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朗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朗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朗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尹佳乐[1](2021)在《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降血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蒲公英(Dandelion)为菊科植物,又名婆婆丁,黄花等,是一味重要的临床常用草药。其资源丰富,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主要含有黄酮类、多糖类、色素类、有机酸类物质。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降血压血脂、抗癌等疗效。蒲公英中绿原酸含量丰富,尤其是蒲公英叶中绿原酸含量较高,但对蒲公英叶中绿原酸降血脂功效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对蒲公英叶中的绿原酸进行提取,采用大孔树脂法对蒲公英提取液进一步的分离提纯,冷冻干燥后得到高纯度的绿原酸,并通过其与不同种胆酸钠盐结合能力,评价其体外降血脂功能,为更全面开发和利用蒲公英打开新市场。主要研究如下:(1)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提取通过预实验采用传统的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筛选出蒲公英叶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最终确定提取绿原酸得率更高的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方法来进行提取。且时间短、效率快。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优选试验因素与水平,通过响应面设计法,研究提取物中绿原酸得率,以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16(g/m L)、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提取温度60℃、超声波功率50 W、超声波频率60 KHz;在此条件下蒲公英叶中绿原酸得率可达28.56 mg/g。为今后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提取与开发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分离纯化研究探讨大孔树脂D1300、大孔树脂HZ-816、大孔树脂NKA-9三种大孔树脂对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从而选择出最优的大孔树脂NKA-9对蒲公英叶中的绿原酸进行纯化,本论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纯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上样流速2.0 BV/h;上样液浓度2.0 mg/m L;上样体积5.0 BV;洗脱条件为洗脱液流速2.0 BV/h;洗脱液浓度50%的乙醇;洗脱液体积4.0 BV。得到蒲公英叶中绿原酸得率17.31 mg/g。(3)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表征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以及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分析鉴定蒲公英叶中的绿原酸物质,结果表明蒲公英叶中含有绿原酸。(4)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体外降血脂活性的研究通过模拟胃肠道环境,利用两种胆酸钠盐与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结合能力评价其降血脂功能,进行大量方案验证试验证明其降血脂活性,比传统的小鼠实验周期短,更易得到。结果表明蒲公英叶中绿原酸与胆酸钠盐结合能力较高,降血脂功能明显。为今后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降血脂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覃芳,李广胜,郭兴辉,胡文文,刘会丽[2](2021)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肝宁片中对羟基苯乙酮和绿原酸的含量》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利肝宁片中对羟基苯乙酮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利肝宁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双波长同时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安捷伦ZORBAX Eclipse XDB C18;流动相:(体积分数)0.05%磷酸溶液-乙腈(9010);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75 nm(对羟基苯乙酮)和327nm(绿原酸)。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对羟基苯乙酮峰和绿原酸峰与其他峰分离度良好。对羟基苯乙酮浓度在2.545~20.36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n=6)为98.97%,RSD=1.72%。绿原酸浓度在10.31~82.47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n=6)为98.05%,RSD=1.04%。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利肝宁片中对羟基苯乙酮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吕一舟[3](2021)在《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茵陈蒿汤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有研究表明茵陈蒿汤有抗肝损伤、防治脂肪肝、抗肝纤维化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黄疸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等湿热内蕴证,对于肝脏疾病的治疗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茵陈蒿汤基础上加味甘草能降低栀子的毒性,制成口服液可用于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本试验首先通过对十个产地的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原料药进行筛选,然后选用最佳产地的原料药进行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的优化,并对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十个产地原料药筛选主要依据主产地、生长环境以及市场售卖情况,选取茵陈、栀子、大黄、甘草这四种原料药材各十个产地。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药材中绿原酸、栀子苷、总蒽醌及甘草酸含量。结果显示,山西运城的茵陈绿原酸含量最高,湖北的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最高,陕西的大黄中总蒽醌含量最高,甘肃古浪县的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最高,因此选取这四个产地的药材进行后续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2)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为了确定科学合理的制备工艺条件,本试验进行了水提、醇提、水提醇沉三种提取工艺,以浸膏得率和栀子苷含量为指标,并结合实际生产、成本等因素确定最佳工艺。结果显示,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水提工艺,即补足2倍吸水量后加12倍水,浸泡0.5 h,煎煮2次,每次煎煮1 h。(3)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定性检查采用一般检查方法对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的性状、相对密度和p H进行检查;并用薄层色谱法对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中主要成分栀子苷、大黄素、甘草酸单铵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示: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呈深褐色,黏稠度适中,气微味甜。