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安盟区域扶贫中农业生产的主要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1](2021)在《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但在此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增收速度慢、生产流通脱节、资源集聚不均衡、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不协调现象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还赋能农业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如此背景下,研究和掌握电子商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动态,同时深入挖掘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丰富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相关理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采用“内涵-过程-机理”的整体研究思路,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二者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2008-2018年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时序演变过程,从时间维度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宏观层面,依据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得出主要结论:(1)电子商务指标体系的四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业务因素权重49.41%、环境因素19.21%、服务因素15.78%、渠道因素15.60%,渠道方面所占比重较低,通过耦合农业产业链予以优化;(2)农业产业链指标体系的三个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技术因素权重53.04%、组织因素26.44%、环境因素20.52%,环境因素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投入难以满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3)从时间变化过程看,存在协同发展,相互映照。具体表现为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708到2018年的0.4164稳步上升,呈现出由严重不协调演变为勉强协调;2015年起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要快于农业产业链。对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内在耦合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主要结论:(1)持续增长,趋于协调发展。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的耦合关系处于低水平、高耦合、勉强调和协调状态,说明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两个子系统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是有序程度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尚未充分发挥作用,要优化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向新的有序结构发展;(2)短期波动,长期协整关系。构造VAR模型得出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之间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有着长期协整的关系,从长远看两个变量之间具有均衡关系,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通过短期偏离调整修复,以增加0.13的调整力度使之回到均衡状态,发展为一个长期的、均衡的稳定系统。在微观层面,小农户占内蒙古现有91.22%,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先后两年发放问卷进行调研,提供微观数据支持。依次分析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参与变量、服务质量、交通状况和认知程度对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有显着正向影响;(2)基于73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随着农户收入增加,采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对收入的影响从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3)基于3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种植类型、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地区的差异、性别与婚姻状况等变量对农户参与耦合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有显着影响。综合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研究结论,探索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提出促进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农民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培育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品牌。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借鉴系统论思想将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视作一个完整的耦合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二者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有助对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的时序演化过程和内在耦合机理展开研究。
崔振东[2](2021)在《精准扶贫中兴安盟农牧区基层治理的动员与传播》文中提出精准扶贫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统筹推进的长期综合性工作,通过扶贫项目的有序开展,帮助当地困难群众有效脱离贫困,改善生活水平。其本质是一种以扶贫方式展开的全面动员和改造社会的运动。精准扶贫的不断开展既搭建了乡村政府和人民协理奋进的平台,也为底层群众带去新资源、新技术。但是,由于农村环境相对封闭和农牧民思想的相对落后,其自身很难对精准扶贫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影响了他们参与地方政府推行精准扶贫政策这一过程的意愿。地方政府怎样发动村民,怎样与农牧民一道来推进国家政策的落实,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对社会动员相关概念进行明晰的前提下,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考察了推行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在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利益互惠、情感共鸣、意见领袖等动员机制,并且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三方面考察动员信息的传播机制;研究了信息传递的机制、内容与过程;发现了当地社会动员的集约化、多层级和技术赋能等主要特点,从而实现了各种资源的有效链接,引导农牧民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兴安盟地区通过社会动员实现了对当地基层政府和社会关系的优化,实现了社会治理效率的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扶贫干部的工作能力不足、信息传递效率低,以及信息传播缺乏特色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了优化基层动员的若干可行路径。首先要通过增强品质、提高工作技巧和锻炼新媒体能力来培养实干型的基层工作者;其次要提升基层传播信息的效率,这需要通过建立平台、发展产业和提高农牧民的受教育水平来实现;最后要加强本地的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信息传播体系。
