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诱导和调节的遗传基础

疼痛诱导和调节的遗传基础

一、GENETIC BASIS OF PAIN INDUCTION AND MODULATION(论文文献综述)

马晓轩,陈美洁,翁建平,徐索文[1](2021)在《Phactr1与多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从基础到临床》文中提出最近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并确认Phactr1是一个与多种血管疾病相关的风险基因。但是,Phactr1如何调控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尚不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hactr1编码了一种能与肌动蛋白和蛋白磷酸酶1结合的蛋白,可以调节内皮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管形成,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本文围绕Phactr1与多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Phactr1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阐述Phactr1在多血管疾病进程中的作用和治疗潜力。

王潇娅[2](2021)在《Rictor在Ctnnd2 KO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s),又称自闭症或孤独症,是严重的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NS)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男性与女性之比约4~5:1。社交困难、语言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是ASDs的主要临床特征,部分患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大部分需要终身支持。自闭症基因型和表型非常复杂,发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不清,除早期行为干预外无任何有效药物。目前研究认为遗传因素与ASDs发生密切相关,ASDs呈现出的多基因遗传模式与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脑发育障碍。尽管ASDs是多个候选基因变异叠加的结果,但是通过对特发性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研究发现了数个单基因突变,如CTNND2、UBE3A、NLGN3、NLGN4X、SHANK3、Syn GAP和DLGAP2,这些基因均属于神经突触相关基因,它们参与神经突触结构的发育与功能的调控。CTNND2基因编码δ-catenin蛋白,包含23个外显子,640kb,定位于人类染色体的5p15.2区域。研究发现5p15.2区域是自闭症患者的易感位点,CTNND2是自闭症的风险基因。CTNND2基因编码的δ-catenin是连环蛋白p120家族中的一员,几乎仅表达在神经元中,在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中高表达,特别集中表达在神经元的树突和树突棘上。δ-catenin与N-cadherin以及含有PDZ结构域的蛋白相互作用是调节神经元突触和树突棘发育和成熟的关键,它的缺失会导致突触功能异常,脑功能障碍。海马与大脑皮质的多个脑区发生广泛的联系,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是学习记忆的关键脑区。目前认为,学习记忆、认知等神经功能的核心机制之一是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突触可塑性包括突触形态结构的改变以及突触传递效能的变化。神经微丝是神经元内最细的丝状结构,其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actin)和肌球蛋白(myosin)。Actin作为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功能主要是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可塑性,actin主要通过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参与突触小泡的移动、神经元突起的生长以及细胞膜特化结构的形成等。在发育中的神经元,actin主要分布于生长锥的前部,在神经突起的形成、生长与分枝以及突触发生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在成熟神经元,actin是突触中最主要的细胞骨架蛋白,见于突触前与突触后末梢。脑内大多数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均由actin介导,actin的表达异常与突触可塑性紊乱与认知障碍显着相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体2(m TORC2)的核心成分Rictor(rapamycin-insensitive companion of m TOR)在actin骨架重塑中发挥了主要作用。Rictor与细胞膜相连,并通过特异性磷酸化Akt serine473调节actin的动态变化。m TORC2下游的靶分子包括AGC激酶家族如Akt、PKC和SGK1,他们通过调节信号转导接头蛋白paxillin、GTPase Rho A、Rac1和细胞分裂控制蛋白Cdc42以及PKCα,在细胞骨架形成中起重要作用。Rictor对树突轴(dendritic arbor)的发育是必须的,轴突生长需要PI3K-Rictor-Rac GTPase通路的参与,其具体通路涉及到Rictor-actin细胞骨架。文献报道了m TORC2的核心成分Rictor在学习认知中的作用,但是Rictor以及其它m TORC2成分在Ctnnd2 KO小鼠学习记认知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几乎是空白。第一部分Ctnnd2 KO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特征目的:观察Ctnnd2 KO小鼠的神经相关行为学表型方法:1.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进行实验鼠的基因型鉴定。2.分组:Ctnnd2 KO组(Ctnnd2-/-纯合子雄性C57小鼠)和WT组(野生型雄性C57小鼠)。3.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1)三箱社交实验(Three chamber sociability test)观察两组小鼠社会交往和新事物偏好行为。(2)旷场实验(Open-field test)观察两组小鼠的自发性探索能力和焦虑情绪。(3)自我捋毛实验(Self-grooming test)观察两组小鼠刻板重复行为。(4)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两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1.三箱社交实验:KO组小鼠社交行为显着减少(p<0.05),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较低(p<0.05)。2.旷场实验:KO组小鼠自发性探索行为减少(p<0.01),焦虑行为增加(p<0.01)。3.捋毛实验:KO组小鼠重复刻板行为明显增加(p<0.001)。4.Morris水迷宫实验:KO组小鼠学习障碍明显(p<0.05),记忆能力下降(p<0.05),两组小鼠的运动能力没有差别(p>0.05)。结论:Ctnnd2 KO小鼠表现出自闭症样行为及空间学习记忆损害。第二部分Rictor在Ctnnd2 KO小鼠出生后发育过程的表达及行为学功能目的:观察小鼠出生后Rictor的表达以及抑制Rictor后Ctnnd2 KO小鼠的神经行为学变化。方法:1.发育学实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Ctnnd2 KO小鼠和WT小鼠出生后7 d、21 d、42 d和60 d Rictor的表达变化。2.Rictor干扰后Ctnnd2 KO小鼠行为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荧光显微镜确定立体注射腺相关病毒的部位。WB检测Rictor抑制腺相关病毒的有效性。实验分组:WT+Vector组,KO+Vector组,WT+Sh Rictor组,KO+Sh Rictor组,在出生后21 d,各组小鼠分别海马立体定位注射Rictor空载病毒(Vector)或抑制病毒(Sh Rictor);病毒注射28天后,行各实验组自闭症样行为及学习记忆的变化的检测。结果:1.生后小鼠海马内Rictor的表达随着发育逐渐降低,21 d趋于稳定;Ctnnd2 KO组小鼠Rictor表达低于WT组小鼠(p<0.05)。2.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鼠海马区明显表达病毒携带的绿色荧光,证明注射位置正确,病毒成功转染到小鼠海马中;WB方法检测Sh Rictor组的Rictor表达与Sham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Vector组的Rictor表达与Sham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Rictor抑制病毒转染成功并达到抑制效果,小鼠可以用于后续实验。3.三箱社交实验显示:WT组小鼠和KO组小鼠抑制Rictor之后,分别与WT+Vector组和KO+Vector组相比,在社交和新事物偏好实验中,各观察指标都无显着性的统计差异(p>0.05)。提示,Rictor抑制对小鼠的社交偏好没有影响。4.旷场实验显示:WT组小鼠和KO组小鼠抑制Rictor之后,分别与WT+Vector组和KO+Vector组相比,各观察指标都无显着性的统计差异(p>0.05)。提示,Rictor抑制对小鼠的焦虑行为、探索行为及紧张情绪没有影响。5.捋毛实验显示:WT组小鼠和KO组小鼠抑制Rictor之后,分别与WT+Vector组和KO+Vector组相比,刻板重复行为无显着性的统计差异(p>0.05)。提示,Rictor抑制不影响小鼠的刻板重复行为。6.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WT组小鼠和KO组小鼠抑制Rictor之后,分别与WT+Vector组和KO+Vector组相比,其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都明显降低(p<0.05),各组小鼠的游泳速度和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能力无差别(p>0.05)。提示KO组小鼠记忆能力明显滞后,抑制Rictor后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进一步下降。结论:Rictor在小鼠出生后随发育逐渐减少,在海马的发育成熟过程中起调控作用;Rictor是Ctnnd2 KO小鼠空间认知的关键调控因子,但抑制Rictor后不影响其ASD样行为。第三部分Rictor在Ctnnd2 KO小鼠海马actin细胞骨架重塑中的调节作用目的:探讨Rictor是否通过调控Ctnnd2 KO小鼠actin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从而影响空间认知能力。方法:1.分组:WT+Vector组,KO+Vector组,WT+Sh Rictor组,KO+Sh Rictor组。2.WB检测海马区Rictor及下游p-AKT的表达。3.WB检测actin细胞骨架聚合调节蛋白Profilin-1、Cofilin的表达。4.WB检测小鼠海马F-actin/G-actin比值。5.高尔基镀银染色检测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结果:1.Ctnnd2 KO小鼠海马抑制Rictor后,Rictor(p<0.01)和p-AKT(p<0.05)的表达进一步降低。2.Ctnnd2 KO小鼠海马抑制Rictor后,actin细胞骨架聚合调节蛋白Profilin-1的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Cofilin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3.Ctnnd2 KO小鼠海马抑制Rictor后,海马区F-actin/G-actin的比值进一步下降(p<0.05)。4.Ctnnd2 KO小鼠海马抑制Rictor后,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Rictor是Ctnnd2 KO小鼠海马神经元actin细胞骨架的动态变的关键调控因子,可影响突触结构的可塑性。第四部分Rictor在Ctnnd2 KO小鼠中调节突触密度及相关蛋白的作用目的:探讨Rictor是否通过调控Ctnnd2 KO小鼠突触密度、突触后膜厚度和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空间认知。方法:1.分组:WT+Vector组,KO+Vector组,WT+Sh Rictor组,KO+Sh Rictor组。2.透射电镜检测海马CA1区突触密度和突触后膜厚度。3.WB检测小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透射电镜观察到:Ctnnd2 KO小鼠海马抑制Rictor后,海马CA1区突触密度进一步降低(p<0.05),突触后膜厚度进一步降低(p<0.05)。2.Ctnnd2 KO小鼠海马抑制Rictor后,突触相关蛋白Glu R1(p<0.01)和ELKS(p<0.01)的表达进一步降低,Synapsin-1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ictor是Ctnnd2 KO小鼠海马突触密度、突触后膜变化的关键调控因子。