相对密度为1.06~1.10 mg/m L(20℃),p H为4.87~4.90。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栀子苷对照品和栀子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棕色斑点;在与大黄素对照品和大黄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黄色荧光斑点;在与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和甘草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暗褐色斑点。(4)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中的主要成分栀子苷、大黄素、甘草酸单铵盐进行方法学试验并进行含量限度测定。结果显示:栀子苷的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15:85),检测波长为238 nm;大黄素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甘草酸单铵盐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37:63),检测波长为250 nm。都用色谱柱为Hadesil C18-K(4.6×250mm,5μm),流速1 m L/min,柱温30℃,进样10μL的方法检测。口服液中每1 m L含栀子苷、大黄素、甘草酸分别不得少于1.09 mg,7.12μg,0.73 mg。

惠西珂[4](2021)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文中提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抗菌的作用,临床对治疗手足口病、支气管炎、咽炎、腮腺炎、扁桃腺炎等疾病具有显着疗效,是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成方制剂。因为组成该制剂的单味药材产地众多,存在质量差异大、良莠不齐的现象,原药材质量的好坏对该方制剂的疗效影响很大,而许多研究人员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药理药效以及制剂中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较多,但综合多种指标评价一味药材质量的优劣相对较少,对中药资源进行评估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该制剂的原料药进行资源评估,从而制订一套稳定、可行、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为企业筛选出质优、供应稳定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种植基地,建立原药材的质量标准,制订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至关重要。本文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材为研究对象,以现行药典为基础增加多种质控指标对各药材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体系,对各药材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保证药材质量的均一性、优质性与稳定性。此外,针对苦地丁基原植物混杂及采收标准不一的状况,本研究分别建立ITS2序列的DNA分子鉴定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用于鉴别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并研究了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通过对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和黄芩四味药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并结合现代研究筛选出的道地产区以及合作企业的种植基地进行走访调研,完成了包括原料药的预计消耗量、预计可获得量、潜在风险、质量分析与评价、可持续利用和稳定质量措施六个方面的药材评估。质量分析与评价部分主要是以2020版《中国药典》为基准,对收集的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并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综合考虑各药材质量与产量关系,评估结论如下:1、蒲公英:将陕西省渭南市的3个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蒲公英原料药,考虑到不可控因素,将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的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以备不时之需。2、苦地丁:将河北安国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苦地丁原料药,将江苏新北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3、板蓝根:将甘肃张掖市民乐县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板蓝根原料药,将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4、黄芩:将内蒙古赤峰市牛家营子镇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黄芩原料药,将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四味药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能够有效防范潜在风险,预计消耗量接近预计可获得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的风险较低。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质量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各产地采集的样品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筛选出质优、稳定性好的种植基地,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蒲公英:薄层鉴别研究中,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咖啡酸指标,建立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咖啡酸、菊苣酸以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的薄层鉴别方法。增加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以及醇溶性浸出物的检测项目并在所得数据基础上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蒲公英指纹图谱,以菊苣酸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苦地丁: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检测项目并制定企业质控标准,并将药典浸出物含量标准提升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苦地丁指纹图谱,以紫堇灵为参照峰,确定了 15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紫堇灵、乙酰紫堇灵和二氢血根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板蓝根: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板蓝根指纹图谱,以(R,S)-告依春为参照峰,确定了 10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黄芩: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黄芩指纹图谱,以黄芩苷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三、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通过对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和其同属植物的ITS2序列鉴定与分析,总DNA提取、PCR扩增、测序成功率为100%,说明ITS2对于地丁草与其同属植物的鉴别完成率好,适用性强。基于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ITS2序列的序列长度、GC含量、K2P遗传距离以及种间变异位点分析,可有效地鉴别出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通过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进行特征图谱的建立,夏天无、黄堇、珠果黄堇和巴东黄堇与地丁草的相似度较高,共有峰较多,化学成分较相似。泾源紫堇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的含量远远高于地丁草。四、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在对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中可以得出,紫堇灵成分在任一产地的地上部位含量均明显高于地下部位的含量;乙酰紫堇灵在苦地丁地上、地下部位差异性没有紫堇灵大,但地上部位普遍比地下部位含量高;二氢血根碱在苦地丁中的含量相对于紫堇灵、乙酰紫堇灵低,但在地下部位的含量远远高出地上部位,邳州产地的二氢血根碱在地下部位的含量最高,甚至高于其含有的紫堇灵含量。苦地丁中的3种生物碱类成分无论在地上部位还是地下部位,在5月中下旬达到峰值,考虑到量-效比的关系,认为苦地丁的最佳采收期为5月中下旬。

