每张皮肤块进行不同尺寸随机裁剪扩展,然后对皮肤块进行筛选,去除特征不明显的皮肤块,按照7:3比例随机生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此时训练的皮肤块图片总数为4835张,测试皮肤块图片总共2454张;通过对实验图像数据进行归一化操作后,利用“深度学习-轻量化网络Xception”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数据。在模型训练中,A、B、C三组数据共挑选出4835张皮肤块图像用于训练,分别用0、1、2作为标签表示皮肤块图像所属的类别;在实验中,基础参数设置为:共70次epochs(训练参数:1个epoch等于使用训练集中的全部样本训练一次),前10次,设置batchsize为64(训练参数:每次训练在训练集中取样本个数),设置学习率为1e-3(训练参数:监督、并指导模型调整网络权重),后60次,设置batchsize为32,设置学习率为1e-4;并在ImageNet权重系数预训练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微调,训练分类器参数,得到最终的训练模型。然后对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在优化后的神经网络中对网络输出进行正向传播,得到网络输出,并比较实际输出值与标签数据值,确定图像所属的类别,计算出正确分类的图像数据,统计正确率。最终验证正确率为85.24%,其中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识别准确率为80.79%,高血压病非肝火亢盛证识别准确率为85.91%,正常人识别准确率为88.70%。值得一提的是深度学习与普通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不同,模型参数巨大,且潜藏在计算机后台,具有不可见性,因此被深度学习系统也被称为“黑匣子”。研究结论1.中医“色”本义为颜面气色,内涵包括颜色、色泽、色部、色势、色情。中医对“色”的认识是综合了人体局部、整体、心理的综合动态认识,体现了中医以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观念认识生命运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特有视角。2.基于“MTCNN人脸检测算法”对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色部定位法具有快速简捷、自动识别、自动定位、精准度高、个体化强的特点,探索了病证结合的色部定位法,可推广至其他病证。3.通过“深度学习-轻量化网络Xception”构建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分类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准确性,探索了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色诊客观化的道路。4.“深度学习-轻量化网络Xception”构建的面部色诊分类模型能体现中医个体化诊疗思想,探索了人工智能在中医色诊领域的应用,可推广至其他病证的色诊研究和中医研究的其他领域。
张德园[5](2020)在《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的同时,世界经济形势变幻莫测,不确定性因素形影相随。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这使得本已就陷入2008金融危机泥潭而尚待恢复的世界经济一直延续低迷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历30年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近年来也有所增加。一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放缓等外部因素势必对中国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处于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性时期,经济增长内生性动力依然不足,仍然面临着资本市场杠杆过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累积等问题,这些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相互叠加,加大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充分梳理和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测度为切入点,采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模型按照递进式的行文逻辑对中国经济不确定性问题展开实证研究。首先,借鉴Jurado et al.(2015)的研究方法构建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并进一步采用MS-AR模型和分位数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状态演变特征以及与中国经济周期的联动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最高峰出现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次高峰出现在2015-2016年经济下行与“股灾”期间,其他的峰值较小,主要出现在政府频繁调控宏观经济期间。中国经济不确定性难以从低不确定性状态转移到高不确定性状态,但从高不确定性状态转移到低不确定性状态则相对比较容易,并且处于高不确定性区制的持续期仅为低不确定性区制持续期的35%;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5年中国“股灾”这两个时间段,中国经济处于高不确定性状态的持续时间较长,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具有反周期特征,且与经济周期存在明显的先行滞后关系,虽然在整个分布上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存在显着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格兰杰因果关系主要体现在低分位数和中上分位数水平上。然后,采用时变溢出指数模型考察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不确定性和中国不同类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国际层面而言,中国经济不确定性66.946%的变化是由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引起的,且主要集中于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而加拿大、德国和意大利的影响较小。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主要集中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后危机期间,尤其是在2007Q2-2010Q2期间美国、英国和法国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不确定性产生的溢出效应最为明显。就国内层面而言,中国经济不确定性32.233%的变化是由各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起的,其中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汇率与资本账户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紧随其后,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主要集中于2008Q1-2011Q2期间,其中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汇率与资本账户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在2007Q3-2008Q2期间尤为明显。其次,在理论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的基础上,运用MH-TVC-SVAR-SV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时变影响,并对比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5年中国“股灾”两个典型时期的时点脉冲响应结果。结果表明: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在短期内引致产出、价格和利率下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出、价格和利率下降的幅度大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产出、价格和利率下降的幅度最为明显。短期内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和2015年“股灾”时期对产出、价格和利率均产生了负向影响,但对宏观经济的负向影响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明显大于2015年“股灾”时期的负向影响。