彭衡英,刘吉华[3](2021)在《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与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炎症性肠病是一种以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宿主的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屏障破坏和肠黏膜免疫异常等密切相关。总结目前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治疗方法等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对今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有所裨益。

欧阳奕瑜,储永良[4](2021)在《肺主治节与类风湿关节炎》文中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A)是自身免疫病中发病率高、晚期致残率高的系统性疾病,但目前该病的早期诊疗在国内外依旧是难题。肺主治节源于《黄帝内经》,主要指肺的生理功能,历代医家对此有所阐述。本文回顾古今文献对肺主治节的内涵论述,运用肺主治节理论结合国内外研究和临床实践探讨RA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并探讨了从肺主治节理论出发分期治疗RA的新思路。

潘英潇[5](2021)在《IL-22、IL-22R1、IL-27基因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中国青岛地区汉族人群IL-22、IL-22R1、IL-27基因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一病例对照研究,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108例中国青岛地区汉族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患者,其中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rosive oral lichen planus,eOLP)患者31例和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nonerosive oral lichen planus,neOLP)患者77例,以及118例中国青岛地区健康汉族人群的IL-22 rs2227485,IL-22R1 rs3795299,IL-27 rs153109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相对风险度评估。结果:1、IL-22 rs2227485位点:(1)在eOLP组、neOLP组、OLP组及对照组中均检测出AG、AA、GG三种基因型,其中均以AG杂合子基因型最多见,等位基因频率均以G等位基因最多见。(2)四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均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2、IL-22R1 rs3795299位点:(1)在eOLP组、neOLP组、OLP组及对照组中均检测出CC、CG、GG三种基因型,其中eOLP组、neOLP组、OLP组均以CG基因型最为多见,其次是GG,而对照组则以GG基因型最常见,其次是CG。四组的等位基因的频率均以G等位基因最多见,C等位基因较罕见。(2)eOLP组、neOLP组和OLP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IL-22R1 rs3795299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eOLP组、neOLP组和OLP组的G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下降,C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上升。(3)相对危险度的关联分析提示携带CC+CG基因型的人群患eOLP的相对风险是携带GG基因型的2.957倍(X2=6.774,P=0.014<0.05,OR=2.957,95%CI=1.280-6.832),且携带C等位基因的人群患eOLP的风险为携带G等位基因的2.172倍(X2=6.831,P=0.011<0.05,OR=2.172,95%CI=1.205-3.916);携带CC+CG基因型的人群患neOLP的风险是携带GG基因型的1.999倍(X2=5.396,P=0.026<0.05,OR=1.999,95%CI=1.111-3.597);携带CC+CG基因型的人群患OLP的风险是携带GG基因型的2.232倍(X2=8.755,P=0.003<0.05,OR=2.232,95%CI=1.307-3.814),而且携带C等位基因的人群患OLP的风险为携带G等位基因的健康人群的1.688倍(X2=6.242,P=0.016<0.05,OR=1.688,95%CI=1.117-2.550)。3、IL-27 rs153109位点:(1)在eOLP组、neOLP组、OLP组及对照组中均检测出AG、AA、GG三种基因型,其中均以AG基因型最多见,等位基因频率均以A等位基因最多见。(2)四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中国青岛地区汉族人群IL-22 rs2227485,IL-22R1 rs3795299,IL-27 rs153109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均可检测出三种基因型。2、IL-22R1 rs3795299位点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OLP的易感性基因,而G等位基因可能作为OLP的保护性基因存在。3、IL-22 rs2227485、IL-27 rs153109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OLP的发生发展无关。