吕本强,范积平,张贞良,任雅瑾[5](2017)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龙清热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银龙清热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0∶80∶1);检测波长为324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结果在进样量为10μl时,绿原酸浓度在10.0202125.2525μg/ml,其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以绿原酸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μg/ml)、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29234X-3971.5,R2=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n=9)为100.41%,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2.70%。结论 HPLC法测定银龙清热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准确、稳定、重现性好,且简便易行,可用于该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崔生飞[6](2016)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几种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用几种中药制剂羚羊清肺散、疏风散热胶囊,通宣理肺口服液和小儿感冒宁糖浆中的指标成分为研究对象,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多指标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研究,并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疏风散热胶囊和通宣理肺口服液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同时对小儿感冒宁糖浆进行了系统内标法的研究,以期建立对上述几种中药制剂多指标测定的质量控制模式,本论文共分为如下五章:第一章综述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预处理技术、中药制剂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概述。第二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羚羊清肺散中绿原酸、栀子苷、芍药苷和甘草苷的方法研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羚羊清肺散中绿原酸、栀子苷、芍药苷和甘草苷的含量的方法。通过考察不同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对试样组分含量的影响,采用双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羚羊清肺散中绿原酸、栀子苷、芍药苷和甘草苷的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06 min,18%24%A;612 min,24%35%A),检测波长327 nm(绿原酸),237 nm(栀子苷、芍药苷、甘草苷),流速1.0 mL·min-1,柱温28℃。结果绿原酸、栀子苷、芍药苷和甘草苷4种成分进样量分别在1.57978.96(r=0.9998),1.26163.04(r=1),0.36418.2(r=0.9999),0.329616.48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97.6%,97.1%和99.8%,RSD分别为0.97%,0.73%,1.2%和1.3%。第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疏风散热胶囊中绿原酸、栀子苷、甘草苷和牛蒡苷的方法研究建立了疏风散热胶囊中绿原酸、栀子苷、甘草苷和牛蒡苷含量测定的HPLC新方法。同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疏风散热胶囊中四种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色谱柱: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6 min,20%A→24%A;69 min,24%A→30%A;916 min,30%A→45%A);波长切换(04.5 min,327 nm;4.57.5 min,239 nm;7.59 min,276 nm;916 min,280 nm),柱温为28℃;流速为1 mL·min-1。结果绿原酸、栀子苷、甘草苷和牛蒡苷分别在1.241124.1,0.78878.8,0.13113.1,0.648262.82 ug·m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7.2%,97.6%,96.7%。第四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宣理肺口服液中柚皮苷、橙皮苷和黄芩苷的方法研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通宣理肺口服液中柚皮苷、橙皮苷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对三者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7 min,26%A;712 min,26%70%A);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8℃;流速1.0 mL·min-1。结果柚皮苷、橙皮苷和黄芩苷分别在6.976174.4μg·mL-1(r=0.9999),3.53388.32μg·mL-1(r=0.9999),1.43435.84μg·mL-1(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4%,98.3%,98.6%,RSD分别为1.0%,0.67%,0.74%。第五章HPLC-系统内标法测定小儿感冒宁糖浆中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和牛蒡苷的方法研究建立同时测定小儿感冒宁糖浆中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和牛蒡苷的系统内标方法(SIS)。在小儿感冒宁糖浆中栀子苷作为内标的前提下,测定栀子苷与绿原酸、黄芩苷和牛蒡苷三者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它们之间的校正因子计算绿原酸、黄芩苷和牛蒡苷含量,并且和外标法测定结果作比较,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系统内标法与外标法测定小儿感冒宁糖浆中的4种成分的结果无显着差异(P>0.05),可以用于测定小儿感冒宁糖浆中4种成分含量。