沈吉[3](2020)在《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旨在通过探索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从而在一定范围内解决精准扶贫的问题,重点落在如何服务上,而不是某个研究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或者机制。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精准扶贫战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过渡之年。扶贫阶段的推进,伴随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职业教育帮扶贫困地区劳动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扶贫阶段的推进,伴随着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职业教育帮扶贫困地区劳动素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论文第一、二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现有国内外文献资料,对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探索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架构。基于对当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案例的文本分析,为了更有针对性的提升职业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科学化水平,论文除了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对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整体结构的组成要素进行构建之外,对人才培养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索,从“是什么what”走向“如何形成how”,从现实案例出发,总结经验,提出问题,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科学化路径提供现实基础。并以扎根理论三级编码为研究方法,Nvivo12.0软件为研究工具,对“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写作联盟”创办至今的144篇“职教扶贫精选案例”进行质性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参考“比较法”、“2R原则”、预留法保障研究的信效度和编码的饱和度。编码结果进一步从实践角度检验了第二章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架构,得出的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要素内涵,主要包括“能力本位”的微观协同、“量质并举”的中间协同、“三维协同”的外部协同、“开放共融”的宏观协同四个部分,具体有17个核心要素组成。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以区域性自然、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党建为引领,依托自身优势,借助科研、政策、平台等力量,加强师资建设,完善农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制度规范和层次结构,从而达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功能性能力、认知性能力和元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现存问题和论文构建的范式,提出以下对策: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需要注重纵向上贯通,形成普职成各级相互衔接的培养目标,横向上融通,政企校协协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时空上打破限制,建设全息式教学资源库,更好地适应和推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第七章,总结了研究结果,分析了存在不足,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理论,最终形成可推广的研究成果。
孟昭名[4](2020)在《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精准扶贫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深入,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然有大量的扶贫工作需要继续进行。一方面要继续帮助剩余贫困人员脱贫,另一方面扶贫工作重点要逐渐转向巩固扶贫成果阶段。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典型代表,扶贫问题的解决对我国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五个领域均取得了显着成效,为各少数民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树立了典范。但依然存在个别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未真正形成扶贫合力以及存在脱贫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新时代内蒙古自治区亟待优化农村精准扶贫发展的道路,巩固好脱贫成果。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实际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状况,故以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多个旗县市所属的苏木乡镇为研究对象,对贫困人员和帮扶干部进行了访谈并发放了调查问卷,深入扶贫工作一线进行实践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查找相关数据、汇总分析调研数据,深入分析困境的制约因素,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农村扶贫工作的经验与不足,提出通过创新区域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内部资源关联效应、凝聚社会帮扶力量、充分挖掘本地村民潜力与实施吸引人才策略、加强贫困地区精神扶贫等策略解决问题,旨在巩固现阶段的扶贫成果,为未来新时代扶贫工作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郭泽萱[5](2020)在《基于DEA视角内蒙古旅游扶贫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因其独特发展特点已成为大众认可的朝阳型产业和无烟服务产业,对其他经济产业具有良好的示范及带动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地区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在帮扶脱贫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内蒙古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12个盟市在综合资源条件、旅游产业环境以及贫困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结合国内外旅游扶贫的实践研究经验,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以各盟市人均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接待人次、旅行社数量作为投入指标,相应的以农村居民第三产业收入、城镇居民第三产业收入、森林草地覆盖率作为产出指标,测算内蒙古地区2010—2018年旅游扶贫的效率。通过对内蒙古旅游扶贫三方面效率值的计算及分析,揭示各盟市旅游扶贫效率差异及其特征,从而研究得出技术效率因素、规模效率因素对区域内旅游扶贫效率的影响,对有效实现旅游精准扶贫、推进旅游扶贫模式精细化科学化发展、推动旅游扶贫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根据效率测算结果,将12个盟市划分为四种类型:潜力型、朝阳型、黄金型、夕阳型,进一步依据四种分类的特点提出相对应的发展模式。研究发现:黄金型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较高,旅游扶贫效果较好,但仍需要政府继续进行宏观引导,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使旅游发展模式和机制更加成熟稳定。