何韵[6](2021)在《α1抗胰蛋白酶在主动脉夹层中抑制由Ang Ⅱ诱导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造成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致命性心血管疾病。AD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表现为血管重构,即内侧管壁降解,尤其为弹性蛋白和胶原的分解。主动脉壁细胞功能紊乱被认为是AD血管重构的主要原因,如内皮细胞发生凋亡与炎症病理变化。主动脉内皮细胞(Aortic endothelial cells,AECs)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许多研究表明α1抗胰蛋白酶(α1 antitrypsin,AAT)对血管内皮细胞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主要探究AAT在AD患者主动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主动脉内皮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以及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6名AD患者组织以及正常人组织中的AAT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的m RNA含量以及蛋白表达含量。2、通过q PCR检测内皮细胞中AAT的m RNA含量以验证质粒转染是否成功,由此构建AAT的过表达细胞模型。利用在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诱导主动脉内皮细胞以构建主动脉夹层体外细胞模型。3、使用二脒基苯基吲哚(Diaminophenyl indole,DAPI)/鬼笔环肽双染、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8)以及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检测在AngⅡ的刺激下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水平。4、活性氧(Active oxygen,ROS)水平测定反应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程度。乳酸脱氢酶释放(Lactate dehydrogenase release,LDH)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染色的细胞的坏死水平,判断AAT在细胞中对AngⅡ引起的主动脉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5、q PCR以及WB检测细胞模型中Caspase-3反映凋亡因子含量,MMP-1,9的含量反应炎症反应活跃。6、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方式处理本课题实验数据。两两比较分析选择t检验,多组统计分析选择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9.0绘制数据柱状图,并认为P<0.05时,具有显着差异。结果:在患者组织样本中,在主动脉夹层中AAT,MMP-9的m RNA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并且Western blot的结果与q PCR结果趋势基本一致;在细胞实验中,AngⅡ处理后细胞发生坏死、凋亡情况显着,AAT过表达质粒预处理的实验组在干扰AngⅡ诱导的细胞氧化应激中发挥积极作用如降低ROS,LDH,Caspase-3的表达;同时也影响了炎症相关蛋白表达如MMP-9。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表明AAT参与了AD的发生,AECs中过表达AAT质粒后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证明AD病理过程中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参与主动脉屏障功能障碍。结论:1、在AD患者中,AAT水平增高以及MMP-9水平异常。2、内皮细胞在AngⅡ诱导下发生氧化应激,炎症凋亡。3、AAT的过表达可以抑制内皮细胞损伤,如ROS的产生、LDH水平、凋亡因子Caspase-3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的MMP-1,9的表达含量。

高新悦[7](2021)在《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向外胚层定向分化的研究》文中提出2006年,Shinya Yamanaka通过逆转录病毒将四种转录因子转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从而获得了一种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细胞,称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之后又相继报道了人iPSC的产生。iPSC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们对多能性的调控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iPSC在疾病建模方面的巨大潜力。在威胁人类健康的众多疾病中,有一种疾病叫急性脊髓炎,它是一组导致脊髓神经损伤的炎症性疾病,但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因此,对急性脊髓炎患者来源的iPSC进行研究,在明确急性脊髓炎的致病机制上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来源于人胎儿成纤维细胞和急性脊髓炎患者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电转染的方法转入8个外源因子,即OCT4,SOX2,c-Myc,KLF4,NANOG,LIN28,RARG和LRH1,使其重编程为iPSC,然后探讨两种来源的iPSC在多能性,转录组特征和向外胚层方向分化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试图寻找正常人和疾病患者之间的差异,以期为急性脊髓炎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人胎儿成纤维细胞(HEF)和急性脊髓炎患者成纤维细胞(P-HAF)来源的iPSC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检测本实验利用电转染8因子的方式成功建立了人胎儿成纤维细胞来源iPSC(iPS)细胞系和急性脊髓炎患者成纤维细胞来源的iPSC(P-iPS)细胞系。两种细胞的克隆形态没有明显差异,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为阳性且核型正常,同时内源多能基因也都被成功激活。2.iPS和P-iPS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转录组数据的分析结果再次验证了两种成纤维细胞被成功重编程为iPSCs,并且数据显示正常人与疾病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与人胎儿成纤维细胞相比,急性脊髓炎患者成纤维细胞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炎症相关信号通路上,并且在诱导为P-iPS之后,这种差异继续存在。3.iPS和P-iPS向外胚层方向的分化首先利用人胚胎干细胞系(h ESC)向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NC)和颅基板细胞(Cranial placode,CP)方向进行定向诱导,对诱导体系进行检验。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和免疫荧光染色(IF)结果显示,分化细胞表达NC和CP的标记物。然后,将iPS和P-iPS向NC和CP方向进行诱导分化,q PCR和IF结果显示诱导细胞表达NC和CP的标记物。从细胞的形态和AP染色结果来看,iPS和P-iPS来源的NC和CP均没有明显差别。q PCR结果显示,无论NC还是CP,在iPS与P-iPS来源的分化细胞中,FOXG1,OTX2和SOX2的表达均下调,同时IF结果显示两种来源的分化细胞均表达NESTIN,因此,在标记基因的表达方面,iPS与P-iPS同样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异。

