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剂诱导水稻幼苗抗寒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嘉伟[1](2020)在《水稻芽期耐低温种质资源及抗寒剂筛选》文中认为
郑柯斌[2](2020)在《海洋生境棘孢木霉TCS007的抑菌、促生长及抗逆作用》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南极海洋沉积物分离的木霉菌株TCS007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分类地位及离体抑菌效果并初步分离得到活性物质,揭示其抑菌;探究TCS007促进黄瓜生长的效果及机制;探究TCS007在低温、高盐两种逆境胁迫下,对植物体抗逆性能的影响。为TCS007开发成集抑菌、促生长和抗逆为一体的新型植保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具体方法和结果如下:1经形态学与分子技术鉴定,TCS007菌株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且TCS007属于高耐盐种,具有在盐碱地用于生物防治的潜力。2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发现,TCS007菌株展现了广谱的抑菌活性,其中对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sis的抑制率最高,达到87.62%;利用乙酸乙酯对TCS007发酵滤液进行代谢产物提取,发现有机相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为38.799μg·m L-1;对TCS007大米培养基发酵产物提取物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TCS007-A~D共4个组分,其中TCS007-D具有高抑菌活性,优于嘧菌酯,具有开发成为商品化产品或者进行天然产物仿生合成的潜在价值。根据一维1H NMR表征结果,推测其可能为羧酸类化合物。3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发现,TCS007可以显着促进黄瓜种子萌发,在多个指标上观测到对黄瓜幼苗显着的促生长效果,株重、叶面积、根鲜重、根系活力相较于空白对照分别提升了13.53%、17.97%、66.67%和27.30%。叶片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22.75%、18.24%、8.60%,证明该菌株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4通过逆境条件下的盆栽试验和水培试验,研究了TCS007对黄瓜抗寒效果和对水稻抗盐效果的影响。在低温胁迫(5-15℃)下,经TCS007孢子悬浮液处理的黄瓜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提高,而相对电解质外渗率(REC)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均下降。在5℃下,诱导抗寒效果最为显着,SOD和POD活性分别提高了17.88%、23.60%,REC和MDA含量分别下降了36.73%和44.29%。在高盐胁迫(0.1 mol/L Na Cl)下,不同浓度的TCS007菌悬液均可以显着缓解对水稻的盐害作用,与仅添加Na Cl的处理组(CKN)相比,添加0.5%、1.0%、2.5%、5.0%TCS007菌悬液的处理组株高分别增加14.54%、24.23%、36.78%和59.25%,且添加菌悬液含量越高,对水稻幼苗盐害的缓解效果越为明显。
李莹莹[3](2020)在《免疫诱抗剂对茶树抗寒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冷胁迫会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分布产生不利影响,降低茶树的产量和品质,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寻找提高茶树抗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也称为农业专用壳寡糖,能参与植物多种生理过程,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对逆境的响应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有关氨基寡糖素应用于茶树抗寒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安吉白茶为试验材料,在低温胁迫前24h用氨基寡糖素对其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使MDA水平上升,但喷施氨基寡糖素能显着缓解MDA的上升趋势,并能提高低温胁迫处理下茶树抗氧化酶SOD、POD的活性,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物质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为进一步研究氨基寡糖素对茶树低温胁迫的作用机制,利用转录组技术研究氨基寡糖素对茶树低温胁迫的影响,筛选到450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605个上调和2898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利用RT-q PCR方法对相关通路中挑选5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差异基因表达水平与转录组测序趋势一致。通过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外围、催化活性等。在KEGG代谢通路中,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碳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光合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等。初步表明外源氨基寡糖素主要影响低温胁迫中茶树的光合作用和碳代谢的相关代谢途径,从而提高茶树的耐寒性。
吴锦南[4](2020)在《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壳寡糖有利于水稻耐寒性生长机理》文中提出水稻(Oryza sativa)是单子叶植物研究领域中重要喜温作物的一种,在世界上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早稻播种期间正处于冷暖交替时节,气候尚未转暖,水稻幼苗容易遭遇低温寒潮的侵袭而发生冷害,造成秧苗生长势减弱或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壳寡糖对植物生态生理学有很多积极的影响,然而关于壳寡糖在非生物胁迫下对植物生态生理学的影响与机制,特别是植物对寒冷的反应,还只是做了有限的研究。本论文以粳稻(耐寒品种)和籼稻(低温敏感品种)为实验材料,通过分析相关植物耐寒鉴定指标及低温处理后蛋白质组水平变化,探究壳寡糖提高水稻幼苗耐寒性生长的机理。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使用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溶液浸种与清水对照组相比,能有效提高粳稻与籼稻的发芽能力;对于粳稻来说,500mg/m L的壳寡糖溶液浸种处理能明显促进其发芽能力;而对于冷敏感的籼稻来说,随着壳寡糖浓度的提高,发芽能力越强。(2)使用壳寡糖对水稻种子与幼苗进行处理,不仅可以促进生长还可以提高水稻的耐低温生长能力。不同浓度的壳寡糖溶液对不同品种的水稻,能够产生不同的耐寒效果。对于粳稻来说,使用浓度为100mg/m L壳寡糖溶液浸种36h处理,可以显着提高粳稻幼苗的耐寒能力。而对于籼稻来说,使用500mg/m L壳寡糖溶液浸种36h处理,可以很好的呈现籼稻幼苗的耐寒能力。无论是否处于低温胁迫环境下,壳寡糖有利于促进水稻叶片中总叶绿素含量的生成。(3)使用壳寡糖进行预处理能减少由于低温造成的氧化损伤,减缓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程度,维持膜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丙二醛含量的积累与细胞膜的损伤程度,从而抵御低温对水稻幼苗的影响。(4)经质谱分析壳寡糖处理组与对照处理组在低温条件下鉴定到的差异蛋白共499个,推测这些蛋白可能涉及到多个代谢途径,主要通过糖酵解(EMP)、甘露糖代谢(Mannose metabolism)、蔗糖代谢(Sucrose metabolism)、磷酸戊糖途径(PPP)、柠檬酸循环(TCA)、氨基酸代谢(Amino acid)和渗透调节物质代谢(Osmotic substance metabolism)等途径,进而调节水稻的低温适应过程。综上结果,本实验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了经壳寡糖处理的水稻叶片在低温胁迫下蛋白表达的差异变化,进一步探究了水稻耐低温胁迫的可能机制,为分析水稻低温耐受性蛋白的调节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对揭示植物耐低温生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王祯仪[5](2020)在《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荒漠化是全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植被建设是遏制土地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可用水资源短缺是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的限制性因子。