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产出、价格和利率变化的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且大致呈现出依时间递减的趋势特征,而在持续期上呈现出随期数增加而递增的趋势;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产出、价格和利率变动的贡献率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最大,其次为经济反弹时期,最后为新常态经济下行时期。再次,为进一步探究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的渠道,在理论分析金融市场影响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的基础上,利用C-SVAR模型实证考察了金融市场在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宏观经济中的传导作用,以厘清经济不确定性、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引致金融市场压力上升,而金融市场压力上升进一步扩大了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负向效应;金融市场压力上升并未增加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负向影响的持续期,而是通过快速增加其负向影响极值来增强这种负向效应。金融冲击虽然也引致经济不确定性水平有所上升,但是经济不确定性在金融市场冲击宏观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即经济不确定性在放大金融冲击对宏观经济负面效应中的作用非常小。最后,利用SE-IVAR模型实证考察了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宏观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厘清经济不确定性、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不论央行采取价格型还是数量型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扩张性货币政策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负向效应。当央行采取价格型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时滞性,而当央行采取数量型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并不明显。当央行采取价格型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政策通过降低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负向影响值和缩短负向影响的持续期来缓解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负向效应;而当央行采取数量型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政策并未缩短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负向影响持续期,而是通过降低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负向影响值来缓解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负向效应。
朱敏[6](2020)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城市生态建设现今已经成为各学科对城市发展研究必不可少的课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控制碳排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要责任,“低碳”“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热词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低碳发展成为现今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在城市发展的“低碳”研究中分为“碳源”与“碳汇”两大部分。目前我国不同专家学者对于城市碳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森林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且选址范围集中于各市县城区范围之外。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碳汇的核心贡献者,而其碳汇评价体系、价值计量方法、评价指标计量方法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完善的研究体系和研究范式,亟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城市绿地系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一个城市为单元、结合地域特征,构建适合本地的绿地固碳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以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遥感影像解译以及现场调查数据来估算城市绿地碳储量,并提出一种高碳汇发展策略。将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分为公园绿地(G1)、防护绿地(G2)、附属绿地(XG)和区域绿地(EG)四大类,其中附属绿地(XG)又包含居住区绿地、文教区绿地、行政办公绿地、商业区绿地、工业区绿地以及道路绿地六类,之后对不同类型绿地的碳密度、碳储量分别进行构建回归模型估算。对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进行实地普查,对植被数据做统计与分析,并依照现状绿地植被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归纳出研究区内的12种植被种植模式。采用样地清查方式调查各类绿地中的详细数据,样地选取依据空间平衡抽样法结合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的方式。首先建立抽样框,以通用随机方格分层算法将研究区最终分为50m*50m抽样框,在各层绿地中选取样地共选取样地236处,通过实地调查对样地内数据进行清查、统计、分析。然后使用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法测算样地碳储量,并对12种植被种植模式以50m*50m为单元分别进行碳储量测算,然后对其固碳能力做对比分析。采用回归方法建立碳储量与植被指数的回国模型,估算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系统碳储量。最后根据估算结果,针对性的提出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高碳汇发展策略。结果显示: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总碳储量最终估算结果为348.559*106kg。其中公园绿地碳储量为223.005*106kg;防护绿地碳储量为13.715*106kg;区域绿地碳储量为36.150*106kg;居住区绿地碳储量为51.457*106kg;文教区绿地碳储量为10.667*106kg;行政办公绿地碳储量为1.362*106kg;商业区绿地碳储量为1.847*106kg;工业区绿地碳储量为4.243*106kg;道路绿地碳储量为6.113*106kg。其影响因素包括:植被的胸径、植被的株高、绿地斑块面积、树龄、郁闭度、树种组成、种植方式。植被的成熟林碳汇能力最强,浐灞生生态区成熟林地较少,以中龄及幼龄居多,因此其绿地的固碳能力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绿地斑块的影响当然斑块面积越大,碳汇能力也就越高,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中增加绿地面积是提高该项指标的最好解决方案。郁闭度为0.5-0.6,是绿地的最佳种植量,该范围内碳汇能力最强。植物的种植方式的影响,林缘线以凹槽式的种植方式或起伏有致的种植方式的碳汇能力明显高于林缘线无变化的种植方式,有凹槽的种植方式碳汇能力也明显高于仅有凸起式的种植方式。浐灞生态区内单株碳汇能力较高的植被包括雪松、梧桐、杨树、槐树、银杏、女贞等树木,而香樟、臭椿、合欢、水杉、海桐等植被碳汇能力也较高。混交林中梧桐与杨树组合为优势树种的林地,碳汇能力最高,其次是梧桐与银杏的组合,优势树种所占比例不低于总数量的50%。对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系统发展建议:除增加面积外,还可通过绿地碳汇网络的连通与耦合、绿化生态空间的垂直延展、绿地功能服务的精明导控来合理分配绿地空间提提高浐灞生态区的固碳能力。加强浐灞生态区与西安市内部联系以及外部自然环境的渗透,生态区内部打通绿色连接廊道,以实现城市绿地与其他用地的良性互动,构建浐灞生态区的绿色网络。通过优化自然群落配置、控制植被的种植密度、适当的条件下选择高碳汇植被、合理的加强后期绿地管理等手段,提高城市绿地的碳密度与固碳能力。最终实现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的高碳汇发展。