张一水[8](2021)在《偏头痛患者的深部脑白质核磁高信号及中脑中缝核超声回声降低》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偏头痛患者深部脑白质病变及其与右向左分流相关性的多中心研究目的: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通常在T2加权MRI上表现为高信号。临床研究发现,偏头痛是WMHs,特别是深部脑白质病变(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DWMHs)的危险因素。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在偏头痛患者中也很常见。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1)在部分偏头痛患者的头MRI影像上存在WMHs,且常表现为DWMHs;(2)RLS阳性以及大分流量RLS与偏头痛存在相关性。基于以上发现,我们提出假设:RLS可能通过诱导反常性栓塞的方式参与偏头痛患者的DWMHs形成。本研究在多中心开展,拟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明确国人偏头痛患者的WMHs发生率、伴有RLS的偏头痛患者的WMHs发生率;进一步分析伴有不同分流量及不同亚型RLS的偏头痛患者DWMHs的特点,深入研究RLS、偏头痛和DWMHs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在全国14家分中心医院通过连续入组方式招募偏头痛患者。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在18-55岁;符合国际头痛疾病诊断标准(ICHD-III)的偏头痛患者。排除标准为: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发现存在颅内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颞窗穿透不良;因认知障碍或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等原因无法配合标准Valsalva动作;伴有房颤或其他来源栓子到达心脏。神经内科医生使用标准问卷通过面对面问诊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头痛病程信息。所有入组患者均通过1.5T的头核磁检查(层厚5mm,扫描间隔5mm)获得MRI影像以进行WMHs的评估,完成标准程序下的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以检测RLS。分别采用Fezakas量表和Schelten量表对侧脑室旁白质病变(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PVWMHs)和DWMHs进行病变负荷量的评估。对RLS的检测和评估由神经超声医生根据前期研究确定的标准流程进行。根据静息状态下是否有微泡(micro bubbles,MBs)信号出现,将RLS分为固有型RLS和潜在型RLS;根MBs的数量,将RLS分为RLS阴性、小-中量RLS、大量RLS。统计不同头痛类型以及伴有不同RLS亚型和分流量的患者的WMHs阳性率及负荷量;明确RLS与DWMHs是否具有相关性;并通过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伴发DWMHs及高负荷DWMHs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37例患者纳入最终的统计分析,平均年龄为39.3±11.7岁,其中78.1%为女性,32名患者(13.5%)被诊断为伴有先兆的偏头痛患者(migraine with aura,Mw A)。48.5%的偏头痛患者为RLS阳性,先兆和无先兆偏头痛患者(migraine without aura,Mwo A)的RLS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Mw A 50.0%vs Mwo A 51.7%,P=0.86)。139名(58.9%)偏头痛患者伴有WMHs,其中14名(5.9%)患者伴有PVWMHs,其负荷量的中位数为0,范围为0~4。138名(58.2%)患者伴有DWMHs,其负荷量的中位数为3,范围为0~17。先兆偏头痛患者DWMHs伴发率高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但在单因素分析中无统计学差异(Mw A 71.9%vs Mwo A 56.1%,P=0.09)。DWMHs的阳性率在RLS阳性患者(57.4%)和RLS阴性患者(59.0%)之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74)。伴有不同亚型或分流量RLS的患者间,DWMHs阳性率和负荷量没有统计学差异。经logistics回归分析,年龄(OR:1.07;95%CI:1.04-1.10;P<0.001)、BMI(OR:1.01;95%CI:0.89-1.15;P=0.039)和先兆(OR:2.93;95%CI:1.14-7.56;P=0.026)是偏头痛患者伴发DWMH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伴发高负荷量DWMHs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8;95%CI:1.05-1.12,P<0.001)和头痛发作频率(OR:1.96;95%CI:1.16-3.22,P=0.013)与Schelten量表评分>3的DWMHs相关。结论:偏头痛患者中DWMHs高发,但负荷量较小,而PVWMHs发生率较低。先兆偏头痛患者伴发DWMHs的比例高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偏头痛患者中,RLS与是否伴发DWMHs没有相关性。不同亚型和不同分流量的RLS与DWMHs的阳性率和负荷量之间无相关性。偏头痛患者中,年龄、BMI和先兆是伴发DWMH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Schelten量表评分>3的DWMHs,年龄和头痛发作频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偏头痛患者脑实质超声检测的中脑中缝核回声降低——抑郁的影像标志目的:偏头痛患者的抑郁伴发率很高,抑郁症患者中也常见伴发偏头痛。因此,两种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共有的致病机制,5-羟色胺能神经递质功能受损是一个可能的解释。中枢神经系统内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位于脑干的中缝核簇中。此前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的脑实质超声(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研究中,发现抑郁症患者中脑中缝核(midbrain raphe,MBR)回声异常降低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这种异常的超声影像改变可能反映了抑郁症患者的5-羟色胺能神经递质功能受损。据文献报道,偏头痛患者中可能也存在类似的超声影像改变。但目前针对偏头痛患者进行的TCS研究较少,研究结论存在较大的差异。本研究对偏头痛患者、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TCS研究,旨在明确两种原发性头痛患者中是否存在MBR回声降低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探究MBR回声降低是否与患者的头痛特征或抑郁症状存在相关性。方法:通过连续入组方式,经头痛门诊招募根据国际头痛疾病诊断标准(ICHD-III)明确诊断的偏头痛患者和TTH患者。患者纳入标准为:年龄18-55岁;符合偏头痛或TTH诊断。排除标准为:(1)有抑郁症病史且目前正接受精神科治疗;(2)正服用可能影响精神状态的偏头痛预防用药;(3)一侧或双侧颞窗穿透不良;(4)同时符合TTH和偏头痛诊断。健康对照组通过广告招募,纳入标准为:(1)年龄、性别与偏头痛患者相匹配;(2)无精神科就诊及用药史;(3)通过精神科医生评估无抑郁症状。通过标准问卷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面对面访谈:由一名神经内科医生进行临床基本信息和头痛患者头痛病程信息的采集;两名精神科医生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对受试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 M-V)的标准,对抑郁症进行诊断。对所有的受试者进行TCS检查,由两名神经超声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对MBR回声的评估在中脑轴位平面上、从双侧颞窗进行。在基底池、中脑导水管和红核都清楚显示的条件下,使用三等级的半定量量表来评估MBR的回声:0级为无回声;1级为回声减弱或中断;2级为回声正常,表现为中脑正中的高回声线性结构,强度与基底池或红核回声相似。将0级和1级定义为MBR回声异常。另外,探索性地对其他TCS指标进行评估和测定:红核、黑质、黑质高回声面积、第三脑室和侧脑室前角宽度。其中黑质高回声的诊断临界值定为从任一侧颞窗测量所得黑质高回声面积≥0.20 cm2。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1名受试者,其中偏头痛患者100例(女性72例);TTH患者62例(女性49例);健康对照79例(女性64例)。三组受试者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偏头痛组35.5(29.0-44.0)岁;TTH组44.5(34.0-49.0)岁;健康对照组39.0(26.0-46.0)岁。经评估后诊断为抑郁症的头痛患者共22例,其中偏头痛组有16例(16.0%),TTH组有6例(9.7%)。偏头痛组比其他两组有更高的HAM-D和HAM-A评分中位数。健康对照组中15.2%的受试者MBR回声降低;偏头痛组中28%的患者MBR回声降低;TTH组中12.9%的患者MBR回声降低。偏头痛组的MBR低回声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40)和TTH组(P=0.025)。偏头痛组与健康对照组的MBR回声分级分布存在显着差异(P<0.017)。两名神经超声医生对MBR回声分级评估的Cohen’s Kappa系数为0.87,p<0.001,具有高强度一致性。对其他TCS检查指标的分析发现,三组受试者的黑质回声强度、黑质高回声面积和侧脑室前角宽度均无显着差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偏头痛组的第三脑室宽度较窄。对三组受试者MBR回声异常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在偏头痛组中,MBR回声异常与更高的HAM-D评分相关(P=0.011);但在TTH组和健康对照组中,不存在这种相关性。在偏头痛患者中,先兆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MBR低回声率无统计学差异(Mw A 7.1%vs Mwo A 31.4%,P=0.052)。MBR回声异常的偏头痛患者每月头痛发作频率(中位数5.5天/月,四分位数间距2.0-15.0)高于MBR回声正常的偏头痛患者(中位数3.0天/月,四分位数间距2.0-5.5),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14)。结论:与TTH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偏头痛患者有更高的MBR回声异常发生率。在偏头痛患者中,异常的MBR影像与头痛类型无关。MBR回声异常的影像改变与偏头痛患者的HAM-D高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在偏头痛患者中,TCS检测到的MBR低回声改变有作为抑郁易感性影像标志的价值。