乔岩岩[7](2013)在《不同剂型清开灵的含量测定及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在HPLC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数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传统中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世界范围对中医的需求日益增长,中药制剂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人们的关注。中药的成分较为复杂,很难把所有的成分都能够分离分析出来。通常是通过测定能够发挥疗效的主要成分来控制中药的质量指标。对中药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扫描法、导数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两谱联用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应用范围最广,操作比较简便、灵敏度比较高、准确度较好的一种方法。现阶段,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更拓展了它的使用空间。此外,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质谱法联用,更提高了分离效果,缩短了分析的时间,使得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在更多学科中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绿原酸、黄芩苷为清开灵制剂的的主要成分,二者的含量测定常作为清开灵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绿原酸和黄芩苷均具广泛的生物活性:绿原酸具有有抗病毒、抗菌、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清除自由基和能提高大鼠体内IGE、IgG及IL-4水平、降血压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黄芩苷则被称为中药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如淋病双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很多种致病性的皮肤真菌如白念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清开灵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发热,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肺炎,以及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症。川芎嗪为中药川芎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还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小动脉的作用。对脉管炎、闭塞性血管疾病、冠心病、脑血栓形成、心绞痛等有明显的疗效。但由于其生物制品中含量较低,较难测定。样品预处理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关键。本课题分两个部分,四个章节。前两章为第一部分,主要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同一厂家不同剂型、同一剂型不同批号的清开灵颗粒及清开灵胶囊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和试验选择最佳的流动相及酸度,最适的梯度洗脱程序、检测波长、流速及柱温等条件。并通过考察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线性关系、检测限、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回收率以及样品的含量测定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性。第二部分,采用最新的前处理方法——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对大鼠血清中的川芎进行富集、萃取、洗脱,后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该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聂翠翠[8](2012)在《HPLC在绿原酸和黄芩苷制剂中含量测定的应用》文中提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宝库,是数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在当今世界,人们追求回归自然的热潮中,中医药越来越受到青睐。优质是中药制剂现代化的指标,药品质量的优劣,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目前,药典中有关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化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由于缺乏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基础研究,因而无法有效控制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因通常用的薄层色谱等方法,其精密度、准确度、重现性及灵敏度差而不能满足现代中药的分析需求。高效液相色谱法正是以其稳定、可靠、高效的特点成为中药研究的最重要的分析方法。本课题以绿原酸和黄芩苷为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复方芩兰口服液和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条件。分别考察了药物最佳色谱条件的确立:流动相及酸度的选择,梯度洗脱的配比、检测波长、柱温、流速的确定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方法学验证:考察线性关系、检测限、样品含量的测定、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稳定性等,确定检测方法的科学性。本实验参考有关文献,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利用梯度洗脱,测定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实验表明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成本低,可用于这两种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李玉珍,肖怀秋[9](2010)在《绿原酸分析测定方法研究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更准确地检测绿原酸的含量,对绿原酸含量分析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目前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二阶导数光谱法、可见分光光度法、阻抑-催化褪色光度法、差示导数光谱法、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定量分析法、胶束薄层色谱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毛细管区带电泳法、薄层色谱扫描法(TLC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系数倍率法、导数极谱法和HPLC法与其它方法的联用等,同时对绿原酸的检测方法进展进行了展望。

段天骄[10](2021)在《微乳液相色谱法在几种中成药及其活性成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微乳液相色谱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色谱技术,将微乳液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检测,微乳液通常可以划分为水包油型、油包水型和双连续型三种。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微乳液通常被应用于反相液相色谱中,其中水包油型微乳作为反相液相色谱具有一定的优势。中药作为中医理论下使用的药物,一般来源于天然植物及其加工品,在我国有着悠长的使用历史。由于植物活性成分复杂,在分析分离过程中会遇到干扰过多,分离时间过长等问题。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提高,药食同源的中药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保健性植物,因此植物的活性成分控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此外,绿色环保的分离模式也逐渐成为人们所重视的方向。微乳液中水相占据大比例,有机溶剂比例较少,符合绿色环保的分析理念。本研究的目的是解决传统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疏水性差异较大的物质时,需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或者设置梯度程序,在分析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损害实验人员健康以及破坏环境等问题。建立了低成本、简单快速、绿色环保的微乳液相色谱方法应用于红三叶、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口服液以及四物汤中复杂的成分分析。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使用微乳液液相色谱法在10分钟内同时分离红三叶草中5种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和鹰嘴豆素A)的方法,通过研究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以及油相的种类和浓度,成功制备了稳定清澈的微乳液,通过研究流动相pH值、色谱柱温度,观察它们对分离分析的影响,进而获得最佳实验条件,对微乳液相色谱分离红三叶草中5种异黄酮可能的分离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际分离结果与预测结果相符。