王宏宇[7](2020)在《考虑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成本处于调整的重要时期,要素成本的上升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经济开放和共享程度的不断增加,要素资源具有从低价值区域到高价值区域转移的倾向。区域经济差异和资源日益紧缺,粮食主产区的各要素资源成本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总体上存在着生产效率低、生产利润低以及经济效益低的弱质状态尚未彻底改变的问题,产业升级面临着巨大挑战。要素成本的上升将会影响粮食主产区的产业升级,然而对于这种影响国内外学者尚未有统一定论。因此,如何在综合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推动产业升级是粮食主产区发展的重要挑战。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识别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战略制定和政府引导对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识别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现状,判断综合成本上升趋势。在界定综合成本、资源配置与产业升级的概念的基础上,理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和效益、效率测度,识别综合成本上升的趋势,判断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识别综合成本上升背景下粮食主产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和必然趋势。其次,在识别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我国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的合理性。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能够综合反映地区资源禀赋特点及其约束下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综合分析模型,进一步测度我国三次产业的技术效率、效益和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合理性,对综合成本上升的趋势下,粮食主产区产业发展现状做出判断。第三,通过产业边界模型,探索综合成本上升背景下的产业升级目标。根据厂商理论,将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联系在一起,探索综合成本对产业边界、最优资源配置和最优产业配置比例的影响机制,能够识别综合成本上升背景下的最优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粮食主产区的数据,分析得出综合成本上升与产业升级目标之间的变动关系,识别综合成本变动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及相应最优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第四,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识别综合成本对产业升级的两种主要的影响路径,为政府制定调整对策提供依据。首先,识别“要素资源流动-产业升级路径”,通过构建综合成本驱动的资源流动与产业结构演化模型,识别综合成本上升对资源流动的驱动下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其次,识别“创新拉动-产业升级路径”,构建综合成本驱动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化模型,识别综合成本、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探索综合成本对创新的影响传导下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的路径。最后,根据综合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目标的影响及影响路径,分析总结我国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问题和升级偏差,从路径优化的角度对粮食主产区的产业升级提出具体政府引导对策,提高粮食主产区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应。研究以综合成本上升为切入点,从粮食主产区的资源约束和成本推动的角度确立我国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目标和定位,充分考虑了粮食主产区产业转移和升级中的资源约束和系统约束,从综合成本上升和资源配置的视角研究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不仅可以维持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同时可以促进第一产业为主要规模产业的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协同优化,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能提高粮食主产区经济战略地位,提高相关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郭云霞[8](2020)在《中国东南沿海区域台风及其风暴潮模拟与危险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富庶、城镇密集,同时也长期遭受台风灾害的侵扰。分析台风以及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的危险性,预测可能发生的极值风速与风暴增水,对这些地方结构的抗风设计以及防灾减灾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以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深圳市为例,采用传统的Monte-Carlo方法分析其台风危险性。基于CMA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的历史台风数据,提取了对深圳市有影响的台风的关键参数,并确立了每个关键参数最优的概率模型。以这些概率模型为基础采用Monte-Carlo方法进行随机抽样,产生1000年虚拟台风事件。本文采用了Yan Meng(YM)风场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对一些风场参数的敏感性,得出该模型对地面粗糙度以及Holland气压参数B非常的敏感,两者对计算风速的大小具有相反的作用。采用YM风场模型对虚拟台风的风场进行模拟,并提取虚拟台风的极值风速序列。利用不同的极值分布对极值风速序列进行拟合,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得出Weibull分布要优于Gumbel分布。最后预测了深圳市不同重现期的极值风速,并与结构规范中推荐的风速以及其他一些参考文献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Holland气压参数B模型的不同。其次由点到面,基于Monte-Carlo方法,本文分析了整个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的台风危险性。首先将整个东南沿海区域分成0.25??0.25?的网格点,然后利用Monte-Carlo方法产生每个网格点1000年间的虚拟台风事件。本文采用YM风场模型模拟了100个历史台风的最大风速,通过使这些最大风速与观测的最大风速误差和最小,建立了一组新的计算Holland气压剖面参数B和最大风速半径Rmax的公式。最后利用新的台风参数计算方案、YM风场模型、特定点的台风衰减模型以及极值分布模型,预测了每个网格点不同重现期的极值风速,为中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区域绘制了不同重现期的设计风速图。由于Monte-Carlo方法依赖于一定区域内气候保持一致的假定,因此较为适合研究单个站点的台风危险性。为了在更大区域上研究台风危险性,接下来本文采用较为先进的简化经验路径方法构造了整个西北太平洋海域1000年的热带气旋事件集,并预测了每个站点不同重现期的极值风速,形成了中国沿海台风多发区新的设计风速分布图。将经验路径方法与Monte-Carlo方法预测的极值风速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预测结果的差异主要是由两种方法构造的虚拟台风的中心压强存在差异以及模型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我们还研究了台风衰减模型、路径模型、Holland气压剖面参数、最大风速半径和极值分布对预测的极值风速的影响。发现不同的台风衰减模型对预测的极值风速影响最小,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衰减模型得到的登陆台风的压强相差不大;在我国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非简化经验路径模型预测的风速值要大于简化路径模型预测的结果,这主要是由于两种路径模型构造的台风中心压强以及台风路径距研究点的最小距离存在差异;不同的气压剖面参数模型会对极值风速的预测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参数值偏大时,预测的极值风速也偏大;不同极值分布预测的极值风速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极值分布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一般概率分布具有“长尾”特征的分布,预测的极值风速偏大。基于构造的1000年热带气旋事件集,估算了近年来影响中国最强的4个台风,分别是Meranti(2016)、Hato(2017)、Mangkhut(2018)和Lekima(2019),在我国东南沿海站点引起的极值风速的重现期,评估了它们的危险性。最后,以采用台风经验路径模型产生的1000年热带气旋事件集为基础,结合YM台风风场模型以及SWAN+ADCIRC耦合的风暴潮模型,研究了深圳市台风的风-潮-浪的危险性。对模拟得到的台风风-潮-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深圳市最大增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有“长尾”的特征,而最大风速以及最大有效波高的频率分布具有“短尾”的特征。采用广义帕雷托分布(GPD)来估计台风风-潮-浪的上尾分布,分别得到了三个量不同重现期的预测值。为了考虑风-潮-浪的综合效应,建立了深圳市台风风-潮-浪联合灾害图。我们可以将本文对深圳市的风险评估方法应用于其他沿海地区,并且可以将其扩展到考虑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