为了提高荒漠地区植被建设的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并解决沙区植被建设和可用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影响植株内源激素,增加灌丛根茎比,减弱植被蒸腾损失,促进地上部分的保水力,实现人工调控荒漠灌丛构型,改变植物空间形态,从根本上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沙区植被盖度和防风固沙效果。针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药液浓度、施药频次及作用时间展开全面研究,通过测定大白刺的形态、生理生化、营养物质、根系及残留等指标,培育出矮壮、分蘖多、根系发达的植株,并筛选出改善大白刺构型的最佳施用方法,这不仅为降低施用量和提高药剂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抗逆苗木的定向培育提供技术支撑。为了继续探明人工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固沙机制和抗风蚀效应,基于室内风洞模拟,对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大白刺的防风固沙效果展开研究,为干旱区风沙危害防治和防风固沙林设计提供参考,并为人工调控大白刺理想构型标准参数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以下为主要研究结论:(1)该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够降低植株的株高、冠长、叶长、叶宽、地上鲜重及干重,而且能促进基径、冠幅、叶片数、叶厚、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分支强度、根尖数、根鲜重及干重。但是高施药频次(4次)会使促进作用减弱。低于0.1mm径级的根系对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反应最强烈。交叉数的变化幅度较分叉数相对平缓。通过利用隶属函数法和TOPSIS法对不同施药频次间植物生长状况的综合评判结果中得知,当施药频次为一次或两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施药;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施用较低浓度300mg/L施药。(2)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具有促进作用,但高浓度会减弱其促进作用,且各试验小区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除了试验一区蒸腾速率外)。当施药频次仅为1次时,蒸腾速率的最佳施药浓度为900mg/L,但是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处理浓度都不宜超过750mg/L。7月和8月的植物光合特性指标均高于9月,且8月的光合特性指标均达到峰值。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当施药频次为1次时,宜采用较高浓度750mg/L;当施药频次为2次或3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施药浓度;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3)除试验四区外,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它试验小区内的植物全氮、全磷及全钾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施药频次间的养分回收效率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各养分回收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施药浓度的上升,养分回收效率会出现一定的负值,且高施药频次(4次)会降低植物养分的回收效率,同时各试验小区对照组的养分回收效率均为负值。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对于植物养分而言,当施药频次为1次或2次时,宜选用600mg/L的浓度处理;当施药频次为3次时,宜选用较高浓度750mg/L处理;当施药频次为4次时,宜采用较低浓度450mg/L处理。(4)植物中的残留浓度(量)远高于土壤,且施药浓度与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呈正比关系,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浓度越高。随着施用时间的增加,各试验小区内土壤和植物中残留浓度逐渐下降,且原始附着量与施药浓度呈正比,即施药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始残留浓度(原始附着量)就越高。高施药频次和高浓度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完全降解的时间会滞后。由此证明该上述施用方法(高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可行性和安全性。(5)纺锤形大白刺对风速的减弱效果最佳,且行距越大其效果越稳定,而半球形和扫帚形的作用效果相差不多。大白刺对风速的有效减弱高度在0.2cm~14cm内,且对风速的有效减弱距离主要集中在第一排前侧0.5H至最后一排后侧-0.5H处。不同大白刺构型对风速的减弱强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大。风速和行距对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影响较小。不同集沙仪高度下各大白刺构型的粒级百分含量主要集中在粒径为500μm~250μm范围内的中砂,其次是250μm~100μm粒径范围内的细砂,黏粒含量最少。各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随着风速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风速下17.5cm ×17.5cm行距内纺锤形大白刺和17.5cm × 26.25cm行距内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最好。8m/s风速下扫帚形大白刺的阻沙效果优于纺锤形和半球形;而12m/s和16m/s风速下17.5cm×35cm行距内不同大白刺构型间阻沙效果差异较小。
程琳琳,安锋,谢贵水,王立丰,张希财,王纪坤[6](2020)在《植物抗寒调节物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温度是植物分布区域与生物产量的重要限制因子,它会影响植物的商品品质与社会经济价值性。植物抗寒调节物质作为外源生物效应剂,可以提高植物对寒冷胁迫的耐受性,部分抗寒调节物质还可以刺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植物本身的生长。以不同类型的抗寒调节物质作用机理为基础,总结各类抗寒调节物质的研究现状,由此分析抗寒调节物质研发的重点与难点,并对抗寒调节物质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杨青霏[7](2020)在《种子包衣诱导水稻抗镰刀菌立枯病生防细菌筛选及鉴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立枯病是我国水稻生产上重要的苗期病害,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该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水稻立枯病严重威胁我国水稻生产,可以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众多的防治方法中的生物防治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利用生防菌包衣作物种子,通过激发植物自身免疫反应的种子免疫技术,诱导其产生抗病性可以用来防治植物病害。本文利用生防菌发酵液包衣水稻种子,通过大规模筛选、室内复筛和盆栽试验,获得了可诱导水稻产生系统抗性来抵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的细菌菌株,对有诱抗作用的生防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如下:1.诱导水稻抗水稻立枯病菌株的筛选:将本研究所保存的1761株细菌菌株的发酵液包衣水稻辽粳212的种子,常规播种时接种尖孢镰刀菌进行初筛,获得60株具有诱抗作用的生防菌株。将60株具有诱抗作用菌株的发酵液再包衣同一水稻品种的种子进行复筛。综合对水稻立枯病的发病情况、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其中8株生防细菌包衣水稻种子经复筛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效较好。在室内测定了这8株有效的生防菌的发酵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Sneb859、Sneb26、Sneb131、Sneb1677对水稻还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其中Sneb859对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及根长、芽长的促进效果较好,发芽率相比对照提高了8.30%,在7d,10d,13d时,芽长分别为对照的1.50、1.15和1.13倍,根长分别为对照的1.17、1.23和1.18倍,菌株Sneb926、Sneb1017、Sneb1623对水稻的芽长、根长有促进作用。Sneb129对水稻前期芽长促进明显,后期不明显,对根长有促进作用。对这8株有效细菌菌株的发酵液包衣水稻种子并在播种时接种尖孢镰刀菌进行室内再次复筛,结果表明,Sneb859、Sneb131、Sneb26处理的发病程度较低,病情指数较低,表现较好。