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低成本、绿色、高效,为快速分离红三叶草异黄酮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方法,可在10分钟内快速分离红三叶草中的5种异黄酮,且不需要设置复杂的梯度洗脱方法。2.成功将微乳液相色谱法应用于分离检测当归补血口服液中2种药材(当归、黄芪)的6种成分(阿魏酸、绿原酸、芒柄花苷、鹰嘴豆芽素A、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的检测。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以及油相的种类和浓度,从结果来看,当归补血口服液最佳分离条件为3.5%SDS(w/v),10%正丁醇(v/v),1.0%乙酸乙酯(v/v)以及85.5%水(v/v),通过磷酸调节pH至3.0,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绿色高效等优点,同时,对当归补血汤剂中的6种成分(阿魏酸、绿原酸、芒柄花苷、鹰嘴豆芽素A、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进行分离,实验条件为2.5%SDS(w/v),9%正丁醇(v/v),0.9%乙酸乙酯(v/v)以及87.6%水(v/v),在12分钟内快速分离当归补血汤剂中6中成分,且不需要设置梯度程序。3.建立了微乳液相色谱法分离四物汤中4种中药材(当归、川穹、白芍、熟地黄)的5种活性成分(白芍苷、毛蕊花糖苷、绿原酸、阿魏酸、藁本内酯)的方法,通过考察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以及油相的种类和浓度,同时考察了流动相的pH值和色谱柱温度等色谱因素对分析物保留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分离条件,探讨四物汤中5种成分可能的分离机理,并对出峰顺序进行了预测。最终所得到的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相符,符合液相色谱出峰规律。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操作简单的分析方法,可成功的应用于四物汤质量的检测。微乳液相色谱法为中药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朗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朗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降血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蒲公英简介
    1.2 绿原酸简介
    1.3 蒲公英的生物活性
        1.3.1 降血脂活性
        1.3.2 保护肝脏活性
        1.3.3 抗炎抑菌活性
        1.3.4 抗氧化活性
        1.3.5 抗肿瘤活性
        1.3.6 其他活性
    1.4 绿原酸的提取方法
        1.4.1 溶剂提取法
        1.4.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1.4.3 微波辅助提取法
    1.5 绿原酸的分离纯化方法
        1.5.1 大孔吸附树脂法
        1.5.2 硅胶层析法
        1.5.3 凝胶柱层析法
    1.6 绿原酸的结构鉴定
        1.6.1 紫外色谱法
        1.6.2 红外色谱法
        1.6.3 薄层色谱法
        1.6.4 高效液相色谱法
    1.7 研究现状及前景
    1.8 论文研究意义
    1.9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试剂
        2.1.2 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流程
        2.2.2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定性试验
        2.2.3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提取方法选择
        2.2.4 绿原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2.2.5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提取单因素实验
        2.2.6 响应面优化蒲公英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定性检验结果
        2.3.2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提取方法选择结果
        2.3.3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标准曲线
        2.3.4 各因素对蒲公英叶中绿原酸得率的影响
        2.3.5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优化
        2.3.6 验证性试验
    2.4 结论
第3章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试剂
        3.1.2 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和纯化工艺
        3.2.2 绿原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3.2.3 树脂的预处理
        3.2.4 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
        3.2.5 绿原酸的吸附率、吸附量、解吸率的计算
        3.2.6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得率的测定
        3.2.7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损失率的计算
        3.2.8 单因素实验
        3.2.9 响应面优化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纯化工艺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结果
        3.4.2 单因素实验
        3.4.3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最佳纯化工艺优化
    3.5 验证性实验
    3.6 结论
第4章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结构分析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试剂
        4.1.2 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制备
        4.2.2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纯化方法
        4.2.3 紫外光谱法鉴定
        4.2.4 红外光谱法鉴定
        4.2.5 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法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紫外光谱鉴定
        4.3.2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红外光谱鉴定
        4.3.3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鉴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体外降血脂活性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5.1.1 试剂
        5.1.2 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胆酸盐标准曲线的绘制
        5.2.2 胆酸盐的结合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牛磺胆酸盐和甘氨胆酸盐标准曲线
        5.3.2 蒲公英叶中绿原酸对胆酸盐的结合能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论文中提出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肝宁片中对羟基苯乙酮和绿原酸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药品
    1.1 仪器
    1.2 药品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溶液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17-23]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3 结果