许丽娜[9](2020)在《面向脑疾病分类的结构磁共振影像特征学习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磁共振影像技术使计算人脑结构信息和精神活动的功能信息成为可能,有助于我们从结构和功能上来开展对大脑的异常分析和研究,进而揭示脑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对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进展性、致残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具有脑萎缩和脑神经纤维缠结的特性。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由于大脑是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如何有效、全面地对大脑进行表征并寻找有分类潜力的特征,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助推了人类对大脑的认识,在基于脑影像数据的研究中具有比较出色的贡献。本文围绕阿尔茨海默病分类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和挖掘脑结构数据信息,提出了基于结构磁共振影像数据的特征学习算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类标信息的流形正则化稀疏表示选择方法。该方法是把样本的类别信息加入到欧式距离计算公式中,以此来构建流形正则化项,旨在使类内样本点紧凑,类间样本点疏离,从而选择出更具有判别性的脑区特征。实验结果验证了我们提出的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症的二分类以及多分类的有效性。选择的判别性脑区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症诊断的生物标记,辅助医生进行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生物医学意义。2.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结构特征的k近邻脑网络连接的方法。由于大脑是个高度复杂的系统,传统的脑区间的量化连接关系一般用两个脑区间的差异性来表示,这种表示方式忽略了多个脑区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脑区间的量化连接关系只能进行较粗略的表示。因此,为了丰富脑区的信息,我们使用脑区的k近邻,提出了构建k近邻个体脑网络的方法。使用脑区k近邻形成新的向量来表示原脑区,原脑区间的连接关系用两个新向量间的关系来表示,从而实现更精确地量化两脑区间的连接性。实验结果证实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另外,得到了与阿尔茨海默症的生理病理机制一致的差异连接和hub脑区的识别结果,对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结构特征的加权稀疏脑网络连接的方法。在已有的研究中,基于多结构脑区特征的稀疏表示模型构建个体网络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稀疏表示不能保证信息是局部的,容易丢失更重要的信息,这将导致目标脑区可能由它差异较大的脑区来表示。鉴于此,结合了数据的稀疏性和局部性,提出了基于加权稀疏表示模型构建个体脑网络的方法,加权稀疏系数用来量化脑区连接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更全面地表征大脑“一对多”的交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稀疏表示方法构建的脑网络连接有更高的分类性能。在轻度认知障碍的分类中,该方法的准确率较稀疏表示方法提高了约20%。同时,找出了对疾病敏感的hub脑区和差异连接,对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鑫[10](2020)在《快速路分合流区交通流特性分析及安全限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发展进度的加快,与之对应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愈演愈烈,其原因不乏为以下两个:(1)现有的城市道路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交通压力大,(2)有限的土地资源难以实现大面积扩建道路;为了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许多城市都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升级或扩建城市快速路。相比普通道路而言,城市快速路具有“快”这一优势,但这也引发了人们最为关心的交通安全问题;如何对快速路运行速度进行有效管理,使其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同时兼顾较高的通行效率,值得深思与研究。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快速路连续互通立交交通流自组织机理与关联设计参数优化(NO.51878236)”以及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科研项目“合肥市快速路系统评价与交通设计关键技术研究(NO.2019FFCJ4364)”。为了能够确定快速路分合流区安全限速值及限速方法,首先结合无人机航拍的实际交通流数据,利用Spss、Origin等软件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等方法,对交通量、交通密度、断面速度、车道速度、车辆换道以及交通冲突六个特性展开分析,然后从软件选取、驾驶行为参数标定以及场景有效性评估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了合理的实验平台,同时基于采集的数据和相关规范值,设计了实验方案,并结合实验平台对方案加以仿真,采用相关软件分别提取下游驶出交通量和交通冲突数,综合考虑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以效率-冲突率差为评价指标,对数据展开详细分析并确定分合流区的合理限速值,最后以快速路合流区为对象,基于实际交通事故和车速数据,建立了安全水平因数指标并确定了等级阈值,同时研究了限速诱导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合流区安全预警与限速诱导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快速路分合流区速度分别与交通量、车辆换道率、交通冲突率以及有效车道比之间存在显着的关系,此外,无论在哪种交通需求下,分合流区主线车道对车辆的运行速度都有较为显着的影响;(2)以效率-冲突率差为指标,采用控制变量法,从总驶入交通量、主线驶入交通量以及入口匝道驶入交通量三个角度分析了合流区的合理限速值,从主线驶入交通量以及分流比两个角度分析了分流区合理限速值;(3)基于安全水平因数以及可变限速法构建的合流区安全预警及限速诱导方法,充分考虑了合流区主线有效车道比减少对安全的影响,能够合理调控合流区上游的车辆运行速度,从而降低合流区交通瓶颈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该区域的交通安全性。
二、眼区宏观特征抽取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眼区宏观特征抽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协同GAN与自注意力时空LSTM的台风云图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写含义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的台风预测方法 |
1.2.2 基于深度学习的气象预测方法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技术介绍 |
2.1 时空序列预测 |
2.1.1 时空序列的基本概念 |
2.1.2 时空序列预测的定义及表达 |
2.2 人工神经网络 |
2.2.1 单一神经元 |
2.2.2 激活函数 |
2.2.3 BP神经网络 |
2.3 卷积神经网络 |
2.3.1 卷积层 |
2.3.2 池化层 |
2.3.3 全连接层 |
2.3.4 损失函数(层) |
2.4 循环神经网络 |
2.4.1 循环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2.4.2 长短时记忆网络 |
2.4.3 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注意力时空LSTM的台风云图预测研究 |
3.1 问题分析 |
3.2 模型外部框架 |
3.3 单元内部结构 |
3.3.1 空间记忆细胞 |
3.3.2 自注意力模块 |
3.4 损失函数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实验数据集 |
3.5.2 实验参数设置 |