进一步对3株有效生防菌株进行盆栽复筛,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neb859的病情指数较低,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效达56.14%,且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促生作用。2.发酵液包衣水稻种子诱导水稻抗水稻立枯病的菌株鉴定:采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的方法,结合16S rDNA分子生物学的分析方法对初筛获得的8株有效生防细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neb859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Sneb26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菌株Sneb131和Sneb926为路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菌株Sneb129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Sneb1017为边缘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marginalis);菌株Sneb162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Sneb1677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3.对水稻镰刀菌立枯病具有诱抗活性菌株Sneb859的抑菌对峙试验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了生防菌株Sneb859的发酵液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Sneb859的发酵液对尖孢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没有抑菌作用,对禾谷镰刀菌,茄镰孢菌和立枯丝核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效果不显着。本研究表明通过系统筛选和鉴定,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Sneb859的发酵液包衣水稻辽粳212的种子,平板培养对峙试验显示Sneb859的发酵液对水稻立枯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没有抑菌作用。推测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Sneb859的发酵液包衣处理水稻种子可以诱导水稻产生对水稻立枯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抗性。
张丽霞[8](2020)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是根据植物激素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原理,经人工提取、合成的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生产中,它在促进中药材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中药材不同于一般作物,决定PGR能否在中药材中推广使用的重要前提是评价其对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无负面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壮根灵”类PGR或含PGR的农肥在中药材生产中的盲目使用,导致一些中药材的质量明显下降,同时造成对中药材和栽培环境的双重残留危害,给人类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基于此,本研究在开展道地药材PGR应用情况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中药材中多种PGR残留联合检测技术,并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进行了 PGR残留检测分析;筛选生产中PGR使用最普遍的大宗道地药材麦冬和三七,开展了多效唑(Paclobutrazol,PP333)和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两种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为PGR在中药材中的科学使用、中药材中PGR限量标准的制订、中药材使用PGR的风险评估和监管,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限制使用PGR的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摸清了 9种道地药材PGR的应用现状。调查发现,根茎类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PGR或含PGR的农肥。通过对四川、云南、山西、甘肃、河南、宁夏、广西等7个道地产区包括12个县市9种道地药材的实地调查,发现麦冬、三七、当归、党参、地黄、黄芪等根茎类药材中普遍使用PGR,如麦冬栽培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达15年以上,三七栽培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也达15年之久等。特别是“壮根灵”一类的PGR或含PGR的农肥在根茎类药材中应用更是广泛。“壮根灵”类药剂在生产中多以农肥形式登记,基本不标示有效成分。显着的增产效果使该类药剂备受种植户青睐,但“以肥代药”的不规范问题又给种植户带来潜在风险,使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PGR或含PGR农肥的盲目使用已导致原本道地药材的质量含义失去了意义。2.建立了基于HPLC-MS/MS法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的多残留联合检测技术。通过对34种480批次常用中药材的检测,发现中药材中PGR残留普遍。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高通量的可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PGR和12种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一步萃取法和稀释预处理,基于HPLC-MS/MS法进行测定。将其应用到从全国11个中药材市场和5个道地产区收集的34种480批次中药材样品中的PGR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中药材中均检测出多种PGR,尤其是麦冬、三七、党参、当归、地黄、白术、川芎、西洋参等根茎类药材检出PGR种类较多(7~10种)。480批次中药材中共检出14种PGR,其中5-硝基愈创木酚钠(73.75%)、4-硝基苯酚钠(53.12%)、矮壮素(40%)和烯效唑(39.58%)等PGR检出率较高。麦冬药材中检出PGR种类最多,达10种,其中多效唑的检出率为100%,且大部分样品中残留量较高。此外,对中药材栽培中普遍使用的14种农用化学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登记为农肥的样品中均检出多种PGR。以上结果表明,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应用PGR。3.首次发现使用芸苔素内酯会改变三七药材中多种皂苷成分如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Rd、Re、Rg1含量的比值。三七栽培过程中普遍喷施芸苔素内酯,以促进三七提苗快速生长。通过研究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发现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植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和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有效成分调控方面,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皂苷R1含量的积累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对其它4种皂苷成分影响不显着。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有效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喷施芸苔素内酯后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含量比值发生了变化,这对三七的质量和药效是否会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在三七生产中喷施芸苔素内酯的科学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4.首次发现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会发生显着变化。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等麦冬皂苷的含量。麦冬栽培过程中普遍大量喷施多效唑,以促进麦冬药材增产。系统研究评价了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中4种麦冬皂苷、5种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会显着降低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Ra和Ophiopojaponin C及麦冬黄烷酮C的含量,特别是对麦冬皂苷D影响最大,其含量降低50.92%~79.09%。