朝阳型地区的旅游扶贫效率较低,但是扶贫效率规模高,应当贯彻“大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思想,增强与周边区域整合合作,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以规模效应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夕阳型地区属于旅游扶贫效率和效率规模双低的地区,对于已达到边际效益极限的盟市需要开拓新的增长点,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于贫困率较高但发展滞后的盟市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资源的投入,积极改善当地环境。还需加大投入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同时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因地制宜,鼓励贫困人口参与旅游项目,实现当地旅游扶贫发展。对于潜力型地区则需提升旅游扶贫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促进了旅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白雨[6](2020)在《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研究》文中认为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就对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战略规划。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从解决物质文化需求到提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奋斗了 40多年,成果令人瞩目。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十九大报告中指出,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距离成果检验还有半年的时间,保证剩余贫困人口顺利脱贫,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顺利脱贫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努力和关注的焦点。兴安盟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盟市,尽管近年来少数民族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是兴安盟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脱贫能力差、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顺利脱贫不返贫任务仍然艰巨。本文聚焦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理论,从保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角度出发,研究现阶段绝对贫困及未来相对贫困问题。选取兴安盟为切入点,总结兴安盟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取得的脱贫成效,结合兴安盟地区特点,以实地调研与大量访谈结果分析总结出当地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出结症所在并给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提升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供参考。
白竺冉[7](2020)在《内蒙古区直部门定点扶贫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统战部定点扶贫科尔沁右翼前旗太平山嘎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对于全球的国家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而言,贫困问题是影响地区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各国政府都在为消除贫困而做出更多的工作和努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关注贫困问题,并将消除贫困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建国七十余年以来,我国制定和实施了很多扶贫措施,得到了显着的扶贫效果。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利用有效的措施、精准的计划来扶持贫困户,真正让脱贫措施见到成效。真正带领贫困人民摆脱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脱贫工作将对缓和经济发展不均匀、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很大的意义。在扶贫工作中,定点扶贫是其中重要的扶贫举措,是公共部门扶贫工作的主要着力点。内蒙古党委统战部自201 1年定点扶贫科尔沁右翼前旗太平山嘎查的脱贫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效果。但定点扶贫工作中也遇到很多阻碍,但“越是艰险越向前”,在最后遇到一些难以攻克的问题时,更需要精准找到相关问题,提高脱贫攻坚效果。本文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太平山嘎查作为研究对象,以相关的扶贫理论作为参考,深入分析内蒙古统战部定点扶贫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对于定点扶贫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进一步总结归纳,从而为进一步推动扶贫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议。同时,以统战部定点扶贫太平山嘎查地区的工作为例,辐射到其他地区的定点扶贫工作,真正助力贫困地区赢得“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卢迪[8](2020)在《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扶贫救助政策的制定与管理机制的创新,既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历程的体现,也是政府治理水平的直观反映。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在扶贫上做出了不懈努力,虽然全区的贫困旗县都已经脱贫摘帽,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贫困脆弱性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物质性贫困,由多方面导致的贫困也渐渐取代了单一因素导致的贫困,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坚决防止引发区域性、群体性返贫风险成为当前扶贫工作的突出特点。根据世界银行关于贫困脆弱性的定义,贫困脆弱性是由于个人或家庭面临某些风险,并因此导致财富损失或者生活质量下降至社会公认标准以下的可能性。本文结合内蒙古的特点,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方法,依据《2019内蒙古统计年鉴》《2018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状态公报》以及政府网站的数据对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做出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内蒙古的城镇和农村均有贫困脆弱性,但总体来说城镇的贫困脆弱性较低,抵御风险的能力要强于农村。农村的贫困脆弱性分成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分别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根据这些分析提出了缓解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的相应对策建议。