3.5.3 实验评价指标 |
3.5.4 在Moving-MNIST数据集上的评估 |
3.5.4.1 定量分析 |
3.5.4.2 定性分析 |
3.5.5 在台风云图数据集上的评估 |
3.5.5.1 数据预处理 |
3.5.5.2 定量分析 |
3.5.5.3 定性分析 |
3.5.6 消融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协同GAN与自注意力时空LSTM的台风云图预测研究 |
4.1 问题分析 |
4.2 生成式对抗网络 |
4.3 协同GAN与自注意力时空LSTM的台风云图预测网络 |
4.3.1 整体框架 |
4.3.2 多时空特征融合模块 |
4.3.2.1 特征提取模块 |
4.3.2.2 时空注意力模块 |
4.3.2.3 特征融合模块 |
4.3.3 台风云图预测模块 |
4.3.4 时空3D判别模块 |
4.4 损失函数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实验数据集 |
4.5.2 实验参数设置 |
4.5.3 实验评价指标 |
4.5.4 在台风云图数据集上的评估 |
4.5.4.1 定量分析 |
4.5.4.2 定性分析 |
4.5.5 消融实验 |
4.5.5.1 多时空特征融合模块的影响 |
4.5.5.2 时空3D判别模块的影响 |
4.5.5.3 联合损失函数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分子动力学的镁单晶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子动力学方法 |
1.2.2 镁及镁合金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概述 |
2.1 几何模型构建 |
2.1.1 晶体结构 |
2.1.2 晶面和晶向 |
2.1.3 金属晶体结构 |
2.2 分子动力学核心计算 |
2.2.1 初始化 |
2.2.2 原子间势函数 |
2.2.3 运动过程 |
2.2.4 温度控制 |
2.2.5 边界条件 |
2.3 结果输出 |
2.3.1 势能 |
2.3.2 应力 |
2.3.3 应变 |
2.3.4 晶体结构 |
2.3.5 位错曲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工具与分析方法 |
3.1 分子动力学模拟工具 |
3.1.1 Atomsk建模 |
3.1.2 LAMMPS运算 |
3.1.3 Ovito可视化 |
3.2 分子动力学分析方法 |
3.2.1 应力应变分析 |
3.2.2 势能应变分析 |
3.2.3 共近邻分析法 |
3.2.4 位错抽取算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度对c轴拉伸镁单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模型构建与建模方法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温度对镁单晶拉伸应力-应变的影响 |
4.3.2 温度对镁单晶拉伸势能-应变的影响 |
4.3.3 温度对镁单晶晶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
4.3.4 温度对镁单晶位错曲线变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拉伸速率对c轴拉伸镁单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与建模方法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拉伸速率对镁单晶拉伸应力-应变的影响 |
5.3.2 拉伸速率对镁单晶拉伸势能-应变的影响 |
5.3.3 拉伸速率对镁单晶晶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
5.3.4 拉伸速率对镁单晶位错曲线变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载方向对c轴拉伸镁单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模型构建与建模方法 |
6.3 模拟结果分析 |
6.3.1 加载方向对镁单晶拉伸应力-应变的影响 |
6.3.2 加载方向对镁单晶拉伸势能-应变的影响 |
6.3.3 加载方向对镁单晶晶体结构变化的影响 |
6.3.4 加载方向对镁单晶位错曲线变化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
(3)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 ——基于文化、制度和组织特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问题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的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探究教师职业发展中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 |
1.2.2 改善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环境 |
1.2.3 创造女性友好型的劳动环境 |
1.2.4 维护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性别 |
1.3.2 性别平等 |
1.3.3 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 |
1.3.4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性别差异 |
1.4 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步骤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安排和主要贡献 |
1.5.1 论文结构安排 |
1.5.2 研究贡献 |
2.理解性别平等 |
2.1 性别认知的历史变化 |
2.1.1 传统社会中的两性关系 |
2.1.2 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 |
2.1.3 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性别话语变化 |
2.1.4 现代社会中性别平等的基本主张 |
2.2 性别平等的理论溯源 |
2.2.1 理解社会平等 |
2.2.2 性别差异: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
2.2.3 性别不平等的发生:可行能力的剥夺 |
3.文献评述 |
3.1 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平等的研究综述 |
3.1.1 文化传统:性别认知的规范作用 |
3.1.2 制度因素: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的影响 |
3.1.3 文化与制度因素的互相影响 |
3.2 性别平等的发生场域:家庭、组织和社会 |
3.2.1 家庭领域 |
3.2.2 组织领域 |
3.2.3 社会领域 |
3.3 高校教师群体的性别比较研究 |
3.3.1 学术科研领域的性别分布现状 |
3.3.2 阻碍女性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3.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4.研究框架与研究设计 |
4.1 前期调研和论题确定 |
4.1.1 资料收集 |
4.1.2 资料分析与总结 |
4.2 分析框架 |
4.2.1 过程理论:不平等的产生 |
4.2.2 基于文化过程理论的分析框架:文化、制度和组织环境 |
4.3 研究假设 |
4.3.1 文化假设:文化观念的规范作用 |
4.3.2 制度假设: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 |
4.3.3 组织假设:组织的性别传统与工作能力要求 |
4.4 实证研究设计 |
4.4.1 样本抽样 |
4.4.2 变量定义与选择 |
4.4.3 数据分析模型 |
5.文化、制度和组织对高校教师性别结构的影响 |
5.1 对高校教师性别比例的影响 |
5.1.1 高校教师性别比例的基本分布情况 |
5.1.2 文化、制度和组织特征的影响 |
5.1.3 讨论与分析:高校教师性别组成的形成过程 |
5.1.4 小结 |
5.2 对高校教授性别比例的影响 |
5.2.1 教授性别比例的基本分布情况 |
5.2.2 文化、制度和组织特征的影响 |
5.2.3 讨论与分析:职称晋升过程中的性别平等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4 小结 |
5.3 对院级领导性别比例的影响 |
5.3.1 院级领导性别比例的基本分布情况 |
5.3.2 文化、制度和组织特征的影响 |
5.3.3 讨论与分析:学院领导晋升情况的性别比较分析 |
5.3.4 小结 |
6 讨论:女性教师职业发展为什么落后于男性教师? |
6.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 |
6.1.1 文化因素对高校教师的性别平等的影响 |
6.1.2 现代化进程对性别不平等的影响 |
6.2 性别平等与无处不在的性别差异 |
6.2.1 性别差异的认知:从相似到差异 |
6.2.2 劳动力市场中的“文化滞后”现象 |
6.2.3 性别不平等的形成:性别中立的评估制度与无所不在的性别差异 |
7 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坚持性别平等原则,创造公平的教育和劳动环境 |
7.2.2 尊重性别差异,将性别主流化纳入政策方案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4)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综述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诊断客观化研究现状 |