进一步采用UPLC-ESI/Q-TOF-MS/MS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麦冬样品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多效唑后麦冬药材中25种皂苷和黄酮类代谢物发生了显着变化,其中有8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增加,17种差异代谢物含量比对照降低,包括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和麦冬皂苷C等多种麦冬皂苷,进一步证实了使用多效唑会影响麦冬皂苷含量积累。多效唑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样本、土壤样本和水样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多效唑残留,且部分麦冬药材中的残留超过了GB2763-2019规定的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2倍以上。综上,多效唑对麦冬药材有效成分的负调控可能影响药效,且多效唑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麦冬生产中限用多效唑。
董倩[9](2020)在《N-乙酰-L-半胱氨酸、褪黑素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水稻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出苗和幼苗发育的早期阶段易受低温胁迫。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在3-4月易出现“倒春寒”,将对水稻种子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本文以杂交水稻种子隆香优130和株两优06为材料,研究N-乙酰-L-半胱氨酸(NAC)、褪黑素(MT)引发处理对水稻种子抗寒性的影响。探讨引发处理后的种子经历低温逆境(15℃)11d及随后恢复生长(25℃)3d的发芽率、幼苗生长素质、抗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脯氨酸含量及抗寒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为提高水稻种子抗寒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浓度NAC引发对低温逆境下两个杂交水稻品种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确定了隆香优130、株两优06种子最佳引发浓度分别为0.1mM、0.25mM。与未引发经历低温逆境的对照比,NAC引发显着提高隆香优130、株两优06低温逆境(11d)后种子发芽率33.2%和7.2%;低温逆境并恢复生长后,显着缩短平均发芽时间1.9d和1.2d,显着提高发芽指数1.2和1.5,显着提高活力指数9.4和8.5;同时低温逆境(11d)后、恢复生长(3d)后,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脯氨酸(Pro)含量均显着提高,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显着下降;经NAC引发后,幼苗叶片中与冷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OsCPK24、OsP5CS、OsPRP、OsWRKY45)及与抗氧化酶相关的基因(OsCATa、OsCATb、OsCATc、OsAPXa、OsAPXb)的表达均显着上调。表明,NAC引发增强了幼苗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胁迫带来的伤害,提高了杂交水稻种子的抗寒性。2.研究了不同浓度MT引发对低温逆境下两种杂交水稻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与未引发的种子比,隆香优130和株两优06种子经最佳引发浓度0.2mM MT引发后,显着提高低温逆境(11d)后的发芽率18.0%和16.0%;恢复生长后(3d),显着提高发芽指数1.5和1.6,显着缩短平均发芽时间1.2d和1.5d,显着提高活力指数9.7和11.6,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SOD、CAT、APX、POD活性,谷胱甘肽含量均显着提高,H2O2、MDA含量显着降低,同时幼苗叶片中与冷信号转导、编码抗氧化酶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均显着上调。表明,MT引发通过增强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增加GSH含量以清除过量的H2O2,减少低温逆境下产生的MDA,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的抗寒性,促进幼苗生长。综上所述,N-乙酰-L-半胱氨酸和褪黑素可以作为有效的引发剂,2种药剂适宜浓度的引发均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GSH含量、抗寒相关基因表达,促进低温逆境下种子萌发、幼苗早期生长,增强杂交水稻种子的抗寒性。
时玉鹏[10](2019)在《H2O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而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是我国最大的油菜主产区。随该地区耕作制度的变化导致油菜茬口推迟,以及随着农村劳力资源的日趋紧张,农民对油菜直播简化栽培方式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晚直播油菜应运而生。但晚直播油菜在低温的不利环境条件下,油菜种子活力下降、萌发出苗受阻、出苗后苗势较弱,在冬季易遭受冷害及冻害并影响后期植株的生长发育。本试验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南农油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H2O2浸种处理对低温下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对油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讨H2O2浸种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对油菜作用的生理机制,为晚直播油菜幼苗生长快、齐、壮提供理论依据与实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H2O2浸种能提高种子发芽势,使油菜群体萌发进程更为一致。播期推迟,油菜平均出苗时间延长、成苗率降低、幼茎皱缩发生率和冻害指数升高,表明低温对油菜种子的萌发出苗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且在低温下长出的幼苗活力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H2O2浸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油菜萌发出苗进程、提高了油菜幼苗成苗率,降低了生长过程中的幼茎皱缩发生率和冻害指数,表明H2O2浸种增强了苗势以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缓解了低温对油菜生长的抑制效应,增加了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2.不同叶龄幼苗抗氧化系统对冷害及冻害胁迫的响应程度有所差异。低温胁迫下,植株体内ROS大量积累,MDA含量较高。H2O2浸种处理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三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更有效的调节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A-G循环系统中的酶活及物质含量,使清除过量的ROS更加高效,降低了 MDA含量。研究表明H2O2浸种能够促进油菜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剂含量升高,减少ROS伤害,提高了油菜抗寒性,从而增加了油菜干物质的积累。
二、药剂诱导水稻幼苗抗寒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剂诱导水稻幼苗抗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海洋生境棘孢木霉TCS007的抑菌、促生长及抗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木霉菌的简介及应用研究 |
1.1.1 木霉菌的简介 |
1.1.2 木霉菌的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 |
1.1.3 海洋生境木霉的研究概况 |
1.2 木霉菌抑菌研究进展 |
1.2.1 木霉菌生防机制 |
1.2.2 木霉菌抑菌物质 |
1.3 木霉的促生研究进展 |
1.3.1 木霉的促生效果 |
1.3.2 木霉菌促生机制 |
1.4 木霉菌诱导植物抗逆研究进展 |
1.4.1 木霉菌诱导植物抗盐研究进展 |
1.4.2 木霉菌诱导植物抗寒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TCS007的分类鉴定及生长特性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TCS007菌株形态特征 |
2.2.2 TCS007分子鉴定 |
2.2.3 TCS007菌株抗逆能力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菌株形态特征 |