徐鹏[9](2021)在《隔药饼灸治疗内异症miRNAs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古今医家和现代医学对内异症的研究,探究灸法治疗内异症的原理及作用规律。2、通过改良的自体移植法诱导建立内异症小鼠模型,在验证隔药饼灸对内异症痛经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抑制异位内膜体积生长的基础上,探究隔药饼灸对内异症小鼠miRNA表达的影响,并进行PCR验证,检测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3、综合文献和实验研究,通过对经络、腧穴、筋膜、miRNA、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探讨隔药饼灸抗细胞粘附侵袭、抗细胞生长增殖和抗血管生成作用的经络机理,研究关元穴隔药饼灸治疗内异症具体的机制。方法:44只SCID实验小鼠,五只一笼,采用改良自体移植法,将一侧子宫裁剪成大小为5×5mm的片段,把子宫内侧面固定在另一侧的腹壁上,术后断食一天并连续肌注青霉素三天防止感染,七天后随机选取两只,开腹显示病灶处异位内膜体积增大,为直径5~8mm的半透明囊泡,内有液体积聚,有新生血管,表明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小鼠不区分体重大小等因素,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西药组(B组)、隔药饼灸组(C组),每组12只,按每笼4只饲养。各组自造模结束后第14天起给药,每天一次,连续两周。模型组用8号灌胃针进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隔药饼灸组用附子、红花、当归等中药按比例打粉并与黄酒混合,用自制模具制作规格为10mm×10mm×4.5mm的药饼,用模具制作的艾炷于关元穴进行隔药饼灸,每只小鼠灸4壮。西药组用达那唑溶液按36mg/kg体质量进行灌胃。治疗期间记录隔药饼灸镇痛效果,治疗结束后测量各组异位内膜组织大小,提取各组小鼠的异位内膜组织并用保存并进行相关检测。高通量测序方法筛选EMs实验各组的异位内膜差异表达miRNAs,预测miRNA的下游靶基因,通过MAGIA2软件和Pearson相关系数将靶基因与miRNAs进行配对,采用qRT-PCR的方法对以上确定出的关键miRNAs和靶基因进行验证;对调控网络中基因差异表达进行分析,使用DAVID软件对筛选的miRNA进行功能分析,并应用超几何检验获得显着富集的GO条目和KEGG路径图谱;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1、隔药饼灸组发生扭体反应总次数呈下降趋势,有扭体反应的小鼠数量、扭体次数和扭体发生率均在降低,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隔药饼灸对小鼠痛经的镇痛效果明显。2、隔药饼灸组的平均生长抑制率为86.28%,优于西药组的78.65%,隔药饼灸的对异位内膜的生长抑制作用效果更明显。3、差异化表达的miRNA与模型组相比,隔药饼灸组筛选出4个下调miRNA:miR-6538,miR-3470a,miR-2137,miR-5126。与西药组相比,隔药饼灸组筛选出9个下调miRNA:miR-499-5p,miR-133b-3p,miR-496a-3p,miR-206-3p,miR-21a-5p,miR-3473b,miR-493-5p,miR-133a-3p,miR-487b-3p。筛选出4个上调miRNA:miR-183-5p,miR-205-5p,miR-181a-2-3p,miR-200c-3p。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筛选出10个下调miRNA:miR-21a-5p,miR-3473b,miR-483-3p,miR-6240,miR-3963,miR-3970,miR-15a-5p,let-7i-5p,miR-2137,miR-5126。筛选出7个上调miRNA:miR-195a-3p,miR-615-3p,miR-708-3p,miR-296-3p,miR-671-3p,miR-298-5p,miR-181a-2-3p。4、PCR验证miRNA通过各组共同调控的miRNA,筛选出miR-2137、miR-5126、miR-3963、miR-6240、miR-1981-5p、miR-708-3p、miR-3473b、miR-206-3p、miR-21a-5p、miR-181a-2-3p这十个miRNA,经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筛选出miR-708-3P、miR-5126-3P、miR-1981-5P、miR-206-3p这4个miRNA,最终确定miR-708-3P、miR-5126-3P这两个miRNA符合条件。5、PCR验证mRNA对PCR筛选出的miR-708-3P、miR-5126-3P各自调控的mRNA有Igf1r、Mapk1、VEGF、Ppp2r5c、Magi2、Wnt7a、Nprl3、Rps6ka2、Igf1、Sos1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合miRNA与mRNA的负调控关系,筛选出Vegf、Ppp2r5c、Wnt7a、Rps6ka2这四个靶基因。6、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蛋白WB检测各组相应的PI3K、Akt、mTOR三种蛋白的表达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隔药饼灸组的三种蛋白表达含量均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西药组虽然三种蛋白表达含量亦下降,但PI3K蛋白的降低量未达统计学意义,Akt、mTOR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隔药饼灸对内异症小鼠具有显着的镇痛作用和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生长得作用。2、隔药饼灸可以调控内异症小鼠的miRNA和相应的靶基因,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抗细胞粘附侵袭、抗细胞生长增殖和抗血管生成,对异位内膜组织起到治疗作用。3、对关元穴隔药饼灸可以调控筋膜上的miRNA、靶基因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整三焦焦膜的理化特性,进而调整冲任二脉的经气,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李保奇[10](2020)在《基于田间表型和表型组平台图像指标解析棉花响应干旱的遗传基础》文中研究表明抗旱性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调控。棉花是一种相对耐旱的经济作物,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我国种植结构的变化,棉花种植区逐渐向西北部干旱地区转移,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棉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开展棉花抗旱机制研究、克隆抗旱基因并应用于棉花育种是解决棉田缺水的有效途径。