1.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人群特点 |
1.1 人群分布广泛 |
1.2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血压特点 |
1.3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年龄、病程特点 |
2.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诊断和评估 |
2.1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相关生化指标 |
2.2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相关辅助检查 |
2.3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动物模型的建立 |
3.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相关中医辨证 |
3.1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中医证候相关诊断量表 |
3.2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中医证候诊断的客观化研究 |
小结 |
研究一 中医学“色”的理论研究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中医学“色”的内涵解析 |
4.2 中医色诊客观化相关研究 |
小结 |
研究二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分类模型的构建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2.1 编制研究病例报告表 |
2.2 基本信息和色诊信息采集 |
2.3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色部界定 |
2.4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分类模型的构建 |
3.研究方法 |
3.1 建立实验数据库 |
3.2 MTCNN人脸检测算法 |
3.3 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深度学习-轻量化网络Xception |
3.4 伦理学要求 |
3.5 技术路线图 |
4.研究结果 |
4.1 实验数据库 |
4.2 基于MTCNN人脸检测算法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色部界定 |
4.3 基于轻量化网络Xception的高血压病人群中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分类模型的构建 |
5.讨论 |
5.1 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与色诊的相关性 |
5.2 人工智能下中医色诊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
5.3 深度学习在中医色诊和现代医学图像中研究的优缺点 |
5.4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色诊研究 |
5.5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特点和优缺点 |
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5)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确定性的度量 |
1.2.2 不确定性的来源因素分析 |
1.2.3 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 |
1.2.4 金融市场在不确定性冲击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
1.2.5 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政策相互作用 |
1.3 主要研究目标、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经济不确定性理论基础 |
2.1 实物期权效应 |
2.2 预防储蓄效应 |
2.3 Oi-Hartman-Abel效应 |
2.4 不确定性商业周期理论 |
2.5 不确定性金融摩擦理论 |
第3章 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测度与典型事实分析 |
3.1 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构建原理 |
3.2 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测度与结果分析 |
3.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3.2.2 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结果分析 |
3.3 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典型事实特征分析 |
3.3.1 基于MS-AR的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状态演变特征分析 |
3.3.2 基于分位数格兰杰因果检验的中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关联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时变溢出效应分析 |
4.1 时变溢出指数模型基本原理 |
4.2 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时变溢出分析 |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2.3 时变溢出效应分析 |
4.3 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不确定性的时变溢出分析 |
4.3.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3.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3.3 时变溢出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时变冲击效应分析 |
5.1 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 |
5.2 MH-TVC-SVAR-SV模型原理 |
5.3 基于MH-TVC-SVAR-SV模型的经济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
5.3.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3.2 模型设定与先验信息 |
5.3.3 脉冲响应分析 |
5.3.4 时变方差分解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的金融渠道分析 |
6.1 金融市场影响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
6.2 C-SVAR模型基本原理 |
6.3 基于C-SVAR模型的金融渠道分析 |
6.3.1 数据选取与变量处理 |
6.3.2 模型设定 |
6.3.3 脉冲响应分析 |
6.4 稳健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分析 |
7.1 SE-IVAR模型基本原理 |
7.2 基于SE-IVAR模型的货币政策作用分析 |
7.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7.2.2 模型设定与非线性检验 |
7.2.3 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
7.3 稳健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西安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基础理论及概念界定 |
1.3.1 相关基础理论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植被碳储量研究动态 |
1.4.1 国外植被碳储量研究动态 |
1.4.2 国内植被碳储量研究动态 |
1.4.3 研究动态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2 浐灞生态区建设的现实情况 |
2.1 浐灞生态区建设现状 |
2.1.1 浐灞生态区研究范围 |
2.1.2 浐灞生态区自然条件 |
2.1.3 浐灞生态区综合用地现状 |
2.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
2.2.1 城市绿地现状建设结构 |
2.2.2 城市绿地现状分类方式 |
2.2.3 城市绿地现状整体评价 |
2.3 浐灞生态区植被建设现状 |
2.3.1 植被分类构成 |
2.3.2 植被种植方式 |
2.3.3 植被数据统计 |
2.4 小结 |
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植被碳储量估算支撑数据调查统计 |
3.1 浐灞生态区影像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预处理 |
3.1.3 数据解译 |