2.3.2 分子鉴定 |
2.3.3 TCS007菌株抗逆能力评价 |
2.4 小结 |
3 棘孢木霉TCS007抑菌效果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菌种的活化 |
3.2.2 TCS007抑菌谱的测定 |
3.2.3 TCS007代谢产物的提取 |
3.2.4 TCS007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 |
3.2.5 TCS007代谢产物的分离 |
3.2.5.1 薄层层析 |
3.2.5.2 梯度洗脱 |
3.2.5.3 活性验证 |
3.2.6 化学结构的初步鉴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CS007菌株抑菌谱 |
3.3.2 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 |
3.3.3 TCS007代谢产物的分离 |
3.3.4 化学结构的初步鉴定 |
3.4 小结 |
4 棘孢木霉TCS007的促生长作用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黄瓜品种 |
4.1.2 木霉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4.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TCS007对黄瓜种子萌发及胚根的影响 |
4.2.2 TCS007对黄瓜形态指标的影响 |
4.2.3 TCS007对黄瓜根系生长的影响 |
4.2.4 TCS007对黄瓜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4.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4.2.4.2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4.2.4.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CS007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4.3.2 TCS007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4.3.3 TCS007对黄瓜根系生长的影响 |
4.3.4 TCS007对黄瓜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4.4 小结 |
5 棘孢木霉TCS007的抗逆作用 |
5.1 试验材料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试剂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TCS007对抗寒的影响 |
5.2.1.1 相对电解质外渗率(REC)的测定 |
5.2.1.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5.2.1.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5.2.1.4 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的测定 |
5.2.3 TCS007对抗盐的影响 |
5.2.3.1 试验材料培养 |
5.2.3.2 胁迫处理 |
5.2.3.3 调查与计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TCS007对抗寒的影响 |
5.3.2 TCS007对抗盐的影响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2.1 抑菌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 |
6.2.2 TCS007发酵及代谢产物提取工艺优化 |
6.2.3 促生及抗逆机制的进一步探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免疫诱抗剂对茶树抗寒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低温胁迫的研究进展 |
1.1.1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1.2 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应答机制 |
1.1.3 提高植物抗寒性的技术 |
1.2 氨基寡糖素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免疫诱抗剂简介 |
1.2.2 壳寡糖在农业中的应用 |
1.2.3 壳寡糖调节植物的作用机制研究 |
1.3 转录组学在植物抗寒研究中的应用 |
1.4 结语 |
第二章 研究路线设计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材料 |
3.1.1 试材 |
3.1.2 供试药剂 |
3.1.3 试验设计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1.5 试剂 |
3.2 生理指标测定及方法 |
3.2.1 生理指标测定 |
3.2.2 数据分析 |
3.3 转录组测序研究茶树在氨基寡糖素调控下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
3.3.1 mRNA文库构建和测序 |
3.3.2 数据质控分析 |
3.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RT-Q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
3.4.1 引物设计 |
3.4.2 RNA反转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生理生化 |
4.1.1 氨基寡糖素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1.2 氨基寡糖素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1.3 氨基寡糖素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4.2 转录组数据与分析 |
4.2.1 测序数据质控 |
4.2.2 参考序列比对 |
4.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4.2.4 差异表达基因GO分类 |
4.2.5 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4.3 与氨基寡糖素响应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
4.3.1 光合作用过程相关差异基因分析 |
4.3.2 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差异基因分析 |
4.3.3 植物病原互作相关差异基因分析 |
4.3.4 钙信号和氧化还原等相关差异基因分析 |
4.3.5 氨基寡糖素对茶树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
4.3.6 差异基因的验证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果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课题来源 |
2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3 附表 |
(4)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壳寡糖有利于水稻耐寒性生长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生长与低温胁迫 |
1.1.1 低温对植物的影响 |
1.1.2 低温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的影响 |
1.1.3 低温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1.4 植物对低温的响应 |
1.1.5 植物耐寒的鉴定指标 |
1.2 壳寡糖用作植物耐寒调节剂: |
1.2.1 壳寡糖简介 |
1.2.2 壳寡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3 壳寡糖用作免疫诱抗剂 |
1.2.4 壳寡糖对植物抗性作用 |
1.2.5 壳寡糖在农业中的应用 |
1.3 蛋白质组学简介 |
1.3.1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
1.3.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 |
1.3.2.1 双向电泳技术 |
1.3.2.2 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 |
1.3.2.3 质谱技术 |
1.3.2.4 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 |
1.4 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1.4.1 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背景 |
1.4.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 |
1.4.2.1 水稻组织器官蛋白质组学研究 |
1.4.2.2 水稻亚细胞水平蛋白质组 |
1.4.2.3 逆境胁迫下水稻蛋白质组 |
1.4.2.4 水稻突变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1.4.3 水稻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