王一婕[9](2020)在《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在经济快速且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与不平衡的问题与矛盾也深刻存在。学者们热切关注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与城乡差异,且对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展现出应有的经济学智慧。但是,从2017年人均GDP 比值差异来看,省内中心城市与省际交界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远大于东西部差异与城镇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代表的是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协调,“省际交界地区”似乎成了中国版图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区域。近三十年中,学者们对这类地区的研究呈现出碎片化与非系统化特征,但均传递出问题的重叠性、长期性与复杂性。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要关注“省际交界地区”这类欠发达地区且长期欠发达的区域。立足于现实,针对“省际交界地区”的“特殊性”,本文关注长期处于“问题区域”的“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脉络、问题与特征。在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基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视角,系统总结了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及其他本研究涉及到的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并梳理了国内外“省际交界”研究的相关脉络与成果,较为科学地定义了“区域”的概念与“省际交界地区”的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涵多尺度空间分析的逻辑体系,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共同识别问题的由来、现状、特征、原因、分类与对策,有机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发展差异的多尺度时空演化特征,并就相关问题提出科学对策。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研究区域的科学划定,从中国全域界定省际交界区中地级行政区的全部范围,并构建逻辑清晰的研究步骤、指标测度体系及方法支撑体系于一体的研究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从其历史渊源、经济地理、政治经济等多重视角出发,研究问题的来源与现状,在洞悉问题的复杂性与研究问题的现实基础上,用熵值法测度研究区域2008——2017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动态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在既定的区域尺度上分析相关地级行政区空间同质性、异质性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在既定的区域尺度中,分析与研判导致研究区域发展差异较大、研究区域中的绝大部分地区长期欠发达以及研究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而剖析不同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在梳理研究区域的经济差异、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之上,划定研究区域的类别,进一步深挖研究区域问题的复杂性。第六部分是针对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明确指出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发展的紧迫必要性以及研究区域不同问题的可行性对策。经过长达两年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且差异性呈现多尺度、微波动的区域复杂特征。第二,中国省际交界地区整体呈现出发展不协调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而言,位于中部的省际交界地区空间同质性最强,位于西部的省际交界地区几乎没有空间同质性,位于东部的省际交界地区的空间同质性介于中部与西部之间,说明省际交界地区的空间同质性与中国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市场健全与完善的程度、集聚程度有关,也显示了空间要素与经济活动差异化集聚呈现非均衡性。第三,就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的差异而言,地理探测器模型并没有完全探测出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探测结果显示出不同年份与不同区域的影响因素不同,说明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问题影响因素复杂,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或计量模型无法测度。但人均GDP、城乡收入差异等统计指标很直观地反映出研究区域的个体差异。第四,就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效率测度结果而言,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整体经济效率低下,但其中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取经济效率较高(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分布在广东省、四个直辖市、少数民族聚集地、连片贫困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的经济效率连年低下。第五,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空间效应实证分析结果、经济效率测度结果相互支撑且相互印证。第六,就省际交界地区与省内中心城市的人均GDP的对比结果而言,两者间的距离与对比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经济辐射距离”并不是绝对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排除空间政策一律性的单纯空间经济关系;第二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依然是影响这些地区的重要因素,也说明要素、集聚与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重要性与显着性。第七,胡焕庸线在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问题上不是“绝对的分界”,说明胡焕庸线所代表的人口密度分布、城镇化水平、地理地质劣势并不完全是经济发展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这从某种意义上相对打破了“要素禀赋决定论”,地级区域具有城市集聚与“胡焕庸线”一般作用机理的“中间状态”,并受非城市化政策因素的空间一致化调节作用的影响。第八,省际交界地区的欠发达性、贫困性与元代开始的“犬牙交错”的省界划分有直接关系,要高度重视包括高山牧场、草甸湿地、原始森林、雪山、冰川、沙漠在内的特殊地形与地质地貌地区的省际交界地区的生态屏障功能,并特殊化、差异化制定发展对策。第九,立足于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差异,结合多尺度研究的结果,笔者从经济发展水平的逻辑出发,将研究区域进行两种形式的分类,即单纯按照“欠发达程度”与结合空间性的“欠发达程度”两种分类。第十,立足于研究区域差异较大且发展不协调的诸多问题,本研究提出的对策为关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并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因地制宜制定政策走出“欠发达陷阱”,在欠发达的省际交界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保障省际交界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本研究是一项应用性研究,立足于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的实际,在研究方法体系与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探索,笔者浅薄地认为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性可总结如下:第一,首次全国层面识别出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范围,以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尺度并识别其数量为98个。第二,首次以省际交界地区的视角,以98个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研究单元,分层分析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识别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发现一定的规律。第三,为探求与验证省际交界地区的发展状况,将98个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并分析原因,同时结合各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人均GDP与其所在省份中心城市的人均GDP对比发现,关注这类问题的研究者惯性认识中的影响省际交界区域发展的“中心——边缘”、“经济引力”、“经济辐射论”等原因,并不能解释与涵盖省际交界区域发展状况的全部类型与背后的深刻问题。