3.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数据抽样调查 |
3.2.1 抽样理论 |
3.2.2 抽样方法 |
3.2.3 样地选取 |
3.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样地植被数据统计 |
3.3.1 调查因子 |
3.3.2 数据统计 |
3.3.3 数据分析 |
3.4 小结 |
4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及固碳能力分析 |
4.1 碳储量测算方法研究 |
4.1.1 碳储量测算方法 |
4.1.2 方法适用性评价 |
4.1.3 碳储量测算参数选取 |
4.2 浐灞生态区样地碳储量测算 |
4.2.1 不同用地类型样地碳储量测算 |
4.2.2 不同种植类型碳储量测算 |
4.2.3 碳储量及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4.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碳储量估算 |
4.3.1 回归模型论述 |
4.3.2 回归模型估算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碳储量 |
4.3.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固碳能力分析 |
4.4 小结 |
5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规划优化 |
5.1 优化目标及原则 |
5.1.1 优化依据 |
5.1.2 优化目标 |
5.1.3 优化原则 |
5.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现状不足 |
5.2.1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现状不足 |
5.2.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植被现状不足 |
5.2.3 浐灞生态区其他影响植被碳储量的因素 |
5.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优化策略 |
5.3.1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布局 |
5.3.2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与其他用地的良性互动 |
5.3.3 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各分类绿地构建 |
5.3.4 浐灞生态去城市绿地空间内在元素组织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不足 |
6.1.3 研究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7)考虑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和综合成本上升趋势分析 |
2.1 综合成本、资源配置与产业升级 |
2.1.1 概念界定 |
2.1.2 资源配置在综合成本对产业升级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2.2 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2.2.1 基本模型与变量设计 |
2.2.2 资源配置的效率、效益测度 |
2.2.3 结果分析 |
2.3 综合成本识别与上升趋势分析 |
2.3.1 综合成本构成 |
2.3.2 综合成本的影响因素识别 |
2.3.3 综合成本趋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与资源配置协同性分析 |
3.1 基本模型 |
3.2 粮食主产区第一产业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性分析 |
3.2.1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
3.2.2 随机前沿的第一产业技术效率测度 |
3.2.3 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分析结果 |
3.2.4 结果分析 |
3.3 粮食主产区第二产业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性分析 |
3.3.1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
3.3.2 随机前沿的工业技术效率测度 |
3.3.3 工业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
3.3.4 工业对区域资源使用效益测度 |
3.3.5 结果分析 |
3.4 粮食主产区第三产业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性分析 |
3.4.1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
3.4.2 相对前沿的服务业技术效率测度 |
3.4.3 各地服务业发展形态分析 |
3.4.4 粮食主产区服务业发展与区域资源的协同性分析 |
3.4.5 结果分析 |
3.5 三次产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综合成本上升的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识别 |
4.1 基本模型 |
4.1.1 产业升级目标与产业边界 |
4.1.2 产业边界模型 |
4.1.3 模型分析 |
4.2 综合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目标及最优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机理 |
4.2.1 综合成本对产业升级目标的驱动机理分析 |
4.2.2 综合成本对资源配置最优结构的驱动机理分析 |
4.2.3 综合成本对产业资源配置最优比例的驱动机理分析 |
4.3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的影响 |
4.3.1 数据获取及主要指标计算 |
4.3.2 基于当前综合成本现状的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 |
4.3.3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基于资源流动路径 |
5.1 相关理论分析 |
5.2 基本模型 |
5.3 综合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 |
5.3.1 资源成本对产业产出的驱动作用 |
5.3.2 资源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 |
5.4 粮食主产区仿真分析 |
5.5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作用——基于技术创新路径 |
6.1 相关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6.1.1 概念界定 |
6.1.2 研究假设 |
6.2 基于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设计 |
6.3 技术创新路径的数据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3.2 结构方程模型 |
6.3.3 路径系数分析 |
6.3.4 各变量之间的效应 |
6.3.5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考虑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影响的引导策略分析 |
7.1 考虑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影响的对策设计 |
7.2 考虑资源流动影响路径的引导对策 |
7.2.1 提升劳动力素质 |
7.2.2 加强金融创新力度 |
7.2.3 引导资源有序流动 |
7.2.4 推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创新转型 |
7.3 考虑创新影响路径的引导对策 |
7.3.1 发挥成本上升对创新的正面作用 |
7.3.2 鼓励技术创新 |
7.3.3 规范产品创新制度和新产品发展保障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东南沿海区域台风及其风暴潮模拟与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台风风场模型研究进展 |
1.2.2 台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3 风暴潮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
1.2.4 风暴潮危险性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YM模型的台风风场模拟 |
2.1 引言 |
2.2 YM台风风场模型的求解与验证 |
2.3 YM风场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2.3.1 上川岛站点数据验证与敏感性分析 |
2.3.2 阳江与电白站点数据的验证 |
2.4 新的台风参数调整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onte-Carlo台风模拟与危险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地理区域及数据来源 |
3.3 台风关键参数概率分布 |
3.3.1 台风年发生率 |