1.5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水稻幼苗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与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植物材料的准备与冷处理 |
2.2.2 植物参数对照 |
2.2.3 取样 |
2.2.4 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
2.2.4.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2.4.2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三章 水稻叶片总蛋白的提取与酶解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水稻叶片总蛋白的提取 |
3.2.1.1 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 |
3.2.1.2 酚法提取蛋白 |
3.2.2 蛋白定量 |
3.2.3 总蛋白的SDS-PAGE |
3.2.4 蛋白样品的酶解 |
3.2.5 脱盐 |
3.3 质谱条件 |
3.3.1 色谱条件 |
3.3.2 质谱条件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生长特征分析 |
4.1.1 壳寡糖对水稻发芽率的影响: |
4.1.2 壳寡糖对非冷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影响 |
4.1.3 壳寡糖对冷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影响 |
4.2 冷处理前后水稻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4.3 蛋白质定量分析 |
4.3.1 蛋白质定量结果 |
4.3.2 SDS-PAGE结果 |
4.4 质谱数据分析与差异蛋白质的鉴定 |
4.4.1 基本鉴定信息 |
4.4.2 差异蛋白统计 |
4.4.3 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分类及代谢谱图的绘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机理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方法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效果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1.2.5 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征 |
2.3 植被特征 |
2.4 水文状况 |
2.5 地貌特征 |
2.6 土壤类型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方法 |
3.3.1 植物生长指标的测定 |
3.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3.3.3 植物养分含量的测定 |
3.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测定 |
3.3.5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防风固沙效果的风洞模拟 |
3.3.6 土壤粒度参数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指标的影响 |
4.1 对植株枝系特征的影响 |
4.1.1 对植株地上部分形态的影响 |
4.1.2 对植株分枝特征的影响 |
4.2 对植株根系形态的影响 |
4.2.1 对植株部分根系指标的影响 |
4.2.2 对植株根系分支强度的影响 |
4.2.3 对植株根尖数的影响 |
4.3 对植株叶片特征的影响 |
4.4 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4.4.1 对植株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
4.4.2 对植株鲜干比的影响 |
4.4.3 对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
4.5 植物生长指标的综合评判 |
4.5.1 植物生长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4.5.2 植物生长指标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4.5.3 植物生长指标TOPSIS法判读 |
4.6 小结 |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5.1 对植物光合指标的影响 |
5.1.1 同一时间内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 |
5.1.2 不同时间内光合指标变化的趋势比较 |
5.1.3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多重比较 |
5.1.4 不同施药频次间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5.2 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5.2.1 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
5.2.2 植物应激性指标的变化趋势 |
5.2.3 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 |
5.2.4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多重比较 |
5.2.5 不同施药频次间生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5.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综合评判 |
5.3.1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
5.3.2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5.3.3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TOPSIS法判读 |
5.3.4 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
5.4 小结 |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6.1 植物养分对不同施药频次和浓度的响应特征 |
6.1.1 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
6.1.2 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
6.1.3 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
6.2 不同施用时间对植物养分的影响 |
6.2.1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氮的影响 |
6.2.2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磷的影响 |
6.2.3 施药当月和两个月后对植物全钾的影响 |
6.3 植物养分回收效率 |
6.4 植物养分的隶属函数法判定 |
6.5 小结 |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7.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浓度 |
7.1.1 土壤中残留浓度分析 |
7.1.2 植物中残留浓度分析 |
7.2 不同时间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动态特征 |
7.2.1 土壤中残留动态特征 |
7.2.2 植物中残留动态特征 |
7.3 小结 |
8 调控后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防风固沙效果 |
8.1 大白刺构型对气流场的影响 |
8.1.1 半球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1.2 扫帚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1.3 纺锤形大白刺的气流场分布特征 |
8.2 大白刺构型对过境风速的影响 |
8.3 大白刺构型的风速降低率 |
8.4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和集沙量 |
8.4.1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度参数特征 |
8.4.2 不同大白刺构型的集沙量分布 |
8.5 大白刺构型的集沙粒径组成 |
8.6 大白刺构型的分形维数特征 |
8.7 小结 |
9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9.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 |
9.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性 |
9.1.4 植物生长调节剂最佳施用方法与同类研究的对比 |
9.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沙旱生灌木构型的影响 |
9.1.6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水分利用的关系 |
9.1.7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其环境适应性 |