第四,首次在中国全域内依据空间模型与统计方法的结合,识别出全国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空间同质性与空间异质性,结合98个省际交界地级行政区的经济效率、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率等进行分类,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张小雨[10](2019)在《突泉县金融扶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准脱贫是我国三大攻坚战之一,到2020年,全国要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金融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内蒙古突泉县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积极运用金融手段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金融在扶贫领域的重要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何引导金融机构积极的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形成共同扶贫的合力,如何确保金融扶贫资金监管得当,充分高效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这些问题都丞待解决。因此,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在扶贫领域的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职能,整合金融市场的优势资源,合理分配到贫困地区,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对突泉县金融扶贫的现状和效果进行分析,突泉县金融扶贫仍存在很多问题,如金融扶贫意识落后、金融扶贫主体实力不强、金融扶贫主体比较少、信贷产品单一、风险不可控、抵押难落实等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公共管理专业相关研究方法,寻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金融扶贫相关经验,提出了在强化金融扶贫意识的前提下整合财政资金,运用金融杠杆效应发挥金融扶贫优势,在实际操作中健全金融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担保方式,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机构与政府各部门沟通合作,将有限的金融资源在扶贫领域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兴安盟区域扶贫中农业生产的主要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安盟区域扶贫中农业生产的主要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产业链研究 |
1.2.2 电子商务产业研究 |
1.2.3 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 |
2.1.2 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 |
2.1.3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系统论 |
2.2.2 系统耦合理论 |
2.2.3 协同论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2.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理论 |
2.3.1 农业产业链理论 |
2.3.2 网络外部性和平台理论 |
2.3.3 创新扩散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 |
3.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和特征 |
3.1.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现状 |
3.1.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内涵 |
3.1.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特征 |
3.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协调机制 |
3.2.1 政府机制 |
3.2.2 人力机制 |
3.2.3 产业机制 |
3.3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研究框架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宏观数据的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 |
4.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指标的处理及权重计算 |
4.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测算 |
4.2.2 耦合发展关系的描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机理分析 |
5.1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5.1.1 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 |
5.1.2 耦合度的时序特征 |
5.1.3 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 |
5.2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整关系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微观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及其影响 |
6.1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1 研究假说 |
6.1.2 研究设计 |
6.1.3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1.4 参与电子商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6.2 农户参与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因素 |
6.2.1 数据来源 |
6.2.2 问卷样本特征 |
6.2.3 研究方法 |
6.2.4 问卷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路径优化 |
7.1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延长化-纵向一体化 |
7.2 电子商务耦合农业产业链规模化-横向一体化 |
8 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促进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提高区域协同作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 |
8.2.2 提高技术因素含量,强化农民技能培训 |
8.2.3 提高组织因素含量,加入新型经营主体 |
8.2.4 提高环境因素含量,增强农业信息水平 |
8.2.5 提高农业的软实力,培育特色产品品牌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精准扶贫中兴安盟农牧区基层治理的动员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兴安盟精准扶贫中社会动员的内容、模式和特点 |
(一) 兴安盟精准扶贫中社会动员的内容来源 |
1. 基于利益保障的动员 |
2. 基于情感共鸣的动员 |
3. 基于价值认同的动员 |
(二) 当下兴安盟地区社会动员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
1. 网格化:基于党政组织的动员模式 |
2. 新媒体化:基于大众媒体传播的动员模式 |
3. 原生态化:基于人际传播的动员模式 |
二、兴安盟基层动员信息传播的机制、内容与过程 |
(一) 基层动员中信息传播的机制 |
1. 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机制 |
2. 以贫困户为主体的自下而上和横向传播机制 |
(二) 基层动员中信息传播的内容 |
1. 国家的脱贫政策 |
2. 实际的物质利益 |
3. 积极的生活价值观 |
(三) 基层动员中信息传播的过程 |
三、兴安盟扶贫动员和信息传播对基层治理的效果 |
(一) 扶贫动员和信息传播对基层治理的优化 |
1. 对基层政府和社会关系的优化 |
2. 对社会治理效率的提升 |
(二) 扶贫动员和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 |
1. 一些基层工作者信息传播技能有待提高 |
2. 信息传递效率有待提高 |
3. 媒体报道缺乏本地特色,形式过于单一 |
(三) 优化扶贫动员、信息传播以及基层治理的路径 |
1. 着力培养具有实干能力的基层工作者 |