3.3.2 台风中心压差 |
3.3.3 台风移动速度 |
3.3.4 台风移动方向 |
3.3.5 最小距离 |
3.4 台风衰减模型 |
3.5 Monte-Carlo模拟台风生成过程 |
3.6 中国东南沿海区域台风危险性分析 |
3.6.1 台风极值风速概率分布 |
3.6.2 深圳市台风危险性分析 |
3.6.3 中国东南沿海区域台风危险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台风经验路径模型与危险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台风经验路径模型 |
4.2.1 模型介绍 |
4.2.2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事件集的构造 |
4.2.3 经验路径模型的验证 |
4.3 Monte-Carlo方法与经验路径方法预测的极值风速的对比 |
4.4 台风风灾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4.4.1 不同的衰减模型对预测的极值风速的影响 |
4.4.2 简化与非简化路径模型对预测的极值风速的影响 |
4.4.3 不同R_(max)和B模型对预测的极值风速的影响 |
4.4.4 不同的极值分布模型对预测的极值风速的影响 |
4.4.5 几个沿海城市风灾的估计 |
4.5 台风极值风速重现期的估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圳市台风风暴潮的危险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SWAN+ADCIRC模式介绍 |
5.2.1 海浪模式SWAN |
5.2.2 风暴潮模式ADCIRC |
5.2.3 耦合模式SWAN+ADCIRC |
5.3 模式设置 |
5.4 模式验证 |
5.5 模拟结果分析 |
5.6 深圳市台风风-潮-浪危险性 |
5.6.1 极值分布 |
5.6.2 重现期水平 |
5.6.3 联合灾害图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面向脑疾病分类的结构磁共振影像特征学习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大脑的解剖学基础 |
1.3 结构磁共振影像技术 |
1.4 结构磁共振脑影像分类的特征学习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贡献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结构磁共振脑影像分类的相关技术 |
2.1 基于结构磁共振影像的形态学分析 |
2.1.1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
2.1.2 基于曲面的形态学分析 |
2.2 脑网络分析 |
2.2.1 脑网络的构建 |
2.2.2 网络的拓扑属性 |
2.3 机器学习的相关知识 |
2.3.1 特征选择 |
2.3.2 稀疏表示学习 |
2.3.3 主成分分析(PCA) |
2.3.4 支持向量机(SVM)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类别信息的流形正则化稀疏表示特征选择算法 |
3.1 相关工作 |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基于类标信息的流形正则化稀疏表示特征选择算法 |
3.2.4 特征选择和分类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实验一阿尔茨海默症和轻度认知障碍的二分类研究 |
3.3.2 实验二轻度认知障碍转化的二分类研究 |
3.3.3 实验三阿尔茨海默症及其轻度认知障碍的三分类研究 |
3.3.4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结构特征的k近邻脑网络连接算法 |
4.1 相关工作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框架 |
4.2.3 基于多结构特征的k近邻脑网络连接算法 |
4.2.4 基于图论的脑网络属性提取 |
4.2.5 特征选择和分类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结果 |
4.3.2 差异性连接 |
4.3.3 网络拓扑属性分析 |
4.3.4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结构特征的加权稀疏脑网络连接算法 |
5.1 相关工作 |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框架 |
5.2.3 基于多结构特征的加权稀疏脑网络连接算法 |
5.2.4 基于图论的脑网络属性提取 |
5.2.5 特征选择和分类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实验结果 |
5.3.2 差异性连接 |
5.3.3 网络拓扑属性分析 |
5.3.4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附录 AAL脑区中英文对照表 |
(10)快速路分合流区交通流特性分析及安全限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交通流特性研究现状 |
1.3.2 安全限速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主要内容及方法介绍 |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交通流数据采集与交通冲突技术方法 |
2.1 交通流数据采集与处理 |
2.1.1 数据采集工具分析 |
2.1.2 数据采集点的选取 |
2.1.3 数据处理方法分析 |
2.2 交通冲突技术方法分析 |
2.2.1 交通冲突的定义 |
2.2.2 常用交通冲突类型及判定指标分析 |
2.2.3 交通冲突技术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快速路分合流区交通流特性分析 |
3.1 快速路分合流区基本概念 |
3.2 快速路分合流区交通量特性 |
3.2.1 上下游交通量分析 |
3.2.2 分合流区内累计交通量分析 |
3.2.3 分合流比分析 |
3.3 快速路分合流区交通密度特性 |
3.3.1 合流区交通密度特性分析 |
3.3.2 分流区密度特性分析 |
3.4 快速路分合流区速度特性 |
3.4.1 车辆行驶速度分析 |
3.4.2 断面速度特性分析 |
3.5 快速路分合流区车辆换道特性 |
3.5.1 合流区车辆换道特性分析 |
3.5.2 分流区车辆换道特性分析 |
3.6 快速路分合流区交通冲突特性 |
3.6.1 合流区交通冲突特性分析 |
3.6.2 分流区交通冲突特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快速路分合流区限速值确定 |
4.1 实验平台构建 |
4.1.1 软件的选取 |
4.1.2 驾驶行为参数标定 |
4.1.3 仿真场景有效性评估 |
4.2 分合流区限速实验条件设计 |
4.2.1 交通条件设计 |
4.2.2 道路条件设计 |
4.3 分合流区实验方案确定及数据提取 |
4.3.1 实验方案的确定 |
4.3.2 实验开展及数据获取 |
4.4 分合流区限速分析 |
4.4.1 合流区限速分析 |
4.4.2 分流区限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快速路合流区安全预警与限速诱导研究 |
5.1 安全水平因数分析 |
5.2 限速诱导研究 |
5.2.1 安全影响分析 |
5.2.2 可变限速分析 |
5.3 合流区安全预警及限速诱导研究 |
5.3.1 安全预警及限速诱导方法分析 |
5.3.2 安全预警及限速诱导法的案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参考文献 |
四、眼区宏观特征抽取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协同GAN与自注意力时空LSTM的台风云图预测研究[D]. 邵东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基于分子动力学的镁单晶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研究[D]. 薛春.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1)
- [3]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 ——基于文化、制度和组织特征的分析[D]. 叶延禹. 浙江大学, 2021(08)
- [4]基于深度学习的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面部色诊研究[D]. 李佳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张德园. 吉林大学, 2020(08)
- [6]西安浐灞生态区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碳储量估算研究[D]. 朱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考虑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 王宏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8]中国东南沿海区域台风及其风暴潮模拟与危险性分析[D]. 郭云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9]面向脑疾病分类的结构磁共振影像特征学习方法研究[D]. 许丽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快速路分合流区交通流特性分析及安全限速[D]. 张鑫.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