9.1.8 沙旱生灌木构型与工程治沙 |
9.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植物抗寒调节物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抗寒调节物质的种类 |
1.1 按照成分分类 |
1.1.1 无机盐类 |
1.1.2 有机化合物类抗寒调节物质 |
1.1.3 植物激素类抗寒调节物质 |
1.1.4 植物提取物类抗寒调节物质 |
1.1.5 复合型抗寒剂 |
1.2 按照使用方法分类 |
1.2.1 浸种或者作为种子包衣剂成分 |
1.2.2 作为植物喷施成分 |
1.2.3 作为根部施肥成分 |
2 植物抗寒调节物质的作用机理 |
2.1 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减缓电解质的外漏 |
2.2 基于激活抗氧化系统的清除活性氧过程 |
2.3 增加低温保护蛋白和代谢产物的含量 |
2.4 本身为与抗寒相关的激素类 |
2.5 诱导抗寒相关基因的表达 |
2.6 维持水分的平衡 |
2.7 维持光合作用的正常 |
3 抗寒调节物质研发的难点与展望 |
3.1 抗寒调节物质研发的难点 |
3.1.1 不同的植物,适宜的抗寒调节物质有差异 |
3.1.2 同一种植物,可适用的抗寒调节物质不具唯一性 |
3.1.3 部分抗寒调节物质的作用机理未能明确 |
3.2 抗寒调节物质的展望 |
(7)种子包衣诱导水稻抗镰刀菌立枯病生防细菌筛选及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水稻立枯病及种衣剂研究进展 |
1.1 水稻立枯病研究进展 |
1.1.1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2 水稻立枯病的症状 |
1.1.3 水稻立枯病病原、侵染循环及生物学特性 |
1.1.4 水稻立枯病的致病机制 |
1.1.5 防治方法 |
1.2 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研究进展 |
1.2.1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特征 |
1.2.2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 |
1.2.3 植物诱导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
1.3 种子处理的研究 |
1.3.1 种衣剂 |
1.3.2 种衣剂的组成 |
1.3.3 种衣剂的功能 |
1.3.4 种衣剂的原理 |
1.3.5 种衣剂的类型 |
1.4 细菌鉴定 |
1.4.1 细菌鉴定 |
1.4.2 细菌分类鉴定的方法 |
1.5 对峙培养研究 |
1.5.1 对峙培养 |
1.5.2 对峙培养的方法及应用 |
第二章 诱导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 |
2.1 诱导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室内初筛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小结 |
2.2 诱导水稻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盆栽复筛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小结 |
第三章 诱导水稻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鉴定 |
3.1 生防细菌的形态学特征鉴定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生防细菌的16S r DNA的分子鉴定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 |
第四章 活性菌株的对峙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诱导水稻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筛选 |
5.2 诱导水稻抗镰刀菌水稻立枯病生防细菌的鉴定 |
5.3 活性菌株的对峙试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不同菌株16S rDNA的 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药材质量及安全性影响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限量标准和检测技术 |
1.5 展望 |
2 芸苔素内酯应用研究概况 |
2.1 芸苔素内酯概述 |
2.2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 |
2.3 芸苔素内酯的安全性评价 |
2.4 展望 |
3 多效唑应用研究概况 |
3.1 多效唑概述 |
3.2 多效唑的应用 |
3.3 多效唑的安全性评价 |
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道地药材栽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调查 |
1 调查产地及药材品种 |
2 调查方法 |
2.1 药材种植地调查 |
2.2 农药销售店调查 |
2.3 相关人员调查 |
3 调查结果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调查 |
3.2 道地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
3.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4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5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测定 |
2.3 皂苷含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 |
3.3 芸苔素内酯对三七药材皂苷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质量的影响 |
第一节 多效唑的残留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4 样品测定 |
5 讨论 |
第二节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指标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多效唑对麦冬株高性状的影响 |
3.2 多效唑对麦冬块根性状的影响 |
3.3 多效唑对麦冬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多效唑对麦冬药材皂苷和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方法学验证 |
3 实验结果 |
3.1 LC-MS/MS条件的优化 |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3.3 方法学验证结果 |
3.4 样品测定 |
4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代谢组学的多效唑对麦冬药材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样品 |
1.2 试剂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标准溶液的制备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LC-MS/MS分析条件 |
2.4 非靶向代谢组数据处理 |
2.5 代谢物定性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麦冬代谢图谱的建立 |
3.2 代谢组学数据评估 |
3.3 麦冬药材代谢物的鉴定 |
3.4 鉴定过程及裂解途径的推测 |
3.5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代谢物差异分析 |
4 讨论 |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表S1 道地药材栽培中PGR应用调查 |
表S2 480批中药材样品PGR和农药残留测定结果 |
表S3 中药材PGR残留分析方法学实验数据 |
表S4 不同来源麦冬药材样品中代谢物的峰面积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N-乙酰-L-半胱氨酸、褪黑素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温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的耐寒机制 |
1.1.1 低温对植物的影响 |
1.1.1.1 低温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1.1.2 低温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 |
1.1.2 植物的耐寒机制 |
1.1.2.1 抗氧化系统在低温逆境下的变化 |
1.1.2.2 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在低温逆境下的变化 |
1.1.2.3 信号转导在低温逆境下的变化 |
1.1.2.3.1 钙信号转导 |
1.1.2.3.2 组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 |
1.1.2.4 基因表达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
1.2 种子引发方式和效应 |
1.2.1 种子引发方式 |
1.2.1.1 水引发 |
1.2.1.2 滚筒引发 |
1.2.1.3 固体基质引发 |
1.2.1.4 生物引发 |