2. 提高基层信息传播的效率 |
3. 加强地方融媒体中心建设,建构具有兴安盟特色的扶贫信息传播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职业教育 |
1.4.2 精准扶贫 |
第二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
2.1 协同理论基本概念 |
2.2 协同理论基本特性 |
2.3 协同理论基本类型 |
2.4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协同架构 |
第三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审视 |
3.1 “理论+实训+实习+就创业”全过程育人模式 |
3.1.1 设置特色理论课程 |
3.1.2 稳步推进项目实训 |
3.1.3 保障顶岗实习质量 |
3.1.4 助力就业创业孵化 |
3.2 “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四维模式 |
3.2.1 政府+高校,搭建非遗研创基地 |
3.2.2 企业+高校,践行人才双育理念 |
3.2.3 科研机构+高校,科学助力精准扶贫 |
3.3 “文化+思政+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
3.3.1 “思政+红色文化”,开创教育扶贫新思路 |
3.3.2 “产业+生态基地”,找准精准扶贫突破口 |
3.3.3 “文化+产业”,形成区域品牌影响力 |
3.4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3.4.1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
3.4.2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
3.4.3 贫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匮乏 |
第四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要素编码过程 |
4.1 研究的对象 |
4.1.1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4.1.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4.2 编码结果检验 |
4.2.1 “比较法”确保信度 |
4.2.2 “2R”原则确保效度 |
4.2.3 预留法确保饱和度 |
4.3 案例材料文本分析 |
4.3.1 一级:开放式编码 |
4.3.2 二级:主轴式编码 |
4.3.3 三级:选择式编码 |
4.4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理论构建 |
第五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内涵阐释 |
5.1 “能力本位”的微观协同 |
5.1.1 功能性能力 |
5.1.2 认知性能力 |
5.1.3 内生性元能力 |
5.2 “量质并举”的中间协同 |
5.2.1 “需求导向型”培养目标 |
5.2.2 “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 |
5.2.3 “优势特色型”专业设置 |
5.2.4 “阶梯式”层次结构 |
5.2.5 “双元”师资队伍建设 |
5.2.6 “五位一体”制度规范 |
5.3 “三维协同”的外部协同 |
5.3.1 党建引领聚民意 |
5.3.2 产业发展励民志 |
5.3.3 平台奠基解民忧 |
5.3.4 科研助力扶民智 |
5.3.5 政策支持保民生 |
5.4 “开放共融”的宏观协同 |
5.4.1 自然环境 |
5.4.2 文化环境 |
5.4.3 经济环境 |
第六章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
6.1 明确普职成协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
6.1.1 中职塑技:职业明晰+技能培养+创新意识 |
6.1.2 高职立志:职业规划+技能提升+创新能力 |
6.1.3 成教赋能:职业分析+技能提升+创业信心 |
6.2 构建政企校协协同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 |
6.2.1 政府:完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效能 |
6.2.2 企业:产学深度融合,参与人才培养与考核 |
6.2.3 行业协会:完善行业准入标准,提高院校机构教学质量 |
6.2.4 职业院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就业力 |
6.3 建设国内外协同的人才培养资源库 |
6.3.1 突破时空限制,打造全球化络平台 |
6.3.2 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农村实践基地 |
6.3.3 依托各界资源,打通产销供应链 |
6.3.4 借力职教联盟,创造国际交流机会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案例原始文本资料以湖南工艺美术学院为例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精准扶贫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精准扶贫的理论来源 |
2.1 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 |
2.1.1 传统扶贫 |
2.1.2 精准扶贫 |
2.2 精准扶贫理论的形成发展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贫困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反贫困理论 |
2.2.3 习近平精准扶贫理论 |
3 内蒙古自治区精准扶贫现状 |
3.1 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与脱贫状况 |
3.1.1 经济发展与脱贫总体概况 |
3.1.2 样本旗县的经济发展与脱贫状况 |
3.2 内蒙古自治区的扶贫政策落实状况 |
3.2.1 扶贫政策落实总体情况 |
3.2.2 样本旗县的扶贫政策落实状况 |
3.3 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发展状况 |
3.4 内蒙古自治区的社会建设状况 |
3.5 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保护状况 |
3.6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精准扶贫中存在的困境及制约因素 |
4.1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精准扶贫中存在的困境 |
4.1.1 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 |
4.1.2 未真正形成扶贫合力 |
4.1.3 返贫问题仍是顽疾 |
4.1.4 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
4.1.5 “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 |
4.2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精准扶贫中的制约因素 |
4.2.1 地区缺乏培育产业的大环境 |
4.2.2 缺乏区域统筹脱贫规划 |
4.2.3 缺乏防止返贫的有效途径 |
4.2.4 贫困地区缺乏人才竞争力 |
4.2.5 未真正调动脱贫积极性 |
4.3 本章小结 |
5 新时代优化内蒙古自治区精准扶贫的对策 |
5.1 创新区域产业发展模式 |
5.2 提高内部资源关联效应 |
5.3 凝聚社会帮扶力量 |
5.4 充分挖掘本地村民潜力与实施吸引人才策略 |
5.5 加强贫困地区精神扶贫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
(5)基于DEA视角内蒙古旅游扶贫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旅游扶贫 |
2.1.2 旅游精准扶贫 |
2.1.3 旅游扶贫效率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关于旅游扶贫模式的研究 |
2.2.2 关于旅游扶贫效率评价的研究 |
2.3 内蒙古旅游扶贫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研究方案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样本选择 |
3.3 指标选择 |
3.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 实证分析 |
4.1 旅游扶贫效率分析 |
4.1.1 旅游扶贫综合效率 |
4.1.2 旅游扶贫纯技术效率 |
4.1.3 旅游扶贫规模效率 |
4.2 旅游扶贫效率形态类别 |
4.2.1 朝阳发展型—低效高规模地区 |
4.2.2 潜力成长型—高效低规模地区 |
4.2.3 黄金成熟型—双高地区 |
4.2.4 夕阳衰退型—双低地区 |
5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5.1 主要存在问题 |
5.1.1 生态地域瓶颈 |
5.1.2 品牌建设孱力 |
5.1.3 行业发展不平衡 |
5.2 对策建议 |