目前,棉花抗旱基因的发掘进展缓慢,虽有一些调控基因及功能基因的研究报道,但相对于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抗旱研究仍有些滞后。由于棉花的生育期长,棉花抗旱性的评价指标一直是研究者们思考和尝试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利用陆地棉栽培种组成的自然群体,一方面在新疆大田进行控水处理,获取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等18个性状,另一方面在温室进行干旱处理,通过表型平台采集获取大量数字化表型指标,结合基因组重测序和转录组测序,运用关联分析鉴定棉花抗旱性相关重要位点和重要候选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田棉花抗旱性状综合研究及抗旱性状的关联分析本研究利用517份棉花种质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在新疆南北地区进行两年两点的大田控水试验,采用全生育期灌水量为对照组灌水量50%作为水分限制处理,考察了包含农艺性状、纤维品质、产量指标在内的共18个性状,分析了不同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根据不同性状与控水处理的关系,描绘了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网络。结果表明,群体内不同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明显,除铃重和纤维整齐度受水分影响不显着外,其他16个性状在对照和限水处理间表现极显着差异;一方面,50%限水处理使纤维品质降低,表现在纤维长度降低和马克隆值增加;另一个方面,50%限水处理使棉田实收籽棉产量提高8.46%,同时促进相关优良农艺性状的建成,使生育期普遍缩短、株高普遍降低,有利于集中吐絮和合理密植。研究进一步对314个棉花种质进行重测序,结合前期203份种质的重测序结果,我们共获得2564238个SNP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利用不同表型性状的抗旱系数(DRC)和综合抗旱指数(CIDT)进行关联分析,分别检测到33个和6个与水分胁迫相关的QTL,其中包含两个新的QTL热点区域。结合转录组测序和q RT-PCR,在这两个热点区域内鉴定到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本研究不仅为新疆棉田的节水灌溉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棉花的抗旱性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候选基因。2.基于表型组学图像指标的关联分析解析棉花苗期响应干旱的遗传基础棉花中开展抗旱鉴定的主要方法是建立旱池、苗期水培实验或盆栽处理,相关指标的采集主要限于株高等人工可采集指标。为了获取抗旱性评价指标,我们利用表型组平台在温室对苗期干旱处理下的200份棉花种质资源进行了动态的RGB图像采集。通过人工测量和无损图像提取进行建模,分析人工采集数据与图像特征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共获取了119个基于棉花图像的数字化特征(i-traits),包括56个形态特征,63个纹理特征。研究验证了株高、株宽、生物量等用于干旱评价的传统指标,并进一步鉴定到了能准确反映棉花苗期响应干旱的多个非人工获得性i-traits:形态特征植株密度(PD)、相对频数(RF)和纹理特征G分量熵值(ET_G)等。通过综合各棉花形态特征的表现,我们将200个棉花种质的抗旱性分为高抗、中抗、敏感3个等级。本研究表明,表型组学技术突破了人工检测指标少、误差大及通量小的瓶颈,为棉花抗旱性研究提供了优良的技术平台。研究进一步结合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通过不同i-traits抗旱系数的GWAS,鉴定到390个与干旱相关的QTL,包括前人在棉花中报道过的抗旱相关基因Gh RD2、Gh NAC4、Gh HAT22和Gh DREB2。结合抗旱种质ZY168和敏旱种质ZY7的转录组数据,我们在一个QTL热点区间内鉴定到此前未报道的两个串联重复基因Gh DNRs(Gh_A04G0377、Gh_A04G0378)。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实验表明,沉默两个基因的表达使棉花植株在干旱处理下表现更抗旱,沉默植株生物量(SA)和株高显着高于对照植株、子叶脱落晚于对照植株、叶片内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植株,证明Gh DNRs是棉花抗旱的负调控因子。本研究结合表型组、基因组和转录组等多组学,不仅为棉花抗旱鉴定提出了新的方法,也为深入解析棉花抗旱机制及棉花抗旱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二、GENETIC BASIS OF PAIN INDUCTION AND MODUL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NETIC BASIS OF PAIN INDUCTION AND MODUL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Phactr1与多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从基础到临床(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2 Phactr家族成员、结构域与生物学功能
3 Phactr1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3.1 偏头痛
    3.2 颈动脉夹层/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3.3 纤维肌发育不良
    3.4 高血压
    3.5 冠状动脉疾病
4 Phactr1调控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4.1 Phactr1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4.2 Phactr1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4.3 Phactr1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4.4 PHACTR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的影响
5 讨论与展望
    5.1 Phactr1在内皮细胞中对炎症影响的不一致性
    5.2 通过Phactr1的特异性敲除小鼠验证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5.3 PHACTR1/PP1复合物对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去磷酸化
    5.4 Phactr1基因突变体与多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基于CRISPR/Cas9的潜在干预