1.2.1.5 渗调引发 |
1.2.1.5.1 激素引发 |
1.2.1.5.2 抗氧化剂引发 |
1.2.1.5.3 杀菌剂引发 |
1.2.2 引发效应及机理 |
1.2.2.1 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变化 |
1.2.2.2 活性氧和抗氧化系统变化 |
1.2.2.3 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变化 |
1.3 N-乙酰-L-半胱氨酸应对非生物胁迫 |
1.3.1 N-乙酰-L-半胱氨酸应对重金属胁迫 |
1.3.2 N-乙酰-L-半胱氨酸应对低温胁迫 |
1.4 褪黑素应对非生物胁迫 |
1.4.1 褪黑素应对盐胁迫 |
1.4.2 褪黑素应对低温胁迫 |
1.4.3 褪黑素应对干旱胁迫 |
第二章 N-乙酰-L-半胱氨酸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2.1 种子引发处理 |
2.1.2.2 发芽试验 |
2.1.2.3 幼苗根长、苗高、干重测定 |
2.1.2.4 叶绿素含量测定 |
2.1.2.5 透射电镜观察 |
2.1.2.6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1.2.7 谷胱甘肽含量测定 |
2.1.2.8 脯氨酸含量测定 |
2.1.2.9 超氧阴离子测定 |
2.1.2.10 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
2.1.2.11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2.1.2.12 基因表达量测定 |
2.1.2.13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N-乙酰-L-半胱氨酸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2 N-乙酰-L-半胱氨酸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2.3 N-乙酰-L-半胱氨酸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幼苗光合能力的影响 |
2.2.4 N-乙酰-L-半胱氨酸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幼苗脯氨酸的影响 |
2.2.5 N-乙酰-L-半胱氨酸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幼苗活性氧积累和氧化伤害的影响 |
2.2.6 N-乙酰-L-半胱氨酸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幼苗抗寒相关基因、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褪黑素引发对杂交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2.1 种子引发处理 |
3.1.2.2 发芽试验 |
3.1.2.3 幼苗根长、苗高、干重测定 |
3.1.2.4 叶绿素含量测定 |
3.1.2.5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3.1.2.6 谷胱甘肽含量测定 |
3.1.2.7 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
3.1.2.8 丙二醛含量测定 |
3.1.2.9 基因表达量测定 |
3.1.2.10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褪黑素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2 褪黑素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2.3 褪黑素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幼苗光合能力的影响 |
3.2.4 褪黑素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幼苗活性氧积累和氧化伤害的影响 |
3.2.5 褪黑素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幼苗抗寒相关基因、抗氧化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10)H2O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油菜的生产和发展现状 |
1.1 世界油菜生产现状 |
1.2 我国油菜生产意义及现状 |
2 我国油菜主要种植方式 |
3 油菜直播的主要障碍因子及解决途径 |
4 冬油菜低温伤害的主要类型 |
5 H_2O_2在植物逆境胁迫中的研究应用 |
5.1 低温胁迫 |
5.2 热胁迫 |
5.3 干旱胁迫 |
5.4 盐碱胁迫 |
5.5 重金属胁迫 |
6 本文研究意义和目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H_2O_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材料处理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H_2O_2对低温下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H_2O_2对低温下不同播期油菜种子出苗的影响 |
2.3 H_2O_2对低温下不同播期油菜幼苗外部表型及伊文思蓝染色的影响 |
2.4 H_2O_2浸种对低温下不同播期油菜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 |
2.5 H_2O_2浸种对低温下不同播期油菜幼苗生长过程中SPAD的影响 |
2.6 H_2O_2浸种对低温下不同播期油菜幼苗生长过程中叶面积和茎长的影响 |
2.7 H_2O_2浸种对低温下不同播期油菜幼苗生长过程中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H_2O_2浸种对低温下不同叶龄油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H_2O_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叶龄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H_2O_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叶龄油菜幼苗叶片ROS水平的影响 |
2.3 H_2O_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叶龄油菜幼苗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2.4 H_2O_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叶龄油菜幼苗叶片SOD、POD、CAT活性的影响 |
2.5 H_2O_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叶龄油菜幼苗叶片AsA、GSH含量的影响 |
2.6 H_2O_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叶龄油菜幼苗叶片APX、MDHAR、DHAR、GR活性的影响 |
2.7 H_2O_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不同叶龄油菜幼苗叶片GPX、GST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低温胁迫效应 |
1.2 H_2O_2对低温胁迫的缓解效应 |
2 结论 |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药剂诱导水稻幼苗抗寒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芽期耐低温种质资源及抗寒剂筛选[D]. 张嘉伟.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2]海洋生境棘孢木霉TCS007的抑菌、促生长及抗逆作用[D]. 郑柯斌.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3]免疫诱抗剂对茶树抗寒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李莹莹. 贵州大学, 2020(02)
- [4]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壳寡糖有利于水稻耐寒性生长机理[D]. 吴锦南.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5]人工调控大白刺构型及其防风固沙效果研究[D]. 王祯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6]植物抗寒调节物质研究进展[J]. 程琳琳,安锋,谢贵水,王立丰,张希财,王纪坤. 热带农业科学, 2020(05)
- [7]种子包衣诱导水稻抗镰刀菌立枯病生防细菌筛选及鉴定研究[D]. 杨青霏.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中的残留检测及对麦冬、三七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丽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9]N-乙酰-L-半胱氨酸、褪黑素引发对低温胁迫下杂交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D]. 董倩. 浙江大学, 2020(01)
- [10]H2O2浸种对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D]. 时玉鹏.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