    3.1 系统适用性实验
    3.2 线性关系实验
    3.3 检出限实验
    3.4 精密度实验
    3.5 稳定性实验
    3.6 重复性实验
    3.7 回收率实验
    3.8 样品含量测定
4 方法探讨
    4.1 检测波长的选择
    4.2 色谱条件的选择
    4.3 提取方法的选择
5 讨论

(3)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鸭病毒性肝炎研究概况
    1.2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中单味药保肝、抗病毒作用研究
        1.2.1 茵陈
        1.2.2 栀子
        1.2.3 大黄
        1.2.4 甘草
    1.3 中兽药口服液研究进展
        1.3.1 中药口服液研制的一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
        1.3.2 中兽药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原料药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茵陈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2.2.2 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2.2.3 大黄中五种蒽醌类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2.2.4 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水提制备工艺研究
        3.2.2 醇提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3.2.3 水提醇沉工艺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定性检查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一般检查
        4.2.2 薄层色谱鉴别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含量测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中栀子苷含量测定
        5.2.2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中大黄素含量测定
        5.2.3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中甘草酸单铵盐含量测定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附录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质量标准草案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蒲公英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二节 苦地丁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苦地丁的鉴别研究
        4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三节 板蓝根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四节 黄芩资源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2 质量控制研究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第五节 中药资源评估研究进展
        1 思路与方法
        2 中药资源评估现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蒲公英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蒲公英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4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蒲公英质量评价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蒲公英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蒲公英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第三章 苦地丁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苦地丁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杂质、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苦地丁药材质量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
        1 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
        2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第四节 苦地丁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苦地丁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第四章 板蓝根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板蓝根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板蓝根药材质量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板蓝根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板蓝根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第五章 黄芩资源评估研究
    第一节 黄芩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1 理化鉴别
        2 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节 黄芩资源评估报告
        1 本草考证
        2 资源调查
        3 质量评价
        4 评估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黄芩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龙清热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1.1 仪器与试药
    1.2 溶液的制备
        1.2.1 对照品溶液
        1.2.2 供试品溶液
        1.2.3 阴性对照溶液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4-16]
    2.2 系统适应性试验
    2.3 线性关系试验
    2.4 稳定性试验
    2.5 精密度试验
    2.6 重复性试验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2.8 样品的含量测定
3 讨论
    3.1 待测成分及测定方法的选择
    3.2 样品的处理和流动相的选择

(6)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几种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概述
        1.1 化药模式
        1.2 指纹图谱技术
        1.3 药效物质基础控制论
        1.4 地道药材与生物检测模式评价
        1.5 定量组效关系
        1.6 代谢组学技术
        1.7 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模式
    2. 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前处理提取技术
        2.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2.2 超声波提取技术
        2.3 微波萃取技术
        2.4 膜提取分离技术
        2.5 半仿生提取技术
        2.6 高速逆流色谱提取技术
        2.7 酶法提取技术
    3. 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
        3.1 薄层色谱法
        3.2 气相色谱法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3.4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