(2)Rictor在Ctnnd2 KO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Ctnnd2 KO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Rictor在 Ctnnd2 KO小鼠出生后发育过程的表达及行为学功能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Rictor在 Ctnnd2 KO小鼠海马actin细胞骨架重塑中的调节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Rictor在 Ctnnd2 KO小鼠中调节突触密度及相关蛋白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自闭症研究常用的动物模型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与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炎症性肠病相关遗传基因
    1.1 炎症性肠病相关遗传基因对肠道屏障的影响
    1.2 炎症性肠病相关遗传基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2 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
3 肠道菌群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3.1 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屏障
    3.2 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屏障
4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
    4.1 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
    4.2 粪菌移植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
    4.3 炎症性肠病的中药治疗
5 结论与展望

(4)肺主治节与类风湿关节炎(论文提纲范文)

1 肺主治节的内涵
    1.1“治”为安定
    1.2“节”的内涵
        1.2.1“节”为关节
        1.2.2“节”为节律
2 肺主治节与RA
    2.1 病因病机的相关性
    2.2 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2.3 RA传变的相关性
3 RA不同阶段的治疗
    3.1 从肺主治节探讨对preRA及RA早期的治疗
    3.2 从肺主治节探讨RA中晚期治疗
4 小结

(5)IL-22、IL-22R1、IL-27基因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 实验过程
        2.1 唾液样本采集
        2.2 标本DNA提取
        2.3 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2.4 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临床基础资料比较
    2 DNA质量检测结果
    3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检验
    4 三个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4.1 IL-22 rs2227485位点
        4.2 IL-22R1 rs3795299位点
        4.3 IL-27 rs153109位点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口腔扁平苔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20 个病例)
致谢

(6)α1抗胰蛋白酶在主动脉夹层中抑制由Ang Ⅱ诱导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材料
        1. 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试剂
        3.实验耗材
        4. 实验试剂的配制
    二、实验方法
        2.1 临床样本的获取
        2.2 细胞培养与传代
        2.3 细胞转染
        2.4 细胞活性测试
        2.5 细胞增殖荧光检测
        2.6 细胞凋亡坏死检测
        2.7 定量实时PCR
        2.8 蛋白免疫印迹
        2.9 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1、人组织样本中AAT与MMP-9水平增高
    2、过表达的AAT抑制Ang Ⅱ诱导的AECs异常增殖
    3 、过表达的AAT抑制Ang Ⅱ诱导的AECs在对数期增殖
    4 、Ang Ⅱ诱导的AECs病理条件下,过表达AAT抑制氧化应激
    5、Ang Ⅱ诱导的AECs病理条件下,过表达AAT减少了细胞凋亡
    6、炎症因子参与Ang II诱导的病理过程,并被AAT抑制其表达水平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7)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向外胚层定向分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人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
        1.1.1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疾病建模的研究
        1.1.2 人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外胚层的研究
    1.2 急性脊髓炎研究进展
        1.2.1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特征
        1.2.2 急性脊髓炎的致病原因
        1.2.3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
第二章 iPS和 P-iPS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检测
    2.1 实验材料
        2.1.1 仪器与耗材
        2.1.2 实验试剂及抗体
        2.1.3 细胞系
    2.2 实验方法
        2.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2 iPS和 P-iPS细胞系的建立
        2.2.3 碱性磷酸酶染色
        2.2.4 核型分析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2.2.6 免疫荧光染色
    2.3 实验结果
        2.3.1 形态学鉴定与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AP)
        2.3.2 核型分析鉴定
        2.3.3 内源性多能基因m RNA水平检测结果
        2.3.4 内源性多能基因蛋白水平检测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iPS和 P-iPS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设备与器材
        3.1.2 实验试剂
        3.1.3 细胞系
    3.2 实验方法
        3.2.1 培养液的配制
        3.2.2 人胚胎干细胞的解冻与培养
        3.2.3 RNA-seq测序样本的收样
        3.2.4 RNA-seq文库的制备
        3.2.5 差异基因和富集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主成分分析结果
        3.3.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
        3.3.3 HEF和 P-HAF富集分析
        3.3.4 iPS和 P-iPS富集分析
        3.3.5 多种标志基因在五种细胞中的表达趋势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iPS和 P-iPS向外胚层方向的分化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设备与器材
        4.1.2 实验试剂及抗体
        4.1.3 细胞系
    4.2 实验方法
        4.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4.2.2 外胚层方向的定向分化
        4.2.3 碱性磷酸酶染色
        4.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4.2.5 免疫荧光染色
    4.3 实验结果
        4.3.1 h ESC向外胚层方向的分化
        4.3.2 iPS和 P-iPS向外胚层方向的分化
    4.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偏头痛患者的深部脑白质核磁高信号及中脑中缝核超声回声降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偏头痛患者的脑白质病变及右向左分流与其相关性
        2.1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2.2 偏头痛与脑白质病变
        2.3 右向左分流
    第二部分:偏头痛患者的抑郁与中缝核回声改变
        2.4 偏头痛与抑郁
        2.5 脑实质超声及中缝核回声改变
第3章 偏头痛患者右向左分流与深部脑白质病变相关性的多中心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临床信息采集
        3.2.3 c-TCD操作
        3.2.4 MRI影像获取及WMHs评估
        3.2.5 观察指标
        3.2.6 统计学处理
    3.3 结果
        3.3.1 患者基线资料
        3.3.2 偏头痛患者伴发WMHs的阳性率
        3.3.3 RLS与DWMH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4 对DWMHs阳性率和负荷量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3.4 讨论
        3.4.1 偏头痛患者的脑白质病变特征
        3.4.2 DWMHs与RLS的相关性
        3.4.3 伴发DWMHs偏头痛患者的临床和头痛特征
        3.4.4 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3.5 小结
第4章 偏头痛患者中脑中缝核回声降低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临床信息采集
        4.2.3 TCS检查
        4.2.4 观察指标
        4.2.5 统计学处理
    4.3 结果
        4.3.1 基线资料
        4.3.2 TCS检查结果
        4.3.3 不同MBR回声的偏头痛患者临床和头痛特征对比
    4.4 讨论
        4.4.1 偏头痛患者中的MBR异常回声
        4.4.2 MBR异常回声与偏头痛患者的止痛药自主服用习惯
        4.4.3 MBR低回声与抑郁症状
        4.4.4 其他TCS结果
        4.4.5 本研究的临床应用价值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创新
第6章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后记和致谢