5.2.1 整合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
5.2.2 扩大旅游资本投入渠道,提高旅游扶贫精准程度 |
5.2.3 构筑知名品牌,促进科学发展 |
5.2.4 推进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打造内蒙特色旅游片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贫困及其相关概念 |
2.1.2 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概念 |
2.2 基本理论阐释 |
2.2.1 反贫困理论 |
2.2.2 中国特色减贫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兴安盟脱贫成效 |
3.1 兴安盟基本概况 |
3.2 各项扶贫政策实施推进情况 |
3.2.1 以制度责任保障目标脱贫 |
3.2.2 内帮外扶机制合力脱贫 |
3.2.3 多措并施推进减贫进度 |
3.3 兴安盟脱贫现状 |
4 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存在的问题 |
4.1.1 相对贫困程度深 |
4.1.2 多种因素导致返贫易发 |
4.1.3 能力贫困程度深 |
4.2 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长期贫困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
4.2.1.1 历史遗留问题 |
4.2.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2.1.3 缺乏特色产业优势 |
4.2.2 抵御致贫风险能力不足 |
4.2.3 能力贫困代际传递 |
5 促进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的建议 |
5.1 优化政策支持 |
5.1.1 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 |
5.1.2 以增效益为出发点调整产业结构 |
5.1.3 健全资金整合使用机制 |
5.1.4 利用产业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
5.2 强化政策保障 |
5.2.1 确保各项民生政策兜底 |
5.2.2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
5.2.3 因村制策高效配置资源 |
5.3 对症下药加强扶贫对象教育 |
5.3.1 合理提供教育资源 |
5.3.2 定制化开展技术帮扶 |
5.3.3 加强组织建设保障 |
5.3.4 完善劳务输出保障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内蒙古区直部门定点扶贫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统战部定点扶贫科尔沁右翼前旗太平山嘎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贫穷的研究 |
1.2.2 对定点扶贫的研究 |
1.2.3 对公共部门定点扶贫的研究 |
1.2.4 对定点扶贫模式的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贫穷 |
2.1.2 定点扶贫 |
2.1.3 区直部门定点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习近平扶贫思想 |
2.2.2 参与式扶贫理论 |
2.2.3 政府贫困治理理论 |
2.2.4 赋权理论 |
2.2.5 耗散结构理论 |
3 统战部定点扶贫兴安盟太平山嘎查的历程及开展现状 |
3.1 统战部定点扶贫太平山嘎查的缘由及工作特点 |
3.1.1 定点扶贫 |
3.1.2 区直部门定点扶贫兴安盟的缘由 |
3.1.3 统战部定点扶贫兴安盟的历程 |
3.2 定点扶贫工作开展现状 |
3.2.1 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3.2.2 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
3.2.3 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
3.3 定点扶贫工作取得成效 |
4 统战部定点扶贫兴安盟太平山嘎查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农户对定点扶贫认识不清 |
4.2 定点扶贫不够扎实 |
4.2.1 定点扶贫针对性不强 |
4.2.2 定点扶贫手段单一 |
4.2.3 各项定点扶贫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
4.2.4 扶贫干部工作不到位 |
4.3 输血式帮扶导致贫困群体自身造血不足 |
4.3.1 扶贫方式较为传统,无法从根本上脱贫 |
4.3.2 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不足,与时代发展脱轨 |
4.4 思想教育不足,缺乏有效的精神扶贫 |
4.4.1 贫困户思想落后 |
4.4.2 精神扶贫不到位 |
4.4.3 定点扶贫政策宣传不充分 |
4.5 定点扶贫机制不完善 |
4.5.1 监督考核机制问题 |
4.5.2 定点扶贫监督评估体系不完善 |
5 进一步加强区直部门定点扶贫工作的策略 |
5.1 强化定点扶贫工作重点 |
5.2 健全定点扶贫机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
5.2.1 发挥定点扶贫优势,健全定点扶贫工作流程 |
5.2.2 深化企业帮扶工作 |
5.2.3 丰富社会扶贫载体 |
5.3 多重扶贫模式结合,实现“造血式”脱贫 |
5.3.1 完善产业扶贫模式 |
5.3.2 发挥地区优势,开展特色旅游 |
5.3.3 借助“互联网+”,打造电子商务 |
5.4 重视教育发展,坚持志智双扶,逐步实现定点脱贫 |
5.4.1 强化教育工作 |
5.4.2 重视思想工作 |
5.4.3 加强扶贫政策宣传 |
5.5 加强健康扶贫,提升定点扶贫质量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兴安盟太平山嘎查扶贫工作调查统计表 |
附录2: 受访者名单 |
作者简介 |
(8)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基本概念 |
1.贫困 |
2.贫困脆弱性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文献评述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生计理论 |
(二)风险社会管理理论 |
(三)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三、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
(一)内蒙古主要扶贫政策 |
1.健康扶贫 |
2.金融扶贫 |
3.消费扶贫 |
(二)内蒙古扶贫政策成效评估 |
1.可支配收入提高 |
2.消费层次提升 |
3.生活及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
(三)内蒙古城乡贫困现状 |
(四)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现状 |
1.生态环境风险 |
2.经济发展风险 |
3.社会生活风险 |
(五)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影响因素 |
1.自然条件恶劣,公共基础设施情况较差 |
2.教育不到位,人力资本不足 |
3.经济发展缓慢,资本存量不足 |
四、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的实证分析 |
(一)内蒙古城乡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1 综合性原则 |
2 代表性原则 |
3 导向性原则 |
(二)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生成机制 |
(三)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指标体系 |
1.度量指标 |
2.构建指标体系 |
(四)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的实证分析 |
1.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2.关联度确定:灰色关联分析法 |
(五)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实证结果分析 |
1.权重与关联系数计算方法 |
2.权重与关联度结果 |
3.评价结果分析 |
五、缓解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
(一)缓解内蒙古城镇贫困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
1.发展旗县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 |
2.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融合 |
(二)缓解内蒙古乡村贫困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
1.重度脆弱性盟市 |
2.中度脆弱性和轻度脆弱性盟市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省际交界地区 |