        3.5 柱切换技术
        3.6 多维色谱
        3.7 液相色谱-光谱联用技术
    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双波长HPLC法同时测定羚羊清肺散中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药
    3. 方法与结果
        3.1 色谱条件
        3.2 溶液的制备
        3.3 方法学考察
    4. 讨论
        4.1 提取方法的选择
        4.2 流动相的选择
        4.3 检测波长的选择
        4.4 洗脱方式的选择
    5. 小结
第三章 HPLC测定疏风散热胶囊中绿原酸、栀子苷、甘草苷和牛蒡苷的方法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药
    3. 方法与结果
        3.1 色谱条件
        3.2 溶液的制备
        3.3 方法学考察
    4. 讨论
        4.1 提取方法的选择
        4.2 流动相的选择
    5. 小结
第四章 HPLC同时测定通宣理肺口服液中柚皮苷、橙皮苷和黄芩苷的方法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药
    3. 方法与结果
        3.1 色谱条件
        3.2 溶液的制备
        3.3 方法学考察
    4. 讨论
        4.1 提取方法的选择
        4.2 流动相的选择
    5. 小结
第五章 HPLC-系统内标法测定小儿感冒宁糖浆中4种有效成分的方法研究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剂
        2.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3.1 流动相的选择
        3.2 检测波长的选择
        3.3 提取方法的选择
        3.4 内标性成分的选择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不同剂型清开灵的含量测定及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在HPLC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绿原酸概述
        1.2.1 绿原酸的生物活性
        1.2.2 绿原酸的药理作用
        1.2.3 绿原酸含量测定的研究现状
    1.3 黄芩苷概述
        1.3.1 黄芩苷的生物活性
        1.3.2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1.3.3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不同剂型清开灵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
        2.2.2 药品与试剂
        2.2.3 色谱分离检测条件
        2.2.4 试剂制备的方法
        2.2.5 方法学考察
    2.3 结论
第三章 固相微萃取(SPME)概述
    3.1 前言
    3.2 固相微萃取(SPME)的原理
        3.2.1 固相微萃取装置
        3.2.2 固相微萃取萃取头的种类
        3.2.3 固相微萃取的理论基础
        3.2.4 固相微萃取与分析仪器联用
    3.3 固相微萃取的应用
        3.3.1 固相微萃取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3.2 固相微萃取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3.3.3 固相微萃取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3.3.4 固相微萃取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3.3.5 固相微萃取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
    3.4 固相微萃取的类型
        3.4.1 管内固相微萃取(in-tube SPME)
        3.4.2 聚合物整体柱微萃取(PMME)
        3.4.3 整体柱注射器微萃取
        3.4.4 分子印迹整体柱纤维微萃取
        3.4.5 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
    3.5 固相微萃取的应用与发展
第四章 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鼠血清中川芎嗪的含量
    4.1 前言
    4.2 实验仪器、药品及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药品与试剂
        4.2.3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试剂的制备
        4.3.2 固相微萃取法处理样品
        4.3.3 色谱条件的选择
    4.4 实验方法评价
        4.4.1 线性关系考察
        4.4.2 最低检出限和定量限
        4.4.3 精密度试验
        4.4.4 空白血清对照试验
        4.4.5 血清样品的测定
        4.4.6 磷酸川芎嗪片中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4.4.7 提取回收率试验
    4.5 讨论
        4.5.1 萃取流速的优化
        4.5.2 萃取体积的优化
        4.5.3 解吸液条件的优化
        4.5.4 样品基质 pH 值的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8)HPLC在绿原酸和黄芩苷制剂中含量测定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药制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研究概况
    1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研究概况
    2 中药制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研究进展
    3 中药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第二章 HPLC法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色谱条件的优化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2 进样量的选择
        2.3 流动相的选择
        2.4 洗脱条件的选择
        2.5 流动相酸度的选择
        2.6 柱温的选择
        2.7 流速的选择
        2.8 超声时间的选择
        2.9 色谱分离检测条件
    3 试剂的制备
        3.1 流动相的制备
        3.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3.3 样品溶液的制备
        3.4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4 试验仪器方法学验证
        4.1 系统适应性实验
        4.2 空白试验
    5 方法学考察
        5.1 线性关系考察
        5.2 检测限
        5.3 专属性实验
        5.4 样品的测定
        5.5 回收率实验
        5.6 精密度实验
        5.7 重现性实验
        5.8 稳定性考察
    6 讨论
第三章 HPLc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色谱分离检测条件的优化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2 流动相的选择
        2.3 洗脱条件的选择
        2.4 流动相酸度的选择
        2.5 柱温的选择
        2.6 流速的选择
        2.7 进样量的选择
        2.8 色谱分离检测条件
    3 试剂的制备
        3.1 流动相的制备
        3.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3.3 样品溶液的制备
        3.4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4 试验仪器方法学验证
        4.1 系统适应性试验
        4.2 空白试验
    5 方法学考察
        5.1 线性关系考察
        5.2 检测限
        5.3 专属性实验
        5.4 样品的测定
        5.5 回收率实验
        5.6 精密度实验
        5.7 重现性实验
        5.8 稳定性实验