(9)隔药饼灸治疗内异症miRNAs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内异症的认识
        1.1 古代文献对内异症的认识
        1.1.1 胞宫生理
        1.1.2 月经生理
        1.1.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文献记载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
        1.3 现代中医名家对内异症的认识
        1.3.1 朱南孙
        1.3.2 夏桂成
        1.3.3 柴嵩岩
        1.3.4 梁瑞宁
        1.3.5 韩延华
        1.3.6 金季玲
        1.4 针灸作用机理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
        1.4.1 针灸调控miRNA
        1.4.2 针灸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
    2 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2.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
        2.1.1 在位内膜决定论
        2.1.2 免疫调节学说
        2.1.3 菌群失调
        2.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2.2.1 基因
        2.2.2 遗传/家族史
        2.2.3 体重
        2.2.4 精神心理
        2.2.5 职业性质
        2.2.6 其它
        2.3 mi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2.3.1 miRNA与细胞粘附、侵袭
        2.3.2 miRNA与细胞生长、增殖
        2.3.3 miRNA与血管形成
        2.4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EMs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观察指标
        2.2.1 形态学观察
        2.2.2 分子生物学观察
    2.3 实验步骤
        2.3.1 small RNA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miRNAs
        2.3.2 靶基因功能分析
        2.3.3 PCR验证EMs差异表达的miRNA和 mRNA
        2.3.4 WB技术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
    2.4 统计分析
    2.5 实验结果
        2.5.1 镇痛作用
        2.5.2 生长抑制率
        2.5.3 差异化表达的miRNA
        2.5.4 PCR验证各组共同调控的miRNA
        2.5.5 靶基因功能分析
        2.5.6 PCR验证靶基因
        2.5.7 WB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
第三部分 讨论
    3.1 灸法在治疗内异症中的作用
        3.1.1 艾灸调整冲任经气
        3.1.2 中药调整冲任经气
    3.2 腧穴在治疗内异症中的作用
        3.2.1 关元的功效
        3.2.2 关元与冲任的关系
        3.2.3 关元穴作用的原理
    3.3 隔药饼灸与miRNA、信号通路、内异症关系探讨
        3.3.1 miRNA表达
        3.3.2 信号通路
        3.3.3 隔药饼灸的作用机理
第四部分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10)基于田间表型和表型组平台图像指标解析棉花响应干旱的遗传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文献综述
        1.2.1 植物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
        1.2.1.1 抗旱性鉴定的形态指标
        1.2.1.2 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1.2.1.3 综合指标
        1.2.2 关联分析及其在植物抗旱中的应用
        1.2.2.1 关联分析概念及其优势
        1.2.2.2 关联分析理论基础:连锁不平衡
        1.2.2.3 关联分析在粮食作物抗旱中的研究进展
        1.2.2.4 关联分析在棉花抗旱中的研究进展
        1.2.3 植物表型组学的发展和应用
        1.2.3.1 表型组学的概念及优势
        1.2.3.2 植物表型组学的研究策略
        1.2.3.3 国外表型平台及国际组织的发展
        1.2.3.4 我国植物表型平台的发展及应用
        1.2.3.5 植物表型组学解析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田间棉花的多指标综合性抗旱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与干旱处理
        2.1.2 性状考察
        2.1.3 遗传力分析和方差分析
        2.1.4 抗旱系数与综合抗旱指数
        2.1.5 材料重测序及数据分析
        2.1.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干旱相关(DR)候选基因鉴定
        2.1.7 qRT-PCR验证候选基因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表型变异结果分析
        2.2.2 正常给水条件下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2.3 不同灌水条件下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及相关性状表现
        2.2.4 基因型数据分析和变异鉴定
        2.2.5 群体结构和主成分分析
        2.2.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DR位点鉴定
        2.2.7 转录组分析和q RT-PCR检测DR候选基因
    2.3 讨论与结论
        2.3.1 限制给水影响棉花的发育和形态发生
        2.3.2 限制给水影响棉花籽棉产量
        2.3.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有助于棉花DR基因的发掘
        2.3.4 结论
第三章 表型组学与基因组学联合解析棉花苗期响应干旱的遗传基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和干旱处理
        3.1.3 图像数据收集及数字化特征(i-traits)提取
        3.1.3.1 颜色分量提取
        3.1.3.2 i-traits的定义
        3.1.4 i-traits表型数据分析
        3.1.5 材料重测序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6 转录组测序
        3.1.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1.8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实验
        3.1.9 VIGS材料的干旱处理及表型考察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高通量自动表型平台测定棉花表型数据
        3.2.2 干旱条件下的i-traits变异
        3.2.3 新型的i-traits抗旱指标
        3.2.4 基因型数据分析
        3.2.5 群体结构和主成分分析
        3.2.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DR位点鉴定
        3.2.7 干旱负调控基因Gh DNRs的鉴定
    3.3 讨论与结论
        3.3.1 表型组学可以为棉花抗旱研究提供新型表型指标
        3.3.2 表型组学结合GWAS有利于鉴定DR基因
        3.3.3 植物表型组学研究展望
        3.3.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I
附录 II
    一、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二、参加国际会议
致谢

四、GENETIC BASIS OF PAIN INDUCTION AND MODUL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Phactr1与多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从基础到临床[J]. 马晓轩,陈美洁,翁建平,徐索文. 生物医学转化, 2021(04)
  • [2]Rictor在Ctnnd2 KO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王潇娅. 重庆医科大学, 2021
  • [3]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与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彭衡英,刘吉华. 药学进展, 2021(08)
  • [4]肺主治节与类风湿关节炎[J]. 欧阳奕瑜,储永良. 新中医, 2021(13)
  • [5]IL-22、IL-22R1、IL-27基因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藓的相关性研究[D]. 潘英潇. 青岛大学, 2021
  • [6]α1抗胰蛋白酶在主动脉夹层中抑制由Ang Ⅱ诱导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研究[D]. 何韵. 青岛大学, 2021
  • [7]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向外胚层定向分化的研究[D]. 高新悦.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8]偏头痛患者的深部脑白质核磁高信号及中脑中缝核超声回声降低[D]. 张一水. 吉林大学, 2021(01)
  • [9]隔药饼灸治疗内异症miRNAs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徐鹏.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田间表型和表型组平台图像指标解析棉花响应干旱的遗传基础[D]. 李保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疼痛诱导和调节的遗传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