2.1.2 区域 |
2.1.3 区域发展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论” |
2.2.3 建立在空间尺度上的“现代集聚理论” |
2.2.4 发展中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2.5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2.2.6 发展经济学视角中的“要素禀赋理论” |
2.2.7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行政区经济理论” |
2.2.8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心——边缘”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2.3.2 国内研究综述及评价 |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体系 |
3.1 逻辑分析体系与尺度单元划分 |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3.3 研究方法体系 |
3.3.1 熵值法测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3.3.2 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关联性与空间集聚效应 |
3.3.3 空间滞后模型分析空间同质性 |
3.3.4 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空间异质性 |
3.3.5 DEA模型测度经济效率 |
第四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差异的时空尺度演化分析 |
4.1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形成的历史沿革 |
4.1.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思想渊源 |
4.1.2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脉络 |
4.1.3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分水岭” |
4.2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动态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4.2.2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
4.3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空间分析 |
4.3.1 空间同质性分析 |
4.3.2 空间异质性分析 |
第五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差异的效率尺度分析 |
5.1 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差异效率尺度的分析逻辑与方法 |
5.1.1 分析逻辑 |
5.1.2 分析方法 |
5.2 省际交界地区经济效率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
5.2.1 测度结果 |
5.2.2 测度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的分类 |
6.1 分类原因与分类逻辑 |
6.1.1 分类原因 |
6.1.2 分类逻辑 |
6.2 分类方式 |
6.2.1 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类 |
6.2.2 按“交界”因素差异分类 |
6.3 分类的结果分析 |
第七章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对策建议 |
7.1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
7.1.1 “发展差异较大”与“欠发达程度较深”问题重叠 |
7.1.2 “集中连片特困”与“欠发达”问题区域重叠 |
7.2 中国省际交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全面丰富区域发展战略体系 |
7.2.2 创新跨区域合作发展机制 |
7.2.3 高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
7.2.4 提升省际交界地区协调发展的内生动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研究结论 |
8.1.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空间模型Stata运算输出结果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突泉县金融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贫困县及金融扶贫相关概念 |
1.贫困的界定 |
2.贫困县的概念 |
3.金融扶贫的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1.人口剩余致贫理论 |
2.人力资本理论 |
3.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二、突泉县金融扶贫现状 |
(一)突泉县金融扶贫现状分析 |
1.突泉县经济发展现状 |
2.突泉县金融发展状况 |
3.突泉县金融扶贫现状 |
4.突泉县金融扶贫相关政策 |
(二)突泉县金融扶贫的主体 |
1.地方政府 |
2.银行业金融机构 |
3.保险业金融机构 |
(三)突泉县金融扶贫取得的成果 |
1.地方政府 |
2.人民银行 |
3.突泉蒙银村镇银行 |
4.中国农业银行突泉支行 |
5.突泉县农村信用联社 |
三、突泉县金融扶贫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突泉县金融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金融扶贫意识落后 |
2.金融体系不健全 |
3.金融扶贫资金不足 |
4.担保体系不完善 |
5.贫困户信用观念淡薄 |
(二)突泉县金融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地方政府政策不完善 |
2.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动力不足 |
3.各机构协作能力不强 |
四、国内外可借鉴经验及启示 |
(一)国内金融扶贫先进经验 |
1.国内金融扶贫先进经验介绍 |
2.国内先进经验对金融扶贫的启示 |
(二)国外金融扶贫先进经验 |
1.国外金融扶贫先进经验介绍 |
2.国外先进经验对金融扶贫的启示 |
五、完善突泉县金融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金融扶贫意识 |
(二)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
(三)拓宽金融资源利用 |
(四)积极探索金融市场创新 |
(五)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六)深度融合金融与扶贫合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兴安盟区域扶贫中农业生产的主要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链耦合发展研究[D]. 刘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精准扶贫中兴安盟农牧区基层治理的动员与传播[D]. 崔振东.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人才培养研究[D]. 沈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精准扶贫现状研究[D]. 孟昭名.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1)
- [5]基于DEA视角内蒙古旅游扶贫效率研究[D]. 郭泽萱.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6]兴安盟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研究[D]. 白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内蒙古区直部门定点扶贫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统战部定点扶贫科尔沁右翼前旗太平山嘎查为例[D]. 白竺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8]内蒙古城乡贫困脆弱性问题研究[D]. 卢迪.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9]中国省际交界地区差异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及协调发展研究[D]. 王一婕. 兰州大学, 2020(10)
- [10]突泉县金融扶贫研究[D]. 张小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