    6 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绿原酸分析测定方法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绿原酸分析测定方法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
    1.2 二阶导数光谱法
    1.3 可见分光光度法
    1.4 阻抑-催化褪色光度法
    1.5 差示导数光谱法
    1.6 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定量分析法
    1.7 胶束薄层色谱法
    1.8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
    1.9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1.10 薄层色谱扫描法 (TLC法)
    1.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
    1.1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PLC法)
    1.13 系数倍率法
    1.14 导数极谱法
    1.15 HPLC法与其它方法的联用
2 展望

(10)微乳液相色谱法在几种中成药及其活性成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微乳液相色谱法概述
        1.1.2 微乳液相色谱法的优势
        1.1.3 微乳液相色谱法可能的分离原理
        1.1.4 微乳液的类型及其制备方法
        1.1.5 MELC影响因素
        1.1.5.1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影响
        1.1.5.2 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影响
        1.1.5.3 油相的种类及浓度影响
        1.1.5.4 流动相pH的影响
        1.1.5.5 固定相的影响
        1.1.5.6 色谱柱温度的影响
    1.2 微乳液相色谱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微乳液相色谱法分离红三叶异黄酮
        1.3.3 微乳液相色谱法分离当归补血汤中6种活性成分
        1.3.4 微乳液相色谱法分离四物汤中5种活性成分
第二章 微乳液相色谱法分离红三叶异黄酮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材料
        2.2.2 试剂
        2.2.3 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微乳液的制备
        2.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3 样品溶液的制备
        2.3.4 最佳色谱条件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色谱条件的优化
        2.4.1.1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影响
        2.4.1.2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
        2.4.1.3 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2.4.1.4 油相的影响
        2.4.1.5 pH值的影响
        2.4.1.6 色谱柱温度的影响
        2.4.2 方法验证
        2.4.2.1 线性范围
        2.4.2.2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
        2.4.2.3 精密度
        2.4.2.4 方法应用
        2.4.3 可能的分离机理
    2.5 结论
第三章 微乳液相色谱法分离当归补血汤中6种活性成分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材料
        3.2.2 试剂
        3.2.3 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微乳液的制备
        3.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3.3 样品溶液的制备
        3.3.4 最佳色谱条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色谱条件的优化
        3.4.1.1 表面活性剂种类的影响
        3.4.1.2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
        3.4.1.3 助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3.4.1.4 油相的影响
        3.4.1.5 pH的影响
        3.4.1.6 色谱柱温度的影响
        3.4.2 方法验证
        3.4.2.1 线性范围
        3.4.2.2 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
        3.4.2.3 精密度
        3.4.2.4 方法应用
        3.4.3 可能的分离机理
    3.5 结论
第四章 微乳液相色谱法分离四物汤中5种活性成分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材料
        4.2.2 试剂
        4.2.3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微乳液的制备
        4.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3.3 样品溶液的制备
        4.3.4 最佳色谱条件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色谱条件优化
        4.4.1.1 表面活性剂种类优化
        4.4.1.2 表面活性剂浓度优化
        4.4.1.3 助表面活性剂优化
        4.4.1.4 油相优化
        4.4.1.5 pH值优化
        4.4.1.6 色谱柱温度优化
        4.4.2 方法验证
        4.4.2.1 线性范围
        4.4.2.2 检测限和定量限
        4.4.2.3 精密度
        4.4.2.4 方法应用
        4.4.3 可能的分离机理
    4.5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朗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蒲公英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降血脂的研究[D]. 尹佳乐.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肝宁片中对羟基苯乙酮和绿原酸的含量[J]. 覃芳,李广胜,郭兴辉,胡文文,刘会丽. 中医学报, 2021(04)
  • [3]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 吕一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D]. 惠西珂.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龙清热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J]. 吕本强,范积平,张贞良,任雅瑾.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7(07)
  • [6]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几种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的方法研究[D]. 崔生飞. 延安大学, 2016(03)
  • [7]不同剂型清开灵的含量测定及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在HPLC中的应用[D]. 乔岩岩.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9)
  • [8]HPLC在绿原酸和黄芩苷制剂中含量测定的应用[D]. 聂翠翠.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2)
  • [9]绿原酸分析测定方法研究新进展[J]. 李玉珍,肖怀秋.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0(06)
  • [10]微乳液相色谱法在几种中成药及其活性成分中的应用[D]. 段天骄.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朗泰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